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教案范例6篇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教案范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儿科学;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素质教育也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而典型案例教学法是素质教育的主要体现。临床医学是建立在解剖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之上的,属于自然科学,但它的实践对象是人,人最大的特性是社会性,又属于社会科学,这就决定了现代医学不仅仅是技术的载体,还是一组范畴构成的精神张力的生命感,它是科学与人文的交织与冲突。医学生的教育有着其特殊性,需要理论结合实际,随着教学观念的不断改变,教学评价体系也较之以往不断进行着改革。临床医学的教师必须不断地去优化临床教学方法,才能使临床教学不枯燥,一直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探索、发现、总结一种生动活泼、科学合理、浅显易懂的教学模式,从而赋予传统教学模式以新的内涵,典型案例教学法是这种探索、发现的总结,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

儿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儿科学的学习以基础课、专业课、见习及实习后毕业的形式进行[1]。随着社会发展,在传统的 “粉笔+黑板”的单调的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幻灯片制作,通过多媒体,运用图像、声音、视频等,使理论知识更加形象和生动。但其专业理论教学仍采取以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容易脱节,学生自我思考的机会极少,只能被动地、填鸭式地跟从教师的思路去理解,使学生在临床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的培养方面有很大的欠缺。但现实中医生最为重要的技能恰恰就是独立自主的分析病因,从而采取对应的治疗手段。随着儿童患者及其监护人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医学生在儿科见习、实习期间个人或者自主学习的机会越发减少,实习质量得不到保证。

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医学院校的教学形式比较灵活、科学,典型案例教学法就是欧美发达国家很多学校纷纷采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采用和推广让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和丰富,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归纳和总结。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预选一些本专业的典型案例,在理论课结束后即给予学生,并开出相关参考书目,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仔细地分析研究这些典型案例,结合理论教学和相关的参考书目,重点解决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等问题,自我归纳、总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将更多时间用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讨论,教师不再完全充当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分析病例。最后对讨论案例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学生讨论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以更为互动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消化书本知识。

儿科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案例为先导。模拟现实场景,化无形为有形,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紧紧地联系起来,重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处理疾病的能力。典型的临床案例充满探索趣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日后良好的临床工作习惯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典型案例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由配角转为课堂的主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明显加强,扩展了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对此,国内部分学者也进行了一定规模的试验,通过采用传统教学法与典型案例教学法对照试验。在学期末,采用考试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数据,结果显示:无论是理论考试成绩还是病案分析成绩均有显著性差异[2][3]。发现典型案例教学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迪临床思维、锻炼分析能力、理论与临床联系和对重点及难点的理解、巩固理论知识等方面很有帮助,对于广大的医学生今后进入临床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在应用典型案例教学法在儿科的教学中,应注意:①典型案例教学法一般需要较多的时间,对教师和学员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在案例选择中,应有较为完善的总体规划,精心选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案例,在保持案例的真实性、针对性、趣味性的同时,能准确地表达课程的理论知识,满足教学的需要,且能达到很好的效果。②讨论题要准确,富有启发性[4]。教师要及时有效地引导,起到一种“导演”的作用,引导学生在病案复杂的材料中,运用儿科学中相关理论知识、原理和方法对病案进行分析和讨论,以便获得疾病的处理知识,使得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及掌握儿科学书本的理论知识。

而在案例的选择上尤其要注意:①要将儿科学的医学科学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医生是一个有着广泛兴趣和真实感受的具有社会属性的人,他不是一架医疗机器,只有这样,他才能不把坐在他面前的病人当做有生理上或心理上疾病的人,而是一个完整的人。②要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儿科学的任务是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内容复杂,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很多,治疗对象情况也比较复杂,所以,教师必须根据理论教学的内容,精心挑选、整理出代表性较强的儿科教学临床案例。这样将儿科学理论与临床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才能使同学们在活跃、轻松的氛围中,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③选取的案例要有典型性。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和高科技辅助工具的医学广泛应用,加之环境因素的影响,儿科疾病从病种和诊疗方式上较之过去也有了不小的变化。因此案例的选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典型案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多方面、不同角度地去分析判断,选取不同的诊疗手段,再加以教师的分析。这样,通过案例教学,就能从典型案例中,抓住相关疾病诊疗的要点。④针对性要强。典型案例应有意识地选取具体生动和形象的典型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地去调查研究病史和分析评价病因,这样也更有利于对选取案例中的重点、难点环节的认识和掌握。⑤选取的案例需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中国医改和现实经济情况,国外的一些典型案例未必适合中国的国情,国外的处理病情的手段也未必适合在国内采用。因此,在选取相关典型案例的同时,要适当地对案例进行修改,同时,要多选取国内发生的典型案例。

开国大典教案范文2

(一)实践教学课程很少,难以满足国际法教学需要学生通过在社会中的实践,自身完成法律社会调查报告或者毕业作业,由授课教师指导学生怎样撰写调查报告、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调查报告中的调查内容,这是目前开放教育学生的主要法学实践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法学实践内容单一,由于部分学生所在学区经济、文化水平较低,很多地区中的学生实际接触国际事务的机会很少。

(二)国际法教学案例陈旧、教学资源老化1.教程中案例陈旧。开放教育国际法教程中所涉及到的案例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许多案例都是十凡年前的国际案例,现在的学生不能够充分理解当时的国际背景,很难掌握其中的国际法理论知识。2.教学资源更新速度慢。各地方开放教育国际法课程网上教学资源中的典型案例都很相似,基本都是为了学生能够应对期末考试而上传的教学案例。

(三)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差。首先,学生实际生活中通过自身寻求国际法学习环境的机会很难他们需要教师给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其次,国际法主要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如国内法紧密与实用,加之有些国际法知识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因而一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透难懂的知识点,法律条文等内容,是值得国际法授课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

二、对开放教育国际法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一)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讲授《国际法》课程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运用国际法来保护我们国家的利益和私人的利益。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并能对国际现状有客观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以国家为本位的理念,找到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使其真正明确学习《国际法》的重要意义。随着《国际法》理论的不断发展,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开放教育的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利用开放教育的教学优势不断创新教学方法1.邮箱、QQ是现代学生普遍采用的交流方式。目前,很多开放教育辅导员老师都采用这种快捷方式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国际法课程可以采纳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利用邮箱、QQ等现代交流方式对学生进行课程指导,在这里教师能够给学生一个完全自由思考的空间,而不是对学生过多的限制和说教,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消化知识,很好的掌握国际法中的法律知识。2.采用小组学习讨论的方法,开展学期内典型案例或重要法条的研讨活动。具体实施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随机讨论,可以在面授课堂采用,也可以在网络教学中实施,或者是通过建立QQ群进行实时讨论。

(三)加大与高校合作力度,共享模拟法庭课程。开放教育应该与一些高校合作,让学生能够共享到高校的模拟法庭课程。目前,国内许多高校的模拟法庭的配套设施都很完善,一些学校开展的模拟法庭非常逼真,能够很好的巩固国际法课程的专业知识点,深入的探讨面授课程中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把一些经典的案例依照模拟法庭程序进行重现和模拟。通过学生扮演具体的角色,即原告、被告、法官、双方当事人的人和有关证人,对案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提高学生的法学分析能力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使得学生增强法学学习兴趣、很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素质。

(四)为学生开拓在社会中进行法律实践、法律调查基地。开放教育的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法律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很少,学校应该从学生自身的需求出发,利用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合作,为学生开拓更多的学习空间,现在学生的社会调查,多数是敷衍了事,没有很好的投入到实际学习的氛围中,因此,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课程中不断增加法律实践和法律调查的机会。

(五)及时更新国际法教材中的案例并做好案例教学。学生在实践中吸收自身所学的知识,领悟面授课程所体现的法学理论的同时,教师更应该注重教学实践和经典国际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断在面授课程或网络课程等多媒体教学中贯穿最新的、最典型的国际案例。一方面,广大开放教育法学专家应该及时对当前的教材进行修订与增补,多编纂一些新的,与国际法的发展、与当今社会的现状联系紧密的案例教材。另一方面,教师的备课不仅是要熟悉掌握教程的知识,还应加大对国际重要事件的关注力度,整理成最典型的案例,在不同的教学层次和过程中,恰当的教授给电大学生。

开国大典教案范文3

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

——新任领导干部廉政谈话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首先,向在座的各位表示祝贺。按照程序,你们已经成为我市县处级领导干部。就地级市来说,你们已经成为“高级”干部了,所以,今天我们特别召开这次新提拔县处级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刚才,市纪委的X书记和你们做了深刻的交流。下面,我结合自身实际,结合我市干部队伍现状和以往的经验,与大家交流一下如何“以案为鉴”,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

权力意味着责任,责任意味着担当。身处改革发展爬坡过坎、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党员干部走上新岗位,遇到的利益、矛盾和诱惑会更多,能不能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以公正之心化解矛盾、以警惕之心处理诱惑,考验着党员干部的定力。对干部开展任前廉政谈话,就是要及时提醒、早打招呼,督促他们系好履新的第一颗“风纪扣”,防患于未然。刚才,我们集中观看了我市查处的X违纪违法犯罪案例,还观看了省纪委查办的X违纪违法犯罪案例。

当前,通过典型案例教学,已成为各级党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的必备课,也是最直接、最直观、最有力、最有效的一种教育形式。通过典型案例教育,党员领导干部能够做到以案为鉴、对照自省、汲取教训、警钟长鸣,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绷紧纪律之弦。如何做好以案为鉴,发挥“案鉴”的最大效果、最佳效应?请你们到新的岗位上后,结合各自工作职责,建议通过“议案明纪”“以案普法”“以案施教”“以案促改”四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切实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防线,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

做好“以案明纪”,就是通过典型案例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做到用权当戒。“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典型案例教育的过程就是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讲纪律、守规矩”意识的过程。典型案例一般具有较强的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影响力大、可鉴性高。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剖析,让人们能够较全面地弄清一个人、一名党员干部违规违纪,以及走向违法犯罪的“轨迹”“历程”。其中涉及了哪几条“纪律要求”,违反了哪些党规党纪,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增强纪律和规矩意识,时刻牢记“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理性用权;时刻牢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为民用权;时刻牢记权力是把“双刃剑”,有权不乱为,用权当有戒。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切实“以案为鉴”“以案明纪”,做到时时守纪律、事事讲规矩,如此才能形成讲纪律守规矩的“头雁效应”,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

做好“以案普法”,就是通过典型案例教学,加强对党员干部法律普及,做到行有所戒。“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全面的战略部署。党的指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谁执法谁普法”。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者、执行者,首先要带头学法知法懂法护法。通过典型案例教育,能够更好地再次对党员干部进行一次法制宣传教育,法治精神洗礼,切实“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增强对法治的敬畏,做到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考虑到是否违纪违法;把法律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不钻法律“空子”,不跟法律规矩“躲猫猫”,不游戏法律,切实做到行有所戒、依法办事。

做好“以案施教”,就是通过身边案例教育,用“身边案”教育“身边人”,做到引以为戒。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是永恒主题,党员干部教育是永远的课题。教育的目的一致,教育的方法不同。用身边人案例教育“身边人”,应当说是警示作用最强、警示效果最好的一种教育方式,能够取得“处理一个、教育一片、警醒一方”的良好效果。用好“身边教育”就要上好警示“公开课”,建立职务犯罪案件庭审旁听机制,让党员干部走进庭审现场旁听,亲眼看到昔日的同事、熟人站在被告席上接受法律的审判,亲耳听到他们沉痛的忏悔,亲身体验“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含义,引导党员干部以案为鉴,筑牢廉洁防线。同时各级党组织要通过组织党员干部现场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拘留所、看守所等场所,“零距离”感受违纪违法惨痛教训,以案施教、以案促防,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另外,要通过编写“身边人”典型案例教材,拍摄制作警示教育片,提醒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做好“以案促改”,就是通过典型案例启发,“对照”问题查找“风险点”,做好全面鉴戒。既要有心灵的触动,更要有具体的整改行动。要提升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推进以案促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典型案例,以案为鉴,以案为镜,防患未然。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要负起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通过理论武装“补补钙”、通过案例教育“敲敲钟”,唱念纪律“紧箍咒”、扎紧制度“铁笼子”,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要通过深入剖析典型案例,细致梳理典型案件发生的全过程,找准案件的关键环节,发现岗位廉政风险点,形成可整改的漏洞或问题清单。要坚持标本兼治,各级部门党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负总责,靠前指挥;领导班子成员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对照主责主业,对照案例认真查找党员干部个人和本部门、本单位、本系统的“风险点”“漏洞处”,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带头抓好自身和管辖范围内的以案促改工作。

开国大典教案范文4

二期计划及调整

依据此三项目标,该计划办公室设立了拓展台湾数字典藏、推动人文社会经济与产业的发展,推动国际合作交流网络3个主轴计划,以及技术研发、网络核心平台两个核心计划。主轴分项计划涉及推动各项工作以达成计划的总体目标,并在核心分项资源的提供下,与典藏专业领域的各种文化、教育、研究机构以及产业应用建立连结、互动与对话,并进一步与国际合作伙伴相互交流。核心分项计划通过技术与内容的互相协调,整合前端的产出与后勤支持工作,提供主轴分项计划关键的生产力与竞争力要素,因此在第一期计划执行过程中,属于跨分项、整合不同机构间的重要工作,例如联合目录、公共展示系统、异地备份系统、标准规范以及创新技术与平台,都在此双核心分项计划中以协同合作的方式进行。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2007年1月,台当局“立法院科技及资讯委员会”认为,将台湾重要典藏文物加以数字化毕竟只是数字内容产业的起点,为落实数字典藏与数字学习资讯的知识化与社会化,朝知识社会的发展与构建,进而实现提升台湾竞争力的终极效益,有必要将“数字典藏国家型科技计划”与晚一年实施的“数字学习国家型科技计划”合二为一。

整合后的所谓“数字典藏与数字学习国家型科技计划”于2008年开始执行,至2012年结束。以“典藏多样台湾,深化数字学习”为总体目标,并致力达到如下的子目标:呈现台湾多元文化与生物多样性;应用数典内容与科技促进产业、教育、研究与社会发展;储备数字关连产业发展的基础资源;深化数字学习在正规教育及终身学习的应用;奠定华语文数字教学的国际地位;推动数字典藏与学习成果国际化、建立国际合作网络。共有中研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教育部”、“新闻局”、“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原住民族委员会”、“国科会”、“国史馆”、博物院等20个“部会”机构参与。

该计划团队设置总主持人一人,共同主持人两人;计划办公室有主任一人,负责整体计划办公室运作事宜,向总计划共同主持人负责。计划办公室之上设有指导小组、咨议小组。此外,计划办公室还设有审查小组、工作小组,依据权责内容分级审视该计划的运作。

“国科会”希望通过这些“部会”和机构的参与,能够扩大该计划对于整体资讯社会的影响力,在一期典藏文物、精致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更多强调本土内涵、呈现台湾文化多样性脉络、彰显台湾的文化主体性,从最底层的数字化档案、整合深度后设数据描述的文化内容、开发技术与创意结合的应用,呈现台湾文化在人文领域、社会领域、自然环境领域的多样性脉络,全面性地将典藏与学习、内容与技术融入到产业、教育、研究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并结合可持续经营的商业模式,将台湾丰富深邃的数字内容带向国际舞台,与世界建立平等互惠、合作创造的有机连结与创意互动,最终达到提升台湾竞争力的终极效益。

核心分项计划内容

该计划共设置了“拓展台湾数字典藏”、“数字技术研发与整合”、“数字核心平台”、“数字典藏与学习之学术与社会应用推广”、“数字典藏与学习之产业发展与推动”、“数字教育与网络学习”、“语文数字教学”及“数字典藏与学习的海外推展暨国际合作计划”等8个核心分项计划。各分项计划分别设有分项计划主持人、共同主持人若干名,及专案经理与助理若干名,负责该计划的整体各项事务运作。其中与数字典藏内容有关的分项计划有:

“拓展台湾数字典藏计划” 主要目标是建立呈现台湾文化、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多样性的数字内容,并将基础的数字化产出提供各分项计划进行加值应用(包括教育、商业及学术研究等)。主要任务是提供方便的参与渠道,扩大数字典藏参与对象,推广数字化标准与经验共享,降低数字典藏的建设成本,以深化加值为导向推动跨机构之计划合作等。在“典藏台湾多样性”的大目标下,向民间公私营部门和机构公开征选数字内容,其所涉及的领域包括台湾自然、考古、语言文字、地理、族群文化、历史、经济与民主历程、艺术与美学、民间生活等。除了针对各种数字化物件、数位化工作流程及技术,结合国际标准,兼顾本土化的需求,形成岛内外相关领域的典范之外,未来还希望跨自然与人文、文化与科技领域,系统性的整合岛内数字资源,提供各知识领域的数字典藏内容素材,促进全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

“数字技术研发与整合”

主要目标为整合技术平台,发展先进数字典藏及数字学习技术。主要任务是开展数字化技术研发,并提供内容典藏计划资讯技术相关咨询以及支援各项服务需求。主要研究方向分别是:多媒体技术、影音处理技术、语言处理技术、后设数据、缺字与异体字、系统整合服务以及数字学习环境与工具开发等。通过研发典藏系统所需的相关工具及拟定数字典藏相关规范,并配合未来无线网络与多媒体发展趋势,研发先进数字典藏资讯技术,建立技术支援与服务能量等,促进数字学习相关产业的发展,数字学习环境与工具开发子计划,通过成立大型研究团队及研究中心,整合岛内的研究资源,以促进数字学习领域更深入的研究与发展。

“数字核心平台计划”

主要目的是协助计划办公室建立并维持整体计划运作的基础架构,与整合、维护、展示及保存全体计划产出的数字资料,并以追求自动化的计划办公室运作及最佳化的数字资料检索、呈现与保存为主要目标。主要任务是筹办年度成果展、建立办公室自动化系统、维护资料室及出版推广工作,以提供共通性核心服务;建立联合目录,以整合数字资料检索平台;规划成果展示平台,以促使计划成果展示多元化、大众化、精致化及国际化;建立异地备份长期保存机制,为数字化资料的长期保存提供一致化的使用界面,以达成计划成果可持续保存与经营的目标。

“数字典藏与学习之学术与社会应用推广”

主要目标为促成数字典藏与学习之内容与技术融入文化、学术、社会和教育,健全数字典藏与学习的使用环境及推动社会大众、学术界及研究单位等各界使用者运用数字典藏与学习的经验与知识,进而协助上述群体经营共同创作的公共园地。主要任务为整合协调与策略拟定、成果管理与跨单位团队合作,在岛内推广数字典藏并与海外交流,同时推动盘点暨法律咨询、商业竞赛、海外推广、应用竞赛与教案设计比赛等应用推广专案。

“数字典藏与学习之产业发展与推动”

主要目标是厚植数字学习与典藏厂商核心能力,创新学习服务经营模式,并有效运用奖励刺激增加市场需求,辅导企业提升数字学习的应用成效。主要任务为:运用台湾目前数字学习学术研究居全球领先地位,及企业产品能力已达一定品质的优势,辅导并协助厂商将学术研究成果产品化,创造产学合作最佳价值;结合新兴科技与应用,研究新兴数字学习内容与服务的商业模式;建立学习产业链(包括载具、行销渠道、出版业等),协助出版业或载具业者与数字学习业者合作,促使异业整合; 推动数字学习业者协助补习教育业转型数字化,扩大数字学习应用层面,提升学习效率,增加业者岛内商机;引进国际讲师及专业顾问的丰富实务经验,提升业者专业能力,并促进国际交流与营销。预期达到辅导数字典藏与学习产业升级,并协助其他相关产业竞争力提升。

“数字典藏与学习之海外推展暨国际合作计划”

目标为推动计划成果国际化、建立国际合作网络,藉由典藏与学习成果国际化推广,展现台湾丰富的资源,进而拓展台湾经验于国际社会。以多元主题内容,融合先进典藏与学习相关技术,提升台湾研究领域深度与发展。参与国际组织与会议,将台湾多年累积的数字成果、技术输出海外,并与国际知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希望藉由计划执行及推动,达到以下成果效益:执行国际合作计划,签订合作备忘录;参与国际会议与发表计划成果,提升台湾能见度;举办国际会议拓展国际交流平台;持续维护及扩增网站内容,提供岛内外人士运用资源;持续参与及营运重要国际组织,深耕国际社群;整合岛内数字学习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

数字典藏技术研发重要成果

通过该计划开展各项典藏技术研发,作为教学应用与创意增值的基础。已完成的有“时间轴导览”以及“动态在线艺廊”,皆已上网供各界试用。

在资料检索应用方面,博客主题侦测可以找出最近的热门主题或意见领袖,藉由掌握住社会脉动,影响意见领袖的看法,可以进而引导社会的趋势。现今研究搜寻网站效益的趋势是收集并分析搜寻网站的使用者查询纪录与使用者标记,运用网页探勘的技术。网页查询结果自动分群技术,可协助搜寻网站将重复的结果整合起来,提升查询品质。资料检索研究中,网络事件侦测可以自动群聚某些重要的事件,提供使用者在进行查询时,扩充相关查询词及提供网页建议。

影片视讯强化技术针对影像的局部对比强化问题,先后提出两种有效技术。根据过去学者对人类视觉与影像局部对比关系的研究,该计划提出在学术上更具理论基础的新技术,并且得到相当好的实验结果。

在影像与视讯内容分析技术研发上,该技术结合影像灰阶矩形特征与边缘强度直方图特征,加上阶层式分类器进行视讯内容人物侦测。此技术改进阶层式分类器的架构,加入适当的中间阶层,取代原先每一层互相独立的方式,利用层与层之间的资讯来增加侦测正确率。研究团队已提供台湾师范大学奇美博物馆技术服务,进行环物影片拍摄与环场环物虚拟博物馆制作的技术教学。

在影片视讯优化技术上,研发新对比强化技术结合加权式直方图分解法(简称WHS)与灰阶群聚法(简称GLG)两技术进行视讯影片的对比强化处理,复合技术称为WHS-GLG。此外,将该技术功能提升针对区域性影像内容进行处理,称为AWHS-GLG。该计划所构建的长期保存基础架构是在各机构计划建立储存资源节点,以直接支持各机构所有备份与保存需求,改善各机构长久保存基础架构。同时,结合各机构储存资源,通过资料网格(datagrid)技术,建立整体数字典藏完整的长期保存基础,提供备份与保存所需的各项服务。在过去多年的实际运作与服务经验下,验证了此方法是兼顾长期保存与储存撷取的最佳解决方案,无论就成本、长久技术变动的冲击性都最小,而稳定性、效能、安全性均最高。

该计划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将能提升各部门后设数据的生产及管理品质,进而催化在研究上的用途。如植物标本检索系统可查询各种植物的分布状况及图鉴,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助益。汉字构形数据库可用来解决文字学数字化的问题,尤其是缺字问题。汉字构形数据库收录古今汉字11万多字,是一个记录汉字形体知识的数据库,这些知识包括:古今汉字的字形演变、古今汉字的字形结构、不同汉字间的使用关系等。

中文语意自动分析的中文断词及剖析技术广受学术各界肯定,经由剖析产生的语法结构树数据库是能提供语言学相关工作及研究者分析语法的工具;断词工具常用来协助处理中文各种自然语言问题,例如古汉语的处理、文件分类及检索等。义类关系数据库的建立除了可以用来帮助解歧外,也可以应用在中文剖析、全文检索等方面。

多媒体影音典藏技术组发展的分镜侦测、精华影片与画面粹取,可以有效的将影片摘要与索引,让使用者可以用较少的时间,了解整部影片的全貌,目前在一般的系统上很少利用这样先进的技术。此外,影音线上编辑技术,可以让使用者在Web上直接编辑影音的内容,包括加入影片字幕、影片分段等,此技术已提出专利申请,技术上领先于一般影音系统。

研析后设数据标准整合服务,以资料编码与传输标准作为一种共享暨互通式的整合框架,结合不同后设数据标准,以及各式数字物件,同时可进一步作为与数字学习及数字长久保存相互结合的应用。该计划针对静态数字影像档相关后设数据标准进行研析,包括NISOIMG,LC-AV,MIX等,并以岛内主题计划为个案进行数字典藏3类属性(描述、结构、管理)后设数据的整合研发,作为日后导入该计划相关配套的草案。

“古典文献文物的三维立体视讯数字典藏研究”探讨应用于古典文献文物的三维立体转换芯片,由多种角度所拍摄出来的影像来产生三维立体影像,可以让使用者不需经过麻烦的立体辅助眼镜,而是让使用者直接用肉眼便可达到同样且舒适的三维立体视觉效果。

2010年推出汉字构形数据库2.64版,累计收录古今汉字143,173个,此版本全面涵盖古籍、文字学及宗教三大缺字应用范围,已开放下载。

研发自动地理数字化技术,利用撷取后设数据中地理候选名词描述资料,通过网络探勘方式进行自动地理数字化模组,可进行单点、多点定位或是进一步处理范围型资料分布,提供典藏单位将数据库内容自动定位至地图上,进行整合呈现。

研发保护CSS档案的技术,可以将秘密讯号藏入CSS档案内,更可以抽取出这些秘密资讯,让窃取档案的人无法宣称自己是档案的撰写者,使侵权者无所遁形。同时在多媒体数字版权管理新技术与应用的研究方面,以多媒体作秘密传输,用文字矩阵中表示坐标的数字隐藏秘密资讯。

开发进阶性超频谱扫描系统影像技术,采用芬兰制造的光栅为基础,采用延迟透镜组成像于中阶CCD模组,以多频谱的运算模式,将影像呈现在液晶屏幕与标准四色印刷品上,达成初步的多频谱复制系统,突破目前国际色彩联盟(ICC)色彩管理系统仅能在单一特定光源下保证色彩一致的限制,使文物能在不同照明环境下,外观的色泽仍与原件相吻合。

目前大部分的辨识码均以英文和数字作为出题的主要依据,该计划提出的新兴人机辨识码是以中文字作为基础,称为中文人机辨识码。通过中文字的拆解组合,让使用者不需有中文能力即可进行,而且配合触控式屏幕,可以轻易地在移动装置上进行使用。

数字典藏内容产出、展示与应用

为丰富数字典藏内容的多样性,该计划积极邀请拥有珍贵典藏品的部会机构或单位加入,同时为扩大数字典藏参与对象,通过公开征选计划的方式,提供中小型典藏机构、公私立单位和一般大众有共同参与的机会。为了向社会大众展示典藏成果,提升该计划在岛内外的知名度及影响力,并促进数字化内容(含联合目录内容与数字学习教材等)的利用,因此设立数字典藏与数字学习成果入口网,包括各类数字内容、网络技术以及创意增值示范专题,向各界呈现计划成果。使用者可以从单一平台依主题和适用对象浏览各式网站讯息,并与各网站相连结以获取完整资讯。

截止2013年底,台湾“数字典藏与数字学习国家型科技计划”结束为止,联合目录累计完成的藏品原件约447万件,数字化产出约820万笔数字化媒体材料。资料来源82%来自机构计划,18%来自公开征选计划,主题类型以文献与档案类为最主。

该计划共建立了524个网站,目前仍在持续运作的有379个。通过大型展览、发行出版品等途径,举办推广活动等方式,以多元化、精致化、大众化方式进行计划成果推广,提升社会对于数字资源的了解与应用。该计划展现数字典藏与数字学习成果入口网站群包括:入口网与专题、联合目录、成果网站资源库及博客,迄今访客已超过3000万人次。

此外,为配合台当局“台湾书院”推动计划,该计划协助“国科会”建立“台湾书院数字资讯整合平台”,整合20个“部会”的入口网、数据库等,将具有台湾特色的数字资产通过分类的方式介绍给全世界,且拍摄宣传影片,宣扬中华语文教学暨中文繁体字(台湾称“正体字”)推广、台湾研究暨汉学研究、台湾文化的展现与输出,作为国际认识台湾的一个宣传媒介。此平台已于2011年10月中旬正式上线,并在美国纽约、休斯顿及洛杉矶三地成立“台湾书院”的同时,正式将此平台推向全球。

该计划在执行的过程中,逐步推动数字典藏珍贵成果资源与联合目录的多语化,通过翻译的方式,将台湾重要的数字典藏资源以英、日、西班牙语的方式呈现,屏除语言的隔阂,不但可拓展台湾数字典藏联合目录与成果资源内容的使用族群,更能将台湾数字典藏的成果推向国际市场,提升台湾数字典藏成果在国际舞台上的能见度。为了使该计划在数字典藏目录的多语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自2009年度开始构建数字典藏联合目录翻译平台,进行初步的测试与评估,执行联合目录的翻译工作,执行一年的多语化翻译成果约有110万字。

该计划征集的史料成果当中,包括自美国空军历史研究部征集的航照及档案资料,有助于对于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对台湾的军事战略、作战攻击有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有关于美军空袭台湾所做的研究准备、情报搜集及攻击任务计划,提供细致且精彩的档案文献及图象资料。就台湾史研究而言,这些材料可以提供研究二次大战后期美日之间的军事活动,以及对于台湾基础设施和社会的影响,同时当时美军所搜集的台湾各项军事、人文及自然环境的情报资料,也成为台湾历史研究基础素材。在档案文献部分,吉冈喜三郎文书原件的取得,则可通过第一线实务官僚的观点,了解日本殖民时期台湾警察及理蕃工作的执行情形。

该计划及项下机构计划以国际合作方式,征集散佚海外珍藏,内容涵盖范围包括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各典藏机构珍贵藏品,有关的重要文化资产有器物、文献、模式标本等型态与载体,内容多元且形式多样,可充实数字典藏数据库、数字内容知识库,与台湾现有的收藏相互补充,丰富岛内各领域研究主题重要资源,改善岛内学术研究资源环境。目前该计划已与14个国家和地区96个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德国自然史博物馆、韩国闵贝类研究所、澳洲格里菲斯大学、美国国会图书馆、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及法国巴黎自然史博物馆等机构。通过与存放台湾模式标本的海外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将模式标本相关资讯征集回台湾。搜集到许多散落海外的台湾产模式标本,并与岛内也在整理模式标本的机构做交流合作及网络资讯的连结,完整呈现台湾模式标本资讯的网页,未来更能与其他生物物种(动、植物)模式标本,结合台湾生物物种模式标本资料,完整呈现在网际网络上。另一方面,也征集取得多样性的台湾文史资源,不仅可支持历史研究所需的完整与客观的知识资讯来源,亦能促进台湾史研究主题的拓展与研究成果展出。

例如台湾本土鱼类数字典藏的国际合作发展与研究计划,与国际鱼类数据库进行合作交流,除了配合其整合需求而更改台湾镜像网站的网域名称及更新网站统计软件,也将协助推广AquaMap数据库的建立与其分布绘图功能效能的提升,未来将提供台湾“海鲜指引”的资料到国际上“海产食品指南”网站。

深远影响与意义

建立沟通平台及合作机制,加速数字化知识的累积

通过“数字典藏国家型科技计划”的实施,客观上加速了台湾岛内数字化知识的积累,许多珍贵史料、文献也因该计划而得以广为学术界使用,例如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与台湾“外交部”签署合作协议,将国民政府成立之后的“外交”档案寄存到近代史研究所,使中国近代外交档案得以整合,近代史研究所也得以成为中国近代外交档案的典藏中心。以往台当局对中国近代外交与国际关系研究的资料取得限制较多,经过对这批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之后,配合部分档案解密,其内容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外交史有莫大帮助。此外,台湾“国史馆”所藏台当局各部门档案资料也是史学研究者不可或缺的素材,台湾文献馆也收藏丰富的台湾省级机关档案,台湾“省咨议会”的史料,包含“参议会”、临时“省议会”以及“省议会”时期的档案、公报、议事录等,是岛内最完整的台湾省政建设资料,其查询系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将产生重要影响。

再如中研院史语所利用该计划,开展岛内民族文书的编目译解与全文翻译工作,提供了岛内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研究相关重要史料。中研院史语所进行卑南语的“祭典”语料、布农语南部方言语料和排湾语等翻译工作,也极大促进了对该民族语言与文化的研究和了解。

提供在线知识服务网,创新学术研究模式

凭借各馆藏资源数字化的过程,如典藏品分类与后设数据建立等,有利于各典藏品学术价值的再发现,以及既有价值的保存与使用,与资讯技术的结合改变既有的学术研究模式。例如中研院史语所的台湾“国语自然语音数据库”即提供语言学重要的研究介面,用以记录及分析“国语”在台湾使用时的种种不同社会意义;一方面通过建立语言典藏数据库与量化分析语言资料,让典藏的共时语言资料在未来也能用来印证历时语言的演变;另一方面则可利用区域性标记、社会性标记、功能性标记来分别反映方言变因的地理因素、社会情境与社会阶级因素、语言风格因素。

该计划项下共有126个数据库,提供学者及研究者可以经由远距网络上线,或利用单机上线方式浏览,检索档案资料,快速有效的收集研读所需档案资料,减少研究成本,提高研究效率。例如“国史馆”台湾文献馆与“省政府档案中心”合作,在档案数字化后提供网络线上检索的功能,使用者只要键入欲查询资料的关键词,即可获得数据库中相关的资讯,便于读者在查询台湾省政相关资料时不需要省府与文献馆两地奔走,节省民众在各典藏地之间往返的经济成本。

通过这些数据库,台湾民众不但得以一窥古籍、古物等原貌,同时脆弱的珍贵原件也不需一再被提借,藉由数字化流程,影像档案完整保存下来,并成为重要的文化资产。在有形的文化资产方面,例如台湾文献馆的台湾盐业档案数量庞大,文别种类多或时间演进纸质老化、或保存不当,部分档案已破损,即时数字化通过网络传输,提供民众了解台湾盐业专卖的样貌。又如澎湖的石沪推估已有300年的历史,其发展有其历史与保存的价值,但是相关的建筑、人文、产业、信仰等的文化资产正逐年凋零,澎湖县保护石沪文化资产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通过网际网络无远弗届的属性,将澎湖石沪的资讯传送至世界各地,以期广为流传应用。在无形的文化资产方面,例如语言,亦得以通过数字化加以保存,如中研院台湾南岛语数字典藏计划着重于原住民人才培育及语言保存和推广,且持续培养相关研究人力,提供社会关于南岛语、闽客语及古文字汉语相关学问的人才。

在数字典藏计划中有许多标本物件,除可作为过去生物多样性的最直接证据,物种讯息的存证与利用及重要的系统研究基础外,同时也可藉以侦测种间关系,并建立分类架构,近年来标本更可作为环境受到干扰的生物指标。另外,标本的参考价值和为历史的见证,并可协助农业和医学上害虫的鉴定、支持环境研究及生物防治计划,因此标本的保存为相当重要且不可忽视的部分。

再如台湾大学图书馆收藏的《田代文库》、歌仔册、《狄宝赛文库》等为具有独特性的珍本或独一性的重要史料资料,通过原件影像数字化,完成上述该馆重点特藏资料各原件的内容判读、诠释及分析或描述等工作,通过网络提供清晰且完整的文献资料,将可拓展台湾文学、语言学、史学及植物学等的深度研究与广度。其中,《田代文库》尚可与该校植物系的标本数字化成果结合,提供植物学者完整的学术研究资源。

由于以往台湾地区的数字典藏工作大多以单一物件作为描述的标准,然而在网络环境之下,资源合集层次的描述可提供使用者更完整的资讯,并可协助使用者在跨领域的检索中,获取更高层次的资讯。该计划参考海外的相关研究,并考量岛内典藏单位的实际情形,订定资源合集层次描述资料的相关标准,建立资源合集层次描述资料的栏位(schema)与相关的描述资料,以及《资源合集层次描述指引》手册,可作为岛内外典藏单位进行多语化工作的参考依据。

推广数字典藏成果,消弭社会数字落差

该计划通过数字典藏素材的利用与公开,以第一期计划的民族学藏品资料成果为媒介,例如通过1930年代台湾民族志纪录片中有关赛夏族与平埔族的影音光碟,建立与原住民部落的交流与合作,也藉由社区互动与公共参与,收集更深入的社会文化脉络资料,并建立兼具整合性、系统性的多媒体数字数据库,将数据库提供给社区文物馆及社区文史工作推广,制作成乡土教材,以实现知识普及和公共参与的目的。

该计划致力于偏远乡村原住民部落数字典藏推广研究,由学界与民间组织组成工作团队、调查部落对数字典藏的认知与保存文化的期待、根据调查结果建立部落数字典藏网站,逐步开始搜集部落典藏的素材。为了使数字典藏内涵更加多元,并扩大数字化工作参与层面,该计划建立“数字岛屿”平台,广泛向民间募集台湾图像,期盼能展现更丰富更完整的台湾面貌。除了不同部门分工合作,弥补乡村地区资源不足的困境,也掌握部落文化典藏的需求,使典藏成果贴近部落居民生活。该计划项下子计划通过至新竹尖石乡新光小学推广数字典藏,缩短城乡差距,带领原住民儿童认识数字化、了解考古知识并设计互动游戏来认识珍藏文物。

另外,该计划还构建网络电子书导览系统平台与一套“电子书自动产生器系统”软件,配合台湾“教育部”推动缩减城乡数字落差相关计划,向台“教育部”设立的偏乡数字机会中心捐赠软件200套,协助偏远乡镇改善数字落差现象。

该计划还在岛内举办主题特展“通往数字国度的探索列车”,参展单位有台湾大学、博物院、中研院、科博馆等单位,充分展现各典藏单位的特色。其中由故宫所提供的《国宝总动员》影片也是在台湾首次离开故宫院区播放,对于台湾民众可以进一步体验典藏文物经数字化后的便利性。

台湾故宫博物院参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拍摄纪录片《旧宝藏.新未来:故宫博物院》的拍摄。由国家地理频道纪录该项目的360度环物摄影系统进行拍摄故宫古文物的情形。该纪录片于2007年10月以34种语言转播至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有超过2.5亿的收视者,有助于宣传与提升该计划项下故宫数字典藏的专业形象,对台湾执行数字典藏计划的宣传上有加分效益。

通过授权,扩大教育应用与商业增值

该计划自2005年起邀集业界厂商、官方与民间典藏单位,结合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一同前往纽约参加全球最大规模的纽约国际授权展,不仅将学术与商业结合,提升学术资料在使用上的灵活度,也不断延伸台湾典藏的珍贵资料的发展可能。

该计划开发的“图库文件授权数据库系统”,提供项目内部查询各类授权图片,主要的目的是用来收集已经授权给数字典藏使用的档案,例如图片、影像与文件等,提供给该计划内各项非营利性活动使用,以提高授权典藏品的使用率,并藉由典藏品的使用,进而创造出更多的作品。例如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授权三民书局使用岩石标本数字影像图档,包括角闪黑云母花岗岩、石英云母片岩等42件,使用在《高中基础地球科学及其实验活动手册及教师手册》以及《高中地球与环境(下)及教师手册》教科书中。

通过技术转让,降低企业开发成本。例如对有心经营Web2.0影音平台的公司与个人,提供一套低开发成本的多媒体影音典藏技术解决方案来建立影音与分享平台。此技术已转让给台北艺术大学,并与宏科技公司合作,应用于台当局“新闻局”的影音典藏与对外展示平台。

开国大典教案范文5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五”普法规划和决议要求,通过在全县组织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广大青少年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有效性。

二、活动主题

学法守法用法,建设美好祖国。

三、活动内容

全县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以《宪法》为重点,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通过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逐步养成青少年的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公民意识和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使青少年明辨是非,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活动紧紧围绕“议案例、学法律、明事理、守法纪”学法用法实践活动展开,使广大青少年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和观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普法教育电视片,激发青少年学生学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中学习法律知识,吸取教训,明白事理,遵纪守法,养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是以《遵义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典型案例汇编》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普法教育电视片为教材,开展典型案例“议案例、学法律、明事理、守法纪”活动。县属中学、各乡镇(区)中学以征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普法教育电视片和《遵义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典型案例汇编》为重点学习内容,并在其中选择案例,组织学生针对案例,采取学校黑板报、法制宣传廊、校刊校报、校园广播等载体,开办法制宣传教育专栏、专版、专题;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开展讲座、征文、故事会、以案说法、模拟法庭、法制小报编写、法制主题班会、“小手拉大手”等方式从案情经过、案件性质、法理剖析等方面,结合现实生活实际进行“议案例、学法律、明事理、守法纪”活动。凡已征订未领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普法教育电视片的学校,请在11月1日前到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办理,并领取《遵义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典型案例汇编》。每个学校的每个班级在12月1日之前,至少要选择2个案例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并观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普法教育电视片1次以上。

二是开展青少年学生法制征文竞赛活动。县属中学、各乡镇(区)中学要组织学生开展法制征文竞赛活动,评出本校的优秀作品。并于11月10日前从评出的优秀作品中,向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荐3篇,由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教育局、团县委、县关工委组织评选,确定全县青少年法制征文竞赛等次。征文选材要紧扣《遵义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典型案例汇编》中典型案例,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以小见大,内容紧凑实在,篇幅在800-1500字左右。

三是开展法制演讲比赛。县属中学、各乡镇(区)中学要组织本校学生开展法制演讲比赛,在评出本校优秀选手的基础上,推荐三名优秀选手,组队参加全县青少年法制演讲比赛(具体时间届时通知)。法制演讲的内容要体现《遵义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典型案例汇编》中的典型案例,演讲时要求脱稿,使用普通话,演讲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四是积极参加全国青少年网上普法知识大赛。县属中学、各乡镇(区)中学要积极组织参加第六届全国青少年网上普法知识大赛,并于活动结束后,将组织参赛情况书面报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

参赛时间2010年9-11月,答题网址: ;关网站答题,即时提交答案,竞赛活动组委会根据答题成绩确定获奖人员。

四、工作要求

(一)县属中学、各乡镇(区)中学和相关部门要把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作为推进“五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要根据本通知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认真做好动员发动工作,精心组织好本地的推荐、选拔工作,推动工作落到实处。工作方案要措施明确、责任到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于10月28日前报县依法治县依法小组办公室。

开国大典教案范文6

关键词: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斯基尔贝克程序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2-0072-02

2006年开始,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引入课堂,到2009年校本课程教材《经典诵读》初步编订试用,再到2011年真正开设专门的经典诵读课程,并编制了完整的大纲、教学计划和考核方案到通过多种手段检测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已经走过了近六年的历程。回首整个过程,在欣喜之余,更多的是对过去不足的反思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期待。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情境分析

当前,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缺少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企业的需求与家长的期望,都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中职语文教学而言,“应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能力,并藉此来提高他们文化素养。同时,通过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勤劳质朴、诚实守信、艰苦奋斗、敬业爱岗、勇于进取、不断革新、自主创业等高素质劳动者的优秀品格”。我国的传统经典、诗文佳作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中等职业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服务,采用访谈、座谈和调查问卷等形式,在教师、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中展开专题调查,分析如下:①经典诵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加强语言积累,提高自身文学修养;②从教师的角度看,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可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职业学校文化课开辟出一方新天地;③从家长的角度看,经典诵读中对于“孝”、“悌”、“仁”、“爱”的颂扬可以有效改善亲子关系,有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

二、目标确立

1.核心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具体目标。①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由理解到热爱,进而激发对于故乡、祖国的孺慕之情;②帮助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浸润灵魂、学会做人做事,成为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

三、课程实施方案

根据内容、篇幅、难易程度等因素,将校本教材《经典诵读》中的12篇作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在四个学期实施。

学生入校后,第一学期核心为“规范行为、培养习惯”,精选《弟子规》、《朱子家训》;第二学期核心为“加强文史知识、提升基本素养”,精选《三字经》、《千字文》;第三学期核心为“品读传世经典,拔高思想境界”,精选《论语》、《孟子》和《励志诗歌》;第四学期核心为“树立远大理想,学习处世金典”,精选《大学》、《中庸》、《菜根谭》、《颜氏家训》、《围炉夜话》。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来编排,梯度性明确。第一二学期的篇目多为全篇,以诵读记忆促进内化,三四学期的篇目多为节选,以品味感悟引领反思。课程教学由优秀语文教师承担,教学计划为每周两课时,总计160课时。

四、课程教学的实施

1.结合中职学生的具体特点,将课程实施分解为三大部分:①晨间诵读、声声入耳。“一日之计在于晨”,在学生清晨进校伊始,即组织其大声诵读经典,让他们在琅琅书声中接受每日灵魂的早餐,神清气爽地开始一天崭新的生活;②常规教学,关注细节。专门聘请学识渊博的语文教师为每班开授每周两节的经典诵读课。在课堂上,教师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引领,帮助学生读准每个字音、理解每句经典;③多样激励,保持热情。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类型的活动,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方位检验的同时不断激发诵读经典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学校宣传栏内开辟“经典天地”展示学生在诵读经典中的生成性产品,如摄影作品、手抄报、趣味知识等;开展“趣味诵读大赛”,鼓励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个性诵读和多种形式的诵读展示;评选“诵读高手”,鼓励学生在领会经典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张扬个性、彰显自我……此外,还组织学生到企业和家庭中去展示经典诵读的学习成果,利用社会和家庭的力量为经典诵读注入新的活力。

2.师资培养。①走出去——每学期选派部分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语文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各类的专题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自身对于经典的理解层次,掌握更为科学的经典诵读教学方法;②请进来——不定期地聘请外校名师、心理专家、行业尖兵、技术骨干、创业典型到校内为师生开展讲座,帮助他们明确经典诵读的意义和价值;③同济互助——经典诵读教师每月至少组内团队教研一次,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制定检测活动的方案,总结课程开发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同济互助、共同成长。

五、课程重建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