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好的综合素质范例6篇

较好的综合素质

较好的综合素质范文1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3)

摘 要:随着IT行业的快速发展,用人企业对从业人员的IT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IT从业人员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又如何评价IT从业人员的素质呢?本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从业人员的IT素质进行综合分析与客观评价,有利于企业对IT从业人员的管理与使用。

关键词 :从业人员;IT素质;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147-01

收稿日期:2015-02-03

作者简介:熊丽萍(1982-),女,江西南昌人,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应用。

一、从业人员IT素质概述

IT素质,就是人认识、创造、利用信息资源的品质和素养,是人们获取、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它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

IT从业人员必备的素质应该有:思维活跃、勤于钻研、善于交流、团结协作、外语应用、文化沟通、信息处理、行业创新、心理素质、责任心等。由此,可以建立评价“从业人员的IT素质”的模糊集为:M=(思维活跃,勤于钻研,善于交流,团结协作,外语应用,文化沟通、信息处理,行业创新,心理素质,责任心)

根据专家经验,确定评价“从业人员的IT素质”的权重模糊集为:

U=(0.08 0.12 0.15 0.08 0.15 0.10 0.12 0.05 0.05 0.10),另外,设评价“从业人员的IT素质”的评语模糊集为 :V=(好,较好,一般,较差,差)

二、对“从业人员G的IT素质”的综合评判

现调查统计“从业人员G的IT素质”情况如表1。

从上述调查统计情况得到“从业人员G的IT素质”的评判模糊矩阵(见图1)

由“从业人员G的IT素质”的权重模糊集U和评判模糊矩阵R,可以得到“从业人员G的IT素质”的模糊综合评判为:

V = UR =(0.08 0.12 0.15 0.08 0.15 0.10 0.12 0.05 0.05 0.10)R

=(0.4132 0.2748 0.2017 0.0810 0.0293)

由上述模糊综合评判V可以知道,有41.32﹪的人认为该从业人员G的IT素质“好”;有27.48﹪的人认为该从业人员G的IT素质“较好”;有20.17﹪的人认为该从业人员G的IT素质“一般”;有8.1﹪的人认为该从业人员G的IT素质“较差”;有2.93﹪的人认为该从业人员G的IT素质“差”。

三、对“从业人员G的IT素质”的综合评价

根据经验,我们认为“好”为100分,“较好”为85分,“一般”为65分,“较差”为45分,“差”为30分。于是,可以得到“从业人员G的IT素质”的评语等级分值模糊集E为:E=(100 85 65 45 30)T

因此,由“从业人员G的IT素质”的模糊综合评判V和评语等级分值模糊集E ,可以得到“从业人员G的IT素质”的综合评价D为 :

D= VE=(0.4132 0.2748 0.2017 0.0810 0.0293)E

= 41.32 +23.358 +13.1105 +3.645 +0.879 = 81.4335 ( 分 )

较好的综合素质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培养 提高 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主要是指思想道德水平、学习能力、知识水平、身体与心理素质等全面综合素养。近些年来,高职院校为我国一线建设、操作、管理、服务等岗位提供了大量优秀人才,但是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技术课程占据了很多教学时间,导致学生思想教育、身体锻炼等时间太少,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很多岗位人才已经渐趋饱和,但是对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需求却得不到充分满足。学校应该从社会人才需求出发,调整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方向,明确科学办学与教育理念,将提高全校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目标核心,争取为社会提供更多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为我国新时期的建设提供新鲜血液。

1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以往的教学理念是为社会提供专业技术性人才,因此,在综合素质培养上投入较少。据调查,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合格者较多,但是有着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却寥寥无几。下文将会表述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并分析当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1 纪律观念薄弱

高职院校经常会发生打架闹事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纪律观念太薄弱,不理会学校的规章制度,长期以往,导致学校的纪律涣散,各种违反纪律、规章制度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说:上课迟到早退、旷课、课堂上纪律差、毁坏学校公物、乱扔垃圾、破坏绿化等等。这些严重的纪律性问题,影响了校园的和谐稳定发展,进而导致高职院校的学习氛围较差。

1.2 与人相处、合作能力较差

现代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较大,所以要求员工之间的紧密联系与合作,才能创造更高的企业利益。但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往往在与人相处、合作上差距较为明显,主要是在学校期间,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缺乏。可以发现,高职院校内的集体活动的举办效果一直不明显,是因为缺乏学生的踊跃参加。在学习上,也不善于相互合作,不会通过团结协作来完成学习任务。加上当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过于个人主义,缺乏与人相处经验,导致在校期间无法适应与人相处、合作的关系。

1.3 学习积极性不高

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自身对于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多是为了应付考试才去看书、背书,这种学习模式导致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理解知识,而是短暂的记忆,考试结束后,学习的内容也忘掉,并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应用到所学知识。

学习心态不端正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因为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数都是高考失利,或者自身文化知识学习水平较为落后的部分人员。在学习过程中,会有较强的自卑感,从而不敢表达自身的观念,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想付出太多努力,觉得是在白费力气,长期以往就会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

学习兴趣不高。高职院校的教学重点是对于专业技能的传授,这个教学内容往往比较枯燥,加上学校安排的其他课程较少,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厌恶心理,在这方面的学习兴趣也会下降。由于很多学生都是经历过严苛的高考,在过去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较多,轻松的高职院校学习环境,加上外界的诱惑较多,很多学生更倾向于逃课出去上网、打游戏等。

另外,学习过于保守,不懂创新也是高职院校学校学生的短板。创新是现代社会经济与技术发展的灵魂,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学习兴趣缺乏,不会去深究知识点或者专业技能,所以很难在学习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创新,进而导致创新能力的缺乏。

1.4 缺乏良好的锻炼习惯

高职院校由于课程安排不妥当,所以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时间相对较少。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几乎都不参加任何身体锻炼运动,久而久之,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会越来越懒惰。缺乏身体锻炼,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而今,社会竞争压力较大,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普遍较大,经常会出现过于疲惫而发生事故的案例。因此,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对于学生们一生身体健康影响都很重要。

1.5 缺乏诚信意识

以诚待人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但是诚信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热议话题,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的诚信意识也较为缺乏。主要表现在,考试作弊、作业抄袭,甚至有学校还会出现东西偷盗现象,这些问题的根源都是学生缺乏基本的诚信意识。这个缺点对于学生日后的工作、生活影响较大。抄袭习惯的养成会导致学生在以后工作岗位上独立性差,模仿他人等,缺乏自我完成工作的能力,而偷盗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与教导,这类学生日后的生活必定会出现偏轨,走上犯罪道路。

2 培养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对策

2.1 高职院校提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意识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都是以就业导向为前提的,因此,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与提高放在了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首位。确实这个教学方案达到了一定的成效,我国高职院校培养了大批社会需要的高专业技能人才,为我国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高职院校却忽略了综合素质培养对学生日后持续向上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学校应该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提高的意识,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与提高列入教学任务范围,并将这个观念传达到学生、老师,让学生与老师意识到学校对于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进而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2.2 提高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效率

从学生刚入校门开始,学校就应该安排宣讲课,对学校规章制度、纪律要求作出充分说明,并下发到每个学生,让学生进行深刻学习,并要求进行考试。在学校期间,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规章制度监督部门,负责对学生进行日常考核,主要是对每天上课情况、课后纪律、在校期间的行为等,并进行记录。学校应该编制相应的奖惩制度,通过这个手段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从而保证学生的优良行为习惯。

2.3 合理安排高职院校的课程

其次,学校应该合理安排学生的课程,保证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还应该加入心理辅导课程、体育课程等等,让学生能够全面接触不同方面的学习,为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契机。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直接是沿用的大学或者中职类学院,并不具备高职院校自身特点。所以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应该符合当下社会的实情,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需求。

2.4 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学生大部分的活动时间都是在校园内,所以校园的氛围对于学生的身心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校氛围。比如说:在学校内设立大量的活动社团,供学生课后丰富生活,并培养自身的习惯爱好;学校开设相应的专栏,主要是宣讲优秀的思想道德故事,或者是表扬校内高道德的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去学习,通过这样的耳濡目染来提高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校配备大量的体育锻炼设备,让学生可以在业余时间锻炼身体,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另外,学校还可以经常组织运动会、辩论赛、时事分析等活动来全面发展学生。总之,良好的校园氛围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稳定的学习环境,还能让学生体会、学习到全面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5 提高全体老师的综合素质

老师作为知识的传输者,是学生赖以学习、模仿的对象,所以,往往老师的语言、行为、穿着等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目标,所以,老师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作出要求的同时,应该提高对老师综合素质的考核,确保老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比如说:在课堂上,老师应该保持敬业精神,不要在课程空隙看手机、杂志等,这些举止都会遭到学生模仿,从而课堂上学生玩手机成为常事;在老师课余时间也可以到学校公共体育设备那去锻炼身体,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带领更多的学生在课间运动,养成锻炼习惯等等。

2.6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当下社会对于员工的考核要求之一就是团队精神,因为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很难改变企业或者社会状况,只有与身边人的团结合作,才能创造更高的效益。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大量的集体活动,来提高学生团结合作能力与集体荣誉感。比如说:开展与外校的辩论赛,加强同学之间的紧密合作;每年举行大学生篮球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团队合作精神,还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2.7 改善高职院校的考核制度

以往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主要是对学生专业知识文化考试,以这个成绩为最终考核成绩,这也是导致学生只注重专业课程的原因。为了提高学生对其他课程的重视,学校应该改善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应该加入思想道德素质考核、体育考核、实践能力考核,另外,学生的日常表现、活动参与度等等都应该体现在考核制度内,可以通过加分制来提高学生日常表现。

3 结束语

我国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我国社会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发展速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发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迫在眉睫。首先,学校应该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的意识,严格规范学生行为准则并提高执行效率,合理安排学生课程,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并改善高职院校的考核制度。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来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员,为我国的社会素质提高、和谐稳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黄育云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程小冬等.论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J].山东:山东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较好的综合素质范文3

在当前的背景下,广电事业的发展对广电编辑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广播电视编辑,应当积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才能更好地迎接广电编辑带来的挑战,从而促进广电事业更好地发展。

当前我国广电编辑人员数量众多,为促进我国广电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大多数编辑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较强,具有很好的专业能力,在艺术鉴赏以及审美、沟通交流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但是随着当前我国广电产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新的设备、仪器、理念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广电编辑一定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具体来讲,新时期的广电编辑应当具备以下能力:

(一)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以及服务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被应用在广电事业当中,在提高了编辑质量的同时,也降低了编辑的工作强度,为编辑人员的发展提供了很好地机遇。面对当前飞速发展的广电产业,广电编辑人员不仅应当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还应当具备准确的判断能力。尤其是还应当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才能更好地发挥广电编辑应有的作用,确保所编辑的广电节目符合时展的需要。另外,广电编辑还应当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所编辑的内容符合现代人的需要。通过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创作更好地内容,以便为广大电视受众服务。

(二)较强的社交能力

对于广电编辑工作来讲,很多工作必须要由集体的力量创作完成,并不是靠某人一己之力就能完成任务,需要多方的协调和配合。尤其是广播电视编辑人员,作为广电编辑的主体,只有具备较强的综合沟通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各方配合,保证编辑的全程处于高效率的过程中。

(三)具备较强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算能力

广电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服务意识和社交能力,更包括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尤其是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编辑要具备非常强的创作能力,同时还应当具备非常专业的广电综合素质水平。广电编辑人员应当及时的从现代广电节目当中吸取先进经验,加强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只有自身具备了较强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才能在具备一定素养的基础上,促进自身审美能力的提升。当自身具备的一定的审美和艺术鉴赏能力后,所创造出的节目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要求,在节目当中所表达的感情也才能更好地达到与观众的共鸣。

通过以上几点的分析,当前新的发展环境对广电编辑的要求已经比较清晰。为了促进我国广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设法提高广电编辑的综合素质能力。

由于我国广电编辑从业人数众多,很多工作年限久、资历较深的人员并没有受到过正规化、专业化的高校教育。在广电编辑工作中,迫于工作的压力,很少有时间能够接收系统全面的专业培训。虽然这些从业人员都具备较强的工作经验,但是应对新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当前新的媒体时代,设备的更新换代、编辑技术的不断进步、受众期望的不断提高等等问题,都需要当前的从业人员加强对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电事业的持续发展。但是广电编辑人员大部分时间都是用在采编、播报等业务之上,非常容易忽视自身的素质能力提高,这也是很多编辑自身能力需要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当前科学环境的不断发函,广电正具备越来越多的信息化元素,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加强对广电编辑的培训工作。只有充分的利用专业化的培训,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编辑人员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与培训机构的合作是其中一种,可以利用现有的一些培训课程,来对编辑人员进行培训,包括编辑人员应当具备的一些基础性技能。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可以和高校合作,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由高校通过学历教育来提升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正规的学历教育,不仅仅可以提升现有从业人员的专业度,还能在高校毕业学生当中寻找和储备专业人才,更好地确保广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致力于专业素质的提升

1、培养编辑人员的观察力。广电编辑工作的要求之一,就是要求编辑人员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从而才能更好地掌握新闻动态,并且保证更好地宣传效果。在培养编辑人员的观察能力时,应当侧重于对编辑本身意识的激发,以及独立创作能力的提升。

2、培养编辑人员敏锐的思维。广电编辑要具备敏锐的思维,才能及时的编辑出更好地作品。同时加强对思维逻辑的培养,提高认识的广阔度以及纵深度,更好地确定稿件的内容。

3、培养编辑人员的组织能力。应当加强一些组织性及战略性强的报道,才能更好地创作一些品牌栏目,提升编辑的内涵。通过栏目的开办、方案的制定、持续性的跟踪报道等方式,来培养其组织能力。

4、培养编辑人员的表达能力。广电编辑工作的开展与文字的修订是分不开的。这就要求广电从业人员具备很强的表达能力以及灵活的文字功底。

(三)加强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运用科学发展观,熟悉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在思想上明确自身的社会定位及价值,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避免作品当中的政治性失误。其次,要认真学习与电视传媒相关的政策,以及党在近期的方针政策,把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并贯穿在广播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当中。

总结

综上,提高广电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非常重要。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广电编辑人员,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努力适应时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广电事业的有序发展。(作者单位:吉林人民广播电台)

参考文献:

[1] 李左军.浅析如何提高广播电视编辑综合素质[J].科学中国人,2014,20:136.

较好的综合素质范文4

【关键词】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对策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竞争需要实力,而实力源于人才,人才得自教育。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高专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现状分析入手阐述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容、途径、方法和对策。

一、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

加强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必须了解综合素质的内容。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总的来说,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是比较好的,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有比较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关注国际国内的大事,有较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明确的奋斗目标。结合具体数字来看,我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普遍得到提高,特别是我院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2%,充分说明学院多年来在培养和提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推行的一系列举措是行之有效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一)心理素质较差。心理卫生缺乏预防,比较脆弱,一旦受到挫折和打击,就容易形成心理障碍,造成不可思议的后果。

(二)文化素质较差。许多高校大学生重专业知识,轻复合知识;重知识积累,轻全面素质;重平均发展,轻个性发展,构成了文化知识结构的缺陷。

(三)身体素质普遍较差。目前,在高校中,因健康原因导致休学、退学、留级、缓考、不能上体育课、不宜游泳的人数比率比过去已大大增加。

(四)能力素质普遍弱。经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创造能力、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都普遍较弱。

这些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我国中小学长期以来实行“应试教育”以及中学阶段过早的文理分科,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造成了大学生先天性知识结构的缺陷,而大学的专才教育,又进一步削弱了学生的人文基础,其结果不仅使学生缺乏对国情的了解,也缺乏应有的做人的基本知识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可以看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素质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同时,也从另一方面说明高职院校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已迫在眉睫。

二、推进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对策

1.提高认识,增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紧迫性

高专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将发挥不可或缺的特殊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水平,较强的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人文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对我国加入WTO,实现由农业生产大国向工业制造大国迈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建立机制,增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性

综合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第一课堂教学改革与第二课堂素质拓展的综合反映。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全力支持与配合,做到全校一盘棋,要形成全校师生共同研究和探讨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首先要建立机构,在组织上为素质教育活动保驾护航。学院可成立“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小组”,由院党委全体成员、相关处室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以全面协调具体领导推进综合素质教育的有关工作。组织机构的完善到位,为全面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其次要抓住典型。素质教育没有具体的模式、规范可以遵循,必须不断探讨、实践、总结,才能找到比较符合本校实际的、富有特色的方法与途径。[2]

3.拓展阵地,增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有效性

一是要充分利用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要通过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对素质培养的认识。树立素质培养的自觉意识,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二是要充分利用学生社团阵地,努力提高学生的能力。要完善社团管理,加大培训力度,为学生插上能力腾飞的翅膀。三是要充分利用网络阵地,拓展工作领域。新形势往往带来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应不断占领新阵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培养符合新形势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高专高职院校的特殊地位,决定其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有高起点、高要求、高目标,并应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新特点,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这样培养的人才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小影.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J].湖南社会科学,2004,(4):

51-52.

较好的综合素质范文5

关键词: 综合素质教育学分制 读书工程 技术创新

课外培养计划(第二课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和提高的基本途径,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技能型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现显性课程(课堂教学)与隐性课程(课外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思想,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训练,使学生的健康个性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素质教育除了关心对人的素质发展与完善特别起作用的某些课程(即显性课程)外,还关心其他方面的教学内容。一是几乎在各类课程中都可能存在的相关内容;二是在课程展开之中存在的,不同于具体知识内容的态度、信念、情感等因素的作用;三是广泛存在于学校生活之中的隐性教学资源(亦构成隐性课程),这也是素质教育所关心的内容。很多高校从2008年起,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综合素质教育学分,将学生参与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读书工程、公益服务、拓展性职业技能培训与技术创新活动等统一纳入课外培养计划,学生在以上第二课堂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和成果,以综合素质教育学分记载。为配套综合素质教育的学分制,很多学校也制定了“综合素质教育学分制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读书工程实施方案(试行)”和“职业技能创新活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实施办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以一种新的形式体现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也以一种新的形式反映了学生的能力。

综合素质教育学分制的管理在实施的几年时间里,从已经毕业的学生的总体情况来看,在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参与各项校园活动的积极性,一定程度地让学生离开电脑网络,参加更加多的专题讲座、校园活动、小组活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同时也促使学院开展更多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读书工程活动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积极参与读书活动,通过读书活动体会读书的乐趣。在这个以电脑网络为主的时代,学生主要是以电脑阅读为主,给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看一两本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职业技能创新活动通过课外教学的形式,鼓励技能创新,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参与意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和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科技进步和办学要求的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都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新变化,产生一些新问题。面对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增强责任感,不断研究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促进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稳定发展。

1.实施方案的可行性不高。

虽然出台了一套综合素质学分管理的文件,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还是比较混乱。学分的统计是由学生自己提供材料,提出申报,由班级的综合素质拓展小组负责统计,上报学生会的学习部汇总,最后由教务处确定学分,公示给学生。整个流程是比较流畅的,但是由于可以获得学时学分的项目比较多,学生提供的材料比较杂,而材料的审核主要是由班级的综合素质拓展小组负责,由于小组组员都是自己的同学,对于材料的审核比较随意,有时候有些学生同一个材料和可以在不同的项目里获取学时或学分,或在不同的学年里申请学时或学分,从而造成重复获取。从毕业的学生来看,有些学生的综合素质学分可以达到10个学分以上,超过所要求的学分几倍。而对于超出的学分按0.5的倍数可算入专业选修课的学分,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学生选报专业选修课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在制订实施方案的时候,应该要符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方案既要简洁,又要具有操作性,更要简化程序,整合项目内容,具体的项目应该避免重复获取学分。

2.教师在执行素质教育学分记载过程中,规范性不强。

在整个综合素质教育学分的记载过程中,由于管理文件比较多,有些教师对一些文件的学习有时候不够到位,认为综合素质学分不是课程学分,没有课程学分管理那样严格和规范,因此在操作过程工作,有时候不是很规范,例如有些学生参与了一个项目的培训,可能只是用了几个小时,但是有些学生写了十几个小时,指导老师也同样签名确认。在综合素质学分的管理上,教师只起指导作用,因此参与度不是很高。但是教师其实是整个活动的执行者,如果执行者没有认真执行相关规定,最后整个规定就只会流于形式。因此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综合素质教育的文件和实施的办法,让教师清楚其重要性,清晰实施的方法和步骤,有一个规范的操作流程,尽量避免教师乱打分和给学分。

3.读书工程项目中,管理有欠缺。

在读书工程项目中,导读老师对选读书目的导读指导不够,有时候是流于形式,学生未能真正领悟到书中的精神或知识,未能和导读老师一起领悟读书的快乐。在整个读书工程项目中,教师对选报书目的积极性不高,学校的鼓励措施不强,未能引导教师推出更多更好的书目给学生选读,学生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学分而读,最后就是整个效果比预期相差较远。对于读书工程项目,学校应该给予更大的力度支持,使教师能选一些好的书目和学生一起共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每本书目应该规定选读的学生人数,避免人数过多,教师没有办法组织好读书过程。在教师导读过程中,尽可能多地组织集中读书分享活动,共同体验读书的乐趣,避免最后只是通过一份读书报告就给成绩的读书项目。

4.素质教育在激励学生技术创新上作用未显著。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高水平表现。创新教育是以培养高层次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目标,不断开发人在创造性方面的潜能,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拓展,是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综合素质教育学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参与拓展性职业技能培训与技术创新活动,但是高校在技术创新的文化建设和营造的校园文化氛围方面做得还不够。从这几年来看,学生的技术创新性活动还是比较少。要创新不易,如果单单靠学生自身的能力还不够,学校应该从更多的方面进行改革,给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更多的平台。同时应加强校园内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文化育人,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5.综合素质教育学分管理小组的管理有待加强。

在整个综合素质教育学分的管理上虽然成立了管理小组,但是管理小组的作用很有限,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很多时候学校和系部的管理小组都已经成立,可是有时候可能一两年也没有组织过一次会议,对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未能及时进行处理和修改。管理小组的工作很多时候都是停留在会议或书面上,未能落到实处。因此学校成立的管理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而不是只是一个文件的小组,管理小组应及时总结实施的情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提出解决的办法,对实施部门反馈回来的意见要及时处理,不要一个问题反馈了无限次,最后还是一个问题。

6.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学分的宣讲,让学生了解具体内容和操作流程。

由于综合素质教育学分的项目很多,以至于很多学生到快毕业的时候也没有弄清楚这些学分的组成,对具体的申报流程也不是很清楚,有些学生甚至连班级中有综合素质拓展小组都知道。有可能是学校的管理比较多,而综合素质教育学分又是一个新的东西,所以在宣讲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是一两句话就带过,学生的印象就不太深。因此学校的执行部门应该加强宣讲力度,让学生知道综合素质教育的内容、操作流程。同时综合素质教育的学分应每一学年上报一次和公示一次,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具体情况,同时学生之间相互监督,避免到毕业的时候出现一些没有获得足够学分的情况。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旨的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时代需要、教育发展的必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出好的人才。素质教育直接从人才规格入手,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形成新世纪的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而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学分制的教学过程还是一个初步的探讨过程,当然综合素质教育不是为了学分,最终目的只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但是将综合素质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给予必修学分记载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是学校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方法和表现,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又一举措。因此做好综合素质教育学分的管理,对做好学生的综合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楚廷.素质教育是通识教育的灵魂[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8(20):63-63.

较好的综合素质范文6

关键词:飞行大学生;综合素质;障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2-0193-03

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首批本科飞行学生毕业20周年之际,学校对2002-2012年的十届飞行毕业生进行了综合素质跟踪调查,旨在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建设、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飞行人才。为了全面了解我校飞行毕业生的素质现状,我们针对航空公司和毕业生本人设计了两套调查问卷,并对问卷反馈的信息进行了统计。从问卷反馈的信息来看,飞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还存在着不如意的地方。针对这一情况,作为飞行人才的培养方,就如何进一步提升飞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值得深入思考的,本文拟在调研基础上加以分析。

一、飞行毕业学生综合素质现状

(一)飞行毕业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指标

科学评价飞行学生的素质,是客观呈现飞行学生素质现状的基础。要科学评价飞行学生的素质,必须要有一系列飞行学生素质评价指标,以此作为评价的标准。因此,这一系列指标的设定就成了评价飞行学生素质的关键所在。素质评价指标该如何设定?本文将从素质的分类加以探究。

教育学观点认为:人的本质涵盖了人的自然本性、社会本性和思维本性,人的本质在教育活动中表现为人的素质,即人的自然 ,素质应包含三个部分,即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主体素质。

社会学观点认为:一个合格的人应该是合格的公民与合格的职业者的统一。一个社会人的素质也就是其作为公民的素质与作为从业者素质的统一。因此,社会素质又包含公民素质和职业素质。按照社会学主流观点对公民素质和职业者素质的细致划分,公民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职业者素质包括:体能素质、专业智能素质、职业流动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形象素质。

综合上述观点,飞行学生的素质评价指标涵盖上述三大类的12个项目。

我校设计的调查问卷基本涵盖了上述12个素质评价指标,能够客观反映出飞行学生的素质现状。

(二)飞行毕业学生综合素质现状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航空公司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较高(满意:44.55%、较满意:45.45%、一般:10.00%、不满意:0.00%),而这一评价的得出主要归因于航空公司对我校飞行技术专业的高度认可(航空公司对飞行技术专业评价较好的比例达到91.51%)。为了更加详细地反映出飞行学生的素质现状,我们结合反馈回来的飞行学生调查问卷做了分类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上表中,A代表好、B代表良好、C代表中、D代表差。

从上表数据反映的情况来看,飞行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为:素质好者占42.8%、素质较好者占31%、素质一般者占17.9%、素质差者占8.3%,这反映出我校飞行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好。

二、制约飞行毕业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因素分析

尽管飞行毕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较好,但是要想进一步提升其综合素质就必须重点关注妨碍综合素质提升的制约因素。这一观点符合心理学的“木桶效应”原理,即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最短的那块木板就是所谓的制约因素。对照飞行毕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可以发现飞行毕业学生的各单项素质中,主体素质、法律素质、文化素质这几个单项素质的差级比例较高,分别达到了12.4%、14.19%、11.11%。因此,上述的这几个单项素质就是妨碍飞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制约因素。下面,对这几个制约因素在实证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一)飞行毕业学生文化素质差级比例相对较高

飞行毕业学生文化素质差级比例达到了11.11%,这一比例相对较高,反映出我校飞行毕业生的文化素质还相对薄弱。例如,对飞行学生的科研实力调查显示,仅有15.56%的学生认为自己科研实力好。导致我校飞行毕业学生的文化素质较低的原因是多样的。第一,因飞行这一行业的特殊要求,飞行学生招生需要同时兼顾考生的身体状况和高考成绩,尤其对飞行学生的身体状况要求更高。这一选择的结果造成了飞行学生生源质量不高的状况,因此导致我校飞行学生文化素质先天性薄弱。第二,因飞行技术专业应用型学科的性质,我校对飞行学生的理论培养要求相对较低,课程结业考试比较容易通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深度相对不够。第三,飞行学生两年要学完其他专业四年才能学完的课程,此外还有繁重的训练任务,从客观上造成了飞行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素质的自我培养。

(二)飞行毕业学生主体素质差级比例相对较高

飞行毕业学生主体素质差级比例达到12.4%,说明了我校飞行毕业生作为自觉能动体的素质还相对较差,实现自我的完善和超越不够。例如,在调查中发现有34.62%的飞行毕业学生没有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开展文化学习;55.45%的飞行学生对自己技术精益求精的主动性不够,比较被动的则占到了6.93%;57.14%的飞行毕业学生对自己提出更高学历要求的期望不足。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主体的原因,又有外部的原因。查找学校在此方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准军事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准军事化管理的严格要求对于培养学生令行禁止的优良作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但是,长期“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条件反射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第二,飞行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参与各类活动的经历相对欠缺,不利于主动性和创造性潜能的激发。飞行学生要在两年内完成其他专业需要四年才能完成的理论学习,要通过英语、计算机、私、商、仪执照等考试,还要两次下分院进行飞行训练。不仅如此,各阶段还有硬性淘汰指标的严格筛选。学业重、压力大使得飞行学生更加关注的是如何应试和达标,参加各类活动的机会和精力有限,尤其是三、四年级学生更因缺乏班级建制组织,此类情况更为严重。实践证明,参与活动是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益做法,而飞行学生在此方面明显欠缺。

(三)飞行毕业学生的法律素质差级比例相对较高

飞行毕业学生法律素质差级比例达到了14.19%,说明了我校飞行毕业学生的法律素质还相对较差。主要表现为有少部分学生法律意识、法律观念淡薄。例如,调查问卷反馈,有20.65%的毕业生有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情况发生,还有21.65%的毕业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有30.48%的毕业生经常缺席公司内部会议,还有5.71%的毕业生会议出勤情况更差。因为飞行职业对飞行员章法意识的严格要求,因此我校在飞行学生管理上坚持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应该说准军事化管理对学生的法律意识养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上述毕业生法律素质调研结果却不得不值得我们深思。究其原因,主要归咎于准军事化管理还没能真正贯彻到飞行学生教育管理的全过程中。主要有表现在中、高教学生的管理方面:第一,中、高教返校学生纪律懈怠倾向较为严重。学生中、高教返校后由于学习、训练任务已完成一半或者多半,压力相对减小。加之,在他们中间普遍存在“自己已经飞出来了,就算犯些小错,学校也不会拿他们怎么样”的错误思想影响,致使其法律意识逐渐懈怠,违反纪律的行为相对频繁。第二,学生队在中、高教返校学生的准军事化管理力度上明显减弱。从准军事化管理的实际操作上来看,学校主要将准军事化管理的对象放在一、二年级学生上,一日生活制度、请消假、内务卫生管理等制度都能严格执行。但是,对于中、高教学生的准军事化管理却大打折扣,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中、高教返校学生早晨不出队列操、晚就寝制度不能严格执行,只是严格把控其请销假。第三,学校出于培养成本的考虑,还不能下决心处理违纪的中、高教返校学生。飞行员的培养成本约为70多万,中、高教学生可以说已经是“半成品”了,如果因为违反纪律而停飞或开除学生,学校会损失先前垫付的培养成本。鉴于这一原因,中、高教返校学生的管理难度相对较大,违纪问题也较理论学习阶段突出。

三、提升我校飞行学生综合素质的对策思考

为了提升我校飞行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必须想方设法最大程度降低制约因素的影响,即积极改善主体素质、法律素质、文化素质差级比例过高的局面。

(一)努力提升飞行学生的文化素质

针对前文的分析,要提升我校飞行学生文化素质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提高飞行学生的生源质量。我校飞行学生招生是零批次招生,这就意味着我校有优先选择优秀学生的便利。但是,实际结果却是我校飞行学生大多是高考成绩居于一本和二本线之间的考生,甚至还有二本线下的生源。这固然有兼顾体质条件和高考成绩的原因,但是学校还是应该努力探索提升生源质量的有效方法。例如,应加大宣传,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学校竞争力,抵御同类院校对飞行学生招生“蛋糕”的分割;增强学校综合实力,对航空公司送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第二,适当增加飞行学生的理论培养要求。通过增加课程教学的深度、增加结业考试的难度等方式提升飞行学生的理论培养要求。培养要求的提高,可以使学生在思想上更加重视理论学习,自觉增加知识积累,激发其刻苦钻研的精神。第三,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培养自身文化素质。教师和学管干部应该在学生的日常教学和管理中,加强提升文化素质方面的教育,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学习和思考,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积极营造崇尚学术、热爱学习的良好氛围。

(二)不断增强飞行学生的主体素质

在增强飞行学生的主体素质方面,学校应该旨在激发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实现其自我完善和超越,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第一,准军事化管理要和人本管理相结合。在对学生进行准军事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尊重人性的基本规律,即要在准军事化管理中,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所想、依靠学生管理。此外,要充分认识管理客体的特点,学校准军事化管理的客体毕竟不是军人,而是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准军事化管理的“度”是否合适,做到宽严相济。不能为了管理而管理,要切忌尽量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以免影响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第二,通过多种渠道为飞行学生减压,提高活动参与兴趣。要改善飞行学生整天忙于应付考试、达标的状况,多创造条件和平台让学生参加能够发挥特长的文体、竞技活动。学校要积极争取高级别竞技的参赛机会,如,全国大学生篮球赛、全国大专辩论赛、“挑战杯”科技竞赛等;校团委、院团委及学生队组织各个层面的社团活动、文体活动,鼓励飞行学生积极参加。

(三)进一步加强飞行学生的法律素质

坚持准军事化管理是学校的优良传统,是学校在培养飞行学生优良作风方面的有效做法。但是,因准军事化管理在中、高教返校学生的管理上出现了断层,致使中、高教学生的管理相对松散,这会在学生的法律素质养成上带来不利。因此,学校要采取如下措施,将准军事化管理贯穿到飞行学生培养的始终。第一,各学生队在管理中应该对新、老生一视同仁,不搞区别对待,严格执行一日生活制度、请销假、内务卫生管理制度。第二,改善中、高教学生返校后无班级建置的状况,应该将老生集中管理,最好形成以小班为单位的完整建置,并产生班干部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第三,学校要出台相关政策,改善对中、高教违纪学生不敢处理、不能处理的状况。出台相关政策加强中、高教返校学生的管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管干部工作的开展。第四,规章制度教育要常抓不懈。通过专题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让飞行学生对法律规章产生敬畏之心,不断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养成遵纪守法习惯。

四、总结

飞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方面,学校应该最大限度上减弱妨碍飞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制约因素,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飞行人才。

参考文献:

[1]解根怀.为建设民航强国培养高素质飞行人才[J].求实,2010(6).

[2]文兴忠.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的初步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1).

[3]王清晨.职业飞行员应具备的八种安全意识[J].中国民用航空,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