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金属与有色金属的区别范例6篇

黑色金属与有色金属的区别

黑色金属与有色金属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 黑色金属矿;复杂地质条件;矿层开采;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 TD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0-0052-01

黑色金属矿的开采有其独特的要求和标准,在实践操作中往往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进而影响开采的质量和效率。但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的时候,对黑色金属矿的衡量和开采需要设定相应的规范和要求,这一方面是黑色金属矿开采的核心理念决定的,另一方面则说明黑色金属矿与地质环境息息相关,必须树立统筹兼顾的开采标准。研讨复杂地质条件下黑色金属矿开采的稳定性问题,其现实意义尤为凸显。

1 复杂地质条件对黑色金属矿开采稳定性的影响

所谓的复杂地质条件,顾名思义指的就是黑色金属矿所在区域地质构造、地质环境、地质形成等多方面的状况。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开采黑色金属矿面临的难度是很高的,包括地质构造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地质环境的不断变化在内的多类情况都会对黑色金属矿的稳定和安全开采构成威胁。对于开采单位和操作人员来说,坚持开采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高质量是实践工作的基本要求。如,在面对矿产所在区域复杂、多变的地质构造情况时,开采人员首先要仔细分析区域地质的“前世今生”的情况,做出科学、有效的地质状况评估,设定开采的标准、时间和规范;其次,在黑色金属矿勘探、开采的整个过程中,开采人员要随时对黑色金属矿的变化数据进行考量、分析,力保矿被开采始终处理稳定和安全状态。只有这样,基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黑色金属矿的开采才可能达到预定的目标,矿产才能真正实现高效、高质量的开采和利用。

在露天、大倾角等特殊而复杂的地质环境下,黑色金属矿的开采通常很难保证稳定和安全,这也是实际开采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就影响的程度来看,黑色金属矿所在地区的地质状况会对开采构成很大的威胁,这也是实际开采中必须面临的考验。例如,很多黑色金属矿位于地质环境和条件都极为复杂的山区,而由于山区长期受到地质运动、山体运动等影响,黑色金属矿的构成充分很复杂,开采起来难度很大。此外,诸如岩浆岩侵蚀矿层,地质构造很复杂,使得矿层赋存极不规律,厚度变化也很大,致使黑色金属矿多数难以开采。大凡此类的影响是复杂地质条件下黑色金属矿开采必须面临的棘手问题,也是摆在开采单位和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基于此,如何从复杂地质条件下开发利用有限的黑色金属资源,提升开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黑色金属矿的服务年限,是新时期黑色金属矿开采和管理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

2 确保复杂地质条件下黑色金属矿开采稳定性的思路

前文已经提到,当面对极为复杂、多变的地质环境和条件的时候,黑色金属矿的开采会遇到很多的难题。因此,开采单位和全体开采施工人员要做好应对困难的心理准备,制定、实施全面、稳定和科学的开采处置方案,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实施针对复杂地质条件的补救和后期处理举措。要确保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黑色金属矿开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是开采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首先,保障黑色金属矿开采的稳定性要充分考量地质条件的现况及变化走势,据此做出基本的开采和处置判断。比如,根据开采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扩大采矿能力的工程施工难度也会相应加大,这个问题会导致工程滞后,开采效率降低。所以为了为如期完成开采任务,矿山必须要点对建设施土进行优化,即优先建设影响形成系统能力的主要工程项目,如主副井的提升系统,井下供变电、排水、通风、主运输系统等鱿工程,使工程建设按期达到系统能力,实现提前投产出矿等。所以,在复杂地质条件变化的情况做出的应对措施,是保障黑色金属矿稳定开采的关键,也是提高开采效能必要选择。

其次,根据地质情况的特殊性,开采工作要优先进行矿层条件的分类及开采方案的选择。在此,矿层的赋存情况和矿层顶、底板性质也是选择采矿方法的一个重要根据。特别是大倾角厚矿层中,许多正规的采矿方法因矿层的厚度变异系数大、可采率降低,因顶、底板变化复杂,采矿方法受到限制,甚至不能适用。所以,基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黑色金属矿的开采要确保稳定性就必须进行矿层条件、类型的分辨,进而开展开采方案及路径的选择。根据黑色金属矿层的变异程度、开采范围、厚度等指标进行的分类,是确定开采稳定性的重要方法。

此外,做好黑色金属矿开采过程中的编录、筛选工作,也是保证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矿稳定的重要方法。分类编录与采矿技术工作密切相关,都对采矿稳定和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做好此类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综上所述,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开采黑色金属矿面临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对开采单位的巨大考验。坚持科学、严谨、合理的开采思路和方法,对地质条件进行有效的勘探与分析,是确保开采稳定性的关键。在未来黑色金属矿开采的过程中,将面临更多复杂地质条件的考验,无疑会积累更多的开采经验和案例。

参考文献

[1]黄平路,陈从新.露天和地下联合开采引起矿山岩层移动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S2)

黑色金属与有色金属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钨矿 矿化特征 热液石英脉型 构造破碎带型

[中图分类号] TD98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7-2

1 区域地质背景

1.1地质概况

矿区处于近东西向梧州―四会隐伏断裂与北东向赣江断裂带交汇处,属粤北凹陷翁源凹褶断束,贵东东西向构造岩浆岩带通过本区,并位于诸广山岩体南缘,瑶岭褶皱带东缘。

矿区附近区域属华南粤北沉积区,西北部出露地层主要有寒武系八村群(∈bc)和奥陶系上统龙头寨群(O3l)的碎屑岩。

区内岩浆岩主要为燕山一期(γ52(1))的粗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燕山三期(γ52(3))的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

区域上经历了加里东旋回、印支旋回及燕山旋回的构造运动,构造变形有瑶岭褶皱带最为醒目,并有北北东、东西向和北西向的断裂形迹与之叠加。由南北向断裂带影响所形成的层间滑动以及多组断裂交汇部位,成为区内多金属矿化的有利空间。

区域金属矿点分布范围较广、数量多,沿着断裂带,有大量钨矿点出露,矿点整体呈北西西向分布,代表性的矿点有师姑山、瑶岭、石人嶂、梅子窝、潭坑钨矿等。矿床(特别是石英脉型钨矿床)的形成受构造尤其是断裂、裂隙的控制明显,从现有资料来看,各组断裂、裂隙内均见矿化显示,在区域上显示出沿近东西和北东方向成群成带和等距产出的规律。这些矿点受岩浆和构造控制,常常具有相同的深部构造动力学背景,也常常具有相同的矿化和构造特征 。

2 矿区地质简述

2.1地层

区内地层简单,区内北西角分布寒武系八村群(∈bc),岩性为浅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北部潭坑村周边有第四系冲、洪积砾、砂、粘土分布。

2.2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比较频繁,出露的岩浆岩属于诸广山岩体的一部分,诸广山岩体在广东省境内出露面积大于1500 km2,大致呈东西向展布,接触面大部分倾向围岩,倾角为50~70°,岩体中有较多的后期花岗岩岩株及晚期酸、中、基性岩脉类,是一个较典型的复式岩体。

区内岩浆岩主要为燕山一期(γ52(1))的粗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灰白色至灰色,具明显的似斑状结构,含钾长石斑晶5~35%,局部可达50%,具似斑状结构。

其次为燕山三期(γ52(3))的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淡肉红色,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黑云母,矿物粒径小于1mm,与多金属成矿较密切,区内矿化带围岩均为中细粒花岗岩。

区内还见有规模较小的中基性岩脉,主要有闪长玢岩岩脉、辉长岩岩脉。闪长玢岩呈黄绿色,斑状结构,斑晶为普通角闪石,基质为普通角闪石、拉长石和石英等。辉长岩为墨绿色,辉长结构,成分主要为长石及辉石。

区内岩体与寒武系地层呈侵入接触,内接触带颗粒变细,多处见有浅变质粉砂岩捕掳体。

2.3构造

区内位于近东西向梧州―四会隐伏断裂与北东向赣江断裂带交汇处,以及受后期构造运动改造,断裂带发育,为矿区的控矿和容矿构造。区内发现Ⅰ号和Ⅱ号构造破碎带。

Ⅰ号构造破碎带,长度有1000m,西段走向近东西向,产状较陡,倾向南,倾角70~85°,东段走向北西向,产状为210°∠40°,宽2~8m,围岩为蚀变花岗岩,在主断层面底板常常见有数米宽的基性岩脉。Ⅰ号构造破碎带影响规模较大,主带内见有缓倾角的裂隙,平行主带亦见有多条裂隙,呈雁行排列。Ⅰ号构造破碎带内蚀变强,矿化较好。

Ⅱ号构造破碎带,长度有1800m,走向近东西向,倾向近北,倾角18~33°,宽1~5m,主要为石英脉充填,与围岩接解部位见有蚀变,但矿化较弱。

2.4地球化学特征

据1:20万始兴幅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在区内圈定了面积大、浓集中心明显的Ag、Cu、Pb、Zn、Sn综合异常。

在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中, 在区内圈定了两个综合异常,编号为AP1、AP2。

AP1综合异常,位于矿区东北部,呈弯月状,面积约0.5Km2。异常以Cu、Pb、W、Bi、Sn异常为主,局部出现Zn、As、Mo异常。

AP2综合异常,位于矿区中西部,异常大致呈东西向展布,呈半圆状,面积约3.1Km2,主要分布于上楼坑一带,异常以W、Cu、Bi、Pb、Sn异常为主,局部Zn、As、Mo异常。该异常规模大,套合好,元素分带明显,是寻找多金属矿有利地段。

3矿化特征

3.1矿体特征

区内主要矿化带有1个(编号为Ⅰ号矿化带),赋存于近东西向Ⅰ号构造破碎带内。Ⅰ号矿化带位于矿区中部,长度有1000m,宽2~8m,产状与构造破碎带一致,围岩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接触面见硅化和绿泥石化,矿体底板常见有黄绿色的闪长玢岩岩脉,是较为明显的找矿标志。Ⅰ号矿化带影响规模较大,主带内见有缓倾角的小带,并见有多处小规模矿化平行于主带,呈雁行排列。

主矿体共三条,矿体编号为V1~V3号,为近东西向,陡倾角,厚度较大,矿体连续性好,WO3含量较富,,硅化较强,矿体类型有破碎带型和石英脉型;旁侧矿体共8条,矿体编号为①~⑧号,为缓倾角,厚度不均,矿体连续性较差,WO3品位变化大,矿体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为板状黑钨矿镶嵌在石英细脉中。具体矿体特征见表1。

3.2矿石结构构造

结构:主要有半自形一自形晶粒状结构, 压碎粒状结构,放射状结构,镶嵌状结构。

构造:主要有蚀变碎裂构造和脉状构造。

3.3矿石物质成分

主要金属矿物有黑钨矿、辉钼矿、辉铋矿、黄铁矿、黄铜矿。

黑钨矿:黑钨矿的化学成分为(Fe,Mn)WO4,晶体属单斜晶系的氧化物矿物,矿物和条痕颜色均随铁、锰含量而变化,含铁愈多,颜色愈深,一般为褐红色至黑色,条痕黄褐色至黑褐色,金属光泽至半金属光泽,有一组完全的板面解理,比重7.2-7.5,摩氏硬度4-4.5,一般具有弱磁性,晶体形态呈板状或短柱状,沿石英脉裂隙充填交代。

辉钼矿:呈铅灰色,强金属光泽,具完全的底面解理,晶体呈六方板状,通常多以片状、鳞片状或细小分散粒状产出,多见嵌布于石英中。

辉铋矿:呈微带铅灰色的锡白色,金属光泽。摩斯硬度2~2.5,比重6.8。晶体呈长柱状或针状,集合体呈放射柱状或致密粒状,多见嵌布于石英中。

黄铁矿:浅黄铜黄色,条痕绿黑或褐黑,强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6~6.5。相对密度4.9~5.2,呈团包状、细粒状,广泛分布于构造裂隙中。

黄铜矿:为黄铜黄色,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3~4,密度4.1~4.3g/cm3,呈微细粒状分布于构造破碎带中。

主要脉石矿物有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等。石英为乳白色,略具油脂光泽,岩性坚硬,断口呈不平坦状,隐晶微细粒结构,致密块状,脉中或脉壁常有黑钨矿、黄铁矿、黄铜矿。

3.4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

本区矿体围岩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成矿母岩亦为黑云母花岗岩,矿体形成于构造破碎带内,矿石以蚀变碎裂构造和脉状构造为主,因此,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石英脉型和构造破碎带型钨矿床。

根据本矿床的矿体特征、矿石结构、矿石类型及围岩蚀变等,对该区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归纳如下几点。

(1)矿体主要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其走向与成矿构造破碎带基本吻合。

黑色金属与有色金属的区别范文3

经济概况

乌兹别克斯坦自然资源丰富,是独联体中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经济实力次於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货币:苏姆

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四金”:黄金、“白金”(棉花)、“黑金”(石油)、“蓝金”(天然气)。但经济结构单一,加工工业较为落後。农业、畜牧业和窨笠捣⒋铮棉花产量浊八樟的2/3,生丝产量浊八樟生丝产量的49%,洋麻产量浊八樟的90%以上,羊羔皮、蚕茧和黄金产量分别浊八樟的2/3、1/2和1/3。轻工业不发达,62%的日用品依靠其他共和国提供。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储量总价值约3.5万亿美元。乌兹别克斯坦工业在中亚地区举足轻重,天然气、机械u造、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轻纺和丝绸等工业都比较发达。

农业

所处气候带有利於广泛发展农业经济,农业特点是灌溉农业的水利基础设施非常发达,灌溉地面积达425万公顷。农业支柱产业是棉花种植业,桑蚕业、畜牧业、蔬菜瓜果种植业也字匾地位。棉花年产量浊八樟棉花产量的三分之二,居世界第四位,被誉为“白金之国”。畜牧业较发达,以养羊为主,养蚕业也较发达。乌主要出口棉花、石油、天然气、电力、有色金属及农产品,进口机械设备、食品、工业原料等。

进出口

黑色金属与有色金属的区别范文4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常用金属基底烤瓷修复体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100颗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和100颗钴铬合金烤瓷修复体,在修复体完成后l 个月、6 个月、l 年及2年检查边缘适合性、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出血指数及牙龈黑线并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钴铬合金在修复牙体缺损时明显优于镍铬合金,经方差检验(P

【关键词】镍铬合金钴铬合金边缘适合性菌斑指数 出血指数 牙龈黑线

金瓷修复体以其抗折力强、颜色及外观逼真、色泽稳定、耐磨性强等特点在我国已得到广泛推广,并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主要分为贵金属烤瓷冠和非贵金属烤瓷冠两大类,而后者因其价格优势及较好的修复效果在临床上得以更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镍铬合金烤瓷冠和钴铬合金烤瓷冠。镍铬合金是目前应用最多的烤瓷牙基底冠,因其低廉的价格、收缩性小、与瓷良好的结合性能和相对简单的铸造工艺而被大多数医生和患者所接受,在应用范围上,较其它的金属有显著的优势。但是,在临床上随着修复时间的延长,也相继的暴露出一些问题。患者在戴用镍铬合金修复体之后往往会并发牙龈萎缩、红肿、龈缘黑线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对患者的牙龈是一种病理性损伤。钴铬合金不仅物理性能与镍铬合金相似都属于非贵金属材料,而且制作工艺比较简单、价格相对低廉,在临床上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实验通过观察两种合金修复后的牙龈健康状况.对两种合金的临床效果做进一步的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用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修复科就诊的患者126位,共计200颗牙齿,其中100颗进行镍铬合金修复,100颗进行钴铬合金修复。入选条件:①前牙牙体缺损或变色,已做完善的根管治疗;②身体健康,无糖尿病及其它系统性疾病,非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③观察期间未服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④观察期间未进行专业口腔洁治护理,但要求其认真刷牙。口腔卫生良好。

1.2受试者情况:需要进行PFM修复的患者126例,其中,男60例,女66例;年龄18-45岁,平均32岁。将126例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分别制作镍铬合金烤瓷冠和钴铬合金烤瓷冠,各100颗。临床操作按照金属烤瓷冠牙体预备标准进行。技术操作按照两种合金生产厂商的制作要求完成。烤瓷冠制作完成后,按照常规进行临床调节、试戴、采用同种黏结剂黏结牢固。

1.3材料:镍铬合金和钴铬合金(德国ED公司);瓷粉(日本松风公司);车针(日本MINI公司);排龈线(美国ULTRAPAK公司);藻酸盐印模材(北京市红叶齿科医用器材厂);铸造机(天津市医院设备厂DGZ50B型);烤瓷炉(德国Vim公司生产的

VACUMAT伽rI'型)。

1.4方法:按常规要求对前牙切缘、邻面、唇面、舌面进行牙体预备,取印模,灌注石膏模型;制作临时冠,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粘固;1周后金属烤瓷冠初戴,调整咬殆关系,永久性粘固。

1.5评判标准:金属烤瓷冠修复2年后随访。

异常:牙龈出现充血、水肿、增生、退缩、牙周袋、颈缘黑线。

无异常:牙龈颜色为浅粉红色。无上述情况发生。

1.6检查指标: 分别在修复体完成后l 个月、6 个月、l 年及2年检查边缘适合性、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出血指数及牙龈黑线。

1.6.1边缘适合性彩用改良Ryge标准[1],在修复体粘固完成1个月、6个月、1年及2年后评价。

评定标准:0级 边缘完整,针探不到缝隙;

1级 边缘有微小缝隙,探针可探入;

2级 探针可探入缝隙,能触及牙本质或牙齿基底暴露;

3级 修复体移动、破裂或脱落。

1.6.2菌斑指数(PLI) 修复体粘固后1个月、6个月、1年及2年时,在早上不刷牙,不进食时,0.5%碱性品红液检查修复体唇颊面的菌斑。菌斑记分标准为0-3分共4个等级[2],每个病例得分按以下公式计算:PLI=记录分数/所查牙面数。

1.6.3牙龈出血指数(GBI) 分级标准:

0= 牙龈颜色正常 点彩正常 探诊无出血

1=牙龈颜色和点彩基本正常 龈缘轻度充血 探诊不出血

2=龈充血,点彩消失 探诊出血

3=牙龈明显红肿, 指压出血

1.6.4 牙龈黑线:检查修复体颈缘有无透出金属颜色,修复体基牙龈缘有无变色

2 结果

分别采用镍铬合金和钴铬合金修复后1个月、6个月、1年及2年时检查结果如下:边缘适合性两组没有明显差异。在修复后6个月复查时,100颗镍铬合金修复体中有4例牙龈发炎,6例出现牙龈黑线;而钴铬合金均为0例。1年后复查时镍铬合金中有7例出现牙龈发炎,12例有牙龈黑线;钴铬合金中只有2例出现牙龈发炎,牙龈黑线仍为0例。2年后复查,镍铬合金组中仍有7例出现牙龈炎症,14例有牙龈黑线;而钴铬合金中牙龈发炎有2例,没有牙龈黑线出现。两组进行比较,明显可以得出,钴铬合金在修复牙体缺损时明显优于镍铬合金,经方差检验(P

3 讨论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修复体之一,是将金属基底结构强度和瓷的美学性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目前主流的固定修复方法。镍铬合金由于其机械性能优良、制作简单、价格低廉,已在口腔修复领域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但随着口腔内腐蚀反应的发生,镍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体边缘会释放出金属离子,造成过敏和毒性反应。钴铬合金是针对镍和铍的毒性而开发的,开始称之为“无镍无铍合金”,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也比镍铬合金好,金属稳定性更好。因此,牙龈黑线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并且和瓷的结合性较好,更加不易崩瓷。

镍铬合金在临床上使用最为普遍,但许多研究都对它的组织相容性提出质疑[3,4]。徐军等[5]研究发现,经烤瓷烧结后的镍铬合金表面形成的中厚膜不完整,在口腔中易受唾液及龈沟液中电解质的腐蚀,导致变色发黑。合金释放出的金属离子具有降低细胞代谢,抑制细胞增殖等毒性作用。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的龈缘染色原因有:①牙体预备未保证龈缘肩台有合理厚度和外形。②金属内冠与口腔唾液发生电化学反应,镍、铬重金属离子释放所致。③未应用高质量粘固剂和确保粘结质量。④操作过程中,对牙龈的损伤加速龈染色的发生。

本实验中,通过观察镍铬合金修复体与钴铬合金修复体在边缘适合性、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出血指数及牙龈黑线等方面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得出钴铬合金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镍铬合金,两者均属于非贵金属,在价格上没有太大的差异,能为患者所接受,故临床上应当更多的应用钴铬合金,尤其在前牙修复时。

钴铬合金烤瓷冠具有良好的颜色匹配性、边缘适合性和强度,同时生物相容性良好,且不会造成牙龈黑线现象,临床使用效果优于镍铬台金烤瓷冠,可作为镍铬合金烤瓷冠的良好替代品。

参考文献

[1]赵坚培,袁淑慧,刘建栋等,两组中药复方对CC14所致肝纤维化防治的实验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1999,12(12):

1971-1972

[2]吕志连,李继承,赵坚培.丹参桃芎汤对肝纤维化小鼠腹膜淋巴孔的调控与尿钠离子浓度[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0,10(1):22-23

[3] 江泳,陈智滨,冯梅兰等.镍铬台金烤瓷冠修复上颔切牙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J].口腔医学,2004,24(5):279―280

[4] 吕卉,杨晓东,陈明.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局部牙龈组织的电镜和X线能谱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l,30(5):385―387.

黑色金属与有色金属的区别范文5

(1)上游产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地区,其总资产比例为44.96%,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次之,西南地区资产规模相对较小,这主要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开发较晚,储采比偏低。从配套产业来看,采矿采石设备制造业主要分布于东北、黄河中游和北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总资产规模相对薄弱。

(2)中游产业:火力发电和炼焦业。火力发电业是我国煤炭产业链中游环节最主要的节点,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和东部沿海地区,而火力发电业的供需及配套的电力供应及设备制造业均集中于北部沿海地区。处于煤化工产业链环的炼焦业主要集中于黄河中游地区,其总资产比例达到57.91%。炼焦行业的资源依赖性较强,但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炼焦业与配套焦煤资源集中于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地区,而需求却以东部为主。

(3)下游产业:冶金、化工和建材业。冶金业的黑色金属采选及延压加工主要分布于北部沿海地区,有色金属采选及延压加工业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地区,配套产业的冶炼专用设备制造则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煤炭产业链的延伸主要是基础化工原料制造业和肥料制造业,其分别集中于东部沿海和西南地区,其中肥料制造业的区域集中性不高。建材业的水泥制造业、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业以及砖瓦石材建筑材料制造业均主要集中于北部沿海。此外,与之配套的设备生产也主要集中于北部沿海等地区。

2关键产业链环区域效率评价

2.2关键产业链环的区域效率分析及评价

(1)上游产业区域效率分析及评价。

从DEA运行结果来看,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中,黄河中游地区处于生产前沿面,同时达到规模有效和技术有效。该地区是煤炭业的集中分布区,煤炭资源开发早,技术处于领先水平。南部沿海地区技术有效,主要源于该地区辅助链环具有比较优势,如人才、技术、管理和资金优势等,但该地区面临煤炭资源严重馈乏的劣势。煤炭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规模效率较好,但技术效率相对较低。

配套产业的产矿采石设备制造业只有北部沿海地区同时达到规模有效和技术有效,而黄河中游地区无论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与之相比都具有很大差距,其他地区的生产效率亦较低。

(2)中游产业区域效率分析。

在火力发电业中,东北地区同时达到规模有效和技术有效,而分布较集中的北部沿海、东部沿海等地区技术效率均很低。技术效率低是导致火力发电业总体效率不高的直接原因,而电力高消费区其电力生产效率普遍不高。分析配套产业的电力供应,长江中游和南部沿海地区规模有效,东部沿海地区技术有效;配套产业的发电机及发电机组业中,西北地区同时达到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此外,东北和北部沿海地区均达到规模有效,但其技术效率不高。炼焦业的整体效率较高。其中西北、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均达到规模有效,技术效率也较高,同时由于这些区域的煤炭资源丰富,所以发展炼焦业具有比较优势。

(3)下游产业区域效率分析。

在冶炼业中,南部沿海的黑色金属采选业同时达到规模有效和技术有效,长江中游地区的黑色金属延压和加工业的总体效率最高,长江中游和南部沿海地区的有色金属采选及延压加工业的生产效率也较高。配套产业的冶炼专用设备制造整体效率较高,其中黄河中游和东部沿海地区均同时达到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

分析化工业,基础化工原料制造业以西北地区总体效率最高,但目前该地区基础化工原料制造业的分布较薄弱,而分布最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规模效率很低。肥料制造业则以南部沿海地区总体效率最高,其他分布较集中的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其总体效率均偏低。肥料制造业的整体效率不高,须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肥料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建材业中的水泥制造、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以及砖瓦石材建筑材料制造均集中于北部沿海,而其总体效率却分别以北部沿海和西北地区、西北地区、黄河中游地区最高。配套产业的建筑材料专用设备制造业总体规模小,结构分散,这也是该行业总体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3提升我国煤炭产业整体效率的几点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由于经济发展和煤炭资源赋存的不均衡,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形成了明显的区域格局。一方面,资源条件决定了煤炭产业分布的相对集中性,但同时也导致了各区域煤炭产业结构趋同的不足,各产业链环在各区域均有分布,形成资源和市场过度的区域间竞争,其中以煤炭采选、火力发电、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水泥制造、基础化工原料制造等产业链环最为显著;另一方面,技术水平、资源条件、资金优势等经济发展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各煤炭产业链环的区域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引致区域效率与区域分布之间的不匹配性,主要表现为:煤炭资源集中区其高耗能产业的经济效率偏低,而煤炭资源贫乏区其高耗能产业的经济效率反而较高,就煤炭采选业、炼焦业、黑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及加工等主要产业链环分析,煤炭资源严重匮乏的南部沿海地区其经济效率均高于西南和东北地区。而实质上,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须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资源为依托,以效率为根本,实现资源与效率的统一。针对现有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煤炭产业的整体效率:

(1)加强黄河中游地区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炼焦产业、黑色金属冶炼业、建材业等产业链环的发展,针对该地区煤炭企业分散的问题,须加强对该地区煤炭企业的资源整合。

(2)东北地区煤炭资源较丰富,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济实力,适合发展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采矿石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作为老工业基地,该地区煤炭采选业的技术效率偏低,须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通过资源整合提高总体经济效率。

黑色金属与有色金属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 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结构状况;可持续发展;特色产业

一、特色产业论

(一)特色产业的内涵

对于特色产业内涵的理解,认为特色产业是一国或区域范围内,以独特的资源为基础,以独特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工具、生产流程和管理组织方式为支撑,以市场经济运行方式为手段,围绕特色产品、特色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形成的区别于其他传统产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不可替代性、可持续发展性和竞争性,经济效益较高,发展前景广阔,能生产开发满足公众需要的特色产品的产业体系。

(二)县域特色经济与特色产业

县域特色经济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依据本县域现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资源禀赋和生产力水平,能最大限度地扩张经济总量,结构合理且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经济效益益显著,能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具有鲜明县域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县域经济的发展只有在依托区域的优势资源禀赋、实现区域各经济要素的合理配置,开发特色产品,培育特色产业,才能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特色经济。

(三)区位商法

特色产业必须立足于本地区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的基础之上形成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产业。专业化程度指产业侧重化程度,通常用区位商亦即产业侧重化系数指标衡量,它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集群识别方法,是用来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一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商指标可以分析区域优势产业的状况。

式中,Mij表示j区域(本论文为勐腊县)i产业的区域专业化率,eij为j区域i产业的经济水平(产量),ej为勐腊县所有产业的经济总水平(生产总值等),Ei更大地区(本论文为云南省)i产业的经济水平,E为更大地区经济总水平。Mij>1,说明勐腊县的i产业有一部分是为区外服务,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和竞争优势;当Mij=1时,说明勐腊县的i产业居于均势,在区域内优势还不明显;当然Kij

二、勐腊县特色工业的选择分析

(一)勐腊县基本情况分析

1.勐腊县资源分析

(1)土地资源。勐腊县地貌复杂,类型多样,平地、山区和半山区交错。国土面积708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583734.3亩,占国土面积的5.5%,林地面积为7432205.6亩,占国土面积的70%,建设用地为68986.35亩,占国土面积的0.68%,未利用土地面积为1274749.95亩,占国土面积的12.47%。人均耕地面积2.322亩/人,大于云南省的人均耕地面积。人口密度为30人/km2,土地资源较为丰富。

(2)气候资源。勐腊处于北回归线附近的亚热带,具有独特的高温、多湿的气候环境,加之夏日多雨无酷暑,静风少寒,除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偶有轻雾外,大部分终年无霜,光照足、雨水多,旱雨两季分明,全县年平均温度在210C左右,年平均最低气温17.3℃,年极端最低气温0.5℃,年降雨量1700毫米以上,年积温在75000C以上,海拔高度在480~2023米之间,全年日照数在1600~1900小时之间。这些独特的气候条件是橡胶、甘蔗、茶叶等经济作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3)矿产资源。勐腊县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铜、铁、铅、锌、石盐、钾盐等13种。其中石盐分布最广,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储量达250多亿吨。矿泉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的温泉、盐卤泉达92处。

(4)劳动力资源。勐腊县的劳动力资源刚好能满足目前各产业的生产需要,据有关部门预测,五年后勐腊县劳动力缺口将会达到1.5~2.0万个左右,农村劳动力的短缺将对勐腊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

2.勐腊县工业基本情况

勐腊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结构低下。1978年全县仅有78个工业企业,主要以盐、粮油、食品工业为主,其余为砖瓦加工、土陶、农具、竹木、缝纫加工等,设备简陋、产品少、质量低,并且生产方式及其落后。改革开发以后,勐腊县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逐步形成了以采掘业、制糖业为工业经济支柱产业,以电力工业、水泥制造业为辅的低附加值工业格局。

到2007年,勐腊县工业有2家中型企业和438个小型企业,其中,规模以上的仅有6家。2007年,全县工业生产总值40168万元,仅占云南省工业生产总值的0.24%。勐腊县工业的产业结构低下,几乎都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工业中,铁木农具,碾米,烤酒,砖,瓦,木材加工,缝衣,编织,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既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又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医药制造业既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勐腊县工业定量分析

2007年勐腊县的工业生产总值为40168万元,云南省的工业生产总值为17017800万元。通过利用区位商法计算勐腊县各产业的区位商,得到勐腊县各工业产业的区位商值(如图1)。

从表1可分析得出:

(1)排在第一的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区位商值接近100,显示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在勐腊县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它的高集中程度以及高专业化程度,这说明了勐腊县的黑色矿采选业具有巨大的发展优势。

(2)排在第二位的制糖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其值小于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它的值也远远大于其它七个产业的值。这显示了虽然制糖业对勐腊县经济的作用没有黑金属矿采选业那么明显,与其他的七个几个行业相比,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

(3)其它七个产业的区位商值相差的不太大,都小于12,这表明了它们之间的优势不明显。这七个产业不具备特色产业的条件,不适合作为勐腊县的特色工业。

(三)定性分析

1.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及其类型状况分析。通过分析勐腊县的资源、工业基础及其类型状况,得出勐腊县适合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在工业中,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有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及其类型状况方面,本论文认为应该这四个产业确定为勐腊县特色工业。

2.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方面分析。勐腊县现在面临的最大环境承载压力来自工业废水的排放和橡胶树的过渡种植。近几年勐腊县的工业污水排放企业主要是制胶行业(橡胶的初级加工)、制糖业和矿山选矿企业。通过计算可得,勐腊县农副食品加工业(制糖)的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为40.1m3/千元,矿产采选业的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为7.4m3/千元,制胶业的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为1.2m3/千元,制糖业的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远远大于其他行业。

三、小结

(一)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现状。勐腊县的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主要是铁矿的采选,主要集中在瑶区乡新山铁矿。目前,探明的铁矿D级储量为1617.91万吨,平均品位44.92%(其中褐铁矿1028.15万吨、平均品位48.48%,菱铁矿589.76万吨、平均品位38.72%);铁矿D级+地质储量为6788.5万吨、铜地质储量51142.23吨(金属量)、铅25655.68万吨(金属量)、锌72750.63吨(金属量),伴身银28.83吨。

2.存在的问题。目前,勐腊县铁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由矿山的开采活动引发出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在开采过程中,尾矿渣堆放点的选址不合理以及由洗矿产生的剥离土堆放不规范、矿山的绿化恢复速度和防护措施跟不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尾矿库的库容较小和尾矿的循环利用率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尾矿和尾矿废水外派。这些都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压力,建议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时进行。

(二)培育建议

1.在项目建设前,要严格执行国家的环境评价,以确保生产在环境承载力允许的基础上进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使生产与环保同时进行,以实现矿产资源的充分利用。

2.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剥离土堆放点的合理选址和加快矿山绿化的恢复力度,防止水土流失。

3.在复选过程中,要加大尾矿库安全管理和尾矿循环利用率的力度,避免一切因尾矿外排引起的环境污染事故。

参考文献

[1]李澜,张丽君.论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发展中的特色经济开发[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