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忠诚核心的认识和体会范例6篇

对忠诚核心的认识和体会

对忠诚核心的认识和体会范文1

[关键词]价值观;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思政育人

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就是公安院校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以“四个忠诚”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忠于党”,这是从信仰方面提出的基本要求;“忠于祖国”,这是从“孰先”方面提出的最高要求;“忠于人民”,这是从“依靠谁、为了谁”方面提出的价值诉求;“忠于法律”,这是从途径和依据方面提出的根本要求。“四个忠诚”充分体现了人民警察的思想素质、政治本色、职业角色和公安机关的性质和政治责任。从理论上探讨思政课与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的关系,有利于增强政治忠诚教育的效果。

一、政治忠诚教育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2014年初,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不断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基础,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培养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高素质公安后备人才,这就明确界定了公安院校的性质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当代公安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材,是祖国的未来,其政治意识、法制意识和服务意识等忠诚度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这一重大问题。因此,加强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应对国际风云变化新挑战的客观要求。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意识形态斗争异常复杂。尤其是西方敌对势力通过鼓吹“西方民主”“普世价值”,潜移默化地渗透他们的政治理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面临新的考验。这正是迫切要求加强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的现实依据。

二是落实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生动实践。今天的公安院校大学生能否担负起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重任,成为政治上可靠,党和人民满意的公安机关专门人才,不仅仅取决于他们的文化和专业素养,还取决于他们是否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忠诚。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忠诚认知、忠诚情感、忠诚行为的培养,是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公安院校最重要、最迫切的课题。

三是推进公安队伍建设的现实诉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结构转型期,我国正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考验。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利益格局的变动,一些社会矛盾的凸显,公安队伍在意识领域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消极思想,它不仅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直接关系到公安事业的成败。因此,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思政课是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中的主渠道

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政治忠诚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应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凸显公安院校的育人目标。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必须突出政治忠诚教育的首要地位。通过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和课程建设的方式,把锻造“忠诚警魂”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使公安院校大学生牢固树立“四个忠于”的意识,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三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自觉性和道德自觉性,坚定他们的共产主义信念。为此,思政教学必须加强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以铸造忠诚警魂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履行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培养忠诚卫士。

思政n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公安大学生培养成政治忠诚可靠的专门人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安院校大学生提高政治忠诚度的根本途径。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贯穿各门思政课的教学红线,在思政课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政治忠诚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公安院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公安系统的价值取向,公安院校大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思政课教学要把握好这一时期,在引导学生对价值观的认定、选择、坚守、养成上下功夫。“四个忠诚”是人民警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政治忠诚持有肯定性的认识、态度、情感及信念,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国家、人民的关系,他们会为自己是警察感到骄傲和自豪,对公安事业充满了热情和热爱,最终使他们对公安事业炽热的热爱之情转化为忠诚行为,在公安事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和自我发展。

对忠诚核心的认识和体会范文2

在深刻认识领会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是整个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稳定的部分,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支军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军人核心价值观对军人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革命军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怎样培育这种价值观?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胡主席提出的“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这五个方面,全面概括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明确规定了我军官兵的根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回答了听谁指挥、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根本问题,既体现了我军优良传统,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是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军队的具体化。青年军官要认真学习胡主席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全面把握“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树立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就可以拥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让生命绽放光彩。

在普遍理解认同上下功夫。青年军官要做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实践者,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引领理解认同,引导全军普遍形成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良好风尚。要带头理解认同忠诚于党。忠诚于党是人民军队最重要的政治要求和最根本的道德标准,也是我军官兵最高的价值取向和政治信仰。忠诚于党就是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忠诚于社会主义,忠诚于军队事业。只有忠诚于党才能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做到听命于党,服务于党,献身于党。要带头理解认同热爱人民。热爱人民是人民军队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是革命军人最本源的价值追求。

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的国家,我们军队是人民的军队。热爱人民,就是热爱党、热爱国家。只有热爱人民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真挚情感爱人民、一切利益想人民。要带头理解认同报效国家。报效国家是军人的天职,更是革命军人的最高行为准则。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报效国家蕴含大家与小家、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国家前途与个人前途的深刻内涵,才能在报效国家的不懈奋斗中,实现着当代革命军人自身的价值,展示着壮丽的人生。要带头理解认同献身使命。军队因使命而存在,军人因履行使命而展现价值。献身使命是履行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军人的天职。献身使命就是要忠诚使命、不辱使命。青年军官就是要从思想上牢固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建国防、强国防的意识,有上不愧党、下不愧兵的豪迈,有强固长城、守疆土的气魄,有寝食不安、夜以继日的情感。要带头理解认同崇尚荣誉。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荣誉是青年官兵成长进步和部队的建设发展巨大的推动力量。崇尚荣誉就是自觉维护荣誉,不断创造荣誉,永远珍惜荣誉,更是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不竭动力。

对忠诚核心的认识和体会范文3

论文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忠诚 为民 公正 廉洁

一、“忠诚”是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前提

(一)“忠诚”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政法干警忠于党和国家

政法干警树立“忠诚”的价值观是由其职业性质决定的。政法干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承担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职责。政法机关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专门机关,政法机关的政治属性要求政法干警必须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以实际行动捍卫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政法干警的忠诚,就是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理想,自觉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政治观点、法学观点的影响。

(二)“忠诚”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政法干警忠于人民

政法干警树立“忠诚”的价值观是政法工作人民性的体现。没有对人民的忠诚,就没有一支亲民爱民的高素质政法队伍;没有对人民忠诚,就没有一个甘于奉献、敢打敢拼的战斗集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作为其神圣职责,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不断提高执法办案、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管理社会的水平,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忠诚”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政法干警忠于宪法法律

政法干警树立“忠诚”的价值观是政法工作法律性的要求。宪法和法律是政法干警执法司法的基础,忠于宪法和法律首先体现在对宪法法律的信仰和敬畏。宪法和法律是政法干警执法司法的根本,忠于宪法和法律更体现在对宪法法律的严格施行。如在法治的天空下,宪法是“写着人民权利的圣经”,法官“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因此作为执行者和保护人,政法干警在日常执法办案中更需要忠于宪法和法律,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通过正确实施法律,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二、“为民”是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宗旨

民就是人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作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为民”是对“忠诚”的直接反映,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同时,“为民”又是“公正”、“廉洁”的必然要求。没有一切为了人民利益的决心,就不可能有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没有一切依靠人民力量的信念,就不会有公平正义的普遍实现,没有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的理性,就很难有执法者清正廉洁的品格。

(一)“为民”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政法干警树立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

政法干警要树立“为民”的价值观,具备权力在民的权力意识。政法机关所具有执法权和司法权均来源于人民,这也就意味政法权力的人民属性。政法干警必须始终谨记权力行使的边际和目的,严格依据法律的规定,遵从人民的意志,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坚持执法为民、司法为民,审慎使用国家权力,以人民权利为本位,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为民”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政法干警树立情为民所系的群众观

政法干警要树立“为民”的价值观,具备亲民爱民的工作作风。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的执法者,应该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新要求,回应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新期待,深入联系群众、关心理解群众,用群众能够理解的语言,群众能够接受的方法,群众能够感受到的亲情,群众能够体察到的意愿,群众能够体谅到的实情来做好群众工作,努力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

(三)“忠诚”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政法干警树立利为民所谋的职业观

政法干警要树立“为民”的价值观,具备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弘扬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求政法干警必须把服务人民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在具体的执法办案中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就是要求政法干警要自觉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保障民生,健全完善司法便民利民为民的制度机制,使法律公平正义的精神惠及人民群众;就是要求政法干警要增强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和效果意识,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三、“公正”是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根本

《说文》称“灋者,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公正”就是公正执法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职责。与其他价值观相比,“公正”处于关键位置。“公正”是“忠诚”的必然要求,是“为民”的具体实践,也是“廉洁”的基本操守。因此,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是政法干警的最高价值追求。

(一)“公正”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政法干警具有平等理念

政法干警树立“公正”的价值观,首先要具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执法意识。在当代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因此,政法干警在执法办案中应当坚持平等适用法律原则,平等保护各个主体的合法权益,平等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培养法不阿贵、令行禁止的执法公平环境,形成崇尚法治、反对特权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公正”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政法干警秉持客观义务

政法干警树立“公正”的价值观,其次要具备客观理性的执法意识。“公正”不仅意味着法律适用的平等,还意味着对事实认定、案件处理的不偏不倚、客观中立。实际上客观理性,这不仅是对检察官的要求,也是对所有政法干警的基本要求。政法工作的主线是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但同时也必须谨记罪刑法定、保障人权的法律原则,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坚决杜绝刑讯逼供等违法取证现象的发生,通过合法公正的办案程序,实现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统一,实现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

(三)“公正”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政法干警提高执法能力

政法干警树立“公正”的价值观,还需要提高执法办案的各项综合能力。政法干警公正执法不仅需要具备正确认定事实,准确适用法律的业务工作能力,还需要提升定分止争、化解矛盾的实践处理能力;不仅需要针对个案定裁下判,还需要结合类案分析,重视社会公正;不仅需要研究实体问题,明确权责,还需要完善执法司法方式,重视程序公正。因此,政法队伍核心价值观学习过程中应加强政法干警各项素质的培训,提升干警执法的综合能力,在办案过程中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四、“廉洁”是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廉者,政之本也,民之表也。” “廉洁”,就是清正廉明、无私奉献,这是政法干警的基本操守,是政法干警的一种自我约束和修养,是政法干警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清廉”对于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建设而言是最低限度和最为具体的要求,是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基石。

(一)“廉洁”的核心价值观要求保持政法队伍的纪律性

政法干警树立“廉洁”的价值观需要坚持队伍自律,不断强化通过内部监督机制。儒家讲“慎独”,政法机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首先,应当加强自身廉政文化建设,只有保持自身廉洁才能实现公平正义,只有保持自身廉洁才能实现忠诚为民的诺言。其次,通过内部监督机制保障队伍廉洁。及时总结教训和经验,制定各项切实可行的权力运行内部控制机制,从机制和制度层面减少漏洞。再次,各个政法机关及其上下级之间要依法履行相应职责。广大政法干警应该认真学习并落实刑事诉讼中关于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规定,在实践办案中强化监督、接受制约。

(二)“廉洁”的核心价值观要求保持政法队伍的规范性

政法干警树立“廉洁”的价值观需要树立规范意识,坚持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的有机统一。政法机关作为执法权的行使者,如果没有树立规范意识和监督意识,在执法过程中极容易出现权力寻租和权钱勾结。因此。政法机关权力行使的廉洁与否,除了通过加强内部监督外,还要自觉接受人大、政协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外部监督制约,接受社会及各界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只有严格依法办事,认真落实各项监督要求,才能杜绝徇私枉法、枉法裁判的腐败行为。

对忠诚核心的认识和体会范文4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心理所有权;员工忠诚度;工作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2)09—0110—04

Empiric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on Knowledge Employee Loyalty

YUAN Ling, HUANG Jian, YAO Ji—biao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on knowledge employee loyalty, and tested it through empirical data. The result shows that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 on knowledge employee loyalty; job satisfaction plays a mediating role between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and knowledge employee loyalty.

Key words: knowledge employee;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employee loyalty; job satisfaction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和支配因素,是当今企业唯一的比较优势的源泉;知识型员工是关键知识的创造者和载体,对于高科技企业而言至关重要。但是,知识型员工与一般员工相比有较大的不同之处。他们往往对自身价值有较高期望,再就业能力强,对企业具有较少的依附性和归属感。大量研究表明,知识型员工对企业具有更低的忠诚度。尤其是新生代的知识型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频繁跳槽、责任感弱化和敬业精神欠缺等诸多忠诚度问题[1]。传统的物质导向的激励模式对于提高知识型员工忠诚度很难发挥作用,寻找培养和提高知识型员工忠诚度的新途径,是管理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2]。

心理所有权是Pierce等在研究员工分享计划时提出的一个概念,用以解释员工分享计划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3]。之后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心理所有权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国内外研究表明,心理所有权能够提高组织承诺[4,5],增加工作满意度和角色外行为[6,7],促进组织公民行为[6,7],降低离职率[8],减弱组织变革的阻力等[9]。但是,学术界尚缺乏心理所有权与员工忠诚度关系的探讨。

本研究拟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探讨并实证心理所有权对知识型员工忠诚度的影响,为高科技企业有效管理和激励知识型员工提供参考。

[STHZ]1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STBZ]

员工忠诚度是指员工认同组织的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并愿意长期留在组织当中竭尽全力的工作。员工忠诚度由情感忠诚、持续忠诚和规范忠诚三个维度构成[10,11]:情感忠诚指员工对组织的情感依附、认同和投入,主要表现为对组织的深厚感情;持续忠诚指员工如果离开组织将会失去多年投入所换来的福利和待遇,所以愿意继续留在组织当中;规范忠诚反映的是员工基于对组织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而留在组织中长期奉献。

Furby提出的占有心理学(Psychology of Ppossession)和自我概念(Self—concept),为我们从行为学的角度来观察所有权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12,13]。Pierce等在Furby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心理所有权(Psychological Ownership)的概念:个人感觉某个目标物 (自然属性可以是物质或非物质) 或其中的一部分是自己的[3]。心理所有权是个体对目标物所有权的一种主观感受,联系了自我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其概念的核心是“我的”,即占有感。

对忠诚核心的认识和体会范文5

一、坚持忠诚履职,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忠诚”是指忠于党和人民、忠于法律,是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是思想纯洁的本质要求,也是检察干警必备的基本政治品质。

一是深化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就是真心诚意,无二心。从我国法治理念上说,就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这是政法干警的政治本色,也是检察机关履行好职能的前提。通过引导不断增强全院检察干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从思想深处解决为什么入党、为什么当检察官、为什么奋斗的问题,用先进的政治理论占领干警思想阵地,引导干警始终坚持“三个至上”、“四个在心中”,筑牢公正廉洁执法的思想根基,始终做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动摇。

二是与时俱进,高标准高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历史使命对忠诚赋予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检察干警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开展读书月、演讲比赛等活动,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自觉抵制错误政治观点、法治观点和价值观念的侵蚀,自觉地把“忠诚、为民、公正、廉洁”融入到检察工作中,凝聚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转化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实际行动,始终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切实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的神圣使命。

三是开展专题学习,永葆忠诚本色。通过在全院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专题学习,把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深入阐释“忠于党和人民、忠于法律”的基本内容和实践特色,努力在心灵中产生共鸣、思想上达成共识,使“忠诚”这一理念成为思想的指引、价值的坐标。

二、坚持执法为民,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

“为民”,即所谓执法为民,司法为民。法律文化语境中,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维护公民权利是法律职业群体显著的核心价值观。“为民”是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检察干警崇高的历史使命。

一是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在全院范围内开展群众观点再教育,引导广大检察干警深入查找和剖析群众观念淡薄的各种表现,深刻反省自己的群众感情、群众观点、群众立场,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等基本问题。对群众诉求置若罔闻、敷衍塞责,与群众打交道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冷硬横推、吃拿卡要,要特权、逞威风,甚至、违法办案等突出问题予以坚决纠正和解决。

二是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公开是公正的重要保障,深化检务公开,积极组织“检察开放日”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函、登门走访、开设网络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逐一梳理归纳,逐项整改落实,加强对整改情况督查,确保整改落到实处。

三是广泛开展走进群众活动。领导班子带头,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村镇、走进学校开展司法调研服务活动,推动法律监督职能不断向基层延伸,使全院检察干警进一步了解区情社情,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真正把检察工作融入三项重点工作中,自觉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组织开展“大接访”、“大走访”、“大下访”等活动,引导全院检察干警积极投身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的火热实践,端正对群众的态度,认真审视和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把服务群众贯穿于执法工作全过程。

三、坚持公正执法,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公正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促进执法司法公正是检察干警的最高价值追求。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要真正成为检察官的自觉行动,必须贯穿到司法实践中,确保公正执法。

一是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结合批捕案件审查,针对问题向公安机关发出《提供法庭审判所需证据材料意见书》和《纠正违法通知书》;延伸侦查监督职责,实现跨地域纠正违法新突破;结合移诉案件审查,对定罪关键证据认真复核,对有疑点的证据及时退查、补查,使打击刑事犯罪不枉不纵,彰显公正。

二是将公正执法与服务大局有机结合。全面正确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把维护司法公正作为天职,把推动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强化法律监督、严格公正执法上,以卓有成效的法律监督工作,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三是进一步加强自身监督制约。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的权力观,深入推进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科学配置检察权。勇于接受外部监督,真正赢得公信,树立权威,确保法律监督职能全面正确有效发挥,切实维护宪法和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坚持廉洁从检,不断提高检察机关公信力

廉洁是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是检察干警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中忠诚是前提,为民是目的,公正是灵魂,廉洁是基石,没有廉洁,忠诚、为民、公正就得不到保障。

一是大力加强检察职业道德建设。坚持从严治检、廉洁从检,大力加强纪律作风和自身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检务督察力度,教育广大检察干警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决抵御来自各方面的诱惑,严格遵法守纪,严格执行有关廉政规定,进一步树立检察机关公正廉洁执法的良好形象。

对忠诚核心的认识和体会范文6

【关键词】“两课”;警察忠诚教育

公安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民警察和政法干警的重要使命和职责,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公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教育基地,公安院校必须始终把锻造“忠诚警魂”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加强公安院校大学生忠诚教育,帮助他们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成为真正合格的预备人民警察,这不仅是公安院校政治思想工作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战略中的一个有力切入点。[1]因此,加强公安院校大学生忠诚教育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两课”与警察忠诚教育关系现状

“两课”与警察忠诚教育密切相关,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警察忠诚教育是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生命线”, 作为公安院校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以“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为核心内容的忠诚教育的重要使命,这不仅关系到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公安队伍的建设。因此忠诚教育是公安院校“两课”教学的核心所在。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警察忠诚教育方面的问题已日益突出。

1、教学对象

新时期不少人民警察受一些西方思想的不良影响,他们的素质、观念和行为方式不断在发生变化。对此,预备警察的忠诚教育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意识逐步淡化,公安院校有不少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如上课不听讲,不关心政治,认为政治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二是理想信念模糊,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呈现追求实惠、关注眼前;三是价值取向功利化,有部分大学生表现为认为警察有特殊的权力,他们把从警作为获取功利的条件和手段。

由此可见,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忠诚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上存在于部分学生思想上的种种问题,如果不及时地在大学生中加以有效解决,那么就很难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捍卫者。从现时期的公安院校来看,入校新生的年龄差不多都是十八九岁,从他们心智上来讲,一定程度上是比较成熟,但还不是很完善,判断事物的是非能力还有待提高,并且和地方普通高校学生一样,他们基本都是伴随经济高速发展成长起来的“90 后”,受到社会影响比较深,认知新事物和接受能力比较强,独生子女颇多,个性比较突出,性格塑造期比较短,在进入公安院校时个人认知就已基本定型。这就对公安院校的忠诚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有部分学生不能正确接受公安院校独特的警务化管理,更不能自身内化忠诚意识。[2]

2、教师队伍

现阶段里,从事忠诚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师基本上毕业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可能还有的是具有一定的“两课”教学经验的其他专业教师担任该课程,部分教师对忠诚教育的理论研究也缺乏相应的热情和积极性,讲授的相关内容与社会现实脱节,以致学生对此毫无兴趣可言,他们所接受的忠诚教育仅限于为应对考试,更谈不上自觉塑造忠诚品格,从而导致不能有效而真实地开展忠诚教育。另外,专门承担忠诚教育课程的教师,他们却与公安工作实际联系不多,所以对公安工作的现状不十分了解,对忠诚教育内容的解读和学生职业理想的引导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导致忠诚教育有形式无内容,从而不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培养忠诚意识。

3、教育理念

从“两课”与警察忠诚教育的关系来说,二者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不能等同,理顺二者的关系是我们开展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二者的关系往往是含糊不清、彼此孤立。如:要么忽视了警察忠诚教育相对独立性,而以“两课”的教学取代忠诚教育,表现为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忠诚教育,造成忠诚教育“似有实无”、“有名无实”的现状,由此导致公安院校的忠诚教育十分被动和尴尬,始终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更谈不上形成独立的教学模式,所以,忠诚教育的成效十分有限;要么忽视了关联性,将“两课”与警察忠诚教育孤立起来。这不利于“两课”对忠诚教育的指导和引领,也不利于及时、准确地掌握忠诚教育现状。与此同时脱离“两课”的前期基础,忠诚教育不能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可能导致教育活动抓不住重点,从而比较盲目。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都有可能削弱教育效果,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健康开展,还将有碍实现公安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其发展,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正确处理“两课”与警察忠诚教育关系

1、培养公安院校学生忠诚意识

首先,从制度方面来看,公安院校要结合警察的职业特点,让学生认知到公安院校必须实行警务化管理制度。还应该使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制度化,即以制度的“固化”,对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建设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并起到约束与激励的导向作用,形成政治色彩浓厚、纪律严明、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特色校园文化氛围。[3]从而弘扬和培育学生的忠诚意识,使学生受到锤炼,进而逐步强化忠诚意识,让我们公安院校学生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复杂环境中成为一名忠诚可靠的卫士。其次,从教育方面来看,忠诚意识的培养不仅要教育学生什么是忠诚,还要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忠诚,进而内化为一种自我意识。这是一个认知问题,是一个思想问题,那么思想问题就需要思想方法来解决,“两课”作为一种有效的思想转换效应在公安院校忠诚教育中就有其重要意义了。因此要促进“两课”与忠诚教育相互融合、相互衔接,只有从思想上真正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各种法律法规等,才会进一步坚定对党、国家、人民和法律的信念,进而强化对党、国家、人民和法律忠诚的自觉意识,使忠诚意识和观念深入人心。

2、提高师资队伍建设

公安院校“两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决定着学生忠诚教育的成效。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得不到有效提高,忠诚教育就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也就难以产生实效。因此,忠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必须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这决定着“两课”与忠诚教育的质量,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忠诚意识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必须要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是进行忠诚教育的必要前提。所以要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还要鼓励“两课”教师积极申报课题开展忠诚教育研究,并给予经费支持,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既要不断地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也要定期深入到公安机关参加实践锻炼,发现公安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实践锻炼经验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加强“两课”与警察忠诚教育相互促进

“两课”与警察忠诚教育需要相互融合、相互衔接。首先,在“两课”教学内容上要进一步突出警察忠诚意识的教育和培养。为更好服务于忠诚教育,应把忠诚教育与国情、党情教育和党史教育结合起来,应始终把忠诚的理念贯穿于“两课”教育和教学之中,借助“两课”不断引导学生认识作为未来人民警察应肩负的神圣使命和职责。其次,强化“两课”的忠诚教育功能。充分重视并利用“两课”的忠诚教育资源,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党史的梳理以及相关理论的灌输,把忠诚教育更好地融入到“两课”中,通过相互衔接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明确忠诚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更是公安机关的首要责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忠诚度,形成良好的忠诚品质。[4]

简而言之,“两课”与警察忠诚教育既紧密联系,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从而打造出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公安队伍。

参考文献:

[1] 和玉恋,张钦.公安院校大学生忠诚教育研究[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9.(3).

[2] 王卫东.“哲学咨询”在公安院校忠诚教育中的应用价值[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

[3] 林平,吴小虹.公安高等院校大学文化与学生忠诚意识的培育[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12).

[4] 付瑶.论公安院校的忠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公安教育,2012.(4).

本文系江西警察学院2014年度院级科研一般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两课”与警察忠诚教育关系研究,编号:2014YB006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