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分量法的基本原理范例6篇

对称分量法的基本原理

对称分量法的基本原理范文1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杨振宁随家几经折,迁入内地昆明,1938年他高中二年级时考入西南联大,得到许多良师的教诲,开始对物理学产生兴趣。在吴大猷指导下,他完成了关于群论及分子光谱的学士论文。这段工作引起他对对称性特别的兴趣。其后,跟王竹溪做的硕士论文涉及的统计力学,也成为他以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1945年杨振宁赴美进入其父曾就读的母校——加哥大学,三年后获物理博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他接触到许多世界第一流的物理学家。其著名者有论文主任泰勒(Teller),和一代大师费米(Fermi)。1948年他与费米提出π介子是质子及反质子束缚态的可能性,开研究粒子内部结构之先河。

1949年,杨振宁应奥本海默(Oppenheimer)邀请,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研究工作,不久升为教授。1954年他与米尔斯(Mills)发表的规范场理论,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作,不但成为今日物理理论的基石,并且在相对论及纯数学方面也有重大意义。

1956年他与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次年获诺贝尔奖。从1966年至今,杨振宁主持纽约石溪州立大学的理论物理研究所。

1986年,杨振宁南开数学研究所参观,并与该所所长著名数学家陈省身一道创立了南开数学所理论物理研究室,具体指导量子可积系统的研究。笔者有幸在该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期间,深感杨先生思想的博大精深,对他那种朴实无华的科研作风敬佩不已,下面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简单介绍杨振宁的科学哲学思想。

一、爱憎决定风格

“在每一个有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一个人的爱憎,加上他的能力、脾气和机遇,决定了他的风格,而这种风格转过来又决定他的贡献。”①杨振宁在解释他的这段话时说,物理学是一门客观地研究物质世界的学问,然而物质世界具有结构,而一个人对这些结构的洞察力,对这些结构的某种特点的喜爱,某些特点的憎厌,正是他形成自己风格的要素。因此,爱憎和风格之于科学研究,就象它们对文学艺术一样至关重要。杨振宁对物理学的爱憎基本上是1938年至1944年在昆明当学生时形成的。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为了取得学士学位,杨振宁跟吴大猷做了有关群论和分子光谱方面的论文,接触了群论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他读了狄克逊的一本名为《现代代数理论》的小书,从中学到了群表示理论。这一优美而又有巨大动力的理论,使杨振宁认识到群论的无以伦比的美妙和力量。从而激发起对于对称性原理的兴趣。而从群论到对称性原理上所得到的物理学与数学的结论,又对杨振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后杨振宁在清华研究院,在王竹溪先生指导之下写作关于有序——无序转变的论文,对相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1951年以后,他在统计力学、多体问题等方面写过许多文章,至今对这方面的工作仍很感兴趣,由他指导的南开数学理论物理室主要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杨振宁强调,“学一个东西不仅是要学到一些知识,学到技术上的特别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对它的意义有一些了解,有一些欣赏,假如一个人在学了量子力学以后,他不觉得其中有的东西是重要的,有的东西是美妙的,有的东西是值得跟别人辩论得面红耳赤而不放手的,那么,他对这个东西并没有学进去,而只是学了很多可以参加考试得到好分数的知识,这不是真正做学问的精神,他没有把问题里面基本的价值掌握住”。②学一个学科,不只是物理学,不但是掌握这些知识、定理和公理,更要掌握这些知识、定理和公理的意义、精神及其重要性,等到你觉得这些重要到一定程度时,你才是真正地把这些东西吸收进去了。

一个人喜欢考虑什么问题,喜欢用什么方法来考虑,这都是通过训练得出的思想方法,也就是爱憎决定了科学研究的风格。

二、传统与科研

杨振宁认为文化传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西方和东方的文化传统的确大不一样。中国的传统,重视每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从小就讲先天下之忧而忧。相反地在西方这种观点非常少,甚至不存在,可是我们看到,西方传统也可以产生出灿烂的文化。在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学物理和方法了不同。

美国学物理的方法与中国学物理和方法不一样。中国学物理的方法是演绎法,先有许多定理,然后进行推演;美国对物理的了解是从现象出发,物理定理是从现象中归纳出来的,是归纳法。演绎法是学考试的人用的方法;归纳法是做学问的办法。做学问的人从自己的具体工作分析中抽象出定理来,这样所注意的就是那些与现象接近的东西。另外,最重要的就是科研方向的问题。杨振宁向吴大猷学了分子光谱学与群论之间的关系,学的方法主要是演绎法:是从数学推演到物理的方法;泰勒所注意的是归纳法,它要从物理现象引导出数学的表示,杨振宁从泰勒那里学到了这种思想方法,获益非浅。因为归纳法的起点是物理现象,从这个方向出发不易陷入“泥坑”。在当时芝加哥大学的研究气氛中,杨振宁接触到一些最可能有发展的研究方向,这是十分幸运的。在联大,杨振宁有了一个扎实的根基,学了推演法,到了芝加哥,受到新的启发,学了归纳法,掌握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两个地方的教育都对杨振宁的工作有决定性的作用。40年代末、50年代初,物理学发展了一个新的领域,这个新的领域是粒子物理学。杨振宁和同时代的物理学家是与这个新领域一同成长的。这个领域到今天,一直有长足的发展,影响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结构的基本认识。这说明如果进入的领域是将来大有发展的,那末他能够做出比较有意义的工作的可能性也较大。这是方向问题,至于方法问题,杨振宁给出了一个很恰当的比喻。他说:“研究物理学好象看一幅很大的画。整个自然界的结构好比这幅画。看这一幅画可以有几种看法。适当的时候应当氢这几种看法结合起来。一是必须在近距离仔细研究,因为这幅画画得很仔细,每一部分都不一样,因此你必须用放大镜仔细研究它的细部。一是你应当在远距离去看它,你可以看到近距离看不到的一种大范围的规律,还有中距离的看法,物理学需要近、中、远三种看法。当然,如果你能一下子就看出远距离所能看到的规律,这当然是大贡献,但是这种可能性很小,甚至不可能。所以必须从近距离开始,总之,知识的流向是由近到中、再到远的,而不是反过来。”③例如,量子力学建立以后,它对哲学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海森伯和薛定谔不是从哲学出发,而是从研究原子光谱出发建立量子力学的。在此我们不难看出,杨教授对哲学与物理学研究关系问题的基本态度。

三、对称性决定相互作用

对称观念有很悠久的历史,远在上古时代,人类就有了对称观念,我们的祖先通过对许多自然现象的接触,渐渐形成了这一观念,这个对称观念的发展对上古的音乐、文学、绘画、雕刻、建筑,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在国内外的一些文物古迹上,随处可见我们祖先对自然现象中的对称性的偏爱。到了有史时代,对称现象在各种艺术的发展中更加显著。对称既然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非常基本的地位,哲学家和科学家便很自然地对之加以广泛的应用。有许多早期用到科学上的对称原理,例如,天文学家开普勒,就曾经想用一些几何的对称来解释太阳系中各行星轨道的直径比例,尽管没有很大的成果,可是它说明科学家很早就对对称性发生了兴趣了。对称在科学界开始产生重要的影响始于19世纪。发展到近代,我们已经知道这个观念是晶体学、分子学、原子学、原子核物理学、化学、粒子物理等现代科学的中心观念。近年来,对称更变成了决定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中心思想。

对称观念对20世纪物理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麦克斯韦公式利用向量的方法,得到了比较简单的表述,可以说是对称原理在物理学中的第一个主要贡献。因为对称原理与方向和向量的关系十分密切,而我们所以能够把那20个方程式写成4个方程式,就是因为这20个方程式含有对称性,把这个对称性很根本地写到方程里面去,就可以写出精而简的方程式。通过方程式的精简,我们才可以把电磁学发展到更基本、更深入的程度。在物理学中对称的第二个重要的用途与晶体的构造有关。晶体结构的对称性,经过许多重要的科学家的努力提炼,形成了空间群的观念,这可以说是对称对于物理学的第二个重要贡献。随着人们对对称的更加深入的认识,物理学家开始用数学上已发展得十分成熟的群的方法来描术对称性,群和连续群的观念把代数、解析与几何连在一起,而通过这许多关系(尤其是解析跟几何的关系)更和粒子现象,以及物理原理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又通过几何这个关键,引进了拓朴的观念,这正是近40年来出现的物理与数学交织在一起的现象。尽管物理学家很早就知道守恒定律,然而直到20世纪初,才有人了解,原来守恒的观念与对称性有密切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发展,人们才知道原来对称性与守恒定律可以说是同一回事。到了本世纪50年代,人们对对称原理又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认识。物理学家发现原来认为的对称并不是绝对的,在某些相互作用下,会有一些纰漏,这些不对称的影响是很小的,不过假若你知道在什么地方发掘的话,你就可以发掘出不对称的现象。关于这方面的第一个实验是关于宇称守恒的。通过这个实验,人们认识到宇称不守恒是弱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特征。对称原理经过了50年代的发展,在物理学中已经占有了一个比以前更加重要的地位,而近年来,进入了深的层次,这个发展起源于规范对称。我们知道,世界上各种不同的基本粒子之间有四种不同的相互作用,叫做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就是力量,因此,各种不同的基本粒子之间,就有四类不同的力量。近20年来,大家认识到这种所有的不同的力量,都是不同的规范场,对称性是决定相互作用的要素。杨先生说:“对称决定相互作用”①。当然,决定相互作用还有其他的中心观念,因为在今天的基本物理中,有很多复杂的困难,要解决这许多困难,必须引进一些跟数学有密切关系的新观念。

注释:

①②杨振宁:《读书教学四十年》,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5年版,第22页,第121页。

对称分量法的基本原理范文2

[关键词]教育改革;集约型教育;势科学;工程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3-0019-03

在势科学与现代教育学理论研究之一到之七中,笔者在势科学理论基础上,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信息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揭示了教育理论逻辑缺失的误导和风险,给出了素质概念的科学定义,阐述了人才素质的形成机制、创新发生的逻辑过程以及如何按照普适性的集约型教育即对称化教育理论营造最大的教育教学信息量和信息势,推动人才的集约型跨越性成长。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具体研究理工类学科如何按照势科学理论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从而实现集约型教育目标。

1 传统理工类教育模式面临的挑战

以往许多理工类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了课程设置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以及教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改革之上,忽略了教学过程最重要的环节——课堂教学的改革,以致使教育改革一定程度上成了“专家改,领导改,而教师不改”,有人甚至形象地叫做“教书的不改,不教书的改”。

现代工程教育的基本矛盾是“知识爆炸而学时有限”:一方面为了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不得不学习更多的新知识,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时代的创新要求不得不继续关注理论基础。目前解决这个矛盾的一般方法是删除基本方程或公式的微元建模及理论推导,用公式或方程及定理或定律的盘点式罗列和堆积编撰教材,使书本几乎变成了手册,而照本宣读的传统教学方式更加剧了学生理解的困难——为了搞清公式或方程的意义,书本内容不是越念越少,而是越念越多,由此使教与学陷入了恶性循环的困境。解决这种教学困境的有效路径,就是要根据势科学理论,按照集约型教育原则,在更加抽象的层次上寻求理工类知识的内在统一性,提炼出某些包含巨大信息量的统摄性概念,从而促进知识的集约型理解,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教学作为信息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不但应有传统教学的知识性和逻辑性,而且必须具有现代教育基于意义理解层次上的形象性、抽象性、统摄性、创新性和挑战性。传统的知识性、逻辑性教学适合以应用知识为主的传统工业社会,而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量的指数增长和产品寿命周期的加速缩短使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因而信息化时代的基本生产实践要求“不是将知识应用于工作中,而是要将知识应用于创新中”。也就是说,面临的工作不是以“应用知识”为主,而是以“应用知识的创新”为主。传统的知识性、专业性、逻辑性教学为传统工业社会培养了大批的贤人志士,是因为传统社会的生产实践是以操作性工作为主的,因而那样的教育教学也符合历史背景。在传统社会的生产实践中,尽管理工类学科门类众多、内容各异,但在以“应用知识”为主的操作性实践中,完全可以实现用什么、学什么——美其名曰“学以致用”。因而各专业及各课程各搭各的台子、各唱各的戏,使本来具有内在统一性的理工类知识被割裂的支离破碎,不能有效地营造教育信息势,因而失去了整体的创新活力。面对一个创新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教育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必须以势科学理论揭示的教育规律为基础,从单纯知识性、逻辑性的教育,转变为能营造教育信息强势的形象性、抽象性、统摄性、创新性和实践性教育。

2 揭示理工知识的内在统一,营造理工科教育的信息强势

按照在势科学基础上提出的集约型教育的基本理论,有效教育的根本路径就是生产最大的教育信息量、营造最大的教育信息势。也就是说,用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将差别巨大的理工类学科各种知识联系起来,是理工类学科教育的根本路径。幸运的是,理工类知识恰恰具有这种内在的统一性。这种内在统一性从知识的逻辑寻源,就是“牛顿定律”(欧姆定律、欧拉方程以及拉格朗日方程和哈密顿原理等都是牛顿定律的不同形式,大工业就是建立在牛顿定律基础上的);从方法的整体统摄,不外乎“线性、叠加、对称、变换及作用量原理”等。

综观高校理工科专业的众多门课程,其内容如此丰富,涉及面如此广泛,不同专业领域之间相距如此遥远,隔行如隔山。然而,当仔细分析、比较时就会发现,“线性”、“叠加”、“对称”、“变换”以及“最小作用原理”等等是如此普遍地出现在各门课程中,它们几乎以一种“知识元素”的功能统领着各门课程。

实际上,学生和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一个难题会使人绞尽脑汁不得其解,但利用“线性、叠加、对称、变换以及最小作用原理”等等往往使人茅塞顿开。例如,当面对的是一个“线性”系统,从而采取了“叠加”的方法;或者观察到了系统的某种“对称性”,就会使解题程序大大简化;或者可以用某种“变换”,进一步改变系统的非对称性和非线性;或者利用“动静法”和“静动法”,还可以分别将运动系统变为静止的处理,以及将静止的系统置于运动中处理;或者从能量的角度去处理问题以及利用“最小作用原理”,则往往会使问题变得更加直截了当;而系统之间存在的类比性和相似性,往往是物质作用的“分形”机制产生的“标度对称”,所以比拟也可以有大大的帮助。“线性”、“叠加”、“对称”、“变换”及“最小作用原理”等概念的普适性,使它们能够将差别巨大的各学科内容统一起来,包含了极大的信息量,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既成为建构各门课程的“知识元素”,又成为统帅各门课程教学的方法论原则。如果教学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方法论原则,则可以将差别巨大的理工科众多知识统一起来,产生巨大的教育信息量,营造强大的教育信息势。

如果把理工知识比作结构复杂的“桁架”的话,那么线性、叠加、对称、变换、最小作用原理及动静法、静动法等,就是构成这些桁架的诸“二力杆”,而数学则是组建这些桁架的“联接件”,它们的每一种不同的组合就构成一种具体的知识。虽然力学(科学)的发展会使旧的“结构”(旧的知识)淘汰,但这些“二力杆”(知识单元或方法)却照样在新的“桁架”(新的知识)之中具有生命力。科学的发展证明,愈具有概括性、抽象性、统摄性、通用性的知识就愈具有生命力;愈具有生命力的知识就愈具有创造性,因为它们具有的信息量更大、信息势更强。摩擦取火的知识早就淘汰了,而起源于同一时期的整数四则运算却一直延用着。数学知识从发明以来就不曾淘汰过,而且在各种学科的发展中发挥着潜在的创造性,就在于数学知识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统摄性和通用性以及数学知识的方法论功能使其具有最大的信息量和最大的信息势。所以,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在这个知识迅速老化和淘汰的年代,抓住“线性、叠加、对称、变换、作用量原理”等这些真正具有生命力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统摄性和通用性的“知识单元”和“方法基因”,贯彻于理工科的教学中,既是一个简化教学过程、解决“知识爆炸和学时有限”矛盾的有效手段,又是一个既教给学生以知识,又教给学生以方法和创新的实际措施,而本质上就是一个有效地生产教育教学信息量,营造教育教学信息势的根本路径,同时也是一种真正的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

就讲课而言,按照势科学理论的集约型教育原理,应该尽可能避免重复书本上的逻辑。逻辑地推导结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无疑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结论的逻辑可靠性以及逻辑分析方法的掌握,应该让学生自己从读书中获得,而教师应该利用讲课的机会建立一套以形象思维和直觉性领悟、直觉性把握为基础的类似于科学发现和研究程序的直观性教学模式来生产更高层次上的信息量、营造更高层次上的信息势。这里的“直观”只有“形象思维”和“直觉”的意思,而没有“直接观察”的意思。形象思维是相对逻辑思维而言,而直觉则是指依靠已有知识经验的凝聚对客观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联系作出敏锐洞察而得到直接理解的思维形式,直觉的特点在于非逻辑性、整体性、直接性和快速性。有效的整体性直觉,实际上是一种跳过逻辑的高度抽象,因而具有最大的信息量和最大的信息势。直觉可分为几何性直觉、物理性直觉和一般性直觉。代数学家经过冗长的计算所达到的一切,几何学家往往即刻可以了解;数学的模型往往十分复杂,而物理的直观意义却深刻而明确;有时对于难以理解的结论(如微分的,集合的等)可以通过某种高度直觉抽象的理想化,使学生能抓住它的本质所在而把握住它。这当然要求教师具有丰富而宽广的知识面,不但要有对本专业知识的深思熟虑,而且要有对各有关学科的总体认识,能综合各种知识,融会贯通。从某种战略意义上讲,需要建立不同层次的认知结构或储存不同层次的知识单元,像计算机模块、子程序一样随时可以调用。

基于势科学基本理论和集约型教育原则,笔者在讲解各门课程的有关内容时,多年来坚持不重复书本的逻辑过程,而采用具有丰富信息量,从而能够营造强大教育信息势的整体性的、综合性的、形象化思维的直觉性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搅拌与分离机械”课程中,讲解自由涡流和强制涡流运动的表面方程时,采用对于双曲面和抛物面的形象化几何直观写出其基本方程,再用具体条件决定有关常数,而不去重复书本的微元化微分法的逻辑过程,使学生更能从几何意义上将问题联系起来营造信息势,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方程;在讲解搅拌机的功率计算时,采用“功=强度因素×容积因素”这样最基本的“单元化”物理直观形式,将差别巨大的“搅拌器剪切量”与“排液量”在功概念的本质意义上联系起来,直接写出功与搅拌器剪切量及排液量的关系,从而得到功率的基本表达式,而不去重复书本复杂的因次分析过程,营造强大的教育信息势,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同时也建立和巩固了相应的功能性知识单元,强化了认知结构;在讲解混合时间的表达式时,采用混合时间与混合液体积及其作用力的时间效应——动量及雷诺数的比例关系,直接写出混合时间方程式,既明了又直观;在讲解流体的连续性方程时,应用“无源系统”质量流率在各方向上的变化总和为零的基本数理知识单元,直接写出连续性方程在柱坐标系下的表达式,而避免了用微元法的复杂逻辑过程,使得概念之间的路径更短、联系更紧,营造的强大教育教学信息势使方程的意义更加明晰;在建立欧拉平衡方程时,应用“力在某方向上的变化率等于该方向上被作用对象的加速度和密度的乘积”,直接得到平衡方程,而不用书本中取微元的办法,在物理意义上将差别巨大的概念联系起来,营造了强大的教学信息势,避免复杂数学推导掩盖最终所得方程的可理解意义。

在“化机力学基础”课程中讲解回转薄壳无力矩理论的基本方程时,考虑径向力和周向力包括各自的曲率半径的影响在代数方程中出现时的对称性,利用“代数对称性”这种更高层次上的抽象知识单元,直接写出回转薄壳无力矩理论的基本方程,更高层次上营造的教学信息势使表达更直观,寓意更深刻。

在“压力容器设计”课程中推导外压圆环的挠度曲线微分方程时,利用与直梁的类比及圆环曲率与受弯矩时弯曲程度的基本直观以及借助某些量纲分析,直接写出圆环的挠度曲线微分方程,不但能得到与使用微元法完全一致的结果,而且显得非常简捷直观,其基本机制就是利用了“直”与“曲”内在具有的差别最大却联系最紧的本质特征,营造了强大的教育教学信息势,使微分方程所表示的意义一目了然:在“材料力学”课程中讲解卡氏定理时,不重复书上的证明过程,从“线性”与“叠加”的基本概念入手,利用系统的线性特征,通过几次叠加直接得到卡氏定理,营造的强大信息势既消除了应用卡氏定理时附加力带来的逻辑矛盾,又使学生对卡氏定理的理解更加透彻。

3 结束语

势科学理论在研究教育过程信息作用的内在机制基础上,填补了现有教育学理论的逻辑缺失,为理工类学科的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可操作路径。基于势科学理论基础上的集约型课堂教学改革是内在的、深层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适合理工类各学科借鉴。每一个教师都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挥和再创造,而且,在明确统一的“生产更多的教育信息量、营造更大的教育信息势”的逻辑概念基础上,为有效地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方法和路径,将调动每一个教师参与改革的热情。按照势科学理论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可以有效地解决“知识爆炸而学时有限”的教育面临的时代困惑并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教育改革只是专家改、领导改,而教师不改的扭曲局面。

参考文件

[1]李德昌,势科学视域中的学习能力与时代创新——势科学与现代教育学理论研究之一[J].教学研究,2009,32(2):5-8.

[2]李德昌,教育信息势与教育教学技术——势科学与现代教育学理论研究之二[J].教学研究,2009,32(4):8-12

[3]李德昌,廖梅.感性与理性的彰显与互动是素质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势科学与现代教育学理论研究之三[J].教学研究,2010,33(2):18-22.

[4]李德昌.教育学理论的逻辑缺失与信息势规正——势科学与现代教育学理论研究之四[J].教学研究,2010,33(5):7-12+20.

[5]李德昌.集约型教育——势科学与现代教育学理论研究之五[J].教学研究,2011,34(1):11-15+27.

[6]李德昌.集约型教育的有效路径是对称化教育——势科学与现代教育学理论研究之六[J].教学研究,2011,34(4):1-5.

[7]李德昌.集约型教育的核心:对称化教育目标及对称化素质——势科学与现代教育学理论研究之七[J].教学研究,2011,34(6):4-7.

[8]李德昌.新经济与创新素质——势科学视角下的教育、管理和创新[M].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166-205.

[9]李德昌.写书与教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2):43-46.

[10]李德昌.活塞杆螺纹部分受力分析[J].压缩机技术,1991,(4):1-4.

[11]李德昌,程光旭.知识创新的内在矛盾和符号逻辑//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过程工业的基石[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93-96.

对称分量法的基本原理范文3

关键词:化学实验基础;课程标准;项目化

一、课程概述

对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新生来说,该课程主要学习目标是实验基础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和基本分离技术,偏重于分析这一块,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实验教学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如油品分析、化学品分析、药物分析和食品分析课程等以及将来从事化工生产操作及质检等工作奠定理论和操作基础。

二、课程理念和思路

该课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行业专家对相关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得出从事化工产品检验与质量管理工作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在课程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将化学实验室规则及常识、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和实验基本分离技术等进行合理整合优化,以实验室为情境,以单个具体实验为项目,突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有机配合,体现实用性、针对性、全面性原则。以工作任务为线索设计项目教学,把工作过程设计成项目学习过程,以工作任务负载知识,在工作情境或模拟情境中开展学习过程。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引领作用,突出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性,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互动交流。通过项目课程的实施提高学生的方法能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个性能力的形成。

三、课程目标

该课程在能力目标主要包括:(1)能完整的填报原始记录与检验报告;(2)能正确洗涤玻璃仪器,取用化学试剂;(3)能对实验中的温度、压力和质量进行正确的测量;能简单使用分析天平、滴定管、容量瓶和移液管;(4)能初步掌握加热、溶解、搅拌、蒸发、沉淀、结晶及过滤等基本操作。该课程的知识目标主要包括:(1)掌握化学实验室规则和各类常识;(2)掌握常见实验仪器的用途;(3)了解体积、质量和压力的测量原理;(4)了解利用重结晶、蒸馏、分馏、萃取以及升华等方法分离提纯混合物的基本原理。该课程的知识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态度;(2)增强学生创新和技术革新的意识;(3)树立学生服务生产、指导生产的意识;(4)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的精神。

四、内容标准

1.课程总体内容。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行业专家对相关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4个平行项目,包括了常用器皿认领和试剂的取用(6课时)、玻璃仪器的洗涤和使用(8课时)、电子天平的称量练习(6课时)以及粗食盐的分离(8课时),每个模块又分为若干任务的模式展开。

2.课程项目具体内容描述。项目一,常用器皿认领和试剂的取用。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能认识常见实验仪器,熟悉实验室环境;能正确的取用各类试剂;能完整的填报原始记录与检验报告。(2)知识目标掌握化学实验室规则和各类常识;掌握试纸、滤纸和化学实验室用水相关知识;掌握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的格式要求;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与用途;掌握不同试剂的取用注意事项。工作任务。对照清单认领仪器,并排放整齐;对五种不同的试剂用不同方法进行取用;完成正规完整的填写实验报告。项目二,玻璃仪器的洗涤和使用。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能正确洗涤多种玻璃仪器(锥形瓶、量筒、烧杯、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能对滴定管、移液管和容量瓶进行正确的操作(使用姿势和操作流程);能对溶液进行加热、溶解、搅拌、转移、定容、移液等操作。(2)知识目标掌握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掌握三种容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溶液加热、溶解、搅拌、转移、定容、移液的操作方法。工作任务。洗涤烧杯、锥形瓶、滴管等实验常用玻璃仪器;洗涤并准备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三种分析容量仪器;将一份水样转移并准确稀释100倍。项目三,电子天平的称量练习。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干燥器和称量瓶;能够正确使用电子天平;能够对固体样品进行直接法、固定质量法和差减法的称量。(2)知识目标掌握电子天平的结构和原理;掌握电子天平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掌握干燥器和称量瓶的使用方法;掌握直接法、固定质量法和差减法的操作方法。工作任务。对5台天平进行检查和校正;对食盐进行固定质量法称量;对碳酸钠进行差减法称量。项目四,粗食盐的分离。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能正确使用酒精灯加热;能配合烧杯、玻棒等器皿,用蒸发溶剂法进行重结晶;能使用布氏漏斗和抽滤瓶进行减压过滤;(4)能通过电子天平最终求出食盐的回收率。(2)知识目标掌握利用过滤、重结晶、蒸馏等方法分离提纯混合物的基本原理;熟悉分馏、萃取、升华、离子交换、色谱法这些分离提纯技术的应用范围;掌握酒精灯、布氏漏斗、抽滤瓶、蒸发皿、分液漏斗等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工作任务。粗食盐的溶解、沉淀和过滤;对滤液进行加热和蒸发;测定食盐的回收率。

五、实施建议

1.教学过程。

1.1教师依据工作任务来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

1.2教师以学习者为主体设计教学结构,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者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者学习信心与成就感。

1.3教师指导学习者完整地完成项目,并将有关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有机融合。

2.考核和评价方面。

2.1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

2.2过程与目标结合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课后作业、模块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采分。

2.3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结合企业实验室实际分析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

2.4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考核。

六、结语

该课程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熟练且规范的掌握每个基本操作,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这就要求实验老师在学生平时操作的规范上作严格的把关。在教学内容的难易上,首先安排一些基本操作及实验技能,在此基础上开设一些能运用到这些实验技能的实验,之后再提高要求。另外,也可以选择开设几个与地方经济建设相关的老师在研项目中的子课题作为实验内容,这样一方面既能提高学生兴趣又能让学生体验到实验的实际成果以及带来的实际价值,更为其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提供有力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王建梅,刘晓薇.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万坚,宋丹丹,涂海洋.实验技术与管理.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2012,29(5):166-167.

[3]王正明,范玉芳.对实践教育内涵的认识与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14,(2):68-71,4.

对称分量法的基本原理范文4

常常处于一种难于解脱的困境与矛盾之中。简单地说,具体表现在:(1)没有同“累计法”平均发展速度相对应的平均增长量的概念和计算公式;(2)对含有负数的时间数列无法进行速度分析;(3)根据平均增长量、“水平法”平均发展速度得出的结论经常与事实相悖。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和引进新的概念与方法,对动态分析的理论基础重新进行考察,以解决上述出现的和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一、动态分析的分类方法

为了论述的方便,在这里把经济时间数列的发展变化称做经济运行。在对经济运行动态考察分析时,以下将采用类似于物理学中考察物体直线运动时的那种处理方法,即首先抛开本文是《经济运行的定量分析与系统分析》课题报告的主要内容,此课题曾荣获国家统计科学研究成果奖,本文有所增删。具体研究对象,把经济时间数列抽象成一个没有质的差别的时间数列。然后在增长量分析中,以逐期增长量为标准;在速度分析中,先把发展速度从标量定义引伸为矢量定义,再以环比发展速度为标准。对经济运行进行分类考察,并给出相应的运动规律。

二、经济运行的增长量分析

在下面的增长量分析中,以逐期增长量为标准,对经济运行的方式进行分类考察,共有三种运行方式:

(一)恒量运行

一个经济时间数列a0,…,an-1,如果它的各期发展水平都相等,这种运行就叫做经济的恒量运行,简称恒量运行。即:

ai=aj(i,j=0,1,…,n-1)(1)

(二)匀增长量运行

一个经济时间数列,如果它的逐期增长量都相等,这种运行就叫做经济的匀增长量运行,简称匀增长量运行(从数学角度看,此时构成一等差数列)。即:

d=ai+1-ai(i=0,1,…,n-1)(2)

或aj=ai+(j-i)d(i,j=0,1,…,n-1)(3)

此时逐期增长量d为一常数。

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a的公式可简化为:

∑aia0+an-1

a=─────(i=0,…n-1)(4)

n2

累计和S的公式可简化为:

n(a0+an-1)

S=─────(5)

2

十分显然,恒量运行就是增长量为0的匀增长量运行,是后者的特殊情形。在公式(3)中,如果令j=n-1,i=0。

an-1-a0

则d=────(6)

n-1

这就是现有经济统计原理中的平均增长量的计算公式,但它仅仅适合于匀增长量运行。而无论恒量运行还是匀增长量运行,其平均增长量就等于逐期增长量,因此,此时没有必要专门讨论其平均增长量。

(三)变增长量运行

一个经济时间数列,如果它的逐期增长量不相等,这种运行就叫做经济的变增长量运行,简称变增长量运行,其逐期增长量是一个变量。经济的恒量运行和匀增长量运行,都是对实际经济运行理想化的抽象,在经济生活一般是不存在的。现实经济生活中,大量的、最为普遍的是变增长量运行,对于这种运行方式,如何说明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的数量呢?假设从a0到an-1有平均增长量d,则d满足下列方程:

(a0+d)+…+(a0+(n-1)d)=∑ai(7)

2∑(ai-a0)

即d=─────(8)

n(n-1)

这种平均增长量计算方法的实质:从发展水平看,是要求各年根据d所推算的累计总和与各年实际所具有的水平总和相一致,见方程(7);从增长量看,是要求各年根据d推算的累计增长量总和与各年实际累计增长量总和相一致。即:

d+2d+…+(n-1)d=∑(ai-a0)(i=1,…,n-1)

十分显然,匀增长量运行就是逐期增长量为常数的变增长量运行,是后者的特殊情形,所以公式(8)才是普遍适用的平均增长量的计算公式。为了区分说明这个平均增长量和现有经济统计原理中的平均增长量之间的实质性差别,把前者定义的叫做“累计法”平均增长量,简称累计平均增长量,而把后者定义的叫做“水平法”平均增长量。

在此,值得说明的是,上述的讨论适用于包含有零值负值的时间数列,无论它们是出现在基期、报告期,还是中间发展水平。

三、发展速度的矢量定义

经济时间数列负值的存在性,迫使人们思考此时的速度分析方法。如何给出一个包含负数时间数列的发展速度呢?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即只要把发展速度从原来的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定义,引伸为现在的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定义,则问题将迎刃而解。即发展速度仍是报告期发展水平和基期水平之比,它是表明社会经济敁发展方向敋和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

报告期水平aj

发展速度q=─────

基期水平a0

下面根据基期a0的正负,分别讨论发展速度q所代表的经济涵义。为使讨论叙述方便起见,不妨假设时间数列代表某企业的利润额。

⒈a0>0,基期盈利。

(1)aj>0,报告期仍盈利,发展速度q>0;此时恰好就是现有统计理论中的发展速度,称为第一类正发展速度,简称发展速度,说明企业在基期与报告期都盈利。它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发展速度。

(2)aj=0,报告期利润额为零,发展速度q=0;称为第一类零发展速度,说明企业由基期的盈利转变为报告期的零利润额。

(3)aj<0,报告期亏损,发展速度q<0;出现负发展速度,称为第一类负发展速度,说明企业由基期的盈利转变为报告期的亏损。

⒉a0<0,基期亏损。

(1)aj>0,报告期盈利,发展速度q<0;也出现负发展速度,称为第二类负发展速度。说明企业由基期的亏损转变为报告期的盈利,同第一类负发展速度的经济含义完全相反。

(2)aj=0,报告期利润额为0,发展速度q=0;称为第二类零发展速度,说明企业由基期的亏损转变为报告期的零利润额。

(3)aj<0,报告期继续亏损,发展速度q>0,称为第二类正发展速度,说明企业在基期与报告期都亏损。此时,仍定义: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四、经济运行的速度分析

在下面的速度分析中,以环比发展速度为标准,对经济运行进行分类考察,共有三种运行方式:

(一)恒量运行

见前,此时发展速度恒为1。

(二)匀发展速度运行

一个经济时间数列,如果它的环比发展速度为正且相等,这种运行就叫做经济的匀发展速度运行,简称匀发展洈速度运行(从数学角度看,此时构成一等比数列)。即:

ai+1

q=──(i=0,1,…,n-1)

ai

或aj=aiqj-i(i,j=0,1,…,n-1)(9)

此时环比发展速度q为一正常数。累计和S的公式可写为:

a0(qn-1)

S=────当q≠1时

q-1

S=na0当q=1时

十分明显,恒量运行就是发展速度为1的匀发展速度运行,是后者的特殊情形。

在公式(9)中,令j=n-1,i=0,则可得:

n-1─an-1

q=──(10)

a0

这就是“水平法”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公式。但明显的是: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它仅仅适用于匀发展速度运行。而匀发展速度运行的平均发展速度就等于环比发展速度,因此,此时没有必要专门讨论其平均发展速度。当然,对于人口(这种具有数学意义上的马尔可夫性──Markov)时间数列,由于往往侧重于考察期未水平,则可例外。

(三)变发展速度运行

一个经济时间数列,如果它的环比发展速度不相等或相等且为负,这种运行就叫做经济的变发展速度运行,简称变发展速度运行。经济的匀发展速度运行,同样是对现实经济运行的理想化抽象,在经济生活中一般是不存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大量的、最为普遍的是变发展速度运行。对于这种运行方式,如何说明在一定时期内每期平均发展变化呢?假设从a0到an-1有平均发展速度x,则x满足下列方程:大家知道,即使对于一个正时间数列,如何简捷、可行地求解它所形成的高次方程(11),都一直成为各国数学家、经济统计学家研究和急待解决的重大难题;更何况现在取消了时间数列为正的限制,其困难将成倍的增加。令人欣喜的是,经过一年多艰辛的探索与努力,笔者已构造出一整套系统解决上述难题的计算技术,并研制出同累计平均增长量相配套可供实际大规模应用的计算机程序。由于笔者准备提供应用软件而不是计算技术,所以在此省略极其复杂的中间过程,仅给出关键性的结论。

定义:一个经济时间数列a0,…,an-1,假设a0≠0。

⒈如果∑ai/a0>0,则称经济时间数列从a0到an-1是同向性的;并且a0>0,称做第一类同向性;a0<0时,称做第二类同向性。相应地分别存在着第一类、第二类正(累计)平均发展速度(其经济涵义参见发展速度,后同)。

⒉如果∑ai/a0=0,则称经济时间数列从a0到an-1处于临界态;并且a0>0,称做第一类(或盈亏)临界态;a0<0时,称做第二类(或亏盈)临界态。相应地分别存在着第一类、第二类零(累计)平均发展速度。

⒊如果∑ai/a0<0,则称经济时间数列从a0到an-1是异向性的;并且a0>0时,称做第一类异向性;a0<0时,称做第二类异向性。(当n为奇数时,需满足一定条件下)相应地分别存在着第一类、第二类负(累计)平均发展速度。

十分明显,这种累计平均发展速度计算方法的实质,是要求各年根据x所推算的累计总和与各年实际所具有的水平总和相一致。

五、动态分析的一些原则

在动态分析中,过去由于采用了“水平法”平均增长量和平均发展速度,导致所推算的累计总和不相等,与实际水平总和也不相等。所以,往往只进行速度分析,而不进行增长量分析和实证分析。然而现在,随着累计平均指标的应用,这些问题与矛盾都将迎刃而解。为了体现动态分析是增长量分析与速度分析的统一有机体,是一种定量化的实证分析方法;同时,也是为了更加完整地说明经济发展变化情况,

结合原有的动态分析理论,明确提出下列一些动态分析的原则。

⒈序时平均数原则:在动态分析中,一般应该给出这一时期的序时平均数,以说明经济的平均发展水平。

⒉增长量原则:一般应该给出这一时期的累计平均增长量,以说明每期平均增长的数量。

⒊基期选择原则:应用累计平均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建立在两根支柱之上的“水平法”的不足,但并没有(也无法彻底)摆脱易受不同的参照基准──基期影响的缺陷。为了更加真实、准确地考察经济发展情况,归纳出以下一些基期原则。

(1)政治原则:在动态分析中,有时以特定的历史时间的经济量做为基期来进行分析,把这种选择方式称为基期的政治原则。例如,以1945年的经济量为基期来考查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情况。

(2)侏儒原则:以某一历史时期中的经济量处于“底谷点”的年份为基期,来考查经济发展情况,从而“跨大”了经济发展速度和增长量。

(3)中庸原则:以某一历史时期中的经济量处于中间水平的年份为基期,以便比较“公正”地考查经济发展情况。

(4)巨人原则:以某一历史时期中的经济量处于“高峰点”的年份为基期来考查经济发展情况,从而“降低”了经济发展速度和增长量。

(5)平均值原则:在对不同经济指标,或对不同企业、地区、部门、国家同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考查时,由于它们可能处于上述不同的基期原则,所以往往把连续三年或五年的简单算术平均数看做是中间一年的值,并以此值为基期,以便比较“公正”地对上述相应指标的发展情况进行考查(由累计法易知,此时不包括基期值推算的累计和等于实际累计和)。

⒋项数的偶数原则:在动态分析中,规定把异向性时间数列考察期的项数取为偶数,以确保此时累计平均发展速度的存在,从而进行速度分析。

六、一些结论

通过以上问题的提出、分类、定义、推导求解、以及计算机软件、实际应用结果和论述,笔者希望可以

得到下述结论:

⒈已建立了一套更加普遍和适用的动态分析的理论框架:在理论上对经济运行进行了分类;界定了累计平均增长量,矢量发展速度;并且系统、简捷、可行地解决了适用于同向性、临界态和异向性时间数列的累计平均增长量、累计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问题。

⒉用累计平均增长量和累计平均发展速度所推算的累计总和相等,且等于实际(水平总和),这就消除了用“水平法”平均增长量和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累计总和与实际水平总和之间的差额,使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体现出经济分析的实证原则和起始于亚当·斯密时代的国民财富的积累原则。

⒊经济的恒量运行、匀增长量运行、匀发展速度运行,都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经济运行方式;而现实经济生活则是变增长量运行、变发展速度运行。如果我们忽视现实经济生活的特征,无视过程的变化而进行分析考察,虽然达到了计算、分析简化的目的,但可能使我们陷入偏离现实的危险;而用偏离现实的分析做基础来指导现实经济生活,将使我们离生活更远!

对称分量法的基本原理范文5

关键词:机械波 超声波 金属探伤 原理基础 探伤方法

超声波是一种比较有强的穿透能,由于超声波能够在绝大多数的介质中进行有效地传播,并且其传播过程中的能量的损失也比较少,而且距离也比较远,穿透性能力高强,在常见的金属材料中,它的穿透能力可达数米。

一、超声波探伤的原理

机械波主要参数有波长、频率和波速。同一波线上相邻两振动相位相同的质点间的距离称为波长,波源或介质中任意一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波正好前进一个波长的距离,常用单位为米(m);频率f:波动过程中,任一给定点在1秒钟内所通过的完整波的个数称为频率,常用单位为赫兹(Hz);波速C:波动中,波在单位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称为波速,常用单位为米,秒(m/s)。次声波、声波和超声波都是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机械波,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它们的区别在主要在于频率不同。频率在20-20000Hz之间的能引起人们听觉的机械波称为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机械波称为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机械波称为超声波。方向性好:超声波是频率很高、波长很短的机械波,在无损探伤中使用的波长为毫米级;超声波象光波一样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可以定向发射,易于在被检材料中发现缺陷。能量高:由于能量(声强)与频率平方成正比,因此超声波的能量远大于一般声波的能量。能在界面上产生反射、折射和波型转换:超声波具有几何声学的上一些特点,如在介质中直线传播,遇界面产生反射、折射和波型转换等。

二、超声波探伤方法

超声检测方法分类的方式有多种,较常用的有如下几种:一是按原理分类:脉冲反射法、衍射时差法(TOFD)、穿透法、共振法。按照按显示方式分类:A型显示和超声成像显示(可细分为B、C、D、S、P型显示等)。三是按波型分类:纵波法、横波法、表面波法、板波法、爬波法等。四是按探头数目分类:单探头法、双探头法、多探头法。五是按探头与试件的接触方式分类:接触法、液浸法、电磁耦合法。六是按人工干预的程度分类:手工检测、自动检测。

(一)按原理分类的超声检测方法

超声检测方法按原理分类,可分为脉冲反射法、衍射时差法。

1.脉冲反射法。超声波探头发射脉冲波到被检工件内,通过观察来自内部缺陷或工件底面反射波的情况来对试件进行检测的方法,称为脉冲反射法。脉冲反射法包括缺陷回波法、底波高度法和多次底波法。一是缺陷回波法。根据仪器示波屏上显示的缺陷波形进行判断的方法,称为缺陷回波法。该方法以回波传播时间对缺陷定位,以回波幅度对缺陷定量,是脉冲反射法的基本方法。二是底波高度法。当工件的材质和厚度不变时,底面回波高度应是基本不变的。如果工件内存在缺陷,底面回波会下降甚至消失。这种依据底面回波的高度变化判断工件缺陷情况的检测方法,称为底波高度法。底波高度法的特点在于同样投影大小的缺陷可以得到同样的指示,而且不出现盲区,但是要求被检工件的检测面与底面平行,耦合条件一致。该方法检出缺陷定位定量不便,灵敏度较低,因此,实用中很少作为一种独立的检测方法,而是经常作为一种辅助手段,配合缺陷回波法发现某些倾斜的、小而密集的缺陷,对于锻件采用直探头纵波检测法时常使用,如由缺陷引起的底波降低量。三是多次底波法。当透入工件的超声波能量较大,而工件厚度较小时,超声波可在检测面与底面之间往复传播多次,示波屏上出现多次底波B1、B2、B3、……。如果工件存在缺陷,则由于缺陷的反射以及散射而增加了声能的损耗,底波回波次数减少,同时也打乱了各次底面回波高度依次衰减的规律,并显示出缺陷回波。这种依据多次底面回波的变化,判断工件有无缺陷的方法,称为多次底波法。

多次底波法主要用于厚度不大、形状简单、检测面与底面平行的工件检测,缺陷检出的灵敏度低于缺陷回波法。

2.衍射时差法。衍射时差法,是利用缺陷部位的衍射波信号来检测和测定缺陷尺寸的一种超声检测方法,通常使用纵波斜探头,采用一发一收模式,该方法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原子能管理局国家无损检测研究中心的哈威尔实验室的M.G,Silk根据超声波衍射现象首先提出来的。缺陷处的衍射现象如图所示。

衍射现象是TOFD技术采用的基本物理原理。衍射现象的解释:波遇到障碍物或小孔后通过散射继续传播的现象,根据惠更斯原理,媒质上波阵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成是发射子波的波源,其后任意时刻这些子波的包迹,就是该时刻新的波阵面。

TOFD工作原理。TOFD技术采用一发一收两个宽带窄脉冲探头进行检测,探头相对于焊缝中心线对称布置。发射探头产生非聚焦纵波波束以一定角度入射到被检工件中,其中部分波束沿近表面传播被接收探头接收,部分波束经底面反射后被探头接收。接收探头通过接收缺陷尖端的衍射信号及其时差来确定缺陷的位置和自身高度。

TOFD方法一般将探头对称分布于焊缝两侧。在工件无缺陷部位,发射超声脉冲后,首先到达接收探头的是直通波,然后是底面反射波。有缺陷存在时,在直通波和底面反射波之间,接收探头还会接收到缺陷处产生的衍射波。除上述波外,还有缺陷部位和底面因波型转换产生的横波,因为声速小于纵波,因而一般会迟与底面反射波到达接收探头。

(二)超声成像方法

超声成像就是用超声波获得物体可见图像的方法。由于声波可以穿透很多不透光的物

故利用声波可以获得这些物体内部结构声学特性的信息,超声成像技术将这些信息变成人眼可见的图像,即可以获得不透光物体内部声学特性分布的图像。物体的超声图像可提供直观和大量的信息,直接显示物体内部情况,且可靠性、复现性高,可以对缺陷进行定量动态监控。一般而言,超声成像方法是基于A型显示形成的工件不同截面的图像显示,大都具有自动数据采集、自动数据处理和自动作出评价的功能。

对称分量法的基本原理范文6

一、考核范围和对象

全市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所有的在职人员(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工人)均属考核对象。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因工作需要调入新单位不足半年的,一律由原单位书面通知本人回原单位参加年度考核。对个别确因特殊原因不能回原单位参加者,可由本人撰写书面述职,交原单位政工(人事)部门负责。新调入机关、事业单位不满半年,参加工作见习期未满,年度内累计请病假、事假三个月以上(法定的产假、探亲假不作事假处理;因血吸虫病住院的可以从病假中减除一个月,不作病假处理)的人员,只进行个人总结,不评考核等次。

二、考核内容和标准

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德,是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表现;能,是指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勤,是指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的精神;绩,是指工作的数量、质量和贡献。)重点是考核工作的实绩。要把平时考核纳入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充分运用平时考核积累的成果,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

考核结果: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熟悉业务,工作勤奋,有改革创新精神,成绩突出。

称职(合格):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熟悉和比较熟悉业务,工作积极,能够完成工作任务。

基本称职(基本合格):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基本熟悉业务,工作责任感一般,基本能完成工作任务。

不称职(不合格):政治、思想、业务素质较差,难以适应工作要求,或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工作中造成较严重的失误。

在实施考核时,要严格坚持标准,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数,一般控制在10—13%以内,工作实绩突出的单位控制在15%以内。各职务、职称层次人员要分开计算,各占其总数的10—15%,不能互相挤占。具体掌握如下:凡本年度被市委、市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评为先进单位的,优秀比例为14—15%,其他单位一般控制在10—13%以内。按有关规定受到一票否决的单位按10%以下标准确定优秀比例。优秀等次的确定,原则上由单位提出,按干部管理权限,分别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审核或审批。

三、考核办法、程序及考核等次的确定

(一)考核办法:要坚持客观公正的考核原则,采取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办法,考核时要特别注重群众公认和工作实绩。

(二)考核程序

年度考核程序分个人述职、民主测评、主管领导评鉴、考核委员会(小组)审核、单位负责人签署确定等次意见、审批归档及书面通知考核结果等七个步骤进行。

(三)考核等次的确定

1、优秀等次的确定

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分领导班子成员(党政正副职、纪委书记、担任实职的委员,乡镇办含人大、政协正副职)和一般工作人员,各层次人员都必须在各自规定的优秀比例内,同一层次优秀票达到40%以上的人员超过了该层次的优秀比例,优秀等次的人员原则上由单位考核领导小组评定后上报。同时,本人所得的优秀票一般应达到参加测评总人数的40%。凡个人优秀票比例达不到40%者,即使有优秀名额,也不能定为优秀等次。

2、不称职(不合格)等次的确定

在正常情况下,民主测评中所投不称职(不合格)票数达到实际参加测评人数的1/3及以上者,可以定为不称职(不合格)。连续两年被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的,应直接定为不称职。

3、基本称职(基本合格)等次的确定

民主测评中所投基本称职(基本合格)与不称职(不合格)票数之和达到实际参加测评人数的1/3及以上者,可以定为基本称职(基本合格)。

4、称职(合格)等次的确定

按上述办法既不能确定为优秀,也不能定为基本称职(基本合格)、不称职(不合格)等次的可以定为称职(合格)等次。

四、考核中具体问题的处理

(一)对本人不愿意参加考评的,按放弃考评资格对待。

(二)对脱产参加学历培训半年以上的人员,本年度不参加考评。

(三)乡、镇、办事处、开发区和市直部办局正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等次的评定办法。

1、由所在单位按程序评定后上报;

2、市委组织部根据呈报单位意见和平时考核的情况,提请市委常委审定。

(四)乡、镇、办事处、开发区和市直部办局其他干部的年度考核等次的评定办法。

乡、镇、办事处、开发区和市直部办局其他干部的年度考核等次由所在单位按程序评定后上报,市委组织部根据呈报单位的意见,分别征求市纪委、市委政法委员会和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意见之后审批。

(五)受党纪处分人员确定年度考核等次问题。

1、受党内警告处分的当年,参加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

2、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当年,参加年度考核,因与职务行为有关的错误而受到严重警告处分的,确定为不称职;因其他错误而受到严重警告处分的,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

3、受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当年,参加年度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第二年按其新任职务参加年度考核,按规定条件确定等次。

4、受处分的当年,参加年度考核,确定为不称职;受一年处分的第二年,参加年度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受二年处分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参加年度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

5、受处分的当年,参加年度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第二年和第三年参加年度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

6、涉嫌违犯党纪被立案检查的,可以参加年度考核,但在其受检查期间不确定等次。结案后,不给予党纪处分的,按规定补定等次;给予党纪处分的,视其所受处分种类,分别按上述1、2、3、4、5条的规定办理。

7、受党纪处分同时又受行政处分的,按受党纪处分的情况确定其考核等次。只受政纪处分的参照党纪处分执行。

五、加强对考核工作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