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古诗范例6篇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范文1

[关键词]第三学段;教学策略;古诗词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1-075

著名诗词教学专家叶嘉莹先生指出:“当下诗词教学的核心是让诗词从抽象转化为具体,让当世之人也能体悟到古人的情感、心智、意趣。”教学古诗词,要借助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体悟古诗的内在意蕴,体验诗人的内在情感。下面,笔者以《宿新市徐公店》一诗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引领学生体悟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一、借助原始经验,初步感知意象

小学生要体悟古诗的意境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借助学生原本的经验对意象形成初步的感性认知,从而为感受意境进行铺垫。

如,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之前,教师为学生出示相关图片,并引领学生背诵《池上》《小儿垂钓》等展现儿童天真烂漫的诗歌。通过对比联系、归纳共性等方式,激活学生的原始经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古诗中儿童这一鲜活的形象。紧接着,教师揭示课题,简介诗人范成大,并告知学生范成大是古代描写儿童最多的一位诗人,从而引领学生将注意力聚焦在儿童上,为《宿新市徐公店》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走进古诗前并不是一张白纸,已经具备了相应的认知条件。教师要依托这样的认知经验,引领学生从文本入手,以原始性经验浇灌文本,从而为全面而深入地体验意境奠定基础。

二、聚焦韵律诵读,整体把握诗意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跳跃性与凝练性、韵律性与节奏感。诗歌的韵律与节奏不仅仅是诗歌音律美的体现,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师要善于从诗歌的韵律入手,让学生们在富有节奏的诵读中理解诗意,为理解诗歌意境做好准备。

如,在诵读这首《宿新市徐公店》时,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诗歌中的生字词,同时应将平仄之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感受诗句的节奏美,体会其活泼、跳跃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情感基调。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相机理解“篱落疏疏”“一径深”“未成阴”的意思。在解决了理解的“拦路虎”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将整首诗的意思连贯起来说一说。

这样,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节奏,初步体会诗歌的大意,并形成对诗歌的整体性理解,缩短了学生与诗歌之间的距离,为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铺好道路。

三、品味核心词语,诵读释放情蕴

诗歌的意境是借助语言呈现出来的,尤其是一些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词句。著名国学专家王国维曾经说过:“著一字而境界全出。”因此,要理解意境,就要关注诗歌的诗眼,借助对典型、核心语言的品味,开掘出其中的内在情感,从而真正体悟其内在情韵。

如,在教学这首诗时,教师就紧扣诗歌中的“疾走”“无处寻”等语言,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儿童的天真与活泼,理解诗人对儿童源自内心的喜爱。最后,教师引领学生尝试以诵读的方法来感受诗歌的情韵,让他们的情感得到熏陶,从而获得对诗歌的审美体验。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教师并没有对诗歌所有的语言平均用力,而是聚焦最能体现诗歌情韵的典型性、关键性语言,让学生进行感知,获取了对诗歌意蕴的深入理解。

四、创设平台描述,联想拓展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内在情感与诗歌所描绘景色之间的交融。在学生理解了诗歌的大意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诗歌展现的情景进行深入描绘,即二度创作。这种描绘的过程是对诗歌意境深入感知的过程。语言描述越具体,其意境就越丰富,学生也就越能够沉浸其中。

在学生整体理解了诗歌的大意之后,教师借助课文中的插图等资源,引导他们想象儿童捕捉蝴蝶的情景:“蝴蝶是怎样飞的?孩子们又是怎么捉的?最后蝴蝶飞入草丛,他们又是怎样的一副表情呢?”然后,教师引领学生将所有想象的细节进行描述,将儿童捕捉蝴蝶的过程丰富化、具体化,从而把诗歌的整体意境呈现在眼前,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身心都浸在诗歌的意境之中。

在诵读理解的过程中,学生能初步体会到诗歌的内蕴;运用语言进行描述的过程是学生对诗歌内在情蕴深入具体理解、感悟的过程。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范文2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思维能力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又离不开思维能力的发展。古诗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学传承,目前教学中侧重学生的诵读积累,而忽视了思维训练。针对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以手语表演和划划圈圈两种方式,开展了动作思维的训练,以发展孩子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创设情境,想象画面的教学手段,训练孩子的形象思维,提高孩子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开展动作思维训练,提高孩子理解能力

小学低年级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许多抽象的语句都不能在孩子的心中留下自己的轨迹。因此,可以通过手语表演和划划圈圈这样两种方式,对孩子进行动作思维的训练,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1.结合手语表演,理解古诗含义

比如,教学《画》,这是一首写景的古诗。老师先请同学们读一读,再用铅笔圈一圈,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事物。学习之后就让孩子们给这首诗配上动作:远看山有色(孩子们手搭凉棚,踮着脚尖,极目远眺,继而画个大大的“s”,表示“色”);近听水无声(侧耳倾听,微微躬身,然后摆手,表示遗憾。);春去花还在(右手食指中指伸出,代表两足行走,流水的光阴悄悄流逝,带不走朵朵花儿,手掌合并,托着下巴绽放笑颜);人来鸟不惊(以手为笔,书空“人”字,以臂为翅,依旧飞翔)。

这样的训练方式适用于《画》《静夜思》《春晓》《村居》《所见》《小池》《望庐山瀑布》等诗篇。与手语相结合,赋予古诗自己的感彩。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理解古诗的内涵,可谓一举两得。

2.利用圈圈划划,亲近古诗意象

小学低段14首古诗中有9首古诗纯粹是描写作者所见所闻,分别是《画》《村居》《小池》《山行》《草》《宿新市徐公店》《望庐山瀑布》和《绝句》。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孩子们动手圈圈划划,你在这首古诗中读到了哪些景物。

比如,《宿新市徐公店》,几乎有三分之二的孩子都划出了“黄蝶”,我追问:“你真的看到了黄蝶?”

“应该没有黄蝶!”张雅宣突然叫起来:“不是飞入菜花无处寻了吗?”

“那要是儿童急走追蚱蜢――”我问。

“跳入草丛无处寻!”

那么“花”呢?文章明显告诉我们:“树头花落未成阴”,花已经落了,树木尚未成荫。

“篱落疏疏一径深”,我先引导孩子们观察图片,看看那篱笆是怎样的,有密有疏有高低。那是因为春天乍到,篱落的主人还没来得及修葺?放牛的孩子偷偷拔走中间一根用作赶牛的棒子?经历一冬,霜雪压迫,篱笆断节?仔细观察之后孩子们都理解了“疏疏”一词,也明白了这句中的“篱落”就是“篱笆”。

孩子们通过圈圈划划,不但理解了古诗的含义,还了解了作者对于这份景物所含着的感情。

当然,这样两种方式的训练并不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分开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村居》,这首诗的前联是写景的,可以动手划一划,后联是叙事的,可以演一演。又如《宿新市徐公店》可以先划一划,后演一演。孩子在课堂上动手动身动脚,符合孩子好动活泼的天性,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二、训练学生形象思维,发展学生内化能力

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字面上的文字转化成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训练了孩子的想象力;具有整体性,画面在脑海中形成的过程和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训练了孩子的逻辑能力;具有直觉性,在每个孩子脑海中的形象各不相同,训练了孩子的创新能力。

1.创设情境,诱发学生思维

古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孩子带进那梦幻又遥远的世界。比如,教学《忆江南》,我先播放音乐《琵琶语》,并深情地给孩子们介绍《忆江南》的创作背景,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与文本的距离。孩子们似乎看到了白居易在庭院里寄情桃柳,醉意微浮,朦胧间回到自己陶醉的杭州:“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孩子与作者之间没有距离,与文本之间也没有距离,诵读与理解也变得水到渠成。音乐能够使孩子在课间活动中澎湃的激情迅速沉静,走进诗文那悠远宁静的世界里。

创设情境的方法就是出示画面,唯美的画面会在孩子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这样的教学手段却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也许就会弄巧成拙有时候,太过直接的表示反倒缺少了美感,不如留给孩子自己想象的空间。

形象的画面与音乐交融,让孩子们把文字内化成鲜活的生活情景,看到落花会吟诵:“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看到蝴蝶会感叹:“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2.破题揣测,启发学生思维

所谓破题揣测就是让孩子看着诗题,说说要是自己写这个题材,会写点什么。比如,《回乡偶书》。我们学校有很多孩子是“移二代”。父母老家都是在乡下,经过一代人的奋斗已经移居到城关,孩子们会在寒暑假跟随父母回老家,乡下的一切都那么新鲜,有书本上的各种家禽,有不打游戏机专爱捕鱼捉虾的小伙伴,有泥泞的小路,还有夹杂着青草气息的空气!他们构建着自己的憧憬,再去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那份落差会在孩子心里烙下痕迹,让他们永远记得这个少小离家的诗人。

3.运用比较,强化学生思维

汪潮教授曾说过,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是比较好的教学方式。那是因为比较能够让教学对象各自的特点一目了然,相得益彰。同样是白居易的诗,在写《草》的时候,功名未成,孜孜追求,有着草一般的坚持与执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写《琵琶行》的时候,伤心失落,天涯何处寻知己?才会“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同样是面对山村乡景图,高鼎看到的是一群孩子:“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杨万里的眼中却只有一个孩子:“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引导孩子对诗文进行比较,从而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积累和运用也变得容易起来。

三、结语

动手动脑练思维,发展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入情入境学古诗,提高了孩子理解的能力。这样的古诗学习相较于传统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更加灵动生气,也更受孩子的喜爱。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范文3

关键词:明代;黄河决溢;黄淮平原经济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6)12-0107-05

明代为保证南北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畅通,人为干预黄河流向,造成黄河改道决溢频发,几乎无岁不灾,灾害范围之大遍及黄淮平原,对黄淮平原经济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本文所谈的黄淮平原包括今河南省东部、山东省西部黄河以南及安徽省、江苏省淮河以北的区域,属于华北平原的南部。目前,学界尚无专文探讨明代黄河决溢对黄淮平原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以期深化区域生态环境变迁与经济发展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不当之处,祈请方家指正。

一、黄河决溢对漕运的阻碍

明代南北京杭大运河的漕运是明王朝的主要经济命脉,黄河是漕运能否畅通的重要保证。而明代黄河改道决溢严重影响到漕运的正常进行。笔者根据文献记载,就黄河改道决溢对漕运影响的时间、地点的不同,以弘治十八年(1505)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洪武元年(1368)至弘治十八年为前期,正德元年(1506)至崇祯十七年(1644)为后期。

明代前期影响到漕运畅通的大的黄河决溢有:洪武二十四年四月黄河在河南开封府辖县原武黑洋山决溢,造成贾鲁河故道淤塞不通,继之黄河在山东兖州府的曹州、郓城之间的两河口决溢,“漫东平之安山,元会通河亦淤”①;正统十三年(1448)秋,黄河在北岸的河南卫辉府辖县新乡八柳树决口,“漫曹、濮,抵东昌,冲张秋,溃寿张沙湾,坏运道,东入海。徐、吕二洪浅涩”②;景泰四年(1453)秋七月,山东兖州府寿张县“沙湾河决,水皆东注,以致运河无水,舟不得进者过半”③;弘治二年五月,黄河大决于开封及封丘金龙口,冲入张秋运河。据奉命治河的白昂在弘治三年报称,这次决口后“水入南岸者十三,入北岸者十七”。“北决者,自原武经阳武、祥符、封丘、兰阳、仪封、考城,其一支决入金龙等口,至山东曹州,冲入张秋漕河。”④

明代前期黄河多在北岸决口,以北流为主,北流的一支横穿黄淮平原西北的张秋运河后,东流入海,破坏了张秋运河的正常漕运。同时,也影响到徐州以南的运河水量,因徐州以南的运河是借助于黄河行运的,黄河北决使徐州以南运河水量有时减少到难以行船的程度。为解除黄河北岸决溢冲向山东张秋运河,明政府一方面在黄河南岸疏浚颍河、贾鲁河等河道,分流黄河水势,一方面在黄河北岸大筑堤防。经治理后,筑塞了张秋决口和黄陵冈、荆龙口等口门,堵塞黄河北流之路,并在北岸修起了数百里的长堤,筑起了阻挡黄河北流的屏障,大河“复归兰阳、考城,分流径归德、徐州、宿迁,南入运河,会淮水,东注于海,南流故道以复”。⑤黄河又南行故道,张秋运河遂无溃决之患。

明代后期黄河决溢的导火线是黄河一支流由涡河入淮河,至弘治十八年,“河忽北徙三百里,至宿迁小河口”,于正德三年(1508),“又北徙三百里,至徐州小浮桥”。正德四年六月,“又北徙一百二十里,至沛县飞云桥,俱入漕河”。此时,“南河故道淤塞,水惟北趋,单、丰之间河窄水溢”。⑥其中对漕运影响大的黄河决溢有,嘉靖五年(1526),黄河又“东北至沛县庙道口,截运河,注鸡鸣台口,入昭阳湖”。嘉靖六年,河决曹县、单县,再度“冲入鸡鸣台,夺运河,沛地淤填七八里,粮艘阻不进”⑦。更为严重的是嘉靖八年六月,黄河又决曹县,一支“自胡村寺东,东南至贾家坝入古黄河,由丁家道口至小浮桥入运河”,一支“自胡村寺东北,分二支:一东南经虞城至砀山,合古黄河出徐州,一东北经单县长堤抵鱼台,漫为坡水,傍古亭入运河”⑧。嘉靖十三年,河决兰阳赵皮寨,“自济宁南至徐沛数百里间,运河悉淤,闸面有没入泥底者,运道阻绝”⑨。嘉靖四十四年七月,河决沛县,“或横绝,或逆流入漕河”,“散漫湖陂,达于徐州,浩渺无际,而河变极矣”。⑩上下百余里运道全淤。到万历五年(1577)八月,黄河在宿迁与桃源之间的崔镇决口,“宿、沛、清、桃两岸多坏,黄河日淤垫,淮水为河所迫,徙而南”B11,致使淮河南北的“高、宝、兴、盐、山、清、桃、宿等处,田庐荡溺,正河浅涸,转运艰辛”B12。此时,黄河决溢影响到淮河南北的漕运,致使“转运艰辛”。万历三十一年,“河大决单县苏家庄及曹县缕堤,又冲沛县四铺口太行堤,灌昭阳湖,入夏镇,横冲运道”B13,严重威胁着漕运。天启六年(1626)七月,河决淮安,逆入骆马湖,灌邳州、宿迁。崇祯十五年九月,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与明军激战于开封,彼此掘开黄河大堤,以水代兵,造成运道淤塞不通。

明后期开创性保漕措施是开挖新运河以避黄河决溢。自嘉靖五年,左都御史胡世宁建议于“湖东藤、沛、鱼台、邹县间独山、新安社地别凿一渠,南接留城,北接沙河,不过百余里。厚筑西岸以为湖障,令水不得漫,而以一湖为河流散漫之区”B14。次年正月,总河盛应期就胡世宁的建议付诸实践,但工程中途夭折。直到嘉靖四十四年七月,黄河决于沛县,造成“上下二百里运道俱淤”B15。总理河道朱衡循着当年盛应期所开的新河基址重兴工程,隆庆元年(1567)五月新河成。“于是黄水不东侵,漕道通而沛流矣。”B16这段运道后来称作“南阳新河”或“夏镇新河”。由于新河为漕运带来诸多便利,自隆庆三年七月,黄河再决沛县,造成徐州北的“茶城淤阻,粮艘二千余皆阻邳州”时,有人建议自南直隶邳州向北至夏镇开v河,使运河避开徐州上下黄河之险。然而,诸多因素综合的影响,直到万历三十二年,新任总河李化龙“始大开v河,自直河至李家港二百六十余里,尽避黄河之险”,“运道由此大通”。B17运河经过此次改建,仅剩邳州至淮安间近百公里的运道需借助黄河,漕运状况大为改善。

二、黄河决溢对农业生产的损害

黄淮平原自战国时鸿沟水系工程的兴建,为平原上的农耕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唐宋以前的主要农业区,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期间也曾受到黄河南决的影响,但都能得到较好治理,遭到破坏的农业生产很快就能恢复。而明代的黄淮平原,在长达二百七十六年的时间内,黄河决口301次,漫溢138次,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明代的黄淮平原几乎无岁不灾,屡遭黄河决溢的侵害,淹没大片的农作物,正如万历时的兵部尚书李华龙在他诗集中描写的,“数年禾稼今年好,一夜水来迹如扫”B18。景泰四年八月河水决原武县,灌浸五十多里,六七年后仍然是“男欲耕而无高燥之地,女欲织而无蚕桑之所”B19的局面,不得不从邻近州县转运粮食以备赈济。弘治二年河决金龙口,祥符、长垣、张秋、中牟、尉氏、仪封、考城、兰阳、宿迁等县深受其害,河水淹没城市、村庄,房屋、耕地漂没一空,庄稼几近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物以稀为贵,耕地受灾严重,庄稼收成减少,使食物、柴薪价格骤然上涨。天顺五年(1461)河决开封,数县受灾严重,祥符县尤甚。河水积于城中,往来者必借舟楫方能通行。受此影响,米薪之价涌贵数倍。B20嘉靖《兰阳县志》纂修者说,北宋仁宗时河决澶州(今河南濮阳市西南),河道南徙后,“自是吾邑重承其害,崩我土地,决我城郭,溺我人畜,倾圮我墙屋,淹没我禾稼,为患有不可胜言者矣”B21。山东西南部的曹县、单县等地因受黄河决溢影响,大面积农作物毁坏。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提到山东农业状况时说:“西南曹、单、金(乡)、城(武)皆濒河被水之区,当其受灾,一望无际,颗粒不收。”B22

明代黄河决溢不单是直接损坏大片农作物,还给黄淮平原带来了严重的土壤沙化和盐碱化。其中开封府最为严重。明代中期以后,开封已经出现了“风起但黄沙”B23“飘风但尘沙”B24“直北风沙扑面来”B25的状态,这大概可以视为开封城“沙化”的起点。至万历三年,尽管开封附近黄河水患有所减少,但仍然是“碧草春深隋帝苑,黄沙夕拥魏侯城”B26。黄河下游河道南移和不断泛滥,引起开封城市周围自然地理环境日趋恶化,自然灾害加剧,农业生产水平越来越低,从而“大大削弱了开封城市存在和发展的最起码的经济基础”B27。开封府所属州县土壤沙化也非常严重。中牟县到明末已是“延袤百里而沙碛半之”B28。崇祯十五年河决开封流经杞县,“浊流汹涌,由杞东下,幅员百里,一望浩渺,其后水涸沙淤,昔之饶f咸成n卤,尽杞之地皆为石田”B29,这次水灾造成杞县大片沙地。仪封县自弘治以后因屡遭河决,也是“波平天影近,沙坼地形偏”B30。至嘉靖间,仪封境内“每狂风一动,田野飞沙,如黄冈迤东直抵石家楼一带四十余里,尽为斥卤,犁锄罔施”B31。到万历年间,仪封县“地之高者,尽是薄沙;地之下者,又成水乡”B32。这些地方土壤沙化、盐碱化是黄淮平原土壤严重退化的缩影,对该区域民众生产生活影响很大。

土地沙化后,常常会导致耕作困难,地瘠薄收。如尉氏县“积沙齐陇,无从粒食”B33。崇祯末年河决开封,清兴四十年后尚未恢复,“城漫惨烟迷白屋,草依残月伴清。凋伤何易兴何晚,四十余年土瘠贫”B34。黄河的决溢给生活在黄淮平原的百姓造成暂时性的灾难,如开封“十家九家半流离”B35及“拆屋毁砖,卖取百十钱以糊口”B36。中牟县,“其南高者为沙碛,下者为沛泽,不毛者半,以故民难为生,吏难为治久矣”B37。

生活在黄淮平原的民众面对恶化的自然环境,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改良盐碱地,发展制盐碱业,维持生计。据史载,开封城北门大街附近灵官庙的东南全是盐池。大街往南,紧邻周王府萧墙一带居民,亦“多业熬盐”,西华门附近“尽是盐池”,甚至修建了盐神庙,祭祀晋代葛洪。B38明人李梦阳也留意到了这一现象,诗云“宋家宫殿尽瓦砾,陂湖烧盐焰婀娜。忽忆东京全盛时,月行对此谁能那”B39。清代仍然“烧制盐碱硝等”B40,盐池主要集中在龙亭西北坡一带,“居民多以做盐为业”B41。李长傅先生也指出,开封城内之盐碱产于城内四周的盐碱地,尤其以西北部盐碱地面积最广,西南隅、东南隅次之,面积达到全城面积的15%,城内约有800盐户,年产盐6万石,除满足开封城消费外,还外销许州等地,甚至销售到直隶(今河北)、山西、江苏等地。B42

更为重要的是黄淮平原上的民众适时地调整农作物品种,种植适合沙地、盐碱地的小麦、花生、棉花等,发展农业生产。金代时,就有人指出“河南之田最宜麦”B43。到明代,小麦占居河南粮食作物的一半B44。惠富平先生认为河南广植小麦的原因是,夏秋两季多雨,黄河水患容易发生,而一旦决溢,秋作往往荡然无存,颗粒无收,出现粮荒,影响国计民生。但冬小麦的播种期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期在次年6月上中旬,种植冬麦基本上可以避开黄河水患,这样可以利用晚秋、早春的生长时节,保证收获。同时,种植麦类,还可弥补秋作欠收或水患损毁,确保粮食生产B45。明人李梦阳在开封城夷门附近见到了长势较好的冬小麦:“小麦青青水半陂,半落不落杨柳枝。回风忽送天南雁,恰似春江二月时。”B46另外棉花、甘薯、杂草等适应性强的作物花草都相继在黄淮平原栽种。明代河南已是产棉区,如兰阳,“兰邑之阳地平沙,比岁多种木棉花”B47。

三、黄河决溢对城市的破坏

北宋以前,黄淮平原上的城市发展一直处于全国前列。期间也有黄河决溢以及人为决河淹城事件的发生,波及的城市及对其破坏的程度有限。而明代黄河决溢遍及黄淮平原,大大小小的城市差不多都有黄水灌城的经历,不得已迁移治所也时有发生。

明代黄河决溢灌城的事例贯穿始终,前期主要发生在河南境内。洪武元年,河决河阴,县治从广武山北迁到广武山南(今荥阳市东北广武镇)。B48洪武二十二年,河没仪封,徙其治于白楼村。洪武二十四年河决改道,经过项城,时至洪武三十一年,黄河南徙,旧城圮于水,民庐冲没殆尽,知县彭冲恭徙建城东。成化十五年(1479),河决荥泽,县治从广武山北迁到广武山南以避水。B49就黄河决溢所淹的城镇中,受灾最重的应是开封城。

开封自宋金以后,黄河南徙至开封附近,城外自此“皆为浸淫沮洳之场”B50。到明代,开封境内黄河已经形成“地上悬河”,有明一代,黄河决溢直接冲击开封城达十余次,以天顺五年、崇祯十五年最为严重。天顺五年七月,河水暴至开封,“土城既决,砖城随崩,公私庐舍尽没。男妇溺死不可胜计,数十年官民资蓄漂失无遗”。更为严重的是使“七郡财力所筑之堤俱委为无用之地矣”。B51到天顺六年十二月,黄河对开封城及所辖州县的危害丝毫未减,以致内阁大臣感慨道,“河南乃中原重地,近年以来水患相仍,军民饥,黄河泛涨,冲开城堤,淹没人民,至今水患未息”B52。崇祯十五年,李自成农民军与明军激战于开封,九月,双方都决河淹城,使开封城遭受灭顶之灾。“满城俱成河洪,止存钟鼓两楼及各王府屋脊、相国寺寺顶,周府紫禁城惟”B53。“及至夜半,水深数丈。”“举目,抬头触浪。其仅存者,钟鼓二楼、周府紫禁城、郡王假山、延庆观,大城止存半耳,至宫殿、衙门、民舍、高楼略露屋脊。”B54此次河决给开封城带来的破坏是空前的,以致清朝建立数十年后,开封城仍然破败不堪。清顺治十二年(1655),开封人王V回到桑梓,目睹的仍是河决带来的“城郭都非”的境况:“黄沙白草残照颓城,徘徊久之,凄然魂断。”B55康熙、雍正年间,诗人查慎行在开封看到的仍是“旧日楼台埋井底”B56的情景。

明后期河决主要发生在南直隶的徐州、淮安府境内,徐州、淮安所属州县城池多遭淹没,尤以徐州城受灾最重。嘉靖五年六月,河决仪封(今河南兰考东)黄陵冈,丰县淹没水中,不得已徙县治以避洪水。B57天启二年七月,河决徐州东南五十里吕梁洪附近小店村,“河决围绕睢城,庐舍漂没,徙治避之”B58。崇祯二年,黄河又在多处决口,睢宁城再次淤垫,毁坏严重B59。

徐州城在明代后期是遭受黄河决溢影响最为严重的城市。明初洪武年间建徐州新城,以石为基,以砖垒砌,净高三丈三尺,底宽亦三丈三尺,顶宽一丈一尺,开城门四,建角楼三,周围掘护城河深宽均三丈有余,一时间,壮丽辉煌,俨然金汤。B60然而,明代后期,黄河在徐州决溢频繁,古城遭受水患剧烈,以隆庆五年、万历十八年和天启四年为重,使徐州城遭受了三次致命的破坏。隆庆五年秋,河溢冲毁徐州城西门,溺死人口许多;万历十八年,黄河泛滥,大水冲进徐州城中,房屋被毁,积水经年不消。隆庆五年、万历十八年这两次“河大溢徐州”,“溺死人民甚多”。B61大水多年不退,甚至有迁城之议,足见水患危害之烈。天启四年,黄河第三次灌城,也是最严重的一次,这次是造成徐州城叠城的直接原因。据顺治本《徐州志》记载:“天启四年六月二日,奎山决堤,是夜由东南水门陷城,顷刻丈余,官廨民舍尽没漂,百姓溺死无算,六、七年城中皆水,渐次沙淤。”这次大水将徐州城全部吞没,三年不退,泥沙将徐州城彻底掩埋。徐州城遭遇数次河水漫灌,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徐州城全部被黄沙掩埋。“徐民苦淹溺”,“议集赀迁城”。B62遵照古城旧制重建新城,按照原洪武时徐州城的规模与布局,各官署衙门均在旧址上重建。

此外,明代的定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濮州(今河南范县西南)、洧川(今河南尉氏县西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东)、荥泽(今河南郑州市古荥北)、商丘等,都曾因黄河泛滥,城为洪水所坏,大部分被迫移治。B63至于受到一般破坏的城市更是不胜枚举。总之,有明一代,地处黄河下游两岸的城镇由于地上河不断升高、堤防不断加高,河决灌城实属常事,“年来堤上加堤,水高凌空,不啻过颡。滨河城郭,决河可灌”B64,以致黄淮平原上的大小城市几乎都遭遇黄河决溢的危害,破坏了这一区域城市经济的发展,正由于此,黄淮平原上的城市发展落后于江南一带的城市。

综上所述,有明一代黄河决溢阻碍了黄淮平原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局限在漕运经济、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可以说是方方面面的,给生活在黄淮平原的民众带来了深重灾难。然而,从官民应对水患的措施可以看出,在恶化的生态环境面前,官民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不利的生存环境,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探寻人与自然能够相处下去的办法,为我们今天的一些环境悲观论者认为“环境不断恶化最终导致人类灭亡”提供有力反证。

注释

①②④⑤⑥⑦⑧⑩B14B15B16B49B57《明史》卷八三《河渠一》,中华书局,1974年,第2014、2015、2021、2024、2026、2026―2029、2031―2032、2036―2038、2030、2037、2039、2020―2021、2029页。

③《明英宗实录》卷二三一,景泰四年秋七月壬午,“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校本,1962年,第5064页。

⑨刘天和:《问水集》卷二《治河始末》,《四库全书存目・史部〉第221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266页。

B11B13《明史》卷八四《河渠二》,中华书局本,1974年,第2047―2049、2069页。

B12潘季驯:《河防一览》卷一二《添募夫役以裕河工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7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93页。

B17《明史》卷八五《河渠三》,中华书局,1974年,第2097页。

B18李化龙:《李于田诗集・癸卯大水谣》,《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6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40页。

B19雍正《河南通志》卷一四,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7年,第13页。

B20顺治《祥符县志》卷六,天津图书馆,1989年,第37页。

B21褚宦、李希程:《兰阳县志》卷一《地理志・河渎》,嘉靖二十四年刻本。

B22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三八《山东四》,光绪五年刻本。

B23李梦阳:《空同集》卷二四《时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6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92页。

B24李梦阳:《空同集》卷一《寄程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6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5页。

B25程诰:《霞城集》卷二一《汴上作》,《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59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653页。

B26吴国伦:《XI洞》卷二五《至梁邸二日即有成皋之役吴鲍二方伯枉饯西城楼席上赋谢》,《续修四库全书》第135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11页。

B27李润田:《黄河对开封城市历史发展的影响》,《历史地理》第6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3页。

B28同治《中牟县志》卷一《艺文中》,张孟男《陈公劝借输粟碑记》,同治九年刻本,第19页。

B29乾隆《杞县志》卷七《田赋志・地亩》,成文出版社影印本,第476页。

B30王瑛:《王侍御集》全一卷,《渡黄河》,《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99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270页。

B31嘉靖《仪封县志・田赋・都御史刘大谟与抚按讲除仪封重差书》,“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上海书店,1990年,第82页。

B32中共安阳市委党史办公室编:《中共安阳党史人物》,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88页。

B33嘉靖《尉氏县志》卷一《风土类・水利》,“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上海古籍书店,1982年,第23页。

B34康熙《鄢署杂抄》卷三《汴中诗》,康熙五十八年纶嘏堂刻本,第18页。

B35陆应Y:《抱真书屋诗抄》卷七《塞黄河》,《续修四库全书》第153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77页。

B36陈用光:《太乙舟文集》卷一《论营田水利折子》,《续修四库全书》第149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71页。

B37同治《中牟县志》卷一《艺文中》,杨节《乔公德政碑记》,同治九年刻本,第16页。

B38孔宪易校注:《如梦录・街市纪》,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44、57、70页。

B39李梦阳:《空同集》卷一九《夜行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6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37页。

B40李长傅:《开封历史地理》,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39页。

B41孔宪易校注:《如梦录・街市纪》,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70页。

B42李长傅:《开封历史地理》,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44页。

B43脱脱:《金史》卷一七《列传第四十五・高汝砺》,中华书局,1975年,第2355页。

B44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一《乃粒・麦》,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5页。

B45惠富平:《汉代黄河流域麦作发展的环境因素与技术影响》,载王利华《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79页。

B46李梦阳:《空同集》卷三五《夷门十月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6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15页。

B47嘉靖《兰阳县志》卷二《田赋志・木棉歌》。“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上海古籍书店,1982年,第17页。

B48康熙《河阴县志》卷一《灾异》,乾隆十三年刻本。

B50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一二六《川渎三》,中华书局,2005年,第5408页。

B51《明英宗实录》卷三四九,天顺七年二月庚辰,“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校本,1962年,第7028页。

B52《明英宗实录》卷三四七,天顺六年十二月戊辰,“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校本,1962年,第6994页。

B53李光撰,王兴亚点校:《守汴日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3页。

B54刘益安:《汴围湿襟录校注》,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57页。

B55王V:《漫游纪略》卷二,光绪年间上海申报馆仿袖珍版印《申报丛刊》本,第1页。

B56查慎行:《敬业堂诗集》卷二《汴梁杂诗八首》,《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69页。

B58《行水金鉴》卷四四《河水》,《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03页。

B59《明史》卷八四《河渠三》,中华书局,1974年,第2071页。

B60张成珠:《徐州城叠城之谜》,《徐州史志》1986年第1期,第44―47页。

B61赵明奇:《徐州自然灾害史》,气象出版社,1994年,第157―158、168页。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范文4

这就是徐德凝,《中华儿女》杂志曾经报道,当代中国一位独一无二的“道德实践楷模”。

从普通农民到知名企业家、诗人,徐德凝的故事早已被太多人所熟知。徐德凝,男,1949年8月13日生,大连市建市百年特殊贡献奖获得者、普兰店市政协委员、大连市十佳名人、国家一级古建筑专业高级工程师获得者,大连市古建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大连老撒园林环境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盘锦红海滩风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员。徐德凝在诗歌创作上笔耕不辍,持之以恒。于1997年8月出版了他第一部诗集《行吟集》,两年后又出版了《放歌行》、《海之韵》……

这位共和国同龄人现在已经出版了自己的第八部诗集。他创作的两万多首诗歌有一百四十多万字,无不渗透着强烈的道德情感和人格力量。而作为一位儒家哲学的实践者,他对“身、家、国、天下”这个传统命题,更有着自己的理解。

修身篇:

共和国同龄人的快乐境界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快乐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而在徐德凝看来,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给予的多……

1949年金秋,在共和国诞生的金色日子里,徐德凝诞生在大连普兰店的一个大山沟里。满月那天,来看他的曾祖父喜道:“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这小子有福!”

从毕业后他呐喊着一直跑到现在/三十年坎坷与顺利他总是充满热情/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一位与共和国同龄的幸运者/几十年的人生经历是他最佳运作合理安排/他离乡弃农东去西来/负债的生活在他手里转变很快/在生活中他的身心得到丰硕收获/有所作为的人生一定是快乐常在

——摘自徐德凝《幸运者》

太爷时年80岁,是徐氏家族迁徙东北的第四代长辈。尽管从小备受长辈的呵护,可由于家庭出身的关系,徐德凝在期间却历经磨难。对他来说,这种磨难已成为无形的财富……

徐德凝说:“永远记住,我们民族思想的宝贵财富,文化道德,这是人为人处世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修身就是要古令中外兼收并蓄,为的是不断思考自我,不断升华自我。”

诗言志。在徐德凝的身上,凝固了中国传统士人的文化习惯——“慎独”和“省身”。生活简朴的他习惯每天早睡早起,早起之后,他记日记、写诗——一种在他的家乡流传已久的民歌体长短句。写昨天的不足,写对自己今天的要求,还有对时事的感慨与深思。从18岁到现在,40多年来,徐德凝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习惯,并进而提升成为一种人生的思想修为。这种自我修为,也让徐德凝变成了一个倍受大家欢迎的快乐“批发商”——

我是一位“快乐”的批发商/拥有的快乐多种多样/几十年来写下上万首诗歌/昔日的农民已成为造园巨匠/知足常乐当感谢改革开放/我心情坦荡/三、五分钟即可入睡/神稳梦香/保持心情愉快而从不沮丧/朋友都愿意与拥有快乐之人交往/这才是真实的财富/我春天里的玉液琼浆

——摘自徐德凝《快乐“批发商”》

齐家篇:

七世“海南丢”的家族荣光

中国家庭是区别于西方核心家庭的一种民族特有文化的载体,不仅具有更富内蕴的人文设计,而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世界。徐德凝不止一次说过,齐家是中华文化的原子核,如果将家庭这一重要内容抽出去,他的人生成绩单也就抽去了一大半。让他最感自豪的是:自己在家里,几十年没顶撞过父母一次;几十年没有和妻子吵过一句嘴;几十年兄弟三个没有红过一次脸……这三件事情看似平淡无奇,但在现实生活中却鲜有人能真的做到。

大连人管那些当年从山东跨海“闯关东”的人叫“海南丢”。徐家祖籍山东登州,当年因避祸闯的关东。祖先没给他们留下什么财宝,只留下了可叙长幼的20 个范字:承金为大有,修德绍家风。积善传余庆,富贵万世荣。传到徐德凝这辈儿,他们已经在大连繁衍生息了七代人。

徐德凝出生在一个忠孝传家的传统家庭,这是他行为道德的基石。徐德凝继承了父母的美德,并很早就担起了振兴家族的重任。

“大哥是个对家庭负责任的人。他用自己几十年的努力,改变了我们这个农民家庭,也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他不仅让我们都拥有了自己的事业,更提高了整个徐氏家族的文化素质。他看重这个家,从行动上爱着这个家和每个亲人。”徐德凝的弟弟这样说道。

徐德凝有一个姐姐,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徐家三兄弟,相处几十年,从不曾分过心,当然与德凝这个老大有直接关系。当年,家里生活困难,为了不耽误弟弟们的前途,他托人将二弟送到当时人人都想进的农机厂学车工。后来又出费用培养他做了预算员;他为三弟请师父学唢呐,后来又安排他到大连二建和南京大学学习两年半。

两个弟弟、妹妹和妹夫,以及姐姐的孩子后来都进了徐德凝的公司。在徐德凝的带领下,兄弟三个在事业上相互配合;在生活上从未为花钱红过脸,被当地人传为美谈。

随着公司的壮大,徐德凝计划要创办集团公司,将企业做成世界一流园林建筑设计公司,把企业做大,追求实惠。

考虑再三,他决定将公司49%的股份分给自己的家人——两个弟弟每人占了20%股份,还剩9%,姐姐与妹妹各占了一半。这20%的股份,市值达数千万元。而两个弟弟从此也可以放开手脚,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企业。尽管再也无法实现成立集团的梦想,可看着两个弟弟都有了自己的事业,相互间相亲相爱,徐德凝心里真比吃了蜜还甜。

别看徐德凝对弟弟们照顾得无微不至,对自己子女的要求却非常严格,而孩子们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个个都很有出息,不仅都考上了名牌大学,而且各自的事业也都蒸蒸日上……

建国篇:

为城市留下凝固音符

在大连著名的滨海旅游区,造型各异、风格迥然的雕塑随处可见,以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提升着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档次,给城市建设赋予了更多的精、气、神。这些都是徐德凝等人的杰作,他也因此获得大连市建市百年特殊贡献奖。

作为一位“古建达人”,多年来,徐德凝的足迹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成功修复了大批破败不堪的古建筑。他还率先将日本的拟木塑石技术运用于城市景观建设,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并获得了国家建筑行业最高荣誉“鲁班奖”。

虽然我也是一个承包商/却与其他经理不一样/从事古建筑是我的报国心/不重利润而非常重视质量/我自豪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作为炎黄子孙理应贡献力量/二十一世纪将是华人世纪/醒来睡狮雄立世界东方

——摘自徐德凝《报国心》

在徐德凝的带领下,大连古建公司不但确立了北方仿古、修古建筑业的霸主地位,而且连续数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AAA级信用企业”和建设行业先进企业。徐德凝豁达的性格,给很多合作伙伴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然而有一回,这位此前从没跟合作伙伴闹过矛盾的“古建达人”却在异国他乡对人“拍起了桌子”。

1988年秋,徐德凝应邀远赴瑞典,洽谈修建一座中国式园林。对方是个趾高气扬的英国商人,从骨子里看不起中国人。谈判过程中,傲慢的英国商人竟然为了一件琐事拍起了桌子。深感人格与国格受辱的徐德凝同样拍案而起,据理力争。大感意外的英国商人连称:“Sorry,Sorry……”

这是一种国家、民族情结的社会背景的摩擦。徐德凝对国家、民族的那份情结,太执着、太强烈。这种国家民族的情结,早已经是中华魂魄的支撑,中华文化的渊薮。就是这个德行,演绎了徐德凝的国民壮举。

徐德凝的爱国情体现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他常对朋友说,“只为挣两个钱,早不干了,出国养老,享受生活,可那不是丧良心吗?不能辜负这个时代,辜负国家。”他常对员工说,“我们现在美化大连就是爱国,出国挣外汇也是爱国。这一切,都是为了把咱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和谐天下篇:

道德楷模的逐梦新旅程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正演绎着一场载满十三亿人口的遂梦之旅——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已是功成名就的徐德凝,又开始实际行动参与这场遂梦之旅中。在他看来,中华民族的复兴,首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道德的重建更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在社会急剧转型过程中,扭曲的价值导向,导致社会主流价值观异化。一些本应该坚守、珍惜和传承的传统价值、道德观念,在急速丢失。仅有道德的谴责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从自身的道德实践做起,实现道德的救赎。通过个人修为和返朴归真,知行统一,由行致知,实现理想状态的社会秩序,达到和谐天下之目的。

徐德凝是个实干家,他一方面用自己的诗作大力弘扬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方面深入各大专院校,用自己最真实的人生经历教育广大莘莘学子,积极传播中华传统美德。在由大连市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诗化教育”研讨会上,他做的《我的诗化教育之路》主题演讲,赢得了贾春峰、汤一介、司马云杰等著名学者的好评。

徐德凝推崇传统文化,但却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在他看来,孔子至死不语怪力鬼神;孟子坚信事在人为,人定胜天。徐家三兄弟不仅自己不信那些邪门歪道,更带头用行动破除迷信。

建于辽代晚期的锦州广济寺塔,是部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90年代初,有关部门计划修复它。可先后来了三家施工单位,光看了看就都没有了下文。当地渐渐有了这样的传闻:塔里住有一条一丈二尺长的大白蛇,蛇仙给人托梦,谁动它的家,它就要和谁过不去!

传闻越传越神乎其神。就在这时候,徐德凝带着他的两个弟弟和一帮“子弟兵”来了。加固架子,拿出图纸,白天脚手架上人影晃动,夜里工地上一片通明。风行云走,斗转星移,修复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工程接近尾声,脚手架、防护网被撤掉了,亮出了潇洒高达 71.8 米的威武塔身!从此,再也没有人相信什么大白蛇成仙的事情了。

为了带领家乡人共同致富,徐德凝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子弟兵”。谈起这位总是笑呵呵的董事长,员工们赞不绝口。有人说,他“讲究”。30多年,他没有欠过工人一元钱;有人说,他念旧。曾经专门给十几位早已离开公司多年的老工人,每人送了 2000 元跟一台彩电;有人说,他孝顺。他在大会上宣布,在古建公司里干活的人,不孝顺父母是不行的,公司要把这件事管起来;有人说,他热心公益,乐于助人。他出资为家乡修路,给灾区捐款,捐资助学,花多少钱眼眨都不眨,自己却始终保持着“坐车免卧铺,投宿找矮店,不跳舞,不沾麻将”的习惯……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范文5

关键词徐诗歌意象禅理禅思

〔中图分类号〕I106.2;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5)10-0061-07

徐小说中浓厚的宗教色彩,早已引起大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热切讨论;而他灌注着禅宗智慧的诗却长期被埋没着。徐十分喜爱自己的诗作,并坦言自己的诗“似乎更直接流露了我脆弱的心灵在艰难的人生叹息、与呼唤。其中也记录着我在挣扎中理智与情感的冲突,得与失的更迭,希望与失望的变幻以及追求与变幻的更替,……爱的执着与对于自由的向往”。徐:《原野的呼声・后记》,台北黎明文化事公司,1977年。他先后出版了《待绿集》《进香集》《鞭痕集》《灯笼集》《借火集》《四十诗综》《轮回》《时间的去处》《原野的呼声》等一系列诗集。有论者认为“徐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新诗人。他能逃出旧诗的规律,运用他对文字的天才和技巧。他诗中的文字看起来那么顺利和自然,自创一种新的和美的格调”。吴义勤、王素霞:《漂泊的都市之魂――徐传》,苏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9页。徐的新诗研究在国内近乎空白,即使是有所涉及也多半是将新诗作为论证其“诗意化”小说创作的一个旁证。2008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了16卷本《徐文集》,其中第13、14、15卷均为诗歌。这三卷诗篇虽非字字珠玑,但精品绝不在少数。如果小说是徐讲给读者听的故事,那么诗则更像是徐的心灵私语,阐释徐的新诗对于全面走进徐的文学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我们将关注的视野投向徐的新诗创作时,会惊奇地发现,徐之人与徐之诗是如此和谐地统一在慧志禅心之中。可以说,缺少对徐新诗的关注,既是徐研究的重要缺憾,也是现代诗歌研究的遗憾。

禅与诗本是不同的概念,一属宗教,一属文学,二者的融合遂成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花异木。禅即“禅那”,静悟之意,是禅宗的核心概念。佛教自传入中国之日起,就不断被中国的道家、儒家、阴阳学派改造,禅宗就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诗则是通过语言的锤炼、意象的提取等方式来传达诗人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观照,表达主体的情思。禅和诗都追求独特的内心体验和深远的主观冥想。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佛禅与诗质的相通成就了禅与诗的良性互动。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佛禅智趣深受中国诗人的亲睐,古代诗人以佛理入诗,创作了众多诗意隽永的佳作。徐的新诗长于佛教意象的摄取,并以禅理点染山水性情,跳出佛门硬涩意象的桎梏,摆脱了冻云、寒雨等僧侣意象的孤尘绝世,更多一份现代士人的平易旷达,诗意在日常生活和智慧的表达中,悄然独放奇异花香。

2015年第10期

徐的诗与禅

一、融禅理于佛禅意象中

以诗而论,意象是诗有别于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的突出标志,佛禅思想对诗歌的渗透必然在意象上有着最为直观的体现。徐诗中俯拾即是的舍利子、心灯、莲瓣、袈裟、彼岸、法华、古寺、佛钟、敲钟人等佛门意象,是徐深受禅理影响的突出标志,是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宗教的感悟熔铸于意象中的体现。

首先,徐的诗常常借如“舍利子”“心灯”“莲瓣”等经典的佛禅意象巧妙地表达自己对佛禅的领悟。以“灯”意象为例,徐先后创作了《心灯》《山峰上的灯》《致死者》《黄昏》等篇什,以“灯”的深远意蕴照亮了他诗歌天空的一角。佛教中,“灯”喻佛的教旨,所谓“一灯能除千年暗”,惠能:《坛经校释》,郭朋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第40页。“灯”具有照明心之暗室、开启世人智慧的功用。徐把佛“灯”意象看作“我”疲倦灵魂的指引:

但我看沧海变成田园,/还未曾学会什么,/只知道安详的时间与钟声,/在计算我衰老与寂寞。//我心像莲瓣般的憔悴,/片片在秋风里凋落,/我已忘阳光普照着大地,/只记得我手燃的灯烛。――《卖》徐:《卖》,《徐全集》第13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140页。

“莲”是佛坛修行的象征,这里以“莲瓣”作为“我心”的法相,“莲瓣般的憔悴”是为纯挚之心在尘世之中颠沛流离而生的五蕴之苦谛。“肉体换生活”“灵魂换爱”写尽了心灵在尘世中的艰辛流离,而“手燃的灯柱”又写出了对尘世的恋执,对理想的执着。苦修之路漫漫,诗人依然以“行脚僧”的卓绝毅力前行。徐既以“灯”象征人生命中的理想、智觉,则油尽灯枯恰如人生命之终结而归于乌有之乡。佛家讲求生死轮回和灵魂不灭,在《致死者》中佛门“灯”的意象是精神永存的象征:

我要在你死后祈祷,/祈祷你灵魂死后化成了灯,/在这无垠的宇宙里发光,/在这永恒的时间上生存。――《致死者》徐:《致死者》,《徐全集》第13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142页。

佛门教义引导众生持戒向善,通过此世的苦修以求来世的福报,这一教旨俘获了众多信众的虔诚之心。期待生命的转世轮回是信众的心愿,这里诗人祈祷逝者的灵魂能够化作“灯”,也是对逝者的良好祝愿。愿死后的魂灵化成智慧之灯,在无限的时间和广袤的空间中普照万方,这灯照澈人的愚鲁和执着,净化死后的灵魂,使人归于永恒的时空之中。

其次,徐的诗多以禅意对自然意象进行点染和改造,在山光水色中体悟禅理,因而山光水色触目是佛缘,翠竹黄花处处是禅心。有学者说:“幽林、荒寺、白云、月夜、寒松、夕照一类适于表现清旷闲适的审美理想的意象,具有隐逸倾向的自然情趣,一经佛教义理的点化与浸润便成为中国文学的不绝风流。”谭桂林:《中国佛学与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60页。可以说,经过佛教义理的点化,自然界中的森罗万象,处处是禅机。中国古代的诗人、诗僧极喜欢幽林、老泉、白云、寒松等清冽孤寒类意象。诗人们在对自然风物的观照中舒展身心,融入禅意,成为耕云种月的自由人。徐的诗似乎也深得这一类传统诗歌之妙旨与妙趣:

烟与雾像一翼轻纱,/把山与海变成一幅画,/于是那浓郁的树荫,/披在我身上像一件袈裟――《小诗》徐:《小诗》,《徐全集》第13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343页。

晨起时人间飘渺的炊烟和山峦腰间萦系的清雾汇成一片,云雾环绕的远山和随意舒卷的云海纷纷入画,临之如入清虚迷离之境。“我”在这样恍惚的画中行走,素心共青山白云,无念无执。待云雾散去,明媚的阳光普照大地,真是大地铺祥,长空布瑞,“我”化入空明澄澈的禅境之中。朗朗晴空已非我关念,“我”行走在树荫之下,幽影映身,如同袈裟在身,出没于烟波云海,归于澄明宇宙。“我”与山海无“分别”,随烟雾赋形,如同僧人般飘然来而复去。诗人以佛眼观白云、青烟;以禅心察远山、绿树,自然万物都包孕于无际无涯的佛法之中。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佛禅志趣的深刻与自然意象的生机珠联璧合,使这首形如佛偈的小诗经得起反复含咏推敲。

独特的意象体系是衡量一个诗人创作成熟的重要尺度,徐融禅理于意象之中,以独异的佛禅意象,表达现代人的生存感受和生命思考。与传统禅宗诗在自我修行中体认禅法的喜悦欢欣不同,徐在悲悯情怀中更关注现实生活,多在一己的经历和感受中,反映具有普遍性的人世悲欢。徐的修行没有老僧高卧的孤芳自赏,并不是以来世的善缘为修行目的,更多的是对现实社会痛苦的回避和扭曲的承担。因而他的禅思不是“竹里馆”中弹琴复长啸般清旷自若,也非“颂钓者”满船空载月明归的飘然遗世,而是在满目疮痍的社会现实里智慧地解脱,在人间的孤独和寂寞中的自我救赎:

满目是英雄叱咤风云,/盈耳是高僧自吹自擂,/东边是骇人的标语口号,/西边是骗人的游行开会。老去的诗人壮志蓬蒿,/常年的流浪也无意赋归,/闲来无事且诵经礼佛,/豆栅瓜架下也有可笑的狐鬼。――《苦酒》徐:《苦酒》,《徐全集》第15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72页。

徐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没有沉浸在空无的佛禅境界中忘却人世的烦扰。他也时常感到个人在无常和宿命面前的无力:“我来自偶然,成长于偶然,看时间飞逝,如白云流水,从渺茫到渺茫,从无常到无常,从爱到爱,梦到梦。我本是尘土,归于尘土,我本是虚无,归于虚无。”徐:《虚无》,《徐全集》第15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109页。尽管人生的变幻和世事的匆遽使他在四大皆空的思想里打转,但嚣攘不安的社会总是将徐拉到沉重的现实面前。面对英雄、高僧的粉墨登场,标语口号、游行开会的轮番上演,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国家依然在混乱无序中停滞不前,徐感到沉重的痛苦、窒息和彻骨的无奈、无助。“诵经礼佛”既是一介书生在壮志蓬蒿的晚年的不得已,又是对现实痛苦的回避与扭曲的承担。在现实面前,徐终不能在佛法里找到灵魂的皈依,只得在执与无执中感受无边无涯的人间苦闷和精神孤独。

二、在禅思的妙悟中显禅趣

徐从《禅学》中铃木大拙对日本女诗人千代子的一首俳句的解释发微,指出“诗的前身也许可以如禅的一般的‘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但这不是‘文学’,不是‘诗’。作为诗,必须是通过文字来表现,表现了而传达给别人”。④徐:《禅境与诗境》,《徐全集》第11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427、445页。他又说“诗在禅的境界,不需要文字;可是到了文学的境界,就必须通过文字”。④这一方面破除了“一说即俗”的禅家法门;另一方面也使佛禅褪去神秘的面纱。徐通过佛禅意象表达对佛禅思想的感应,具有鲜明的禅思之特征。

其一,以跳脱的思维体现禅思的妙悟和机智,不落言荃。严羽《沧浪诗话》有云:“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妙悟即无需经过严密的逻辑推导而直接洞见诗、禅的真意。在审美直觉上“悟”是个体感性经验,在心灵一动之间获得的神秘飞跃。“顿悟来自于外在物像与内在心灵的偶然契合,在艺术思维中则表现为物像的审美直觉判断”。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台湾:丽文文化公司,1994年,第302页。徐的诗歌中,佛禅意象往往融道家仙修、基督天主教义甚至神秘鬼神等思想为一炉,不执着于物象本身的迷障,而是溢出思维惯性,到达智觉之岸。

南怀瑾说:“佛性虽然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但是并没有一个能被直观地认识和把握的实体,因此我们必须借助于心、相之用,从心与相的关系和作用上,才能意会(悟)到它的存在……若无性体即无以成其心相,若无心、相,亦无以显出性体”。骆玉明:《诗里特别有禅》,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第89页。佛性若想被认识,需要借助于心、相之用;诗思若要传达,也需要灵感对意象的助推作用。藉灵感之翼,诗与禅之间的千沟万壑借意象轻轻掠过,获得顿悟之妙。徐深谙此理,《修行》就是破执顿悟的典范:

因此我路旁流泪,/为此春槿祈祷,/愿它灵魂成仙,/早我踏入青云。//偏我身旁云片,/说:“我就是春槿,/你若舍弃肉体,/何须前去修行”。――《修行》徐:《修行》,《徐全集》第13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157页。

诗人以访名山的形式意欲修行,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渐阶性地获得禅悟,而浮在我身旁的“云片”则启示我:舍弃肉身即是修行,一语破执。禅宗认为天下之苦,莫过有身,若弃绝了肉身的沉重,灵魂即刻飞升;“我心”即万物之源,一切皆由心起,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我”若弃绝肉身之苦,以一颗禅心观照万物,不执着于苦其筋骨、饿其体肤、翻山越岭去“北芒山上修行”,就不会误入“夜色正浓”的魔障。成佛只是一念之间的功业,有偈云:

菩提只像心觅,何劳门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徐小跃:《禅与老庄》,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页。

春槿为何?青云为何?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若破除各种执见,不执着于眼前,瞬间顿悟豁然开朗。春槿无心飞升而已登上青云,“我”本清净之心,悟在须臾,何须北芒山上修行?

其二,徐在诗中常以跳脱的对话结构追求诗歌表达的陌生化和戏剧性。对话性的诗歌结构能在客观的语境中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而陌生化的表现,溢出主观期望,使诗歌面目一新,令人回味。

徐诗歌中的对话,不以逻辑严密见长,常常是跳脱不羁,诗思婉转而机巧别致。在徐诗中,背影是伴侣,缸鱼有秀色,连鸟儿都欢唱着生机和智慧:

窗外的桃树,/绿叶红花,/艳照四方,/它就是没有声音。/有一天,/有一只鸟飞来,/他唱了一口好歌。/我说:“如果你教会桃花唱歌,/我才相信你的本领。”/“你真笨,先生,/我不就是桃花的声音?”――《桃花的声音》徐:《桃花的声音》,《徐全集》第15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212页。

这首小诗很有意味:红花艳照四方,绿叶葱笼如玉,桃花静默无言,世界似乎在一片和谐静穆中至于终古。一只飞鸟惊破了这静的和谐,带来生的欢唱。生的欢欣鼓舞着“我”,心旌随鸟鸣越过千山,愿挟绿叶红花而歌唱。然而桃花寂然无语,“我”的愿望由产生而落空,情绪落入失落和执迷。鸟儿对“我”的执迷则是一语道破:我不就是桃花的声音?何处寻花声?何必寻花声?拨开繁杂表象的迷雾,除却妄念的心魔,一切生机都孕于圆融的自然之中,鸟声即花声,无分彼此。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这段跳跃性极大的对话富于禅趣,很有意味,使人想起唐代诗人女尼无尽藏的《寻春》:“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笑,春在枝头已十分。”徐诗《桃花的声音》比之于《寻春》,一为寻花声,一为寻春影。不同之处在于,徐诗在跳跃性的对话之中,拈出“鸟鸣”意象,一语破执;佚名诗是“芒鞋踏破”百转千回的写实性记录。徐诗多一份轻盈跳转,《寻春》一诗则更重一份执着之后蓦然回首的淡然智慧。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无尽的佛性从“桃花”中流淌出来,通过鸟儿的鸣唱传达出桃花和谐静穆的生命之歌。天启的禅机妙悟,通过这一句回答露出迷人的面目。佛法的领悟不滞于文字,禅机的表达重机窍,忌浅白,而以对话结构来传达玄奥的佛理禅思,妙以心传,可谓畅达无碍。桃花自在开放,鸟儿兀自歌唱,活泼泼的生命本来如此。率性恬然的禅趣给徐诗带来一种空明澄澈的美感。

其三,以静思内省的方式观照宇宙万象,抒发皈依自然的心灵向往。禅本是“静虑”之意,指通过特殊的调身调息的训练,使心神集于一点,最终达到心神收摄的状态,洞见佛教的真义。在中国僧俗两界的共同改造下,“禅”在中国已成为世人追求明心见性的修行方法。参禅之人毕生所求,就是一朝开悟,洞见真我。

对徐而言,禅是其超脱人世烦恼,对精神进行返观自察的不二法门。徐一生既离不开马路的喧嚣,又憧憬书斋的雅静。小说中,他漫游于都市,在滚滚红尘里书写谍战、热恋、谋杀等浪漫的入世想象;而在诗中,他徜徉在僧房之下,一灯如豆,点燃对清净佛性孜孜以求的心愿。在人生的苦旅中,谛听钟声佛号的呼唤:

如今你说你已经筋疲力尽,/只想在宁静的山中找一个古庙,/听松树中的钟声佛号,/对迷失的灵魂作慈爱的唤叫。――《未题》徐:《未题》,《徐全集》第15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200页。

尘世之外,一方宁静的古庙,阵阵松声与钟声佛号此起彼伏,激荡着倦旅之人的心旌,呼唤人对佛性的皈依。《幻觉》即是诗人对钟声、佛号的心灵呼应:“我像是上升的星星,/从云雾飞向天空,/我像是清澈的月亮,/驾驭着万方的风。”③④徐:《幻觉》,《徐全集》第14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171页。这一段轻灵自由;第二段“我像是无依的浮萍,/在奔流的洪流里激冲,/像一滴透明的露珠,/在万顷的林叶上滚动。”③无论是激冲的浮萍,玲珑流转的露珠,这些幻象,从天体到物事都具有轻灵的特点,褪去尘世的沉重,肉身转化成大自然的一部分。第三段与第四段,写禅定之后的直觉体验,失去了直觉和意识,只剩下灵魂:“这时我只有一颗透明的灵魂,/让所有宇宙里的光穿过,/带我魂中存储的爱情,/散布舍施与芸芸的众生。”④一种静穆空寂而绝不激动的诗境与禅境悠然而出,这就是“禅家特有的‘寂照’方式观照世界的结果,它超越了庄、道的‘心斋坐忘’,达到了一种心冥空无、领悟永恒的境界,即‘思与境偕’”。赵益:《禅与诗:诗意・诗思・宗教与艺术――评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坐禅而生的幻觉状态,是思想与宇宙融为一处的澄明之境,《幻觉》足以与废名之诗《十二月十九夜》相比:

星之空是鸟林,/是花,/是鱼,/是天上梦,/海是夜的镜子。//思想是一个美人,/是家,/是日,/是灯,/是炉火。

徐的《幻觉》以静思内省的观照方式感受坐禅入化的禅境,化身成宇宙里的星星、月亮、激冲的浮萍、滚动的露珠,领悟“我心即佛”“佛即万物”的禅宗境界;废名则在青灯独坐下,生发出辽阔的禅思,星空、花、鱼、镜子、灯、炉火,于空无的自我中衍生出宇宙万方。二者一为向内聚敛,一为向外扩散,禅机理趣妙不可言。

朱光潜在《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中说:“受佛教影响的中国诗大半只有‘禅趣’而无‘佛理’”。朱光潜:《诗论・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81 页。言外之意,中国传统的士人多半是在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的时候,选择静心修禅而实现避世藏身;涤荡心性的追求自然使人无心追求深奥的佛禅义理。而徐以禅思的顿悟、对话的跳跃、静观自省的禅修来统摄意象,借自然界的草木虫鱼表达跳脱的禅理之思外,还以僧侣渐修的方式体悟禅理,实践对禅的修行。“面壁”是佛祖释迦摩尼传下来的苦修方式,深为后世修行之人所持重,修行之人以此为功课,锤炼意志,锻炼德行。徐也以山石为鉴,向“石壁”转移“我”的生命,肉身遁去而精神寂灭:

面山壁百年,/身在壁外,/心在壁里。//我像铺设沟渠般/在山岩的缝隙间,/移植我血管。//我像安置电线般/在石块的脉络里,//蔓延我的神经系。//于是瘪的躯壳,/像枯藤般贴在壁外,/而我的生命――已活在壁内。――《面壁》徐:《面壁》,《徐全集》第15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224页。

参禅悟道是一项需要长期实践的工夫,修行是手段,参禅是方法,悟道是目的。在一堵山前,“面山壁百年”,“我”的肉身在壁外,息心止虑将 “我”的身心、神经沿着石壁攀爬。久经修炼,“移植我血管,蔓延我的神经系”,达到身心俱灭,浑融于宇宙的禅修终极境界,“我”的肉身干瘪了,但精神却活在了亘古不变的石壁之中。息心止虑,磨练肉身的艰苦禅修,苦其肉身,化其精神,深得渐修禅的真谛。跳荡的禅理之思给徐的诗歌注入鲜活的知性色彩,在一颦一笑、一花一叶之间实现“世界与人生内在的整体意蕴”的贯通。

三、空明澄澈的禅宗境界

意境是主观情志与客观物像整体性的融合,意境所显示的是在具体生动的意象画面的组合中,一个能激活观赏者想象的艺术空间,能产生一种虚实相生的审美效应。王泽龙:《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81页。意境化是徐在创作中对意境的追求和努力的体现。深受佛风浸染的徐,无论是对景观心之诗,还是返观心灵之作,在诗境的营造上很注重对禅境的借鉴。漫数海上明灯的思绪与静空澄明的人生境界使他的诗作意境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诗人自觉营造诗禅交融的静穆之境。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万物包孕于“空且静”的诗境禅境之中。徐认为,禅的境界与诗的境界是一致的。③徐:《禅境与诗境》,《徐文集》第11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443页。正如《小诗》中“我”走入山海之画中,与烟岚雾霭浑然无别。山、海如画,树影如披,这一刻正是“禅所追求的无分别感,不光是个别的短暂的物我两忘的无分别感,而是永恒万物的浑然境界。这境界是人与万物浑然一体,是不需要“觉”也永不会“觉”的境界。③徐在山光鸟性前,以禅心观景,注重寻找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形而上的生命感受上,徐以对生命的敏锐触觉营造诗禅交融的静穆之境。

一切生命的蜕化,/一切生命的蠕动,/在卧时,/在坐时,/在行时,/在分分秒秒变化中,/都是从生长而趋于死亡。/……/像海的风暴,/兽的怒吼,/婴孩的高热,/它跳跃,/它震荡,/它像是:/一把火的燃烧,/在东方的微光中圆寂。――《夜的圆寂》徐:《夜的圆寂》,《徐文集》第15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61页。

具足一切功德为圆,远离一切烦恼为寂,圆寂本是高僧圣者之死,在徐这里,圆寂是白日对黑夜的终结,是生命臻于圆满的飞升。山光水色一经禅意点染可以变成天地间的一副画作;而大象无形,生命的潜滋暗长却难以用静景去定格,于是诗人以动感之诗来展示“生命”动态之境。诗中所使用的句子长短错落,有如急管繁弦,令人目不暇给。舒徐的长句一缓,紧凑的三字句一急,体现出生命自我成长和满足的快意。黑夜里诸多生命形式在分分秒秒中恣意发泄着生的狂喜和欢呼:疯狂如海潮、病态如高热。黎明到来时,红日如火冉冉升起,夜幕下狂欢的生命已经在火的淬炼中摒弃渣滓。空故了群动,静故纳万物,诗境在空无的禅思渗透下,进入澄澈的大境界。一切生命都在感受生的狂欢,在黎明到来时功德圆满。徐对禅境的领悟已经突破了自然万物之表,进入宇宙生命之里;徐诗对禅境的借鉴已超越山水性情的点染,直入生存哲思的内核。

有论者对佛教的终极意旨这样理解:“佛教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暂时的恐惧和烦恼,而是为了最终灭绝痛苦和烦恼,进入到宁静、快乐的涅境界,即‘彼岸世界’这种境界。从理性来说意味着最高的智慧,从道德上说表示最完满的德行,从意志上说明不受任何拘碍,因此,也就不为生死所束缚,脱离轮回之苦,达到内心高度静寂和谐、自由自在的状态”。沈毅:《生命的动力意义――论死亡恐惧》,杭州出版社,2001年,第72页。度尽沧海劫波,晚年的徐一度在佛教和天主教之间徘徊,疲倦的灵魂渴望得到智慧与爱的抚慰。佛教是他倦旅之魂的栖息之所,他时刻感受着寺僧的呼唤,灵魂被深深地触动:

山寺里像有僧在敲钟,/大海中似有舟子在吹号筒,/但我只在冷落的冈头,/谛听旧识的松风。――《夜感》徐:《夜感》,《徐全集》第14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72页。

向往佛的高僧了悟,憧憬灵肉自由的境界;但又一直为尘世羁绊,就像是徐在自己的小说作品中描述的主人公叶卧佛、墨龙、觉岸一样挣扎在诱惑的尘世和清净的佛门之间。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感应着山寺、僧、钟的召唤,回应着对大海、号子、自由的向往。山寺、僧、钟与大海、舟子、自由远航对举,但人事的纠葛使他难以抽身,“在冷落的冈头,谛听旧识的松风”,在入僧和留俗之间左右犹疑。徐的一生探索无常和宿命,追求生命至纯之境,向往高僧了悟生死,参透聚散的大境界,奈何尘缘难斩,自嘲执念太多,难以成佛:

我寂寞,/在静悄悄的夜里,/我像是残落了的花瓣,/在黑泥的冰冻中抖索,/我像是水蛇所遗弃的残衣,/在荆棘丛中寥落。//我要飞,/要跑,/要走,/我要抛弃我的家,/抛弃我尘世的衣履,/……把我院里的落花埋葬,/把我桌上的玻璃缸打破,/让金鱼放入了池塘。/再会了,那么,朋友!/但请记取钢琴上的灰,/窗棂间书架间的蛛网,/但最要紧的是花瓶里的寒梅,/我怕他会对着星光憔悴。――《遁词》徐:《遁词》,《徐文集》第14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81页。

徐在深沉的寂寞中歇斯底里:我要飞,要跑,要走,我要抛弃我的家,抛弃我尘世衣履;却又关念友人照看“我”院里的落花,桌上的玻璃缸,钢琴上的灰和花瓶里的梅花。这样一个对生活太多牵挂的人如何真正逃遁?如何真正参透生死?他无意于青灯黄卷下的寂寞生存,而执迷于世俗的诱惑。徐说:“佛教我们‘无执’”,③徐:《书籍与我》,《徐文集》第9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471页。同时他又清醒地意识到“我还有许多恋恋难舍之‘执’,如对于故乡,对于旧游之地,对于久违的亲人,对于已逝的爱,甚至对于已失的赠物,每一想起,我都感到痛苦与恋念。有时候想想,觉得这些;‘执’才是我的生命……一切的‘执’也都是对生命的恋执。”③“执”使徐的人生格外艰辛痛苦;“执”也使徐淬炼出般若的智慧。正是这份对真实生命的恋执,使他虽无法企及《彼岸》中“高僧的彻悟,高僧的灵魂”,也没有像他小说《江湖行》中的野壮子,历经情爱纠葛和人世幻灭,皈依佛门;但是,当我们回望《面壁》时,“我”的生命已在艰苦卓绝的自省中,超脱了生命的轮回之苦,入于澄明之境。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范文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就语文课来说,在教学中要注重言语的实践,引导学生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和丰富个人的言语水平,提高言语智慧。因此,语文教师要在课前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并根据学生的言语智慧发展,创造性地设计和呈现三维目标的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要,实现个人实践智慧的提升。

一、词语导入,唤醒言语知觉

上课伊始,通过听写课文中一组词语,唤醒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直接引入课文的重点段落。如,在教学《爱什么颜色》一课时,通过听写描写颜色的词语导入新课,再让学生一起边读词语边回想课文内容,在读中品味又多又美形容颜色的词语,这样不由自主地就联想起了课文内容主旨。这时,再让他们仔细观察这些描写颜色词语的构成,并仿照再说几个。这样以开门见山、直触主题的设计,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又很好地落实了丰富语言积累的教学目标。

二、激发想象,唤醒言语视觉与听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千百年来,人们传诵的古诗,言语积淀丰厚,艺术魅力独特,它总是把人们带入到最美好、最令人向往的情景中,使人陶醉在诗歌所描绘的意境里。我在古诗教学时,注重在视觉上营造诵读的环境与氛围。在绵绵春雨里教学《春晓》,在烂漫春光里教学《村居》,学生在吟诵之前早已身临其境,将雨声、乌鸦声、流水声作为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营造诗中情景,同时创设人文环境,配合诗词让学生学习和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诵读相关的诗篇,让学生尽快入情入境。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可让学生回忆诗人杨万里的《小池》。在诵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文本的描述展开想象,唤醒言语视觉与听觉。

三、丰富想象,加深言语的感悟和理解

在古诗教学中,要注重利用文内的插图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丰富他们的想象。如,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让学生观察书中的插图:金黄的油菜花,稀疏的篱笆旁一条小径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孩童在油菜花丛中东找西寻,分不清楚哪是黄花,哪是黄蝶,填补了学生经验的空白,使他们有更具体、更形象的对言语的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反复地读,熟读成诵,在读中加深言语的感悟和理解。

四、培养语感,品味言语个性

在读中品味言语的韵律美。古诗特别讲究平仄、押韵,节奏感和韵律感非常强,具有声韵悠悠的艺术魅力。经过反复诵读,以声传情,声入心通,语感就自然形成了。让学生从轻重缓急的韵律中体会文章的音乐美,从抑扬顿挫的节奏中感受文章的情韵美。如,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描写的是朝雨润尘、客舍青青、柳树泛绿、天气乍晴的初春景象。诵读时的节拍划分: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平声适当延长,仄声稍加停顿,这样就很自然地体现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前两句的朗读要亲切和缓,后两句的朗读要低沉慨叹,可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担忧。

在读中品味言语的含蓄美。我国文学特别讲究词句委婉、言语表达含蓄。在很多作品中,经常用可感触的文字来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把本意深深地藏在景语或情语之中。如,《别董大》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含蓄地景中寓情:漫无边际的层层阴云,已经笼罩住整个天空,连太阳也显得暗淡昏黄,失去了光芒。只有一队队雁阵,在北风劲吹、大雪纷飞的秋冬之际匆匆南迁。诗人在这凄凉而又雄浑的景象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劝慰时,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朗读前两句时用低沉、浑厚语调读,后两句朗读要高昂、豪迈,这样就能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劝慰和激励,以及诗人开朗的胸怀,也让学生感受到诗人那种浓浓的友情。

在读中感受言语的形象美。文学作品的突出特征是形象、感人。如,《桂林山水》充分体现了言语的形象美,从色彩、光泽和质地上突显了桂林山水的美。优美的语言富有诗意,描绘了风景如画的桂林景色,把这天下奇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使从未到过桂林的人们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心灵受到了美的熏陶。让学生反复诵读比喻、拟人和排比的句子,闭上眼,就会在眼前栩栩如生地展现出那奇、秀、险的山,静、清、绿的水;让学生反复诵读、品味这样的文章,他们会领略到其中的妙处,从而净化心灵,提高审美能力。教师要善于从课文中发现和挖掘这些审美功能,培养学生欣赏、热爱大自然的高尚美德,提高审美情趣。

五、抒写表达,提升言语智慧

在品读文本语言内容、了解文本语言表达形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加深对文字的理解。让学生借助想象,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尝试性表达,充分体现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语文课程核心理念。如,教学《三峡之秋》时,我让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的写法自由创作抒写片段,用自己手中的笔去描绘这美丽迷人的三峡之秋。有的学生这样描写了三峡秋天早晨的景色:“三峡秋天的景色美丽迷人,早晨露水闪烁,绿叶浸湿、新鲜而明净,真是美极了”;有的学生描写了三峡秋天中午的景色:“中午的三峡,金色的群山,奔腾不息的江水波光荡漾,充满了热烈的气息”;学生对下午和夜晚三峡风光的抒写更加优美:“下午的三峡,很快就会进入青色透明的黄昏,明亮的江水平静而轻缓;三峡夜晚的风光多美呀!火光在江面上摇曳着,长江沉沉欲睡。清冽的月光如瀑布素锦, 仿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雄奇壮美,显得宁静而神秘”。虽然学生抒写的简短,却能抓住一天中各时间段景色的特点,表达出了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提升了言语智慧。

六、拓展延伸,丰富言语积淀

语文课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提高审美情趣。课文《三峡之秋》尽管写的是三峡秋季一天中早晨、中午、下午、夜晚的景色,但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却是作者对家乡、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因此,在这堂课的结尾,为了激发学生对三峡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推荐阅读相关文章,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审美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