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考试总结范例6篇

数列考试总结

数列考试总结范文1

关键词:Excel;考务管理;函数;数据透视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7.079

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评价是推动学院管理水平的重要组成环节之一,而教务工作所涉及的数据类别多,数量大,单纯依靠人工进行数据处理,易出差错。虽然随着计算机应用于各行各业中,目前各高校教务管理大都使用专业的管理系统,如CRP校园管理信息系统;URP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等,然而,实际结合具体工作仍然不避免地需要操作者掌握一些必要的软件操作技术。比如经过这类系统导出的数据,形成Excel格式文件,需要二次加工。本人结合多年教务的管理经验,就工作中遇到各类问题进行总结,归类,结合工作表格的结构原理,列出Excel在考务管理中常用的几个技巧与大家分享。

1 函数的应用

在重修考试报名中的具体应用:学院下发的重修申请表内容包括所申请课程的课程名、申请人学号,专业等信息。学生报名只上交纸制报名表即可。但报名结束后,报名人数众多,利用学校下发纸质报名表上的信息统计重修上课安排以及重新考试安排过于繁琐。所以笔者利用Excel自制重修报名表,然后将每个班报名数据进行汇总形成总表,再进行重修安排操作。

1.1 Count if函数的应用

该函数的语法规则如下:

countif(range,criteria)

笔者主要用于在重修报名结束后,将纸质的重修报名表输入成重修上课以及考试安排所需的电子表格。纸质的重修报名表如图1,包含基本的学生和课程信息。而在考试以及上课安排中需要汇总课程信息,用countif函数迅速得到汇总数据。

打开Excel表,新建重修统计表,表中输入相应信息:学号,姓名,课程,学分,合计。在学生对应的报名重修课程表中标注“是”,如图2。

在合计2处运用countif(C2:C7,“是”)就可以快速得到单科课程的报名人数,在合计1处运用countif函数,countif(A2:H2,“是”)统计每人的报名课程数,确定其能否在学期内学有余力,修够计划学分。

1.2 if函数的巧应用

该函数的语法规则如下:

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

表示计算结果为TRUE或FALSE的任意值或表达式。

这个主要介绍通过IF函数快速比对数据是否一致,在统计数据工作中,经常可能需要甄别数据录入是否完整准确,通过手工比对效率不高并且容易出现错误,而通过IF函数设置比对条件,快速而准确。例如比对两列(A,B)学号是否一致有无错漏,运用IF函数,列出表达式(A2=B2,“t”,“f”),可以快速显示t或者f,一目了然数据是否完整。

2 数据透视表的应用

数据透视表(Pivot Table)是一种交互式的表,可以进行某些计算,如求和与计数等。所进行的计算与数据跟数据透视表中的排列有关。

学生重修后,经统计生成一个Excel表,对表中格式进行整理,统一,需要按照科目,任课教师整理考虑考试安排,由于学生报名多,课程杂,特别是在毕业班重修中,课程可能涉及多个年级,所以在安排考试时候,容易出现学生考试地点重复或者学生考试时间重复等的情况,所以安排重修考试后,核对考试安排是否有问题是一项繁琐而重要的工作,通过数据透视表可以快速查验一个考场内单一学生考试科目是否重复,能够在最大限度节约教室资源。根据考场安排情况,得到各考场的课程,学生情况,如图3。

然后以学号和课程列生成数据透视表,以学号作为行字段,数据项为课程,拖入数据透视表,选择计数项为课程,如图4。

既可汇总出单一同学在该考场是否会重复考多个课程。如果汇总中显示“1”,则说明该同学只有一个课程在该考场考试,如果汇总显示“2”则说明该同学有两个课程在该考场考试,同理,将同一考试时间内多个考场数据按上面的方法汇总可以得到同一考试时间是否有学生在多个考试地点有考试,这个就可以及时矫正冲突,保证考试的有序进行。

数列考试总结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等级考试;公共基础知;数据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8-0000-01

一、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重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逐步推广,操作和应用计算机成为人们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一些企事业部门把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作为上岗资格、职称评定、人员录用的依据之一,可见操作和应用计算机对于日常生活和工作尤为重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简称NCRE),是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NCRE考试采用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的形式。一年组织两次考试,一般为3月倒数第一个周六和9月倒数第二个周六。等级考试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公共基础知识,二是上机操作,其中公共基础知识由30分改为40分,上机操作由70分改为60分,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分为四个部分: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基础、数据库设计基础。这里我们仅对数据结构常考查知识点进行剖析。

二、数据结构知识点剖析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研究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表示和处理的科学。这里面涉及到两个问题:信息的表示,信息的处理。信息的表示又影响到处理信息的程序的效率。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信息量的增加,信息范围的拓宽,使许多系统程序和应用程序的规模很大,结构又相当复杂。因此,为了编写出一个“好”的程序,必须分析待处理的对象的特征及各对象之间存在的关系,这就是数据结构这门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专业基础课中也属于比较难的一门课程,学习时不能死记硬背,必须进行理解。数据结构在各年等级考试中所占的分值很高,下图是笔者统计的最近四次二级考试中数据结构所占的分值,可以看出,对于总分为40分的基础知识中,数据结构所占的比例是很高的,考生应该重视起来。数据结构知识的考核点主要有两部分:(1)栈和队列:此知识点基本年年出题,可以看作是必考题,一般都是考查相关概念,栈是后进先出表即FILO表,而队列是先进先出表即FIFO表,考生只要牢记概念及基本性质就可以得满分。(2)二叉树性质:此知识点基本也是年年出题,可以看作是必考题,主要考查四个性质,其中性质3考查率比较高。除此之外还有二叉数的遍历,排序和查找在考试中也会涉及到,对于二叉数的遍历,一般是给出树求某种遍历,考生只要熟记三种遍历的规则就可以了,排序主要考查时间复杂度,查找主要考查最坏比较次数,考生需要认真看书并加以理解。

三、经典例题

(一)下列关于栈叙述正确的是()

A)栈顶元素最先能被删除;

B)栈顶元素最后才能被删除;

C)栈底元素永远不能被删除;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这道题主要考查栈的基本概念,对于概念考生不应只是死记,要深刻的理解。栈和队列都是操作受限的线性表,其中栈是只能在表尾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表尾端对应栈顶,而表头端对应栈底,栈又叫后进先出表(FILO),根据栈的概念我们可以找出正确答案,A是正确的,栈顶元素最先被删除,它是后进先出表。

(二)下列关于二叉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少一个;

B)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

C)叶子结点数是度为的结点数的两倍;

D)度为2的结点数是度为1的结点数的两倍。

这道题主要考查数据结构中二叉数的性质3的应用,对于任意一棵二叉数,度为2的结点n2个,度为0的结点n0个,则n0=n2+1。度为0的结点即为叶子结点,也就是说叶子结点永远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根据性质3,我们可以给出正确答案B。

(二)对下列二叉树进行前序遍历的结果为()

A)DYBEAFCZX;B)YDEBFZXCA;C)ABDYECFXZ;D)ABCDEFXYZ。

这道题主要考查二叉树的遍历,二叉树的遍历有三种: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其中都是以根结点为基准,前序遍历的规则是DLR,也就是先遍历根,再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对于其子树也要遵循这个原则。由图可知A是根,所以先序遍历应该是A-左子树-右子树,其中左子树先序遍历也应该满足规则,即BDYE,右子树先序遍历是CFXZ,所以综合起来应该是ABDYECFXZ,可知C是正确答案。

四、结束语

虽然等级考试基础知识中的数据结构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认真理解相关概念,多做题,举一反三,认真做好笔记,考生就会在等级考试中胜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

数列考试总结范文3

[关键词] Excel; SQL;数据透视表;管理;教学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6. 083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6- 0140- 06

教学管理中,经常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汇总,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管理软件,但是,软件再多,毕竟无法解决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因此,管理人员掌握常用的数据库软件的使用,可以及时、较好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提升工作效率。在众多的数据库软件中,Excel作为普及度最高的软件,拥有着强大的数据管理分析功能,而且随着软件的升级,加入了更多、更强大的功能,掌握好Excel的使用、充分运用其功能,将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利刃”。本文以多次考试成绩的汇总、分析为例,提出应用Excel解决类似问题的思路,并详细讲解实际操作方法。还要指出,本问题的解决,还可应用于公司销售业绩、进出货物管理等多种情形,因此具有相当的普适性。

1 提出问题

大量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员参加考试,每次组织综合科目和不同的专业科目考试,同时通过综合科目和某一专业科目才能取得该专业执业证书,没通过相关科目的人员可能再参加后面批次的考试,要求汇总分析每一次考试和几次考试的人员通过情况和地区通过情况,整理出几次考试后可取得执业注册证书的人员名单,分析每一考试科目的总体通过情况。

2 思路分析

解决该问题的难点在于整理执业证书人员名单时,必须通过综合和专业考试科目,而这两个科目不一定是在一次考试通过,而且考试的专业比较多。

在分析问题时,也应当看到,结果并不要求对每次考试的具体成绩进行层次分析,这样即可简化我们解题思路,即将通过、不通过定义为1、0即可,而不需要分析具体的考试分数(当然也可通过其他办法来进行考试成绩的定量分析)。

基于以上两个主要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利用Excel的数据透视表来解决这一问题是一个比较适当的方法。因为数据透视表是用来从Excel数据列表、关系数据库文件或OLAP多维数据集等数据源的特定字段中总比信息的分析工具。它是一种交互性报表,可以快速分类汇总比较大量的数据,并可以随时选择其中页、行和列中的不同元素,以达到快速查看数据源的不同统计结果,同时还可以随意显示和打印出用户感兴趣的区域和明细数据。数据透视表有机地综合了数据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等数据分析方法的优点,可以方便地调整分类汇总的方式,灵活地以多种不同方式展示数据的特征。

3 实际操作

在本节中,以分析解决问题为主线,穿插了Excel数据处理中的常用方法。考虑到Excel 2010在数据透视表方面显著的功能升级和强化,本文以Excel 2010版本为平台进行操作。

3.1 整理数据源

准确、规范的数据源是高效分析、正确结果的基础,因此,这项基础工作应当引起足够重视。根据实际问题,将每一次考试数据放在一个Excel文件(工作簿)中,其中的多个工作表分别容纳这次考试中某一考试科目的数据,然后将几次考试的数据(几个Excel文件)放在同一个文件夹内。为方便操作和表达,这里几个文件放在“D:\成绩分析”文件夹中。

数列考试总结范文4

关键词:Excel;高职院校;班主任;成绩统计

一、引言

高职院校中,由于推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同时承担理论课和实训实践课的教学任务,部分教师还兼任班主任工作。学生成绩的统计与管理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它也是学生各类评优评先、各类奖学金和助学金评比等的重要依据。因此每学期结束,每位教师除了批改数量繁多的理论试卷和实训报告外,兼任班主任的教师还要对所带班级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等各项成绩,统计计算班级学生的学期总评成绩、综合测评成绩和名次等,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枯燥烦琐且易出错。

目前学校教师大部分都有电脑,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其中Excel电子表格软件是应用最广泛的办公软件之一,它集数据管理、数理统计、绘图、制表于一体,既可以作为数据库使用,又可以完成多种表格与图表设计,而且Excel内置了数百个函数,能够完成绝大部分数理统计分析和复杂的数据运算,精度也达到了专业系统分析软件的水平,因此利用Excel提供的函数,可以让班主任迅速完成多个班级学生的成绩统计分析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下面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2010级过程自动化104班2010~2011学年第1学期成绩为例,借助函数功能完成学生成绩的统计计算,充分展示Excel在班级学生成绩统计中的应用。

二、建立工作表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主要由总评成绩、加分值和扣分值三部分组成。总评成绩又包括文化课成绩与平时表现考核成绩,其中文化课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表现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平时表现考核成绩由学生各月的班级考核总评值构成。在Excel中,分别建三个工作簿,取名为“过程自动化104班X月份班级考核表.xls”(以11月为例)、“过程自动化104班2010-2011学年第1学期平时表现总评表.xls”、“过程自动化104班2010-2011学年第1学期综合测评表.xls”,在相应工作表中输入该学期学生各项管理信息。

班级月份考核由晚自习、早操出操、上课纪律及出勤、宿舍卫生、团生活海报、团生活表现、劳动加分和其他加分共同组成。在班级月份考核工作表(以11月为例)中,在单元格A2中输入“序号”,单元格A3中输入“1”,再单击A3单元格,先按住Ctrl键,再移动空心十字光标至单元格右下角,待光标变成小实心十字(“填充柄”)时,按住鼠标左键沿行向下拖动鼠标至最后一行,可以自动按顺序生成每位学生的序号。在单元格B2中输入“姓名”,然后依次输入每位学生姓名,在C2至J2单元格中依次输入各项考核指标的内容名称,在单元格K2中输入“总分”,单元格L2中输入“名次”,完成工作表表头制作,如图1所示。工作表中各项考核指标分值由班主任和班干部成员各司其职,采取班主任不定期随机抽查和班干部每天考核的方式,打出每位学生分值。如班长和学习委员负责上课和晚自习的纪律和出勤,团支部书记负责团生活,体育委员负责早操出操,卫生委员负责检查宿舍卫生等,各自负责一项考核指标的打分,避免部分班干部权力过于集中,同时便于班干部之间相互配合和班级学生之间互相监督,最后所有数据在每月结束后的下月初由班主任统一汇总,计算总分,并向全班同学公示。

每学期末,班主任即可对班级学生的班级月份考核统计,进行平时表现总评的计算。在平时表现总评工作表中,A列为序号(单元格A2内容为“序号”),B列为学号(单元格B2内容为“学号”),C列为姓名(单元格C2内容为“姓名”),D列至G列为学期各月份的班级学生考核成绩,H列为平时表现总评值(单元格H2内容为“总评值”),I列为名次(单元格I2内容为“名次”)。

当学期期末考试结束,班主任根据每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结合已计算出的平时表现总评值,两者综合,就可进行班级学生综合测评的统计计算。在综合测评工作表中,A、B、C列分别为序号、学号、姓名,D列至M列为各门理论课与实训实践课成绩(单元格D2至M2内容为各门课程名称,单元格D3至M3内容为各门课程所占学分),N列为平均学分成绩(单元格N3内容为各门课程的总学分),P列为权重70%的文化课成绩,Q列为平时表现总评值,S列为权重30%的平时表现总评值,T列为总评成绩,U列为加分值,V列为扣分值,W列为最终计算得出的学生综合测评值,X列为综合测评值的班级名次。

三、学生成绩的统计与计算

在三个工作表中输入学生一学期以来的所有考核指标成绩分值,如晚自习考核得分、每门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加分值和扣分值等,即可开始利用Excel提供的函数功能,综合统计计算班级学生成绩。

1.计算班级月份考核。各班干部先将各自统计的学生各项考核指标分值,依次输入到班级月份考核工作表的C列至J列中,班主任再根据随机抽查结果,重点检查班干部及各位学生的考核指标分值是否准确无误,是否有出入较大的打分结果,防止部分班干部,弄虚作假。待检查确认无误后,利用SUM函数及RANK函数,计算班级月份考核总分值及名次。

由于C3至J3单元格连续,在K3单元格中输入:“=SUM(C3:J3)”,求出学号1学生的当月班级考核总分,单击K3单元格,利用填充柄功能,完成公式的复制,求出全班学生当月班级考核总分。

计算出全班学生当月班级考核总分后,确定全班学生当月班级考核名次,在L3单元格中输入:“=RANK(K3,$K$3:$K$44)”,求出学号1学生的当月班级考核名次,单击L3单元格,利用填充柄功能,即按降序方式求出全班学生当月班级考核名次。需要说明的是,RANK函数对重复分数的排位相同,但重复分数的存在将影响后续学生分数的排位。如图2所示,过程自动化104班11月份班级考核中有多名同学总分为93分,并列名次11位,故名次中不再出现12位,而是直接跳到23位。按月对全班学生平时表现进行考核,计算出总分并排出名次,能有效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对大部分学生起到积极督促作用,在班级中营造出“人人争先,个个向上”的良好氛围,促进班级学风班风建设。同时班主任也可及早发现部分落后学生情况,在下个月对落后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心理、生活上各种问题,使其尽快赶上,不致掉队。

2.计算平时表现总评。班主任在做好每月班级考核的基础上,由于已掌握班级学生每月的考核成绩,待学期末即可对本学期班级学生平时表现进行总评,这样按月分步完成,大批量考核数据的输入就不会觉得工作量繁重巨大。利用AVERAGE函数及RANK函数,计算班级学生平时表现总评值及名次。

在平时表现总评工作表中,D列至G列为班级学生各月份考核总分,因此只需进行复制粘贴即可。首先在已生成的X月份班级考核(以11月为例)工作表中复制相应的单元格区域,如复制K3至K44单元格区域,再打开已建立的“过程自动化104班2010-2011学年第1学期平时表现总评表.xls”,在其工作表中单击F3单元格,单击“编辑”菜单,选择“选择性粘贴”选项,在对话框中选择“数值”,完成11月份班级考核总分的粘贴,工作表中9月、10月和12月各列操作以此类推。由于D3至G3单元格连续,在H3单元格中输入:“=AVERAGE(D3:G3)”,求出学号1学生的学期平时表现总评值,单击H3单元格,利用填充柄功能,求出全班学生学期平时表现总评值。最后计算全班学生学期平时表现总评名次,方法同上。

统计学生平时表现成绩时,为进一步观察学生各月平时表现变化情况,希望学生平时表现成绩大于90分的以蓝色显示,小于70分的以红色显示,如图3所示。选中学生平时表现成绩所在的D列至H列,单击“格式”菜单,选择“条件格式”选项,打开“条件格式”对话框,单击第二个方框右侧下拉按钮,选择“大于”选项,在后面的方框中输入数值“90”。单击“格式”按钮,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将“字体”的“颜色”设置为“蓝色”。再点击“添加”按钮即可。重复上述操作,设置小于70分的数值为红色。

3.计算学期综合测评。当学期期末考试结束,班主任拿到班级学生各门课程成绩单后,即可着手统计计算班级学生学期综合测评。下面重点介绍对班级学生学期综合测评的统计、计算和查询分析。

(1)计算文化课成绩。由于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已采用学分制的教学模式,统计学生文化课成绩采用平均学分绩的方式,来综合评价学生学习的质和量。所谓平均学分绩,也叫加权平均分,是指各门课程百分制成绩乘以各门课程所占学分,求和后再除以各门课程总学分。公式如下:

以往统计学生成绩常用的求和函数SUM,求平均值函数AVERAGE等方法,已不适用于计算学生平均学分绩。通过Excel的求乘积和函数SUMPRODUCT和对单元格的绝对引用,可以巧妙解决这一问题。

在综合测评工作表中,分别在D2至M2单元格输入过程自动化104班2010-2011学年第1学期所有文化课课程名称(包括理论课和实训课),在D3至M3单元格中输入所有文化课课程各自所占学分,在N3单元格中输入:“=SUM(D3:M3)”,求出所有文化课课程总学分。在D4至M45单元格区域中依次输入班级学生每门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为了能够及时核对成绩,需要进行窗口冻结,让课程名称、学分行和学生姓名列始终显示。选中课程、学分行下姓名列右侧的那个单元格(即单元格D4),再单击“窗口”菜单,选择“冻结窗格”,就完成了单元格的窗口冻结。这样,我们在输入分数的过程中,无论班级学生数量多少,课程名称、学分和学生姓名始终能在窗口中显示,可以随时进行核对,增加输入成绩速度。在N4单元格中输入:“=SUMPRODUCT($D$3:$M$3,D4:M4)/$N$3”,求出学号1学生的平均学分绩。其中$是绝对引用符号,$N$3表示绝对引用N3单元格,即是已计算出的所有文化课课程总学分值。$D$3:$M$3表示绝对引用D3至M3单元格,SUMPRODUCT($D$3:$M$3,D4:M4)表示对应绝对引用D3至M3单元格数值和D4至M4单元格数值,先求乘积再求和。最后单击N4单元格,利用填充柄功能,求出全班学生的平均学分绩,如图4所示。需要说明的是,SUMPRODUCT函数要求数组参数必须具有相同的维数,否则,将返回错误值“#VALUE!”;同时SUMPRODUCT函数将非数值型的数组元素作为0处理。对应H10单元格,该名学生该课程期末考试作弊,注明“作弊”字样,计算该生平均学分绩时,该门课程成绩即做零分处理,不影响SUMPRODUCT函数的计算。设置单元格的条件格式,将期末考试课程成绩不及格(90分)学生的成绩用蓝色显示,便于班主任今后迅速查询学生成绩及跟踪学生学习动态。

(2)计算总评成绩。学生总评成绩由70%的学生平均学分成绩和30%的学生平时表现总评值两部分组成。在O4单元格中输入“0.7”,表示70%权重,在P4单元格中输入:“=N4*$O$4”,应用对O4单元格的绝对引用,求出学号1学生的70%平均学分绩,利用填充柄功能,求出班级所有学生70%平均学分绩,如图5所示。复制图3工作表中已计算出的班级学生平时表现总评值,选择Q4单元格,执行“选择性粘贴”操作,粘贴数值到Q列。在R4单元格中输入“0.3”,表示30%权重,在S4单元格中输入:“=Q4*$R$4”,应用对R4单元格的绝对引用,求出学号1学生的30%平时表现总评成绩,利用填充柄功能,求出班级所有学生30%平时表现总评成绩,由于P4和S4单元格不连续,在T4单元格输入:“=SUM(P4,S4)”,求出学号1学生的学期总评成绩,利用填充柄功能,求出班级所有学生学期总评成绩。

(3)计算综合测评。班级学生综合测评成绩由学生总评成绩、加分值、扣分值三部分组成。我院加分和扣分值规定如下,学生文化课在各级统考、竞赛中获前三名者:部级加1分,省(部)级加0.5分,院(系)级加0.3分;在各级报刊、杂志者:部级加1分,省级加0.5分,地(市)级加0.3分;担任各级学生干部工作出色者,院学生会干部加1分,系学生会干部加0.8分,班级学生干部0.5分;获院级及以上优秀党员、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称号者加0.2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奖者:部级加1分,省级加0.5分,地(市)级加0.3分,院级加0.1分;在各级文艺、体育比赛中获奖者:部级加1分,省级加0.5分,院级加0.3分;因特殊原因作出突出贡献者加1分。考试作弊者扣3分/门;有旷课现象者扣1~3分;受警告处分者扣4分;受警告以上处分者扣5~10分。确定班级学生加分值和扣分值后,综合已计算出的总评成绩,在W4单元格中输入:“=SUM(T4,U4,V4)”,求出学号1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利用填充柄功能,最后求出班级所有学生学期综合测评成绩。再利用RANK函数,就可确定班级所有学生学期综合测评成绩的名次。

四、结论

班主任在第一次完成上述班级学生成绩表的统计后,如图6所示,可以把它保存为一个模板,每次利用这一模板创建新的成绩统计表,只需将其中的所有原始数据(如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课程名称、课程学分、班级人数等)换成新的数据,那么所有成绩统计工作将会自动完成,大大提高学生成绩统计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同时当学生成绩由于某种原因需要进行修改时,因为成绩统计工作表中各项统计数据是通过公式互相联系的,当工作表中数据发生改变时,成绩统计工作表中各项统计结果会自动修改,从而保证了学生成绩统计始终是正确的。采用上述方法,本系学生成绩统计及班主任管理工作已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艳红.中文Excel 2003入门与实例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 雷蕾.巧用Excel进行有效的考试成绩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2009,(3).

数列考试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等数学(一) 极限 历年考卷

自学考试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导致相当多的人不能接受普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其“开放、灵活、适应性强、投资少、效益高、工学矛盾小”等特点受到人们的欢迎,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仍将存在,因而自学考试还会继续发展。

很多自考专业的考试科目中要求考高等数学(一)(以下简称高数),这门课的教材由章学诚主编,全国统一考试。高数对考生来说无疑是最难学的课程之一,在每次组织的考试中,高数的及格率都很低,相当多的考生不能通过高数考试,影响到毕业证的获取,导致很多考生放弃了自考。本文主要针对高数中极限部分的内容进行分析。极限内容对自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对此往往无所适从。极限是高数考试的必考部分,考生如果放弃极限的学习,会对能否通过考试产生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本文试图通过对历年考题的分析,总结考试经验,以期对考生自学和应考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高数自考考试大纲关于极限部分的考试要求

自考生的自学应该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高数考试大纲中极限的考试内容包括数列极限、数项级数的基本概念、函数极限、极限的运算法则、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两个重要极限等。其中极限包括数列概念、数列极限的定义和收敛数列的基本性质;函数极数包括函数在有限点处的极限、自变量趋于无穷大时函数的极限和有极限的函数的基本性质;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包括无穷小(量)、无穷大(量)、无穷大量与无穷小量的关系和无穷小量的比较。

与此相对应,考试大纲中极限的考试要求包括:①理解极限的概念,会求函数在一点处的左极限与右极限,了解函数在一点处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②了解极限的有关性质,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③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性质、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会进行无穷小量阶的比较(高阶、低阶、同阶和等价),会运用等价无穷小量代换求极限;④熟练掌握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就高数中极数部分的考试范围来说,考试内容是比较多的,这给考生的学习及应考产生了一定的思想负担;而考试大纲的要求包括了解、理解、熟练掌握、运用等诸多方面,要求掌握的内容不少。由于考试大纲中极限在总分中所占比重并非很大,且极限部分非常抽象,尤其是极限的概念部分难以学懂,一部分考生忽略它是可以理解

的。

二、历年高数考试中极限部分考题分析

本文选择最近的5次高数考卷进行分析,这5次分别是2007年4次以及2008年1月的考试。做出这种选择的依据是:第一,它是与现在相距最近的5次考试,试题的分析具有实际意义,对未来的考试具有实际指导作用;第二,试题分析应该建立在一定数量试卷的基础上,试卷太少则代表性较差;第三,需要说明的是,这5次考卷的题型及题型分值完全一样,属于同一次命题的范畴。这5次考卷的题型包括选择、填空、计算、应用和证明等5种类型,试题总数25个。其中选择题5个,共10分;填空题10个,共30分;计算题分为计算题(一)和计算题(二)两类,计算题(一)5个,共25分,计算题(二)3个,共21分;应用题1个,9分;证明题1个,5分。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20%;中等偏易约40%;中等偏难约30%;难题约10%。

在这5次考试中,均有极限方面的考题出现。从考卷统计的情况来看,每套试卷出现3个左右的极限题目,其中一个以计算题(一)的形式出现,另两个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属于小题;极限部分合计分值在10分左右;就极限的考试内容来说,以计算题(一)形式出现的题目偏向于两个重要的极限,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出现的两个小题偏向于考核数列的极限、两个重要的极限等。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极限部分的考试重点是数列的极限及两个重要的极限,考卷中出现的极限部分与考试大纲的考试要求保持一致。

极限部分考题在近几年高数的考试中出现得不多,且重点突出,对高数的考生来说,把握这一情况无疑是重要的,考生可以有重点地展开极限部分的学习,复习中集中精力关注重点内容。

三、关于极限的自学建议

事实上,极限在高数的学习中是重要的基础。我们知道,数学知识的联系很密切,极限部分对于后续内容的学习有重要影响。自考生在自学中应该以长远的观点来对待,不能因为考卷中极限部分的考题不多、分值较少且难以自学就放弃对它的学习。关于极限的自学,我们认为只要掌握好学习方法,通过一定的努力,一定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在自学中,以下三点应引起自考生的关注。

1. 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

每门学科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基本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等。要顺利通过高数考试,就要明确高数要考些什么。高数主要是考基础,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运算。高数是一门基础学科,如果基础、概念、基本运算不太清楚,运算不太熟练,肯定就考不好,所以基础一定要打扎实。就最近几年的数学试题来看,主要也是以考查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为主。由于极限较为抽象,自学起来会有难度。我们认为要学好这部分内容就要牢牢把握基础,极限部分的基础内容是数列极限的定义以及函数在有限点处的极限定义。学习极限时头脑中始终要有一个动态变化趋势的概念。

2. 把握学习重点

要明确考试重点,充分把握重点。重点学习内容的重要性表现在它是学科的主要部分,它对于相关内容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它往往也是考试的主要部分。把握重点其实很容易,考试大纲指明了每一章节的重要内容,只要认真地阅读便会知晓。通过考卷的分析,可以得出极限的考试重点就是数列的极限和函数在有限点的极限的定义,以及两个重要的极限。为了充分把握好重点,平时应该多研究历年真题,更好地了解命题思路和难易度。

3. 要大量做基础练习题

做数学练习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基本概念,是掌握数学基本知识的需要。由于历年的数学考卷中都是以基础题目为主,日常的数学练习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数学练习应以基础练习为主,要多做练习。在此基础上,重视总结归纳解题思路、套路和经验。数学试题千变万化,其知识结构却基本相同,题型也相对固定,往往存在明显的解题套路,熟练掌握后既能提高正确率,又能提高解题速度。

数列考试总结范文6

一、 函数思想的应用

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其定义域可以看作是正整数集N(或者是它的有限子集),数列的项可以看作是定义域中的数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函数值,因此,动态的函数观点是解决数列问题的有效方法.

点评:

在本题的第一问解答过程中,导数法是证明函数单调性的通用方法;第二问的解答必须借助于函数的单调性,充分说明了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也具有类似的单调性、最值等函数性质.

二、 方程思想的应用

点评:

本题第二问解答中,巧妙利用了解方程思想,使得问题的解答“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思想在解求数列的通项等问题中很实用.

三、 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