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细胞生物的起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多细胞生物的起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多细胞生物的起源

多细胞生物的起源范文1

不可否认,进化论仍有一些问题未解决,如生命是如何起源的,物种冲突是如何导致进化的,新的物种是如何形成的,进化是否可以预见,以及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与进化论是否有矛盾等等。其中生命起源问题引起了人们最大的关注和争论。对地球的生命是如何产生的,人们虽然提出了许多假说,但至今未有一个获得公认。人们希望通过模拟早期自然界环境而创造出生命,但也一直未能成功。2005年美国科学家声称能制造出与自然界很相似的“细胞”,但它仍然缺乏属于生命定义的两个重要特征,即自我繁殖和进化的能力。尽管目前人类尚无法破解生命是如何产生的,但却可以了解早期生命是如何进化的。

太古代(距今36至25亿年):原核细胞时代

地球最早发现有生命迹象存在是在格陵兰距今38亿年、世界上最古老的沉积岩中发现了有机碳,而有机碳是生命的残留物。发现最原始的细胞化石是在澳大利亚和南非距今35亿年和34亿年的沉积岩中,它们是分别仅有十几微米的丝状和球状的细菌或蓝藻菌,它们只有原生质和细胞膜,没有细胞核,称为原核细胞。细菌体内无叶绿素,故不能自养;而蓝藻菌有些有叶绿素,故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阳光,并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制造出有机物供细胞生长且释出氧气。在南非和澳大利亚距今32亿年的燧石层中发现这类细胞化石就更多也更清晰了。我国山西五台山地区在距今25亿年的太古代晚期发现的原核细胞就更清晰了(图1)。

有人否定早期原核细胞存在,认为那是岩石结构。但只要了解地球早期大气层的变化,就不难证实了。地球原始大气层和其他行星一样,充满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氨气、氢气等,但没有氧气或极少极少,而且地表温度高达70~80℃。这样的恶劣条件却有利于原核细胞的产生和生长。后来氧气的逐渐增多,显然与蓝藻、蓝藻菌的光合作用有关。尽管它们很微小,但由于它们无性繁殖很快,繁殖一代仅需20分钟,故其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导致氧气含量越来越多。

如何证明当时大气层中氧气的增加呢?这从太古代后期在澳大利亚、在我国华北和东北、在巴西等地发现的特大型沉积铁矿得到证实。当时火山喷发频繁,因此水中有大量二价铁存在,而当氧气增加时,就可把溶于水的二价铁转化为不溶于水的三价铁,从而在水中大量沉淀下来,以致形成了世界性的“成铁事件”。

元古代早期(距今25至16亿年):真核细胞时代

元古代初期当大气层的氧气增至占大气总量的1%时,有核细胞出现了。固有核细胞需进行有氧代谢,而且有核细胞不能防卫强烈的宇宙射线、紫外线,故只有地球有足够氧形成阻挡射线的臭氧层之后,才适合它的产生和繁衍。有核细胞也称真核细胞,它的形成显然是由原核细胞中一些分散的核质集中,而逐渐形成了细胞核而来的。有了细胞核就会进一步分为核仁、核液和染色体,还会促使细胞吞进其他细胞而成为其细胞内的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溶酶体等。所以,它比原核细胞大多了,也复杂多了,增加了各个成分之间的分工和合作,故细胞核可以说是遗传信息的储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所以真核细胞的出现是生物史上一次大的飞跃。

真核细胞的出现,使藻类进入了空前繁盛的阶段,不仅如此,它还为进化为有性繁殖和多细胞,进而进化为各种更高的动、植物提供了基础。例如我国山西永济地区在距今13亿年的岩层中发现了一种长椭圆形的藻类化石,它的表面有特征的、螺旋分布的沟纹装饰,这与现代沼泽中一种绿藻类的螺带藻十分相似,所以它很可能成为目前已知的最早有性繁殖的真核细胞化石,这对研究地球生物何时出现有性繁殖至关重要。

地球上最早的真核细胞是在澳大利亚距今25亿年的沉积岩中获得的,它是以生物标记物――甾烷的形式从岩石中分离出来的;而化石可能是加拿大距今19亿年的燧石层中某些球状化石;我国河北在距今18亿~17亿年的岩石中也采到很多、保存很好的真核球状化石。

中元古代(距今18至10亿年): 多细胞藻类时代

随着有核细胞藻类的出现,藻类空前繁盛起来,藻类的激增必然引起细胞间质的分化,促使单细胞藻类向群体、多细胞方向进化。以现生衣藻为例,衣藻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一般都离开母体独立生活,但在不利条件时,它们就躲在母体包囊里共度难关,形成最初级的多细胞藻类;盘藻则更进一步,由14~16个细胞组成群体,细胞间有一定联系,行动也统一;空球藻就更进一步了,由32~64个细胞组成群体,细胞间有了分工,一两个细胞丧失繁殖能力成了营养细胞;到了团藻细胞就更多了,它由几百个甚至数万个细胞组成,之间有原生质丝联络,专司营养的细胞也占多数,这就是多细胞进化过程,在化石藻类中也能见到这种进化趋势。

真核细胞、多细胞藻类的出现大大加速了物种多样性的产生。如太古代的10亿年间,原核细胞才进化至4千余种,而有核细胞和多细胞出现的15亿年间,很快达到了10余万种,这显然与多细胞和有性繁殖的出现有关。

新元古代(距今10至5.4亿年):原生动物时代

中元古代虽然出现了许多多细胞的藻类,但它们个体都很小,一般要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才能见到。但是到了新元古代,随着藻类的进化,一些大型的宏体多细胞藻类,如绿藻、红藻、褐藻等出现了,这为今后进一步进化为更大型的蕨类植物提供了基础。

更令人瞩目的是新元古代后期动物出现了,这也是划时代的事件。尽管世界各地都有古老动物化石的报道,但获得公认的是我国贵州瓮安在距今5.8亿年的磷矿层中发现大量球形微体化石(图2),其大小在0.5毫米左右,具有细胞分裂,而且这些分裂细胞都是呈螺旋状排列,这与藻类平面交叉的细胞分裂不同,而是与现代海洋两侧对称的无脊椎动物的胚胎很接近,所以这些化石被公认为动物胚胎化石。

2005年,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的尹磊明研究员与外国学者一起在湖北宜昌一距今6.32亿年的硅质层中又发现这类化石,而且胚胎细胞外有一层囊胞包裹着,囊胞外有刺状突起物,成为真正休眠卵。这一发现很重要,因为不仅再次证明翁安发现的确实是动物胚胎化石,而且把动物化石发现的时间推前了5千万年。遗憾的是宜昌发现的也只是动物的卵化石,而未见动物的成虫,是什么动物在翁安和宜昌产下了这千千万万的卵化石至今仍是个谜。

目前发现的动物化石都是多

细胞动物化石,因能产卵显然属多细胞。动物的最初阶段显然也是单细胞,而且是从有核的单细胞藻类进化而来(只是目前尚未发现早期单细胞动物化石),这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了解了也不足为奇了。因最早期动、植物有时是很不好区分的,如现生的单细胞眼虫,既可称原生动物,因为它有一根鞭毛,使身体可以游动;也可称为眼虫藻,因为它有叶绿体,可像植物一样吸收阳光和二氧化碳而制造有机物。还有现生草履虫,它也是兼有动、植物特性。

至于动、植物是如何分野的?地质学家推测,在距今7亿年前,由于大冰期结束、气候变暖,海水中有核单细胞藻类大量繁殖,竞争剧烈,促使有些藻类充分利用细胞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不断增强自身制造营养物质的本领,久而久之,细胞内动物机能就逐渐丧失,慢慢成了真正的植物――藻类;而有些藻类为了生存、发展,不断应用运动的机能,占据有利地段,甚至在危急下,攫取其他弱小的原核细胞,长此下去,植物机能渐渐失去,相反运动机能、吞食机能和消化机能越来越强,终于成为单细胞的原生动物了。近年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蜗牛,当它们大量吞食藻类后会使藻类的叶绿体留在自,己体内发挥作用,从而靠阳光和二氧化碳制造出食物供自己所需。这充分表明在低等的生物中,动、植物的界限不是非常分明的,而且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也就是原生动物出现后藻类逐渐减少的原因,随着动物的不断涌现,藻类近30亿年对地球的统治终于结束了,所以这一时期也可称原生动物时代。

新元古代末期(距今5.7至5.4亿年):埃迪卡拉生物群的出现

1946年在澳大利亚南部埃迪卡拉山区距今5.7~5.4亿年的砂岩中,发现了大批奇形怪状的化石,它们大多属扁平状印痕,一般只有几厘米大小,个别的可达1米以上,它们身上无骨骼,体外无硬壳,这一新奇的生物群后来在除南极洲外的各大洲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现。有些学者认为它们分别属于腔肠动物的水母类、水螅类等,环节动物的多毛类以及节肢动物等;另一些人觉得它们缺乏动物所具有的运动、攫食、消化等器官功能,故应归于营自养的类似植物和菌类或是一类特殊生物;更有人根据它们与后来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后的生物面貌截然不同,而把它们归于生物大爆发前一次失败的生物进化过程。总之,由于这一生物群的特殊,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和争论,成为一个未解之谜。

近年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朱茂炎研究员为首的一个中、澳、美研究小组在贵州江口县距今5.6亿年的黑色页岩中找到了保存很好的动物化石――八臂仙母虫(图3),这是一实体化石,不像埃迪卡拉的痕迹化石,而且它属于成虫,故个体较大。其直径大约2~4厘米,身上有8条侧缘平滑、呈螺旋状向外的旋臂,这是肌肉构造。它体外有一层皮膜把它包裹着,当它缓慢移动时,金靠这些肌肉来进行。这一重要发现公布后,引起广泛瞩目,因为它是埃迪卡拉生物群唯一的实体化石,也是世界上发现最古老的动物成虫化石,而且它与现代海洋中珊瑚、水母等动物类似,这表明埃迪卡拉生物群与后来早古生代生物群还是有联系的。

多细胞生物的起源范文2

[关键词]抗菌肽 细菌细胞膜 基因表达

中图分类号:R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225-01

前言

抗菌肽是阳由7-100个氨基酸(AA)组成,形成先天免疫应答系统的一部分为生命系统所共享。抗菌肽对细菌, 真菌 ,病毒以及癌细胞都有抑制作用。目前这些化合物被用来研究作为替代抗生素的潜在的药物。至少可以和抗生素互补作用来抵抗各种病菌。现在已经被报道的抗菌肽已经有3000多种,包括已经合成的和在生物体中天然产生的。大多数的抗菌肽至少含有10个氨基酸残基,净电荷范围从-3到+20,疏水性<60%,这些特性奠定了抗菌肽的抗菌活性,使它们能够与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膜结合,并破坏细菌细胞膜形成孔洞,引起细菌细胞内容物泄露。与常规抗生素相比,抗菌肽可以增强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或者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内的基因表达,从而达到杀死细菌的效果。

1.抗菌肽功能的概述

不管抗菌起源与哪里,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比如具有较小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螺旋结构。抗菌肽的经典作用机制涉及细胞膜损伤。虽然阳离子抗菌肽可以与带负电荷的细菌细胞膜表面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但是,有些抗菌肽破坏细胞膜通过抗菌肽与细胞膜表面特异性识别作用。抗菌肽对细菌表现出广谱的抗菌活性,因为抗菌肽不能与特异性受体相互作用,他们的微生物靶标很少发展为抗性表型。例如短杆菌素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抗菌肽,该化合物是直连和环状D型氨基酸的混合物。非常令人鼓舞的是,在临床使用超过60年后,并没有发现病原微生物对其产生抗性,除了抗菌作用外,由于它们作为特定细胞功能调节剂的推定作用,一些抗菌肽还显示出了意想不到的功能。例如,导管素是抗菌肽中除了具有抗菌活性还具有其他活性的良好实例。 通过蛋白酶的作用对化合物进行酶处理,已产生凯瑟琳家族抗菌肽以及IL-37抗菌肽。尽管这两种抗菌肽都具有抗菌活性,但是凯瑟琳家族抗菌肽也可以作为蛋白酶抑制剂,从而参与细胞内的各种生命过程。

2.抗菌肽作用机制的研究

抗菌肽的作用机制已经通过选定一些抗菌肽进行了简单的研究,这些肽的功能不同,一些抗菌肽可能是通过破坏细胞膜从而杀死细菌,一些抗菌肽是使细胞膜相互作用,使细胞膜形成瞬时孔洞,使抗菌肽进入细胞并且与细胞内的靶标接触,从而达到杀死细菌的作用。

2.1 抗菌肽与细菌细胞膜的相互作用

抗菌肽的经典作用方式就是和细菌细胞膜的相互作用,其特点就是膜通透性。抗菌肽的表面带有正电荷,与带有负电荷的微生物表面相互作用,导致导致细胞膜的双层磷脂的头基团渗透。 因此,跨膜电位和pH梯度被破坏,渗透调节受到影响并且呼吸被抑制。从而达到杀死细菌的效果。目前提出抗菌机制的模型有桶板模型,毯式模型和环孔模型。

2.2 抗菌肽能够抑制并破坏细胞内的靶标

抗菌肽除了能和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之外,一些实验证据还表明抗菌肽可以消除细胞内的靶标它们可以具有多个细胞内靶并且可以结合细菌细胞内的DNA,RNA和蛋白质,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以及DNA,RNA或蛋白质合成。 此外,抗菌肽还可以干扰细菌细胞的分裂。 所以说抗菌肽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以及抑制核酸合成,还可以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内膜的活性,从而达到杀死细菌的效果。

结论

抗菌肽作为一种新型化合物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低细胞毒性和独特的作用机制被认为可能作为抗菌新药代替原有的抗生素 , NDM-1超级细菌的出现提示我们需要找到或生产更多种类的抗菌肽来抵抗他们,抗菌肽一方面可以通过破坏细胞膜杀死细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内基因表达,从而达到杀死细菌的效果。所以说抗菌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Hu Y, Aksoy S. An antimicrobial peptide with trypanocidal activity characterizedfrom Glossina morsitans morsitans. Insect Biochem Mol Biol2005;35:105-15.

[2] Imamura M, Wada S, Ueda K, Saito A, Koizumi N, Iwahana H, et al. Multipeptide precursor structure of acaloleptin A isoforms, antibacterial peptidesfrom the Udo longicorn beetle, Acalolepta luxuriosa. Dev Comp Immunol2009;33:1120-7.

[3] Bond PJ, Parton DL, Clark JF, Sansom MS. Coarse-grained simulationsof the membrane-active antimicrobial peptide maculatin 1.1. Biophys J2008;95:3802C15.

[4] Kim C, Spano J, Park EK, Wi S. Evidence of pores and thinned lipid bilayersinduced in oriented lipid membranes interacting with the antimicrobial peptides,magainin-2 and aurein-3.3.Biochim Biophys Acta 2009;1788:1482-96.

多细胞生物的起源范文3

蕨类植物最先登陆?

中国古植物学家蔡重阳在《陆生植物起源》一文中指出,原始蕨类登陆已具备了三个条件:①它具有维管组织,可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矿物质,并将光合作用的产物等输送到植物体各个部分;②植物体表面存在具有气孔的角质层,以调节水分的蒸发;③孢子囊产生的孢子具有特定的三射线。所以,它们可在陆地繁衍、生长,但在何时、何地登陆一直是未解之谜。

1912年,人们在英国苏格兰东北部的瑞尼小山村发现一些奇特的硅质岩,在岩石的薄片中可以看到很多植物的茎轴和根状茎,而且还有保存完好的植物细胞,包括陆生植物特有的输水管胞,而这些硅质岩的年代是距今4.1亿年前的早泥盆世。1917年-1921年,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些植物细胞包括了瑞尼蕨、羊角蕨等五种原始蕨类。由于这一重要发现,瑞尼成为苏格兰的自然遗产地,并蜚声国际古生物界。

随着世界各地化石的发现,最早期的蕨类植物应早于早泥盆世。这是因为,1937年在英国威尔士发现了志留纪晚期,即距今4.2亿年前的顶囊蕨。这种植物枝细小,简单二歧分叉,孢子囊在二分枝的顶端,囊内具有三射线的孢子。这种蕨类后来在美国、加拿大、利比亚、和俄罗斯等地又陆续被发现。不过,后来的重新研究发现,这种蕨类的茎轴并不具维管组织,因而很难确定是否是真正的蕨类。1980年,英国学者报告说,在爱尔兰中志留世地层中(距今4.25亿年)发现了顶囊蕨型孢子囊标本中的厚壁细胞,但并未发现管胞和原位的三缝孢,因此仍难以确定是否是蕨类。1935年,英国学者在澳大利亚的晚志留世地层中也曾发现了长叶巴拉万木,这种化石具有二歧分叉,叶呈螺旋状排列,孢子囊生于叶腋或叶间,具三缝孢等重要特征,表明它们确实是陆生的蕨类化石,从而把植物登陆的时间定格在距今4.2亿年前的晚志留世。

1972年,研究人员在贵州凤冈县志留纪地层中发现一些奇怪化石,后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星学院士和蔡重阳研究员鉴定,认为是植物化石,但未定其属种。1975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耿宝印在该地采了许多此类化石,并于1986年命名为黔羽枝。由于事关重大,所以1990年以来蔡重阳等又多次去该地考察,发现黔羽枝虽与褐藻和绿藻有些相似,但根据其枝发育具缘纹孔管胞、缘纹孔梯状和互生排列等特征认为,黔羽枝确属蕨类植物。1996年,蔡重阳、王怿等在英国权威杂志《自然》上,发表了产于早志留世晚期、距今4.3亿年的黔羽枝,立即在古植物界引起广泛关注,但也有些国外学者对此有疑问。2002年,该所王怿研究员等与外国学者再次赴贵州考察,不仅采集到珍贵的黔羽枝,而且确定其时代无误。这样植物登陆的时间就推前至距今4.3亿年的早志留世,而且地点在贵州。

至于原始的蕨类是否是由藻类进化而来,现难以确定,尽管黔羽枝与绿藻类某些属的形态十分接近,但它毕竟具有先进的维管组织,与藻类的区别仍很大,故它属高等植物,而藻类属低等植物,二者间也未发现有过渡的物种。故大多数学者认为最早登陆的是蕨类植物,但也有学者持怀疑态度。

最早登陆者可能是苔藓植物?

苔藓植物虽与蕨类同为高等植物,但它比蕨类原始得多。苔藓植物门可分为苔纲和藓纲,苔纲的植物体保存着低等植物所特有的叶状体的外部形态,没有明显的茎叶之分,形体细小,呈平铺分叉生长;而藓纲的植物体有明显的茎叶之分,直立生长,但因无维管组织,所以长不高,一般在10厘米以下,最高也不超过50厘米,叶多呈螺旋状排列,叶上有原始的叶脉,茎简单或分叉。所以,苔藓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最原始的,过去曾把它归于低等植物。

认为苔藓植物是最早登陆者的理由如下:①原始的蕨类可能是从苔藓类进化而来的,因为这两类植物的形态和习性有些相似,且关系较密切,而原始蕨类与藻类相隔较远,二者之间缺少中间类型。也因苔藓类与藻类较接近,故认为苔藓可作为藻类至蕨类的中间类型。②苔藓植物虽为陆生植物,但它喜爱潮湿多水,不过也有些属种可耐干旱,也可在高山上生长,甚至可在阳光暴晒的的岩石上生存。它们能分泌酸性物质,从而缓慢溶解岩石,逐渐将其变为土壤,不仅满足了自己生存的需要,也为其他植物创造了生存环境。因此,它成为植物登陆的开路先锋。③苔藓植物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更强。有人曾做过实验,把苔藓植物体磨成粉末,然后撒在土壤中,居然每一个营养细胞都能长成一个新的个体。此外,即使将苔藓植物制成标本,它也能保持数年不死,再把它浸泡到水中便可以复活,而且在极寒的北极和南极也能生长。有种泥炭藓竟能吸收自身重量10倍~25倍的水分,比吸水能力很强的海绵还要高2倍~2.5倍。这充分说明,它比蕨类植物更能适应地球早期恶劣的环境。④苔藓植物也是靠孢子来繁衍后代的,有人曾从寒武纪地层中分析出它们的孢子化石。如果这一成果得到证实,那么植物的登陆时间即可提前到5亿年前。

遗憾的是,苔藓化石在地史上极罕见,最早的苔类化石发现于英国晚石炭世(距今3亿年)的煤层中。标本虽没有孢子体,但植物体的一般形态和细胞构造与现代的苔类属种较相似。但有学者对此成果持有异议。较为可靠的苔类化石发现于英国的晚三叠世和格陵兰的早侏罗世,即距今约2亿年和1.9亿年。中国发现的似苔类化石是在晚二叠世(距今约2.6亿年)和三叠纪。

最早的藓类化石也发现于晚石炭世,不过真正可靠的、公认的藓类化石发现于第三纪,即距今6000余万年前。正因为从化石上尚无法提供苔藓植物登陆的确切依据,所以说它是最早登陆者还为时过早。

最早登陆者是地衣

地衣是一种很奇特的植物,尽管它分布极广,但人们对它却多不了解。这是因为它紧贴地面,颜色也多暗淡,故极不惹眼。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构成地衣的真菌大部分属子囊菌,少数为担子菌和多孔菌,而藻类多为绿藻中的共球藻、橘色藻和蓝藻中的念珠藻,它们占地衣藻类的90%。这一共同体是由真菌的菌丝经过缠绕藻细胞,并包围藻类,夺取藻类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并使藻类与外界隔绝,只能靠真菌供给水分、二氧化碳和无机盐。若二者分离,藻类能生长和繁衍,但真菌就会饿死。地衣的繁殖主要靠真菌的孢子,孢子到处飞,遇到藻类,又可结合成一个新的地衣;也可以一个或几个藻细胞被菌丝裹住,随风飘散,到达新的地点又长出新的地衣。地衣生长非常缓慢,但寿命却非常长,如北极岩石上的一小块地衣经测定已有数百年了,而且还将长期存活。

多细胞生物的起源范文4

提起章鱼,人们马上会想到大名鼎鼎的“预言帝”――章鱼保罗!因为章鱼保罗不愧为章鱼的杰出代表,它用自己出色的预测行为,证明章鱼类动物的聪明确实应该让人类刮目相看。如它先后成功预测了有德国队参加的2008年欧洲杯和2010年世界杯的全部比赛,其中欧洲杯预测6场对5场,世界杯预测8场全对。

除了章鱼保罗,从章鱼的总体表现来看,章鱼也称得上是最聪明的无脊椎动物。如它们有三个心脏,有两个记忆系统,可以分辨镜中的自己,也可以走出科学家设计的迷宫,吃掉迷宫外的螃蟹。除了会运用我们熟知的拟态伪装术、舍“腕”逃生术,还会用六只腕足作伪装,用另外两只腕足“走路”逃生。

研究还证实,章鱼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如新英格兰海洋生物学家将章鱼装在树脂玻璃的盒子里,并用不同的锁和盖子封住盒子,当生物学家通过一段时间的开锁和开盖的示范以后,章鱼真的学会自己开锁、开盖并逃出盒子了。更让人惊叹的是,章鱼还会利用某些物体为自己服务,同时在降服猎物方面,还显露出一定的谋略。

现代的章鱼如此聪明智慧,那么它们最初的老祖先聪明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要找到章鱼的最初老祖先。因为章鱼等头足类动物的软组织往往会快速腐烂,很难找到它们的遗骨化石,所以科学家一直无法确定章鱼等头足类动物的起源。但有科学家猜测,章鱼等头足类动物可能是在距今4亿多年前的寒武纪晚期由类似蜗牛的有壳软体动物进化而来,因为壳内可以充满空气,这样能够让它们在水中自由游动。至于那时它们是否聪明,就很难推测了。

章鱼5亿年前的老祖先聪明吗?

可喜的是,最近这个谜题有了答案。

加拿大科学家在非常珍贵的伯吉斯页岩中,竟然发现了一种5亿年前的、与现代章鱼外貌相近的动物化石。这种岩石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其中保存了大量软体动物的化石,含有5亿年前寒武纪生物大爆炸时期地球生命的丰富信息。在那次大爆炸之前,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命都是单细胞微生物,而在那之后,大量肉眼可见的多细胞动物出现,它们的身体结构拥有丰富的多样性,其中一些生命就是今天很多动植物的最初老祖先。

那么,这次发现的软体动物化石会是章鱼等头足类动物的老祖先吗?考察发现,这种化石上显露的动物有两个触角和类似翅膀的鳍状物;包括触角在内,其身长共有5厘米左右;这种动物还能利用漏斗状的鼻子喷水,鼻子同时还可以朝着不同方向转动;它还有两只杆状眼,可以大角度搜寻猎物。科学家据此推断,这种动物虽然原始,但并不笨拙,因为它们已经具有了比较出色的捕食本领:它可以利用杆状眼敏锐地搜寻猎物,并利用起伏的类似翅膀的鳍状物在水中迅速追击猎物。

多细胞生物的起源范文5

你们好吗?我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李x,是一个10岁的小男孩儿,上小学五年级。我一直相信你们存在于宇宙之中,你们也曾经来过我们的地球。可是你们住在哪个星球?离我们这儿有多少光年?你们那里的科学已经很发达了吗……我有很多的问题想问你们。但是还是先让我介绍一下我们的星球——地球吧。

地球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40亿多年了,而我们人类也已经有20万年的历史,如果你们驾驶着飞碟从宇宙来到地球,从远处会看见这是个椭圆形的蓝色星球。那是因为地球的表面有70%以上是海洋覆盖的,是地球的最低处,我们地球的生命最初就是起源于海洋的。地球上还有30%左右是陆地,共有七大洲,我们就生活在最大的亚洲中的中国。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行星,是个美丽的星体,上面有蔚蓝色的广阔的大海、绿色的茂密的森林、金色的广袤的沙漠,白色的雄伟的冰川。地球在生长过程中逐渐孕育了生命,从最初的单细胞到多细胞,从微生物、植物到动物,目前已经有不计其数的物种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母亲就是我们共同的家。

最近几百年,我们人类的科技文化有了飞速的进步。我们正在不断地向太空探索。我很想知道,你们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样的,也是个充满生命、生机勃勃的星体吗?你们究竟长的是什么样子?你们那里人类也分男女吗?是否也许多多国家?你们的飞行工具很先进吧?能够像光速那样快地飞行吗?你们那里有战争、疾病、瘟疫等灾难吗?是否也要种植农作物、养殖动物,每天也吃几顿饭吧?你们那里使用什么语言,也能用英语或者中文与地球人交流吗?地球上的许多未解之谜是否和你们有关?百慕大三角、埃及的金字塔、玛雅文化、复活节巨型雕像你们能帮我们解释吗?你们那里1天多长时间,存在四维甚至更多维空间吗?你们能穿越时空、感知未来吗?你们那里的能源充足吗?等等,我想知道的东西太多太多,一时都写不完。我真希望你们什么时候能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们能进行交流,我要带你们周游世界,也希望能到你们的星球上去做客。

地球上已经有60亿人,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加。地球上的资源在不断地减少和破坏,很难想象几千年之后,地球会是什么样子。我希望你们能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灿烂的文化传授给我们,使我们能够找到更清洁、无污染、能重复使用的能源;希望你们能够带领我们到广阔的天体里去探索、发现,找到更多适宜我们居住的星球;希望我们能成为宇宙天体中的知心友邻、美好地和平地相处,共同去创造新的更高的文明,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致以

我们最高的敬意!

你们的地球朋友李X

多细胞生物的起源范文6

关键词:基础;调整;筛选;共享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109-01

高三是高中生物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生物总复习的效果的好与差,将直接影响到高考成绩。为了使学生在高三生物总复习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顺利度过这一重要的时期,为此在高三生物的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重教学过程,常总结和反思,根据高三各个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训练方式。

一、及时研究高考信息,看准复习方向

1、研究高考生物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生物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因此开学初我们共同研究了十年高考,把握命题方向及特点,从而理清复习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高考的依据,是生物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尤其是考纲中变化的地方,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

3、合理利用其他资料。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但是,这些资料的使用必须合理,这样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自身必须投入题海,然后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备课组内老师资源共享,进度统一,皆以广泛收集信息为主要目的,以免干扰复习、浪费时间。

二、课本为主,练习为辅,教师适当拓展延伸的材料应用。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在生物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生物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

2、重视基础和教师拓展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

(1)注重知识体系的重组,形成学科知识网络

从往年的高考试题看,试题编制是从新情况、热点向下入手,但考查内容仍是书中的基础知识,即使是综合考试题也是如此,因此,切不可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要尊纲依本,研究考纲,认真完成本学科内的基本概况、原理的复习,并注重学科内知识的联系,抓住教材知识的主线,加以梳理、归类和整理,并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有机组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建立知识网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更有助于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迁移和综合。这就是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

(2)摸索有关线索,加强学科内综合

高中生物学研究的是生物的共性,是生命本质的特征。生物体的结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体与环境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体的各种生理都是协调统一的,可见,生物学科内的综合是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将相关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生物学知识的结构和体系是高三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利于综合能力的提高。

①章节内综合。例如,“细胞”一章中组成原生质的化学成分按一定的方式有机组合,可以体现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状。细胞内各种结构从功能上看,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的新陈代谢”一章中的各种代谢的相关性,如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水分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运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呼吸的过程等。“遗传和变异”一章中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的各种物质的相关性和各种结构的统一性。“生物与环境”一章中碳元素的循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生态平衡等,各学生综合起来。

②跨章节综合。如性激素能促进性腺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素也是生物发育的重要调节物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遗传和变异”的综合:遗传与变异是通过生殖来体现的,营养生殖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体细胞的,子代的基因型与亲代相同,故后代能保持亲本的性状,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产生了不同的基因型,子代出现了更大的变异。由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因此,减数分裂是遗传基本规律的细胞学基础。个体发育的遗传基础是核酸,DNA所携带的遗传物质决定个体发育的方向和全过程,个体发育过程就是特定基因有序地活化和表达的过程。“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的综合。

三、端正心态 培养素质

1、正确对待考试。对于高考,许多同学对考试成绩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考试本身所起的作用,把平时的每一次考试都是练兵的绝好机会,都能够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在后续复习中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学生在高考中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所以既不能因一时失误或遇到困难而气馁,也不能因成绩进步而沾沾自喜。

2、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学生要动静结合,既要勤奋学习,也要学会放松、休息、锻炼,只有劳逸结合、生活得有规律,才能轻松自如地渡过难关。

3、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自己的基础和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复习;愉快地接纳自己,充分肯定自己的进步,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自觉地控制自己,以明确的目标、良好的意志力调节自己,变压力为动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张 金.2010.如何增强生物学课堂训练的有效性[J].生物学教学.35(1):31-32.

[2] 贺占云,郭继红.2010.人教版生物学新教材高考复习的策略[J].35(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