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市场调查报告范例6篇

酸奶市场调查报告

酸奶市场调查报告范文1

全球著名食品公司瑞士雀巢食品集团不久前在欧洲四国召回一批婴儿牛奶,原因是这批牛奶受到可疑化学物质污染。受污染婴儿牛奶共有3个品牌,均产自荷兰并在西班牙包装,保质期至2006年9月。

抽样检查时发现,这批牛奶包装材料的印刷上含有一种名为异丙基噻吨酮(ITX)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已经渗入牛奶中。

这批牛奶由瑞典利乐包装公司包装,雀巢集团发言人佩鲁将牛奶受污染归咎于包装商。指责利乐公司忽视包装材料上的ITX化学物质,导致化学物质渗入牛奶。利乐公司则辩解说,这批婴儿食品包装材料上已经除去了ITX物质,并指出欧盟法律并未规定食品包装上不能有ITX物质,联合国卫生组织也没有告诫禁止使用这种包装。这种包装技术“在各食品包装公司使用!”健身器材:细菌超标达六成

健身器材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健康”问题――细菌超标。昨天,记者了解到,普陀区相关部门对2处室内健身房、3个居民小区的健身器材微生物污染情况抽样调查后发现,这些健身器材的细菌总量,超标比例为60.7%。调查显示:在健身器材的健康问题中,大肠菌群的超标尤为严重,阳性率为15.40%;另外,绿脓杆菌验出率为3.50%,金黄色葡萄球菌验出率为5.35%。虽然健身者感染这些细菌,不一定会达到致病的程度,却提高了致病的可能性。

京产酱制品:四成不合格

北京市质监局公布去年4季度对本市生产的蜂产品、糕点制品、豆制品、酱类制品、辣椒制品和鸡精调味品产品质量抽查结果,结果显示,蜂产品质量总体抽样合格率为88.6%,而糕点制品总体抽样合格率为84.7%,其中有17种糕点不合格。另外,酱类制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为64%,不合格率近四成。反映的主要质量问题是蜂蜜的淀粉酶值(淀粉酶活性)不符合标准要求。糕点的主要问题有:菌落总数、苯甲酸、山梨酸、柠檬黄、铅等项。京产酱类制品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大肠菌群、氨基酸态氮等项不合格。不合格产品主要有北京市永乐店福乐酱菜厂生产的散装黄豆酱(生产日期2005年10月19日)、北京新享酿造公司生产的“新享”牌250克/袋北京黄酱(生产日期2005年9月6日)、北京韩氏兄弟酱厂生产的“后山”牌0.5千克/袋兄弟黄豆酱(生产日期2005年10月16日)。

鸡精调味品抽样合格率为75%,其主要质量问题是山梨酸等项不合格。

芝华士:被指成本仅25元

《国际金融报》近日报道,中国内地市场上销售的洋酒芝华士12年高级苏格兰威士忌的真实成本只有25元,但市场销售价格要二三百元,在一些娱乐场所要卖到近千元。此外,该报道还指出,中国内地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12年高级苏格兰威士忌。芝华土瓶里装的实际上只有一小部分12年酒,其余都是用2年、4年等不同年份的酒勾兑出来的。该报道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芝华士所属保乐力加集团随即声明否认存在暴利,并声称所售产品符合相关规定。

桂冠南瓜饼、思念黑芝麻汤圆:细菌超标

上海市消保委最近公布了炒货、熟肉制品、速冻米面、速冻水发水产品抽查结果:名为“宝锋”牌的煮瓜子(规格型号:400克/袋,生产日期:2005.8.20)霉菌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启东市吉云肉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沪式灌肠(商标:吉云,生产日期:2005.12.01,规格:称重)亚硝酸盐超标。据悉,食用含有过量亚硝酸盐的产品会产生头痛、乏力、胸闷等不良反应。超市销售的南瓜饼、速冻糯米烧卖、小笼包、汤圆、荠菜馄饨、八宝饭等37种速冻米面制品中,12种样品的部分指标与国家标准不符,包括桂冠南瓜饼、思念黑糯黑芝麻汤圆、小小汤圆等,合格率为65.79%。据查,问题主要是菌落总数和霉菌超标。上海天益达水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鲜贝(规格:250g/包,生产日期:2005.09.27)检测值达到150.Omg/kg,超过行业标准15倍。据分析,这是企业为了延长水发产品的保鲜期,随意加入甲醛造成的。

养生堂朵而胶囊:虚假广告被上海市工商局查处

“莎丰瘦身45天瘦身成功”、“养生堂朵而胶囊具有造血、补血安神等药用功效”、“全科纳米波治疗仪可治愈300多种顽疾”、“奇爽一贴好可一贴止痛、一疗程活动自如、三疗程无病症”等一批情节严重的虚假违法广告,目前已被工商部门依法查处。这些虚假广告包括上海富耀购贸易有限公司的莎丰瘦身产品和丰姿丰胸产品在广告中虚构企业名称、案例等多种产品虚假广告行为。

元宵粉:普通大米添加“硼砂”变身

国家工商总局通报,北京市工商局近期针对食品中非法添加硼砂事件展开了突击抽检,涉及面条、挂面、饺子皮、猫耳朵、粽子样本共计2288个,合格率达到98.65%,查处“硼砂面条”、“硼砂粽子”30多起。添加了硼砂的食品从外观看不出来,吃起来除了更筋道外,也没有异味,很难发现。加入硼砂后用普通大米磨成的元宵粉,也像江米一样黏,从而降低成本。硼砂是一种化工原料,多用在陶瓷、玻璃等产品的制造中,我国明令禁止硼砂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酸性的硼砂在进入胃部之后会刺激胃酸分泌,严重的会刺激人的胃部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廉价油冒充“纯正”花生油亚麻酸含量超标

前不久,记者在广西南宁的一些超市发现,重量相同的纯正花生油,价格悬殊却非常大。其中金福龙牌花生油的价格低于国家规定的成本价格。分析试验中,低于成本价销售的所谓纯正花生油的问题在于:亚麻酸含量严重超标,超出国家标准规定近18倍,属于不合格产品。

酸奶市场调查报告范文2

初春的株洲市乍暖还寒,紧邻株洲大道一侧栗雨工业园区原太子奶集团总部厂房仍笼罩在一片烟雨朦胧中。这里曾承载着李途纯乳业帝国的梦想和希望,而这里今天似乎已经和他毫不相干,因为这家企业经破产后已易主他人,作为创始人的李途纯已经是个局外人。

太子奶在中国乳酸菌饮料市场的占有率一度达到76.2%,是当之无愧的行业老大。2001年到2007年,太子奶的销售额从5000万元跃升到了30亿元,连续6年业绩翻番。李途纯作为太子奶的创始人和经营者,是如何最终失去了自己新手创办和做大的企业的?请允许我撇开从2008年之后由于太子奶经营发生困难之后招来的政、商、财、权、投的博弈(具体情况请看新闻报道及本文附件一、二),单就其李途纯自身的经营进行剖析,他是怎么一步步自行走向衰败的,可以为我们揭示怎样的商业逻辑?

战略迷失、决策失误

太子奶目标宏大,落地散乱,核心不坚,盲目扩张,最后在战略上迷失了方向,什么风都是逆风,所有的努力都是错的。

发酵型乳酸菌一直是太子奶高举着的旗帜,市场证明,发酵型乳酸菌饮料是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品类的,其市场庞大,利润丰厚。作为饮料(非纯酸奶)乳酸菌一直是小企业在做,大型乳业一开始是捎带脚做,越做就越尝到甜头。如今,伊利、光明、蒙牛、康师傅等全部在非纯酸奶乳酸菌饮料上闷声赚大钱。当初能够作为乳酸菌饮料全国性大品牌的应该说只有太子奶一家,可是李途纯没有看透其中的商业价值,总觉着别人碗里的饭香,举旗归举旗,实际做什么完全是另一回事。

太子奶在依托发酵型乳酸菌取得第一步成功后,也许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也许是真的迷失了方向,开始了大跃进式的多方向、无关联多元化经营,并且把这些实体产业的成功希望押在资本运作上。而在最核心的主营业务——乳酸菌饮料上,除了全国圈地,上马工业园的虚张声势的动作之外,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发展,在战略上失去了焦点。

显然,湖南太子奶集团连续5年以70%的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占居中国发酵型乳酸菌饮料业的霸主之位,给李途纯一个大大的错觉,在乳酸菌的小王国里陶醉着,没有集中精力和财力乘胜做大,却以为从此可以在市场上无所不能,忘记真正对手来自乳业。

其实,乳酸菌当初实在是个小品类,包括太子奶在内的前150多家乳酸菌饮料企业的全部销售总额,在乳品行业中所占比例最多不过是区区的5%,而蒙牛和伊利无论哪一家,在乳业市场的份额都在20%以上。太子奶其实一直生活在“大奶牛”们的阴影下,太子奶的乳酸菌老大只不过是李途纯用来孤芳自赏而已。

太子奶这个乳酸菌老大放在市场营销中实在并不强大。一是消费者没有认可。在市场上,乳酸饮料、酸奶和乳酸菌饮料的概念中乱作一团,太子奶是真的经过发酵的益生饮料并不突出。二是,太子奶从广告到渠道到终端,产品单一,形象老旧,最多算是知名的二流品牌。三是乳业巨头经纷纷变“酸”,分食市场。如伊利的优酸乳、蒙牛的酸酸乳、娃哈哈的营养快线等。更有更多的企业 “揣着明白装糊涂”,大作调配型乳酸饮料,在市场中混战着。太子奶发酵型乳酸菌身陷其中,势单力薄,自己不说明,别人不明说。所以,太子奶真正的对手不是同类的乳酸菌竞品,主要来自调配型乳酸饮料、酸奶,是乳业巨头!

对这一点,李途纯抱有鸵鸟心态,把头埋起来视而不见,更愿意生活在自己划定的市场概念里,麻醉并陶醉着。因此,太子奶到了必须多元化的时候了。

这种情况下进行多元化注定不会成功,除了钱紧外,其前提原因是,太子奶根本没有把发酵型乳酸菌这个品类做到足够大,经销商、消费者对这个品类的认知和依赖远远没有达到以身相许的程度。结果,在消费者心中、在市场销售工作中,太子奶总是被视为二流品牌,总是生存在乳业巨头的阴影下,至今没能构成一流大品牌的信任度和诱惑力。

太子奶在多元化时太过散乱,业务涉及乳制品、食品、“辣翻天”调味品、童装、日化用品、酿酒、旅游休闲、餐饮、零售、传媒、房地产等。关联不强,互不支撑。在推广步骤上没有递次,没有重点,流露出李途纯一惯的贪大心态。

在糖酒会上,笔者赫然发现“太子”二字被用在“辣翻天”系列产品上,叫做“太子剁辣椒”。我不知道这个“太子剁辣椒”一旦让喝太子奶孩子的家长们看见了作何感想,是应该相信“日出牌太子奶”益生与醇香呢,还是相信“太子剁辣椒” 的火红够劲?这种多元化经营、在品牌上的大胆延伸是胡搞, 是“亲者痛,仇者快”,不用对手攻击,自己就会把自己搞垮。

太子奶在低温奶产品的决策失误,再一次表明李途纯在太子奶战略市场方向上的失误。

2007年7月,太子奶集团投巨资研发的低温奶产品在湖南、湖北、北京三个试点地区上市,然后,半年不到,低温奶全线溃败。

太子奶乳酸菌饮料虽然有乳,但其本质定位是一个含乳饮料,在消费者心智中被定位在饮料行业。纯奶市场是一个高度竞争、大品牌称霸的市场,太子奶出品低温奶,恰恰是以自己的短板对在蒙牛伊利的长板上了,方方面面的资源不支撑,市场不买帐。种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这是典型的战略迷失,不战自败。

产品单调、形象陈旧

太子奶产品单调,形象陈旧,该说的不说,市场失宠。

产品是营销的“基础”,也是盈利的道具。太子奶产品十年如一日,单调、土气,给人感觉只是瓶子的大小有变化,没有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去开发产品,看不到产品类型和所对应的目标人群和使用场所有什么不同,凸显创新能力不强,产品力疲弱,赢利能力不强的弊端。

太子奶的传播手段和它所传播出来的品牌形象也如它的产品,非常陈旧老套,形式与内容跟不上时代,不入消费者的眼和心。娃哈哈在广告里唱:我的眼里只有你,太子奶在广告中喊:“记住!每天喝瓶太子奶,天天补充乳酸菌。”直奔主题,全然不管消费者能不能接受,为什么接受,来个直接命令。

现实是,有多少人知道80%以上的中国人因无法吸收牛奶营养,喝了白喝,还有反胃、腹胀、腹鸣、腹泻等不适现象?有多少人知道只有优质的无抗奶才能发酵做成乳酸菌饮料,是最让人放心的安全饮品?有多少人知道乳酸菌饮料中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是具有多重保健功效的长寿菌?有多少人知道乳酸饮料≠乳酸菌饮料,前者是调配后者是发酵,从口感到营养到生产成本有着很大区别?

太子奶代表乳酸菌,这些内容蒙牛不说,伊利不说,更有企业本来就想把水搅混借机渔利绝对不会张口,太子奶为什么该说的不说!

太子奶的广告和公关传播,一是动静大内容少,比如做央视标王,1998年一次,2005年又一次,动静挺大,可是太子奶没有借势传播,没有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上述诸多能够帮助太子奶卖货的实用功效传播得就更少,只会反反复复传播空洞的知名度;二是公关新闻差,媒体组合少。太子奶与乳酸菌本身就是生活所需,很多时候用新闻和公关的方式,不花钱或者少花钱就可以传播出去,可惜它没有做。三是打广告只为招商,货物只要到了经销商那里就算万事大吉。李途纯表示一年要投入4亿元的广告费,但实现上只有每年1月到2月太子奶招商的黄金时间里,才偶尔能在中央电视台上看到太子奶的广告。不对经销商的业绩负责,更别想对消费者进行忠诚度的维护了。

市场赢利能力是企业生存、发展和资本运作的基础,太子奶产品单调,形象陈旧,致使它在大多数好的年份销售收入在10多亿元上徘徊,这一与它庞大的固定资产,“十年干到一千亿”的宏大目标实在不相称。市场营销基础不扎实,越想做大,问题越多。越想直接奔钱去,钱就越是远离。

管控疲弱、模式畸形

太子奶在营销管理体制上“三高”模式简单粗放,用上下游的钱,养自己的太子,渠道终端放任自流,销售结果听天由命。最后,失信于渠道终端,资金链崩溃。

太子奶品牌知名度初步提高后,也许是地位变了,厂大可以欺商了,也许是扩张太快,被紧张的资金逼急了,企业对经销商的利益考虑得越来越少,开始竭泽而渔。

李途纯创立了“三高模式”,即高进价、给经销商高额返利、高营销费用,销售太子奶产品可获得很高的利润。通过三高政策,李途纯收拢到全国29个省市区、300多个地级市、3000多个县区的3000余位忠诚分销商,太子奶甚至被摆上了豪华宴席。

但这种让利并不是“免费的午餐”:下游经销商必须交纳预付款,待产品生产出来再发货。与此同时,李途纯要求上游供货商先送来原材料,卖出产品后再付款。实际上李途纯是用上下的资金,养自己的太子。换言之,他玩的是“空手套”。

“一家经销商每月打5万元货款,全国3000多家每月就是1.5亿元,每年将近20亿元。”这是一位湖南经销商为太子奶算的一笔账。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经销商们发现,自己总是被一个劲的催款,但打了款之后货却迟迟不到位,开始承诺的一些招商政策也不兑现,做活动的补贴更是无人问津。

太子奶一直靠简单粗放的“三高”政策吸引和掌控经营商,致使太子奶的销售利润在企业、经销商和终端店之间的分配呈现“畸形”。更严重的问题是,太子奶因此并不实际掌控销售,终端放任,销售自流。在当代市场环境下,这种听天由命式销售管理方式注定没有竞争力,注定是短命和被淘汰的。太子奶无论拿来多少投资或借款,如果经营观念、发展战略、营销模式、管理模式不进行变革,依然是杯水车薪,无法真正实现做强做大和长治久安。对太子奶和李纯途而言,真正的病因并非资金短缺,而是自我造血能力低下,营销的骨髓到了必须更换的时候了。

终端是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销售与传播的大好场所,可是太子奶很少有正面积极的动作和声音传播出来,终端形象老土,这与乳品、饮料主流企业在终端生动鲜活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落差。

扩张贪大、心态扭曲

太子奶在扩张方法上,好大喜功,批地建房,耗尽财力,欲速不达。

早在2004年,太子奶集团高调宣布将斥资20亿元在湖南株洲、北京密云、湖北黄冈和昆山新建四个生产基地,预计2005年6月建成投产,届时年总产值可达300亿元。

其中昆山太子奶基地,号称投入6亿巨资兴建,建成后将是我国最大的活性乳酸菌发酵奶基地,年消耗生奶40万吨,年生产乳酸菌发酵奶100万吨,年产值25亿元以上。如果建成,太子奶一举锁定了国内乳酸菌奶饮料行业的龙头地位。在我们暂且相信李途纯是真想把乳酸菌做大做强的前提下,显然,此时的李途纯全然不顾生产能力与实际品牌销售力远不是一回事。

预计2005年竣工的昆山太子奶基地,至今才投入还不到一个亿,到2008年6月5日一期工程建设还没完成,投产遥遥无期。

2007年初,一直急于完成基础建设、成为世界500强、资金链又一直紧张的太子奶,可能是受蒙牛与PE对赌成功的刺激,李途纯也让太子奶走上了对赌台上:在收到英联、高盛、摩根士坦利三大国际风险投资7300万美元注资后的3年内,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就可降低对方股权;如完不成30%的业绩增长,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

事情的结果其实在事情的开始就已经可以料定,李途纯这回输光了。寻求资金,却越发地缺少资金,直到把已经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绳索勒紧。

太子奶的资产负债规模超乎寻常地庞大,同时,资产结构极其不合理。太子奶大约80%为固定资产、20%为流动资产,这种资产结构在快消领域极为不当。该大的不大,该小的不小,本末倒置,严重超载,难以前行。

太子奶有超过3000亩土地,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生产线将近60条,有20亿元以上资产规模,按太子奶历史上最好销售收入不到18个亿计算,仅需目前三到四分之一左右的资产就能做到。

去过太子奶总部的人,都会对其“豪气”印象深刻。占地800亩的,左边办公楼仿天安门建,右边工厂仿白宫建,大门正对面的假山后,十多个发酵储奶罐汇聚一起直冲云霄,厂房顶上赫然矗立“十年以后销售超越一千亿”几个大字。

高科奶业的文迪波认为,太子奶的问题不仅在于资金链的问题,“2007年前后短短两三年筹集了十多亿元资金,可到2008年就玩完了。除了内部漏一点、贪污一点、浪费一点的原因外,李途纯错误扭曲的扩张思路是主要原因。老李是有钱买地、没钱建房;有钱建房、没钱买设备;有钱买设备、没钱启动市场。”

2008年10月初,五大基地、白宫假山再也无法掩盖住太子奶的败局。李途纯对外正式承认资金短缺,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调查显示:该公司欠银行贷款13亿元、经销商预付款3亿多元,另外还包括几亿元的工程欠款和原材料欠款。2009年6月财务报告,太子奶的资产是25亿元,总负债26亿元,已经“资不抵债”。

启示:真诚,做企业和资本的主人

1、做企业的心态要端正

做企业的,哪个没有雄心壮志。但是目标不是目的,更代替不了过程。李途纯要拿下“中国乳业品牌在美国上市第一家”的桂冠,还要誓死冲击世界500强,这些都不是错。但是如果总是嫌做市场太慢,想走个捷径,来它个虚做市场,实做资本,直奔主题,那是歧途。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一个人总嫌赚钱慢,思来想去,还是抢银行吧。如果做企业有这种心态,那么在表现形式上必然是虚张声势,虚报数、空手套、心口不一、口实不一。太子奶在规模上不顾企业实际地大举扩张,这种心态说到底,就是不实事求是,不真诚。

这就像一个人,为了显示强壮吃春药。企业的春药就是资本,强行扩大规模,越吃企业越虚,价值输出的能力就越疲弱。越吃距离目标越远,越吃心态就越变异。最后,企业败落,自己出局。

2、创业与做大不相同,价值与诚信是门槛

做企业和企业家需要价值观吗?是不是太虚了?错!观念决定行动。如果价值观有问题,你的手段方法都会扭曲。其结果就会应了那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小企业成功靠精明,中等企业成功靠管理,大企业成功靠的是诚信。

李途纯传奇的“借条”创业成功了,但是代表不了未来。创业,是敢冒风险,是善抓机遇,是做长板,把长板加长。当企业做大了,就要追求规范,就要加强管理,就要少犯错误。要把一部分精力放在补短板上。显然,李途纯的太子奶还停留在始创阶段。这就是越大越乱、越大问题越多的深层次原因。

做企业再进一步,就要讲求求真、务实和诚信,为社会创造价值,造福人类,而赚钱只是顺带的结果。李途纯在这方面越做越退步了,对经销商催款不发货,对员工工资不能按时兑现,对投资方掩盖成本与收益实情。诚信,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不能辱没的门槛。企业越大,就越是要坚守这个原则,不坚守定会出问题,不知李途纯他的《中国最大民营企业成功与失败案例分析》有没有写到这个问题。

马云说得好,你不管做任何事儿,脑子里不能有功利心。如果一个人脑子里想着人民币,眼睛看到的是美元,嘴巴吐出来的是英镑,那这样的人是永远不会真正地把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这样的企业倒了也罢。

3、今天的市场业绩是做强做大的基础,是明天资本运作的前提

企业做大做强的根基到底是什么?归根到底旬市场业绩,雄心、资金和广告全是手段。

李途纯目标高远,“世界500强”、“企业航母”、“海外上市”这些字眼经常被他挂在嘴边,但是太子奶在市场目标上、在新品创新上、在营销管理上以及对消费者的把控上都落后于市场一流企业,在最应该做好的基础的事、眼前的事上却没有做好。

李途纯的资本运作似乎有些目的不纯,(本文不讨论这个问题)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他似乎在玩资本,忽视了资本也需要有扎根升值的土壤。

太子奶的市场根基非常不稳,赢利能力不强,在这个基础上搞资本运作,无异于沙滩上建高楼。

2008年,虽受达能强购事件的困扰,宗庆后领导下的娃哈哈销量持续增长,上半年销量增加40%以上,全年销售额突破300亿元大关。

宗庆后说:“没有效益的品牌便没有任何价值”。从这一点看,太子奶资金短缺是表,市场赢利能力不足是本,李途纯求来的资金如同填入无底洞,杯水车薪。再后来,无论李途纯编织什么神话也不会有人相信了。这就是李途纯追逐资本为什么欲速不达原因!

4、最大的对手是自己

企业做大了,其实最大的对手是自己。李途纯、太子奶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归根到底,是做人和做企业最本源上最本真的方面发生了偏差,在创业成功后,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随着企业的成长而升级和升华。

也许李途纯最初的几把成功给他埋下了祸根,于是在他的肌体里潜伏着这样一种“失败基因”,即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缺乏对市场价值和市场力量的敬畏,用一时的成功诠释一生的成功,想一生都用豪赌和运气打天下。所以,中国企业的持续成长,首先要看企业家本人是不是能够成长,是不是能够伪存真地超越自己、战胜自己,否则,打败自己不是别人,首先是自己。

做企业,自我滚动发展已嫌太慢,想超常规发展最缺的就是钱,于是,一些企业家直奔“主题”,不看兵法看“资本论”了,以至有人把资本运作作为做企业的最高境界和终极目的,在“玩”资本中迷失了自己,忽视了自己作为实体企业最根基最本真的东西,本末倒置的结果是,欲速不达,适得其反。有太子奶类似想法的企业在中国不是一个两个,让我们引以为戒。

附一:李途纯被拘大事记

2010年6月17日 株洲市公安局成立专案组,对湖南太子奶集团及李途纯等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

2010年7月27日 株洲市委宣传部通报,李途纯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2010年11月30日 株洲警方经专案调查,发现李途纯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挪用资金罪,为此已批准逮捕4人,取保候审9人。

2010年12月 李途纯律师王清辉透露,李途纯准备反诉高科奶业,透过太子奶开曼公司向湖南省高院正式起诉高科奶业,提出超过3.5亿赔偿要求。

2011年7月31日 李途纯被捕一年后,太子奶托管公司高科奶业董事长文迪波被湖南省纪委双规。

2011年9月14日 李途纯被株洲市公安局直属分局取保候审。

2011年9月28日 太子奶重整计划草案获全部债权组通过,太子奶由新华联三元股份联合体接盘。

2012年1月 李途纯案不起诉,重获自由。

附二:太子奶的兴衰

据公开资料,太子奶在中国乳酸菌饮料市场的占有率一度达到76.2%,是当之无愧的行业老大。

作为太子奶的创始人,李途纯的发迹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公开资料显示,1996年,在株洲,李途纯建立了太子牛奶厂。

2001年到2007年,太子奶的销售额从5000万元跃升到了30亿元,连续6年业绩翻番。

到了2008年,企业扩张引发资金链问题,太子奶全面出现经营危机,濒临破产。11月,李途纯输掉与高盛、摩根、英联三大投行的对赌协议,丧失企业控制权。

酸奶市场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伊利;营养舒化奶;重庆市场;广告

1公司及产品介绍

1.1伊利公司介绍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是中国有史以来唯一一家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供乳制品的企业。2006年,伊利集团纳税达到创纪录的10.32亿元,较2005年同期增长17.40%,高居中国乳业榜首,是内蒙古乳品行业唯一一家A级信用企业。

1.2营养舒化奶介绍

伊利推出的“营养舒化奶”,是国内第一款可有效解决乳糖不耐受或乳糖酶缺乏问题的“低乳糖奶”。

不同乳糖不耐受者及乳糖酶缺乏者对乳糖的耐受程度不同。有些人可以耐较高乳糖剂量,有些人耐很低的乳糖剂量。而目前乳制品市场增长的重大障碍之一就是中国乳糖不耐受或者乳糖酶缺乏人群的大量存在。

通过无菌添加乳糖酶,伊利营养舒化奶将牛奶中90%以上的乳糖分解,由于牛奶中的绝大部分乳糖预先消化成易于吸收的葡萄糖和半乳糖,可以满足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者及乳糖酶缺乏者的饮奶需求,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群健康饮奶问题。

2产品市场分析

2.1竞争现状

现在重庆市场上的奶制品品种繁多,基本上已经处于饱和态势,主要有蒙牛、伊利,本地有天友等品牌,在种类上,各大厂商都推出许多类产品,液体奶系列,酸奶系列,冷饮系列,伊利和蒙牛还有奶粉系列等等。通过对重庆市场的调查研究,消费者普遍对纯牛奶和酸牛奶的消耗量比较大。同时,各大奶品厂商也在不停争夺本地奶品市场,通过调查了解,由于天友属于本地产品,销售量比其他厂商要高出许多,外来品牌主要以蒙牛,伊利,光明为3大主力品牌,各个奶制品厂家各占一部分市场。

2.2广告背景

“同一乳品有不同命名,同一命名对应不同乳品”,这是现在乳品广告的一大误区。乳品名称及标识很不规范。一些乳酸奶品或乳酸饮料,以酸牛奶来冠名,有些产品故意在包装盒上突出“乳酸奶”字样,将“饮料”或“饮品”字样缩小几倍或者用颜色予以虚化,有意让消费者在选购时发生视觉错误。很多企业在推销上炒作概念。一些企业将把牛奶中生物有机水分抽走,进行所谓的“浓缩”,并在牛奶里故意添加一些香精、增稠剂等添加物,从而使牛奶显得更香更浓一些,并取名为“特浓奶”。还有一些企业在牛奶里人为的加入一些化学的、非生物活性的钙源,并冠以“高钙奶”的概念。由于这些种种原因,造成消费者对于奶品广告的信任度越来越低。同时,奶品广告在媒体的选择上都只是网络、电视和报纸,有很大的局限性。

2.3细分市场

根据牛奶的特性,不同人群对牛奶的需求也有不同。老年人需要低脂的,年轻人需要全脂的,幼儿需要纯牛奶,不同的人群对于奶制品的需求也不同,这就给各个奶制品公司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伊利公司的产品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分为纯牛奶、功能奶、花色奶、早餐奶、双果奇缘、伊利酸酸乳等10种,每种系列下面又有数种产品,充分满足市场需求,这给营养舒化奶的市场推广带来一定难度。但是,纵观整个乳制品市场,还没有针对乳糖不耐受用户的奶制品,伊利营养舒化奶应运而生。

3营养舒化奶品牌定位

3.1产品特色

伊利营养舒化奶采用了国际先进的UHT后无菌添加工艺和伊利独创的“LHT乳糖水解”技术,在不破坏牛奶中其他营养成分的同时,将牛奶中90%以上的乳糖分解为更易被人体吸收的半乳糖和葡萄糖,是首款水解率高达90%以上的高水解率低乳糖牛奶,能够满足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者的饮奶需求,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人群的健康饮奶问题,是最适合中国人体质饮用的牛奶,不仅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牛奶中细化的营养更适合普通人群饮用。

伊利营养舒化奶低脂型同时减少了产品中的脂肪含量,不必担心发胖问题,并添加“膳食纤维”和“胶原蛋白”。伊利营养舒化奶全脂型添加了被称为第七营养素的“膳食纤维”,牛奶营养更丰富。

3.2品牌定位

伊利营养舒化奶的品牌定位于乳糖不耐受消费者,同时,将市场细分为注重营养的全脂型营养舒化奶和注重身材的低脂型营养舒化奶。在满足乳糖不耐受患者的需求同时,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3.3广告投放目标人群

营养舒化奶的主要目标人群是重庆市场中乳糖不耐受患者和家庭乳制品购买者。

3.4广告投放目标市场

营养舒化奶主要针对人群是患有乳糖不耐受症患者,重庆现有乳制品市场主要是针对耐受乳糖的那部分人群,各品厂商都争夺着这部分市场,导致现有乳品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因此,乳糖不耐受人群这块大蛋糕对于乳品厂商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广告的投放也就有了针对性。在广告的制作与投放上面,必须和一般乳品广告有一定区别,避免消费者对本产品广告误解,做出营养舒化奶的特色,突出营养舒化奶的针对性。由于伊利营养舒化奶的针对性,在地域选择上主要以城市为主,城市居民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自身的健康要求越来越重视,针对这部分消费群体,做针对性的广告宣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伊利营养舒化奶品牌定位于不耐受乳糖的人群,为的是解决乳制品增长的瓶颈,它分为全脂型和低脂型,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产品,抵消了某些人群不受用的影响,同时扩大伊利公司的知名度及美誉度,拓展市场,营养舒化奶的目的并不是在于单一的新产品开发,而是解决了不耐受乳糖人群的喝奶问题,从而突破利润增长的瓶颈,以此来扩大公司的市场份额。从伊利的活动可以显示出,伊利集团重点不在于营养舒化奶的销售,而是将此产品定位于扩大伊利集团乳品的销售,以营养舒化奶做为敲门砖,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也抢占同行业竞争者的部分市场空间,巩固自己的牛奶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

4广告策略制定和选择

(1)广告策略分析。

伊利营养舒化奶是一种新兴事物,是一个新兴科研成果,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对于乳糖不耐受这个名词的了解度近乎空白,因此,要使消费产生购买的欲望,必须先接受乳糖不耐受的科学知识普及。在策略上,首先以科普的名义在重庆市场进行科普宣传,同时配合伊利营养舒化奶的“兴师百万,寻找不能喝牛奶的人”活动,宣传伊利营养舒化奶,在这些为前提的基础上,投放广告,以此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在广告的同时,市场促销活动也要同时进行,超市的终端拦截也要同时进行。综合运用广告策略,达到销售的目的。

在进行销售广告策略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伊利营养舒化奶在重庆市场的品牌意识,逐渐培养忠诚客户,防止竞争对手的效仿,瓜分市场份额。

(2)广告受众分析。

通过对广告受众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乳品广告的受众对象是乳糖不耐受患者,而根据调查可知,家庭在选择乳制品时,主要是依靠家庭主妇的选购,因此,广告的制定必须针对家庭主妇和乳糖不耐受患者。根据营养舒化奶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媒体,对本产品进行宣传,营养舒化奶由于不针对特有年龄段,它的主要受众是那些不耐受乳糖的人群,而这部分人群由于自身的乳糖不耐受,对于乳品的广告关注度当然也相当的少,如何找出这部分人群,针对这些人群来选择媒体,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对乳品的不关注,这部分人群对于乳制品的关注度也不会高,同时,要消除虚假乳品广告的不良影响。(3)媒体选择。

选择适当的媒体对于产品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采用终端广告,在重庆各大超市乳制品销售区进行广告宣传,试用,以达到推广的效果,让消费者自身体验是对产品的最好广告。我们考虑到使用卖场促销,由于广告的费用较大,而牛奶这些快速消费品,必须让消费者亲身体验,才能使产品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销售终端的广告也必须加强,采取促销的手段,刺激消费者进行购买。同时也可以在移动电视终端进行宣传,重庆移动电视由于受众是坐车的乘客,受众面积比较大,并且成本较低,可以对广告进行大规模的投放,扩大产品的影响力。

同时,重庆城市居民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网络的依赖性逐渐增大,重庆的网络也发展得相当快。多数关注自身健康,愿意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的消费者多为年轻人,针对这部分消费者,建议采用网络广告,电视广告以及现场促销结合,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广告内容的选择上,必须注重对伊利营养舒化奶的特性说明,突出营养舒化奶的特性,针对那些不耐受乳糖人群,营养舒化奶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不能喝牛奶人的困境,以增加这部分人群对牛奶的需求,提高生活品质,减少对牛奶的不适应。所以,营养舒化奶的广告不能像其他奶制品的广告一样,必须有自己的鲜明特色。营养舒化奶的科技含量较高,但并不意味着广告内容上需要较多的科技含量,广告内容的选择需要平易近人,同时要通俗易懂。广告内容的选择,由于是新产品,对于知名度的提升和产品市场占有都有一定的要求,虽然市场空间比较大,但是如果没有人购买,那么产品也就只有夭折。同时,撰写广告软文,对乳糖不耐受症状普及到广大消费者当中,使广大消费者了解什么是乳糖不耐受,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从而扩大产品的销售。

酸奶市场调查报告范文4

之旅遇商机

市场广有的放矢

退伍军人马兴伟经历过两次创业的经历,在山东潍坊,他先后卖过皮具和茶叶均以失败告终。2006年8月,他来到了宗教的鼎盛之地旅游。一天早上,他在街上看见一家小作坊围了很多人都在端着碗状的东西在吃着什么,于是他也上前买了一碗算是当作自己的早餐。没想到吃上第一口感觉味道鲜美极了,便一口气全吃了进去,之后又买了两碗过瘾。当第二天再去吃的时候,已经卖完收摊了。这是一种不同于普通液体酸奶的似豆腐脑状的固体酸奶,属当地的特色小吃。马兴伟立即想到这种固体酸奶在汉地是不常见甚至是没有的,如果自己动手制作这种酸奶引到汉地定会有市场。他从没接触过食品行业,回到山东对休闲食品行业进行了详细地调查后吓了他一跳,他发现,全国各大城市休闲食品的消费额极大,属百亿金矿行业,糖葫芦、珍珠奶茶、冰淇淋等都是几十亿几百亿的年销售额,何况牛奶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为了体验口味,他在超市里买回了十几种品牌的酸奶,慢慢品尝后总感觉不如藏地的酸奶味道鲜美。调查得知,很多液体酸奶由于运输时间过长或者加入了防腐剂影响了本身的鲜美感。在价格上,藏地的酸奶三块钱一大碗,而在汉地三块钱才一小杯。市场前景如此广阔,加上固体酸奶的独到之处,定会有利可图。下一步就是要学习制作手艺。

二次入藏求手艺

别样酸奶即问世

2006年10月,马兴伟怀着一颗诚挚求教的心再一次长途跋涉来到了,他连续三天去原先卖酸奶的地方吃酸奶,到了第四天,他与卖主熟悉了后表明了来意,而卖主马上就表示不同意,几经恳求人家也置之不理。执着的马兴伟没有心灰意冷,第五天又早早来到了摊位前。也许是他锲而不舍的精神打动了卖主,卖主表示是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抢了卖主的饭碗市场就不好做了。而马兴伟也表示到如果做市场也是在汉地做,汉藏两地相隔之远不会产生竞争。卖主看出马兴伟的确是想诚心创业,还不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意便决定把手艺教给他。从原料到成品,师傅真心地教,徒弟也细心地学,技术并不复杂,第二天,马兴伟就掌握了手艺,还亲自做出成品看过、尝过,和师傅的手艺没两样后才放心。辞谢师傅回去后,为了趁热打铁,他连续做了几天的样品,但总是时好时坏,与师傅通电话请教后得知,可能是气候的不同或菌种的不稳定造成的。经过几个月的磨合和上百次的试验,一整套固体酸奶的制作技术马兴伟了如指掌。从此,这种纯天然、手工制作、含有多种有益菌并不含防腐剂的固体酸奶在山东问世了。同时,马兴伟借鉴其它酸奶口味繁多的特点,自行开发了水果口味的固体酸奶达数十种。为了验证产品是否受欢迎,他每天都会把自己的亲戚朋友带到家里,为他们现场制作、品尝。近半个月的实际体验,无一不说好。

风格独特反馈好

小小酸奶年赚数万

马兴伟为产品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马小哥酸奶。并进行了工商注册,并且面向全国招商。马小哥固体酸奶凭其独创的形式和上好口味的引人之处,自本刊上期报道后,每天都会有咨询者将电话打到杂志社咨询,尤其是五一以后,去山东潍坊进行实地考察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不少正在寻找中、小项目的投资者对马小哥固体酸奶的运作模式倍加关注。带着种种疑问,记者再次电话连线马小哥固体酸奶创始人马兴伟。

记者:“您好马经理,自从您的固体酸奶招商以来,创业者们十分感兴趣,但也在观望着该项目,他们最关心的就是此项目该通过怎样的方式经营,尤其是是否能够赚到钱,您能具体谈一下吗?”

马经理:“好的。最近我这里的热线电话都要打爆了,在这里,我对关注马小哥酸奶项目的朋友们表示感谢。现在已进入夏季,可以说,正是经营该项目的好时候。这种固体酸奶可以把它当成冷饮卖,也可作为早餐、夜宵推到集市上卖,更可以作为休闲食品铺到超市里面,适用范围很广,方式很多。再加上我们的设备全国首创、独此一家,每地市只限有一个商做经营,所以不会有市场竞争力。在经营模式上,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可开设加工作坊或开一家酸奶吧。可在店内销售,也可往各大院校的食堂或社区进行批发配送。加盟马小哥固体酸奶无需加盟费,单店全套设备是4200元,我们免费培训操作技术,该设备是采用不锈钢制作,每日耗电量为5―8度,每日产酸奶量600斤,每斤成本1元钱,卖到3元钱,每台设备日利润就是1200元。虽然大钱赚不到,但一年赚到三十多万是不成问题的。”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胜利西街爱国路41号天缘大厦507室 马小哥水果酸奶招商加盟总部

酸奶市场调查报告范文5

    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超前标注生产日期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这一事件引发了各方争议。

    质监:伊利酸奶生产日期造假

    据了解,质检执法人员在2004年10月9日抽样时发现北京鸿达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伊利”牌(125克/袋)酸牛奶,标注的生产日期为2004年10月11日,比抽样时间还要错后两天,存在提前标注生产日期的问题。

    市质监局表示,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产品,将责令企业停止生产、销售并督促其整改,还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严肃查处。

    记者昨天了解到,被查出提前标注生产日期的北京鸿达乳品有限公司目前还没有停止生产,但产量不大,主要供应市内部分小规模超市。

    记者调查:被查公司属受委托加工

    北京鸿达乳品有限公司主管销售的负责人沈贵荣则表示是受伊利的委托“帮他们加工乳制品,他们自己的加工点有时生产不过来,就交给我们生产。”沈贵荣说,“也就是短期的给他们帮忙,这批活儿干完以后就不干了。”

    沈贵荣还为记者介绍了一直在公司监督生产的伊利集团工作人员张先生,但张先生对此没有明确表态。

    厂家说法:酸奶从封袋到出厂需两天

    沈贵荣就此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被查出“早产”的酸奶是属于凝固性的,按照“行业标准”可以提前两天标注生产日期。因为酸奶在生产时,下流水线时就已经打好了码,标注了生产日期,然后要进行发酵、冷炼等程序,加在一起正好需要两天时间。

    至于如何保证在标注的生产日期内食品不会变质,沈贵荣说:“通常食品出厂时,我们都会向经销商说明真正的保质期。比如说标注期为16天的产品,实际上保质期只有14天。临近保质期时,经销商就要采取促销等措施了。只要在这个期限内,食品绝对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行业协会:生产日期要算进发酵时间

    昨晚,伊利集团给本报提供了一份资料。这份资料是2003年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给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关于确定乳制品生产日期的函》。这份函中说,依据《产品质量法》释义和《产品标识标注规定》释义,“生产日期是生产者生产的成品经过检验的日期,它是产品的产出日期”,据此,杀菌乳、灭菌乳、酸牛乳、炼乳等产品的生产日期应将罐装、封口、冷却降温后,以及需要继续发酵的时间(指发酵乳)和检验时间计算在内。

    对此,伊利集团品牌管理部负责人解释说,“发酵奶与搅拌奶不同,需要一个静态发酵时间,一般都在两天左右。也就是说,封袋打码时还是半成品,没有完成生产过程,产品还没有出厂,并不构成‘提前标注生产日期’的行为。”

    业内人士:“早产”造成假新鲜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乳制品大都保存时间短暂,而且绝大部分经销商都喜欢并要求提当天的货。“为了提高销量,让顾客买得更‘安心’,提前标注生产日期已经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只是大多企业都心照不宣而已。”

    市质监局:超前标注日期属违法行为

    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不论采取何种工艺,都不能构成随意调整生产日期的理由。国家的相关法律中早已明确规定不允许生产企业擅自更改生产日期,超前标注生产日期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

    这位负责人还说,“早产”的现象主要集中在保质期短的食品中,如奶制品、面包等,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在食品外包装上超前标注生产日期会使消费者无法了解食品的真实生产日期,更无法保证消费者在有效保质期内食用,造成食用已经过期或正在变质的食品,最终危及身体健康。对这种违法行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将进行严厉打击。

    相关链接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乳粉、液体乳制品、含乳饮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公告》显示,5种婴儿配方乳粉、中老年乳粉、乳粉在检测中全部合格;29种液体乳制品,合格25种;10种乳酸菌产品,合格7种。据了解,不合格产品的主要质量问题是乳酸菌含量不达标和大肠菌群超标两项不符合标准要求。

    部分不合格产品名单

    北京市雪丽嘉乳品厂  kk“雪丽嘉”牌酸奶

    北京市韩村河蒙达乳品厂  “蒙达”牌蜂蜜酸牛奶

    北京康露乳品有限公司kk“kl”牌酸牛奶(饮品)

    北京源通达商贸有限公司kk“通达”牌酸牛奶饮品

    北京鑫华星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京华星”牌乳酸菌饮品

    北京:生产日期提前标 伊利酸奶被查处

    昨天,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了对本市生产企业的乳粉、液体乳制品、含乳饮料三类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抽查的最新结果,结果显示,本市市场上奶粉产品质量的抽样合格率为100%,液体乳制品的抽样合格率为86.2%,乳酸菌饮品的质量抽样合格率为70.0%。

    抽查中发现北京市雪丽嘉乳品厂生产的“雪丽嘉”牌酸奶(720克±5%/瓶,生产日期为2004年10月8日);北京市韩村河蒙达乳品厂生产的“蒙达”牌蜂蜜酸牛奶(215克/瓶,生产日期为2004年10月8日)等酸乳产品大肠菌群超过国家标准。此外,工作人员在2004年10月9日抽样时发现北京鸿达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伊利”牌(125克/袋)酸牛奶,标注的生产日期为2004年10月11日,比抽样时间还要错后两天,存在提前标注生产日期的问题。

    伊利酸奶生产日期造假 质监局责令其停止销售

    ■伊利说法

酸奶市场调查报告范文6

与消费者印象相反,笔者调查发现,尽管目前已有一些乳制品企业按照法律规定,对自己的非生牛乳产品作出了信息公开的诚信之举――在酸奶外包装上印有“复原乳”标识,但是对于另外一部分未有“复原乳”标识的酸奶产品,即便其配料表中注明“生牛乳”,却也无法辨别其真伪。

之所以如此,据笔者多方了解,原因在于目前并没有一个权威、科学的检测方法来监管,这也是酸奶原料监管的盲区。

而比照分别用“复原乳”和“生牛乳”为原料生产的奶制品成本,两者之间更是存在不小的成本差距,这也为冒充“生牛乳”原料,实际生产的却是复原乳奶制品提供了现实基础。尽管这难言涉及食品安全,却关乎企业诚信。

“现在不光是酸奶,包括大量的灭菌乳,几乎一半以上都用的复原乳。”黑龙江乳品工业技术开发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涛说。

另据2005年9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24号文件《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下称“24号文”)规定,“在巴氏杀菌乳生产中不允许添加复原乳”;“凡在灭菌乳、酸牛乳等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复原乳的,不论数量多少”,均须“醒目标注‘复原乳’,并在产品配料表中如实标注复原乳所占原料比例”。

笔者走访上海各大超市发现,只有味全、光明、旺仔等少数品牌有“复原乳”标识,而其他大多数没有相关标识的乳制品的配料表中,显示的则是以“生牛乳”为主料。

业内专家透露,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和监管不力,24号文多年来形同虚设,很多复原乳调制的酸奶流通上市场,却未见标识。

何以“复原”

所谓复原乳,是指把浓缩乳(炼乳)或乳粉,再添加适量的水,制成与原乳中水、固体物比例相当的乳液。国家标准规定,酸牛奶、灭菌奶及其他乳制品可用复原乳作原料,但巴氏杀菌奶不能用复原乳做原料。

光明乳业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笔者,由于天气、季节等原因,在生鲜牛乳供应不足的时候,光明会在某一段时期、选择一部分产品使用复原乳,但会严格在包装上进行标注。

味全的一位工作人员也表示,味全没有用鲜奶而是复原乳,是因为目前味全自己生产的鲜奶量不够,没有多余的鲜奶制作酸奶。而味全官方的回复是,不想主动提及“复原乳”问题。

上述味全人士表示,决定酸奶品质的因素分别是奶源、菌种数和发酵技术。因此,在味全自己生产的鲜奶量不够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奶源的稳定质量和食用安全,选择进口新西兰的奶粉,再用奶粉调成的复原乳作为酸奶的原料。

林伟峰是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老师,研究酸奶多年的他表示,广州大部分品牌的酸奶是用鲜奶制作的,比如燕唐、华农酸奶等。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察处处长沈伟涛认为,牛奶企业采用复原乳为原料,主要是食品加工和存储的需要。毕竟液体牛奶不容易保存和运输,但加工后的复原乳就容易许多。至于营养成分的流失,他认为影响甚小。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提供的资料显示,现代化的干燥技术可以使牛乳干燥后的营养价值与新鲜牛乳几乎完全相同。如果用百分比来形容复原乳和鲜奶的营养差异,该人士认为,相同程度在90%以上。

林伟峰称,因为复原乳更容易控制,其原料可以来自全世界各地。企业可以进口澳洲、新西兰的奶粉,更加标准化也有质量保证。

成本的诱惑

但是,选择进口奶粉还是生牛乳作原料,成本相差较大。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告诉笔者,当地收购奶源的价格和进口奶粉的价格,决定了企业选择谁作为原料。

“广东省现在生鲜牛奶5元/公斤,如果用奶粉还原就更合算啊。(如果)3元钱/公斤左右收购到牛奶,跟还原奶粉差不多平衡;如果是两元七八,那肯定是用生鲜牛奶比较便宜了。” 王丁棉说。

另据糖酒快讯市场研究中心《2011~2012年中国乳品行业市场研究报告》,2011年1-11月份内蒙古、河北等10个奶牛主产省区生鲜乳平均价格为3.2元/公斤,同比上涨11.7%,这也意味着,按照王丁棉的上述标准,企业选择复原乳更划算。

与此同时,奶粉进口“量、价齐升”。

海关数据显示,2011年1~10月,奶粉进口39.7吨,同比增14.5%,进口均价3662美元/吨,同比涨9.5%。

2011年1月~11月,全国规模以上乳品企业乳制品产量达2148.8万吨,同比增长10.2%。其中液体乳1838.3万吨,同比增长10.7%。

进口乳制品物美价廉导致国内乳制品加工业对进口原料的依赖日益加深。国内外乳制品价格倒挂刺激进口增加。据测算,目前进口乳制品一吨售价只有2.7万元左右,而国内生产一吨乳制品需约3万元成本,也就是说,国内公司每生产一吨乳制品就要亏损约3000元。

国内奶源的收购价格节节攀升,液态乳的生产量却不断增长,而进口奶粉的数量也居高不下,专家认为,这也佐证了大量“无标识”复原乳产品存在的可能性。

2011年7月,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关于部分液体乳增值税适用税率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8号),公告就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和调制乳的增值税适用税率问题进行阐述。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称,2011年7月6日起,巴氏杀菌乳和灭菌乳按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调制乳按17%税率征收。

公告还称,巴氏杀菌乳和灭菌乳均属于初级农业产品,可依照《农业产品征收范围注释》中的鲜奶按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调制乳》(GB251919-2010)生产的调制乳,不属于初级农业产品,应按照17%税率征收增值税。

业内人士指出,国家税务总局将调制乳的增值税率由以前的13%提高至17%,同时维持超高温奶和巴氏杀菌乳13%的增值税率,目的就是提高纯牛奶,而非调制乳的消费量。

不同的税率,成为两类不同乳制品之间的又一成本差距。

检测方法虚设

市场上销售的酸奶中,没有“复原乳”标识的,就一定能够保证是纯生牛乳制成?如何检测?

上海市质监局回复笔者说,上海3家酸奶生产企业的部分酸奶产品在生产加工中使用复原乳,均在使用复原乳生产加工的酸奶产品上标注了复原乳。但问及检测方法,上海市质监局并未回应。

随后,笔者采访的多位乳品专家告之,目前,质监部门不会对此项进行检测。其原因就是,没有统一、有效的检测办法。

事实上,早在24号文下发后,国家农业部专门制定公布了一个作为配套性复原乳检测办法及其标准《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NY/T939-2005)),其原理是通过乳品中的糠氨酸含量鉴定是否含有复原乳。

其中指出,当巴氏杀菌乳每100g蛋白质中糠氨酸含量大于12mg时,则鉴定含有复原乳。同理,对UHT灭菌乳也有相应的标准。

但实践证明,该方法“不好使”。

早在2006年11月上海巴氏奶研讨会上,王丁棉就提出,糠氨酸的检测用途也并非仅仅专门用来判断是否使用了还原奶。而它更为直接、更大的作用是用在对牛奶受热程度的检测和判断。即使在100%未使用还原奶的情况下,但只要出现有过长、过高或多次的热处理,巴氏牛奶或UHT奶(灭菌奶)的糠氨酸也必超无疑。

李涛称,这一技术漏洞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因此,关于复原乳的检测也就不了了之。

时隔8年,新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仍没有出台。但方法并非没有。

业内专家也通过实验积极探寻。像李涛等人研究的“色差法”检验复原乳,尽管得到一些业内权威的发表和认证,但“不是权威部门,我们只能申请企业标准、地方标准,但是政府不批,也没有国家职能部门的鉴定。”李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