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范文1
关键词:;观念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哲学方法;哲学变革
中图分类号:BO―O;B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8/09―0048―04
笔者在《论实践唯物主义与观念唯物主义》(原载《唯实》2007年第1期)、《再论“观念的唯物主义”》(原载《唯实》2008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8年第7期转载)中,对观念的唯物主义(这是我在上述两篇文章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用于概括哲学诞生以前的那些从主观设定的观念出发的唯物主义――笔者注)的实质、基本特征以及从理论上揭示其本质的意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通过进一步研究,我认为有必要对观念的唯物主义的本质及其危害性作更深入的揭示,指明观念的唯物主义只不过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唯心主义,而且,其危害性并不亚于一般的唯心主义,因为它带有更大的欺骗性和迷惑性。
一、观念的唯物主义是愚蠢的唯物主义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拔高旧唯物主义而贬低唯心主义,认为一部哲学史就是唯物主义不断战胜唯心主义的历史,这种观点与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不相符。事实上,在整个古代和近代哲学发展过程中,其精华更多地集中在唯心主义哲学中。不了解这一点,不仅不能正确认识旧唯物主义,也不能准确地把握哲学。对此,我们可以分别从本体论、认识论和历史观上来分析。
本体论是哲学的最初形态,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然而,正是在这一领域,旧唯物主义除了直观的猜测以外根本拿不出什么与唯心主义相对抗。早期唯物主义将世界的本原设定为某种具体的物体,如水、气等,而唯心主义从一开始就超越了具体的物质形态,将世界的本原设定为理念、心灵等精神实体。显然旧唯物主义设定的实体反而比唯心主义设定的精神实体更容易被击碎,因为这种实体根本就不具备抽象性,而只是简单的直观猜测,这种猜测不但不能被证实,反而极容易被证伪,人们甚至无须通过理性就能将其否定。相对而言,唯心主义设定的精神性实体则颇具迷惑性和抽象性。这种实体虽不可能被证实,但在当时条件下,无论是在感性还是在理性范围内都难以被证伪,因而反倒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就这一方面而言,旧唯物主义明显落后于唯心主义,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西方哲学史的证明。例如,在何为世界本原的问题上,泰勒斯提出的“水”、赫拉克里特的“火”,与几乎同时代的毕达哥拉斯的“数”,尤其是与巴门尼德提出的“存在”,显然不在同一个思维水平上。虽然在古代后期已经出现了原始原子论,但直到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提出的“面粉团子”,仍一直保留着朴素性和猜测性。从整个西方哲学史可以看出,旧唯物主义总是被唯心主义逼得步步退缩,几乎失去所有的地盘。相反,唯心主义从一开始就带有思辨的色彩,因而,哲学史上较为完整的实体本体论体系都出现在唯心主义的哲学派别中。
在认识论上,旧唯物主义虽然也提出了反映论的观点,但由于方法上的唯心主义,他们所理解的对象仍然是一种主观的抽象,因而,他们的反映论实质上仍然是一种主观的猜测。他们不仅不知道正确反映客观对象的途径与方法,不知道应该反映的对象的实质,而且,他们关于反映论的观点也不是来自于客观的实践过程。反映论是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它符合人类认识的客观事实,在这一点上,旧唯物主义本应该是有优势的。因为,唯心主义主张先验论,而这是违背人类认识客观事实的。然而,由于旧唯物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远离了辩证法,而且又不懂得人的主体性和感性活动,因而根本无法解决人的反映何以可能的问题。相反,倒是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从抽象的角度解决了先验论何以可能的问题。尽管这是违背客观事实的,但在理论上却具有自洽性。旧唯物主义离开了人的能动性和感性的活动谈论反映性,已经从根本上失去了反映论的现实基础。在他们那里,反映的对象不是真实的存在,反映的主体也不是现实的人,因而,这种反映在本质上只不过是一种观念上的想象,一种主观上的臆想,这与唯心主义的观念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相比之下,唯心主义却拥有理论上的优势,即拥有逻辑上的一致性,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本应拥有的优势却荡然无存。
在历史观上,由于旧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远离了辩证法,并且不知道人的主体性和社会实践活动,不知道社会是历史的、发展的,因而,他们根本看不到人类的发展正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果。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批评费尔巴哈时所指出的那样:“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在历史观上,旧唯物主义虽然与一般唯心主义没有什么区别,但由于它们在历史观与自然观上的矛盾,使得它们在历史观上更是毫无建树。在历史观上将历史描述为自然的历史过程的,是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黑格尔,而不是唯物主义的费尔巴哈。恰恰是黑格尔哲学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前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主义。”
二、愚蠢的唯物主义何以可能
旧唯物主义是自发产生的唯物论,它认为世界的本原在于自然本身,而不是来自于自然界之外的精神,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那为什么在尔后的发展过程中,旧唯物主义却被唯心主义所克服而逐步沦为愚蠢的哲学派别呢?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没有属于自己的哲学方法,而是全盘套用了唯心主义的哲学方法。从哲学方法的角度说,旧唯物主义从属于唯心主义,因为,它也不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而是从观念出发的,在这一点上,它与唯心主义没有什么实质性区别,因此,我们称其为观念的唯物主义。从其理论所达到的水平上说,它是一种愚蠢的唯物主义,由于其内在的矛盾性和朴素性,它的理论成就相对落后于一般唯心主义,而它的危害丝毫不亚于一般唯心主义;从其实质上说,它是一种特殊的唯心主义,它与一般唯心主义的区别,仅在于本原观上具有唯物主义观点,且这种观点仅限于自然观。
以往的一切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和一切唯心主义,在根本方法上都是唯心主义的,这也正是这些哲学都不可能成为科学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什么是唯心主义的哲学方法呢?马克思恩格斯将
其概括为“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或者说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来建构体系哲学的方法。如,杜林是从主观设定的“世界模式”出发;康德是从主观上为自然设立的“法”出发,然后用这种“模式”或“法”去裁剪外部世界,企图让世界将就他们的“模式”或“法”,这是一种用思辨的观念构造世界、解释世界的方法。这种哲学方法,首先表现在哲学的出发点是主观设定的原则、概念。他们不知道,原则、概念应该是研究的结果而不是出发点,这就是出发点上的主观性。其次表现在建构体系哲学。旧哲学是通过这些主观设定的原则、概念进行思辨的推论、演绎而主观构造起来的,因而都是僵化、封闭的体系。再次,哲学家们建构这种体系的目的只在于解释世界,当然,这种解释只能是牵强附会的。当着发现这种体系与客观世界不一致时,他们不是去修正僵化、荒谬的体系以符合客观世界,而是试图用自己主观建构的体系去裁剪世界,要客观世界去符合他们的体系。这些特点是一切旧哲学共同具有的,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也不论是在对自然的解释还是在对社会历史的解释上,概莫能外。这种哲学方法,被马克思概括为“把概念归并在一起的方法”;恩格斯则风趣地将这种方法描述为以“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诀窍”,从根本上说,就是哲学方法上的唯心主义。
旧唯物主义是一个充满内在矛盾的体系,它不能自圆其说。因为,它的观点和它的方法是根本对立的;在这一点上,唯心主义比旧唯物主义聪明,它至少做到了观点与方法的内在统一。旧唯物主义主张物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本原,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按照这一原理,其哲学方法就应该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在实践过程中获得关于客观世界最一般本质的概括,即获得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形成理论知识。然而,旧唯物主义关于世界本原的思想并不是来自对外部世界的概括与抽象,而是一种主观的猜测或设定。我们说,旧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本原在于客观世界本身的观点具有真理性,但在进一步说明这一观点时,他们却主观地设定某种具体的实物体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泰勒斯说水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设定本身就背离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因而导致了荒谬。其原因就在于它是纯粹的主观臆想,这与苏格拉底说理念是世界的本原在方法上是完全一致的。所不同的仅仅在于,唯心主义的设想是符合其自身的基本观点的,而旧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的方法,则是与自身的观点相背离的,反倒跟与之相对立的唯心主义的方法相一致。这种矛盾是旧唯物主义自身无法克服的,也是导致其愚蠢性的根源。
三、超越观念唯物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观念的唯物主义的前身是朴素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作为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自产生时起就蕴藏着生长唯心主义的种子。因为,它是建立在主观猜测基础之上的,缺乏科学的根据和实践的基础,既不是来自实践过程的真实反映,也不是通过哲学思维的逻辑抽象,难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因而,这种唯物主义是极其脆弱的。当具有抽象性的唯心主义出现以后,朴素唯物主义便显得相形见绌了。同时,唯心主义的体系化、理论化的方法,却促成了朴素唯物主义向观念唯物主义的转化,自此,唯心主义的哲学方法便成了旧哲学的普遍方法。恩格斯曾就此做过这样的描述:“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是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作为这样的唯物主义,它没有能力弄清思维对物质的关系。但是,弄清这个问题的必要性,引出了关于可以和肉体分开的灵魂的学说,然后引出了灵魂不死的论断,最后引出了一神教。这样,旧唯物主义就被唯心主义否定了。”朴素唯物主义在哲学史上的辉煌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它被迅速地淹没在唯心主义的大海之中,转变为观念上的唯物主义,也即实质上的唯心主义,整个哲学史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从表面上看,观念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相互对立的,而实际上,由于套用了唯心主义的哲学方法,观念的唯物主义如同被唯心主义的“特洛伊木马”所控制,当然不可能战胜唯心主义,这正是在长达两千多年哲学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唯心主义得以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这种状况直到哲学诞生以后才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
观念的唯物主义在漫长的哲学历史的长河中自身也有所发展,每一时代的观念唯物主义者都必然地对前代的观点有所推进,但这种发展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其基本倾向,这就是观点与方法上的矛盾,自然观与历史观上的对立。旧唯物主义虽然在精神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唯物的观点,然而由于它共用了唯心主义的方法,因而始终处于唯心主义的支配之下,在最根本的问题上成为唯心主义的附庸。旧唯物主义虽然也曾出现过短暂的辉煌,如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然而,由于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它同样很快就被唯心主义所吞噬。显然,与德国古典哲学相比,法国的唯物主义是相形见绌的。德国古典哲学在黑格尔那里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因而它也随着黑格尔造就的终极体系而终结。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些旧唯物主义哲学家对观念唯物主义所表现出来的缺陷有所察觉,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费尔巴哈。他拒绝为先前的唯物主义承担责任,甚至不愿意使用唯物主义的名称,不承认自己是唯物主义者。但是,由于他自己始终没能从根本上摆脱唯心主义,自然也不可能超越观念的唯物主义,这具体表现在“他不能克服通常的哲学偏见,即不反对事情本身而反对唯物主义这个名称的偏见”。然而,由于费尔巴哈根本不知道旧哲学的致命弱点是什么,依然承袭着唯心主义的哲学方法,这使他在根本之点上始终没能摆脱唯心主义的束缚,没能跨入新哲学的门槛。可见,费尔巴哈并没有能够“聪明”起来。观念唯物主义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决定了它在自身范围内是难以走向科学的,只能是更加衰落下去。这就说明,唯物主义的根本出路在于超越观念的唯物主义,即从根本上放弃唯心主义哲学方法而创立属于唯物主义的哲学方法。
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范文2
关键词:哲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哲学一词源于希腊语,就哲学的词源而言,它的意思主要指热爱智慧。但从古希腊一直到当代,对于哲学是什么因人因时因事一直有不同的定义。就当代学术界而言,哲学主要指人们在对基本问题的研究中形成的系统化、理化的世界观,是从性质上、逻辑上对基本问题进行认识从而发现和预测出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及客观趋势的学问。而哲学研究的问题,就是从总体上研究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以及主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而这哲学的三大重要研究领域究其本质而言就是对思维和存在也即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研究。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既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为考察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以及主客观世界关系的主体是人,人有两方面的属性:一是就存在性质而言人是这个世界的存在物,人的存在是一个客观过程。一方面人的存在与灵长目其它动物和周围环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另一方面人又与灵长目其它动物有本质上的区别,其它动物依特定本能、固定方式生存,而人则在成长早期依一定本能和一定方式生存,在生存中又发展和完善了本能、方式,如此循环,在高一级的程度上构建自己、完成自己。二是就存在状态而言,人又是有着自主思维能力的生活于社会之中的存在物。一方面通常情况下人会从自身出发,按照某一思维方式去考察和认识世界的状态和属性;另一方面人会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去改造外部世界、塑造外部事物,把自己的精神属性赋予外部世界、外部事物,通过实践使得主观客观化,这就必然发生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外部事物也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唯物主义的本质及其代表人物观点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本质及代表人物观点
就对于哲学派别的规定而言,作为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的唯物主义,是与唯心主义理论体系在基本问题的认识上相对立的。按照区别而言在不同时代有与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相对应的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也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和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就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一般坚持了存在(物质)对于思维(精神)有决定作用,而思维(精神)对存在(物质)有依赖性的观点。就世界本原而言,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则是物质的产物或反映。反映在人的大脑里就是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反作用于存在。要进一步明白为何存在(物质)对思维(精神)有决定作用,而思维(精神)对存在(物质)有依赖性,就必须了解唯物主义的演进过程。在古代,部分人认为世界不是神的创造,而是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所形成的,具体来说他们认为世界就是由气、原子或金、木、水、火、土单独构成或组成的。例如中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而在国外,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则提出了原子唯物论,他认为世间万物的产生和变化究其本原而言只是原子与虚空,人的感觉和思想也是由这些原子所决定的。怎么决定?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的表面会经常流溢出一些原子,形成波流之后在空气中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形成了影像。而人的感觉和思想便是这些影像对于感官和心灵的作用。以上这些人的认识,虽然谈不上科学,但都是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思想。同时,他们还尝试以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明世间万物的联系与变化,推动人们对于世界本原究竟是什么继续思考。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本质及代表人物观点
唯物主义发展到近代之所以具备了机械的性质是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就它的认识而言,哲学的考察和研究对象应该是这个世界上客观存在的物质,物质才是世间万物运动变化的基础,它不依赖于人的思维而存在。应该肯定的是,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对于存在(物质)对思维(精神)具有决定作用和思维(精神)对于存在(物质)有依赖性的相较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深化认识对于反对当时以宗教神学为代表的唯心主义,促进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相较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也有它的科学之处。但是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把哲学上的物质等同于物理学上的物质,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原子,原子有什么样的属性,由原子组成的物质就有什么样的属性,进而由物质组成的世界就有什么样的属性。那么整个世界就有机械以及形而上学的性质。例如霍布斯曾认为:“运动就是失掉一个位置而获得另一个位置。”他把所有的运动形式都认为是机械运动,虽然是对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概括,但是由于没有看到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将某一运动形式上升为普遍运动形式,就会在解释物理、化学、生物、社会运动时陷入困境,甚至走向唯心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对人的考察和认识也带有机械性。例如拉美特利认为归根到底,人只是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至于人的感觉,则是由外界对象刺激人的感官神经,由感官神经将某一物质传入感觉中枢中,人便能接受各种感觉。拉美特利的观点,虽然把大脑看作感觉的发生地有进步之处,但是究其本质而言,还是用机械的观点去说明人的组成和功能。另外,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在自然领域也有不彻底性。因为采用机械的观点绝大多数情况下无法解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变化,也抓不住社会的基本矛盾,甚至认为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是由人的思想决定的,从而成了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的本质及代表人物观点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是哲学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吸收人类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总结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发现和阶级斗争经验上创立并发展起来的。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存在(物质)对思维(精神)具有决定作用,而思维(精神)对于存在(物质)具有能动性。何为能动性?一是思维(精神)能够正确地反映存在(物质),二是思维(精神)通过实践能够反作用于存在(物质)。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在说明思维(精神)对存在(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的同时,也赋予了物质以新的哲学概念。列宁给物质以经典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里有一问题,当今自然科学的部分最新发现是不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的。在笔者看来,关于物质的哲学定义也应随实践的发展而得到不断发展。
二、唯心主义的本质及其代表人物观点
(一)客观唯心主义的本质及其代表人物观点
按照的规定,作为唯心主义哲学两种基本形式之一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被先于物质世界存在的客观精神所决定的,而物质世界仅仅是这种客观精神在历史进程和具体条件下的产物或表现。就客观唯心主义的本质而言,实际上它是把人的思维(精神)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之后“飞跃大脑”成为了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某N实体,宗教就是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代表。中国南宋时期的朱熹就曾主张:“理在事先”,他认为“理”是先于世间万物而存在的,世间万物各有其“理”,“理”就是世间万物运动的规律。他认为“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世间万物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国外的柏拉图和黑格尔也是类似的观点。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世界才是本原。黑格尔则把现实世界的本质归结于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他认为绝对精神在自我辩证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外化为自然界以及我们所在的社会。
(二)主观唯心主义的本质及其代表人物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一道认为思维(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存在(物质)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区别在于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主观因素而不是某种客观精神,例如人的感觉、经验、心灵、意志等是世间万物产生和运动的根源,而世间万物只是这些主观因素的产物或附属品。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没有自我的主观因素,就没有外部世界、外部事物。例如中国明时代的王阳明,就曾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他认为外部世界、外部事物依赖于主观因素而存在,当主观因素消失时,物、事、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因。古希腊时期的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以及法国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都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值得一提的是宗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已经显现出了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过渡的趋势,例如过多的宣扬上帝就在你我心中。在唯心主义立场上从客观向主观的转化,不仅是宗教的一大变化特征,也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大变化特点。
三、结语
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就根本上的分歧而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只在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即到底是存在(物质)对思维(精神)有决定作用,还是思维(精神)对存在(物质)有决定作用上观点和立场不同。有人认为唯物主义宣扬物质至上,唯心主义宣扬精神至上,这都是不正确的。就整个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来看,相信唯物主义的伟大人物也犯过错误,坚信唯心主义的历史人物也办过好事。谈及这个哲学的基本问题,还是要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任何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进行简单对立的理论观点都是有问题的。正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所言:“任何极端都是它自己的另一极端。抽象唯灵论是抽象唯物主义;抽象唯物主义是物质的抽象唯灵论。”由此可见,我们不能简单将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极端或绝对正确化,虽然科学已经证实了思维(精神)是人类大脑的产物,但是谁又能完全证明“缸中之脑”这样的哲学假设是根本错误的呢?况且这样的哲学假设还有很多。哲学的基本问题昨天、今天、明天总会有人去探讨,但是要想让哲学焕发出巨大的魅力、生命力,让掌握哲学的人能真真正正体会到哲学所带来的实惠和快乐,还是要靠有实践能力的人去一点一滴地践行,去变革自己、去改变世界。只有在掌握哲学的人受益之后,哲学才能引起更多的人的重视,才有由“冷”变“热”,更好地发挥解释、指导作用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2]霍布斯.《论物体》[M].
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范文3
关键词:马克思;黑格尔;唯心主义思辨自然观;批判;继承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在批判以往旧自然观的基础上,提出人类在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过程中,通过能动的实践活动作用于自然,将自然由自在转变为自为的过程。认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的批判,吸收其合理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具有实践特征的马克思人化自然观。
1 黑格尔唯心主义思辨自然观基本思想探究
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在论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概念、特性包含着合理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黑格尔“绝对理念”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中,针对的是自然的发展即以逻辑理念为外在形式的自然,是“研究理念的异在或外在化的科学”而不是以具体的自然科学问题为研究对象。
1.1 面对自然本源的关系问题
在黑格尔哲学中,认为“绝对理念”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世界是通过“绝对理念”产生的。但在其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认为事物处于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并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其哲学体系虽属唯心主义范畴,但在解释事物的发展状态和运动过程中坚持的是客观的辩证法思想。
黑格尔自然观认为自然是“自我意识”在思维与存在上的辩证统一。“自然是作为它在形式中的理念产生出来的。既然理念现在是作为它自身的否定的东西而存在的,或者说,它对自身是外在的,那么自然就并非仅仅相对于这种理念(和这种理念的主观存在,即精神)才是外在的。相反的,外在性就构成自然的规定,在这种规定中自然才作为自然而存在。”同时指出自然是精神的本质,精神“是自我异化的精神”,“自然在理念中自在地是神圣的,它的存在并不符合于它的概念;自然宁可说是未经解决的矛盾。它的特性是被设定的存在,是否定的东西……是理念的表现。”显然,黑格尔认为自然界在其本质上是属于理念性的,是理念的外化形式,是理的异化。
黑格尔自然观在面对自然的相互联系和发展过程的问题上,强调自然是一个相互联系且辩证发展的过程,“是一种由各个阶段组成的体系,其中一个阶段是从另一个阶段必然产生的,是得出它的另一阶段的最切近的真理。”由此便指出自然界内部各阶段相互作用产生的必然结果是相互作用的前提,因而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黑格尔自然观指出自然是“绝对理念”的表现或派生物,“绝对理念”作为永恒存在的物质,在规定自然本质属性的同时,又根据自我意识产生其他有限物质,这些有限物质的阶段性和有限性组合共同构成物质世界,而最终一切的衍生物质又返回“绝对理念”,只有在“绝对理念”中才能保持“绝对理念”产生的物质的自我形态。自然作为一种外在形态的“外在性”特征,是相对于“绝对理念”的外在形式而言,自然界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绝对理念”以否定之否定的自身无意识形态存在。这种外在性特征“只有在精神领域里的那些变化之中,才有新的东西发生。”
1.2 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黑格尔自然观在强调世界本源即“绝对理念”的同时把人作为其中派生物的最高形式。然而在面对自然的起源和进程的问题时,黑格尔又从人的本质出发,把一切自然之外的物质归结于自然,再通过自然的外在变化形式把人之外的东西归结于人,黑格尔通过这样的形式把自然解释为人的精神的外化形式,只有人才能认识将自身外化为自然的“绝对理念”。同时黑格尔指出人作为最高形式的存在物,通过自为自然的实践活动,复现自我,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及实践性,将自然人化。
黑格尔自然观认为人的实践态度及理论态度是“自然的实践态度是由利己的欲望决定的、需求所企及的,是为我们的利益而利用自然,砍伐它,消磨它,一句话毁灭它”,“我们把事物变成一种主观的东西,为我们所创造的东西,属于我们的东西,而且变成我们作为人所特有的东西,因为自然事物并不思考,也决不会表象或思想”。黑格尔充分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认识自然的积极作用,但把自然理解为人的附属物质。黑格尔自然观将人的本质理解为劳动,认为人通过劳动实现自然人化,也就是说,黑格尔自然观中人化自然认识是一种理念化的自然,是抽象化的自然观。
2 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思辨自然观的批判与继承
马克思在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针对“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将自然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为抽象性的自然历史观持批判态度。
2.1 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思辨自然观的批判
马克思在针对黑格尔世界的本源即“绝对理念”的哲学思想,指出“这个自然界不过是在感性的、外在的形式下重复逻辑的抽象概念而已,他重新把自然界分解为这些抽象概念。因此,他对自然界的直观不过是他把对自然界的直观加以抽象化的确证行动,不过是他有意识地重复的他的抽象概念的产生过程。”马克思认为“作为自然界的自然界,这是说,就它还在感性上不同于它自身所隐藏的神秘的意义而言,与这些抽象概念分隔开来并与这些抽象概念不同的自然界,就是无,是证明自己为无的无,是无意义的,或者只具有应被扬弃的外在性意义。”抽象的自然是人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对感性自然的反映。
马克思针对黑格尔将抽象的自然认为是“自然界的思想物”观点,认为抽象是自然与人的关系是不存在的。强调人的实践活动将自然作为对象,针对的是现实的自然,并非抽象是自然,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中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黑格尔将自然作为抽象的、自为的精神产生物,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相割离,并把考察自然的辩证思维归结于人的理念作用。马克思对此持批判态度,认为人作用于客观世界,是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实践劳动将自然作为实践对象。黑格尔在考察自然时,只从主观方面去直观自然,忽视了自然的客观真实性。
2.2 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思辨自然观的继承
黑格尔哲学体系将“形而上学”与辩证法融合在一起,在强调“绝对理念”是世界的本源的同时又指出整个世界的万事万物又是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然而黑格尔在试图揭示事物之间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关系的时候,又将这一内在关系归结为人的自我意识的作用,而人的自我意识的作用归根到底又是由“绝对理念”产生,人仅仅只是“绝对理念”自我实现的工具,人本身作为类的存在物,所具有的主体能动性、实践性在黑格尔自然观中被精神化。所以,其思辨的唯心主义自然观虽然是从主观方面认识自然,却又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从而不自觉的“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走出这些体系的迷宫而到达真正地切实地认识世界的道路”
黑格尔唯心主义思辨自然观认为自然是精神作用产生的结果,并指出构成自然及自然运动变化的是“这一阶段好像会从另一阶段自然地产生出来,相反地,它是在内在的、构成自然的根据的理念里产生出来的。”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唯心主义思辨自然观错误的认为自然的运动变化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将人作为精神产生的最高级形式,人本身所具有的能动性和主体性思想也归结为精神作用的结果。指出“我的辩证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变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上,继承了其优秀的辩证法思想,黑格尔在指出自然及人的产生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上,提出人的抽象性劳动的概念,认为人通过劳动可以作用于自然,改造自然的思想。马克思以此为基础,提出人通过直观自然,作用于自然的感性活动原则,并将人作用于自然的实践活动作为其人化自然观逻辑的起点,指出“这种形而上学将永远臣服于现在为思辨本身的活动所完善化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而这种唯物主义就是指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及人的主体性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认为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只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因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马克思把自然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考察对象,这是对人的劳动及劳动的对象化的肯定和继承。
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哲学的基础上,继承了黑格尔自然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提出了既包含唯物主义性质又囊括有辩证思想性质的人化自然观,并阐述了自然社会产生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和人的实践活动、自然的运动变化过程去解释自然的本源及人的主体性以及人的实践特征。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自然哲学中将“绝对理念”作为世界的本原,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主体性特征都是“绝对理念”都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的思想的基础上,继承其自然观中的辩证法思想,为唯物辩证法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黑格尔.自然哲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 89.
[8]黑格尔. 自然哲学 [M ].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19―20.
[9]黑格尔. 自然哲学 [M ].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24―25.
[10]黑格尔. 自然哲学. [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 28.
[11]黑格尔. 自然哲学. [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 6.
[12]黑格尔. 自然哲学. [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 10.
[13]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民出版社. 2000. 117.
[14]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民出版社. 2000. 118.
[15]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民出版社. 2000. 56―57.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 人民出版社. 1995. 220.
[17]黑格尔. 自然哲学. [M]. 商务印书馆. 1980. 28.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M]人民出版社. 1972. 24.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 159―160.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125―126.
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范文4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哲学/
【正文】
一、对马克思哲学的走近
“西方”具有的理论来源,并且在理解马克思的哲学时具有新的视野。他们更注重资本主义的当展、科学技术的当展、社会主义的当代实践,重视对马克思著作的研究,重视对马克思早期著作的研究。在新的理解视野中,他们看到了、看清了传统理解中看不到或看不清的马克思的一些思想。
(一)社会历史或人的问题是哲学的主题
在传统理解中,社会历史或人的问题至多只是哲学的主题之一,哲学的真正主题是整个世界的一般本质,本体论(一般世界观)被看作是哲学的核心、灵魂。
“西方”者在理解马克思的哲学时普遍强调,马克思哲学的主题不是自然,不是整个世界,而是社会历史问题或人的问题。卢卡奇把马克思的哲学理解为“总体性哲学”,在他看来,“总体性”不存在于自然界,只有人类历史有“总体性”,因此他理解的马克思哲学是一种社会历史理论,他特别强调:“认识到这种方法(马克思的辩证法——引者注)被限定在历史的和社会的范围内,这是特别重要的。”(注: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6页,“新版序言”第22页,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页。)柯尔施也认为,马克思的哲学“它是一种把社会发展作为活的整体来理解和把握的理论;或者更确切地说,它是一种把社会革命作为活动的整体来把握和实践的理论。”(注:柯尔施:《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22-23、81、46-47、81-82、35、51页。)施密特说:“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并不理会关于心灵的精神或物质的本性问题;……马克思的唯物主义首先关心从这个世界上消除饥饿和痛苦的可能性问题。”(注: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页。)萨特认为,“如果存在某种像辩证唯物主义那样的东西,那它一定是历史唯物主义,……如果这种唯物主义存在的话,也只能在我们的社会世界有限范围内才是真理。”(注:萨特:《辩证理性批判》,陈学明主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84、573、585页。)马尔科维奇在介绍“实践派”的观点时说:“在马克思看来,根本的问题是创造一个更加人道的世界的同时如何实现人的本质……哲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对异化现象进行批判的分析,并指明走向自我实现、走向实践的实际步骤。”(注:马尔科维奇等主编《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导论”第23、23、13、23、13、13页;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页。)“西方”思潮在强调社会历史问题、人的问题是哲学的主题时,其“主题”的含义并不是很清晰和确定的,但是确实有启发意义。至少在以下几个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哲学的主题是人的问题、社会历史问题:马克思哲学所关心的不是自然而是人的历史发展,马克思哲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解放,首先是无产阶级的解放;马克思哲学的现实对象,是人的历史活动;马克思哲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历史运动的规律;马克思哲学活动的重点是唯物史观,马克思的哲学不是本体论哲学。
(二)不能把哲学仅仅理解为是对唯心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颠倒”
在传统的理解中,哲学被理解为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颠倒,即把唯心主义辩证法颠倒为唯物主义辩证法。一些“西方”者对“颠倒”说提出质疑,他们强调这种颠倒不能仅仅理解为把唯心主义辩证法转变为唯物主义辩证法,而是在于发现现实历史运动的辩证法。柯尔施说:“列宁把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转变仅仅看作一种转变:由不再是‘唯心主义的’而是‘唯物主义的’新的哲学世界观取代植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唯心主义世界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唯物主义颠倒只不过在于把这种辩证法从它的最后的神秘外壳中解放出来,在‘观念’辩证法的‘自我运动’下面发现了历史的现实运动,并把这一历史的革命运动宣布为唯一的‘绝对的’存在。”(注:柯尔施:《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22-23、81、46-47、81-82、35、51页。)施密特说:“在把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仅仅解释成是与任何唯心主义相对立的、仅仅是哲学内部的甚至是世界观上的二者择一时,是不能理解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注: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页。)柯尔施和施密特在这里透露出一种深刻的理解:仅仅从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意义上来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还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颠倒,“辩证法+唯物主义”这一公式不能深刻揭示哲学变革的实质。实际上,对黑格尔哲学的唯物主义颠倒不是由马克思而是由费尔巴哈首先完成的,费尔巴哈在《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中说:“只要将思辨哲学颠倒过来,就能得到毫无掩饰的、纯粹的显明的真理。”(注:《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02页。)这里所说的“思辨哲学”指的就是黑格尔哲学。作为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也不是机械的或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而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因此,如果仅仅把马克思的哲学理解为是对黑格尔哲学的唯物主义颠倒,仅仅把马克思的哲学理解为辩证的唯物主义,我们可能还是停留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水平上。马克思哲学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颠倒的真实意义在于,马克思发现了人的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即实践的全部意义,用实践出发点代替黑格尔哲学的理念出发点。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这一颠倒,不仅超越了唯心主义,同时也超越了旧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推进到实践的或历史的唯物主义形态。
(三)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
人是什么?一些“西方”者认为人是实践的存在物,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对这一点表达得最明确的是南斯拉夫“实践派”。马尔科维奇说:“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存在。”(注:马尔科维奇等主编《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导论”第23、23、13、23、13、13页;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页。)彼德洛维奇说:“人区别于其他任何存在是因为人是一种实践的存在。”(注:马尔科维奇等主编《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导论”第23、23、13、23、13、13页;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页。)提出“人是实践的存在物”是对马克思哲学的走近。在传统的理解中,关于人的本质,主要强调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理解不能说错,但没有揭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的论断并不是讲人的共同本质是什么,而是讲要理解一个人或一些人区别于其他人的具体本质,必须看他或他们所处的具体的社会关系。那么,在马克思看来,人区别于动物的共同本质是什么呢?是劳动,或更一般地说,是实践。马克思说:“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4-25页。)“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的论断,是符合马克思的上述思想的。只有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才能理解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因为正是在实践中,人们存在着具体的社会关系。
(四)实践范畴是哲学的总体的、基本的范畴,是哲学的出发点范畴
在传统的理解中,哲学的总体的基本范畴是物质,实践范畴只是认识论的基本范畴。“西方”者们则普遍提出,实践是哲学的总体的基本的范畴,是哲学的出发点范畴。卢卡奇在谈到他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时说,实践概念是“这本书的中心概念”。(注: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6页,“新版序言”第22页,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页。)施密特说:“不是所谓物质这抽象体,而是社会实践的具体性才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理论的真正对象和出发点。”(注: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页。)马尔科维奇在介绍南斯拉夫的哲学争论时说:“在这场辩论中,主张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范畴是自由的人的创造性活动——实践——的观点占了优势。”(注:马尔科维奇等主编《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导论”第23、23、13、23、13、13页;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页。)他自己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是“建立在实践概念的基础上的哲学”。(注:马尔科维奇等主编《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导论”第23、23、13、23、13、13页;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页。)弗兰尼茨认为,“历史实践的范畴是马克思对人和历史的哲学解释的根本范畴。”(注:马尔科维奇等主编《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导论”第23、23、13、23、13、13页;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页。)尽管许多“西方”者在肯定实践范畴是哲学的基本范畴时常常否定物质范畴在哲学中的意义,而且对实践的物质本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但是,在肯定实践范畴是哲学的基本范畴、是哲学的出发点范畴这一点上,他们是比传统的者更接近马克思的。实践范畴确实是哲学的总体的、基本的范畴。马克思自觉意识到的自己的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不是对物质的理解,而是对“‘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的理解。
(五)把意识的现实对象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马克思对“‘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的理解,首先在于他把实践理解为意识的现实对象。传统理解始终没有能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对象观,仍然把意识的现实对象理解为某种既成的、非主体存在的东西,而不是把人自身的物质活动即实践理解为意识的现实对象,把对象理解为历史地生成的东西。“西方”者们则大多十分重视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特别是其第一条的思想,马克思在此清晰地表达了新唯物主义的意识对象观。卢卡奇在讲到意识的现实对象时,直接表述了马克思《提纲》第一条的思想:“马克思强烈地要求我们要把‘感性世界’、客体、现实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注: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6页,“新版序言”第22页,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页。)他认为马克思在意识对象观上坚持“创造的原则”,(注: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6页,“新版序言”第22页,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页。)作为意识对象的“现实……无论如何它要高于那种产生于经验世界的僵硬、物化了的事实的现实……这种现实决不同于经验的存在,它不是固有的,而是变异的。”(注: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6页,“新版序言”第22页,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页。)霍克海默也理解到了意识对象的历史生成性,他说:“被判断的对象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种活动创造出来的”。(注:霍克海默:《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94页。)施密特说:“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曾批判了以往所有唯物主义把现实片面地理解为在直观上给予的客体,‘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的,不是主观地去理解的。’”(注: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页。)“从认识论来说,自然与其是作为逐步地纯粹‘给予的东西’,不如说越来越作为‘被创造的东西’出现的。”(注: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页。)“能被认识的东西,在严格要求意义上只是主体‘所创造的东西’。”(注: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页。)“实践派”波什尼亚克说:“存在并非某种在(主体)以外的东西;人就是存在的组成部分。人意识到了存在,即在人自身之内,存在意识到了它自身。”(注:马尔科维奇等主编《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导论”第23、23、13、23、13、13页;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页。)
二、对马克思哲学的远离
“西方”哲学除了的源头外,还有西方哲学的源头,“西方”者们往往站在某一西方哲学的立场上来解读马克思的哲学,这一视野限制了他们对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些方面的正确理解,在这些方面远离了马克思,看不到或看不清在传统理解中已经看到和看清了的马克思的思想。“西方”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远离,最主要的表现是这样那样否定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其中,少数人明确提出马克思的哲学是超越了唯物、唯心对立的“实践哲学”,而大多数“西方”者虽然在口头上还承认马克思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但是在一系列哲学问题上又背离了唯物主义。
(一)马克思的哲学是超越唯物、唯心对立的“实践哲学”
葛兰西明确否定马克思的哲学是唯物主义,他说:“大家知道,实践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从来不曾把他自己的概念叫作唯物主义的,当他写到法国唯物主义的时候,他总是批判它,并断言这个批判要更加彻底和穷尽无遗。所以,他从来没有使用过‘唯物辩证法’的公式,而是称之为同‘神秘的’相对立的‘合理的’,这就给了‘合理的’此词以十分精确的意义。”(注:葛兰西:《实践哲学》,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52、58、161页。)葛兰西把所有哲学分为三类:“感受的哲学”、“整理的哲学”和“创造的哲学”,唯物主义属于第一二类哲学,唯心主义和哲学属于第三类哲学,马克思的“创造的哲学”“它肯定不是唯心主义的一元论,也不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注:葛兰西:《实践哲学》,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52、58、161页。)葛兰西在讲到对“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术语的理解时说:“人们忘记了在一个非常普通的用语[历史唯物主义]的场合,人们应当把重点放在第一个名词——‘历史的’——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具有形而上学的根源的第二个名词上面。”(注:葛兰西:《实践哲学》,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52、58、161页。)葛兰西的“超越论”对整个“西”思潮产了重要的影响,其他许多“西方”者虽然没有像葛兰西那样明确否定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但在许多哲学问题上,实际上是沿着葛兰西的“超越”路线走的。
(二)否定哲学基本问题,反对“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反对所谓“二元论”思维
许多“西方”者或明或暗地批评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断,把坚持哲学基本问题看作是一种“二元思维”而加以否定。柯尔施在批评“庸俗社会主义”时说:“用的术语来说,庸俗社会主义的主要缺陷在于它相当‘不科学地’坚持着一种朴素的现实主义——在这种现实主义中,所谓的常识(即‘最坏的形而上学’)和资产阶级社会的标准的实证主义科学二者,都在意识和它的对象之间划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我们将证明,事实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决没有任何这样的关于意识与现实的关系的二元论的形而上学观”。(注:柯尔施:《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22-23、81、46-47、81-82、35、51页。)“然而,列宁回到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绝对对立,而这种对立曾经构成了划分17世纪和18世纪启蒙运动两大流派的那种哲学争论甚至某种宗教争论的基础。”(注:柯尔施:《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22-23、81、46-47、81-82、35、51页。)萨特在批评“自然辩证法”思想时说:“这一教条主义的源头来自‘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注:萨特:《辩证理性批判》,陈学明主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84、573、585页。)马尔科维奇在总结“实践派”的观点时说:“正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即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一般被认为是抽象的、与历史无关的二元论的观点而受到摈弃。”(注:马尔科维奇等主编《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导论”第23、23、13、23、13、13页;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页。)“在这声辩论中,……物质和精神、客体和主体的二元论被这些范畴是如何可能从实践概念中推演出来的观点所取代了。”(注:马尔科维奇等主编《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导论”第23、23、13、23、13、13页;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页。)哲学基本问题,以及由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而区分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哲学派别,都是以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主观和客观的区分为前提的,没有这种区分,就不能提出哲学基本问题,就不会有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谁接受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谁就必须承认哲学基本问题,谁就必须接受“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反过来,谁反对哲学基本问题,反对“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谁就不可能坚持唯物主义。“西方”者一方面承认马克思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另一方面又否定哲学基本问题,反对“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这不能不是自相矛盾的。实际上,他们的真正倾向在于否定、弱化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而对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的承认往往是口头的和字面的。
(三)借口反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二元论”,坚持非唯物主义的“现实”、“实践”概念
不少“西方”者在反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二元论”时,形成了他们的一种非唯物主义的“现实”、“实践”概念,把精神活动也看作是一种现实,或是现实的一个要素。卢卡奇认为,“现实”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基本因素:“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在于它们是同一个而且同样真实的、历史的、辩证过程的诸多方面。”(注: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6页,“新版序言”第22页,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页。)柯尔施说:“对现代辩证唯物主义来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要把哲学和其它意识形态体系当作现实来把握,并且在实践上这样对它们……他们总是把意识形态——包括哲学——当作具体的现实而不是空洞的幻想来对待的。”(注:柯尔施:《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22-23、81、46-47、81-82、35、51页。)各种科学意识,“如果它们也是作为世界的一个‘观念的’组成部分的话,那么它们就作为世界的真实的和客观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辩证法和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之间的第一个明显区别。”(注:柯尔施:《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22-23、81、46-47、81-82、35、51页。)马尔科维奇更明确地说:“无论是社会现实问题还是自然现象问题,‘现实的本质’都包含了主观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社会事件所以是主观的,乃是意识存在——作为活动者的人——的参与使然。”(注:马尔科维奇等主编《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导论”第23、23、13、23、13、13页;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页。)“西方”者很少去谈实践的构成因素,但是从他们反对“二元论”思维方式和对“现实”的理解来看,他们不是把实践看作是人们的客观物质活动,而是把意识、理论看作是实践的一个有机构成因素。更有少数“西方”者把理论活动直接看作是实践的一种方式,阿尔都塞就是这样,他认为:“除了生产外,社会实践还包括其他的基本实践。这里有政治实践……意识形态实践;还有理论实践……”(注: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39、140页。)还说:“关于理论,我们指的是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也属于一定的人类社会中的‘社会实践’的复杂统一体。”(注: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39、140页。)阿尔都塞甚至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是马克思的“理论实践”的反映,检验马克思理论正确与否的实践标准也不是社会历史实践而是马克思的理论实践本身。(注:参见阿尔都塞《阅读(资本论)》;陈学明主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06-707页。)
无论是把理论活动看作是现实、实践的一个要素还是把理论活动看作是现实或实践活动的一种方式,都远离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实践概念。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现实”、“实践”是相对于意识、理论的范畴,是指人们的“客观的活动”、“人的感性活动”,人们的“实际生活”、“人们的存在”或“社会存在”。把理论看作是现实、实践或现实、实践的一个要素,马克思的“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生活决定意识”、“理论反映现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命题就失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
(四)“拒斥形而上学”,否定物质本体论,反对“自然辩证法”
许多“西方”者受西方哲学思潮的影响,把寻求现象背后的本质的思维叫作“形而上学”而加以否定,在他们看来,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是马克思的哲学所没有的。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具有本体论的意义,所以也在他们的反对之列。卢卡奇批评“恩格斯错误地追随黑格尔,把这种方法(指辩证法——引者注)扩大到自然界。”(注: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6页,“新版序言”第22页,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页。)施密特说:“和苏联的所有解释相反,真正的不是自然化了的黑格尔主义,不是竭力用另一个本体论的始基即物质,去简单地替换所谓精神这个本体论的始基。”(注: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页。)而在恩格斯那里,“辩证法成为在马克思那里所决没有的东西,即世界观、解释世界的积极原则。”(注: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页。)“恩格斯的自然概念归根结蒂仍然是本体论的。”(注: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页。)萨特说:“自然辩证法,它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是由一种形而上学假设的客体。”(注:萨特:《辩证理性批判》,陈学明主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84、573、585页。)“拒斥形而上学”、否定物质本体论和自然辩证法,必然会否定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至少会弱化哲学的唯物主义路线。否定物质本体论,否定自然辩证法,从形式来看,并不完全否定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他们至少在口头上还承认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但是,从实际来看,这种否定就是放弃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阵地,并最终会导致放弃唯物主义的所有阵地。放弃了物质本体论这个重要阵地,也就不能坚守其他阵地。不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当然也就不能真正承认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就不可能有历史唯物主义。
不能以马克思哲学的主题是人的问题、社会历史问题为根据否定物质本体论。理解人的本质、社会历史的本质,最重要的当然是要认识人和社会历史区别于自然运动的特殊本质,但也要认识人、社会历史与自然运动共同的本质,对这种共同本质的认识就是物质本体论。因此,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哲学主题的题中应有之义,并不是与解决人的问题、社会历史问题不相关的理论。也不能因为马克思谈论物质本体论不多就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没有物质本体论。马克思对物质本体论谈得不多,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些问题基本上已经由先前的唯物主义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解决了,马克思的任务主要不是重复前人已经基本解决了的理论,而是把唯物主义推向前进,超越直观唯物主义而走向实践唯物主义,超越自然唯物主义而走向历史唯物主义,所以其理论重点是制定科学的实践观和历史唯物主义。谈得不多不等于没有,马克思是谈到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的先在性和自然的辩证运动的,马克思是继承了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思想的。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五)否定反映论,否定客观真理
在认识论上,“西方”者普遍否定反映论,否定客观真理。卢卡奇借口思维对象的变易性否定反映论,他说:“如果变易的真理是将要被创造出来而尚未产生出来的未来,如果它是种新的东西,存在于各种倾向之中,但这些倾向(借助于我们的意识)将会变成现实,那么,思维是为一种反映这个问题就显得毫无意义了。”(注: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6页,“新版序言”第22页,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页。)“如果事物不存在,思维何以‘反映’?……在‘反映’论中,我们发现了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现实的理论上的具体的两重性。这种两重性对物化意识来说很难统一。从这样的观点来看,无论是事物被认为是概念的反映,还是概念反映了事物,这都无足轻重。在这两种情况下,两重性都依然如故。”(注: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6页,“新版序言”第22页,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页。)卢卡奇这里所说的“两重性”,指的就是“二元论”。马尔科维奇在介绍南斯拉夫“实践派”的观点时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当作对艺术研究方法的一种讽刺普遍地受到抛弃。”“在这场生动的、时而是戏剧性的辩论中,正统的者试图拯救‘反映论’这一由苏联辩证唯物主义者和保加利亚哲学家T.巴甫洛夫发展起来的认识论基石。针对这种理论提出的三个主要的反对理由是:首先,它忽视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全部经验,又回到了一种18世纪自在的物质客体和精神主体的二元论;其次,在反映是一切意识的根本特征这一观点中,内含了明显的教条主义;第三,这种理论的错误还在于,意识实际上远不是消极地伴随并复制物质的过程,它常常预见和设计尚不存在的物质客体,试图通过说明我们在这些情况中讨论的是‘创造性的反映’来重新定义反映论,给人一种专门为此约定的印象,根据这种约定,反映的概念便以这种方式被夸大到使人完全不知其所云的地步。”(注:马尔科维奇等主编《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导论”第23、23、13、23、13、13页;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页。)
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范文5
存在主义哲学家、作家萨特,他的存在主义哲学主张“人自己的存在由人自己决定”,认为人可以按照意志为上的原则,通过绝对的“自由选择”造成他自身,宣称“存在先于本质”。他的这种哲学观点被叫做存在主义。萨特特别喜欢用文学作品来宣传他的哲学思想,这种文学作品被称为存在主义文学。可以说他的文学和哲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的哲学依托于文学作品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他的文学也是凭借着哲学思想而得到提升的。而自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开始,哲学思潮逐渐转变风向,对存在主义的批评也开始日益增多,直至现在,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仍存在着不小的争议。本文则主要追溯萨特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对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并分析了萨特存在主义的局限性。
法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梅洛・庞蒂说过,黑格尔是一个世界以来伟大哲学的源泉,如、尼采哲学、现象学、德国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等。他的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法国存在主义的创立首先应该归功于黑格尔哲学在法国的兴起。可是也许会有人问:萨特的存在主义带有那么强烈的非理性主义色彩,如何能把它与视理性为至高无上的的黑格尔哲学联系起来。黑格尔哲学对于萨特的影响,更多的是来自于宏观意义上的,任何一种伟大的思想,在它发展到顶峰的时候,就会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威,所以后人在接受和评论它时,有时候在某种程度上会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当黑格尔的一些哲学观点被某些哲学家所接受后,又转变成了一种截然相反的哲学,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萨特深受新黑格尔主义者们对黑格尔哲学思想进行的“新解释”的启发,他也从自己的角度接受着黑格尔的某一些重要思想。
而随后的尼采,他提出了“上帝死了”。可以说纵观萨特的哲学思想,随处都能看到尼采的影子,从尼采到萨特,他们有着同样的哲学追问。大多数哲学家都是探讨方法论,再是世界观,而尼采和萨特探索的是人性,或者可以说是人生观,但这种人生观又无法在全世界实施,这种现实中的无法实现的特性又把它成了一种精神,并且只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着,时间久了就成了信仰。
但尼采并没有直接提出存在主义这一概念,海德格尔才是首次正式提出这一概念的人,存在主义这一概念在他的《存在与时间》一书中第一次出现。他在书中对死进行了透彻的分析,由此可以看出他对人存在价值的看法。他认为“我将要死”并不是对外界世界的公开事实,而是对于自身存在的一种内在可能判断。我有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就死亡,因此死就是我现阶段的可能性,但我肯定会死,无论是出于何时何地何种方式,因此死成为我存在的极端性,它是我各种可能性中最极端、最绝对的一个。承认死亡就是确认了人的有限性。海德格尔对这个问题进行肯定,他认为人的局限性不在于周边环境,而在于它存在的自身内意。人都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它的存在充满非存在!海德格尔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矛盾的论述。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深受胡塞尔影响,如果说黑格尔的哲学是从宏观精神上启迪了萨特,那么胡塞尔的现象学则为萨特提供了一种方法,以寻求一条走向具体的现实主义的哲学道路。胡塞尔的现象学要按照现象线路其自身的样子来观察现象,而不是像传统习惯那样依据主体一对象认识论来把各种现象归入一些范畴。他运用现象学的分析方法,进行“心理学―现象学”的还原。在进行还原时,要把世界用括弧括起来,也就是说,把显现事物的存在本质搁在一边,等到事物像它们实际显现其自身以后才考虑它。这样就可以发现意识与那个胡塞尔称作“先验的自我”的世界之间的本质接触。萨特的出发点是同时避开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胡塞尔的意识的“意向性”则向萨特提供了避开唯物主义的可能。以为胡塞尔的出发点就是对客观主义的一种批判,这种批判即对机械唯物主义又对康德的或者布兰舒维克的先验唯心主义表示怀疑。萨特十分欣赏胡塞尔“从事情本身入手”即从意识一人的实在入手的思想。因为这样一来,意识就不再是一个事实,而成为超越自然地活动。胡塞尔提倡的“现象还原法”即排除感觉经验和理性思维干扰,回到对纯粹意识现象的直接描述。这就还需要对进行描述的主体加以还原,使经验的自我还原为先验的自我,又纯化了意识,可以把意识同一切不是意识的东西的所有依附关系割断。胡赛尔要的是把自我把握为一个纯粹的自我即独立于所有来自客体的规定的先验的自我。而本质并不是在自我之中,它只是在意识进入事实r显现出来。胡塞尔现象学的这些思想启迪了萨特,提供额萨特进行哲学探索的一种方法,这种影响和启迪在萨特的早期哲学著作中均有体现。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谌洪腾(1988---),男,汉族,硕士研究生,云南农业大学,中国化。
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范文6
〔中图分类号〕 G633.2〔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9(A)―0045―01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政治课与恰当的导入是分不开的。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有利于师生双向的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表明,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导入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一、热点时政导入
即教师把和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论与当前受关注程度较高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并大胆而巧妙地引入课堂,通过学生的讨论,激发他们探求新知的主动性。对热点问题的导入,教师要做到导之有意、导之有法、导之有度;既放得开,又收得回。如在讲高二哲学常识“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时,我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盛况,并预言,2020年左右,中国人有望登上月球,实现“嫦娥奔月”的目标,进而设疑:为什么人能乘坐宇宙飞船实现奔月?最后,学生通过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得出了结论。这种结合实际,用热点话题导入新课的方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能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理解所学的知识。
二、寓言、故事导入
即教师根据课程需要,运用历史典故、名人轶事、成语、寓言等方面的素材导入新课。这种形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容易给学生以启迪,同时又能起到开阔学生视野的作用,从而使教师讲课更生动、形象;学生学习更轻松,易于接受与记忆。如在讲“主观符合客观”这一框题时,我先讲述了一个“画家画牛”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位画家画了一幅两牛相斗图,甚为得意。他给朝廷的一些官员看,他们也都称赞不已,可是当他把此画给一位农民看时,这位农民却哈哈大笑,并告诉他两牛相斗时,一方为了用力击倒另一方,它的尾巴永远是夹着的,绝不会高高翘起来。画家听了之后则面红耳赤,无地自容。随后我进行提问:画家为什么会闹这样一个笑话呢?这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到了要学习的内容――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三、漫画导入
漫画具有诙谐、幽默的特点,同时还具有针砭时弊的功效,把它运用于政治课教学中,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如在讲“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时,我先出示了“存在即被感知”的漫画,漫画的大意是:英国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贝克莱正在向他的学生讲授“存在即被感知“这一命题。谁知他的学生诘问贝克莱:你的亲生父母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呢?贝克莱说:该死,这正是我所不能回答的!漫画形象地揭示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愚蠢可笑。所以,当这幅幽默生动的漫画一出现时,学生即兴趣盎然,议论纷纷,我又趁势推导:贝克莱还用得着上街买牛奶、面包吗?他只需闭上眼睛感知一下,牛奶和面包就会从天而降。此时学生则哈哈大笑,在笑声中领悟了唯心主义的荒谬。我再适时导入:唯心主义是荒谬的,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什么?与唯物主义的根本分歧又有哪些呢……
四、歌曲、小品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