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教学策略范例6篇

二年级美术教学策略

二年级美术教学策略范文1

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低年级自能阅读训练”的试验。我们试验研究的对象是"自能阅读策略",这里所说的"策略"是指一种用来思考问题的,比较抽象的、通用的思想方式。"自能"则突出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能运用这种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解决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能阅读"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以此为支点的。学生在自能阅读训练过程中就能学到一些现代信息技术,因而也培养了其运用当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能力。以上所述,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标。我们总结出了在低年段实施自能阅读策略的基本框架:一、欣赏性地听,激起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二.人机对话,自能探究。三、灵活应用,帮助巩固新知识。四、扩展迁移。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实现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利的物质保障,为学生进行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提供了有利的物质保障,为学生进行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创设了全新的学习环境。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优势,为建构科学的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逐步形成一套完整而富有特色的阅读教学模式。

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低年级自能阅读训练”的试验。我们试验研究的对象是"自能阅读策略",这里所说的"策略"是指一种用来思考问题的,比较抽象的、通用的思想方式。"自能"则突出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掌握了这种策略后,能运用这种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能力去解决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能阅读"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以此为支点的。学生在自能阅读训练过程中就能学到一些现代信息技术,因而也培养了其运用当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能力。以上所述,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标。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研究中,我们总结出了在低年段实施自能阅读策略的基本框架:

一、欣赏性地听,激起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人类主动探求新知的思想倾向和内在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讲,如果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能利用各种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以后阶段的深入学习是大有裨益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具有提供文本、图像、视频、声音的教学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存储了充足的多媒体阅读材料。学生通过在这个程序中阅读文本,倾听优美的朗读配音,同时观察相关的图像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在一边欣赏中充分领略阅读材料所显示出来的美,去感受、体会这种美,继而激起创造美的欲望。对要学的新知识有了有了初步的接触,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哪怕这个认识十分肤浅。如在一年级自能阅读策略训练的实验活动,"……像……"的名式学习为例,在比喻欣赏中有一句:"盛开着的金黄色的郁金香多象盛满美酒的小金杯啊!"学生自己阅读这名话,在配音中欣赏这句话,再观察美丽的郁金香图,就领略以了用比喻句说话时的美,也初步接触、认识比喻句。这种感性认识为下一个环节的学说打好了基础。利用计算机交互性能强大的特征学生的操作是自主的,喜欢欣赏哪一句就进入去进入哪一句,喜欢听几遍就听几遍。在这个环节前教师只要交代好本环节的学习任务,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听,不加任何干扰,这了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师适当的主导性。

二.人机对话,自能探究。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不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是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而在我们的自能阅读策略的主体环节中。我们让学生通过与计算机的对话,自悟出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在这里我们同样运用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为学生设置了大量的选择题,让学生在习题过程中加深第一环节中对新知识的原始认识,到最终,自悟出要学的新知识。我们在教学辅助软设计时,同样地题目文本,配好相关图片,让学生在图片提示下启动形象思维,帮助学生自学自悟。设计中了利用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的诊断评价,反馈强化的功能,在学生做出正确的答案选择时,发出"你真棒"的鼓励之声和个"笑脸",选择错误时发出"要努力!"的语音,再罚一个"哭脸",这些趣味性浓郁且带有一定强度的练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知识的内化。在不断深入的习题中,学生无形地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最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程度的理性认识。在教师指导中概括出所学新知识的内容。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个别监控,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充分体现了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对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帮助与促进。

三、灵活应用,帮助巩固新知识。

这个环节是自能阅读策略的巩固环节。在这环节中让学生应用学到的有关比喻知识去完成大量的不同类型的习题,在应用中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在习题中分A、B两类。A类较容易,B类加大难度,适合程度不同的学生。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知识不同程度选择习题类型。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这一环节中加入了练读的内容,我们的设计意图是:一方面用多读的形式巩固学生学会的知识,另一方面解决了在计算机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只重视人机交流而忽视了对学生朗读技能的培养。

四、扩展迁移。

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扩展开来,说说在生活中怎么去应用。如一年级比喻句教学时,最后让学生把所学内容迁移到平时生活中,看看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应用比喻句来说话,使我们所说的话更美。这一环节一方面是对应用层次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运用师生之间的交谈形式来进行,就又解决了计算机教学中另一个容易出现的问题:师生关系不协调的问题,让师生在交流中发展师生友好关系,这有利于学习的进行,让计算机辅助教学不再是冷漠的。

二年级美术教学策略范文2

关键词:远教资源 “一主三翼” 实践探索 策略

我县于2006年启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截止目前为止,共建设模式一学校161所、模式二学校161所、模式三学校45所,远程教育工程已100%覆盖我县中小学校。在远教工程的实施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学应用是工程实施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本着让远教资源真正走进课堂、面向学生、服务教学,让农村学生能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指导思想。近两年来,积极探索以课堂教学应用为一主,学生德育工作和素质培养、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党员干部教育为三翼的“一主三翼”运用模式,发挥了远教工程效益。

一、以课堂教学应用为主,广泛开展“三种模式”教学应用,认真落实项目设备资源“走进课堂、面向学生、服务教学”的目标要求。

策略之一:以教育科研为导向,狠抓课题研究,积极探索远教资源与课堂教学和新课程改革整合的有效途径。

远教资源应用的教研教改深化、创新的突破口在于课题研究,而远教课题研究必须依靠教育科研为导向,只有坚持教育科学的发展观,才能克服教研、教改、远教课题研究中的盲目性或纯经验性,近两年来的实践与探索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把远教资源应用的教研、教改、课题研究与教育科研有机结合,才能实现远教资源在应用上释放出最大的潜能,凸显出远教工程最大效益。首先,建立了远教研究组织。我县从2006年起专门设置了从事全县中小学远程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与研究的部门,制定了职责,落实了专人,以此促进我县远教课题研究向规范化、科学化转变;其次,规范了管理。我县成 立了以教委分管领导为组长、远教教研员为成员的“忠县远教课题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忠县远教课题暂行管理办法》(试行),以此规范课题的申报立项、评审、开题、中期评估、结题等管理;其三,狠抓了课题研究理论培训。我们积极为项目学校开展远教课题研究搭建平台、提供支撑,举办县远教课题研究学术报告会,邀请市远教课题研究专家黄万勋老师为学校课题研究人员作了题为《远教课题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的学术报告,县远教办人员就教育统计学基础、研究报告撰写、课题立项要求等作专题辅导,效果明显;其四,结合热点、难点问题推荐了课 题研究参考指南。县远教项目办教科室在深入调研,查寻教育教学热点、难点问题并结合我县中小学教育现状基础上,以忠教育〔2007〕18号文件形式,在全县中小学广泛开展了远程教育科研课题申报活动,并为全县远教项目学校提供了近二十个远教科研课题指南作选题参考,但同时强调尽量结合本校的实际,发挥自身特长、优势自主选题,突出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科学性、价值性、创新性;其五,加强了课题申报的指导。为提高项目学校申报远教科研课题的水平,县远教项目办教科定的教研员采取面对面指导等多种形式,帮助项目学校反复修改远教科研课题申请·评审书,不论是对课题名称的斟酌,还是对课题设计的论证、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等内容的修改、补充完善都倾注了心血,将申报研究课题的过程作为了一次更具体、更丰富的理论培训,从而有力地提高了远教项目学校分管领导及学科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其六,严格研究课题申报、立项的评审。我县远教项目办科室在项目学校积极申报课题的基础上,督促专家评审组对征集的80个远教科研课题进行了客观、科学、公正的评审,并于2007年12月上旬以忠教育〔2007〕54号、忠教育〔2008〕44号文件正式批准立项72个远教课题为县级远教课题,基本实现了全县中心校以上学校都有远教科研课题,课题具有涉及面广针对性强、科学性强等特点,诸如“远程教育模式二对关爱留守儿童途径和研究”、“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远程教育资源提高学生快速作文能力的策略研究”等课题还为新颖,目前全县已立项部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1个、县级课题72个,市级远教实验校2所、县级实验校10所,10篇论文在部级、省级刊物发表,30篇经验成果在市内交流,征集县级远教经验论文385篇,课题研究正随着应用的深化而不断深入;最后,加强了课题研究的指导,为确保远教科研课题在学校顺利启动研究,县远教办教科室的教研员深入课题学校指导开课,帮助学校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并于2008年上半年在全县开展了远教科研课题研究方案的评比,评出一等奖30篇、二等奖40篇,以此确保远教研究课题取得实效。

策略之二:坚持将远教资源应用于学科教学之中

各项目学校将教师应用远程教育设备及资源进行教学纳入教学计划,排入课表;精心安排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光盘播放教室课程表,做到课表、教案、授课、记载“四一致”;对学科教师应用远教资源课时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每校每月应用远教资源进行课堂教学不得少于20课时,教师应用面不得低于70%,资源应用教学研讨示范课每学期不少于20课时。已建校园网或局域网的学校都将接收的远教资源在网上,方便教师上课、备课。多媒体教学、光盘播放教学逐渐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探究式、自主式、互动式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也已开始逐步尝试。

策略之三:利用远教设备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学校充分利用项目设备,采取开设信息技术课和信息技术兴趣活动小组等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模式三项目学校充分利用计算机教室;模式二项目学校尤其是村小在周四、周五接收空闲日,将接收计算机提供给学生使用,利用有限条件让农村孩子感知计算机和网络,加强学生计算机技术和信息道德素质的培养。我县在全国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成绩斐然,共有10人次获国家一、二等奖,边远山区的官坝镇碾盘小学获得二等奖;忠州中学学生邓伟璐获国际机器人大赛最佳技术奖。

策略之四:开展各种教研活动,以活动开展促进应用水平提高

积极组织参加市远教第三片区协作研讨活动,多次派出教师上观摩课和交流经验。我们将项目学校按地理位置成立四个远教研究协作片区,确定牵头学校,充分发挥片区协作优势,形成县、片区、校三级远教研究体系。县里开展远程教育论文暨教学设计征评,举办中小学运用远教资源讲课赛、说课赛,远教“三种模式”及资源应用县级骨干培训暨研讨会,忠梁电教暨远教协作研讨年会,组织中小学语、数、体育教师参加08年暑期国家中西部远程全员培训,组织并指导初中数学、物理、英语各一名教师参加市远教讲课、说课赛等活动,2人获市一等奖,并获市组织奖,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形成学科骨干教师队伍,鼓励和带动广大教师应用远教资源的积极性。

策略之五:强化远程教育项目管理与应用量化考核。

为切实提高远教项目学校管理与应用水平,促进我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走进课堂、面向师生、服务教学。根据忠县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忠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学校管理与应用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忠教育〔2007〕21号)通知精神,县教委汇同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了2008学年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学校管理与应用工作量化考核。其考核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各远教项目学校服务教学、方便教学、促进教改的意识,积极探索远教项目学校在科学管理、资源应用、校本培训、校本研究、服务“三农”、“党员电教”等方面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总结推广在管理创新、应用创新、科研创新、服务创新方面的典型经验,使远程教育项目为全面提高师资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服务。

二、利用丰富的远教资源,深化德育工作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策略之一:各项目学校充分利用远教工程配发的众多德育专题片和卫星资源中专题教育、少年文化、影视天地等栏目中的德育素材,开展德育工作。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观影后,引导学生开展电影观点辩析,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影评写作,从而使学生的理想情操、道德品质、法制观念、信念目标、处事原则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发展。

策略之二:开展网上读书活动,征评读书心得,举办影视手抄报、观后感征评,组织德育专题教育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德育工作立竿见影,收到实效,促进了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策略之三:发挥远教学科资源和电视教师的优势,开设音乐、美术等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远程教育的实施,扭转了山村学校音体美等学科师资匮乏的局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官坝镇固国村小,只有三名年过五旬的教师,以前的音乐、美术课形同虚设,“模式二”实施后,学校开足了音乐、美术课程,上课时由老师掌握遥控板,“电视老师”教孩子们唱会了不少歌曲,绘出了很美的图画。六一节和红歌传唱活动中,学校师生根据教学光盘编排的节目还在镇里的文艺汇演上获了奖。

三、组织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积极开展农村科技信息服务。

我们积极谋求远程教育效益最大化,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先进的实用技术优势,以服务“三农”为目的,围绕县域经济发展,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助推引跑。

策略之一:依托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等设备,在节假日对农民群众开放,方便他们上网了解农业新技术,查询农产品供销信息。

策略之二:镇、村成人学校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组织广大农民群众收看教育频道农业专题片和资源网上下载的实用技术培训资料,对农民朋友进行科学种、植、养的“通识”培训,让他们了解掌握各种农业新技术,进而推广应用。结合我县打造“中国柑橘城”的总体规划,重点就柑橘科学种植的实用技术进行培训。

策略之三:各校根据农副产品生产季节,及时下载、整理、印制、刻录“三农”政策和相关科技资料,利用开办宣传专栏、村小教师直接发放、学生放学回家散发、赶场天集中发放等形式,宣传党的惠农政策,推广新的、热点的、农民朋友急需的实用技术。通过以上形式,远教工程真正推动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群众从心底发出了“这锅盖真好”的赞叹声。

四、开展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为农村党员电教提供阵地和信息资源。

二年级美术教学策略范文3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体验

所谓生活化教学,指的是以生活为中心,将抽象的教学建立在丰富多彩的生活背景上,从而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创造性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美术教学而言,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以使学生运用绘画手段将自己的亲身感受表现出来,能让学生感知生活的美好。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经验,对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向大家谈谈我的几点建议和想法。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一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感氛围或场景。而在美术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指的是教师在美术课堂上依据课堂教学目标,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创设的一种与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相符的环境和条件,从而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美术学习活动中。

比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一课《请到绿色商店来》时,我就引导学生模拟设计师进行包装、广告设计,并开展模拟商品交易活动,其中渗透各种与包装和广告相关的知识。这样,学生既感受到了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了学生对艺术、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商品广告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方法,生活情境的创设也使学生体验到了在玩中学的乐趣。又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可爱的班集体》时,我会让学生回忆自己和老师一起快乐地玩耍时的场景,感受和学生一起学习时的喜悦和情趣,引导学生感悟班集体的温暖和欢乐,这样,我们就增强了学生学习纸板画的情趣性,学生也能从中领悟班集体可爱的深刻含意,在接下来的美术学习活动中,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

二、加强学生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身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们应诱发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指导他们去捕捉生活中最有表现力的瞬间,并将其积累成绘画素材。一旦我们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脱离,并一味采取教师范画、学生照葫芦画瓢的教学模式进行美术教学,学生自我发挥的权利就被抹杀了,而且会严重挫伤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带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美。

比如,在学年级上册第四课《美丽的昆虫》时,我们可组织学生参观生物园,让他们仔细体会昆虫形态的多样性和色彩的丰富性,了解昆虫的基本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在观看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昆虫的共性和不同特点,使学生对昆虫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三、鼓励学生及时创作,用绘画作品表现生活

学生的感受一般都源于对生活的体验,身为美术教师,我们应及时、合理地鼓励学生利用自己对生活的体验进行及时创作,用绘画作品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想和感受。比如,在组织学生春游后,我们可引导学生回忆春游时的各种场景,并和周围学生交流彼此之间的感受,当他们兴高采烈地讲述自己的欢乐时,我们可引导他们将这次春游的场景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画出的作品既真实又生动,学生也会变得乐于创作、敢于创作,绘画效果自然也比我们传统示范绘画好得多。又比如,在学校组织植树活动时,我们可利用这个时机让学生仔细观察树的结构,通过仔细观察,学生会知道树由树干和树冠组成;让学生摸一摸树皮,学生会知道树皮有光滑和粗糙之分;观察树叶颜色,学生会知道树叶颜色丰富多彩……然后,我们可为学生布置一个名为《小树快快长》的美术作业,因为已经对树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学生在创作这幅作品时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生活是知识的聚宝盆。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应斩断课堂学习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荆棘,将美术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有效结合起来,将美术教育生活化,这样就会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仔细观察、深刻领悟,如此,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当然,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还有很多,以上仅是我个人几点简单的陈述,希望广大美术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以总结出更多可以让美术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二年级美术教学策略范文4

一、音乐教学策略

1.德育与美育

“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艺术的范围,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而德育与美育是它的灵魂。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完善的人格,音乐教育首先要教学生“学会做人”。

2.生动与主动

“生动”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形式的生动;二是教学内容设计的生动;三是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生动。只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即使是枯燥的基本训练,也能变得生动而活泼。“生动”才能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对音乐的喜爱,才能产生大面积的质量与效益。生动活泼的更高层次是主动发展。没有主动性其生动性也是有限的,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生动活泼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开。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时,主动性是审美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没有主动性就不可能产生美好的体验,音乐教学必须生动与主动。

3.传授与创造

音乐教学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教师将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从现代观念来看,必须把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统一起来,而创造力则体现了更高的要求,更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国外音乐教学体系都非常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即兴创作活动。而我们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这方面显得较为薄弱。作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创造性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特征,创造性要贯穿于审美教育的始终。

4.静态与动态

传统的音乐课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大都采用一般文化课的静态形式,学生正襟危坐。音乐本身是非语义性的,体态律动学的诞生使人们对音乐心理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动态更能唤起人的本能,更能触发人的自由联想,有助于人的创造意识和行为。静态与动态的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是音乐课较为理想的一种策略。

二、音乐课基本教学模式研究的初步设想

1.我们对唱游课进行了初步总结:

(1)唱游课教学打破了传统音乐学科的单一性:

采取音乐游戏、律动、歌表演、集体舞、节奏乐等综合性音乐艺术手段,提倡艺术形式的多元性。它以激发儿童学习音乐艺术的兴趣为目的,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为核心。实施唱游教学,一方面能为进入中高年级学习音乐打好基础,一方面能积淀为具备审美情操的基石,从而成为完善学生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

(2)唱游课的指导思想:

“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一切从学生出发。

(3)唱游课的相关策略:

a.注重兴趣;b.人人参与;c.创设情境;d.加强表现;e.加入竞赛;f.即兴创作。

(4)通过归纳,初步形成了游戏教学模式:

附图(略)这一模式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让儿童从游戏中产生对音乐的兴趣,从游戏中去学习音乐,在游戏中引导他们进入音乐的殿堂。当他们在游戏中获得一定的认识后,及时加以鼓励,发展他们的智慧,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从而产生更高层次的兴趣。游戏模式既是唱游课的教学模式,也是唱游教学的过程,这一模式中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层层紧扣,循环发展。这一模式适合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还可以引伸到中年级。

(5)唱游课教学评估:

二年级美术教学策略范文5

关 键 词:欣赏与体验 教学策略 自主参与 创作与表现

“欣赏与表现一体,重视体验,回归生活”是指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中,重视欣赏和体验的作用,突出欣赏和体验的功能的互动美术创作教学策略。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此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将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模糊学科门类界限。它强调以欣赏促进造型表现,以体验促进造型表现,欣赏与创作互动,相得益彰;它提倡学生创作出反映真情实感、贴近学生生活并且有内容的生活化作品。该策略以欣赏积累、学生体验和生活实践作为其美术教学的理念和源泉,强调欣赏创作互动,体验创作互动,师生互动。这是美术互动教学理论在美术创作教学中的具体反映,也符合当前美术教学改革的精神实质。

“欣赏与表现一体,重视体验,回归生活”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程序是:欣赏体验积累信息——激发创作热情和冲动,目标定位——以欣赏体验促造型表现、以造型表现促欣赏体验,欣赏与造型表现互动——生活化作品——师生交流,互评互改——回味思考、充实完善,重新再创作。现具体分析如下。

一、欣赏与体验

这是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积累环节,是学生美术创作的前提和基础,是造型表现领域教学的起始环节。学生通过博览群书、欣赏体验,获得大量的间接经验;通过细心观察,体验生活,获得大量的直接经验,从而完成美术作品的原始积累。因此,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读无字书——身入生活、心入生活,又要启发学生读有字书——精读、博览、筛选、吸收,间接认识世界,品尝人生。只有这样,才会给学生积累丰富的信息储备。

二、激情与定位

此环节是造型表现领域教学的激励和思维定向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冲动,促使学生选好创作主题,尽快进入创作的心理状态。这是美术创作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

三、创作与表现

有两种具体的操作策略可供选择。第一,以欣赏促表现,以表现促欣赏,这是欣赏与表现共进的策略。具体操作形式为:精读美术作品——临摹作品,加深理解——创作美术作品。在具体的美术创作教学中,教师精选优秀作品,让学生分析并深刻理解该作品的创作方法、构思技巧和语言风格;在此基础上临摹作品;然后,脱离美术作品自由创作,实现造型表现领域的创新。该策略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美术创作的支撑点,有助于克服美术创作教学中学生的畏难情绪,有助于学生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美术创作能力的循序发展。比如在中国花鸟画教学中,笔者精选一些经典花鸟画作品,让学生反复欣赏,使他们对中国花鸟画有了初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选择其中一幅临摹。然后,笔者让学生抛开范画,自由创作,实践证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画出了许多个性突出、生活气息浓厚的绘画作品。因此,欣赏——临摹——创作是行之有效的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方法。

生活化作品教学策略。该策略偏重于学生的体验感悟,尊重学生的思维自由,主张创作出反映学生生活和真情实感的生活化作品。它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原理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高度概括了开展生活化美术创作教学的理论依据。另外,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也表明儿童认知的发生起源于活动。生活化美术作品创作教学策略主要采取学生自主创作的形式。在这一教学策略指导下,学生的思维是自由敏捷的,创作出的作品形式是活泼多样的,内容是特色各异的。对学生的生活化美术作品创作,笔者作了严格的规定:①一周一幅,课余创作,周一交上;②题目题材内容自定;③学生互改互评,教师分出等级,作品成绩记入美术综合成绩;④定期展览优秀作品,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生活化美术作品创作教学是整个美术创作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自主参与

这是美术造型表现领域教学的评价环节,包括批改和讲评两方面。作品的批改是教师了解学生反馈信息的重要环节,主要有教师批改和学生互评、互改两种形式。作品讲评是以学生作品为依据,通过从实践到理论上的深刻剖析和概括,给学生以启迪和感悟,这是培养学生美术造型表现能力的教学环节。此环节特别强调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突出了学生在造型表现领域讲评中的“自主参与性”,互动性强。具体操作方式有:①学生为主的师生互动式讲评。教师穿针引线,引导学生评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评价功能,师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②教师为主的师生互动式评价。教师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或问题,以专题或讲座的形式讲评,理论性较强。③学生互评互改,主要用于生活化的美术作品创作,这种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参与性”。美术作品讲评时应注意:①讲评应有计划、有主题、有中心。②美术作品讲评时要让学生讲话和思维,要突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性。③教师讲评重在激励和实事求是的表扬,要评出学生的创作劲头和积极性,在讲评中与学生交流思想,共同提高。

五、升华的艺术

此环节是学生对自己作品的重新定位、思考和充实完善,也是学生二次创作的过程。它既是对美术作品讲评的反馈,也是学生思维的质的飞跃。没有二次创作,就不是完整的互动造型表现领域教学的合成策略。因此,此环节是互动美术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欣赏与表现一体,重视体验,回归生活”的教学策略,既符合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又具有较强的时代精神,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卫和.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尹少淳.美术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二年级美术教学策略范文6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课标所述)。

人类对自己的感受、情绪、思想、意识有一种本能的表现欲望。我们音乐课常见的是学生作为听众,缺少参与。只有让学生作为表演者亲自参与其中,才能有更深刻的音乐体验。探索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就是,研究通过音乐教学中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策略特征

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牵动音乐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研究,尤其注重音乐实践活动参与教学策略的研究。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策略就是,通过各种表演活动与方式,如律动、声势、歌唱表演、舞蹈、游戏、打击乐器、口风琴演奏、角色扮演、小音乐剧表演等。让学生亲自参与在音乐中感受音乐的美,当学生与音乐融为一体时,会进入一种兴奋的、沉醉的、忘我的状态。

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适应范围

歌曲学习的兴趣培养、音乐欣赏的参与度、为各种音乐与歌曲配备的打击乐合奏、口风琴演奏,为歌曲或标题音乐中有情景的角色表演、低年级的音乐游戏、中高年级的音乐剧表演、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创造声音、创编打击乐节奏型、创作小歌曲),活动课中更多的参与性表演、组织小小音乐会的策划等。

低年级:

(1)音乐活动中歌曲学唱有效策略

创设歌曲学习情境(激发兴趣、引起注意)——感受音乐(聆听歌曲、审美期待)——体验音乐(师生讲解歌词、审美愉悦)——表现音乐(打击乐合奏、歌唱、舞蹈、绘画、音响、配乐朗诵、情节表演等审美体验)

(2)活动中体验歌曲情感有效策略

演唱歌曲——挖掘情感(师生交流相关文化)——创设情境(学生入情入境)——再唱歌曲(阐释音乐内涵,深层体验)——完美表现(富有表情,内心感动表现音乐)。

这种教学方法是继歌曲基本会唱后的活动。我们发现,营造感悟音乐内涵的活动。抓住音乐作品中富有灵气的“眼”,创设一定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与音乐的沟通,领悟歌曲表达的感情。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与表现出来如:如《小乌鸦爱妈妈》一课,创设情景:找同学扮演生病的乌鸦妈妈,扮演懂事的小乌鸦,“小乌鸦”们叼来虫子,一口一口喂妈妈。学生们动情地唱着、表演着,这种教学活动开启了学生潜在的善良品质,让学生在音乐的感动中,情感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效果显著。

(3)活动中音乐欣赏教学有效策略

创设情境(故事、儿歌、谜语、多媒体、音乐背景)导入——聆听音乐(教师抓住音乐形象突出的地方引导聆听)——再听、交流感想、分享快乐体验——合作探究、用各种方式阐释音乐(相关文化介绍,合作表现音乐)

教材音乐欣赏低年级主要选择音乐形象突出,音乐旋律有特点,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作品。教师可选择情境导入的方法,激发学生聆听的欲望。在聆听后。让学生参与的活动很多。如《杜鹃圆舞曲》。A段主题用打击乐器合奏,伴奏;B段舞蹈表演。这样学生会在参与中记住音乐的曲式结构,聆听时会注意段落的不同情绪、节奏、速度及音乐表达的意境等。

(4)音乐活动中的游戏有效教学策略

一般是将音乐教材中富有情景和情节的内容以游戏形式来完成。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是最快乐的音乐实践活动。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为例:音乐活动有9项。这9项活动有寻找声音的世界;听听我创造的声音;用声音讲故事(小白兔盖新房),音乐探宝(教学阶段回顾);声音的长短;教师与学生根据内容创造各种游戏内容,创造音乐活动过程,在游戏的情节表演中完成教学内容。非常贴近儿童生活,受到学生喜爱。

情景游戏: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兴趣)——音乐活动导入(准备阶段)——实践活动(引导体验)——师生探究(评价与总结)

例如:一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红灯停、绿灯行》内含活动课《红眼睛绿眼睛》唱歌《小蚂蚁》(集体邀请舞)器乐《做个好娃娃》唱歌《小胖胖》。这个单元中的红眼睛绿眼睛,就是指马路上的红绿灯,“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有的教师将教室的地上划上斑马线,设置情境:“热闹的马路怎样才会有良好的秩序?”学生们边演唱边表演,有的扮演小司机、各色行人、小交通警察。学生们根据红绿灯的变化,进行表演唱。生活中的经验与规则在歌声中更得到证实。教师再巧妙的引申红绿灯的作用:红灯在音乐中可以用休止符表示;绿灯可以放声唱。红灯又可以默唱。音乐知识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掌握了。当然这也包括音乐课音乐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如四分休止符、四分音符的认识及教师“导”而不露痕迹的教学技能。

中年级:

(1)音乐情景剧常用有效策略

歌曲完整演唱(激感)——交代剧情(创设情景)——分组编导、排练——准备道具、头饰、布景、背景音乐——小组表演汇报(师、生做观众)——师生点评。

学生从一年级形成的良好参与表演的习惯,也使得学生中产生很多小导演、小演员、小音响师,配合默契,这种参与表演音乐剧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音乐综合表现能力,参与群体活动能力。特点是活动面大,给每一位学生表演机会。在学生用自然的、美好的歌声演唱歌曲后,加入表演。如《猴子蒸糕》一课中,分角色的歌表演,学生不但会将饥饿、懒惰的小狗与勤劳的猴子扮演的很好,还有的小组合作,会用身体造型:有房子、小树、磨盘,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课堂上充满活力。三年级的《蜗牛与黄鹂鸟》学生会配音,加入台词、创编蜗牛与黄鹂鸟的表演动作、场景布置、音乐配音等,一部小小的音乐剧带给孩子们很大的快乐与音乐的体验,活泼、幽默、夸张的歌曲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2)歌曲学习有效策略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欲望)——龄听作品(审美愉悦)初步唱歌词——学唱歌曲(视唱曲谱、打击乐器合奏演奏;视唱部分旋律。小组汇报、全班共同完成)——再唱歌曲——介绍挖掘歌词内涵(相关文化资源师生查找、多媒体、影视资料等)——激感,关注内心体验

(3)综合艺术课音乐实践活动的策略

创设情景——音乐介绍——资源利用(挖掘内涵)——主体实践(多种艺术形式交流)——再体验音乐(情感升华)。如四年级音乐课《田野在召唤》,是一首二部合唱。学会曲谱视唱后,学生用口风琴演奏二个声部合奏,很好地解决低音部的音准。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创编几个声部以上的打击乐器合奏总谱。每一个学生在演奏,演唱、表演的过程中。体验音乐的节奏、旋律、情感的美好。歌声发自孩子们的内心。这种音乐实践活动课的设计,令学生忘我地投入到音乐体验中,为之陶醉,因之动情。

中高年级音乐剧教学的有效策略

从四年级开始,音乐剧内容在学生学会歌曲、掌握音乐剧的情节后。教师将任务交给学生,由学生们分组独立完成。教师要做的是准备一些道具、音乐、布景,在各个小组汇报演出后点评,尤其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与培养。

准备阶段(分配任务、了解剧情)——练习阶段(背台词,歌曲演唱熟练)——(组内合作,确定角色、自己排练、教师指导)——汇报演出(师生共同讲评)——体验成功喜悦。

如:《东郭与狼》《渔夫与金鱼》,学会歌曲后,按场次与幕划分小组。学生自己排练,分配角色表演,学生逐渐体验到生活中的情景,在舞台上经过艺术加工后所具有的感染力,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