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宽容为题的作文范例6篇

以宽容为题的作文

以宽容为题的作文范文1

关于宽容为人,开放作文,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教师对学生的宽容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都期望学生能写出好作文,所以会把各种写作方法和技巧一一地教给学生,欲使学生把每一种方法都完全掌握。可这在教学实践中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学生什么方法都了解,却很少精通其中的任何一种方法,最终的结果是蜻蜓点水,泛泛而止,这离我们追求的结果相去甚远。

其实我们作为教师,在给学生解析种种文学样式和技巧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把一种技巧传给他们,而是告诉他们有这种技巧的存在,至于选不选用是学生个人的自由。事实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情况总是层出不穷的,教师不必对学生进行过多的技巧和样式的限制。

这是对学生文章样式和技巧的宽容。

其次,教师也应该对学生写作的内容予以宽容对待。

作为一名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因素,他们所写出来的文章,在观察世界,抒感,发表议论的时候可能会略显稚嫩,从一个成人的角度来看的话,有时候甚至有些偏激或者超前,这时候教师应予以充分的理解和宽容,毕竟以一个成人的眼光去衡量一个孩子的情感世界是不合适的。西方有这么一句话:“我可能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要坚决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利。”我想用这一句话去对待我们学生的作文是再合适不过的。

学生写作的内容和情感与教师的价值标准的冲突,有可能是学生自身年龄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教师观念的问题,这得一分为二去看,如果是后一种,我们更应该要求教师宽容地去对待。众所周知,著名的画家凡・高、毕加索,他们两人的作品很不被和他们同时代的人所看好,但是经过若干年后,后人却给予这两人的画作很高的评价,认为是一种创新和革命。同样在文学创作中也会出现这种类似的现象,这个时候,我们如果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简单的评判和修改,那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而这种后果要过很久才会被人们所发觉,到发觉的时候可能有些晚了。因为我们粗暴的干涉,可能会导致一种创新的夭折,既然历史上已有过类似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还要去重蹈覆辙呢。

做到以上两点,也就是宽容对待学生个体和宽容对待学生的创作和文章,我们的学生就能够有机会而且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情感,他们写出的作文自然就会丰富起来。

二、学生对世界的宽容

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得到了教师的充分尊重之后,他们看待世界的角度也宽阔了,因为从教师身上他们学到了一种博大的胸怀,所以看问题自然而然地会更加的全面,这个时候,学生就好像站在高山上向远处眺望大海一样,视野极为开阔。因为看到了社会的不同层面,学生自然也对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就会从原来那种偏颇甚至偏激的认识中解放出来,由偏激走向成熟,也会从尖刻走向宽容。有了对世界的宽容,也就有了对同学的宽容,对朋友的宽容,对父母的宽容……总之,有了宽容,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所立之意会更为深远,所抒之情会更加真切动人,所采用之手法自然是多变的,整个的文章当然是丰富多彩的。

三、学生对写作的开放性

有了前面两个宽容,学生的写作内容就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的了,这个时候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利用,不管是哪个层面的文章学生都会游刃有余。

我们对学生的大胆创作,可以大胆地予以鼓励,学生的创作因为得到教师的充分尊重,写作的兴趣自然会大增,好作品也会层出不穷。象杨初春老师的《快速作文法》中提到的“树状分析法”就是让学生把脑子里与题目相关的材料统统搬到稿纸上,然后再进行筛选,学生写作的素材得到最大化的展现,可选择的空间自然会增大,创新的空间也就更大,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有不同的立意,新颖独特自是没话说。

以宽容为题的作文范文2

伏格特(W. Paul Vogt)在《宽容和教育》(Tolerance and Education: Learning to Live with Diversity and Difference)一书中这样问道:甚么是宽容?宽容可教么?第一个问题是关键,因为如果我们不知道甚么是宽容,那么我们怎么知道它是否可教呢?我们甚至怎么知道该教的又是甚么呢?要说明宽容是甚么并不容易,因为从不同的目的,我们可以对宽容作出不同的说明。这个目的可以是寻求人与人之间相互平安共处或相互理解,可以是吁求政府营造宽松社会环境或者减少对私人事务的干涉,也可以是从公民教育着眼来澄清个人权利、义务与法制的关系。伏格特在说明何为宽容时,着重的是最后这一种目的。从宽容与权利和法制的关系来看,宽容不是一个抽象的道德原则,它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渐发展出来的一种公共性的美德,历史上有过的宽容观与当今自由民主社会中的宽容虽有联系,但并不是同一回事。同样,随着权利和法制观念在民主进程中的完善,宽容本身也会有进一步的发展。伏格特对宽容的说明正是放在这样一个历史视野中进行的1。

一 宽容与邪恶

宽容问题的讨论最早出现在十三世纪意大利神学家阿奎那(Thomas Aquinas)的《神学概论》(Summa Theologiae)中。早期对宽容的思考所关注的,是如何维护基督教信仰及如何对待异教邪说。阿奎那提出,真正的基督徒并不只是顺从信仰,而更是以推动基督教信仰为己任。这里有一个宽容或不宽容异教信仰的问题。阿奎那认为,只要有助于推动基督教信仰,宽容或不宽容(迫害)都可以用作策略手段。基督徒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严惩罪恶或者暂时宽容罪恶。宽容是策略,而非美德,暂时宽容罪恶是为了将来最终消灭罪恶2。

到了十六世纪,宽容逐渐由策略转化为美德。这个变化是在基督教内部争论关于如何对待异教的过程中发生的。争论的双方虽然在需要克制异教徒这一点上相当一致,但在是否应迫害或者宽容异教徒的问题上存在着分歧。在如何对待异教徒时,不仅涉及何为「有效手段,而且还涉及何为「正当手段。这就使得争论从中世纪式策略手段思考转化为启蒙时代的人文价值思考。虽然争论的焦点似乎依然集中在如何克制异教徒的问题上,但手段问题却已经涉及了正义和怜悯的关怀。例如,诸如火刑一类迫害异教徒的酷刑是否正当的压制手段?比起酷刑,放逐是否更符合基督教精神?为挽救迷失的灵魂,宣导劝谕是否比警诫惩罚更为有效?正是由于宽容问题包含了正义和怜悯的关怀,它开始具备了现代的道德内涵。现代社会学和政治学者关于宽容问题的争论往往涉及这样一个问题:为了澄清该宽容和不该宽容的思想行为的暧昧不清,增强判断的理性、说服力、正义性或可操作性,宽容应当确立哪些群体价值原则?这里有一个关于宽容的价值内容问题。宽容的价值内容并非是单一的,而宽容所包含的不同价值内容更可能是不一致的。这就造成了宽容的内在矛盾性。

宽容的矛盾性在十七世纪思想家洛克(John Locke)的《关于宽容的一封信》(A Letter on Toleration)中充分表现出来。洛克一方面指出宽容是有限度的,超过了某个限度,宽容即为不明智和非正义行为。他认为,基督教宽容的对象不应包括天主教和无神论者,因为天主教徒是为外国君主服务的,而无神论者则因其誓言不可信赖而不可能成为基督教徒诚信群体的成员。另一方面,洛克又把宽容当作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普遍道德原则3:

无论是个人、教会或者甚至共同体,都无权侵犯公民权利,都不允许以宗教之名剥夺彼此的世间财产。

他认为,在宗教上不宽容他人者亦不配受到他人的宽容对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洛克那个时代并未引起注意,但在今天,它成为洛克宽容思想最受重视的部分。洛克宽容观的矛盾性对现代社会仍有意义,现代人在意识形态宽容问题上往往表现出相似的矛盾性。例如,冷战期间,西方社会在是否让共产党人有公开说话权利的问题上举棋不定;而今天,在是否让新纳粹或其他种族主义者享有言论自由的问题上也是一样。

洛克思考宽容是从群体共善和自由意志的关系着眼的,这也对现代社会具有意义。在洛克的时代,人的灵魂解救是「好生活的基本含义,这就好比许多现代人把身体健康视为「好生活的基本含义。但是,灵魂解救是一种群体共善性的「好生活,它要求每个人与他人共同实现这一目标;身体健康则是一种个人性的「好生活,它只要求每个人管好自己的事。在洛克的时代,生活秩序要求每个人充分关心他人的灵魂解救。因此,干预他人的宗教信仰,确保其向正确方向发展便成为每个成员对群体应负的责任。这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每个人有责任关注别人的思想正确差不多。

洛克主张宽容,因为他相信灵魂解救必须由个人自己去追求。国家的强迫和行政官吏的干预都只会阻碍这种个人的追求,对灵魂的解救有害无益。洛克没想到,二百年以后,一些现代社会的思想正确或意识形态统治会从反面来印证他强调个人自由意志的合理性。例如,在文革时期的中国,监督别人的思想,帮助别人正确思想,是每个人的责任,结果弄得人人强行表态,强行觉悟,不觉悟定受惩罚。对个人思想强行干预的结果不仅是当时许多中国人以假积极和伪装积极来钻营取巧或谋求自保,而且在文革结束后仍长期无法改变中国社会的假面虚伪文化。不宽容不仅未能使人们的精神纯洁起来,反而致命地摧残了追求精神纯洁所必不可少的自由理性。洛克从人的自由理性来看待宽容,这也正是后来十九世纪思想家弥尔(John Stuart Mill)在《论自由》(On Liberty)中提倡的那种以人的独立主体为核心的宽容4。

在十七、十八世纪的历史条件下,宽容是一个宗教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宽容关系到提倡宽容者的人身安危,这就是为甚么倡导宽容的著作往往要么匿名发表(如洛克),要么借托笔名(如伏尔泰[Voltaire])或者在作者死后方能面世(如博丹[Jean Bodin])。那个时候,尽管在宽容问题上出现了一些开明的意见,但反对宽容的保守意见仍占上风。反对者把宽容看成是软弱的表现,是一种「默许,因无法阻止而忍受或迁就5。十八世纪以后,宽容不仅受到保守思想的攻击,而且还受到激进思想的挑战。一些政治学家,尤其是与法国和美国革命有关系的政治学家开始批判宽容。米拉波(Honore de Mirabeau)就说过6:

在我看来,在某种方面,宽容这个字本身就是暴虐的,因为那些实行宽容的权威也可以不实行宽容。

潘恩(Thomas Paine)说得更彻底7:

宽容不是不宽容的反面,而是伪装的不宽容。宽容和不宽容都是专制。不宽容自以为有剥夺他人良心自由的权利,宽容自以为有对他人施舍良心自由的权利。一个是以火和柴武装起来的教皇,另一个是出售和颁发免罪券的教皇。

宽容受到保守和激进两个方面的夹击,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一方面是各种专制政治权力、原教旨宗教、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公开主张压制和不宽容,另一方面则是左派从「阴谋论的角度来批判和揭露宽容的伪善和为现有权力服务的意图。后一种对宽容的批判清楚地表现在60年代西方左派代表作之一的《纯粹宽容批判》(A Critique of Pure Tolerance)一书中。西方左派从批判自由民主社会秩序的伪善性出发,将宽容视为稳定资产阶级秩序的统治伎俩和「掩饰可怕政治现实的伪善面具8。左派还特别指出宽容的冷漠效应:革命群众讲宽容,那就必然会容忍现有的权力结构,必然在现实面前表现为「思想懦怯。他们强调,在权力统治方面,宽容甚至是一种直接的「压迫力量,「纯粹宽容做出不偏不倚的样子,「实际上是在保护现存的统治体制9。

这种左派批评虽然有它的道理,但局限性也是相当明显的。它是一种理想型的批判,它从某种乌托邦式的未来理想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来得出对自由民主和宽容的纯负面评价。自由、民主和宽容固然不完善,或者甚至确实是在为现有的权力秩序充当门面,但试想,如果就此取消自由、民主和宽容,处于弱势的群体和个人所受到的实际保护将会有所增加还是有所减少?自由民主所提倡的公民权利和宽容价值观是社会弱者保护自己的武器,社会弱者是不是应当因为这些武器不够完美而在没有其他武器的情况下,将之完全放弃?如果说自由民主社会中的自由、民主和宽容都不过是统治者的阴谋手段,那么民主社会和专制暴虐社会之间的区别又是甚么?消除这些差别对专制社会中的弱者争取自己的权利究竟是有益还是有弊?

二 宽容与权利

早在十八世纪,激进民主思想家米拉波和潘恩就曾指出,宽容是不可靠的,宽容由权力所赐予,独掌权力者可以宽容,也可以不宽容。在米拉波和潘恩看来,自由权利太基本、太重要,不能由少数人随意操控,想要收回即可收回。米拉波和潘恩都强调,自由权利是公民应当无条件拥有的,不是某种权宜之计。宽容所施予的并不是真正的自由,宽容充其量不过是有缺陷的自由,并非真正的自由,「因宽容所享受的豁免只不过是某种可以收回的让步,而不是有保障的权利10。潘恩用「良心自由说来说明宽容和权利之间的差别,强调真正的公民自由应当把施予的宽容转变为法律保护的权利。

但是,权利是不是就此应当或者可能代替宽容呢?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宽容在当今社会和政治理论中仍具有价值,而这种价值恰恰体现在它与权利不能完全相互代替的关系上。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宗教宽容观念的演变与权利观念并没有特别的联系。宽容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在实行压制之前,对于异端究竟要给以多大程度的容忍。在十六世纪,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愈少愈好。到了十九世纪,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愈多愈好。在受法律保障的公民自由范围内,保障有高低程度之别,宽容是低程度的保障,权利则是高程度的保障。有些事情几乎无须法律保护,仅属「宽容而已。还有的事情则非受法律保护不可,必须是不可剥夺的「权利。不应宽容之事未必就是应当禁绝之事,只有属于权利范围之内的事才必须受法律保护。可以宽容的事是「做得不错的事,而与权利有关的事则是「做得应当的事。严格地说,宽容和权利的这些差别只是程度的差别,这两者间的界限并不总是很清楚。宽容和权利本为互补性观念,缺少了一方,另一方则难以得到充分说明。

宽容和权利体现不同程度的强调。权利的强调程度超过宽容。但是,有时宽容却似乎比权利更能说明保障权利的真正意义。权利往往被设想为一种占有形式,一种人们「拥有的东西。权利与权利拥有者的身份(「我是谁)有关,也就是说,因为是某人,才「拥有某权利。例如,某人是美国人,因此拥有佩枪的权利;但他若是另一国公民,则未必有同样的权利。因此,权利也是同等身份的人之间的平等标志。扩大某一权利的范围,也就是把愈来愈多的人包括在某个平等身份范围之内。例如,投票的权利起先是男性公民的权利,在这一范围内,男性公民是平等的,而女性公民则被排除在外。当女性公民也获得投票权利的时候,她们获得了与男性公民平等的身份。在西方,从十七世纪开始,权利的变化基本上都是以确定「我是谁的平等身份为基础的。权利被设定为一种与人格和尊严有关的东西。因此,对于权利拥有者而言,权利一定是好的,不可能有「坏的权利。

与权利相比,有关宽容的强调就要平和得多。宽容常常被看成是为某种普遍目的而作的局部牺牲,或者是某种珍贵事物(如权利)的一部分。因此,宽容是一种「消极自由(避免做某事的自由),而权利则是一种「积极自由(做某事的自由)11。美国宪法的《权利法案》可以说是消极自由的代表,它强调的是国家对公民的不干涉(宽容),因为公民有不受国家侵害的权利。《权利法案》所起的是限制国家行为的作用。与美国宪法相比,法国人权和民权宣言则更强调积极自由,尤其是公民参与政府的权利。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其实并不矛盾。一方的消极自由往往意味着另一方的积极自由,反过来也是一样。言论和集会自由是强调政府宽容的消极自由,但这种消极自由却是积极自由的基本条件。政府不宽容,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自由也就必然成为空谈。

尽管宽容与权利并存,但现代社会法制的重心确实是愈来愈由宽容转向权利。从宽容向权利的转移往往包含三重不同的、但相互有关的变化:第一重变化是侧重点的变化,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把侧重点从「允许某些自由转变为「保护这些自由。言论和出版自由就是一个例子。言论和出版自由之所以值得提倡,不仅是因为这表现了统治者的开明、纳谏和包容,更是因为这种自由本身就是一种值得鼓励和不容侵犯的行为(权利)。

第二重变化在于,在宽容和被宽容者之间,谁需要据理力争的关系变了。就被宽容者而言,这是一种由「有罪推定向「无罪推定的转变。宽容涉及宽容者(掌权者)和被宽容者(无权者)双方,要么是掌权者必须向公众说明为甚么对某些人的言论和行为不能宽容,要么是无权者向掌权者提出为甚么应当宽容的理由。当前者比后者更需向社会作出解释的时候,宽容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而权利则得到了加强。例如,十八世纪以后,言论和出版自由从宽容的对象转变为受保护的权利,政府在禁止某些言论(诽谤、诬陷)之前,必须先假定其无罪,然后再以确凿证据证明其有罪。而在这之前,则是先假定其有罪,然后由个人以证据证明自己无罪(文革的诬告和冤案即是这种论罪程序的显例)。当然,不管言论权利规定得多么明确,言论和出版的自由都不是无限度的。即使在保障言论和出版自由的社会中,仍然存在着诬蔑、诬陷、诽谤、侮辱、猥亵等罪过。如何定义这些罪过既标志着官方对言论自由程度的掌握,也标志着官方对言论的宽容程度。

第三重变化在于统治权力开始自我约束。这种自我约束并非取决于统治权力的良好意愿,而是由普遍性的法律程序和权力制衡所规定。如果只讲宽容,不讲权利,那么统治权力的自我约束往往是各案有别,统治者愿意对谁宽容就对谁宽容,愿意宽容到甚么程度就宽容到甚么程度。权利则与宽容不同,权利要求普遍性的权力约束。如果不能以普遍的原则,在事情发生之前就预先确定哪些必须宽容,哪些不能宽容的话,那就根本无权利可言。一个政府将自由言论和自由出版确立为一种权利,是在知道某个出版物的具体内容之前就郑重地保证不对之加以惩罚。当然,出版物所不能逾越的界限也是预先就已经公开规定了的。如果出版物所必须遵守的那些普遍预设规定的界限暧昧不清,或者时松时紧,那么在它和行政权力打交道时,它便无法要求自己的权利,而只能仰仗后者的宽容了。任何权利都是有限制的,但这些限制必须是预设的,必须具有普遍性。如果限制权利全凭当权者变化无常的主观意志,那么也就根本无权利可言,剩下的至多不过是当权者施舍的宽容而已。

三 宽容与法制

上述的三重变化,从容忍到保护,从有罪推定到无罪推定,从多变的政策到稳定的宪政保障,是建立公民权利政体的条件。这些变化当然必须经历一个逐步加强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尽管公民社会的共存机制不断由单纯的宽容转向充分的权利,但这并不等于充分的权利最终会完全替代宽容。这是因为,即使在权利政体中,宽容也还在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不仅如此,宽容甚至还是维持权利政治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公民具有充分权利的社会中,任何一个公民都有责任尊重其他公民的这些权利。一个公民有没有言论自由,这不仅取决于政府是否尊重和保护这一自由,还取决于其他公民在听到不中听的言论时是否能对之宽容。如果公民不能对他人言论予以宽容,政府对公民间的不宽容行为的管理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多数人对少数人实行不宽容(如种族、阶级、性别、性倾向歧视),政府则往往无可治众人之法。只有当一个社会中存在普遍的宽容文化,权利才能在全社会中有充分的保障。

权利政体社会不能没有宽容的另一个原因是,权利与权利间的关系有时并不一致,甚至会相互冲突。国家在介入权利冲突,解决权利纠纷时,必须权衡不同权利间的主次、重轻之分。在衡量权利主次、重轻之分时往往是两害取其轻。法律审判的无罪设定可以说是一个例子。无罪假设增加了给无辜者定罪的难度,但也增加了给有罪者定罪的难度。法制社会之所以坚持严格的定罪程序,是因为冤枉好人比放走坏人更有害,更不能容忍,更不可行。让坏人有逃脱之机于是便成为不冤枉好人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言论自由是一种明确的权利,但自由的言论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坚持普遍的言论自由也是一种两害取其轻的利弊权衡。比起放纵「坏言论之弊来说,压制「好言论之弊更为严重,更为不可接受。

把宽容和权利放在一起,而不是对立起来考虑,宽容也就获得了更为宽广的意义。宽容既包括人与人之间在具体事情上的容忍和原谅,也包括国家政权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权利承诺和保护。如果说权利是一种受到充分强调的宽容,那么宽容则是一种相对弱化的权利。公民权利一开始往往都是在争取宽容的过程中形成的。宽容和权利都是有所限制的,对宽容和权利的限制都可以通过法律来确定,都应当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其前提。只有依据普遍标准的宽容才是与权利相一致的宽容,才能与权利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甚么事能宽容,甚么事不能宽容,这些自然而然形成一套关于行为的道德法则,不成文的法则是社会的价值规范,成文的便是法律条文。以不成文价值规范之名实行的不宽容,一旦以成文法的形式规定下来,就会获得法定合理性,成为国家迫害的手段。除了不成文的道德规范和成文的法律规定,宽容还涉及「私人和「社会间的层次转换问题。私人层面上的事件(如个人隐私生活中的思想和行为),一旦追究「社会影响,就可能受到公众的道德谴责,或者甚至遭受国家政府权力的干涉,并受到司法的惩处。宽容问题的公共性层次上升须要「上纲上线,须要强调某言行对他人的「伤害。相反,宽容的公共性层次下降,则须要淡化某行为对他人的伤害效果,强调它「仅为私人行为。强调或淡化事情的「公害效果涉及公共和私人领域的区分。只有严格区分这两个不同的领域,才能最大限度地杜绝随意上纲上线和无限上纲上线的可能。明确区分公众领域和私人领域,是法制社会运作的一个基本前提。即使在民主法制的社会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限仍然是一个人们不断讨论和争论的问题。

宽容对于现代法制社会的意义在于,即便社会有某种关于「他人伤害的共识,仍然不能单凭这一点废弃宽容。这是因为,人们不能单凭某种伤害原则来决定哪些伤害应予以宽容,哪些伤害不能予以宽容。按照「伤害原则,如能证明某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便可不宽容这行为。可是,有的行为即使是无可争议地伤害到了别人,也仍然必须予以宽容。例如,你写了一本书,有人对此写了很苛刻的评论,使你受到感情和自尊心的打击,甚至使你的声誉和经济受损。这些伤害也许远远超过了那个人打了你一个耳光的肉体伤害。你可以不宽容那较轻的肉体伤害,但你必须宽容那较重的精神伤害。为甚么呢?你有要求自己身体不受伤害的权利,但你并没有要求别人不批评你的著作的权利。尽管你觉得自己的著作受批评比身体遭攻击更受伤害,但社会却并不能因此而出面阻止别人批评你的著作。在言论和出版自由的社会中生活是有代价的。代价之一就是个人必须容忍别人的言论自由,即使这会给他自己造成伤害,他也必须这样做。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提倡宽容,主要是就现实需要宽容而言的。社会生活是多元性的,你喜欢不喜欢都无法改变这个现实。现代生活充满了冲突和不一致,宽容因此也就成为我们应对多元生存处境必不可少的手段。宽容为我们所提供了应对多元和冲突的较低规则。

作为低规则的宽容,它是一种中介性的,而非实质性的价值,它是实现某些实质性的基本价值(正义、自由、平等)的条件,而非最终结果。人们以实质性的基本价值来构筑种种关于「好社会的理念,而宽容则不足以支撑这一类的理念。例如,我们可以说,「好的社会是一个正义的、人人享有自由和平等的社会。但我们却不能说,一个好社会只是一个宽容的社会。如果大多数人宽容非正义、不自由和不平等,这样的社会哪里能称得上好社会?宽容只涉及人们相互对待不同看法的态度,但它自己却并不是一种实质价值。宽容是让实质性基本价值共识逐渐浮出不同看法的保证和条件,它起的是一种过程的作用。没有宽容,不同的意见就会因冲突而导致暴力、压制、迫害、杀戮或战争。没有宽容,人们就不能和平地取得关于基本价值(或其他事情)的共识。所以,宽容的价值往往须要从反面来理解,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宽容,那么就一定会造成危害。

由于宽容是一种须要从反面来理解的价值,它通常被看成是一种颇为局限的、不得已而为之的人际相互关系。人们因此会问,社会群体是否能够有一种比相互容忍更为高尚的目标呢?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在寻求更为高尚的共同目标的过程中,人们离不开宽容。宽容首先是他们应对现实多元和冲突的唯一有效手段,并因此也成为一种起码的社会美德。宽容所起的主要作用是设置限度。在多元社会中,人们关于基本价值观意义的争论,有权者对弱者的所作所为,多数人(政治、社会、道德、民族等)对少数人的所言所行,这些都须要由宽容来设置限度。宽容的限度与压迫、专制和暴力所设置的限度是不同的。我们之所以称宽容为美德,就是因为它可以一步步带领人们走出习以为常的压迫、专制和暴力。

宽容不是没有可能发生重要的性质变化的。罗尔斯(John Rawls)在《政治自由主义》(Political Liberalism)一书中指出,自由、平等的公民如果要把社会建设成为一个公正的合作性体制的话,那就必须以政治宽容为其基础。罗尔斯认为,在自由社会中,人的正常理性行为的自然趋向是愈来愈多元,而不是愈来愈不多元。即使在消除了偏见、愚昧和自私自利的理想社会中,具有理性的人仍然会在基本价值、生活理想、政治原则等问题上持有不同的意见,这是因为人的知识总是有限的,人的判断总是承受着某种负担(罗尔斯称之为「判断的重负[the burdens of judgement])12。即使在充分自由的社会中,也不可能有一种人人认同的真理。相反地,社会愈自由,就必然愈多元,也就愈须要面对多元。这样的社会必然须要把宽容从美德提升为基本的政治原则。宽容虽然起源于防止宗教压迫、政治专制和社会迫害的权宜之计,但随着社会和政治的发展,宽容将展现出另一种更为高尚的前景。宽容最终将不仅成为一种政治之善,而且也成为一种与自由、平等和正义具有同等实质价值的社会之善。

注释

1 W. Paul Vogt, Tolerance and Education: Learning to Live with Diversity and Difference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1997).

2 Thomas Aquinas, Summa Theologiae, II, Questions 10, 11.

3 John Locke, A Letter on Toleration, ed. Raymond Klibansky and J. W. Goug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85. 原作发表于1689年。

4 John S. Mill, On Liberty (Indianapolis: Hackett, 1978),原作发表于1859年。

5 Elisabeth Labrousse,"Religious Toleration", in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ed. Philip P. Wiener (New York: Scribner, 1973), 4:112-21; J. W. Merrick, The Desacralization of the French Monarch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0), chap. 6.

6 Quoted in Preston T. King, Toleration (London: Allen & Unwin, 1976), 8.

7 Quoted in Bernard Crick,"Toleration and Toler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6 (1971): 144-71, 149.

8 Robert Paul Wolff, Barrington Moore, and Herbert Marcuse, A Critique of Pure Tolerance (Boston: Beacon Press, 1969), vi.

9 同注8,页83。

10 Guido de Ruggiero,"Religious Freedom", in Encyclopa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vol. 13, ed. Edwin R. A. Seligman and Alvin S. Johnson (New York: Macmillan, 1942), 240.

以宽容为题的作文范文3

②街头熙熙攘攘,难免磕磕碰碰。你走神了,不小心,自行车轮子碰了人,歉然地说声“不好意思”,其实包含了一层意思,别人读懂了,大度地一嗔或一笑,淡了云烟,依然彩虹。

③如果说这是“微型的宽容”,那么历史上娄师德不可置信的“唾面自干”,廉颇的“负荆请罪”,古风淳烈,古镜可鉴,则是大节大德、大是大非面前的宽容了。而主张“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无妨”的明朝憨山大师的宽容恕道,实事求是地说,这我们恐怕做不到,但精髓可汲,精神可学。

④宽容是人类情感中重要的一部分。这种情感能融化心头的冰霜,驱散眉宇的阴翳。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最终可迫使伤害你的人情愿或不情愿地走向道德法庭的被告席位。宽容是人类性情的空间。给别人留一些余地,你自己将得到一片蓝天。给别人留一点后路,自己才会有更宽阔的路途。想一想,怎么不是呢?在人们失意、失恋、失败时,多一分宽容,少一点苛求,收敛残梦,预示日出,这是必要的。当自己得意、得志、得到时,多一分宽容,少一些盛气,这对人也是自助。难怪香港作家素素的随笔集,题名就叫“宽容是首歌”。一看这名儿,购者也多,这种情感,怕是现代人所渴望的吧!

⑤那么在生活中是不是怀抱如弥勒佛“哲学”:“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呢?其实也未必。对“难容之事”亦有个限度问题。尽管说,宽容与圆滑、与市侩的处世哲学不能画等号,但对穷凶极恶、玩弄人、作践人的人,则千万不能学东郭先生一味宽容。有作家作《小人不可得罪》一文,对内中揭示的人事,我就不敢恭维。对那种拿人家人格当玩具搞的人,还标榜“和谐圆美”,还热衷“温、良、恭、俭、让”,这也未免太迂太蠢了。我也曾作文,对那种“近君子,远小人”的说法,感到我们太敦厚;你远了小人,他还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般地继续作祟。我以为当以“敬君子,治小人”为好,只有切实治一治才会有效,这与烟熏驱蚊法和药水灭蚊法差不多同理。“小人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写杂文的人常激愤于此言,那心情那杂感也是明白无误的罢。

⑥对于宽容之道,两个寒山寺老僧说得透彻。寒山问:“世间有人打我、骂我、辱我、欺我、吓我、骗我、谤我、轻我、非笑我,以及不堪我,如何处置乎?”拾得对曰:“只是忍他、敬他、畏他、避他、让他、谦逊他、莫睬他、一味由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这番话是宽容得可以了,只是对小事、个人之事,当可“拿来”。生活需要宽容,但不是不加分析地一味宽容。胡乱宽容,则意味着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怯懦!意味着道德的堕落、良心的泯灭、精神的沦丧和麻木!古人言:“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对小事要忍让和糊涂,而非不分青红皂白、萝卜青菜。

⑦没有宽容,人将变得脆弱。一味宽容,人将变得!

――《浙江工人日报》2003年9月9日第三版

精彩点击

这篇文章中,作者旁征博引,发表了自己对宽容的独特见解。“生活需要宽容,但不是不加分析地一味宽容。”“胡乱宽容,则意味着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怯懦!意味着道德的堕落、良心的泯灭、精神的沦丧和麻木!”“没有宽容,人将变得脆弱。一味宽容,人将变得!”这些语句极富哲理,读后耐人深思。

思考练习

1、文中“微型的宽容”指的是什么?

2、“唾面自干”“负荆请罪”的事例体现了娄师德和廉颇怎样的品性?

以宽容为题的作文范文4

一个牧场主养了许多羊,他的猎户邻居养的凶猛的猎犬常常跳过栅栏袭击牧场里的小羊羔。牧场主几次让猎户把狗关好,但猎户都不以为意,猎狗咬伤了好几只羊羔。忍无可忍的牧场主找到镇上的法官评理。法官说:“我可以处罚那个猎户,也可以法令让他把狗锁起来,但这么一来你就失去了一个朋友,多了一敌人。我要以给你一个更好的主意。”

牧场主到家后,按法官说的,挑选了三只最可爱的小羊羔送给猎户的三个儿子,孩子们如获至宝,因为怕猎狗伤害到儿子的羊羔,猎户做了个大铁笼,把狗关了进去。从此两家相安无事,还成了好邻居。

范文:

用宽容化敌为友宽容似海,汇四方江河,有容乃大;宽容似天,聚日月星辰,互映光辉;宽容似山,育生灵万物,亘古博然。宽容是化敌为友的良策,是为人处世的智慧。牧场主不计前嫌,以德报怨,送给猎户儿子羔羊,使其为保护儿子的宠物,主动锁起猎犬,最终两家成为好邻居。足见宽容化干戈为玉帛的功效。

宽容如阳,暖人心房。曼德拉当选南非总统后,黑人们叫嚣着要复仇,白人害怕被清算,他却放下仇怨,呼吁平等、和平,就职典礼上他曾主动牵起曾看管他的狱卒的手。把他介绍给大家,那一刻,宽容之阳终销蚀了人们心中种族歧视的坚冰,让“彩虹之国”重现光芒。因为宽容,曼德拉能团结国内力量,化敌为友,共同致力于南非的建设,使其成为非洲少有的发达国家,傲立非洲大陆。

宽容如酒,酝酿真情。“六尺街”的典故记忆犹新,“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故事如醍醐灌顶,生活之中,与人为善更应如此。宽容如酒曲,融入人间真情之中,会让真善美发酵,飘溢动人醇香。古训有言“以德报怨,善莫大焉”,用宽容化彼此之敌为近邻之友,实为处世智慧。

宽容如鸽,放飞和平。面对二战中德国纳粹的累累罪行,德国的总理跪了下去,但世界人民的宽容却让德意志民族站了起来。德国作为欧洲的“火车头”为欧洲的经济复兴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使欧洲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正要作用。世界人民的宽容,让德国重生,让欧洲振奋,让和平白鸽翱翔于天际,让战乱与仇恨消弥殆尽。

以宽容为题的作文范文5

关键词 宽容 视野 内涵 边界一、多维视角下的宽容含义

(一)伦理学视野下的宽容

“什么是宽容?这是人类的特权。我们全部是由弱点和谬误塑造而成的,让我们相互宽容各自的愚蠢,这是大自然的首要法则。”但这种人性的普遍性本身却又是极其不公正的,“那种由于自认为真理、,美德与价值在握的人,会产生一种自诩正确的优越感,这种偏见和优越感一旦加上怀疑与恐惧,会使最谦卑温顺的人变成万物之中最残忍的畜生和宽容理想的不共戴天的敌人。”在人性与宽容的连接方面,宽容可以成为某些人的特权,而真正平等的人性则被压制。将伦理与宽容连接,更符合中国许多学者的基本思路。

(二)科学视野下的宽容

科学争论、冲突等是展示和启示社会宽容的最好事例,也反映出社会宽容实现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科学是追求真理的社会活动,科学上的争论,甚至斗争往往与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知识的扩展、文明的深化密切相关。即使在同等参照体系和标准的情况下,科学领域内的歧视、冲突也是经常存在的。科学视野下的宽容对于今天理解社会宽容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坚持自己的同时,要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允许别人反对,而且要充分看待和重视对方的长处,积极吸收,共同发展。

(三)政治学视野下宽容

在政治学领域宽容往往与自由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被认为是实现政治自由的一种重要形式。每一个人都应该获得自由,但也不能损害别人的自由,应宽容地对待不同的政见。“从本质上说,无论被认为是个人美德还是各个政策,都是对自由的承诺这一核心价值的扩展或详细阐述。”政治自由和政治民主的实现必然要求一个比较宽容的政治环境,可以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观点和群体性力量,使不同的个体和群体自由地发表见解、进行合法的利益诉求,这种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实现必然要求政治上的严格保障、不进行干涉。

二、宽容的内涵

(一)宽容作为一种社会关系

宽容内涵的第一个层次是将宽容看成是一种社会与个人、群体和制度之间存在的一种社会关系,通过宽容透视、开启和塑造出一个更加自由、文明、和谐和彼此相容的关系世界,这是宽容最基本的社会属性。宽容的社会属性所直接面对的是广泛的社会关系世界,任何人、群体的行为只要发生关联,就必然会引发看待事件、现象、行为的各种观点,涉及各种分歧、争论或者冲突。正是在这种关系网络的现实体系中,产生宽容和不宽容的态度及其表现方式,而且任何宽容都不能仅停留于思想和价值的层面,还必然转化为现实存在的社会关系,并最终通过社会关系的充分展开得以验证、实践和获得持续的发展。

(二)宽容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

人类社会是具有结构体系,并在一定的秩序条件下发展演化。处于主流地位的社会主体为了社会的长治久安,必然要在社会结构、社会秩序、社会控制等方面强调明确的规则和确定性,无论这些规则是自发的,还是被迫的,并极力将任何的挑战、分歧进行搁置、分解和根除,由此引发相互宽容和彼此不宽容之间的斗争。而保持社会结构、社会秩序的适当弹性也是宽容参与社会结构、社会秩序运行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认识到通过宽容的不同方式来减少对于社会秩序的抵制,并非是对侵害者的姑息纵容,而是在社会平等、社会自由的语境下,拓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一种有效方式。

(三)宽容作为一种解决社会冲突的方式

在肯定社会冲突的事实前提下,冲突双方的对立、差异则成为宽容应该针对和无法回避的社会领域,善于将各种矛盾和问题转化为可以为社会秩序广泛接受,则成为衡量社会宽容空间范围的重要象征。这里冲突的双方也就是宽容的双方,这两个主体具有同一性。如果社会宽容的内涵不能涵盖社会冲突的双方,宽容的社会性就始终游离于现实的边缘。

三、宽容的界限划分

(一)宽容的主体界限

宽容的主体,即在现实社会中谁拥有宽容资格的问题。尽管社会是由个体体现出来,社会上拥有更大支配宽容权利的却是以群体或机构,只有在思考社会实际运行的情况下,才可能理解真正意义的社会宽容。任何等级性社会都存在着上对下的宽容,除此当然还存在着平等阶层之间的宽容,我们现在强调的宽容则是在强调社会逐步演化的基础上,扩展社会相互平等之间的宽容,更侧重于平等主体之间的宽容实现。只有社会普遍地拥有自己决定自己的权力的时候,宽容才是真实存在的,才可能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体现出来。宽容不仅要成为某些人的美德,更要成为全社会的美德;不仅成为美德,更成为能够通过个人的社会化、宏观的各种社会规制实现的社会文明,成为个体与社会共同发展与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宽容的可能界限

关于宽容的可能边界,传统等级社会的宽容空间极其狭小,任何不同的行为、现象和思维都被称为“异端”,这些“异端”都很容易触及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边界,最终被压制或隐藏起。由此可见,日常生活中的“异端”既说明社会的多样化,也是对宽容底线的直接验证。社会大量 “异端”现象的存在并非与社会相隔离、对立,而是社会秩序正常运转的必要组成部分;对于“异端”的尊重不是外在的,而是社会结构、社会阶层内在的构成要素;容忍和宽容各种“异端”不是说明社会控制力薄弱,而是为各种“异端”提供直接展示和证明自身能力的社会空间。因此,在对待“异端”问题上反映出的宽容的现实可能空间,使得本来十分复杂的宽容界限变的直接和浅显,如果“异端”能够作为社会结构的内在要素,而不是一种仅仅外在需要忍耐、同化的对象,那么,这个社会就拥有了宽容广泛实现的现实条件。

参考文献:

[1]安德烈・孔特・斯蓬维尔.小爱大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79.

以宽容为题的作文范文6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7-0059-02

【作者简介】龚徽,江苏省如东县大豫镇兵房小学(江苏南通,226412)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有豁达的心态和宽容的心理品质。马丁·塞里格曼和他的团队于2001年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24种主要积极人格特质,其中一种就是“宽恕”。笔者发现,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被父母及祖辈的爱包围着、宽容着、甚至是溺爱着,他们已经习惯了他人的宽容和忍让,却较少知道如何去宽容他人。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常常因为缺乏宽容心导致同学间发生的小矛盾升级、恶化,使同伴的友谊受到伤害,也常常因为没有宽容心而使与父母、教师的关系不和谐,影响彼此的心情甚至身心健康。

本次心理健康活动课从了解名人的宽容故事入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比较几种不同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宽容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区分宽容和纵容,引导他们在交往中学会互相尊重、互相谅解,遇到矛盾时尝试以宽容的心态解决,实现人际和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宽容的重要性,增强宽容意识。

2.让学生理解宽容,能与他人和睦相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宽容,学会辨别宽容和纵容,懂得宽容是一种爱、一种智慧。

教学准备:

准备两个人一根绿丝带、一人一张苹果形状的卡片、宽容树、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分成六人一小组。

教学流程:

一、课堂导入

热身活动“你结我解”。活动规则:

1.同桌两人一组合作,坐在左边的同学先将丝带打五个结,必须打实,但不能打得太死。

2.开始计时,坐在右边的同学快速解开这五个结,先完成的同学马上站起来。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内,时间一到比赛马上结束。

揭示课题“和谐人际——学会宽容”。

设计意图:通过热身活动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同学们体会到游戏失败后被人宽容或者不被宽容的不同感受,进入主题。

二、认识宽容

1.读一读。

为每组同学准备一个与宽容有关的名人故事,请各小组同学仔细阅读。

2.说一说。

教师:根据故事内容或者自己平时的感受和理解,在小组内讨论,说一说你认为的宽容是什么。

学生:宽容是当别人犯错的时候温和地指出别人的错误,是幽默地原谅别人的过失,是学会换位思考,是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不好,感恩别人对自己的好。

老师:宽容的含义有很多,同学们在生活中可以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悟。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名人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各自的感受,体会宽容的多种含义,在小组讨论分享时真切感受对他人不同意见的宽容。

三、感受宽容

1.看一看。

《下课了》视频简介:英语课下课了,张大伟急匆匆地跑出教室,一不小心将李红刚买的文具盒碰翻在地,笔盒里的文具撒了一地。

2.说一说。

教师:李红和张大伟之间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学生1:李红有可能会大骂张大伟,张大伟本来想要道歉的,一听李红骂他,就不准备道歉,两个人吵起来。

学生2:两个人可能会扭打在一起,去找老师理论。

学生3:张大伟立刻道歉,主动将李红的东西捡起来,说买个新的给她。李红原谅了张大伟,也不要张大伟赔了。

3.演一演。

根据上面同学们分析的不同情况,请几组同学来扮演不同的“李红”和“张大伟”,每组演完后请扮演者分享一下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

教师提问:看了他们的表演你们更愿意和哪几组的“李红”和“张大伟”做好朋友?

学生:喜欢和有宽容心的“李红”和“张大伟”交朋友。

教师:对同一个问题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当李红选择原谅张大伟时,李红和张大伟的心情都变得舒畅了,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友谊,获得了同学们的尊重。反之,如果李红和张大伟把小矛盾激化了,他们的心情会很糟糕,周围的同学也不愿意和他们做好朋友。所以,生活中面对误会和矛盾时,如果我们选择宽容,那会怎么样呢?

学生:我们会心情愉快,收获友情。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情景剧和角色扮演,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宽容别人后彼此的收获,知道如何真正做到宽容,明白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的道理。

四、理解宽容

1.辨一辨。

案例一:小A回宿舍的时候无意中看见朋友小D在偷同学的东西,出于所谓的“义气”,他没有告诉老师。

案例二:小B被班里的同学评价为“好好先生”。他从来不拒绝别人的任何要求,为了迎合他人,从来不敢得罪其他同学,也不提出自己的意见。有时被一些调皮的同学欺负,他也不向老师反映,因为他觉得,对其他同学的侵犯应该要“宽容忍让”,这样可以避免很多矛盾。

教师:这是宽容吗?

学生:这两种都不是宽容,第一种是包庇,第二种是懦弱。

教师:宽容是有原则的,宽容不是纵容,不是一味地忍让,不能违背法律和社会规则。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时,要学会正确处理这些事情。正确合理的处理方式会让你和对方都得到更好的成长。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们能区分宽容和纵容,了解宽容的真正含义,给遇到过类似事件的学生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2.议一议。

教师:小组成员讨论一下,遇到下面这些情况,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宽容对方呢?

在小组出黑板报的时候,有同学与你的观点发生了分歧;临近期中考试了,你随手翻起了漫画书,被老师批评;你在家经常看电视、玩游戏,父母说你不务正业;冬冬正在值日,不小心水盆掉在地上,溅了你一身水;邻居家的小孩和你一起玩,不小心摔坏了你最心爱的玩具。

五、内化宽容

1.说一说。

过去的某一时刻也许因为你一时的不宽容而伤了与他人的和气,也许你为被别人宽容而感动。生活需要宽容,感动需要表达。如果你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们的故事,请在小组内交流分享。

2.写一寫。

对于曾经因宽容而让你感动的人和那些因没有宽容造成误会的人,在苹果状的卡片上写上你想对他说的话,贴在宽容树上,寻找合适机会读给他听。

教学总结:

1.本堂课从热身活动入手,围绕“学会宽容”这条主线设计了四个环节:认识宽容、感受宽容、理解宽容、内化宽容,各环节设计层层递进、联系密切、过渡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