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好龙成语故事范例6篇

叶公好龙成语故事

叶公好龙成语故事范文1

这个故事出自西汉刘向的《新序・杂事》,后来成了成语。故事大意是:叶公很喜欢龙,屋里雕了、画了很多龙。天上的龙知道后就飞到他家,叶公一看见龙却吓得魂飞魄散。于是人们就用这个故事来讽刺那些表面上喜爱某种事物、赞同某种观点,但实际上并不如此的人,认为这样的人虚伪。因此,“叶公好龙”这一成语也就带着明显的贬义。但是,这个故事和它的寓意都是错误的。

龙是传说中的令人震慑的神物。据历来的图文描述,此物身躯极为雄伟,片片鳞甲熠熠发光,一对尖锐的长角耸起于额侧,多条粗硬的胡须突出于腮边,血盆大口中尖齿如锯,强劲的利爪不停张舞,连尾巴也能搅动风雨、激发雷电……面对如此恐怖的巨物,就算是世界顶级的武林高手也会匆忙逃命,何况大有可能是文质彬彬的叶公?所以,叶公害怕真龙完全合情合理,是不应当受到责备的。

按这个寓言的寓意类推,如果不敢与老虎、狮子、豹子等猛兽为伴,就不要画这些猛兽,否则,将沦为虚伪之辈。其实何止这些猛兽?就算是被认为“驯良”的驴子,有时也可能令人胆丧。可以想象,当喜欢画驴的黄在专心致志地挥动彩笔的时候,突然有一头驴子冲闯了过来,他不迅速闪身避走才怪呢!……于是乎,很多动物都被开除画籍矣!很多画家都沦为“叶公”矣!

中华民族子民向来都对龙极其崇敬。不过,在封建社会中,它属于皇家专有,只有皇帝才可以身披龙袍,只有皇子皇孙才可以称为龙子龙孙,其他人休想,否则就是大逆不道,连脑袋也保不住。这种情况直到清朝完蛋后才改变。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名叫侯德健的台湾歌星来大陆高歌了《龙的传人》一曲,进一步激发起龙热,导致众多中国人以为自己是龙种而满怀自豪。但是,如果龙真的降临神州大地,必定有很多人被当场吓死。所以,我们实际上也都是“叶公”!

言归叶公本身。据有关材料说,叶公原来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是春秋时期的楚国贵族,楚平王五年,他担任叶县(今河南省县一带)县尹(县的最高行政长官),很有政绩,被尊称为“叶公”。孔子慕名拜访他,交谈治政之道,但双方意见有分歧。孔子的弟子因此对叶公不满,便编造这个故事来进行讽刺。

此说未必完全可靠,可是《论语》确实收录了叶公与孔子的对话。其中一则清晰地反映出二人观点的差异:“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在其中矣’。”对话表明,叶公认为揭发自己的父亲偷羊是正直的表现,主张法治;孔子则认为亲人互相包庇才是正直,以“孝”为重。很清楚,在这一问题上孔子是错误的。

叶公好龙成语故事范文2

1、这种不切实际的理想,犹如叶公好龙,无法接受现实的考验。

2、辛亥革命的一系列起义最终将清廷打倒,并一举建立起了民主国家;当观看它的百年纪念活动之时,我想起了这个叶公好龙的故事。

3、这是一个“叶公好龙”的故事新编,是一个自以为有良知、关注弱势群体的女性学者面对若干农村劳动妇女的困惑和反省。

4、在一开篇,我想要说一个叶公好龙的故事。

5、他口口声声争着上前线,今天一听到枪声就已吓得面无人色,这种叶公好龙的表现,真是令人错愕!

6、你不是说喜欢音乐吗?真邀你去听音乐会,你又推说没时间,这与叶公好龙有什么区别!

7、这些人成天叫改革,实际上只是叶公好龙,真要他们提出改革建议时,个个噤若寒蝉。

8、嘴里天天说,"唤起民众",民众起来了又害怕得要死,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

9、曾参杀人,积非成是;叶公好龙,似是而非。

叶公好龙成语故事范文3

(赤峰学院 文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成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汉语词汇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成语由于形式简洁而涵义丰富,具有意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凝固性和风格的典雅性,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并被广泛使用。但是,因为大多数成语历史悠久,尤其是那些来自于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古代诗文的成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或初始义淹没而不被人所知,或使用义与初始义大相径庭,致使在理解或运用时出现错误,因此有必要加以分析,澄清历史真相,促进语言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成语;误用;初始义;使用义

中图分类号:H1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161-02

成语王国,千姿百态,异彩纷呈,雅俗共赏,古今同用。成语承载着丰富而厚重的人文内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虽然大多数成语产生的年代久远,但其内容仍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珍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就应该正确地理解它,运用它,避免积非成是,永远保持成语旺盛的生命力。

一、歪曲史实,使成语的初始义产生错误

成语无论是来自于历史故事,还是来自于神话传说,都蕴含着特定的思想内容,也反映出古人的爱憎情感和价值取向。但有的成语在产生之初,因为受某种社会原因的影响,歪曲历史事实,传达出了错误的信息,后人也就信以为真,其实是以讹传讹。

成语“叶公好龙”来源于历史故事,该故事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新序·杂事五》:“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受刘向的影响,千百年来,叶公就成了一个表面上喜欢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真正喜欢的人,该成语也就明显含有贬义。甚至连正史也采用这种观点,如范晔《后汉书·崔駰传》:“公爱班固而忽崔駰,此叶公之好龙也,试请见之。”唐代刘知几《史通·模拟》:“盖鉴识不明,嗜爱多僻,悦夫似史而憎夫真史,此子张所以致讥于鲁侯,有叶公好龙之喻也。”《中华成语大词典》对“叶公好龙”的解释为:“叶公喜爱龙,并非真意,只不过是摆摆爱好龙的样子。比喻表面上喜欢某种事物,实质上对这种事物并不了解或需要,甚至在真正面对时反而害怕。”[1]

而历史事实却并非如此。在历史上,叶公确有其人,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原名沈诸梁,字子高,由于他才华出众,所以于公元前524年被楚平王封于叶邑(今河南省叶县),故史称叶公。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发展农业,兴修水利。他率领当地民众所修筑的东、西二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之一,对叶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深受人民的喜欢和爱戴。据考证,叶公所画之龙,其实就是水利工程图。

但是因为叶公崇尚道教,奉行道家思想,这就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所信奉的儒家思想格格不入,尤其是汉代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叶公就被儒家学派的政敌后人所不齿,于是就编造出“叶公好龙”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使叶公一直被误解了两千多年。

二、脱离语境,使成语的使用义发生变化

成语的来源是多元化的,那些来源于现代的成语,容易被人们所理解,因此也不容易被误用,而那些来源于古代文献中的成语,或由于人们对该文献作者的思想缺乏深刻的理解,或由于人们对该成语出现的语言环境把握得不够准确,结果都会导致对该成语误解、误用。

成语“相濡以沫”,“原指离开水的鱼,互相用唾沫沾湿对方,以求得暂时的生存。比喻在困境中彼此用极其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2]。

今天人们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是用来歌颂赞美夫妻之间或亲人之间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仍然相互救助、不离不弃的深厚感情,明显具有褒义,与“同甘共苦”“生死与共”义近。但当我们了解了该成语的出处和上下文环境后,就会发现意思并非如此,甚至正好相反。

“相濡以沫”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和《庄子·外篇·天运》:“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今天人们只着眼于“相濡以沫”,而忽视了后面那句“不如相忘于江湖”,如果把这两个句子联系在一起,就不难看出,庄子是反对“相濡以沫”的,他认为,鱼与其在干涸的陆地上互相用唾沫湿润着对方,苟延残喘,还不如回到大江大湖,各自游走,互相忘却。庄子在这里通过鱼的处境变化想要说明这样一个道理:相濡以沫只不过是特殊环境下的特殊行为,是一种生存的必须和无奈。当人们脱离了困境,就会忘记了对方,忘记了自己,甚至忘记一切,回归到自由自在的境地,这才是最符合人们的“真性”的。由于人们对庄子的思想缺乏深刻的了解,所以就曲解了“相濡以沫”的原义。

“闭门造车”,“现在多比喻做事不顾客观情况如何,只凭主观愿望办事,脱离实际”[3],是个贬义词,主要用来批评或劝告那些办事只凭主观想象、不管客观实际的行为。但是“闭门造车”的初始义却与此大不相同,该成语出自宋代僧人道原的《景德传灯录》卷十九《余杭大钱山从袭禅师》“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意思是说关起门来制造车辆,出门也能和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合。宋人朱熹在《中庸或问》卷三中对这句话又进行了解释:“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指出之所以“闭门造车”,还能“出门合辙”,是因为造车时使用相同的方法,遵照统一的规格。因为古代车轮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只要合乎尺寸,出门就能合辙。由此可见,该成语的初始义不但不含贬义,反而是称赞“闭门造车”之妙。

“出尔反尔”,是今天人们经常用到的一个成语,意思是言行不一,自相矛盾,反复无常。常用于指责那些说话不算数的人,明显具有贬义。对“出尔反尔”这个成语,几乎所有的工具书都只解释了其中的“尔”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而对“出”“反”,可能认为比较容易理解,所以就不做任何解释。即便如此,“出尔反尔”怎么就会出现这样的使用义呢?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这种使用义呢?现在我们已经很难考证。

“出尔反尔”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是通过减省压缩的方式而形成的。如果仅看这一句话,意思确实不好理解,因此有必要把它放到当初的语言环境中。《孟子·梁惠王下》:“邹与鲁閧。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联系上下文,当邹穆公就如何处置见死不救的邹国百姓而向孟子请教时,孟子先是客观分析了邹国对待百姓的态度,然后引用了曾子这句话“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意思是说,当初你怎样对待老百姓,老百姓反过来就会怎样对待你。其实孟子在这里批评了邹穆公的治国之道。简单地说,出尔反尔,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一报还一报”,就是因果报应,而且是现世现报,与“说话不算数”实属风马牛不相及。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出尔反尔”的意义发生了质的变化,变成了现在这种使用义,其结果是不但影响了人们对“出尔反尔”初始义的理解,甚至反过来错误地理解了孟子这段话的意思。如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八五”规划重点项目子项目《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解释“出尔反尔”——“指言行前后不一,反复无常”,而举的例子就是《孟子·梁惠王下》的“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这就犯了以今释古的错误[4]。

“寄人篱下”也是一个常用成语,表面意思是寄居在他人的篱笆下,用以比喻依附他人生活,不能自食其力。如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回:“(薛蝌)想起邢岫烟住在贾府园中,终是寄人篱下。”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他在工商界老是寄人篱下,是不甘心的。”如果仅从字面来看,这种解释没有错误,其比喻义,即使用义也恰当合理,但如果联系该成语最初的语言环境,就会发现其意义与此大相径庭。

“寄人篱下”出自《南齐书·张融传》:“(张融)为《门律自序》曰:‘吾文章之体,多为世人所惊,汝可师耳以心,不可使耳为心师也。夫文岂有常体,但以有体为常,政当使常有其体。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在这里,“寄人篱下”是指文章著述因袭别人而无创造性。清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引用北魏祖莹的话“文章当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不可寄人篱下”用的也是这个意思。

三、不明语法,使成语的使用义发生变化

总的来说,对成语的误用,主要是因为对组成该成语的某一个词的误解,但对有的成语,由于人们不懂得或忽视了古代汉语特殊语法,因而导致误解、误用。

如“既来之,则安之”,现在人们常常把它理解为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在这里安下心来。甚至早在元明时期就已经这样理解和应用了,如元代吴昌龄《张天师》一折:“既来之,则安之,仙子请坐,容小生递一杯酒咱。”明代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既是两君好友,亦是一体的。既来之,则安之,且请一杯迟到的酒。”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解释,“之”字的意思没有落实,被忽视了,肯定有悖于该成语的初始义。

“既来之,则安之”出自《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这里的“来”和“安”都是使动用法,“之”是代词,指代“远人”。所以该成语的意思是:既然已经使远方的百姓来了,就应该使他们在这里安心地生活。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提出的治国策略,是孔子反对战争、主张仁政的表现。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经过时间淘洗的语言精华。成语言近而旨远,历久而弥新。我们要准确把握成语的意义和文化内涵,继续发挥成语在语言交际中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2〕〔3〕陈贵有.中华成语大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1466,1340,75.

叶公好龙成语故事范文4

在我国,有一则广为流传,讥讽不务实、图虚名的寓言故事,这就是“叶公好龙”。故事中说,叶公其人特别爱好龙,他把住所的梁柱上雕刻上龙,墙壁上绘画上龙,穿着的衣物上刺绣上龙,真可谓到处是龙、到处有龙。龙知道他如此喜爱自己,便去造访他。叶公见到真龙后,竟吓得魂不附体。

据史料记载,河南省的叶县,春秋时代确实有位姓沈名诸梁字子高的名宦,做过楚国叶县的县尹(或称县令),因此被称为叶公。楚国政权中没有郡之设,县即地方政权的最高机构,楚国国君称王,地方长官称公,这就是沈诸梁称叶公的来历。

由于有这则寓言故事流传,尽管叶公沈诸梁已作古2500多年了,可他被出尽洋相,一直被弄得声名狼藉,成了人们的笑柄。其实,真正的叶公沈诸梁是一位勤政廉政、不居功自傲、体恤民生、兴修水利的好官员。

史书记载,当时楚国遭到白公之乱,令尹子西被杀,惠王被劫,在国难当头之时,叶公挺身而出,他以龙旗为标志统帅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成了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经过生死搏斗,终于平定了叛乱,楚国国势才得以稳定;楚王赏封他为令尹兼司马,掌管军政大权。在他的辅佐下,楚国奠定了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基础。这样的功劳,可谓功勋卓著,但他有功而不自居,竟荐贤让贤,自己甘愿回到条件比较艰苦、地理位置偏僻的北疆边陲叶县,只作了个封疆之吏、地方长官。

关于叶公在叶期间的政绩,《战国策・楚策》有这样的记载:“叶公治理叶邑(今叶县)期间,兴修水利,灌溉农田,使地富一方、境强四域,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敬仰。”叶邑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经过的现叶县城南15公里澧河与烧车河交汇处,地处黄淮平原西南边缘,属浅山丘陵区向平原过渡地带,是南北交通枢纽和南北文化交错的十字路口;当时也是楚国北方的屏障,乃兵家必争之地。作为叶邑的最高军事行政长官,叶公继承其父的“扶民”主张,提倡农桑,兴修水利。

叶公到叶邑上任不久,他了解到以前的历任长官,都不注重水利建设,结果使水源丰富的好地方,变成了水患不断的“泽国”和灾害严重的地区,百姓苦不堪言。体恤民生的叶公组织人力,对叶邑的自然环境做了实地调查。他发现叶邑地形特殊,南高北低,是由浅山丘陵向平原过渡的地带。每到雨季,南山上的五龙口(五条沟水)如五条小龙般汹涌而下,跃过浅山丘陵,很快就把北面低矮的平地变为“泽国”。雨季过后,丘陵地带由于蓄不住水,又变为了旱地。北涝南旱,年年折磨着百姓。经过调查研究,叶公发明了以“陂”治水的方案。“陂”,就是在农田集中的村庄,修筑半圆形的深沟和堤,形状如同城池的护城河和城墙,当地百姓叫它水城。“陂”的作用,或防洪,或蓄水,它既能使平凹地方的房屋、农田免受水淹之害,又使雨季之后丘陵地带不受干涸之灾。叶公率领百姓在叶邑修了东西两陂,东陂用于拦洪,西陂用于蓄水。从此使叶邑百姓享受水利之益,再无涝旱之灾,数十万亩农田得以灌溉,无人不夸叶公功绩卓著、功德无量!

据《水经注》记载,西陂面积约1平方公里,东陂面积约20平方公里,足以浇灌几十万亩耕地。东西二陂是继孙叔敖筑芍陂之后的又一大型水利工程,比西门豹渠早百余年,比都江堰早200多年,比郑国渠早300多年。叶公筑“陂”治水,是中国最早的小流域治理水利工程范例。据史料记载,西汉的水利家召信臣和东汉的发明家杜诗,就是借鉴了叶公治水的经验,分别在南阳太守任上效仿叶公兴修水利,赢得了当地百姓的赞誉。

当地人叫北水城的“西陂”,前几年在平整土地中,被村民平填掉。东水城,当地人又叫南水城的“东陂”,现在还屹立在原址,2000多年来一直在发挥着效用,前些年“五龙口”即五个沟溪交汇处,被洪水冲出一个大豁口;去年开始,河南省水利部门又拨来专款,组织人员和机械修复。正在地头巡视麦田的南水城村60岁的女村民王意娃,指着绵延数华里的“东陂”说:“这南岭是老叶家修的,俺这儿的人得济几千年了,现在政府又接手弄,俺的地会打更多的粮,日子会越过越好。”

叶公好龙成语故事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寓言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作为一种区别于散文、诗歌的特殊文学体裁而被广泛采用,优秀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教学中需要学生去推理、去想象、去感悟言外之意。寓言教学还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格情操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功效,因此,重视小学生寓言教学,更好地发挥寓言教学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寓言的具体含义和特点

寓言是一种隐含着讽喻意义的简短故事,其讽喻的意义便是寓言给人的教训,其主题思想多是借小喻大、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此喻彼。因为寓言把教训寄托在故事中,所以在表现手法上常常采用拟人、比喻的方法,有较强烈的夸张性和讽刺性。被讽刺和夸张的对象,往往就在生活中,因此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教育性,加之篇幅短小,寓言里角色的语言、行为、思想方式及结果都比较可笑,所以很适合儿童阅读。

小学阶段所精选的寓言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揭示人生的真谛,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供了有利的凭藉。寓言故事人文底蕴深厚,学生在学习寓言故事的过程中,再现了作品的形象,并与作者、文本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也积淀了民族的精神、智慧和文化。

二、深刻体会寓言的内涵和表现手法

寓言的语言与其它文学样式有明显的区别,寓言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其语言通常具有简洁性和概括性。寓言的表现手法也具有多样性,或是比喻,或是象征,或是拟人,形象地告诉人们深刻的哲理。寓言作家总是借助比喻,运用讽刺、夸张的手法,塑造生动的寓言角色,如狡猾的狐狸、井底的青蛙、掩耳盗铃的人等都是可笑而又发人深思的角色,作家对这些角色不做形象的描绘,主要是通过角色出人意料的语言、行为、思想方法,用可笑而可悲的结局构成一个完整的、耐人寻味的小故事。

寓言最大的特色在于它不是《一千零一夜》的长篇故事,而是集精华于最少文字的极短篇,精炼的叙述加上生动的对话,使我们用最少的时间即可领悟人生的道理。而这生动的对话最能彰显人物个性,揭示寓意。因为在寓言中,寓体的语言大多是夸张的,其思想和话语表现出其无知和可笑。如,《自相矛盾》一文中,寓体前后的语言为“我的矛十分锐利,不论什么盾都能戳得穿!”“我的盾非常坚固,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这种带有强调意识的重复句式,让我们一眼就感觉到主人公前后的矛盾,直接揭示了寓言的中心思想,因而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从而揭示文章的寓意。

三、启发学生揭示寓意

揭示寓意的过程就是把故事中描写的动植物转移到社会或把此人此事转移到彼人彼事中去的过程,具体方法如下:

(一)从分析故事情节中揭示寓意

《小鹿遇虎》这篇寓言则是通过曲折动人的情节让我们对老虎与小鹿这两种动物身体的特点与它们因此而所遭受的险遇。让学生明白实用的东西不一定漂亮,美丽的东西不一定实用的深刻含义。

(二)从分析关键性的句子中揭示寓意

教学寓言应特别重视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语、句子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分析。这些关键词句一般都直接揭示了寓言的寓意。如《叶公好龙》这篇文章中通过对叶公的衣服、帽子、墙柱等地方都有龙的描写,及其后来见到真龙来后的神态、动作的描写,得出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由此可见做人处事要表里一致,不能虚伪的道理。

(三)从分析现实去揭示寓意

叶公好龙成语故事范文6

【关键词】小学低段儿童 课外阅读 引导方法

童年,孩子们最初的人生。在孩子们金色生命的早晨,应有阅读的滋养,应有书香的熏陶。因为,阅读是孩子们形成文化积淀的源泉,也是儿童美德形成的坚实基础。的确,对于孩子们而言,有一些书、有一些故事,童年时读到了、听到了,也就永远地铭心刻骨,成为激励一生奋发图强的动力;相反,童年时如若忽视了、错过了,也就可能是永远地忽视了、错过了,成为一个人终生的缺失和遗憾。

小学低段儿童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前期课目,是大语文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指出: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引导、教育孩子成为终身的阅读者就是我们为师者最大的责任。

长期从事低段语文教学,常常听到家长们这样的抱怨:给孩子买了许多书,可他们总是新鲜地看看里面的图画,很少认真地去读。家里堆放了那么多书,可每次出去又要买,买来又不读,这可怎么办啊?是啊,在对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教育中,我们该如何引领呢?如何成为他(她)们课外阅读的良师益友呢?我试着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激发阅读兴趣,振荡阅读童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课外阅读同样应从兴趣开始。孩子们只有对课外阅读充满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阅读中去,才能把课外阅读当作他们的一种享受、一种休闲,从而保持旺盛的阅读热情,主动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

但是低段的孩子们生性好动、缺乏自制力。罗森韦格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既然这样,不妨用精美诱人的绘画读本、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在低段教学中,我向孩子们展示了精美绚烂的绘画读本,并且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个个小故事,在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的时候,我告诉孩子们:“书本是一个精彩神奇的世界,有许多美妙的故事。谁能走进这个世界,谁就是咱们班的故事大王。”低段的孩子好奇心强、求胜心切,为了争当“故事大王”,班级中的孩子们经常人手一本,津津有味地看着课外书。看,阅读的号角就这样“的的哒哒”地吹响了。

二、投石问路,叩开阅读的大门

孩子们有了阅读兴趣后,我在班级中做了一项小调查:晒晒我的书。结果发现许多孩子把阅读的兴趣放在了《奥特曼》、《脑筋急转弯》等书上。此时猛然记起林文宝教授关于“阅读”的诠释:“阅读的本质是一种互动、一种休闲和游戏,是一种盲人摸象式的探索与尝试,是一种终身的本能行为或阅读习惯。”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儿童奇思妙想阅读时,需要一个童年伙伴暨有童心的“老师”,及时的去引导孩子们叩开阅读心扉的大门。

中国的文学,是一部漫长而辉煌的历史,是一片盛开异卉奇葩的艺术苑闱,是一座语言文字砌成的美丽宫殿,搏动着一个伟大民族丰富而深邃的灵魂。我愿做这个童年伙伴暨有童心的“老师”,与孩子们一道去叩开一扇扇阅读的大门。

1.由课文到书籍

当我们在学习《称象》一课时,当孩子们惊诧于曹冲年少奇才的智慧时,我告诉孩子们:“曹冲生活在三国时期,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像料事如神、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对朋友如手足有信义、对百姓极仁慈有爱心的刘备;豪气干云、身先士卒、爱兵如子的赵子龙等,有人还专门写了《三国演义》,想认识这些英雄的小朋友不妨去看看。”不久,班级中就出现了漫画《三国演义》、儿童读物《三国演义》,还出现了不少小三国迷呢!此后,许多孩子还看了《水浒传》等小说,至于《西游记》那更不在话下了。

2.由寓言、神话到书籍

寓言和神话在孩子们的阅读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有一次,因为讲到一个词语“叶公好龙”,孩子们不是很理解。我就给他们讲了一个小故事:古时候有个叫叶子高的人,总向人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欢龙。他在衣带钩上画着龙,在酒具上刻着龙,他的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纹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子高是如此喜欢龙,很是感动。一天,真龙降落到叶子高的家里,它把头伸进窗户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厅堂上。这叶子高见了,吓得脸都变了颜色,惊恐万状,回头就跑。真龙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实那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只不过是形式上、口头上喜欢罢了。我们学习的许多词语中,其实都隐藏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你们可以通过书本去了解这些故事。

此后,在班级的一次“故事大王”的活动上,孩子们还讲了“一鸣惊人”、“水滴石穿”、“五十步笑百步”、“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夸父追日”等寓言、神话故事,成语知识也融入了童心。

3.由娃儿书到科学知识

娃儿书除了带给孩子们娱乐以外,还带给孩子们知识。记得一次在和孩子们探讨“动物尾巴的用处”时,许多孩子们拿出了自己带来的《十万个为什么“动物篇”》,以及《蓝猫淘气三千问》等娃儿书,他(她)们在娃儿书中不仅找到了很多关于动物尾巴的用处,有些科学知识也潜移默化的进入了脑海,是我也不曾想到的,看着孩子们相互借阅,我心里一阵欣慰。

4.由作者到书籍

一些优秀的儿童作家创作的儿童文学,对孩子们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而孩子们也在心里默默地喜欢着这些作家,会因为作家的影响而选择作品。如郑渊洁的《贝塔和舒克》系列,在孩子们心目中,这两只聪明可爱的小老鼠一点也不逊色于孙悟空的;另外如英国作家罗琳的魔法系列书籍《哈里·波特》,孩子们在时时为哈里揪心的同时,也深深迷恋着那个用扫帚当飞行器、用魔法棒念动咒语的神秘世界。

其实,适合孩子们的课外读物有很多,他(她)们在投石问路时,关键是我们这些引路的老师。正如梅子涵先生说的:“让我们都成为孩子阅读的点灯人,给孩子点亮一盏盏文学之灯,让它照亮着孩子长大。让孩子们更优秀、更完美。”

三、搭建少儿阅读平台,分享孩子们的快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过程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欣赏,无时不在影响着孩子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心理学也认为:每当阅读者读完某一文本时,总是有一种与人交流和对话的欲望,而这一欲望的达成,有可能促进其的阅读理解,刺激其阅读兴趣。因此,创设让学生自由发挥的展示舞台,多层面构建积极的语文课外阅读评价场,让学生获得阅读的成就感就如给学生的读书实践装上了动力,可以源源不断,激发其后续阅读的内驱力。

1.摘录好词好句,沉淀文化素养

有一句俗语叫:“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许多孩子在阅读课外读物的时候,喜欢把好的句子、词语记录下来,学以致用。有一次,在课堂中使用比喻句。我们班级的殷徐佳站起来说:“金黄的落叶好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它们在秋风中跳圆圈舞。”真是一语惊人啊,我不禁十分好奇:那么优美的句子她是怎么想到的。她十分自豪地说:“我在一本书上看到的,就把它记了下来。”这时,许多孩子们也纷纷拿出的“阅读成果”给我看,我认真地看了几本,发现有的孩子记下了古诗;有的孩子记下了好的句子;还有的孩子甚至记下了一段话!原来在这不经意间,孩子们已经在阅读的路上迈出了可喜的小步。

2.评价人物,张扬独立的个性

在孩子们的课外读物中,离不开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物。西方有一个谚语:“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孩子们不能井井有条、头头是道地评价书本中的人物,但他们幼小的心中,对不同的人物也有自己的看法啊。比方说《西游记》,大家都非常喜欢孙悟空,认为他本事大、一路斩妖除魔帮助唐僧西行取经。可对猪八戒,大家的评价就不一样了:

一个说:猪八戒不好,就知道吃!

一个说:是啊,一遇到什么情况,猪八戒就想分家了,他和孙悟空不是一条心!

但也有人说:猪八戒很可爱啊,我一看见他就想笑。

也有人说:我喜欢猪八戒。孙悟空和唐僧吵架的时候,猪八戒也帮孙悟空说好话的。

你看,孩子们在课外读物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评价方式,他们不受外人的意见而左右,完全童心率性而为。

3.续写故事,感受生命的精彩

阅读本是对生命的拓展,是促进生命发展的有效手段。为真正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我努力在孩子们读与写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有些儿童读物就给了孩子们一次试写的机会。比方说《丑小鸭》,有些孩子们就续写了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以后,有一次,它回到了妈妈的身边,丑小鸭看着兄弟姐妹惊诧的目光,一点也没有嘲笑他们,反而说:“大家好,我就是丑小鸭。以后,我会经常回来看你们的。”在孩子们的笔下,丑小鸭不仅拥有美丽的外表,而且内心也是非常善良的。它摒弃了一切不快乐的往事,怀着一颗宽容、善良的心回到了兄弟姐妹当中。这种宽容、善良的人性是文学的魅力,是生命中最精彩的一部分。

在班级中,我们不仅为孩子们搭建了“故事大王”、还为孩子们搭建了“我是读书小能手”等舞台。通过阅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分享生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