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案编制范例6篇

预案编制

预案编制范文1

关键词:应急预案;编制;管理

一、引言

“预案即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1詹承豫, 顾林生:《转危为安:应急预案的作用逻辑》,载于《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 05期 ,第89页。]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进行危机处理的基础和桥梁,是增强企业危机应对能力的关键。有利于降低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安全事故对企业的侵袭,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化应急管理为常态管理,实现企业的转危为机。

目前,尽管我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都对企业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作了一些要求,但是我国至今未出台具体的指导企业应急预案编制的框架指南,造成了各企业预案编制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实际的内涵,更难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加强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与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研究的概况

通过查阅国内相关学者对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研究的文献资料,笔者发现,我国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案编制的内容

1.从应急预案包含的内容角度

吴宗之(2002)2等认为预案编制的基本内容应取决于它的类型,因此,预案编制的内容包括预案概况、预防程序、准备程序、基本应急程序、特殊危险应急程序、恢复程序。王文俊(2006)等3 在分析国内外200多套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得出预案主要包含:预案的适用范围;组织结构;资源;工作流模板;预案的其它内容(如预案目标、预案原则等说明)。

2.从应急预案操作的流程角度

刑娟娟(2004)等认为,应急预案的内容包括方针与原则、应急策划、准备、响应和恢复、预案评审和改进这六个内容,其中,每一项内容下面又包括有若干项二级要素4。

3.从预案文件体系的角度

钟开斌、张佳等认为,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包括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管理流程、保障措施、附则、附录。5此外,不同的预案根据事故的等级、预案类别的不同而在详略程度方面存在不同,但大致而言,预案的文件体系主要包括预案、操作程序、说明书和记录四级文件体系。

(二)预案编制的步骤

1.系统论

邢娟娟从系统论的角度探讨预案编制的步骤,认为,预案编制可以包括需求分析、框架设计、分工编制、系统集成、综合审核、批准和这六个基本过程。

2.程序论

从程序论的角度探讨预案编制的步骤,陆立德等给出的应急预案制定程序包括识别问题、搜寻、整理、分析 、预测有关灾害的历史和现状的资料,掌握典型个案、建立范本,并通过全面论证和认真权衡,对预案进行合法性论证6,但是没有给出编制预案的具体实施步骤。周慧娟认为编制过程可分为下面5个步骤:成立预案编制小组,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应急预案的实施。7

3.基于响应绩效的应急预案编制过程

基于响应绩效的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以过程论的应急管理思想为指导,将预案编制分为现状与需求分析、程序与组织制定、预案保障计划制定等三个内容。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2003年以来,特别是汶川大地震和08年南方冰冻雪灾的影响,预案编制与管理越来越受到了各行各业的青睐,各部门和单位都编制了应急预案,如公共场所火灾应急预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等等。但是,通过比较研究,发现预案编制的步骤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2)研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现有预案的回顾;

(3)风险分析及组织应急能力的评估;

(4)预案编制;

(5)预案的评估;

(6)应急预案的修改与更新。

(三)预案的管理

1.将预案管理分为事前、事后以及故障诊断系统。

国内有学者将预案管理系统共分为事前预防系统、事后处理系统、故障诊断系统。这三个子系统是互相联系的, 其中,第二、三子系统输出的信息一般都会反馈回第一子系统,并且将此作为下一阶段事前预防系统的信息,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8

2.将预案管理视为通过对信息的分析,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识别可能带来的威胁,并对这些情况制定相应的预备性处置方案,一旦预测的情况发生,就可以按照预订的方案行动;同时,根据具体的事态发展及时调整行动方案,以控制事态的发展,将可能发生的损失降到最低,维护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9

3.将预案管理视为动态的管理过程,预案管理包括预案的的编制、演练、修订和更新等。有学者认为,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包括:1、严格按照应急预案实施应对处置工作,2、按照程序调整预案规范的处置措施,3、适时修订和完善预案内容,4、对预案进行实践检验,5、实行对应急预案双重保管。10

三、我国企业预案编制的情况

预案编制范文2

一、提高对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编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一)人们对利用档案的意识不断增强

在疾控中心档案工作中,编研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及基础性工作,通过编研工作所取得了成果,能够更好的为社会各项事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对疾病控制工作的广泛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档案编研工作中,需要从各类档案中进行提炼,从而加工出所需要的档案信息。这就需要编研工人人员需要具有先进的理念,能够与时俱进,在工作中能够根据外界的环境变化及时对工作思路进行调整,确保疾控中心档案编研工作的创新,确保档案编研工作从服务观念和工作思路上能够实现同步。

(二)要求档案人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

档案编研作为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重要形式,通过编研可以有效的实现对档案史料的有效保护,能够为档案利用带来更大的便利。由于档案具有不可复得性,所以在提供开发利用服务时,利用档案原件时极易导致档案受到不同程度的破损,对档案的寿命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需要疾控机构档案人员需要做好编研工作。不仅需要编研人员要具有档案和编研的专业符三为中,而且还要对疾病预防控制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当前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的档案人员多数都没有经过系统的档案知识学习,所以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编研知识和技能,通过编写档案史料来有效的降低对档案原件的重复使用,确保档案寿命的延长。

二、努力开发档案编研工作新途径

(一)加快档案信自资源的开发

当前疾控中心档案部门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即是加快档案信自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档案资源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工作。通过不断的提高档案和定量的科学水平,及时准确的组织好档案信息的交流,确保能够为档案用户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档案部门还需要对利用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针对保存的档案的特点来开展多种形式的档案编研加工。可以编制业务依据性的文件汇编,从而更好的满足业务工作的需要。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档案的利用,而档案编研工作又是提高档案开发利用的更高手段,也是开发档案信自资源 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当前新形势下,需要不断加快探索的力度,通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档案信自,从而更好确保档案能够为社会利用,使档案工作能够产生现实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加快推动档案信自化的实现

档案编研工作,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体现了一个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为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决策提供了深层次的档案信息服务。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办公自动化的推广,疾控中心各部门的电子文件逐渐增多,档案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数字化档案数量逐年增加,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做到编研材料有特色,为疾病预防控制业务工作服务,这是疾病预防控制档案工作不断发展和进取的需要。由于疾病预防控制是一项连续性很强的工作,在开展疫情的分析预测、制定防治策略的过程中,都需要掌握和对比以前年度的监测数据,特别是在开展预防医学科学研究时,更需要以较长年度的相关数据做依据。整理档案可以为档案编制各种检索工具,是为了有条理的利用档案,使文书档案的管理在提供利用服务时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时效价值,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最大利用及充分发挥档案信息服务的职能。

(三)加强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

档案管理人员作为档案编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纱,其素质高低会对档案工作产生决定的影响。档案编研工作对于档案人员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档案工作更具复杂化和技术化,这也能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档案工作者需要加快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加强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从而更好的满足当前新时期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新要求。

三、档案人员在编制专题性材料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要积极争取业务部门的配合

档案部门根据所选题目,以中心藏档案为依据,在完成对各年度相关数据统计后,可交予业务科室,由专业人员做出分析性报告。这样的编研材料既内行,又有一定的深度。

(二)统计分析时间跨度要大

统计分析材料的时间跨度越大,越能揭示出规律性、本质性的信息,越能有助于业务人员认识和总结疾病流行规律及公共卫生发展趋势。如果所跨年度过短,就没有多少实用的价值,不能为凑编研材料的数量而忽视编研材料的实用性。

(三)统计数据应真实、准确、完整

编研不是杜撰,它必须以档案材料为依据,是在分析档案原件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题对数据进行取舍。因此,如实地采用档案数据,是决定编研质量及可靠程度的前提。有时,某个编研题目所需数据不能从档案上直接得来,就需要档案人员认真研究档案材料,找到相关的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出,不能图省事而主观杜撰。另外,数据必须要准确完整,不能随意遗漏,要保证所采用的数据能系统全面地揭示编研材料的主题。要根据数据间的有关联系进行分类,同类项目才能进行有关的计算。计算要正确,并要经过复核。

(四)形式应新颖生动

编制专题性统计分析,往往以表格、数字、文字为主,形式比较单一刻板。我们可采用计算机丰富的图表处理软件和打印技术,使编研材料做到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生动直观,新颖好看。

预案编制范文3

关键词:机械制造;预案;编制及实施;探讨

中图分类号:X92 文献标识码:A

机械制造业及装配行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科技、国防提供技术装备,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当前,全球正加速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机械制造技术水平的提高与进步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国防实力产生直接的影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我国机械制造及装配行业发展迅速,制造业不断向精密化、柔性化、智能化、集成化、全球化方向发展。随着对技术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也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应急救援预案的有效实施,可以更好地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后的损失和伤亡。它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各项救援工作的程序和具体操作步骤,为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的各个方面所事先做出详尽安排,是开展及时、有序和有效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行动指南和纲领。

一、机械制造业及装配行业应急预案的编制现状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均对应急预案的编制及实施提出了要求,从事机械制造及装配行业的相关单位,也为了规范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特别制定了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为及时有效地组织对突发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采取应急救援行动,确保机械制造行业持续、稳定生产,维护社会的安定和正常秩序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国家及行业相关要求,机械行业尽管编制了各自的应急预案,但就编制情况看,目前尚存在很多不足。具体表现如下:对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没有具体要求,根本就没有一个规范性的制度要求,仅仅是口头安排,甚至是单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预案编制人员不具备编制预案的基本条件,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不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由于对机械制造生产实际情况不够了解,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专业知识,从而造成编制的预案可操作性差;很多企业的应急预案是按上级公司的范本或者模板进行套用,还有的是从同行业其他单位复制过来,照搬照抄,不符合本企业实际;应急预案具体实施程序不具体,为了追求大而全,甚至把一些无关内容也写进去,行文繁复,格式混乱;审查、批准程序流于形式,无上级领导的签字或者为了简便,直接用电子签字代替。

二、机械制造业及装配行业应急预案实施情况分析

机械制造业及装配行业应急预案的实施主要包括:对本单位编制应急预案开展内部学习、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对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同时,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定期组织综合应急预案演练、专项应急预案演练和现场处置方案演练;依据应急预案的演练情况,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形成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预案存在的不足,提出具体修订意见;结合企业变动情况及国家政策要求,针对本企业应急预案执行和实施情况,定期组织人员,对预案进行修订完善,并做好预案的评审备案工作;按照本单位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及装备设施,建立物资使用档案,并定期检测和维护;如果企业发生事故,做好事故信息报送和应急预案启动情况报告工作。

企业一旦制定了应急预案,会按照本单位相关要求,组织一些相应的实施工作,落实应急预案。但是由于对应急预案实施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落实方法不当等,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一定的不足,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具体表现主要如下几个方面:

1领导对应急预案的认识存在不足

通过与单位领导交流,个别领导或者人员的潜意识当中心存侥幸心理,认为机械行业不会发生重大事故,用不上应急预案,即使是编写了,也会把编写好的应急预案束之高阁,更无从谈起预案的实施工作。

2对预案的培训学习不够,对应急人员的培训、考核形式化

应急预案是一项全员都要学习和参与的工作,必须要做好培训教育工作,让其了解和掌握相关救援知识,但是同过查阅职工的学习记录,有个根本就没有或者记录潦草,现场询问逃生路线无从回答;通过询问发现,大多数职工不知道本工作岗位存在风险。说明培训工作普遍存在落实的不到位现象。

3应急准备不足,应急物资的采购、保管及维护不足

应急物资的准备及良好维护,是应急预案实施的重要保证,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为了工作方面或者生产一时需要,存在应急资金的占用、挪用情况;同时,还存在应急物资配备不足、维护不及时等问题,如果现场没有做好应急物资的准备,碰到险情,将延误战机。

4应急预案演练计划简单

大多数企业均不同程度制定了应急预案演练计划,但是发现很多没有相关领导签字,且大多数没有按照计划进行演练,出现漏项或者缺项情况。

5现场应急演练不足,应付了事

为了应付工作,多数预案演练采取桌面演练,即使有练,过程也过于单一、简单化,针对性不强,如企业的防火演练,在厂门口偏远地带,点燃一堆火,找几个人拿着灭火器灭掉,然后拍几张照片就完事。

6预案没有做到定期修订

预案编制范文4

关键词:防御 山洪 预案

中图分类号:Q14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编制目的

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了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提高突发性暴雨山洪的应对能力,避免山洪造成群伤群死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的减轻灾害损失,结合我县防汛工作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地方性法规、条例及规定;

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巴彦县突发山洪灾害的应急抢险及人员转移。

自然情况

水系分布情况。巴彦县过境河流有松花江,境内河流有少陵河、泥河、漂河、五岳河、泉眼河、小柳河、猪蹄河、拉三太河、大荒沟、黄泥河、龙泉河、小金河、小银河和双林河等14条。除松花江外,较大的河流有4条:少陵河、泥河、漂河、五岳河。 巴彦县易受山洪灾害有7个乡镇16个村屯,影响3106口人。

区域内的气象、水文条件,暴雨洪水特性。巴彦县地处中高纬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2度至2.6度。历年平均降雨量为550―565毫米;降水量年内分配也不均匀。各季特点是:春季4到5月份,40年平均降水量为65.6毫米;6到8月季节水频繁,平均降水量407.2毫米。

经济社会情况

我县划分为18个乡(镇),包括1351个自然屯。全县有187069户,68.8万人,人口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219人。`巴彦县易受山洪灾害有7个乡镇16个村屯。

全县幅员面积313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0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8.31万亩。全县国内生产总值41亿元。人均收入3700元。全县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加工业、饮食服务业、劳务输出等为主。

灾害损失及山洪灾害成因

我县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山洪灾害类型及易发区及典型山洪灾害。我县山洪灾害的主要类型为暴雨洪水,一般由较大强度的降雨而形成的洪水,一旦爆发山洪,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将受到严重威胁。几年来,虽然没有山洪爆发,但是受山水冲刷和侵蚀,土地流失相当严重。

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造成我县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县的降雨量集中,主要在6 一8 月份,并且雨量大;二是近年来采石、采沙、烧窑取土、伐木等建设与生产活动,对土地植被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三是化肥、农药对植被破坏相当严重。

防灾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是由于受地形、地貌影响,以及长期以来人类重用轻养,植被草场严重退缩,水土流失在区内程度不同的发生,流域上游山区,降水丰沛,土地条件差,植物种类单纯,极易形成暴雨径流,造成坡面冲沟,地表径流带泥土随水入河,由于治理资金投入不足,治理方式单一,不能很好地发挥整体效益。

二是防洪设施少,缺少整体堤防工程规划设计,防洪能力低,防御大洪水能力差。

三是防洪意识差,防洪标准低。现有的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防洪投入资金整体规模偏小,投资严重不足,筹措渠道窄。

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划分原则

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沟口、陡坡、低洼地带。

危险区

根据区域山洪灾害的形成特点、气候、地形、地质条件及人员分布情况以划分了危险区。

安全区

根据区域山洪灾害的形成特点、气候、地形、地质条件及人员分布、历史洪水淹没情况以确定了安全区。

安全区基本情况

安全区总人口 55000人,土地面积255000亩,可容纳转移人口12000人。

职责和分工

防汛指挥机构工作职责

县级防汛指挥部统一领导和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各部门各负其责,实施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县级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乡(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的工作职责

乡(镇)防汛指挥机构在县级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县体组织乡(镇)和村组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等。村级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负责本行村内降雨监测、预警、人员转移和抢险等工作。

明确工作职责

监测组:具体负责监测雨量、水利工程、危险区及溪沟水位等信息。

信息组:具体负责对气象、水文等各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同时负责灾情统计,汇总上报。

转移组:负责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转移的组织工作,要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

安全保卫搜救组:负责防汛抢险转移秩序和社会治安,督促撤离, 搜救被困群众。

后勤保障组:负责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

调度组:负责水利工程的调度运用,抢险人员的调配,调度并管理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

应急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听从命令进行有序抢险救援工作。

信号发送员:在获得险情监测信息或接到紧急避灾转移命令后,立即按预定信号报警信号。

监测通信及预警

山洪灾害雨、水情临界值确定

参照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降雨情况,根据我县各地的暴雨特性、地质地形条件和前期降雨量等,确定本地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值。

根据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溪河水位情况,分析确定本地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溪河水位值。

实时监测

监测内容:辖区内降雨、水位、泥石流和滑坡等信息。

监测要求:各部门要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辖区内降雨、水位等信息进行监测,以群测群防为主,专业监测为辅。气象、水文部门要加强短期天气分析、水情分析和预测预报工作,对可能发生的暴雨山洪灾害性天气,要及时报告,用最短的时间,通过电视、广播、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通知指挥部。一旦降雨量和过水量达到临界值时,以便及早做好人员安全转移和防范工作,争取抗灾工作的主动权。

监测系统的设立:摸清监测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现有监测站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布设测站或简易设施。

通信

通信方式

根据县实际和防御山洪工作的需要,发生山洪灾害时,县、镇、村、屯之间的通信可采用电话和专用警报系统等方式,屯内户与户、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可采用专用警报系统和锣鼓号等方式。

通信网络建设

县、镇、村、屯以及各观测站、监测组、信号发送员之间的通信,在现有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均设置固定联系电话。各村、屯联系电话为现用电话号码,一旦换号,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

预报预警

预报启用时机:根据暴雨天气预报,当预报或发生的降雨接近或将超过临界雨量值时,将暴雨预警信息;当出现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征兆时,将泥石流、滑坡灾害预警信息;

预警方式:当灾害预警信息后,各村应利用广播、鸣锣或用手提喇叭的方式向群众预警信息,并向镇、县防汛指挥部报告灾害情况。

预警启用时机

1 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报,相关行政责任人应引起重视。当预报或发生的暴雨接近或将超过临界雨量值时,应暴雨预警信息。

2 当上游水位急剧上涨,将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应即时向下游预警信息。

3 当出现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征兆时,应泥石流、滑坡灾害预警信息。

4 水库及池塘发生溃决性重大险情时应及时相关信息。

预警及程序

根据调查、监测、分析,按临界雨量、水位、山洪灾害征兆等,及时警报。其预警程序和启用条件如下:(1)在一般情况下,山洪灾害防御预警信号由县防汛指挥机构,可参照县―镇--村―屯―户的次序进行预警。(2)如遇紧急情况,如局地突降暴雨、滑坡、山洪超过临界值或水库溃坝等,村委会可直接报告县级防汛指挥部和镇防汛指挥机构,并可直接预警信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

预警方式

我县发生山洪灾害的强度分为三级预警,即:黄色为Ⅲ级,橙色为Ⅱ级,红色为Ⅰ级。

(1)黄色(Ⅲ级)警报:当24小时内降小到中雨,预报降雨强度可能接近或达到临界雨量,来水流量有可能达到临界水位值和临界流量值时,而且降雨可能持续,预报将可能发生山洪灾害时,启动山洪预警系统,进入防灾状态,发出黄色警报信号。

(2)橙色(Ⅱ级)警报:当24小时内有中到大雨发生,预报降雨强度可能接近或达到临界雨量的1-2倍,来水流量达到临界水位值和临界流量值时,而且降雨可能持续,启动山洪预警系统,进入紧急防灾状态,发出橙色警报信号。

(3)红色(Ⅰ级)警报:当24小时内有大雨或暴雨发生,预报降雨强度超过临界值的2倍,来水流量超过临界水位值和临界流量值时,而且降雨可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启动山洪预警系统,进入特别紧急防灾状态,发出红色警报信号。

6转移安置

6.1 转移安置

6.1.1 确定需要转移的人员。

发生山洪灾害时,根据危险区基本情况,我们要按照预案选定的路线迅速将山洪灾害可能危及的区域内所有人员转移到安全区。

转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转移责任人有权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采取强制转移措施。因地制宜挖好排泄山洪渠道,防止屯内积水以至危及房屋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转移安置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汛前拟定好转移路线,汛期必须经常检查转移路线是否出现异常,如有异常应及时修补或改变线路。转移路线宜避开跨河、跨溪或易滑坡等地带。在遇到特大山洪时,要做好相关重点村屯的群众转移工作。根据人员分布情况,转移以组为单位。

制作明白卡,将转移路线、时机、安置地点、责任人等有送信息发放到每户。制作标识牌,标明安全区、危险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

工作要求

一旦发生险情,工作组和村委会应及时向镇、县防汛指挥部报告,同时应急抢险队立即投入抢险救灾,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和调配车辆、设备、物资等。发生灾情首先将被困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如有人畜伤亡,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清理、掩埋人畜尸体,对紧急转移的人员作好临时安置,发放粮食、衣物,同时作好卫生防疫工作。

抢险救灾

抢险救灾准备

预案编制范文5

一、提高对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编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一)在新形势下人们利用档案的意识随着各种法规的实施而增强。编研工作是疾控中心档案利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部门系统、广泛地向社会提供利用服务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有了编研工作,疾控中心才能通过主动提供档案的编研成果,直接服务于社会各项事业,有助于推动和促进疾病控制工作的广泛开展。从内容上看,要求提供利用的档案,不仅是文书档案,更需要科技档案、专业档案、声像档案及从档案原件中提炼、加工出来的档案信息。因此,我们要创造的前提是思想观念的更新,思想观点的不断吐故纳新、推陈出新,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疾控中心档案编研工作的创新,就要实现服务观念和工作思路的同步转变。

(二)编研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对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档案编研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编研工作是保护档案史料、方便利用的有效措施。档案大部分为孤本,在开展利用服务时,老是把原件提供利用,容易破损,影响档案的寿命。因此,作为疾控机构档案人员,做好编研工作,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有两层含义:一是档案管理和编研专业知识,二是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目前的疾病机构档案人员多为“半路出家”,因此加强对档案编研工作的认识和编研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是做好编研工作的基础。所以,我们要以编写档案史料的方式提供利用,可以避免档案原件的重复使用,减少磨损,从而延长档案的寿命。也能使这些资料长久保存,便于后人利用。

二、努力开发档案编研工作新途径

(一)疾控中心档案人员要努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档案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任务是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水平,及时、准确、广泛地组织档案信息交流,为档案用户提供高效率服务。档案部门在分析利用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室藏档案的内容和特点,可以开展多种层次的编研加工。档案部门如能编制有关的业务依据性文件汇编,就会十分有效地满足业务工作的需要。这种文件汇编既实用,做起来又不难。档案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提供档案为社会利用,而编研工作又是较高形势和较高效能的提高利用的手段,也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因此,面临新形势、新体制,我们就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路子、新方法,为领导决策。疾控中心要发展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档案信息,使档案工作者默默无闻的劳动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做好档案编研要逐步实现档案信息化。档案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编研工作,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体现了一个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为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决策提供了深层次的档案信息服务。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办公自动化的推广,疾控中心各部门的电子文件逐渐增多,档案的形式也由单一的纸质文件向电子文件、光盘、磁盘等作为信息存储载体的机读档案过度,且数字化档案数量逐年增加,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做到编研材料有特色,为疾病预防控制业务工作服务,这是疾病预防控制档案工作不断发展和进取的需要。然而,由于疾病预防控制是一项连续性很强的工作,在开展疫情的分析预测、制定防治策略的过程中,都需要掌握和对比以前年度的监测数据,特别是在开展预防医学科学研究时,更需要以较长年度的相关数据做依据。整理档案可以为档案编制各种检索工具,是为了有条理的利用档案,然而要提供可利用的档案,就必须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文档卷宗,才能提高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利用的效率,使文书档案的管理在提供利用服务时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时效价值,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最大利用及充分发挥档案信息服务的职能。

(三)应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在一切活动中,人是最活跃的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因此,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如何,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和保证档案服务的决定因素。档案编研工作对档案人员自身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作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档案人员,做好编研工作,应具备两方面专业知识,一是档案编研专业知识,二是疾病预防控制专业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建立,电子文档的形成,使档案工作日趋复杂化、技术化。信息化管理给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责任感,紧迫感,自觉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熟悉档案现代化管理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相关知识。

预案编制范文6

关键词:灭火;应急预案;预案编制

引言: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火灾事故,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灭火与救援行动、降低火灾损失、减少人员伤亡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它是在辩识和评估潜在的重大火险、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过程、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作出的具体安排。

一、目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随着我国有关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企位开始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编制工作,表明了企业对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制定工作的重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提高。然而,从目前企业编制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总体情况来看,水平参差不齐,与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工作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内容粗略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只是一份文件或一个规定,而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中应该包括的核心内容都未能反映,将预案与条例混淆。

(二)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可操作性差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和编制未能充分明确和考虑自身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及其后果,也未能结合自身灭火和应急疏散能力的实际,对灭火和应急疏散的一些关键信息,如火险分析、支持保障条件、决策、指挥与协调机制等缺乏详细而系统的描述,导致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差。

(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缺乏有效的实施

尽管编制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在灭火和应急疏散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有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不等于灭火和应急疏散等救援工作就有了保障。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能否在灭火和应急疏散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不仅仅取决于预案本身的完善程度,还取决于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情况,包括预案的宣传,落实预案中所需的机构、人员及各种资源,开展培训,进行定期演习等。

二、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核心要素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内容不仅局限于火灾发生过程中的救援措施,还应该包括火灾发生前的各种准备和火灾发生后的恢复以及预案的管理与更新等。

(一)方针与原则

无论是何种,首先必须有明确的方针和原则,作为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工作和纲领。方针与原则反映了企业发生火灾后灭火救援工作的优先方向、政策、范围和总体目标,灭火和应急疏散的策划和准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和现场救援及恢复,都应当围绕方针和原则开展。

(二)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策划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最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因而,灭火和应急疏散策划必须明确预案的对象和可用资源情况,全面系统的认识和评价所针对的潜在火灾危险的基础上,识别出其性质、区域、分布及火灾后果,同时,根据火灾危险分析的结果,分析灭火和应急疏散救援力量和可用资源情况,为灭火和应急疏散提供建设性意见。

(三)灭火和应急疏散响应

应急响应包括灭火和应急疏散工作中需要明确并实施的核心功能和任务。

1、接警与通知

准确了解火灾大小、地点等初始信息是决定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的关键,接警作为应急响应的第一步,必须对接警要求作出明确规定,保证迅速、准确的向报警人员询问火灾现场的重要信息。接警人员接警后,应按预先确定的通报程序,迅速向有关机构发出火灾事故通知,以采取相应行动。

2、指挥与控制

灭火和应急疏散往往涉及单位多个部门,因此,对灭火和应急疏散行动的统一指挥和协调是有效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的关键。建立统一的指挥、协调和决策程序,便于迅速有效地进行响应决策,确立灭火和应急疏散行动优先原则,指挥协调组织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行动,合理有效地调配和使用灭火和应急疏散资源。

3、警报和紧急公告

当火灾发生后,不足以控制,可对建筑物内人员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警报系统,向单位内人员发出警报,同时通过如广播系统等发出紧急公告,告知发生什么情况,对自己可能带来的威胁,自我保护措施,疏散线路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以便人们能及时作出自我防护。

4、通讯

通讯是指挥、协调和与外界联系的重要保障,在现场指挥、消防控制室、各灭火和应急疏散机构、医院和消防队之间,必须建立完善的通信网络,并在灭火和应急疏散过程中,始终保持通信网络畅通。

5、火灾监测与评估

在灭火和应急疏散必须对火灾发展态势及影响及时进行动态的监测。火灾检测在灭火和应急疏散行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其结果不仅是控制火灾现场,也是保障灭火和应急疏散组织人员安全的重要依据。

6、警戒与治安

为保障现场灭火和应急疏散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火灾事故现场建立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 序是十分必要的,目的是防止与灭火和应急疏散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7、人群疏散与安置

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应当对疏散的紧急情况和决策、预防性疏散准备、疏散区域、疏散距离、疏散路线、疏散运输工具、安全庇护场所以及回迁等作出细致的规定和准备,应考虑疏散人群的数量、所需要的时间以及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疏散等问题。

8、公共关系

火灾发生后,不可避免的会引起公众及媒体的关注。应将火灾信息、影响、救援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消除恐慌心理,避免公众的猜疑和不满。

9、灭火和应急疏散组织人员安全

在火灾发生后,必须对灭火和应急疏散组织人员自身的安全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包括安全预防措施、个人防护、现场监测等,明确紧急撤离灭火和应急疏散组织人员的条件和程序,避免灭火和应急疏散组织人员受火灾伤害。

(四)现场恢复

现场恢复是在火灾被控制扑灭后进行的短期恢复,并意味着救援工作的结束,并转进入到另一工作状态,即现场恢复到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大量的经验教训表明,在现场恢复的过程中往往仍存在潜在的危险,如余烬复燃、受损建筑倒塌等,应充分考虑现场恢复过程中的危险,制定现场恢复程序,防止事故发生。

(五)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是灭火和应急疏散工作的指导文件。应当对预案的制定、修改、更新、批准和作出明确的管理规定,并保证定期对预案进行评审,针对单位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预案中暴露出的问题,不断更新、完善和改进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结束语: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编制直接关系到企业及员工生命安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编制涉及面多,操作难度和实际阻力有时还很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大型企业自身具备多部门协同控制,处置灾害事故的同时,应该积极的与当地消防部门学习、交流,并形成联动机制,以具备大型灾害事故发生时,更广泛、更全面的发动一切可发动救援力量,为保证人生安全及国家财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昆明市公安消防支队红云分队

参考文献:

[1]《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预案编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年.

上一篇学习格言

下一篇防汛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