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全文范例6篇

人之初性本善全文范文1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综观当 前的教育形势,举国上下正在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德育已得到高度的重视,教育界高举“德育领先”旗帜;智育在传统教学中有着深厚的根基,重视程度不言而喻;体育本着全民健身的宗旨,活动有声有势;劳动教育或许与生活实践比较密切,也相应受到越来载多的人的关注;然而,美育?……美育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此外,我们在谈论人文精神的时候,常常把人文精神定位在追求“真、善、美”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之最高层面上,在讨论艺术美的理论中,也常常谈到“真、善、美”三位一体的问题。怀特海曾经指出,初中数学是真、善、美的辩证统一。一个正确的初中数学理论,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真;初中数学理论不管离现实多远,最后总能找到它的实际用途,体现其为人类服务的价值取向,这是初中数学的善;初中数学理论本身的奇特、微妙、简洁有力以及建立这些理论时人的创造性思维这就是初中数学的美。而这些观点在初中数学过程中是否得到充分的体现吗?没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在此,不想夸大美育的作用,但是,作用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未能得到充分重视,确是深感遗憾。值得高兴的是,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讨论稿)已提出了初中数学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特别是“初中数学与文化”这一单元体现了初中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在美学方面,这种功能是鼓舞人们对初中数学的追求化为一种对完善的追求。基于此,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或许对中学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美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1.初中数学美的表现

美,作为现实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色彩变幻。鲜明性和新颖性,作为精神产品的初中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征。我们知道,初中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世界: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和谐、比例、整体和对称,我们可以感受到布局的合理,结构的严谨、关系的和谐以及形式的简洁。

初中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初中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初中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

经通过对初中数学美表现的研究,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初中数学中含有美的因素,初中数学发展受美育思想的影响,在此,可以借助古代哲学家、初中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2.初中数学美的功能

审美教育的范围正日益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人们不仅通过音乐,艺术,而且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得到美的

熏陶,美化精神的境界。美育,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初中数学美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初中数学美能够培养人们创造、发明初中数学的激情。

(2)初中数学美能启发人们探求真理的思路。

(3)初中数学美感有检验真理的作用。

(4)寓美于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初中数学美感能达到以美启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中数学美之教育途径

在科学美层次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和艺术一样,都有自己的美学特征,起着陶冶情操,完善思维品质的作用。其中包括:科学发现中的美学感悟,探索科学规律获得的愉悦,科学思维方法的美妙等诸多方面。科学美的发掘,可以通过种种渠道进行,包括视觉上的美,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讶美”,证明技巧运用中的“机智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的“实用美”,撰写小论文时的感受到的“创造美”。在中学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学初中数学教材内容的美,如概念之美、证明之美、体系之美、无限之美、平衡之美等方面加以探讨,带领学生进入初中数学美的乐园,陶冶精神情操,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当作为必要的审美示范,引导学生感知,欣赏初中数学美。另一方面,“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只有将美知识应用于实践,审能教育才有意义,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初中数学美之教育途径主要有二:一是展示美,二是应用美。其具体探究途径如下:

(1)展示隐含的美。

(2)挖掘初中数学美。

人之初性本善全文范文2

王艮继承了孔子“有教无类”这一传统。王艮认为,“容得天下人,然后能教得天下人。”他这里所说的“容”,并非指一般意思上的“宽容”,而是指教育对象上的一种包容,也就是要包容天下一切愿学之人,所以教育对象是不应当有差别的。王艮开始在家乡讲学时就在自家的门上写着:“此道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不以老幼贵贱贤愚,有志愿学者,传之。”(《年谱》)王艮的听众大多是邻里、乡人、盐民。后来随着王艮外出讲学,传授对象进一步扩大,有社会的上层人物,也有社会的下层人物。清末袁承业在重订王艮、王栋、王襞遗集时,费二年之力,编成《明儒王心斋先生弟子师承表》,虽如袁氏自谓“搜罗未广,遗漏颇多”,然亦可概见王艮的发展状况。“当时熏其德而善良者,陶人不止乐吾韩贞。樵人不止乐斋朱恕。一时士大夫航海而造先生之庐者,任其往来,启迪不倦,何异乎孔先师设教杏坛、群弟子四方毕至也哉。”(彭梅《王艮奠文》)赵贞吉在《王艮墓铭》中说:“先生接引人,无间隶仆。”或行商坐贾或乡村野老,或缙绅先生或衣冠大盗,一概迎而不拒。王艮学说的传播极为广泛,遍及十数省,受教育者不计其数,姓名可考的就有四百八十七人,不仅上白师保公卿,中及疆吏司道牧令,而且更多的是下层人民群众,其中有盐丁、农民、陶匠、樵夫等。当时我国东南一带家有王氏之书,人传安丰之学。与他的父亲一样,王襞也主张有教无类,同时他还提出了“倡大家学”(王元鼎《年谱纪略》)的思想主张,在他的弟子中亦有农工商贾,特别是像韩贞一样的平民百姓。

韩贞忠实地继承了王艮、王襞“有教无类”的传统,所以他的平民教育事业十分兴旺。对于韩贞讲学的盛况,陆西星在《哀东海处士乐吾韩公》中有一个描述:“闻风一时兴,门弟亦何盛。千年振遗响,木铎声甫静。”受王艮与王襞“有教无类”思想的影响,韩贞讲学对象“无问渔樵与工贾”。《乐吾韩先生遗事》中说:韩贞“倦倦以明道化人为己责,虽田夫、樵子,未尝不提命之。”孙复举在《敦请讲学呈文》中也说:“庶百姓之所顾安者安之,本县之所愿化百姓者,而此老声教之达易易矣。”只要愿意接受教育的,韩贞都有接受。韩贞的成人学子以工农商贾为多,也有绅士、大夫、官吏师从他,但更多的还是当地的平民百姓。在童蒙教育方面,他特别照顾穷困学生,照顾农夫、渔夫、盐民、穷苦人家子弟。对求学困难者免收束修,对求学真有进步者暂时封存束修,如学习退步不愿再学者则将束修如数退还人家。韩乐吾此举,乡邻称赞,世人惊异,名声大振,不少人不顾路途遥远,将孩童送到他的塾馆求学。对此,《乐吾先生行略》中也有记述:“凡来学者,不纳束修。间有以诚奉先生者,暂封存之,后有不善,即还其人。”这就使他的教育更具有广泛性、群众性和平民性。

后有不善归回仁

韩贞期望天下归王化,君民归尧舜,而不善之人回归仁,而教育的重要功能就是让那些不善之人恢复其仁善的品德,不孝之人恢复其固有的孝德。韩贞的这一思想与王艮、王襞的“复初说”是一致的。

王守仁认为,教育可以灭掉个人的私欲,保存各人固有的天理良知。他说“躁于其心者,其动妄;荡于其者,其视浮;歉于其心者,其气馁;忽于其心者,其貌惰;傲于其心者,其色矜。”人的“躁”“荡”“歉”“忽”“傲”主要是心不纯,教育可以使学习者陶冶“心学”和“道心”。而王艮则不同,他认为,所谓的“致良知”,其目的就是要恢复人最初的本性。

王艮在《复初说》中说:“诚心,复其不善之动而已矣。不善之动,妄也。妄复,则无妄矣。无妄,则诚矣。诚,则元事矣。故诚者,圣人之本。‘圣,诚而已矣。’是学至圣人,只复其不善之动而已矣。知不善之动者,良知也。知不善之动而复之,乃所谓‘致良知’,以复其初也。”(《复初说》)王艮的复初说是建立在他的气质杂性说基础上的。王艮在人性问题上继承了孟子的性善论,但他又认为,人生下来就有“气质杂性”。他说:“程子云:‘善固性也,恶亦不可非性;清固水也,浊亦不可非水。’此语未莹,恐误后学。孟子只说性善,盖善固性也,恶非性也,气质也,变其气质则性善矣。清固水也,浊非水也,泥沙也,去其泥沙则水清矣。”(《答问补遗》)在王艮看来,“恶”不是性,而是“气质杂性”,如同水中的泥沙不是水一样,“气质杂性”并不是真正的性。王艮对于张载的观点也不完全同意。他说:“张子云:‘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此语亦要善看,谓气质杂性,故日气质之性。”(《答问补遗》)在王艮看来,气质之性,即气质杂性。这种气质杂性并非人本有的性,但这种气质杂性,是可以变化的,其主要方法就是学习。他认为“言学不言气质”,就是说,通过学习教育就能改变人的气质,祛除气质杂性。“明得尽渣滓,便浑化。”(《答问补遗》)他坚信,如果教育能够真正发挥改变气质、祛除气质杂性、保持善心的作用,那么,由于人的进步而推进社会的整体进步,进而实现天下大治。所以王艮讲诚意,其根本目的是要人们端本复初。

人之初性本善全文范文3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

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5-0001-02

党的十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①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立足点,也是理解十报告精神的一把重要钥匙。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过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发展,我国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新阶段所显示出来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经济发展上看。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3万亿元”,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加,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粗放型增长付出了过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第二,从人民生活方面看,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但目前所达到的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而且平均数往往掩盖着不同社会阶层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按2010年的标准,全国仍有贫困人口2 688万人,而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 300元人民币/年),中国还有1.28亿人口。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卫生各方面还有不少困难。

第三,从发展的协调性方面看。“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税、金融、价格、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等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①同时要看到,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仍很明显,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发展基础、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不同决定了地区差距将会长期存在,发展不平衡仍然是突出矛盾。

第四,从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看。“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基层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同时要看到,我国政治体制还有不少亟待完善和发展的环节,这些不完善的方面是和扩大人民民主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需要通过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以解决。

第五,从文化建设方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然而,文化建设总体水平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适应,和我国的国际地位还不适应,还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第六,从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看。社会活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①。同时要看到,社会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民生方面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课题。

上述情况说明,我国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多亿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从21世纪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发展的诸多阶段性特征,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特征。从大的发展阶段看,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这个大的发展战略中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从根本上说,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深刻认识这一点,对于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客观中国国情判断,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我国从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100年时间,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该阶段的明显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与发达国家工业化相比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①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在经济上包括双重的任务:既要推进常规的工业化,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潮流。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落后,增长方式粗放,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还是初步的,科学技术水平、国民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第二,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①。虽然国家在促进协调发展方面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但是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从抑制差距扩大到逐步缩小差距,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还会长期存在。

第三,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经升至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只有5 414美元(2011年),② 仍居世界后列,排在第89位,②属于中等偏后收入国家。总量大表明国家有比较大的经济实力,人均少表明还是一个比较穷的国家。生产力的落后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限度。

第四,生产力的落后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尚未根本革除,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固有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有待加。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制度建设,逐步找到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以及适应经济基础变化要求的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

党的十之所以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之所以在阐述重大问题时再三强调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因为,认清当前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正确提出和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关键,是推进改革和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回顾历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脱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要求。“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①这就是党的十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深刻用意。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经之路

人之初性本善全文范文4

三字经 人性本善 人性本恶

《三字经》成书大约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关于《三字经》的作者及成书时期,史学上尚存争论,在此恕不予论及),后几经修改增删,与《百家姓》、《千字文》合称的“三百千”,成为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并千古流传。其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精髓,涉及教育、学习、伦理、道德、天文、地理、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知识,被人们誉为“袖里通鉴纲目”“千古一奇书”“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三字经》所宣传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主流学术观念和权威理论,这些观念和理论在不同时代为统治阶级所倡导,为当时社会所认同和遵循,因而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穿透力,而这些观念和理论逻辑起点则是蕴含在《三字经》中“人性本善”的法哲学思想,笔者拟就其中相关内容作一解析。

“人性”本指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品格,与法本不相干。然而,关于人性善恶的论述,却是中西方文化都绕不开的一个论题,更是法律思想家们进行立论时的逻辑起点。如亚里斯多德就认为,“人更接近于野兽而远离神灵,多数人生性愚昧、懒惰、贪婪、残忍”,“让一个人统治世界,等于在政治中混入兽性因素。而法律则能免除一切的影响,是理智的体现”。《三字经》也以“人之初,性本善”立论,开门见山地表明了其主张“人性本善”的哲学基本立场,还进一步指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先天本性大致一致,后天教养却千差万别。

人性“善”与“恶”,古今中外各执一词,在先秦时代,仅儒家内部就有“性善”和“性恶”两派截然不同的观点。其中以孟子为代表主张“人性本善”,在孟子看来,人具有先天的伦理性,“仁义礼智,非由外铄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zui)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尽心上》)等等,都是孟子所秉持的观点。而以荀子为代表主张“人性本恶”,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声称“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性恶》)儒家关于“性善”与“性恶”认识上的分歧,导致其在政治制度和法治思想上的分野。孟子以“性善”为逻辑起点,主张对人的“善端”或“善根”加强教育引导,要“扩而充之”,“导之以德”,教以孝悌,习以礼仪,否则即为“自贼”;而基于“性恶”理论的荀子则强调“礼法”的作用,主张“齐之以礼”、“克己复礼”,其理论依据在于,“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荀子・礼记》)。”

同属儒家学派,对人性的认识截然不同。《三字经》旗帜鲜明地采纳了孟子派的性善观而不是荀子的性恶观,其原因何在?笔者以为,其理由大概有三:

其一,受中国早期的神权政治传统影响。夏商以来,统治者秉持“天人感应”论,一直尊奉“上天”,国家的兴衰治乱均系“上天”干预的结果,即“天命”。周朝统治者更是提出“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政治主张,认为“上天”只有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一旦统治者“失德”,即失去“上天”的信任和庇护,将授命于新的有“德”者取而代之。这就要求统治者恭行天命,上尊天帝,下护百姓,做有德之君,强调用道德教化使天下百姓臣服,而非严刑峻法。周朝统治者此后又将“德”的具体内容加以丰富发展,形成内容广博的“礼”,作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之间尊崇的行为准则。这种把“德”与“刑”相结合的法治思想,成为后世历朝政治法律制度的模本。

其二,荀子学说偏离儒家轨道。前已述及,儒家学派中荀子一脉虽以儒学为本,也注重礼仪教化百姓,但基于“人性恶”这一预设前提,转而宣扬“礼者,法之枢要也”(《王霸》),主张“隆礼重法、则国有常”(《君道》),提倡通过礼、法对个人需要的限制――“制礼义以分之”,突出了规范性的礼的作用。如此看来,其“隆礼”是虚,“重法”是实。“这种思维取向,稍一转变就会变成韩非子的法家”由此导致有人对荀子思想归属儒家提出质疑。其弟子韩非继承了“性恶”论并加以阐发,成为战国末期名副其实的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但在嬴秦时期为李斯所利用,直至带来“焚书坑儒”、秦朝暴政等灾难性后果,让后世不得不对“性恶”论产生厌恶甚至反感。此后,荀子“隆礼重法”学说在后世儒家思想流传过程中几经涤荡,特别是汉代董仲舒继承孟子“仁政”思想和“民本”学说,并逐步渗入了道教和佛教学说,荀子的这种“性恶观”实质上已经完全被湮没了。

其三,同儒家学说发展运程相关。与先秦其他各派相比,儒家学派起源较早,然而其命运十分坎坷。先是春秋末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遭统治者冷遇而周游列国,继而与之学说一脉相承的孟子以“仁政”之说壮游天下,却因主张“民贵君轻”而为多数统治者所不容,秦灭六国后更是遭到“焚书坑儒”的厄运,及至汉初始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统治地位,但也仍未完全摆脱其他诸子思想特别是法家思潮的挤压(据《汉书・刑法志》记载,汉成帝时刑事立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大辟之刑千有余条,律令繁多,百有余万言”,足见法家思想的抬头),直至唐宋才得以为君臣上下及平民百姓所完全接受,成为当时统治思想的主流。而《三字经》成书时,宋代程朱理学将儒学思想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三字经》的初创者及后世修正者影响至深。

由于上述几点原因,导致《三字经》秉持“人性本善”的理论基点,主张对天下百姓实施道德教化和学习引导,通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强调对这种“善根”加以引导的重要性,还借“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等著名的历史故事指出激励后生“向善”应从小抓起,即所谓“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幼不学,老何为”。至于何者为“善”,孟子没有过多地阐述,后人对此也鲜有深究者。笔者以为,根据《三字经》的叙述,“善”渗透于人们的品格、知识、行为甚至个人价值目标等各个方面。具体而言,应当包含如下几个层次:

一是“善德”。这是对人内在修为的要求。《三字经》首先要求初学者胸怀“善德”,保持善根,即常怀“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以守“善端”(《孟子・公孙丑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要求知“义”、知“孝弟”(即悌,音ti,指兄弟友爱),这是最基本的和首要的,即所谓“首孝悌”;同时,“善德”还要求遵守其他基本的礼仪和伦理规范,以提高个人内在修为,而致“内圣”境界,包括“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伦十义”,即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友弟恭、长惠幼序、朋谊友信、君敬臣忠。

二是“善知”。这是对人学习内容和方法的要求。《三字经》认为“训蒙须讲究”,并为初学者开列了“书单”,包括孝经、四书、六经、五子、二十四史;但这并不是说要囫囵吞枣似的一股脑儿读下去,而是有所选择和先后顺序的,如“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又如,“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再如“经既明,方读子”、“经子通,读诸史”。这是因为中国古代视四书、孝经为正统思想,而六经则有所得失(《礼记・经解》: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至子、史、集则因受门派、朝代的影响其观点见仁见智,初学者辨别能力较差,如径行阅读,恐误入歧途,失之更大,故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及书中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取舍排序,以此保证学习者从中获取“善知”,其目的在于使之获得主流的正统的社会认知,沿着“善”的路径前行,保持“善性”,承继“性”善之源流脉络。这种教育模式逐步成为封建正统教育的基本模式,为后世历代所遵循。

三是“善行”。这是对人外在行为的要求。《三字经》不仅要求怀“善德”、习“善知”,还要求将“善德”外化为体现“善”的行动,“善知”应用于彰显“善”的实践,“善知”和“善德”源自于“幼而学”,“善行”则实践于“壮而行”。所谓“三纲五常”、“五伦十义”,不仅是对人们内心品性修齐的要求,更是将其付诸行动的倡导,用“善”的标准来指导人们的行动。不仅如此,《三字经》开篇还提到窦燕山的故事:窦禹钧曾“心术不正、心德不端”,虽三十而无子嗣,经其父托梦点拨后大行善举,兴办义学,广积善德,克己利人,终得五子,俱登科甲。这充分表明《三字经》在强调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更意在倡导“善行”。

四是“善治”。这是对人价值目标的要求。如果说“善行”是《三字经》关于“善”的理论的初步实践,“善治”则是“善”的终极目的。“善治”者,乃善良管理也,其实质是倡导以民为本,施行“仁政”,实现政治秩序的良性运行,永续和谐。《三字经》劝导学生“知某数,习某文”,“知孝悌”、明“经史”,以及尊崇“三纲五常”、“五伦十义”如此等等,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为“善治”服务的,被劝者依次实现“善德”、“善知”、“善行”和“善治”,以达“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目的,实现“上致君、下泽民”之宏愿。这与孟子所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是一脉相承的。

参考文献:

人之初性本善全文范文5

摘 要: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初中生处在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也比较活跃,更加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因此在这个阶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同时,落在教师肩上的责任也异常艰巨。主要围绕初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分为四个部分来探讨这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内在的优秀品质。第二部分主要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在帮助学生顺利进行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主要讨论思想政治教育对国家培养四有青年的重要意义。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内容,并且提出几点个人见解。

关键词:优秀品质;社会化;四有青年

一、培养学生内在优秀品质

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这告诉我们人的本性都是美好的,都是向善的,初中生也是如此。尽管对于“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争论从未得出过定论,但是作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坚信共产主义理想的公民和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志青年,我们还是应该相信人性本善,而且经过日后的学习,人的品行与道德修养是会逐渐提升的,大多数人会朝着善的方向前行。作为初中生,经过小学阶段的教育,已形成了最基本的概念,也就是要做一个好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对于学生来说,这是无上的光荣。年纪小的初中生,内心还非常纯净,想法也非常简单,有着对于真诚、善良以及美好的向往,但是学生仅仅通过自己的感觉却很难发现,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而引导的最好方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和平时的实践教学环节。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学习、了解进而去发掘自己内心的向往。这个阶段的学生是很容易受到影响的,所以,老师的首要任务是以先进的思想、优秀的品德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不断改进自我,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层次。老师要提防那些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思想或事物,及时发现问题并与学生进行沟通,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引导学生发展正确的思想,培养学生内在的优秀品质。同时,这也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所能达到的效果。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不可或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帮助学生顺利进行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社会化,个体学习社会中的标准、规范、价值和所期望的行为。个体的社会化是一种持续终身的经验。社会化是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持续的过程,对于每个个体来讲,社会化是人生的全部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又分为很多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在不同阶段,社会对于个人的期望也有所不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少年社会化的关键阶段,是学习社会规范、学习文化知识的关键时期。所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会传授给学生知识文化,充实学生的头脑,让学生学会判断和思考;另一方面,也逐渐教学生适应社会,学习社会规范,培养规则意识,以顺利融入和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以及在将来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因而,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健全学生的性格和人格,规范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并在该阶段社会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平稳过渡,以达成该阶段社会化的目标。

三、为国家培育四有青年

“四有青年”,简而言之,就是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这也是中国所有青少年共同的奋斗目标。而这“四有”都离不开思想品德的教育。首先,有理想。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有着共产主义理想,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树立信仰,并结合我们的社会理想去构建自己的个人理想。第二,有道德。思想品德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教育学生遵守道德,提高自我道德操守。第三,有文化。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文化、各项制度以及最基本的法律概念,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第四,有纪律。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帮助学生顺利进行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规则意识,健全法律概念等等,让学生懂得遵守纪律。

总之,初中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可以培养学生内在的优秀品质,让学生逐渐向善。第二,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的各项要求,并且逐渐完善自我,培养健全的人格。第三,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还可以在培养四有青年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让学生逐渐朝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吕h.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昆明市某中学为例[D].云南师范大学,2015.

[2]李娇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人之初性本善全文范文6

各区教育局,市直属学校: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天津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津政发〔2016〕12号)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深化我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构建公平公正、科学高效的考试招生制度;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改进学生培养模式和教育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坚持正确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确保公平公正。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宏观管理,完善规则程序,健全监督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为学生创造平等升学的机会。

3.推进综合改革。坚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根据区域特点,协同推进学校管理、课程实施、考试命题、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等综合改革,做好各项改革的衔接配套工作,使课程、教学、考试、招生工作有机衔接,积极稳妥推进,分步渐进实施。

(三)改革目标

从2019年新入学初中一年级开始实施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到2022年左右初步建立起科学、公平、具有天津特点,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形成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考试招生制度。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继续实行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招生"两考合一"考试,进一步完善天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考试成绩以分数或等级形式呈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实际,确定具体的考试方式和方法。

1.考试科目及成绩呈现方式。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听力)、体育与健康、化学(含实验)、物理(含实验)、历史、道德与法治、地理、生物(含实验)、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等13门课程。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化学、物理、历史、道德与法治科目成绩以原始分呈现,总分值800分。

地理、生物科目成绩以"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呈现。

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考查,以及化学、物理、生物3科实验操作考查,成绩均以"合格""不合格"的形式呈现。

2.考试组织实施。语文、数学、外语、化学、物理科目,以及地理、生物科目均实行闭卷考试;历史、道德与法治两科实行开卷考试;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

体育与健康中的平时成绩按全市统一要求,分区统一组织,各中学具体实施;测试部分实行现场考试方式,由全市统一组织安排,分区具体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3科考查,以及化学、物理、生物3科单设的实验操作考查,由全市制定统一要求,以书面笔试和技能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各区统一组织,各中学具体实施。

3.考试命题。充分发挥考试命题的育人导向作用,在考试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及难度水平,科学设计试题内容,注重基础性,体现时代性,突出综合性,反映地方性;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突出能力导向,注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规范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1.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天津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天津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细化和完善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充分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察初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和突出表现。

从初中入学起,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成长记录。初中学校和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学校成立评审小组,每学期末对学生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公示。规范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电子档案,健全客观、真实、准确记录信息的保障机制。

2.推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初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指导,促进学生发展进步。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引导初中学校开展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结合我市实际,积极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

1.规范考试加分。根据教育部、国家民委等《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教学〔2014〕17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的要求,进一步减少、规范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加分项目;严格认定程序,强化监督管理,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

2.完善录取机制。坚持科学的评价导向,积极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机制,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等顽瘴痼疾。继续实行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辖区初中学校的办法,推荐比例不少于50%,招生名额适当向农村初中倾斜。探索高中学校自主招生机制,给有条件的高中学校一定的招生名额,进行综合评价录取;严格规范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办法和程序。强化监督,确保招生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3.开展改革实验。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选择有条件的区和学校开展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实验;积极探索高中学校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的途径与办法;完善"3+2"中职、高职衔接招生机制。及时调整充实、总结完善试点经验。

4.坚持普职并重。加强学生发展指导,按照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切实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工作,鼓励和引导动手能力强、职业倾向明显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探索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分配办法。畅通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渠道,推动普职融通,支持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在课程、师资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

5.做好信息公开。进一步完善招生管理制度,切实规范学校招生行为,维护招生秩序。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考试招生政策、招生计划、考生资格、录取结果等信息,接受考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监督。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考试招生工作的领导。完善市、区两级考试招生组织机构建设,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统筹规划,进一步明确任务和要求,建立有效工作机制,有序推进各项改革,切实抓好落实。

(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严格落实天津市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门课程,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严禁压缩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的课时。各级教科研部门要切实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专业服务。初中学校的干部教师要进一步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落实育人目标。

(三)健全保障机制

加强考试命题研究和学业质量评估,严格考试招生管理,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及考务管理平台,完善违纪举报受理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招生录取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四)做好宣传指导

加强宣传,及时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让公众了解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意义、内容和相关政策。加强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和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免费教育等惠民政策的宣传,为推进改革、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附件:

1.天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附件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的相关要求和精神,并与《天津市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相配套,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坚持全科开考,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发挥教学导向作用,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确保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坚持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减轻学生重复备考的负担和压力。坚持文理兼顾,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录取计分科目设置和科目计分分值设置上,注重学科均衡和历史沿革。

二、考试科目、形式与分值

(一)科目设置

设置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听力)、体育与健康、化学(含实验)、物理(含实验)、历史、道德与法治、地理、生物(含实验)、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等13门课程。

(二)考试形式

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听力)、化学、物理、地理、生物实行闭卷书面笔试,历史、道德与法治实行开卷书面笔试;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其中,化学和物理、历史和道德与法治、地理和生物实行合场考试。

体育与健康包括平时和统一测试两个部分。平时部分按全市统一要求,分区统一组织,各中学具体实施;统一测试部分实行现场考试方式,由全市统一组织安排,分区具体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3科考查和化学、物理、生物3科单设的实验操作考查,根据全市统一要求,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以书面笔试和技能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各区统一组织,各中学具体实施。

(三)分值与时长

语文分值120分,时长120分钟;数学分值120分,时长100分钟;外语分值120分,时长100分钟;体育与健康分值40分;化学和物理总分值200分(化学100分、物理100分),时长120分钟;历史和道德与法治总分值200分(历史100分、道德与法治100分),时长120分钟;地理和生物总分值200分(地理100分、生物100分),时长120分钟。

三、考试组织与实施

(一)考试对象

具有本市学籍的初中阶段学生或不具有本市学籍但持有本市户口需在本市升学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均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

(二)报名方式

具有本市学籍的初中阶段学生通过所在学校集体报名。

不具有本市学籍但持有本市户口需在本市升学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在户口所在区报名。

(三)时间安排

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3科考查和化学、物理、生物3科单设的实验操作考查按照“学完即考”的原则,在相关科目教学计划完成后进行考试。所有科目应在九年级下学期5月底之前组织实施完毕。

体育与健康考试在九年级下学期5月底之前组织实施完毕。

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听力)、化学、物理考试在九年级下学期6月第三周周六、周日进行。

历史、道德与法治考试在九年级下学期6月第四周周一上午进行。

地理、生物考试在八年级下学期6月第四周周一下午进行。

(四)考务管理

试卷管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试题在启封并使用完毕前按国家机密级事项管理;答案及评分参考在考试结束前按国家机密级事项管理。

考点设置。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听力)、化学、物理、历史、道德与法治、地理、生物等科目考试,安排在标准化考点进行。按照国家教育考试的标准和要求,规范考场设置和实施程序。

违规处理。加强安全保密,健全诚信机制,严肃考风考纪,对考试作弊等违规行为,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等有关规定处理。

四、考试成绩呈现与应用

(一)成绩呈现方式

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听力)、体育与健康、化学、物理、历史、道德与法治成绩以原始分呈现,总分值800分。

地理、生物成绩以“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形式呈现。

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考查,以及化学、物理、生物3科单设的实验操作考查,成绩均以“合格”“不合格”的形式呈现。

(二)成绩认定

不具有本市学籍但持有本市户口的学生,若已参加外省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可持学校出具的成绩证明,申请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3科考查以及化学、物理、生物3科实验操作考查的成绩认定。其它科目成绩不予认定。

(三)考试成绩应用

初中毕业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基本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含考查)成绩合格,以及综合素质评价合格者,准予毕业,由区级教育行政部门授予初中毕业证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含考查)成绩未达到毕业标准的学生可参加由各区组织的补考。

升学依据。以原始分呈现的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听力)、体育与健康、化学、物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成绩和以等级呈现的地理、生物的成绩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基本依据。

质量评估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检测、评估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是衡量初中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认识,建立健全改革领导机构,强化政府统筹协调,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切实做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与实施工作。

(二)健全保障机制

加强考试机构的考务组织、招生录取等基本能力建设;加大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经费投入;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开展试卷评估和分析,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严格执行试题命题、试卷印刷与运送、试卷与答卷保管等环节的保密要求,确保试题、试卷安全。

(三)加强宣传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