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里顶岗实习个人总结范例6篇

厂里顶岗实习个人总结

厂里顶岗实习个人总结范文1

经过两年暑假的带学生外出顶岗实习的实践活动,从效果上来看,对我们这样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来说,外出顶岗实习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一、外出顶岗实习,是职校学生走社会,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

常言道:“社会就是最大的学校,也是最好的学校”,人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才会不断完善自己。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过着单纯的学生生活,对外面尤其是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既向往又迷惘,而我们选择的顶岗实习单位都位于珠三角地区,为了解到在外面工作需要哪些类型的人才,从而不断的学习和锻炼自身能力,为自己以后适应社会的发展打下基础。同时为学生了解人间百态,吃穿住行提供机会。

二、外出顶岗实习是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解决部分困难学生学习生活费用的有效途径

乳源还是个贫困县,有相当部分家庭是比较,小孩要读书要学费,怎么办?学校组织的学生外出顶岗实习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做工得到的钱一部分作学费,一部分作学生日常生活开支,甚至还可以给家里一部分解决家庭的一些实际问题,可以说外出顶岗实习真正做到了学生,家长,学校三共赢。

三、外出顶岗实习是培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体验成功喜悦的有益探索

现在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大部分是90后,普遍存在图享受,不能吃点苦,体谅不了家里父母艰辛,更体会不到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而学校的吃苦教育又更多停留在教室或搞几次劳动上,缺乏劳动时间的保证,谈不上辛苦,而外出顶岗实习期间是实实在在的上班,一天多少小时或是计件这样算。一天下来有多少钱是摆在那里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家人不易,而当实习结束时,当他们能自己交付学费,并且有剩余生活费,有的还添置了手机时,同学们脸上更多的是喜悦和安慰。这种因为自己付出劳动而获得收益的心理体验是极其深刻的。

四、外出顶岗实习有利于学生提前适应工厂,适应社会,同时接受生活的教育

俗话说生活就是本活教科书。让从小就在蜜糖罐中长大的90后学生提早走出校门,走进工厂,走进企业,了解人生百态。让学生亲眼所见亲身体验在学校时候老师所言“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时难”并非虚假。在工厂中学习到上班制度,请假制度,面试所需要的材料,面试流程,与工厂中老员工接触让他们了解到衣、食、住、行样样不易,与社会人接触让学生知道社会坑蒙拐骗之术,处处陷阱,甚至自己吃亏上当,损失财物,这样生活教会了他们防骗防抢等实实在在的社会知识。

既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外出顶岗实习有诸多好处,可以说是学校、家长、学生三方共赢,那么学生外出顶岗实习便显得很有必要,然而这样做是否具有可行性?当然具有可行性,并且大大可行。

首先,学生外出顶岗实习具有良好的外部条件。08年的金融危机在今年有复苏迹象,整体经济形势趋于好转,一般工厂开始大量招人,尤其是生产具有季节性的工厂暑假刚好定单多,因为学生比较单纯,较好管理,他们更倾向于招学生工。另一方面,政策条件比较宽松,学生顶岗实习也不是个新鲜事物,同类学校已经有过尝试,效果良好。

其实,学生外出顶岗实习得到学生积极响应、家长热心支持。学生为何积极?因为学生有着强烈的了解外部世界的愿望,更多学生则想靠自己双手赚取学费、生活费。一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二来心里满足,有种成就感,感到自己独立了。家长为何积极?一方面确实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是让孩子接受锻炼。把暑假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使孩子少进游戏机室少上网。客观上减轻了家长管教小孩的负担。

最后,学生外出顶岗实习有学校的精心组织,全程管理,能确保实习期间的安全。从学生报名,班主任审核、学生体检、确定名单、出发前动员培训、到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生活指导,特别是在顶岗实习期间带队老师会与厂方密切配合管理学生。总之,从离开校门到回到校门都有30个学生配1名老师的全程陪护。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安全。

厂里顶岗实习个人总结范文2

Abstract: The thermodynamics major in our college has experienced a burgeoning development, while comprehensive researches and summaries for Workplacement have not been accomplished yet. Now we try to summarize all the work and performance of Workplacemen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rmodynamics major in our college, which is now a demonstrative college, and probe into existing problems and work out them as soon as possible.

关键词: 高职;热动;顶岗实习

Key words: college;thermodynamics;workplacement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250-04

————————————

作者简介:牛刚(1986-),男,陕西宝鸡人,热动专业教师,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热动专业教学和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广播电视大学是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的一所集高等职业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为一体的多门类、多学科的综合性高等学校。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42所高校成员单位之一;是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确定的全国90家数控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建设单位和国家首批100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形成了面向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热能动力设备及应用、金属材料焊接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煤化工技术、化工设备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科类专业群;首批100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在全国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只有两所学院设置了热动专业,我院即为其中一所。我院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已有30余年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7年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被确定为自治区级骨干示范专业。之后经过3年的示范建设,于2010年8月通过了国家验收,建成国家重点示范建设专业。现在,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是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示范院校建设项目中由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规定,中央财政投入的50%的资金应用于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我院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建设校内热能动力实训中心,仅设备方面计划投入资金总计62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500万),所以热能动力实训中心是我院示范建设的重点项目,对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的建设起到关键的作用。通过示范性院校的建设和热动专业建设,我们不仅在以上教学硬件方面都取得了丰厚的成果,更重要的是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成功制定与有效实施。

我院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自2004年招生以来已有8届学生,目前毕业和顶岗实习学生80%以上在电力企业(包括热电厂和企业自备电厂)。但是应该看到,电厂的建设是有周期性的,如何让学生的就业工作可持续发展下去,我们在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首先聘请了各种类别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企业的专家到学校来进行研讨,共同探索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构建;然后是走出去,到各类热动企业去,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现场分析本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分布,核心工作任务内容,职业能力素质要求,依此为依据构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次的调研、论证,通过到各种不同类别的热能动力设备制造、安装、检修、运行企业如华电宁夏灵武发电厂、马莲台发电厂、中石油宁夏石化公司自备电厂、银川热电厂、宁夏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宁夏核工业217锅炉制造厂、宁夏电力建设公司、宁夏电力科技工程院、宁夏林盛供热公司、神华宁煤烯烃公司、宁夏多维药业自备电厂、宁夏紫荆花造纸厂自备电厂等进行调研。

后来我们专业教师又坐到一起,将日常的教学实际结合调研中所得的反馈,对本专业进行了重新审视,与其他专业详加对比,之后我们发现本专业所涉及的锅炉容器等热力设备属于有爆炸危险的特种设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操作此类设备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取得安全操作上岗证才能上岗操作。本专业学生在取得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后还须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岗位证书(上岗证)才能上岗操作。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将职业资格证和上岗证的有关考核要求与专业课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3证融合”。

最终依据热动专业知识的认知规律和专业能力递进特点,以及热动设备岗位能力的培养方式,依托校内热动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出既有较广的专业涵盖范围又基于职业能力成长规律的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5阶递进,3证融合”。(如图1所示)

而我们最初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这样的:在建成校内热能动力实训中心的基础上,结合北方季节性供热的特点,采取实训教学与供热周期结合,采用分期的模块教学方式,将学生在校的5个学期分成3个模块(基础学习领域/基本技能、专业学习领域/专业技能、拓展学习领域/综合技能)进行教学,最后1学期进行校外顶岗实习/职业技能。在校期间,每个模块中的技能训练安排在对应的三个冬季采暖期主要在校内热能动力实训中心进行。(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这一模式雷同于大多数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无明显特色。在这里列出,仅给大家作一个参考。

下面对我们的热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5阶递进”进行一个说明:

将学生三年的学习内容在“2+1”的总模式下按照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五个阶段来进行组织和实施,分别是:认知实训、专业基础实训、实境实训、集控仿真实训、顶岗实习。

(1)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认知实习: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参观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设备真实环境,重点参观热能动力设备模型室,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热能动力设备这种具有爆炸危险的特种设备的整体结构、型式及其工作特点,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奠定基础。

(2)专业基础实训:第二至第四学期,学生分别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钳工、电工、车工、机械测绘、焊工和水处理实训,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部分专业知识有综合的了解,并通过各种的实验实训与实际相结合,将各种类别的基础知识技能融会贯通,掌握本专业未来就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3)实境实训:第三至第四学期,在校内锅炉实训室和校外相关设备企业交叉进行。通过校内锅炉实训室一台实体4吨蒸汽锅炉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在线运行锅炉的实境训练,使学生对本专业的3个核心岗位操作、检修、安装有清晰的认知,熟悉热能动力的主体设备——锅炉的安装、操作、检修工艺流程。

(4)集控(运行)仿真实训:根据宁夏及周边地区火力发电企业集中的特点,在第四学期通过校内火电厂集控运行仿真室进行实训,同时配置了锅炉模拟仿真运行软件和200WM、300MW、600MW等三台火电机组集控运行仿真软件,利用虚拟的仿真技术实现事故和故障的演示、防止和应急处理,使学生对火电厂的集控运行有全面的认识,并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

(5)顶岗实习:第五至第六学期,是本专业的综合实践课程,通过在企业顶岗实习,熟悉热能动力设备的生产工作过程,基本掌握热能动力设备制造(销售)、安装调试、安全管理、运行操作、检修维护等相关基本技能,真实体验实际工作现场环境,了解企业的生产控制和管理情况,为毕业后顺利上岗就业打好基础。

可以看出,顶岗实习是学生毕业前的一个重要学习环节,是专业学习的深化与升华;它既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又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进行认定的重要依据。顶岗实习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岗位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顶岗实习是热动专业“5阶递进,3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重要的一环,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安全生产意识”人才的必要步骤之一。顶岗实习使高职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增强社会经验,增加工作经验,转变观念,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最大限度提高其综合素养,以便与将来的工作岗位实现对接。

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是本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实施的基本保障。

顶岗实习是学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顶岗实习不同于其他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热动专业在顶岗实习中,所需要操作的设备是锅炉等压力容器,属于具有爆炸危险的特种设备,上岗操作须经过专门培训并持有上岗证。如何才能保证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安全实习,并且通过自我学习、师傅帮带的渐进过程,直到能做到在监控下的亲自动手操作,这也是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所关注的内容。

另外,如今的顶岗实习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顶岗实习的学生多被企业当作廉价劳动力来使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使顶岗实习脱离这种困境,淡化顶岗,突出实习,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真正的让理论结合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又从实践中得到新的体验,总结自己的理论,在如此的反复中,让学生掌握真正的技能。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要廉价劳动力,而为了理论结合实践,学生要顶岗实习。企业给学生一定的报酬,虽能满足学生的基本生活要求,但是太少,产生的结果就是在准社会化的顶岗实习期间,如果学生所得报酬相对在同岗位工作的企业员工来说过低的话,也会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

为了让学生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学校可在签订合同之初,就尽可能多地掌握企业的生产实际,根据企业的初建情况制定学生的顶岗实习计划,做到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在签订校企合作的协议的时候就先要挑选有责任心的企业,并且必须加入有关顶岗实习的可操作性条款。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可根据已有条款规定,检查学生,更重要的是检查企业的执行情况。

如何保障条款对企业的约束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得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成为抢手货;其次是运用法律手段,保障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权益;再次利用市场机制,让学生走进人才市场;第四、在现有的体制和大环境下,利用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发现高职教育,重视对技能的掌握;第五、让校内教师参加企业课题中去,帮企业做技改,让企业有得可图。

学生是顶岗实习的主体,保证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学习效果是顶岗实习的关键。

顶岗实习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一名学生,又是顶岗企业的一名员工,要服从企业和学校对顶岗实习的安排和管理,尊重企业的各级领导、实习指导教师和其他员工。要有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做好安全工作。自觉遵守企业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到按时作息,不迟到,不早退,不误工,不做损人利己、有损企业形象和学校声誉的事情;按照顶岗实习计划、工作任务和岗位特点,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发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谦虚好学的精神,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刻苦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按时按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写好顶岗实习鉴定表的自我评价,交由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和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签署鉴定意见,顺利完成学业;并考虑如何在顶岗实习中给企业创造一定的价值(经济效益),让企业欢迎自己,乐意接收自己。

在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顶岗实习是热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安排在第五、六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和有意向录用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毕业生的企业进行,每10-20名学生聘请一位企业兼职教师。学时为34周,学分为34分。在顶岗实习结束后由企业出具顶岗实习鉴定报告,学生撰写顶岗实习报告书。

具体组织与管理如下:

①顶岗实习工作由学校教务处总负责,由系部设立顶岗实习指导小组并安排组织、由专业教研室与系部学生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实施。

②顶岗实习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完成。学校在三方中处于主导的地位,是一切活动的组织者,在整个运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是三方中最关键的一方。

③专业顶岗实习指导小组是顶岗实习的具体管理组织者。小组成员由企业管理人员、学生处、学生管理办公室、教研室、专业教师共同组成。

④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学校的兼职教师,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组织管理、指导等工作,保证每名学生有专人负责。

⑤安排教师对每位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管理,一般每名教师负责管理的学生不多于20名。

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就是企业的准员工(或称实习员工),要接受企业与学校的双重管理。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进行,它的考核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并以企业指导教师的考核为主。所以顶岗实习的考核由以下两个内容组成:实习报告和企业鉴定报告。实习报告是全面反映学生在一年的实习期间将学校所学知识技能与实际生产环境相结合的真实写照,实习报告评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标准。学生实习企业鉴定报告是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实习期间德、技、勤、能的全面考核,考核标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标准。

学生要完成以上两项报告的考核,合格者获得学分,完成顶岗实习。

学生要通过顶岗实习明白,获得学分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学生要能在顶岗实习中体会到工人的劳作的辛苦、生活的艰辛,完成从学生到工人的巨大转变,从身份到心理上接受这一变化。

企业为顶岗实习场所,并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工作上的管理和实践知识的教学。

我们对合作企业适时进行有目的的筛选,为学生提供代表区域行业先进技术的工作岗位,配备具有一定职业教育能力的企业技术指导教师,具有较好的后勤保障,保证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日常生活;紧随现代热能动力一线生产技术发展要求所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结合“5阶递进,3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工学结合,最终完成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同时我们致力于增加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拓宽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实训渠道,增加学生的行业环境认识,提供锅炉及其辅机的生产、安装、运行、检修及水处理等岗位实习机会,为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提供基本保障,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合作企业要能够为本专业学生提供足够的机组运行、安装与调试、检修等生产实训场所、顶岗实习岗位和就业岗位,还有提供有经验、技术好,品德高、善沟通的企业师傅。平时也可以支持企业内部的优秀技术专家参与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参与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工作,并接收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

企业要有充分的宽容心。企业常常为了利益最大化,就想使得岗位上的顶岗实习生对企业效益产生积极的立竿见影的效果,忽略了基础素质的教育,只说有专业方面的培训就行了。基础课程是很重要,不可以一边用学生,一边说学生没用;企业还要有责任心,要让学生在有限的顶岗实习期间内,接触尽可能多的工作岗位,不要说为何学校三年都没有把学生培养成功,而企业只用几天的入职培训,就能让学生“融入”的企业,还要能为学生就业后在企业内部提供有效的升迁路线;企业更要有事业心,要明白学生不能光为了一间工厂而培养,企业正在做的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培养技术人才。

顶岗实习模式的探讨,这是一个无止尽的话题,时代在发展,经济环境在变,如何跟随变化,如何立于不败之地,以不变应万变?这是我们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现在我们所形成的 “5阶递进,3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实现了学生在第三年100%顶岗实习——准就业;校企合作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通过培养、引进和聘请等方式,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未来,我们想要通过引企入校,共建生产型热能动力实训中心。把本专业建设成国内同类院校中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实习条件和顶岗实习环境、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品牌专业。并通过师资培训、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等途径,带动国内其他职业院校同类专业共同发展。

结语:顶岗实习的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这就需要沟通。学校对学生下达一个“指令”,就要从学生那里得到一个有效“反馈”,然后再在“处理器”内对“反馈”进行处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解放思想。目的只有一个: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者的共赢。

理想的顶岗实习模式应该是一个变化的模式,一个不断自我改进的体系。这个体系主要是要能提供一个建立在一定制度在的宽松的空间(环境)。在这个体系内每一个个体都有充分的自由度来发挥他的自由性、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2010)[S].宁夏银川,2010.

厂里顶岗实习个人总结范文3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校外顶岗实习 问题 辅导员 应对策略

一、高职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职教育就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普遍实行“2.5+0.5”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半,最后半年到相关单位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指学生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在规定的教学时限内,按照学校实习教学计划的安排,在企事业单位相关实践岗位上进行的实践学习活动,包括实习、预就业和已签订就业协议的提前就业等。高职学生参加校外顶岗实习是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让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重要措施,是探索我国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要求,要“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要形成系统”[1]。顶岗实习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校外顶岗实习遵循了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职业人才成长规律。一方面,使学生提前熟悉工作岗位和职业环境,强化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校外顶岗实习,可以加深企业和高职学生之间的了解,使学生到合适的工作岗位预就业[2]。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高职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对于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养成职业素质,提高操作技能和学习兴趣,以及顺利就业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让学生参与顶岗实习有利于学生就业,弥补高职学生在知识储备和经验上的不足,有利于校企合作,使顶岗实习成为教学活动的延续。

二、高职学生基本现状及校外顶岗实习出现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

从学生自身而言,首先,现今高职院校学生“自我中心”思想严重,高职院校的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观念和思想,缺乏对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处理。其次,环境所带来的挫败感,很多学生就读高职院校并非本意,很多是因为内外在原因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在心理上有挫败感和自卑自暴自弃的想法,因此在高职院校求学过程中没有规划和目标,得过且过。从外界环境来说,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家庭经济环境较好,独立能力较差,在自理和自律能力比较弱。另外网络和社会的诱惑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辨别能力来说存在巨大的挑战。按照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此时高职学生处于亲密对孤独的冲突阶段,是独立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不少学生常常孤独,产生不信任他人的心理,此时,如不及时进行自我调解或思想引导,往往会出现不合群、疏离集体的现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跟老师和同学交流,性格内向孤僻,处理事情任性冲动。

(二)顶岗实习中高职院校学生显现的问题

顶岗实习有别于传统学习方式,有鲜明的自身特点,产生了新问题和新情况。首先是学生顶岗实习中角色适应和角色转换比较缓慢。在顶岗实习中,学生既是在校学生,又是公司、企业、单位的实习生和准员工,对于这种双重身份,一直处于象牙塔中的学生往往会对顶岗实习有错误的认知,认为校外的实习锻炼脱离了学校和课堂,是一次自我放松的机会。他们对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认识不足,更谈不上以企业主人翁身份参与企业各项工作。同时很多学生眼高手低,在不愿意做基层一线的事情同时又存在学历和地位的自卑感,不敢跟本科以上学生比拼、竞争,自立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另外,顶岗实习期间脱离了父母同学和老师,工作环境也变得陌生和复杂。在无法自理的基础上抱怨顶岗实习的枯燥乏味,看不到定岗实习的锻炼价值和自身的发展前景[3]。当工作强度和工作节奏加快时,他们不管是体力上还是心理上都无法完全适应,开始怀疑自身能力和实力。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是为了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将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知识和实际操作,同时也是从学校到社会过渡的阶段,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过程和必经阶段[3]。在这个阶段,学生要学会生存和竞争及沟通与协作。但是很多学生在内心深处没有意识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并且不愿意在实践中成长和改变。在处理一些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时想法简单狭隘,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奉献和协作精神,在出现问题时没有合适的方法进行沟通。很多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目光短浅,定位不明确,没有将顶岗实习与未来职业发展相联系,仅把顶岗实习作为换学分的手段,态度不端正不明确,使得顶岗实习流于形式。由于学生一直处于比较封闭比较保守的校园里,对工作单位的生产流程和安全管理没有直观的了解和认识,致使部分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在短时间里难以适应和熟悉现实生产的流程和习惯。顶岗实习一般在企业和工厂里进行,分布较散,给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意识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刚进实习单位,学生觉得学习形式比较新鲜和不适应,大部分同学都会表现比较积极和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顶岗实习的特殊性,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对在校学生的管理经验,使得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日常管理显得较为薄弱。

三、辅导员在顶岗实习中学生工作的探索

顶岗实习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思政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者的辅导员,是学生最常接触的人、最直接的管理者。因此,发挥辅导员优势,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法纪教育和就业指导等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在顶岗实习中的实际困难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4]。

(一)狠抓定岗实习前的教育工作

辅导员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应该遵循预防性原则,做好培训工作,对学生在顶岗实习可能存在的问题有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和思路。在学生顶岗实习前做好有关顶岗实习的宣传及思想工作,配合学校做好企业文化的宣传,落实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学阶段是整个职业规划的探索时期,辅导员应及时通过讲座主题班会的形式尽己所能地帮助引导学生做好个人的生涯规划,使学生端正顶岗实习态度及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目标,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顶岗实习的重要基础是校企合作,因此在顶岗实习之前,可以多聘请一些有经验的企业人员或者参加过顶岗实习并成功就业的学长就顶岗实习的重要性,以及面试技巧、企业文化、企业员工角色转变、顶岗实习常见心理问题等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有正确态度及明确的实习目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辅导员在学生顶岗实习前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如上文所述很多学生在顶岗实习前,对自己的岗位认知不足,对自己即将步入的岗位不适应,需要辅导员积极引导,开好实习动员大会,打好顶岗实习的心理基础。学生实习前,应妥善安排好实习小组负责人,也就是从实习学生中每一个实习单位安排一个积极上进、成熟稳重的学生担任该实习小组的负责人,让其发挥班干部和班级信息员的作用。这样在顶岗实习之前,能够从思想、日常行为规范及生活上提前做好指导安排,防患于未然。

(二)落实顶岗实习中的工作

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应遵循及时性的原则,即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和处理。实习期间辅导员由于工作性质关系不可能天天去企业进行思政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这时需要充分发挥小组负责人、班干部、党员在实习管理中的作用,及时了解同学的实习情况。同时辅导员要做到定期沟通和与临时探望相结合,及时和学生联系,消除和化解他们心中的恐惧、担心和疑虑。充分发挥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作用,充分利用这个平台,随时随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动向,定期组织学生反馈每周的实习情况。辅导员要遵循经常性原则,与实习指导老师与企业保持沟通,定期进驻企业。一方面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及时了解顶岗实习的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做好实习中的教育,希望他们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努力钻研业务,积极进取,在加强自身素质的同时学习先进技术本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要引导学生尊重企业实习指导老师,自觉遵守企业、法规、厂纪厂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让他们尽快适应企业的生产环境,遵守企业的安全规定,满足岗位要求,提高综合素质。

(三)重视顶岗实习后的总结和反馈

在学生顶岗实习完成后,辅导员要对在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存在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总结和反馈,为今后学生实习的教育工作积累经验。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实习学生代表发言、学生实结等形式,谈谈自己的实习情况、实习效果、实习感想对今后职业规划的认识,同时通过他们的反馈和总结发现没有处理的问题,以及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疏导,最大限度让他们从顶岗实习中积累经验,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四、经验和总结

大学生顶岗实习对于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对于学生初步认识社会、处理人际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困惑和不适应需要多方通力合作,共同解决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合适的实习环境。与学生亦师亦友的辅导员要发挥好自身的作用,更注重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遵循学生教育工作预防性、及时性、针对性、适度性的原则,结合学生的整体共性和个体特点,结合顶岗实习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教育方案,为他们的顶岗实习保驾护航,完成从学生到岗位劳动者的顺利过渡。

参考文献:

[1]敖冰峰,徐鹏,于雪梅.浅析高职学生校外顶岗实习中的心理问题和应对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5):266.

[2]赵荣奎,沈向光,苏启立,郑利群.高职院校校外顶岗实习长效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

厂里顶岗实习个人总结范文4

关键词:顶岗实习 工学结合 一体化教学

一、在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

企业需求的是“高素质、强技能、宽适应、复合型”的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才。然而,近年来通过就业办回访调查及家长的满意度调查发现,顶岗实习的学生出现了“一个月”现象,即部分学生换岗频率较高。原因诸多,统计下来,呈现这些状态:因工作时间过长而不能接受,因工资过少而换岗,因工作无趣而换岗,因不能适应企业管理制度而换岗,因觉得在工作中学不到更有用的知识而换岗,因不能胜任工作岗位而被企业辞退。

二、针对问题设计的解决方案

1.进行一体化教学

目的是在校学习期间强化专业知识学习的能力,培养专业学习延伸的能力,锻炼团队协作的能力。一体化教学模式整合了教学资源,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实现了三个一体化,即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一体化、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一体化、教师与学生多重角色一体化。

比如,笔者所教课程为电工仪表与测量,在对兆欧表进行一体化教学时,首先对教材、学生的背景分析来设计教学目标,包括三个目标:知识、技能、德育。分清教学难、重点,采用多种方法教学,包括实习,不可缺少的是实验器材的准备。然后实施教学过程,提问、引入、新课讲解。采用ppt课件与实物同时展开的方式学习兆欧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同时教师与学生互动,及小组内开展讨论。在讲解兆欧表使用时,对比回顾万用表使用前的要求,概括出兆欧表使用之前的要求。重点也是难点讲解兆欧表的使用,通过观看视频和ppt课件相结合逐步深入课题且利用行为引导法、启发教学法、互动教学法集中展开。通过学生动手进行有针对性讲解,指出问题,集中一次示范操作。分配任务两个,由学生操作,对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提醒,并及时表扬合作好的小组成员。任务完成后集中概括兆欧表使用的注意事项。最后进行教学反思。

一体化教学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对未来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强技能、宽适应、复合型”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才的培养具有渗透性的促进作用。

2.工学结合

目的是让学生适应顶岗实习的角色,提前学习企业文化,并将在顶岗实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解决,在实习老师的带领下平缓地实现角色转换。所以在学校专业学习期间,三年制体系进行一次工学结合,在五年制体系,进行两次工学结合。在工学结合过程中,由工作能力强的“双师型”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全程做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发挥联系沟通桥梁作用。从笔者带领的09级学生进行工学结合的心得体会,以及今年7月份他们完成顶岗实习的效果看,经常离岗换岗的现象较之以前有了大大的改善。在2013年笔者又一次带领学生下厂学习,以下是带学生开展工学结合的心得体会。

工学结合也是顶岗实习的缩影,笔者带的一个班级41名学生下厂学习,整个学习过程下来,25名学生能相对很好地完成实习,而16名学生暴露了相关问题。首先就是学校与企业的出发点不同,学校派学生下厂实习,是使之学习企业文化,学习5S管理,而企业要求学生出业绩。学生学习要有一个时间过程,企业没有这个过渡,而是直接在遵守企业文化基础上来考核。因此1~2周内使得学生频频出现了逆反心理,各种心理反应、身体反应接踵而来。学生最善用身体生病了不能上班为借口。在出勤这一点上,将其反思到教学中,平时的学习中应注重学生的考勤,细致地了解学生缺席的原因。

学生被带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整个班级的学生都对带队老师有心理上的依赖感,不管这位老师是原先自己的班主任还是新的带队老师,依赖感马上就能产生。也就是说在学生心里,老师是保护他们的,利用好这一点,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就会加深,遇到困难甚至出现逆反心态时都会提前跟老师沟通,而不至于事情发生让老师措手不及。然而,这个信任也易被破坏,那就要看老师如何处理与企业人员之间的关系。说实话,刚到企业,企业一味要求出业绩,无形中使学生和企业人员形成了对立关系,如果老师站在企业一方,对学生严厉,就会使得以后的管理难以进行。而如果老师偏向学生,企业人员就会不高兴,认为带队老师不配合他们的工作,也会使后续工作不好进行。所以要掌握好这一尺寸,做一个好的调解员与平衡者。比如学生调休问题,学生会来找老师,笔者会听完调休的原因并帮助学生进行分析,一般会有如下三种结果。

第一,直接否决此问题。

第二,把自己的事情调理一下,使之不冲突。

第三,如果是非调不可,让学生自己去和其他学生商量互调,若同意再和组长交流。在此之前先确认学生的表达言语和语气,在可行的情况下由学生自己去完成,绝大部分都能顺利进行,倘若不行,老师再帮忙跟组长协调。

这一小事,既能让学生了解到不能随意对待考勤,又能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

此外,遇到较多的问题是因心情不好而缺勤的事,心情不好又大部分来自外界。比如,今天被组长“骂”了,今天哪个学生惹他不高兴了,父母不给零花钱啦等等,总之心态的平和易被打破。遇到此类问题要真诚地跟学生谈心。如被组长教训几句就不工作的情况,首先让学生较细致地表述一下整个事情的过程(倾诉也能消减不良情绪),然后让学生站在组长的角度考虑这件事,使他们理解组长的做法,在这过程中还让学生学会了换位思考。陪同学生到企业学习,基本会处理这些看似小问题的困难。学生没有遇到过,现在,在老师的辅助下,一一克服了问题,那么学生在以后的顶岗实习乃至今后人生中遇到问题,就能较好地解决。

总之若要带好工学结合的学习,以下五点须渗透在整个过程中。

一是注重动员准备和培训工作。在学生下厂进行工学结合实习之前召开动员大会,并且学生家长必须参加,共同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使学生树立职业意识。

二是把德育工作贯穿到企业的7S管理模式中,强化“礼仪、礼貌、礼节”教育,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信度。

三是重视学生在工学结合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及时回应学生各种需求,把握学生思想和心理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做好服务和辅导工作。

四是强化机会教育和跟踪指导。带学生下厂实习的经验表明,在组织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工作中的点滴机会教育,恰恰就是塑造学生职业素养、促进角色转换的最好办法。

五是做好学生工学结合的考核评价,全面如实反映学生工学结合情况。

三、方案实施效果

厂里顶岗实习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2011年12月6日至7日,中英职业教育政策对话会议在天津举行。会议探讨了双方合作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的方案,中英校企之间、校校之间的多元合作模式以及职教课程标准合作研发机制等。至此,在国家的引导下,国内有能力的职业院校进行了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我们学院借助于“厂中校”、“校中厂”的校企合作平台,也开展了现代学徒制实践与探索。以提高我学院各专业与行业契合度,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最终培养出让企业满意的学生。

一、现代学徒制试行的条件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它的实行必须具备几个条件:

1.具有牢固的校企合作关系

校企合作的关系必须进入深度融合阶段,企业肯定学校办学实力的同时,对学生的培养进行全程陪同,为学校提供师资、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教学资源等。没有企业的支持,学校根本无法实行现代学徒制。

2.设计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

由于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基本以实践锻炼为主,培养学生的技能和锻炼他们的综合职业素养能力,大部分课程是单项基本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学生的其他课程基本都是“够用为度”、“点到即可”。因此,以前按照学科体系构建的培养方案不适应了,必须重新按照现代学徒制的要求构建以工作系统化为主的课程体系,设计与之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

3.采用企业师傅、双师型教师相结合的强大教学团队

由于上述条件,人才培养的实施仅仅依靠普通教师是无法进行的,必须有企业师傅、双师型教师相结合的强大教学团队。

4.按照国家、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开发工学结合的教学资源

二、现代学徒制实践――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

学院从2012年开始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把原来的人才培养方案“2.5+0.5”改为“1+1+1”,实施工学交替、分阶段进行平行轮岗的人才培养模式,这里每个1都是两个学期即一年,学生的培养经过三个阶段:技能认知―技能形成―技能强化。第一年学生对机械制造行业操作的岗位进行认知,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第二年在学习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技能操作,后半年成绩突出者可以进入“校中厂”参与企业真实产品零件的生产实训,这个生产是按照加工工序进行平行轮岗,基本上经过这半年实训,学生能达到独立顶岗,也就是形成了一定的技能;第三年确认学生独立顶岗后,开始准企业、准员工阶段。和国外的半工半读一样,校中厂根据他们每月完成的任务情况进行考核,给与一定的报酬;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独立顶岗操作,生产企业真实产品,使他们的技能水平得到了强化,获得了稳定的技能。另外他们提前进入准员工角色,对企业员工的综合职业素养有完整的了解和体验,对毕业后进入企业非常有好处。由于企业用人,我们的学生基本上在第三年的第二个学期离开校中厂,进入企业的厂中校,开始另一半的准员工学习。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学时为782,实践学时为2034,学生在实践学习的时间占总学时的3/4左右;课程设置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动态调整。

该专业的专业课程均为理实一体化课程,由双师型教师负责,聘请企业师傅配合来进行。主要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专项技能进行训练。学院在培养双师型教师方面真抓实干,该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都是在企业具有20年左右工作经验来到学院工作的,同时技能方面学院还把大庆油田的技能专家请到学院的课堂里教授学生学习技能。教学实施后使学生在技能认知―技能形成阶段打下牢固的基本功底。

学生在“校中厂”、“厂中校”阶段,师资配备是以企业师傅为主,学校教师为辅助;由于学生分散在各个岗位上进行实训,不同岗位师傅是不同的,学校教师基本一位就足够。学生在“校中厂”里,学校就把企业师傅请进学校;学生在“厂中校”,我们教师就跟到企业中;无论学生在哪里,都有这样的老师与师傅跟在他们身边。

学院成立有企业技能专家、技术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按照国家、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根据企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流程进行选取和设计课程的内容,学院课程注重工作系统化的教学任务设计,企业课程注重核心岗位技术的操作和工艺方法,共同合作开发了课程标准、课程学习指南、课件、教材、技术资料、试题库等等学习资源。

三、现代学徒制实践的成效与思考

该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后,学生的培养上了一个新台阶,从麦考斯的调查中就能显示,毕业的学生对学院的培养认同度越来越高;企业也认同我们对学生的培养方式,每届学生没有到毕业,就被企业选空了;学院在校企合作中,整体的教学水平也大幅度提升,实训项目的建设也朝良性发展;企业也放心把产品交给学院的校中厂生产,“校中厂”2014年完成产值120万,2015年完成产值200万;校企双方尝试进行更广度的技术合作。

我们在实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也有一些反思:

1.由于热心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还是少数,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是尝尽了挫折;既然国家发展需要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什么不能像英国、德国一样由国家出面制定一套由上至下的政策,激励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保证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2.由于学生在学徒过程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实践存在安全操作和保障管理诸多问题,也需要亟待解决。

现代学徒制是非常符合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如何科学、正确地实施还需要在今后的试点中不断总结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永和、熊方圆,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校数控技术专业中应用的基本策略与实践思考,2015,16;

厂里顶岗实习个人总结范文6

一、工学三维融合模式的探索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从2006级开始就探索了突出地方经济产业特色2+1的模式,建立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及校企结合的校内外实践教学机制,确立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标准,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训一体化,实现教学过程的职业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经过几年的探索,突出以工学三维融合;三层培养一体;核心课程贯穿;职业学业结合。近年来,大力开展生产性实训,凝练了“依托企业,校企合作,产学互动,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和“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学院里面有工厂,车间里面有教室”的颇具职业教育特点的办学格局,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1.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缘由

校内实训基地技能训练模式的建构在我国是一个相对新的领域,将现代工厂的经营、管理理念引入学校,为学习者提供与企业相似的培训环境和经验学习环境,把教学和工厂紧密结合,把学校按工厂模式办,使学生得以在一个近乎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必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做一体化”的技能训练模式建构

(1)教学做一体化。以“基地建设企业化、实践教学生产化”为重要特征的校内实训基地为“教学做合一”的技能训练模式创建了良好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构建以行动导向法为主要特点的“教、学、做”一体的技能训练模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2)课堂与公司合一。淡化教室和实训基地的界限,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部分课程搬到实训基地,教师边教边学,学生边学习边实践,按真实的物流岗位操作,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企业文化和职业体验条件下,使学生在学校内实训基地中得到科学精神、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等方面培养与锻炼。(3)校企双制人才培养模式。让企业驻进学校,企业技术人员深度参与到教学和项目研发中来,形成“学校即企业,课室即车间,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员工”的“校企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零距离”实现学生到企业员工身份的转变,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所以马上就能与企业生产“无缝对接”。“做学合一、情境学习”,让每一个学生对工作任务有一个完整的体验,提供表现自己脑力和体力,以及自我发展的机会。训练内容紧扣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训练项目紧密结合相应的物流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4)学生既是学生也是员工。淡化学生和员工的身份,学生在生产性实训中以生产者的身份顶岗实训。

二、工学三维融合模式的实践

1.校外顶岗实习的内容

(1《)仓储与配送》课程,以企业真实环境为背景,以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学素材,结合配送的理论知识,讲解配送方面的真实业务,给学生安排关于配送的具体岗位,使学生在实习中熟悉配送业务的基本操作,同时通过布置配送方面的项目,培养学生项目管理的能力。(2)《公路运输》课程公路运输是物流行业的核心环节之一,对于公路网络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尤为重要。本课程是在学生顶岗实习的基础上设立的,一方面提高学生对公路运输业务的认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实习能力以及未来的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