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读书计划范例6篇

七年级读书计划

七年级读书计划范文1

关键词:指导名著阅读;研读分析;储备知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本不是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这“种种的书”首推经典名著。名著阅读是课外阅读中的一大重点,新的初中语文教材就增加了《名著的推荐与阅读》专项。与此同时,中考也已经把名著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查内容,这都为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由于初中教学时间紧、学科多,学生能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非常少,而名著阅读更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大工程,令很多学生望而却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从自身做起,运用更便捷、更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把名著阅读落到实处呢?

一、认真研读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是中考指挥棒,是中考内容的风向标,因此,认真研读课标要求是指导名著阅读的首要任务。

新课标对中小学生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七至九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根据这些要求,初中语文教材每一册都安排了“名著推荐与阅读”。具体安排如下:七年级(上):《汤姆・索亚历险记》;七年级(下):《西游记》;八年级(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年级(下):《水浒传》;九年级(上):《格列佛游记》;九年级(下):《朝花夕拾》。

在认真研读了课标要求,在对学生阅读指导时才会心中有数,脑中有序。

二、仔细分析中考题型

为了更好地落实课标要求,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自2004年始,课改实验区的中考语文试题中大都设置了“名著阅读”检测题,时至今日,“名著阅读”题题型多样、内容丰富。

下面就苏州市自2008至2013年的所有名著阅读的中考题型来具体分析:从考试出现频率来看,6年以来,《水浒传》出现过4次,《西游记》出现过3次,可以看出《水浒传》和《西游记》每年必考其一,甚至两篇均考,而其他《汤姆・索亚历险记》《格列佛游记》《朝花夕拾》均只出现过一次。就题型来看,主要是精彩情节讲述、重点人物性格分析,以主观题为主,而客观题几乎没有出现过。

三、精心安排阅读计划

俗话说:“前不算,后要乱。”“做事没计划,盲人骑瞎马。”名著阅读也是一样,要有计划性。初一的学习任务最少,初三最紧张,同时本着前紧后松的原则,可在名著阅读完成的安排顺序上作适当的调整。比如说,七年级上学期完成《汤姆・索亚历险记》,寒假完成《格列佛游记》;七年级下学期完成《西游记》,暑假完成《水浒传》;八年级上学期完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寒假完成《朝花夕拾》;八年级下学期完成《西游记》和《水浒传》的相关影视剧的观看;九年级查漏补缺,扩充阅读。如此有序的安排,既让学生知道阶段任务,又让阅读张弛有度,延伸自如。

四、充分储备自身能量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真正引导好学生的名著阅读,必须先用名著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的“桶”里装满名著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也即做足名著指导前的储备功课。

1.反复读透作品内容

《三国志・魏书》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书要反复读,方能领悟其要义。媒体人曹景行在湖南大学演讲时也主张:经典名著不可浅层次阅读,需要反复看,甚至一生都要阅读。如果教师都未能将这六本名著读通读透,又怎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去指导学生呢?精彩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描写、丰富的人物性格、深刻的思想意义……又岂能仅从点滴资料与讲义中去寻求答案?所以,反复读透作品内容是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做到的。

2.广泛了解相关知识

仅仅多看几遍名著还远远不够,毕竟名著涉及的相关知识还有很多。只有教师涉猎了广而博的知识,才能在指导阅读上游刃有余、收放自如。比如说,在引导学生阅读《朝花夕拾》时,我先反复精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狗・猫・鼠》《元常》等篇目,我还查看许多关于鲁迅作品的评论,对于鲁迅的相关小说、杂文、散文诗也要了然于胸。在指导《西游记》的阅读前,我先查找有关神魔小说的介绍,再翻阅关于该作品的评论,同时还浏览了《东游记》等相关作品。如此种种,为的是做一个先有“一桶水”的教师。

布鲁纳说:“教师不但是传授者,而且是模范,看不到语文妙处及其威力的教师,就不见得会促使别人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内在的刺激力。”的确,一个不喜欢阅读,不喜欢阅读经典名著,一个不知经典名著“妙处”的语文教师,又怎能使他的学生感受到经典名著的魅力?

七年级读书计划范文2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与内容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又在初中学段阅读中指出,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名著阅读的任务量是庞大的。人教版语文课本中名著阅读的编排体现了课标中“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的理念,只以“名著导读”形式附录在读本的最后,教参中也没有相应的阐释和解说,给了语文教师较大的选择、利用的空间。这既给教师带来了较大的自由,也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所以,语文教师需要通过相关学习,掌握名著阅读整合策略,重新构建名著阅读框架和体系,具备把分散在诸册语文课本中的名著加以整合的能力,以及正确实施名著教学的能力。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整合的意义和价值

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完整阅读的名著共有14部。这些名著分散在六本书中。相对零散,系统性和序列性的特点不明显。名著阅读整合就是对这些名著从不同角度进行取舍、配置、融合、调整,使名著阅读形成条理性、系统性,充分发挥名著作为人类文化精华对于学生的重要作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整合的意义和价值在于:

1.构建合理化的名著阅读体系,使学生的名著阅读形成条理化、系统化,以杜绝名著阅读的随意化、零散化。2.选择最优化的阅读内容和方式,“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养成读整本书的好习惯。3.制定最合理的阅读目标,力求使名著阅读发挥最大价值,使学生通过名著阅读增长见识,启迪智慧,切实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整合策略

在名著阅读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性,根据自身特点、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学情境及需求对名著进行再创造。名著阅读整合的策略包括很多方面,这里,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谈起,一是名著阅读的调整,二是名著阅读的拓展。

(一)名著阅读的调整

主要指对名著篇目在教材中的顺序进行调整。由于受地域和学生实际的限制,以及名著本身的限制,教师在使用名著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做适当调整。在调整时首先要考虑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其次,要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爱好。再次,要考虑到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最终,使名著阅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1.按照从易到难,从短到长的顺序,将教材后提供的名著阅读篇目,进行适当的调整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篇目调整分布(一)

名著阅读计划(14篇)

年 级 书 目

年 (上) 《格列佛游记》

九(下) 《水浒传》

简装本 《繁星・春水》

《伊索寓言》

(下) 《海底两万里》八(下) 《童年》 《昆虫记》

年 (上)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骆驼祥子》 《名人传》八(下)

(下) 《水浒传》 《朝花夕拾》八(上)

九 年 (上) 《简・爱》 《培根随笔》 《傅雷家书》

在上述的表1中,《格列佛游记》《海底两万里》因为作者大胆的想象而形成了离奇曲折的情节,内容明白易懂,学生阅读起来没有障碍,非常契合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心理,所以被调整至七年级,同《伊索寓言》一起,构成联想想象类名著系列。同时,基于名著篇幅的考虑,将《朝花夕拾》《名人传》做了一下调整。 这样做,使每年级每学期阅读量趋于均衡。同时,将九年级下册名著阅读分配于七、八年级中,从而也可减轻了九年级下册学习的压力。阅读的效率也相应的提高了。

2.按照同课文的联系程度,将名著篇目进行调整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篇目调整分布(二)

名著阅读计划(14篇)

年 级 书 目

年 (上) 《格列佛游记》

九(下) 《水浒传》

简装本 《繁星・春水》

《伊索寓言》

(下) 《名人传》八(下) 《童年》 《朝花夕拾》八(上)

年 (上)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骆驼祥子》 《昆虫记》七下

(下) 《水浒传》 《海底两万里》八(下)

九 年 (上) 《简・爱》 《培根随笔》 《傅雷家书》

表2的调整是因为七年级下的课文选取了鲁迅的两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而《朝花夕拾》却被放在了八年级上。从文章体裁上看,八年级上开始集中学习说明文。这一年级段的名著阅读相应地该把《昆虫记》放入其中。但遗憾的是《昆虫记》被放在了七年级下。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的主旨是“我也追星”。课文编排有《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等五篇有关名人的文章。而与此有紧密关系的名著《名人传》却并没有放在这一年级段阅读,而是放在八年级下。

(二)名著阅读的拓展

名著阅读的拓展是指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名著阅读教材开放性的特点,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对名著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拓宽名著阅读的范围,构建较为开放的名著阅读体系。

1.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出发,适当补充

不同年龄的青少年,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他们的读书兴趣也不同。因此教师要了解他们的兴趣,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给他们推荐他们爱读的书籍。

比如,7年级即可给学生补充推荐郭敬明的《幻城》、凡尔纳的其余两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高尔基的《我的大学》《在人间》;8年级可补充推荐老舍的《四世同堂》、鲁迅的《呐喊》和其他名人传记;9年级可补充推荐曹文轩的《草房子》、莎士比亚戏剧、《儒林外史》等中外名著。

2.从课内到课外,适度延展

课内文章的精读一定会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文章是名家的名篇,这无疑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引进该名家其他优秀作品的绝好的契机。教师利用这一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学生在7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学到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之后,就可推荐原文的出处之作――《城南旧事》。

3.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外阅读名著

社会的发展,科技手段的进步,给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阅读机会和空间。课标指出:“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七年级读书计划范文3

在中学阶段,语文课一般每周5~6节,阅读是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内容来安排的,但其教学方式却多是把各级考试中的文段阅读考查思路当作阅读教学的思路。这种做法使学生阅读的功利性进一步加大,加上前几年的中考,名著阅读题只是简单地考查对作品名称、作者的识记以及对人物、内容的一般了解,使一部分师生形成这样的错觉:名著阅读只是熟记几部名著的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及相关情节就可以了,基本上可以不读原著。那么,阅读其他作品还有必要吗?所以,不仅是家长反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连不是教语文科的班主任也投的是反对票!有鉴于此,我尝试在七年级开设阅读课,目的是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引,使学生重视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一、 明确阅读目标,监督到位

俗话说,开卷有益。学生通过阅读,能感悟和吸收作品中的精华,汲取丰富的文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按照课程设置,语文课是每周6节。刚开始实施这个设想的时候,是在我任教的班级中选了一个班,在每周6节的语文课里选取了一节安排为阅读课,后来觉得可行就在全年级推广。

但是,课程安排只是一个前提,关键还是落实。开学初,我们年级的语文备课组就按教学计划指导学生编写周阅读计划,然后要求学生按照阅读计划进行阅读。如七年级第二周的阅读计划是:阅读《繁星》的前言、后记、目录,做好相关的笔记;自由选择阅读内容,并把阅读心得简明扼要地写在阅读笔记中。一般来说,前半学期按七年级名著阅读要求来编排,后半学期则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内容,这样既保证了名著阅读量,又兼顾了学生的阅读个性。同时,通过有计划地安排学生的阅读,把语文课本中要求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进行分解,逐个实施课外篇目的阅读,使学生逐步养成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的习惯。

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效果,除了用检测的方法外,还利用课前5分钟的演讲时间让学生说阅读心得,推荐自由阅读的篇目;这样,学生的阅读就落到实处了。

二、 培养阅读方法,指引得当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活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的过程。如果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体验的时候,能恰当地把方法教给学生,引导学生总结规律,那么,学生的阅读水平将会有明显的提高。

1. 根据阅读文本的体裁总结阅读方法

我们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基本上都会根据文本的体裁来教学生阅读的方法,那么,学生的课外阅读也适宜采用此种方法。一般来说,记叙文与说明文是有明显区别的,记叙文主要抓记叙的要素、人物形象的刻画、描写的方法等;而说明文则主要是会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

2. 指导学生采用恰当的手段辅助阅读

学生的阅读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引,常常是随意和无序的。我们在阅读课中,指导学生采用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来辅助阅读,使学生在读书的同时又能把好词好句归纳整理,做到读书写字两不误。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在读书时注意把重点的词句或精彩语段勾画出来的习惯,这对学生上课做笔记又有推进的作用。

3. 利用周记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

阅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有时读过某篇文章或某个语段,会觉得有话想说,善于写作的人也许会通过记日记、随笔等方式进行宣泄。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仅习惯于写短文章,我们大可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引导他们把读后感写进周记,也可以对书中某一句子、文段进行点评。这样可以解决学生没啥可写的困难,写得多了,学生会有顿悟,其写作水平也就会得到提高。所以说,阅读可以促进写作,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就会感到有话可说,养成习惯后,他们就不怕写作了。

4. 关注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常常会觉得学生的作文欠文采,一些语言的表达也欠精彩。我们就利用阅读课,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上阅读课的时候,我们要求学生带一个笔记本到阅览室,学生可以把自己读到的精彩语句摘抄,课后把阅读笔记交给老师检查。采用这样的方法指引学生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帮助。

三、 激发阅读兴趣,重视需求

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要培养的,有的教师在要求学生读课外读物时,限定学生只能读大纲规定的篇目。但名著部头太大,一开始很难让学生产生阅读的乐趣,如《红楼梦》《鲁宾孙漂流记》等,内容深奥、篇幅长,学生一时读不下去就会有挫败感。这时,我们就可以采取兴趣自选+必读的方式,必读的篇目又采用分解法,每几周安排读一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进度自编阅读计划,交老师审核;自选的篇目则让学生做主,重视学生的个体需求。但无论哪种阅读,都要求学生把所选的内容读完,以养成学生从头到尾读完作品的好习惯。

四、 注重个性阅读,收获不同的成果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除了能获取信息,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能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而阅读的真正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喜欢阅读,乐于阅读,享受阅读。所以,我们在每一学期都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目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信任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体验中不断修正,不断提升。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温儒敏教授曾经说过:要让学生读点闲书。他指出,读闲书也是学生“语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读闲书,可以发展学生的爱好与潜力。事实证明,他的话是正确的。学生就有一些是通过个性阅读发展了爱好并取得成效的。

七年级读书计划范文4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学会了汉语拼音,能利用拼音进行正确、流利地朗读,并积累了一些常用的词语。他们对故事和图画有着浓厚的兴趣,能在阅读故事,欣赏图画中增长知识、扩大视野、提高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讨论中学会与他人简单交流,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初步训练。

二、 阅读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在阅读时间、形式、速度、方法、内容诸方面给予孩子有效指导。

2.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由书本向生活拓展,从而形成一种自主、持久、愉快的健康阅读氛围。

3.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不仅要“读进去”,还要“吐出来”,更要“说开去”。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获得多种信息,获得独特体验,在交流中张扬学生的阅读潜能、语言表达力。

4.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孩子在阅读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提高语言感悟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具体措施

1.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完善班级图书角建设,通过“蔚蓝读书”项目、学生自愿捐赠、向学校图书室借阅等方法给学生推荐丰富的图书,在学生师生中让阅读成为一种风气,一种氛围。    

2.坚持日有所诵活动的开展。利用早自习、语文课前5分钟、“彩虹花晨读”项目等内容,保证每日诵读的时间和内容,让孩子在坚持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3.师生共读作引领。二年级孩子阅读能力有限,为营造更浓厚的读书氛围,师生共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利用阅读课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先以教师引读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慢慢放手,引导他们自己有兴趣去寻找并阅读。

4.亲子阅读,家校互动。设计亲子共度读书卡,家长填写孩子的读书书目,读书时间。必要时,让家长们走进课堂,与孩子们共同阅读,带动更多的“读书爸爸”“读书妈妈”,营造温馨的家庭读书氛围。

5. 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在班级开展“好书推荐”、“朗读分享”、“制作读书卡”、“日积月累”、“亲子阅读展示”等活动,分阶段展示阅读成果,品味阅读快乐。

6.建立奖励机制,评价促进阅读。 坚持每周、每月总结评比,评比内容包括每天读书习惯的养成,包括读书的数量,也包括读书的质量。奖励“读书小能手”,“班级阅读星”、“故事大王”、“最美朗读者等,激励孩子将阅读化为日常习惯。

附:每周阅读进度安排

二年级阅读周安排表

序号

周次

阅读内容

组织形式

备注

1

第一周

暑假读书成果展

交流展示

2

第二周

制定本学期读书计划

讨论交流

3

第三周

《没头脑和不高兴》

师生共读

4

第四周

《神奇糖果屋》

绘本导读

5

第五周

自由选读

好书推荐

6

第六周

《徒生童话》                 《中国民间故事》

亲自阅读

7

第七周

《毛驴上的智者》上下

师生共读

8

第八周

《书本里的蚂蚁》

绘本导读

9

第九周

制作读书记录卡

交流展示

10

第十周

自由选读

好书推荐

11

第十一周

班级诵读、讲故事比赛

展示汇报

12

第十二周

《木偶奇遇记》                《中外名人故事

亲自阅读

13

第十三周

《我想去看海》

绘本导读

14

第十四周

自由选读

好书对剑

15

第十五周

《小脚公主和七头大象》       《书本里的蚂蚁》

师生共读

16

第十五周

自由选读

好书推荐

17

第十七周

学期读书成果展

交流展示

18

第十八周

七年级读书计划范文5

为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使党员牢固树立“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参与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科技文化水平,促进各项工作不断登上新台阶,特制定本制度。

一、党委(总支)及党支部每年初要根据县委有关要求,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及党员队伍实际,制定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形式、参加人员及学习要求等。党员个人要相应地制定自学计划,自学内容可根据本人实际,自行安排。

二、党委(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要坚持固定学习日,集中开展学习。每季度至少学习一次,学习不少于十六学时。党支部每月组织一次集中学习,学习时间不少于四学时,党员个人每周自学不少于三学时。

三、学习可采取集中学习、交流、座谈、参观、走访、考察、聘请专家讲学和个人自学等形式进行。

四、学习内容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基本知识、政策法规为主,还要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和相关业务知识。

五、党委(总支)中心组成员每人每年阅读的书籍和资料不少于五十万字,读书笔记不少于两万字,至少撰写七篇以上学习体会或理论文章;科级干部每人每年阅读的书籍和资料不少于四十万字,读书笔记不少于一万五千字,至少撰写五篇以上学习体会或理论文章;普通党员每人每年阅读的书籍和资料不少于十万字,读书笔记不少于一万字,至少撰写两篇以上学习体会或理论文章。

六、各党委(总支)的主要领导要率先参加党委(总支)及支部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每年至少为全体党员或所在支部的党员上一次党课。

七、对读写能力较差的党员,党支部要安排专人对他们进行定期辅导;对外出流动党员,党支部要落实专人,通过电话联系、邮寄学习资料和寄回心得体会文章等形式督促学习。

八、实行“考学”制,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集中考试。科级干部及科级后备干部的考试由县委组织部统一组织进行,普通党员的考试由各党委(总支)自行组织。现职科级干部连续两次考试不及格的,责令其辞去领导职务,科级后备干部考试不及格的,要取消后备干部资格。对科级干部、科级后备干部及普通党员的考试,整体及格率达不到百分之八十的单位或部门,取消先进单位评选资格。同时,县委每年要选树一批学习成绩优异、工作表现突出的个人典型,重视学习、学习效果明显、整体工作有突破的集体典型,对其进行广泛宣传和表彰奖励。

七年级读书计划范文6

部分同学们进入初中,语文学习往往出现不正常的突然“减速”,这的确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北师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一】一、复习内容

1、语言积累和运用。

2、现代文阅读。

3、文言文、古诗词阅读。

4、作文复习。

5、专题训练及总测试。

二重点

1、注意辨别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文言文,生在朗读、背诵。

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将课下注释,作文重中之重。古诗词背诵必须确保全会。

4、学会审题,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选取典型的材料进行作文,学会运用学过的词语及写作技巧。

三难点:

1、关键词语的揣摩。

2、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理解诗歌的意境。

4、作文的选材立意。

四、学情分析:

七(2)班共有学生47人,根据半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具体表现为:

1、书写能力差。

有许多学生不能规范地书写汉字。许多汉字没有掌握好,连一些常见的字都写错。

2、汉语拼音知识掌握不好。

许多同学不会四声,有的连"b"、"d"都不会分。

3、理解能力差。

不会审题。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差。所以,在答题时答非所问或者根本就错误。

4、阅读量小。

许多人没有读过四大名着。

5、许多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吃苦能力差。

不认真做作业。

五、策略与措施:

1、根据学情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认真落实。

2、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谈话指导。

3、练习要扎实,讲练结合。

4、进行模拟测试。

5、通过练习、模拟教给学生答题、审题的方法以及训练他们的答题速度。

六、复习流程

第一轮:

1、先复习文言文,全力以赴做到更好。

2、在复习第四单元说明文,这是次重点。

3、其他三个单元抓基本篇目。

第二轮:

以单项训练和做模拟题为主。

七、时间预设

第一轮:

1、文言文复习(4课时)古诗词背诵(2课时)

2、第四单元(4课时)

3、其他三单元(2课时)

第二轮(预留2天机动时间,应对高中会考)

1、积累与运用(4课时)。

A、名着导读。B、拼音汉字、改正错别字。C、

古诗、名句的默写。D、仿写句子、广告标语、综合性学习。

2、现代文阅读(3课时)。

A、课内阅读(4课时)。B、课外阅读(2课时)

3、文言文阅读(2课时)。

八、时间段与分工:

12.24--12.2825、26孙翠云

27、28于波

29、30包雅琴

12.31--1.419李翠霞

23、24刘旭强

1.7--1.11第一单元姜守勇

第二单元包雅琴

第三单元李翠霞

1.14--1.15积累与运用刘旭强

1.16--1.17现代文阅读综合孙翠云

1.18文言文阅读综合于波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二】一.复习总设想

(1)、整理归类:以“课标”为依据,帮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所牵涉到的知识加以分类整理,以掌握知识的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

(2)、训练能力:通过复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实际应试答题迁移能力。

二、复习总安排

第一阶段:从12月12日到12月25日,全面复习语文考试中的基础积累与运用、古诗文板块的考试内容。

首先,12月12日到12月15日,全面复习与系统归纳课文中所要涉及到的知识点。这个时间段的复习目的是以教材为本,帮助学生过好课本关,掌握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将复习内容确定在教材中的实记知识,即拼音字词、古文诗歌的背诵记忆,力求做到绝大部分的学生切实掌握,另部分学生基本掌握。

其次,12月18日到12月24日,分专题复习“基础积累与运用”考试板块的相关内容,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检测与点拨,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第二阶段:从12月25日到12月31日,进行“现代文阅读”板块的考试内容,我准备大胆取舍教材的复习内容,分体裁复习。分体裁复习时确定好重点的单元、重点的课文及语文知识,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避免学生盲目复习。同时就这些内容一般怎样考,会出现哪些问题及怎样应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①12月25日到12月26日,记叙文体裁的专题复习;

②12月29日到12月30日,说明文体裁的专题复习;

③12月31日,现代文知识考点、答题的规范和技巧复习;

另外,元旦节三天假期,精选记叙文、说明文各3篇作为假期作业,进行专项练习。

第三阶段:从1月5日到1月9日,进行综合测试与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以中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

三、主要措施与方法

1、单元与综合练习结合,分工到人,适时训练,落实本单元的学习重点、难点;

2、分题型进行单项训练,主要是三大块:

(1)积累运用。此项内容注意印发一些资料,补充学生的积累,如古文阅读训练。语言运用、改错再做专项训练,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指导,减少失分。

(2)重点搞好阅读理解的复习。课内现代文和文言文的阅读语段,注重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的训练、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审题,落实一个“规范性”。以课本为典型示例,教给学生阅读的要领和方法,以“整体阅读--部分阅读--整体阅读”的阅读思路,“读文--读题--答题”的解题思路贯穿整个阅读复习过程中,并且抓好课外文段的阅读训练,着力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和应试答题能力。

①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是复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我将对现代文进行分类,即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说明文两类,每一类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通过对近几年各地中考题研究发现:中考现代文阅读体裁多样,题材丰富,意蕴深刻,强调整体感悟。因而我准备在复习时必须让学生对每一类型都要涉及,突重点,抓难点,授予方法。具体方法如下:精心选取阅读材料,主要选取意蕴深刻、对学生有情感教育作用的、能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有引导作用的文章;精心设计问题,着重设具有层次性、能考查学生对整篇文章融会贯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注重方法指导,在解答阅读题时,我们要求学生不要去关心问题的答案,而要总结有关规律性的知识和解题的思路方法。(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代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组织语言得出答案。)

②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积累,期末命题取材课内的文言文段。在试题设计上“言”“文”并重,即既考查学生文言基础知识,也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近几年来,对文言文的阅读开始重视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能力的考查。因此我准备在阅读训练时也要向这一方向发展,对课文中的文言文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分类、细化,以帮助学生横向、纵向进行记忆和理解。

(3)作文训练穿插进行(每周2个左右)。作文指导以记叙文体为主,针对学生写作中不会具体描写,只会概括叙述的空洞弊病,加强训练,充分利用日记进行片段训练,分写人、写事两类进行训练,同时印发一些优秀作文作为典型进行分析。另外,让学生会学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让学生明确每一类文章的写法。以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训练为重点。形成作文训练序列。同时让学生作文,养成写作文的好习惯。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三】一、复习内容

1、语言积累和运用。

2、现代文阅读。

3、文言文、古诗词阅读。

4、作文复习。

5、专题训练及总测试。

二重点

1、注意辨别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文言文,生在朗读、背诵。

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

4、学会审题,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选取典型的材料进行作文,学会运用学过的词语及写作技巧。

三难点:

1、关键词语的揣摩。

2、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理解诗歌的意境。

4、作文的选材立意。

四、学情分析:

七(2)班共有学生47人,根据半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具体表现为:

1、书写能力差。

有许多学生不能规范地书写汉字。许多汉字没有掌握好,连一些常见的字都写错。

2、汉语拼音知识掌握不好。

许多同学不会四声,有的连“b”、“d”都不会分。

3、理解能力差。

不会审题。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差。所以,在答题时答非所问或者根本就错误。

4、阅读量小。

许多人没有读过四大名著。

5、许多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吃苦能力差。

不认真做作业。

五、策略与措施:

1、根据学情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认真落实。

2、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谈话指导。

3、练习要扎实,讲练结合。

4、进行模拟测试。

5、通过练习、模拟教给学生答题、审题的方法以及训练他们的答题速度。

六、课时划分:

1、积累与运用(4课时)。

A、名著导读。B、拼音汉字、改正错别字。C、

古诗、名句的默写。D、仿写句子、广告标语、综合性学习。

2、现代文阅读(6课时)。

A、课内阅读(4课时)。B、课外阅读(2课时)

3、文言文阅读(4课时)。

4、作文(2课时)。

七、复习教案

第一、二课时

复习内容

1、名著导读。

一掌握名著导读的知识点。

1、教师引导学生明白本册三本名著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知识点。

2、老师设计几个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去找答案。

3、问题的反馈。

教师归纳答题的技巧。

如:

《爱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

1、作家、作品。

A、《爱的教育》原名《心》,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为9-13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

B、采用日记体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故事主题:真挚的爱。

C、全书共100篇,分三部分:①主人公恩利科的日记。②恩利科父母的教子篇。③老师的九则故事。这三部分以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为中心。

2、问题设计。

A、《爱的教育》一书中哪个故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B、读了《爱的教育》,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C、《爱的教育》的故事中,谁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为什么?

《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1、作家、作品。

A、《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主要是“零碎的思想”。

B、全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①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②对大自然的崇拜。③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2、问题设计

A、冰心的《繁星》《春水》中,哪一首诗给你印象最深?并谈谈你有体会。(如《纸船》)

《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像的魅力

1、作家、作品。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流传闻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2、了解其中一些经典作品的寓意。

3、阅读其中的一些寓言故事,认识故事提示的寓意。

4、练习巩固。

A、《伊索寓言》中你最喜欢哪几则故事?请说说理由。(最少两则)

B、你能从《伊索寓言》中说出一则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的故事吗?

第三、四课时

1、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掌握音、形、义。

2、熟练运用学过的生字词。

第五、六课时

复习内容

1、复习古诗、名句的默写。

2、学会初步赏析一些古诗或《论语》中的名句。

复习过程

一、学生复习要求背诵古诗和名篇。

1、学生诵读本册要求背诵的古诗。

2、教师指导学生熟记一些名句,会默写。

3、掌握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默写练习。(主要针对后进生,以激励为主)

第七课时

复习内容

1、仿写句子。

2、复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辨别和运用。

第八、九课时

复习内容

1、本册书中的课内讲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5、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复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1、指导学生再次把握各讲读课文的文章脉络,理清思路。

2、阅读训练(下发练习卷)

二、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教师让明确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或更具深刻的含义。

2、指导学生如何去理解在语言环境中词语的深刻含义。

A、上下文的联系。

B、词语句子的言外之意。

C、作品的写作背景。

如何理解“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结合写作背景)

三、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1、理解作者表达的主题思想,划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并能结合主题思想有较深的理解。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的方法有:

A、看文章的题目。

B、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C、看文章的抒情、议论部分。

D、分析人物的性格。

E、综合各段段意。

F、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

这些方法要结合具体的文章去感悟,去理解,去运用,多做专题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四、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第十、十一课时

复习内容

1、文言文实词、虚词积累。

2、文言文翻译。

3、文言文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

4、古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5、重要的作家作品常识。

第十二、十三课时

复习内容

1、本册各单元的综合性学习。

2、本册中各单元的作文指导。

3、一些常用文体的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