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园老师论文范例6篇

幼稚园老师论文

幼稚园老师论文范文1

一、丰富环境促进幼儿发展

香港幼稚园的场地普遍较小,因此,各幼稚园都充分的利用环境资源,从幼稚园的大门口一直到幼儿的活动室,从楼道的墙壁、天顶到楼内的任何一个角落,到处都贴着、挂着幼儿的作品,或是教师为幼儿收集的操作材料,或是渗透着教师教育思想的各种小物件。每一条走廊、每一个角落都利用得很充分、很合理、很有特色。如宏福幼稚园,在活动室里搭了个小阁楼,既满足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又扩大了活动空间,把阁楼四周装饰成幼儿的作品展览区,发挥了环境的教育功能;在北角卫理堂幼稚园,我们看见幼儿和教师在一起装饰走廊的一面墙,孩子们很投入地为自己创设环境。在活动室内,每个班都有丰富的活动材料和多种不同功能的区域,这样的环境看上去虽然有点凌乱,但是从孩子的状态来看,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在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都很开心――教师注意营造合适的学习环境与氛围,鼓励幼儿参与并引导他们讨论,与幼儿一起探索并支持他们探索,鼓励幼儿的不同想法和做法,对幼儿的操作错误与困难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在北角卫理堂幼稚园“哪个转得最快”的探索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忙碌地一边操作、一边记录,教师只是提供给他们所需材料并很认真地记录孩子的表现,很少用自己的想法去影响孩子,这正是我们一些老师所缺乏的。

这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渗透着教师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环境中的任何一件物品都不仅是单纯的装饰,也不仅仅是硬件设备的堆砌,而是教师和孩子们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二、家园合作共助幼儿发展

我们所到的香港每一所幼稚园都能看到家长的身影。家长轮流到幼稚园,在活动区由教师安排参与一个小组活动,如指导一个小组幼儿看图书,和幼儿一起玩结构游戏,等等。在北角卫理堂幼稚园我们观看了幼稚园亲子运动会的VCR,看到孩子们在家长撑起的一块大红布上爬,增加了运动的难度,锻炼了幼儿的耐力,更加深了孩子对家长信赖度。

家长还参与幼儿园的一些管理。在柏基海韵幼稚园,我们西部幼儿教育工作者应邀去指导“民间艺术荟萃”活动的三个多小时中,都是家长在与我们配合――轮换小组、摄影等。我们了解到这所幼稚园有专门的家长教师会,幼稚园的很多活动都是由这个组织来主办的。家长们以各种形式参与幼稚园活动、亲自帮助幼稚园活动的开展,家长促进家园同步进行教育,使两者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

三、人文特色支持幼儿发展

幼稚园老师论文范文2

[关键词]香港;2006年版《学前教育课程指引》;1996年版《学前教育课程指引》;“两文三语”问题:幼小衔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5-0015-04

2004年开始。香港教育统筹局就1996年版《学前教育课程指引》(以下简称旧指引)展开讨论及修订工作,于2006年5月颁布了新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引》(以下简称新指引)。新指引将成为未来10-20年间香港幼教课程发展的主要规范,香港各幼教机构须以此为准绳,开展校本课程研究。为推动各幼教机构学习与落实新指引的主要内容,香港教育统筹局课程发展议会从2006年起开始实施为期三年的免费培训计划,由香港教师培训院校对香港所有幼稚园园长或课程发展主任进行在职培训,帮助他们领会新指引的精神,切实推动各幼教机构校本课程研究工作的开展。本文通过对新旧指引的对比分析,重点谈谈笔者对新指引的认识和理解,以飨读者。

一、新旧指引的不同

将新旧指引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1、时代背景不同

1995年原港英政府成立了以教育统筹局及社会福利署人员为主的工作小组。并征求了幼稚园、幼儿园及学前教育培训机构中资深工作者的意见,把《幼稚园课程指引》及《日间幼儿园活动指引》合二为一,制定了适用于两类学前教育机构的旧指引。1996年,原港英政府将旧指引分发给各幼稚园及幼儿园,作为各幼教机构开展教学工作的参考。原港英政府颁布旧指引的主要目的是为实现香港幼稚园与幼儿园的合并。2005年,这一合并终于实现,香港3-6岁幼儿全部入读幼稚园,接受教育统筹局的统一管理。

在2000年《终身学习,全人发展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2001年《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报告书相继出台后,香港幼儿教育委员会于2003年初开始重视旧指引的修订工作。2003年年底专职委员会成立,开展了系统的修订工作。2005年新指引完稿。新指引的主要目的是统一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等教育体系的教育目标和课程要求,以配合香港特区政府正在推行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教育改革。

2、编写目的不同

旧指引详细介绍了2-6岁幼儿的发展特征、学习目标、幼稚园课程设计原理及实施方法,为当时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香港幼教机构提供了详细而卖用的指导手册,从而提升了各幼教机构的课程水平和教学质量。新指引则是响应教育改革所提出的课程改革理念,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编订新时期幼稚园课程的基本原则和方向。因此。新指引虽然提出了教学原则和基本教学大纲,但是没有详细论述幼儿发展特征及课程具体实施方法。

3、指导重点不同

为了促进香港幼稚园与幼儿园的合并。旧指引在课程设计上力图实现两类学前教育机构服务的统一,强调利用游戏、观察和接触等方式,诱发幼儿学习。新指引则反映了教育改革的要求,力求体现以儿童为本的核心价值观,突出以儿童为本的课程取向,引导教师认识幼儿发展特征,掌握幼儿学习特点。

4、编排结构不同

与旧指引相比,新指引在编排结构上有以下不同:为反映近十年来香港幼教界在幼儿学与教师教方面的最新进展,新指引特别列出“学与教”一章,为教学提供指导;为改善幼稚园教学评估方面的不足,新指引特别加设“评估”一章,全面介绍发展性评估及学习档案的作用:为解决幼小衔接这一老大难问题,新指引特别列出“入学适应与幼小衔接”一章,提出各项要求与建议;为减轻来自家长的压力,为幼稚园发展优质课程创造宽松环境,新指引又专辟一章详细论述“家园合作”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新指引在正文中不再详谈2-6岁幼儿的发展特征,也没有提出课程大纲,而是将这些内容都放在附录中。这一安排至少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学前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预备阶段,不需要像小学和中学那样遵循明确统一的课程大纲,以免增加各幼教机构的教学压力;二是各幼教机构应该根据园所及招生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课程内容,发展自己的校本课程,因材施教;三是考虑到幼教界的惯性需要,将有关幼儿发展特征以及课程大纲的内容放在附录中。以便幼教界人士参考。当然,必须指出的是,新指引这么做的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性原因是在过去十年中香港政府没有对2-6岁幼儿进行过大规模的抽样调查研究,缺乏最新的幼儿发展常模和研究数据。

5、课程内容不同

旧指引以游戏、学习和照顾作为课程活动的三大要点。分别论述与这三方面相关的教学目的、教学原则、学习范围、活动内容、设备教材等。整体来说,旧指引的指导性较强,教师容易操作。新指引以体能与健康、语文、早期数学、科学与科技、个人与群体、艺术等六个学习范畴呼应幼儿发展目标,要求采用统整课程模式,为幼儿提供建构知识、发展基本能力的学习机会。而要将这些原则性要求付诸实践,幼稚园和教师要为此作出不懈努力,还要寻求专家的帮助。对幼稚园和教师来说,这很不容易。

6、教学原则不同

旧指引重点介绍2-6岁幼儿的发展特征及学习目标,强调儿童发展的共同规律,强调循序渐进。虽然也有个别教育特色,但并不明显。新指引则偏重以幼儿为本的学习。强调幼儿从游戏中学习、从做中学习、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中学习,要求教师采用不同主题,运用灵活多变的综合课程设计,以游戏方式发挥各种活动的独特价值及功能。兼顾幼儿不同学习范畴的知识、技能及态度培养。新指引希望能为幼儿提供自我表达、自由创作及享受活动乐趣的机会。新指引特别重视家庭文化环境。要求结合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的成长经验,配合社会需要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发展。

二、新指引的主要内容

1、全面均衡的课程总目标

学前教育课程应当如何处理幼儿需要、知识体系和社会发展三方面之间的关系?新指引强调要在幼儿需要、知识体系和社会发展之间取得平衡,教师既要考虑幼儿当前的兴趣与需要,又要考虑幼儿长远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小学学习的需要。

2、课程设计三项基本原则

新指引提出,以幼儿为本、全面均衡、以游戏为策略是课程设计的三项基本原则。另外,新指引也含蓄指出。学前教育课程要向校本课程发展。“按机构的特质和办学理念,针对幼儿的发展

能力和需要,遵循本指引第二章所提供的课程架构,采用合适的学前教育模式,并与家长紧密合作。制定课程。”

3、注意个体差异

新指引非常强调个体差异,主张学前教育课程应为每个幼儿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适合其个性差异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新指引还在附录中列出了0-6岁幼儿的发展特征及基本能力,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依据。

4、强调游戏与教学的融合

新指引提出。“学前机构应以游戏为主导,贯穿各学习范围内容,以整合方式设计课程”,所有学习活动都应包括知识、技能、态度这三个维度,所有发展目标和学习范畴的设计都应指向“均衡发展”和“学会学习”的课程宗旨。新指引还对教师的角色及教师如何开展教学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其实,游戏与教学并非对立的,两者完全可以融为一体,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最近有研究指出,在华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心目中,游戏和教学是可以合二为一的,寓教于乐是可行的(Rao&Li,in press)。

5、重视早期阅读

新指引指出,“教师要按幼儿的语文能力和发展需要,为幼儿提供整合式的语文学习环境,把听说读写经验融入日常学习活动中……通过朗读、讲故事和游戏,开展阅读活动”。

6、正视第二语言教育问题

新指引正面回应幼教界已经存在了几十年的英语教学问题,并对“第二语言(英语)”的学习作了明确规定。其要求大致与母语学习相同,强调自然萌发,提倡全语言教学、读写萌发、故事教学。

7、重视家园合作及家长教育

新指引非常重视家园合作及家长教育。新指引指出,家园合作应由以往以幼稚园为主导的模式逐渐转变为幼稚园与家长之间的伙伴协作模式。幼稚园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家长要“说服教育。适当满足”。

8、重视入学适应与幼小衔接

新指引重视入学适应与幼小衔接问题,这表明相关部门已经认识到小学课程对学前教育课程的冲击与压力,认识到教育体制衔接问题对课程的深远影响。在出生率明显下降的今天,许多小学开始到幼稚园来宣传、招生。这为学前教育机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与小学相互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在小学中推广优质的幼教理念和实践,真正实现幼小衔接。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指引在以下六个方面实现了突破。

(1)直面幼小衔接问题。新指引强调,幼稚园课程改革要与正在进行的中小学课程改革衔接,要改变传统的在升学压力下幼儿被迫提早接受小学化教育的局面。由于当前香港的教育改革正在逐步改变小学的教学生态,因此这时提出幼小衔接问题正当其时。当然,小学也有责任进一步了解幼稚园的教学生态,以真正实现幼稚园与小学之间的双向衔接。

(2)正视“两文三语”问题。新指引终于正视幼稚园存在已久的“两文三语”问题,要求英语和普通话学致与母语学习相同,着重自然萌发,提倡全语言教学、读写萌发、故事教学。但是,目前绝大多数香港幼稚园的中文、英语和普通话课程都是分别实施的,彼此互不相关,出版的教材也是三科分开处理的。从长远来看,这一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3)强调家园合作。香港教育统筹局的视学报告指出。香港幼稚园在家长教育和争取家长支持方面还有待改善。新指引非常强调家园合作。这就需要寻求有效方法以打通家园界限,促进家园合作。为此,幼稚园可以在课程方面作出相应调整。吸引家长参与幼稚园的活动。

(4)重视音体美教育问题。针对香港幼稚园课程多年来一直偏重语文和数学两科的严重偏科现象,新指引特别重视对音体美等课程的指引,要求各幼教机构必须将音体美等课程内容统整到幼稚园课程之中,以实现幼儿六大学习领域的全面发展。正在进行的全港幼稚园园长/课程发展主任培训就特别强调这一方面的统整。

幼稚园老师论文范文3

【关键词】幼儿健康教育;问题隐患;策略措施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开始接受学前教育。许多父母因没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便早早的把孩子送入幼儿园接受教育。孩子生活成长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度过,教师成为幼儿们最长久的陪伴。在幼儿教育中,健康教育是开展各项幼儿教育的基础,众多的幼儿教师意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健康教育是幼儿人生发展和幸福的基础,但落实到实际的幼儿教育中,情况却不容乐观。

一、当下幼儿健康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的软硬件设施不能够满足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限制地方幼儿园的开办数量及规定开办幼稚园的相关人员的资格和条件,导致许多城市和乡镇把开办幼儿园作为一种商业经济,没有制度化和专业化的管理使得幼儿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隐患。在硬环境方面,许多幼稚园不能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优质的学习成长环境,坚硬的水泥地面和不合理的教室布置给幼儿的学习生活埋下了隐患。幼稚园的娱乐器材未经过专业机构的检验,随意的供幼儿玩耍使用,给幼儿的健康带来了危害。为了节省开园成本,许多幼稚园没有设立专门的医务室,缺少专业的医护人员。幼稚园的软环境也令人担忧,因为私人办园的现象很多,所以导致幼稚园教师未经过专业的知识考核,没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文化水准,通过不正当的渠道,直接参与到幼儿的教育教学中,这给不安全不健康的幼儿教育埋下了伏笔,使得幼儿的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最终成为不良教育的受害者。

(2)教师对幼儿健康教育重视不够

因深受传统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为了迎合孩子父母的意愿,只注重对孩子进行智力的开发和培养,以分数来征服孩子的家长,从而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口碑和提高收学率。因此幼儿的非智力成长被教师抛之脑后。幼儿在成长的阶段里,会出现许许多多的心理问题,内向、自卑、抑郁、不善表达、羞涩内敛成为当下众多幼儿的心理问题。教师对其心理成长的忽视,导致幼儿心理发育不健全,对幼儿未来的人格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自身的职责,对幼儿的教育一意孤行,不尊重幼儿的想法。有部分教师害怕担当责任,直接取消孩子们的户外拓展活动,这使得幼儿的身体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在希望与失望中幼儿对教师的信任也大幅下降,这也影响了幼儿们心里身心健康的成长。

(3)教师对过于片面的幼儿健康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在开展日常的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仅仅把健康教育停留在体育课及健康教育的课堂上,没有使健康教育全面的贯彻到整个幼儿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注重对幼儿进行卫生、体育等方面的书面理论知识的宣扬与灌输,忽视对幼儿自主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得幼儿在生活中无法独立的通过身体锻炼和自行卫生检查来保持身体的健康。一部分幼儿教师对幼儿健康教育主体认识不清不重视,他们认为健康知识只需要通过医生和体育教师家长来进行普及,自身没有要普及的义务,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较少涉及幼儿的健康知识过少的涉及。这样的健康教育表现出体现了幼儿教师对健康认识的片面性,最终使得健康教育没有很好的落实到对幼儿的教育中来,影响了幼儿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措施

(1)提升幼儿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的程度,所以教师首当其冲的成为健康教育的核心。幼稚园幼儿园首先应当注重对教师的健康素质培养,健康素质包括教师的身体健康素质及心理健康素质两部分。学校应适时的为幼儿教师普及相关的健康知识,加强他们的健康意识,使其明白健康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幼稚园幼儿园可以通过定期开设幼儿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幼儿教师共同了解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技能及方法。教师也应当学会自我调节,通过正确的方式缓解自身的压力,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不把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宣泄到教育教学中来,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

(2)转变幼儿教师的教学方式,注重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以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幼儿健康成长的要求,所以教师应当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尊重幼儿的想法,把幼儿作为教育的中心,教学的主体,而不是单纯的把完成教学目标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教师在组织户外活动时可以多让幼儿发表自身的想法,给出相应的意见,最终教师根据幼儿的提议做出相对安全合理的路线,这不仅使得幼儿的想法得到了尊重,更重要的是能锻炼他们敢于表达想法,主动参与集体生活的勇气,使他们积极踊跃的参与到学习生活中去。幼儿的内心发育处于萌芽阶段,所以教师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不单单注重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和培养,更应当加强对幼儿内心健康的关注。对于胆小,内向,孤僻的幼儿教师应当不断的与其进行心理沟通,让幼儿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鼓励引导他们参与到集体生活中。对于多动,顽皮,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与一定的批评引导和教育,使他们意识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不断的改善提升自己。教师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面镜子,是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规范教育行为,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不要让幼儿的内心因自己不善的言语而受到伤害。

(3)改善教育环境,建立健全学校的教育机制

首先,幼儿园是幼儿的第二个家。所以学校幼儿园的环境对于幼儿的成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幼儿园应当加强对软硬环境的建设。学校,要定期的对幼儿娱乐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对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出及时的调整和处理。其次,幼儿园学校可以为幼儿建立心理档案,对幼儿的基本情况,家庭生活情况,生理状况,智力发育状况,个性特征及对幼儿心理有影响的重大事件进行记录归档。这样有利于教师通过档案更全面的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开展适应于幼儿发展的教学活动,促进幼儿个性化的发展。再次,园长可以在幼稚园幼儿园力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机构,聘请受过专业幼儿心理教育,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专业教师,通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幼儿消除心理健康问题与障碍,让幼儿能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最后,学校幼儿园可以定期的开展家长会,通过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的发现幼儿生活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幼儿的健康成长才能得到最好的保障。

(4)注重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健康习惯

在幼儿园的生活中要让学生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比如在小朋友在课下见到老师和小朋友时应该主动要知道行礼问好,在进入校门时要有礼貌地跟老师和小朋友打招呼问好,放学的时候要跟老师分别时说完再见后再离开。二是在学校里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饭后要记得清洗双手,吃饭的时候要注意细嚼慢咽,不得与小朋友们挣抢零食,不可以随便捡拾掉落在地上的食物,不可有啃手指等不好的行为习惯,午睡时要记得盖好被子,注意睡觉的姿势,改掉趴着睡觉的坏习惯。三是幼儿要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使其能够在脱离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说穿衣,吃饭,系鞋带,自己整理床铺等。幼儿在自行完成这些事情后,自身会收获到极大的喜悦,这时家长和教师的鼓励也成为促使幼儿积极上进的动力,有利于幼儿独立个性的培养。此外,还要积极的引导幼儿树立自信,阳光,勇敢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比如自信,阳光,勇敢等,对幼儿进行健康的行为指导。

【参考文献】

[1]李重阳.积极心理学视角:家庭如何培养幼儿积极人格[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0(03)

[2]唐艳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3)

[3]徐艳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和对策[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01)

【作者简介】

幼稚园老师论文范文4

各位家长、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个学期又将结束了。在这短短的四个月时间里,我们一起学习,共同努力,使我们xx班的孩子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进步:会自己吃饭、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还会帮助集体做事擦桌子、发碗、收拾饭粒等等,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天我们就本学期学习的教学体系课程的内容,运用表演的形式向大家作一个汇报。请各位家长在孩子每个表演结束后都能给与热烈的掌声,好吗?下面演出正式开始。

1. 首先请欣赏由xxa班的6个小美女带来的舞蹈《天使》 掌声鼓励

2. 全脑通是我们幼儿园的教学体系课程之一,这套教材在于培养幼儿使用右脑进行形象思维的习惯,利用右脑快速记图,先认识图形,再认与图形对应的文字,孩子们只要看懂了图画就自然记住了字形,同时也掌握了字义。接下来请欣赏由xxc班带来的全脑通展示《小猫钓鱼》

3. 著名的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过:音乐是不能被其它东西所代替的精神食粮。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富于想象力的阶段,学习音乐也是一样的道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xx幼稚园引进了国内一套非常好的音乐教材《阳光音乐乐园》,它以孩子的兴趣,喜好出发,通过色彩鲜艳的构图,故事戏剧,有趣的说白等,引导孩子进入奇妙的音乐世界。请欣赏由xxb班小朋友带来的打击乐《粉刷匠》

4. 英语在21世纪的中国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不会英语感觉就不能与国际接轨一样,所以很多家长给孩子们报了很多的英语补习班,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英语的起跑线上。我们幼儿园教学体系课程中同样也设立了《爱迪英语》这样的一个英语课程。,《爱迪英语》不以教授孤立的单词为主,也不讲语音理论,而是通过读音规则掌握拼读技巧,直接让小朋友学习短小精悍,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又容易记忆的儿歌,歌曲,对话,童诗,让小朋友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英语。请欣赏由xxa班小朋友带来的英语连诵

5. 主题教学是所有幼儿园必设的课程,而我们幼儿园所设的《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是从幼儿活动方式的角度出发,通过我与自己,我与自然,我与社会三个内容维度组织幼儿的生活经验。请欣赏由xxc班小朋友带来的情景剧表演《拔萝卜》

6. 孩子是最有强烈求知欲的,他们对什么都非常感兴趣。而七田真闪卡,把知识体系分门别类,一一介绍给孩子,快速的“照相机式记忆”方法既满足了孩子的欲望又抓住了孩子们的视线,从而还可以训练孩子的高速记忆能力。请欣赏由xxb班小朋友带来的闪卡展示

7. 数学是所有小学,初中,高中教学课程中最让老师头痛的,因为一般的小学化,成人化,抽象化,灌入式教学方法是老师难教,孩子难学。而我们幼儿园使用的《三维操作数学》教材,通过数学插板,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结果,真正实现游戏化学习。请欣赏由xxa班小朋友带来的三维数学展示《5以内的序数》

8. 儿童时期的教育模式,当以读诵熏习为主,讲解并非迫切之事。而《弟子规》《学庸论语》的经典读诵课程学习,可以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下一代成为“人文与科技融汇”的文明一代。请欣赏由xxabc班带来的《弟子规》《大学》片段诵读

9. 孩子们在xx幼稚园不仅学习了动手动脑,念儿歌、讲故事,还学会了唱歌、跳舞,接下来请欣赏由xxc班带来的舞蹈《黄鹂鸟》

10. 本学期小班开设了美术与口才两个兴趣班,在学期结束之即,借助这个小舞台我们小班口才兴趣班要来展示一下自己。请欣赏由夏浩瀚,吕思哲,陈立恒,程易珈,胡真,徐铭哲带来的儿歌《雪地给我拍照啦》请欣赏由大胡老师,柳翰翔,吴宜诺,陈俣睿,周子墨,慧心,慧芝带来的对答歌《弯弯的》请欣赏由藤若妃,应锦诺,陈家宝,朱弘凯,方喆带来的诗歌《我最爱妈妈的脸》请欣赏由王仔仔,钱小天,陈陈,徐紫云,徐乾豪带来的儿歌《小雪花》最后全体小朋友将给我们带来他们的新年祝福《新年到》

11. 真正健康成长的孩子们肯定少不了体能上的训练。xx幼稚园引进的香港亚太体制能课程,是我园的一大特色,每周四,都将由亚太体制能的专业老师可乐哥哥,怪兽哥哥等等为我们的孩子上课,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自己的身体。所以,现在请所有的家长退到操场的两边,观看由可乐老师组织的体制能展示。体制能结束后,请各班老师带领自己本班的孩子回到舞台中间,颁发奖状。

幼稚园老师论文范文5

关键词:“90后”教师;家园沟通;优势;劣势

在幼儿园的家园共育中,教师与家长的融洽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幼儿园教师年轻化现象越来越显现,众多“90后”教师成了幼儿园的教学先锋。但是,许多家长在面对“90后”教师时都会抱怨“老师太年轻、没有经历、静不下心来”等等,众多的“90后”教师更是受到了强烈的质疑。要改善这一现象,就需要教师自己思考如何进行家园沟通,思考自己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所特有的优势与劣势,并学会强化优势、改善劣势,促进工作能力发展的同时,也让家园沟通的健康进行为幼儿的发展铺设一条大道。本文通过分析“90后”教师在家园沟通工作中的优势与劣势,谈谈如何有效地通过自我改善提高家园沟通的效果,使家园共育形成对幼儿发展的有效促进。

一、“90后”教师在家园沟通中的优劣分析

“90后”教师目前在很多幼儿园中都成为班级教育教学的重要力量,在家园沟通中,这股力量显现出了明显的优劣现象。

1.优势――亲近与活力的交流新感受

充满了活力、激情与创新是很多人对“90后”的看法,刚进入工作岗位的他们并没有完全受到“教师为主”观念的影响,在进行家园沟通的过程中,“90后”教师往往会表现出更多的亲和性、商议性,他们与家长的沟通是比较坦诚而直率的。在从前的家园沟通中,很大程度上都是家长在配合教师的工作,但是对于“90后”教师来讲,家园共育却真正达到了互促互进,他们在沟通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寻找适宜的沟通方式,也更愿意尝试新事物。亲近感与活力都在这些新沟通方式的尝试中渐渐形成。如:“90后”的沈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大量使用了很多现代化方式,不管是QQ、微博、微信还是电话、短信,只要是能够有效地与家长沟通的教师即尝试进行,为了给家长更好的沟通感受,沈老师还刻意地记下了不同的家长使用什么沟通比较好,这让家长觉得非常亲切。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沈老师的有话直说也给了家长很好的印象。有活力、亲切是班里很多家长对沈老师的客观印象。“90后”教师的成长空间非常大,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仅靠亲切与活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更多的学习,而这些学习空间给了家园沟通更多的可能,这同样是“90后”教师的一大优势。

2.劣势――经验与专业的不信任压力

“90后”教师是幼儿园教育中的新新力量,大多刚进入幼儿园参与工作,经验的不足是他们在家园沟通中的最大劣势。如,在新教师吴老师进入班级工作以后,了解到其是一名“90后”教师,许多家长都觉得她没有足够的带班经验,相对的专业知识也不够扎实,在平时来园时往往都和“老”教师或班主任沟通而忽略了新教师的存在,有时候李老师恰巧不在时,家长在与“90后”的吴老师沟通时都会加一句:“吴老师,你跟李老师说……”,这些语言的出现一度让吴老师十分彷徨。这种不信任的想法让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常常受到质疑,而家长对家园共育的配合度也相对地没有那么高了。当然,在很大程度上,对“90后”教师专业的怀疑是一个不够了解下的误区,这个误区的出现给了教师很大的沟通压力,不管是家长质疑的态度、眼光还是家长在配合进行家园合作过程中的不在意,都会让教师个人对自身能力产生一定的怀疑,可见“信任”是“90后”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工作问题。

家长对“90后”教师的不信任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工作经验的缺乏确实是“90后”教师的一个劣势,但是在这样的不信任中,教师更需要尽力展现自己对幼儿的了解、对专业知识的把握。在幼儿的教育工作中,经验是重要的依凭,同时与时代共同发展的育儿知识、在爱的指引下拥有的细心、关注与责任心更是不可或缺的。在家园沟通中,教师要抱着向家长学习的态度去了解幼儿的表现,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幼儿真正的关心。有爱心、责任心,又同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家长一定会对教师充满了信任,用表现迎接看法的改变,这样一来,会大大降低家长对“90后”教师群体的质疑。

二、展现活力与专业相结合的工作能力

在家园沟通中,“90后”教师在了解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以后,就应当更好地发挥出优势,同时也要将劣势进行针对性的改善,让属于“90后”教师的活力与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相结合,给予家长不同的沟通感受。

1.展现现代化教育方法与理念

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专业知识包括了对幼儿年龄段的了解、对幼儿行为的解读与解决等等;而专业技能则包括了上课的技巧、沟通的方式等等,教师应当重点提升知识与技能,在家园沟通的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专业性、洞察力,用积极、专业的语言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家长对教师产生信任的感觉。如,在一次亲子活动中,教师组织了亲子音乐游戏,在活动中,教师向家长说明了每一个活动背后的教育原因,同时说明了幼儿的行为背后可能蕴含的教育契机,这让家长体验了一次专业的亲子活动,让家长了解了幼儿音乐智能的发展情况。而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则单独与家长进行了一系列的针对教学中家长出现的指导问题给予建议,“90后”教师特有的活泼与直率让家长感觉亲切,而对专业知识的解读、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对自己的关注也让家长更了解了教师个人在专业方面的发展、在现代教育背景下的理念认识,这是一种非常有利的家园共育局面。

2.以专业学习促进沟通信任

每一位教师都需要不断地学习,不管在学校中,教师学到了多么深入的理论知识,不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来都是“假大空”的,“90后”教师在理论的学习中具有年轻、思维活泛的优势,教师应当勤学习、勤实践、常观察、常发问与反思,这样一来才能够更好地获得专业知识的发展,才能够在家园沟通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表现获得更多家长的信任,促进家园工作的顺利开展。学习是需要在真正的运用中才能掌握的,而在沟通中真正运用的机会是非常多的。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家长接送幼儿时的简单沟通、电话访问时的深入了解、网络沟通时的共享沟通、组织活动时的针对性沟通等时候进行学习的实际运用,这些都是家园沟通的平台,教师需要把握契机,适当展现“90后”教师的风采,用良好的态度、专业的知识让家长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陈鹤琴.怎样做幼稚园教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幼稚园老师论文范文6

关键词:幼教;管理;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0-116-01

幼儿园的管理者尤其是园长,自然能够意识到幼儿园教育应该不断提高管理的实效性,进而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各方对幼儿园教育的现实需求,满足那些要求入好园并真正能够接受优质的幼儿教育,从而能够有效开发儿童脑功能,更好地发现与发展儿童的潜能,为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非常好的基础。

一、幼儿园管理的内涵与特点

国内幼儿园的管理在一般意义上是指,国内幼儿园的管理人员主要是园长和有关幼教行政人员,通过遵照一定教育方针与保教工作的客观必然规律,通过采用科学的工作方式与科学管理手段,能够将人、财、物等因素在幼儿园的时空进行合理组织起来,从而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能够更加优质高效地实现培养目标与幼教职能。通常意义上在幼儿园管理所涉及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与信息等多种基本因素中,一般意义上指幼教老师,通常是最积极与最活跃的因素,人具有管理全过程的主观能动性,物质性的财和物等都要由人来掌握、支配和使用在幼儿园各方面,才能发挥出应有作用[1]。

幼儿园管理的特点与幼教的特点密切相关。一是幼儿教育对象的主动性与幼稚性。儿童通常是一个有意识的人,并且是一个主动发展的人,幼教对象通常是出生至六岁前的幼稚儿童,这些儿童的幼稚性,决定了儿童对第一次获得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有时甚至会影响到儿童的一生。二是幼儿教育任务的全面性与启蒙性。幼儿园教师在学习生活中向儿童进行健康、语言、社会、科学以及艺术等方面的启蒙教育,良好的幼教能够使每一个儿童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从而能够为儿童一生的发展打好扎实的基础。三是教育内容的生活性与细致性。教师对儿童开展现实的保教结合一般是学前教育工作的特殊表现。

二、提高幼儿园管理实效性面临的问题与人性分析

幼儿园管理实效性面临的问题。目前多数幼儿园,尤其是公立幼儿园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效果与效率低下等问题。诸如忽视教师在幼教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常在幼儿园的管理过程中只重视对财、物、事的集中管理,片面强调事而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进一步发挥。对幼教人事工作缺乏主动权,很多幼儿园往往把幼教老师的调进与调出当作人事管理工作的大部分内容,从而几乎是消极被动地执行上级下达的各种人事调配命令[2]。在对幼教老师用人模式方面相对落后,部分教师能进不能出与能上不能下,在选拔与任用方面仍有求全责备与论资排辈等不合理管理做法与现象。在具体分的管理过程中忽视对人的使用与培养,同时也忽视幼儿园教师需求预测与合理规划,同时在相关人员的配置倾向于自然更替,相应的随机性较强。在管理实践中多年形成的层级僵化与死板的管理模式束缚幼儿教师民主参与管理的意识。诸如此类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幼儿园管理的实效性。

幼儿园管理实效性与人性需求密切相关。面对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幼儿园的管理者尤其是园长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要在根本上及时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与基本需求,同时要树立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的管理思想,及时走进幼儿教师的世界,有效捕捉幼儿教师的兴趣点,高度关注幼儿教师的心声,尊重幼儿教师的个性特征。而所有这一切均与人性与人的需求密切相关,普遍意义上的人性是人身上具有的普遍特性或属性,通常情况下的人性是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幼儿园的一切管理活动都要依据人性来进行管理,与此同时,人性又是幼儿园管理的目的和归宿。管理活动的目的是培养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

在人性分析的意义上人是管理的客体,但同时也是管理的主体,相关的管理手段与方法都必须通过人并且围绕人来实现。

三、提高幼儿园管理实效性的现实途径

幼儿园管理要摒弃过去的“严格控制,绝对服从”等单一而且粗暴的管理模式,而是应该建立起良好的互动与沟通关系,从而建立起现代民主型的幼儿管理各种方法,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幼教老师与幼儿的各种潜能。

1、尊重幼儿教师的主体地位提高管理实效性

一方面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学工作的主体,要充分认识到幼儿园教师是学前教育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实际上担负儿童的全面教养工作,负责儿童的饮食、起居与智力的发展和知识的增长等全方面的教学与服务。在管理实践中确立教师在管理过程中的真正主体地位,不断满足教师的不断增长的不同需求,促使幼儿园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管理的实效性[3]。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科学选择不同的培养方式与侧重点来加强幼儿教师的职前职后的具有实际效果的培训。

2、建立有效的管理激励机制提高管理实效性

现实与精神激励是现代管理理论重要的手段与途径,在幼教管理中有效地运用激励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出幼教职工的潜力,最大化地提高工作效率。因为激励是一种思想,同时也是一种方法,而且激励更是一个过程。幼教管理过程中优质的工作绩效与人的能力和激励紧密有关,能够产生明显的实效。

3、科学建构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结合的模式提升实效性

幼教管理的制度管理实际上是刚性管理、硬性管理与理性管理,具体表现为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约束规范职工行为,严厉奖惩,从严办园。幼教情感管理通常是以幼儿园人的因素为中心,以情为管理主线,共同实现幼儿教育目标。

总之,提高幼儿园管理的实效性的关键在于将以人为本作为管理思想,自始至终贯穿在幼儿园的各项管理工作中,提升幼儿园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幼儿教育的实效,相应地能够为孩子终身教育的开始阶段打好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谭 融,编著.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