镇区档案馆工作计划范例6篇

镇区档案馆工作计划

镇区档案馆工作计划范文1

作为人类生产生活大规模集聚的空间所在,城市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一个有历史的城市,由于它是持续发展的,因此在任何一个时期,都是由它的旧城部分和新城部分组成的,无论这种“旧”与“新”是建立在相对的意义之上还是建立在绝对的意义之上。而今,城市空间范围有着其不断追求扩大的内驱力,而城乡土地资源则因为其匮乏性而被严格控制开发,因此,旧城镇、旧厂房和旧村居改造这种“三旧改造”正越来越成为许多城市规划建设的紧要课题,尤其是其中的旧城镇改造,意义重大,能够一举多得:一是可以利用已建设用地,节约土地资源;二是可以切实改善民生,尤其是相对弱势群体的生活居住条件;三是使整个城市的景观建设得到协调发展;四是因为旧城镇地区有非常大的历史沉淀,旧城镇改造可以和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同步进行。旧城镇改造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要在进行现代化城镇建设的同时,保护好被改造地区的历史文化。而这个特征,决定了针对旧城镇改造的城建档案工作和针对一般地区和一般建设工程的城建档案相比,要更加复杂一些。这些复杂性,体现在开展工作时涉及更广泛的公共关系,档案载体更加多样化,传统的档案工作手段已经不敷于用,而档案开发利用也获得了更多的方向,其影响也更好和更快地作用于社会。有鉴于此,城建档案馆有必要在旧城镇改造城建档案的形成研究和利用方面,创新工作模式,以期使城建档案工作能在高标准、高起点、高目标、高效益之上开展。现就旧城镇改造中城建档案的多元化管理,作出探讨。

一、旧城镇改造中城建档案的多元化管理之基本特性

针对一个在城市里涉及改造范围广、动迁户数多、历史建筑多、社会影响大的旧城镇改造项目,集合各种人力资源,获得有力的财力保障,采用大量先进的技术手段并使它们和传统的档案工作技术一起整合,营建连贯从档案抢救、收集、制作到档案编研成果利用整个过程的精密工作链条,大力强化档案编研成果的利用规模、时效与社会经济效益。

二、旧城镇改造中城建档案的多元化管理之人财基础

城建档案馆首先应当在既有的工作实践中,建立起较为良好的公共关系网络,在开展旧城镇改造中城建档案的多元化管理之时,利用和提升这种公共关系网络,并构建出政府重视、部门联动、建筑、文化、历史、档案、民俗、艺术和收藏等方面的专家协力参与、开发商和以拆迁户为主体的群众一起响应的人力资源工作平台。唯有如此,才能适应旧城镇城建档案工作的复杂局面,跳出被动收集既成档案资料的困局和只习惯从建设单位接收移交材料的单一通道,从而保证多载体的、多形式的、存在于各类产生或收藏主体处的档案资源尽可能不流失、不被损坏、不被盗窃。城建档案馆可以争取城市政府和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支持自己在旧城镇改造中积极作为。非文物的建筑构件可以由城建档案馆负责统一收集和保管,改造片区内的直管公房可委托城建档案馆负责信息采集和构件物的收集,民居用品征集和捐赠活动可以由城建档案馆发起,改造片区民居民俗摄影比赛可以由城建档案馆组织。城建档案馆属于事业单位编制,旧城镇改造中城建档案的多元化管理所需资金庞大,主要依赖于政府拨出专项经费,城建档案馆要争取得到政府和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也可以通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等多种方式,为自己争取和呼吁。在信息采集、民居用品征集、举办片区民居民俗摄影比赛等活动时,也可以争取参与旧城镇改造的房地产公司和其他公司给予赞助。

三、旧城镇改造中城建档案的多元化管理之技术内容

旧城镇改造中城建档案的多元化管理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的工作,即基础资料的收集和制作;基础资料的加工处理和编辑研究与利用系统的开发。

(一)基础资料的收集和制作

在基础资料的收集和制作阶段,可以从声像档案和实物档案等十个方面展开工作。

1.摄影摄像资料

(1)拍摄有关改造项目的政府工作会议、城市规划委员会会议、改造项目启动仪式、改造项目公示等会议和活动。(2)拍摄改造地区现状面貌。含地区概貌、街巷面貌、建筑物面貌、居民生活、居室内景等。(3)拍摄地区内具有地方建筑文化特色的建筑构件、建筑装饰专题。(4)拍摄地区内直管公房面貌的专题。(5)拍摄居民搬迁、建筑物拆迁、工程施工等场景。(6)收集有关该地区的历史影像资料。(7)拍摄改造后新貌。由于旧城镇面貌属于宝贵的城市记忆,属于难以再生的历史资源,因此,对各种现状面貌的摄影摄像,要具有长远眼光,要坚持高素质和高密度的拍摄。摄像成品应当以达到广播级去要求。照片拍摄方面,宜于拍摄反转片和高质素数码照片并重。条件充分的情况下,应该组织航拍。还可以组织摄影比赛,以便收到在纪实性和艺术性方面更加丰富多彩的照片。

2.实物档案抢救、收集、发动并接受捐赠来自于旧城镇地区的或与旧城镇地区相关的的地图、地契、房契、石刻、古建筑构件、民居用品、图书、书画作品等。并对它们进行清理、整理,必要的还要进行修复。实物档案是旧城镇改造城建档案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和亮点,它会形成一扇观察城市发展历史和建筑文化历史的特别窗口,将极大地从门类和数量上丰富城建档案馆藏,突出体现出城建档案多元化管理的意义和魅力。

3.录音资料采访旧城镇居民和专家,制作有关城市发展史、有关拆迁地区历史、建筑、家史等方面的录音档案,形成口述历史。也可选择旧城镇地区典型的生产和生活场景,制作独特的声音档案。

4.建筑物调查对旧城镇地区各种建筑物的基本要素进行调查,包含产权、建筑结构、屋顶形式、水井、朝向等多种要素。

5.建筑测量绘图、建筑绘画对旧城镇地区内代表不同历史阶段和体现不同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进行了测量,并形成测量图。对旧城镇地区内富有特色的街巷景色和建筑物风貌进行绘画,形成相应的建筑绘画。

6.历史文化考证对旧城镇地区历史文化进行考证,并撰写综述报告,内容包括对地理、历史沿革、建筑种类、民俗特色、建筑特征和历史人物评述等。

7.三维激光扫描及数字化处理由于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激光扫描及数字化处理技术已广泛用于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领域,其通过快速获取物体表面大量采样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形成点云数据,进而可构建文物建筑的三维几何模型,形成单体建筑的立面图、各种装饰构件的大样图等资料成果。可以快速获取实体三维数据并建立三维立体模型,进而为古建筑的维修、改扩建、重建或考证研究提供完整、准确的资料,尤其对于复杂的古建筑的建档更具技术优势。该项技术比较先进,但应用成本较高,可以选择旧城镇地区中的标志性街巷和标志性建筑去应用。#p#分页标题#e#

8.规划方案公示配合城市政府和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改造项目规划建设公示活动,收集市民反馈意见。

9.收集整理和利用该项目规划建设管理档案、竣工档案和房地产档案。

10.收集关于该项目的新闻报道资料。

(二)基础资料的加工处理,编辑研究及利用系统开发

在基础资料的加工处理、编辑研究及利用系统开发阶段,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城建档案馆行政隶属关系的优势,充分利用规划建设系统里城市地理信息部门和规划勘测设计部门的行业资源,移植先进技术,一方面要加强和文化宣传部门、美术设计、展览制作、创意机构的联系,集思广议,博采众长,使前期收集和制作的丰富基础资料物尽其用,扩大社会影响,取得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其工作成果可供政府规划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规划建设和文化领域科研机构与有关研究专家使用。部分内容可以通过在城市规划建设展馆这样一类窗口和到城建档案馆查阅等途径,供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使用。具体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建成统一的旧城镇改造片区多媒体信息资源数据数据库。对收集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关系数据库。通过多数据源的集成、大数据量的动态调度和管理等技术手段建模开发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对二维与三维空间数据在空间数据库的跨平台统一管理和存储,设计建成统一的旧城镇改造片区多媒体信息资源数据数据库。

2.开发旧城镇改造片区事物综合统计查询展览系统。各类型建筑数字互动展览系统通过动态环境建模技术和多媒体集中技术将遥感影像数据及一定比例的矢量数据、多媒体数据等素材集于一体,制作拆迁前改造片区的二维/三维电子地图,让用户实现在地图中任意漫游和信息查询。在多样式的数据资料统计系统中增加对时间维的表选、分析能力,实现多条件匹配的资料统计,包括以类型划分、以时间划分、以地理区域划分的统计信息,并实现在地图上分类显示出不同的统计结果。运用GIS技术结合虚拟现实实现可视化技术,实现对片区自然地貌的仿真及片区变迁的演示;表达出改造片区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变化差异,形成清晰直观的对比效果。

镇区档案馆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城建档案工作; 和谐社会建设; 服务工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G27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3-0118-02

1城建档案工作主要内容

城建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是建设各主管部门依法实施行政管理、行政许可、市场监管和执法监督的重要依据,是抗震防灾、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信息,也是工程建设、维修养护、改建扩建、审计稽查、维护权益的可靠信息和凭证。城建档案工作就是围绕城市建设开展的一系列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保护、鉴定、统计、开发利用等,是城乡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务院《科技档案工作条例》(国发[1980]302号第二十八条,大中小城市都应建立专门的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特别是大中型城市必须建立城建档案馆,收集和保管本城市应当长期和永久保存的基本建设档案。小城市和县镇按照要求,也要建立城建档案馆或设立城建档案室,并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

2城建档案工作现状分析

目前,全国80%的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立了城建档案室(馆),大中城市普遍建立了城建档案馆,负责收集、保管和提供利用本地区形成的城建档案,相当一部分城建档案馆(室)被赋予“城建档案管理处(办公室)”职能,指导监督本地区城乡建设档案工作,形成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工作体制。许多地方和部门以及建设单位,将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项目建设管理计划和工作程序、岗位责任制,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工程档案管理纳入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和备案管理程序,普遍推行“一书一证”制度(即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要与城建档案馆(室)签订《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责任书》,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前要由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出具《城建工程档案验收合格证》),工程档案接收率达90%以上。城建档案馆(室)档案数量快速增长,各馆配备了相应的硬件设备,如密集架、计算机、扫描仪、温湿度自动监控设备等,按照国家标准《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建设工程文件归档管理规范》和建设部颁布的《城建档案分类大纲》、《城建档案保管期限与密级划分》等一系列技术规范整理档案,档案规范化、现代化、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村镇建设档案工作开始起步,各地积极贯彻《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初见成效。

湖南省株洲市城建档案馆(城建档案管理处)2004年晋升为“国家一级城建档案馆”;县级城建档案馆(室)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逐步发展壮大。醴陵市2006晋升为省一级城建档案馆,攸县设立专门的城建档案馆,株洲县、茶陵县、炎陵县等建设局设立了专门的档案室。无论是人员配置、库房建设都相应的增加和扩大,整个县(市)馆藏由原来的几千卷上升到3万余卷。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各地各部门正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在这种形势下,城市建设事业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对城建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建档案工作面临新挑战,出现了新的问题和不足:城建档案的服务效能有待提高;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滞后;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步子不大,建设档案工作仍然停留在“收集保管型”,没有实现向“信息服务型”的根本转变。

3创新工作机制,积极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挑战意味着机遇,问题就是机会。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立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服务工作机制,把城建档案工作推向新境界,使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立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城建档案工作的要求和当前形势,努力创新城建档案工作机制,积极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3.1 抓好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加强对重要数据的收集,将城建档案馆(室)建设成为城市建设重要数据的备份中心。

积极实施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全过程管理,即以项目法人为管理核心,以纳入合同为管理依据,以监理控制为重要手段,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专业主管部门、城建档案部门及项目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全方位参与下,实施事前介入、事中控制、事后稽查、验收把关的全过程控制的新的重大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国家对城市防灾抗灾,应对突发事件和反恐怖等工作十分重视,各城建档案馆(室)应紧密配合有关部门预防和应对城乡突发事件,一是做好重要工程包括重要建设、地下管线、人防工程、防洪工程等档案的收集管理;二是加强与政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机构的合作,做好重点档案的备份和安全保管,建立紧急情况下重要工程档案的利用机制和受损恢复机制;三是加强对重要工程档案的研究分析,为制定应急预案和抢救方案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

株洲市城建档案馆在抓好重大项目档案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加大业务指导工作力度,工作人员经常性地深入施工现场,跟踪服务,及时介入,多方协调,进行业务指导,确保了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和及时性。2001年至2006年,全市共办理竣工验收备案项目1591项,重点工程210项左右,仅2005、2006年共收集重点工程档案约4000 卷。6年来新增入库档案约38000卷,为全市城市建设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2 加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收集管理,将城建档案馆(室)建设成为本地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信息中心。

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2005年建设部136号令颁布了《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各级建设部门要建立配套政策措施,纳入行政审批环节,把《办法》所规定的查询制度、告知制度、竣工测量制度、档案移交制度、预验收制度、档案动态管理制度、责任制度等,纳入规划管理、施工管理、备案管理相关环节,建立起各部门、各行业加强协调、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资源共享的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证各类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及时移交,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为城市建设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2004年,长沙市城建档案馆通过省、市人大出台了《长沙市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条例》,通过行政执法和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业务指导以及检查督促,推动了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工作全面发展。目前,全市包括引水、供水、排水、燃气、通信、电力等专业管线工程档案都做到了业务指导到位、档案编制规范、收集工作有力、报送移交及时;2005年至2008年共接收各类管线工程档案4000多卷;并根据城市隧道工程、轻轨工程的发展,适时跟进,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文件,主动提供优质服务。特别是在地下管线档案信息中心建设方面,长沙馆自2006年以来,通过市财政投入3370多万元,完成了“长沙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工程(一期)”,实现了地下管线信息的动态管理,把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打造成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及长沙市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的基础工作平台,充分展示了城建档案工作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3.3 推进城建档案工作信息化,实现由“收集保管型”向“信息服务型”的转变。

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正在进行战略转型,即从信息技术阶段转向信息资源阶段,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转向深入应用阶段,从数量建设阶段转向质量建设阶段,从粗放配置阶段转向集约经营阶段。档案是国家的基础性原生性信息资源,档案部门是信息资源大户,档案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信息化工作,面对国家信息工作战略转型,档案工作特别是档案信息化工作必须转变工作思路,把重点转移到加快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上来。

当前多数城市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城建档案进行管理,不少城市开设了局域网,有的开始建设数字化城建档案馆,但各地发展极不均衡,距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信息化服务”的要求甚远。各城建档案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居安思危,积极应对,国家档案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于2006年9月联合启动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工作。试点确定了6个方面主题和16个试点单位,其中沈阳市房地产档案馆与另外两家单位联合承担“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服务”的试点任务,要求对利用信息化手段、采取不同运行机制、运用多种形式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提供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工作进行探索实践、总结归纳。各城建档案部门应主动融入对接全国档案信息化工作,努力把城建档案馆(室)建设成为本地区建设信息资料中心。“十五”期间,株洲市城建档案馆先后投资60余万元,用于声像设备和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安装了局域网,开发了“城建档案信息系统”,建立了株洲市城建档案信息网站,逐步实现了城建档案收集、管理、利用、统计的现代化,结束了手工操作和人工查阅的历史。建馆以来,共接待查阅利用者36980人(次)、查阅档案35019卷,复制资料50000余份,为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资料,也为全市各行各业及人民群众改扩工程、解决纠纷、补办手续、史志修编、新闻宣传等提供了大量服务,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 抓好村镇建设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切实把国家基础实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水利、道路、电网、通信、安全饮水、沼气等设施建设,集中力量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国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改造。各地建设规划部门必须加强与档案、民政、农业等部门的合作,将村镇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纳入三农工作、村镇建档工作,进一步纳入村镇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施工管理、备案管理程序,保证村镇建设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开发利用。

对株洲市各县(市)村镇建设档案工作来说,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特别是在镇一级,一定要指定专人负责,目前镇域规划建设发展很快,建设档案工作要跟上新农村建设步伐,不能留下空白。二是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硬件配置,落实工作场地和档案保管库房,配备必要的工作设备设施,改善技术工作条件。三是要进一步争取领导重视,努力用好地方政策,以有为争有位,不断打开工作局面。四是要进一步营造城建档案工作一盘棋的工作氛围,加强市、区县(市)、镇建设档案工作联动,建立信息员队伍和工作网络,开展业务培训,加强横向交流,增强建设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整体实力和成效。

做好城建档案工作,服务和谐社会,是我们每个档案人应尽的职责。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人,敢于创新,城建档案事业正如这五月石榴花一样,将会绽放出艳丽夺目之彩!

镇区档案馆工作计划范文3

基层档案工作的发展现状

基层档案是国家整个档案体系的组成点。基层档案管理是整个档案工作的基础,是国家全部档案不断补充的源泉,其收集和整理程度与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档案馆能否充分利用档案有效地发挥作用,对于档案室和档案馆的工作成效具有重要影响。在无数个基层档案工作者默默无闻的付出中,基本建立起了完整的基层档案体系。城镇化推进中,大量的自然村被行政社区代替,村庄变成了社区,乡镇变成了街道,这是历史的变革。自然村的消亡带走了人们对乡村的记忆,也带走了很多珍贵的档案资料。很多新建的社区没有规划档案馆,更没有人整理消亡自然村的珍贵档案。政府体系内部的档案工作举步维艰,政府体系以外的档案更是无从抓起。体制内,农村档案中比较重要的人口、计划生育占据了基层档案的重点,这一过程繁琐复杂。城镇化的推进加快了基层档案工作的进程,促进了基层档案体系的重构,很多原有的档案资源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面临重新梳理。同时,基层学校的档案馆也在城镇化中采取措施,应对变化。有的学校历史悠久,档案基础好,在城镇化的重新洗牌中,保留了档案馆,弥足珍贵。有的新建的社区小学,从一开始就规划建设了档案馆,合并梳理了周边村庄的档案梳理、管理和保存,这种校地融合管理的办法在基层属于创新阶段,利用学校的人才和管理优势,能够有效开展基层档案工作。体制外,很多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开设档案馆,他们对企业发展本身的梳理,反应了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从一个侧面记载了广大农村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制度、文明的发展,记载了农村变成城镇、农民变成居民的过程。然而大多数企业、个体户并不懂档案是什么,也不在乎其在基层档案中的重要作用,体制外的档案工作形势不容乐观。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有的乡镇由于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不到位,将历史的真实材料丢失,给领导下一步决策带来重大难题,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很多基层的档案馆,没有在城镇化推进中找准位置,一味的敷衍了事,给人民群众的个人问题造成较大麻烦,个人的档案的丢失在基层时有发生,很多在外打工人员回到家乡,不见了原来的故土村庄,更莫名其妙的不见了自己的个人档案。这种“掉到缝里”的现象让人民群众失去了归属感,不知道自己到底归哪个乡镇街道管。

基层档案面临的困境

基层档案工作的难题可谓老生常谈。基层档案部门普遍存在意识缺乏、队伍不稳定、收集归档不齐全、不完整的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城镇化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些问题更要梳理,更要找到根源。一是领导不重视。在加快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有的地方领导重视的是看得见的“政绩”,只要推到了旧的房子,建起了崭新的社区,就完成了城镇化推进的任务。每年以“消灭了”多少个自然村作为衡量城镇化建设的标准。这就间接导致了基层档案管理在城镇化进程中困难重重。基层单位的领导也缺乏档案意识,认为档案管理都是档案部门的事,自己只要做好了本职工作就可以。二是档案馆等硬件设施条件较差。城镇化推进中,很多崭新的社区拨地而起,社区配套设施齐备,规划建设了综合服务中心、小广场,有条件的社区还建设了村情民俗展示室等,对乡村记忆进行有效的保留。这些展示一定程度上是对珍贵档案的另一种形式的保存,但是却没有规划档案馆。老的档案馆条件较差,跟不上城镇化的步伐。有的甚至在拆迁中直接拆除了老的档案馆,而并不规划建设新馆。此外,基层档案办公条件差,不只是办公室、档案柜等跟不上城镇化发展,电脑等信息化的技术也跟不上技术革新,给基层档案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三是基层档案队伍建设困难重重。一些老的档案员很快面临着退居二线,而新的档案管理员从责任心、业务素质等诸多方面还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基层档案人员青黄不接,梯队建设出现空隙。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基层档案队伍及其不稳定,人员流动大,有的刚刚熟悉了这一区域的档案工作就面临着开发区的整合、机构的变革等等而转作其他,很不利于基层档案工作的开展。此外,基层档案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档案管理随时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新的技术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必须紧随步伐开展业务培训。

镇区档案馆工作计划范文4

一、2013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根据《中共市区委关于广泛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委发〔2013〕8号)精神,区档案局从2013年5月起,积极广泛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主题教育活动,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完成了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开展了“互动党日”活动,联系贫困户4户并送去慰问金1200元,开展了“大讨论”并形成成果。

(二)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工作。今年采取集中培训、网上培训、实地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业务培训。一是8月27日对区地税局开展了内容包括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国家档案局8号令以及大事记、全宗卷格式,照片档案、光盘档案、征管档案整理方法及移交档案标准的讲解;二是利用教育系统QQ群将各类档案的整理方法上传,开展网上培训学习;三是在进行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复查验收过程中,对分管领导和档案员进行档案知识的详细讲解以及如何整理档案的现场操作。

(三)加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建设。按照省、市档案局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要求,我局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镇的创建活动,对嘉农镇所辖行政村进行了业务指导,确保了顺利通过验收。

(四)扎实开展档案业务指导和等级复查认定工作。对2013年档案等级复查单位进行了安排部署,积极开展了对区委办、区审计局档案接收进馆,以及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住建局、区科协、镇等单位的业务指导和复查验收工作。

(五)积极开展行政执法检查活动。区档案局会同区人大教工委、区监察局、区政府法制办组成的联合执法检查小组,依法对区委群众工作局、区住建局、碧山乡政府、镇小学等10个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了执法检查。此次检查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查看、综合评议方式进行,从机构与组织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建设、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检查。总体情况良好,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同时配合市档案局完成了对区国税局档案执法检查工作并顺利通过验收。

(六)强化重点建设项目档案指导服务工作。为确保我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齐全、完整和安全,根据《省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由区档案局和交通运输局组成的重点工程项目档案验收小组,对太(平)踏(水)公路重点工程项目档案进行了验收;对全区列入重大建设项目工程的沫若公馆、西南不锈钢制品生产线、大渡河一桥等10个单位进行了业务指导并进行了登记。

(七)利用“国际档案日”开展宣传活动。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以及展示我区档案工作者对社会的积极贡献,配合今年6月9日“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我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国际档案日档案普法知识问答的通知》、《关于组织参加“档案在你身边”征文活动的通知》,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人员积极参加,反回知识问答80余份。结合档案工作实际,形成《推动县域档案事业发展的思考》、《档案进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篇调研文章。

(八)开展抗震救灾档案工作。为确保我区灾后档案资料的完整与安全,收集和保管好抗震救灾工作中形成的各种档案资料,根据《省“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关于做好受灾档案抢救保护和文件资料收集归档工作的通知》(省指〔2013〕28号)精神和区委政府要求,我局结合实际下发通知要求做好受灾档案的保护、抗震救灾文件资料的收集和归档等工作,根据反馈的信息,目前我区档案资料未受灾受损。

(九)积极开展档案安全大检查工作。根据市档案局《关于开展档案安全大检查的通知》(市档发〔2013〕15号)精神,确保档案的安全齐全完整,我局下发了《关于做好档案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通过各单位报送情况来看,成立了机构、制定了预案,进行了排查,总体上都做到了档案的安全齐全完整。

(十)开展民生档案建设年工作。区档案局根据省档案局《关于加强全省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将本区域内涉及民生档案的种类和进馆范围,民生档案的管理原则、整理方法、接收移交办法、接收单位(40多个)等工作进行了汇总上报。

(十一)综合档案馆工作有效开展。全年区档案馆为机关提供上门服务和到13个乡镇指导档案工作达79人次,电话咨询43人次;为单位和个人提供经济建设、编史修志、参加社保、下岗工人提前退休、调解纠纷、核实工龄、结离婚等档案资料利用580人次,利用档案1780余卷;整理完成原大钢、金钢公司破产转制企业档案资料2100余卷(册);接收区委办文书档案230卷、会计档案47卷、照片档案10册和区审计局文书档案87卷、审计档案404卷;已录入档案案卷目录23余万条,基本能够实现机检一体化,为群众查阅档案资料和政府公开信息提供便捷通道;根据市档案局(市档发[2013]20号)通知和国家档案局9号令要求,编制了《市区国家综合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实施细则》上报市局审定。制定了综合档案馆升省二级和爱教基地建设工作计划方案工作年初分解落实到人,启动开展收集资料等基础工作。

二、2014年重点工作计划

(一)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省〈档案法〉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大依法治档力度,积极推进档案法制建设。

(二)按照档案工作规范管理要求,做好对相关单位的档案升级复查评审工作。

(三)根据国家档案局9号令,制定档案接收进馆计划;对全年拟进馆单位进行指导,争取接收进馆档案资料2000卷(册)以上。

(四)区档案局适时会同区人大、区监察局、区法制办组成档案执法检查小组开展档案执法检查工作,促进全区档案工作依法开展。

(五)根据国家档案局10号令,积极开展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编制指导工作。

(六)继续开展档案馆升省二级和爱教基地建设工作。

(七)区档案局适时会同区人大、区监察局、区法制办组成档案执法检查小组,拟对10个以上单位开展档案执法检查工作,促进全区档案工作依法开展。

镇区档案馆工作计划范文5

朝阳区档案局走进平北红色第一村前不久,区档案局工会与档案学会朝阳分会联合组织部分成员,以“探访红色先辈足迹,感受红色革命精神,争做先进档案工作者”为主题,走进延庆区大庄科乡沙塘沟村,实地感受“平北红色第一村”的红色气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参观学习,大家纷纷表示此次红色之行,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爱党情怀,对创建具备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的档案队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周颖)

丰台区档案馆征集张霖先生个人资料进馆张霖先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及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丰台区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卢沟书画院副院长,此次征集的档案主要包括张霖先生的私人藏书――《北京对联集成》《名言书法大典》《名联颂中华》等,共计7册,各类证书、聘书、光荣册等82份,照片资料66张,反映张霖先生热心丰台文化事业的文书手稿3件。(王蕾)

门头沟区档案馆创新方法圆满完成2016年档案接收工作区档案馆通过规范档案接收工作流程,采取随2016年接收工作文件一并下发统一的移交、自查登记表;边鉴定边接收,加强指导和纠错力度;科学分工,对各单位的工作进行指导等三项创新工作方法,提前完成了2016年度的档案接收进馆任务,共接收文书档案58,654件、133卷,会计档案37卷。(果蕾)

“档案记忆西城”公益讲座第四讲成功举办区档案馆邀请北京史学会会长李建平研究员到馆做“魅力北京中轴线”学术讲座。讲座围绕北京城建设布局、中轴线的由来和中轴线上的建筑,运用大量图片、历史照片进行了详细介绍,增进了与会者对北京城建筑的了解。全区档案工作者、区档案学会会员80余人聆听了讲座。(王振威)

“海淀档案”公众微信号人气连续攀升凭借四万阅读量荣登全国榜首近日,在中国新媒体大数据平台的“全国档案微信号排行榜”上,“海淀档案”公众微信号在全国档案微信号排名中以超出第二名近3万的阅读量名列榜首。作为本市首家开通档案公众微信号的区级档案馆,该公众微信号自今年6月4日开通以来,保证每日推送微信,共计文章390余篇,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张亮、董震)

石景山区档案局、区财政局联合举办会计档案专题培训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区档案局、区财政局联合举办会计档案专题培训,就新修订的《办法》及会计档案整理实操进行讲解。通过培训,各单位财务人员及档案人员加深了对新《办法》的理解,提升了会计档案的实际操作能力,为规范全区会计档案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糜栋炜)

房山区档案局完成“档案工作在基层”视频采录工作为落实《2016年档案法规学习宣传计划》,区档案局对周口店镇及周口店镇西庄村、车厂村、南韩继村、阎村镇大十三里村以及区体育局的档案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视频采录。通过对上述单位的领导、档案人员以及档案保存利用等情况的采录,为宣传全区基层单位开展档案工作的好思路、好方法积累了素材。(宋铁锋)

通州区档案馆开展第三次艺术家档案集中征集工作征集对象主要为在本区生活、创作,并将艺术档案保存于区档案馆的知名艺术家档案及其有代表性的作品。凡捐赠作品的艺术家,将载入《通州区档案馆艺术家档案捐赠名册》,并颁发收藏证书。目前,已有近20位艺术家捐赠档案及其作品。(王敏)

顺义区档案局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区档案局通过制定学习教育推进表和明确问题导向,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学习党规、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制度;党员自觉佩戴党徽,严格执行考勤制度,规范工作秩序;各科室间明确责任,签订工作责任书;开展全区立档单位档案执法检查,增强法制观念等五项具体措施,做到学习教育与日常业务工作相结合,推动档案工作的开展。(乔砚潮)

昌平区档案馆新馆项目立项近日,区档案馆新馆项目正式立项。该项目位于区南邵镇辛庄村,总占地面积1.98万平方米,总建筑规模达3.4万平方米。由档案库房、对外服务用房、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管理用房以及附属用房组成。目前,该建设工程项目正申请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周淼)

大兴区档案局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服”改革工作区档案局先后取消了14项行政审批和非行政审批事项,并将现有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事项细化为具体的职权事项,坚持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为契机,使已开放的所有涉及人民群众现实利益的各类档案和现行文件能够更好地为公众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同时,建立利用率较高的民生档案查阅检索数据库。(钱睿)

平谷区档案局三项举措助力全区“两学一做”区档案局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通过举办“建党95周年中共党史和平谷党史图片展”;编印《光辉的历程永远的丰碑》画册,作为区“两学一做”辅导教材;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为桃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供红色革命照片、图片介绍和原始文字资料等三项举措,深化了党员群众对党的认识,发挥了党史档案教育、鼓舞、激励人的独特宣传作用。(贾伊花)

怀柔区区志编委会领导到档案馆参观《怀柔区情展》近日,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志编委会主任丁学济携区志编委会相关领导到区档案馆参观“承载历史面向未来――怀柔区情展”。参观中,老领导们回想当年建设场景,看到今天区内的飞速发展,万分感慨,对展览给予了肯定和赞扬。希望展览发挥爱国主义教育意义,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怀柔。(张静)

镇区档案馆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存在问题 争取资金 丰富馆藏 服务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突飞猛进的区县经济,带动了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从而加大了基础建设的力度,加快了住宅建设的速度,城镇建设产生和形成了大量重要的档案资料,它是对城镇进行合理规划、有序建设、有效管理的重要依据。如何适应城镇建设快速发展这一新形势的需要,管理好区县城建档案,从而做好对城建档案的利用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各项建设服务,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区县城建档案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一、城建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意义

城市建设中的档案内容繁缛而复杂,它记载了城市规划、国土规划、工程地质勘探、城市测绘、城市规划管理、公用设施、供水、供气、供电、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建筑装饰、建筑材料等一系列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所产生的大量信息,真实地反映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它不仅具有原始性、凭证性,而且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较大的信息量。城建档案的利用工作就是发挥城建档案的作用,使城建档案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城建档案利用工作代表整个城建档案工作的成果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行业发生信息传递,文献供应和咨询服务关系,集中地体现城建档案工作的方向和作用,它是城建档案工作联系社会的一个窗口。另一方面,城建档案利用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外界利用档案的需要,对整个城建档案工作具有一定的检验和推动作用。

二、区县城建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需要,城乡建设档案得到妥善管理,各个区县的城建档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不同程度上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城建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不完善。馆舍建设较早,档案库房面积小,档案装备不足,以致出现馆库建筑老化严重及库容面临即将饱和状态。二是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人员不稳定,城建档案的接收、整理等业务技能不熟练,急需培养档案管理人员对新时期档案工作的认知以及水平提高。三是没有把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纳入到建设管理程序,没有与建设单位签定城建档案移交责任书,也没有出具工程档案认可文件,造成工程档案接收难。四是接收的档案不全,档案缺项较多,没有要求建设单位整理档案。五是城建档案开发利用不够,档案馆的服务功能单一,近年来,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相继为档案馆增加了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管理中心等项职能,由于公共服务场所有限致使很多策划好的服务功能和活动无法进行。

三、搞好城建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的措施

1.争取资金,改善馆库设施

作为公益事业的服务部门,城建档案馆的经费来源于政府财政。各城建档案馆要在不断提高城建档案工作效益的基础上,争取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将城建档案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和近期计划,争取充足的事业经费来源。除此之外,城建档案馆还要适应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努力拓宽服务范围,开辟经营渠道,利用信息资源、馆房设备、技术力量等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偿服务,为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

2.丰富库藏,优化库藏结构。

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库藏档案是档案利用工作的物质基础。离开了库藏,档案利用工作就成了“无米之炊”。要想有效地满足社会对档案的需求,必须大力丰富库藏档案,优化库藏结构。因此,城建档案室如何把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并具有区县的地方特色、专业特色,是区县城建档案室的迫切任务。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库藏标准。丰富库藏不但要求数量丰富,而且还要求质量优良。一些重复的、没有长期利用价值的档案,经主管领导批准后,要及时清除。库藏无原则膨胀、重复会给档案管理和利用工作带来许多不便,造成极大的浪费,也影响档案的查准率、查全率,从而影响城建档案利用工作质量。

3.提高素质,优化服务质量。

城建档案馆工作者的新形象应是知识领域工作者所具有的较高的修养、情操以及档案服务部门所特有的良好的风范与气质。档案人员要树立态度和蔼、服务周到、腿勤、嘴勤、脑勤的服务精神,提高档案的查准率、查全率,详细了解档案的利用目的,认真分析利用者的要求,把握社会利用档案的脉搏,积极推出利用者要求的档案信息,使城建档案的利用工作的职能变为主动对外提供利用服务。理想形象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档案馆工作者应不断增加自身的学识提高自身的修养陶冶自身的情操多和其他兄弟单位交流经验总结成绩以自己的博学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赢得社会公众的敬重从而提高城建档案馆的社会地位更好地实现城建档案的利用价值。

4.电脑管理,提高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