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调查报告范例6篇

网瘾调查报告

网瘾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 因特网;行为,成瘾;学生;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R 1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2-1113-03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青少年越来越多地使用网络,由此而引起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等不良行为越来越突出。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为了解河南省农村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等不良行为,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6年4-6月对河南省4个省辖市农村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河南省4个省辖市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首先在每个省辖市确定1个县,每个县将中学按类型分为普通初中、重点初中、普通高中、重点高中和职业高中,对各层所有学校登记编号,每层随机抽取1~2所学校;学校确定之后,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2个班,班级一旦确定,该班所有学生参加调查。共调查学生8 316名,其中男生4 281名,女生4 035名;初中生3 305名,高中生5 011名。年龄在11~20岁。

1.2 方法 参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制定“河南省农村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影响健康的行为和不良生活方式,网络使用情况和网络成瘾是其中一部分调查内容。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学校卫生专业人员担任调查员,在学校保健教师的配合下,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班级教师不在调查现场,允许学生对不愿回答的问题不予填写,并声明对学生填写内容严格保密,整个调查过程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根据Young[2]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确定网络成瘾行为:(1)过去7 d内,平均每天上网超过4 h;(2)不上网时,仍在想网上的内容;(3)因不能上网而感到无聊、焦虑;(4)期望上网时间比目前更长;(5)上网的时间经常超过预期;(6)想不上网,但无法自控;(7)因上网不能完成作业或干脆逃学;(8)向家长、同学、教师隐瞒上网事实;(9)因上网与教师或家长发生冲突;(10)借上网以摆脱困境、抑郁、无助或焦虑情绪。 根据Young 使用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结合本次调查实际情况,将(2)~(10)指标中出现4项及4项以上者定为网络成瘾行为倾向,将出现(1)和至少(2)~(10)指标中的4项者,称为网络成瘾。

1.3 统计分析 调查数据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录入,并采用双录入法对录入数据进行核查,以保证录入数据的准确可靠,运用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上网情况 被调查的8 316名中学生的总上网报告率为54.7%(4 546/8 316)。男生上网率为66.2%(2 834/4 281),女生为42.4%(1 712/4 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607,P<0.01)。初中生上网报告率为42.9%(1 417/3 305),高中生上网报告率为62.4%(3 129/5 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955,P<0.01)。不同年级学生上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695,P<0.01)(表1)。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上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174,P<0.01),职业高中最高,普通初中最低(表2)。

2.2 长时间上网情况 农村中学生在过去7 d里,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为1 h的报告率为10.0%,2 h的报告率为5.1%,3 h的报告率为2.2%,4 h的报告率为2.7%。

2.3 上网目的 农村中学生上网目的中最普遍的是聊天,占61.1%,其中男生报告率为58.6%,明显低于女生(65.2%)(χ2=19.954,P<0.01);多媒体娱乐占60.6%,其中男生报告率为59.4%,明显低于女生(62.4%)(χ2=4.159,P<0.05);上网玩游戏的农村中学生占44.1%,其中男生报告率为59.3%,明显高于女生(19.7%)(χ2=691.838,P<0.01)。在与学习有关的上网行为中,通过上网浏览新闻或其他信息的中学生占34.7%,查阅学习资料的中学生占24.6%;收发电子邮件、利用网络下载软件、参加BBS论坛的中学生分别占12.9%,11.3%和7.0%;有其他目的的中学生占9.2%。

2.4 网络成瘾行为 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为11.3%,男生为17.1%,女生为5.2%,男生明显高于女生(χ2=293.799,P<0.01);初中生为9.4%,高中生为12.5%,高中生明显高于初中生(χ2=18.540,P<0.01)。网络成瘾报告率为1.5%,男生为2.6%,女生为0.4%,男生明显高于女生(χ2=67.530,P<0.01);初中生为1.9%,高中生为1.3%,初中生报告率明显高于高中生(χ2=4.104,P<0.05)。

2.5 网络成瘾行为和学习成绩的关系 学习成绩好者的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为6.5%,学习成绩中等偏上者为7.5%,学习成绩中等者为8.1%,学习成绩中等偏下者为15.7%,学习成绩差者为26.5%。网络成瘾行为和学生学习成绩有负相关趋势。

2.6 家庭类型和网络成瘾行为的关系 核心家庭农村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为10.8%,非核心家庭农村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为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60,P<0.01)。

2.7 住宿类型和网络成瘾行为的关系 在校寄宿生网络成瘾倾向的报告率为10.2%,走读生网络成瘾倾向的报告率为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05,P<0.01)。在校寄宿学生网络成瘾的报告率为0.3%,走读生网络成瘾的报告率为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7, P<0.05)。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农村中学生的上网报告率为54.7%,低于河南省城市中学生(76.2%)和其他城市中学生[3-4],可能是由于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低于城市所致。但是,根据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农村互联网用户规模迅速增长51%,增速超过城镇[5]。

农村中学生上网目的中最多的是聊天(61.1%)、其次是多媒体娱乐(60.6%)和玩游戏(44.1%),男生嗜好上网玩游戏,女生迷恋于聊天与娱乐,此结果与其他报道类似[6-8]。农村中学生对互联网的使用也存在较为严重的失衡现象,与城市中学生相比,农村中学生课余活动相对较少,更容易沉迷于网络。

本次调查在评价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方面采用网络成瘾倾向和网络成瘾2项指标来描述,能更为全面、真实地反映河南省农村中学生群体中发生网络成瘾行为的特征。学生网络成瘾的报告率虽然仅为1.5%,但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高达11.3%,并且大多数成瘾指标的发生比例都较高,说明网络成瘾行为在农村中学生中的危害不容忽视。

无论上网率还是网络成瘾率,男生均高于女生,可能与男女生个性差异有关[9-10];网络成瘾行为已对农村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负面影响;非核心家庭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和网络成瘾的报告率均明显高于核心家庭的中学生;非在校住宿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和网络成瘾的报告率均明显高于在校住宿的中学生[11-13]。

目前,尽管农村中学生的上网率低于城市中学生,但随着农村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农村中学生上网行为将迅速增加,由此而带来的网络成瘾问题将会显著增加。如何引导中学生合理使用互联网是当前青少年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家庭、学校、社会应高度重视不良网络行为对青少年学生的危害,根据其特点,对中学生上网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政府应加强对网吧、网站的监管,更重要的是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4 参考文献

[1] 林绚晖.网络成瘾现象研究概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1):74-76.

[2] YOUNG KS. Psychology of computer use: XL. Addition to the Internet: A case that breaks the stereotype. Psychol Rep,1996,79(3 pt 1):899-902.

[3] 梁振山,何健,杨汴生,等.河南省城市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流行病学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8):699-700.

[4] 谢雯,方东玲,李晓驷,等.合肥市男女高中生上网情况调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3):205-207.

[5] 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省略.upload files/doc/2007/7/18/113843.doc[2007-07-18].

[6] 江光荣,胡姝婧,韦霞霞.武汉市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2):121-122.

[7] 刘辉,方群,孙照平.江苏省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流行病学研究.中国校医,2006,20(4):346-348.

[8] 刘梅艳,苏玲.2005年福州市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预防医学论坛,2007,13(4):329-330.

[9] 姚应水,高尘,周访华,等.大学生网络使用及网络成瘾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0):844-846.

[10]章容华,陈卫平,祝一虹,等.浙江省高中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16-618.

[11]张兰君.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多因素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4):279-280.

[12]季成叶,主编.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综合报告2005.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39-144.

网瘾调查报告范文2

【关键词】高校学生 网络成瘾 问题分析 结论

一、高校学生网络成瘾问题

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因此有学者称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5.1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38.3%。同时,调查显示,平均每个网民上网时长达18.7小时每周。在数量巨大的网民中,青少年占据了56.5%,其中高校学生是网络使用最频繁的群体,数据显示,高校学生互联网使用率已经达到96.1%。如此高的比例显示高校学生是受到互联网影响最普遍、最广泛的群体。同时又因为这一群体心理上的不成熟,以及抵制诱惑、辨别好坏的能力有限,导致网络成瘾问题突出,需要引起相当的重视。

二、上网情况调查统计

本研究以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10~12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首先了解高校学生的上网时段和上网时长。在剔除无效问卷后,共得到有效问卷608份,有效率达93.4%。

如上表所示,在上网时段和时长上,晚上时段和2~6小时时长占比较高,反映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把握上网时段,控制上网时长。然而,数据显示凌晨期间上网及每天上网时长超过6小时的占比在高年级学生中较高,这表明网络接触越久,依赖性越强,越容易出现网络成瘾问题。

三、网络成瘾调查分析

在上网情况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网络成瘾问卷调查表,重新设计修改调查表中的21个问题,其中每个问题有5个选项,分别为A几乎没有、B偶尔、C有时、D经常、E一般都是,对应的分值分别为:A选项为1分、B选项为2分、C选项为3分、D选项为4分、E选项为5分。在每个学生答题完毕后计算他的总得分,得分低于30分代表不存在网络成瘾问题,得分在30分到50分之间为轻度网络成瘾,得分在50分到70分之间为中度网络成瘾,得分高于70分为高度网络成瘾。具体调查结果见表2。

如上表所示,大部分调查对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问题,这表示网络成瘾在高校学生中不是个案,而是普遍现象。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出现网络成瘾问题的学生占比达74%,这数据远远高于南京大学社会系于2006年所作的调查结果,当时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中出现网络成瘾问题的比例只有43.7%,在短短几年时间中,网络成瘾比例剧增,这体现了高校在网络成瘾问题上的关注不够。另外,相比中、低年级,高年级的网络成瘾问题更加严峻,高年级出现网络成瘾问题的学生占比达80%,远高于平均水平,其中高度网络成瘾占比达12%,突显出高年级网络成瘾问题的严峻性。这也表明随着接触网络时间的增加,对校园生活的适应,高校学生网络成瘾占比呈增长趋势。此外,值得欣慰的是绝大多数网络成瘾者属于轻度网络成瘾,可以通过即时的教育与积极的宣传,转变高校学生的上网观念,缓解高校网络成瘾问题。

四、调查结论

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的上网情况调查和网络成瘾调查发现网络成瘾是一个普遍现象。绝大多数在校学生对网络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心理,这种心理随着其年龄的增长,以及年级的提升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总的来说,高年级学生整体上更容易对网络产生较强的依赖性,且更多的是为了娱乐。而中年级、低年级学生相比高年级学生在网络成瘾的比例上更低。这一次的调查也为今后的一些研究工作,包括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探究、如何就网络成瘾对症下药、是否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预防网络成瘾等提供了详细可靠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1):4.12-16.

[2]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4):9-10.

[3]Young KS.Interac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J].CybcrPsychology and Behavior,1998,(3):237-244.1-2.

[4]章成斌,吴代莉.大学生网络成瘾症原因、可自愈性特点分析及防治对策 [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5(2):38-40.

[5]王梁.大学生网络依赖状况分析――基于南京六所高校的调查.中国青年研究,2006,(5):34-36.

[6]马波.医学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 [J].中国健康教育,2006,(7):123-125.

网瘾调查报告范文3

你是不是去哪先问WIFI有无,密码多少,确认有“网”才有安全感?

你是不是每隔几分钟便想瞄一眼手机,要是连条新微信、新微博都没有便怅然若失?

你是不是已然染上“更新强迫症”,一看到电脑或手机软件图标上有数字便忍无可忍,不把最新版本全部下载誓不罢休?

明明只想上网放松10分钟,却沉沦在淘宝、视频、小游戏、朋友圈里无法自拔,不知不觉五六个小时就这么过去――你是不是已经不止一次被自己无节制的浪费光阴而打败!

“网瘾”,离开过吗?

据《2009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在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群体约占14.1%,人数约为2404万,其中竟然有90%认可网上发展,当年被评价为“重度网瘾”的青少年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不过是135.5分钟。而就今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国人平均每周上网时间已长达26.1小时,平均每天上网时长为3.7小时,其中大学生的日均在线时长更超过8小时!

在全民上网、随时随地皆有网的当下,“网瘾”早成为不是问题的“问题”。十年前一提到“网瘾”便被父母灌输是“虎豹豺狼”的年轻人,如今却在习以为常地过着昼夜忙“网”的生活。

那么,每天泡在网上动辄数个小时,都干些什么?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网民的上网诉求是娱乐,其主要的上网行为包括即时通讯、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网虫”们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

首当其冲,网游被公认为是诱发网瘾的罪魁祸首。而青少年网民,特别是中小学生群体,是网游类应用的“重灾区”。十年来,无数用生命玩游戏的少年在二手烟、方便面,在日复一日的熬夜刷级中走向迷失。有人玩出了干眼症、鼠标手、键盘腕;有人荒废学业,与父母反目成仇;更有极端者为了升级装备不惜偷窃,酿成凶杀惨案就在数月前,江苏南通一名高三学生为了表达戒网之决心竟自行挥刀砍断左手。《2014智能化网游调研报告》首次将网游成瘾族定义为“脑残”玩家,《报告》认为,我国在网游中已经失去自我的脑残玩家人数超过1亿人。

紧随其后,网聊成为滋生网络依赖的第二大毒瘤。微博微信的好友规模成百上千,QQ头像频频闪烁,这就是现代人垂青的交流方式。可是习惯了爆粗口、拍板砖、摆出恶俗表情的网聊生态,想让“火星人”们走到现实中好好说话,恐怕很难。况且,从最初的聊天室,到如今的视频真人秀直播间,包括陌陌、QQ附近的人、微信摇一摇等交友工具,往往暗藏“网钓”陷阱。有人被拍下视频,有人在美女图的诱惑下一次次汇款,糊里糊涂被诈骗数万。

随着电子商务的风行,网购也成为上网成瘾的新型病因。看到鲜红的折扣标识,再加上好友的晒单刺激,宅人一族就抑制不住消费冲动。虽然常常抱怨买到“无用之物”,也把“再买就剁手”挂在嘴边,可就是这样花光了收入,剁手族长成“千手观音”。2013年初普华永道名为《顾客主导市场》的调查报告称,中国人网购热情颇高,约七成每周至少网购一次,是欧洲消费者的近四倍、美国和英国消费者的近两倍。

网瘾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 医学生;网络成瘾;相关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3(c)-123-02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因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社会、心理功能的损害[1]。大量研究证明,网络成瘾对人的身心健康、社交、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造成严重影响。网络成瘾现象在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大学生中比较严重[2]。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展了针对网络成瘾问题的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成瘾的现状、成瘾原因及成瘾后的心理和行为改变等方面。本文旨在研究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以及累积性伤害的主要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8年6~7月抽取郧阳医学院10个系大一至大三的1 0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尽量抽取每个系大一至大三的学生。正式调查发出问卷1 000份,回收950份,有效问卷830份。其中,男生303人,女生527人;一年级325人,二年级275人,三年级230人;所有受试者年龄均在18~23 岁之间。

1.2 方法

根据陈淑惠教授1999年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3-4]、参照中国互联网中心所用的上网情况调查问卷,自编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表。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视力,学习成绩,人际关系,身心状态,网络使用的动机、开销、时间及时段,强迫性上网,网络成瘾戒断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人际关系与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等。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调查结果

2.1 网络使用基本情况

学生平均上网时间,男生长于女生:40.1%男生上网时间多为2~4 h,78.8%女生为1 h以下。上网目的:男生在线游戏(28.2%)的比率明显比女生(0.8%)高;而女生在线聊天交友(70.9%),看电影、听歌(75.2%),查资料(66.7%),收发邮件(28.4%)的比率比男生(男生分别为63.4%,61.1%,51.2%,2.2%)高。

2.2 网络成瘾评价结果

量表得分情况:男生在中文网络成瘾全量表、网络成瘾耐受性、强迫性上网行为、网络成瘾戒断症状、人际关系与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方面的得分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 1 网络成瘾情况在不同性别学生中的差异(分)

2.3 其他结果

比较网络成瘾学生和非网络成瘾学生在性别、年级、视力下降、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差异后,发现网络成瘾的学生中男性比例较高,视力下降比例更多,成绩和年级构成无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 2网络成瘾学生与非成瘾学生其他方面的差异

3 讨论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5.0%,与近期李晓驷等[5]研究的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5.11%)较一致,但比国内一些报道[1,6]网络成瘾发生率(9.6%~14.2%)低,这可能与本次调查研究对象是医学生有关,也可能与不同调查所使用的网络成瘾问卷不同有关。

男生的成瘾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女生,表明男生比女生更有可能出现网络成瘾现象,与杨正诚[7]研究一致。大部分男生对计算机兴趣更大,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与计算机的接触较多,使用网络的机会及上网时间较多,因而相对容易出现网络成瘾的现象。成瘾组视力下降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另外,适当的使用互联网会对个人的心理行为、个性表现以及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8],因此,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十分重要。

网络成瘾学生在年级和学习成绩的构成方面没有差异,与冯晓黎等[9]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抽样方法和样本含量较少有关。

[参考文献]

[1]林绚辉,阎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81.

[2]余喜.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和预防策略[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1):40-41.

[3]陈淑惠.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之编制与心理计量特性研究[J].中华心理学刊,2003,45(3):279-294.

[4]陈淑惠.我国学生计算机网络沉迷现象之整合研究一子计划一:网络沉迷现象的心理病理之初探[Z].国家科学委员会专题研究计划,1999.

[5]李晓驷,李泽爱,谢雯,等.合肥市中学生网络成瘾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51-54.

[6]谭三勤,李增庆,曾腊初,等.长沙高校使用因特网学生中病理性使用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9):649-651.

[7]杨正诚.大学生网络成瘾、社会支持与生活适应关系之研究[D].台湾东海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8]傅家宝,金良怡,宋永喜.大学生网络成瘾综合征的心理研究综述[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67-69.

网瘾调查报告范文5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8-0627-01

随着网民数量的剧增,上网的年龄结构呈现低龄化趋势 。本文调查中小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及上网时间,为针对中小学生中网络成瘾的状况确定教育对策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方法,在浙大附中(重高)、杭州市交通职业高中(职高)、湖州信息工程学校(职高)、富阳新登中学(普高)4所高中的高二年级和杭州市4所初中的初二年级以及杭州市4所小学四至六年级中各抽取6个班级,共确定3000名中小学生为调查被试,删除不上网学生,收回有效问卷2640份,其中小学生706人,初中生846人,高中生1088人;男生1419人,女生1221人;城市1900人,城镇468人,农村272人。

1.2工具

1.2.1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人口学资料和上网时间。

1.2.2网络成瘾诊断问卷[1] Young根据对病态的诊断标准修订而成。共8个题项,均做“是”和“否”回答,如果被试对其中的5个题项给予肯定回答,就被诊断为网络成瘾。此工具简单易行,是目前常用的用来筛选网络成瘾的工具。

1.3统计方法 进行秩和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2.1中小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

2640名中小学生中网络成瘾者230人,检出率为8.7%;在学段上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4.22,P

2.2成瘾者与未成瘾者上网时间差异比较

采用曼-惠特尼的秩和检验表明,中小学生网络未成瘾者平均每周上网时间少于网络成瘾者(12.2±15.0/7.1±15.5, Z=-9.988,P

3讨论

本调查发现浙江省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率为8.7%,与郑燕等人在浙江省抽样调查比例7.4%较为接近[2],但低于北师大学者王铟等人对北京市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14.8%[3]。由于采用的诊断工具都是美国学者Young编制的量表,网络成瘾比例上的差异可能是地区之间的差异造成的。本调查还表明网络成瘾率随学段增高而增高,男生成瘾率高于女生,这一结果与已有研究结果[4-5]一致,说明网络成瘾随学生年龄增长有发展的趋势,并在是否容易成瘾上存在性别差异,因此,在对中小学生开展网络成瘾预防教育时,要将中学生和男生作为重点教育的对象。本调查还显示每周上网时间成瘾者多于未成瘾者,高中生多于初中生,初中生多于小学生,男生多于女生。结合本调查的网络成瘾率呈现出随学段增高和男生成瘾率高于女生的结果,说明中小学生网络成瘾与每周上网时间有关,但其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王智,江琦,张大均.网络成瘾者的编码和再认实验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1):106-112.

[2] 郑燕,李宏汀,葛列众.城镇中小学生网络心理的调查研究.中小学电教,2006,(12):71-80.

[3] 王铟,沈绮云.互联网对中小学生负面影响的调查与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10):5-10.

[4] 李晓驷,李泽爱,谢雯,等.合肥市中学生网络成瘾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1):51-54.

网瘾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成瘾;情绪状态

美国心理学家杨(Kinberly S Young)认为,网络成瘾与沉溺、酗酒、吸毒等无异。处在13~18岁年龄段、身心迅速生长发育的中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重灾区[1],目前国内对中学生的关注及干预较少。此研究通过调查了解营口地区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流行病学特点,探索网络成瘾对中学生情绪状态的影响,为中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及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营口市区中学中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借助随机表在抽中的6所学校,每校三个年级,男女生各30例约1080名学生为具体入组对象。

12研究工具

121一般情况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年级、家庭情况等。 症状自评量表[2]。网络成瘾问卷,该问卷由美国皮兹堡大学Kimberly Young编制,该量表被多个研究作为筛查诊断的工具[3]。

122步骤被调查学生填写症状自评量表和网络成瘾问卷。为保持资料的完整性,调查问卷只用编号,不记名,待被试者填完该表格后由调查者当场收回。共回收有效问卷1040份。

123数据处理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管理,使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在1040份回收问卷中,788人(7577%)报告接触过网络,其中男404人,女378人,初中生410人。788人中有38人被诊断为网络成瘾者,检出率为482%。

22两组性别受教育程度差异比较性别构成比存在显著差异(χ2=8029,P=0005)。初高中构成比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χ2=15351,P=0000),高中生(794%)IAD的发生率高于初中生(195%)。是否是独生子女的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是否单亲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显著,单亲家庭网络成瘾的可能性更高(χ2=8969,P=0003)。

23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网络成瘾者SCL90总分与各因子得分均高于非成瘾者(P

3讨论

营口市中学生可能有网络成瘾问题的发生率调查结果显示有482%,其中高中生的问题更加严重,达794%。这与Ko CH报道的结果一致[4]。

本研究表明,随年级的增长,可能有网络成瘾问题的发生率逐渐提高,高中生的发生率大于初中生,说明年龄是一个风险因子。男性可能网络成瘾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生有较强的攻击性[5]、富于好奇和冒险精神等心理特征有关。单亲家庭及其他不完整的家庭的孩子,常伴有爱的缺失,更容易去寻找网络途径来补偿。

对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中学生网络成瘾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躯体不适感,同时伴有人际关系的损害。

进一步调查显示,网络成瘾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高于无网络成瘾的中学生。大多数患者在对互联网成瘾之前常常已经患有其他的心理障碍特别是抑郁症和焦虑症[6]。由于逃避无助感、空虚感而在网上寻找慰藉,产生网络成瘾;而网络成瘾又加重了包括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心理卫生问题。如此恶性循环,导致焦虑、抑郁情绪越重、网络成瘾越重。中学阶段正是接受教育丰富知识的良好时期,如不能及时处理和进行有效的干预,将一生无法弥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黄芩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职业与健康,2004,20(9):9899.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3135.

[3]林伟,黄子杰,林大熙 医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及其与情绪状态的相关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7):501503.

[4]Ko CH, Yen JY, Choe CC Cender differences and related factors affecting online gaming addiction among Taiwanese adolescents J Nerv Ment Dis,2005,50(7):407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