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纤维蛋白原范例6篇

血浆纤维蛋白原

血浆纤维蛋白原范文1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恶性肿瘤

在恶性肿瘤中存在着凝血和纤溶系统的亚临床活化。在长期的临床实验室检测中,笔者发现肿瘤患者常常存在着纤维蛋白溶解低下和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等情况,并随病情发展显示动态变化。同时,这种高凝状态反过来对于肿瘤的生长及转移可能起着促进作用。纤维蛋白原是人体血液中的重要凝血因子,临床上主要作为凝血疾病的诊断指标,但其在恶性肿瘤中的具体情况还不甚明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国内外在恶性肿瘤与纤维蛋白原方面做了大量探索研究,取得了不少的进步和创新。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1 纤维蛋白原的结构及作用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是凝血过程中的主要蛋白质,分子量340-kDa,半衰期约为3~4 d,含有2964个氨基酸的大分子糖蛋白,首先在肝细胞中合成,由三个相同的组分(Aα,Bβ,γ)组成六聚体,链间以二硫键相连。纤维蛋白原分子中,有多个配体的结合位点,研究较多的是凝血酶作用位点和血小板糖蛋白Iib/Ⅲa的结合位点[1-2]。纤维蛋白原主要是作为凝血因子而直接参与凝血过程。在凝血共同途径中,凝血酶分别裂解纤维蛋白原两条Aα链和两条Bβ链,从而形成纤维蛋白单体I及纤维蛋白单体Ⅱ。纤维蛋白单体互相交联,生成稳定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并将血液的有形成分包绕其中,形成牢固的血栓[3]。

2 纤维蛋白原与肿瘤的关系

2.1 恶性肿瘤纤维蛋白原增高的机制 目前认为,恶性肿瘤患者的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主要是通过肿瘤与凝血系统之间的作用而实现的。肿瘤细胞通过直接与内皮细胞、血小板等相互作用,释放出许多生物活性物质,促使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的黏附和聚集。此外,肿瘤细胞也可以分泌癌促凝因子(CP),组织因子(TF)及多种纤溶、抗纤溶物质,导致凝血系统被激活,促发血栓的形成,并且也能够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纤维蛋白溶解酶,然后再激活其抑制剂,阻止纤维蛋白原的降解,当这种作用大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时,便导致了纤维蛋白原的增高[4]。

另外,由于许多肿瘤来源于感染、慢性刺激和炎症。肿瘤细胞的微环境一定程度上受炎症细胞的影响,并且参与肿瘤的形成,促使肿瘤细胞的增值、生存和转移。值得注意的是,纤维蛋白原的合成也受炎性刺激的上调,但是精确地机制目前还没被阐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白介素6(IL-6)和糖皮质激素等促进肝脏细胞合成纤维蛋白原[5]。相反,另一个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却抑制纤维蛋白原的产生[6-7]。因此,炎症过程中对纤维蛋白原的调节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2.2 纤维蛋白原对肿瘤进展的影响

2.2.1 纤维蛋白原参与肿瘤细胞基质的形成 恶性肿瘤外基质为迅速增殖的肿瘤细胞提供机械支撑、营养支持、气体交换、代谢产物运输通道,而且参与调控癌细胞分化、增殖,并最终成为一肿瘤侵袭表型和转移过程的促进因素[8-9]。纤维蛋白由纤维蛋白原转化而来,它在肿瘤细胞外基质的沉积给肿瘤细胞提供了良好的血管生成床[10]。

2.2.2 纤维蛋白原对肿瘤的保护 凝血系统的激活对肿瘤细胞的增生和发展有促进作用,在高凝状态下由纤维蛋白、肿瘤细胞、血小板形成的微血栓,粘附在肿瘤细胞外面,把它们包裹保护起来,从而逃避机械损伤和对抗宿主免疫监视系统。此外,纤维蛋白原作为癌细胞、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桥梁,增加它们之间的粘附结合,在肿瘤细胞的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1]。

3 纤维蛋白原在不同肿瘤中的临床意义

众多研究认为纤维蛋白原与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预后,疾病分期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3.1 肺癌 G.Buccheri等对286个肺癌患者进行血栓前状态的研究,发现治疗前延长的凝血酶原时间(PT),升高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患者预后差[12]。D.Ferrigno等[13]对343个肺癌患者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也发现了同样的结果,并且证实了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呈正相关,血小板升高的患者预后差。J. Mark Jones[14]对9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鳞癌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浓度较腺癌患者高,其机制尚不清楚。T分期和M分期越高,纤维蛋白原越高,但与N分期无关。一项对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研究发现,若诊断时就有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则预示着疾病分期较晚及对化疗的反应性降低,这种现象在局限期患者中尤为明显[15-16]。而另一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研究没有证实纤维蛋白原和化疗疗效有关,本研究在化疗第一个周期的第0天,第7天,第15天和第21天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发现虽然基线的纤维蛋白原高于正常范围,但化疗后仍无显著变化[17]。

3.2 消化道肿瘤 日本一项对105名食道癌患者的研究发现,肿瘤浸润程度越深,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越多,生存期越短,基线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在Ⅱ、Ⅲ期食道癌中,疾病完全缓解组放化疗前纤维蛋白原浓度要远远低于其他组[18]。同样在胃癌中,治疗前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远处转移及肿块大小有关。即疾病分期越晚,预后越差,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19-20]。Tang等[21]对341名结肠癌患者的研究表明,术前升高的纤维蛋白原与肿瘤晚期、静脉浸润和术后远处转移、缩短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期有关。另一项对82名直肠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纤维蛋白原在化疗后显著降低,且化疗后的纤维蛋白原同样与淋巴结转移、静脉侵犯、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有关[22]。此外,化疗后的纤维蛋白原越高,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越短[23]。两项对胰腺癌患者的研究也表明,升高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是远处转移的预测因子并与疾病分期相关[24-25]。

3.3 妇科肿瘤 两项大型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疾病晚期、恶性组织学类型、高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相对较高,治疗前的高纤维蛋白原水平预示着缩短的疾病进展时间和总生存[26-27]。另一项对422个卵巢癌患者的多中心研究结果表明化疗后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是卵巢癌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28]。相似的结果在宫颈癌中也得到证实[29]。

4 恶性肿瘤的抗凝治疗

当机体处于高凝状态,缓慢的血流可使化疗药物和免疫活性细胞难以深入瘤体;而且血流缓慢,会导致酸性产物蓄积,致使肿瘤细胞释放促凝物质,使肿瘤细胞缺血、缺氧而暂不分裂,影响了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所以,在抗肿瘤的同时辅以抗凝治疗,是目前及未来研究的热点。肝素是目前最常用的抗凝药物。肝素可以通过作用于机体的免疫系统,调节肿瘤免疫损伤以及白细胞迁移中多种细胞因子的活性而达到抗肿瘤的作用[30]。

综上所述,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升高可致凝血功能的紊乱,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复发转移密切相关。因此,纤维蛋白原可作为监测恶性肿瘤转移恶化、治疗疗效及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此外,肝素直接的抗肿瘤作用可能转化为癌症患者的生存获益。那么,哪类癌症患者将有最大获益?抗凝治疗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如何?癌症患者是否应常规应用抗凝预防?都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Weisel J W.Fibrinogen and fibrin[J].Adv Protein Chem,2005,70(1):247-299.

[2] Mosesson M W.Fibrinogen and fibr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s[J].J Thromb Haemost,2005,3(8):1894-1904.

[3] Tennent G A,Brennan S O,Stangou A J,et al.Human plasma fibrinogen is synthesized in the liver[J].Blood,2007,109(5):1971-1974.

[4] Wang Y,Fuller G M.The putative role of fibrin fragments in the biosynthesis of fibrinogen by hepatoma cells[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1991,175(2):562-567.

[5] Zhang Z,Fuller G M.Interleukin 1β inhibits interleukin 6-mediated rat y fibrinogen gene expression[J].Blood,2000,96(10):3466-3472.

[6] Albrecht U,Yang X,Asselta R,et al.Activation of NF-κB by IL-1β blocks IL-6-induced sustained STAT3 activation and STAT3-dependent gene expression of the human γ-fibrinogen gene[J].Cellular signalling,2007,19(9):1866-1878.

[7] Yamazaki D,Kufisu S,Takenawa T.Regulation of cancer cell motility through actin reorganization[J].Cancer Sci,2005,96(7):379-386.

[8] Sahai E.Mechanisms of cancer cell invasion[J].Curr Opin Genet Dev,2005,15(1):87-96.

[9] Palumbo J S,Kombrinck K W,Drew A F.Fibrinogen is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the metastatic potential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J].Blood,2000,96(10):3302-3309.

[10] Cronin-Fenton D P,Sondergaard F,Pedersen L A,et al.Hospitalisation for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cancer patients and the general population: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in Denmark,1997-2006[J].Br J Cancer,2010,103(7):947-953.

[11] Simanek R,Vormittag R,Ay C,et al.High platelet count associated with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cancer patients:results from the Vienna Cancer and Thrombosis Study (CATS)[J].J Thromb Haemost,2010,8(1):114-120.

[12] Buccheri G,Ferrigno D,Ginardi C,et al.Haemostatic abnormalities in lung cancer:prognostic implications[J].Eur J Cancer,1997,33(1):50-55.

[13] Ferrigno D,Buccheri G,Ricca I.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blood coagulation tests in lung cancer[J].Eur Respir J,2001,17(4):667-673.

[14] Jones J M,McGonigle N C,McAnespie M,et al.Plasma fibrinogen and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are associated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Lung Cancer,2006,53(1):97-101.

[15] Meehan K R,Zacharski L R,Moritz T E,et al.Pretreatment fibrinogen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response to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lung: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 cooperative study 188[J].Am J Hematol,1995,49(2):143-148.

[16] Zecchina G,Ghio P,Bosio S,et al.Reactive thrombocytosis might contribute to chemotherapy-related thrombophilia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J].Clin Lung Cancer,2007,8(4):264-267.

[17] Takeuchi H,Ikeuchi S,Kitagawa Y,et al.Pretreatment plasma fibrinogen level correlates with tumor progression and metastasis in patients with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J].J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2007,22(12):2222-2227.

[18] Lee J H,Ryu K W,Kim S,et al.Preoperative plasma fibrinogen levels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correlate with extent of tumor[J].Hepatogastrenterology,2004,51(60):1860-1863.

[19] Yamashita H,Kitayama J,Nagawa H.Hyperfibrinogenemia is a useful predictor for lymphatic metastasis in human gastric cancer[J].Jpn J Oncol,2005,35(10):595-600.

[20] Yamashita H,Kitayama J,Kanno N,et al.Hyperfibrinogenemia is associated with lymphatic as well as hematogenous metastasis and worse clinical outcome in T2 gastric cancer[J].BMC Cancer,2006,6(1):147.

[21] Tang L,Liu K,Wang J,et al.High preoperative.plasma fibrinogen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distant metastases and impaired prognosis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J].J Surg Oncol,2010,102(5):428-432.

[22] Kawai K,Kitayama J,Tsuno N H,et al.Hyperfibrinogenemia after 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predicts poor response and poor prognosis in rectal cancer[J].Int J Colorectal Dis,2011,26(1):45-51.

[23] Wang H,Xiu D,Li Z,et al.Coagulation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rcinoma[J].Chin Med J,2009,122(6):697-700.

[24] Guo Q,Zhang B,Dong X,et al.Elevated levels of plasma fibrinogen in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possible role of a distant metastasis predictor[J].Pancreas,2009,38(3):75-79.

[25] Seebacher V,Polterauer S,Grim C,et al.The prognostic value of plasma fibrinoge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ncer:a multi-centre trial[J].Br J Cancer,2010,102(6):952-956.

[26] Ghezzi F,Cromi A,Siesto G,et al.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preoperative plasma fibrinogen in endometrial cancer[J].Gynecol Oncol,2010,119(2):309-313.

[27] Polterauer S,Grimm C,Seebacher V,et al.Plasma fibrinogen levels and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ovarian cancer:a multicenter study[J].Oncologist,2009,14(10):979-985.

[28] Polterauer S,Seebacher V,Hefler-Frischmuth K,et al.Fibrinogen plasma levels are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parameter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J].Am Journal Obst Gynecol,2009,200(6):647-648.

[29] Chao B H,Lepeak L,Leal T,et al.Clinical use of the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s in cancer patients:focus on the improved patient outcomes[J].Thrombosis,2011,2011(1):530183.

血浆纤维蛋白原范文2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水平;突发性聋;溶栓

[中图分类号] R764.4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5(a)-0040-02

突发性聋也称为特发性聋,在目前医学上属于病因机制及治疗方案均不明确的一类病症,通常是突然发生,在几分钟、几小时或者3 d以内,发生原因不明的干瘾神经性听力丧失,至少在2个相连的频率听力下降20 dB以上。近些年突发性聋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愈发年轻化发展[1]。据调查,发病率每年已达到每年5~10万人,一旦未能及时治疗,常导致不可逆转的听力损失,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影响了生活的质量。鉴于病因不明,病理改变的复杂性,因而找到更有效、更高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界寻求的突破点。笔者对于2007年3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108例突发性聋患者采用了巴曲酶溶栓治疗,发现了在溶栓治疗突发性聋过程中,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对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突发性聋患者108例,患者的标准为:①患者年龄在45~55岁之间,中位年龄48.9岁;②病情是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 d以内,病程全部为3 d以内;③均符合突发性聋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SSHL)[2];④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为轻、中或重度,甚至全聋,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B以上,均为单耳发病;⑤排除药物过敏、滥服、药物依赖的患者,可伴耳鸣、耳堵塞感,可伴眩晕、恶心、呕吐,但不能反复发作的患者;⑥除第Ⅷ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受损的症状。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采用德国BE血凝仪检查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的时间。将患者根据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分为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组53例(>3.5 g/L,54耳),年龄46~51岁,男32例,女22例。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组54例(≤3.5 g/L,54耳),年龄45~55岁,男28例,女26例。在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组中,中度聋18例,重度聋33例,极重度聋3例;在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组中,中度聋20例,重度聋3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巴曲酶溶栓进行治疗。首次用量为:巴曲酶10 U溶于0.9%氯化钠液250 mL缓慢进行静脉滴注,此后用量为5 U溶于0.9%氯化钠液250 mL缓慢进行静脉滴注,疗程期间隔日滴注1次,用药4次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的其他治疗药物完全无差异,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采用美国产电反应测听仪检测患者纯音听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疗程期间观察患者皮肤及黏膜是否有出血点出现的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2006)——疗效分级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测听纯音听阈的结果进行疗效判定。痊愈:受损频率听阈恢复到正常,或达到健耳水平,或达到患者此次患病前水平。显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有明显提高,至少提高30 dB以上。有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有一定提高,提高在15~30 dB之间。无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没有改善,或提高在15 dB以下。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病例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均于1周后结束治疗,两组间疗程后听力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组痊愈6例,总有效率为81.5%,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组痊愈1例,总有效率为24.1%。应用巴曲酶溶栓治疗,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组的疗效明显优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2.2 出血现象

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皮肤或黏膜出血现象。

3 讨论

因其发病原因和形成机制的复杂和多样性,目前医学界对突发性聋的发病原因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近年来随着突发性聋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越来越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活质量,医学界对其研究越来越重视,越来越深入。尽管现代医学上,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对于突发性聋的原因仍旧不足,治疗也多位经验用药,疗效也不甚满意,但是我们仍能看到在突发性聋上取得的进展,我们越来越接近于突发性聋的真相。有权威报道称,高血压、高血脂、血黏度增高、糖尿病史,此类人群易发生内耳血管痉挛和血栓,内耳一旦发生运动障碍后,表现为迷路性内膜炎性损害,外毛细胞受损,神经上皮细胞随之坏死,螺旋器消失,球囊或椭圆囊也会受累[3];患有颈椎病史的人更容易在晚间或晨起发生突发性聋,其原因可能是夜间睡眠时血流缓慢,极易诱发内耳血拴的形成,再加上高血压或高血脂、血黏度升高,都可能加重血栓形成,继而导致内耳缺血而最终发病;再者,患者年龄有逐年下降为年轻化的趋势,可能是由于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大,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活压力导致耳蜗血管的痉挛,进而诱发了突发性聋的病情发作[4]。

通过笔者对108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观察和分组疗效对比与评价,笔者有理由认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很有可能是导致SSHL血管性病因中的极主要因素。很可能是这样,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导致了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进而血黏稠度急剧增加,最终形成血液高凝状态或血栓状态,进而致使内耳血管中微血栓的形成,再影响到耳蜗的微循环,从而损伤听力毛细胞,继而导致听力的突然下降[5]。因此,在笔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巴曲酶溶栓药物改善微循环,对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的一组患者的治疗取得了有效而满意的效果。

本临床观察中,使用的巴曲酶降纤溶栓药物,它的机制主要是巴曲酶能够有效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令其无法再转变为纤维蛋白降解的产物,进而起到抗凝溶栓的效果。本次临床观察中108例突发性聋患者,有54例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和54例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可以说明有一部分突发性聋患者是伴随着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的。从观察到的治疗结果来看,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组的患者以巴曲酶溶栓药物为主进行为期1周的1个疗程的综合治疗后,有效率高达81.5%,而同样情况下,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组的患者,总有效率却仅为24.1%,因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足以说明对于伴有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的突发性聋患者,降纤溶栓的治疗方法是极其有效的。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的一组患者中,巴曲酶溶栓药物治疗的有效率仅为24.1%,可以认为,突发性聋的发病原因除了内耳部位的微循环障碍,还有其他复杂的成因,例如病毒感染等[6],对于这类患者,应用溶栓药物治疗的效果不明显,其病因和治疗方法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究和总结。

总而言之,采用溶栓药物治疗突发性聋要因人而异,对于伴随有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的患者,可以及时采用巴曲酶溶栓药物治疗,可以获得有效、高效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钟志生.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突发性聋发病的关联性研究[J].临床耳鼻喉头颈外杂志,2008,1(22):7.

[2] 杨伟炎.关于突发性聋诊断和疗效标准的讨论[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3(5):9-10.

[3] 冯忠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前后的凝血与纤维蛋白原变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731.

[4] 陈宇.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原因分析[J].华夏医学,2004,7(4):154.

[5] 许元腾.巴曲酶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短期疗效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5(19):45.

血浆纤维蛋白原范文3

关键词: 心肌梗死患者浆纤维蛋白原(FG)GMP140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252-02

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笔者通过检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酶140(GMP140)水平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其对临床诊断及预后的影响。

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在我院住院的66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病历资料,男36例,女30例,年龄74-88岁,入选标准为无严重肝肾疾病,无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病史,除外急性感染、免疫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肿瘤、凝血纤溶障碍,近期(2w)未应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同时选择同龄人群中确诊为非心肌梗死,无严重肝肾疾病、血栓病史及肿瘤,近期(2w)未服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为对照组。

2检测方法

入选的所有病例接受心电图检查:常规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同时进行V7-V8,V3R-V5R检查。急检血常规及心肌酶学检测: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G)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酶140(GMP140)。次日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血糖、血脂。应用标准EDTA抗凝管,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血浆,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FG,同时测定GMP140。血脂测定用酶法。治疗组66例患者经治疗后,待病情稳定20 d后,再次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G)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酶140检测。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各计量数据均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

3结果

66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G)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酶140水平远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患者FG、GMP140水平显著降低,接近对照组水平。说明66例患者在有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下,血小扳激活状态得到了控制。

4讨论

老年心梗的诱因,最常见的有过度疲劳、情绪激动、饱餐后、寒冷刺激、睡眠差或持续紧张工作等。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之前的先兆,心前区绞痛或心绞痛发作的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等。病人出现以下症状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立即就医:心前区持续疼痛达半小时以上,甚至持续数小时;含服硝酸甘油无效;疼痛常放射至背部、左肩、上肢或咽喉部;常伴有胸闷、憋气、大汗或濒死感;血压降低或心率过快,过缓。另外,有少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尤其是老年人。这类病人通常没有胸痛,而是出现上腹部、咽喉部甚至牙齿疼痛,或不明原因的晕厥、昏迷等,不论是否是心脏的问题,只要症状严重,疼痛持续不缓解,均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老年AMI可在临床症状、心电图或心肌酶学等三方面表现不典型,老年女性较老年男性明显,高龄比地另老年人多见。包括不典型是本病误(漏)诊的重要原因。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症状不典型是指没有心前区痛、胸谷骨后痛或疼痛轻微而以其他症状(心衰、休克、胃肠症状、精神症状等)为主要表现而就诊者。肌酸磷酸激酶(CKP)峰值低、出现迟、持续时间长[1],与中青年比较,老年患者肌酸磷酸激酶峰值较低如青年组肌酸磷酸激酶峰值为1064±876U/L,中年组为826±655U/L,老年组666±533U/L。CPK峰值

血浆纤维蛋白原范文4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粥样斑块;纤维蛋白原

中图分类号:R541.4 R2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7.0641-02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中青年脑梗死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在众多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中,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本研究通过对64例中青年脑梗死病人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探讨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在中青年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探讨其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组为64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为本院神经内科2004年―2005年的住院病人,男33例,女31例,年龄30岁~50岁(45.18岁±3.41岁)。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诊断标准。并经脑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对照组(38名)为我院体检正常者,年龄、性别与病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观察指标及仪器 采用百胜(DU-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MHz~6MHz,常规检查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动脉分叉部(BIF)、颈内动脉(ICA)、椎动脉(VA)。诊断颈动脉粥样斑块标准:局部隆起,增厚,向管内突出,厚度>1.2mm。斑块质地呈较均匀的低回声为软斑块,呈强回声或伴声影为硬斑块。

1.3 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查方法 禁食12h后,测空腹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采用凝固法检测。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统计软件,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

2 结果

2.1 病例组与对照组斑块检出率 病例组64例,检出斑块者49例,斑块检出率76.6%,其中软斑检出28例(57.1%);对照组38名中有7名检出斑块,斑块检出率18.4%,其中软斑检出1名中,两组斑块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2 颈动脉硬化斑块各部位分布情况 病例组与对照组BIF处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分别为66.8%与68.0%,均高于其他部位。

2.3 病例组梗死侧与非梗死侧颈动脉情况 病例组梗死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82.0%,非梗死例为12.6%,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病例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关系病例组有颈动脉硬化斑块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为(3.82±Q16)g/L,较对照组的(1.72±0.58)g/L显著增高(P

3 讨论

近年来,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青年脑卒中占全部脑卒中病例的9.77%,其中脑梗死占63.3%,提示青年脑卒中以脑梗死为主。多数病人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这将明显影响青年人的社会和生活工作能力,所以,积极预防青年性脑梗死,进一步了解其病因,有明显的临床和社会意义。以往认为中青年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是各种脑动脉炎、先天性血管畸形等,而近年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仍为中青年脑梗死的病理基础。颈动脉内膜增厚及硬化斑块是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子,可作为脑梗死危险预测的重要指标。颈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最容易受累的大血管之一,其位置表浅,暴露好,超声干扰小,加之高频体表探头的应用,更容易获得高质量的图像。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越来越高。

本研究显示,病例组斑块发生率及软斑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脑梗死例斑块检出率为82.0%,远高于非脑梗死侧的12.6%,提示脑梗死发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颈动脉斑块导致管腔狭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斑块脱落形成栓子是引起脑缺血的主要机制。斑块的不稳定性是引起脑梗死等严重神经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硬斑贴壁性好,不易脱落,而软斑稳定性差,受机械张力作用,发展快且容易发生斑块脱落,造成颅内血管栓塞。本组资料显示,病例组软斑占57.1%,与此结论相符。

另外,力学因素是决定斑块稳定性的外因。斑块发生率在颈动脉分叉处为68.0%,远高于其他部位,支持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病变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内膜,由于动脉分叉、弯曲等影响血液层流的部位,血流缓慢,涡流形成,容易损伤内膜,继之高密度乳糜微粒及脂蛋白聚集于这些粗糙区域,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当斑块突人管腔时,由于富含脂质或管壁应力的增大,斑块可发生破裂,暴露的脂质和胶原纤维可激活血小板,启动凝血反应形成血栓。脱落的粥样硬化斑块或血栓碎片亦可成为动脉-动脉脑栓塞的栓子。

血浆纤维蛋白原范文5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纤维蛋白原;D_二聚体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0)03_019 7_0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 健康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许多研究表明Fg、D_D可能与冠心病 的患病危险有关。本文对我院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116例CHD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 )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血Fg、D_D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不同类型CHD的关系以及 预测CHD发病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93例拟诊CHD者住我院行CAG。年龄57~84岁,平均(69.3±6.7)岁。冠 脉造影阳性者根据疾病类型及病变支数分组,冠脉造影阴性者为对照组。排除标准:(1)肝 、肾功能不全及心功能3~4级;(2)并发感染、肿瘤或免疫系统疾病;(3)伴脑血管病;(4) 各种凝血功能异常性疾病。(5)CAG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根据CAG结果分为CHD组116例,其中男59例,女47例;年龄60~84岁,平均(69.6±6.9)岁 。单支血管病变组39例,双支血管病变组46例,多支血管病变组31例;按疾病类型分组,UA P组44例,AMI组37例,SAP组35例。对照组77例,其中男35例,女42例;年龄57~81岁,平 均(68.0±6.4)岁。

1.2 检测方法: (1)血浆Fg、D_D的测定方法:所有患者均于晨起基础状态下取肘静脉血2ml,注入预先加 有枸橼酸钠的试管中。Fg试剂由基恩公司提供,D_D试剂由罗氏公司提供,采用日立7170A全 自动生化分析仪,均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 (2)CAG的方法与评价:CAG均采用桡动脉途径,导管选择多为Judkins导管,对部分冠 状动脉开口异常者选取EBU导管。造影结果由两位专科心脏介入医师阅读分析。以1支或以上 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以每一主要冠状动脉的近中段最狭窄处为 准判定狭窄程度。CHD组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双支血管病变组(左主干病变按双 支计算)、多支血管病变组(三支或三支以上血管病变),按疾病类型分为UAP组、AMI组、稳 定型心绞痛(SAP)组。CAG结果正常或冠状动脉中主要一支血管狭窄程度

1.3 统计学方法:所用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对照组及冠心病不同类型组血浆Fg、D_D水平:见表1。

2.2 不同冠状动脉病变血浆Fg、D_D水平:见表2。

3 讨论

近来研究表明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不仅与脂质沉积有关,而且还与凝血亢进、纤溶系统功能 低下、细胞增生与纤维蛋白原等增加有关。血Fg水平升高可导 致体内的血粘度升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冠状动脉血栓发生率增加及促进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的发展。已经证明大部分心肌梗死、心脏缺血性猝死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 内均发现有阻塞性血栓形成,并且是造成这些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的主要发病机制[1 ]。另有报告Fg对慢性冠脉病变也有促进作用,高水平的Fg可能与冠脉病变的 数目及狭窄程度有关[2]。

D_D是交联纤维蛋白及其特异性降解产物,仅在体内发生血栓病变并伴有继发纤溶亢进的情 况下才有明显改变,因此,血浆D_D浓度的升高可作为体内高凝和新鲜血栓形成的标志之一 [3]。研究表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 中D_D含量增高,其含量可以反应冠状动脉内血栓的含量[4],而且,血中D_D含量 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病变支数越多,心功能越差,D_D含量则越高,稳定性心绞痛患 者血D_D含量则与健康者无差异[5]。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D_D持续高水平,提示预 后不良。

本文结果提示冠心病组Fg、D_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总之,Fg、D_D是较为实用的检测指标。血浆Fg、D_D的检测操作方便,对患者无痛苦,对无 条件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医院尤为适用,但本文观察例数尚少,确切的结论尚须进一步研 究。

参考文献

[1]Yarnell JWG, Baker IA, Sweetnam PM, et al. Fibrinogen,viscosity,andwhite blood cell count are major risk factors for ischemic heart disease. The c aerphilly and speedwell collaborative heart diseases studies[J]. Circulation, 1991,83:836.

[2]Paramonov AD, Moiseev SV, Fomin VV, et al. Ferritin and other acute phaseproteints in various form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Klin Med Mosk, 2005, 83(2):252-291.

[3]郝金红,樊瑛,杨树森.纤维蛋白原、D_二聚体、脂蛋白(a)、外周血白细胞与CHD的 相关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2):1409-1411.

[4]王振义,李家增,阮长耿,等.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M].第2版.上海: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28.

血浆纤维蛋白原范文6

【关键词】 脑梗死; 青年; FIB; hs-CRP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rotein Levels in Young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in Plasma Fibrinogen and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WU Jian-jun,ZHOU Xuan,ZHOU Qi-xi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34):127-128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youth cerebral infarction plasma fibrinogen (FIB) and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levels, to estimat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Method:37 youth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at the same period 52 cases of healthy people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FIB and hs-CRP level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The FIB and hs-CRP levels of observation group at varying degrees and different tim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Youth; Plasma fibrinogen;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First-author’s address:People’s Hospital of Yongxin County,Yongxin 3434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34.041

脑梗死在青年中的发病率较低,但该病致残率高,一旦发病将为患者带来终生不适及经济负担,同时需承受复发的风险,因此加强该病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近年来已有研究证实,脑梗死患者中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hs-CRP)是脑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同时研究两者在青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少有报道[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7例青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FIB和hs-CRP水平及对患者预后的评估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37例为观察组,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2]。且经临床及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首次发作,入院前未使用任何抗凝、溶栓等有关药物,同时排除静脉系统血栓、脑出血、短暂脑缺血发作及脑肿瘤患者。其中,男26例,女11例;年龄18~45岁,平均(39.6±5.1)岁。选取同期在本院门诊做健康体检者52例为对照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18~45岁,平均(42.3±4.9)岁;排除伴心脑血管疾病、出凝血障碍、肝硬化、感染患者。两组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发病3 d内(急性期)和发病14 d后(恢复期)于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后分离血清待检。采用凝血酶法测定FIB水平,试剂由用法国Stago公司提供;采用颗粒增强的免疫投射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试剂由德国Herrenberg公司提供。

1.3 分型标准 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D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其中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3]。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程度的FIB和hs-CRP水平比较 观察组中不同程度的FIB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不同程度的FIB和hs-CRP水平比较(x±s)

组别 FIB

(g/L) hs-CRP

(pg/mg・L)

观察组 轻型(n=16) 3.18±0.51* 7.18±1.13*

中型(n=14) 3.86±0.68*# 14.95±2.20*#

重型(n=7) 4.92±0.76* 20.30±3.36*

对照组(n=52) 2.56±0.49 2.16±0.87

*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不同时期的FIB和hs-CRP水平比较 观察组中不同时期的FIB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不同时期的FIB和hs-CRP水平比较(x±s)

组别 FIB

(g/L) hs-CRP

(pg/mg・L)

观察组 急性期(n=37) 3.83±0.74* 14.72±0.41*

恢复期(n=37) 2.90±0.53* 10.47±0.33*

对照组(n=52) 2.56±0.49 2.16±0.87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以及脑动脉狭窄程度等都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4]。FIB由肝细胞合成和分泌,是一种糖基化蛋白,也是凝血酶的底物。FIB是体内重要凝血因子,主要作为凝血第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其可被凝血酶裂解成为纤维蛋白单体后,再聚合成血栓,从而参与凝血过程[5]。血浆内FIB浓度增加,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液黏稠度,提高动脉血栓发生率,促进动脉粥样斑块的进展。相关研究表明,患者血浆中FIB水平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血小板聚集、动脉血栓形成等病理过程关系密切[6]。长期高浓度FIB可刺激内皮细胞合成、分泌增加,刺激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迁移,直接损害血管壁,引起患者的内皮功能异常,增加脂质在纤维斑块中的聚集。

动脉粥样硬化不单是由于机械性的沉积物聚集所致,炎症反应也是斑块破裂和推动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CRP是由肝脏生成的一种血浆蛋白,是炎症的敏感性指标。其中hs-CRP因为检测方法更敏感而得名,能敏感反映低浓度的血清CRP水平。hs-CRP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危险因子,是预测血栓形成疾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介导和标志物。hs-CRP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机制包括激活补体系统,增加分子间黏附作用,增强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的表达和活性等[7]。文献[8]报道hs-CRP>3 mg/L时,机体缺血性卒中患病风险明显增加,且预后不良。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不同程度的FIB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病情的加重,FIB和hs-CRP水平明显增高,由此提示两者在脑梗死的发病密切关系,可作为评价病情、预测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此外观察组中急性期FIB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表明两者对评定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青年脑梗死患者早期进行血清FIB和hs-CRP水平检测,利于对患者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级,及时发现高危患者,尽早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

参考文献

[1]郑传友,徐格林,刘新峰.115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病因及预后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16(1):49-52.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刘鸣,蒲传强.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4):246-247.

[3]张国瑾,赵增荣.国外脑血管病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16-124.

[4]马莉琴,温德树.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1,18(2):122-124.

[5]刘兵,谭鹤龙,俞春娟,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变化及药物干预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4):429-430.

[6] Streetz K,Leifeld I,Grundmann D,et al.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uman and murine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J].Gastroenterology,2000,119(2):446-460.

[7]李清华,林春颖,包红.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8):986-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