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工作要点范例6篇

入园工作要点

入园工作要点范文1

我区工业经济园区的建设,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工业园区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聚集生产要素,形成规模效应,实现工业集约化发展,而且在水、电、路、讯和排污等基础设施方面的集中建设和统一管理,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有利于降低工业发展成本,扩大影响,加大招商引资吸引力。此外,由于工业园区建设的统一规划,还极有利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合理调整、产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上的开拓进取,加快工业发展步伐,并推进城市整体建设。

一、园区发展现状

截止今年6月末,全区共建设工业经济园区87个;累计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4.58亿元;吸引入园企业2589户,其中入园工业企业1437户;合同引进项目1338个,吸引投资200多亿元,已到位投资额84亿元;入园工业企业累计创造工业产值约250亿元,税金约17亿元,为自治区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内蒙古工业经济园区发展呈如下特点:

1.部级和自治区级园区起点高,招商引资效果好。全区87个工业园区中,按审批权限分,国家有关部委批建的4个,自治区批建的27个,盟市批建的13个,旗县批建的43个。国家和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共31个,占全区园区总数的35.6%,因其园区基本建设标准高、起点高,优势突出,招商引资效果明显好于盟市和旗县级园区。据调查,31个国家和自治区级工业园区,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37.3亿元,占所有园区总投入的83.6%;共吸引入园企业2179户,占所有园区入园企业的73.8%;在入园企业投资方中,外商投资者和外省投资者分别有151户和337户,占全区所有园区引入外商投资者和外省投资者的96.8%和80.6%;合同引进项目共1038个,占全区所有园区引进项目的77.6%;累计创造现价工业总产值约235.3亿元,创造税金约16.2亿元,分别占所有园区累计创造工业总产值和税金的94.0%和93.8%。

2.园区发展初掀热潮。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建设热潮,一些盟市把发展工业园区作为全面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切入点,近两年形成了园区发展热。全区87个工业园区中,2001年1月以后批建的就有60个,占69%。全区43个旗县级和13个盟市级园区中,82.6%(46个)属2001年1月以后建立。如巴盟18个园区中有17个、鄂尔多斯市16个园区中有12个、包头市23个园区中有15个都是近两年批建的。

3.地区发展不平衡。调查中发现,我区工业园区在各盟市间发展很不平衡。87个工业园区中,东部四盟市有8个,中部三盟市有21个,西部五盟市有58个。中西部盟市园区共吸引入园企业2560户,占所有园区入园企业的98.9%;吸引外商投资者156户,占所有园区吸引外商的100%;吸引外省投资者408户,占所有园区吸引省投资者的97.6%;引进项目1302个,占全部园区引进项目总数的97.3%。

4.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缺口也大,特别是近两年开工的园区投入普遍不足。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园区“四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讯、通路和场地平整)以上标准基础设施建设中,87个工业园区共投入建设资金44.58亿元,平均每个园区投入5000万元。其中,43.7%为施工单位垫付(企业投入、地方财政投入和银行贷款分别占24.4%、23.8%和7.8%),缺口约21亿元。占全区工业园区近七成(69%)的2001年1月以后批建的60个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仅投入8亿多元,占总投入的不到两成,仅为18%,每个园区平均投入1300万元,主要以企业投入和施工单位垫付为主,分别占45.1%和37.3%。

二、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内蒙古工业经济园区发展已显露出的一些问题,使工业园区发展的积极作用打了折扣,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1.建设缺乏科学论证。一些盟市在发展工业园区上缺乏科学的可行性论证。甚至个别盟市要求每个旗县至少要兴建一个工业园区,而不去实事求是地研究现状,研究是否有优势资源可以依托,是否有优势条件与环境可以利用,是否有长远发展潜力,盲目下达硬性指标,盲目效仿,一哄而上。目前,园区重复建设、财力分散的弊端已经显现。突出表现在:一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普遍短缺。有的园区建园已一年多仍搁置不前,无法启动。现有87个工业园区中,就有17个园区因没有资金,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开展,园区中达到“四通一平”以上标准的土地面积为零,且多为旗县级园区。占全区园区总数近一半的43个旗县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只投入5.4亿元,仅占全部园区基建资金的12%。还有的园区虽然初建起点较高,却因资金的限制,一些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或一些配套设施不能及时到位。二是招商引资效果不佳。园区建设的一哄而上、盲目效仿,直接导致了低标准重复建设和激烈竞争,严重影响园区的招商引资效果。特别是43个旗县级园区,在少的可怜的基建投资中,约一半(49%)还要靠入园企业自身投入,影响了入园企业积极性。三是过多占用农牧业用地。据调查,在全区87个工业园区占地面积中,约30.3%为耕地(或林地和牧场),66.3%为荒地,3.4%为其他用地(原城区占地等)。而旗县级园区用地,有四成多(43.3%)占用了耕地(或林地和牧场)。国家土地资源管理部门明确规定:要严格控制新建和扩大开发区以及大学城、科技园、度假区等各类园区,特别是占用基本农田等不良倾向。

2.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园区规划滞后同样是造成部分园区发展缓慢、招商引资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突出表现在:一是有的园区产业定位不明确。部分园区只是在个别企业所在地段圈出一部分作为园区,缺乏影响力大、对全局带动作用强的可行性大项目。有的园区重点开发的项目甚至是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发展的项目,污染严重,造成社会矛盾,如电石、焦粉等项目,从根本上制约了园区的长远发展。二是部分园区招商引资政策脱离实际。有的园区虽然制定了招商引资的具体优惠政策,但却受到现行条块体制的限制,甚至超出国家政策允许范围,使政策兑现落空;有的政策不具体,可操作性差;有的根本没有制定出台具体政策,只是盲目地先建起来再说,造成政策缺位,使开发区政策“洼池”效应难以体现,严重影响了引资效果。三是部分园区管理运行机制滞后,造成园区发展的停滞不前。调查中发现,个别工业园区在热潮中建立后,缺乏统一规划,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运行机制,有的甚至由旗县政府向有关部门分配基建任务和招商指标,各部门谁都可管,又谁都不管,互相扯皮,园区缺乏统一对策及管理措施,招商引资更是无从谈起。

3.观念陈旧,创新意识不强。在工业园区的建设上,普遍存在观念陈旧,难以冲破计划经济体制观念的束缚,过多地依赖于各级政府,依赖于财政,依赖于行政措施及手段。在全区87个工业园区中,除蒙西高科技园区和鄂尔多斯绒纺城是以优势企业蒙西公司和鄂尔多斯集团投资为主外,其他园区几乎都是各级政府投资兴建。园区管委会的设置也大部分都是政府行政机构、公务员编制,创新意识不强,市场机制作用未能得到很好发挥。招商引资的总体规划和对策上,许多园区只在财税政策上做文章,而忽略了以一些实实在在的资源优势、服务优势和环境优势。

4.园区内外部环境还有待优化。如个别地区小城镇建设步伐较慢,对园区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弱,无法形成相辅相成的效果。有的服务措施不到位。一些盟市和旗县级园区的入园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但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困难的各类服务性机构(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企业技术服务中心、企业营销服务中心等),在多数地区还不够健全,制约着园区的招商引资效果。有的园区虽然实行了封闭式管理、一站式服务等较为先进的管理机制,但常与外部的传统体制发生冲突,在帮助入园企业办理相关手续时常常受阻。还有的园区虽然依靠资源与能源共生,园区发展已初现成效,但却遇到许多新问题,如运力不足、水源短缺、电力供应不足,限电造成入园企业生产成本激增、效益下滑等一系列问题,而短时期内又很难解决,严重影响了工业园区的正常发展。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强科学决策,理性地研究园区建设的可行性。目前一些旗县级园区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就是当初在决策是否建设园区时缺乏理性,或脱离实际,或盲目效仿,造成一哄而上。因此,发展园区一定要强化理性的科学论证,切忌形成“村村点火,家家冒烟”的局面,要对园区的选址、发展方向、资源优势、环境及产业优势等多方面进行充分的调研与论证;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每个园区都要突出自己的优势与特色;要尽可能利用资源优势,打造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不可盲目效仿和攀比,滥批滥建。

2.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杜绝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在建园初期就要进行高起点的科学的综合规划。要真正引进先进的产业和项目,不能饥不择食地引进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的项目,以免造成越引进越落后的现象。无论是产业发展方向,还是运行与管理机制方面,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提升园区发展的产业档次和质量,推动地区工业整体实力上水平、上台阶。要学习包头稀土高科技园区和蒙西高科技园区,构筑高科技产业平台及能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平台,让高科技在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3.改革创业机制,创新园区内部运行机制。要改变过去单一依靠政府办园区的做法,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来发展工业园区。要向鄂尔多斯绒纺城和蒙西高科技园区那样,依靠优势企业或集团投资兴建工业园区。事实上政府办园区与过去的政府办企业一样存在许多弊端。各级政府应主要是创造环境和条件,加强调控与引导,由过去的注重管理转变为注重服务。同时,要在园区的运行机制上多创新。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尝试市场化、企业化的运作方式,改变园区管委会一律是行政机构、公务员编制的做法,从根本上改革园区的管理体制,特别是人事管理制度和机构,实行招聘制,降低工业园区的运行成本,提高效率。

入园工作要点范文2

“科技创新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实施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闽政〔2020〕1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实施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闽政办〔2020〕48号)等要求,对照《福建省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指南》,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专项行动,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和党的五中全会精神,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源,围绕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推动园区标准化建设为立足点,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努力打造各试点园区科技研发、孵化和成果转化平台,推动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源融合,抓创新促转型,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二)工作目标

力争到2022年,建立试点园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库,推动试点园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数字化、智能化、共享化为导向,联合优势龙头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打造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每个园区配套建设1家以上省级(或部级)孵化器、省(或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公共研发检测平台、行业联合实验室、产业研究院、工业互联网等初创孵化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为园区企业研发和成果转化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围绕园区产业发展需求,发挥公共服务平台优势,储备一批科技成果,推动转化落地。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工作机制,推进技术、专利、标准、产业等领域的创新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资源向全省拓展,促进全省工业(产业)园区创新创业创造。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企业加大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推动试点园区规上工业R&D投入经费增速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R&D投入强度(R&D投入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重点任务

(一)第一阶段任务。深入各试点园区调研,摸清发展情况、产业优势和发展短板,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试点园区管委会联合优势龙头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以数字化、智能化、共享化为导向,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加快布局新建和提升1家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协同省直有关部门指导试点园区管委会研究提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计划,汇总梳理形成试点园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库,细化明确项目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实施动态管理,定期进行调度、协调。

以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软件园三期、同翔产业基地)为重点,围绕园区产业发展需求,推动全面落实国家、省支持创新研发的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研发经费分段补助、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加大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持续培育创新主体,发挥公共服务平台优势,储备一批科技成果,推动转化落地。鼓励园区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科研院所、高等学校、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知识产权运用体系,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建设园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园区。

(二)第二阶段任务。推动试点园区管委会在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上,建成或提升1家以上省级(或部级)孵化器、省(或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技术创新中心、公共研发检测平台、行业联合实验室、产业研究院、工业互联网等初创孵化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提升园区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推动试点园区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全面落实国家、省支持创新研发的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研发经费分段补助、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持续培育创新主体,发挥公共服务平台优势,储备一批科技成果,推动转化落地。鼓励试点园区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科研院所、高等学校、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知识产权运用体系,发挥市场监管技术服务平台的作用,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建设园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园区。

指导试点园区管委会认真总结梳理园区标准化建设试点第一年在培育建设初创孵化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工作上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及时在本地复制推广,并提供全省各试点园区学习借鉴。推动园区间沟通交流、相互借鉴,有效促进各园区形成同向发力、增比进位、竞相发展的局面。

(三)第三阶段任务。指导试点园区管委会加快提升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效能,着力拓展数字化公共服务,将平台的服务资源向全省进行拓展,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服务。总结梳理试点园区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建设模式,力争在2022年底前向全省复制推广。

推动试点园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企业加大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规上工业R&D投入经费增速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R&D投入强度(R&D投入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充分认识园区“科技创新专项行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落实属地主体责任,省科技厅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要求,统筹指导、紧密协作,形成强大合力。试点园区所在地政府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相应改革实施方案并推动落实。试点园区管委会要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制度,认真组织落实,推动园区创新发展。

(二)资金和政策保障

1.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七条措施的通知》(闽政〔2018〕19 号)要求,加快发展创新工场、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新型孵化模式,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流程创新创业服务。对认定为部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

2.根据《福建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孵化用房补助办法》规定,对新建孵化器用房按10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补助100万元;改建、扩建的孵化器用房按5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补助50万元。

3.省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积极支持引导全省试点园区创新创业服务向着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开放化方向提升,在相关项目上予以优先支持。

4.加强省内科技孵化公共服务平台之间以及与省外合作交流,积极挖掘省内外多方资源,加速产学研创新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试点园区科技孵化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水平。

(三)强化考核评价

入园工作要点范文3

一、园区发展历程和现状

(一)、乡镇工业园区起步较早发展缓慢

区乡镇工业园区建设始于""期间,在全市乃至全省属于启动较早的地区。从九二年起各乡镇因地制宜,形成了多种发展模式,相继开发建设了、、马群三个工业园区。如:当时的镇是以本地特色产业为基础,创建了国际建材工业园;工业园则摒弃"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旧模式,开辟荒山,形成一个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当时乡镇虽意识到工业园区是新生事物,但还没有完全从战略上充分认识建设工业园区的深远意义,工业园区建设缺少全区统一领导,基本上是乡镇自主开发,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且投入有限,基础设施落后,所以至""末,全区工业园区总体上处于"休眠"状态,并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园区现状与特点

我区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认真分析总结园区经济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结合地区发展总体规划,从发展经济的战略角度,提出了"依托园区经济,实现本区工业的二次创业"的口号,对全区各园区的建设规划再次进行了细化,明确了园区的功能定位,各级党委、政府把园区建设工作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今年区委、区政府又提出了"一个中心、二个市场、三个分园、四个重点园区"的发展思路,将全区工业园区建设推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1、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企业布局趋向集中。

预计至今年底,全区7个工业园区(4个重点园区、3个分园)规划总面积达48.64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开发面积7.8平方公里,完成总投入16.8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7.55亿元,项目投入9.31亿元;入园企业148家,其中外向型企业39家,总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6家。

2、投入不断加大,园区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预计至今年底,全区各园区共完成投资9.82亿元,占全区工业投资总量的89.98%,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其中基础设施投入4.95亿元,同比增长229%,项目投入4.87亿元,同比增长186%。预计实现工业产值14.73亿元,现价增加值3.15亿元,利税1.41亿元,占全区工业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2.84%、23.83%、26.29%;分别同比增长21.16%、24.71%、27.54%。

3、园区规划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

各工业园区严格按照规划要求,依据功能定位,吸纳项目,集聚产业,逐步形成了错位发展、差别竞争、产业凸现的园区开发局面。马群科技园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园区以海陵药业、金龙软件等科技型项目为核心,规划发展IT信息和生物药业等高科技产业;迈皋桥创业园规划面积10.2平方公里,园区以7425厂、新恒基管业等项目为核心,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都市型工业企业;规划面积为14.77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是我区唯一一家在园区规划范围内有深水岸线的工业园区,抢抓沿江开发先机,规划引进石油化工、港口物流、冶金、建材、机械制造等用水量大、运输量大、吞吐量大的产业。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13.77平方公里,也依据当地基础特色产业,把规划入园项目定位于新型建材、精细化工、机械加工、纺织服装以及不锈钢深加工等产业,使我区工业园区在内涵和功能定位上都有了质的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园区载体招商的吸引力。

4、园区投资环境日趋优化,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一是在我区现有园区硬环境建设中,绝大多数园区所在街镇都是按照"先当债主、再当财主"的方式开展园区建设,投入了大量的前期启动资金,拉框架、出形象,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外来资金,进行园区初期开发。目前多数园区达到了"五通一平"的要求。二是随着园区建设的深入和经验的积累,各街镇对园区的管理与服务手段趋向成熟,成立了园区管理办公室,区领导牵头各重点园区,街镇领导挂抱重点项目,为入园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全区园区软环境建设夯实基础。三是由于入园企业在基础实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共享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建设和运作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入园企业中,个体私营经济和外来投资项目占到总数的80%以上,这些企业经营机制灵活,产销衔接紧密,经济效益明显。

5、加大政策扶持,园区竞争力不断提升。

我区各园区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为导向,以市级重点乡镇园区优惠政策为依据,根据本区实际,放大政策效应,制定了各自的园区优惠政策,主要是规费减让、资金扶持和贷款贴息等,不断完善招商引资的软硬环境。年,我区出台了加快园区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明确街镇自筹资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由区财政按投入资金的10%给予补贴;贷款300万元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由区财政补贴3年利息;街镇之间引荐项目入园的,其引荐项目实现的税收按3:7分成,完成的经济考核指标也按3:7分成等。这些政策有力地撬动园区的开发,大大地加快了园区建设的步伐,不断提高了园区的竞争力。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区发展的优势在园区,加快发展的潜力也在园区,园区兴,则全区经济兴,没有园区平台做支撑的竞争,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竞争。当前沿江开发面临着国际资本大量涌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园区投入是第一拉动力,园区开发是第一制高点。所以我们在抢占沿江开发先机,加大园区投入时,也应看到本区在园区建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反映在以下五个方面:

1、"饥不择食"仍是目前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有的街镇受到形象进度的压力,对进园项目没有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进行质量把关,在入园项目上缺少筛选、审核和评估程序,存在着"装进篮子就是菜"现象,一方面一些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产业滞后的企业搬不出;另一方面将工艺相对落后、有污染的企业,以及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入驻园区,影响了园区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政策可操作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的快速发展。虽然市委、市政府对市重点园区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管理方式方法滞后于园区发展实际,可操作性不强。园区控制性详规以及项目个案具体的审批权限均仍掌握在上级主管部门,导致行政效率下降。特别是优惠政策实施周期太长,操作程序复杂,集中表现在用地方面享受市级重点园区的优惠政策手续繁琐,影响了项目的顺利推进,政策洼地的优势不能充分显现。

3、投资主体单一,形象进度不快。我区园区基础设施投资是由区、街镇两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筹措资金程度不高,投资主体单一,投入不足,仅限于有限的财力和自筹资金,园区开发资金瓶颈制约突出,导致投资强度和开发速度远远跟不上项目入驻要求,影响了园区形象进度。

4、项目开工率不高,投入强度较低。今年一至三季度,全区进园区的签字发照内联项目159个,开工93个;签字发照外资项目18个,开工9个。但这些项目单体不大,缺乏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旗舰和龙头项目,稀缺的园区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而且部分项目成熟度低或项目推进力度不够,导致项目开工率低,形成了目前投入强度相对较低的园区开发局面。

5、园区招商成本居高不下。由于区域间招商引资竞争激烈,为了吸引好项目、大项目,竞相采取土地优惠办法,各园区往往要对较高的征用土地价格采取补贴,加重了园区建设的负担;同时园区之间为争抢好企业、大项目,经常拼比"优惠",使园区的建设成本进一步增大,制约了工业园区良性滚动开发机制的形成。

三、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沿江开发的总体趋势、功能区划、产业定位和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为实现园区建设的总体目标,要围绕重点,突出难点,进一步加大园区的联动开发力度、项目推进力度和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提高园区的档次和规模,使工业园区真正成为我区沿江大开发中的增长极,为推进"富民强区"、实现"两个率先"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健全机制,构建科学的园区运作模式。

为确保各级工业园区快拉框架、快出形象,增创招商载体的新优势,在强化对工业园区领导,加大"行政推动"的外部力度的同时,要建立健全园区开发和项目推进的内在机制,探索园区发展的有效运作方式,尽快走上符合市场机制要求的公司化管理轨道。当务之急,规范现有园区建设开发公司运作模式,使之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的主体和法人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自我积累的企业,变政府行为为企业行为,同时建立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要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实施独立的会计核算,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园区开发公司的内在活力,才能用市场化运作的方法筹措资金,增强园区投入强度,才能规避园区开发的短视和无序行为。增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完善规划,提高园区建设档次。

一是各工业园区制订规划时应切合本地区实际,工业园区的近期、中期和长期建设规划,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规划要符合市政府有关政策和区级规划,切实保证其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做到定位起点高、质量标准高,具有以人为本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尤其对地处沿江地带且土地资源多、发展空间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要认真做好中长期建设规划工作。二是围绕"一带二区三大板块"的生产力布局,接转开发区、大学城、龙潭港的辐射,进一步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把开发园区作为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对马群科技园这个启动较早的园区,在高起点、大手笔规划,高标准高层次推进的同时,吸纳高科技项目,延伸高科技产业链,推动高科技产业集聚,尽快形成高科技产业集群。三是注意规划的有机衔接,认真实施"一个中心、二个市场、三个分园、四个重点园区"的方略。充分发挥金港创业中心的科技产业集聚和孵化功能,带动各级园区珠联璧合、联动发展。通过城北市场群和仙尧市场带建设,既加快我区城市化进程,又为马群科技园、迈皋桥创业园、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等四大园区提供强大的信息、科技和人才支撑。四是组织实施规划,严格落实规划,园区要按照既定的产业规划吸纳项目,树立强烈的科学规划就是生产力的意识,决不能贪一时之小利而做影响长远发展的事情。

(三)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做优发展平台。

最近,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郊县经济发展的意见》,二十条意见,条条是富矿,为我市郊县经济的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区要以此为契机,积极行动起来,抢抓政策先机,把优惠的政策贯彻落实到园区建设上来。一是在政策扶持上应积极对上多做工作,争取目前的市级园区优惠政策让东部享受,同时不断争取享受省乃至部级等更高级别的园区政策优惠。二是在工业园区建设资金筹措方式上,要由"面向区长转向面向市场",由单一的两级或三级财政投资为辅、适度举债、市场融资、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并举的方式转变,形成多元投入的新格局,不断给园区加快建设输入"血液"。三是放大政策效应,用好用活用足各项园区政策,尤其是财政贴息扶持政策,明确配套资金的比例,以此来撬动园区开发的大投入。

(四)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增强产业集聚功能。

一是高标准搞好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做优,努力做到设施配套,功能齐备,为园区集约化生产提供一流的共享水平;二是抓好进园区项目的投产显效,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对入园的企业,在项目建设、技改投入以及生产经营上提供必要的资金贷款担保服务,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三是明确园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工业园大力发展耗水量大、耗电量大、运输量大的,以重加工业及物流业为主的临江产业;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其电力、气源、道路等基础设施优势,着重发展纺织、新型建材、精细化工、电子等能够增加税收、扩大就业的项目;迈皋桥创业园包括燕子矶集中区重点发展轻工、纺织等无污染的都市楼宇工业;马群科技园积极培育IT、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逐步形成错位发展、差别竞争、特色鲜明、产业凸现的园区开发新格局。

(五)突出招商引资,提高园区投入强度。

园区的发展,关键要靠项目支撑,特别是旗舰型项目和龙头型项目落地生根,唯有这样才能扩大园区的发展规模,体现园区的品味档次,提升园区的总体形象。一是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招引项目上,明确有针对性、有目标、有重点的招商思路。在园区推介宣传上,要突出园区特色和园区优势;在招商内容上,要突出沿江开发招商和载体招商;在投资主体上,要突出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在项目推进上,要突出环保评价和安全评价,以此保证入园项目的质量,拒环保敏感型和资源消耗型项目于园外。二是在吸纳高科技含量、资本密集项目的同时,各工业园区也要因地制宜,引入一些劳动密集型项目,解决因拆迁而失去土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从而安置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缓解我区就业压力,收到"稳定园区周边社会环境"和"富民强农"的双重效果。三是增强投入强度,提高产出密度,突出对入园企业数、注册资本到帐数、生地转熟地数、用电量和税收等5大指标的考核,全面拉开园区框架,进一步提升园区形象。

(六)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一是在做大我区工业经济载体同时,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土地政策,注重节约不可再生的宝贵土地资源,对入园企业占用土地严格把关,本着节约的原则合理使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对项目用地和单位产出的捆绑考核。二是建议引入土地产出率指标,以此强调工业园区的集约化开发建设,整合所在园区的资源优势,提高投入产出比,实施差别竞争,缩短开发期,尽快进入"产出期",努力使园区经济利益最大化。三是提高项目开工率,在合同约定期内未能及时开工的项目,限期退让土地并赔偿土地占用损失,遏制借项目之名行圈地之实的行为。

入园工作要点范文4

近期,通过对区xx工业园区的全面深入调查,找出了目前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并针对这些问题和矛盾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概述如下:

一、街道工业园区建设呈现的几个特点

近年来,xx街道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取得明显成效。全街投资建设的工业园区共有6个,其中广场工业园、三里工业园、熊咀工业园、一宫工业园、广建工业园5个工业园区已建成投入使用,广场科技创业园正在筹建中。6个工业园区计划总投资3.5亿元,规划用地约600亩,目前,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亿元,建成园区面积385亩,引进工业项目35个,引进资金3.3亿元,其中引进投资过千万元项目14个,过5000万元项目2个,建成投产工业企业23家。园区经济在街道发展越来越快,主要呈现六个方面特点。

一是园区规模逐步增大。街道先后建设的三里工业园、一宫工业园、广建工业园、熊咀工业园、广场工业园5个工业园区,规模一个比一个大,特别是XX年兴建的广场工业园,占地达到200亩,引进企业投资总额达到1.72亿元以上。同时,即将动工的广场科技创业园的面积和投资规模更大。由此可见,街道园区建设规模呈逐步扩大之势。

二是园区功能逐步增强。已建成的5个工业园区,全部实现了水、电、路、话、网络五通,完全具备企业入驻条件。如广场工业园,厂房全部是标准化厂房,办公、住宿、仓储用房一应俱全,整个园区实现了硬化、亮化、绿化,园区功能十分完备。

三是入园企业逐步增多。随着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和措施的落实,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者看重这块热土。截止目前,园区新引进工业项目20多个,新引进项目个数占入园项目总数的70%。预计今年园区工业企业将达到40多家。

四是园区规模企业发展逐步增快。XX年,园区规模工业企业达到8家,是XX年的4倍。今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望达到13家。

五是入园企业高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目前,园区新引进工业项目20多家中有9家是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有部级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

六是社会贡献逐步增加。从税收上看,XX年园区实现税收478万元,分别是XX、XX、XX年增长67%、48%、23%,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逐年提高。从社区集体增收上看,XX年社区集体从园区获取租金收入415万元,占集体纯收入总额的22%,分别比XX年、XX年、XX年新增收入391万元、241万元、160万元,园区对社区集体增收的总计贡献份额年均提高23个百分点。从安置就业上看,园区目前就业人员达到1000多人,其中,XX年新增就业人员400多人,仅社区在园区就业居民就达300多人。

二、街道工业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从现有的工业园区情况看,高新技术企业所占份额较小。机械加工、电子、农产品加工是目前园区主要产业,由于产业和产品的特色尚未形成,产品层次偏低、市场竞争力弱;园区专业化水平不高,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联系度不高,互补性不强,导致园内企业既无协作配套关系,又不能形成簇群效应,弱化了园区整体竞争力,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

2、资金融通渠道不畅。无论是园区前期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入园企业维持生产经营和扩大再生产,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由于政策性扶持力度小而且慢,企业的融资渠道没有得到有效拓宽。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由于街道五个工业园区起步较晚,起点不高,布局上处于散、小状况,整体功能上还不健全,加上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的原因,有的企业没有相应的人、财、物、信息、技术等配套资源,缺乏先进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经验;有的企业满足于现状,不愿承受企业自主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不愿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有的入园企业在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和各职能之间没有良性互动,园区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三、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考

1、加强对工业园区的领导和管理。一是要加强对工业园区建设的领导。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要继续把支持和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街道实际,完善相应的政策、制度和措施,及时处理和引导好工业园区建设与城镇化及环境保护的关系。二是要加强对工业园区的管理。

2、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一是要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道路、供水、供电、城市交通、通讯、有线电视等配套设施与园区建设同步,使企业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二是要抓好广场科技创业园项目的启动和建设。督促项目主体尽快落实资金,实实在在搞好启动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促进在建项目尽快竣工投产。三是要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完善的招商网络,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资的水平;加强与外地大企业的战略合作,嫁接一批大项目,新上一批好项目,力争全年新上工业重点项目5个以上。

入园工作要点范文5

——新格局,园区呈现出聚集发展的崭新格局。1—4月份,园区共引进项目个,实际进资万元,分别占全县招商引资总量的%、%。截止4月底,园区落户企业已达家,其中投产企业家。目前,在乐江线沿线,11家轻钙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达40万吨,轻钙生产基地初步形成;在连胜工业小区,聚集了家机械加工制造企业,以机械制造为主的特色工业小区已经形成;在城南工业园和320国道工业带聚集了家铜材加工企业,年产值可达亿元,初步形成了一个重要的铜材加工业基地。

——强态势,园区主要指标的增长态势强劲有力。1—4月份,弋阳工业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1954万元,增长101%;实现销售收入3920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全县工业用电总量达万度,增长%,其中园区用电占到了成以上。

——快提升,园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步快速提升。1—4月份园区上交税金万元,增长66%,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同比提高个百分点。累计安排就业人,新增人。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突出抓好了“五个大”:

1、确定大目标。目标就是方向。新一任班子到位后,在深入分析、准确把握弋阳工业发展基本脉络的基础上,以园区为平台,紧扣产业和企业,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提速度,三年成气候,五年在园区再造一个弋阳”的战略目标。一是夯实2006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6.09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2.2个百分点,达到30.6%;上交税金1.08亿元,对财政的贡献率提高1.8个百分点,达到53.7%,其中,工业园区要完成工业增加值4.64亿元,销售收入14亿元,上交税金5900万元。二是冲刺2008年,全面实现工业经济和工业园区发展主要指标“三年翻番”目标。三是勇夺实现2010年目标的全面胜利,力争到2010年,把弋阳建成全省重要的铜材加工基地、食品医药业基地和轻钙生产基地。版权所有

2、紧盯大项目。今年是换届之年,面对这一特殊背景,在组织经济运行和园区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以项目为第一抓手,以项目为主要推动,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实行发展思路项目化,全年工作重点化,围绕全年既定的总体目标,细化量化工作任务,把工业园区建设等30个项目作为全年的重点工程,实行重点办理和重点督查,分别由县四套班子领导牵头落实。另一方面,组织小分队全面出击,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的小分队已先后三次东进浙江,热情走访落户弋阳的客商,广泛结交工商企业界朋友,宣传弋阳,推介弋阳。1—4月份,除已引进的个项目外,还达成意向项目个,合同资金达亿元,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个,亿元以上项目个。如:温州万鹏铝业公司计划投资5000万元,在我县城南工业园新建铝制品生产线;广州金双城公司计划投资4000万元,在道口小区新建饮料食品加工项目;温州纤维化工公司计划投资4000万元,在城南工业园新建铜材加工项目。

3、确保大投入。为解决企业亟待入园、园区无地可供

3、出口大政策。围绕进一步激发活力,凝聚合力,我们优化整合各项政策,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推动招商方面,出台了《弋阳县招商引资工作及考评方案》,建立招商引资风险金制度,乡镇和有招商引资任务的县直部门的正、副职分别拿出1200元、800元作为招商风险金,完成任务的,实行对等奖励,完不成任务的,按比例扣减。同时,实行捆绑招商,将四套班子领导、县直部门、乡镇招商任务实行捆绑,同奖同罚,并拿出一定资金奖励县领导为乡镇招商助威出力。在引企入园方面,制定了关于鼓励到工业园区投资若干政策意见,实行“异地办厂、属地纳税”,鼓励乡镇引企入园,发展“飞地经济”。在推动创业方面,采取政府扶助、企业联动、干部参与、银行介入的办法,组建弋阳金鼎民营担保公司,筹集担保资金2000万元;出台了公务员信用贷款办法,允许县内财政全额拨款人员凭信用卡,每人贷款10万元以上;县财政专门拿出10万元用于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评价考核奖励,鼓励商业银行放贷支持中小企业。在促进出口方面,对县内所有出口企业,每创汇1美元,奖励1分钱;达到500万元美元的,1美元奖励3分钱;达到1000万美元以上的,1美元奖励4分钱。对出口达到100万美元的,加奖2万元人民币,每超100万美元,再奖励1万元人民币。此外,还出台了《重点工业企业奖励办法》,《乡镇财政收入考核奖励办法》等政策,鼓励企业、乡镇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版权所有

4、强化大服务。加快园区发展,项目的引进是“标”,而后续的服务则是“本”。一方面,我们狠抓服务机制建设。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实行“五个一”,即一个领导、一个部门、一支队伍、一个机制、一抓到底的工作制度,抓进度、抓落实。同时,县委常委、副县长及县直经济职能部门、乡镇主要领导对各自工作,通过电视媒体向全县公开亮相、公开承诺,以增强各级干部的责任感,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另一方面,我们狠抓服务中心建设。凡要求进中心的单位,全部无条件进驻中心,严格按照一同审批、一口收费、一次办结的要求制定和落实各项运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一个全市一流的服务中心正在建立起来。

入园工作要点范文6

下面,在大家讲了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我提以下几点要求:

一是要明确工作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工业强县是我县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点发展战略,发展工业经济必须要牢牢把握住园区建设、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和企业运行四个关键环节,并以此为切入点,推动工业板块式集聚和规模化增长。食品工业园区作为全市重点推进园区之一,要把这四个环节作为2008年的重点工作来抓。就目前来看,该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要好于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的视野在不断扩大,效果明显,名牌企业的牵动效应也已经凸显,使我们对园区的发展充满信心。但令人担忧的是动迁扩园工作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动迁工作进展比较迟缓,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园区的快速发展步伐。不搞好动迁就没有新的产业发展空间,企业生产的外部条件也就得不到积极塑造,一些生产要素问题也就得不到有效解决,所以要将动迁工作作为园区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过去在园区动迁工作中,我们已经积累了行之有效的经验,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作体系,必须最大化地调动和发挥这些积极因素,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动迁工作圆满完成。之前,大家也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下一步就是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任到人,按照法定程序依法进行,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相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在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做好群众思想动员工作的同时,也要体现出政府的工作力度和各单位的执行力,必要时也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不影响整体工作为原则,确保动迁工作在5月1日前全部完成。动迁工作是20*年食品工业园区的头等大事,也是对相关部门和领导干部执行能力、工作效率的一次检验,必须认识到位,*镇、园区管委会、城建局等相关单位要协调好、配合好,切实抓紧抓实,县政府对动迁工作要实行责任追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园区要立即对照基建项目,核实项目完成情况,及时与大连投资方进行沟通,以决定是否继续一期工程时的融资建设方式,并及时向市政府汇报有关情况。应该由大连投资方负责的项目要责成他们继续负责,加强调度,需要我们自己搞的基建,我们要争取市政府的支持。同时要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结合全县正在进行的推进市场化进程活动,用市场的办法研究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道路、给排水等工程虽然是政府的必要投资,但也要尽最大可能进行市场化运作。不断拓宽招商领域,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注重引进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加快推进园区建设。要解决好园区集中供热问题,特别是生产用的工业蒸汽供应问题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当务之急,食品工业园区要与县城建局紧密配合,运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尽快解决,同时县城建局也要将其与县城集中供热工作有机结合,避免造成重复建设。并且预留好项目用地,县城建局要尽快拿出实施方案。对农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带动全县乃至全市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是食品工业园区发展所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对财政贡献份额大、拉动就业能力强的知名企业,以此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以加工环节促生产带销售一条龙的目标。要广泛地与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联系,对意向项目要跟踪推进。要加快项目建设,江苏雨润集团生猪屠宰和肉制品加工项目作为食品工业园区的重要牵动项目,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以不误项目开工为基本要求,强力推进,确保该项目年内实现竣工投产,这是食品工业园区今年的又一项重要任务。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中,食品工业园区要列出项目工程建设进度表,各相关部门要全力支持,积极对上协调,尽快完备环保、消防等相关手续,同时要认真履行该企业入驻时签订的协议,按照合同条款办事,严格兑现承诺,把江苏雨润集团生猪屠宰和肉制品加工项目这样最具规模、最具影响的企业建成园区的标志性工程,发挥其带动作用明显、辐射能力强的作用,推动园区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是要创新服务理念,提高工作效率。食品工业园区发展至今,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之路,凝聚了广大管理者、创业者和建设者的辛劳,要继续弘扬过去好的经验和做法,更要统筹考虑,放宽眼界,大胆创新,敢于突破。园区管委会所有工作人员都要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成为懂经济、会管理、观念新的出色的企业发展参谋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行家里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实施招商引资,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目前园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不少,在这方面,我们要发挥团队整体作战能力和优势,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增强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体现机制创新为核心,按照实际工作需要适当精简工作人员,做到所有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实现一人多岗多能,以最低的管理成本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县直相关部门要把工作重心向园区倾斜,做到有求必应,主动为园区发展出谋划策。*镇作为园区动迁责任单位,要积极协调县城建局,按时完成动迁工作,为园区发展创造更加有利条件;县环保局要积极协调市环保局做好园区入驻项目环评工作,确保江苏雨润集团生猪屠宰和肉制加工等重大项目按时开工建设并投产达效;县国土局要配合食品工业园区做好投资回报研究,做好土地供应、地价调整等工作,合理确定并收取土地出让金,为园区下步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保证,同时要将土地利用指标适当向园区倾斜;县动监局要认真做好生猪饲养的落实工作,做好二界沟生猪养殖基地的规划建设,并争取在有条件的乡镇新上养殖基地,同时要提前做好与江苏雨润集团的对接工作,对企业与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收购方式进一步敲定,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投产达效;县经贸局要全力做好企业涉及定点屠宰相关事宜办理;县环保局要对该项目污水处理设施和工艺流程进行指导;其他各部门都要提早介入,在园区入驻项目开工建设、企业设备引进与调试等方面给予关注、支持,并严格把关,积极探索园区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生产以及加工配套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实行好全程代办制等,保证食品工业园区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是要注意解决目前园区工作中的几个突出问题。一是园区环保等问题。食品工业园区属于轻型工业基地,对土地利用、环保与节能减排的要求十分严格,园区管委会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入驻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坚持园区产业定位,按照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原则,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我县创建部级一类生态区提供保障。二是园区安全生产问题。食品加工企业用工量较大,安排就业人数较多,而且用电、用蒸汽量较大,安全问题更加敏感,要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及时建章立制,从企业入驻之初即着手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安全运行。三是资金管理问题。园区建设资金要在财政必要投入基础上,以市场化运作为主,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园区运行经费市政府每年投入100万元,县政府也将加大必要的投入,县财政局要细致测算,给予充分考虑,可安排50万元左右。园区管委会经费要实行定额包干,养事不养人,增强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危机感,同时要主动接受财政的资金监督和审计,努力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