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武术入门教学范例6篇

棍棒武术入门教学

棍棒武术入门教学范文1

临夏地处甘肃中部黄土高原山区,北临黄河、南濒洮河、西连藏区、东邻东乡(东乡族自治县),境内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大夏河横贯其间,古来交通闭塞。由于地理环境的局限,天启棍法长期僻处一隅,与外界交流甚寡。这在客观上使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法技击的原有风貌,成了当今研究古兵械的好资料。

由于缺乏文字史料和系统的理论总结,在长期流传中,天启棍在其棍名、源流、内容等方面众说纷纭。笔者通过查阅文献方志、走访拳师乡老、搜集民间口碑传言等方法,对天启棍从棍名、源流、内容、风格特点及在临夏得以长期流传的原因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天启棍的历史源流

关于天启棍的历史,有以下两种说法。

1 王富海从山东学来说

据临夏县志载:“王富海俗名王大脚,成、同间年近古稀,精技击,幼从山东得一拳术,名曰天启棍。”

2 至善禅师传棍说

传说清朝乾隆年间,少林寺因从事反清活动,被清廷焚毁,方丈至善(另说智善)禅师北逃宁夏固原,在天齐庙传此棍法。并借庙名而日“天齐棍”。

第一种说法出自县志,从王富海成同年间即咸末同初(1861―1862)年近古稀和幼学天启棍推算,王在山东学棍约在1810年左右,如果他那时就将棍法带入临夏,此棍法流传临夏至今应有近200年历史。

王富海是临夏北塬区三角乡上王村人,笔者曾多次走访其后代,据古稀老人王子房老先生讲:前辈传言,先祖王富海武功高深,是天启棍在临夏的首传人,他脚大力大。显然,这些口传和县志记载相印合。

第二种说法系民间传说,在天启棍由外地传入这一点上与上说完全一致。但稽考史实,均无少林寺因反清而被焚的记载。其实此说本源于清代《洪门海底》(洪门中秘密文件)的反清宣传,至于传说中的至善禅师,本是晚清武侠小说《万年青》中的杜撰人物,后经陶成章的《教会源流考》和尊我斋主人的《少林拳术秘诀》等书的几度虚夸窜乱,将原来洪门的清廷焚少林传说和小说虚构的至善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传说牵强附合,以致演化成武术界广为流传的至善因寺被焚,外出传拳的离奇故事。此说不仅盛行于我国北方,在南方也将至善尊为“咏春拳”的首传人。还有将至善其徒洪熙官尊为南拳之冠洪家拳的祖师,还有说清廷焚少林寺至善壮烈牺牲或说康熙时至善已经圆寂等等。把个虚构的和尚说成在武坛活跃了康、雍、乾三朝(1662-1795),叱咤风云130多年,活动地域达半个中国的神化人物,并争相奉为祖宗。其实,这种攀佛结神以自重的陋习,是封建社会“神权意识”在武术领域的渗透和反映,只要我们稍事科学分析,其真伪并不难辩明。

综上所述,天启棍法是由外地传入临夏,王富海为首传人是可信的,至善传棍纯属子虚。

知其源方能明其流,天启棍法源头在哪?武术界向有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1504-1580)棍法西传的观点,这很值得探讨。如果将天启棍法同俞氏所著《剑经》作比较,不难发现二者在诸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如《剑经》中的二龙争珠、喜鹊过枝、铁门栓、铁牛入石等势名和天启棍中的二龙争珠、喜鹊登枝、铁门栓、铁牛耕地等势名完全相同或近似。《剑经》中“后手出在前手”的技术方法,就是天启棍法中的“换手调把”动作。至于“阴阳手”、“阴手”等把法的称谓,二者则完全相同。《剑经》在战术击法上强调一个“闪”字和“哄使虚趁”之法,这同天启棍法所强调的“八闪幌”即“欺诱假骗、哄闪虚幌”同出一辙,显然,后者是前者的发展与完善。

俞氏棍法曾传登封少林史有记载,据俞氏《正气堂集》载:明嘉靖时少林武僧普从、宗擎随俞氏习棍三年,“皆得其真诀”后复归少林,“转授寺众”。明《少林棍法阐宗》(以下简称《阐宗》)作者程冲斗(1561-?)在此习棍多年,他的棍法承袭俞氏棍法是确然可信的。若将天启棍法再与《阐宗》比较,相同和神似之处则比比皆是。

如:二郎担山、拨草寻蛇、秦王挎剑、铁牛耕地等势名二者完全相同。而《阐宗》的陈香劈华山、庄家乱劈柴、行者肩挑金箍棒和天启棍法中的斧劈华山、乱劈柴、行者棒等势名称谓很相近。

又如:程氏棍法是三分棍法、七分枪法,兼枪带棒。天启棍法是“棍加枪、铁加钢”,也是棍中含枪,寓枪于棍,只是枪棍二法的比例有所不同。至于《阐宗》讲“前手之伸缩不常,后手之开合无迹”,这与天启棍法所注重的松握滑把、两手开合无常,换手调把的技术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阐宗》“左右换手,盖欲惑乱敌人耳目,使人不可测,然须换在未交锋之先,令人狃而不觉。”也正是天启棍所崇尚的快速、隐蔽、准确、“换手不见手”的换手调把动作和使人难察难防,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击法。

再如《阐宗》中有“排棍”的记述,“排棍亦少林名也,两人相排,一上一下,一来一往,周旋回转。近身入怀,两相演用之棍。”这和天启棍二人用棍变势,你来我往,左右周旋的“走排子”或“跑排子”从程式、内容到方法均毫于二致,都是棍术假设性的对抗练习。

不难看出,天启棍法与俞、程二氏棍法不仅在势名、术语称谓上多有相同相似之处,而且在动作方面,运动特点和战术击法上也多有吻合近似之处。显然,这许多共同点绝非是偶然巧合,而是承袭所致的必然结果。

中华武术曾有着数千年不曾中断地延续发展的历史,鲜明的继承性是它的特点之一。天启棍法极有可能就是俞氏棍法的后裔,而它与程氏棍法的“血缘”关系更近。

天启棍的名称

天启棍俗称河州棍和魏家棍或河州魏家棍。也有称“天齐”棍的。

近年来国内多家武术杂志刊载有关天启棍的文章,但使用的名称不尽一致。本来,任何事物的称谓只是人为的一种代号,它和事物本身并没有什么必然的本质联系。但查考事实,就可发现这些称谓有的言之有据,称之有理,有的却是沿讹袭谬而难以置信。

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使武术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因此,剔除糟粕,去伪存真,使其科学化、规范化是当前武术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此,现就各种称谓由来的有关资料和口碑传言综合参照考析,以期言顺名正。

1 河州棍

临夏在明、清时称河州,1913年改名导河,1928年改今名,因这里是天启棍流传的中心,因地而名,故称河州棍。

2 魏家棍

天启棍在临夏的第二代传人是魏廷贤,他师承王富海。据县志载“陇上武术家称王为宗师,其徒魏廷贤得其口授,称雄一方,由是声名大噪,凡齐鲁技师来河卖艺者,莫不甘拜下风,旷世绝技,至今犹传为美谈。”由于魏得王富海口传身授,技艺高强,竟使来自武术胜地齐鲁的拳家也望尘莫及,这对天启棍的声名远振和推广,无疑起了推

进作用。后人为赞扬他的精湛技艺和追念他对天启棍的卓越贡献,尊称天启棍为魏家棍。

3 天启棍

“天启”一名最早见于县志,它是至今查找到的有关天启棍名的最早文字资料。我国的方志,“专记一方之事”,因此,在无其它更早更确凿的证据前,它的可信程度和参考价值最大。其次,据天启棍第四代传人方学义(1903-1984)先生讲:天启棍第三代名师穆惠来(魏廷贤外甥)、梁庚学、冯善成等人,均受业于魏廷贤,他们传艺授徒均以天启相称。另外,在《中华武术大辞典》和《中华武术实用百科》等工具书中,均以天启棍、魏家棍为名列有条目。可见,“天启”一名,是名之有据,由来已久。

4 天齐棍

前已提及,世人有称天齐棍者,言乾隆焚少林,方丈至善外逃宁夏天齐庙传此棍法而得名。这个少林一说登封,一说泉州,至善也有说智善的。对此,笔者在《至善辩伪》一文中已有论证,此不赘。

天启棍的内容

天启棍法内容丰富,尤以抡子、折子、排子、条子、串子备全而卓成体系。

1 抡子

抡子即棍术基本功。有平、立、斜三种,初时习练以熟悉棍性并达身械协调为目的。其规格是:平抡如磨盘,平而沉稳:立抡如车轮,竖而快疾;斜抡如刀剑,利劈劲砍。

2 折子

折子即组合棍法。“折”借意于戏剧的折子戏之“折”。天启棍有十二大折、三十六小折的传统说法。临夏县志上也讲天启棍“内分十二门,三十六着”,这显然是宋明占星学三十六天罡等在中国武术中的体现和假借。其实,天启棍的折子并非此数。一大折一般有八、九棍组成,一小折三棍左右。流行较广的说法是:

(1)十二大折

大鹏展翅 野马分鬃 死中投活 鹿角掉把

十三太保 里云拨灯 鹞子穿林 拨草寻蛇

鸽子旋堂 二回头 紧加鞭 牛毛丝

(2)三十六小折

二龙争珠 黑虎出洞 入海刺鳌 秦王挎剑

二郎担山 风卷残叶 斧劈华山 风火双轮

锁里拔簧 青龙摆尾 倒座观音 美女纫针

蜻蜒点水 浪里挑沙 胸前挂印 玉带缠腰

专诸刺僚 铁牛耕地 判官脱靴 老龙晒背

烈马奔槽 风摆杨柳 出其不意 泰山压顶

蝎子背尾 白蛇抬头 凤凰点头 钩魂桩

行者棒 双阳手 双阴手 铁门栓

乱劈柴 日月轮 地钢枪 乾坤针

3 排子

排子又称对练,也称走排子、跑排子或合排子,是在直径二臂加二棍长的范围内,按一定的程式你来我往,左右周旋,变势运棍习练折子棍法的假设性对抗练习。不难发现这与明代棍家的排棍通式一脉相承。

排棍时要求步伐快捷,追击拦截灵活,讲究运动中以逸待劳,用“稳步打行步”。

排子有活排死排之分,活排以点到为止,一过二让三分胜负为规则,即棍家所说的“一步走过二步让,三步出棍见高低”,充分显示了陇塬棍家豁达豪放的礼让风度和“先礼后兵”的技击观。从深层文化意识分析,这是儒家先礼而后兵的传统观念在武术领域的反映。

活排练习时常有一“监棍”人持棍在场,当发现“危险”时,监棍跑动叫喊并予格挡,假戏真做,以活跃气氛和增强表演效果。

死排讲“点点要见红”,是真打实击的较量。这种见血的搏斗方式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运用。

4 条子

条子是在一般套路中加进若干折子棍法所组成的套路,使其锦上添花。条子不尚将华而不实的棍花混杂其中,故有“条子无花”之说。至于讲条子和棍的区别在于前者器械细长,后者粗短,这是人们对“棍棒”和“细条”的习惯概念,条子和棍在天启棍中则是区别套路质量的代名词。天启棍条子繁多,优者诸如迎风条子、六合条子、追风条子等。

5 串子

以大、小折子为素材,并将其按起伏转折、动静疾徐的要求排列组合而串联成的套路。其中一无虚花,二无重势,其质量优于条子,是天启棍发展到近代的产物,首创人为先师方学义先生,他创编的数套串子棍,至今仍不失为优秀的套路。

综上所述,三种抡子是天启棍的基础训练,小折子是组着棍法,它短小精炼,技击性强,是天启棍最宝贵的内容,最重要的素材。大折子已具有套路运动的雏形。条子和串子则是天启棍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套路。排子即对抗,其中活排是假设性对抗练习,死排是实战。

天启棍的风格特点

1 古朴凝炼、粗犷荒率

棍法古拙朴实、简约凝炼,动作粗犷勇猛、荒率清晰是天启棍显著的风格特点。武术中大凡技击性强的动作和拳种,都具有这种特点,这是由实战规律所决定的。

棍是长兵,直长圆韧、无刃无刺是它的形制特点,所以棍身处处均可用来防守进攻。长又是它的优势,出长击远。抡打一片既是它固有的击打规律,也是这种优势的能动发挥。天启棍家讲究“棍棍着力”,忌空泛虚华,强调抡棍击打时松肩活肘、伸臂展腰、蹬腿探身,使棍长伸击远,不论是猛抡大扫,还是长劈远挑都重腰部发力,使棍端生风,表现出长而不空、远而不散,粗犷中有法度、荒率中有技巧的运动风格。

艺如其人,天启棍的这种风格,如同高亢激越的秦腔一样,正是陇塬人民古朴强悍性格和智慧的体现。

2 换手调把,梢把并用

换手调把,梢把并用是天启棍动作技术方法的突出特点,这使它成了“西棍”双头棍法揭打流派中的佼佼者。

所谓换手调把就是在前势将尽未尽的瞬间。借其余力惯性,一手或双手通过交换把位、变更把法使旧势更新,再生新力。表现出劲道的变化前启后承:招势的转换互为因借,招断势连:势尽力存,新招新势无中生有般地层出不穷,忽梢忽把,棍法密集,两头并用,变化莫测。

换手调把要根据攻防变化的需要,在不停地运动中快速、隐蔽、准确地完成,即棍家所说的“换手不见手”,使人难察难防,表现出一个“妙”字,产生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天启棍注重同一动作的左右两面练习,即“左右照应”,这不但可使身械高度协调,还可在实战中,通过换手调把而不变换或少变换步型就可抢先处于有利态势,形成以静制动以快打慢的主动局面。

3 以抡为体、以折为用

棍术多抡,天启尤重抡子。其十六法:抡劈扫挂、云挑撩绞、搬砸扭扣、穿崩点戳以抡为首。抡既是一种棍法,又是其它一些组着棍法(折)的表现形式。一个抡中往往含有若干个击法,抡时棍走弧形,乍看运动路线长,貌似迟缓,实则抡中有折(法),弧中隐直,出招用招,如弧似矢。这个特点与太极拳很相似。

由于折子多为抡子的内容,而抡子又是折子的表现形式,折子往往通过抡来体现,抡又多依附于折而存在,所以以抡为体,以折为用是天启棍在内容结构上的显著特点。

4 哄使虚趁,以短制长。

天启棍在战术击法上强调“八闪幌”,即重“欺诱假

骗、哄闪虚幌”之法。临敌时要主动调动对方,形成对己有利的态势。棍法中多佯输诈败、欲进先退、诱上取下、惊左击右之法,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这就是棍家所说的“好似蝴蝶乱金鸡”。

天启棍很注重长棍短用和以短制长的战法。一旦对手近身入怀,两棍相靠,呼呼生风的大抡大劈就无法施展,这时通过巧妙地换手调把,小巧疾短的短打棍法反显出灵活机动的威力。这是出长击远,抡打一片不足之处的补充和完善,使棍扬其所长而避其所短,击法更臻严密完善。长棍短用是棍的妙用,短打棍法是棍中妙法,故向为棍家所重。有短有长,长短结合,互为补充,方能体现出棍为诸兵之魁的本色。

天启棍长期流传临夏的原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文化艺术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适于自身萌发成长的地域环境。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人体文化,尽管它的内容繁博,至广大,尽精微,但从宏观透视,每一拳种的产生发展及传播无一不受到一定地域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背景、民俗风情等制约和影响。所以,不论是南拳北腿,还是东枪西棍,都融铸着该地区人们的传统文化心理、观念气质和审美情趣。

天启棍自传入临夏后,深得这里群众青睐,使它牢牢扎根于这块陇塬山区。经历代棍家的精心培植,又使它茁壮成长,伸枝展叶,广为普及,代代珍传,历久不衰。若要究其原因,并对此做出解释,就不能不从临夏的风俗民情,社会环境,历史传统,自然条件等方面去做综合性考析。

山高益豪志。艰苦的山区生活环境,使临夏人民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同时也造就了他们豪放强悍的性格和崇尚武功的气质。他们勇敢顽强自有传统。如:鸦片战争和抗击八国联军中的两次著名战役都是临夏将领带领家乡子弟兵打的。鸦片战争中任浙江金华协副将的临夏人朱贵,武秀才出身,他曾率陕甘子弟九百人,与英军激战于浙江大宝山,“时兵多新募,惟贵所部最号劲旅”。连英军也承认“自八中国以来,此创最重,自是不敢深入。中国官兵,尽似此君,吾辈难以生还。”再有:抗击八国联军的名将――振威将军马福禄,临夏人,武进士出身,1900年率部在廊坊与联军“短兵相接,敌不支,遽却”。此役被称为“庚子之役第一恶战”,而马之部众也多临夏子弟。

临夏人的强悍尚武气质和勇敢善战精神,对风格雄浑犀利、粗犷刁钻的天启棍来说,正是适得其所。同样,天启棍对临夏人来说,也恰是投其所好。这种主客观因素高度和谐、相得益彰的人文地理环境,正是天启棍扎根成长得天独厚的沃土。

临夏虽民风尚武,但因环境闭塞,与外界交流甚少,一百多年来这里的武术界可谓是天启棍的一统天下。在人们观念中武术即棍术,棍术即武术。习武者人称“拳棍手”,“棍把式”,其它武术项目似乎都是末路小技,评价练武者技艺高下的主要标准是他的棍术水平。天启棍这种“独宠”、“独尊”的显赫地位,更促进了它在临夏的发展。

在临夏许多传统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中,棍术表演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春节耍社火(秧歌),队队社火都有棍术表演。棍手们一个个武士打扮,以示威风,他们的单练和有故事情节的对练是衡量社火质量的主要标准。在临夏各种形式的山场庙会上,都有“棍把式”们的自发表演,这些自娱又娱人的武术活动,以它形式的多样性和随意性,使群众喜闻乐见。这种传统的文化氛围对天启棍的普及推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棍棒武术入门教学范文2

少年寺与少年拳棒阐宗

有文治者必有武功,此乃中国传统文化之名言,亦为显示上古之世,文武合一之名训。然所谓武者,即止戈为武之意,以威杀而止残杀,以奋战而达非战,实为护生仁术之功德也。但武学约有分为广狭两畴。广义之武,即为军国大防兵法战阵之学,必以戒慎恐惧,好谋而成,乃至以器械搏斗,所谓执兵戈以御社稷是也。至于任侠尚气,睚眦必报,流血五步,在所不惜者,已非尚武之大义,徒为匹夫之勇耳,犹所不豫焉。然皆立基于强身健体,养志率气之道,则无论为兵经之武学,抑为个人之武术,其道一也。

远溯吾先民之尚武精神以迄汉、唐以后,又徒手胝足之搏击而至于把捉兵器之武术,由技而进乎道者,昔皆与文艺并重而称之曰武艺。习武而造诣于艺术之境,则其道也,已超越于搏击残杀为本事者,深而远矣,然武艺之境,谁能创此?曰:非为一人一家之所创始,实集先民累世之学力之实习之所得者,囚时因地因人而授受,固非一端也。唯白唐宋以后,辄由博而返约,局于因袭成见,称外家而独尊少林,内家而推崇武当,殊为浅且陋矣。且言少林者,必宗主达摩,言武当者,则祖崇张三丰,尤不值识者之嗤也。

推究技击武艺之造诣,刚柔相生,内外互用,高低相倾,上下相应,左右兼顾,轻重并济,内练精神气,外炼筋骨皮,无论少林、武当乃至百家技艺,皆须臻于圆通,不可偏废。可谓武当源出于少林,少林始创于达摩,此皆囚人而崇拜,囿于盛唐之后,禅宗之有五家宗派之分立,道家之有南北玄门之歧途,分河饮水,相习成风,门庭建立,执守师承,谬误生矣。然则,达摩同传有《易经》《洗髓》二经,抑为非是耶?曰:传出有因,事非稽古。盖因华佗五禽戏而至小乘禅观之有安般呼吸以治禅病法门,乃有易经、洗髓之说兴起。后世之《易筋经》,世传多种,各有专长。《洗髓》一经,并非亡佚,实自《禅秘要法》中白骨观变相之说也。至于少林拳棒,实为汇集各家善于技击,而遁入空门者之所长,代有增益,实非定于一人一技之发明也。例如明清以来世所习之大洪拳、太祖棍等,亦相传自宋祖赵匡胤所习于少林寺者。如依此附会,则周侗传岳武穆之形意拳、长蛇枪法等,源出河南,亦何尝不可谓胎变于少林,不须复归于内家拳之列矣。要之,后世之习武而大半不文,故于我国五千年来技击武艺细密沉深之史学,沓然而不可考矣,惜哉!

余生自体弱多病,唯自童年即嗜好固有之技击国术,亦曾遍参南北诸师,醉心于少林、武当等内外功之学术。唯限于弱质,且秉赋疏懒,尤耽于寂静自恣,壮岁以后,心染世务,复厌倦于武林之不学无文也。故而尽弃所学,聊寄梦幻浮身以度劫浊。多歧亡羊,好学而无所成就,故杜口不言技击国术者,已五十余年矣,今因张震海先生之促,重作冯妇,赘述其所专著《少林寺与少林拳棒阐宗》,惭惶无似。先生乃民初大侠杜心五先生与胡半仙等之传人,擅长武艺而又为西洋运动学之名教授,蜚声国际,旅居美洲。况又勤于写作,潇洒成文,意之所至,兴之所发,随即远寄长函,旷论今古,殷勤嘱咐,敢不从命以应。至于本书所授拳棍架势,若能勤而习之,颖悟其中三味,当可运用无方,强身御祸,自应无疑。谚云“艺多不养家”,学者当三复斯言,即可得其圆中矣。是为之介。

棍棒武术入门教学范文3

一、历史渊源

据李家《李氏祖谱》记载:“李氏先人‘阿里沙’,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大食国曾派三千回兵助唐平乱,‘阿里沙’随军参战,事后唐王将这批士兵赐居长安,为其修建清真寺并娶中国女子婚配,‘阿里沙’赐为李姓。他们谨守伊斯兰教教义和礼俗,子孙繁衍世代相传。明洪武二十七年(1395年),李氏由长安迁居山东,定居任城白家胡同。”

李家世代习武,自定居任城后,李家最早在任城所传播的拳术称之“阿里沙拳”,从此“阿里沙拳”广为流传。“阿里沙”系阿拉伯语,中文音译,其中“沙”的语音有时译读成“叉”、“插”音。“阿里沙拳”后称“叉拳”、“插拳”,清末至民国初年,都如此称谓,后统称之“查拳”。在济宁有“任城叉拳阿里传,流传民间千余年。五形六合皆齐备,歌颂绝技念祖先。传授拳术整十路,内外刚柔宜相间”的歌谣,这是任城习武之人从古至今的口头禅。

李琪瑞(1761―1846年),秉承家传,习练“阿里沙拳”及刀、枪、棍、棒。清乾隆年间(1784年)为朝中护卫,他潜心研究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唐顺之《武编》、何良臣《阵记》等兵法武技,吸取了前人的拳法、拳式、腿法等,融入“阿里沙拳”之中。他集取众家之长,创编了“十路捣捶”、“鹅掌式”、“截手拳”等独有的套路。他还在查拳中添加了特有的“爪形”,形成“丁步插爪”(龙摆尾)、“盘腿插爪”(双龙出水)、“提膝插爪”(盘龙出洞)等独特的李氏查拳动作,丰富了李氏查拳门的内容,使李氏查拳动作更加完美,结构更加合理,风格更加独特。李氏后人称李琪瑞为李氏查拳始宗。

李氏查拳第二代传人李保太(1798―1873年),幼年随父亲李琪瑞习查拳及刀、枪、棍、棒,“六路仙传母子锤”创编人。

李氏查拳第三代传人李振基(1834―1909年),字树嘉,9岁随父亲李保太习武,精通祖传查拳。

李氏查拳第四代传人李恩聚(1859―1932年),字会亭(汇亭),1909年由霍元甲亲聘于上海精武体育会任教,1928年参加国考被授予“勇士”称号。因受家风影响,他授徒极其严格,上海姚电侠,任城沙荣民,子女李瑞彪、李凤彪、李龙彪为其主要传人。

李氏查拳第五代传人沙荣民,回族,1884年生于任城,卒年不详。沙荣民从小爱武好侠,8岁师从李恩聚研习查拳。沙荣民天资聪明,勤奋好学,不怕吃苦,深得师父厚爱,李恩聚将祖传查拳及所有武功全部传授予沙荣民,后人称之为“武圣人沙四爷”。

李瑞彪(1895―1946年),字锦堂,出身于武术世家,自幼随伯父李恩聚在上海精武会习武,在伯父精心调教下武成后留精武会任教,后受总会派往新加坡任南洋精武分会教练,使李氏查拳远传海外。

李龙彪(1903―1989年),字凤池,幼年即随父亲李恩聚习练祖传武技,1921年任精武会教习。新中国成立后,他任上海武术联谊会执行委员,全国第一届运动会武术裁判,1982年任济宁市武术协会副主席,授徒有刘东海、蔡清河、闫成民、儿子李常友等人。

李凤彪,李恩聚之女,1911年出生,自幼随父亲氏查拳,8岁进入精武会习武,下传儿子刘元。

李氏查拳第六代主要传人刘东海,回族,1927年生于任城,1936年从师沙荣民先生习查拳,后又师从于李龙彪先生研究李氏查拳,1984年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获一等奖,1985年参加山东省体委组织的《查拳》一书的编写工作,曾任济宁市武术协会委员,授徒宗锡元。

李氏查拳第七代传承人宗锡元,1963年生于山东省微山县,中国武协会员,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员,山东省武术段位考评员,微山县传统拳研究会会长,全国第六届武术功力大赛裁判员。

二、李氏查拳的内容、技法特点

(一)李氏查拳的内容最初有十路沙拳以及刀、枪、棍各十趟套路,以后在不断与其他门派交流中逐渐补充了剑术、双钩、、撅、双手带等器械。李氏查拳的徒手和器械对练内容非常丰富,有查拳对拆、铐子锤、十二腿、单刀枪、大刀枪、双钩进枪、朴刀枪、对扎枪、对劈刀、白手刀、白手枪、白手棍、大铲枪以及进枪等。

1.腿法练习

李氏查拳重视腿法练习,其内容丰富,如低踢、平踢、低踩、斜踩、蹬腿、踹腿、闯腿、扫腿、缠腿、腾空飞脚、双飞脚、腾空外摆腿等,在套路中都合理分布而又纵横交密。综合其腿法可以归结为十五个字,即:跺、弹、踢、踹、泼、扫、勾、挂、趟、排、缠、点、撩、截、拐。

2.拳法练习

李氏查拳以“捣捶”练习拳法。捣捶是由弓、马、仆、虚、歇、丁六种步形,拳、掌、勾三种手形,弹、挂、踹、箭、弹、缠六种腿法,对、冲、压、抡、砸、架、撩、栽、挑等主要拳法,以及五种掌法、六种步法、两种勾法、三种肘法、一种平衡动作组成的基本功套路练习,其中尤以突出功架、腿法和拳法为主。

3.套路分类

李氏查拳高级套路共十路查拳,经李家后人演练整理分别为:一路母子,二路连环,三路摇橹,四路八方,五路风魔,六路突袭,七路梅花,八路猛虎,九路飞龙,十路埋伏。

4.练功方法

(1)以十路弹腿、三路花腿、十路捣捶为习练基础。

(2)以肩撞沙袋练肩力,抛沙袋练臂力,绞棒练手腕力。

(3)以腿缚沙袋负重弹跳,增强腿力。

(4)以拳击沙袋练拳法功力。

(5)以踢桩练习腿功,其次还有石锁、石担、提铁球、拉滑车、点钢钱眼等练功方法。

棍棒武术入门教学范文4

玄铁剑 倚天剑 屠龙刀 打狗棒 血刀 君子剑 淑女剑 碧水剑 黑白双剑 圣火令 珊瑚金拐杖 金蛇剑 闯王军刀 冷月宝刀 鸳鸯刀 绣花针 杨家铁枪 蛇杖 金轮

鳄尾剪 银钩铁划 绸带 玉萧 绿波香露刀 白虹剑 周公剑 真武剑 小龙女的银丝手套 虎头金刀 龙泉剑 工布剑

紫微软剑 胜邪剑 纯钧剑 湛卢剑 鱼肠剑 巨阙剑 泰阿剑 龙渊剑 干将剑 莫邪剑 玄铁匕首 墨剑 白剑 龙头拐杖 黄金棍 哭丧棒 吴钩剑

七星绝命剑

七星绝命剑

一把三尺长的软剑。剑刃上嵌着七颗星状的暗器,一剑刺出,使剑人的内力劲透剑身之时,那七颗星状的暗器便飞脱疾出,出其不意地取人性命。此剑为江湖名宿玄机子祖传之宝,玄机子死后无嗣,七星绝命剑便落入其关门弟子崔北海的手中。但崔北海手持此剑多行不义,卒为大侠护花所败。(见古龙《吸血蛾》)

七星透骨针

江湖中威力仅次于孔雀翎的霸道暗器,系暗器大家七巧童子打造。据说七巧童子一生熬白了头发,一共也不过制成了七对。其外表是一只钢筒,里面装有机簧,机簧上附有七根带银针,发射时劲道奇强。练七星透骨针的人,都是左右双手联发,两筒共十四根银针激射而出,快且杀伤面大,令人猝难躲避。(见古龙《七种武器》)

七修剑

为当年七修真人镇山之宝,属上古降魔利器。该剑既出,能幻出道道金白之光,光到之处,杀伤力极强。七修真人后将此剑传与杜铁池。杜铁池得此宝后,降妖伏魔,大建奇功,后杜铁池成为七修门掌门。(见萧逸《塞外伏魔》)

七杀刀

大西国王张献忠使用的杀人利器,七杀是“杀杀杀杀杀杀杀”的意思。这是一把神刀、宝刀,也是一把凶刀、魔刀。传说七杀刀杀人太多,已经着魔,“神刀出鞘,无血不归”。后由冷面魔君贺通天传给恨天生。(见欧阳云飞《小流浪》)

七煞天罗

奇门兵器。通体乌黑,柔软发带,顶端尖锐似剑,主体浑圆似棍。看去似鞭非鞭,似剑非剑。此兵器厉害之处,在于七种奇巧恶毒的装置,按动机关,可发出轻丝大网、白雾、红雨、毒针、天雷、地火、化形砂七种暗器毒药,有如天罗地网,罩向敌人,故名七煞天罗。据少林掌门百空禅师说,此乃失传了二百多年的魔教至宝。后落入朱五绝之手。朱五绝用此兵器攻击宋晓峰,不意机关失灵,自己竟死天于七煞天罗之下。(见云中岳《紫彩玉箫》)

七绝魔剑

太极剑李清尘的祖传宝剑。七绝剑剑法奇诡,去如闪电,削铁如泥。此剑出手必伤人,几招一出,剑势便无法控制,素有“招不过十”之称。七绝魔剑之下,从无幸免者,不是死亡,就是残废。(见卧龙生《七绝魔剑》)

十八般武艺

指武术中常见的诸种兵器,初见于宋代戏文《张协状元》,后世有多种解释。其一,明代戚晋叔辑《元曲选;逞风流王焕百花亭》:“若论着十八般武艺,弓驽枪牌,戈矛剑戟,鞭链镗锤。”其二,元明间施耐庵著《水浒全传》第二回:“那十八般武艺,矛锤弓驽铳、鞭简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扒。”其三,明万历年间谢肇淅《五杂俎》:“十八般:一弓、二驽、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

后世还出现了“九长九短”、“六短十二长”,以及“大十八般”、“小十八般”等武艺内容说。综合历代“十八般武艺”的内容,删去重复,共包括下列种目:

属抛射兵器的有:弓、弩、箭、矢、铳。

属长兵器的有:戈、矛、枪、棍、殳、杵、杆、杖、棒、斧、钺、戟、大刀。

属短兵器的有:剑、刀、鞭、锏(简)、钩、镰、锤、拐、环(圈)

属软兵器的有:链、流星、绵绳套绳。

属徒手的武艺,统称为“白打”。历代“十八般武艺”中所指的这些种目,并未能包括武器的全部。例如,飞刀、袖箭、三尖两刃刀、橛、匕首、鸳鸯钺、阴阳锐、状元笔、铁尺、绳镖、三节棍等均未包括。至于武侠小说家笔下剑造的许多“奇门兵器”,就更难以尽收了。

九现神龙鬼见愁

一条江湖上罕见的金龙鞭,一眼看去,酷似金龙,龙的角左右伸出,张开的龙嘴里,吐出一条碧绿色的舌头。它的可怕之处,是它兼具九种妙用:其全身反鳞,不但可粘住暗器;龙角分犄,专制天上各门各派的软兵刃;龙舌直伸,打人穴道;那张开的龙嘴,咬人刃剑如探囊取物;除此之外,一双龙眼乃是霹雳火器,龙口之内,可射出十三根“子午向心钉”,见血封喉,子不过午。在必要时,那混身龙鳞,也全都可激射而出,伤人于意外。武林中寻常人等,固然难在此兵器下躲过,即使是那些高手、名宿,如不知底细,也同样会死于非命。

江小鱼在地道里发现了这一凶险兵器,他害怕它为害江湖,便以利刃将之毁坏。(见古龙《绝代双骄》)

刀

以雄浑、豪迈、挥如猛虎的风格而驰名的兵器,在十八般武器中排名第一。清朝诗人郑世元这样描写道:“秋水飞双腕,冰花散满身。柔看绕肢体,纤不动埃尘。闪闪摇银海,团团滚玉轮。声驰惊白帝,光乱失青春。杀气腾幽朔,寒芒泣鬼神。舞余回紫袖,萧飒满苍旻。”

据《释名》:“刀,到也。以斩伐其所乃击之也。”殷商时已有铜刀,到了西周,刀的形状有了变化。刃柄无明显分界,柄部略厚,近刃部有圆圈穿孔。相传西周时以“昆吾”的刀最为著名,但用刀盛世还是战国时期骑兵作为独立兵种出现以后。从秦始皇陵中发现了不少骑兵形象的陶俑,但大量使用骑兵还是秦末到西汉初年。伴着骑兵还是秦末到西汉初年。伴着骑兵的发展,刀的形制不仅有了改变,作战作用也重要了。作战时骑马用刀斩劈,可格,可刺,已明显优于剑的直刺。

汉代的刀,直脊有刃,刀柄与刀身没有明显的区别,刀柄首端都毫无例外地制成扁圆环形,名为“环柄刀”或“环首刀。”这种刀流传甚广,东自朝鲜、日本,北于匈奴,西抵大月氏,南达安南,都广泛使用。特别是东传日本后,成了日本刀的祖型。东汉末年,适合劈砍的环柄刀在战场上已成了主要武器,到了三国,军队大量装备的短兵就只有刀了。刀的制造也更加精良如诸葛亮让蒲元铸造的刀“称绝当世,故曰神刀”。刀不仅作战,也有了套路对练。如《吴书》载:“酒酣,统乃以刀舞。”南北朝以后,刀一直是重要武器。李白《从军行》的“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的诗,就反映了当时作战主要用刀。

《唐六典;武库条令》中只有刀制,而无剑制。其中有仪刀、鄣刀、横刀、陌刀。唐宋时出现了长柄刀。从宋《武经总要》可以看出刀剑有了进一步改进,从狭长的长条形,改成刀头前锐后斜形,并有护手,去掉了扁圆大环。

俗语说:“剑是君子所佩,刀乃侠盗所使”。这多少有些抬剑抑刀。实际上,刀那勇猛狂放的性格还是令许多人所倾到的。商周时期的人,就珍贵地以美玉饰刀,此后文人墨客咏刀之作更进一步表达了人们对刀的喜爱:“谒帝向金殿,随身唯宝刀。”(唐;岑参)“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唐;高适)“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唐;李白)“徒倚三层阁,摩挲七宝刀。”(唐;李商隐)据说,李商隐这里提到的“七宝刀”,出在后汉,是魏文帝曹丕所造。此刀本名“灵宝”,因它纹似灵龟,又俗称七宝刀,能切金断玉,后下落不明。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和异国宝刀流入中原后,其锋利和精巧更令人赞叹不已。乌孙佩刀、半息宝刀、大食刀、海西国宝刀、日本双刀等都被诗人们一咏三叹,吟哦不已。

刀虽然也登得大雅之堂,刀、剑之别未必便是侠盗与君子之别,但在习惯上,尤其在刀剑用在不以战斗为目的的场合时,二者的身份却是有一定差异的。有研究者发现,古龙笔下的侠客们每使刀而较少使剑,并认为这体现了古龙的平民意识。确实,除了著名的小李飞刀外,萧十一郎、傅红雪、丁喜、姜断弦、花错、朱猛等英雄大豪杰用的都是刀。古龙认为:“剑是优雅的,是属于贵族的;刀却是普遍化的,平民化的”,“剑有时候是一种华丽的装饰,有时候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某一种时候,便甚至是权力和威严的象征。刀不是。”确实,在其他诸家武侠小说当中,还没有谁像古龙这样如此注重兵器的意义,我们读了古龙作品,也许能够加深对刀的性格的理解。

三绝拐

铁拐医圣赛华佗的遗物。百毒夜叉端木珏从一古墓中无意中得到,将此神物赠于韦虎头。所谓三绝,就是这根尺来长的短拐,具有攻敌,防身、度厄三种妙用,拐身是寒铁所铸,弯柄则。是觅自南极上佳磁石所制,但需略用内家真力,猛逼弯柄,磁力才会骤然发挥出来。故而只消一拐在手,再多的厉害金属暗器,也可将其粘吸。拐的后部,暗藏螺旋,旋开后的这段拐身,中空,内藏三粒“华佗度厄金丹”。此丹药效如神,受伤者,只要脏腑未腐,便可度厄。(见诸葛青云《大宝传奇》)

工尺镖

江湖暗器。为一枚枚大小厚薄不同的银钱。练就工尺镖的人,能将银钱准确地射中对方的要害部位。银钱镖出手后发出“工尺”、“工尺”之声,竟能奏出古乐“四面埋伏”的音律第一句。此声音扰人心魄,使人精神分散,极易被击中要害,故得此名。工尺镖是无耳教教主江兆基的绝学,不幸被武林恶人学会,用此功伤人,嫁祸于无耳教,因此,使江湖掀起一场轩然大波。(见古龙《剑气满天花满楼》)

万字夺

东海龙王司空阔所用兵器。长七尺,上部似矛,下部似护手,似戟非戟,似钺非钺,性可克刀剑。万字夺以玄铁铸造,玄铁稀少,且重量比普通铁重逾十倍。按疑即陨铁,为铁中稀少的品种。据报载,我国古代对陨石的利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河北省藁城县曾出土商代铁刃铜钺,其刃则为铁陨石打成。(见梁羽生《广陵剑》)

飞剑

以口吐出可以远距离伤人的小型剑器,非修行至剑仙不能为之。多见于旧派武侠小说中,新派作品以其荒诞落套,极少出现。

天魔雨

四川唐门的奇毒暗器。能把奇毒的汁液由腕底特制的筒中打出,到了敌人面前或头顶,才突然爆开为伞,向下猛洒。这种毒雨毒性极强,如被沾上,骨肉尽烂。(见鬼谷子《江湖风云录》)

五殃针

阴山派始祖谢五殃采取阴山绝壑寒铁,炼制而成的暗器。这种针长不逾寸,细如牛毛,装在筒中,筒上装有一个活闩和两个机钮,用时先把活闩打开,在小机钮上一按,就射出一针,按着不动,针就一支接着一支连续飞出,指挥如意。如果在大机钮上一按,一次就能射出七十二针,五丈以内的敌人,你只要对准他的胸口,七十二支飞针,就会左右上下,自动打上人身七十二处穴道。若敌人身材高大后退一步,身材瘦小则上前半步。制造之精,计算之准,真是匠心独运。尤其阴山寒铁之气,遇血即凝,中者当场寒栗而死。五殃针不仅是阴山派镇山至宝,而且也是武林道屈一指的暗器。后来阴山肖掌门人殷如玉据此改制成散花神针。(见东方玉《北山惊龙》)

五毒霹雳雷霆珠

江湖下五门中最的兵器。形状酷似流星锤,施展起来和普通流星锤也并无不同,只是那由铜铸成的圆球内还藏有厉害暗器,若是不敌对方时,暗器便如暴雨般射出,纵是一流高手,也难免被其所伤。因此,这件兵器的主人杨霆在武林中也算是个人见人怕的角色。他后来在参与一起争夺珠宝的纷争中被人杀死。(见古龙《绝代双骄》)

太乙神钩

奇形兵刃。形如乙字,以象牙为手柄,雕镂极精。钩身非一般精铁铸成,共分七节,机括相连,最后一节刃尖,长约二寸有余,锋利异常。太乙神钩的妙用在于,手柄之上另有机括,轻轻一按,七节太乙钩自动伸直,便可当剑使用,及至以剑法过招之时,又可化剑为钩,缠脱敌人兵器。这忽钩忽剑的招数,独便创一格,运用之妙,神诡莫测。(见陈青云《艺剑青霜》)

太阴魔铃

太湖三煞胡云天、胡云地、胡云人三兄弟的成名兵刃。魔铃一般成对使用,双铃各有机关,右铃可发无色无味的毒气,人中之无药可解;左铃频生异响,扰人耳目,功力弱者闻之则失去丹田功力。临敌实战,三煞连环,顺着四方、五行、六易、七星、八卦方位,正反置,交互运用,奥妙无穷。(见梁羽生《武当一剑》)

棍棒武术入门教学范文5

许丙峰是临邑县临盘街道前宋村人,生于1949年,祖父和父亲都精通武艺,是早年拳房的教练。受家庭熏陶,许丙峰8岁开始习武,聪颖的天资加上刻苦勤奋的练习,使得他技艺日益精湛,11岁便能正式“出场”,在周围村庄小有名气。

1969年,许丙峰看到村里很多孩子没人管,到处乱跑,并且农闲时很多农民无事可做,便萌生了创办武术班的想法,打算免费教授大家武术。“办什么义务武术班,不仅赚不了钱还要赔钱,我这儿通不过!”已经有了女儿的妻子一百个不愿意,但许丙峰心意已定,想尽办法说服了妻子,办起了培训班。

培训班成立之初,许丙峰利用农闲时节在周边黄家、柳家、营子等村“打场”,许丙峰的好身手,吸引了许多人来参加培训,有人建议许丙峰收取学费,被他断然拒绝:“我教武术不是为了发财!”

1970年,许丙峰考入临邑师范学校中师班,1971年,经临邑师范学校和县文体委推荐,他又作为全县唯一人选,被选派到省武术队进修,有幸与赴济南参加全国武术比赛的李连杰(后来成为影视巨星,当时8岁)、孙建魁(《少林寺》醉棍扮演者)同班学习。许丙峰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认真钻研揣摩,功力和技巧大有长进,熟练掌握了通臂拳、梅花枪、三节棍等59套武术。自1971年至1992年,许丙峰多次被邀请参加县、市(当时称地区)武术比赛,屡次获得前三名的好成绩。

从临邑师范学校中师班毕业后,许丙峰正式成为一名教师,学生便成了他义务传授武术的主要对象,走到哪里就把义务武术培训班带到哪里。随着许丙峰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学艺的越来越多,甚至禹城、平原等地都慕名请他去当教练。他始终坚持不收一分钱,有父老乡亲觉得过意不去,过年过节时送给他一些土特产,都被他婉言谢绝。

为办好自己的武术培训班,许丙峰不仅自费购买了刀、枪、剑、棒等器械,还经常留宿学生在自己家吃住。学生许杰、宋佃学等既离家远、家里又穷,但每天都准时跑去武术班习武。许丙峰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暑假期间,在许丙峰家一直免费吃、住、学。据粗略估计,这些年来为了习武,在许家免费吃住过的学生就达360余人。

2006年,许丙峰内退了,他便把全部精力放到了义务武术培训上。他特意请人把自己精通的各路拳术套路记录下来,编辑成了《武术套路》一书,并刻成光盘。

“习武在于强身健体,武德是最重要的!”这是许丙峰收徒坚持的原则。在参加培训班前,许丙峰都要求每一个学生填一份考核表,写明习武原因、家庭情况等,经考察如发现动机不良马上拒之门外或逐出师门。曾经有一个北京来的纺织厂的老总,多次出高薪邀请许丙峰前去教授武术,被他婉言谢绝。

棍棒武术入门教学范文6

一、历史渊源

据李家《李氏祖谱》记载:“李氏先人‘阿里沙’,自唐朝安史之乱时,大食国曾派三千回兵助唐平乱,‘阿里沙’随军参战事后唐王将这批士兵赐居长安,为其修建清真寺并娶中国女子婚配,‘阿里沙’赐为李姓。他们谨守伊斯兰教教义和礼俗,子孙繁衍世代相传。明洪武二十七年(1395年),李氏由长安迁居山东,定居任城白家胡同。”

李家世代习武,自定居任城后,李家最早在任城所传播的拳术称之“阿里沙拳”,从此“阿里沙拳”广为流传。“阿里沙”系阿拉伯语的名字,中文译音其中“沙”的语音有时译读成“叉”、“插”音。“阿里沙拳”后称“叉拳”、“插拳”,清末民初,都如此称谓,后统称之“查拳”。在济宁有“任城叉拳阿里传,流传民间千余年。五形六合皆齐备,歌颂绝技念祖先。传授拳术整十路,内外刚柔宜相间”。这是任城习武之人,从古至今的口头禅。

李琪瑞(1761~1846年),生于一个回族武术世家。父辈习武,秉承家传,习练“阿里沙拳”及刀、枪、棍、棒。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为朝中护卫。他潜心研究明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唐顺之《武编》、何良臣《阵记》等兵法武技,在“阿里沙拳”的基础上吸取了前人的拳法、拳势、腿法等,融人“阿里沙拳”之中。如今李氏十路查拳动作中有多处近似于戚氏《拳经》动作,可见李琪瑞对前人的研究。他还汲取众家之长,创编了以拳法、腿法、掌法为主线的“十路捣捶”、“鹅掌式”、“截手拳”,是李氏查拳门所独有的套路。他在李氏查拳中还添加了特有的“爪型”,如“丁步插爪”(龙摆尾)、“盘腿插爪”(双龙出水)、“提膝插爪”(盘龙出洞)等独特的李氏查拳动作,这也更能体现出李氏查拳“五形”之说的“龙形”。丰富了李氏查拳门的内容。使李氏查拳动作更加丰满,结构更加合理,风格更加独特。李氏后人至今称李琪瑞为李氏查拳始宗。

李保太(1798~1873年),幼年随父亲李琪瑞习查拳及刀、枪、棍、棒。是“六路仙传母子锤”的创编人,李氏查拳第二代传人。

李振基(1834~1909年),字树嘉,九岁随父亲李保太习武,精通祖传查拳。1859年入朝为官,在抗击英法联军时被册封为粮草先锋官。1909年秋因病去世,为李氏查拳第三代传人。

李恩聚(1859~1932年),字会亭,(汇亭)1877年曾被河标营录为营官,因种种原因辞官,回家后在父亲李振基的支持下,离家出走,寻师访友。光绪十五年(1889年)开设镖局。1909年由霍元甲亲聘于上海精武体育会任教。1928年参加国考被授予“勇士”称号。1932年因病去世,享年73岁。为李氏查拳第四代传人,李氏查拳代表人。因受家风影响,授徒极其严格,上海姚电侠、任城沙荣民,子女李龙彪、李凤彪、李瑞彪为主要传人。

沙荣民,1884年生于任城,回族,沙荣民从小爱武好侠,八岁师从任城李氏查拳代表人李恩聚研习查拳。由于沙荣民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不怕吃苦,深得师父喜爱,李恩聚将祖传查拳及所有武功全部传授给沙荣民。为任城李氏查拳第五代传人。后人称之为“武圣人,沙四爷”,卒年不详。

李瑞彪(1895~1946年),字锦堂,出身于武术世家,自幼随伯父亲李恩聚在上海精武会习武,在伯父精心调教下,武成后留精武会任教。后受总会派往新加坡任南洋精武分会教练。使李氏查拳远传海外。1946年病逝于任城。为李氏查拳第五代传人。

李龙彪(1903~1989年),字凤池,幼年随父亲李恩聚,习练祖传武技,为李氏查拳第五代传人,查拳主要传播者。1913年随父亲进上海精武体育会,从师吴鉴泉习吴式太极拳兼学精武会所授武术科目,16岁获精武会高级毕业证书。1921年任精武会教习。1931年至1935年受总会委托赴广州精武分会任教。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他参加群众组织的义勇军北上支援马占山将军抗日,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五旅武术教官。1947年回上海精武总会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武术联谊会执行委员,全国第一届运动会武术裁判。1962年回任城,1982年任济宁市武术协会副主席。1986年被聘为山东省文史馆馆员。1989年2月病逝于济宁,终年86岁。授徒有刘东海、蔡清河、闫成民、儿子李常友等人。

李凤彪,李恩聚之女,1911年生于武术世家,自幼随父亲氏查拳。八岁进入精武会习武,为李氏查拳第五代传人。至今居住在上海精武体育会,下传儿子刘元。

刘东海,回族。1927年生于任城,李氏查拳第六代主要传人。1936年从师于查拳第五代传人沙荣民先生习查拳,后又师从于李龙彪先生研究李氏查拳。建国后曾多次参加全国及山东省武术比赛并获奖。1984年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获一等奖。1985年参加山东省体委组织的《查拳》一书的编写工作。曾任济宁市武术协会委员,济宁市聋哑人协会副主席,2003年因病去逝,享年76岁。其授徒宗锡元为第七代传人。

二、李氏查拳的内容、技法及特点

(一)李氏查拳的内容最初有十路查拳,以及刀枪棍各十趟套路。以后在不断与其它门派交流中逐渐补充了剑术、双钩、撅、双手带等器械。李氏查拳的徒手和器械对练内容非常丰富,有查拳对拆、铐子锤、十二腿、单刀枪、大刀枪、双钩进枪、扑刀枪、对扎枪、对劈刀、白手刀、白手枪、白手棍、大铲枪等。

1 腿法练习

李氏查拳重视腿法练习,其内容丰富,如:低踢、平踢、低踩、斜踩、蹬腿、踹腿、闯腿、扫腿、缠腿、腾空飞脚、双飞脚、腾空外摆腿等,在套路中都合理分布而又纵横交错在十趟拳术中。综合其腿法可以归结为十五个字,它们是:跺、弹、踢、踹、泼、扫、勾、挂、趟、排、缠、点、撩、截、拐。

2 拳法练习

李氏查拳以“捣捶”练习拳法,捣捶是由弓、马、仆、虚、歇、丁六种步型,拳、掌、勾三种手型;弹、挂、踹、箭、弹、缠等六种腿法;对、压、抡、砸、架、撩、栽、挑等主要拳法,以及五种掌法。六种步法,两种勾法,三种肘法,一种平衡动作组成的基本功套路练习,其中尤以突出功架,腿法和拳法为主。

3 套路分类

李氏查拳高级套路共十路查拳,经李家后人演练整理分别为:一路母子,二路连环,三路摇橹,四路八方,五路风魔,六路突袭,七路梅花,八路猛虎,九路飞龙,十路埋伏。

4 练功方法

李氏查拳练功方法是:1.以十路弹腿、三路花腿、十路捣捶为习练基础。2.以肩撞沙袋练肩力,抛沙袋练臂力,绞棒练手腕力。3.以腿缚沙袋负重弹跳,增强腿力。4.以拳击沙袋练拳法功力。5.以踢桩练习腿功。其次还有石锁、石担、提铁球、拉滑车、点钢钱眼等。

李氏查拳拳理有:“六合”即“里三合、外三合”,神与意、意与气、气与力;手与足、肘与膝、肩与跨“里外六合”。李氏查拳中很多攻防动作都归纳于“踢打摔拿”之中。在运用时,还要灵活机动。“十字要诀”即:缩、小、绵、软、巧、错、速、硬、脆、滑。

(二)李氏查拳的技击特点是重腿法,多摔法,不拘左右,搭手即发。其节奏特点是干净利索,动迅静定,动时如风驰电掣,定势时迅即静止稳定,其整体特点是形神兼备,内外合一,同时,攻防意念贯注于一招一式,以气催力,精神融注拳势,呼吸配合动作,从而呈现出外形上完整一体,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风采。

(三)李氏查拳的风格特点有以下三点:1.套路剽悍,结构严谨。李氏十路查拳整体动作。以“四击”、“八法”、“十二型”和“六合”为主线,贯串整个拳术之中。眼明手快。步法灵活,朴实有力。动如脱兔,跳跃激烈,拳势伸展清楚,动作量大,拳势刚劲,敏捷健壮,内静外猛,守之如处女,攻之如猛虎。2.拳法连贯,结构严谨。拳法势势相承,善于运用内在的心意,表现出生动的气韵,如虹的气势,连环成招,一气呵成。起、承、转、合等变化多端。3.长拳短用,出手含蓄。拳脚齐发,上下并用,进而实退,退而实进,虚实并用,刚柔相济。轻灵稳固,灵活不滞,矫捷刚健,动作连串,协调顺畅,力点清晰。组合击打。

三、意义

李氏查拳历来注重习武者的道德品行,要求“学拳先明理,习艺先尚德”,其“明理尚德”的武德精神是李氏查拳经久不衰的内在支柱。具有增强体质、自卫防身、修身养性、艺术欣赏的作用。不仅有各种手法、腿法、身法、步法,还包含着屈伸、回环、旋转,还有平衡、跳跃等较复杂及难度动作,人体各个部位都要参与运动,要求肌肉活动量大,需氧量高,因而,可以使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得到改善,发展呼吸系统的机能并提高肺活量。对提高人体的灵敏、速度、力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均有良好的影响。

李氏查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武术文化的一种,是李氏以及历代传人智慧的结晶,其发展过程始终与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着人类文明发达的程度,显示了人类在思想和实践上所能达到的智慧高度,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国各族人民筑起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作者简介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