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范例6篇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范文1

我叫***,现任**街道西李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我村位于长清城南4公里处,现有村民240户、856人,其中党员25人,耕地面积1300亩。0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村依托苗木花卉产业优势,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扎实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村发展苗木花卉种植面积6000亩,成立了全市首家苗木花卉协会,现有个体会员108个、集体会员20个,其中具有省级资质的苗木花卉企业3家,去年全村实现苗木花卉总产值6833.4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3000多元,成为全区远近闻名的苗木花卉专业生产基地。同时,我们还投资5万多元建成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一处,建成高标准文化橱窗20平米;投资30万元,拓宽30米宽的中心大街一条,并对全村主要街道进行了高标准绿化。05年我村被评为(来自)街道“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我本人也被评为全街道“十大优秀村支部书记”,并荣获2005年度全市“实用人才”荣誉称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我村按照上级的工作部署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以苗木花卉产业为依托,以建设和谐新村为目标,确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作思路,并以此作为我们今后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方向和目标。我们的工作思路是:发展两大产业,建好两大市场,搞好一个改造,健全一套机制,努力建设现代化、生态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发展两大产业

两大产业:即苗木花卉产业和山药蔬菜产业。

1、苗木花卉产业。一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和扩大种植规模。目前,全村苗木花卉种植尽管已形成规模,但品种比较单一,种植技术相对落后,与当前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和市场化需要不相适应。同时,没有自己的特色苗木和品牌苗木,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我们把小龙柏、白玉兰等苗木作为调整优化当前种植结构、扩大特色苗木种植面积的特优品种,不断向周围村庄辐射扩大种植规模,计划2年内由现在的6000亩扩大到10000亩的种植规模。二是建设苗木花卉试验基地和繁育基地。通过引进和培育新品种,实现苗木花卉的更新换代。目前,全村已投资30多万元,建立了一个占地近100亩的试验基地,引进新品种49个,培育新品种13个。预计今年可产出常规苗木12万株、名贵苗木3万株、花卉20万株,销售利润可达14.4万元,全村每户可增收2400元。三是发展生态园林。把全村苗木花卉资源转化升级为生态资源,2年内使全村绿色覆盖率达到50%以上。同时积极筹措资金,计划投资1000万元,建设一处具有苗木花卉特色的生态园林,使其成为集休闲、居住、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具有都市农业特色的生态园林,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2、山药蔬菜产业。去年我们先后组织30多位群众代表赴宁阳伏山、兖州、潍坊等地考察农业种植项目。经过考察论证,大家确定“胡丰”长玉1号无公害山药作为全村壮大集体经济和带动群众致富的新兴产业项目。目前,已投入资金3万元,购置了山药开沟机械,调整土地近200亩,并进行了较大面积的开沟作业。同时,投资5万元建立了20亩的山药种苗基地,进行新品种的栽培和繁育。2年内,该项目将达到500亩的种植规模,并实现规模化种植、工厂化经营,形成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又一大农业产业。仅此,预计可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集体增收上百万元。

二、建好两大市场

一是花卉交易市场。通过协会成员股份制融资的办法,计划投资500万元,建设一座占地15亩、经营面积5000m2的钢架结构、冬暖式花卉交易市场。目前,规划设计已经完成,并进入了实施阶段。

二是苗木交易市场。计划投资20万元、占地50亩,建设一处苗木交易市场。它的建成,将进一步规范苗木交易行为,使种植业户由被动交易变为主动交易,也为种植业户和客户之间搭建一个交易平台,达到交流、双赢的目的。

两个市场的建成将直接促进我村乃至全街道的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进一步膨胀规模,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搞好一个改造

即搞好旧村改造。根据西李村现状,经过村两委会反复讨论,我们研究制定了“南缩、北控、东扩、西进、中调”的旧村改造“十字方针”,并确定了“整体规划、局部建设、分段实施”的工作思路。目前,旧村改造工作已进入了初步实施阶段,规划设计已经完成。在规划中,我们将苗木花卉和山药蔬菜两大产业及两个市场与新村建设融为一体,全村划分为生态区、别墅区、多层住宅区和商业区四大功能区域。不久的将来,西李村将改造成为产业发达、环境优美、居住舒适、人文和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生态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健全一套机制

即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一是从加强两委班子建设入手,建立干部岗位责任制。对两委会干部各自的职责进行了细化分解,实行量化管理,并通过干部工作绩效与工资待遇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二是从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入手,(来自)成立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理财小组。通过民主选举,成立由多个层面的群众组成的理财小组,对全村所有收入、支出情况实行先审计、后入帐、再公开的理财方式,使财务管理真正实现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三是从落实村民自治入手,进一步完善党员议事、村民议事和财务政务公开及公示制度,让村民真正享有村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同时完善村规民约,使之成为全村干部群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此外,成立了老年协会、青年俱乐部和经纪人协会,使全村各个层面的干部群众全部行动起来,共同投入到民主管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中。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范文2

 

根据省、市林业局部署,我局专门选派六人成立两个调查组,对全区苗木花卉生产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总结。现将调查汇总情况作以下总结报告;

一、我区苗木花卉生产现状

近几年来,我区苗木花卉生产情况呈逐年上升趋势。据6月上旬调查统计,全区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720亩,总产苗量达到1459万株,总产值可达1911万元。育苗情况按类型划分:生态防护林育苗面积165亩,产苗量可达955万株,实现产值201万元,主要树种包括侧柏、黄栌等,速生用材林育苗面积75亩,产苗量24万株,产值可达60万元。经济林育苗330亩,产苗300万株,实现产值450万元。园林绿化育苗面积150亩,产苗120万株,实现产值670万元。花卉种植面积已达141亩,产量60万株,实现产值530万元,其中观赏苗木类育苗达105亩,苗木产量51万株,产值可达500万株。

   目前,我区有比较固定的专业化苗圃8处,总面积675亩,可育苗面积604亩,年生产能力达1055万株,总资产94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62.5万元。育苗面积和生产能力分别占全区总量的84%和72%。育苗种类包括生态防护林苗,用材林苗,经济林苗及园林绿化苗四个类型,近三十个树种。

全区现有花卉经营户5家,其中在XX新城的经营户3家。全区全年销售额约90万元。主要经营盆栽花卉,自产自育面积4150m2,5.7万盆(株),年纯盈利38万元。温室大棚面积4200 m2,展销门市面积2100m2,主要经营多年生灌木,一年生或多年生花卉等,全区现有3个地方开展奇石经营活动,经营场地面积约60亩,经营规模有继续扩大趋势。 按照目前我区苗木花卉生产规模分析,我区与省内县区相比还不是育苗强区,因此,人均收入,产值以及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还比较低,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还不够明显。

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是个薄弱环节。由于我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开展这项工作存在许多困难,今年我区制定了全区林木种植资源保护利用规划,也开展了一些基础性工作,但是,与种植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性及迫切性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开展好这项工作,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到目前为止,我区尚未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林木种植资源库和信息库。

经济林,用材林良种引进选育,推广和应用主要是依托私人苗圃开展的。全区约有8个经济林树种,1个用材林树种,共引进优良品种近百个,在生产上广泛进行了繁育,推广和应用,增加了生产科技含量,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目前,全区营造的防护林,经济林和用材林,其良种使用率近100%,所用苗木基本上是本区所育苗木。

我区产业园建设相对滞后,尚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园,苗木花卉生产方式仍以常规生产方式为主,经济性质也基本上属于个体私营经济,生产设施仅以日光温室或大棚为主,规模小,较分散。其基本原因主要是我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区驻地人口少,消费总量不大。

花卉深加工及配套产业尚属空白。花卉生产经营活动在我区发展不足10年,而且规模小,个体私营者投资不足,区级财政尚未扶持,因此,深加工及配套产业尚未形成,而且我区目前的消费需求也未形成。

苗木花卉专业销售市场尚未建设。主要原因是我区苗木销售活动均以私营苗圃为经营平台,较为分散,花卉经营以个体户为主,数量少,规模小,根据这一现实情况,建设专业销售市场条件还不成熟,区镇政府尚未列入近年建设计划。

奇石生产和私营活动在我市属于特色产业,当地群众自发开展这一生产经营活动,并形成专业市场雏形。水泉镇政府因势利导,积极扶持此项产业发展,目前已成立奇石产业管理办公室,努力加强奇石市场的管理和建设,收到良好的效果。

由于我区苗木生产经营地点比较分散,花卉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处在初级阶段,行业协会虽已成立,但是参与人员少,覆盖面小,行业管理力度小,不规范,因此效果不明显。社会化服务体系也未形成。目前监管体系建设是以区林业局种苗站为监管部门,负责苗木花卉生产经营活动的行政许可审核,技术推广及信息联络传递,技术培训等管理工作,这一管理工作正在走向法制化规范化。

二、存在问题

1区镇政府尚未制订激励扶持政策,财政投资没有列入年度发展计划。行政引导作用没有发挥作用。苗木花卉生产经营活动基本上是市场行为,自生自灭。

2生产经营总量少,个体规模小,幅射带动效应不强。这与XX区实际情况有很大关系,特别是花卉经营,由于区驻地人员少,城市经济带动作用不强,大规模投资经营也不大现实。

3、尚未建设专业市场,产业园区建设基本上是空白。存在这个问题,一方面与我区实际情况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政府重视程度有关/。

4、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开展地很少,目前,我区仅对侧柏采种基地建设开展了工作,侧柏良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于其它种质资源基本上没有开展调查和保护。特别是一些乡土稀有种质资源已处于自生自灭的濒危境地。经济林良种引进和利用也缺乏监督管理,存在“家底”不清的问题。

5、科技支撑力量不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工作基本上没有开展,技术推广工作力度也不大。主要原因一是专业技术人员少。二是没有资金支持。三是个体私营单位对科技应用的认识观念不强。

6、社会化服务体系很不完善。目前除市区林业部门牵头建立的苗木花卉协会外,尚未出现各种中介组织或专业化合作组织。苗木花卉生产经营仍是各行其是,自主经营,抗御市场风险能力比较脆弱。在信息搜集和共享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或改进。

三、实现我区苗木花卉产业振兴的主要措施

1、加大财政投资力度。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抓好专业市场建设工作。二是大力开展科技应用和培训。三是加强种质资源开发,保护和应用。

2、制订和落实优惠政策,以引导和激励意向投资者从事苗木花卉产业。需要制订的具体优惠政策如:减免一些费税;提供必需的基础条件和服务项目,营造安全和谐的经营环境等。

3、加强行业监管力度。要加强苗木花卉行业管理机构能力建设,提高监管和服务水平。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规范生产经营秩序。要配备苗木花卉质量监测设备。做好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产品质量。

4、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利用外来资金,外来技术,外来智力,外来设备和外来苗木花卉资源,发挥他们的劳动和宣传示范作用。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 花卉苗木;基地建设;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 S72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4-0176-02

随着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生态环境建设和城乡绿化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卉苗木基地建设以其巨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吸引了众多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入,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建设质量越来越高,这就需要高水平的建设规划设计与高质量的组织实施。该文从花卉苗木基地建设的可行性论证和基地项目的选址2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1 基地建设可行性论证应坚持的原则

基地建设的可行性论证是项目实施的基础性工作,它关系到基地建设是否可予实施、基地建成后可否持续发展、生产的产品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因此,在进行可行性论证时,应充分考虑基地的选址、花卉苗木品种的配置、生产施工的管理、技术力量的选拔、劳动生产力的安排、产品的生产销售、财务的分析管理等。

1.1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原则

充分考虑花卉苗木市场和生态旅游观赏的特点,注意合理利用边缘效益、循环再生、趋利避害、因地制宜、效益协调等生态产业基本原理,力求花卉苗木培育与旅游观赏整体协调和谐,持续利用,实现良性循环。在布局上做到因地制宜、和谐统一,做好“五个结合”:与当地总体规划相结合,与基地毗邻地建设项目相结合,与基地建设地花木产业结构相结合,与基地所在地旅游景点相结合,从而达到建设、景观、生态、产业运作的和谐统一。整体技术方案设计应体现技术先进、绿色环保、合理适用[1]。

1.2 坚持发展绿色服务业、多业并举相结合的原则

在进行基地建设的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向种植业、旅游业、饮食服务业、文化休闲业等第三产业转移,发展绿色观赏产业;在产业深度开发上下功夫,加大科技领域成果转化应用和综合配套力度,形成基地内试验、辐射周边、示范带动、规模发展格局[2]。

1.3 坚持多元开发、点面相结合的原则

对建设地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民俗文化和果、林、水、生态等产业资源进行全方位开发,激活存量资源,实行资源重组,并以此为依托进行全方位开发。

1.4 坚持科学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科学探索,产学研相结合。“产”即围绕花卉苗木生产,依托现代科技,突出绿色、 有机、无污染,向科技和产业深度开发要效益。“学”即加大科学技术和实用技术培训度,全面提高基地职工的科技意识和素质。“研”即大力开展花卉苗木新品种的研究、培育、开发、试验和推广。

1.5 坚持基地主导、多元投资开发的原则

在坚持基地主导的原则下,放活经营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基地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一资带二资”,即通过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基地的开发[3]。

1.6 坚持全方位服务、游购娱养相结合的原则

突出绿色产业观赏旅游特色,顺应现代人们休闲旅游需求,超前创意,精心推出具有观赏性、参与性、奇特性的观景项目,促进产业与旅游、休闲与健康的有机统一和完美结合。

2 基地建设选址原则

基地建设的选址要考虑建设地与拟栽植培育花卉苗木品种的地理互适性,建设地的自然、交通、人文环境、经济持续性,基地建设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可实现性等。

2.1 可适性[4]

2.1.1 适地适树。根据建设地的土壤、气候、地形等自然基础条件,结合基地建设方向,选择较为适应的花卉苗木品种,以更快更好地实现建设目的。

2.1.2 以地适树。通过改良土壤、施肥灌溉、开沟引水、树种混交等措施,改善建设地局部小气候,使花卉苗木达到最佳的生长效果。

2.1.3 以树适地。有些花卉苗木可通过修剪整形、施肥用药、后期管理等措施逐渐适应种植地土壤气候条件,但较适生树种长势稍差。因此,只有通过科技研究、树种改良、精细管理才能实现以树适地的原则。

2.2 可行性

2.2.1 地理自然条件。项目建设地的气候、地形、地理位置、土壤条件、气候小环境、地面植被、土地污染等对花卉苗木的成活生长具有很大影响,在基地选址及可行性研究时应首先予以考虑。

2.2.2 水源。应首先利用自然水源,如水库、山塘、江河湖泊、灌溉水渠等天然发酵水体,在以上条件无法满足的情况下,才能考虑利用地下水源,但应挖掘蓄水池充分发酵水体。

2.2.3 电。基地建设用电不但要考虑到生活用电,还要安排好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施工用电。因此,要考虑二相和三相线路、变压器、配电房等电力设施。

2.2.4 路。基地道路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应充分考虑到项目建设期、实施期、产出期的车辆运输要求,预留会车道、迂回道、停车休息区等,规模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设计环形运输道。

2.2.5 其他配套设施。建设设计应结合考虑办公房、工人休息房、工具房、仓储房、车库等配套设施的统筹设计规划。

2.2.6 人文环境。综合考虑建设地人口因素、风俗人情、地理特性、人文景观,以达到基地、观赏、旅游相结合。

2.3 效益性

2.3.1 社会效益。项目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有关农业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项目建设,对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改善产业结构、增加群众收入、安置劳动就业、促进社会和谐、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3.2 生态效益。花卉苗木的种植生产,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土保持,有效地推进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产品,能够产生较好的生态效益,对城市绿化和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3.3 经济效益。通过基地建设,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以聘用务工的方式使务工人员得到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国家和地方财政做出贡献。同时,通过基地产业化运作,促进运输、商业、包装、园林工程施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3 参考文献

[1] GB/T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S/OL].(2006-12-01)[2012-10-21]..

[2] LY/T1607—2003造林作业设计规程[S/OL].(2010-03-05)[2012-10-21]..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花卉市场

    无论是从国际、国内市场发展形式来看,花卉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也为我省花卉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于此同时,我县的苗木花卉产业也应当有一个更快的发展,使之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工作,谈谈我县花卉产业发展的战略及对策。

    1 苗木花卉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1 重要性

    1.1.1 从国际、国内市场发展情况来分析发展花卉业的重要性。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日本、北美和欧洲三个苗木花卉消费中心。在世界花卉贸易总额中,欧洲、北美和日本就占据了99%的市场份额。而且在世界苗木花卉产业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80%和20%,只有0.6%的市场份额是中国所有的。

    1.1.2 从当前市场需求来分析发展苗木花卉业的重要性。近些年来,鲜切花和盆花都存在季节性断档的现象,特别是春节期间一直存在很大的市场缺口。因此,发展苗木花卉业有着广大的市场前景。

    1.1.3 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来分析苗木花卉业的重要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苗木花卉产业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都有密切的联系,它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也能扩大就业,利国利民。因此我认为苗木花卉业的确是一项朝阳产业,怎么说它重要都不过分。

    1.1.4 从农民脱贫致富的角度来分析发展花卉业的重要性。近两年,有些乡镇的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较快,我们从这些乡镇中选取了15个村展开了全县农民依靠发展花卉脱贫致富的专题调查。据统计,在抽取的15个村的所有农户中,通过花卉产业致富的就有138户,年户均苗木花卉收入每年都在20000元以上。

    1.1.5 从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上来分析苗木发展花卉业的重要性。花卉具有美化环境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作用,同时它也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从这一点来看,花卉产业也有助于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要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首先要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而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发展苗木花卉业又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原来走亲访友“一包点心两瓶酒”越来越不时兴了,人们已开始崇尚馈赠鲜花。据不完全调查,去年春季全县就有50多家鲜花店,利润达200多万元。

    1.2 紧迫性

    我感到,苗木花卉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在市场容量一定的情况下,你不上,有人上,你就会被市场所淘汰。从全国苗木花卉市场分析,必须抢抓机遇迎接挑战。

    首先,横向比差距很大。2010年苗木花卉栽培面积和花卉全县仅20000多亩。其次,纵向比有进步但潜力很大。苗木花卉市场中很大一块被别人占领着,如果我们自己不发展,不主动拓展市场,别人就会发展,就会长期占领我省市场,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既是市场要求,也是形势所迫,必须加快发展。

    2 战略目标与对策

    要在如此紧迫的市场环境中发展花卉产业,就一定要发挥该产业的优势,克服其市场缺陷,努力开创花卉业发展的新局面。

    2.1 战略目标

    笔者认为,我县要发展苗木花卉业,必须确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及对外开放为战略举措、以良种优法为突破口的指导思想,坚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抓住花卉产业的地方特色,实现赏石、根雕以及花、鸟、鱼、虫、草的全面发展,并将鲜切花、盆花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项目,逐步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促使我县苗木花卉产业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2 发展对策

    2.2.1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观念也是生产力。我县的苗木花卉发展实践证明,哪里对花卉业认识高,工作到位,哪里花卉业发展的就快。石花镇对苗木花卉特别重视,发展速度相当快,仅仅5年内,石花镇苗木花卉由500多亩发展到5000多亩。这一典型引起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责成林业局进行了市场调查,看到了发展苗木花卉业很有前途,决定把花卉作为全县重要工作来抓,为了尽快形成规模效益,尽快推动花卉产业的发展,用3个月时间就建成了两个一万平方米的苗木花卉交易市场和2.4万平方米的花卉生产大棚,从而推动了全县花卉产业的发展。石花的实践说明,要使我省的花卉业有一个大的发展,首要的问题是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我认为,我县的苗木花卉业具有很多优势和有利条件。一是区位优势明显,二是交通便利,三是自然条件好,发展花卉业得天独厚。此外,我们体会,要大力发展花卉业必须用典型教育干部群众。近两年来,为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我们对发展花卉业的重要性通过典型事例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并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展览会、展销会,一方面是邀请领导参加,利用这个机会宣传领导。同时,也宣传了群众。2008年,县政府还召开了全县花卉工作会议,有4个单位在会上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和做法,邀请中国花协领导做了发展花卉的形势报告。这次会议提高了社会各界、各部门特别是有关领导对发展苗木花卉业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从而形成了共识,促进了发展。会议之后全县苗木花卉面积增加到2万亩,创历史最好水平。

    2.2.2 科学规划、统一布局

    若要确保苗木花卉产业实现健康发展,首先要科学规划,做到统一布局。我县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本着以县中心城市为重点,规划出城关、石花、南河、庙滩、茨河等五个乡镇的规模化苗木花卉生产区。实践证明,规划搞好了也能够促进生产的发展。

    2.2.3 制定政策、加大投入

    制定优惠政策和增加资金投入是实现全省花卉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北方花卉名县河南鄢陵县明确一名专职副县长抓花卉工作,制定了花卉用地仍为农业用地,免征农业特产税、减免粮食订购任务等优惠政策支持花卉生产,县财政每年拿出无偿资金200万元,同时,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也都在资金方面给予倾斜。为了大力发展花卉业,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从事花卉生产的企业和农户三年内免征农林特产税;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花卉产业发展;鼓励党政干部离岗领办、创办花卉企业,他们规定,由本人申请经组织同意创办花卉企业的干部职工两年内工资照发,两年后愿意继续工作的,原待遇不变等优惠政策。

    2.2.4 科技兴花、名牌引路

    发展苗木花卉业,科技是关键。为此,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首先,派部分科技人员出外学习先进种植技术和种植方法、方式,了解他们的市场。同时,引进人才,支持县内经济发展。

    2.2.5 兴建市场、培育龙头

    为了使我县苗木花卉产业达到市场发展的要求,有目的引导花农不断调整苗木花卉的产业结构,逐步实现该产业的多品种、多规格、高质量、高品味的发展,使盆花、干花、切花、盆景和苗木等系列产品的开发及协调发展,根据各自的特点明确自身的目标及发展方向,以防重复建设现象的出现。根据产业化经营的需求,采取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实行优势互补,逐步形成一批跨部门、跨地区和跨行业的大型花卉集团,以满足规模化经营的市场需求。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范文5

近年来,南召县花卉苗木产业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领导下,及时理顺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打造“河南领先、国内先进”的花木强县这一目标,以中原经济区、生态南阳建设为契机,走绿色路、打玉兰牌,按照“城镇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农村花园化、全域绿色化”的要求,以“十大园”和“百公里玉兰长廊”为重点,积极与精准扶贫、生态文明、美丽乡村、观光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实现由种植辛夷“卖药”到培育花木“卖树”到打造集景观、休闲、文旅等一体化的生态观光苗圃“卖景”的产业“三级跳”,积极探索“规划引领+科研合作+品牌打造+产业融合”的科学发展道路。

一、产业现状

南召县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是北树南迁、南花北移的天然驯化基地,能满足多种不同生态要求的树种生长繁育,是北方苗木交易的主要集散地之一;是中国著名花木——望春玉兰的原生地、主产区,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辛夷之乡”,国家质检总局认定的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中国林学会命名的“中国玉兰之乡”,国际木兰协会授予的玉兰产业“卓越贡献奖”。我县连续多年被市政府授予“全市花卉苗木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南召玉兰培育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项目被授予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苗木类),南召县玉兰种质资源的调查利用与产业发展项目荣获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南召玉兰也被评为南阳知名农业品牌、南阳农业十大品牌,授予神农奖。

目前,南召县花卉苗木面积已达到40万亩,产值30亿元,其中玉兰种植面积已达32万亩,位居南阳市第一、河南省前列。全县花木产业从业人员已达11.5万余人,花木专业合作社200余家,花木生产专业村55个,专业经纪人队伍6000多人,省级龙头企业9个,市级龙头企业10个,部级花木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12家。初步形成了以玉兰花木为主、适应北方种植的多种花木并存、有较大行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产业格局。

二、主要做法

(一)规划引领

2012年,南召县聘请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专家高起点编制了《南召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在对国内外发展趋势、南召县发展现状,存在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玉兰为主打特色品种,采用“三区一道”的形式进行区域布局。“三区”即示范区、核心区和辐射区,“一道”指花木景观大道;示范区规划了八个花木示范园,核心区包括云阳、皇后、小店、城郊、留山等乡镇,辐射区为其余乡镇;花木景观大道即一条横贯东西的S331、两条纵穿南北的G207(南召县城)和S231(云阳镇)。规划经多次征求意见,于2013年4月顺利通过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农学部主任尹伟伦,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启翔,南召县县长王放,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院院长包满珠,中国花卉协会联络部副处长孔海燕,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马履一,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所长李丰军,河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杨秋生,河南省林业厅造林处副处长姚国明,河南农业大学教授赵天榜,南阳市林业局副局长齐宗俭等相关专家组成的评审专家组的评审,为南召县花木产业发展提供了宏观性、方向性、指导性的决策依据。

(二)科技促进

近几年,南召县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河南农业大学、南阳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校开展了广泛科技合作,对南召玉兰进行全方位系统研究。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与南召县共建的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库已完成选址、正在进行规划。

同时,为便于全国玉兰专家、玉兰代表城市(市花市树)、玉兰产业基地县、玉兰企业等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学习,汲取全国玉兰研究先进经验,提升南召县中国玉兰之乡、中国辛夷之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南召县作为发起人积极向中国林学会树木学分会汇报建议搭建交流平台,举办中国玉兰研讨会及成立全国性的玉兰组织。2013年4月,在南召县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南召)玉兰研讨会,此后分别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连续承办了第二届、第三届中国玉兰研讨会。2017年7月7日,中国林学会树木学分会决定成立玉兰学组。2019年3月份,由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主办的玉兰种质资源保护与产业创新高端研讨会在我县成功举办。通过交流全国玉兰学术研究成果,探讨玉兰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与会专家对南召县玉兰产业的实地考察、把脉问诊和建言献策,有力地推动了南召县玉兰产业的发展。

此外,还积极邀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靳晓白、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青林、西安植物园研究员王亚玲、中国林科院林业所研究员郑勇奇、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研究员姜景民、美国乔治亚大学终身讲席教授(资深教授)张冬林、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处长张东林、山东省林科院院长徐金光、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杨喜田、郑州市黄河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总工韩新华等国内知名专家培训以玉兰为主的花木知识。南召县也组织专家巡回各乡镇进行花卉苗木实用技术培训,从2015年以来,累计培训4.2万人次。

通过努力,南召县林业技术人员住持或参与制订了全国林业行业标准《辛夷栽培技术规程》、《藤本月季栽培技术规程》和 河南省地方标准《辛夷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玉兰育苗技术规程》以及南召县地方标准《南召玉兰育苗技术规程》等规程。南召县林业技术人员共参与培育林木良种10多个,获得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市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奖励20多项,公开30多篇。8个玉兰品种权申请已经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受理。2019年3月份,丹霞似火、二月增春、小店佳粉、千纸飞鹤、红玉映天5个玉兰新品种通过了国家林草局新品办专家组的实审。

(三)品牌打造

2012年3月份以来,南召县通过“花卉杯”竞赛、打造花木生态精品示范园、花木园区与美丽乡村、观光旅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等政策激励,以及举办玉兰花会等活动推介交流,共培育省级花木产业集群1家(南召锦天园林花木产业化集群),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2家(河南省南召县华龙辛夷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南召县锦天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省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家(南召华龙辛夷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南阳四季美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南召新旺玉兰生态园有限公司、河南联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阳市宝天紫金农林有限公司、南召县锦天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南阳圣荣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农业产业化市重点龙头企业12家(南召县华龙辛夷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南召县锦天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南召县锦宇园林有限公司、南阳圣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部级示范社1家(南召县兴达无公害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12家。2012年11月份被中国林学会树木学分会授予中国玉兰之乡;2012年1月,南召县被南阳市政府授予“2011年度全市苗木花卉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12月,南召花木网被河南电视台授予河南省优秀花木信息交流平台;2014年1月,南召玉兰被评选为“南阳农业十大品牌”,被南阳市品牌带动委员会、品牌节组委会授予“神农奖”;2014年2月,南召县被南阳市林业局授予“2013年度全市花卉苗木发展先进单位”;2014年3月,南召玉兰被南阳市知名品牌推进委员会授予“南阳知名农业品牌”;2015年5月,南召玉兰培育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项目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2013-2014年度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苗木类)”;2017年3月,南召县被国际木兰协会授予玉兰产业“卓越贡献奖”;2018年10月,《南召县玉兰种质资源的调查利用与产业发展》项目,被河南省林业厅授予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四)产业融合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南召县花木产业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南召被誉为“玉兰故乡、天然氧吧”。尤其是玉兰产业已初步形成产业链:生物制药、研发红茶、生态旅游,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1、产品加工。省级龙头企业——南召县华龙辛夷公司也先后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河南大学药学院、台湾阳明大学等科研院校广泛开展科技联姻,研发玉兰香水、美体香料、药用含片等宝天玉兰品牌系列产品100多个,荣获“省名牌农产品”称号,畅销德国、韩国、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台湾扬生集团合作,对辛夷进行药理开发,从中提取分离出具有抗哮喘的纯中药,正筹备批量投产。与茶叶专家联合开展攻关,用芳香独特的辛夷花窨制红茶,成功研发出花香蜜韵、清香幽远的极品红茶——玉兰红。玉兰红茶以其花香无影的独特韵味,在“群红闹中原”的激烈市场竞争中,被评为河南十大红茶“四大名旦”之一。

2、融合发展。为进一步探索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律,理清思路,树立发展典型,优化发展环境,引导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南召县花木产业积极与精准扶贫、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观光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涌现了林药、林苗、林旅、林景等多种经营模式。

(1)林药模式。已发展药用辛夷(望春玉兰)24万亩,年产辛夷4600吨,占全省辛夷产量的80%,全国产量的50%,面积、产量均居全国之冠,素有“天下辛夷第一县”之称。南召县华龙辛夷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天然香料植物精油的研究、开发、销售,是国内唯一辛夷油制造商,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的农业产业化龙头支持企业。目前,已研发出玉兰红茶、辛夷精油、片剂、口服液、软胶囊、鼻吸、香薰油、香枕、保健饮品、香水、化妆品等系列产品。

(2)林苗模式。已发展以玉兰为主的苗圃16万亩,产值14.4亿元。为满足苗木市场需求,我县培育的白玉兰、黄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望春玉兰等在全县和周边地区推广培育,畅销华北、西北、华中、西南、华东等市场20多个省市区。同时,为丰富玉兰资源,南召县又从陕西省西安植物园、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等地引进玉兰品种60余种。

(3)林旅模式。以玉兰生态观光园、玉兰国际花木城等十大园为引领,积极促进花木园区与休闲观光、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林旅模式。如玉兰生态观光园、玉兰国际花木城和紫金园林等园区,通过对园区进行各种精细化打造,增加景观娱乐和服务设施等,把园区建设成以展示南召玉兰为主、融花卉苗木生产经营、科研开发、科普知识教育、苗木花卉观赏、美丽乡村、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在豫西南地区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乡村旅游精品示范园区。同时,以皇后乡天桥村、云阳镇东花园、西花园村等辛夷主产区为主,沿辛夷路开展了乡村旅游。

(4)林景模式。近几年,南召县在通道绿化和森林村庄建设中大力营造以玉兰为主的景观林,打造集生态种植、休闲观光、民俗鉴赏为一体的森林村庄。目前,已在S231、S331、G207三条道路两侧全部栽植了10公分左右的玉兰树,打造了百公里玉兰花木长廊,打造了南河店镇郭营、云阳镇铁佛寺等数十个森林村庄。

3、产业扶贫。南召县委、县政府将花卉苗木产业扶贫工作纳入全县六大产业扶贫之一,成立了花卉苗木产业专班,安排统筹融合财政涉农资金1000万元,用于建设规模化、标准化苗木花卉种植示范基地和云阳玉兰盆景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为贯彻落实花木产业扶贫工作,南召县专门制订了产业扶贫规划(2018-2020年)和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目前,南召县已在云阳、皇后、小店、留山、城郊、南河店等6个乡镇,建设(提升)云阳玉兰生态观光园、云阳玉兰国际花木城、皇后玉兰种植基地、小店德仓园林、留山锦宇园林、城郊紫金园林、城郊万万树生态庄园和南河店花木基地等8个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农户种植、合作经营、基地就业、入股分红等模式,共带动4000余户贫困户。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已带动2851户贫困户,发展花木产业7700余亩。在产业扶贫工作中,涌现出了南召县锦天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南召新旺玉兰生态园有限公司和苗木电商典范——皇后乡娘娘庙村等一批楷模。

同时,积极开展扶贫结对活动。4月份,与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签订了《南召玉兰科技攻关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7月份,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顾晓君、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院长张浪等一行七人到我县考察了玉兰产业,并签订了《南召县野生玉兰保护地建设规划编制项目委托协议》、《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南召玉兰试验基地共建协议》,举行了“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南召玉兰试验基地”揭牌仪式。承诺将南召玉兰在上海的玉兰小镇——崇明岛竖新镇试种推广,并且可以把南召玉兰作为优选树种在上海推荐,应用到上海国土造林绿化中。实现强强联合、互相高攀、步步登高,从产业、从科技创新角度把南召玉兰打造成核心产业,在上海提供市场。与沪结对,为南召玉兰抢占上海,进军华东市场提供坚实基础。

7月份,新郑市林业局局长郑彩霞带领退耕办、廊道建设科、廊道管护科等科室负责人到我县考察调研玉兰产业。郑局长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结对帮扶贫困县工作的要求,尽快按照两地党委、政府达成的初步意见,积极开展林业“结亲”帮扶工作,要依托郑州市绿化工程建设,全力推动南召县花木产业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将南召县作为新郑市绿化工程建设苗木的首选购买地;二是尽量根据南召县现有苗木种类、规格进行设计造林绿化工程;三是积极促进新郑市好想你、华北苗木等重点林业企业与南召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产业发展、推动产业扶贫。

通过对南召县以玉兰为主的花木产业发展的调查、利用、分析和总结,我们认为近几年南召县花卉苗木产业在产业规划的引领下,坚持发展玉兰、突出特色的原则,通过与中国林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等高等科研院校合作强化科研力量,不断培育新品种、研发新技术;通过建设花木精品示范园区、打造玉兰花木长廊、举办玉兰节会等一系列措施发展推介玉兰产业,打造一批以玉兰为主的品牌及龙头企业、产业集群,不断提升南召玉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通过花木园区与精准扶贫、生态文明、美丽乡村、观光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以及产品的深加工(玉兰精油、玉兰红茶等),不断拉长产业链条,丰富玉兰文化的内涵,提升产业的凝聚力和发展动力。通过实践,充分体现了“规划是基础,科研是核心,品牌是关键,融合是方向”的花木产业发展思路。因此,提炼出了走“规划引领+科研合作+品牌打造+产业融合”的科学发展道路。

三、产业特点

(一)历史悠久

南召县是望春玉兰的原生地,全国辛夷的主产区。全县中低山区均有分布。《河南省志》第五十八卷记载,“辛夷花应用始于元末明初。主产于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一带,以南召所产质地最佳”。《南召县志》记载,元明之间,广为栽植。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南召县至今仍保留有500年以上的玉兰天然植物群落。全县胸径在100厘米以上的望春玉兰就有1616株,其中最大一株胸径达200多厘米、树龄1000余年,被誉为“玉兰王”。1983年,县人大将玉兰花定为南召的“县花”。2018年,市人大将望春玉兰定为南阳的“市树”。

(二)品种众多

据调查,南召县现有苗木种类约300种。主要品种有望春玉兰、二乔玉兰、紫玉兰、黄玉兰、白玉兰、荷花玉兰、女贞、五角枫、三角枫、红叶石楠、中华石楠、栾树、黄山栾、桂花、七叶树、香樟、木瓜、杜仲、紫薇、银杏、黄栌、树形月季等74个。其中,南召县玉兰优势明显,占全县花木面积的80%,在全国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全县木兰属植物(含引进)有望春玉兰、玉兰、二乔玉兰、紫玉兰、荷花玉兰、窄叶荷花玉兰、武当木兰、星花玉兰、红花玉兰、天女木兰、华中木兰、滇藏木兰、景宁木兰、宝华玉兰、多瓣木兰、凹叶木兰、多瓣紫玉兰、天目木兰、黄山木兰、厚朴等20余种,玉兰品种达100余种。尤其是望春玉兰品种30余种,在全国首屈一指。

(三)质量最佳

南召玉兰,根系发达,干高而直,树冠丰满,树形紧凑,叶阔而密,花香而繁,花朵硕大,高洁典雅,色彩缤纷,艳而不妖,暗香四溢,历史悠久,易栽易管,抗病虫害,用途广泛,适应性强,具有很高的绿化、美化、药用和观赏价值,畅销北京、上海、山东、河北、四川、陕西等20多个省市区,深受广大用户赞誉。药用辛夷(望春玉兰)花蕾色泽鲜艳、蕾形端正、鳞毛整齐、芳香浓郁,且挥发油含量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无论从数量、质量、道地等各方面讲,都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在历史上和国内外市场一直享有崇高的声誉,197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列为正品。在国际市场上素有“南召辛夷不解包(不验货)”的美誉。同时,望春玉兰根系发达、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繁殖容易、嫁接亲和力高,是木兰科植物无性繁殖的首选砧木,深受业内人士青睐。

(四)用途广泛

玉兰具有很高的绿化、美化和观赏价值,被广泛用于园林绿化和山区造林。药用辛夷花蕾能散风寒、通肺窍,有收敛、降压、镇痛、杀菌、抗过敏等作用,对治疗头痛、感冒、鼻炎、肺炎、支气管炎等有特殊疗效,是我国传统的珍贵中药材;同时也是提取香精制作香料的主要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卫生和轻化、食品等工业;还是绝大多数木兰科植物无性繁殖的首选砧木。

(五)品牌显著

南召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辛夷之乡、中国玉兰之乡、辛夷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中药现代化产业工程及绿色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辛夷基地县、河南省中药材种植十大基地县等荣誉称号;被国际木兰协会授予玉兰产业“卓越贡献奖”、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创新奖(苗木类)”,南召玉兰被评为南阳知名农业品牌、南阳农业十大品牌,授予神农奖等。

四、SWOT分析

(一)发展优势(S)

1、地理位置优势。南召县位于伏牛山腹地,南阳盆地北缘,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上,是玉兰的适生地和主产区,南召县以玉兰为主的大部分花木均可以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华北、西北、华中、西南、华东等地区正常生长,这是南方玉兰所无法替代的。

2、产业基地优势。全国所有适宜种植玉兰的地方基本上都有生产玉兰的苗圃。大多分布在华东(江苏、浙江一带)、华北(河北、河南、山东一带),但苗圃主营的花木种类繁多,玉兰只是其中的一种,并非主打或特色产品。而南召县以玉兰为主导产品,特色十分明显。同时,南召玉兰面积大,花色多,深受华北、西北、华中、西南、华东等市场欢迎;花蕾(辛夷)芳香浓郁、挥发油含量高,作为中药材也大受市场欢迎。另外,丰富的玉兰资源也为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便利。

3、玉兰品牌优势。南召县是“中国玉兰之乡”、“中国辛夷之乡”、辛夷原产地,这些品牌优势,为南召花木提升知名度创造了良好条件,为快速扩大市场的宣传力和影响力奠定了基础。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及中南海均栽植有南召培育的玉兰,在业界影响较大。

4、科技研发优势。南召县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科院、上海市园科院等科研院校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南召玉兰的科研能力迅速提升。同时,南召县有一批花木企业、合作社、专业村、经纪人,形成了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和“土专家”。祖国大地到处都有“南召花木人”的足迹,大江南北到处都有南召玉兰的芳香。他们常年走南闯北,把南召花木推向全国,把新品种、新技术和现代生产管理经营理念带回南召,正是他们的储备积累与软实力,才成为了南召花木产业的“领头羊”。

(二)存在的问题(W)

1、盲目跟风、同质化严重。近年,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花木产业普遍被看好,不少农民和其他行业人士盲目跟风,造成大量资金不断注入,花木面积急剧增加。同时,不少花木生产者事先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对市场需求依靠主观臆断,未能做出科学、准确、迅速的调查和预测,致使发展缺乏科学性和理性,加之缺乏生产经营管理人才,最终出现同质化严重、标准化不高等问题,导致苗木大量囤积,价格走低,甚至滞销。近几年尤以小规格的玉兰、女贞、栾树、紫薇等为主。

2、科技研发能力有待加强。一是花木生产专业技术性很强,而高端专业技术人员偏少,满足不了技术服务、业务指导、培训、科技研发的需求。二是服务体系不健全,容易形成技术棚架。三是在新品种研发、新技术应用、标准化种植、集约化管理、发展趋势预测、市场需求研判以及产品销售等方面缺乏研究和引领,不能及时给广大花农做总体性指导、提供全方位服务。南召县林业系统中现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数共30人,占总人数的9%,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更少。

3、生产经营活动有待规范。在生产过程中,全县对花木树种、品种的培育缺乏统一有效地规划引导,造成杂乱无章,难以基地化运作,容易出现结构性滞销。同时,缺乏统一的管理技术和产品质量标准,容易造成产品参差不齐、规格不全。在经营过程中,不注重品牌的打造和培育,欺诈宰客和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以玉兰为例,培育的干高有60cm、80cm、100cm、120cm、150cm等不同规格,但没有200cm的行道树规格。

4、玉兰种类较少,亟待丰富。南召县虽然玉兰面积较大,但种类较少。世界木兰属植物90种,中国木兰属植物44种,而南召县只有20余种,发展空间很大,木兰属植物种类的引进和推广任务艰巨。

(三)发展机遇(O)

1、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生态文明思想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目标、原则和路径,为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拓展了空间,赋予了新的使命。

2、花卉苗木产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党的之后,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花卉苗木产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规划了国家未来30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路径,这是花木产业新的机遇和挑战,更是历史责任与担当。它同时也开启了新时代花木产业发展的机遇之窗。今后几年是“十三五”规划大力实施和PPP入库项目密集释放和爆发的节点,贵州、陕西、河北(雄安新区)、内蒙古、新疆等地区生态建设、景观改造项目大增,全国以PPP为代表的大型综合工程项目投资达数万亿元之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储林、特色小镇、文旅小镇、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美丽乡村、城市造林、环境治理等投资建设如火如荼,落地开工项目接踵而至,对花木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城市群的蓬勃兴起,建设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和宜居城市将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花木的需求也将快速增加,加之庞大的人口基数,也必将会为花木的消费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

3、对南阳市的政策支持为花木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发改地区〔2018〕1605号)和河南省政府印发的《南阳市建设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总体方案》(豫政〔2012〕65号)、《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豫政〔2018〕28号)等政策性文件,提出了改善提升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的目标,均涵盖了南阳市,为南召县花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南阳市“两园一带”花木产业大布局(两园即万亩月季园、万亩玉兰园,一带即省道S231线南阳至南召云阳段的生态旅游观光带),也突出了南召的玉兰特色;南召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也加大了对花木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精品园区建设、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发展等一系列激励政策,提出全力打造以玉兰为主的特色花木产业。

4、生态旅游业的需要。南召县有道教文化圣地——五朵山;有佛教活动胜地——丹霞寺;有生物资源丰富的宝天曼天然氧吧;有辛夷路生态观光带。以生态、文化旅游为定位,将南召打造成为南阳的后花园,吸引游客到南召进行生态旅游,观花爬山,身体亲近自然;进行文化熏陶,领略佛教和道教文化,心灵接受洗涤。

(四)面临的挑战(T)

1、区域竞争不断加剧。河南省,明确提出了要重点建设30个花卉生产强县的目标。其中,鄢陵、潢川、南召、镇平等县竞争最为激烈。鄢陵作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全国重点花卉市场”和“中国花木之乡”,定位为“北方花都”,要巩固成熟稳定的北方和西北花木市场。潢川作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中国花木之乡”,要建设豫东南最大的观赏苗木生产基地、北方四季常绿常青的观赏苗木生产供给基地。镇平作为“中国玉兰之乡”,要打造豫西南最大的苗木花卉繁育基地和河南省最大的玉兰基地。而南召县“中国玉兰之乡”命名较晚,在品牌、宣传等方面优势不明显。另外,从特色上看,鄢陵腊梅、潢川金桂、南阳月季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自己的品牌,而南召县的特色花木——玉兰却和临县镇平相同,也存在着特色品牌的竞争。

2、产品价格分化严重。一些常规苗木品种价格触底反弹,大规格优质乔木和花灌木、色叶和观果品种、适应生态环境建设的功能型苗木、原冠苗和造型苗木、部分绿篱球类和色块苗新优品种需求强劲,价格上扬。同质化严重的中小规格苗和一些速生丰产苗行情低迷滞销;差异化、精品化、大规格高端苗木价格坚挺,供不应求。优质乡土树种,原冠苗、造型苗和彩叶观花观果苗木市场需求强劲,产销两旺;野生大树苗市场陷于冰冻。

3、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花木产业集约化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的设施成本和技术成本。同时,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增加和农民工工资的提高,花木产业的土地成本、人力成本不断攀升。土地年租金由原先的每亩几百元涨到1000元左右,甚至更高,工人月均工资也由原先的1500-2000元上涨到3000元左右。

4、花木产品风险增加。花木的生产过程属于农业范畴,但消费则具有浓厚的文化属性,属于精神消费;相对于粮食、蔬菜和肉蛋奶,花卉消费属于短期消费、节日消费。花卉又是一种特殊的鲜活商品,具有极强的时令性;鲜切花在一定的时间内如果销售不出,就会变成垃圾。要求花卉产品实现目标花期和定时上市,这不仅对促成栽培技术要求很高,而且具有一定的风险。

五、工作谋划

(一)全力打造玉兰品牌

要充分发挥“中国辛夷之乡”、“中国玉兰之乡”、辛夷原产地等优势和影响力,通过举办玉兰文化节、研讨会、推介会和参加国内花木节会等全方位、多形式宣传推介南召玉兰,同时积极申报南召玉兰集体商标和玉兰品牌,进一步叫响中国辛夷之乡、玉兰之乡。

(二)加强玉兰资源保护

一是采取挂牌保护、培土护根、砌石加固、加强养护、明确责任、建档立卷等措施加强玉兰古树资源的保护。二是建立玉兰种质资源基因库,尤其是把濒临灭绝的品种及时的易地繁殖保护。

(三)强化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继续加强与高等院校、专家学者的联姻,聘请高级专家等,成立玉兰研究院,在对全县玉兰种质资源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药用、观赏、提取香料等不同目的有选择性的进行玉兰新品种的选育、繁育与推广。二是积极研究推广辛夷矮化栽培管理技术。三是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指导,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

(四)努力延伸产业链条

一是积极打造以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南召县锦天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为核心的玉兰花木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以玉兰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二是积极打造以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南召华龙辛夷有限公司为核心的辛夷产业集群,并在香料提取、开发利用上下功夫,努力拉长产业链条。三是发掘玉兰文化。我国玉兰栽培历史悠久,长达2500年。通过发掘关于玉兰栽培的记载、描写玉兰的诗词文赋、与玉兰相关的特有的民俗文化以及玉兰艺术作品等,打造玉兰文化产业。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范文6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加快我市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文化旅游强市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步伐为目标,集中展示我市花卉产业发展成果,以花为媒,加强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快全市花卉产业进程,推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展会内容

(一)展会形式。展会采取精品展示、现场参观、信息交流、产品推介、项目招商等方式,展示市内外优、新、名、特花卉产品,推广交流各地花卉产业发展经验。展销内容包括各类绿化苗木、花卉、盆景根雕、插花、林产品和园林器械等。

(二)展位分配。展会共设展位(3m×3m)70个,其中花卉苗木展位40个,兰花、盆景、根雕展位15个,插花展位5个,林产品展位10个。展位具体分配如下:京山县10个,沙洋县8个,钟祥市12个,东宝区7个,掇刀区5个,屈家岭管理区4个,市林业局8个,市园林局6个,市直部门和中央、省属在荆企事业单位10个。

(三)活动安排。展期安排市领导及嘉宾参观、插花艺术比赛、花卉产业专家论坛、企业及产品项目洽谈签约、评比等活动。

三、组织领导

本届花卉博览交易会由市政府主办,市林业局、市园林局、市花卉苗木协会、市花木盆景协会承办。

四、工作安排

(一)宣传发动(9月3日-9月10日)。成立第二届湖北**花卉博览交易会组委会,召开组委会成员会议,安排部署有关工作,并成立各专项工作组。各地落实工作专班,明确参展任务,制定参展计划。广泛宣传,动员全市花卉苗木科研、教育、生产经营单位(包括个体经营者)和广大花卉爱好者积极参加展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