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范例6篇

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范文1

关键词:格式塔;月亮意象;翻译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6-0105-04

“格式塔”一词指统一的有意义的整体。该理论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反对对单个元素进行剖析。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对客体的认识有完形趋向性,人在脑海中形成的关于这个整体的意象就是格式塔意象图式( Image Gestalt)。(库尔特・考夫卡2012: 997)在中国古诗词中,读者在阅读诗词作品的时候就在脑海中构建了一个格式塔意象图式。虽然诗词是由一个个词语构成的,但是作品整体所传达出来的意蕴和意境远远超出了表面的字词。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对整体意象的审美把握意味着对文本各个局部语言之外美感因素的体验,这一体验有助于原文本的结构和意义在译者大脑中形成有机的整体,并有助于文本意义的有效转换。格式塔理论认为,在文学创作中,作家都经历一个从意象到词语的转换过程。而当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又将词语转换成意象。(翟海霞2011:28)在理解诗词作品时,呈现在读者脑海中的不是单个词语或元素,而是整个格式塔意象,它由个体元素与格式塔整体互动而来,二者不断相互作用、相互完善。这种互动模式正是格式塔意象转换实现的基础。

当译者翻译诗词作品时,应采取自上而下的翻译模式,即先对作品进行整体的把握,在脑海中构建作品的格式塔质,把握诗词意象所要传达的情感,再选取合适的策略在目的语中再现原诗的意象。下面笔者将从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异质同构性、闭合性以及整体性三原则来分析诗词作品中与“月亮”意象相关的翻译,并总结每种原则下实现格式塔意象再造的具体策略。

一、异质同构性原则下“月亮”意象的翻译策略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异质同构性主要指“非物质的心理事实与物质的物理事实之间存在有结构上的相似性”,即“将内在的情感和外在事物的审美形态化作一种直观的形象呈现在诗歌之中”。(马新国2002:134)在诗词作品中,诗人常常会借用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达到借景抒情、物我交融的艺术效果。诗人所用的意象便是格式塔中所指的“同构物”。“月亮”意象在古诗词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是诗人词人咏物抒怀常用的意象。我们将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异质同构性原则下与“月亮”意象相关修饰语的翻译策略。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1(孙大雨2007:172):

The dew has turned to white frost tonight.

The moon is bright at home.

译文2(许渊冲2013:89):

Dew turns into frost since tonight;

The moon viewed at home is more bright

译文(孙大雨2007:216-217 )3:

The crystal dews are chilling from tonight forth;

Our moon at home is solely brighter in its gleams.

这首词虽然是写月夜,但诗人一开始就描绘了秋天边塞的图景:戍楼上更鼓咚咚响,道路上行人无影踪。边城荒芜秋风凉,只听见孤雁哀鸣。这样的图景给读者一种凄凉之感,也奠定了接下来诗人对家乡的想念。根据异质同构性,月亮有阴晴圆缺,这与人的悲欢离合之情是有共性的。“月是故乡明”这一句是写景,但也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因为同是普天之下共享一轮明月,应该没有差别,而诗人偏偏认为家乡的月亮更加明亮。这正好衬托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上给出的三个译文都把握住了诗歌的整体意蕴,在翻译“月亮”这一意象时,均用了比较时。笔者在调查问卷中把其中一个版本的比较级“more bright”改成了原级“bright”。译文1和3都把“明”处理成了“brighter”;译文2是“more bright”,这是译者为了与前句“tonight”押韵而做的安排。不论是“brighter”还是“more bright”,三个译文都准确把握了诗歌的格式塔意象,翻出了原诗句意隐含的比较级,避免了意象的失真。当然,在一些情况下译者只需要直接译出“月亮”意象则可。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异质同构性原则对于诗词而言,主要是指诗人借用意象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月亮”意象而言,月亮的阴晴圆缺就与人的悲欢离合有相同之处。因此,译者在大多情况下可直接把“月亮”意象译成“the moon”、“moonlight”等英文中表示月亮的词。在翻译与“月亮”意象相关的修饰语时,译者根据诗歌意境有时需要采取“增译”的策略把意象的隐含意义翻译出来。例如,“月是故乡明”中“明”虽然只是一个形容词,但是其实原诗要表达的意思是“故乡的月亮更为明亮”,因此在译文中译者要把比较级增译出来。当作品中有“月亮”意象的明喻时,译者在大部分情况下可采取直译的策略。当涉及到与“月亮”意象相关的动词时,译者要从诗歌整体意境出发,灵活选用合适的动词,不能一味追求表面字词的对应。

二、闭合性原则下“月亮”意象的翻译策略

格式塔的“闭合性”原理指人们通过知觉对一不完整、不规则的图形进行填补,使之趋于完整的心理趋向。换句话说,这属于人类心理上的“完型压强”,在观察“不完整”或“空白”的形状时,大脑中的知觉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填补“空白”。中国的古诗词和山水画一脉相通,经常会采用“留白”的手法获得意境深远的艺术审美效果,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正可谓“不著一字,尽显风流”。美学大师伊瑟尔曾说过:“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自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力。”(瓦宁尔1975:236)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作品时,译者应该把握好原诗的“空白”和“未定点”,从而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传达原诗中的意象,给读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如果忽略对诗歌整体的把握,按照原诗照翻意象,未免会把诗歌中的“空白”翻得太死,“剥夺”了读者想象的空间。

例如李白这一首广为人知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1(孙大雨2007:208):

Before my bed the moon shone brightly.

I thought it was frost.

I lifted my head and looked at the moon.

When I lowered my head I thought of home.

译文2(许渊冲2013:49):

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

Can it be hoarfrost on the 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译文3(王玉书2004:544-545 ):

Before my bed there streams in the moonlight

It lies there on the ground, looking like frost

Lifting my head, I gaze at the moon bright;

Lowering my head, in homesickness I'm lost

译文4(王大濂1997:52-53 ):

What bright beams are beside my bed in room!

Could on the ground there be the frost so soon?

Lifting my head, I see a big, full moon,

Only to bend to think of my sweet home

译文5(龚景浩2006:2-3):

The bright to me like white near my cot,

Seemed to me like white around frost.

I looked up to gaze at the moon;

I looked down to think of home.

李白的这首《静夜思》是家喻户晓的月夜思乡名篇。关于首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该作何解释,学界有不同的论断。有的认为是坐具,也有认为是我们平时睡觉的床,也有学者认为是井栏。前面四个译文都是翻译成“bed”,而最后龚译则是“cot”,有床的意思也有小屋的意思。关于“床”的争论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化的考究,这里不作深究。但“床前明月光”是否要把“月光”翻出来?从以上5个译文我们可以看到译文1、3、5都处理成了“moon”或者“moonlight”;译文2和4分别翻成“a pool of light”和“bright beams”,并没有直接点出诗人所见之光是“月光”。

从格式塔闭合性原理来说,译文2和4的译法更胜一筹。虽然诗人原文的表述是“床前明月光”,但是诗人夜晚初见到那道光时,是不清楚那是月光的,所以他才说“疑是地上霜”。他可能刚刚从梦中醒来,睡眼朦胧,才会把月光错当成地上凝结的白霜。如果第一句就按照原文的字而意思翻成“moonlight”,读者就少了一种心理期待。

相反,许渊冲处理成“a pool of light"便把诗人见到的光模糊处理了。根据格式塔的完型心理,读者此时心里就会想“诗人见到的究竟是什么光呢”,于是就有了下一句自问“Can it be boarfrost on the ground? ”读到第三句“Looking up, I gaze at the moon bright”,读者便恍然大悟,原来诗人看到的是“月光”。也就是在这一刻,那如霜的月光撩拨了诗人思乡的情怀,让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闭合性”指当外界事物部分被遮蔽时,与我们有关的知识经验也会被激发,从而把被遮蔽的那部分内容通过联想补充出来,填补原来的不完整。格式塔的“闭合性”原理与中国文化中的“留白”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译者在翻译诗词作品时,要充分揣摩诗人想表达的情感,同时要把握诗歌整体的结构。需要变通的地方就应该打破原诗语言的束缚,翻译出作品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具体到“月亮”意象而言,译者可以采用上义词来代替具体的“月亮”,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也使译文更具有逻辑性。比如,“床前明月光”中的“明月光”就可以用上义词“a pool of light”来代替。而有的时候则要大胆采用原诗的语言结构运用异化的翻译方法,给读者营造丰富的审美空间

三、整体性原则下“月亮”意象的翻译策略

在格式塔心理学看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诗词作品中的格式塔质不是字词的堆砌,而是语言和意象及其结构的整合。当我们翻译诗词作品时,无沦是从异质同构性分析,还是从闭合性分析诗歌的“未定沪点”和“空白”,都离不开整体性。我们在翻译诗词时,要从作品的整体出发,正确处理意象的翻译。如果脱离了诗歌整体,孤立地翻译意象,则有可能出现错译,歪曲了原诗的意思。

例如,王昌龄的《西宫秋怨》: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却恨含情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译文1(许渊冲2013:34):

The lotus bloom feels shy beside the lady fair;

The breeze across the lake takes fragrance from her hair

An autumn fan cannot conceal her hidden love;

In vain she waits for her lord with the moon above.

译文2(王大濂1997:20-21 ):

The peony is not so sweet as the beauty’s grace;

Breeze sends her fragrance on hair over court lake face.

An autumn fan hides not her longing but her pain;

The moon in sky is waiting for her lord in vain.

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之前,表面上看来这是一首宫怨诗,但其实影射了作者的命运和宫人并无两异。无论宫中的器物如何华贵,美人如何娇艳,最终也只能是“空悬明月待君王”。从上面两个译文的最后一句来看,两位译者对月亮意象的理解显然是有出入的。许译“In vain she waits for her lord with the moon above”,主语是宫人,月亮在此是状语。读者可以想象到这样一副画面:在寂静的夜晚,一位美人在皎洁的明月下等待君王,可是君王却久久不至,唯一和她相伴的只有空中那高高的明月。这样一个失宠宫人的凄凉形象便跃然纸上。

王译“The moon in sky is waiting for her lord in vain”则割裂了与上文的联系,把主语偷换成了“月亮”。整首诗的主人公是失宠的宫人,前面对殿内奢华的描写也是为了衬托她内心孤寂的情感。如果突然把主语转换成“月亮”,诗歌整体意蕴的连贯便被打一破了。因此,译者应该考虑诗歌的整体性,不能孤立地从某一句翻译意象。

格式塔整体性认为整体大于部分。在翻译诗词作品时,译者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主体认知把握诗歌整体意境。如果缺少对作品整体的把握,根据自己的臆想翻译意象,则可能曲解原诗的意思,译文也无法给读者呈现完整的格式塔意象。具体来说,在整体性原则下,译者应该注意译文主语的一致性,正确辨别“月亮”意象在句子中的语法成分;如果诗词作品中出现“清辉”等既可以表示月亮又可以表示白天太阳的光辉的词时,译者要根据诗歌的语境判断作品中的词语具体指代的是什么,避免错译。

四、结论

在格式塔视野下,“月亮”意象的翻译其实也是格式塔意象在译者脑海中意识再现以及文字再现的过程。译者在翻译作品前,应先充分理解诗词的意蕴,在脑海中构建起格式塔质,然后选用合适的译法处理“月亮”意象。具体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充分兼顾整体性、异质同构性和闭合性原则。

在异质同构性原则下,译者要把握诗歌中“月亮”意象所传递的情感,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在翻译与“月亮”意象相关的修饰语时,译者根据诗歌意境有时需要采取“增译”的策略把意象的隐含意义翻译出来;译者要根据诗歌整体的意境选用与月亮意象相关的动词,如“海上生明月”中一个“生”字,便有rise/lift up/ grow/born等词可以选用,但是如果要生动表现海上明月升起时雄浑壮观的景象,用“grow”一词效果更好。在闭合性原则下,译者要把握住诗歌的“未定点”和“空白”,根据诗歌意境采用异化或者用土义词代替具体意象的方法,如李白《静夜思》的“床前明月光”便可采用模糊意象的方法翻成“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这样就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去揣摩“a pool of light”究竟是什么光。整体性原则要求译者要有语篇翻译的概念。在整体性原则下,译者应该注意译文主语的一致性,正确辨别“月亮”意象在句子中的语法成分。如果诗词作品中出现“清辉”等既可以表示月亮又可以表示白大太阳的光辉的词时,译者要根据诗歌的语境判断作品中的词语具体指代的是什么,避免错译。

笔者希望能有更多多角度、多元化的研究来指导诗词意象的英译,既能生动地传递原诗的意象,又保留译文的音美和形美,从而让外国读者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库尔特・考夫卡著,黎炜译.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

[2]翟海霞.文学翻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现[J].文教资料,2011.

[3]马新国.西方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孙大雨.英译唐诗选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许渊冲.宋词300首:汉英对照[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3.

[6]孙大雨.英译唐诗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7]瓦宁尔.接受美学[M].慕尼黑:威廉・芬克出版社,1975.

[8]王玉书.王译唐诗三百首[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范文2

[关键词]新增课文 风趣 现代 诗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04

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改动将近三分之一,新增课文却只有三篇,保留了老教材的诸多精华,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这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优秀教材的修改不是非得改得面目全非才是好事。继承传统,留住精华,保持优势,发扬长处,在修正中不断完善,也是教材修改的一条新路。苏教版的课文由于未做大幅度调整,我们看起来也并不陌生,又新增了三篇新课文,增添了新鲜的血液,熟悉中有了陌生。

一、着眼大处,关注共性

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新增加了《秋姑娘》《给刘洋阿姨的信》《河里的月亮》三篇课文。这三篇文章都以崭新的视角切入、独特的构思架构、充满童趣与诗意的表达进入教材,给人予耳目一新之感。三篇课文有许多的共性,值得我们关注。

(一) 留心身边,放眼世界

编写者选编的三篇新课文,都立足“留心身边,放眼世界”的视角,从培养人的角度,精挑细选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新课文。编者的用心我们要细细体会。第5课《秋姑娘》让学生抱抱、闻闻、尝尝、听听、看看,留心寻找隐藏着的秋姑娘,擦亮学生观察自然的眼睛;第7课《给刘洋阿姨的信》,通过小朋友豆豆写给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的一封信,激起学生对航天飞行的好奇与向往;第8课《河里的月亮》通过天上一个月亮、河里一个月亮的交相辉映,演绎一段神奇,让学生抬头看天、低头看月,关心日月星辰,展开丰富想象,引领学生领略中国特有的月亮文化的魅力。

(二) 解放身心,获得自由

新增的三篇课文都着眼解放学生的身心,让学生获得身心的自由,幸福地徜徉在学习的海洋里。无论是《秋姑娘》《河里的月亮》还是《给刘洋阿姨的信》,都体现了叶圣陶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编者努力解放学生,让他们从小成为快乐的孩子。

(三)培养审美,重在意趣

三篇新增课文都短小精悍、文质兼美,言有尽而意无穷;都非常讲究意境的创造、审美的培养、情感的熏陶。《秋姑娘》把秋姑娘与儿童捉迷藏的调皮写得跃然纸上,《给刘洋阿姨的信》把一个个疑问问得酣畅淋漓,《河里的月亮》把天上月与河里月的逗趣写得含蓄有味。新增课文都保持了老教材一贯的优良传统,文章少而精,选入教材的都是精华。

(四)学会勾连,关注互动

三篇新增课文都非常关注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加了文本与生活的互动,其中两篇课文后面都第一次增加了气泡图。第5课《秋姑娘》在“朗读理解”栏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旁边增加一个气泡图,里面有一个提示性的问题:“我知道,秋姑娘还会藏到……”这样的问题提示有助于学生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让他们有浓厚的兴趣寻找藏在身边的秋姑娘;第7课《给刘洋阿姨的信》在“朗读理解”栏目朗读课文旁边也增加了一个气泡图,也有一个提示性的问题:“我还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刘洋阿姨……”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学生与文本互动,使他们借助丰富的课外资料,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把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关心航天事业,同时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自豪感,培养学生不一样的眼光与视野。

(五)夯实基础,打好底色

三篇新增课文课后均新增设了“积累运用”栏目,提供短语和基本句式的示范和练说。这样增加学生的言语实践,为他们打好说好规范语句的底色,使他们从小练好童子功。第5课《秋姑娘》这样设计练说题目:“读一读,再照样子说一说。‘风 风儿 凉爽的风儿 抱抱凉爽的风儿;花 桂花 清香的桂花 闻闻清香的桂花;月 ’。”由字到词到形容词修饰的短语再到动宾结构的短语,教学时,不用告诉学生专业术语,只需学生按照上面两例一步步模仿练说即可。学生接触这一类短语多了,语言就会变得丰富。第7课《给刘洋阿姨的信》“积累运用”栏目这样设计读一读,说一说:“刘洋阿姨从太空回到地球上。方菊的妈妈从工厂回到家里。 从 回到 。”提供模仿范例和基本句式,训练学生说准确、规范的话。第8课《河里的月亮》“积累运用”栏目的读一读,说一说是:“滚圆 圆滚滚 圆滚滚的皮球 晶亮 亮晶晶 亮晶晶的 ”语序的颠倒、叠词的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表现如此丰富。苏教版新增课文后面的“积累运用”栏目,看似简单,实则安排很奇巧,便于学生接触富有灵性的短语和句式,感受语言丰富的内涵,体会语言的表达力和创造力。

二、关注细节,凸显个性

苏教版新增课文除了具有诸多共性之外,还有许多个性蕴含其中。关注细节,可以让我们驻足欣赏每篇课文不同的风采与韵味――《秋姑娘》的风趣,《给刘洋阿姨的信》的现代,《河里的月亮》的诗意。

(一) 第5课《秋姑娘》――风趣

第5课《秋姑娘》是一首儿童诗,诗歌短小风趣,想象瑰丽,引人入胜。

1.有趣的迷藏。诗歌以秋姑娘和我们捉迷藏开头:“秋姑娘来了,她藏哪儿了?”激发起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一个“藏”字激发起“寻找”的浓厚兴趣。于是,调动各种感官找一找,寻一寻,找到了秋姑娘。诗歌以“秋姑娘来了,她走遍每一个地方”结尾,秋姑娘似乎又躲起来了,有待进一步找寻她的芳踪。诗歌首尾呼应,含蓄生动。

2.丰富的表现。诗歌中的秋姑娘面貌变化多样,凉爽的风儿、清香的桂花、甘甜的果实、歌唱的小虫都是秋姑娘的化身和身影。秋姑娘千变万化,有丰富的表现,需要学生到生活中去进一步寻找她的芳踪。

3.多种的感官。《秋姑娘》需要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去感受才能全方位触摸到秋姑娘的个性。“抱抱”是触觉、“闻闻”是嗅觉、“尝尝”是味觉,“听听”是听觉,“面庞”“衣裳”是视觉,只要各种感官一起调动,就能找到藏在身边无处不在的秋姑娘。

4.无穷的回味。诗歌文字优美,回味无穷。诗歌整齐的节奏、对称的语言,富有节奏美;诗歌言简意赅、意境美好,具有意境美;诗歌所配的插图曼妙,给人无穷的回味,富有灵动美。

(二) 第7课《给刘洋阿姨的信》――现代

第7课《给刘洋阿姨的信》是一封信,“神九”“天宫”和刘洋阿姨充满现代色彩,豆豆问刘洋阿姨的几个问题,表现了小朋友对航天飞行的好奇和向往。

1. 接触写信的格式。课文以豆豆给刘洋阿姨写信的形式呈现。学生第一次接触信的格式,开头的称呼点出了信是写给谁的,中间部分是正文,正文后面是写信人署名及日期。课文以书信形式呈现,生动有趣,给人亲切感。

2. 感受提问的魅力。《给刘洋阿姨的信》整封信共有七句话,其中五句是问句:第一问是礼貌性发问;后面四个问句一问接一问,阐释自己的疑问;最后一问关切地问候刘洋阿姨返回地球身体累不累,很知冷暖。整封信让学生感受到提问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航天飞行的兴趣和激起对祖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自豪感。

3. 触摸时代的脉搏。课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关注点不仅仅停留在身边的事物,还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时事新闻,触摸时代的脉搏,人小心大,对事物充满好奇。

4. 留心插图的运用。课文配了两幅插图,第一幅插图是刘洋穿着宇航服,微笑地与大家打招呼。《给刘洋阿姨的信》有了这幅插图,学生更觉得亲切,可观可感可问;有了这幅插图,学生有了具体倾诉的对象,发问更为自然,学习更为流畅。第二幅插图是“神九”发射以及“神九”与“天宫”对接的情形。教学时,引导学生看看图片,看看相关视频,重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 第8课《河里的月亮》――诗意

第8课《河里的月亮》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把我国浓郁的月亮文化蕴藏在天上月、水中月两个形象其中。小诗意境优美、想象奇特,充满诗情画意。

1.规整的节律。《河里的月亮》是一首诗歌,节奏欢快,富有变化。“天上一个月亮,河里一个月亮,滚圆,滚圆,晶亮,晶亮”,“天上”与“河里”对称,天上月,水中月,规整的节律,欢快的心情。“滚圆,滚圆,晶亮,晶亮”反复的使用,把天上月、水中月的形状、色泽、光亮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人眼前顿时一亮。诗歌中间“一条小鱼游过,月亮忽然碎啦,一块,两块,东晃,西晃”突出变化的神秘莫测;“一块,两块,东晃,西晃”,对称的再次使用,把月亮的神奇、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诗歌以“它依旧是那么滚圆,滚圆,晶亮,晶亮”收尾。这一诗句的反复使用,首尾的呼应,增添了回环整齐的美感,给人余音绕梁、余味无穷之感。

2. 神奇的想象。《河里的月亮》这首诗歌充满神奇的想象,月亮被小鱼游碎,碎成一块两块,东晃西晃,如同镜子一般,多么富有创意的想象,给人灵秀之感。静之后变为动,动之后恢复静――“啊,不要惊动它,让它安静一下”。拟人手法的运用把月亮表现得像个淘气的娃娃,天上人间融为一体,更增添了它神秘的色彩。

3. 丰富的意象。《河里的月亮》这首诗歌有着丰富的意象,天上月、水中月、鱼儿等,给人予想象的时空,构筑了优美的意境,耐人寻味,妙趣横生。

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范文3

一、知背景,明方向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琵琶行》这首叙事诗着眼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元和年间,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用熟稔的艺术技巧,将感同身受的人民疾苦,谱成了一曲苍凉哀婉的琵琶歌行。《琵琶行》中那一轮明月就是有雨果眼征的东西。因此,可以将《琵琶行》的授课切入点定位为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月亮这一意象,通过明月串联全诗,达成教学目标。在品读涵泳诗歌的同时,抓住意象“月”这一暗线,从内容和形式上初步感知诗歌主旨;通过对“月”这一语言艺术形象的分析,整体把握人物的形象,体味人物心理。

二、初步感知,理清思路

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从唐朝、从浔阳江头循秋风、踏寒月而来,凝成司马清泪悬在我们的腮边,滑过面庞,滴入心中,让我们深味着人生。于是,不幸者的身边有了更多同情者的泪水、温暖的双手、真诚的安慰和无私的帮助。因为有一曲琴音携着荻花的微润,在我们心中共鸣。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条落寞之感,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整首诗围绕人、船、月、江水来勾画诗人与琵琶女奇遇的环境,通过环境描绘意境,其实所有的描绘都是诗人心境的投射。纵观全诗,诗人匠心独具地将关注点聚焦在人的身上,以及船、江水这些可以感知的意象上,对于明月而言也只是水中的模糊影像。诗人没有举头赏月,可是月亮却纵贯全诗。所以,明月就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诗心。

三、胸藏明月,沿波讨源

1.拓展思维,增长见识

我们这个民族,认为靠月亮,更能完成“文学上的不朽的图画”。李白让整个长安披上月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杜甫让月色为江流着色,“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王维的《桃源行》里有松树,有房子,但不够,再添一个月亮才全盘美起来,“月明松下房栊静”。如果把柔和的月光去掉,要少多少味道?

2.惜月之情,范例佐证

中国人喜欢跟月亮交往,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诗人张泌甚至说月亮会关怀人,是一个纯情痴心的朋友:“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因为这样,中国人在面对明月的时候,好像躺上现代心理治疗诊所的大皮椅,童年、故乡、亲人、自己的身世,都涌上了心头。

3.培养审美,领悟“语感”

中国儿童都会朗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的。杜甫的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些月的诗句,中国人念起来津津有味,因为它跟月有关,因为它是美的。我们已经赋予那块在太空流浪的大石头不朽的生命,使月亮从古代到现代,一直活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里。只有中国人,对“月亮”这个词才有那么丰富的“语感”。

四、长诗短读,分句探讨诗中意

《琵琶行》中最好的诗句就是含有月亮的,读懂挖掘其深刻内涵有助于学生理解该诗。在整体把握诗歌的基础上,逐一分析含有月的诗句就不会断章取义。通过文本分析发现,整首诗中有五个含有月亮的诗句,摒弃音乐的描写,赏析无声的明月也意味深长。

1.初见月,定基调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这两句诗出现在全诗的开头部分,该诗开头部分描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在秋天的夜里,诗人在浔阳江头送别友人,虽有酒,却无丝竹歌乐助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在这样的场景下,主客双方的凄楚情绪可想而知,故而诗人说“醉不成欢惨将别”,将离别的悲伤感情表达到了极致。眼看情感表达已进入高潮,正要无话可说,就在此时诗人却巧妙地转换了角度,推出“别时茫茫江浸月”这句诗。即将分别时,一弯冷清的月亮倒映在茫茫大江上,多么幽冷、孤寂,水中的这一弯清月可以说包含了主客双方分别时的所有情绪,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时月亮作为一种语言形象,与贬谪抑郁、秋夜离别的情感相联系,用月叙写了诗人秋江送别的哀婉凄惨。

2.月无言,胜有声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两句诗写出了琵琶女演奏完后众人的反应。随着琵琶女“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的演奏结束,本来听得如痴如醉的众人,突然也一下子沉静下来,好似还陶醉于如仙乐般的琵琶声中,只见江心那轮秋月变得更为明亮、清冷,月亮的清寒仿佛正像琵琶声中那幽咽的声音,“似诉平生不得意”,“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似喜用月亮的清冷来衬托声响的幽怨、愁苦,如他在写《琵琶行》之前,还写过一首《夜闻歌者》,诗云:“夜泊鹦鹉洲,江月秋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词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清冷的秋月照射在澄澈的江水中,与歌者的愁绝之词互相映衬,共同营造出凄冷的氛围。

3.未见月,话凄凉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月升月落,月缺月圆,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是在生命的时间中展开的,因而月光还是有生命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回忆。琵琶女的曲折命运,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好时光像流水一样很快的溜走了,她的青春与浮华在春风秋月的流逝中被淹没。随着琵琶女的年老色衰,贵族子弟已经不再上门了,仅有的几个亲戚也相继离散而去,她像一款过时的服饰,再也没人看,没人要了。无可奈何只好嫁给一个商人。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冷落,自然想起昔日的锦绣年华,对比之下,怎能不让人“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昔日的年华越是奢华灿烂,越是会反衬出今日飘零的凄惨。此时的月亮把琵琶女相隔数十载的人事勾连在一起,用月“渲染了琵琶女身世沉沦的悲凉辛酸”。

4.江水月,人心寒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这两句是描写琵琶女在江边期待丈夫早日归来的场景,身为商人的丈夫一去无消息,只留琵琶女一人在家中孤独地等待,她只好来到江边,希望能迎接到丈夫,遗憾的是,只是“守空船”,一轮清寒之月又照射在水中,愈发凄冷,正如琵琶女那凄伤的心境。可以说,江水寒,人心更寒。

5.秋月夜,愁断肠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琵琶女的琴声和身世引发了诗人的共鸣,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诗人为琵琶女的不幸而落泪,也为自己的遭遇而伤怀。白居易被贬浔阳,浔阳地势荒僻,环境恶劣,卧病悲切,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诗人说他被贬浔阳,闲适独酌,快意自在,只有今天听了琵琶女的演奏,才勾起了他被流放的悲哀。

其实,诗人不是诗意地栖居在浔阳,并不是表达远离喧嚣的惬意,而是一种无奈,一种哀怨。政治上的打击让诗人悲哀苦闷,面对着春江花月,良辰美景,诗人借酒浇愁,希望用酒把断肠裂肺的伤痛压到心底去。烈酒灼烧他的胸膛,他的胸中有难酬的壮志。此时,月亮把一个不得志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辛酸表露无遗。而月亮“反衬了诗人遭贬的孤寂悲愤”。

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范文4

自古以来就有无数诗人写下了有关月亮的诗句,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王维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等等还有数之不尽的佳句,诗人之所以如此喜爱写月亮的诗句,无不是因为心中有太多无法诉说的情怀,只能在夜深人静时望向那一轮明月,亦或者是通过月亮寄托自己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人们对月亮的议论从未停止过,否则又怎会有后来的祭月,现在的中秋节,又因为是在八月份,所以中秋节又称“八月节”“八月会”。再追溯到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月亮比其它月份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每每到了深夜,当人们仰望天空那皎皎明月的时候,总是会想起远在他处的家人,自然会期盼着能够得以团聚,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诗人喜欢以月亮写诗,只是为了寄托那份无法到达的思念。

同样的,在现代很多的家庭在中秋节这一天都无法团聚在一起好好吃个饭,迫于生活的无奈,好在现代的科技发达,可以用手机打电话或者视频,只是无法共进一餐,这是跨越空间的团聚,双方的思想和情绪都得到了释放。现在怼中秋节啊,都流行吃月饼,圆圆的月饼,并没有多么好吃,可能还有很多人讨厌吃月饼,但这个习俗是客观存在的,可能还会持续很久很久......

可见,人们对月亮的情感只会越来越深,对其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过,例如,中国的神舟五号登上了月球,随着科技的发展,月亮的神秘也将逐渐被揭开。我们从对月亮的情感探索深入到月亮本质的探索,在不久的将来,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将充满神秘色彩的月亮探索完毕。

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范文5

还会有谁翻我家的院墙

还会有谁穿过玻璃进来,踮着脚

很轻很轻,把唐诗宋词搁在前朝的枕边

然后推门,坐在吱呀一响的叹息上

等一个去唐朝探亲的人带着李白和酒

从长安古道的马蹄里回来……

从这首小诗中,我们似乎闻到了李白杯中的酒香,看到了李白酒中的月光。的确如此,李白爱喝酒爱明月,并留下诸多诗篇,这些千古绝唱,很多孩子都爱在作文中引用。这是两个学生写的文字:

爱喝酒的李白,写下很多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最爱月亮,留下诗句无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针对这短短的两段话,我请同学们谈谈看法。

一个学生说:我觉得诗句太多了,感觉杂乱……

另一个学生感叹:为什么用了那么多诗句,反而觉得文章并不美呢?

是啊,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呢?很多同学是无限制的堆砌,七八句古诗往那一放,就不管了,丝毫没有为文章增色添彩,反而显得杂乱无章。那么,我们读背那么多古诗词,怎么用到文章中去?

我把以上两段稍作改动,变成如下的文字:

李白,诗从酒中来,人从诗中去。孤独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得意时,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开心时,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忧愁时,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壮志不得酬时,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推心置腹时,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一聊起李白笔下的美酒,心中就有风吹过、鸟飞过,更觉酒香轻漾,微醺浅醉。

说起李白,再仰望那轮明月,我们仿佛和这个“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诗仙邂逅:的确,明月可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可乘,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明月可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可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明月可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明月可攀,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明月可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明月可赊,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望着明月,想起李白的生花诗句,思绪也摇曳成诗。

齐读后,感觉如何?学生们齐声说:当然好啊!

好在哪儿呢?

班中最有灵气的女孩子马上应声而答:这两段都由三部分组成,开头和结尾在内容和情感上一致,中间的部分是排比句……

我给学生们具体分析段落的特点:你们看,这些诗句,像不像颗颗珍珠,我们要学会用线把这些珍珠串起来,变成一条美丽的珍珠项链;当我们穿起这些珍珠时,一定要提炼出这些诗句共同的主题,譬如,第一小段,孤独时,得意时……是起伏跌宕的人生状态;第二小段,明月可望,明月可邀……是望明月时的意象……

同学们听后,反复研读,直至有所感悟。

那么,李白写过许多与朋友送别有关的古诗,想一想,能说出几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你们选择其中的几句,试着仿写。

许多同学觉得难,相互讨论之后也没有结果。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来,我们先在这些诗句中找出能提炼出相似点的内容,潭水边,长江畔,荆门渡口,三峡途中……是不是都是地点呀?我们再加上相应的结尾就行了:

李白一生爱诗爱酒爱月,然而他最钟情的还是友情,许多诗篇中流淌着高山流水般的情谊:潭水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长江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荆门渡口,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三峡途中,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其真挚情谊,如一树恣肆的李花,怒放在历史的水墨中。

除了自己练笔,我们也可以看看作家是怎样把这些诗句串起来的。就拿上面的月明、饮酒、离别来说,作家吴可欣是这样写的――

唐朝的月明。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

唐朝的酒烈。引得诗人纷纷举杯销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临风把酒酹江,醉里挑灯看剑。醉卧中人间荣辱皆忘,世态炎凉尽空。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浪我豪情万丈。

……

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范文6

关键词:“月”的意象;涉月诗;象征意义;月亮崇拜;意境

在文学作品中,月亮受到了中华民族的青睐,与中国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历代诗人的笔下,月亮和人们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升沉起落,流转变动,人和月共喜,月与人同忧。如静态的明月、清月、圆月、残月、微月、孤月、烟月、风月、霜晨月、琼枝碧月……;动态的有月出、月涌、月朝、月夕、月旦、月塑、月徘徊、月舒波、月自明、月笼沙、水中月、江浸月、月下飞天镜……;在不同的时间有古月、今月、春月、秋月、晓月、秦时明月……;在不同的地点有林月、松月、江月、海月、湖月、池月、关山月、闺里月、春庭月、娥眉山月郎、春江花月夜……,真可谓“多情谁似南山月,天上人间长相知”。

月亮崇拜——华夏民族心理的原始选择

中国文学中有关“月亮”的原型意象,根植于原始的月亮崇拜。虽然我们现在确认上古初民对月亮的情感心绪和崇拜动机,似乎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了,但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上古至先秦两汉,人们确是把月亮作为神灵来崇拜的。《礼记·祭法》云:“夜月,祭月也”。郑玄注曰:“春秋传曰:日月星辰之神”。《礼记·祭义》云:“祭曰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史记·天官》亦明确地说:“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神也”。透过这种视月亮与金神的祭礼,便可发现一种显明的月亮崇拜的文化心态,是伴随着人类自身的渴望与需求而存在的;也正是这种渴望与需求,使这种月亮的祭礼逐渐转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习俗,在中华民族中保存下来并且世代相传。在先秦两汉时期,我国就有了拜月的风俗,但还没有脱去祭礼的某些仪式,到了隋唐时代,则已完全成为一种特殊的风俗习惯。《古今图书集成》引《广昌府志》云:“奇袭,妇女作乞巧会,罗拜月下,以诸果置糖蜜水中,厥明饮之,谓之巧水”。可见,拜月习俗的普泛化程度。如果从描写拜月这一习俗现象的诗作来看,更可见拜月习俗的广泛性。这一习俗在宋元明清一直延续,《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梦梁录》等书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元明戏曲中亦有反映,如《西厢记》中崔莺莺拜月烧香,祈求美好的爱情生活,《拜月亭》中写王瑞兰拜月烧香,祝亲人安康,夫妻团圆等等……,现在看来这种习俗是缘于原始初民处于自然混沌状态时,由对自然界的无知,依赖,将自然中的月亮想象为一个有人性的,有意志的实体而虔诚的加以崇拜,从而导致某些神秘的信仰。月亮崇拜成为一种表现在华夏民族世代相传的一种行为与意念,而人们对月亮的畏惧、敬仰与崇拜等感情又显然与遥远的原始崇拜有着密切的渊源。

涉月诗——中国诗歌的一朵奇葩

沿着诗歌源头顺流而下,就会发现,月亮与中国诗词的关系源远流长。《诗经“陈风”月出》中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的诗句,以皎洁的月光衬托美丽的女子,抒发男女青年相约相念之情。《古诗十九首》中也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的佳句。魏晋南北朝时期,咏月抒情诗日渐增多,风格和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曹操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名句创造了寓情于景的含蓄意境,曹丕的“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植的“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等颇为脍炙人口。何逊的“青草似青袍,秋月团如扇”比喻新颖雅致,别具一格。谢庄的名篇《月赋》:“白露暖空,素月流天”,“美人迈兮青生绝,隔千里兮共明月”,声情并茂,写景生动,情深意长。沈约的《登台望秋月》堪为咏月名篇:“隐言崖而半出,隔雉幌而才逼。散朱庭之奕奕,入清硝之玲珑。间阶悲寡鹄,沙洲怨别鸿。文姬泣胡殿,明君思汉宫。余亦何为者,淹留此山东”。联想丰富,深切动人。

中国古典诗歌的王冠产生在唐代,唐诗中情景交融的咏月诗更灿若群星。《全唐诗》中几乎每个著名的诗人都有描写月色的佳句,风格多样,各有千秋。张若虚之婉转优美,孟浩然之恬静自然,王维之清新飘逸,李白之雄奇豪放,杜甫之沉郁顿挫,白居易之通俗平易,李贺之奇峭瑰丽,杜牧之哀伤清逸,李商隐之凄恻浓艳,韦庄之疏淡清远等风格,都在咏月诗中充分表现。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以景抒情,恬淡自然。王昌龄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白居易的“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以景衬情,含蓄蕴藉,意在言外,余音绕梁。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杜甫的“几时杯同把,昨夜月同行。”以月拟人,真挚生动。沈佺期的“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温庭筠的“玉楼明月长相忆”,韦应物的“西楼望月几回圆”,悬想委婉,耐人寻味。品尝这些诗句,怎能不使人沉浸在艺术美的享受之中呢?

宋词在写月抒情,创造意境上别开生面,不朽之作俯拾皆是。冯延已的“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写重重离情,婉约含蓄;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人格化景物,生动逼真。晏几道的《临江仙》把幸福的爱情诉诸明月作证;朱淑真的《去年元月时》通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往昔与“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的今日的对比,抒发了对美好往事的无限眷恋。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借月光发泄了对金人的南侵,兵荒马乱惨景的感慨。文天祥的“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写出了他身陷囹圄,报国无门的激愤。

元散曲中也有不少咏月佳篇。曾瑞在《商调‘集贤宾’宫词》中,用“唯嫦娥与人无世情,可怜自孤另。透疏窗斜照月偏明”,写出了被冷落的妃嫔的痛苦之情。关汉卿的“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婵娟”,张可久的“紫萧寒月满长空”等等都是千古流传的佳篇佳句。

月亮——丰富象征意义的载体

“月亮”这样具有多种象征意义的自然物实属罕见,在诗人词人的笔下,它既是一个具有凡胎俗骨,情感灵性,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人”,又是超脱于人的胸襟之外的“物”。我们很难用理性的概念来概括它的象征意义,粗略地勾画一下,它在不同情境之下,大体具备以下象征意义。

其一,孤苦的象征,思念的寄托。几千年来,不论是游子,还是妇姑,都把月亮看成了寄托思念,象征孤苦的理想象征物,表现的是一种离愁别恨的主题,委婉柔弱的情调。他们或是埋怨“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无眠”,“照它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或是直抒胸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这类象征意义包含着极其复杂的感情心理。有的是苦涩的回忆:“旧时月色,曾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有的侧重于思念亲人:“几时杯同把,昨夜月同行”,“尝闻此宵月,万里共阴晴”。有的表达思念故土之情:“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玉楼明月长相忆”,“西楼望月几回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人们把种种丰富复杂的感情寄托于明月,把它当作知己,道出了心灵当中的隐秘,因而也就赋予月亮多重的象征意义。

其二,象征美的灵魂与归化。月亮的美德是纯净的美,多姿多彩变换无穷的美。“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画出了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之时的奇妙景色,正是“荷风送香气,竹滴清露香”。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没有比这样的描写更真实的了。“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组。”从月升到月落,描绘出一幅恬静自然的郊野月夜图。在王维笔下,月更是达到了美的最高境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个“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的有如世外桃源的地方。 “月”给人美的感慨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它的形是具体的,它所包含的各种意蕴是抽象的。自古以来,诗人们依月亮这一独特的美感特征,去创造自己的“月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