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发展总结范例6篇

军民融合发展总结

军民融合发展总结范文1

一、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既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园区,也不同于一般的民产业基地,它是在满足国防军队建设需求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摆脱传统的国防和经济社会环境平台和运行机制束缚,在一定区域内围绕军地双方资源的优化组合,建立形成的以军民融合为特征、以产业发展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引领示范为导向,军民在生产生活服务等领域全方位高度融合的新型经济主体,是军民融合类园区发展的更高阶段。

(一)军民融合是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随着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迅猛发展,军民融合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新的拓展和提升,不再只是简单产品层面上的“民”或“民转军”。军民融合的层次由军地双方的协商式结合提升到国家战略层次的制度式结合,提出建立军民融合式国家规划计划体系、体制机制体系、法规政策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军民融合的范围由国防科技工业领域进一步拓展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提出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体系和国防动员体系;军民融合的程度由军民行业的“板块式”对接深化到了融为一体的“无缝式”对接,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盘考虑,在国家层面上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①”。

建设发展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适应新时期军民融合式发展特点和要求,在产业链集成、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服务等层面上实现具有全价值链体系特征的“军为民用”和“民为军用”,是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程度上推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多领域全方位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

(二)产业化发展是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和抓手

军民融合产业是以国防科技工业在经济技术方面的优势为核心和依托,通过军、民领域间的双向交流互动所形成的产业,主要涉及产品结构、技术、工艺相通或相近的电子、机械、汽车、新材料、核能、航天、航空、船舶等产业领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构成国防科技工业新增长点的新兴高技术产业,多为技术优势产业;另一类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支柱民品产业,多为规模优势产业。

自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军民融合型高新技术开发区“硅谷”开始,西方很多发达国家均采取多种措施来推进军民融合产业的集群化。近年来随着我国军民融合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军民融合类园区也越来越多的涌现出来。

(三)创新驱动是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动力和源泉

我国已进入一个必须更多依靠自主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自主创新也是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首先要实现思想观念的创新,破除“自给自足”、“自我发展”的观念,树立统筹建设、开放式发展理念;要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克服军民融合体制机制上障碍,建立与军民融合式发展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制度规范;要实现发展模式的创新,摒弃国防建设不计成本、封闭发展的模式,推行成本效益和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要实现重点领域的创新,突破现存的技术、生产、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军地壁垒,形成军民各领域协调发展、逐步深入融合的良好格局。

二、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现状

我国已从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借助不同体系,探索形成了一些可行的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军民结合示范基地”模式。自2009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积极开展了部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的培育和认定,推动军民结合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截至目前,已在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内蒙古、北京、上海、甘肃等地分3批认定和挂牌了24个部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

二是“动员中心和保障基地”模式。1998年以来,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已经在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四川、重庆、湖北、陕西、甘肃等地批准建设了一批涉及野营装具、粮食及主食加工、食品与配餐制作配送、药品及医疗器械、成品油、工程机械、抢险装备、特种材料等多个行业、多个领域的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和保障基地。

三是“产业基地或园区”模式。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我国一些省市也在推动军工企业及其配套民营企业的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培育和探索性发展。一些省市依托地方上现有的军工资源,在当地军工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规划建设了军民融合产业基地或园区。如西安市2006年以来相继建立了西安军民两用光机电技术产业示范园、西安军民两用电子元器件技术产业示范园等多个示范园等。

四是“战略合作协议”模式。一是军地之间的战略合作模式,如2011年7月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达成军民融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选择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军民融合平台,携手推进军地在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供应采购、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二是省部之间的战略合作模式,如2007年12月天津市政府与原国防科工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在滨海新区建立“滨海新区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实施一批重大军民结合产业化项目。

三、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或保障基地建设呈现出军工企业集团积极参与、地方政府保障政策配套、国家有关部门协调支持等突出特点和示范效应,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在国家层面上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到目前为止,从中央到地方、从军队到政府还没有建立起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综合性协调管理机构,因而军队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客观上难以对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总体协调、宏观指导和有效监督。园区建设都是以工信部、发改委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军队有关部门、军工集团以及地方政府等为主导,分系统并独立分散建立。军民融合类园区在总体目标、建设布局、功能定位等方面还没有与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年度计划之相互衔接,缺乏总体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建设的有序推进。

(二)法规制度不健全、政策措施不完善

时至今日我国依然还没有一部规范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综合性法律法规。已有的一些政策法规内容也己经不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要求。如 1988年颁发、至今仍然生效的《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第12条规定:“私营企业不得从事军工、金融业的生产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类公有制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发展思路不够清晰,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链

军民融合产业链是指相互关联的军民科技企业、公共机构等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地理位置的集中,形成一个“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具有完整价值链的有机体。然而目前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内部企业之间的关联度并不高,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体系尚未形成。如何促进市场发育,以大流通促进大生产、以大生产促进专业分工和合作,按照产业链聚集企业,是政府在军民融合类园区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公共服务体系尚需健全,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在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发展的过程中,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力度和手段有限,技术研发、信息咨询服务、行业协会、技术成果交流平台、金融担保体系、标准体系、管理体系等促进园区内军民创新要素充分融合的服务体系还亟须进一步完善。

四、新时期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实现统筹规划、有序推进

顶层设计重点把握三个方面:一是突出目标任务的军地衔接。要着眼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双赢共进,坚持做到示范区建设与军事斗争准备发展相适应、与我军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与地方经济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相适应。二是突出规划计划的军地对接。在整体层面上,实现区域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与军队战备计划和战场建设规划对接;在重点领域内,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队人才培养、军队保障和国防动员建设规划对接。三是突出发展布局的军地兼顾。在充分尊重区域自然生态和经济发展本底条件的前提下,要结合军事斗争准备重要方向和发展趋势,以满足国防军事保障服务需求,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导向,合理确定示范区建设空间布局。四是突出实施过程的军地协调。加强军地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建设,确保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军地双方能够主动、及时、有效的对接,从而实现军队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情况动态衔接。

(二)协调资源配置,更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军民融合的发展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特征。首先,军民融合包含了所有经济主体。军事领域既包括传统的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也包括军事人才培养、军队保障以及基础建设等诸多领域;民用领域也不单指国有企业与国有控股企业,而是包括具有多种经济成份的所有企业。其次,军民之间的流动具有双向性。既包括军事领域的人员、技术、信息、资源、资本等要素向地方流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也包括地方人员、技术、信息、资源、资本等要素向军队流动,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

因此,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要以市场为基本平台,更多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融入式发展,使多元投资、多方技术、多种力量向国防建设聚集,使国防建设成果向经济社会领域溢出。最终,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自主调节,整合军地各方资源优势,打破军地壁垒、军民界限,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一份投入、多重收益”的良性格局。

(三)提升产业能力,促进军地经济一体化转型升级

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往往首先产生并应用于军事领域,尔后再由军事领域向民用领域转移。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涵盖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工电子六大行业,目前国资委所属的十大军工集团拥有数十万科研人员,已自主研制了多项先进武器装备。国防科技成果的先进性也为它向民用转移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在推进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进程中要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国民经济转型升级。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许多非国有企业在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管理等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了相当多的军工企业,但由于受观念、政策、制度、标准等方面的限制,这部分宝贵资源在军工产业发展中尚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在示范区建设发展过程中,首先要突破思想和制度,逐渐消除民、民参军的各种壁垒,促进统一的军民融合型产业能力的整体提升。

(四)完善工作机制,消除军民融合的体制

一是成立军地双方共同参与的示范区军民融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示范区内的军民融合发展工作进行指导,就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军地高层联席、重大问题会商、情况通报、定期走访、联合办公等工作制度。三是军队经过充分评估和论证后提出示范区建设中有关军事科研生产、武器装备维修保障、军队人才培养、军队后勤保障等需求,地方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主动将其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当中。四是整合利用国家和军队资源,形成军建民用、民建军用、共建共用的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五)健全政策法规,实现制度保障型发展

政策制度是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基本保障,是确保军民融合高效运行的重要措施和行为准则。过去颁布的一些相关政策法规已经暴露出许多局限性和不衔接性,必须尽快补充或调整。

一是制定新的法规,国家层面须加快《军民融合促进法》的制订和实施,二是根据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新的实践修订已有的法规政策,包括在装备研制生产、国防交通、人民防空、物资储备、国防设施与资产、产品和服务等领域现有法规制度中增加军民融合相关内容等;三是在企业法、金融法、基本建设法、交通法、投资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中充实军民融合的内容条款,体现军民融合的需要。把国防专门法规与经济社会法规协调起来,逐步形成有利于军民融合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保证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规范运行。

注:

军民融合发展总结范文2

淮海经济区于1986年3月成立,是全国第一个跨省横向联合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由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4省14个地、市组成,包括97个县(市),总面积为17.8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占全国的2.3%,2010年末户籍人口占全国的11%,中心城市为徐州,淮海经济区东接齐鲁、南连江淮、东接淮海、西临中原,拥有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的突出区位,承担着中国经济东靠西移接力站的重任,从全国的经济总局来看,加快淮海经济区的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如何推动淮海经济区物流资源军民融合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军用资源和民用资源的相通性、相关性、替代性越来越明显,军民融合已成为世界各国实现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比由之路。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规划计划将物流资源军民发展目标有效融合、直接促进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不仅为军事物流建设节省了大量资源和建设成本,提高了经济生产能力,而且有效地统筹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增强了国家综合实力。目前,在西方军事强国中,约85%的军事物流资源同时也是民用资源,80%以上的民用物流关键技术及设施设备等被直接运用于军事物流。美国是积极推行军事物流军民融合建设的典型国家,冷战结束后,美国通过建立跨部门的联合协同机构,构建军民融合型企业,制定军民融合政策法规,实施各种军民融合建设专项计划,逐步形成了“军民融合”的军事物流建设体系,从而提高了整个国家科技工业基础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

目前,军民融合的军事物流体系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我军后勤创新发展的根基。经过军队和地方的共同努力,军事物流军民融合式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2008年雪灾、“5.12”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行动中,军事物流以军民融合的方式向部队提供了物资保障,满足了救援部队的物资需求,基本完成了保障任务。

成绩是肯定的,但总体来讲,目前在物流领域军民融合的成功案例还较少,存在的问题还较多。但研究的内容相对集中,范围比较窄,特别是关于淮海经济区物流资源军民融合发展的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

二、淮海经济区物流资源军民融合发展研究的必要性

(一)是改变淮海经济区军民物流资源互补性差,结构趋同的根本出路

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淮海经济区军事物流资源与民用物流资源呈现综合结构雷同的状态,只是有强有弱,互补性差,物流资源发展层次偏低。淮海经济区内过多的城市军用与民用在发展相同的物流资源产业,军民分工与融合都不充分,没有形成合力的互补体系,区域之间、军民之间协调发展存在着物流资源产业结构的制约。因此,加强淮海经济区物流资源军民融合发展的研究是改变淮海经济区军民物流资源互补性差,结构趋同的根本出路。 (二)是强化淮海经济区物流资源军民分工与协作,发挥集聚优势的客观需要

发展的现状要求淮海经济区的物流资源产业发展要从构建统一大市场的角度出发,整合现有资源,以优势产业和骨干产业为基础,不断加强军民物流资源产业联系,培育各有分工的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拉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并把改造传统物流资源产业和开发新兴物流资源产业结合起来。目前,淮海经济区军民物流资源没能形成上下游产业相衔接的状态,没能把单一产业变成产业群,把点状产业连成产业链,把产业链扩散成产业面。因此,加强淮海经济区物流资源军民融合发展的研究是克服上述现状,强化军民分工与协作,发挥集聚优势的客观需要。

军民融合发展总结范文3

军民融合军民融合产业军民两用技术

一、湖南国防科技工业的军民融合的现状

湖南省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较快的省份,全省的军工及军品配套单位多达130多个,分布在核能、航空航天、中央兵器、地方军工、船舶等行业,目前这些行业在生产军工产品的同时,积极转型、配套建立一系列民品的生产链和销售链,并使湖南军民融合呈现如下格局:

1.重点推动军民融合优势产业发展,工业总产值逐年递增

湖南军民融合注重的是军民两用领域的发展,主要覆盖于装备制造产业、核能新能源产业、航空航天产业等。为促进军民融合的深入发展,省政府分别推动了益阳市桃花江核电站、长株潭航空城、长沙市中国航天科工城等项目的建设。2007年至2012年以来,湖南军民两用航空航天产业、军民两用核能产业、军民两用光电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和军民两用工程机械产业正迅速壮大,初显规模。湖南军民两用优势产业总体的工业总产值从2008年的292.83亿元,迅速增长到2011年的461.13亿元,工业增长率从2008年的15.8%发展到2011年的29.2%。到2011年底,国防科技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已将近达到626.6亿元。

2.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目前,湖南省政府批准了《共建南华大学协议》和 《共建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协议》,协议指出,国防科工办将大力促进这几所高校的国防科研的开展与基地建设,旨在通过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加强高校对国防科技工业的科技攻关和管理创新,以及技术转化的能力,使高校的国防科研项目与国防科技工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减少工业发展中的各种科学技术困境。这不仅能在生产中有效减少军民品的生产周期,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也能有效的推动军品向民品生产的转换,同时在管理创新领域上也能引导国防科技工业对民品生产的良性管理,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生产和管理等领域上开辟新的道路和渠道。

3.军工企业技术创新积极引入民品的生产进程

湖南省国防科技工业主动与非军品厂商合作,主动迈出行业壁垒,通过与民品厂商在技术、生产设备等领域通力合作,将军工行业积累的工艺技术或知识产权直接或间接的引入民品的生产过程。例如湖南长丰动力有限责任公司属于湖南军工企业,利用军品中已有的动力和发动机等先进技术,新建厂房和生产线改造,成功生产出了汽油发动机和自主品牌轿车等产品。除此之外,湘潭市特种线缆有限公司借助自有的军工专利技术,同时通过与相关民品行业的沟通与协作,将军品技术转化应用到民品生产,成功完成了航空航天电线电缆产业化项目。

4.政府积极推动军民融合产业项目的发展,重点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目前湖南省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利于湖南军民融合的发展,2010年,在国发〔2010〕37号文出台以后,省政府明确规定军民融合产业项目享受高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政策,并批准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为湖南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造了一个良好发展的氛围,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众多军民融合合作项目陆续落户湖南并逐渐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以长沙航空工业园、工程机械产业园和光电产业园,以及湘潭工程机械产业园、益阳轻型特种装备产业园等十个产业园基地已初步形成,并发展迅速。

二、湖南军民融合面临的主要困境

湖南国防科技工业的军民融合已初具规模,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为湖南的军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从长期来看,湖南国防科技工业的军民融合仍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亟待解决。

1.国防科技工业科技研发能力较弱,军工系统内部缺乏科技协作

湖南高校和科研机构介入军民融合产业的程度远远不够,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不强。首先,从近5年湖南航空航天产业研发人数及研发投资支出额的情况看,2007年后基本都呈下降趋势,并且研发投资支出额的下降远远大于研发人数的下降幅度,可见航空航天产业对科研创新的重视程度大幅降低。其次,国防科技工业主要依托湖南的3所大学进行科学创新,自主科研能力和重视程度不强,并且过于重视应用前景国防科研管理导向,基础性研究较为薄弱。并且高校的技术创新容易与企业生产相脱节,或者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较小,缺乏实质性效用。同时也容易造成对高校科研的依赖性较重,公司内部容易忽视人才引进的重要性和大幅削减科研经费投资额。再次,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按照产品最终用途进行组织和管理,但未按科学知识领域进行划分和横向协调,形成各部门相互独立、封闭的科技体系,缺乏系统内部的科技协作,重复研究现象较为严重。

2、军民融合的程度不深,市场竞争意识较薄弱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分离现象较严重,军民生产不协调,军工企业虽然大多兼生产军品和民品,但仍以军品生产占主导,民品的开发和生产较少,且像民用核能、民用航空航天产业虽然承建多项开发项目,但大多只由行业中的个别企业承包,例如航空产业基本只有南方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进行民用项目研发,其他航空企业参与甚小。其次,企业内部大多存在将军民生产管理一刀切,将军品与民品的生产设备与厂房等隔离,实行军工知识产权保密系统,导致企业成本扩大以及生产链的重复建设,同时也阻碍了军民生产的融合,容易造成企业军民分离化。再次,军民生产分割使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中所必须具备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受到体制机制的限制。同时,湖南军工企业主要由国有企业控股,生产的民品大多也只是供给于国有控股企业,面向市场销售的民品甚少。目前湖南军工企业只有南方宇航、南岭民爆两家公司上市,军工企业的民品总体与市场竞争机制脱节,且缺乏较为公开的信息披露机制。

3.军民融合过程中产业内部缺乏较完善的产业链

军民融合产业链是指相互关联的军民科技企业、公共机构等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地理位置的集中,形成一个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具有完整价值链的有机体。但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与产业间的联系较少,缺乏配套的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以及专业化分工合作的制度体系。比如在军民两用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中,纵向集群产业链关系尚未形成,企业核心配套零部件仍受制于人。“按价值量计算,工程机械主导产品:凝土泵车、汽车起重机和混凝土泵3类产品的主要零部件(不包括钢材),省内配套生产的仅占10%,外省配套生产占28.6%,国外进口占61.4%;精密液压件、大马力柴油机和高强度钢材等关键零部件则主要依赖进口。”故在加强湖南军民融合产业集聚的同时,也要兼顾产业与产业间的分工协作的产业链体系,要在量上的集聚实现质上的飞跃。

4.军民融合产业集群数量多而不强,配套的服务体系也尚待建立

湖南省的军民融合产业虽已涌现部分知名度较高的产业集群,但在全国、全球市场竞争中还缺乏竞争优势,对湖南经济贡献率不高,虽有部分企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但主要由于市场需求扩大的因素,例如长沙光电产业园集聚了大量的企业如电子48所、国防科大、湘计海盾、省电子所等,但单个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较弱,且企业间缺乏信息分享与技术交流,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其次,与军民融合产业相配套的公共服务体系如研发体系、行业协会、技术成果交流平台、金融担保体系、标准体系、管理体系等尚未建立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

三、湖南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需提高关键技术研发能力,重视人才引进与研发资金投入

结合湖南实际,国防科技工业要在基础性、前沿性和关键技术研发方面,紧紧依托部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等核心技术研发机构,在中小型发动机、飞机起落架、卫星通信、光电信息、航空制动等重要领域上攻关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同时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领域,将高校研发的科技成果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将科技成果进行转化、转型,使其更有利于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 此外,国防科技工业需创建公开透明的信息服务体系,并依托与高校的合作,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引进高校的优秀人才,并将员工福利与生产绩效相结合,加大对科技创新和知识专利的奖励金额,达到刺激员工积极性的作用,同时又能提高军民融合中的自主创新能力。

2.突破军民行业限制格局,拓展融合层次的广度和深度

一方面,从大局出发,打破军工企业原有的行业壁垒,弱化军民品的行业划分。军工企业内部高层的战略规划需从军民融合的角度考虑,防止片面化生产和行业歧视待遇。多开展军民行业的技术管理研讨会,加深军民企业之间的了解与合作。同时,将军工知识专利和经营信息公开化,改善军工企业的神秘形象,准许民用单位深入军品生产领域,将民用生产管理技术引入军工企业。建立良性竞争机制,允许民企承接军品项目的开发与生产,实现行业内生产链利用率的高效化。

另一方面,重视军民行业的文化融合,将军工行业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带动民企文化的改革,同时将民企的市场竞争文化引入军工企业,为军工生产增添新的活力,促进军民融合的和谐发展。同时,也要弘扬军民特色文化,增添湖南军民融合的个性化色彩和市场竞争力。

3.加强产业集聚的内部关联度,着力培育龙头企业的形成

首先,促进产业集聚的同时增强产业园内部各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湖南政府要全力打造军民融合产业园,打破军工企业地理位置分布不均的格局,改善部分偏远企业交通和信息通讯等制约因素,同时要多组织行业会议和讲座,建立行业论坛网,加强产业园内部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企业盲目闭塞竞争引导为良性合作,增加企业的分工协作和抗风险能力。

其次,支持行业支柱企业的形成,并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要改善产业园区企业多而不强的形势,培育中小企业自力更生的能力,促进企业品牌化进程,颁布实施对中小企业减税、退税等优惠政策;优先发展主导企业的同时,扩大领军企业的影响力和行业扩散效应,将其先进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带动行业内其他中小企业的发展;要扶植潜导企业,促进优势企业的兼并重组,扩大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的同时促进行业内部的优胜劣汰。

再次,在市场经济自发调节的同时要加强政府的产业结构调节手段。政府需建立完善的市场价格竞争保护体系,确保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防止盲目竞争下的市场价格混乱局面;颁布一些政策法令,增加对军民融合产业的财政支出,保护和扶植弱势企业的发展,积极引导衰退企业的破产重组;坚定发展湖南军民融合产业园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军民企业落户产业园,改善园区的交通和信息通讯设施,配套建立完善的生活服务体系。

4.增强军工行业市场经济理念,改善军工经营管理模式

军工行业由于长期在指令性计划模式下运行,开放意识不强,故要以军工品质要求强化民用产业的质量管理,以民用产业的竞争意识促进军工科研生产,要充分融合地方经济体制,参与当地市场竞争,同时增加企业生产信息的透明性,改善民品的生产结构与质量,拓宽民品销售渠道,将生产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在制度体系创新方面, 由于国防科技工业的经营管理体系主要是政府主导,企业生产管理体系模式单一,受现代化先进管理模式和产权制度的渗透较少,民品所需的市场化竞争机制尚待建立,故国防科技工业要从产权明晰层次上下功夫,优化军工企业财产构成的组织形式,确定企业法人财产权制度;积极促进地方军工资产管理职能和行业管理职能的优化,要以资本为关键点,推动新一轮军工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引导军工企业成功上市;对军民品由国家独资经营,实行以计划管理体制为主体兼引进市场竞争机制的管理方式,进一步完善军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将民品的开发、生产和经营充分结合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

参考文献:

[1]胡红安,杨萌.西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存在问题的制度分析——以陕西为例[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

[2]董晓辉,曾立,黄朝峰.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

[2]毛明芳.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湖南工程机械产业自主创新[J].湖湘论坛,2010(6).

[4]杨忠民.推进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式发展[J].新湘评论,2011,(19).

[5]陈肇雄.创新融合效益和谐——湖南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J].国防科技工业,2012,(01).

[6]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南:为建设军工强省打下坚实基础[J].国防科技工业,2011-04-06.

军民融合发展总结范文4

摘 要 国防工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是当前适应我国国情、军情提出的一项重要议题,对有效提高资源配置、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当前我国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并就如何深化我国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改革做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国防工业 军民融合

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不仅为我国国防工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提出了具体要求。国防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自主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立足“市场”保障“战场”,能够有效提高军事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一、新形势下我国国防工业实施军民融合的重要意义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模式是适应时展和立足我国国情、军情提出的一项重大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是党中央一贯坚持的战略指导方针

走军民融合发展的国防工业道路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国防工业的明确要求。其实质上不仅为我国走军民融合的国防工业道路指明了正确方向,而且提供了政策理论依据。因此,军民融合是党中央发展国防工业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实现我国国防工业顺利转型的重要战略方针。

(二)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有利于实现富国和强军的协调互动

1.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可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当前,国家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我国国民经济与国防工业在资源配置上存在着突出的矛盾。一方面,国民经济本身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资源。另一方面,为了迎接新军事变革的需要和实现我军打赢信息化战争、建设信息化军队的战略目标,国防工业又需要从国民经济那里获得更多的经济资源,这样,势必会加剧国防工业与国民经济在资源配置上的矛盾。

2.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市场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军事资源和民用资源的融合会扩大市场需求量;同时,市场在引入了先进的军事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后会使社会总剩余和社会总福利增加,社会将在军民融合过程中受益。从军事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军事资源和民用资源融合后凭借市场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军队将降低国防生产成本。

(三)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适应了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

信息化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进程短促,物资消耗巨大。战争爆发时对武器装备等军用品的需求急剧增长,战争结束转为和平时其需求又会急剧收缩。战争短期内引起的这种需求的极大变化,是原来封闭独立的国防经济所难以适应的。比如当战争转为和平时,国防经济会沉淀出大量剩余的军工生产能力。如果将它们保留将造成大量人、财、物的闲置和浪费;若另作他用,一旦战争爆发,现有的军工生产能力又难以维系战争急需。解决上述矛盾的突破口就是走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道路。因为军民融合是一种将国防经济与国民经济有机融合于一起的新型经济,能够实现两者的双向互动。

(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有利于促进国防工业自身持续发展

中国国防经济资源短缺以及面临的国际形势,决定了国防工业必须走一条节约资源、提高效益的路子,实现国防工业的持续发展。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财力有限,对国防的投入也十分有限,决定了军品发展投入和订货需求是有限的,也是波动变化的。走军民融合的国防工业发展路子,能够有效打破国防工业自成体系的状况,避免出现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施行国防工业实行军民融合发展以来,既能研制和生产出军用高科技产品,满足战争需求;又能生产出技术含量较高的民品,满足民用市场需要。军工与民企携手并进,发挥军民整体优势,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国防工业的持续发展。

二、当前我国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独立封闭的军工体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

当前,军工体制相对独立、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现象仍很突出,成为影响军民结合的重要因素。在军民融合的发展战略下,军工企业的生存环境将变得更加复杂,其面临的将不再是封闭的、简单的国防工业内部环境,而是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尚不成熟,还在逐步完善,无形中会造成转型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步伐的军工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初期的不适应。独立封闭的军工体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军工企业在“军品”和“民品”两个市场上同时参与竞争,给军工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军民科技管理体制与军民技术共享机制不相协调

首先,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在科技管理体制上相互分离。比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比较单一地面向民用,而国防重点实验室等则较单一地面向军用。其次,国防工业过于强调军工的特殊性和保密性。这种观念上的偏差使得军工能力建设在利用国家工业基础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在关键加工制造设备、高端测试仪器等方面,国家工业基础无法形成对军工能力建设的有效支撑。再次,军工集团公司内部对军品和民品采取不同的标准和管理策略。这种条块分割和封闭式管理容易造成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制约重大科技项目的开发,难以保证国家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学技术的综合集成。而当前我国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趋势却非常明显,对建设开放式的军民两用技术管理体制要求非常迫切。

(三)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公共服务系统亟待完善和加强

由于军品的公共产品性质,国家既是军品生产计划的制定者,又是军品的实际消费者。这就意味着国家计划、政府控制在国防科研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水平的限制,政府的职能更多地偏向于把国防产品作为公共产品来管理,实施对军工企业的完全的和直接的管理,这就导致了政企不分、权责不分、严重制约着军工企业的发展。政府把应该交由企业和市场来做的管理、协调工,作揽在自己手中,本该由自己作的立法、政策引导工作却做得不到位。

(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模式缺乏宏观规划指导与协调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国防工业军民融合的发展规划,缺少军民结合长期、系统的发展思路,导致军民融合模式改革的总体效益不很明显。军工行业现行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基本上是针对国有独资军工企业制定的,不适用于混合所有制形式的军工企业。另外,政府和军队之间、政府部门内部之间也缺失有效的制度化协调机制,比如军品基础科研与民用基础科研之间,军工基础科研设施与民用基础科研设施建设之间均缺少有效的沟通协调等。在政策规划上,要建立科学的政策决策机制,制定科学的军民两用技术发展规划,建立权威的协调机制,并使之能充分发挥政策的效能。

三、深化我国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改革的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工业改革的成就为推动军民融合的深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前应针对我国国防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探索和实践具有我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国防工业发展路子。

(一)加快国防工业军民融合体制改革

首先要改革各部门之间职能分割的状况,加强上层领导,推进军民融合,充分发挥中央专委会及其办公室的作用,协调议定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融合的重大决议。其次是深化军工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产权多元化,建立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启动军工科研院所改革,一些应用性院所实现企业化转制;加快建立竞争、评价、监督、激励机制。通过改革,进一步打破封闭格局,实现开放式发展。

(二)加强军用和民用技术的资源共享

首先,要积极促进民用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向军用方面的转移,同时,实施国防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民经济基础,推进国防科技工业中的一般配套和加工制造等能力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在关键加工制造设备、高端测试仪器等方面的设备设施,属于国家民用工业的主产品,要面向国家工业统筹安排,加大科技攻关和产业化力度,满足军工能力建设的需要。其次,促进军民设备的共用,面向全国统筹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军民科研设施要相互开放,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与国防科技工业中心的统筹和衔街接。再次,通过建立国防科技、民用科技规化之间的协调衔接机制,实现科技效果的最大化,对于军民共用性、通用性强的科技,要统筹协调,统一实施。

(三)鼓励军民融合式国防产业的发展

首先,积极发展军工优势产业。充分发挥军工技术、能力和人才优势,比如民用核能、民用飞机、民用航天、民用船舶这些与军品结构相似、技术相通的军民结合产业。大力发展民爆器材、电子信息、技术装备改造,新材料、新能源等国民经济急需的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其次,促进军工企业和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发挥军工集团和企业的主体作用,推进军工和地方的资源结合、产业结合,集聚区域优势,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择优在军工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立若干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基地,发挥产业基地机制灵活、政策优惠、成果转化快、集聚资源多的优势,加快与地方经济的融合步伐。

(四)扩大国防工业开放和加强国际合作

针对独立封闭的军工体制,首先要解除企业的进入壁垒,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不是核心的领域,尤其是鼓励创新性高的民营中小企业的进入,同是还要在政策的基础上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法律承诺的形式开放国防工业市场。其次是充分利用欧盟、世界贸易组织这一平台,推进国防工业的全球化,军事的发展需要经济的支持,科技的推动,和平时期,各国的军事需求减少,国防工业的发展成为各国政府的负担,面对国际竞争为了增强本国综合实力,各国努力通过合作等手段,来不断推进国防工业的全球化。

(五)构建军民融合式国防工业的法律体系

按照法律、法规加快形成一个有利于军民结合的政策法规体系,应针对职能分割、一事一议的状况,加快制定军民融合的战略、规划和意见。要对与民口和非公经济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与武器装备生产不相适应的法规制度进行清理,建立健全市场准入、投资、税收、信息交流等政策法规,形成公正、合理、有序利用全社会力量发展武器装备格局。

参考文献:

[1]徐法林,陈传君,王治宇.国防经济寓军于民论.海潮出版社.2008.

[2]郭朝蕾,马杰.美俄国防工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结构调整的趋势.国防科技工业出版社.2006.

[3]匡兴华.现代国防科技的概念与主要任务.中国国防科技网.

军民融合发展总结范文5

兵者,国之柱石;民者,国之根基。军民结合,乃胜利之本,军民融合,为发展之要。军民融合是全面增强国家战略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决策,也是加快转变领导方式、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有力举措。

“豫军”的《军民融合兴中原》,立足中原、胸怀全国、放眼世界,阐释了什么是融合,分析了为何要融合,说明了要怎么融合。“豫军”坚定不移地走出了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越走越宽广、越走越亮堂、越走越给力、越走越辉煌的军民融合之路。军民融合之情一定会持续融合融在亿万老百姓的心坎上、融在人民子弟兵的血液里、融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上、融在转变领导方式的实践中。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这是我们党拨开历史云雾、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发展大势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军民融合式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军民融合是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内在规律的深刻揭示和准确把握,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实践运用。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就是走科学发展之路

有文字记载的人类文明史,弥漫着绵延不断的烽火硝烟,不断向人们揭示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命题:处理好“犁”与“剑”,即经济与国防的关系,关乎国家强盛与安危。清末白银储备世界第一,可八旗羸弱,鸦片战争丧权辱国。有“犁”无“剑”的教训发人深省。冷战时期的苏联要“大炮”不要“黄油”,使经济建设陷入窘境,导致国家解体。有“剑”无“犁”的悲剧历历在目。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历史的警钟仍在震荡:“兵不强,不可以摧敌;国不富,不可以养兵。”经济与国防,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必须并驾齐驱、同举翱翔!

马克思认为:“军队不生产谷物,但生产安全。”没有国防荫庇的经济,是轻轻一推就会倒下的“泥足巨人”。恩格斯指出:“暴力的胜利是以经济的力量,以经济情况,以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

历史的命题往往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上下求索。翻开厚重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富国与强军始终是我们党执着追求的宏伟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同志坚持“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寓军于民”,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国防;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民养军”,把国防建设放在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下行动;世纪之交,同志强调“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大力协同、自主创新”,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2009年7月,同志在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围绕走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军民融合”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今年全国“两会”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首次将军民融合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从“军民结合”到“军民融合”,尽管仅仅一字之差,凸显的却是历史的跨越,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围绕大局、服务大局的责任与担当,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作风与品格,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探寻真理、把握规律的勇气与智慧,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注入了新的内涵,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为走富国与强军道路开辟了新的征程。

把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使其比单一事物更有价值和效能,就是融合。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使其同频共振、一体推进,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就是军民融合。

军民融合是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内在规律的深刻揭示和准确把握,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实践运用。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就是走科学发展之路。“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融合体现了胸怀大局的战略气度。统筹兼顾富国与强军的战略目标是第一要义。“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融合蕴涵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哲学道理。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是核心要求。“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军队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军队”,融合彰显了人民军队人民建、人民军队爱人民的政治优势。战斗力与生产力互利双赢是本质特征。“能利用民用资源的就不自己铺摊子,能纳入国家发展体系的就不另起炉灶”,融合包含了低投入、高产出的科学方法。谋求国防和军队建设质量效益最大化是价值追求。

融合是时代的音符。当今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浪潮迭起,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国防与经济、军用与民用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军民一体潮流势不可挡,军民融合成为大趋势下的必然选择。

融合是市场的呼唤。军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自降门槛,开门建设,融入广阔的市场天地,在兼容并蓄中浴火重生。

融合是发展的必然。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既可以避免军民重复建设、分散建设,有效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又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共同发展。谋融合就是谋发展,善融合必将大发展。

当然,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军民融合是崭新的课题,也是复杂的难题:

――难在传统思维的禁锢。囿于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把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看作彼此分割的两个体系,没有跳出各自为战、体内循环、自我建设的误区。

――难在狭隘利益的束缚。局限于行业、部门、单位甚至个人利益,不能从国家利益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不愿融合,不乐融合,不敢融合,也不善融合。

――难在制度机制的滞后。依靠行政手段、强制命令推进的多,依靠政策法规、制度规定推进的少,靠感情协调、关系落实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

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河南实践”

让融合成为地方和军队的统一共识,让融合成为军民团结的生动实践,让融合成为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让融合成为每一个人言行的高度自觉

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和压力共生。一个个难题,拷问着我们的政治智慧和素质能力,催生着领导理念、领导作风和领导方式的转变。

“居华夏腹地,扼九州通衢,维天下大势,系八方之安”,河南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诸侯争霸、战国群雄逐鹿、魏武挥鞭中原、岳飞抗金鏖兵,英雄文化、尚武精神源远流长。

“二七”罢工的狂飙、挺进中原的铁流、淮海战役的炮火、“小延安”竹沟的坚守、新县将星的闪耀……革命薪火、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最后一粒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上战场……”从淮海战场的小推车、“香玉号”飞机,到“兵妈妈”乔文娟、“好军嫂”吴新芬,河南人民爱国拥军传统历久弥新。面对时代的考卷,河南人民一如既往地迎难而上、步履铿锵,在探索中前进,在转变中发展。

提升思想、深化认识。河南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推进军民融合作为“一把手”工程,高站位认识,高起点运作,高标准落实。“地方党委主要是服务军队和国防建设,做好拥军优属工作,支持配合部队工作”、“转业干部是人才,不是转业是转岗,不是安置是交流”,领导思想观念的转变,带动全省上下对融合工作认识水平的跃升。

拓展视野、提高层次。只有从表面的、具体工作的融合拓展到深层的、制度机制的融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问题。河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去年专门下发加强和改进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军队退休干部和伤病残军人移交安置工作的《意见》,今年又围绕做好随军家属安置、官兵住房保障、军事设施保护和兵员征集等方面问题进行调研,拿出解决办法措施。“位置再紧张,也要为团以上转业干部落实实职”、“共和国卫士坚决平职安排,有几个安排几个”,这些决心和举措在全国开创了先河,赢得了好评。

互为支持、互办实事。河南军地上下坚持动真情、办实事、解难题,每年互办实事,对组织重大军事活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主要领导亲自协调解决问题、亲自到一线看望慰问,近年来圆满保障完成了全军战略战役集训、军民通用装备试点观摩、“跨越-209”等重大任务,为军事斗争准备提供了有力支持。

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既积极主动、尽力而为,又尊重规律,从实际出发,想好了再说,说了就要做,说到做到,说好做好。2008年以来全省各地共拿出30多亿元支持国防建设,完成国防公路建设项目40个、部队进出口道路建设项目145个,接受干部1.5万名,树立了承诺有度、承诺有信的良好形象。

在军民融合之旅上,有着光荣传统的河南人民,再次用攻坚的勇气、先进的理念、务实的行动,勇立潮头、走在前列:

――拥军氛围浓厚。河南高速公路交通网络为部队设立特殊出入口,航空公司专门为部队制定多种应急预案,教育部门为军人子女入学开辟绿色通道,司法部门为军人军属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站……“编外雷锋团”、“汤阴经验”、“三好活动”、“四个光荣”,一张张 “拥军名片”,树立起河南“拥军标杆”,打造着河南“拥军品牌”。

――统筹机制良好。普遍做到“三个纳入”、“五个不忘”,即: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政军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不忘加强国防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忘抓好全民国防教育;建设重点工程和城市改造,不忘国防设施;调整社会利益,不忘维护军队利益;编制财政预算,不忘双拥经费投入。

――三方结合凸显。河南省军区党委认真贯彻总书记“把政府所需、群众所盼和部队所能结合起来”的重要指示,大力实施帮建农村一线堡垒行动,大力实施帮扶粮食高产示范点行动,大力实施援建重点生态工程行动,大力实施打造中原红色文化品牌行动,大力实施参加平安河南建设行动,广大驻军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各显其能,千帆竞发,把融合做到发展关键处,做到群众心坎上,让融合成为地方和军队的统一共识,让融合成为军民团结的生动实践,让融合成为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让融合成为每一个人言行的高度自觉。

――鱼水情深涌动。“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近年来,驻豫部队先后出动40多万人次,参加2008年抗击冰雪灾害、2009年特大旱灾和2011年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50多次,挽回经济损失20多亿元,涌现出“全国抗洪抢险模范干部”杨强等一大批英模人物;建立扶贫联系点400多个,组织爱心捐款3000多万元,援建农村学校360多所、卫生所400多个;驻豫军事院校、科研院所、军队医院采取与地方联合办学、共同研究、成果转让等方式,帮助地方培训4000多名技术人员,转让科技成果80多项,谱写出一曲又一曲军民融合、携手发展的宏伟乐章。

推动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未来思路

把握融合关键,就是要从大处着眼,找准融合的结合点;从小处入手,抓住融合的切入点,通过具体的、实在的工作来体现融合、促进融合

总书记在今年“七一”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指出,要深化融合认识、摆正融合位置、把握融合关键、创新融合机制,持续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深化融合认识。就是要站在全局高度,充分认识走出一条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国防动员、国防建设的重要性,自觉把这项工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全局,使各项事业成为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摆正融合位置。只有找准站位、摆正位置,才能更加自觉地融合、更加有效地融合。对部队来说,最重要的是把自身建设好,部队建设搞的越好,对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就越有影响力;对地方来说,主要是为部队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为广大官兵提供更好的服务,协调好部队需要地方来做的各项工作,解决好部队需要地方解决的相关问题。

把握融合关键。就是要从大处着眼,找准融合的结合点;从小处入手,抓住融合的切入点,通过具体的、实在的工作来体现融合、促进融合。

创新融合机制。就是要通过探索和完善,推动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逐步形成具有河南特色的、互动互助互利的长效机制。不能今天想做就做,明天不想做就不做,关键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做一件成一件,做一件制度化一件,五年、十年、一百年地持续做下去。

军民融合发展总结范文6

确立深度融合理念

党的十以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勤大量建设实际是军地“结合部”的工作,与经济社会联系越紧密,将地方资源转化为保障力的速度就越快、成效就越好。西方国家军队社会化保障程度较高,部队通常不直接经手经费,而是提需求,由地方实施配送保障,提高了保障效益效率,一些经验有借鉴意义。我们要坚持自觉把后勤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体系,推动后勤军民融合由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延伸,由零打碎敲向全面系统拓展,由自主自发向统一主导迈进。勇于创新,加强后勤军民融合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在现有基础上持续发力,让军地资源融合更深、富国强军效益发挥更充分。尤其要确立全新理念。任何事物的发展首先都是从新的理念确立上开始的。只有切实强化后勤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意识、培养融合思维、掌握融合方式方法,才能成为后勤领域的军民“融合通”。一是要真知熟知融合的意蕴。现代信息化作战条件下组织后勤保障,仅依靠军队后勤自身有限的保障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地方力量,挖掘社会巨大的后勤保障潜力,才能有效组织未来作战高强度高消耗的后勤保障。二是要吃透融合的要义。后勤军民融合目的就是要打造国家与军队后勤资源共享、集约保障的超大服务平台,一旦有战事,迅即形成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强大的战时保障体系,这本身对敌人也是一种威慑。强调:要加强我国战略后方建设,使之有更可靠的战略物质保障,这也是对敌人形成威慑的重要基础。深刻地指出:强国强军必须强后勤。道理就在于此。三是要打造融合的链条。后勤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不应只是军队后勤与地方相关部门、专业简单相加,而是要搭建职能明晰、顺畅高效的军地“融合链”。军队保障资源有限,供需矛盾突出。我们要着力通过军地双方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共同体”,挖掘社会潜力、提升综合保障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集约建设,让军地资源咬舍得更紧、融合得更深,富国强军的综合效益发挥得更好。

科学统筹融合共享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央又出台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这个时期,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关联性更强、兼容度更深,为我军后勤实现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深程度的军民融合提供了契机。一方面,我们要自觉服从大局,把后勤建设融入经济社会整个体系,推动后勤军民融合由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拓展,由零打碎敲向系统全面延伸,由低层次自主自发向高层次国家统一主导引领。另一方面,要狠抓融合共享,充分借助军民整体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共享最新技术。既面向市场又面向战场,既关注平时又盯着战时。努力构建:军地一体的运输投送体系、军地统筹的军事设施保障体系、军民共享的医疗卫生体系、军地联保的军需能源体系、军地衔接的军人生活待遇体系、军地协作的军事采购体系、依托社会的生活保障体系、军民兼容的科技信息体系、以民掩军的海外保障体系、军地协同的应急动员体系为支撑的后勤军民融合深度格局。“服务性”是后勤的主要属性。随着军民融合进一步发展,为服务部队提供了更多空间和领域,必须在深度融合上拿出新举措、见到新成效。一要拓宽领域。按照“能利用民用资源的就不自己铺摊子,能纳入国家经济科技发展体系的就不另起炉灶,能依托社会资源办的事都要实行社会化保障”的要求,着力扭转当前融合领域窄、进展慢,成效不高的局面,把仅限于在人才培养、生活保障、物资储备和装备研发等领域的军民融合,向教育、科研、用车、通信等多方面深化拓展。坚持做到:由军民物资融合保障,向装备技术融合保障转变;由人力密集型保障,向智力型保障转变;由经济领域融合,向国家安全利益融合转变。不断拓展内容领域,实现资源共享、项目合建、双方受益。二要提高层次。对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要用创新的办法妥善解决。国家有关部门,应对参与军民融合建设的企业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对国防动员力量提供平时优先参与相关建设的权力,对战备物资代储的企业可采取列为专项或借力国家补助等途径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把后勤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为部队服务的标准和质量上,切实让广大官兵满意,做到关键时用得上,重要行动保障好。

需求牵引精准到位

反复强调:“军队建设发展要精准,做到精准谋划、精准规划、精准部署、精准落实、精准检验。”后勤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推出的每项政策制度、制订的每项计划、开展的每件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五个精准”要求。要积极推动后勤领域军民融合建设、管理、运行模式的精准化。要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切实探索出特点规律,并适时转化为后勤军民融合的政策制度和实践指导成果。克服惯性思维中,不讲精准、不重量化、概略估算,凭经验、拍脑门办事的积弊。为此,要坚持需求牵引,努力形成军民融合良性发展格局。后勤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切实搞清军事需求,加强后勤深度融合需求论证,破解深度融合矛盾与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地方工业部门有更多的技术产品满足部队需要,也有更强的研发能力来保障部队需要,应尽可能地将后勤各项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明确细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加强军地双方需求对接,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双向良性互动。在后勤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过程中,军地双方是共同任务的两个责任主体,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既互为条件,又互为依托。必须兼顾军地需求、统筹双方资源、形成有效合力,对于军队相关部门来说,全面了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等综合实力,特别是与后勤科技、装备、能源建设紧密相关产业、行业领域的整体水平和发展潜力,是提出科学合理需求目标的重要前提。对于地方相关部门和企业来说,只有将满足军事需求与实现经济效益等方面相关需求有效对接,才能有积极参与融合的动力,才能推动精准发力、精准落实。

创新驱动挖掘潜力

深刻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国家经济与国防建设,资源总是有限的,创新驱动挖掘潜力,这是无限的。只有创新驱动,各系统、各要素才能充分被激活,进而产生倍增效应。各国国防建设实践表明,许多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发轫于后勤,不仅推动保障领域的深刻革命,还带动了军队和国家建设。后勤军民融合深度建设发展,本身就是开拓创新的事业,运行机制、政策制度、效益评估等,都要在大胆探索中发现问题、破解矛盾问题。

当前,军民融合正在向更深的层次迈进,任务更加繁重,迫切需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有效应对各种融合难题困局,提高融合质量效益。紧紧围绕保障能力提升,依靠改革激发动力,破除影响和制约深度融合的思想桎梏,形成适应后勤军民融合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工作思路。着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破除制约深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完善科技协同创新体制、后勤科研生产管理和采购体制机制,改进论证决策、审批监督和综合协调机制,为优质社会资源进入后勤科研生产和装备维修领域提供制度保障。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改革创新,在兼顾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要用创新精神,大胆探索“盲区”、突破“”,找准推动后勤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突破方向和实践路径,找实深度融合的切入点、结合点、推进点,解决好融合边界、集成创新、实践载体问题,促进军地有限资源的要素重组和互通共融,不断拓展深度融合的新领域。

依法规范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