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范例6篇

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范文1

【摘要】儿童意外伤害是现代社会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已成为我国儿童的第一“杀手”。意外伤害不仅可以导致儿童死亡,残废及发育障碍,而且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正常生活和学习。本文对交通事故、溺水和窒息、烧伤、中毒、跌落伤、危害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的综述,对降低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提高儿童的生存质量有积极指导作用。

【关键词】儿童健康;意外伤害;预防与护理

【Abstract】Accidental injury of children in modern society is a serious health problem, has become of our children first "killer." Accidental injuries of children can not only lead to death, disability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but also a serious impact on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learning to live a normal life. In this paper, traffic accidents, drowning and suffocation, burns, poisoning. Fall injury risk factor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preven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ccidental injuries of children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of children have a positive guidance role.

【Key words】Child Health Accidental injury Prevention and care

1.1 儿童意外伤害的定义

意外伤害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影响儿童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专家指出,儿童意外伤害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有与其相匹配的危险因素,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是导致意外伤害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儿童意外伤害的心理行为因素的分析有助干家长及社会更多地了解与关注儿童的心理,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让孩子远离伤害。

意外伤害也叫意外事故,可以理解为由意想不到的原因所造成的损伤或死亡,它具有家长、社会对儿童的保护,预防意外伤害的责任、义务和知识、方法等内涵。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儿童期严重的健康问题,已经被列为21世纪影响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危险因素。受某些经济、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影响,我国儿童的意外伤害具有发生率高、增加速度快及死亡率高的特点。

1.2 儿童意外伤害的特点

引起儿童意外伤害的因素很多,像车祸、溺水、窒息、中毒、烧(烫)伤、跌落、动物咬伤、自杀或他杀等等。车祸是意外伤害的首位原因。车祸后果轻重不一,多见头部受伤、骨折、内脏出血、休克、死亡;溺水以夏秋季、农忙时为多;烧、烫伤主要是因为失火、炉火、火柴、电器、电熨斗、电炉、热水、热油、蒸汽、爆竹、强碱(酸)等造成的;中毒主要是误服造成的,毒物有氟乙酰胺类灭鼠药、有机磷农药、鱼胆及煤油、汽油等;随着高层楼房逐年增多,阳台、门窗、楼梯缺乏保护装置,儿童坠落事故的发生有增多趋势;吸人异物是窒息的主要原因,高危人群为0~4岁儿童,异物的种类繁多,以植物性异物占多数,如花生米、瓜子、果冻等,其他物品,如塑料插板、玩具零件、纽扣、笔帽乃至铁钉、图钉等;此外,也有因被子盖住婴儿面部造成窒息死亡的。

1.3 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

儿童意外损伤带给家庭的不仅是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潜在的精神心理创伤是难以估量的,意外伤残则对受伤儿童及家庭带来终身痛苦甚至生理、心理难以消除的折磨。因此,应加强儿童、家庭、社会3方面对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意识,针对不同意外伤害发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加强儿童的监护和安全教育 1~4岁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尚未形成,应为他们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热开水、煤气、电源等有可能对儿童造成的伤害因素,应尽量避免放置在儿童经常活动的范围内,随着儿童自由活动范围扩大,大人还可将这些能引起的意外伤害因素做一些适当的演示,如热气、热烤等,使他们感受到其中的危险。儿童外出家长要带头遵守交通规则,教育他们不能随便横穿马路,不要在公路边玩耍、池塘戏水,增强安全意识,避免发生不测。 (二)做好防范性措施,加强危险源的管理 对药品、农药、灭鼠药均妥善保管,避免随处放置农药、药品、灭鼠药,家长在给孩子用药前最好在儿科医师指导下服药或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提醒家长家中或备用药物时,应放在孩子不能拿到的地方,以免发生意外。 (三)积极开展多方位的宣传教育 建立院前儿童意外损害的社会急救和防护体系,医护人员应加强科学育儿知识宣传,向家长传授正确哺乳方式、喂药方法和紧急处理方法,提高父母优育意识,增强其对孩子的责任感;社区则应发挥地理和组织优势。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广播和居民集中活动等形式因地制宜,积极做好儿童意外损伤的防护及其简单的急救知识等宣传教育工作,形成全社会都来关注儿童安全健康成长的共识,最大可能降低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16例,其中男71例(61.2%),女45例(38.8%);年龄最小1岁,最大11岁;≤3岁78例,占67.3%;3~5岁28例,占24.1%;≥6岁10例,占8.6%。

1.2 误服种类 : 化学剂32例(27.6%),灭鼠药14例(12.1%),镇静药15例(12.9%),农药2例(1.7%),其他药物46例(39.7%),不详7例(6.0%)。

2 原因分析

2.1 年龄:儿童是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美国意外发生的高峰年龄在1~4岁[3]。在这方面,与我们国内和本次探讨的结果是一致的。1~4岁儿童尚未形成自我保护意识的能力且好奇心强、模仿能力也极强。见表1。表1? 116例儿童意外伤害年龄分析

表一

2.2 性别:性别既具有生理性,又具有社会性,且随年龄增加差异也逐渐加大。在本研究中发现男孩的误服发生率约是女孩的1.6倍。见表2。表2? 116例儿童意外伤害性别分析

表二

2.3 性格:Jaquess 在Previous injuries and behavior problem ms predict children’s injuries 中指出:行为问题可作为预测儿童意外伤害的一个指标。不同气质类型儿童意外伤害状况具有神经兴奋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行为动机和气质、能力都与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中好动91例,占78.4%;好奇21例,占18.1%,模仿力强2例,占1.7%,内向2例,占1.7%。

2.4 监护人的教育程度:从表3中说明:父母的教育程度与儿童误服有密切关系,教育度高低与儿童发生误服率成反比。表3? 误服儿童监护人教育程度分析

表三

2.5 发生误服的地点:在大多数眼里,家对小孩来说是最安全的。家里是发生儿童误服的重要隐患,因此父母不能疏忽。

2.6 及时采取措施:从本次资料分析,误服发生后有74%发现意外发生后未采取任何急救措施,由此可见,教育父母等如何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对于减少毒素吸收、提高抢救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

3 预防对策

3.1 环境: 对于4岁以下的小孩应有专人看护,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为儿童创造一个安全、良好的生活环境。

3.2 教育干预: 在儿童意外伤害中提出了4E干预措施:教育干预(education)、技术干预(engineering)、强制干预(enforcement)和经济干预(economics)。在儿童误服伤害中,教育干预是最重要的。刘可等认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控制意外伤害的发生。

3.3 专业人员的教育: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每月向社会开展培训班,让他们能为更多的父母进行教育。有人认为儿科急诊医师应在意外伤害预防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并提出儿科急诊医师应定期向社会及政府伤害预防及控制的情况。护士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应担负起重要角色,利用自己的节假日到社区或幼儿园开展健康教育,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促进儿童及其家庭的健康。

3.4 幼儿园、学校老师的教育:父母和老师的管教方式是影响儿童伤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宋亚君等在“661例儿童意外伤害极其预防回顾性分析”中指出:造成意外伤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防范也是多方面的,它需要家长和学校、幼儿园老师确实负起监护人的责任,不但应具备责任感,还应具备一定的防范意外伤害的知识和技术[7]。故对家长和老师的培训是必须和重要的。

3.5 开展社区教育:通过电视、报纸、小册子、家长会、专题讲座及奶粉公司、保险公司的宣传资料以及网络等各种渠道和形式进行宣教,扩大对儿童意外伤害的知晓率。医院可定期派专业人员到社区进行健康教育、示范观摩、讲解用药的有关知识以及误服的危险性,提高防范意识。告知监护人及有关人员在怀疑儿童误服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进行初步处理,如误服农药时及时催吐或适当使用拮抗剂。本研究中最早就诊为10min,最迟为3天。由于延误了抢救时间会带给患儿不可逆的结果。另外,告戒家长:在小孩进食时,应在旁看护,不让孩子躺着进食,吃饭时不逗小孩,以防气管异物的发生。

3.6 加强对危险源的管理: 加强家中的农药、鼠药、避孕药、镇静药及其他药物的管理,所有药品、消毒剂、洗洁精等应放置在小儿拿不到的地方,并告知小孩药物的用途和危害性,不能随便自取。

4 结论

儿童的意外伤害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社会的重视以及监护人的安全教育,提高和强化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一 依据1991年至2000年10年统计分析,本市目前存在的儿童意外伤害主要分类如下:一、交通意外 车祸已成为意外伤害死亡中的首位原因,事故发生率上升极快。5至9岁儿童易发生步行交通事故,事故后果多见头外伤、骨折、内脏出血、休克、死亡。

二 意外窒息 吸入异物是主要原因,5岁以下儿童为高危人群。异物种类繁多,如花生米、瓜子、果冻、玩具零件、纽扣甚至铁钉、硬币等。此外,也有因被子盖住婴儿面部、农妇在农忙时因极度疲劳喂奶时堵住婴儿口鼻而导致窒息死亡的。近年来,小儿气管异物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原因与小儿零食增多有关。

三 意外跌落 随着高层楼房逐年增多,阳台、门窗、楼梯缺乏针对儿童的保护装置,儿童坠落事故的发生趋增。小儿好奇心强,喜欢爬高,或有的家长外出将小儿反锁家中,孩子爬阳台或窗口翻出造成坠落。

四 烧伤烫伤 火焰和热物的烧伤烫伤,化学、电、放射烧伤烫伤时有发生。因此插座应符合规格,让儿童的手指伸不进去。烧、烫伤也可因炉火、沸水、热油、蒸汽、花炮等造成。

五 溺水意外 溺水发生的容器、地点五花八门,脸盆、水缸、浴池、游泳池、江河等都可惹祸。在水缸、浴池溺死的多为0至4岁儿童,在水渠、池塘、水库中溺水的多为5至9岁儿童,游泳溺水多为10至14岁儿童。

六 意外中毒 误服药物以0至4岁儿童为主。毒物有氟乙酰胺类巨毒鼠药、有机磷农药等,此外还有汽油、油漆等。还有儿童中毒是出于学习导致心理压力过重而有意服毒。

七 此外,还有包括暴力伤害的其他意外。调查资料显示,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以4岁以下最高,男童多于女童,男童多为主动性意外,女童多为被动性意外。

参考文献

[1] Haddon W. Injury control, disease etiology and prevention 2nd ed. Boston: Little Brown Se Co,1981,109-140.

[2] 张美丽.儿童意外伤害及预防对策.现代护理,2004,10(6):553-554.

[3] 姚应水,叶冬青.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皖南医学院学报, 2003,22(2):150.

[4] 李亚群.城市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的社会因素及其干预策略分析.医学与社会,2001,14(6):24-25.

[5] 刘可,冯启璋,张慧洁.广州市儿童发生意外伤害与其父母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相关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1):809-810.

[6] 向伟,丁宗一.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及措施.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1):876-877.

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范文2

[关键词] 患龋率;龋均;乳牙;儿童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c)-0031-03

龋病是儿童的常见疾病,乳牙龋尤其高发。乳牙龋病需及早治疗控制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否则,随着牙体硬组织的进一步破坏,逐渐造成牙冠缺损,成为残根,终致牙丧失,导致乳牙不能充分咀嚼食物,从而影响消化功能和牙颌系统的生长发育,而且造成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等重要营养的缺失,使人体健康素质下降。此外,龋病及其继发病作为一个病灶,可引起远隔脏器疾病。乳牙龋发展为根尖周病导致乳牙炎症性滞留或早失导致恒牙萌出紊乱甚至牙颌畸形。可见,乳牙龋病的预防和治疗尤其重要。为调查泸州市龙马潭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现状,为该区开展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工作提供参考。现分析该区12所幼儿园抽取的1 564名学龄儿童的乳牙龋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在龙马潭区12 所幼儿园内随机抽取3~6岁1 564名学龄前儿童(男792名,女772名),其中乳牙龋病例数为576例(男284例、女292例),乳牙龋数为2 228颗(男1 024颗、女1 204颗)。

1.2 方法

以《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龋病检查标准》进行诊断和检查。儿童采取端坐位或立位、大张口,使用一次性口腔检查器械(天津产华兴同牌),直视检查并记录患龋乳牙数(包括龋、失、龋补牙数)。在记录龋失牙时与生理性脱落乳牙相区分[1]。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不同性别乳牙患龋情况比较

2.2 儿童各年龄组患龋情况比较

2.3 儿童乳牙患龋情况与牙位的关系

3 讨论

该结果表明,该区乳牙患龋率女童略高于男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报道不同[2];与文献[3]比较,5岁和6岁年龄组儿童患龋率略低,但龋均略高;与文献[4]相比,3岁和5岁组患龋率更低,龋均略高;龋齿牙位分布以下乳切牙最少,少于乳尖牙,与文献报道不一致[5]。这说明以上指标存在地区差异。该结果还显示,该区男童女童龋齿数相当,学龄前儿童易患龋,3岁儿童患龋率上升较快,至6岁时达到高峰,此时为乳牙萌出后2~4年,是好发龋病的时期,与文献相符合[6-7]。下颌乳磨牙的患龋率高于上颌乳磨牙患龋率,上颌乳前牙的患龋率亦高于下颌乳前牙的患龋率,与文献一致。同时调查人群近2/3人数儿童无龋,龋齿集中在少数人群中,与文献[8]报道一致。调查结果示,儿童乳牙的龋齿各牙位分布有明显的对称性;龋齿好发牙位为乳磨牙,邻面龋牙数大于合面龋牙数,且相邻两颗牙同时发生,邻面龋与食物嵌塞有关。通过问卷调查显示,龋齿数多的儿童喜食碳酸饮料,且家长及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低。这与文献报道一致[9]。这说明儿童的饮食习惯、家长及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是儿童龋齿发生的重要因素。

综上可知,学龄前儿童龋病情况不太乐观, 开展口腔健康宣教并加强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工作。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健康饮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适龄儿童可实施窝沟封闭术[10],早预防早治疗,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卞金有.预防口腔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

[2] 宋开茂,余国玺,张帆,等.西安市412名3-5岁儿童乳牙龋病调查[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1,21(2):101-109.

[3] 范卫华,黄少宏,郑庄,等.2008年广州市儿童乳牙龋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广东牙病防治,2010,18(3):127-130.

[4] 刘英,马敏,王兵,等.720名学龄前儿童龋病调查与综合防治模式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0):976-978.

[5] 左志远,陈浩.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调查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8):73.

[6] 赵日双.某区在托学龄前儿童龋病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35-436.

[7] 岳松龄.现代龋病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320.

[8] 张晓芳,徐学斌,程睿波.沈阳市2-5岁儿童乳牙龋病两极化情况的调查报告[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23(3):258-259.

[9] 吴玲英.浙江省平湖市12、14岁学生龋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 2014(19):100-102.

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范文3

【关键词】问卷式;健康教育;儿童;哮喘门诊

哮喘是一种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现0-14岁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为2.09%,已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1]。哮喘需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2]。《全球哮喘防治创议》提出对支气管哮喘病人进行有关哮喘防治的教育是保障哮喘管理各个方面成功的关键。最近的循证医学科研分析研究表明,健康教育不仅能减低哮喘儿童的急诊率,也能减低其住院率[3]。健康教育同药物治疗一样,被认为是治疗哮喘的重要干预手段[4]。因此,探讨合适的健康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儿童哮喘治疗重要任务,我院哮喘儿童门诊从2016年9月1日实行问卷式健康教育,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选取

2015年12月1日-2016年2月29日门诊复诊哮喘患儿372人,纳入标准:符合下述条件者均可列入观察对象。①符合西医儿童哮喘诊断标准;④年龄在18岁以下;⑤家属对患儿情况充分了解,自愿加入调查者。排除标准:①哮喘急性发作者;②合并肺部感染者;③合并其他系统原发性疾病者;④不符合纳入病例标准,不愿意填写调查表者;⑤年龄>18岁。

1.2方法:

发放自制调查表386份,回收372份,回收率96.37%,将其中2015年9月1日-11月30日检查时常规加问卷式健康教育的189人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的182人作为对照组。问卷基本资料包括基本信息,治疗过程、控制水平、父母文化等,认知能力从环境、过敏源、药物治疗、病情监测、肺功能复查、吸入治疗方法等方面设计共计3大条目,33小条目。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结合调查表有针对性有重点进行健康教育。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

两组患儿在哮喘构成、年龄、病程、性别、过敏史、家族史、父母文化均无差异(P>0.05)。(见表1)。

2.2肺功能依从性、治疗依从性及哮喘控制水平

观察组肺功能复查平均间隔时间(4.2±2.4月)明显低于对照组(9.4±7.4月)(P<0.01),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哮喘控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2.3哮喘控制不好原因分析

观察组依从性差、技术原因、环境及过敏源因素、反复呼吸道感染等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2.4用药依从性差原因分析

观察组依从性差原因中自觉症状缓解、担心药物不良反应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按需使用哮喘药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无差异。

3讨论

3.1中国儿童哮喘发病率为2%~7%,近年来呈上升趋势[5]。哮喘治疗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家长缺乏相关哮喘知识,治疗依从性性差、吸药技术掌握不好、环境及过敏源暴露等,导致哮喘患儿缓解期长期处于失控状态,反复急性发作,哮喘迁延不愈,严重者可致死。其中所占比例最高依次为反复呼吸道感染(63.7%)、用药依从性差(57.1%)及技术因素(51.6%)占比例。健康教育是缓解儿童哮喘发作的重要措施将治疗重点放在缓解期通过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措施预防患儿哮喘发作使患儿保持长期相对稳定可提高生活质量[6].有研究显示,接受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的哮喘儿童急诊率有显著下降[7].本研究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入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哮喘长期管理中的环境、过敏源、药物治疗、病情监测、肺功能复查、吸入治疗方法等方面内容,使医护人员能够更快更全面了解患儿家属存在最突出的问题,并进行个性化有针对性健康教育,节约时间,同时通过纸质调查表,加深家长印象,大大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肺功能复查依从性、治疗依从性、哮喘控制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3.2问卷式健康教育能从各方面明显提高哮喘控制水平问卷式健康教育能从用药依从性、技术方面环境及过敏源因素、呼吸道感染及合并鼻炎肥胖不利因素方面,在更短的时间内(用药时间<6月〕使哮喘达到控制良好状态。这是因为问卷内容涉及哮喘长期管理中的环境、过敏源、药物治疗、病情监测、肺功能复查、吸入治疗方法等方面内容,一方面能通过问卷更直观提醒哮喘患儿家长需要注意的哮喘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哮喘问卷的填写,医务人员能够快速找出患儿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大大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所以不仅能够提高用药依从性,减少减少问题,还能从患儿环境、过敏源控制、患儿体质及减少呼吸道感染方面,大大提高哮喘控制率。

3.3问卷式健康教育能改善用药依从性差方面的自觉症状缓解停药、担心药物不良反应、按需用药及社区医生错误指导用药方面(P<0.05),但对其他依从性差方面无改善。本研究问卷式调查主要涉及坚持长期用药、药物不良反应、按需使用哮喘药及哮喘需找专科哮喘医生医治方面,其他如担心激素依赖、感觉无效、经济原因等,本身所含比例就少(均<5%),改善意义不大。

总之,儿童哮喘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哮喘控制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依从性差和吸入技术因素占最主要因素,问卷式健康教育一方面从不同方面提高家长认知水平,能提高用药依从性,改善吸入技术,促进哮喘治疗,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另一方面能通过问卷,让医务人员更快速了解家长主要存在的问题,更有针对性进行健康宣教,也能为临床科研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黄穗,王金华,黄顺开,等.广州市社区儿童哮喘发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7):3240-3243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医学会枟中华儿科杂志枠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5-753

[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儿童哮喘发病率上升,牛奶是1岁以下孩子哮喘主因.

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范文4

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病,是目前公认患病率与花费最高的儿科健康问题[1]。国际儿童哮喘与过敏研究(ISAAC)于2002-2003年全球哮喘患病率调查,13~14岁哮喘儿童于过去一年内曾发生哮喘症状的患病率为13.7%,6~7岁为11.6%,与1995年患病率相比,各增加0.28%及0.18%,且各国有逐年增加趋势[2]。据调查,美国有超过950万18岁以下的青少年被诊断为哮喘,患病率为9.1%[3];中国有1000万左右儿童正在承受哮喘带来的痛苦,患病率趋势亦与世界其他国家相符[4][5]。在学生因病缺课各类病因中哮喘为最主要原因,人均缺课天数2.1天;而每年因哮喘导致的医疗资源耗费和生产力成本损失约140亿美元[6]。同时,哮喘引发的日常活动受限、睡眠障碍和经济负担也直接影响到儿童及其家庭成员的生命质量。

2011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提出哮喘虽然不能治愈,但通过坚持长期、持续、规范化及个体化的治疗和积极的疾病管理,可以使得哮喘患者喘息症状消失、严重发作次数减少,多数患者的肺功能几乎能够恢复正常,从而使哮喘儿童达到GINA的最终管理目标。然而,根据2013年公布的亚太地区哮喘现况调查(AIRIAP)系列研究结果显示,全球哮喘患者病情达到GINA控制目标的情况并不理想[7]。就我国而言,城市儿童哮喘的发病率仍呈明显上升趋势,但达到GINA管理目标与控制要求的百分比却未见显著提高[8]。Inkelas等[9]对美国四个州1571名哮喘儿童父母调查发现仅有40%家庭有哮喘管理计划,近一半家庭未曾得到过环境控制方面的教育。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当前哮喘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导致患者的教育管理工作未能有效展开,另一原因则是大众对于哮喘疾病认知程度不足。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念的引入和人们健康观的转变,健康教育成为促进患者身体健康和降低疾病不良影响的必要措施,行之有效的哮喘教育、管理计划与正规治疗方案的结合在当下遏制哮喘发病率,控制哮喘增长趋势及改善哮喘结局方面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从哮喘教育管理角度在以下3个方面进行综述。

哮喘的风险评估与持继监测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综合儿童生理、心理及家庭角度能够更全面地评估与诠释哮喘疾病。当哮喘诊断确定、治疗开始时,对于哮喘控制情况的持续监控势在必行。Walsh等[10]通过质性研究焦点组访谈发现,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和青少年应对哮喘疾病遭遇了不同挑战,包括:(1)缺课;(2)体育活动或运动量减少;(3)哮喘发作后持续的焦虑;(4)睡眠障碍和疲劳;(5)疾病负面情绪对人际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Van等[11]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1758名小学生中有8%患有哮喘但未明确诊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家长不愿意配合专业医生进行哮喘定期随访与治疗。而持续监控和评估哮喘风险因素则有助于减少哮喘不良结局的产生。Scott等[12]发现长期动态监测哮喘控制状况与初诊时疾病严重程度相比能更准确地预测下次哮喘急性发作。3至5岁哮喘儿童的体重指数与其哮喘发生率呈正相关[13]。Gershon等[14]进行的一项涉及34216名哮喘儿童(均在6岁前诊断为哮喘)队列研究显示,12岁以后48.6%患儿的哮喘症状得到控制,哮喘诊断时间不超过1年并在此期间有过一次哮喘发作住院经历的儿童到12岁时其患有持续性哮喘的风险增加3成。Hagmole等[15]2008年对近一年内有喘息和急性哮喘发作的119名哮喘儿童调查发现,18%中重度哮喘发作的儿童未能感知发作时哮喘症状,且大部分患儿哮喘控制药物使用率较低,因此,在儿童哮喘日常管理中,医务人员需要更方便有效的工具评估哮喘风险因素,并在初诊或定期复诊时加强健康教育相关内容帮助患儿及其照顾者识别哮喘发作症状,提高用药依从性。

监测哮喘病情对改善哮喘结局的潜在作用显而易见。在一项通过邮寄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CT)给哮喘儿童父母的健康计划中指导患儿父母完成ACT问卷并告知他们于下次复诊时与专科医生讨论每次哮喘控制得分情况,发现参加健康计划哮喘儿童的急诊访问、住院次数均有减少[16]。Schmier的研究显示238名中小学生中大部分哮喘控制测试(ACT)得分较低,哮喘控制情况不理想,低分数患儿的缺课天数、父母旷工日数、急诊及住院次数明显增加,生命质量得分显著降低[17]。其他一些用来评估监测哮喘病情措施及方法也应得到重视。呼吸量测定法对于监测儿童的肺功能情况是一个有价值的测量方法,可用于评估哮喘控制情况和家庭日常监控。对于哮喘治疗依从性和吸入技术评估的监测亦十分重要,在患者自我监控的个人管理计划值得推荐。在某些情况下,监测生命质量、哮喘治疗副作用尤其是生长速度可能更能够说明问题。多数国家的儿童哮喘指南中虽没有推荐监测呼出气一氧化氮值,但最近一些研究为FENO值在哮喘病情监测中的作用提供了支持,因此监测呼出气一氧化氮值的重要性亟待被重新评估。采用降级治疗或停止使用哮喘控制药物后的监测应该持续或更加密集。

儿童哮喘管理教育内容

哮喘的高发病率及疾病本身反复发作、慢性持续、不可治愈的特点需要长期系统的管理与治疗。开展积极充分的哮喘教育作为除药物治疗手段之外一项重要的哮喘预防措施已显示出其对哮喘结局改善的影响。哮喘的管理教育不应被视为一个单独的事件,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随后每次咨询或随访中都应得到重复和补充。

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范文5

xx医院防保科有11名工作人员(10名兼职),下设7个村级卫生室,主要负责xx地区6938人的疾病预防、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儿童保健、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孕产妇保健、慢性病管理、老年人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干预、死亡上报等工作。

一、提高服务意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主题,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xx医院为了能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真正做到实处,使居民得到利益,提高人们健康保健意识,为了掌握居民健康的真实材料大家加班加,顶寒风、冒着酷暑,利用半年时间对xx地区居住3个月以上的常期居住的居民,逐户入户,对家庭成员的每个人进行健康体检、调查、登记、造册、编码、分类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7%,基本掌握本地区居民健康状况和疾病高发种类、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

二、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加强居民健康的生活行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一)、建立健康档案xx年---xx年居民健康档案建立6743人份,0---6岁儿童建档管理233人,型糖尿病人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118人,高血压建档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随访725人、65岁老人健康教育、管理464人、35岁老年人首诊测血压2637人次,(二)、健康教育;优生优育健康教育宣传276人次、健康教育宣传单发放6810人份,健康教育咨询5400人次、健康教育宣传栏132期(村卫生室84期、医院48期)、健康教育讲座94次,培训人员1880人次,健康教育活动6次,发放宣传材料3600人份;(三)、预防接种xx年一类苗接种1043人次(强化麻疹疫苗197人次)、xx年一类苗接种882人次,(四)、传染病防治;xx年发现47人(结核3人、布病14人、手足口病20人、麻疹4人、梅毒1人、乙型肝炎5人);(五)、死亡78人均上报;(六)、肿瘤管理28人(七)、儿童保健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50人、4---6岁儿童系统133人、(八)孕产妇保健65人,包括产前检查、产后访视;(九)、老年人健康保健464人,免费体检257人、随访1656人次、重症精神疾病管理8人,随访康复指导32人次;

三、预防保健工作是一项利民工程,事情多任务重,关系千家万户每个人的健康,一个生命的孕育---诞生----死亡整个生命过程都需要健康保健,通过健康教育和提高全民的健康保健意识,增强人们身体素质,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由于大家工作努力成绩突出,多次受到上级领导好评;防保科工作成绩的取得凝集着各级领导支持和信任,凝集着医院每位医生的辛勤劳动和付出;我们坚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不断规范和提高我院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会越做越好。

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范文6

    2009年,防保科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执行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坚持“预防为主,保健为中心”的工作方针,继续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龙陵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巩固乡村一体化管理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的成果。以“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和“降消”项目为龙头,紧紧围绕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及降低“两个”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为目标。

    一、基本情况

    **镇(中医院管辖)有5个社区、8个村委会,150个自然村,总户数9176户,总人口31742人,农业人口18478人;农村人均收入1257元,人均吃粮400公斤,15—49岁育龄妇女8554人,占总人口的26.95%;18—35岁育龄妇女数3939人,孕产妇463人,产妇333人,出生334人,活产332人,死胎死产2人。7岁以下儿童2247人(5岁以儿童1760人,3岁以儿童936人),占总人口的7.08%;0—15岁儿童4313人。预防保健人员26人,其中乡级3人,村级23人,共设有13个村卫生室,村卫生室覆盖率为100%,全部为甲级村卫生室。

    二、组织管理

    年初,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召开了专题会议,制定了2009年度防保工作计划,并召开了2009年度村医工作安排会议。会上,镇领导做了重要讲话,对村医工作做了一些要求和强调,防保科将各村的任务、指标下达到各村卫生室,连同百分计考评标准与村医签订工作目标责任合同书,并订有奖惩标准。半年对各村进行检查督导,并召开专题会议,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重点问题。年底严格按照签订的目标责任合同书的考评标准对所辖卫生室进行考评,并兑现奖惩。从行政上、业务上加强了村医的管理,提高了村医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工作开展及完成情况

   (一)培训、督导

    一年来,围绕乡村一体化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及预防、保健工作对在职卫生人员、村医进行培训,自办培训班4期,共培训232人次,其中中医院148人次,村医84人次;召开例会4期,参会人员共108人次。在镇政府、中医院领导的带领下,坚持每月1人次的下乡监督活动,全年共下乡监督96人次,318天。

   (二)健康教育

    围绕预防、保健、康复等,采取多渠道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设立宣教室和咨询室,播放录象,在门诊、住院部走道显眼地方及病房粘贴宣传画、标语,门诊大厅有两块宣传板,每月定期出版报,各种卫生节日在街头人口集中地方设点宣传,制作展版,印发宣传材料,口头宣传及设有咨询电话。另外,辖区13所中小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村医上门宣传,育龄妇女轮换式学习科普连环画知识。一年来,共设点宣传11次,每次医务人员3人,共33人次,168期,粘贴标语60条,粘贴宣传画245张,制作展版11块,发放宣传材料20多种、26500份,医务人员宣传9928人次,接受咨询4372人次;会议培训4期,共培训120人次。18—35岁育龄妇女受教3373人次,孕产妇受教463人。新婚登记人员受教840人。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了群众的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有所提高,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三)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

    巩固乡村一体化管理取得的成果,辖区内13个村卫生室全部严格按照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三制、四有、七统一”开展工作,严格村卫生室值班、考勤制度,制定健全了村卫生室工作制度;加强了赧场社区卫生室、白家寨村卫生室、香柏河村卫生室、横山村卫生室、杨梅山村卫生室、大坪子村卫生室、新寨村卫生室建设工作,夯实村级卫生保健网,逐年解决村卫生室无业务用房、业务用房简陋的问题。继续实行防保人员对各村卫生工作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制度,进一步增强了防保人员和村医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巩固了“围产期保健保偿制”,建立了动员孕妇住院分娩奖惩制和费用包干制,有效提高了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了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消除了新生儿破伤风。今年对孕产妇管理突出的村卫生室给予了表彰奖励,共奖励金额4529元。

   (四)巩固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严格执行《龙陵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方案》及相关管理规定,设置了合管办并保证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确保了新农合的顺利运行;制订了《**镇新农合管理制度》,加强了新农合用药行为的监管。13个村卫生室均按时、按质进行报账制度,并分散、分批张榜公布报销比例及金额。补偿情况:2009年1至11月份,参合者总得到补偿14530人次,总补偿医疗基金1019141.49元,占可用医疗基金(1597482元)的63.80%。其中:门诊统筹补偿6173人次,补偿医疗基金36278.51元,占可用门诊统筹补偿基金(399370.50)的9.08%;门诊家庭账户补偿5625人次,补偿医疗基金44286.44元,占可用门诊补偿基金(399370.50)的11.09%【其中,慢性病门诊补偿1855人次,补偿慢性病基金92355.79元,占可用慢性病补偿基金(79874.10元)的115.63%;】;住院补偿834人次,补偿住院基金829020.75元,占可用住院补偿基金(1118237.40)的74.14%;住院顺产分娩43人次,总住院医疗费用25800元,补偿住院医疗基金17200元,占可用住院基金1118237.40)的1.54%。可用医疗基金结余578340.56元。2009年度**镇参合率为93.11%(17201/18474),比去年下降2.84%(居民人口不得参与合作医疗)。

共3页,当前第1页1

   (五)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1、计划免疫:在计划免疫中,全镇以“计划免疫工作计划”为目标,着重建立完善计划免疫十本贻账,完成各项指标率,提高afp病例监测报告,做好脊灰强化免疫工作及计划外疫苗的接种工作。重点加强贫困边远山区及免疫空白地区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做好“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2009年共出生儿童321人,0—7岁儿童2302人,建卡2302人,建卡率100%;乙肝疫苗接种321人,接种率100%,及时接种309人,及时接种率为96.26%。2009年afp、麻疹病例、新生儿破伤风实行“旬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共监测上报36期。2009年共运转疫苗9次,其基础免疫接种率为:卡介苗99.43%,麻疹疫苗100%,百白破99.81%,脊灰疫苗99.81%,乙肝疫苗100%。五苗全程接种率99.43%。为巩固脊灰强化免疫,2009年1月进行了一轮强化免疫,应种1330人,0剂次儿童58人,实种1320人,服苗率99.25%.外地儿童应种79人,实种79人,0剂次儿童应种6人,0次剂儿童实种6人,服苗率100%,并进行了查漏补种工作。2009年6月至12月,积极做好二类疫苗“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通过中医院全体医务人及村医的共同努力,共接种乙肝疫苗(含村级)共2512人。为实现全国消灭麻疹承诺,于2009年11月对8月龄至14岁适龄儿童进行了麻疹强化免疫接种,应种数5284人,实种数5256人,接种率为99.47%。

    2、疫情监测

    在疫情监测上,继续坚持“重点地区、重点预防,重点疾病、重点防治,重点人群、重点保护”的原则,严格监测“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流感样病例、禽流感零报告及日报告”。主动搜索afp病例。2009年3月18日云山小学学生发生一起水痘爆发,发病19人,疾控中心、中医院防保科及村卫生室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通过几天努力,疫情最终得到控制。2009年5月至6月进行“手足口病”的日报告和零报告工作,共上报37期,未发现手足口病;2009年10月25日至今进行“登革热”的日报告和零报告工作,共上报49期,未发现登革热疫情。2009年,**镇共发乙类传染病322例,发病率1014.43/十万,发病居首位的为肠道传染病,其次为性传播疾病,疫情报告率为100%,报告及时率为 98.1%。

    在疫情监测上,严格按上级要求做到:有疫情报告各项制度,每季度有疫情分析,疫情自查总结,半年、年度疫情分析。2009年共进行疫情分析季度4期,半年分析1期,年度分析1期。按《龙陵县中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要求,积极做好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工作,(如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2009年共上报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起。(包含一般食物中毒、药物中毒、菌子中毒)

    3、疟疾防治

    疟疾防治工作严格按照《全球基金疟疾项目》要求完成。2009年本地居民发热血检702人,血检完成率117%,流动人口涂片治疗 670人,完成率111.67%,血检村寨148个组,村寨覆盖率100%,预防服药630人,预防服药率210%,疟疾现症病人治疗15人,治疗率100%,休止期根治63人,根治率100%,病灶点处理63个,疟史访问 270人,访问率100%,病灶点处理270个,处理率100%。均为外源性病灶点。2009年,第五轮疟疾项目“氯伯喹”免费治疗间日疟共368人;act治疗pf 108人,浸泡蚊帐1037笼。2009年疟疾防治做到年头有计划、年终有总结,过程有记录。且每月制定工作计划、总结;季度也制定工作计划、总结。数据资料做到一月一收一报,并按时上报县项目办各种报表及资料。2009年共上报疟疾报表21期,季报表7期,(分别为第五轮、第六轮)。严格“疟疾基金财务帐”管理,及时兑现疟疾项目款。

    4、结核病防治

    按照《结核病项目》要求,认真做好结核病人的转诊工作。2009年共转诊病人36例,规范、足量、全程对结核病病人实施治疗,共治疗肺结核病人11例,加强督导管理,共督导结核病病人11例,督导45次(其中有1人为自费服药),做到“三见面、三落实、五要求”。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做好结核病病人的督导及归口管理工作。

    5、鼠疫防治工作

    鼠疫防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鼠疫控制应急方案》和“省、市、县鼠疫防治联防方案”,强化鼠疫“疫情三报”,坚持“零报告”制度,严防鼠间鼠疫的流行,杜绝人间鼠疫的发生。2009年度统一灭鼠2次,经费投入10500多元,受益人口XX0人。

    6、死因监测工作

    死因监测工作是2009年一项新开展的工作,主要进行辖区内的死亡信息收集,所有死亡个案必须全部上报,并建立各项工作制度,中医院做好培训及督导工作。做好质量控制。中医院各科室、全镇5个社区及8个村卫生室共监测上报死亡病例169人,死因报告率100%.网络直报169人,直报符合率92.22%;报告卡完整率93.41%,报告卡规范率90%,卡片与病史符合率91.21%;报告及时率90.80%,培训村医2期,积极做好下乡监督工作,共计下乡监督36次,撰写督导报告4期。 共3页,当前第2页2

   (六)妇幼卫生工作

    1、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的法律、法规,搞好“围产期保健保偿”服务,巩固保健保偿服务取得的成果,2009年围产期应入保232人,实入保232人,入保率为100%。

    2、“降消项目”工作

我镇严格按照龙陵县“降消项目”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开展好“降消项目”工作,利用项目活动,加强了村医生的业务培训,巩固了三级防保网底建设,搞好怀孕妇女的摸底排查登记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危急孕产妇和危急儿童的转诊、急救运行机制,为“两个危急”转诊抢救疏通绿色通道,为孕产妇住院分娩实行限价收费政策,主动为贫困孕产妇办理救助资金,提高了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两个”死亡率。2009年度,**镇共办理贫困孕产妇救助卡128人,享受救助金86人,补助金额46720.84元;实行限价收费的40人。在中医院住院分娩的贫困孕产妇224人,补助金额151568元;实行限价收费的有91人,补助金额28758.18元。危急孕产妇抢救1人,抢救成功1人,成功率为100%。

    3、爱婴医院工作

    继续巩固创建爱婴医院来取得的成果,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产妇母乳喂养,提高纯母乳喂养率。2009年度指导产妇母乳喂养332人,纯母乳喂养300人,纯母乳喂养率为90.36%。

    4、“三监测、六管理”工作

    全年共有孕产妇463人,产妇333人,活产332人,建卡322人,产检322人,有早孕检查277人,住院分娩300人,新法接生334人,产后访视322人,系统管理277人;高危孕产妇94人,管理94人,高危产妇68人,住院分娩68人,危急孕产妇抢救1人,抢救成功1人,无孕产妇死亡。7岁以下儿童2247人,保健管理1697人;3岁以下儿童936人,保健管理705人;5岁以下高危儿童113人,管理113人; 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人数16人。新生儿死亡1人,婴儿死亡3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3人,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

    5、十三项妇幼卫生指标

    2009年度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率为3.01/00,婴儿死亡率为9.04/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04/00,无新生儿破伤风死亡。孕产妇保健覆盖率为96.99%,产前检查率为96.99%,新法接生率为100%,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0.36%,产后访视率96.9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83.43%,高危孕产妇管理率为1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为75.52%,3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为75.32%,5岁以下高危儿童管理率为100%, 儿童计划免疫(五苗)全程覆盖率为100%;4个月以下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90.36%(300/332);低体重出生率为1.20%(4/332),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4.82%(16/332)。培训合格率为100%;妇女健康教育率为85.63%(3373/3939)。

    6、妇幼卫生信息管理

    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妇幼卫生的痕迹资料的归类整理,建立健全了乡村两级信息资料档案,准确及时上报和反馈妇幼卫生院信息。今年上报妇幼卫生信息12期,健全乡级3本8种台帐、村级2本5种台帐,确保县、乡、三级数据上一致,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达到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和健康发展的目的。

   (七)艾滋病防治工作

    按照县对乡镇签定的目标责任书要求,认真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以“宣传教育”为主,标本兼治,并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并进行监测。2009年,**镇共监测1362人,其中孕产妇监测522人,完成任务400的130.5%;新婚保健人员婚前保健监测840人,完成任务数550人的152.73%,共随访hiv/aids 6人,筛查出hiv感染者3例。实施母婴阻断0人,发放安全套200盒,2009年镇村两级共出艾滋病宣传栏期84期,发放防治艾滋病宣传资料 6000多份,受益人口5000多人。2009年**镇对防治艾滋病家庭贫困人员及艾滋病孤儿共计17人,救助金补助14700元。

   (八)其它工作

    积极完成上级安排临时性工作任务及参加各种会议。2009年到上级培训 8次,培训村级14次,接受上级督导 8次;驾驶员体检524人次。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健康教育范围不广,力度不够,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影响妇幼卫生工作的开展。

    2、个别村医业务素质偏低,积极性不强,村卫生室发展不平衡。

    3、防保经费严重短缺,村医不能得到及时的强化培训,卫生室设备、器材陈旧老化。

    4、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经费不到位,工作经费不足。

   (二)建议

    1、加强村医的政治教育及业务培训,提高村医责任心及业务水平。

    2、加强健教宣传,扩大宣传面,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3、请上级政府加大对财政的支持力度,增加卫生事业经费投入,改善妇幼卫生服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