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乙卷语文作文范例6篇

全国乙卷语文作文

全国乙卷语文作文范文1

[关键词]《翰墨全书》 刘应李 编纂 版本

[分类号]G256.1

《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简称《翰墨全书》,亦称《翰墨大全》)是元朝前期福建建阳知名学者刘应李编纂、建阳书坊刊印的一部民间交际应用类书,后来又经过他人两次改编,在元明两代多有流传,留下了多种版本。该书主要是为民间人士书写应酬交际文书而编纂的,分类辑录了大量应酬交际类的语词典故、诗词文章以及小简活套、图式、联语。作为一部早期类书,它不仅具有较高的校勘和辑佚价值,所收资料还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学界对该书利用稍多,研究较少。如编纂《全宋词》新本、《全宋诗》、《全宋文》、《全元文》时曾多次利用该书辑佚;或是研究某一问题时从中摘取相关材料;也有学者从该书收录百余种文体来研究类书所反映的文学观念。但从文献学角度对该书进行全面研究尚属空白。了解其编纂、改编、流传情况及不同版本间的异同是合理利用该书的前提。笔者不揣浅陋,在仔细翻阅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后,适当参考郭声波教授《大元混一方舆胜览》“整理者弁言”,对《翰墨全书》的编纂及其流传、版本系统进行述论,希望对利用该书有所裨益。

1 《翰墨全书》编纂的条件与成书

1.1 《翰墨全书》编纂的条件

《翰墨全书》编纂成书具备多方面的条件。除了刘应李个人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外,从其问学者的协助参与、身处发达的区域文化环境以及相关书籍的参照与取材,也是很重要的文化因素。

刘应李出生于福建建阳有名的儒学世家,“数世礼义书诗”,家庭文化环境较好。自幼秉承家学,登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后拒绝出仕,与当时的理学传人熊禾、胡庭芳在武夷洪源山中探讨学问、讲学长达12年,学养大增;1287年在莒潭创建化龙书院,聚徒授业,学者云集,并著书立说,所著有《翰墨全书》、《易经精义》、《传道精语》。熊禾亦称刘应李“力学善文,……所造甚深”。刘应李多年讲论学问,拥有一批问学者,他们可以协助刘应李完成《翰墨全书》的编纂工作。

福建是南宋文化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建阳一带则是福建的核心文化区域。人元后,当地的文化发展基本没有受到宋元易代战争的破坏,加上元政府较少干预,文化事业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南宋时建阳文化发达,书院众多,人才辈出;朱熹晚年长期寓居于此,创办书院,聚徒讲学,创立“闽学”学派,培养传人甚多;名垂青史的“建本”即指建阳刻本。编纂《翰墨全书》这种民间交际应用类书,本来就需要从现成的多种书籍中抄录大量资料。建阳作为文化中心和雕版印刷中心,读书人众多,藏书丰富,书籍的编纂、印刷、流通较为方便,为完成该书的编纂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建阳乡贤祝穆纂成一部南宋全国地理总志《方舆胜览》;宋理宗淳(1241~1252)年间,祝穆又编纂成类书《古今事文类聚》。在《翰墨全书》编纂之前,祝穆的《方舆胜览》与《古今事文类聚》已经成书。刘应李完全可能就地取材,参照《方舆胜览》和《古今事文类聚》编纂《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及其内的《大元混一方舆胜览》。加上该书全名《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后代学者、藏书家一般都认为“袭其名”、“沿其例”。

宋末元初,基层民众的文化水平缓慢提高,文化需求有所增强。适应民众生活的现实需要,建阳书坊及文人编印了一系列民间类书,有的编者即为建阳及其附近人,如崇安人陈元靓编《事林广记》;其中多有书坊为盈利而编印的类书,如现存元建阳刻本民间交际应用类书《新编事文类聚启札云锦》,其编者及具体编纂时代尚不详,但从其乙集《州郡门》所录北方政区多为金制且较为简略推断,其编纂应在元初,较《翰墨全书》为早。《翰墨全书》与《新编事文类聚启札云锦》的编纂体例多有相似,材料选取多有相同,《翰墨全书》的编纂极有可能参考过此书。

《翰墨全书》大量采摘事类(语词典故)与文类(诗词、文章)编纂而成,故而宋人编纂的类书如《锦绣万花谷》、《古今合璧事类备要》、《新编翰苑新书》、《全芳备祖》等,宋人诗文总集如《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等以及宋人如朱熹、司马光等的诗文别集当为其取材的重要来源之一。

1.2 《翰墨全书》的成书

刘应李编纂《翰墨全书》具体始于何时,由于没有材料记载,已经无从查考。编纂208卷的一套大书,从收集资料到抄录编辑,大概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翰墨全书》由平硐伯氏首次付梓刊行,卷首有刘应李同乡好友熊禾序,作于大德十一年(1307)正月初一。至少可以说明《翰墨全书》编纂完成定在1307年正月之前。平碉伯氏不见于记载。从现存的《翰墨全书》元代刻本都出自建阳来看,这次印行应该是在当地,“平硐伯氏”或是建阳的一家书坊。

《翰墨全书》初编本即为大德本,包括前集10集和后集5集共15集,208卷(甲集12卷、乙集18卷、丙集14卷、丁集11卷、戊集13卷、己集12卷、庚集15卷、辛集16卷、壬集17卷、癸集17卷、后甲集15卷、后乙集13卷、后丙集12卷、后丁集14卷、后戊集9卷);分为25门(诸式、活套、冠礼、婚礼、庆诞、庆寿、丧礼、祭礼、官职、儒学、人品、释教、道教、天时、地理、人伦、人事、姓氏、第宅、器物、衣服、饮食、花木、鸟兽、杂题);先列“事类”,后是“文类”。此后元明清《翰墨全书》的各种版本都是以大德本为祖本,或翻刻,或改编。

2 《翰墨全书》的改编与流传

2.1 詹友谅改编

《翰墨全书》首次印行10余年后,建安詹友谅就对其进行改编,由建安文学名士毛直方作序,并于泰定元年(1324)由建阳麻沙书坊吴氏友于堂刊行,是为泰定本。

詹友谅,史无记载,改编本署名“建安后学詹友谅益定编”。依原编本衔名“前乡贡进士省轩刘应李希泌编”例,可见詹氏当名“友谅”字“益定”。自称“后学”的詹友谅应该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泰定本对大德本增删内容、题记,更改卷目编次,作了较大修改。改编《翰墨全书》这样一部大书,从开始动笔到完成定稿,应耗较长时间。大德本收录刘应李的诗13首、词1首,而内容直接承用泰定本的明初本只保留了《勉学》诗1首,其余诗词全部被删除,有违师道,故詹友谅与刘应李应无直接的师承关系。

由明初本《翰墨全书》庚集卷3《表章回避例》所附“延元年,省监颁下,今行贡举例合回避”曾提及“今上皇帝”,经查为泰定帝,说明编辑此内容是在泰定帝在位期间,而詹友谅改编本于泰定元年印行,可见詹

友谅改编《翰墨全书》成书后很快就付梓刊行了。

詹友谅改编本《翰墨全书》的内容基本为其后元明两代多次印行的《翰墨全书》所承袭。泰定本分为10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无后集,134卷(甲集10卷、乙集12卷、丙集19卷、丁集9卷、戊集10卷、己集12卷、庚集10卷、辛集24卷、壬集11卷、癸集17卷),28门。

泰定本《翰墨全书》毛直方序日:

翰墨流布宇宙间几何?时至今日而新书出。且翰墨曷为而新,其出书曷为而新名也?不以旧故,新安从生?不以新言,名将奚托?彼盘铭之又新,大学之在新,要亦一机感动之妙觐,以启人心而作,新其耳目,观乎人文其殆庶几。至若汉新语、宋新经,非不极意于新之也。然上前仅得称善,后学讳言门生,求其持此以新子之国,则未之或闻。厥今所谓新书者,乃友于吴氏乃翰墨家者流,汇其事若文而新诸梓者也。撷英摭华,门分户列,特起凡例,等差次第之深旨,参错位置之微权,往往以补风化、扶世教为本,于以见友于用志之精专、施工之缜栗,苟得而观者,改视易听,新意顿作,知其独步翰墨场矣。吴氏富文籍,所以题号新书者,信然!泰定甲子长至,建安毛直方序。

从中丝毫看不出作序者毛直方与詹友谅的关系,反而说明了毛直方为友于堂主人吴氏之友。可能此序是泰定元年友于堂印行詹友谅改编本时,书坊主人邀请名士毛直方所作。

2.2 明初刊行再次改编本

约在明朝初年,建阳书坊刊行了《翰墨全书》的又一种版本,分前集10集后集5集,134卷,分为甲集12卷,乙集9卷,丙集5卷,丁集5卷,戊集5卷,己集7卷,庚集24卷,辛集10卷,壬集12卷,癸集11卷;后甲集8卷,后乙集3卷,后丙集6卷,后丁集8卷,后戊集9卷;25门;巾箱本。这种版本在海内外藏有数部全本,如国家图书馆编号2334者、台北“中央图书馆”编号7935者、日本神公文库藏本等。由于后乙集3卷《圣朝混一方舆胜览》之末署名为“大明混一方舆胜览”,上述2334、7935号均著录为“明初建刊黑口本”,日本神公文库藏本著录为“元末明初刊本”,郭声波教授称之为明初本。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藏有一部《翰墨全书》,134卷,100册,卷次同于明初本;著录为“元刘应李编,元刊本,明洪武九年(1 376)宋濂手书题记,又清光绪问题君坚及近人邓邦述各手书题记”。由于未亲见此本,尚不知其中的《圣朝混一方舆胜览》之末是否出现“大明混一方舆胜览”字样。假如此本宋濂题记属实,可见明初本至晚到1376年已经刊行,其改编定在此前。

从目前笔者见阅的覆大德本和泰定本4卷以及郭声波教授研究考察《大元混一方舆胜览》的结论来看,明初本的内容直接承袭泰定本,卷目与内容编排参照了大德本,编者署为“刘应李”。与泰定本相比,明初本仅作了卷目变更和内容编排的次序调整,内容基本照录承用,然刊印时更改个别字词或文献脱、误现象时有发生。

比如明初本《翰墨全书》辛集卷1儒学门事类“书院”下方注日“已见官职门辛集十三卷”。查覆大德本《翰墨大全》,辛集为儒学门。明初本《翰墨全书》辛集只有10卷,为儒学门和科举门。看来这里所谓的“官职门辛集十三卷”只能指泰定本《翰墨全书》。泰定本《翰墨全书》辛集共有24卷,通过查国家图书馆藏泰定本《翰墨全书》残本4卷(辛集卷11-14),其中第13卷内容基本与明初本《翰墨全书》庚集卷13相同,为官职门事类,包括书院教授。再如甲集卷2“诏诰”,并无内容,仅是注曰“见辛集”;“表笺”之尾“御名、庙讳合避字样,并见辛集表笺门”。这些都是明初本《翰墨全书》内容沿袭泰定本《翰墨全书》的直接证据。

今天所能见到的明初本《翰墨全书》均为建阳刊印。可能是有市场需求,书坊受利益驱动,请人将泰定本《翰墨全书》参照大德本进行了改编,并刊印发售。估计改编当在正式刊印之前不久。国家图书馆所藏明初全本,《续修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均以此本影印,故而今通行易见;但明初本的内容直接承袭泰定本而非大德本则务必应予注意。

3 元明《翰墨全书》的版本系统

3.1 大德本系统

3.1.1 元大德本元大德本由刘应李编纂,大德十一年(1307)由平硐伯氏刊行,208卷,15集,巾箱本。

国家图书馆藏元刊本《翰墨全书》戊集7卷,编号17824,即大德本;“事类”半页12行、行24字,“文类”半页14行、行24字,左右双边,细黑口。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元刊配补本《翰墨全书》20卷,编号SB031.859/5091,经查勘,其中除后戊集卷3~6、后乙集卷中5卷外其余15卷均为大德本。

由于目前无法见到元大德本的全貌,故而上述两种元大德本残本及国内外尚存的著录为元大德本《翰墨全书》中,不排除有元代仿刻大德本的可能。

3.1.2 明初覆大德本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藏《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208卷(存205卷,缺前戊集后3卷,卷11-13),巾箱本,编号子95I/018,明初覆刻大德本,为目前国内所藏大德本系统内容最为完整者,(但现存的205卷中也存在个别内容缺损的情况,多有墨丁);“事类”半页12行、行24字,“文类”半页14行、行24字,大黑口,双顺鱼尾,四周双边。国家图书馆藏《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残本64卷,编号7566,著录为“明初刻本”。笔者比对后发现该本为配补本,其中前集残存的甲、戊、己、庚、辛、壬、癸集底本为大德本系统,后戊集并前丁集底本同于明初本;而《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7566所标的卷数为明初本系统,是错误的。另外,黑龙江省图书馆所藏的明初刻本《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残本145卷,存甲集12卷、乙集18卷、丙集14卷、丁集11卷、戊集13卷、己集12卷、庚集15卷、辛集16卷、壬集17卷、癸集17卷,刚好为大德本系统的前集部分,人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编号01926。台北“中央图书馆”藏“元大德十一年刊巾箱本”《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194卷,编号7933。郭声波教授比对后认为其主体是明初覆刻大德本,其中乙集、丁集为配补明初本。另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明代大德本系统《翰墨全书》在国内近20家图书馆有藏,但均非完帙。

3.2 泰定本系统

元泰定本,詹友谅改编,元泰定元年麻沙吴氏友于堂刊印,134卷,10集。

上海图书馆藏有元泰定元年麻沙吴氏友于堂刊本《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残本33卷,现存乙集8卷、戊集3卷、己集和庚集全,莫友芝跋,为《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编号02926。国家图书馆藏元刻本《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1册4卷(辛集卷11~14),编号17826,也为元泰定本系统;“事类”半页12行、行22字,细黑口,双顺鱼尾。台北“中央图书馆”藏“元泰定甲子麻沙吴氏友于堂刊本、配补明刊本”《新编事文

类聚翰墨大全》,125卷,编号7932。据《日藏汉籍善本书录》,日本藏有著录为元泰定本的《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6部,均非完帙。

同样,由于无法确定上述元泰定本《翰墨全书》是否为泰定元年初刻本,尚不敢排除上述残本中有的是元泰定元年之后覆刻、仿刻泰定本的可能。

另外,台北“中央图书馆”藏著录为“明初叶建刊巾箱本”《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99卷,编号7934,本是配补本,其乙集为《大元混一方舆胜览》3卷。郭声波教授认为这3卷《大元混一方舆胜览》是泰定本内中《大元混一方舆胜览》的覆刻本。

3.3 明初本系统

约在明朝初年,建阳书坊刊行了《翰墨全书》的再次改编本,内容直接承袭泰定本,分前集10集、后集5集,134卷。明初本成为明代《翰墨全书》最为流行的版本系统,被多次翻刻,出现了数种刻本,兹略述如下:

3.3.1 明初本国家图书藏全本,编号2334,“事类”半页12行、行22字,“文类”半页14行、行24字,小字双行,细黑口,四周双边。台北“中央图书馆”亦藏全本,编号7935。日本藏有数部全本。

3.3.2 正统本 日本米泽市立图书馆藏“明正统元年(1436)善敬书堂刊本”《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残本108卷。“该书熊禾《序》后有刊印木记,其文曰:‘正统元年丙辰善敬书堂新刊’”;半页12行、行20字,又有半页14行、行24字和半页15行、行24字;黑口,四周双边。

正统十一年(1446),建阳刘氏后裔翠岩精舍曾刊印《事文类聚翰墨全书》130卷,15集。今日本内阁文库藏本“明正统十一年翠岩精舍刊本”《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残本128卷,22册。

另据郭声波教授《大元混一方舆胜览》“整理者弁言”,博物院也藏有明“正统本”《翰墨大全》。

3.3.3 正德本大连市图书馆藏“明正德刻本”《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日本内阁文库、大阪天满宫御文库藏“明正德元年(1506)王氏善敬书堂刊本”《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残本。内阁文库藏本存128卷;大阪天满宫御文库藏本,内有抄补,31册。

3.3.4 嘉靖本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复旦大学图书馆和南京大学图书馆均藏有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杨氏归仁斋刻本”《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日本尊经阁文库藏明嘉靖年间(1522~1566)刊本《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134卷,30册。

另外,郭声波教授认为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著录为“元刊单行本”3卷《大元混一方舆胜览》实际是明嘉靖三十六年杨氏归仁斋刻本《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的《圣朝混一方舆胜览》单行本。归仁斋是建阳刻书世家杨氏所建,是建阳书坊。

3.3.5 万历本国家图书馆藏“明嘉靖三十六年杨氏归仁斋刻,万历三十九年(1611)安正堂重修本”《翰墨大全》全本,编号3119,为“嘉靖本”的翻刻本,“事类”半页12行、行26字,“文类”半页14行、行28字;大黑口,双顺鱼尾。与明初本相比,内容稍有变化:甲集卷6之末无“公牍诸式”;后戊集卷1、卷4“事类”前几项的编排方式沿用大德本系统,分“事偶”与“散事”。书首有牌记,云:

旧刻《翰墨全书》流行天下,永利世用,然皆支离陈腐,盖出于一时腐儒之僭改,非刘氏之正宗也。本堂常有余憾,仍求诸选部古冲李先生门下珍藏古本,分门别类,该洽贞详,甚足以备游戏文墨者之观,比之前刻,大径庭也。谨重梓之,四方尚鉴焉。

并有刊刻时间及售价“万历辛亥岁(1611)孟夏月重新整补,好纸板每部价银壹两正”。书末有牌记云“嘉靖丁巳(1557)清白堂杨氏归仁斋新刊”。

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蓬左文库、神户大学附属图书馆文学部分馆均藏“明万历三十九年刘氏安正堂刊本”《事文类聚翰墨大全》,共39册。其中:宫内厅书陵部藏本,卷中有缺页,39册;蓬左文库藏本,26册;神户大学藏本,30册。建邑书林安正堂为建阳刘氏后人所建,是建阳书坊。

至此,笔者绘出《翰墨全书》元明版本流传示意图,如图1所示:

4 清《翰墨全书》刻本

时至清代,类书编纂随着朴学的流行渐趋转衰,《翰墨全书》亦流传日少,可能另有其他类似的民间交际应用书籍取而代之,但清代至少仍有两种《翰墨全书》刻本传世。过去,清版的《翰墨全书》不为人关注。

4.1 嘉庆本与光绪本

国家图书馆藏《事文类聚翰墨全书》1册,现编号t351:50,原归入普通古籍,著录为“清嘉庆三年(1798)南沙席氏刻本;清光绪十四年(1888)南沙席氏重修本”,13行23字,小字双行,同黑口,四周单边,单鱼尾。可见此册“光绪本”《翰墨全书》重修时所用的底本为“嘉庆本”,那么“嘉庆本”《翰墨全书》存在是无疑的。

此外,国家图书馆另藏有清代刻本《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2册,现编号t1482,原亦归入普通古籍,12行24字,小字双行,黑口,四周双边,双鱼尾。

上述两种3册清代《翰墨全书》残本,由于未能亲见,不知属于何种版本系统。但清代尚有《翰墨全书》刻本流传是确凿无疑的。

参考文献:

[1]张澜,类书文学观念个案研究[学位论文],广州:中山大学,2007

[2]刘应李,大元混一方舆胜览詹友谅,改编;郭声波,整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1-66

[3]刘应李,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初本,济南:齐鲁书社,1996:25-527

[4]“国立中央”图书馆,“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序跋集录・子部(三),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93:46

[5]“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善本书目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8:141

[6]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1540

[7]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子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825-826

[8]严绍望,日藏汉籍善本书录,北京:中华书局,2007:1035-1037

全国乙卷语文作文范文2

乙方:妈妈

甲方:我觉得开卷无益,因为有些不健康的书就会错误的引导我们。

乙方:“是吗?我觉得开卷有益,因为只有增大书量,才能更好的扩大知识面,了解更多,况且,你们就一定要去看那些无益书吗?”妈妈耐心的指导我。

甲方:“那到是,像我这样非常的自觉,非常的……。

乙方:“打断,这可是在辩论。

甲方:哦。继续,继续。

乙方:如今,开卷有益这一词已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四字成语。确实,博览群书能使人拥有高深的学问,能言善辩,受人尊敬。古代诗圣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如果你不善于去读书,那你写作文半天都憋不出一个好词好句。相反,只要你多读书,勤记录。那书的帮助就大了。”妈妈说,“你说呢?

甲方:是啊,一本好书胜过一个珍宝,一本坏书比任何坏人都坏。

乙方:一个人的美好前途就在于他所选择的书籍的种类,如果他所选择的是有益的书籍,那么他的前途将一片光明,但如果他选择的是一本无益的书,那他的前途就是黑暗的。但如果他能及时悬崖勒马,改过自新,我相信他也能有美好的前途。所以说:“开卷未必有益”这一说法也并不是完全真确的。

甲方:是啊。书能给我们提供素材;提供‘墨水’;提供知识。当然,书的好处也可想而知。但是,大家一定都知道这个故事,有一个人,他用了一生的时间去学屠龙术,最后终于被他给学成了,但是,却找不到一条龙,学会的知识派不上用场,想必,书也要有所选择。

全国乙卷语文作文范文3

关键词:年度报告 问卷调查 理解程度

年度报告既反映了公司在过去期间的运营结果,对公司运营过程中的信息也作了描述,兼有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历史信息与未来信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年报的可读性研究是以年报为中心,独立于阅读者,单纯从年报角度评价其阅读难度,没有考虑年报阅读者的专业素质和综合分析能力。本文立足于年报阅读者角度,通过对不同学历专业与非专业人士的调查,来探讨年报使用者对年报的理解程度。

一、调查目的、对象及内容

本次调查的目的旨在了解我国年报使用者对上市公司年报的理解程度,被调查对象是那些看过年报的人士,包括在上市公司财务部、银行信贷部门、证券机构从业人员、股民等专业与非专业人士,并理应预先选定年报,要求测试者在指定时间内读完年报,然后再接受调查。考虑到社会工作人员在时间、意愿等实施条件方面的限制,因此,本次调查问卷内容没有针对具体年报,只涉及年报中的术语、指标的理解情况,利润质量、保值增值的简单评价、盈亏报表的简单识别等。

二、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向企业、银行、证券机构及某校会计专业在校三年级本科生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163份,全部有效。笔者首先选用不同难度的17个会计术语进行测试,并采用量表式问卷的计分方法。被测试对象认为自己“完全理解”的得3分,认为“基本理解,但不准确”的得2分,认为“知道一点”的得1分,“完全陌生”的不得分。最后将每组所有得分加总后求均值。代表不同专业水平及学历水平的各组回答得分见(表1)。

(1)会计术语。从(表1)可以看出,相应学历的专业组与非专业组之间的会计术语理解得分均值之差均高度显著:除在校学生外,专业组的理解程度大部分集中在70%。90%之间,非专业组的理解程度大部分集中在55%-70%之间;而同在专业组或非专业组,本科以下、本科以及具有硕士学历水平的被调查对象对会计术语的理解程度差别不大,说明对会计术语的理解程度主要受到个人专业的影响。在校学生对常用指标具有较高的理解水平,但对于没有在教科书中涉及的指标如“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总额”、“每股净资产”、“调整后每股净资产”、“市盈率”等指标理解程度较低,尤其是对“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这一指标,在校学生几乎没有人准确了解其含义。笔者在设计这一测试题时,考虑到17个专业术语难度不同,即使是专业人士也未必全部准确知道其含义,期望调查结果能够显示出差别,但由于部分被调查者没有对17个专业术语分别回答,导致同一个人对不同会计术语的理解程度差别不大。虽然差别不是很大,但还是能够看出,各组对“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调整后每股净产”、“递延税款”、“资本公积”、“市盈率”等术语的理解均值偏低。这就揭示了影响年报理解程度的一个因素,那就是会计术语的可读性问题。

(2)会计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当调查对象被问到:某公司在五个季度内将共计38,52亿元支付给其他公司的线路及网络费用确认为资本性支出,你认为此举对企业的影响是“无影响”、“有影响,但不知道具体影响”、“增加企业资产和利润”、“减少企业资产,增加利润”还是“增加企业资产、减少利润”时,代表不同专业和学历水平的各组回答“增加企业资产和利润”的比例见(表2)。从(表2)明显看出,回答“增加企业资产和利润”的比例,相应学历的专业组要高于非专业组,但总体上都不高,最高才达到53%,这表明相当多的人不了解会计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由此推测,在我国年报使用者中有相当多的人并不了解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企业的影响,因此也就难以从会计政策的选择上来评价企业利润质量和资产质量。

(3)会计报表理解程度。我们从某上市公司年报中摘录的一段文字,测试被考察对象的理解程度。该段文字如下:提前确认未实现的销售收入426万;漏结转成本2616万元;研发费用未计人当期损益1200万元;提前确认所得税返还收益300万;少计销售费用(广告费)1992万;未抵消存货中未实现的利润840万;其他220万;少提坏账准备4392万元;少计存货铁价准备2813万元;少计长期投资减值准备685万元。以上重大会计差错合计15484万元,追溯调整2000年度净利润-7168万元,2000年以前-427万元。从调整前的盈利2632万元到调整后的亏损8356万元。该题仍然采用了量表式问卷的计分方法,如被测试对象认为自己“完全理解”的得3分,认为“基本理解,但不准确”的得2分,认为“知道一点”的得1分,“完全陌生”的不得分。最后将每组所有得分加总后求均值。代表不同专业及学历水平的各组回答得分均值见(表3)。从(表3)可见,专业组对该段文字的理解程度明显高于非专业组,但在专业组或非专业组之间的不同学历之间并无明显差别,并且基本上不随着学历水平的下降而下降。由于该题答案完全由被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又因为没有生字,所以选择“基本理解,但不准确”的居多。

(4)利润质量识别。我们编制了甲、乙两个公司的利润构成简表见(表4),测试被调查对象对简单利润质量的识别能力。当调查对象被问到:甲、乙两个公司的利润质量是“无差别”、“甲较好”还是“乙较好”时,代表不同专业和学历水平的各组回答“乙较好”的比例见(表5)。从(表5)可以明显看出,回答“乙较好”的比例,相应学历的专业组要高于非专业组,但总体上都比较高,在69%~94%之间,这说明多数被调查对象具有对简单利润质量的判断能力。

(5)保值增值理解。我们笔者编制了甲、乙两个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见(表6),了解被调查者是否知道保值增值的判别。当调查对象被问到:甲、乙两个公司的保值增值情况是“甲乙无差别,均保值了”、“甲乙无差别,均增值了”、“甲、乙是否保值很难说”还是“甲保值但未增值,乙既保值又增值了”时,代表不同专业和学历水平的各组回答“甲保值但未增值,乙既保值又增值了”的比例见(表7)。从(表7)可以明显看出:回答“甲保值但未增值,乙既保值又增值了”的比例,相应学历的专业组要高于非专业组,非专业组不同学历的之间差别并不是很明显,专业组不同学历的之间差别相对比较明显。总体上看,除了在校生(因课堂讲过类似问题)回答正确的比例达到81%之外,其余回答正确的比例都不高,最低31%,最高才达到68%,这说明对于保值、增值的理解程度都不高。

(6)财务现状识别。我们选取了A、B、C三个公司的资产负债简表见(表8),了解被调查对象对企业财务状况最基本的识别。当调查对象被问到:A、B、C三个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情况是“看不出好坏”、“C最好,B次之,A最差”、“A最好,B次之,C最

差”、“B最好、C次之,A最差”、还是“C最好,A次之,B最差”时,代表不同专业和学历水平的各组回答“A最好,B次之,C最差”的比例见(表9)。从该表可以明显看出,回答“A最好,B次之,C最差”的比例总体上都不太高,集中在52%-76%之间,并且相应学历的专业组与非专业组之间以及各组不同学历的之间差别并不是很明显。这一结果表明约有半数以上的被测试对象能够根据三个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鉴别出盈利企业、亏损企业以及资不抵债企业。

(7)资产负债表理解。我们编制了一份明显存在问题的资产负债表见(表10),让被调查对象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测试被调查者对资产负债表的理解情况,看其是否真的理解报表。从返回的调查问卷看,大多数被调查对象没有回答这一问题,从为数不多的答案看,没有人能指出存在的全部问题。该题仍然采用了量表式问卷的计分方法,如被测试对象能够指出3个问题时得6分,指出两个问题时得4分,指出1个问题时得2分,最后将每组所有得分加总后求均值。代表不同专业及学历水平的各组回答得分均值见(表11)。从该表中可以看出每组得分均值都很低,最高2.2分,占总分的37%。说明总体水平较低。笔者将对该问题未作解答的无效问卷排除,对其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结果见(表12)。修正后最高均值才达到4分,占总分的67%,仍然说明总体水平较低,并且除了非专业组中本科以下学历组得最低分(17%)之外,专业组各不同学历的之间差别并不是很明显。由此推断,真正理解报表并能够从中看出问题的人并不多。

(二)结论

从对在企业、银行、证券机构等单位工作的相关专业人员调查结果及分析情况看,绝大多数人能够从利润的构成上对利润质量进行简单判断,但有相当部分人不能理解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企业的资产及利润的影响;大部分人能够识别盈亏报表,但对明显存在问题的报表却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说明上述人员对年报的理解程度总体上不高。另外,从上述结果也能看出,专业组相应学历的得分均值总体上要高于非专业组,由此可以判断对年报的理解程度受到个人专业的影响较大。

三、提高年报使用者阅读理解水平的对策

(一)大力普及年报相关知识

证券交易场所通常是股民集中的地方,证券交易公司可以经常举办各种讲座,对其股民进行相关的培训,尤其是在上市公司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如安排专家为股民剖析“银广夏”、“东方电子”的舞弊手法等,可以启发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数据真实性的判别思路。通过对“郑百文”利润结构的分析,可以让投资者对利润质量这一概念有所了解。证券交易公司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座,给投资者普及诸如利润质量:资产质量之类的相关知识,多给投资者几双火眼金睛,让哪些垃圾股退出市场,从而真正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为在校大学生开设《财务报告分析》课程

目前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虽然能够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并能够编制出三张会计报表。但由于三张报表之间数字钩稽关系的复杂性,他们未必能够真正了解报表数字背后的含义,更无法判断报表的真伪。会计专业学生尚且如此,非会计专业学生更不必说。在计算机和会计软件普及的今天,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已不再是会计工作的重点。因此,为在校大学生开设《财务报告分析》课程,不仅能够使会计专业学生消化、巩固和提高会计业务水平,拓展其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知识,而且能够让非会计专业学生了解财务报告中的数字含义,为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运用财务报表分析知识,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打下基础。

全国乙卷语文作文范文4

在此,笔者根据自身的生产经验经验,就YC/T330-2014《卷烟条与盒包装纸印刷品》谈一下自己的理解,与同行分享。为了便于描述,文中将 YC/T330-2014简称为新标准,将YC/T 330-2009简称为旧标准。

新标准“薄”了

相比旧标准,新标准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薄”了。旧标准的正文共有13页,而新标准的正文只有4页,足见其精简程度有多高。新标准“薄”了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对旧标准做了如下调整:

(1)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卷烟条与盒包装纸印刷品生产中应使用的溶剂范围”,并删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的规定;将“荧光性物质”指标修改为“D65荧光亮度”指标,并仅针对卷烟盒包装纸印刷品的背面;将外观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分开;删除了厚度、耐折性、转移包装纸、压痕挺度(纵向或横向)、交货水分、卷盘尺寸和数量指标、卷盘盒包装纸接头等指标。

(2)在检验方法中,增加了D65荧光亮度、卷烟包装标识2项指标的检验方法。

(3)取消了检验规则的有关内容。

(4)调整了包装、标志、运输以及贮存的相关内容。

从上述调整不难看出,新标准对旧标准的物理指标进行了淡化甚至取消,进而强化了安全指标。这主要是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新标准更“规范”了

新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术语、指标、检验方法等都更多地向已经有相关规定或定义的国家标准靠拢,这使得新标准更加规范化、简洁化,便于与现有相关国家标准保持统一。比如,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新标准中罗列的术语都直接引用现有国家标准中的相关定义;在检验方法中,很多方法都简化为按具体的某项或国家标准执行,这样描述既简洁,又与国家标准统一,使得新标准更加规范。

新标准指标分析

相比旧标准,新标准的指标具体有哪些变化?烟包生产企业需要重点注意哪些方面?下面加以分析。

(1)在[4.1.1]条款中,规定了卷烟条与盒包装纸印刷品生产中使用的溶剂范围。笔者认为这一规定是新标准中最大的亮点,其对相关生产企业将会产生一定影响。

在这个规定的范围内,共有12种溶剂,而在这12种溶剂中,仅有乙醇、异丙醇、乙酸乙酯、乙酸正丙酯、乙酸异丙酯、丙二醇甲醚6种溶剂属于YC 263-2008《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限量》中所规定的VOCs范围,其余6种溶剂并不属于这个范围,而且这6种溶剂在烟包生产企业现有设备上还不具备检测条件。

那么,按照目前的要求,剩余的正丙醇、丙二醇乙醚、丁二酸二甲酯、戊二酸二甲酯、己二酸二甲酯和2-丁酮6种溶剂是否限量?新标准中对此并未明确规定,而本次也未新版VOCs限量标准,所以只能认为当前还未限定。如果以后新版VOCs限量标准对这6种溶剂进行限量,无疑会对烟包生产企业现有设备、原辅材料产生一定影响。

(2)[4.2 外观指标]相比旧标准的外观指标要求,新标准精简了很多。旧标准的外观指标详细罗列了对印刷、压凹凸、烫印、上光等工艺的要求,很多数据都很明确;而新标准的要求则更加综合、简洁。

(3)[4.3 物理指标]中规定了商品条码符号等级、同差、裁切/模切尺寸偏差等指标。其中,新旧标准的差别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商品条码符号等级指标由旧标准的“≥2.0/06/670”改为“≥1.5/06/670”,要求降低了。

②将“荧光性物质”指标修改为“D65荧光亮度”指标,指标值更改为“≤1.0%”。

(4)[4.4]条款为“其他指标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为什么要罗列这一条呢?其意义就在于,虽然新标准删除了很多物理指标,但这些指标并不是不存在了,而是转移到了中烟公司和烟包生产企业的内部控制标准中。由于各中烟公司出于对产品质量的考虑,之前存在的物理指标不可能轻易放松或取消,因此对于烟包生产企业而言,质量控制的任务只会更重,而不会比以前更轻松。

全国乙卷语文作文范文5

一、文言断句:把握规律。重在“六看”

一看虚词。古人写文章,一般不用标点符号,虚词也就成了断句的重要标志。一般情况下,出现于句首的虚词有“唯”“盍”“夫”“惟”“凡”“窃”“顷之”“既而”“向之”“俄而”“已而”“未几”等,出现于句尾的虚词有“哉”“矣”“焉”“兮”“也”“耶”“欤”“乎”“耳”“而已”等。

二看对话。文言文在描写对话时,常常出现“日”“云”“言”等标志性词语。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

三看修辞。古人在写文章时非常严谨,讲究对仗工整,前后照应,喜欢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来增强气势。利用这一特点来断句,常常是断开一处,接着便可断开几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使用顶真修辞的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

四看文史。断句时需要注意的文史知识,主要包括人物的名、字、号、谥号、年号、官名等。

五看语法。考生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中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然后断句。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多由动词充当。谓语是句子的核心成分,考生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的位置及其与前后词语的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的准确率。

六看句式。在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句式需要特别注意。在遇到这些固定结构时,考生一定不要将其拆散。比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唯……是……”(唯余马首是瞻)、“如……何”(如太行王屋何)、“不亦……乎”(不亦君子乎)。

二、文化常识:分门别类,复习巩固

中国地域广阔,文化常识博大精深。考生只要对浩如烟海的文化常识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备考。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考生不妨考虑以下六种分类。

称谓。主要有“家”“舍”“愚”“贱”“敝”“鄙”等t称,对方的字、号、斋名、官名、爵名、谥号等敬称,还有“竖子、小子、黔首”等贱称。

官职、教育。对于官职,有升职、降职和平行调动等;自隋唐以来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央最高中枢政务机构,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对于科举,有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等;对于学校,地方学校为“庠”“序”。最高学府为“雍”“太学”(也称“国子监”),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

天干、地支。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年号、庙号。汉武帝继位后始有年号出现,始创年号元狩,此后形成制度。明清皇帝与此前的皇帝有所不同。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以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地理方位。“九州”“八荒”“四海”泛指中国,“中国”指中原地区。“江表”“江东”“江左”指长江以南地区。“关中”“关西”指函谷关以西地区,“郡”“县”表示行政区划。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

年龄。20岁,弱冠;30岁,而立;40岁,不惑;50岁,知天命;60岁,花甲;70岁,古稀;80岁、90岁,耄耋;100岁,期颐。

三、分析概括:知晓错误,对症下药

只有知晓分析概括题有哪些错误类型。清楚高考命题人员喜欢在哪些地方设置陷阱,考生才能对症下药来答题。

1.时序倒置,不分前后。文言文阅读题的原文一般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把一件或多件事情串联起来,刻画某个人物。有时,命题人员故意打乱顺序,设置陷阱。比如:2015年高考全国卷二中的“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有误。因为从原文“今被执矣”可知。皇帝已先于来护儿被抓,无力保护。

2.曲解词语,脱离语境。明明是这种意思,命题人员偏偏将文言词语的含义故意加以曲解,从而导致错误。比如:2016年高考全国卷三中的“后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错误,原文是“遂矫旨令二人致仕”,即“(权贵)假托皇上诏命,让两个人辞去官职”。

3.对象错误,张冠李戴。有时,命题人员将人物与事情错位搭配,故意将在甲人物身上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在乙身上发生的。比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中的“周访功绩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扬烈将军、厉武将军、龙骧将军等职务,成为一代名将”就属于张冠李戴,根据原文“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可知,“扬烈将军”是元帝封赏周访的官名,而“厉武将军”是其下属丁乾的官名。

4.强加因果,混淆关系。本来事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或者本来甲是原因。导致乙这一结果。可命题人员说事情之间有一定的因果联系。或者说乙是原因,导致甲这一结果。比如:2015年高考山东卷中的“并表明战胜敌人还需要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有误,按原文的表述,“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是将军得到国君充分信任后的结果。

5.表述失度,难以信服。原文作者对人和事的评价往往有轻重之分,命题人员却故意拔高或者贬低,导致表述失度,令人难以信服。比如:2015年高考重庆卷中的“巫师把人治死也很少受到谴责”错误,原文“终不一语加咎巫”的意思是“人们根本就不谴责巫师”。

6.无中生有,凭空添加。命题人员故意编造一些原文中根本不存在的事实,以此来干扰考生的思维。比如:2016年高考全国卷二中的“其中有些人因此遭到贬职或罢免”就属于无中生有。因为原文中没有说其中的大臣因此遭到贬职或罢免。

四、文言翻译:两个原则。八种方法

就考生而言,翻译文言文要牢记两个原则:“信”,就是翻译时要忠于原文。准确、贴切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达”。就是译句要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

全国乙卷语文作文范文6

说明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准确、简洁,要让读者一目了然,能清楚地知道所说明的事和物。议论文最大的特点体现在结构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要求论点要准确,论据要充分,论证要合理。

所以,地理非选择题的答题过程就很能体现说明文和议论文的特征和要求。考生只要有这样一个思路,在答非选择题的时候把说明文和议论文的特征及要求套用进去,就能使这类题迎刃而解。地理非选择题的题干要求往往有:指出…特征、说明…特征、简答、分析等有指令性的词语,我们可从这些指令性词语中得到要作答的方向,确定应套用说明文还是议论文。

说明文在试题当中的具体表现:

例如:2010浙江文综卷36: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答案:(1)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不利因素:天气多变。

在这里只需要说明纬度低,不需要阐释纬度低线速度大,节省燃料。答案也只说了海运便利,不必解释距海近,海运量大,便于对大型航天器的运输。答案也没有进一步地去描述地形平坦开阔和人口稀少如何对航天有利,因为没有必要。这就是高考地理非选择试题当中对说明文的应用。

议论文题材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题干中提出了论点,要求考生找出论据及要有论证过程。

例如,2010全国文综卷1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

本题(论点)题干已经给出即地形、气候利于葡萄种植。(论据)甲地位于图中罗讷河谷地,(论证)河流谷地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论据)甲地位于45°N附近在中高纬度地区,(论证)在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在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此题的论点——论据——论证前后呼应,结构严密,论证有力。

议论文题材的第二种,考题要求考生先答出观点(立论),然后自己找论据并加以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