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工培训实施方案范例6篇

焊工培训实施方案

焊工培训实施方案范文1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技能培养;焊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18-02

《焊接方法与设备》课程是我校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核心技能课,它在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取证以及以后的上岗工作提供了必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基础。课程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以“掌握基本理论、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从2009年开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

一、课程的教学历史分析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是我校较新的专业,从2005年开始招生,每届在校生只有一个班,人数在20-40不等。起初学校的实训设备较少,又没有合适的、固定的实训场所,教学多在教室进行,实践环节只是走马观花。2008年,学校一次性投入50万元左右,购买了大量的焊接实训设备,并组建了焊接实训基地,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以往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先理论教学、后实训实践,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中各自独立了出来。这样就导致了多数学生在实训时忘记了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利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训的操作。使得在教室中教过的理论知识,在实训时还要重复讲一遍,致使动手操作的时间被占用、被缩短,技能水平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这与高等职业教育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违背。

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施方案

(一)课程整体设计

1、通过课程调研、职业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我们了解到,随着社会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现在的企业的产品由实用型向高品质方面转变;同时,按照我院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以往毕业生实际工作的情况来看,我们的毕业生主要在造船企业、石油化工建设企业就业的比较多,这些企业在焊接方面虽然不断地引进新技术和新装备,但是传统的半自动焊、焊条电弧焊、钨极氩弧焊及自动埋弧焊依旧是其主要的生产装备,而且对于操作者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些企业甚至直接依据国际标准来进行产品检测,所以,这类行业需要大量的焊接技师和高级技师、以及相关的基层技术及质检人员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计时,依然以传统焊接方法为重点。

2、现在的企业为了降低制造成本,不希望在企业中进行各类技能的基础培训,他们希望所招收的员工既具备顶岗能力,同时又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对专业人员的需求。所以,我们在课程设计时,重点突出了基础操作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教学过程中,我们再结合电焊工国家职业标准来修改完善《焊接方法与设备》课程标准,进一步完善课程的整体设计与改革。

3、结合课程的设计,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即:在教学内容上突出技术的适用性,并结合技术的先进性;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焊接技能、切割技能、工艺制定能力和安全生产能力等。

4、教学方法上,我们设计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使教学项目实施与真实工作过程相结合。

5、教学地点的设计上,我们改变了以往以教室为主的情况,除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依旧保留在多媒体教室授课外,其它的教学地点均由教室改为实训基地,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6、设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我们改变了过去仅用闭卷考试的成绩来衡量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的方法,采用了理论考试占30%、实际操作占70%的考核体系,改变了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学习方式。

(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依据前期的课程总体设计及学院课程标准,我们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筛选与整合,共设计了6个教学项目,合计90学时。6个教学项目分别是:焊条电弧焊技能训练、自动埋弧焊技能训练、CO2气体保护焊技能训练、手工钨极氩弧焊技能训练、氧-乙炔气割技能训练、等离子弧切割技能训练,并按照需求进行了课时的分配;同时,我们在每个教学项目下又设计了若干个任务与技能拓展,以突出焊接操作技能的实用性训练。

(三)课程教学实施过程设计

本课程教学实施过程可以归纳为4个步骤,分别是:理论与安全知识学习,以教师讲授为主;制定实训方案,以学生亲自动手作为方案的制定依据;实训实施,以学生做为主;评价与考核,采用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1、“理论与安全知识学习”阶段:授课教师结合课本的教学内容,结合不同的焊接设备及方法,按照其实际的应用情况及相应的安全操作要求,编制PPT课件,并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讲解;对于理论内容较为难懂的部分,教师结合所搜集整理的视频资料等,从理论上让学生建立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从而为后续的实际操作环节铺垫好道路。

2、“制定实训方案”阶段:授课教师根据理论知识点及教学项目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实训任务进行详细分解,合理配备实训资源,合理利用实训场地;同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实训小组,小组中优劣平衡。

3、“实训实施”阶段:学生实训小组提前按照实训方案准备好各类设备、工具、材料及防护用品,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训方案,认真进行实训操作;同时要求小组中每名同学都要亲自操作,当一人操作时,小组中其他学生可以观察操作者的操作情况,并指出错误之处,直至每人都正确、熟练为止。

焊工培训实施方案范文2

关键词:电站 焊接 管理

一、概述

焊接,已从传统工艺走向科学发展之路,众多企业离不开焊接,而焊接正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进步与变革。电站更是焊接技术密集型企业、要求高、难度大。因此,加强焊接管理.建立合理的焊接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措施,提高焊接质量和减少焊接缺陷是摆在电站焊接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任务,必须加以重视。

二、电站焊接管理工作现状

2003年以前,电站的焊接工作由省电力公司安全监察处(锅监委)主管,焊工培训工作由省电力公司焊工培训中心负责,而焊接技术问题与重要设备的缺陷由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定期对各单位进行巡回检查指导,对保证焊接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电力体制的变化,五大发电集团公司的成立,在甘肃各发电企业焊接管理工作相继由各单位自己负责。虽然管理体制发生变化,但焊接技术和焊工技能在原有良好水平的基础上没有明显变化,对检修质量的影响也不大。目前发电企业中,由于许多单位认为焊接工作只是检修工作的配合工种,不够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暴露出如下问题:

1、在甘肃各发电企业由于焊接管理工作相继由各单位负责,管理的方式五花八门,好的单位焊接工作由金属监督人员负责,没设焊接专责工程师岗位,而焊接工艺制定、外观验评、焊接作业指导书、焊接工艺评定等对焊接技术起关键作用的管理与焊接质量的监督工作由焊接班自己进行;在大多数单位的焊工人数不超过十人,这基本可以从焊培中心培训取证的人员数量上确认,有些单位焊工为辅助工种在综合检修班,焊接质量实际上只是靠无损检测来保证,焊接接头无损检测委托单制度流于形式,起到的效果不大。若有较大的检修任务自己完成不了的,采用外包的形式解决。

2、焊接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焊接专责工程师职责由各检修部门的专责兼管,这些兼管人员中,由于专业的限制,普遍存在着对相关焊接技术和标准法规掌握不够,各种规则规定的人员资格准入要求执行不到位,存在着资质严格把关和审查控制问题,超范围施焊现象严重,造成焊接质量问题时有发生。

3、焊接工艺不太重视,没有完整的焊接技术管理档案,大多单位没有焊接工艺评定资料。焊接工艺对各发电单位来说也是一个技术储备的过程,加强该项工作的管理是焊接工艺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的必要步骤之一。施焊前焊接技术人员没有编制和宣贯焊接工艺卡,有编制的也大多是规程性的要求。

4、焊接人员管理制度不健全,焊接工艺纪律执行不严格,实际情况有时往往不尽如人意。由于焊接环境恶劣、焊接条件不具备、怕麻烦、图省事,焊工往往不遵守工艺纪律。例如,在某单位的锅炉高温再热器大面积更换中,要求采用小电流、两层成型,但是部分焊工在实际施焊中不执行规定,导致焊缝产生裂纹,并且多数焊工施焊时采用一次成型,焊缝不饱满,在施焊焊中大电流焊接,擅自减少填层数。主要原因就是焊工不遵守焊接工艺纪律,焊接条件不具备而焊接。

5、焊工的后备力量薄弱。多年来,企业新进人员是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选用的,且人数很少,分到焊工岗位上的就更少了,加上大多数单位对焊工岗位进行了缩编,使焊工队伍的人数大大减少。另外,在焊工岗位上的人员,大多数年龄已超过40岁,年轻的焊工少之又少,只有用临时工来解决问题。

6、焊接临时工的技术管理是个薄弱环节。由于大多企业对焊接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与投入也有所降低,所以焊接临时工的技术管理就是一个薄弱环节。他们的技术培训、岗前练习与监督、持证管理和焊接过程的监督与控制等等,都应有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来保证。据我们所知,企业为临时工投入培训费用的单位基本没有,个别单位只报销焊工技能考试费,这就很不错了。

7、焊工自发的学习焊接基础理论和利用检修间隙进行练习的积极性不高。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提高焊接技术,各行各业对提高焊工技术水平非常重视,不仅提高焊工的待遇,而且还举办各类焊工技术竞赛,使焊工对学习技术和理论有了很大的动力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出一大批焊接技能人才。如今,竞赛的机会减少了,焊工岗位缩编了,焊工自发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8、承压部件的焊接接头施焊时岗前练习减少了,焊后自检要求和记录执行也不严格,外观质量验评流于形式。由于焊工岗位的缩编,对焊工培训投入的减少,同时对焊工的岗前练习的要求也就降低了,对焊后自检和外观质量验评也就流于形式,并没有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9、只重视焊接后的检验,忽视过程控制。焊接技术发展到今天,业已能焊接许多高合金材料,如P91、P92等等。对于高合金材料的焊接,只重视焊接后的检验,忽视过程控制是不行的,它将不能保证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如焊缝的微观组织和晶粒的细化程度等等,都不能够保证满足使用要求。所以在焊接这些材料时,必须对焊接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还要包括对焊后热处理的控制和监督。

10、近年来,为适应新形势,提高焊接质量,减少锅炉“四管”泄漏,有些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制定《焊工管理与技术考核规定》、《高压焊口绩效管理办法》、《受热面焊接质量控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操作程序,并严格管理考核;对承压部件焊口施行100%无损探伤;从写好、记好一片工作记录等平凡而琐碎的“小事”抓起等等,效果显著。但各自为政的情况还是比较突出,长期执行管理的力度不够。

三、电站焊接技术管理控制对策

鉴于电站焊接技术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作为焊接工作者,结合多年从事焊接管理培训工作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各分公司应加强金属监督与焊接管理,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检查、监督与管理此项工作在各单位的落实情况。

2、各单位应加大焊接管理与培训的投入,增设焊接专(兼)职工程师,有条件的应尽可能的增加焊接队伍的后备力量,使焊接队伍不会产生断层。

3、建立健全焊接技术管理体系,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DL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和DL868—2004《火力发电厂焊接工艺评定规程》等方面的各项规定,并由专职焊接工程师负责全厂的焊接技术管理工作。

4、对各类材料、规格认真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各部位的承压部件施焊前必须制定相应的焊接工艺指导书。在制定焊接工艺指导书时一定要考虑检修焊接所处的环境、空间位置、焊接设备情况等。

5、焊工上岗前,应认真贯彻焊接管理规定,包括焊工施焊项目的资质审查。同时还必须严格执行焊接工艺指导书,对于指导书中所规定的焊接工艺参数,由焊接技术人员在焊前进行标准宣贯和技术交底。焊接过程中,技术监督人员应的对工艺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

6、施焊前模拟困难位置强化练习,建立焊工技术档案,严格持证上岗。不能掌握或不严格按照工艺指导书要求执行者,严禁施焊。由专职焊接技术工程师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反规定者重罚。

7、加强焊接人员质量意识,落实岗位责任制,把焊工岗位责任制与经济责任制紧密结合,加强自检记录,做好质量统计,真正作到焊接质量的可追朔性。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焊接人员奖惩制度。

8、有条件时,对焊工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焊接技术水平高的焊工,绩效工资上浮,对焊接技术水平差的焊工,绩效下浮,不论当事者资历如何。

9、重视焊工的日常培训,使其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经常化,在检修工作的间隙中,规定每位焊工的练习工作量,并对其平时练习时的焊接质量同样进行评定。对焊接质量不稳定和没有明显提高者,在技术培训挡案中明确注明,以确定下次培训工作重点。

10、严格执行焊口自检记录,以便明确责任,奖罚分明,将每一个重要焊缝统一编号、统一管理,这样能有效地跟踪检验,同时也能预防错检、漏检。对每个部件、每个位置、每种材质承压部件的焊口和每位焊工的施焊情况、焊缝编号、工艺卡号、焊缝位置、焊接方法、焊材选用、焊缝形式、焊接层数、焊接顺序、焊接工艺说明、焊接参数、焊缝成形尺寸、焊缝质量要求、焊工上岗条件、专用工装设备、一次合格率等进行详细的记录与评定,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掌握每位焊工的技术素质和特长,有利于培养焊接技术尖子人才。

11、对金属监督人员,建立一套相应的奖惩制度,提高其责任心和使命感,还要重视其技术素质的培训及后备力量的配备,减少无损检测的漏检和误判,使金属监督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焊接技术管理工作的深人,焊接技术的提高与焊接设备的更新换代,焊接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管理责任制的不断落实,焊口一次合格率达到98%以上的目标不难达到。而承压部件焊口100%无损探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会随之显得不那么突出,减少锅炉“四管 泄漏,提高承压部件的安全可靠性的目标必将实现。

焊工培训实施方案范文3

1高职焊接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根据焊接自动化专业的培养方案,该专业毕业生除需掌握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能力素质,做到毕业后就能尽快适应岗位需求。所以,实践教学是该专业教学实施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较大。整个教学体系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教学结构,它分别由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3部分组成,如图所示。各个模块都融入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基础技能模块由基础工种实训(如车工、铣工、钳工等技能操作)、计算机操作实训、专业英语和专业认识实训组成。这些学习内容将安排在专业学习之前或在相应的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穿插进行。这是实践性教学的基础部分,属于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第一阶段。专业技能模块由机械制图与测绘、计算机三维建模、焊接操作实训(如手工电弧焊、气保焊、TIG焊、氧焊等)、机械设计基础和机械制造技术等组成,通常都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专周的模式进行,这是实践性教学的主体部分,属于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第二阶段。综合能力模块主要由焊接专业相关的课程设计(如焊接夹具和焊接结构生产设计等)、校内的专业实训和校外的生产实训、企业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组成,一般都在专业课程学习之后,安排在校内外的生产实训基地进行。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是完成专业技能训练并检验实践教学效果。这是实践性教学的拓展部分,属于实践教学体系的高级阶段也是最终阶段。

2高职焊接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在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注重一般能力与专业技能相结合,重点突出专业领域核心能力的培养,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真正做到“教书”和“育人”。

2.1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

为了增强学生实践方面的培养,焊接自动化专业在各门理论课中都设置了实验和实训环节,以期通过实验和实训来完成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认知、实践、演示、实操和实验等方式,并结合微课、动画、视频和蓝墨云班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和掌握基本方法。

2.2注重专业能力与基础能力相结合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对该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专业能力的培养外,也要注重与专业能力相关的基础能力的培养,如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基础的外语应用能力、自学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注重专业能力与基础能力的相结合,配合实施国家劳动部门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与考试,做到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能综合运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为适应未来岗位(群)职业要求做好准备。

2.3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高职类焊接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能力主要是焊接技术应用的综合能力,通过:电脑三维建模—焊接结构设计—焊接夹具设计—焊接实训操作—毕业设计等一系列环节来完成。在实操训练、课程设计、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中,适当设置部分专业知识方面的拓展性内容,给学生设计一个思考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情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他们给出解决方案,进行方案设计并实施。

2.4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

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同等重要。做好素质教育是教育本身的最终目标,也是一个长期性、持续性的教育过程,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必须体现出来。素质教育的重点主要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以及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职业观,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真正做到“教书”和“育人”。

3认真抓好专业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焊接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要抓好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

3.1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单元建设,它不仅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教学水平,而且还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状况,对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认真抓好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在中国发展新形势下的大势所趋,也是各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质量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接下来,将从以下3个方面对焊接自动化专业建设进行探讨。

3.1.1实验场所和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实验场所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是提升专业办学实力的必要硬件基础,也是实现实践型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①加大对校内焊接自动化专业教室和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②按照实际生产对焊接岗位的需求改造和升级校内实训基地,做到教学实训既真实生产,为培养学生具备工作岗位的技术应用能力提供保证。③积极开拓校外实训基地。根据地方经济特色和行业情况,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相对长久而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3.1.2精品课程建设早在2003年,国家教育部为大力推进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下发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就是为了让各高校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培养一大批优秀创新人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更要借助这个有利时机,努力将焊接自动化专业课程建设成为具有学院特色、创新适用的精品课程。①根据学院实践教学计划,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包括实验、实习、实训)。②根据焊接自动化专业的实际岗位要求,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整合提升教学资源的质量,创新教育模式。③精品课程所使用的教材要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对于部分没有公开出版的技能实训或综合实训的实践型教材,可结合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情况并参照生产单位的实际需要,由学院组织校内和企业专家联合编写校本特色教材,开发配套的课程资源包(微课视频、测试题库、电子教案、情境案例等)。

3.2教师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

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是高职焊接自动化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同时,构建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教学团队也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可采取以下措施:①专业带头人培养。在原有基础上加大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力度,一方面,可从现有专业骨干教师中选派人员到国内高校进行访学交流;另一方面,也可派遣到生产型企业进行挂职研修;再者,有条件的可以选派到国外进行学习深造。采用多种途径来提高和增强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②骨干教师培养。在现有基础上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一方面,可以采取招聘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从行业或企业中引进焊接专业技术方面过硬的人才作为骨干教师;另一方面,可从现有中青年教师中选拔优秀教师到行业机构或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时间2~3个月为宜,做为“双师型”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③教学团队建设。在目前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专兼结合+‘双师’化+引培结合”的“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梯队教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体系,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力争使焊接专业“双师型”专职教师占比达到80%以上,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副高以上职称占到教师的20%以上。

焊工培训实施方案范文4

关键词:焊割作业;火灾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U673.4 文献标识码:A

1 焊割作业的危险性

1.1 焊接的热传导引起火灾事故。由于电焊通过电弧将金属熔化后进行焊接的,而在焊接过程中温度高达6000°以上,容易使焊件另一端接触的可燃物着火。

1.2 高空掉落和焊渣飞溅。当炽热的火星飞溅到或接触到木材、棉、麻、纱头等可燃物上,就会发生火灾;当接触到易燃气体时可能就会引起爆炸。

1.3 一般焊割作业点与起火部位不在一个立体层面,火灾发生初期不易被发现。

1.4 在喷漆、油漆车间或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电焊作业时,挥发的易燃气体遇电焊火花容易引起爆燃起火。

1.5 电焊机的连接电源在操作过程中经常拖拽、磨损,容易造成线路绝缘老化损坏、超负荷工作、焊把线电缆压头不牢,发生短路引起可燃物起火。

1.6 在积存可燃气体、可燃蒸汽的管沟、深坑和下水道内及其四周、容器内作业或切割各种容器时,未对容器内的易燃气体或易燃残留物进行有效的置换清洗处理引起的爆炸。

2 焊割引起火灾的原因分析

2.1 焊割工人无证上岗

经分析大部分现场火灾发生原因,主要由于焊割作业违章作业、违反操作规程引起的。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关于印发的通知》(建质『2008]75号)的要求,从事焊接、切割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个别小公司使用的都是无证焊割工,仅会开、关焊机,能够起弧而已,没有更多的技能,更谈不上什么安全意识。另外个别特种人员培训机构不具备培训资质,却采用依附正规培训机构申报考核,以正规机构名义招生的手段开展运作,造成部分学员未经培训或学时不足,这类培训机构做不到培训的规范化、制度化,尽管培训人员取得了证书,但操作能力和消防安全意识达不到规定要求,以致酿成火灾事故。

2.2 操作工缺乏消防防火知识

现场雇佣的焊割工人流动性大,没有经过严格的管理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不熟悉基本的消防知识,不会利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不会报警,不会组织人员疏散。操作人员在焊割作业前,未对密闭容器内气体成分取样分析,对各种可能存在的易燃易爆气体、液体或可燃固体的粉尘进行检测,未对作业面的内部结构进行熟悉。

2.3 电焊机焊接回路故障引发的火灾

现场电焊作业时,二次接地线经过的电流大,现场管理人员为了节约成本,未使用YHS橡皮护套多股铜线电缆线,而是采用的普通电源线,或者使用截面积较小的普通绝缘导线临时替代,造成导线过高负荷而发热燃烧.造成周围的可燃物燃烧引发火灾;或者电焊时产生的高热能通过金属构件传导到另一端.可引起金属构件另一端的可燃物发生燃烧。

2.4 现场消防管理、配套设施不到位

施工现场往往聚集了大量的可燃物。如果对这些物品管理未设置专门仓库,防火安全距离不当,极易引发火灾。虽然大部分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健全,但也只是挂在墙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而个别的工地连消防安全制度也没有,更谈不上消防安全管理了。新建工程在施工期间,投入使用之前,有相当长的时间消防器材没有到位,仅在地面上设有少量的消火栓和手提式灭火器,而没有配置与现场情况相适应的消防措施,一旦发生火灾,由于灭火能力不足。势必贻误战机,不能将火扑灭在初起阶段,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5 现场防火宣传和应急救援不到位

部分施工现场未设置专门的防火标志,宣传标语,现场工人甚至对报警电话不知如何使用。一旦有火情,不知道如何借助外部消防部门的援助。部分项目现场未编制火灾应急救援预案或虽然进行了编制,但未组织过应急演练,工人对施工现场逃生路线不清楚,也不能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及火灾事故的应急防范技能比较差,不能通过演练验证预案的有效性。

3 焊割火灾的安全预防措施

3.1 加强焊机的安装与验收

(1)电焊机运到现场或在使用之前,应由主管部门验收合格,露天放置应稳固并有防雨措施,每台电焊机有专用的开关箱和一机一闸控制,并由专业电工负责安装。(2)电焊机接线应规范,接头压接紧密,防护罩完好。一次侧的电源线长度不应超过5m,二次侧电缆的长度应不大于30m,二次侧焊接电缆使用YHS橡皮护套钢芯多股软电缆,电缆无接头,与电焊机接线柱采用接线鼻子连接压实,防止随意缠绕造成的松动接触不良、过热、火花现象。焊把线应完好无损,焊钳夹焊把线应完好无损。焊钳应完好,当焊钳夹有电焊条时,不得带电沿导电物物体移动,以免电击伤人,引发火灾。(3)电焊机的一次侧和二次侧都应装设触电保护装置,并安装二次空载降压保护装置。(4)按照现场安全用电的要求电焊机的外壳应做保护接地或接零。

3.2 加强储存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物品管理

储存要设立专用仓库,要求与其它建筑物保持至少15m间距,不得超量储存;作业前要仔细检查管道和焊具是否漏气,以防氧气或乙炔在室内或容器内大量聚集引起火灾,作业时,电、气焊的乙炔发生器、氧气瓶、电焊机等相关设备都不能放置在室内,室内作业要保持空气流通。

3.3 现场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实行项目经理安全负责制。负责成立义务消防队,负责日常的防火巡查工作,加强动火证的申请、审批、管理工作,并对动火地点周围有无易燃易爆物进行检查,特别是罐区、容器内作业或切割各种容器时,作业前必须认真仔细地对作业环境的情况调查清楚,必须经过取样分析.通过对所处环境气体检测达定规定要求时,才能进行焊接作业;同时采用非燃材料板遮挡并清理干净其周围可燃物,防止焊珠四处飞溅引发火灾。现场配备消防器材,并确保其在有效期:并指定专人负责停工前后的安全巡视检查工作。施工现场应加强焊割作业工人持证的检查,一经发现无证人员作业,要果断取消其从事焊割作业资格。

3.4 工人的宣传教育,要遵守“十不烧”原则

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使工人熟知基本的消防常识、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特别是要加强对电焊、气焊作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要通过火灾事故案例的宣传报道,增强员工的防火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作业时遵守“十不烧”原则,在经常进行焊割作业的场所应张贴焊割防火须知及有关防火规章制度。

3.5 应急演练

施工现场定期组织职工进行灭火演习.提高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提高现场遇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能力,降低人员的伤亡风险。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现场焊接工程的施工质量,减少焊接失误次数,加强工人的宣传与教育,为焊接火灾的预防工作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焊工培训实施方案范文5

关键词:房屋建筑 冬季施工 钢筋 混凝土

一、引言

冬季施工周期的长短对于建筑项目效益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经常要受到气候的影响。按照《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的相关规定,当室外的平均气温连续五天都低于5℃时,就意味着进入了冬期施工。在这一期间,如果采取的措施不当,就会给施工的工程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甚至造成隐患及质量事故。在这一期间,强度增长主要靠水化作用,当水结冰时,水化作用也就停止,体积会膨胀,最终使混凝士结构松散破坏。鉴于这些问题,就要在昼夜平均气温低于一5℃时,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施工保护。

二、冬季施工的主要管理措施

在工程进入冬期施工前,要提前编制好冬期施工技术文件,作为冬期施工的技术指导性文件。冬期施工技术文件必须包括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或技术措施。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或技术措施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冬期施工的生产任务安排和部署:施工材料进场计划:劳动力计划:热源、设备计划和部署:冬期施工人员培训计划:工程质量的控制要点:冬期安全生产的要点:施工工序及进度安排: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措施。做好人员培训和技术交底工作,是冬季施工的关键。

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冬期施工由于在负温下进行作业,不了解或不熟悉冬期施工规律,极易造成工程质量事故,为保证工程质量,冬期施工前必须进行人员培训,培训内容为:(1)要学习国家和地方有关冬期施工规范、标准、规定,学习有关冬期施工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施工方法。(2)进行冬期旌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进行技术交底的目的是防止施工操作人员违反冬期施工规律,造成操作不当,人为的造成质量事故。

三、冬季施工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一)钢筋工程

l、钢筋冷拉

首先,在负温条件下如果采用控制应力方法冷拉钢筋时,在控制应力不变的情况下,伸长率不足,钢筋强度将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在负温度下冷拉的控制应力要比常温高;

其次,钢筋负温冷拉时,可主要采用控制应力法或控制冷拉率方法,这对于分不清炉批的热轧钢筋冷拉,不可以采用控制冷拉率的方法。

2、钢筋负温焊接

首先,在负温下钢筋焊接施工可以采用的是闪光对焊、电弧焊及电渣压力焊等先进的焊接办法;

其次,从事钢筋焊接的施工人员要持有上岗证才可以正式上岗操作。在焊接钢筋时也应安排在室内进行,在室外焊接应确保环境温度不太低。

(二)土方工程

l、施工现场的道路要保持畅通,使运输的车辆及行驶道路上要增设必要的防滑措施;

2、应对旧建筑物采取一些措施,避免地基十受冻害,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做到怏挖快填,在相邻建筑侧边开挖土方,防止地基受冻;

3、土方工程应避丌冬季施工,如在冬季施工也应作出详细的施工计划及合理的方案。同时,还要组织好施工管理队伍,力求在短期内完成施工;

4、基坑槽内应做好排水措施,防止产生积水。室外基坑或管沟可以用含冻土块的土回填,而室内的坑、槽、管沟等不得使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回填土工作应连续进行,防止基土或填土层受冻。

(三)混凝土工程

1、基本要求

首先,冬季施工选用的混凝土应为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并加入早强剂,必要时也应加入防冻剂;

其次,模板和保温层应该在混凝土冷却到5℃后再拆除。当混凝土与外界的温差大于20℃时,要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临时覆盖。

2、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首先,混凝土搅拌场地应尽量靠近施工地点,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也要选择正确的运输容器;

其次,混凝土浇筑前,应重点清除模板和钢筋上,尤其是新老混凝土交接处的冰雪及垃圾。在浇筑前,对采用商品混凝土来说,就要了解商品混凝土中掺人抗冻剂的性能,并做好相应的防冻保暖措施;

再次,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进行孔道和立缝的灌浆前,混凝土必须先经预热,采用热的水泥浆。此外,分层浇筑的混凝土时,不应低于规定的温度。

3、混凝土的拌制

首先,拌制混凝土用的骨料必须清洁,不能含有冰雪和冻块等物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砂石筛洗应该抢在零上温度时做,并用塑料纸,油布盖好;

其次,在拌制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可以按要求掺人一定量的粉剂,并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时投入。在使用液体的外加剂时,应该事先配制成规定浓度的溶液,再根据实际规定浓度溶液配制成施工溶液。各种溶液应分别置于有明显标志的容器中,避免混淆实用。

四、施工工程中的质量控制是冬季施工的重要手段

(一)砌筑工程

1、当室外大气温低于一10℃时,要对原材料进行加热,优先加热水,一旦满足不了热工计算的温度时,还要对砂子加热,砂子温度不得超过40℃,水泥不可以进行加热;

2、砌筑砂浆所使用的温度,当天气温应在一10℃以内,在一lO℃――20℃时,为+10℃。此外,搅拌好的砂浆必须注意运输、存放、使用时的温度损失;

3、冬施工砌筑工程不可采用无熟料水泥,砖上冰、霜、雪要清除,不能使用白灰砂浆或粘土砂浆。

(二)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点控制

1、焊条或焊剂的质量控制。焊条或焊剂在冬季运输和保存过程中,要注意防潮,受潮的焊条或焊剂会导致焊接熔池中混人气体停留在焊肉中造成气孔,从而影响了焊接接头的质量。因此,在使用焊条或焊剂时,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2、冬期钢筋施工最主要的是钢筋的焊接,而焊接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工程结构的安全。冬季进行钢筋焊接,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当地的施工条件、气温状况等条件先进行试焊,试焊的焊件送实验室实验,在合格后再进行批量的焊接。

(三)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重点

焊工培训实施方案范文6

大学生 技能培养 就业

进入21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素质教育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响应,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也很明显,加入WTO后,国外企业通过独资、合资方法在我国的布局和发展,国内企业向海外发展的趋势的进一步加强;我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开放和改革必将进一步加宽、加深和加快。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流动将大幅度增加,高等工程技术人才资格认证的国际互认将日益迫切。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案等,都有一个国际共识的问题,就是要强化工程教育,加强工程能力的培养。

一、我国高校学生理论知识的结构与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

从1998年开始,我国高等院校实行通才教育,然而对企业来说,需要的是能尽快独立工作的专门人才。要尽快地从“通才”过渡到“专才”,要求我国的教育、培训体系有一个合理的总体安排。但是,在当前,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企业急需工程能力较强技术人员。工科的高等教育不但要有培养科研型人才的院校,还应该有更多的培养能适合现代企业工作需要的工程师的院校。工程师是社会需求人数最多、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的群体。在四年的工科教育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科学知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真正了解现代企业的生产特点,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牢固的敬业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确立深入生产一线的思想。只有建立一支强大的高素质的工程师队伍,我国的工业基础才能牢固,科技成果才能有众多的承接企业主体,制造业才能有所创新和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家。钢铁材料必须通过各种热加工手段,如焊接、锻造、铸造、热处理等加工方式,成为有使用价值的产品。随着国际竞争逐步加剧,国际市场上存在的贸易壁垒尤其是技术壁垒的较大差异,影响了我国生产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重要原因是我国生产制造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中,在国际资质方面准备不足,甚至缺乏对其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机械加工工程领域国际存在很多标准,而且各个国家有自己的标准,因此,在国际市场需要按统一的国际标准执行。国内企业对外承揽工程、产品出口及来料加工等外商关心的是企业是否具有国际资格的工程管理型人员,因此参与国际招标,承揽国际任务,工程技术人员具有国际认证资格,是各类制造企业认证的基础和关键。

二、我校学生就业形势与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养

由于我校的在与一些名牌大学在知名度及软硬件方面的实力方面的差距,企业用人方面对名牌大学的依赖和垂青,使得我校毕业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较大的压力。为拓宽我校学生就业的渠道,适应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增加学生就业的竞争力,2003年我校利用教育资源及实验教育基地等优势,与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联合开展校生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建立了国际焊接工程师的联合培训基地,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完善了相应教学体系,主要解决以下问题:第一、将国际焊接技术人员的资格培训和认证与工程能力培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从焊接专业人才素质教育的高度探讨工程能力培养的问题;第二、将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和认证与焊接专业工程能力培养、高等工程教育相结合,树立工程意识,解决好工程能力培养内涵与外延的关系,理顺工程能力培养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三、设置焊接专业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构想,加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从整体上使学生建立材料加工工程的概念和意识。为此,我们提出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实施工程教育的措施:(1)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符合培养目标要求,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人才培养实行“专业+模块”,不断调整专业培养设置,强调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进行教学改革,提出“学历+资格”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有利于加强人才全面综合素质培养和个性发展要求;(2)进行教学计划的修订,在教学计划中,体现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在教学实践中,实践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在条件建设中,建立工程能力实践和工程能力培训基地,保障国际焊接工程师的联合培训要求和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制订了以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强素质、多模式、多方向、加强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培养的方案,并在教学实践环节中进行实践,获得了许多新的思路和良好效果。

三、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养与课程设置的改革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培养和造就全面型、综合型、智能型、创造型专业高素质人才,首先是更新教育思想,向多模式、多方向的专业教育方面转变;构建三个“一体”,即融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宽口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以上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国际焊接工程师培养,调整了原有的课程系统,构建材料加工工程一级学科平台,按照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基础课、工程技术基础课、专业平台课、专业模块几部分来设置,加大实验课的学分比重,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加强实践教学和工程训练。加强学生的知识应用及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争取在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上有质和量的突破。

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养构建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分为基础实践、教学实习(包括技能培训、专业生产实习、金工(电子)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综合实践(包括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课外科技活动。整个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涵盖了大学四年专业所需的实践教学内容,基本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目前,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及资格认证工作从2003年11月开始举办,已培训学生八期,共有115名学生参加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资格认证的培训,顺利通过国际焊接学会(IIW)授权的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举办的资格认证考试,获得国际国际焊接工程师资格认证,为在高校学生中培养具有国际资质的焊接毕业生开辟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