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例6篇

心内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心内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1

(一)护理个案编写

护理个案为学生整体护理实践提供资料,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学生根据资料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并制定相应护理措施。所以个案编写一定要突出护理专业特色,避免直接摘抄医疗案例。我们按“简要病史―医疗诊断―护理体检”的顺序编写,将体现病人健康问题的相应表现反映在护理体检内容中,学生可根据护理个案进行评估、诊断、计划等护理程序训练。结合外科护理教学,我们编写了多例个案,如颅脑损伤护理个案:男性,35岁,4小时前从高处跌下,来院急诊。诊断为“颅底骨折,脑脊液外漏,脑挫裂伤待排”,收住入院。护理体检:患者神志不清,GCS平分7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迟钝。右耳流出淡血性液体,量不多。呼吸浅促,喉头有痰鸣音。腹软,肢体被动活动无异常。BP130/70mmHg,P60次/分,R22次/分,T37.5℃。

(二)护理个案教学

教学之初个案教学应以课堂教学为主,待学生熟练后则可作为课后自学练习,教学内容为评估、诊断、计划,其余部分待临床实习时学习、提高。

1.护理评估

投影打出个案,教师结合个案中护理体检资料,介绍评估时资料来源、护理体检内容,启发学生分析个案中护理体检资料,指导学生按临床广泛应用的Margory Gordon的11个功能性健康形态分类,然后与正常健康形态比较,整理出有改变的部分,这些改变可能就是护理诊断/问题的依据。如上述个案中,可找出如下改变:(1)神志不清,GCS1评分7;(2)呼吸浅促,喉头有痰鸣音,两肺有少量水泡音,R22次/分;(3)右耳流出淡血性液体,量不多;(4)BP130/70mmHg,P60次/分。学习护理评估时,教师应强调从整体护理思想出发,收集的资料不仅涉及病人身体状况,还应包括心理、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

2.护理诊断/问题

教学时,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护理诊断/问题定义,避免与医疗诊断混淆。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映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预期结果应是由护士负责的,而医疗诊断则是用一个名称说明一个疾病或病理改变,以便确定治疗措施。

如上述个案中“病人神志不清,GCS评分7分”是机体对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脑缺氧的反应,不能据此诊断为“颅内压增高”。根据个案资料,学生讨论后认为该患者可能存在如下护理诊断/问题:(1)脑组织灌注异常,与脑挫裂伤、颅内压增高有关;(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病人意识丧失有关;(3)有感染的危险,与脑脊液外漏有关。做出护理诊断/问题后应进行检查:(1)陈述是否符合PES或PE公式;(2)护理措施对此是否有效。检查可使学生提高护理诊断的准确性。

3.预期目标

目标是期望护理对象在接受护理照顾后的功能、认知、行为等的改变。如上述护理诊断/问题(2)的目标是:“24小时后病人无痰鸣音,血气分析正常。”制定目标时应注意:目标的主语是病人而不是护士;目标应是护理范畴内的,是可以通过护理措施达到的;目标应具有实现性、可行性。

4.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指帮助病人实现预期目标的护士行为,是确立护理诊断\问题与目标后护士行为的具体指导。我们将护理措施归纳为评估、治疗、教育三方面,指导学生围绕护理诊断\问题、相关因素、预期目标采用一看、二做、三说的步骤制定护理措施。如上述护理诊断\问题(3)的护理措施是:一看,观察生命体征、流出脑脊液量、颜色、性质q4h;二做,禁止堵塞、冲洗耳道;按医嘱使用抗生素;三说,解释避免用力咳嗽、排便的意义。制定护理措施时应考虑到具体性、指导性,不仅有利于病人,还使护士护理同一病人时有据可循。

二、效果

外科护理学教学前,我们对99级护理班106名学生做了护理程序知识测试,能初步对护理个案按照护理程序模式进行评估、诊断、计划,诊断、计划均较合理的仅占9%,存在许多诸如护理诊断\问题与医疗诊断混淆、预期目标不清、治疗措施与护理措施不分的问题。外科护理学理论教学结束时,我们再次对学生进行了测试,90%以上的学生能按护理程序模式思考,诊断、计划均较合理的占60%,学生普遍反映护理个案能强化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意识。

三、讨论

(一)个案练习能培养学生专业化的思维方式,使学生习惯于按护理程序模式进行护理。迄今为止,我国护理教育仍较重视医学知识、疾病的生理病理改变、专科护理的培养,而缺乏对人的整体性教育,使护士专业学生护理程序知识肤浅,因而,在其毕业后很难真正做到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个案研究是对一个病人的健康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通过护理个案,可以进行护理程序分解式教学,在收集评估资料、确定护理诊断\问题、提出预期目标、制定护理措施等步骤的运用中给以具体生动的指导。同时结合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如护理诊断\问题要领模糊或错误、护理目标和措施分不清、护理措施和相关因素背离等,进行剖析和讲解。通过个案练习,学生逐步明确护士要为病人解决健康问题,不是单纯掌握好护理技术操作就行了,接触和评估病人比纯粹的护理技术更重要。护士应考虑如何及时发现病人的健康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果如何,这样才是真正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心内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2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急诊;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31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372-02

主动脉夹层,为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该病症的临床病症主要表现为病情复杂凶险、发展快以及病发急。近些年,该病症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患者主要发病年龄为50-70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笔者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5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1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25例患者采用有针对性的急诊护理干预。现将其临床急诊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根据患者临床病症,对患者进行主动脉造影、螺旋CT、MRI、结合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患者病症被确诊。所选取的56例患者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为46-68岁,平均年龄为57±2.4岁。其中腹主动脉瘤17例,升主动脉瘤18例,降主脉瘤2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症等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入选标准 ①明显合并皮肤湿疹、脉搏快、合并头晕等休克表现;②所有患者出现突发性剧烈疼痛或无明显病因,多为撕裂样疼痛或刀割样,持续较长时间疼痛,较难忍受;③两组患者血压升高,且血液水平不稳定。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护理方法 患者住院后接受常规治疗,对患者进行止痛、降压等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患者应注意叮嘱患者卧床休息,注意饮食,保持血压稳定。

1.3.2 治疗组护理方法

1.3.2.1 急诊措施 ①患者住院后,护理人员主动配合医生实施抢救,持续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②患者出现疼痛病症,可给予患者肌注或静脉注射哌替啶、吗啡,如患者疼痛病症不能有效缓解,可给予患者小剂量的止痛剂实施静脉注射,针对疼痛病症,采取切实可行的止痛措施;③给予患者硝普钠微泵输注治疗,静脉滴注利多卡因,可有效降低血压,对患者的心率进行有效控制。应该根据心率以及血压等情况,护理人员应对泵入速度进行调整;④告知患者配合接受常规身体检查,因主动脉夹层较难准确诊断,因此对该病症的治疗,首先应对患者病症进行确诊,之后对患者病症进行诊断,对患者进行各项检查,检查后亲自护送患者回病房,防止出现意外,如患者病症较为严重,应对患者进行床边检查。

1.3.2.2 护理措施 ①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首先应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处于焦虑的心理状态不利于控制心率以及血压,因此医护人员应做好病房巡视,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对患者实施积极心理护理。②叮嘱患者应饮食清淡低盐的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并叮嘱患者在排便时不能过于用力,避免造成血肿破裂;③观察患者心率,如心率过速,可给予患者β一肾上腺索能受体阻滞剂,可有效降低心肌收缩速度。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χ±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心率以及血压情况 正常标准:心率每分钟65-70次,舒张压为60-95mmHg,收缩压为95-120mmHg。治疗组患者实施护理后,血压在正常水平内,两组患者血压对比,对照组低于治疗组,治疗组心率低于治疗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治疗组住院时间为(26.8±2.3)天,对照组住院时间为(39.0±1.4)天,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16.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为11例(35.5%),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的撕裂口流入到主动脉膜撕裂口,壁内血肿不断扩展,导致主动脉真假两腔分离以及中膜分离而出现的病理改变。该病症较为复杂,发病快且致死率高,会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高血压患者呈现不断上升的发病趋势,主动脉夹层患者随之不断增长[2]。针对该病症可实施有效的诊断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患者的病死率。主动脉夹层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发冷等休克表现;股、肱、桡、颈动脉搏动较为微弱,甚至消失,两侧强弱不均衡,上下肢血压差较小;患者血压上下浮动;出现不明原因的背部疼痛或胸部疼痛,常合并腰痛和腹痛。因此急诊护士在对该病症实施护理过程中,应给与患者高度重视,辅助医生进行诊断治疗[3]。

实施有针对性急诊护理,可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有效的预后效果。通过实施有效的急诊措施以及有针对性的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病症的快速恢复,且较难对该病症进行诊断,因此在临床治疗前,首先应对该病症进行早期有效诊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4]。采用硝普钠泵入对血压进行控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急诊期,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控制患者饮食,叮嘱患者注意饮食不可过饱,同时控制饮食速度,如有必要给予患者通便处理。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有效的急诊治疗与护理措施,有利于准确确诊患者病症,同时实施有针对性护理,可有利于患者病症的快速康复。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仔细观察患者病症,如出现异常,报告医生,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实施治疗[5]。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两组患者血压对比,对照组低于治疗组,治疗组心率低于治疗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吴秀娟,陈绮坚,李菊梅.3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诊护理[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63(3):885-886.

[2] 任羽飞.急诊护理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外健康文摘,2013,63(6):778-779.

[3] 王红玲.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诊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66(9):854-856.

心内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3

门急诊做为医院的窗口单位,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感受及医院声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 “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精神[1],各门急诊自2011年7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针对门急诊患者具有诊治时间短、 流动量大、对医院环境和就医流程陌生的特点,深化门急诊护理服务内涵,积极探索、努力创新门急诊护理服务模式,取得较好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全院共有门急诊13个,门急诊护士95人,平均年龄为(37.0±9.3)岁,学历为中专7名,大专64名,本科24名;职称为护士11名,护师37名,主管护师45名,副主任护师2名;职务为科护士长1名,护士长10名。

1.2 优质护理的实施措施

1.2.1 动员准备,营造优质护理创建氛围 ①召开门急诊护士长动员会 对优质护理服务内涵进行培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初期,首先统一了思想认识:优质护理服务,就是以病人为中心, 围绕患者开展工作[2],明确门急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目标。②进行优质护理相关知识培训 门急诊各护理单元通过小讲座、讨论会等形式进行优质护理相关知识及礼仪培训,规范护士的仪表、着装、行为、语言沟通要求。③公示服务项目及标准 门急诊各护理单元根据自身特点及患者需求,制定出本科室的护理服务项目及标准,在醒目位置公示,自觉接受患者的监督。

1.2.2 优化门急诊服务流程,营造和谐温馨的就诊环境 该院现处于改扩建期间,门急诊服务空间相对狭小,为了减少患者来回奔波及等候时间,创造温馨、便捷的就医环境,医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培养“ 患者无错”意识,不管是医生、收费、药局等哪一个环节出错,均由护士电话沟通联系,减少患者往返次数;简化就医流程,合理分流患者,在门诊各楼层实行挂号、收费一体服务;合理布局,中心采血室与门诊化验室相邻,并备有化验单自助打印机;提供专家出诊一览表、免费预约门诊服务;大厅醒目处悬挂就诊流程图、门诊各个楼层布局图;在门急诊一楼大厅设有导诊台,每层设有导诊护士,室外增设流动导诊护士,主动询问,做好检诊、分诊工作;大型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各专科简介,专家特长介绍;候诊厅备有饮水机、一次性水杯、平车、轮椅等设施。

1.2.3 实行门急诊无缝衔接的急救管理模式,提供安全有效地医疗护理服务 由于在门诊就医的患者突发病情变化,需要急救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保证来诊病人安全就诊,首先健全制度,配备设施,明确责任,划分了门诊各楼层抢救分担区,每个门诊备有抢救车、心内诊室还备有吸氧装置、除颤仪等。其次加强护理人员急救技能培训:定期行急救知识及心肺复苏和除颤仪的培训和考核。重视日常管理:各诊室每天进行安全设施检查;加强候诊区巡视,密切观察来诊病人的病情变化等,以确保突发病情变化的患者的及时救治。

1.2.4 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倡导健康教育全程护理 由于门急诊涉及面广,疾病多样化,因此倡导健康教育全程护理,在候诊、诊治、注射、换药、输液、抢救等服务过程中不间断的提供健康教育。输液采血中心悬挂输液采血流程展板,在处置过程中主动告知药物的作用、不良作用,介绍用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为输液患者发放疾病宣传册等。各门诊还设有图文并茂的健康资讯专栏、宣传图画,随时可取阅的健康教育手册等。

1.2.5 创新举措,因地制宜开展多项便民服务 各门急诊设立了报刊阅读栏、“爱心服务便民箱”、患者遗失物品箱;放射线门诊结合院情,对病房患者开展了预约检查服务,即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又缓解了门诊拥挤的状况;为应对寒冬,防止输注的液体过凉,配液中心为配送的液体遮盖棉被;输液中心主动为患者提供应用热水;急诊室为防止在运送患者途中输液解冻而制作的输液保护罩等举措收到患者的普遍欢迎。

1.3 评价指标

自行设计《门急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其内容分为7项,分别以满意(6~10分)、基本满意(3~5分)、不满意(0~3分),3项表示患者对该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由患者服务部专职人员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开展前1个月及开展1年后1个月进行随机调查(2011年6月,2012年7月),问卷当场发放当场回收。2次调查过程共发放满意度调查表410份,回收410份。调查表回收后由研究者进行筛选,剔除无效结果(超过20%题项未回答)10份,有效率97.5%。统计结果由双人录入。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应用卡方检验对调查表各分项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分析,以P

2 结果

分别对该院就诊患者对门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态度、技术操作、疾病宣教、分诊咨询、就诊流程、就诊环境及总体评价7个项目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前后的满意程度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见表1。由表中可见,患者对门急诊护理人员7个项目方面的满意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满意程度有明显提高。

3 讨论

心内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4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护理管理;持续质量改进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180-01

持续质量改进(CQI)是一种科学的护理管理方法,它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质量的控制,不断对具体过程进行资料收集、质量评估和改进,达到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效率。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作为一线窗口,质量控制直接关系患者生命安全及医院声誉。因此,探讨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急诊科救治护理水平、降低护理风险、预防护理纠纷,对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1.方法

持续质量改进程序模式(JCAHO)包含确定护理服务、病人的期望、描述当前过程、测评和分析,确定根本原因、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监控改进措施的执行、评价效果、得出结论、修订标准和巩固改进结果等系列活动。

1.1确认问题

确定问题是护理质量改进的关键,根据护理部组织的每季度全院护理质量大检查、护理部每月对急诊科的督察、护士长夜查、护士长每月自查、科室质控成员自查及医院组织的“六合一”(医务、质控、院感、护理、药事、输血)质量反馈会及病人满意度调查等,找出存在的问题,包括急诊抢救技术、抢救流程、应急处理能力、抢救仪器设备、药品安全、急诊预检分诊、病人病情观察和无菌观念等。

1.2制定改进计划

针对获得的质量改进信息,结合具体情况组织原因分析,制作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分析图,制定出流程和方案,组织全科讨论流程的可行性,制订好实施计划并利用科室业务学习传达贯彻执行。

1.3实施

借鉴美国JCAHO模式,在护理部质控小组的指导和护士长带领下,全科人员共同参与的全面质量管理。科室成立质控小组,护士长根据每位护士特长将护理指标分解安排,让全科护士均担负起除本职工作外的管理任务,增加其责任感。加强“三基”及急救技能培训,每位护士在遇到急诊抢救时能有条不紊地配合医生进行。完善各种交班本和物品清点本等,护士长不定期在早会、科室业务学习时进行学习、提问和指导,根据制定的计划实施。

1.4评价

质控小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护士长每月自查、上阶段存在的问题在制定改进措施后的落实情况,总结现阶段工作,确认下阶段质量改进目标,制定改进措施并不断循环往复,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2.结果

自急诊科坚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以来,护理质量和急诊抢救水平不断提高,,急诊护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和系统化,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意识及法律证据意识明显增强,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急诊环境及条件也大为改观。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2%提升到改进后的97%,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社会和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3.讨论

3.1护理管理是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

CQI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围绕服务全过程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和改进的活动。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及风险隐患,制定各种门急诊应急预案、请示汇报制度、完善抢救流程并组织科室质控小组成员不定期检查,分析不足之处,制定改进计划并组织实施,评价效果。

3.2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命与健康,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针对急诊科病人病情急、变化快、多科交叉、专业技术水平和环境要求高等特点,采取完善各种常见危重症抢救流程和应急预案:如小儿高热惊厥、宫外孕休克、急产、新生儿窒息和子痫等,制定急危重症院内抢救的“绿色通道”,加强各科室、部门间的通力合作,保障病人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科室每季度组织1次理论考试,不定时抽考护理技术操作,每年2次急救技能培训考核,每月安排2名护士负责科室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对护理诊断和措施进行探讨。每周晨会提问

2次以上,达到提高业务素质的目的。针对我科每年过万的抢救病人量,要求静脉穿刺“一针见血”,减轻患者痛苦,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3.3科学、规范和系统管理

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和系统的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各种签字本、物品点交本制度,如出诊签到本、院前急救登记本、贵重仪器检查签字本、病理标本签收本、工作量统计本及各种物品清点本。加强急救物品、器械、药品和仪器的管理,做到每日清点、检查、按期保养、班班清点交接,确保机器运转正常,各类物品、药品完好率达100%,保证了治疗、抢救各环节不出差错,全年无因急救物品不全或仪器运转不良而影响病人抢救情况的发生。完善输液巡视卡病情观察内容及护士签名制度,保证患者输液安全。措施实施4年多,我科有关输液医疗纠纷和护理差错明显减少。每月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及患者满意度调查,征求患者及家属对科室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讨论,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加以解决。

3.4提高服务质量

护士作为高应激职业群体,面对鲜活的生命,其良好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心理健康对工作质量有积极作用。急诊科特殊的工作环境容易产生烦躁情绪,调整心态是关键,应通过管理和教育给予干预和疏导:①建立照片墙,把每个护士平时的生活照放在墙上,体会平时的开心快乐,倘若平时工作时碰到委屈或者不开心,可以看看照片墙,然后面对镜子笑笑,让心情恢复平静,回到岗位耐心工作。②加强护士行为规范,日常工作中落实文明用语,建立个人服务承诺牌,每天晨会上班时在自己服务承诺语后贴上笑脸来提醒微笑服务。培养护理人员健康的人格,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促进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 陈爱萍,孙红,姚莉,蔡虻. 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05(02)

心内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5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结合我院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现象,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强可行的应对措施的及时制定[4]。结合随机数字表法,抽取该期间不安全现象相对应患者90例,男女患者分别为50例、40例,最低年龄为22岁,最高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52.51±3.51)岁。所有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良好,依从性也比较高,可以与护理人员工作保持紧密的配合。1.2 方法对90例急诊ICU重症患者护理过程,予以回顾性分析,并定期随访医护人员。通过ICU护理科、医学专家开展讨论会[5],为深入分析和讨论该期间患者出现的不安全现象提供一定的渠道,这其中也包括讨论和总结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在分析出具体问题以后,及时采取可行的应对办法。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情况在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指临床医学知识掌握不足、操作能力差、应变能力差等,其中临床医学知识掌握不足例数为40例,其占比为44.44%,操作能力差例数为30例,其占比为33.33%,应变能力差例数为20例,其占比为22.22%。见表1。表1 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问题[n(%)]2.2 采取措施后的满意度情况回顾性分析ICU护士的护理过程,在采取措施之前,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掌握水平有待提升,护士的满意度为72.22%(65/90)。在采取措施后,显著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养和护理技能掌握水平,护士满意度为94.44%(85/90)。采取措施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采取措施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存在问题3.1 知识掌握不足在病房护理中,临床理论和护理知识是重中之重,其中骨科、妇科、外科等是ICU重症监护室接受病例较多的相关科室,所以对于急诊ICU护士而言,必须要加强专业医学知识的掌握[6],但是一些急诊ICU护士的知识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在护理人员,失误现象难以避免,从而加剧不安全事件的出现,这已经成为了治疗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也产生了极大的威胁。3.2 操作水平有限急诊ICU重症患者,其机体处于比较虚弱的水平,出现生命危险的概率比较高,所以必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领域地监测,在监护室中,借助气管插管、微量注射器等相关仪器进行辅助治疗[7]。因此,护理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熟练操作各种仪器。3.3 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有待提升急诊ICU重症患者与普通病房患者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出现突发状况和并发症的概率比较高[8],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将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提升上来,给予护理质量一定的保障。现阶段,在临床上,一些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处于较为低下的水平,没有及时采取质量治疗,并且判断也出现失误。

心内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6

    (1)两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2)两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病死率。(3)患者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由普陀区人民医院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表,其具体内容包括:是否及时向患者沟通;对患者心理指导是否到位;护士是否经常巡视;对护士的各项技术操作是否满意;对护士的语言、态度及形象是否满意等。调查结果分:1(非常满意),2(较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差),5个等级,其中满意率为非常满意率+较满意率。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急腹症患者中外科84例分诊正确82例,内科66例分诊正确65例,妇科60例分诊正确55例;对照组外科79例分诊正确70例,内科71例分诊正确62例,妇科60例分诊正确51例,观察组患者的分诊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急腹症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方面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两组分别发放问卷210份,回收210份,有效回收为1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