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培训总结范例6篇

刺绣培训总结

刺绣培训总结范文1

但是,在“锦绣计划”实施过程中,仅仅培训绣娘绣花还不够,要让“锦绣计划”这个“锦绣之梦”变成现实,还要思考在贵州这个手工技艺精湛,民族资源丰富多彩的锦绣之地,“锦绣计划”如何带领绣娘用一针一线来成就她们的锦绣人生,实现在家门口创业就业、脱贫致富?如何让传统手工艺品从大山深处走进现代人的生活,让普通大众分享到源于贵州少数民族的那份美丽?

几个月下来,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收获了很多,也发现一些问题。仅仅培训绣娘还不够,还要让培训出来的绣娘能够真正的参与到产业发展的链条中来,让他们学有所用,让学到的方法技能转化为生产力。

首先,培训绣娘,要与绣娘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让绣娘有信心,自觉意识到自己的技能和文化能够让生活变得更好。我们公司坚持的原则是:把订单交给绣娘,就要相信绣娘能够绣得好,即使有些绣品达不到我们的要求也要按照约定的价格收回来,并立即给他们支付酬金,因为她们一针一线不容易,但不好在哪里一定要告诉她,让她知道下次如何改进,这也是一次培训和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的机会。因此,我们的培训老师到农村去,绣娘都拉住不放,特别受欢迎。作为设计加工和销售企业不仅要在市场上赢得口碑,还要在绣娘中赢得口碑,绣娘是产品链条的源头,我们要尊敬和爱护绣娘,付给他们足够的报酬,让绣娘感受到自己的民族文化和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尊敬。

其次,爱护绣娘尊重绣娘的同时,也要培养她们的契约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她们更好地融入市场。但由于绣娘是居家就业,她们除了绣花还要做大量的农活和参与传统民俗活动。一边是要求在约定的时间内准时完成某一订单的市场时间,一边是生产第一线没有约束的乡村慢生活。怎么办?作为培训老师,就要在培训中培养她们的契约精神,让她们形成面对市场的时间观念。

第三个方面,培训的内容要实在,不要做花架子。少数民族村寨里的绣娘心灵手巧,技艺精湛,但是她们更多只会绣某一种针法和绣式,她们绣的花是昂贵的艺术品、是她们特定生活的写照,是属于她们民族的史诗。要想让传统的文化技艺走进现代社会,走进大众的生活,我们就要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培训绣娘,要从色彩搭配、图案设计等方面一针一线教会绣娘又好又快地做出普通大众能够接受的产品。同时,不仅要培训绣娘如何绣花,还要培训他们如何把绣品变成产品,并为她们去开拓市场,让绣娘成为整个生产线上的最前端。

刺绣培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少数民族妇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区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030-02

一、阿着底民族刺绣协会

2004年,普氏民族绣品厂在石林县科学技术协会(下称“科协”)帮助下,于2005年3月9日正式举行石林阿着底民族刺绣产品开发技术协会(下称“协会”)成立大会。普氏民族绣品厂厂长普菲当选协会理事长。协会的成立,标志着石林县传统的民族刺绣业将通过自发的协会组织向产业化经营发展。

协会成立至今,理事由最初的13名发展到现在的46名。会员从刚开始石林县452人发展到云南全省7 800人,其中有57个残疾人会员,还有68名由于2008年经济危机失业返乡的女青年会员。协会会员从刚开始的阿着底村村民发展到现在遍布寻甸、大理、禄劝、东山、普者黑、西双版纳等地的多个少数民族妇女群体。产品销往俄罗斯、日本、香港、北京等地。 2008年,协会刺绣品产值达到1 000万余元。

二、协会产生与发展动力和运行机制分析

(一)动力机制

1.能人带动与市场驱使。早在20世纪90年代,在外打工的普氏姐妹就发现她们演出时抛给台下客人的荷包相当受欢迎;一开始是送,到了后来,客人们就愿意花钱买。每到一地演出,人们对她们身上的民族饰物都表现出极大兴趣,表示愿意出高价花钱购买。普氏姐妹以高出一般农民的市场洞察力,发现并开拓了民族刺绣系列产品市场。

协会会员通过绣品一项的收入相当于2008年石林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 200元的一半甚至更多。2008年,协会刺绣品产值达到1 000万余元,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提高了会员经济收入,增强了协会凝聚力,促进了协会发展。

2.社区经济、文化环境推动。天下闻名的石林景区,兴旺的旅游业带动了周围地区少数民族刺绣业的发展。依托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民族风物资源,积极发展刺绣产业,不仅是石林建设旅游经济大县的重要途径,也是繁荣石林民族文化、培育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作为石林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林刺绣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实现了商品化和产业化。协会发展找到了经济、文化的立足点。

3.政府支持。从办绣品厂到成立协会,从跑贷款到拉订单,各级政府积极关心和支持着刺绣协会的发展。协会遇到资金周转困难时,政府积极帮助联系农业银行,采用协会会员办理金穗惠农卡、分担协会贷款风险的方法协助协会渡过难关。

(二)运行机制

1.能人主导的协会运行机制。协会的成功运作离不开能人普菲强有力的推动和管理。政府对能人的支持与肯定进一步加强了能人对协会会员的影响和带动。协会发展初期,能人的角色可能会被误认为“牟利的中间商”,但是如果“中间商”可以带来信息、带来原先不曾有的利益,那么中间商的存在就有积极意义。能人组织农户,形成一定规模的协会,带动农户与市场对接。能人及其组织的出现适应并代表了石林刺绣行业的生产水平和生产关系。如果有更多的能人或“龙头”产生,为了保持自己在更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相对有利的位置,能人或“龙头”就不得不考虑让散户得到更多好处。最终,分散的农户也会得到更多实惠。所以,能人和“龙头”是必需的。

2.经济利益分配机制。协会实行以户为生产单位,采取“发放原材料―收半成品―加工成品―销售”的经营生产方式和相应的经济利益控制和分配制度。协会垫支所有刺绣用原材料的费用,会员投入时间和技术制成半成绣品,由理事对散户定价回收,交回到绣品厂,最后一道工序由绣品厂完成,并分散到各零售点和商。会员得到初级产品加工收入。理事得到培训收入、产品加工收入和管理服务收益,其中,对理事经济利益的保护激励了中层管理者培训和指导普通会员的积极性。会长也能得到相应的销售利润。

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协会刺绣产品没有注册商标,没有得到完整的品牌利益。也就是说协会所做的努力相当一部分成为整个石林刺绣行业的共性利益投入,其社会效益大于协会的经济利益。随着刺绣行业竞争的加剧,协会的利益将会受到更多的侵蚀。

3.组织培训与发展机制。协会的发展战略是刺绣培训办到哪里,会员就发展到哪里。所以,才有了全省7 800人的刺绣会员规模。培训主要由协会理事承担。经过培训的妇女成为协会会员,协会就有义务回收会员的绣品。

会员一年不参加活动就自动退会,或一年内如果连300元的绣品都交不了也算作自动退会。这样的退出机制保证了会员积极性和自觉性,降低了监督成本。

4.产品质量与控制机制。协会理事是产品质量和控制的中坚力量。理事负责发放刺绣原料,同时身兼产品质量控制的重任。而理事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源于绣品厂对理事交回产品价格的控制。

三、协会建设与少数民族妇女和社区发展的思考

(一)协会成员个人经济效益与妇女自我意识的改变

农忙季节,会员妇女利用晚上做刺绣,每个月能收入60元,农业生产进入中耕管理后,每个月可收入300元以上,年收入不会少于2 000元。“手脚快”(技术熟练)的妇女每年通过刺绣,收入可以达到4 000元~5 000元。会员反映,能把自己的手绣品变成商品,感到很有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

参加刺绣协会给会员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不仅是收入提高了,更重要的是有了市场经济意识。用会长普菲的话说,会员现在会“讨价还价”了,对时间紧的活儿会要求更高的价格,和原来“给钱不敢要,要钱小声气(不好意思)”形成鲜明对比。

成为协会理事的妇女就更“技高、见多、识广”了。理事要负责对申请成为会员的群体进行培训。要对所负责区域的会员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并负责回收会员产品。

(二)协会对社区建设层面的现实影响

1.村容村貌改善。从2002年普氏民间绣品厂落脚阿着底村,厂长普菲当选村长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进村的980米泥浆路修成柏油路。既为小厂带来更多客人,方便绣品运输,也给整个村子带来实惠。正如农民所说:“村民们再也不用先把鞋脱下来揣在怀里,过了这段路再洗洗脚把鞋穿上了”;“孩子们上学再也不用怕一脚陷进泥塘而绕着走田埂了”。随着绣品厂的名声越来越大,村里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村民对社区环境改善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2002年,村里就集体出力修建了供大型客车停靠的停车场、修缮了村委会礼堂,总体改善了村容村貌。

2.和谐社区建设。为了最现实的需要,用更多的绣品交换更多的现金,村里的妇女们在闲暇时间都忙着刺绣;为了提高自己绣品的质量,妇女们在一起的时间都交流刺绣经验,妇女们的公共生活有了正当的名声。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相对以前更加和睦,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工作。

3.社区文化发展。随着绣品厂、协会的发展,阿着底村人也开始越来越习惯举办、参与各种大型活动。2005年春节,首届原生态体育运动会在阿着底举办,1 600多人参加。2009年3月,首届石林刺绣大赛在阿着底举办,1 400多人参赛。在大型活动中,村民们相互协调,通力合作,努力将“阿着底”这个品牌打响。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阿着底社区的传统特色文化,更提升了整个社区的凝聚力和村民的合作精神。

四、深层次思考

(一)创新社区资源整合平台与农村社区建设

如何利用协会影响力,通过丰富协会功能,依靠协会创新社区资源整合平台,整合社区人力资源、企业金融资源(投资、贷款)、政府及其社会资源,提升社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是今后协会在社区发展建设过程中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市场经济背景下妇女影响力的改变与和谐社区建设

刺绣技术恰好适应妇女进行非农生产的特点,以协会组织为纽带,探索一种真正的以妇女为核心的致富发展之道。给妇女提供就业新途径,通过发展,真正地带来效益,推动会员妇女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妇女在社区重大事务上的决策地位。对和谐社区的发展和实现农村妇女的战略性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三)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与社区文化建设

彝族民间刺绣从图案到色彩无不蕴藏着悠久的彝族文化和传统。如今,通过协会的不断创新和系列绣品的开发,刺绣品成为彝族民间文化传播的载体,使得优秀的彝族社区文化得以传播。

彝族刺绣历史悠久,彝族妇女把刺绣作为表现勤劳、聪慧等优秀品质的重要象征。彝族妇女从小练就一套独特、娴熟的刺绣技艺,各种花鸟虫鱼、山川日月等形态各异的图案都是彝族妇女的包头、衣服、围腰、飘带等刺绣品上的主角。现有的绣品主要图案有十多种,其中三弦花、太阳花和八角花以及它们的变形图案是最常见和重要的设计,都是“老人教姑娘、姑娘传伙伴”这样传下来的,协会的刺绣技能培训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大背景下无形中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在现实市场中为民族文化撑住了一块难得的传承空间。

五、结语

石林阿着底民族刺绣产品开发技术协会,面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区和谐发展的诉求,带动少数民族农村社区妇女认识自身文化优势,利用已有技术技能,结合市场需求,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争取妇女群体的发展机会,贡献于社区发展。形成了一道独特风景,具有典型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继新.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4.

[2]徐旭初.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吕绍清.农产品行业协会:妇女的机遇与挑战――四川省资中县养猪协会、资阳市畜牧协会调查报告[J].中国农村研究,2006,(34).

[4]李程.民间组织与和谐社区建设[J].唯实,2007,(1).

[5]陆春萍.论和谐社区建设中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和发展[J].理论月刊,2007,(9).

刺绣培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高职高专;课程设置;探索

高职高专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培养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就业教育。课程设置要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而我国高职高专医学相关类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一些不足:实践课程比例较少,没有突出职业技能训练与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陈旧,与市场脱节。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地域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和就业岗位的需要,从而导致人才培养滞后于市场发展,与市场人才需求脱节。培养的毕业生并不具有直接上岗的能力,用人单位不得不对其进行上岗前的二次培训。

因此,系统地对高职高专医学相关类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深入研究,找到改革的途径,依据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设置课程,进一步实现高职高专医学技能型实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现有课程设置分析

(一)实验学时数分析

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理论学时数为1257学时,实验学时数为374学时,实验学时占总学时22.93%;医学营养专业理论学时数为1304学时,实验学时数为372学时,实验学时占总学时28.52%;眼视光技术专业理论学时数为1208学时,实验学时数为420学时,实验学时占总学时34.76%。上述三种专业实验学时数均低未达到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的要求,实验学时数偏少。

(二)与社会上培训机构的实验学时对比分析

以我院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纹绣课程设置为例,与香港蒙妮坦国际美容学院(简称蒙妮坦)纹绣课程相对比。我院纹绣课程开设12学时,内容仅包括纹绣技术示教,纹眉、纹唇练习。而蒙妮坦纹绣课程开设144学时,内容包括纹刺的起源与发展;纹刺的原理、特点及原则;眉、眼、唇的设计和修饰技巧;纹刺工具的正确运用与选择;各种眉毛纹刺的针法与技巧;无痛纹眉、纹眼线、纹唇技巧;纹刺术的适应范围与禁忌;纹刺配色技巧与运用;套色改眉的技巧;洗眉脱色技巧与注意事项;纹刺术后的修复及失误原因分析;纹刺失败再修复方法等。对比可知,现有课程设置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并巩固练习所应掌握的纹绣技术,我们的学生与社会培训机构培养出来的美容师相比并不具有岗位竞争力,无法达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课程内容陈旧

(一)任课教师所掌握的知识滞后于市场

由于任课教师长期在高校中从事理论教学工作,与市场接触较少,自身掌握的知识技术与美容、营养、眼视光当前市场、行业前沿领域的要求具有一定距离。课程是靠教师来实施的,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制约着高职课程的实施效果。

(二)教材滞后于市场

高职高专教材更换周期是3-5年,但知识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教材内容严重滞后于美容、营养、眼视光行业知识技术更新,在短期内较难实现新知识的补充。

四、课程设置改革初探

为解决高职高专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近7年的卫生职业教育工作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探索,认识到职业技能鉴定是以职业能力测评为主的、行业资格准入的一种认证体系,是一种规范的人才评价方式。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由用人部门和行业组织参与制定,能够充分反映市场对职业人才职业素质的真实要求;培训与鉴定的核心是技能操作,重点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职业技能鉴定能够对高职高专医学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不足起到补充作用。

(一)美容师鉴定培训课程设置

美容师鉴定培训课程共90学时,教学内容注重实践、贴近市场,聘请河南省人民医院美容中心教授、香港蒙妮坦国际集团、上海思妍丽美容机构等优秀美容教师,为学生讲授整体形象设计化妆、精油美体、美容外科、纹绣美甲、美容院管理等最前沿的美容技术与理念。通过工作在市场一线的教师授课,使学生掌握上岗必备的知识,走出校门就能胜任工作岗位,对传统教学进行了有效补充。

(二)公共营养师鉴定培训课程设置

公共营养师鉴定培训课程共110学时,重视实践教学、技能培养和实际案例教学,聘请河南省人民医院营养中心、河南营养学会的专家教授为学生讲授营养菜单制订、饮食营养保健、烹调面点知识、宴会食谱设计、保健食品销售、食品卫生控制、公众营养膳食状况评价与指导等知识。通过针对性的营养食谱教学,使学生从以往的理论学习中进入到临床营养师的角色,针对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给出指导食谱,增强了培训课程的实用性,超越了单纯的课堂授课。

(三)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鉴定培训课程设置

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鉴定培训课程共90学时,根据实际工作中眼镜验光与定配不分离的要求,将眼镜验光员与眼镜定配工的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技术应用,聘请省内各大医院验光配镜中心的专家为学生讲授眼屈光检查、眼镜加工工艺、眼镜检测、整形、校配、角膜接触镜佩戴、指导、故障排除等知识。学生动手进行眼光检查、镜片配制的操作,反复练习直到做出满意的眼镜;难度较大的镜片配制,由主讲教师示范后学生再操作。经过培训,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不同镜片的配制,不必岗前培训就可以独立工作。

五、结语

以职业技能鉴定作为高职高专医学相关类专业课程设置的补充,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弥补原有课程实验学时数偏少,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课程内容与市场脱节,“应用型”教师缺乏等不足。二者结合,在不延长学制、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使学生掌握了贴近市场的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进一步实现了高职高专课程设置与市场要求的有效衔接,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改革途径。

参考文献

[1] 蔡其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讨[J].教育探索,2006(6):17-18.

[2] 李雪飞,韩英,隋静等.医学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 75-89.

[3] 王正.教学实训与工作服务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新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蒙妮坦学院合作教育模式的个案研究[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6):70-72.

[4] 王波.职业技能鉴定在提高高校学生素质方面的具体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32-33.

[5] 高卫东.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互动关系分析[C].2003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刺绣培训总结范文4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原会长王天凯,党委常委、人事部主任王久新,副会长陈大鹏、孙淮滨,原副会长杨东辉,前清华美院院长、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原会长李当岐,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张庆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办公室主任段红,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副司长王晨阳,文化部非遗司副处长张晓莉,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副主任陈晓文,文化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孙冬宁,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陈杭,潮州市市长殷昭举、常务副市长许志晖、杨安队、王文森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会议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主持。

提升文化自信 探索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

“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振兴传统工艺’。中国刺绣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凝结着民族智慧,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传承与振兴中国刺绣这一优秀传统工艺,打造“中国刺绣”国家品牌,既是中国人的民族情结,也是历史使命。”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强调:工业是强国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中国纺织传统工艺,对于纺织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纺织工业加快发展科技硬实力的同时,必须同步提升纺织服装产业的文化创造力和文化影响力,找回自我价值的认同感,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觉,重塑文化自信。

孙瑞哲表示:中国刺绣艺术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在我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与传承的进程中又新增了一股专业化的力量。今后中国刺绣艺术研究院应朝着三个方向进行探索:一是开展兼具技艺本真性与当代性、有针对性的“产品创新研发”;二是提升蕴藏附加值与文化自信、有实效的“品牌化经营”;三是实现条件化筛选且保有特色、有底线的“规模化发展”。为中国刺绣传统工艺及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出一条“风景这边独好”的文化与产业传承之路。

截至目前,我国已分四批公布了1300多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纺织类82项,分布于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和民俗三大类,是国家已公布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中,涉及门类最多、覆盖面最广、品种最丰富的一类。正基于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2016年8月份专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旨在将纺织类非遗保护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文化自信。并在全行业范围推进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建立相关的制度保障体系,将非遗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促进产业发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决定从战略高度决定发挥行业特长,挖掘民间智慧和潜力,集优质资源创建“中国刺绣艺术研究院”,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对此,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表示,振兴传统工艺已被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成为传承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大工程,研究院的成立恰逢其时。今后,文化部将在潮州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以此来振兴传统工艺,助力其传承与发展。

传承与创新 打造国家品牌

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务、人事部主任王久新宣布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就中国刺绣艺术研究院成立及人事聘任决定进行了宣读。决定聘请李当岐为中国刺绣艺术研究院院长,蔡民强为中国刺绣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

“研究院由广东名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起倡议,以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非物质遗产办公室深入调研及可行性分析为基础,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审核批准正式成立。旨在集全国刺绣行业精英,振兴传统刺绣工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当代中国刺绣,为建O纺织服装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做贡献。”李当岐介绍,今后研究院的主要任务是: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刺绣文化,整理总结中国刺绣技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发创新当代中国刺绣艺术产品;发扬“工匠精神”培育刺绣人才。其中,研究院下设中国刺绣历史与技艺研究所;中国刺绣艺术产品开发研究所;中国刺绣文化传播中心和中国刺绣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四个机构。

刺绣培训总结范文5

3月27日,借2017中国国际时装周开幕的东风,依文中国手工坊牵手黔西南州册亨县主题“黔西南州(布依)文化作品大秀”,一系列以传承布依民族手工之美和文化精华为主旨的时尚活动随之陆续开展。其中,“小绣片爱上T”旧衣改造活动,将来自大山深处的布依族精美绣片与时下流行的服饰进行融合,备受现场观众喜爱。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提出,力争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贵州经验”,让“多彩贵州”品牌成为中国著名文化符号和标志,贵州成为中国原生态文化集聚展示交流重要基地。

贵州多山,山间多村寨,很多少数民族村落至今保存着至深的民族文化符号。册亨县近年来致力于保护民族村落古建筑、传承民族手工技艺,成为贵州省全力建设多彩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一大主力。

吊脚楼保护 记得住乡愁

册亨县丫他镇东南部的板万村村民至今还保留着布依族最传统的生活方式――穿着自己纺织、刺绣的衣服与花布鞋,喝着亲手酿制的酒。但受城市化影响,这个古村落却在岁月中逐渐淡去往日的气息――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下老人与孩子相依为命,吊脚楼也随之日渐破败。

2014年11月,板万村被列入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联合的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借着保护传统村落的契机,当地政府开始有计划地鼓励居民迁出,开始对这座传统布依村落实施保护和修复。

丫他镇人大主席王文明介绍, 板万古寨现有保存完好的布依吊脚楼108栋,年限长的有上百年历史,年限短的也有七八十年。“通过招商引资,我们引进黔西南金谷子养生养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对板万村古寨进行开发,与当地居民签订为期20年的房屋流转协议,每年以1000元每户的价格租用88栋吊脚楼,并委托中央美院建筑学院院长吕品晶教授作为设计师,遵照传统木结构风格对吊脚楼进行修缮。”

当地村民可x择搬迁出去,也可选择居住在已修缮好的吊脚楼。设计师在修缮中保留了底层饲养牲畜,中层住人,上层存放东西的传统,保留了火塘等古老设施,同时又增设了现代化的厨房与卫生间。为解决村庄从前污水横流的问题,修缮中还设计了利用生物分解手段的排污罐。

善于酿酒的李金行一家就仍居住在吊脚楼。经改造,吊脚楼原本用来养猪的底楼空间被打造成酒窖和储藏室,解决藏酒空间的问题。他们期待,游客们来到这里,可品尝到布依人家美酒以慰旅途劳顿。

与板万村木结构吊脚楼不同,冗渡镇威旁村陂鼐布依古寨的吊脚楼为石木结构。

“陂鼐是典型的汉族少数民族化,布依族人口已占总人口的97%。”冗渡镇党政办主任石秀发介绍,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30万大军征南平定云南梁王叛乱后,驻军首领王西龙奉命驻守威武村(今威旁村),开垦荒地,建设屯建堡等驻防。王、李两姓族人随之迁入,后又逐渐被布依化。“在布依语里,‘陂’为水井,‘鼐’为板栗树,两姓人600年来就在水井和板栗树的见证下共同生息繁衍,可以说,陂鼐是‘布依屯堡’。”

2016年,冗渡镇投入2000余万元对古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坚持自然、古朴、实用、美观的理念共改造陂鼐民居123户,新建污水处理、河道治理、公厕、太阳能路灯等惠民设施。以每年2000元每户的价格租用民居开设极具布依特色的“衣、食、住、俗”四个乡愁馆,馆内主要展示布依人民日常劳作、婚丧嫁娶及生活起居。同时围绕布依古桥、古井、古树、古驿道、古墙、古房、古祠堂及古云盘,在原有基础上打造“陂鼐”八古度假村。

外出务工的王发榜去年8月回到村里,在村口古树旁开起“小桥人家”的餐馆,他说开餐馆虽不及在外赚得多,但在家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我们村很有特色,等到这儿游客多起来,我家生意一定会越来越好的。”目前,陂鼐已有4家旅馆、5家农家乐,1家电商服务店。

锦绣计划 民艺回归

2017年3月12日,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日前共同印发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计划》指出,传统工艺是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早在2013年7月贵州省政府下发《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意见》后,遵义、六盘水、安顺、黔西南等市州随之出台当地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锦绣计划”在全省范围内迅速铺开。

布依族的刺绣就属一种传统工艺,布依族族妇女将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明天的憧憬,一针一线绣于衣裤、布鞋、童帽、围腰、头帕、手帕、挎包、背带等日常生活用品上,被誉为布依人“穿在身上的家园”。

然而,“穿在身上的家园”却在现代社会逐渐面临危机――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难以为继,很多绣娘无法继续靠着刺绣维持生计,不得不放弃爱好,外出务工赚钱贴补家用。村里的老绣娘逐渐老去,布依族传统手工艺面临着失传危险。

2016年4月,“中国布依族刺绣艺术之乡”册亨对全县的绣娘情况摸底,调研数据显示,70%布依家庭妇女都会传统手工织布,布依妇女2万人会刺绣、纺纱织布,布依小作坊共计143家。

保护、传承并推广布依族的传统文化,册亨寻找新的创收模式,帮助布依村落脱贫致富,吸引绣娘回到家乡。

――在县城纳福新区建设面积2754平方米的锦绣坊,政府提供200万元的贴息贷款、大量织布机等引云娇制衣公司入驻管理。锦绣坊建成后,云娇公司目前已组织400名妇女集中进行生产,并将传统编织工艺和服饰等进行展示。

――分别在冗渡镇大寨村、秧坝镇福尧村、丫他镇板万村、双江镇顶肖村建设锦绣坊,组建合作社,由合作社统筹分散绣娘,与云娇公司对接,形成“公司十合作社十农户”的模式。

――邀请有资质的新起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对绣娘开展培训,共十三期培训1235人。以刺绣为主,从基本针法理论与实操、配色、选布料、市场前景、文明礼仪心理调适及思想政治等方面进行封闭式培训,引导绣娘即要保护传统的文化,又要面向市场创新开发应用型绣品。

刺绣培训总结范文6

刺绣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笔者所在的学校座落于太湖之滨钟灵毓秀的镇湖,是全国闻名的刺绣艺术之乡。独特的地方资源特色造就了本校“刺绣艺术”的特色教育。本校多年前就确定将“苏绣文化”作为本校的办学地方文化特色之一,且围绕苏绣文化开展课题研究,进行苏绣艺术校本课程的探索和实践,为此学校特开设课题《“苏绣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管理和评价研究》、《课程管理(校本课程)视域下:“现代吴娃”综合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等。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评价来继承和挖掘本地的刺绣文化,丰富学生的素养,以此来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从而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提升。

刺绣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以学生为本 以刺绣校本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进一步了解苏绣的历史发展、制作过程,学会刺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了解家乡镇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厚实的文化底蕴,从而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领悟家乡的美丽,并懂得怎样去欣赏美、维护美、创造美。

以学校为基准 学校开发刺绣校本教材,开发的幅度和范围,开发的方式和策略等都以学校自身的性质、条件和特点以及可利用的地方资源为依据。以此推动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校的办学内涵,深化办学特色,提升办学理念,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人文精神。

刺绣校本课程开发的效能

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天动,在这些实践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激发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创造能力。在活动过程中还能提炼品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刺绣”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细心、恒心等个人品质,且在活动中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培养他们交往的能力。

教师专业的成长 学校的特色创建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刺绣文化特色的开发与实践也是出于对教师专业发展而开展的,推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倡导教师成为学校课程的管理者、决策者和刺绣文化的传播者,作为主体参与到新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不同的课程试验,参与完整的课程开发过程,从而改变教师只是既定课程执行者的角色,改变教师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形成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意识,促进专业成长。

刺绣校本课程开发的举措

建好组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成立刺绣校本《镇湖绣艺》《刺绣奇葩》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研发、规划、督导、评估;成立该校本课程的研究小组,具体负责实施、研讨、总结等;成立教材编委会,具体负责教材的采集、设计、编辑工作。在教师队伍中抓强抓实校本培训,加强理论学习,做到人人参与,从而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奠定基础。

利用苏绣文化教育资源 本校社区是苏绣文化的发源地及生产基地,苏绣的生产、制作、销售、欣赏、研究机构一应俱全,中国刺绣艺术博物馆、绣品一条街等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实施创设了开放性的教育资源,再加上学校的苏绣文化特色氛围也为学生提供了舞台。

编好刺绣校本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是保障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教材的编写既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具体实施 实施要求:该教材使用对象为一至六年级学生,为此,学校制定了刺绣校本教材的实施方案,由专门任课教师组织实施,可在实践活动课上实施,学校兴趣小组根据实际也可进行有选择性地使用这本教材,教材使用时,要注意让学生领会。学校一手抓艺术水平的提高,一手抓精神品质的培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校本教材的实施本身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施过程中坚持让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其个性发展,促使学生发现、探索、创造。体验自身和社区苏绣文化的关系,促进其自身的发展。

组织多姿多彩的活动 校本课程的教育需渗透于其他学科之中,更需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学习感悟。室内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中队活动,有意识地渗透校本课程内涵或直接学习。室外活动:参观苏绣生产的家庭作坊、制作工场、苏绣艺术馆等,感知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