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矛盾范例6篇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矛盾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矛盾范文1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理论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 A

自1825年英国爆发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经济便在繁荣与萧条中交替运行,由此而产生了各种解释经济危机成因的理论。很多经济学家也对积极危机的成因做了很多的探索,并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其中,凯恩斯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对西方各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更为深远。其突出贡献是运用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解释了自由市场调节下的均衡为什么在通常情况下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凯恩斯主意经济理论对西方国家影响深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也对经济危机的成因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下面就二者的理论进行比较、分析。

凯恩斯旨在通过消费解决生产问题,他一反传统经济学认为生产很重要的观点,把消费提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他看来,一切生产之最后目的,都在于消费。他详细考虑了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凯恩斯用三个基本心理规律来说明经济危机:第一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第二个心理规律是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第三个基本心理规律是所谓的灵活偏好。他认为,一个经济社会的总收入与总就业量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决定于“消费倾向”、“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对货币的“灵活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在通常情况下,三个基本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因为,在他两部门理论假设下,社会总需求是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之和所组成,心理上的消费倾向使得消费的增长赶不上收入的增长,因而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心理上的灵活偏好及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使预期的利润率有偏低的趋势,从而与利息率不相适应,这就导致了投资需求的不足。在这三个产生有效需求不足的心理因素中,凯恩斯特别强调资本边际效率的作用。他认为在经济繁荣后期一般人对资本品未来收益作乐观预期,同时成本和利率也随着上升,这时投资必然导致资本边际效率下降,从而投资吸引力减弱和人们对货币流动偏好加强,结果使得投资大幅度下降,经济危机爆发。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立足于唯物史观,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从生产(供给)、交换(市场)、消费(需求)到社会经济制度对经济危机的成因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

在交换上,马克思认为在社会生产力低下条件下的直接产品交换,是不具有供给和需求严重脱节的可能性,但随着产品交换发展到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此时,(1)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外化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2)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使商品的买卖在时空上发生了分离与对立;(3)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形成了蕴含货币危机的债务链条。

由此,一方面使商品“内在的矛盾在商品形态变化的对立中取得了发展的运动形式”,另一方面又使“这些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当然,“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这里的关系,笔者认为,既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制度关系,又有在此经济制度下得以充分发展的大工业和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供求关系或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在供给(生产)上,马克思认为,大工业生产方式具有一种跳跃式地扩张能力,他说:“一旦与大工业相适应的一般生产条件形成起来,这种生产方式就获得一种弹力,一种突然地跳跃式地扩张的能力”,从而激化了市场供需矛盾,致使危机从可能转化为现实,所以,马克思指出:在现代工业周期中,生产规模突然的跳跃式的膨胀是它突然收缩的前提和首要原因,大工业的这种巨大的迅速扩张的能力,是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的物质前提。

从消费(需求)上说,根据马克思的分析,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会提高资本有机构成,造成相对人口过剩,失业人数增加,另一方面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由此,必然要造成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相对缩小,形成狭隘的消费和市场,进而产生商品生产与实现的矛盾,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和危机的出现,所以马克思说:“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象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然而,马克思经济学分析的中心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所以,他对生产过剩危机的分析,并没有停留于经济现象分析,而是深入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中探寻根源。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市场交换领域所蕴含的危机,在简单商品经济下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之间的矛盾所决定,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下,则是由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决定。

从影响消费或需求的制度来看,既有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技术关系共同决定的资本有机构成制度,也有社会产品的分配制度。其中,社会产品的分配制度对劳动者的收入来源进而对其消费、需求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认为,正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条件的分配以及由之决定的社会产品的分配是一种对抗性的分配,由于这种对抗性分配制度的存在,决定了劳动者的消费、需求只能局限于狭小的界限之内。概言之,交换、生产和消费领域的矛盾运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是由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具体的社会经济制度的矛盾运动所决定,而这些具体的社会经济制度及其矛盾运动又是源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一社会根本经济制度以及由之决定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因此,马克思得出结论,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由此决定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爆发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对比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成因的分析,可以看出凯恩斯对经济过剩成因的分析有如下不足:

(1)其分析的经济哲学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他们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一种自然永恒的制度,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可侵犯为前提。他们尽管承认市场缺陷,自由市场机制不能实现充分就业均衡与资源帕累托配置,但排除经济紧缩、危机与资本主义所有制之间的内在联系,忽视对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研究,只从主观心理因素出发,构建主观色彩浓厚的有效需求这一理论分析的逻辑基点,以此为基础去分析经济紧缩、危机与周期运行的形成机理和治理政策。

(2)其分析视野具有明显的封闭性。他们只是从“内生”的“纯经济子系统”中去分析引起经济周期的成因与治理,忽视“外生”的政治、技术创新、人口、制度变革等因素对经济周期的影响与制约,在一些严格假设基础上,把经济周期的复杂成因简化为消费、投资和国民收入等几个内生变量之间的关系。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矛盾范文2

关键词:生产关系 生产力 所有制

从直接的生产过程来考察生产关系优劣

所有制关系不等于生产关系,经济主体的属性本身也无法等同于生产关系,无法直接从所有制关系、经济主体本身的属性来考察生产关系优劣。生产资料所有制实质上就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并凭借所有权而取得剩余产品的关系。研究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必须要研究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但所有制不能等同于生产关系。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实际上都归私人所有,但它们是本质不同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是公有制社会,共产主义也是公有制社会,但这两种社会的生产关系存在本质的区别。所以,不能简单地从所有制关系来考察生产关系。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随着生产力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就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而言,非公有制企业本身并不意味着一定与先进的生产力不相容。国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私人企业,我国的非公有制企业也可以与先进的生产力相结合,它们中的一些拥有的生产力并不落后。实践已经证明了就直接的生产过程本身而言,私有制可以通过生产方式的变革、通过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创新与先进的生产力相结合。所以,无法从经济主体的属性,来考察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劳动者在直接生产中的地位是考察直接生产关系优劣的一个视角。判断生产关系优劣的根本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或者说“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资本论第一卷),除了生产资料是物的因素外,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及其在工艺上的应用状况,劳动者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方式都是人的因素。企业尊重劳动者,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然能有效地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企业不仅追求眼前的利润,更着眼于长远的发展,加强对劳动者的教育与培训,必然也会最终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企业具有优良的企业文化,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必然能有效地提高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社会结合效率。在这些情况下,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被管理者之间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是优的生产关系。反之,是劣的生产关系。

企业能否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能否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其本身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在这方面未必做得比资本主义企业好。但是我们考虑到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资本存在的目的就是汲取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从根本上看,资本主义所有的激励措施、科学管理方法都是为榨取剩余价值服务的。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而形成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发展生产力方面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从交换关系考察生产关系优劣

在社会商品交换方面,现实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现代社会,具有不同利益的人们是通过各种商品交换关系联系在一起。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能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加强管理,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社会存在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一方面,商品生产者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由自己决定,因此商品生产活动具有私人属性;另一方面,商品生产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生产的商品总归要卖出去,特定主体的生产活动是整个社会商品生产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因此商品生产活动也具有社会属性。私人属性能否转化为社会属性,即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是否能卖出去,不是由商品生产者自己能够左右的。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社会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就越突出。简单商品社会中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它在交换方面表现为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之间的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生产的比例失调和结构性生产过剩与短缺同时并存。在资本主义社会,若有一定数量的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不能顺利地卖出,或者商品卖出去但无法购买到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则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就会发生障碍,严重时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必然破坏社会生产力。

私有制社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但若用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能否从根本上解决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答案是不能。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就现实而言,无论是非公有制企业、股份制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它们都是具有独立利益主体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们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目的还是追求利润,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交往仍然采用商品的形式,也会存在个别企业生产有计划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性之间的矛盾。因此,只要商品经济的客观条件存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

从社会交换关系的角度考察一个社会、国家生产关系优劣,主要看这个社会、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好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它们之间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社会的基本矛盾。现代社会,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基本矛盾。但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解决的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这方面,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具有明显的优势,因为我们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国家不仅作为管理者能够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同时国家作为生产资料最大的所有者能在优化经济结构,防止经济大落大起等方面也能发挥很好的作用,而后者在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不存在。事实上,实践已经证明社会主义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优于资本主义国家。

从交换关系考察生产关系优劣,还要考察一个社会、国家的垄断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地区封锁、条块分割。总的来说,现代社会至少在一个国家的内部存在地区封锁、条块分割就是与社会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因为它不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但垄断的情况比较复杂,除自然垄断之外,绝对的垄断资本的存在是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是劣的生产关系。但一个行业存在大量的完全竞争资本,未必有利于企业的技术改造,从而未必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这方面可能需要深入的研究,探讨不同的行业的集中度。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就生产关系的交换方面看,总体上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一是存在一定程度的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不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不利于先进的生产力淘汰落后的生产力;二是价格由人为规定,既不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导致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过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完善了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交换关系,打破了地区和条块分割的局面,逐步把产品转化为商品,使商品的价格或反映价值,或反映供求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从分配关系来考察生产关系优劣

分配关系是考察生产关系优劣的根本标准,但不能从有没有差距,有多大的差距来考察分配关系是否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分配关系本质上和这些生产关系的同一的,生产关系的反面”(资本论第三卷)。所以,考察分配关系与考察生产关系具有一致性。但问题是如何从分配关系的角度来考察生产关系优劣。是不是没有差距的分配关系就是优的、差距很大的分配关系就是劣的呢?显然不是。我国改革开放前存在的事实上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一方面企业经营好坏一个样、劳动者干多干少一个样,不利于提高企业和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否认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可以实现索取权,反正生产资料是国家的,使用生产资料是不需要成本的,造成了生产资料的浪费和使用效率的低下。显然,这些都是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从分配关系来考察生产关系是否与生产力相适应,首先考察现实的分配关系能否调动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不同的分配方式一方面对劳动者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另一方面对生产要素的供给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人们之间形成社会生产关系,其目的是追求经济利益,而分配是人们获得经济利益的主要方式。因此,考察生产关系优劣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这种分配方式能否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否导致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一个重要方面是我们完善了与生产力发展基本相适应分配关系,把事实上的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转变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了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从分配关系来考察生产关系是否与生产力相适应,还要考察低收入群体是否由于低工资影响劳动能力的维持和发展。劳动者要具备劳动能力,一方面必须获取必需的物质资料,另一方面还需要接受必要的教育和训练。不同的分配方式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若贫富差距过大,一些人收入水平过低,在今天的商品经济社会中就难以获取基本的生活资料,从而影响劳动者体力的恢复和发展。同时,现代社会教育越来越昂贵,有些人可能因为贫困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和训练,从而影响劳动者脑力的发展。因此,一个社会、国家存在严重的贫富分化,使得一些人由于贫穷不能获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和接受必要的教育和训练,那么这个社会、国家的分配关系就是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那么,这个社会、国家的生产关系就是劣的生产关系。

当前我国政府一系列的针对低收入群体的民生工程,比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廉租房和公共住房制度,9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就是从分配的角度来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的。这些都是有利于低收入群体的分配政策,有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素质,从而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从消费来看生产关系

消费本质上不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但消费方式是否合理对生产力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相互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消费反映的人与物的关系,本身与生产关系没有直接的关系,不应当作为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加以考察。作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代表性著作《资本论》第一卷研究是直接生产过程中产业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第二卷总的来说研究了资本主义的交换关系,而第三卷论述了剩余价值在剥削阶级之间的分配关系,并没有研究消费关系。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消费是指人们的生活消费,而生产资料的消费本身从属于生产过程。

但消费本身能对生产力产生直接的影响,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来自于合理的、必要的生活消费。过度消费、不合理的消费方式制约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甚至对生产力起破坏作用。

综上,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考察生产关系优劣的标准只能看它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但考察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不能简单地从所有制的角度来考察,需要从生产关系的各方面,从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方面来判断生产关系优劣。

参考文献: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矛盾范文3

    引论

    新中国成立42年来,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人民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方针路线指引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国力得到了较大的增强。不承认这个事实,那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四十余年来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来之不易的。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而取得的,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和心血。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四十余年来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与全国人民所付出的巨大劳动是不相称的;而就现实情况来说,还有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即人民作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与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也是不相称的;甚至出现了“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现象和“出工不出力”的现象。不承认这个事实,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为了科学地认识和解决上述现象所反映的矛盾,更好地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作者七年来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劳动论原理的研究,提出了社会主义劳动论原理的若干设想。在此提出纲要,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一个隐含的理念

    在考察我国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以及在我国出现的平均主义的大锅饭、“争过渡”、“穷过渡”等等现象以后,深深感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理论或思想中,有一个隐含很深而没有明确说出的理念,即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进入公有领域以后,劳动者因是生产资料的主人,所以劳动者的劳动力也自然进入公有领域。之所以说这是一种深层理念,是因为它深藏于理论的背后,起着基础的作用。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陷入困境,不能对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有力的指导,对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得不到具体而明确的科学回答。社会主义劳动论将证明这种深层理念的非科学性及危害性,将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作出全面论证,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的基本表现形态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本源。

    二、从《资本论》到《劳动论》

    (一)从《资本论》到《劳动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必然

    《资本论》这部无产阶级解放的圣经,耗费了马克思毕生的精力,表现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和导师马克思的彻底革命精神和科学的治学态度。《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内在矛盾运动规律及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给无产阶级指明了解放的道路。《资本论》从资本主义社会的最简单的细胞——商品——开始研究,建立起一座系统、科学和庞大的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劳动论》则应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人——劳动者——开始研究,建立起系统、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二)《劳动论》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为古典政治经济学派所首创,其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他们在研究经济制度的时候,正确地抽象出“价值”范畴,坚持了“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明确了“劳动一般”。事实上区分了体现为价值的劳动同体现为使用价值的劳动;对价值进行了较好的分析,即认为决定价值的是生产中耗费的必要劳动时间,提出和肯定了价值规律问题等等。但是,由于古典派劳动价值论创立者们的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他们也只是停留在对劳动创造价值、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生产的内在机制等目的的研究上,不能把劳动价值论运用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上,不能说明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因而最终归于解体。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劳动价值论,并且实现了革命性变革,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研究经济制度的时候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马克思继续了他们的事业。他严密地论证并且透彻地发展了这个理论”。(《列宁选集》第5卷,第443页。)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完成了对价值的科学抽象,把价值范畴的性质及其发展放在商品矛盾运动中来研究,发展并论证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首创劳动二重性学说;揭示了价值规律的内容,指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创造了商品拜物教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的本质即价值的本质,揭示了隐藏在商品交换价值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指明了资本主义商品和价值都是历史的范畴;揭示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创立了科学的货币学说。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和资本积累学说,透过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假象,揭露资产阶级运用生产资料剥削雇佣工人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规律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使无产阶级真正明确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责任,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指明了道路。

    马克思从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实际情况出发,设想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要在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胜利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掌握了全部生产资料以后,成为全社会的惟一经济主体,个人或者企业都不是独立的经济主体。由于劳动仍然是谋生的手段,劳动能力仍然是个人的特权,因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但是,这种“按劳分配”只是国家和劳动者之间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生产者不并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0页。)马克思的设想曾经使我们在很长的时间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将消亡,而为产品经济所代替。价值、价值规律等范畴是不适用的。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中取得胜利的。俄国和中国的资本主义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因此,苏联和中国在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只能是处于初级阶段。

    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是对七十余年来社会主义实践反思的产物;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既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不可逾越的必然的历史阶段,那么劳动价值论就不能不作为劳动论的基础加以认真地探讨了。由于是在社会主义条件的劳动价值论,因此,它就是古典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之后劳动价值论研究的第三发展阶级。只有科学地论证和正确地发展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合理地解释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价值范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及价值规律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正名,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才能走出困境,充分发挥其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指导作用。

    三、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第一次解放——阶级的解放

    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剥夺剥削者,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第一次解放。

    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资产阶级对生产资料的垄断,使得广大劳动者除了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奴役,是阶级对阶级的压迫。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剩余价值的研究,实际上是对无产阶级苦难根源的研究和对资产阶级如何奴役无产阶级等机制的研究,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焦点的研究。指出了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资本主义雇佣奴隶制的政者。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成立,解决了两个最具有意义的根本性问题,即第一,摧毁了剥削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人民政权;第二,通过剥夺剥削者和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进入社会主义公有领域。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为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基础,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这是现代人类社会最重大的变革,在这种变革中,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从阶级压迫下解放出来,是阶级的解放。

    四、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第二次解放——自我的解放

    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从经济角度讲,只是解决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社会主义运动在新的基础上,即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进程,要完成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任务,把社会主义推进到共产主义,实现劳动者的彻底解放。我认为这一过程就是劳动者的第二次解放,这次解放劳动者的自我解放。

    在消灭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还有一个劳动者的自我解放的历史任务呢?这是由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基本矛盾的特性决定的。而这些基本矛盾又是围绕着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劳动力私人性之间的矛盾展开的。

    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充分证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劳动者在私有制下形成的劳动力的私人性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生产资料进入公有领域与劳动者的劳动力进入公有领域,不可能是同步的。这就需要对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力这些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作科学地分析。

    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一方面作为生产力的要素,另一方面又是所有制的客体。当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等生产资料进入社会主义公有领域以后,劳动者成了公有生产资料的主人,新的生产关系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而确立了。我们再来分析劳动力的状况,劳动力一方面是生产力的一个要素,另一方面,劳动力也是所有制的一种客体。劳动力所有制的变革要比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困难得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进入公有领域不会使劳动者的劳动力也自然地进入公有领域,因为还不具备劳动力进入公有领域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因此,劳动力仍然具有私人性质。我们承认劳动力的私人性,只不过是对既存事实的承认和尊重。应当以此作为我们政策设计的一个重要基础。在以往我们的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中,由于认为随着生产资料进入公有领域,劳动者的劳动力也进入公有领域(比如平均主义的大锅饭、“急过渡”、“穷过渡”等,就是实际上把劳动力认为进入公有领域的证明),因此,我们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并且还在继续为此付出代价。

    劳动力的私人性具有二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劳动力这种资源的归属,解决的是劳动力所有制问题;另一层含义是指劳动力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一种现实状态,即在私人性制约下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劳动力的质的水平问题,或者说由于私人性因素的影响,作为生产力要素之一的劳动力,在与公有生产资料结合进行生产中,不仅要受其文化技术状态的制约,还受劳动者个人对其劳动力私人性观念的制约。

    当我们考察劳动力具有私人性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考察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力再生产中的公共投入,以及劳动者作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人,在与公有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劳动中,为劳动者的“集体的我”创造财富的现实。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劳动力又具有社会性。

    在劳动力的私人性实际正是人的私人性与社会性关系,人是个体的,又是社会的与社会性这两重性中,其比例如何划定?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社会的先进分子或者根本不考虑自己劳动力的私人性,完全进行忘我的工作和劳动,或者很少考虑自己劳动力的私人性。但是,就社会的绝大多数劳动者来说,其劳动力的私人性还是比较重的。因为我们把劳动力的私人性可以理解为劳动力的归属,又可以理解为劳动力作为生产力的一种现实状态,而且这两方面又都集中体现在劳动者身上,所以,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基础上劳动者的基本状态。

    作为劳动者的阶级解放标志的,是推翻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剥夺剥夺者,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劳动者的自我解放标志的,则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劳动者的劳动力逐步地并且最终地完全进入公有领域,实现劳动者的彻底解放,这就是共产主义的实现。

    五、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程度取决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水平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为劳动者的幸福和发展提供了一般条件,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但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发展和完善却是一个历史过程。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发展的历史经验时,我们深深感到应当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及程度作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加以研究。在性质上,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与私有相对立的,也是与共产主义公有制有区别的;在程度上,社会主义公有制应当是由初级阶段逐步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主要表现在体制上。较高的公有化程度,在体制上表现为较高的统一和集中;较低的公有化程度,在体制上表现为较低的统一和集中。这种体制上集中和统一的程度的高低,不是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当高而不高,当低而不低,都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在我国当前的生产力状况下,我国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如果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体制,实践证明会影响社会主义公有制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党和国家首先进行的改革,就是改变社会主义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这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内部的调整,首先在农村实行。在农村,党和国家实行了农村集体所有制不变情况下的农民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承认农民承包经营的独立利益,改变了以前不承认农民这种利益的高度集中的体制。这一措施的正确性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改变之所以是正确的,是因为它符合我国广大农村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和影响下,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上了中心议程,其主要目标是改变全民所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实行国有企业自主经营鹑沃疲腥瞎衅笠底灾骶南喽远懒⒌睦妗5比唬袼兄凭锰逯频母母锢呀洗螅性诮徊教剿髦小W苤夜木锰逯频母母铮谋淞巳袼兄凭镁械牡ヒ恢魈宓木置妫纬闪司魈宓亩嘣谋淞艘桓雠寮寰米橹猩牡ヒ恢魈宓木置妫纬闪艘桓雠逄寰米橹猩亩嘀魈寰置妗S捎谥魈宓亩嘣纬闪斯兄凭弥械睦娑嘣U庵窒窒罂雌鹄此坪跏枪兄频摹巴瞬健保导噬鲜墙剑蛭衔夜纸锥紊Φ姆⒄顾剑⑶夷艽蟠蟠俳Φ姆⒄埂?br>我国的生产力在某些方面是很高的,但就全社会来说,我国的生产力还是较低的。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从总体上看还处于低水平,就一般情况来说,劳动者的劳动力素质还比较低,不仅表现在文化技能等方面,而且表现在劳动力私人性的观念方面。较低水平的劳动力素质与较低水平的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的结合,从整体上决定了我国生产力水平在现阶段是不可能很高的。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规律,在我国比较普遍的低水平生产力的基础上不可能建立起高度公有化的生产关系。因此,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就是现阶段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的合乎规律的要求,是顺乎民心的,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矛盾范文4

2。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商品和商品经济的概念和条件;商品二因素及其关系;劳动二重性及其关系;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劳动生产率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表现形式和作用。

难点:价值的本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价值形式的发展及货币的起源;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3.讲授时间:8学时

第一节商品

一、研究资本主义关系为什么从分析商品开始

这是因为:

1.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2.商品中的矛盾隐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切矛盾的胚芽

3.建立中商品分析上的劳动价值论是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4.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普遍、最抽象的经济范畴

二、商品和商品经济

(一)商品

1.什么是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判断一个物是否商品的两个标准

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

第二、必须用于交换

3.商品产生和存在的经济条件

第一、社会分工的存在

第二、劳动产品属于经济利益不同的生产者

(二)商品经济

1。什么是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统称。

2。商品经济的类型

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3。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时叫市场经济。

三、商品二因素

(一)使用价值

1.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方面需要的属性。

2.对于使用价值应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3.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4.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5.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6.交换价值的概念

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二)价值

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又叫价值实体

2.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其本质是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三)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独立统一体

1.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二者缺一不可

2.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对立的,二者互相排斥

四、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又叫有用劳动,是在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劳动的具体形式是由劳动对象、生产工具、操作方法生产目的等决定的。具体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久性条件,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

2.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和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经济

特有的范畴。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的社会生产关系。

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不是两种不同的劳动,二者既不分先后,也不分主次,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4.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五、商品的价值量

(一)商品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或多少。它的测量尺度是劳动时间。

(二)商品价值量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1.什么是个别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是各个商品生产者由于主观和客观条件不同而生产商品所实际耗费的时间。

2.商品价值量为什么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

如果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就会造成谁的主客观条件最差谁的商品的价值量就最大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同一商品没有统一的价值量,不能进行商品交换。

3.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重大意义

(三)在考察商品的价值量时必须区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1.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概念

简单劳动是不需经过特殊培养、正常人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必须经过特殊培养,具有一定技能和专长的劳动者的劳动。

2.商品价值量最终由简单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简单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尺度。

3.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简单劳动创造价值小,复杂劳动创造价值大。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是简单劳动创造价值的若干倍或自乘。

(四)劳动生产率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

1.什么是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或能力。它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单位时间中的产品量;一是单位产品中的劳动量。

2.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

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科技的发展水平及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中的社会结合形式;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自然条件的优劣等。

3.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看,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的商品量就越多,从而单位商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少,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此外,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变,只有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那么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不变。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同时,不管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则不发生变化。

六、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

私人劳动是指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生产什么个人决定,产品自己支配;社会劳动是指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每个商品生产者互相提品,彼此互为条件,互相依存。

(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社会性质,要求劳动产品在数量和品种上完全符合社会的需要;而劳动的私人性质却使生产的商品往往不能与社会需要直接相一致。

表现:生产的商品卖不出去或不能完全卖出去,从而私人劳动不能或不能完全转化为社会劳动。

(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为什么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这是因为:

第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

第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第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简单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学习私人劳动和社会流动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说明商品和价值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人们交换商品,事实是相互比较和交换劳动;价值不仅反映同一生产部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而且也反映不同生产部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第二节货币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及货币的产生

(一)价值形式的概念

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

(二)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

1.简单的、偶然的或个别的价值形式。

(1)简单价值形式的含义及表示式

在萌芽状态的商品交换中,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和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用等式表示即:1只绵羊=2把石斧

(2)简单价值形式的两极及其关系

第一,在简单价值形式中,互相交换的两种商品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

绵羊是被表现价值的商品,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地位;石斧是表现价值的商品,处于等价形式的地位。

第二,处于价值形式两极的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存在着互相依存和对立对关系

一方面二者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离开一方另一方就不复存在;另一方面二者又彼此对立和相互排斥,同一商品不能同时处于价值形式的两极。

(3)相对价值形式的性质或内容

第一,表明价值形式两极的商品都具有共同的质,都凝结了抽象劳动这种共同的价值内容。(因为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通过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相交换得到表现)

第二,表明按一定比例相交换的两种不同的商品中包含的价值量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上相同的。(因为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相对价值量通过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来表现)

举例:在1只绵羊=2把石斧中:

若斧的价值不变,羊的价值提高1倍,即1只绵羊=4把石斧

若羊的价值不变,斧的价值提高1倍,即1只绵羊=1把石斧

若二者的价值都变,且方向和比例相同,即1只绵羊=2把石斧

若二者的价值都变,但比例相同而方向相反,即1只绵羊=8把石斧

(4)等价形式的特点

第一,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第二,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第三,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5)简单价值形式实质上是商品内在矛盾的简单外在表现形式

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是作为使用价值、具体劳动、私人劳动而存在的

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是作为价值、抽象劳动、社会劳动而存在的

(6)简单价值形式的缺点

对商品价值质和量的表现都是不完全、不充分的,看不出价值在所有商品体上的一致性看不出一种商品的价值在量上能否与所有商品相比较。

2.扩大价值形式

(1)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的含义及表示式

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就是一种商品的价值不是简单的表现在一种商品上,而是表现在其它一系列商品上。用等式表示即:(见课本)

(2)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的优点

第一次把商品价值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第一次真正表明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3)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的缺点。

每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都是不完全的,系列都是不相同的,没有众所公认的一般等价物,从而造成商品交换的困难。

3.一般价值形式

(1)一般价值形式的含义及表示式

一般价值形式就是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用等式表示即:(见课本)

(2)一般价值形式与扩大的价值形式的本质区别:

第一,商品价值的表现是简单的

第二,商品价值的表现是统一的

第三,出现了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并能与其它一切商品直接交换、表现其它一切商品价值的特殊商品

(3)一般价值形式局限性

一般等价物在时间上不固定,在地区间不统一,不利于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

4.货币形式

(1)货币形式的含义及表示式

货币形式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用一种特殊的商品即贵金属来表现的价值形式。其等式式:(见课本)

(2)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的区别

一般等价物固定在一种特殊商品上,最后固定在贵金属黄金或白银上。

(3)金银等贵金属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原因

首先是因为它们也是商品,具有价值;其次是因为它们的自然属性最适合充当货币材料。(三)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1.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后结果。

2.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的经济关系

3.货币产生后,商品内在矛盾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

如何理解马克思指出的“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一)价值尺度

1.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就是以货币为尺度来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2.货币之所以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

3.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观念的或想象货币,不是现实的货币

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结果是把商品价值表现为价格

(1)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2)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3)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5.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要求具有价格标准

(1)什么是价格标准

价格标准是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

(2)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区别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而作为价格标准是衡量货币本身大小的。

(二)流通手段

1.流通手段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

2.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的或现象的货币。

3.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关系

4.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的具体形式

金银条块、铸币、纸币

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或货币符号,只能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5.影响一定时期内社会所需货币量的因素

待售商品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6.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内社会所需货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即: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

货币流通速度

7.纸币流通规律: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或者说,只限于由货币流通规律所决定的金属货币需要量。

8.通货膨胀的概念

由于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叫做通货膨胀。

9.流通手段职能造成买卖脱节、产生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三)贮藏手段

1.贮藏手段的含义。

2.执行储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或金银制品

3.贮藏手段的作用:能够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起货币“储水池”的作用。

(四)支付手段

1.支付手段是用货币清偿债务、交纳赋税或欠款的职能。

2支付手段经使济危机形式上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

3.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会引起货币流通规律的变化

(五)世界货币

1.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2.世界货币的作用是平衡国际贸易差额:购买别国商品;作为社会一般财富的代表支付赔款等。

3.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第三节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一)价格作为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不仅以价值为基础,还受供求关系影响

(二)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三)价格偏离价值不是对价值规律的破坏与否定,而是价值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三、价值规律在以所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2、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矛盾范文5

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的阐述了商品拜物教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在私有制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掩盖了。而商品拜物教的产生根源是从商品形态、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三个方面来分析的。商品拜物教的发展形态包括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

关键词: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价值形态

目前,人们对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的研究虽然很详尽,但是由于商品拜物教理论是伴随着《资本论》始终的,所以我们应该继续深入的对商品拜物教进行研究。有了对商品拜物教的准确认识才能有助于我们研究《资本论》及其影响。在《资本论》的第一章中商品拜物教理论被单独列出来,由此可见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重视程度。在这一节中,马克思深入分析了商品形式本身、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对商品拜物教产生的重要作用。并且通过分析揭示了价值的本质,充分体现了劳动价值论的精华。

一、商品拜物教的内涵

马克思借用光线对视神经的刺激的物理实例引出对商品拜物教的含义,他指出“商品形态及表示商品形态的劳动生产物间的价值关系,是和劳动生产物的物理性及由此产生的物的关系,绝对没有关系了。那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在人看来,这种关系,居然幻想成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了。所以,如果我们要找一个譬喻,我们必须逃入宗教世界的幻境中去。在宗教世界的幻境中,人脑的生产物好像是赋有生命、而互相发生关系,并与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物一样。在商品界里,由人手造的生产物也是这样。我把这个叫做拜物教。”①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所谓商品拜物教就是本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却被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所掩盖,人们对这种虚幻的形式的崇拜就产生了商品拜物教。商品拜物教无疑是研究商品的,马克思把商品拜物教放到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和价值形态之后来研究,就更证明了商品拜物教与商品价值形态的关系。而所谓的价值形态就是人们交换商品时的形态,简单来说就是货币形态,这种形态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进行了交换。交换必然产生商品与商品之间的种种社会关系,正是人们生产出来的商品与商品之间的社会关系,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使商品产生了一种看似很神秘的性质,所以产生了人们对于商品的崇拜。从商品拜物教的本质上来看,人们所崇拜的并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崇拜这种商品给人们带来的东西,因为人们通过商品的交换才能获得自己需要的商品,也正是因为有商品拜物教,人们才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获得更多商品所带来的东西,而不断地制造商品。因此创造了丰富的社会财富,增加了劳动的生产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商品拜物教就成为了资本主义强大的动力。

二、商品拜物教产生根源

马克思明确的指出商品谜一样的性质既不是来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也不是来源于其价值内容,而是从商品形式本身产生的,劳动产品通过交换而取得了商品形式。所以商品形式本身就是产生商品拜物教的根源之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论述过其中包括的三种情况。首先,人类的各种具体劳动必须转化为质上同一的抽象劳动。这种劳动的同一性,又必须通过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表现出来,所以人类劳动就表现为价值,才使人们难于看到本质。正如马克思说过的:“人类劳动的平等性,具体表现为劳动生产物的相等的价值对象性。”②其次,生产商品所支出的劳动力消耗本来应该用劳动时间计算的,但是商品经过交换之后,就采取价值量来代替。也就是用商品价值量代替了产品的劳动量,所以马克思指出:“人类劳动力的支出,由时间计算的,则表现为劳动生产物的价值量。”③再次,生产劳动产品的生产者用自己的劳动产品进行交换,表现的应该是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但是这种社会关系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表现。所以,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被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掩盖,人们才看不到其本质而使商品产生了一种神秘性质。马克思认为:“生产者的关系――他们的劳动的社会性质,就是在这种关系上成立的――又表现为劳动生产物的社会关系。”④

商品形态之所以会产生商品拜物教观念,马克思认为这是由于商品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马克思指出:“商品形态所以有神秘性,只因为在这个形态内,人们把人类劳动的社会性质,看成了劳动生产物自身的对象性质,看成了劳动生产物的社会的自然性质;从而,生产者对总劳动的社会关系,被认为是生产者外界诸对象物间的社会关系。”⑤这就是说生产者按照自己的意愿生产产品,不管生产什么都是生产者自己的事情,所以使劳动具有了私人性质,即为私人劳动。然而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社会中,生产者必须拿出自己的商品来跟他人交换,而且由于社会分工,每个私人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所以,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私人劳动也是社会劳动,也就是说生产者的劳动因为具有了特殊的社会性质所以产生了商品形式,然而商品形式又掩盖了这种特有的社会性质,所以就产生了商品拜物教。

接下来马克思又分析了商品拜物教的来源正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因为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正是产生此矛盾的原因。马克思指出:“私人劳动的复合,形成社会的总劳动。生产者既然是因为互相交换劳动生产物,才有社会接触;所以,他们的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也是在这种交换上显现出来;换言之,私人劳动之成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是因为交换在劳动生产物间并间接在生产者之间,树立了一种生产关系。”⑥商品经济中的基本矛盾就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而产生这个矛盾的原因正是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而且这种特有的社会性质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表现出来。所以,这样又使商品本身具有了一种神秘的性质。另外,马克思把这种私人劳动所具有的社会性质还具有二重性,马克思指出:“从那时起,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在事实上,取得二重的社会性质。一方面,它必须当作某种有用的劳动,来满足某种社会的需要,从而,在自然发生的社会分工体系中,当作总劳动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所以能满足生产者的复杂的需要,仅因为每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皆能与他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从而与他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等。”⑦这二重性简单来说就是私人劳动的有用性和可交换性,就是说这种私人劳动生产出来的商品需要对他人具有使用价值,从而使它和其他商品在相同的质上相交换,在量上相比较。但是由于这种二重性质不能被生产者所察觉,单单看到交换时的商品的表现形式,而不能看到本质,所以使私人劳动所具有的社会性质被掩盖了,由此产生了商品拜物教。这也是产生商品拜物教最根本的原因。

这三种商品拜物教来源是相互补充、相互佐证的。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是产生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的主要原因,而商品形式的产生又是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而又对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产生反作用而产生商品拜物教。因此,商品形式只是商品拜物教的直接来源,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以及商品的劳动的特有的社会性质,才是商品拜物教产生的最根本的来源。

三、商品拜物教的发展形态

商品经济是商品拜物教存在的必然条件,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带来了商品拜物教发展的不同形态,商品拜物教的发展形态包括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商品拜物教不断发展,也使其自身的形态不断地发生改变。人们通过商品之间的交换,发现了一种特殊商品,这种商品就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产生货币以后,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又一次被掩盖了,商品与商品之间的交换转变成了商品与货币之间的交换,货币成为了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货币除了可以购买一切普通商品,还可以购买人类认为所有可以出卖的东西,有了货币人们产生了货币可以购买一切包括人们的身份、地位、名誉和良心的错觉。谁占有的货币越多,谁的财富也越多,从而谁的权力也就越大。人们也因此对货币产生了与商品本身相同的一种幻觉,认为它也具有了神秘的性质,因此商品拜物教就发展成了货币拜物教。关于货币拜物教马克思认为货币形式作为商品的发展形式,用商品的形式掩盖了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而没有把它们揭示出来。货币拜物教其实就是商品拜物教,只是用货币代替了商品,只不过这个变化使人们更容易发现它。

商品拜物教的另一种发展形态就是资本拜物教,随着时代的发展,商品经济同时发展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货币也转化为资本,货币拜物教也必然发展为资本拜物教。而资本拜物教是商品拜物教的完成形态,马克思认为,资本价值通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形式预付到生产中,都在产品的价值中体现出来。因此,就使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也具有了某种神秘的性质,剩余价值的起源也因此被掩盖了。所以,资本也具有了一种神秘的性质,让人们以为那些作为资本的生产资料本身能产生出剩余价值,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资本拜物教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生产关系,同时也掩盖了剩余价值、资本的来源。资本拜物教甚至派生了地租拜物教,让人们以为地租是由土地给予的,是自然恩赐的,而看不到其根源决定地租的土地所有权的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而使拜物教发展到了顶峰。

要消除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就需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方式,因此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就成为消除商品拜物教的有效方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对商品、货币和资本的崇拜已经根深蒂固,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商品拜物教一定会被消除。

四、商品拜物教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们研究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对于现阶段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是否存在着商品拜物教,在中国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论。根据改革开放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社会主义社会的某些领域的确存在对商品、货币过分崇拜的问题,而且社会主义公有制也并不是商品拜物教灭亡的必然条件,因为当前中国的经济结构除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外,还包括许多非公有制经济。例如,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因为这些领域非常容易引发人们对商品的崇拜,明白了社会主义也存在商品拜物教之后我们需要研究的就是如何运用商品拜物教理论来指导社会发展,如何克服商品拜物教带来的不利影响。首先,我们要认清商品拜物教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对商品乃至货币顶礼膜拜,不能认清其虚幻的本质,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所掩盖。我们通过对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认清商品本质,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投入自己的力量。其次,我们要通过学习商品拜物教理论,来正确对待商品与货币的关系。商品经济中必然存在商品拜物教,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同于资本主义商品拜物教。社会主义不产生资本,所以货币与商品的关系就尤为重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价值来体现,而货币又是用来反映这种关系的形式。而货币的表现形式在今天来说就是价格,政府需要通过对价格的调控,来保持市场的稳定,为广大人民带来最大的利益。

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在今天仍然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它揭示了价值本质的重要性,它也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补充,在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消灭商品拜物教的不利影响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矛盾范文6

关键词:政府与市场;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F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8-022-09

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极重要组成部分。十报告再次把“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个独立部分提出来,并且明确指出,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指明了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目标。我认为这里包涵着实践经验的新概括,我们应当对此在理论上加以阐释。

邓小平同志说,计划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在今天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下都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社会主义制度下也有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但这绝不是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本质区别。这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体现在政府与市场在国家资源配置上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当前有一些人把市场看作是我国资源配置的根本的和主导的力量,把政府与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弄颠倒了。我认为必须把颠倒了的关系颠倒过来,不然,在贯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工作中会陷入盲目性,给实际工作带来重大损失,甚至有引向改旗易帜邪路的现实危险。

一、计划(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的产生及二者关系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就其本质来说,是所有制关系派生出来的问题。在一个或大或小的集体中,如果生产资源是该集体成员共同所有,他们的共同需要是很清楚的,他们会按照共同需要有计划地配置资源,以满足该集体的各种需要。不管这个集体是一个氏族、一个奴隶主庄园、一个封建主庄园,或一个企业、一个家庭,都必然是如此。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表明了这一点。

1 市场——“看不见的手”

如果生产资料属于分散的私人所有,他们又都处于互相依存的社会分工之中,那么,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都只能通过他们产品的交换,即把产品变为商品,来互相满足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以维系个人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就产生了市场这个事物。市场就是商品生产者交换关系的总和。是私人企业主为私利相互竞争的关系的总和。在这种关系中,人们的各种需要和需要多少,就不可能直接知道,只能通过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间接地了解。如果某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低于其价值,即劳动花费,就表明该商品生产过多,必须对生产要素配置加以调整,分配到那些市场价格高于其价值的商品的生产方面。这样,市场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和方法。亚当·斯密把这种市场关系比喻为“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并没有这样一只独立存在的“手”,它只是私有商品生产者在市场上自发的盲目生产和相互竞争活动,实际存在的只是千百万只私有生产者的“手”,他们获取社会需要信息的唯一来源就是天天波动的市场价格。把这种私有生产者盲目竞争的活动比喻成一只“看不见的手”,是这种关系被物化,马克思把它称作“商品的拜物教”。就象宗教一样,人们把自己的活动的结果看作是由神决定的,拜倒在它面前。亚当·斯密把“看不见的手”称作“全能的神”。当有些人把市场说成是资源配置最优方法时,这同说由“神”、“上帝”来决定同义,实际是在说由分散的私有生产者根据市场价格自发生产是最好的资源配置方式,实际内容是在说由私人生产者为自己私利分散地从事生产是最好的生产方式。因此,对市场作用的评价就是对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生产方式的评价。说市场最能高效率地配置资源,就是说私人企业主分散决策是最有效配置资源方式。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一句话讲得非常明确,他攻击奥巴马的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时说,我深知私营企业才能带领美国走出目前我们所处的经济局面,“你们比政府更能花好自己的钱”。…这就是为什么资产阶级崇尚市场的根源,布什的话是在重复亚当·斯密的信条。它最明白不过地说明了,崇尚市场实质就是崇尚私有制。不过布什忘记了时代已经变化,斯密当时崇尚自由主义市场是符合实际的,是正确的。可是,当前已经进入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正是垄断资本企业主按自己的意志花钱,导致了当前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自发的市场盲目竞争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过巨大作用是确实的。追逐私利激励着企业主的活力,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调节着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尽管经历着不断的震荡,但毕竟实现着全社会的共同利益。这是当时唯一可能的,也是最好的资源配置方式。这正是为什么市场被赋予了“神”一般的作用的原因。

2 市场与政府:“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

资本主义国家为挽救市场盲目性产生的负面效应,都不得不违背意愿地采取国家干预的措施,从这里可以看出,所说的“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之间的关系。这两只“手”有一个很大的区别,“看不见的手”并不是实在的有形存在,它没有任何自然的物质存在,它的存在纯粹是社会的,是一种社会关系,是私人生产者为私利的市场竞争关系的总体。如果说有具体存在的话,那就是分散的私人企业主的“手”,除此,它没有别的现实存在形态。斯密用“看不见的手”来表达这种自发竞争的关系,会给人一种幻觉,似乎有一个实在的手存在,像宗教中那样泥塑神像显示它确实存在,人们拜倒在它面前。与“看不见的手”不同,“看得见的手”,是指代表全社会的共同利益的国家机构——政府,这是一种实际的物质存在,看得见,摸得着的。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源配置上,“看不见的手”是基础性的,资产阶级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则是“看不见的手”的卫护者。正是由于政府的保护,市场这只手才得以发挥资源配置的正面作用。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法规,像财产法、契约合同法、物权法、劳动法、工厂法、竞争法等游戏规则,以及完成那些私人企业主不愿做和做不了的生产职能,例如,初期修建铁路等活动。正是由于存在政府的保驾护航,才使这种分散的生产过程得以维持,使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负面作用不至于在私人生产者的相互厮杀中导致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所以,“看不见的手”一开始就是在“看得见的手”的呵护下才得以发挥其配置资源的正面作用的。正如诺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说,市场“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就不能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矛盾统一体

1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矛盾

(1)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即全社会的生产资料属于全社会成员共同所有和共同支配,目的是为了全社会所有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及其全面发展。而市场经济则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生产目的是为了私人利益。私人生产者只是为了其私人利益,小商品生产者是为了个人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从事生产活动。

(2)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全社会生产摆脱了分散的私人生产者的盲目性支配,是按照预定的目标有计划地配置全社会资源为实现共同目的服务。私有制则决定了生产的动机和目的只能是由各个私人自发地进行,全社会生产资料在不同生产领域的合理配置只能借助于市场价格波动间接告诉私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这个过程不是平稳地进行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经济震荡和破坏,会有生产者的失败与成功、企业的兴起与破产、产品的不足与过剩,总之,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全社会生产过程的均衡只能经历着不断的混乱才能得到实现。

(3)分配关系方面,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人们只是以个人的劳动参与生产过程,所以,个人消费品分配只能是按每个人投人的劳动量,在社会总产品中对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扣除后,其余部分实行按劳分配。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之间的最核心的利益关系。

在商品经济中,人们的分配关系是按照该私人生产者在生产某种商品所花费的劳动量创造的价值来交换,即等价交换,通过这种交换每个生产者获得与本人劳动所创造价值量相等的价值。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不是劳动者本身实际上花费的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社会平均的劳动时间。所以,从分配关系上看,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与商品生产中按价值分配,有着本质的区别,体现着两种本质不同的所有制关系和经济利益关系。按劳分配只能是公有制范围内才会产生的分配关系;按形成的价值分配(等价交换)则体现着私有制关系,它承认生产资料私有者获得由握有更优良的生产条件获取相应利益的权利。

2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以上分析表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不能是机械式地拼装,而是一种有机结合。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处在社会分工中私有制的产物,它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对立的。但是,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它们都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但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一般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者个人的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则是把货币转化为资本以无偿占有他人的剩余劳动为基础。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由按价值交换转化为按生产价格交换,解决了资本主义经济与一般商品经济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实现了资本主义与一般商品经济的有机统一,构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利用市场这种手段、方法为资本增殖服务。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一般市场经济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必须得到解决,二者才能构成有机整体,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矛盾解决的途径是:(1)从所有制方面看,那就是公有制企业(国有企业)转变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这实际上就是模拟私有制企业的经营方式,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在竞争的自发市场上从事经营,让他们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2)从生产经营方面来看,企业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自己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并获得盈利。与私有制企业不同的在于,国有企业必须遵循政府依据科学发展观制定的发展规划从事经营活动,把实现规划作为根本目标。如果某种活动背离了规划目标则不能做,应自觉地接受政府的宏观调控,校正自己的经营方向。这样,就保证了整个国民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3)从分配方面来看,为了使社会主义公有制与一般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必须解决按劳分配关系与等价交换关系之间的矛盾,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按价值交换(实际上是按生产价格交换)的结果转化为按劳分配关系,剔出由于生产资料优良带来的同样劳动不能得到同样收入的因素。这是通过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政府的税收等方法加以调节。

解决了以上矛盾,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一般市场经济的矛盾就会得到解决,才能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所要求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内容就是正确解决好上述矛盾。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矛盾统一体中谁是矛盾主要方面?

指出,任何一个矛盾体中,“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对矛盾,哪一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一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呢?首先从基本理论上谈谈社会主义与政府规划、计划的关系。

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公有制之所以必然要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因为市场的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愈来愈带来对生产力的巨大破坏。马克思认为自觉地有计划组织社会生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点,他说:问题的争论在于,“构成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实质的供求规律的盲目统治和构成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实质的由社会预见指导社会生产。”由社会预见指导,当然就是指代表全社会利益的政府制定的规划的指导和引导。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将实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由国家代表全社会有计划地分配资源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更高级的形式。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设实践中,其领导人斯大林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不过,在实践中,由于缺乏经验,没有考虑从现实生产力状况出发,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在组织社会生产时,完全摒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奢望在条件尚不具备时,建立高度集中的全面的计划经济体制。尽管其有计划经济发展和全国一盘棋的指导思想的优越性得到了发挥,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由于超越了现实的客观条件,完全否定了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大大挫伤了基本生产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问题日益积累,造成经济效益日趋低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日趋下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受到极大的影响。

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在经济建设方面基本是继承苏联时期的计划体制,不过也逐渐开始思考苏联计划体制过于集中的缺点问题,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指出了苏联体制的缺陷。在这一基础上,邓小平对此进行了全面思考。

到1979年代末,形成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问题的全面认识。这包括:不能说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应注意到,邓小平在谈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论述非常严谨,这表现在他没有否定计划经济的优越性,且明确地指明了市场经济只是社会主义利用的一种方法、手段。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邓小平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社会主义公有制当然是主要的矛盾方面,市场经济是次要的矛盾方面。

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由于市场经济有着它固有的缺陷,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应已经极大提高了的社会生产力状况,其破坏性也愈来愈严重。更为关键的因素是,由于全世界的资源状况日益紧张,生态状况日趋恶化,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这在上个世纪还是不太明显的矛盾,现在解决它已成为全世界迫在眉睫的紧急任务。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我国反映这种客观现实的理论成果就是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里准确表述了科学发展观形成、实践和理论根据。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是因为它依据了马克思的构成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实质是由社会预见指导社会生产。所说的中国实际,就是指自觉贯彻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和迫切要求,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时代特征是指与上世纪前一时期不同,当前资源紧张、环境破坏的状况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现实,要求必须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如任社会生产继续盲目扩大生产,将直接造成毁灭性后果。

为了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十报告明确地指出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依照市场规律行事,就不可能利用市场机制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服务。重要的是十强调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有很强的针对性。例如,当前理论界和媒体的一种主流观点认为,“现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是市场,计划是弥补市场缺陷的必要手段。”这种理解和表述显然不适应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为为了保证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在资源配置上最根本的不能是依靠市场的自发性,而必须是对整个经济的有科学预见的计划的引导和强有力的实施。这只能靠发挥代表全社会利益的政府的指导作用。当然,在资源配置的大的目标和方向确定后,具体贯彻实施时,在现阶段还必须重视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和一定范围的调节作用,以有利于整体目标的实现。

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有经济发展模式,是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根本区别所在。把政府的管理经济的职能只归结为弥补市场的缺陷,这显然是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弄颠倒了。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特征。我们不应该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当作市场经济一般,更不能把它当作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四、把颠倒了的关系颠倒过来

尽管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在我们看来是很清楚的,但是,从理论界的状况看,不少人把二者的基本关系颠倒了,模糊了改革的主要方向,进而也就不能提出真正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他们没有真正理解邓小平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思想,错误地理解了经济体制的实质,没有把改革看作是一种创新,是创造一种新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管理经济的模式,而是理解为要在中国“复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在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体制解释上,很多人只是抽象地说这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但不明确这是怎样一种结合和对二者的地位做准确的规定。实际上存在着多元的解释。比较典型的一种说法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这里把二者的结合说成是社会主义优越性与市场经济有效性的结合。还有一种说法与此类似:社会主义解决公平问题,市场解决效率问题。这些说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都是不能成立。其一,表面上看起来这里似乎是在肯定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实际上否定了它的根本优越性,即它能按科学预见有计划地配置资源,以及全国一盘棋的巨大优越性。其二,把公平与效率分摊到不同的两个制度上的观点,是一种在理论上很幼稚的想法。任何一个历史上存在的社会经济制度,都必然是公平与效率的结合。如果一个制度只是有公平而无效率,这样的制度必将被抛弃,不可能存在;另外,现实也不可能存在一种只是有效率而无公平的制度,试想,如果没有等价交换这种公平关系,市场能会有效率吗?哪种公平关系更优越,就看哪种类型的公平关系更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

混淆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另一个表现是论述中采取折衷主义态度。例如,有位理论工作者说:“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两个方面相互适应的过程。公有制要适应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则要适应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这样,就能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这种不分主次、不指明谁是起主导作用,只是抽象地讲二者“相结合”、“相互适应”,没有指明这种相结合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当作手段、方法来利用。这种抽象表述显然同样不符合邓小平关于是社会主义利用市场经济发展自己的观点。当然,要利用市场,必须尊重市场规律,但从根本关系上说,二者不是“相互适应的过程”,而是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作为手段为自己发展生产力服务的过程。市场机制必须服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目标,不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则必须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中校正。

另一种不正确看法是颠倒了主次矛盾,把市场作用看作是根本的,国家计划只看作是弥补市场缺陷,这种观点在理论界很为流行。实际上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也是今天美国经济的发展模式。由于一些人在理论上没有搞清楚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关系,所以,无意地在照搬资本主义社会的模式,并把它当作我们改革是否到位的尺度。这表明,在这些人的思想里,没有建立起创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信念,缺乏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被西方模式所迷惑。十报告强调指出:“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在敲警钟。如果我们的改革沿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走的话,将有发生改旗易帜的现实危险。

还有一种倾向就是美化市场。一位记者在报道广东的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时,要求“缔造小政府、大社会、好市场。”报道别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归根结底依赖于一个‘好市场’。”这里的“好市场”是指他们幻想的“理想”的市场,只有激励市场主体活力、配置资源的正面作用而没有必然导致一些企业破产、比例失调、危机、失业、假冒伪劣频出的负面作用。企望“好的市场”实际上就是企望有好的不追求私利的企业主。这显然是不了解市场本来意义的表现。追求私利的企业主的活动,没有好和坏的区别。在我国现阶段,私有企业主追求私利的生产活动有积极的一面,我们要鼓励支持其发展。但他的逐利性、盲目性也必然与这种积极方面同时并存。去掉“坏”的方面;也就没有了“好”的方面。只要“好”的,不要“坏”的,那也就不存在市场。真实的市场就是无数为私人利益的生产者互相竞争抢夺利润制高点的关系总体。把我们的改革建立在出现一个“好市场”虚幻的假定上是非常危险的,用它来指导实践必然会贻误经济的健康发展。

正确的思想应当是,不去幻想、期待一个“好市场”,而应当是探索怎样“把市场利用好”。怎样才能利用好呢?那就要通过加强政府运用规划和其他必要措施,尊重市场规律,扼制市场中的消极因素,支持它的正面作用。期待“好市场”只能是信教者的祈祷。

我国有些人执意否定政府对市场管理的必要性,由于对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迷恋和受到现代西方经济学话语的影响,出现了对政府的经济职能妖魔化的倾向。有位教授这样说:“政府日益强化的资源配置权力和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强化了寻租活动的制度基础,使腐败迅速蔓延和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一旦进入政府主导的路径,既得利益者会使‘半统制、半市场’的经济体制向国家资本主义乃至权贵资本主义蜕变。这里把一盆子脏水一股脑地都泼到政府管理经济体制上,而不顾这些丑恶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他眼睛里,政府制定国民经济科学发展规划指导和组织经济社会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作用都是不存在和不正确的。这种敌视政府经济作用的思想继承了资产阶级的观点。美国开国时期的一位资产阶级民主派代表——时任美国的总统杰弗逊就把国家看作是“狼”,主张绝不允许它进入私人企业主“羊群”。

我们知道,马克思认为建立公有制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盲目统治,进步到由社会预见指导社会生产,按照现代科学要求,自觉地有计划地发展经济。这里所说的社会预见指导,是指社会在取得社会革命胜利后的一定阶段上,当国家还必须存在的条件下,国家就是全社会利益的有形代表,恩格斯明确指出,这时,国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对物的管理和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后,政府的最重要的职能就是管理经济,领导经济的发展。这里根本谈不到出现国家资本主义。

否定我们国家、政府的管理经济的职能的观点至今还很有影响,这与十报告精神不符合。十报告要求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发挥政府什么作用呢?一些人往往把政府职能局限在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他们说:“当前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一方面需要弱化政府在微观方面的一些管理职能,从不该管的领域退出来,让市场真正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强化政府在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的职能,……弥补市场本身具有的不足和缺陷,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需要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制定政策加以弥补。”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印象,是把政府管理组织经济的职能完全取缔,政府的职能只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弥补市场之不足。这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色不见了,科学发展观指导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制定的五年规划的主导作用,都从他们的视野中消失了。这就严重脱离了我国发展经济的现实,对现实资本主义处于严重经济危机中的状况也缺乏研究;思想束缚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中,忽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持这种观点的人的共同缺点。

最后,还有的人提出一些更偏激的观点,即神化市场。有的人今天还在说:“在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比市场经济更好的体制。”这种看法表明,他缺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知识,无视近百年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历史;也没有吸取苏联一步到位的市场化改革的失败事实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实行“华盛顿共识”的惨痛教训。当前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再次陷入长期的经济危机现实,也没有促使他们摆脱迷信市场的观点的束缚。

在十开会前后,一些人更为积极推崇市场经济的功能,有人颂扬市场经济能力说:“市场经济的魅力就在于符合人类本性,有着超越政府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照此理解,市场经济是符合人类自私自利的本性的。但是,既然它是建立在追求私利的基础上,那就必然包含着侵占他人利益的追求。在市场上,每一个私有生产者都在追求占有更大的市场,你死我活的争夺市场的残酷竞争不也是符合人类本性吗?真实的市场绝不像那些把它抽象理想化的人所想象的具有田园诗般的情景。

有的人说,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就应当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设置政府职能部门,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少干预就是真正尊重市场规律。这意思就是,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取消制定国家长远和近期发展规划职能,并组织贯彻和实施的部门。他们对十报告所说的“更加尊重市场规律”解释为“尊重市场规律就是政府少干预”,要“无为而治”。很明显,这些看法是不符合我们国家自己的实践经验,它只是对西方模式的复写。十七大报告明确的指出:“完善国家规划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这里明确指明了我们国家的宏观调控的特点,即它必须以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为导向,而不是以自发的市场为导向。持上述观点的人与党的大政方针已经背离很远了。

五、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可以称作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不过计划只是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之一,它还含有许多其他的职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主要职能应当是管理经济,而不是放弃对经济的管理,其他方面的管理职能都是为管理好经济服务的。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2013年1月5日,同志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要遵循十报告所强调的,我们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彻底摆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影响,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话语权束缚中解放出来,进而创新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模式。

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是利用来发展经济的手段、方法的观点,是指导我们沿着正确方向进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理论依据。在利用市场上,主体当然是社会主义的国家、政府,削弱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的道路不是社会主义道路。当然,不当地对市场进行过多的干预必须坚决制止,这也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但决不能用一些实践中政府工作上存在的缺陷,从根本上反对政府管理经济,要求削弱、取消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

从总体上说,在当前的状况下,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首先应当明确加强政府对经济发展过程的管理的重要性。政府对经济发展最关键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功能,是市场根本不具备的。十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包括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些对国民经济发展最有决定意义的工作,都是依赖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才能实现的。

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本身及其需要,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和他们发展的需要。这一目的只能依靠代表全社会利益的政府统一组织和管理来引导分散的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去实现。这个根本目的不可能由市场提出和主动贯彻,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使撇开私营企业(它们的唯一目的是利润),就以国有企业来说,也不可能把最大限度满足全社会需要作为经营的直接目的,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国有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它的直接目的也是获得盈利,这是国家赋予它的任务。由谁来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呢?只能是政府。政府通过对全国生产力数量的较全面的掌握,依据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制定长期、短期的经济发展规划和计划,确定积累与消费的正确比例,正确处理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确定一定时期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据此在对全国资源的现状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基本的发展战略和恰当的资源配置规划。依据经济发展规律制定长远规划并通过必要的手段措施组织实施,是社会主义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最根本的特点。

关于这一点,西方一些政治家、经济学家看得很清楚。一位美国学者对中国模式与美国模式进行了比较,他说,2008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得“美国模式……陷于困境”,“西方国家领导人、决策者和记者质疑自己的制度是否已经失败”,“在中国模式中,北京政府保持着对经济的高度控制,但它又没有重新回到社会主义(指原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开放了本国经济,但也确保政府控制战略行业,精选商界获胜者,通过动用国有资金决定投资,并推动银行支持国家龙头企业。”美国《新观察系列》的主编加德尔斯说:“中国非常擅长达到共识、统一目标和执行长期政策,……美国已经从工业社会过渡到消费主义社会,短期效应凌驾于一切之上,催生追逐短期利益的行为,市场、政治和媒体无一例外。……我们需要进一步达成共识和长远的眼光。”这里讲的美国模式的缺陷正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

2 政府制定规划自觉地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并根据全局的发展状况,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这是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所起的根本的重要功能。当前,必须强化这方面的职能,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目标,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依据政府的经济规划,不断增强基础保障能力,过去五年(2008~2012年),在持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两年新增投资4万亿元,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基础建设,新增铁路里程1.9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8951公里,新增公路60.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2万公里。如果依靠市场配置资源,这些基本建设都是不可能够实现的。另外,政府有力地组织和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把生态文明理念和节能减排行动贯彻到经济结构调整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 政府还要在组织经济发展中,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正义,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坚持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发挥政府的作用,这些方面也是难以实现的。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重要的是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解决产能过剩、核心技术缺乏、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解决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要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里所讲的“引导”工作就是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但是,产业结构很不合理,也就是资源配置方面没达到最优。当前,这一矛盾更加加剧,因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同时并存。产能过剩在多行业凸显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落后。但是应当看到,这一矛盾就其发生原因来说,更多的恰恰在于是市场的盲目性。特别是地方的分散的经济决策,由于其有更大的财力,因而大大强化了市场的盲目性。这表明,对全局性的优化整体资源配置的重要工作,正是政府的职能,要加强政府的组织职能,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建立健全淘汰落后产能的长效机制,确保按期实现淘汰落后产能的各项目标。十要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在发挥作用时应当像钢铁般的坚硬,增强政府的执行力,不能像胶泥那样可以随意拿捏。

有人提出产能过剩这个矛盾应主要靠市场来解决,通过“发挥市场作用,化解产能过剩”。这是南辕北辙,反其道而行。因为落后的产能所以还能顽强地存在,抵制中央政府的调控并在加深和发展这一矛盾,正是市场盲目性作用的结果,正是因为在当前的市场支配条件下,该产品的市场价格还使该类企业能获利。市场推动了矛盾的尖锐化,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屈从市场盲目力量的支配,以土地优惠、税收优惠等公共资源,引导投资者进入本已过热的投资领域,导致产能过度无序扩张,强化了市场盲目性;一些地方政府追逐局部私利的动机强过政府规划和政策的引导力量,在这种条件下,认为依靠市场调节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当然,不是说在控制落后产能方面市场毫无作用。但指导思想必须改变,必须把市场作为可利用的手段、方法,使其服从政府规划的要求,政府可以利用一些市场方法,例如价格杠杆,迫使那些企业或改进技术、提高产品档次,或退出该领域,进入更符合资源配置优化的领域。一些人主张政府绝对不能干预微观经济,这是缺乏起码实事求是精神,是被对市场作用的盲目迷信蒙住了眼睛。

上述情况充分表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不对市场经济正确利用,没有政府的强有力的引导和控制,我们就不可能实现把经济转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就会发生极大的混乱,浪费大量的可贵资源,延缓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