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的风俗作文范例6篇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范文1

《三秦都市报》2009年11月20日头版版心刊登了巨幅彩照《一对新人两个村官(主题)延安首对大学生村官昨结良缘(副题)》,A8版以图片新闻副题做主题,另拟了肩题《告别城市到农村,不穿婚纱穿军装》。所谓“军装”,指当年红军穿的灰布军衣,红领章、红五角星帽徽。头版点金栏配发了评论《青春理想诠释人生幸福》。接着,11月21日发了《“谁说80后没有责任感” 延安首对大学生村官喜结良缘引发热议》。有关报道见报后,读者致电报社,网上留言不断:“他们是在作秀!”“他们能坚持多久?”“他们能放下大学生的架子吗?不信”等。11月23日,该报刊发了后续报道《对话延安大学生村官叶伟强(肩题)“我不想作秀只想干实事”》。

可见,这家报纸很关注叶伟强和谢丹丹的婚事,认为“他们把农村当做理想的栖息地,他们把青春的热血洒在老区的热土上,他们的选择是令人钦佩的,他们的幸福是令人羡慕的”,并将他们与“空言”族、“啃老族”、“月光族”进行比较。

卜元、刘婷在《新闻民俗学》中指出:“民俗新闻的移风易俗原则指,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报道富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时,将推陈出新、弘新风导良俗作为观察、分析、判断民族习俗与地域习俗的一条‘红线’,既以此衡量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因袭倾向,又以此衡量适应21世纪全球化和中国国情的民俗变异性倾向。”

我们认为,新闻报道中运用纯客观手法对民俗事象“有闻必录”,并不能实现正信息与负信息传输的均衡。报道民俗新闻中以猎奇、媚俗,或刻意品尝消极、阴暗、龌龊为能事,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所不容、所不齿。大众媒体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优秀民俗文化“拨开迷雾”,引导人们生机勃勃又“和而不同”、共存共荣地往前走,是一种社会责任。

在中国现代、当代史上,大学生或者知识分子到延安去,曾有两次“高潮”。一次是抗战时期,从京、津、沪、穗、汉和西安等大都会冒生命危险奔赴延安,在那里的男女青年,为共同理想与情感,走进婚姻殿堂,乃情理中事。他们成为建立新中国的“红色种子”。另一次,不少人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号召,戴着“红卫兵”袖章,为某种冲动与鞭策,奔赴陕北老区,也有一批走进婚姻殿堂。他们的境遇很复杂,大多数“老三届”后来重回大都会,有的考入大学,也有少数扎根于斯。就是当年在陕北下乡的知青中的一员。路遥是陕北人,延安大学中文系毕业,其妻子也是自北京来延安插队的知青。

叶伟强和谢丹丹到延安当村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在城镇化中就业发生困难,自广西来的,算第三次“热潮”吧。这一回,陕北发生天翻地覆大开发,榆林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西安,并将崛起为秦晋甘宁内蒙交界有一二百万人口的大都会。延安经济在突飞猛进,那里将吸纳大批有知识有技术的人才。叶伟强和谢丹丹在那里具有如鱼得水、发挥聪明才智的客观条件。叶伟强回家乡,养了30头牛,承包了30亩地种玉米、栽苹果树,开了个好头。

从历史进程与叶伟强、谢丹丹的行为包括婚礼仪式及着装、唱信天游分析,那更是一种回归,而非“时尚秀”。

叶伟强说:“年轻人做事就得敢想敢干,要实干,干就干得风风火火,不能只计较眼前得失,前怕狼后怕虎。”

从思维与文化内涵说,也是这“延安精神”的回归。

《三秦都市报》捕捉叶、谢婚礼,只是一个报道契机与题材切口。

就报道婚礼这件事的民俗文化本体说,是对动辄花数百万元、数千万元办婚礼,开一二百辆高级轿车,开数百席盛筵而言,也是中华民族婚事简办、不铺张浪费习俗的传承。同8位富翁网上征婚、4000多名“佳丽”应征那种“过三关”相比较,叶伟强、谢丹丹是大学同学,同回家乡当村官,以感情为基础,携手走上婚礼红地毯,那一个才“做秀”呢!《三秦都市报》这个民俗新闻做得很及时,连续报道设置议程,引导受众民主讨论的方式也对头。

媒体的舆论场,不是官场,也不是法庭,动不动摆谱下断语、判词,不见得能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当然,报纸也应该有倾向、有旗帜。例如,叶伟强、谢丹丹当村官并以延安“红色传统”习俗办婚事,是不是“做秀”,就需要“托事说理”,加点儿评论。至少应当用移风易俗的民俗新闻学理,引导读者、网友继续探讨,弄出个“张道李胡子”来。《三秦都市报》在此点上,似乎仍需要往前走一步。

移风易俗并不是一个新的社会政治学论点与信息传播原则。在中国历史上,移风易俗早就被视为社会长治久安之法宝和历朝历代施政之大端。数千年的中国民俗文化史上,有作为、有建树的政治家、思想家对风俗都采取“一分为二”的看法或对策。明人宋应星在《野议・风俗议》里说:“风俗,人心之所为也。人心一趋,可以造成风俗;然风俗既变,亦可移易人心。是人心、风俗变相环转者也。”

卜元、刘婷在《新闻民俗学》中指出,一种社会风气来了,媒体直观感觉到它的新奇,似乎孕育着某种新闻价值。要不要报道这种成为“气候”的社会现象?这种风气属于新时尚还是在新时尚外衣包裹下的陋习?用赞成、反对抑或在观察中再逐步确认以何种态度报道?媒体和记者的价值判断力不能不受到考验。我们之所以将移风易俗作为报道的重要理论原则,原因在于依附、浸淫于社会人群的风俗习惯是可分的,又是不易分辨清楚的。新风俗与旧风俗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破旧立新、推陈出新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但对新与旧的鉴别,既有判断标准问题,也有客观检验问题。很多民族优良传统与习俗,历久不衰,体现着这个民族的独特个性。不能因其已传承了千百年,就给戴-顶“旧风俗”的帽子;许多穿着时髦外衣的“流行文化”,却可能是沉渣泛起,不能因其追捧人数众多或是“进口洋货”,就给贴上“新时尚”的标签。

在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依据纵向的民族民俗文化史和横向的当下社会现实及未来的时代走势,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与厘清民俗文化中的“垃圾”,是并行不悖的。因此,宣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本质就是执行曾发出的“移风易俗,改造中国”的号召。

叶伟强、谢丹丹在延安农村如何坚持,坚持到什么时候,是一个难预测的个体与社会结合才能解答的实践问题。媒体无须、也无法“当算命先生”。他们也可能当经济管理商,办成现代大农业,产品批量进入延安、榆林、西安乃至京津沪穗市场,走出国门也未可知;或者,半道儿走上仕途;或者走上技术道路;也可能在不可预知的压力下“趴下”、“溃退”……做种种猜想,目前用处并不很大。媒体的责任是对已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信息及时报道,找出根由,分析其走向,给社会航船一个风向标。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范文2

关键词公共秩序 善良风俗 公序良俗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2-003-02

一、公序良俗原则基本概念梳理

顾名思义,公序良俗包含两个字段:一为公序,一为良俗。“公序”即公共秩序;“良俗”即善良风俗。两者共同构成了公序良俗原则。迄今为止,学界仍无对公序良俗原则加以科学界定。

(一)公序(公共秩序)的含义

罗马法学家把公序解释为国家的安全、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是指人类的公共生活秩序。在法国,民法上的公共秩序,是指某种属于统治地位的集团强加于个人的一种压制。德国法没有关于公共秩序而只有善良风俗的规定,这是因为德国的一些主要学者认为,公共秩序只是德国法院在本国适用外国法律规范时作为界限使用的。在日本,公序的主流观点是指国家社会的一般的利益,包括宪法秩序、刑法秩序、家庭法秩序等。WwW.133229.COM在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是史尚宽先生的观点,他认为:“公共秩序,谓为社会之存在及其发展所必要之一般的秩序,不独宪法所定之国家根本组织,而个人之言论、出版、信仰、营业之自由,乃至私有财产、继承制度,皆属于公共秩序”。

虽然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对于公共秩序的认识不同,但看法一致的是,公共秩序与人类的基本利益,与国家、社会的基本利益是同一的,公众对于公共秩序的认识均统一于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利益。

(二)良俗(善良风俗)的含义

罗马法学家认为良俗即是人们的一般道德准则。在法国,就善良风俗的概念作出科学界定的似乎不多。学者们更多的是从司法实践中总结出违背善良风俗的类型,侧重于从原因上说明违反道德的情形。在德国,学理上比较权威的是拉伦茨提出的一个解释性概念——善良风俗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包含了现今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道德”的行为准则;二是包含了法制本身内在的伦理道德价值和原则。司法实践中,帝国最高法院把“善良风俗”解释为“所有善良和合理思想的理智感觉”。这一解释也被联邦法院所沿用。日本的主流观点均认为善良风俗是社会的一般道德。史尚宽先生认为:“善良风俗,谓为社会之存在及其发展所必要之一般道德,非谓现在风俗中之善良者而言,而系谓道德律,即道德的人们意识”。

善良风俗不能以某个人或者某一团体所持的伦理观为标准,而应以全社会主流的基于社会物质条件和丰富文化底蕴所产生的道德观为依据。由此可以看出,善良风俗是以伦理道德为其内核,它是指符合一定社会要求并为人们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的善良风俗内容是不同的。

(三)公序(公共秩序)与良俗(善良风俗)的关系

关于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之间的关系问题,各个国家和地区规定不一。有的国家并用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概念,如法国。有的只规定了善良风俗,如德国。日本学者多主张以“社会妥当性”一词来统括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这两个概念。我国学者认为,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大部分范围是相同的,即使有区别也很难区分。其主要的区别在于公序是自外部的社会秩序方面来说的,良俗自内部的道德观念言之,两者都以社会国家健全的发展为目标,凡是违反此原则的法律行为皆为无效。笔者认为,我们没有必要过于追究两者的区别,因为在判例实务中,法庭往往并不区分案件事实是属于违反公共秩序还是违反善良风俗,只是宣告该案件的法律行为违反“公序良俗”即可。

二、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判断

(一)判断主体

对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行为究竟只能由当事人提出还是法院可以依职权主动判断?我国法律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在美国,违反公共政策是一个由法院主动提出的问题,而不限于由当事人提出,判断公序良俗的决定权最终掌握在法官的手里。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果当事人不申请而法院也不主动认定公序良俗的存在以及法律行为是否违反公序良俗,这样就很容易放任一些人对公序良俗原则肆意践踏。

(二)判断对象

是否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究竟是针对什么进行判断的呢?是当事人的行为还是其法律行为?德国通说是当事人的法律行为。因此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有时候即使当事人所从事的行为是应该受到社会大众谴责的,但其所从事的法律行为却有可能是有效的。反之,即使当事人是善意的,只要该法律行为的后果不被社会大众认同,该法律行为也可能属于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

但是,有时当事人行为的目的也可以影响其法律行为的效果。在遗嘱中立其情妇为继承人的例子即可说明这个问题:如果被继承人立其情妇为继承人的目的在于其满足了自己的性欲或者为了维持双方之间不正当的两性关系,那么这种行为通常被认为是违反善良风俗的。相反,如果被继承人具有其他动机,如旨在给其情妇提供生活保障,则这种行为通常就是有效的。故当事人的目的也是影响其法律行为效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判断时间

关于是否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究竟以什么时间为界限,学者中是有争议的。一种观点是以法律行为成立时为标准,其代表人物是我国的王泽鉴教授,他认为判断是否违反法律行为应于法律行为作成时,如果在行为作出之后违反了该原则,那么无论以后发生了什么情况则也不能改变这一现状。另一种观点是以德国学者梅迪库斯为代表的,他认为,在通常情况下,一项法律行为的有效性是根据其实施的时间来判断的。德国司法判例大多也是根据实施有关行为时存在的实际关系和价值判断,来判断行为是否违反善良风俗。分析这两种说法可以发现各有利弊。以行为成立时为判断时间的缺点在于,它没有解决法律行为成立时符合公序良俗,但在行为存续期间因环境的变化而导致法律行为违反公序良俗的问题;以行为实施时为判断时间的缺点在于它没有解决那种虽没有实施,但法律行为一旦成立生效就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笔者认为我们可以结合两种观点来确立我国的规则。我认为应以行为实施时为判断标准,但是对于那些在实施以前就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行为也加以审查,宣布其无效,防止有人钻法律的漏洞。关于对遗嘱的判断问题,考虑到立遗嘱人可以随时变更其遗嘱,而遗嘱系死亡时发生效力,所以应以其生效时,作为判断时间。在这一点上,梅迪库斯与王泽鉴先生的观点是一致的。

(四)主观要素

通说认为,法律行为是否违反公序良俗,与当事人对其主观认识无关,即双方当事人不需要知道其行为将被评价为违反善良风俗。因为,要确认一法律行为是否违反公序良俗,不能从个人感情出发而须适用存在于社会上可以探知认识之客观伦理秩序、价值规范及公平正义之原则。因为,如果认为知道这一事实是必需的要件,那么法律很容易遭有心人的利用,一些对公序良俗不管不问的人也可以订立有效合同了。因此,不论行为人是否知道其行为违反了公序良俗,只要客观上构成了对公序良俗的违反,就应当宣告该法律行为违反公序良俗而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三、公序良俗原则在我国的现状与发展

2002年初,四川省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损害社会公德”、“遗赠行为无效”为由,驳回了第三者张某依据其情夫的遗嘱要求继承遗产的上诉。判决公布后,在法学界和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动静,赞成和反对的意见形成鲜明的对立,学界内人士称该案为“

(一)我国的立法现状

我国法律条文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公序良俗这一词语,但是许多法律条文还是体现了这一精神。例如《宪法》、《民法通则》等。但是多是以“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来作为标准的。对比国外规定,我国的“社会公共利益”相当于“公序”一词的含义,而“社会公德”则与“良俗”一词相当。为了与国际接轨,我认为我们也应使用公序良俗一词。

由于公序良俗原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实践中很难把握,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很少被运用。我国有关公序良俗精神的条文只是起到一种宣示的作用,并无什么司法实践意义,运用时也必须结合其他条文。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必须对该原则重新进行制度设计。

(二)对我国公序良俗原则制度设计的建议

既然公序良俗原则包含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我国的公序良俗原则可以据此分两部分设计:一部分作为抽象的民法基本原则规定在民法典总则中,在总则中提出适用该原则的具体要求,然后根据该原则的精神在司法实践中通过判例加以类型化。这部分内容主要适用于良俗行为。另一部分是通过单行民事法规(即实体法)形式,对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行为进行明确的界定。这些法律主要包括广告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这部分内容主要用于违反公序的行为。

在公序良俗原则问题的研究上作出巨大贡献的一位学者就是梁慧星教授,他以类型化的方法把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行为进行了归类,他认为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行为主要有10种。这10种类型基本上囊括了我国违反公序良俗的主要形式,但美中不足的是有些行为没有被涵盖进去以及有些行为是否违反公序良俗原则仍值得探讨。虽然存在不足,但是这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如何完善则需大家共同的努力。针对立法,可以从两方面加以规定,一方面是民事权利的行使和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以不违反公序良俗原则为前提,另一方面,如若违反则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由于公序良俗涉及到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并且主要存在于个案的具体法律适用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较大。因此,除了加强相关立法之外,同时还要提高道德的法律修养,培养遵从公序良俗的意识,逐渐扩大公序良俗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整理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范文3

关键词:民俗文化 廉政文化建设 企业

近日笔者阅读了陈勤建先生撰写的《廉政文化与民俗》一书,书中通过对乡规民约、行业规范、家风家训、民间组织、习俗良知、人生交际等层面进行研究,探讨了中国廉政文化的基本理论、历史发展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多角度诠释了廉政文化的内涵。笔者对民俗文化作为一种风习性的文化意识,却对人的意识形态、行为规范具有着极大影响力的现象深受启发。

1 民俗文化在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中所起的作用

1.1 民俗文化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书中谈到在乡规民约中可以看到很多推崇道德建设的条款,如彝族的著名经典《苏巨黎咪》中关于对本族社会道德的依赖关系描述:“家庭和睦寨邻亲,寨邻和睦是第一。寨邻和睦地方安宁,地方安宁是第一。地方安宁风气好,风气好是第一。风气好了讲品德,品德好是第一。”在行业规范中倡导仁、义、礼、智、忠、信、诚、勇、勤、俭、节、廉的优良品格;在家风家训中,列举了包拯的家训、曾国藩的家书等例子,教导后人做人要讲仁爱、要正直、有气节、重诚信、要检仆等。这类的民俗文化因其强大的历史延续性和感染力,当中所倡导和尊崇的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社会风气从苦自今对个人的道德修养具有着陶冶情操的作用,并开始于人们生活和交往中的细微之处。

1.2 民俗文化具有规范作用。民俗文化从产生、传承到发展,其规范作用主要表现在从道德上进行规范,但又胜过一般道德规范的作用力,因为民俗的知识、信仰和规定是与对道德和法律的认知协调基本相一致的,如民俗中体现出来对于正义的敬畏之心,以及通过心理和舆论的惩罚方式,对规范人的行为的具有一定的威慑性,被明太祖朱元璋称为“江南第一家”郑氏的《浦江郑氏义门规范》中的内容就充分体现了民俗的这一特性。使得民俗文化可以既能从精神层面规范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还对人们的基本生活起到一种自律和他律的作用。

1.3 民俗文化具有推动的作用。民俗文化由于其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有广泛的受众对象,有通俗易懂的独特传播功能,有丰富多样的传递方式,因此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比如儒家文化传统,正是由千百年来民众代代传承的道德标准经过体系化渐渐形成的,至今仍影响着国人的品行。在行业规范当中的一些关于义、诚、忠、信等行业自律行为,传统社会交际中讲求的礼与仁的交际礼仪等,都是经久传承自今,渗透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国民无意识的行为准则,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 民俗文化与廉政文化的内在联系

民俗文化是廉洁文化的重要思想来源,从古至今,民俗文化中不乏廉政文化的影子。在家族文化中关于廉洁自律内容的家训,比比皆是,如“立身作家读书,俱要有绳墨之规矩,循之则终生无悔无忧”、“事业文章,随身消毁,而精神万古不灭;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如斯”、“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莫甚”等。从儒家文化来看,千百年来儒家传统起源于礼,集礼教之大成,既支配着政治秩序,又借助于祖先崇拜和民间礼仪,统治了社会秩序,其将个人与社会、天下联结在一起的道义力量,对公平公正的追求,对私利的轻薄与舍弃,都可视为廉政文化内容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新时期廉政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民俗文化具有凝聚力、感染力,其历史延续性、文化渗透性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中对陶冶道德情操、净化社会风气等问题上有着其他文化不可比拟的作用。如果我们在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中,耕耘好民俗文化这个“土壤”,充分利用民俗文化的大众载体,抓住民俗文化大众通俗、形象生动等的特色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那么廉政之风就能真正走入千家万户,走入员工的心里,廉政之花就会常开不败。

3 充分利用民俗文化通俗、生动的特点,丰富和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工作

优秀的民俗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依托,但其中也存在一些糟粕和落后愚昧、封建迷信的东西,因此我们要去伪存真,引导提炼,深入挖掘优秀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并加以继承和发扬,为丰富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3.1 用民俗文化的样式丰富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载体。节日作为社会民俗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韵,又有丰富的民间传统习俗,与此同时,节日也是人们在“礼尚往来”中滋生腐败的温床,企业若充分利用传统佳节作为一个载体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例如在春节开展写廉政春联、创作“红段子”征集活动;元宵节、中秋节开展以树廉洁之风为主题的猜灯谜、创作花灯以及书画展等活动;端午节传说是纪念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以示人们对屈原爱憎分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的缅怀,可以此为主题开展征文、朗诵等活动等,其中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平台,以微博、博客、手机短信等形式加强活动的互动性与娱乐性。将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融入节日民间传统习俗,使廉政文化中那些刻板、严肃的内容容易被广大干部和职工喜爱和接受,发挥出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目的。

3.2 用民俗文化的内涵丰富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精神实质。民俗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由于其丰富的内涵,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文化传统,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古代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把改造社会、治国安民视为人生的最高归宿,他们设计的人生道路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说明古人一直认为,有较高的自身修养,才能入世从政。有高远的志向,有坚定的意志,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淡泊明志,洁身自好,并时常检点作风,反思不足,才能抵抗腐朽思想的冲击和诱惑,远离腐败与堕落的陷阱。这些都是我们应当从中吸收和发扬的民俗文化内涵,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中应当引入和借鉴,以塑造每个企业的廉政文化精神实质,使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真正做到内化于心。

3.3 用民俗文化的语言使企业廉政文化更加形象生动。民俗文化的语言是生动具体的,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民间歌谣、民间曲艺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样式就是以语言表现见长,有很深的群众基础。比如对快板、三句半等,以清脆明快的声调,你唱我和,尽兴而止,经久不衰,至今仍是许多群众表演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表演形式,如果把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内容以对快板、歌谣等形式予以表现,则更具有语言的感染力;还有民间故事,由于它们源于群众,其形式为群众所普遍认可和接受,只要我们稍加改进、整合和提炼,并融入企业的廉政文化宣教内容,一定会给广大干部职工以很好的教育和启迪,成为廉政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民俗文化中融入廉政元素,在民俗文化中传递廉洁,就能使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拥有强大的渗透力和生命力,廉政文化就能在企业生根发芽,廉洁意识就会深入人心,因此,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中注重抓好与民俗文化的有机结合,将起到关键性的促进作用,民俗文化也定将成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

参考文献:

[1]柯玲.廉政文化建设的民俗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6(06).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范文4

中国音乐家协会江苏省分会会员范忠东觉得,优秀的词作者,能把他(她)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对人生的感与悟,对生活的爱与恨,对社会变化的悲与喜,统统化为音乐,化为歌声,由心而动,去表达人们的悲伤与无奈,表达对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怀念和留恋。这正是这么多年来优秀音乐人如罗大佑、李宗盛等始终为大众所喜爱的原因。

“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已经不‘文艺’,而是‘娱乐’了。”著名音乐人、华纳唱片中国区前总经理黄小茂觉得,歌词创作的低俗化比较普遍,而这种低俗化跟整个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黄小茂觉得,互联网时代给社会出了一个大难题。明星正面的东西没有人关注,负面的东西却引人入胜。太正面的东西没有人看。为什么现在大家喜欢这种低级趣味?“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大家都有猎奇的心态。”

对歌词创作的低俗化,黄小茂认为媒体也要负责,很多媒体也是追求眼球效应,只追求商业目的,客观上为那些低俗的歌曲创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看看那些娱乐新闻,有多少是有价值的?大多都是刺探别人隐私,如果不是天天去追踪名人隐私之类的话题,创作的风气会出现大的改观。

流行态度

在京音乐界的一些高端人士日前举行了“抵制网络歌曲恶俗之风,推动网络歌曲健康发展”的座谈会。座谈题目不禁让人吃惊,恶俗与健康,谁来定义,由谁确定?或者,谁有定义和确定的权力?很显然,参加座谈会的人自认为有这个权力,因为与会人员表示,“广大音乐工作者和网络从业者一定要共同携手,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自觉抵制网络歌曲恶俗之风,净化网络环境,传播先进文化……”。自说自话地抢占传播先进文化的话语制高点,坐实对方的恶俗。是的,绝大多数网友也不喜欢低趣味的网络歌曲,但我们更害怕这样的标题,这是一种诉诸权力的意识形态表达,不得不让人警惕。

从历史上看,什么叫恶俗,什么叫健康,世人如果不是铁板一块,两者的标准也就不可能划一。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很多是当时各地民歌,很俚俗。其中十五国风,和雅、颂相比,后者如果被视为纯正,前者就被视为低俗了,特别是其中的“郑卫之风”。孔子固然宽容,删诗过后,还声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可是到了朱熹那里,因其所认为的低俗,还要把郑卫两风从十五国风中“净化”出去。其实郑卫多情歌而已,儒家讲究发乎情止于礼,可是那些民歌不管这些,我口唱我心,并不到礼为止。比如这首郑风中的《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这是一女一男隔河对歌,女的很主动:你要是想我,就把你的下衣撩起过河来。你不想我也没关系,难道就没有别人了?最后还笑骂:小狂人看你狂得那个样儿。这样的直白出自女子之口,在鼓吹“男女之大防”的道学家眼里,伤风败俗,又岂止是不健康!所以朱熹在卫风之外,更反感恶俗的郑风,说:“卫犹为男悦女之词,而郑皆为女惑男之语。”可是,去掉道学的眼镜,这首诗包括其他郑风在内,也就是女性情感的直端表露,何不健康之有?

在某种意义上,网络歌曲也就是借助网络形式传唱的民歌,风而已。它重娱乐不重教化,并以轻快的风格在网络上流传,其风头显然压倒了翰林音乐院。我们很理解后者的心情,研究对策并非不可,但不必义正词严地指责对方是恶俗,这样健康和高尚就是你的品牌了,你就成了先进?还以当年诗三百说事,风雅颂,风乃各地民歌,雅为京畿之音,颂是庙堂祭祀之曲。以地位论,风为下,颂包括大雅属于上层音乐。因此,风当然俗,颂当然雅。可是以历史眼光看,恰恰是那些被视为俗的国风,比雅颂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以后,颂之类的音乐在皇权社会中更加翰林化和庙堂化,可是它的音乐地位再高,背景再硬,在传唱上,还是敌不过被它视为鄙俗的草根歌曲。这样说,并不是判断座谈会上的音乐家们谱不了好曲,事实上他们曾经有过不错的曲子在流传。只是感到他们的发言脱不了翰林味和庙堂腔,这样的腔调于艺术创作不利,这里便善意地提个醒。

俗就是俗,未必就是恶俗。就俗而言,它完全有它存在的理由。人本来就处在一个世俗性的世界中,这个世界需要雅,但不能因此排斥俗,更不能因为自己反感,就把对方打成恶俗。甚至,即使恶俗(说到底,这是因人而异的),也不能兀自以为正义,大张舆论,要求剪灭恶俗。我们不知道什么叫“一定要共同携手”,“自觉抵制”和“净化”,莫非是在呼唤封杀?那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反感和可怕的了。以净化之名,行其反多元之实。一个正常的文化生态,多元比净化更重要。其实抵制所谓恶俗的最好的办法,不是大张挞伐,而是埋头创作。只要你能拿出吸引听众的作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至于什么“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就更不必。这块土地人人都是主人,包括那些网络歌手。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固可嘉,但就艺术创作而言,如果灵感比责任感更重要,那么,攻讦之心却是灵感的杀手。

网友评论

这是一个社会愈趋开放、文化愈趋多元的时代。在我以为:“精英”们理应充分尊重网络歌手的创作自由,理应充分信任大众的判断能力、鉴赏能力。事实上,网络歌曲多矣,为什么能走红能唱到人心坎上的也就其中一小部分呢?为什么《芙蓉姐夫》人们听了不过付诸一笑,而并不会脍炙人口呢?这恐怕已足以说明问题。歌曲的优劣与否,“恶”不“恶俗”,最终只应是交由市场来检验!交由大众来评判!交由时间来裁断!“精英”们的审美观替代不了大众的欣赏趣味!

我想诚恳地问一句:“音乐界知名人士”们,你们真的了解广大青少年都爱听、爱唱什么歌吗?你们真的知道他们为什么爱听、爱唱吗?如果你们这两个问题没想明白,你们怎么创作“反映时代精神、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歌曲呀?

当然,就事论事地说,若认为网络歌曲恶俗,就首先要搞清楚何谓恶俗?对此,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黄澄清表示,恶俗有三个标准,一个是内容侵犯他人的利益;一个是它侵犯了社会公众的利益,一个是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嘻唰唰》、《老鼠爱大米》、《不怕不怕》为例,这些歌曲究竟有无违反法律法规、侵犯他人和社会利益?相信人们自有判断。

网友调查:

您认为是否应该抵制网络歌曲?

1.应全面抵制。

2.提倡创作自由,不应抵制。

3.要根据具体内容而定。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范文5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人文内涵丰富的文章成为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而本文又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

二、学情分析: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他们深受西洋和港台文化影响,缺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传统文化。因此,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现实,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

根据本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对本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能力目标】:1、学会搜集资料,简要讲述见闻,有条理地发表见解。

2、学习诵读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

【情感目标】: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传统习俗蕴涵的情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

三、教法与学法: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传统习俗文化呢?还是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的一些童年趣事、过节习俗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以“情趣”二字为切入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引导学生逐步从表面感知、分析感悟、反思归纳、最后上升到初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高度。

与教学过程相照应,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教法:导入——阅读——拓展

学法:归纳复述——搜索整合——诵读品味——合作感悟——探究反思

四、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首先向学生出示食物图片,让他们猜猜这些食品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的风味小吃。此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归纳复述知识的能力。

2、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搜索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

(2)谈谈你还知道哪些端午习俗?这些习俗的缘由是什么?

意图:问题一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分享课前查找的资料信息。

问题二让学生对端午的认识从粗浅了解转向探究根源,可以说是对文史地哲等知识的一个汇总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环节培养学生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完整准确,语言生动地讲述见闻,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3、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汪曾祺是语言风格的语句,反复朗读品味。

例如:1、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就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2、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情趣呢?先让他们反复朗读,并抓住关键语句赏析。如“所食鸭蛋多矣”“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几处,或在平实的白话中穿插颇具特色古汉语,或大词小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色彩。此处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的口气朗读。

又如“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确实是好”,“我实在瞧不上。”等几处都较为明显地运用了江浙方言,显得非常生动亲切。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投影一段《胡同文化》里的文字,“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是一段京味十足的语言,特别是一个“嘿”字,把北京人恬淡知足,悠然自得的神情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汪曾祺的文章里运用方言的妙处。

可见,感悟文章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诵读。我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既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4、回归生活,分享体验

我们之前让学生回归课本,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情趣,理解传统习俗渗透的一些民族文化和乡土情结。现在再跳出课本,进行拓展延伸,说说传统节日中类似这样颇具情趣的小事。本环节教师先抛砖引玉,投影一段文字,再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分享体验,感悟生活,感受到民俗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5、创设情境,深刻反思

思考: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拟于2005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此环节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一些盲目崇洋思潮的侵蚀,从而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对文本进行赏析品味,最后跳出课本,关注社会,反思生活。

在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搜索整合信息能力、归纳复述知识能力、诵读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分析鉴别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整个教学设计围绕几个基本理念: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规律。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范文6

一、民俗文化在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知识,能够让学生对我国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立足之本。世界各国都在强化本民族传统文化并以民族文化彰显国家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精髓和各地的人文底蕴,展示文化内涵,以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有的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方面,有的体现在精神方面。中华民俗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特别是优秀的道德传统。了解我国各民族各地域文化特色,历史源流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民俗文化,能陶冶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养

优秀的民俗文化作品,本身就具有歌颂和倡导真善美的内质,从中发挥出健康向上的文化效应,通过文化社会教化作用,对学校的人文素养、道德情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低级趣味的民俗文化作品,必然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优秀的民俗文化对提升人们的思想、智慧、道德、伦理、审美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意义。文化具有熏陶作用,民俗文化能有效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将人文素养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学校语文教学合理引入民俗文化资源,能更好地充实语文课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风土人情,人生百态,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三)民俗文化,能丰富学生知识,了解各地风土人情

中国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各民族的生活方式、精神渴求、、人文素养、地域特色等,民俗文化根植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渊源,经过一代代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民俗文化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民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中国民俗文化记录了几千年中国劳动人民智慧,中国民俗文化为后人了解古人留下了历史证据。民俗文化真实反映了56个民族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文明面貌。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了解各地风土人情。

二、学校语文教学民俗化的渗透

(一)透过经典篇目教学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在学校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篇目的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这些经典篇目传达出的美好的民族情感,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灵。例如《端午的鸭蛋》通过对端午风俗的描写和对家乡高邮鸭蛋的介绍,表达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则着力强调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社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其中文章对“乐土”和“赵庄看戏”的描绘体现出了浓浓的绍兴的乡土气息。

(二)通过古典诗词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上,古诗词以其独特的情感寄托、丰富的描写内容、奇妙的韵律节奏让多少文人墨客倾心于它们的创作,让多少百姓醉心于它们的品读。它的价值趋向、情感意境,直接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清明》一文,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此刻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起他的心事。

(三)通过传统节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中国传统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最早的风俗活动和原始崇拜、生活禁忌有关,一些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也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在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中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中华民族自然淳朴的优秀美德,清明时的祭祖、中秋时节的赏月、重阳时节的赏菊、大年三十的守岁等等,反映出人们健康的生活情状和心态、美好的理想和人际关系。传统节日对学生的陶冶教育是不可低估的。如“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曲阜、邹城,冬至习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总之,在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相关民俗文化内容,可以起到激发民族自豪感、扩大视野的作用。同时,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是语文资源开发利用的宝贵“矿藏”。恰当地运用好民俗文化资源,不仅能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内涵,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