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个人培训总结范例6篇

农信社个人培训总结

农信社个人培训总结范文1

近年来,乡镇农村信用社加大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整体素质较以前有很大提高。但和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和城镇、银行相比,差距还在拉大。目前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员工结构不尽合理

年龄结构上,员工老龄化严重。一是职工年龄普遍较大。据对寻甸县调查,30岁以下的年轻员工只占职工总数的39%,其中40-50岁的中老年员工占50%左右。衡量一个金融企业后没有发展后劲,职工的平均年龄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信用社职工的平均年龄较高,就决定了农信社未来可利用的人力资源面临匮乏。二是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寻甸县农信社共有员工781人,其中真正是全日制脱产的本科毕业生只有30人,大专生32人。有的档案上虽然填报的是本科或大专,但有许多是党校、函授、夜大获得的证书,实际水平非常一般。三是中高级职称人数较少。县农信社获高级职称的只有一人,中级职称的130人,其占比远远低于专业银行。四是微机人材、写作人才更为缺乏,专业人才占比也大大低于城镇专业银行。五是高级管理人才学历低、起点低、水平低,不适应现代金融业管理的内在要求。六是缺乏专门的理论研究人才,对各项业务的发展变化趋势缺乏前瞻性、预见性、预测性。

1.2 薪酬管理体系僵化,激励作用不明显

第一、薪酬水平和结构不合理。现行农村信用社薪酬设计主要依据职务级别、工龄划分不同档次。同级别员工薪酬水平相同,不能对同一级别不同类别的员工实行差异化管理,体现不出岗位差异、学识和能力的价值,未能体现人才的价值水平。不同级别员工的薪酬档次距离较大,不能体现工作量、责任的差异。

第二、薪酬形式单一。农村信用社一直沿用“基础工资+绩效工资”的薪酬模式,一味追求物质报酬,忽视员工对非物质性报酬的需求,而且绩效工资上浮空间有限,激励作用不大,不能刺激员工努力工作,取得更大业绩。

1.3 人才培训机制相对滞后

农村信用社在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内部培训机制不健全。由于农村信用社员工岗前基本上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培训,边工作边学习,所进行的培训开发依然是“传、帮、带”模式,只要求员工能够熟练本岗位业务操作,对员工理论水平的提高没有严格的强调。

其次,在培训队伍方面,缺乏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熟悉业务的高素质培训师,大多数培训是请自己内部的一些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应付培训的多,认真钻研的少,师资现状与改革发展要求不相符。

2 优化农信社人力资源结构与管理建议

2.1 塑造自身文化,树立远大愿景

农村信用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利用各种文化设施进行教育、宣传,充分展示员工的精神风貌、群体合力,塑造自身文化,并将农信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作为引领员工素质提升的重要助推器,激发员工向上奋进的内生动力。

2.2 优化员工结构,充分发挥员工才能

第一、盘活现有人力资源存量,充分发挥现有员工的潜能。为员工开辟学习新知识、新业务的空间,通过对他们职业生涯的设计,努力营造优秀人才、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从内部培育一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满足现在业务开展需要。

第二、吸纳人才,优化人员结构。首先,有计划地聘用本科生,打破传统的高封闭招工模式,扩大对外招生的比例,重视从学历和能力两方面进行考核,提升农信社员工整体人才素质、法律、管理等专业人才,调整专业结构,科学分配岗位,使各专业人才能人尽其才。

2.3 建立灵活多样的薪酬体系

从管理学角度,约瑟夫?J?马尔托奇奥在《战略薪酬》一书中将薪酬界定为雇员因完成工作而得到的内在的和外在的奖励,并将薪酬划分为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内在薪酬是雇员由于完成工作而形成的心理影响,外在薪酬则包括货币奖励和非货币奖励。可见,完善的薪酬不仅包括企业向员工提供的经济性的报酬和福利,还包括为员工创造的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本身的内在特征、组织的特征等所带来的非经济性的心理效应。

根据以上理论,农村信用社在薪酬体系建设中可以在以职位为基础的工资体系基础上,根据任职者的差异,建立知识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工资体系,既体现出不同专业、不同岗位间的差异,又有利于员工在薪酬激励下发挥自己的潜能。一是完善职级工资制度,对工资构成进行优化。实行“一职一薪”,拉开差距,工龄津贴按工作时间长短拉开档次。二是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对考核目标进行量化管理,将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结合起来,实行日跟踪、月小评、季总结、年终公开述职,将考核结果真正与个人的职务晋升和经济利益挂钩,增强工资制度的生命力。同时,薪酬形式要多样化,付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充分发挥非货币收入报酬的作用,非货币收入报酬主要包括工作保障、对突出工作的认可、分配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培训学习、改善办公条件等。

2.4 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第一、要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内部培训体系。农信社系统要在内部形成省、市、县三级培训管理层级,在每层级的培训管理中建立培训规划及培训档案管理,结合劳动用工制度,对员工按照岗位规范,严格进行定期培训,加强教育,以此来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以及干部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人才竞争中优胜劣汰,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有利局面。

第二、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培训方式和内容的选择是相辅相成的,其基本出发点是要满足培训的目的。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培训对象的特点,采用易于培训对象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近年来,互联网培训、情景模拟、管理游戏等新的培训方式不断发展,这些方式比传统的方式更为行之有效和实用,因此农信社系统在实践中要及时引入这些先进的培训方式,从而增强培训的效果,提高培训的效率。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日常管理和运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在注重业务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团队精神、企业文化培训,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

农信社个人培训总结范文2

建设座谈会上的汇报

尊敬的李司长及调研组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对各位领导莅临大足调研指导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有关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我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工作大局,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培育,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实用人才数量和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我县共有农村实用人才30178人,占全县总人口数的3.26%。从年龄结构上看,51岁以上的6199名,41--50岁的9172名,31--40岁的7461名,30岁以下的7346名,分别占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的20.5%、30.4%、24.7%、24.4%,处于老中青结合较为合理的搭配结构。从职称结构上看,有高级职称37名,中级职称138名,初级职称1498名,分别占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的0.12%、0.46%、4.96%。从行业分布上看,种植业有人才13340名,养殖业有人才5886名,手工业有人才6403名,农产品加工业有人才1593名,经营管理有人才1820名,其它行业有人才1136名,分别占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的44.2%、19.5%、21.22%、5.28%、6.03%、3.77%。

二是农村实用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通过青年农民科技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的实施,让一大批农民学到增收致富的一技之长,并涌现出一批科技能手和致富带头人,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2005年全县规模种养殖户新增103户,总数达5600户,共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17项,增加新品种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特种水产养殖面积2万亩,为农民人均增收20元。

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原创:而且为推动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作出了巨大贡献。2005年,我县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6万人,转移总数达21万人,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11.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7%,占农业总产值的50%,农民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7%,为农民人均增收145元。

四是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通过农企对接、农商对接、农协对接,整合了农业资金、技术、产销等方面力量,使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紧密结合,有效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降低了农业经营成本,提高了农业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目前,已培育县级龙头企业36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30个,入社农户达2万余户,年销售收入达2亿元。其中水产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部的示范社;去年组建的大足养蜂专业合作社,入社蜂农1200户,会员遍布全国9个省,总产值达5000万元,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养蜂专业合作社。

二、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构,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管理的组织体系

我县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把它作为全县“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由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及市里关于农村实用人才和劳务培训的各项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全县推进实用人才和劳务培训的重大措施,拟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负责全县实用技术和劳务培训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还下设了专门的办公室(在农业局内),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街镇乡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配备得力人员。同时,在村上设立了信息联络点,负责信息收集和反馈,初步建立了县、镇、村三级联动的组织机构网络。形成了政府调控,农业部门牵头,县劳动、教育、建设等相关部门参与,各街镇乡具体实施的“劳务经济”产业链条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

(二)创新机制,优化农村实用人才的发展环境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为确保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顺利进行,我县建立健全了实用人才长效发展机制,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不断促进人才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一是加大财政对实用人才培训管理工作的投入,每年投入资金达200万元;二是建立实用人才创业投资机制,以财政投入为基础,积极探索建立银行信贷、社会投资、农民自筹等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实用人才创业投资机制,扶持鼓励有潜力的青年农民自主创业,成为新型农村实用人才;三是创新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机制,完善评价标准,努力建立以业绩为依据,以品德、知识、能力为要素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探索推进农村实用人才等级评定工作,制定相应的农村实用人才等级配套政策,不断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四是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机制,通过表彰宣传、奖励激励和政策扶持等措施,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五是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库,实现对实用人才队伍的动态管理,为农村实用人才发展政策的制定、开发和使用提供依据。我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承办开发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有力地改善了农业科技人才创业环境,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三)强化培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业务技能

紧密结合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改变单纯传播知识和技能的做法,从传授单一技术、技能扩展到市场经济、现代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使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真正切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做到学为所需、学以致用。一是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培训网络。充分发挥党校、农广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职业学校、技术学校、党员活动室的作用,采取长短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课堂与田间地头结合,培训内容与农民和社会需要结合,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职业技术培训,传送科技信息、实用技术和法律知识等,做到技术人才到户、技术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技术技能到手,不断增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发展意识,提高业务技能,增强致富、带富本领。二是“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提高培训质量。立足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实用人才走出家门与外界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启迪思维,开阔视野。积极邀请各类科研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一线,普及农村科技知识与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科技活动,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科技服务水平。三是整合培训项目,形成培训合力。整合农业、组织、人事、劳动、扶贫等农业培训项目,打捆使用培训项目资金,强化培训资源综合利用,形成培训合力,增强培训效益和成功率。四是突出特色,打造人才品牌。我县是全国甲级旅游开放县,大足石刻及龙水小五金驰名中外,在培训课程设置上突出品牌,讲求效益,单设了石雕石刻、五金工艺品制作等25个专业,目前“石刻工艺师”、“五金巧匠”等品牌劳务已逐渐走俏于劳务市场。

(四)强化输出,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增收作用

为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作用,结合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外出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一是坚持市场运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以合同为依据的原则,明确组织机构、培训单位和劳动力三者之间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严格按市场运作的方式组织劳务输出;二是加强协作。县农业、劳动、司法等部门切实加强配合,以劳务输出工作为己任,把自身的优势和其它部门的优势结合起来,基本建立了起集培训、转移和维权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三是拓展外输渠道。通过不断加强与外地农村劳务组织的衔接,互通用工信息,着力搞好传、帮、带工作,培育并壮大有地域特点和亲邻关系的劳动力转移群体,扩大外地输出,打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渠道。近年来,全县上下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务工能人的带动作用,采取上网查询、参加各种商贸节会、老基地信息回访、新基地考察洽谈、劳务人员牵线搭桥、社会各界广泛联系等各种形式,广泛收集劳务信息,扩大劳务基地,为农民输出劳务搭建载体、创造条件。

(五)树立典型,增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带动效果

在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中,我们十分注意发现和树立典型,力争启动一个、激发一批、带动一片。在全县24个街镇乡100个村建立了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示范村。在县电视台开辟了专栏,重点推介农村实用人才先进典型,先后推介了集约化养殖能手、葡萄专家、黄金梨专业户、枇杷大王等先进典型500多户,并积极向上级新闻媒体进行推介,全国多家电台对我县生态农业典范进行了跟踪报道。2004年荷花山庄经理罗登强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合作,建成全国首个农民荷莲太空育种基地,分批把300个荷花品种通过宇宙飞船和卫星送入太空,以达到改良品种、升级换代的目的,在全社会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还将120余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典型事迹汇编成书--《致富之路》印发给广大党员干部。全县已发展科技示范乡镇13个,科技示范村100个,科技示范户1万余户。县委、县政府每年坚持对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和高效农业模范户进行表彰。

三、当前农村实用人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和分布不合理。从总量上看,比例偏低。我县农业人口78.8万人,而农村实用人才仅为30178人,占农业人口的3.8%,这个比例明显偏低,辐射带动农户致富的能力十分有限,与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所需的人才数量和素质存在较大差距。从能力上看,高素质人才匮乏。大专以上学历仅占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的0.5%,而高中及以下学历占了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的95.4%;中高级职称仅占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的0.6%,未评定技术职称的占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的94.5%。从行业分布上看,农村传统产业较多,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农产品开发等新兴产业人才较为短缺,种植业、养殖业领域的农村实用人才占了63.7%。从地区分布看,经济条件好的地区较大,而经济条件差的地区较少,我县农村实用人才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南部,而西北部的高坪、季家、高升等边远贫困乡镇较少。

二是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由于各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视程度不一致,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方面是缺乏人才,一方面又人才流失严重。有的地区由于产业发展原因,导致一些农村实用人才学非所用,专业技能无用武之地。同时,农村产业比较效益低,导致农村实用人才的收入不高,外出谋生的比较普遍。农村实用人才的流失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大量高素质农村人才的流失,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力资源的结构失衡,拉大了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现代化差距,导致土地资源浪费,村级治理和村组发展管理者后继乏人等。如我县西北部地区的一个村,在实施农网改造时,全村竟找不到四个抬电杆的人。

三是农村实用人才作用有待充分发挥。大量的农村实用人才靠自己多年的亲身实践摸索总结,虽然技术熟练和经验丰富,但接受系统的国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很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吸收,对现代科技知识的运用能力明显感到力不从心。个别在思想上存在小农经济的想法,在带动群众中不积极、不主动,多数局限在“亲帮亲”上,真正起作用的实用人才还是占少数,不能形成燎原之势。

四是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管理机制需要健全。在农村实用人才管理服务方面过于宏观,由于实用人才分布面广,多为普通农民,一家一户分散型作业,给人才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多数停留在宏观上的引导,提要求多,服务相对少,难以形成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模式。尤其在服务上,培训力度不够,农村实用人才大多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靠的是实践积累,在培训提高中不能形成合力,尤其是以成人学校、农广校等教育资源为重点的培训体系不能形成,往往是农业部门对种植、养殖业方面的技术进行培训,而对企业经营、农村经纪人、信息技术等方面培训力度仍不够大。

五是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素质的投入机制不健全。目前,各级没有设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专项经费,多数是结合项目实施过程的培训进行,培训的资金和资源均不能有效整合。同时,培训的投入经费严重不足,就拿培训数量和补助金额较大的阳光工程来说,每培训一人补助300元,而农民要学好一门专业技能,培训综合费用一般都在2000元左右,而需要接受培训的农民往往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其经济承受能力十分有限,加之上级部门没有安排配套的工作经费,工作开展十分困难。

六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用发挥有限。从我县来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还存在数量较少、规模偏小、实力较弱、管理不规范、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个别部门对自己牵头举办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关心多,对农民自发组建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关心少,甚至存在包办过多,行政干预色彩过浓,有的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承担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一些专业合作组织《章程》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管理随意性大,利益关系还不紧密,会员缺乏基本的加入和退出手续,不少理事会、监事会等民主管理机构形同虚设,社务不够公开。政策上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氛围还没有形成,多头管理(民政、工商、业务主管部门),运行成本高。部分合作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服务功能不强、合作能力较弱,服务内容基本停留在信息、技术咨询等层面上,对农民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参与程度低。普遍存在数量少,块头小,带动能力弱,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我县加入合作经济组织的社员只有2万余户,仅占农业人口的10%,多数专业合作组织带动辐射的范围仅局限于周边的几十户经营同一产品的农户或本乡镇。

四、对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技能培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一支有知识、懂技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实用人才队伍。各级应制定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和分阶段的工作计划,作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和系统工程,并将其纳入对地方领导干部的任期考核目标。要整合各地行政学校、成人教育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学校、电教网络等培训资源,结合当地农村主导产业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培训,逐步改善农村实用人才年龄、文化、专业结构不优的现状,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科技水平。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组织实用人才走出家门与外界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在抓好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的同时,重点还要加强对农业生产技能、农村经营管理、农产品市场开拓等技能的培训,增强留守在农村的农民的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二是增大资金投入。资金投入是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工程,也要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因此,建议上级结合农民素质教育工作,加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建立专项扶持经费,列入对基层的转移支付统筹考虑,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财政投入、银行信贷、社会投资、农民自筹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实用人才投资体系。中央和市级财政应设立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培训基地建设、优秀青年实用人才培养、宣传表彰等工作,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建议金融部门建立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的小额信贷基金,简化审批手续和程序,鼓励创业,让广大农村实用人才能够充分发挥所长,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各种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农民的培训,建议上级配套一定的工作经费,减轻基层财政压力。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制定优惠扶持政策,为农村实用人才成长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对现有的农村实用人才就地创业给予资金、项目、信息等方面的扶持,在审批手续、准入条件、规费减免等方面进行放宽。尤其是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群众强的项目实施者给予重点扶持。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给予奖励,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并优先选拔、充实到基层干部队伍之中。广泛开展职称或资格评定,并逐步落实相关待遇。原创:同时,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扩大农业院校和职业高中的招生比例,并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缓解农村人才缺乏问题。

四是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建议尽快制定规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相关法律,为其发展创造法制环境。合作经济组织对内为社员提供服务,对外参与市场竞争,追求社员利益最大化,这一特征既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团体,也不同于普通的企业。目前,由于法律地位不明确,在登记上无法可依,在工商部门登记的,收费高;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又不能从事经营活动,影响了专业合作组织的功能发挥。要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联结机制、民主管理机制、监督约束机制和风险保障机制,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对农户的吸引力和带动力。

五是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在管理。从上到下要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工作领导和协调机构,进一步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的服务管理网络,建议明确由农业部门牵头,组织、人事、科技、教育等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建议国家统一出台农村实用人才选拔管理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标准,各地按照标准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建档造册,实行动态管理。

农信社个人培训总结范文3

一、主要目标

按照培养合格技能型劳动者的要求,逐步建立统一的农民工培训项目和资金统筹管理体制,使培训总量、培训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相适应。自年起全市每年培训农民工10万人。到2015年,力争使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工都得到一次以上的技能培训,掌握一项适应就业需要的使用技能,全市新增技能型农民工50万人以上,培训合格率达到98%以上,培训后的就业率达到80%以上。

二、保障措施

(一)完善组织领导,强化统筹管理

1、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示范性农民工培训基地和其他有关农民工培训设施建设项目的审批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制定和落实农民工培训经费的有关政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主要负责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农业技术技能培训和有关就地就近就业培训的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农村初、高中毕业生通过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带技能转移的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科技部门主要负责星火计划科技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扶贫部门主要负责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其他各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组织开展培训,充分发挥所属行业和部门的技术力量、人才资源、实习实训场所和设备的优势,为农民工提供多种方式的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2、加强各级政府培训统筹。强化政府在农民工培训中所担负的责任,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区域内各级各类农民工培训的统筹,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培训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民工培训协调发展和资源共享,提高培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教育、科技、财政、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卫生、扶贫等有关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作用,形成政府分级管理,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农民工工作协调机构统筹协调,相互配合、有序运行的工作机制。

(二)保障培训经费投入,改革资金管理办法

3、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行业和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等多渠道依法筹集经费的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农民工培训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进一步加大农民工培训资金的投入,确保农民工培训资金按照本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规模、增速和培训成本同比例增加。

4、将企业招用的农民工纳入职工教育培训计划。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上岗农民工培训政府给予补贴,对于初次通过技能鉴定(限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指定工种)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在岗农民工教育和提升培训所需费用从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对自身没有能力或者未开展农民工培训的用人单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实行职工教育经费统筹,地方农民工工作协调机制组织有关部门统一进行培训。支持行业、企业建立农民工培训奖励基金,扶持农民工参加学习与培训。

5、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农民工培训领域的途径,鼓励社会力量、民间资金参与农民工培训,多渠道增加培训投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训、出资办训。完善捐赠教育激励机制,落实个人教育捐赠支出在个人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政策。

6、改革和完善培训资金的补贴机制。积极探索培训资金直补用人单位的办法,完善企业与院校联合开展培训的政府激励机制,落实企业各类培训资金,对开展农民工培训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积极探索培训券(卡)等有利于农民工参加培训的办法。建立健全农民工培训工作管理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审批制度,加强对培训资金的全过程监管。

7、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完善技工院校、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完善助学贷款体制机制,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力争使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力尤其是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都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

(三)加强培训机构管理,健全资格准入制度

8、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培训机构资格准入制度。各级农民工工作协调机制要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农民工培训机构资质规范,明确培训机构在资金、师资、设备、场地等方面的必备条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招投标方式,面向全社会选择农民工培训机构,确定其承担的培训项目和工种,并向社会公开。

9、加强对农民工培训机构的管理。建立培训机构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对不合格的农民工培训机构定期进行清理整顿。对具有相对优势、办学能力与条件较好、有发展前途的培训机构,予以重点扶持;对办学特色不够突出、规模较小的培训机构,通过联合办学等方式,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对不具备办学能力或布局、结构不合理的培训机构,进行重组和调整。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培训机构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培育专业培训服务机构,完善培训中介组织的准入、资助、监管和行业自律制度。

(四)加大组织实施力度,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10、发挥企业和职业院校开展农民工培训的重要作用。建立培训与就业紧密衔接的机制,鼓励行业、企业、院校开展订单式培训、岗前培训和定向培训等各类农民工培训。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办学制度化。鼓励有条件的行业组织、企业举办农民工培训机构,鼓励委托技工院校进行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促进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

11、完善就业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用人单位招收农民工,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应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对用人单位因特殊需要招用技术性较强,但尚未参加培训的特殊职业(工种)的人员,可在报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之后,先招收后培训,取得相应职业资格后再上岗。从事高危行业和特种作业农民工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12、加强培训质量和效益评估。按照评建结合、以评促建的要求,开展农民工培训质量和效益评估工作。研究制定农民工培训质量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建立农民工培训基本标准,完善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推进专业评价,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农民工培训机构的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加强对考评结果的管理和使用。

13、加大培训项目实施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培训的政策法规,多渠道大力宣传有关政策。广泛组织动员农民工参加培训,积极引导和规范培训机构组织生源的行为。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培训台账和转移就业台账,对培训对象实行实名制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结业考核程序,加强对考核过程、结果和证书发放监督检查。鼓励各地区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农民工技能竞赛活动,努力提高技能型人才社会地位和待遇。

14、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依托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载体,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依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等资源,推广农民工网络培训、广播电视教育和电化教育,为农民工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材课程体系

15、加大农民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按照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原则,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农民工培训师资库、动态管理,促进优质师资资源共享。制定教师资格标准,明确教师任职标准和品行要求。严把教师入口关,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组织农民工培训教师资格考试和资格认定。加强学校岗位管理,创新聘用方式,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代偿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农民工培训机构工作。

16、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纳入同级职业教师培训规划,相应的培训经费要从同级政府预算安排的职业教师培训经费中统筹解决。依托高等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改革农民工培训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探索建立符合农民工培训特点的师资队伍考核评价体系。落实专职教师知识更新机制,对农民工培训教师实行每五年一个周期的全员培训,并保证专职教师每年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实施“农民工师资培养计划”,采取在职进修、研修培训、业务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学骨干。

17、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农民工培训的特点和需求,选聘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家学者和高技能人才等担任兼职教师。农民工培训主管部门和农民工培训机构要加强对兼职教师的考核、管理和服务,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

18、完善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以政策法规、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为基本框架,加强农民工培训课程建设。建立农民工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工作机构,制定本地区农民工培训教材建设规划和教材大纲,组织编写和审定技术要求规范、统一的农民工培训专业教材,每年遴选和推荐若干种优秀农民工培训教材。其他教材可以按照“一纲多本、编审分开”的原则,由各部门和农民工培训机构按照教材大纲的要求,结合实际编写或选用符合需要、各具特色的农民工培训教材。

(六)组织实施重点项目试点,强化培训基础能力建设

19、加快农民工培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把农民工培训信息化纳入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各类培训项目的数字化培训服务体系,促进管理手段、培训内容、培训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制定信息化基本标准,建立培训资源数据库,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提高农民工培训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农信社个人培训总结范文4

1泰兴市农民教育调研基本方法

调研方式采取面上、点上和案头调研相结合,以面上调研为主。面上调研主要为问卷调研,重点是了解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1]。问卷可分为农民家庭基本情况、农民背景、接受教育培训、农民科技素质等现状、教育培训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以及农民的教育培训需求6个部分,选项涉及多种类型,如单选题、限选题、多选题及数字题等,涉及的问题近40个。问卷抽样主要是依据2010年的人均纯收入为排队顺序,采用随机起点、多阶段及对称等距等抽样方式,调查对象的确定可由市抽乡、乡抽村、村抽农户等来确定。全市有14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乡(根思)、288个村、6 311户农民参加了问卷调查。经过严格的审核、校验、筛选,剔除无效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5 926份,占计划调整问卷数量的93.9%,符合设计要求。通过对问卷进行认真地初步整理及校验,收集到的问卷信息总体上质量较好,可较好地反映出全市不同地区农民教育培训的基本情况和需求状况。调研以实地综合调研为主,重点是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全市各地农民教育培训政策、投入、培训机构和农民培训的开展情况。

2调研的主要内容

2.1农民基础现状分析

2.1.1农业人口受教育情况。在受调查的对象中,文化程度在大专或者大专以上的比例为4.3%;文化程度为高中(包括技校、中专)的比例为28.6%;文化程度还达不到初中的比例为67.1%,其中小学程度的为5.8%,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占2.0%。农民受教育的平均年数为8.5年。农村普及基础文化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

2.1.2农业人口就业情况。农民以一业为主、兼营他业的趋势明显。截至2010年11月底,调查的劳动力(男劳动力16~55岁,女劳动力16~50岁)中,有4 012人从事第二、三产业(其中从事第二产业的有2 549人,从事第三产业的有1 463人,分别占调查对象总数的43.0%、24.7%),占调查对象的67.7%;尚有1 914人从事农业生产(占调查对象的32.3%)。

2.1.3农业人口收入情况。目前,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组成是非农收入。平均常住的受访农户人口达到2.98人,平均外出劳动力为1.20人,劳动力人数为2.51人;受访农户的平均家庭总收入为27 827.2元,其中种养业为6 411.6元,占总数的23.04%,非农收入均值为21 415.6元,占总数的76.96%。

2.1.4农业人口科学素质情况。对泰兴市农民教育培训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农民普遍具有较低的种养水平。对于种植业过程中最常见的化肥、良种、农药等基本知识及技能方面的知识,受访农民的回答情况为:选择“知道一些”的分别占48.5%、42.6%、46.2%;选择“不知道”和“不太知道”的分别为7.3%、6.7%、8.1%。对于养殖业过程中最常见的疫病处理等方面的常识,受访农民的回答情况为:选择“自己食用”、“赶紧出售”、“封锁消息”和“说不清”等方式的占11.7%,从绝对量来看,仍是一个不小的规模。

2.1.5农业人口的组织化程度。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亟待进一步提高。调研中,1 132人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各种专业协会,比例仅为19.1%;4 794人尚未参加任何专业合作组织,占80.9%。由此可见,农村中宣传、组织及普及农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2.2农业人口教育培训需求分析

2.2.1农业部门是农民获取科技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渠道。科技信息和知识来源的众多渠道中,受访的农民有87.6%选择了农业部门,说明农业科技信息在普及和传播的过程中,各级农业部门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调研结果表明:受访的农民选择报纸、电视、邻居、朋友、杂志、广播和协会的分别占42.1%、66.4%、34.5%、41.7%、13.9%。网络作为现代信息化的传媒工具,其在农民中的应用普及率仅为3.2%。

2.2.2短期培训是农民最愿意接受的教育培训方式。在受访农户中,选择“短期培训”的农户为72.1%,选择“一事一训”的农户为59.1%,选择“证书培训和学历教育”的农户为17.0%。其中,科技示范户及经营大户一般愿意参加学历教育及证书培训。该结果表明种养规模越大、经济发展越好、农民收入越高,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层次也越高。

2.2.3现场培训是农民最愿意接受的培训方式。最受欢迎的培训方式是面对面地授课及现场实习,调查中选择的农户超过71.0%,选择听广播、看电视或多种方式学习的比例仅为30.4%;选择光盘进行学习的农民人数已达8.3%.由此可见,现代化的学习手段已开始走进农村千家万户。

2.2.4传统种养业实用生产技术是农民最希望接受的培训内容。对于养殖业、种植业及非农领域的相关知识,农民的需求较为强烈。调研的农户中,选择愿意接受粮食生产知识培训的农户占69.4%;愿意接受蔬菜生产知识培训的农户占53.4%,愿意接受特种经济作物、水果、苗木花卉、棚室生产知识培训的农户分别占23.4%、28.1%、7.8%、14.1%。表明农民具有较强的传统种植业教育培训的需求,对特种经济作物、水果种植、棚室、苗木花卉生产等的教育培训也有一定的需求。调研的农户中,选择“科学养猪”的达到67.4%,其他选项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养鸡36.3%、养牛33.1%、养羊29.5%、养鸭10.4%、水产养殖10.0%。特种养殖的比例已超过15.2%。由此可看出,传统养殖仍然在农民教育培训期望中占有主导地位。

2.2.5农民最愿意接受培训的时间为2~3 d。调研的农户中,选择最愿意接受培训的时间是2~3 d的最多,达到43.0%;愿意接受培训的时间为4~7 d和1 d(或1 d以内)的农户分别占28.4%和29.2%。地点选择上,接受调研的农户基本上都选择在本乡本土,愿意在本村和本乡镇参加培训的农民分别占85.0%和56.5%。结果表明,应综合考虑不同层次农民的需求,确定培训时间及培训形式,时间安排上最好能够灵活,应更多地组织深入农村、深入基层的教育培训。

2.2.6“不方便”是阻碍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第一因素。在调研的农户中,选择“不方便”的比例为58%,主要包括培训地点、培训时间、培训校舍及条件等的“不方便”。值得注意的是,调研的农户中,选择“没人管”和“内容不切实际”比例为29.0%,但该现象却在整个泰兴市普遍存在,说明农村基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另外,选择“培训费用太高”的农户占22.0%以上,说明阻碍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重要原因之一为经济因素。

3影响因素分析

3.1文化程度

3.1.1文化程度对选择培训时间的影响。分析调研结果可知,选择培训时间为1 d以内的农户人数随着其受教育程度的增高,呈下降的趋势;选择培训时间为7 d、15~30 d、1~3个月、3个月以上系统培训的农户人数随着其受教育程度的升高而逐步增多。

3.1.2文化程度对选择培训地点的影响。分析调研结果可知,选择在本村参加培训的农户人数随着其受教育程度的升高而不断下降;相反,选择在乡镇、县城和城市参加培训的农户随着其受教育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在种植业及养殖业的相关培训中,农民的文化程度不同,但选择的培训内容、培训顺序及比例趋势相同。

3.1.3文化程度对内容的影响。不管被调研的农户文化程度如何,其对种植业培训内容选择的总体顺序依次为粮食、蔬菜、水果、特种经济作物、棚室生产和苗木花卉;养殖业培训的顺序依次为猪、鸡、羊、牛、鸭、特种养殖、水产养殖等。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其选择的比例也有所不同。一般农民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其选择培训内容的技术含量也就越高。

3.2经济收入

3.2.1经济收入对教育培训层次和类型的影响。从调研结果看,家庭收入水平不同的农民都表示愿意在本村参加短期培训和“一事一训”这样简单实用的培训方式。当家庭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选择该种培训方式的比例有所下降。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户希望接受的教育培训层次越来越高,家庭年收入不到9 000元的农民,希望参加职业技能及实用技术等相关的培训;家庭年收入超过13 000元的农民,希望参加综合培训、管理培训及学历培训等。

3.2.2经济收入对教育培训地点的影响。不管是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如何,被调研的农户选择愿意接受教育培训的地点先后顺序依次为本村、乡镇、县城和城市。

3.3区域条件

通过对不同经济区域、不同乡镇农民对教育培训需求培训要求的分析比较。就全市而言,目前农民对农村教育技术培训的需求有较大的相似性。但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地面积大小的限制、农业区域分工的影响及农业劳动力密集程度、对外转移的作用程度,不同地区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有一定的差异。大体可分成3类:第1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文化教育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如泰兴、黄桥。第2类,家庭人均耕地面积最多、外出务工人数相对少、对教育培训需求表现中等的地区,如滨江、珊瑚、古溪。第3类,经济收入、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人均耕地面积中等偏上、平均受教育年数明显偏低、群众期盼科技文化教育快速提升的地区,如元竹、分界。这为不同文化、不同收入、不同地区进行分类指导、按类培训提供了参考依据。

4政策和组织实施情况

通过对近几年来中央有关文件,中央各部门和省、市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情况的收集分析,可以看出中央对农民教育培训认识逐步深入,政策强度逐步增强。比较7年来的中央文件,可以明显看出农民教育培训政策的变化:一是政策从满足阶段性、局部工作的需要,变化为长期、全面的要求。二是政策从概括性的原则要求,变化为有具体目标和任务的明确要求。三是政策从不带资金投入的号召性要求,变化为跟着资金投入的操作性要求。中央各部门积极行动,都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采取相应措施,而且更加重视多部门的横向联合,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同参与农民教育培训的大好局面。但行动和计划过多,内容重复,目标和任务比较分散。各地方都立足自身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不同程度地加大投入力度。主要是依托中央财政支持的农民教育培训项目,针对留地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种田水平[2];针对转移农民,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工作重点明显偏向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四是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关键环节,但其认识、政策、投入和条件都很不到位。农民教育培训,尤其是到市级以下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机构主要集中在农业部门,条件和能力就更显不足,迫切需要加强[3]。

5对策

发展农民教育培训应在目标上实现5个转变:一是实现从身份型向职业型转变;二是实现从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变;三是实现从单干型向组织型转变;四是实现从受体型向主体型转变;五是实现从经验型向知识型转变。思想上确定4个新理念:一是确立人力资本的理念;二是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三是确立创业教育的理念;四是确立终身教育的理念。任务上这里建设5支队伍:一是培养精干的农民技术员队伍;二是培养优秀的村干部队伍;三是培养优秀的农民企业家队伍;四是培养高技能的能工巧匠队伍;五是培养高素质的骨干农民队伍。

5.1强化组织领导

5.1.1建立组织机构。建立起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切实对培养新型农民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并解决;稳定发展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促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水平的提高。

5.1.2制定发展规划。将培养新型农民纳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明确任务、目标及要求,促进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发展政策措施的出台,逐步建立面向市场、政府扶助、多元参与的农民教育培训新格局[4]。

5.1.3实行目标考核。将培养新型农民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明确职责分工,保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各项工作任务得到顺利实施。

5.1.4加快立法进程。加快对农民教育培训立法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相关的专项法规,通过法律的形式对农民教育培训进行组织管理,保障农民教育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及农民权益,推进全市农民教育培训立法的进程。

5.2加大资金投入

5.2.1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积极制订相关的优惠政策,运用信贷、金融及税收等手段,鼓励个人、企业及社会民间组织共同参与,吸引社会资金对农民教育培训事业进行支持。

5.2.2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各级财政应在其经常性预算科目中纳入农民教育培训经费,可根据财力的增长不断增加投入。特别是对财政专项加大资金投入,作好示范引导作用。

5.2.3鼓励农民自发投入。创造有利的条件,鼓励农村劳动力主动投入。借鉴金融机构“助学贷款”的成功经验,由金融部门(如农村信用社等),为农民参加教育培训发放小额的培训贷款,担保可由财政贴息或政府提供。

5.3加强基础建设

5.3.1建设高素质专兼职师资队伍。建立和完善师资培训机制,加强师资继续教育,培养“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5.3.2建设知识和信息传播渠道。建设中央(省)农民教育培训资源服务平台,提高媒体资源制作和传播能力,实现快捷传播和资源共享。建设全市农民科技培训辐射平台,以“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为重点,发挥流动课堂的综合传播功能。

5.3.3开发制作优质充足的教学媒体资源。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及时将各种知识和技术制作成教学媒体资源;同时还要加强农村文化、健康生活、生态环境、民主法制等方面的媒体资源建设,丰富教育培训内容。

5.4建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5.4.1建立进村入户长效机制。应坚决下沉工作重心,积极探索并总结培训媒体资源进村、推广培训教师进村及实用人才进村等方式和方法。

5.4.2建立资金补贴机制。应不断扩大资金补贴的范围,对不同层次的农民教育培训进行补贴;继续完善培训代金券的发放工作,降低收费标准等,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5.4.3建立需求反馈机制。建立村级农民联系员制度,及时反映农民的需求;利用电话热线及互联网等方式对需求动态进行了解;定期调查农民的实际需求,并对收集的情况进行集中分析,增强教育培训的时效性。

5.4.4建立监督检查机制。要对农民教育培训项目实行全程监督,加强过程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强化质量意识,真正让农民能学得会、用得上,办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

5.4.5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开放培训市场,面向社会公开、公正、公平确定教育培训机构,经验丰富、工作负责的教育培训机构承担国家投资的农民教育培训工程项目。

6参考文献

[1] 王克务,黄龙兵,周元春,等.加快农民职业培训 促进农业科学发展——对加快响水县农民职业培训的思考加快农民职业培训 促进农业科学发展[J].种业导刊,2008(7):37-38.

[2] 岳素梅,王静静,朱新玉.农民工培训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种业导刊,2011(6):33-35.

农信社个人培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县农民工培训经验问题对策

一、*县基本情况

(一)农民工人口及文化程度情况

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的蜀道明珠---*县是一个农业小县,幅员面积1457.5平方公里,耕地51.3万亩。全县辖32个乡镇,329个行政村。全县以种、养殖业为主,县内无大的骨干企业。*年农村经济收入9.41亿元,人平纯收入1813元。全县总人口3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3万人,占总人口的92.4%。农村劳动力16.1万人,农民工7.25万人,占45.1%,其中省外务工人员4.8万人,省内2.45万人。*年我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的3.3万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0.4万人,高中文化程度的有1.6万人,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有0.71万人.。其中外出务工的人员中,具备小学文化程度的有2.18万人;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有2.9万人;高中文化程度的有1.5万人;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有0.66万人。

(二)农民工就业和收入情况

据调查,我县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流向,一是打工,二是经商,三是农业行业的内部转移。其就业情况:从事加工制造业的1.81万人,占转移劳动力总人数的24%;从事建筑业的1.45万人,占转移劳动力总人数的20%;从事交通运输、商贸、餐饮业、家政服务业3.98万人,占转移劳动力总人数的54.8%。*年我县劳务输出收入1.31亿元,人平纯收入3200元。通过调查发现,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和收入,较文化程度低的要好、要高。例如地处我县偏远地区的大新乡,全乡10735人,有12村,3310户,劳动力人数5690人,人平纯收入1566元。常年外出务工3280人,劳务总收入900万元,人均务工收入2744元,初中文化程度的务工人员年人均劳务收入2469元,高中文化程度的年人均劳务收入4100元,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年劳务收入在5000元左右。

外出务工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通过自己的奋发图强,艰辛努力,先富裕起来,他们又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和带动家乡建设,使更多的人也走上了富裕之路。

二、*县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验及成效

过去人们把农村教育培训仅仅看成是升学、就业的手段,只重视普通基础教育,不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职业培训,从而造成了教育培训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相脱离。县委、县政府在实现“三个转变”,大力发展我县农村经济的同时,把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使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尽快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当作一项战略任务。各行业、各部门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逐步形成了政府统筹,行业组织,多方参与,重点依托各类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培训的工作局面,提高了我县农民工的素质和外出务工就业能力。

(一)政府统筹,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组织领导

*年,我县人民政府成立由财政、科技、农业、劳动保障、教育、建设等部门组成农民工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与绵阳农校签订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协议,以加强我县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能力,统筹规划本地区农民培训工作,协调解决农民工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近几年来,我县实施了“工业兴县、以工促农、产业互动、城乡相融”的发展战略,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商家,扩建、新建成企业10余家,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2000余人,帮助1500余农户走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二)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培训

我县有一所成人职业学校,一所农村成人中专校,32所乡镇农民成人学校,具有完善的教学培训条件,开设了计算机、驾驶、汽修、服装、建筑、企业营销管理、旅游、餐饮、家政保安、文秘等专业,主要组织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进入非农业就业或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必要的就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逐步建立了“先培训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制度。*年培训14150人,向外输出10945人。

(三)以农业部门为依托,全面开展农民工的素质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

为整体提高我县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我县从一九九五年开始,通过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一是对村级干部进行文化素质培训,全县32个乡镇329个村共计1352人,进行了中专学历培训,1016人取得了中专文凭,平均每个村2.5个村级干部达到中专水平。二是加强农民专业户、示范户和生产骨干的培训,从一九九七年——二000年,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全县4640人参加了蚕桑、畜牧、水产、农机、蔬菜、果树、种植七个岗位培训,3328人取得了“绿色证书”资格,推动了我县农村生产走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是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领域,挖掘潜力。结合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畜禽生产基地、蚕桑基地建设,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搞好培训,通过“科技赶场”、“双百工程”、“三村建设”,积极开展实用技术的培训。每年培训人数10万余次,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初步建立了一支由村社干部、农民党员和专业大户为主体的科技致富带头人队伍,改变了思想观念,有效地促进了我县农业行业内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年培训2800人,向外输出2000人。

(四)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技术培训

我县还制订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金进入农民工培训领域,按照企业对农民技工的技术要求,采用“招生—培训—荐业”一条龙服务体制,开展委托培训、定向培训和定单培训。建立了民办教育培训机构2所,县劳动保障局的职业介绍中心、*县计算机学校等单位通过与省内外,尤其是沿海一带企业签订用人合同,在32个乡镇建立了劳动服务站,在大的乡镇设立了组织联系点10个,通过一定的上岗前技能、技术培训,为用人单位输出了大量合格的实用型人才,得到了用人单位和农民工的一致好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输出机制和网络,*年通过各种岗位培训2400人,向外输出2395人,就业达99。8%,避免了外出务工的盲目性。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县农民外出务工逐年出现上升的趋势,但普遍存在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差,文化水平低,许多人无一技之长,在非农领域技能低,择业受限,外出务工者多为劳力型。随着经济、科技水平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劳力型的务工者在择业、就业上不具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之劳务输出后的跟踪服务和信息反馈手段落后,尽管我县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总结了一定的经验,但仍然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仍存在认识不到位,引导扶持不力

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各级政府及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要职责,是推进我县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步伐、将人才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一些部门和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和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在农民工培训上保障措施不到位,政策不配套,致使相当部分外出务工人员没有进行岗前技能培训,影响和制约了劳动力输出对象、范围和数量。

(二)培训资金缺乏,培训规模偏小,缺乏长远规划

对于农民工的培训往往是喊得响,落实少,财政投入更少,没有专门的经费投入,导致培训资金缺乏整合,培训手段和设备落后。培训规模偏小,培训经费不得不向受培训者收取,工作难以深入仔细的开展。虽然不少地方和部门每年都在不同程度的搞农民工培训,但没有制度化、系统化,具体表现在培训部门多,部门间沟通少,配合力差,局限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培训,而涉及到第二、三产业方面的技术、技能培训,由于受技术、资金等其他条件的限制开展得少,没有给农民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支撑。

(三)就业指导信息服务不够

目前,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基本处于自发状态,起步晚,规模小,加之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措施不力,培训条件有限,培训经费不足,劳动力输出形成以亲带亲,以故带故的现象,甚至有的因劳务输出信息失真或广告虚假而上当受骗。加之在劳务输出上获取、提供的信息少而不全,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就业服务信息体系。随着就业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应加强信息服务的收集和组织管理。

(四)缺乏权威技能鉴定

尽管我县的职业培训部门下设了职业介绍所,农业部门、职业技术学校等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了培训,但颁发的是毕业证书或合格证书,没有权威的职业技能鉴定,技术可信度低,不仅使用人单位难以把握使用,反过来也严重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对输出农民工管理不力

农民工输出后,没有对其流向、工作生活情况做相应跟踪调查,从而在管理上难度较大,除用工单位大规模使用外,其他外出的农民工基本上是“各自为阵”,“一盘散沙”,他们在外的行为,我们的管理部门基本一无所知,从而导致农民工在外就业难、收入低、生活无保障、甚至违法乱纪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给其他想要外出的农民工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而且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四、进一步强化培训,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及建议

根据我县潜在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市场和农民工自身素质,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农村富余劳动力为重点,以拓宽输出领域,提高竞争力和劳务效益为中心,以内转、外输、回归为基本途径,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优质服务为保障,全面开创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新局面。

(一)强化政府行为,建立长效培训机制

把农民工的培训作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制定长远规划,积极探索制定有利于农民工培训的政策措施,努力营造农民科技培训和技能培训的良好环境。通过积极引导,主动服务,推动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证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农民工培训投入,财政是主体,应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实行财政、服务组织、被培养对象三位一体,统筹解决培训经费不足。政府应拨专款资金把培训工作当作一项公益性事业开展,而不能搞成社会办学形式,加重农民负担。同时加大力度,纠正向培训者乱收费,严处欺骗务工者的违法行为。

(三)建立培训体系,健全运行机制

农民工培训内容是多方面的,涉及部门多,范围广,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明确培训主体,逐步形成政府统筹,由农业部门牵头,财政、教育、科技、劳动保障、建设、计划等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社会(主要社会办学机构)广泛参与的培训体系。实行基地、管理及服务三结合,建立劳务开发网络服务体系,巩固老渠道,开辟新渠道。政府要出台相应的培训落实保障措施,规范劳务市场,实施多层次的支持激励措施,落实优惠政策。

(四)培训内容多样化,增加竞争力,优化劳动力转移就业结构

培训内容必须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要体现农民工素质教育、能力教育、职业教育的特点,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长训、短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由原来的主要农业技术培训转向二、三产业的技术、技能培训,实行定向培训与定向输出相结合,坚持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在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农民政策法规、安全常识和公民道德规范培训,真正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自身素质。

(五)严格考核制度,做好技能鉴定工作

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做到需训结合,训用结合,训考结合,严格考核。搞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为农民工求职、择业、上岗提供名副其实的证书和有效证件。只有这样,培训才有吸引力,培训后的农民工在就业中才具有竞争力,才能真正体现培训主体、培训对象和用人单位的三赢局面

农信社个人培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农民培训;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在新的背景下,把做好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推动农村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农村职业教育现状

1、东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整体情况优于中西部地区,见表1:

由表1分析,在东、中、西三地区所收集到的405个样本中,样本人口总数为1509人,其中各地有科技宣传的比重分别为55.71 %、32.41%、35.79%,农民接受过技能培训的相应比重分别为17.54%、13.89%、12.13%。相比而言,东部地区农民的整体素质要比中西部高,农村开展职教培训和科技宣传的整体情况相对较好,中西部地区相对而言处于劣势。从总体来看,接受过职教培训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3.59%,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培训和科技宣传工作较为落后。

2、各地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内容较为单一,见表2:

由表知,各地农民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果树栽培等几个方面,与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和外出务工所需技术相联系的内容较少,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的内容较为单一。西部地区在果树栽培上培训内容比例较大,为34.74%,相对东、中部的12.2%、20.8%而言要高的多。

3、农民收入水平与平均文化程度成反比,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见表3:

上表中,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文盲半文盲比例*1+小学比例*5+初中比例*8+高中比例*10+中专比例*11+大专比例*13.5

(1)由不同收入组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看,随着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增加,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呈现递减趋势,即农民收入水平与农民的文化程度呈反比,年人均纯收入最低组农户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相对其他组要高,可能的原因为:

a、农民接受职业教育后外出务工的职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即行业分布集中在传统产业阶段,农民所学知识不能通过生产实践转化为较高的生产力,导致收益不高。如表4统计农民外出务工行业分布:

b、由于人力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可能是一种滞后影响,即当期的收入可能与几年前的人力资本状况有关,而样本选取的有些家庭人均纯收入与人力资本数据是同一期的,由此其相关性不是很显著。

(2)从总体上看,所有收入组农户的文化程度相差不大,平均程度集中在初中,农民整体的文化素质都不高。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依靠经验的比重仍然较大,而且这个比重在不同收入组之间都相差不大,农民在农业生产现代化和科技化程度上仍然较低;

(3)在样本中,4000元以上收入组样本数在总体中所占比重较大,对比2007年国家公布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已达4140元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农民整体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中低收入农户占总体农户的比重也较高。

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单一,转移就业方向较窄,见图1:

从农民外出务工获得信息的渠道看,通过好友介绍及个人努力找到工作者在外出务工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较大,而通过招聘会、职业中介等获得就业信息的人较少,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渠道单一。

二、存在问题及成因

(一)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

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有多种原因,一是政府资金不到位,从建设服务点到培训的安排实施都需要资金支持,资金的不到位就会使这种服务功能缺失;二是部门间合作性不强,有些教育科技资源不能共享,导致资源浪费和培训成本增加,职业教育发展缺乏较为强劲有效的实施机制;

(二)政府的保障及服务职能缺位

在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中,政府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在进行科技宣传和技能培训中,一些地区的工作并未落实到实处,具体的种植技术等内容完全由农民自己获得,农民发展多种经营没有相应的技术保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政府及相关中介组织所发挥的作用较小,对农民外出务工就业信息提供较差,组织程度低,提供的就业指导不足,导致农民外出务工渠道单一,就业方向狭窄,未能在劳动力转移中发挥实效;

(三)现有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弊端

1、供需不对接,职业教育培训内容较为单一,与农民整体需求差异较大。从样本资料看,大部分地区的培训内容集中在大棚蔬菜种植、果树栽培等方面,在非农技术上内容安排较少,因此对从事多种生产经营需要多种技术指导、外出务工需要掌握专门技术的农民来说,参加培训并不能满足其发展需要;

2、农民参加培训的机会成本较大。对多数农民而言,参加培训意味着放弃一部分从事生产和外出务工可能带来的收益,而这部分收益在农民家庭收入中的地位也比较重要,从此角度考虑,一部分农民选择放弃培训而去从事生产;而且对需要农民缴费的培训来说,其在近期的投入收益差距也会促使农民选择不接受培训;

(四)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从整体上看,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集中在初中、小学及以下,接受过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劳动力仅占总数的29.88%,这不仅导致农民对现有职业教育培训的总体评价不高,也使其接受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多数劳动者并未认识到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五)社会机制的配套服务功能未得到充分体现

农民真正掌握技术、顺利实现转移就业需要强有力的后续保障,社会机制在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如小额信贷、科技推广服务站的指导和就业中介的信息服务等都会对其发展产生影响,而这部分力量的缺失使得农民缺乏相应的指导服务,农民接受培训的效益也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三、对策建议

根据发现的问题,结合在实际调研中得到的一些信息,农村职业教育的顺利开展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建立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1、要发挥政府的投资主体作用,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各项资金能够及时到位,确保开展农民培训所需要的各项投入;同时重视发挥政府在引导农民转移就业中的作用,为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提供保障。

2、农民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参与主体,要重视提高农民参与职教培训的积极性:

(1)努力提高农民的基础文化水平。通过开办夜校、专家讲座等形式提高现有劳动者的素质,重视农村基础教育,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开展,重视后继农民基本文化素质的提升;

(2)提高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投资收益比率。加强对农民从事生产和多种经营的技术指导和信息科技支持,为农民把科技知识转化为收益提供保障,通过提高受培训农民的收入水平实现职业教育对增加收入的促进作用;

(3)要提高对接受职教培训农民的社会认可度。对接收职业教育培训的劳动力颁发专门的培训证书,实施"绿色证书"制度 ,提高社会的认可度,使农民在具体的工作中能够从中直接受益并感受到其重要性,这也是间接促进农民接受职教培训的一个动力;

(4)要完善培训内容。从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农民更倾向于接受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培训,因此政府及中介组织应根据农民的不同需要和接受能力安排相应的培训内容;而且,进行农民培训只是农民提高自己、掌握先进技术的一个平台,职业教育的目的还应该是培养农民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使其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身能力,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这也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更高要求;

(5)对接受职教培训的农民给予相应的补贴。农民是否选择接受培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接受培训机会成本的大小,适当地对其进行补助减少其机会成本,农民考虑接受培训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3、充分发挥中介者的作用。从分析看,农村培训工作的开展与实际指导之间还存在断节,各种中介者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要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发挥中介组织在进行培训、引导农民外出就业及提供相应的信息、技术导向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才能真正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帮助。

(二)改革行政区划体制

在农村职业教育工作开展上建立只有省、县的二级区划体制。结合已有研究资料并结合笔者自身的认识,从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认为应当建立专门针对农村职业教育设立的省、县的二级区划模式,减少职业教育开展的中间环节,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使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及时渗透到县一级 ;

(三)实现"校村结合",发挥大学生及村干部在推动引导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农村职业教育的一个支持力量就是农林院校及相关的科研单位。发挥农林院校在农业生产上所拥有的技术、资金及人才优势,发挥其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实施对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工程,充分发挥其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加强信息体系建设,使农村远程教育的开展有很好的实施载体。远程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农村条件的限制仍然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应建立相应的实施机制,使体系建设真正地为农民发展谋福利 。

综合来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结合具体问题采取具体对策,做好农村职业教育的系统工作,农村职业教育才能有一个更为美好的前景。

【 参考文献】

[1]白菊红.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民收入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4

[2]窦鹏辉.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0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Thinking triggered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Su Zheng-huaWang L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