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背景下思政课程建设范例6篇

双高背景下思政课程建设

双高背景下思政课程建设范文1

关键词:高职教育,双创教育,内涵式发展,策略

0引言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环境下,高职学生在面临严峻就业形势的同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创业机遇,成为了其成功就业的重要通道。时至今日,双创教育掀起了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新潮流,对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至关重要。双创教育本身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对高职教育体系建设提出了诸多要求,包括理念转变、方法创新等,这亦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构成要素。

1内涵式发展概述

根据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新时期,党中央就高等教育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新常态建设部署,明确了内涵式发展的思路导向,对高等教育有了更加深层次的认知。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有机构成,其在办学理念上区别于普通高校,唯有清晰地了解内涵式发展概念,才能更好地付诸于实践,提高高职教育参与自觉性、能动性。内涵式发展与内涵发展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截然不同,前者更多地着落于实践层次对发展内容及路径进行探究,是以挖掘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一种发展模式,而后者则突出事物内涵的深化。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内涵式发展是一个复合性概念,并非强调以数量增长、规模扩张、空间拓展为主,而是以挖掘内在潜力为核心,实现教学效率及质量的双向提高,并通过资源配置优化、目标精准定位、品牌形象构建增强自身软实力,促进本校健康、持续发展。某种意义上而言,双创教育亦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

2河北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在大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下,河北高职教育整体表现了良好发展势头,得益于大众教育认知提升,其在规模上有所扩张,并基于不断的创新优化探索,结构趋于完善,效益显著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人才培育功能价值。但是,客观维度上讲,受多重因素影响,河北高职教育发展依旧存有不少问题,内涵式建设欠缺,未来发展任重而道远。具体而言,相较于快速增长的高职教育规模,其质量建设却不尽如意,对双创教育的认知模糊,缺乏完整的统筹规划,轻视软文化环境建设,未能有效影响学生发展。另外,在双创教育实践体系中,教师作为主导,其综合素养水平与教学质量存在着紧密关系,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以目前来看,河北高职教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其数量构成与快速增长的生源需求不符。同时,大多数教师虽取得了较高的学历证明,掌握着丰厚的理论知识,但教学实践经验匮乏,加之教研培力度不足,难以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效指导。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灌输,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建设,对双创教育的渗透不足。

3双创教育背景下加快河北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策略

办学质量作为高职教育的生命线和核心竞争力所在,唯有不断发展,才能满足社会需求,是高职院校永恒的话题。尤其是面对双创教育提出的种种挑战及要求,进一步加快河北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至关重要,作者基于上述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践行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3.1更新思想理念

思想理念是行为实践的先导,能够反映出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特征,为教育发展指明方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竞争愈演愈烈,学生就业压力倍增,进一步突出了双创教育的重要性及价值。基于此背景影响,加快河北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首要基础,就是转变思想理念,重视人文体系建设,精准把握时代的要求及特性,为推动双创教育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纵观河北高职教育的整个发展历程,其虽既已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对双创教育的融透与实践时间尚短,理论缺乏成熟,积累经验不足。对此,河北高职院校应理清办学思路,坚持党和国家的政策导向,增强内涵式建设,转变思想观念,准确分析自身所处环境,明确双创教育目标。有学者指出,“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团队建设、产学研结合、国际交流合作、文化建设、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等均是高职内涵式发展模式的要素”。现阶段而言,高职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育人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新生力量。无论时代课题如何变化,教育的本质始终是服务于人的发展,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双创教育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机制改革的重要表现,应认识到教学质量是根本,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及需求,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助力高职内涵式发展。在坚持上述思想理念的导向下,河北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必将取得更大成就。

3.2重视师资建设

新课程改革规制下,教师并非作为单纯的传道授业者,其同时还承负着诸多责任,如心理教育、职业教育、文化教育等,是教学主导,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综合素质水平与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紧密相关。双创教育实施,对高职教育教师提出了诸多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新时期,河北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依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支持,加强相关建设工作,提高师资的凝聚力。根据《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高职院校要着力打造一支理论基础扎实、技术应用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高职院校生源数量急剧增长,形成了较大的教学压力。对此,高职院校应统筹发展规划,立足长远,积极践行国家扩招政策的同时,加大对师资建设的投入,可采用专兼相合的方式,扩充教师队伍,优化内部结构,为双创教育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拓展人才来源通道,加强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邀请优秀职工担任兼职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技能经验优势。基于此,高职院校还需组织多样化的培训教研活动,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目标导向,及时宣导先进思想理念,丰富教师学识涵养,提高其创新创业教育意识,量化对他们的岗位职责标准,针对性地提升教师综合能力素质,促进经验共享互换。

3.3优化课程设置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石和平台。双创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需坚持市场导向功能,结合我省产业结构及人才需求,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包括校本教材开发、教学方法创新以及评价机制完善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加之科学技术不断革新发展,社会分工愈加明确,对岗位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普通高校不同,高职教育更偏重于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课程设置应面向趋于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尤其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格局下,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对此,河北高职院校应以政府的发展战略布局为基础,建立健全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开发有效校本教材,融入企业生产实践案例,渗透创新文化元素,突出知识传导与素质建设一体化发展目标,更新学生成长发展意识,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同时,在教学课堂上,教师还需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创设创新创业实践情景,尊重学生主观个性差异,组织其协作讨论,激发他们的能动因子,最终取得良好成效。关于教学评价,要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师生双向参与,客观反映学生思维能力实际,了解他们的创新创业素质,及时发现问题,继而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教学针对性、实效性。

3.4推进校企合作

从某种维度上讲,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实践的至高点,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知识经济时代,人才作为社会发展的恒动力,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资源,其在高职教育中的参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其社会价值的具体体现。相较于高职院校,企业拥有着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场地、经验等,有效弥补了双创教育缺失。因此,双创教育背景下加快河北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应在政府引导职能作用下,建立完善的校企联动机制,推进其合作关系建设,从政策制度上规范双方行为,明确其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并给予必要支持。基于此,校企双方应就具体合作事宜进行商讨,明确人才培育目标导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协议等明确各自的责任,实现共享共建,营设良好的实训基地环境。双创教育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制提出了更多要求,应基于校企良好合作关系,开展多样化的岗位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向能力素质的转化,夯实其创新创业基础。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教育活动,邀请社会各领域的成功人士到校进行授课或讲座,分享其个人成功经验,启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并深度分析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帮助学生解决方向性问题,提高其创新创业的成功几率。

双高背景下思政课程建设范文2

[关键词]卓越计划 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李松丽(1975- ),女,河北石家庄人,南阳理工学院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史及教育理论。(河南 南阳 473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企业―高校’双主体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SJGLX264,项目主持人:赵卫平)和2012年南阳理工学院教改课题“‘卓越计划’背景中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NIT2012JY-07,项目主持人:李松丽)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049-02

伴随着时代的呼唤和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即高校联合企业、行业,着力培养具有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工科专业的学生,是“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就是要在我国的高校中,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智育、轻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的人才培养观,造就和培养一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具备创新能力的、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

一、“卓越计划”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新挑战

21世纪是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最快时期,我国的工程学科本专业毕业生已位居世界前列,但一直以来,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与创造性、工程性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还相距甚远。教育部副部长陈希指出:“高等工程教育要强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意识,确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为此,高等工程教育要在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历史成就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明确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要更加重视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二是要更加重视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三是要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四是要更加重视工程人才培养国际化。”他明确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更加重视工程教育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工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重视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和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一方面,社会化大生产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有利于大学生接受世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更快地树立成长成才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抓住机遇尽快成才。另一方面,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给大学的思想政治教学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卓越计划”的实行,给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内容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而我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学途径仍然滞留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之中,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卓越计划”过程中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必要性

“卓越计划”的核心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所以,高校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中,除了科学知识、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等一系列专业素养之外,还需要让未来的工程师具备爱国情操、团队协作和领导决策等人文素养。过去,由于在指导思想、教育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整齐划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所以,要想培养适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各类技术人才,必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稳定的心态、相对完整的人格力量和优良的个性等,让学生具有一种“大仁大义大智”的品德。

“卓越计划”的实施,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手段和生活方式等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而当前实施“卓越计划”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仍然滞留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之中,这使得我国高校的大学思想政治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卓越计划”实施的转变,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转变以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适应“卓越计划”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积极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必要而紧迫。

三、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途径

20世纪以来,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各类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过许多积极的探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卓越计划”的实施,从更多更高的层面对我国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出了要求,所以我们应该在继承过去成绩的基础上,构建适合“卓越计划”背景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新途径。根据实行“卓越计划”高校的培养方案,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构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树立“企业―高校”双主体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新理念。“卓越计划”的实施,改变了我国传统的以高校为主的教育理念,转向以“企业和高校双主体”为中心的教学新理念。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要求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以高校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建立与企业的合作意识,要求高校与企业寻求共同的认识与目标,相互合作,达到互利双赢的结果。这需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改变传统的以校内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将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结合起来。

“卓越计划”是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合作的教育形式,因此,在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过程中,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学生的个人教育规划等必须与学校和企业结合起来,添加一些适合学生参与企业和认识企业的具有“引导性”和“渗透性”的教育内容,改变传统的以高校为主的“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模式。比如,要将企业的职业道德、行业标准等导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将职业技能鉴定所需要的个人素质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同时,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将课堂所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运用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激励企业多出产品、出好产品。

2.多渠道、全方位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人格品质。“卓越计划”的实施是为了迎合知识经济的要求。在这个以知识和科技为主导的时代里,科学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创造着巨大的财富并引领人们的生活,致使很多人对科学技术顶礼膜拜,而忽视了技术人才的人格品质要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使很多人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作为一名高校工作者,应该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情感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矫正以往的不足,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社会生产中。

另外,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高校和社会共同培养各类型各层次的人才,所以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采取灵活多样、多渠道的教学模式,改变雷同的课程设置内容和以课堂为主“灌输式”的教学途径,采取学校和社会共同结合、相互融会贯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新途径,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结合起来。同时,在课外,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注入创新教育的内容和思想。如,可以组织学生和企业专家人员一起参与文化教育活动,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创造具有创新功能的新文化,在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学会将企业的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相结合,培养和创造一种适合企业和高校发展的新的文化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3.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为主。根据“卓越计划”的设计方案,企业、行业将深度参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企业需要与高校一起共同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高校需要在企业设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需要在企业学习一年,“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这将培养和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人的一生,和学生的求知、生活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即使学生离开了校园也能自觉、主动并创造性地健全和完善自己的思想、品质、人格等,自觉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整体的任务来完善、实施。企业要想和高校一起培养德才兼备的后备工程技术人才,需要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汲取高校的优良文化因子,创造出一种适合学生良好品德培养的优秀文化。

4.建立“互动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新模式。“卓越计划”要求学生走进企业,且企业也应参与到大学的教学活动中来,这需要双方以一种无私的态度去合作。在互利合作的背景和前提下,要求高校与企业建立“互动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新模式;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将企业作为自己的另外一个实践教学基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参与企业生产和社会实践中能够主动积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使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从而实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5.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着眼于未来。“卓越计划”不仅要求学生在校园内生活,而且要求学生走出去,走进企业,走进世界,所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应着眼于未来并逐步和世界接轨。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思想道德境界。要引导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感以及坚强、好学、上进等优良思想品德,为未来走入社会打好基础。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国际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培养的工程师要想具备竞争力,不仅要掌握知识和工程技术能力,还需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协同能力等,这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一种挑战也是机遇。高校通过开展对卓越工程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自觉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合乎高校和社会需要的卓越工程师。

[参考文献]

[1]戴树根.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11).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室,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3]刘志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目标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2).

双高背景下思政课程建设范文3

关键词:卓越会计师 双语教学 评价指标

一、引言

由高校和行业联合实施的“卓越会计师计划”旨在使大学生成为会计行业中的实践型、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满足市场转型对卓越会计人才的需求,培养卓越会计师必须要国际化,因此要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系统地使用双语教学,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外语能力均得到提高,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跨文化素养,这对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复合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很多高校一直在摸索双语教学,为提高双语教学质量,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探讨双语教学评价模式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双语教学评价展开了研究。国外通常通过双语教育预期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Buggs,1975)。预期评价即评价是否具备双语教育的基本条件;过程评价旨在通过改进双语教学计划,开展全过程监控,以实现双语教育的效果;结果评价旨在客观鉴定双语教育的绩效。Buggs (1975)认为双语教育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双语能力与各学科成绩的评价”、“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态度评价”、“对双语师资的评价”、“对双语教育社会背景的评价”和“对双语教育本身的评价”五方面内容。也有双语教育家认为双语教育评价应该重点关注双语教育的效果(Fred Genesee,1984;Siguan & Machey,1987;Swain & Lapkin,1985)。Swain & Lapkin(1985)认为双语教育评价应该主要考虑“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双语教育计划的评价和对学生智力与认知水平发展的评价”。某些国内一线双语教师根据实际教学经验研究了某一课程的评价(朱爱萍,2006;何艳,2011;姚清铁,2012)。也有学者就某一专业学科的双语教育展开研究(王志莉、陈、黄亮,2007;孙鹏云,2010;肖琳,2011; 肖凯,2013;折媛、杨军、张朝晖、杨双平,2013),或者主要从双语教学的实施条件、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对双语教学评价指标和体系展开了深入研究(苏秦、杨鹏、张陵,2002,孙超平,2005;禹晓成,2007;张静、赵静、张进明,2007;王韶辉、史仪凯,2007;王莉颖,2008;饶泓、胡清、陈炼,2009;桑庆兵,2010;姚中青,2011;左鹏、奚红妹,2011;张立倩,2013)。王斌华(2005)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双语教学不同步已成为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培养国际化卓越会计师的过程中,探讨双语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迫在眉睫。

二、国际化卓越会计师培养双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卓越会计师双语教学评价目标没有考虑市场需求,缺乏系统性评价、不区分课程性质、忽视实践教学评价,学生学习环节、考核方式单一,教学各个环节缺乏全程性评估、过程性监控、实时反馈,在教学条件、教师素质、教学对象和教学效果评价方面都不完善。

(一)教学条件评价方面

我国会计专业双语教学评价中忽视了对教学条件的系统评价。会计专业的实践性强,而在双语教学评价时没有将实践教学条件纳入其中,例如双语的实验软件、国际化的实习单位等。从理论教学来看,也没有将教辅材料全面纳入评价系统,例如双语教材、案例、习题评价等。

(二)教师素质评价方面

在国际化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双语教学评价过程中,很少把教师的素质纳入其中。教师必须既对专业知识有全面和深刻的理解,还要有较好的科技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善于组织教学,使学生对双语课程有兴趣。而青年教师英语水平相对较高,但专业能力和教学经验相对欠缺;专业知识面宽、经验丰富的教师,英语水平相对较弱。这就导致一般只考虑英语能力,让青年教学担当了双语教师,教学效果难免会受到影响。

(三)教师教学环节方面

在会计双语教学评价中,主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评价,忽视实践教学评价;没有考虑不同课程的特殊性,采用单一的评价理论模式;忽视不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评价;教学内容方面有的双语教师侧重于词汇的讲授、听写,或者翻译课文等,把专业英语当成英语课来上,忽视了专业知识,而在双语教学评价时也难以反映。

(四)教学对象评价方面

在卓越会计师培养的双语教学评价中,没有将教学对象的原有专业知识水平和外语能力纳入考核范畴。在制定双语教学评价体系时,忽视了对教学对象原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的考核,而采用单一的评价体系,依靠一次闭卷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考虑学生的进步水平和基础差异。这样势必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效果评价方面

在现有的双语教学评价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作为卓越会计师很重要的一个衡量指标――实践能力评估,而且往往仅仅通过期末闭卷考试考查学生对本门双语课程的掌握情况,即使改革考核方式,加大平时考核,也无非是通过出勤和课后作业的形式,没有充分利用小组讨论、外文文献的查阅等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没有综合学生的会计专业学科知识、外语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三、应用CIPP模型设计双语教学评价指标

鉴于上述国际化卓越会计师培养双语教学评价存在的不足,本文应用CIPP评估模型对评价体系进行重新设计。CIPP评估模型包括:背景评估(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估(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估(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评估(Product evaluation)。

(一)背景评估

双语教学的背景评估即从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对根据社会需求和双语教学状况所制定的目标进行价值判断。教育部的双语教学评审指标主要就是从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基本条件开展的。目前高校为培养国际化卓越会计师,要从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角度明确双语教学需求,设定教学目标、专业知识体系,为进行双语教学评价,就应该从这些方面探讨其必要性;同时为满足教育的社会适用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相匹配,应综合考虑社会需求、教学对象的特定水平和教学目标,以及存在的差距,综合评估其可行性。具体评估指标包括基本政策支持、教学目标的层级式设定。

(二)输入评估

输入评估主要考查各种双语教学资源配备,包括现有教学条件和外部资源的协助。双语教学输入评价的主要内容围绕双语教学投入的各种资源展开,包括各种人力和物力――师资水平、教学对象水平、教学大纲和计划、教辅材料等各种教学条件。

(三)过程评估

过程评估形式较为多样,主要内容包括教师教学环节和学生学习情况评价。可以通过随堂听课、学生座谈、中期检查、教学档案检查等进行。课前准备评估主要是教学方案的评估;课中教学环节评估主要通过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态度展开;课后辅导可以通过课后答疑、作业批改等完成。

(四)成果评估

双语教学成果评估是重中之重,主要评估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包括课程考核和教学评价。除了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对外语能力应用水平(听、说、读、写)的提高之外,还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估,包括课外学习、进步、跨文化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非智能因素。

四、双语教学评价体系模型

根据上述CIPP模型对国际化卓越会计师培养的双语教学评价指标设计,本文构建一个比较详细的评价体系模型(见图1)。

(一)背景评估指标内容

1.政策支持。双语教学的背景评估首先从基本政策支持入手,包括从宏观政策、学校政策等方面来考查对双语教学的支持力度,以保障正常教学的开展。宏观政策方面主要考虑教育部制定的相关双语教学政策;学校政策可以从基本双语教学经费保障、激励措施等方面入手。

2.社会需求和教学目标。国际化卓越会计师的培养是基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迫切需求提出的,要培养具备“掌握国内和国际会计准则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较高的外语语言水平与能力、成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积极的学习态度与价值观”四维目标有机结合的人才。双语教学评价要对教学目标是否满足社会需求做出价值判断。

(二)输入评估指标内容

1.教学条件。开展培养国际卓越会计师的双语教学必须具备基本的教学条件,主要包括教材使用与建设、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用于传播学术知识,服务于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主要载体,因此必须评估理论教材、实验教材和课程设计教材的使用与建设情况。实践性教学环境是保障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网络教学环境能保证学生实时通过网络查阅教学通知和学科发展动态等,并可与教师课程资料咨询。

2.师资力量。双语师资队伍是保障双语教学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外语能力、教学水平、职业素养等。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主要从学位的获取、会计准则和知识的掌握、学术水平的提高、学科前沿的洞察。外语能力主要考查留学经历、是否具备用外语授课的能力等。教学水平主要考查教学经验、有效利用教学辅助手段的能力、教学方法等。职业素养主要考查教学态度、教学热情等。

3.教学对象。教学对象的评价也是在双语教学评价环节不容忽视的,主要包括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语水平、学习能力和态度等。专业基础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已经掌握的会计专业课知识;外语能力主要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可通过学生的英语过级情况进行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态度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意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是否能积极主动投入双语学习。

(三)过程评估指标内容

1.课前准备。主要是教学方案的制定,主要考查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大纲和计划、教学内容等。教学目标是否定位为培养掌握国内外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会计师、是否掌握外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教学理念主要考查是否注重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是否注重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是否注重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大纲和计划主要考查安排是否合理;教学内容的评估主要考查该专业知识是否适合开展双语教学、教学内容是否适中。

2.课中教学评价。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认真,教师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内容和进度是否适度,能否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是否具有学习主体意识。

3.课后辅导评价。主要包括面对面答疑、网络交流、作业批改等。

(四)结果评估指标内容

结果评估主要是评估双语教学效果。为培养卓越的国际化会计师所开设的双语教学效果评估主要从专业知识、语言能力培养、认知能力、综合素质目标开展。专业知识的评估,主要通过平时考查和期末闭卷考试评估学生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是否达到会计双语课程规定的要求,通过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估考查实践能力的提高。外语语言能力主要考查外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认知能力目标主要考查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技巧、学习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是综合德、知、行、思各方面的综合能力。J

参考资料:

1.Buggs,J.A.A Better Chance to Learn:Bilingual Education[M].New York:Clearinghouse Publication,1975.

双高背景下思政课程建设范文4

关 键 词:高校;双语教学;目标体系;教学模式;变量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1-0074-02

开展双语教学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精通外语的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人才的途径之一。当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成熟的双语教学模式,在双语教学目标体系、评价体系建设方面几乎还是空白,从而造成双语教学的盲目和无序发展,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本文结合内容教学法(CBI)理论,① 就我国高校在开设双语教学课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几方面问题进行分析。 [1]

一、影响双语教学的因素

根据加拿大学者科林・贝克的研究,影响双语教学的因素包含四个变量 [4] 。

1. 双语输入变量

该变量包括教师特征和学生特征。教师特征包括三个方面:(1)教师的外语能力;(2)教师的专业能力;(3)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态度。学生特征也包括类似的三个方面:(1)学生的外语水平;(2)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3)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态度。

2. 双语习得过程变量

该变量包括三方面因素:(1) 所开设双语课程的特点及难易程度(包括课程内容与相应外语语言难度);(2)教材与学习资源;(3)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等)。

3. 双语输出变量

该变量包括以下七方面技能与素质的提升:(1) 语言表达技能;(2)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3)学习能力提升;(4)双语态度的改进;(5) 融入本族语和目的语社会和文化的技能提升;(6)道德品质的提升;(7)职业发展潜力的提升。

4. 双语支持性背景变量

该变量包括四方面内容:(1)社会(包括就业市场)对双语教学及双语人才的认可程度;(2) 学校的政策与支持;(3)教学环节设计;(4)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及刺激。

二、双语教学的目标体系

教学目标是构建教学体系的出发点, 也是设置课程、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评价的依据与标准 [5] 。

高校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English for Common Purpose,ECP)和专业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ESP)的教学目标各不相同。ECP属于基础英语范畴, 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技能,不包含任何语言外的学科知识目标。ESP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某一专业课程(如国际法) 中所涉及的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的目的语表达方式。虽然ESP本质上仍属于语言课程,但它涉及到对专业知识框架和内容用目的语去掌握(如旅游英语,金融英语)。双语教学指的是用目的语和母语教授非语言类专业知识,重点是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双语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根据CBI理论,双语教学总目标下分目标主要包括三方面 [2] :(1)知识目标,即对学科知识的掌握;(2)语言目标,使学生能够用目的语读懂该学科的教材及其他外语资料,并能够用目的语就该学科的话题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3)思维目标,使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目的语就学科或专业内容进行思维活动,能够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两种语码的自由转换。分目标下可以再划分一些较为具体的子目标。子目标中各种能力,再根据不同课程的要求进行分级或量化,从而建立科学、全面的目标体系。

三、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

结合CBI理论下的几种外语教学模式的优点,创建CBI理论下的“保护式双语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基本理念就是“保护和保障”学生对双语课程内容的理解,保证内容学习和语言习得双重目标的实现。要求由专业内容领域的专家教授学习专业内容的学生,学生不与本族语学生一起编班,教学使用的语言、材料、教学活动要考虑学生的水平。该模式对教师的授课语言、教师素质、学生的语言和专业基础、课程难度、教学进度、教学程序步骤、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材等方面根据具体情况都有不同要求。

根据我国各高校双语教师和学生的不同情况,我们可以根据“保护式双语教学模式”的基本精神,根据双语平衡使用的程度,把双语教学从低到高分成三个层次或三种基本授课模式,各高校依据自身情况选择采用 [2] 。第一层是简单渗透层次,教师用目的语讲述该课程的基本术语和基本概念和定理等,用目的语对教材的难点进行必要的翻译和解释。第二层是整合层次,教师讲课时根据课程内容的难易情况灵活地交替使用母语和目的语。第三层是双语思维层,教师与学生都具备熟练的目的语表达和思维能力, 同时已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背景, 能够实现两种语言的自由切换并随情境的变化和谈话对象的需要实现两种语言思维的转换。 目前我国多数本科院校的双语教学采用的是第二层或第三层。 一些重点大学中的部分课程基本能够接近或达到第三层。

充分调查和了解学生的目的语水平和专业知识背景, 选择适合教师和学生实际的双语教学模式对于课程的成功非常重要。根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说”,最有效的学习发生在输入的信息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即i+1)。当输入的内容能为学生理解,就能引起学生共鸣,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就会增强。相反,如果双语课程内容或教师上课所使用的目的语太难,超出了学生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水平,那么学生就会产生挫折感并最终放弃努力。故笔者认为,不存在最佳的双语教学模式, 应该根据学校师资和学生的实际选择需要的模式。

四、双语课程的开课范围和开课时机

由于双语教学课程的难度大、成本高,学校在开设双语课程方面要通盘考虑。既要考虑师资、学生和学校政策和财力储备, 还要重点衡量和论证所要开设双语课程的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需求, 尤其是具备双语能力的毕业生是否更受用人单位青睐, 是否具备较强的就业优势。就目前我国就业市场来看,多数岗位对学生外语水平要求并不高, 用人单位最多要求应聘的毕业生有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证明。但是,我国确实需要一大批精通外语的复合人才,包括外企需要的人才、对外贸易领域的人才、服务外包领域的人才、国际谈判人才和国际法律方面的人才等。所以, 高校要充分调查社会和就业市场对双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急需双语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如外贸和法律,开设双语课程。这既符合社会的需要,也符合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

此外, 学校要考虑所开设的双语课程内容的难度和所需目的语的难度是否适合目前教师和学生的水平。是否要有相关的汉语先行课程(包括外语基础课和相关专业课)作为将来高年级双语课程的开设基础。 只有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目的语语言能力和专业背景知识的基础上, 才能保证双语课程比较顺利地开展。调查中发现,有些老师凭借一时热情,借助学校的优惠政策,在没有充分论证基础上就开始了所谓的双语课程。结果发现,不但教师的外语水平根本就不能驾驭该门课程,而且学生的外语词汇量和听力能力都很低,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双语教学,最终成为老师拿着英文版课本,用汉语讲课。

五、双语教学中教师的语码转换

语码指的是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语言、言语、方言、俚语等都可以称为语码。语码转换常被定义为在同一对话或讲话中交替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变体。从双语教学这一名称中我们就能明白,双语教学中涉及大量的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码转换。关于在双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对目的语的使用比例,目前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认为不能低于50%。在保证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应该逐渐加大目的语的使用,减少母语的比例。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老师为了迁就学生或由于自身目的语能力的不足,在教学中大量使用母语授课, 这严重剥夺了学生接触目的语的机会,阻碍了学生目的语思维习惯的形成和中介语的形成 [3] 。同时也影响了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甚至背离了双语教学的精神实质。因此,对于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应该在语码转换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以保证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

研究发现,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动机包括:(1)用目的语解释词汇、新术语或新概念;(2)翻译学生不熟悉的术语或复杂句子;(3)顺应学生的语言水平或文化空缺;(4)弥补教师自身英语能力的不足;(5) 用汉语重复解释以强调重要信息;(6)教师借助母语表达个人观点或总结内容;(7)通过母语语码的转换达到幽默效果以拉近师生关系并进而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3] 。

从双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课堂语码转换对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有积极作用。 但我们也注意到,许多双语课教师对课堂语码转换缺乏必要的意识,缺乏自我监控,导致母语过度使用甚至无效使用的现象出现。因此,为了避免母语在双语教学中的滥用而致使双语课变成母语统治下的“单语课”,笔者认为在语码转换上双语教师要遵循以下两条基本原则:(1)双语课教师必须谨慎使用母语。母语应该是作为一种学习资源和教学策略,母语使用应该主要是为了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加强语码转换的意识程度,监控自己的语码选择,理性分析其成本与回报,本着最有利于学生双语课程学习的目的原则选择语码。 决不能为了自己的方便以牺牲学生接触目的语为代价。(2) 将目的语作为最基本的、最自然的和最频繁使用的教学媒介[1] 。为了适应学生的语言水平,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使用较多汉语对本课程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随着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所用目的语的熟悉,教师要逐渐加大目的语的使用数量和频度。

当然,教师在语码选择上必须考虑内容的难度,语码转换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为了使学生尽可能暴露在目的语环境下, 教师可以通过降低说目的语时的语速、选择常用词语或句式、对内容重复或解释等方式来减少母语的使用。 对于目的语语言能力达不到要求的教师, 必须停止其双语课程的教学。 鼓励专业课教师出国参加语言培训后再从事双语教学工作; 同时鼓励归国留学教师积极申报和开设双语课程。

参考文献:

[1]Brinton,D. M. Snow & Wesche. Content-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M]. New York:Newbury House,2003:2.

[2]丁建辉,熊红梅. 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6):50.

[3]丁建辉,熊红梅.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2):69-70.

[4]范香梅. 科林・贝克教学模式在金融本科双语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

双高背景下思政课程建设范文5

 

双学位课程教育在我国已实行多年,为我国培养出一大批跨学科的专门人才。然而,随着教育环境与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双学位课程的建设根据开设课程的学校不同、地域不同和专业不同,逐渐展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倘若一味按照传统思路进行双学位课程教育,必将在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大大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情况。因此,根据学校、专业特点开展特色双学位教育势在必行,这成为我们进行教育研究的重点问题。

 

一、双学位课程概述

 

广义上我国的双学位是指包括辅修专业学位、第二学士学位以及与境外大学合作开展的“双学位”项目等。而在高等院校本科生教育中我们接触较多的是辅修的双学士学位,本文也是在此范畴下进行研究和讨论的。据此,我们可以将双学位教育界定为在本科教育阶段,为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而进行的一种跨学科教学模式,通常是指在校本科生在主修本学科专业的同时,跨学科辅修另外一个本科专业,在完成辅修专业的课程、毕业论文等内容且考核成绩合格的情况下,获得辅修专业的学士学位。

 

虽然学界对于双学位教育的定义较为清晰,然而双学位制度在现实中的处境却不甚明朗。教育部在其网站的政策咨询中给出的公开答复称,我国目前没有明确的双学位制度和适用政策。教育部仅对辅修专业的学历进行了说明,但并未在规范文件中承认高校授予的辅修专业学位,对其学位证书的解释也仅仅认为辅修专业证书可以与学历证书配合使用,一般不能单独作为学历证书使用。①由此可见,我国目前双学位教育在社会认可度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少省市以地方认定为主,或者仅在本行政区划内认可。因此,双学位教育的出发点更应该从加强学生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方面入手,结合学生本专业学习内容,以综合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进行相关的课程设置与教学。

 

二、理工科高校开展特色法学双学位课程的必要性

 

目前,全国高等院校中普遍设立有法学专业,但是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中法学专业所处的位置却大不相同。在政法类院校和一些文科传统强的学校中,法学专业普遍受到重视;而在一些理工科院校中,法学专业的地位却比较尴尬,在招生数量和师资力量等各方面都得不到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在做好本专业学生教学工作的同时,抓住国家培养法学创新人才的政策优势,努力开展有特色的法学双学位教育建设,不但具有很强的必要性,也不失为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自身发展的一次机遇。

 

首先,理工科高校对开展特色法学双学位课程具有明确的需求与优势。近年来,党和国家大力推进依法治国战略方针,各行各业对于同时具有本专业技术和法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逐年上升。然而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下,政法类院校和传统文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及教学优势集中于培养高水平法律职业人才;并且由于理工科高校自身专业发展不足的先天劣势,并不适合培养具有法学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与之相反,虽然在培养法律专业人才方面,理工科院校不论从师资力量、办学条件还是从生源素质等方面,与政法类院校和传统文科强校相比都不具备竞争优势,但是对于培养具有法学专业知识的理工科复合型人才,理工科院校显然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特别是本身具有极强专业性的石油、轻工业等专业性高等理工院校。因此,从办学特色、培养目标以及学科优势的角度来看,理工科高校对于培养理工科与法学双重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开设特色法学双学位课程具有明确的需求,发展特色法学双学位教育正是理工科院校发展法学专业教育不可多得的机遇。

 

其次,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角度来看,虽然相比于文科专业毕业生而言,理工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略好,但仍然呈现出愈加严峻的趋势。而具备法学专业知识的理工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无疑更具有竞争优势,特别是参加公务员考试以及在以后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其核心竞争力、知识扩展性等优势会逐渐显现。因此,从学生的就业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层面来看,理工科高校开展特色法学双学位课程也是极为必要的。

 

最后,正如前文所述,理工科高校法学专业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资金投入等方面与政法类院校和传统文科院校相比具有先天劣势,其法学专业毕业生在法学职业专门人才的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不少地方理工科高校法学专业发展举步维艰,面临减少招生甚至停招的尴尬局面。理工科高校若能以法学双学位教育为前沿阵地,从开设特色法学双学位课程入手,结合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指导方针,不断探索发展特色法学专业学科建设的路径,不失为地方理工科高校法学专业提高自身办学特色与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三、理工科高校特色法学双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

 

有效开展理工科高校特色法学双学位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制定合理的教育教学目标,只有根据自身特色进行准确的定位,才可以培养出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符合职场用人要求的跨学科专业人才。

 

理工科高校开展特色法学双学位教育,一是要结合自身学科优势,以培养具备法律知识的复合型理工科专业技术人才为方向。伴随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针对不同行业的立法、司法等岗位急需人才,对在相关行业内熟悉法律知识的管理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加大,而兼具相关专业与法学双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恰恰满足了这种需求。各理工科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优势专业,对辅修法学双学位的学生开设法学基础核心课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开设专项法学双学位课程。

 

如对专业为食品工程的双学位学生可开设食品卫生法、卫生检疫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课程;对专业为环境工程的学生开设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课程;而对于专业为计算机的学生,可开设网络侵权法、网络犯罪学、电子证据提取与鉴定等课程。以此种方式充分将本专业知识与法学知识相结合,提高双学位课程与本专业知识体系的契合度,从而达到结合自身学科优势,有针对性的培养特色法学双学位学生的教学目标。

 

二是要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加大法学应用型实务人才培养力度。针对部分想要以本专业知识作为辅助,将来从事法学专业相关工作的双学位学生,我们还可以因材施教,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加大法学应用型实务人才的培养力度。如结合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对其进行知识产权法的相关课程培训,将其未来就业目标瞄准专利申请行业;还可以对以从事律师事务为目标的学生开设司法考试培训课程。

 

以对知识产权特色双学位教育为例,目前,企业对于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逐年加大,对此类人才不但要求具备相关理工学科的知识背景,还要求熟悉掌握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的运营管理,特别是专利技术人才和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人才,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1]。而政法类院校和传统文科强校或是由于集中力量进行法学专门人才培养,抑或限于自身理工科专业不足的限制,往往忽视了对此类人才的培养,这恰恰为理工科高校开展特色法学双学位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契机。

 

四、理工科高校特色法学双学位课程设置依据与建议

 

理工科高校特色法学双学位课程的设置必须符合法学特色双学位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如何处理好主修课程与双学位课程的关系,以及如何最大限度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课程设置的关键。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双学位课程并非结合自身学科优势、行业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设置的,而是呆板的按照法学本科专业课程或者模仿其他院校的课程模式进行设置。

 

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但偏离了我们法学特色双学位课程的培养目标,不能体现不同高校的办学特色,同时造成了主辅修课程割裂、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减弱等不良后果。结合前文对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学习兴趣、就业指向性等各方面原因,本文对法学特色双学位的课程设置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严格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主修专业课程与未来就业倾向分类设置相关课程。仍以前述主修理工科专业未来希望从事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的学生为例。在法学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应当重点开设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课程。

 

同时针对不同学科的学生进行课程二次细化,如针对农业、林业、生物等专业学生,可讲授《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等内容;而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以知识产权作为就业方向的前提下,在课程设置上就不同于我们前文讨论的开设网络侵权法、网络犯罪学、电子证据提取与鉴定等课程,而是可以增加《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内容的学习。总而言之,必须抓住主、辅修专业的契合点,结合就业方向进行课程设置。

 

其次,采取必修加选修的学分制课程设置。将法学专业中的一些核心课程以及毕业论文等设为必修课程,即所有辅修法学双学位的学生都要学习的课程;其他依照不同专业开设的课程视情况分别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对相关专业学生即为必修课,对其他专业的学生则为选修课;还可以设置公共选修课如法律文书写作、司法考试讲座等。在整个辅修过程中修满培养目标中规定的必修和辅修学分方能毕业。这样设置在保证了双学位学生所学课程的科学性、目的性的同时,也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还要在设置理论课程的同时开设社会实践课程。由于法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社会学科,而针对特色法学双学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恰恰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满足现实工作的需求作为培养重点。因此,特色法学双学位课程设置必须开设社会实践类课程。仍然以未来希望从事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的学生为例,应当在双学位课程设置中增加专利申请书撰写、商标注册申请等知识产权实务内容[2];同时应当邀请企业、律所和法院的实务专家给学生授课,并积极组织案例教学和社会实习。

 

五、理工科高校开办特色法学双学位的问题与对策

 

在开设特色法学双学位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一些问题是在双学位教育中普遍出现的,在法学特色双学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如何杜绝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办学理念、教学管理和师资配置等多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首先,学校需要加强学生在选择辅修双学位课程前的指导工作。目前,对于特色双学位课程,学校一般没有专门的指导和讲解,由于许多学生在报名前对特色双学位课程不够了解,使其选择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不少学生甚至只是因为感觉辅修特色双学位可以增加自身就业优势就选择报名。因此,学校应当提前向学生介绍特色双学位的课程设置等相关情况,告知学生有关管理规定、修读要求和修读过程中可能要遇到的困难等情况,提醒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科特点以及就业形势等科学、理性的修读特色双学位课程[3]。

 

其次,特色法学双学位教育必须设立严格的准入和准出制度。当前许多高等院校对于双学位课程的入学、管理、毕业等标准都低于主修专业的要求,导致双学位含金量大幅下降,这对于旨在培养优秀复合型人才的特色法学双学位教育来讲是致命的问题。因此,学校主管部门应当对双学位生源进行严格筛选,原则上应当是主修专业学有余力的学生,并设置一定的成绩和学分限制;同时,对于学生的毕业条件也应当做出严格规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并提高特色法学双学位的含金量,从而使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能够担当重任。

 

最后,特色法学双学位面临的一个巨大困难就是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从我们提到的特色法学双学位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特色法学双学位的培养目标是理工科背景与法学背景结合的复合型法律人才,这种培养模式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极高,如果教师达不到这种要求,即使可以开设课程,也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同时,理工科高校中的法学专业在师资引进等方面并不受学校层面的重视,而在我国现有传统法学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教师也大多缺乏理工科技术背景,师资队伍的建设会相当缓慢,师资的瓶颈将是摆在特色法学双学位教育面前的一座大山。对此,我们应当着力改善现有师资结构,鼓励教师自我转型,加强和更新现有知识结构。同时,可以从教学方法方面入手解决师 资问题,如联系不同院系和兄弟院校进行联合授课,抑或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弥补本校师资力量的不足,在建立完善特色法学双学位师资队伍之前,尽量满足其教学需求。

 

综上所述,纵然我国双学位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特色法学双学位教育建设更是困难重重,但不可否认的是,设立特色法学双学位课程不仅可以促进法学专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对各高校其他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起到了促进作用。特别是在理工科高校特色法学双学位的建设过程中,各高校应坚持结合自身特色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在入学、教学和毕业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强的跨学科高素质专业人才。

双高背景下思政课程建设范文6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计算机专业;建设

近年来,我国IT业迅猛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普遍推行现代化管理的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方面。随着IT业的快速发展和IT技术向传统产业的不断渗透,社会对IT人才的需求将继续增长,但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信息技术支持人才需求中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设备维护与顾客服务、软件开发与硬件维修以及系统配置、监控系统等人才最为短缺。因此加快专业改革,尽快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转型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校计算机专业早在2012年就立项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在2014年又被省教育厅立项为浙江省特色建设项目,下面就以应用型转型为背景介绍我校计算机专业建设的一些思路与做法。

一、应用型转型的背景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4年来,全国高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为主线,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着力点,取得显著成绩,呈现许多亮点。

2012年1月,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基地建设,调动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形成合力。2013年11月,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又提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模式。

现代高校依托行业、适应社会,建立产学研合作办学机制,充分调动政府、行业、企业、研发及金融机构等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合作,共同参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走“应用型”道路,强调围绕行业、产业建设专业群,“应用型”既体现在培养的学生为职场所欢迎,又体现在学校有能力为社会和企业服务。

提出本科应用型转型有着特定的背景和含义。从背景来讲,有两个方面:经济、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背景;从含义来讲,有三个方面: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技术型人才,科研工作定位于面向行业、产业的应用研究,转型路径定位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二、计算机专业应用型转型的基本思路

1.明确办学定位

结合计算机专业特点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道路。

2.走应用型道路,专业结构调整先行

围绕IT行业、信息产业,建设相应专业群。

3.修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由于人才要面向职场,在培养方案中对实践环节(实验、实训、实习等)应予以特别的重视,时间上给予充分的保证。

4.注重专业核心课改革

必须结合科技发展、行业需求、工程认证等几个方面来调整核心课程、改革授课方式。

5.重视学科――专业的一体化建设

应用型一是体现在培养的学生为职场所欢迎,二是体现在学校有能力为社会和企业的服务,而服务能力的基础就是学科的水平。

6.“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所谓“双师”,更重要是强调能力,强调老师是否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否具备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我校计算机专业建设的现状与目标

1.专业建设的基础

几年来,我们一直紧跟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积极申报新专业,建立专业群,注重“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明确要求每位教师必须选定自己的主攻方向,鼓励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挂职锻炼或参加实际项目的开发工作,以积累实践经验。本专业设置有4个专业实验实训室,与市公安局、中国联通等单位联合建立实训基地4个,同时与市内外10多家企业有业务联系。

2.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努力,计算机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但由于办学历史较短,经验不足,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高水平、现代化的校内实训教学基地建设与高质量实训项目有待加强

(2)专业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

(3)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有待深化

(4)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待加强

3.专业建设思路与建设目标

(1)专业建设思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构建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健康成才为目标,通过加强校企合作,落实以真实工作项目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企事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流程重新构建计算机专业群的课程体系;通过强化实践工程能力,加强“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学生的能力培养。

(2)专业建设目标。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的目标:

以IT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以企事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流程重组课程体系,建设支撑核心课程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抓住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建立以IT企业实际项目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培养应用技术型的专业人才,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流程,采用“大平台、小模块”的总体框架理念,对课程体系进行重组,形成一套符合岗位能力要求的、合理的核心课程体系。

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目标:

充分挖掘现有实训基地的潜力,在此基础上,争取学校财力和政策支持,新建1个生产性的IT技术创业创新实习基地,1个网络工程实习基地,更新完善相关软硬件设备。加强设备管理与维护,并制定和完善相应实习的过程控制与管理制度。

“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目标:

大力加强专职教师的企业行业一线工作经历及实践教学能力,所有专职教师都要参加企业项目实践,鼓励教师承担软件服务外包任务、到企业进修、参加企业和行业技能培训等。

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设目标:

针对教学过程建立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健全评价、考评、激励等管理制度,形成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4.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目标

(1)技术服务建设的目标。通过同IT企业的紧密合作,依靠校内高水平教师、学生和学校聘请的IT行业专家,创建IT技术服务中心,承接校内外的IT技术服务任务,以提高教师科技开发能力和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各类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2)社会辐射带动能力建设的目标。从技术培训、教学资源共享、提供实训环境等方面支持相关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为本地区普及计算机技术做出贡献。其次,以IT技术创业实习基地和网络工程实习基地为基础,创建学生创业中心和面向中小型企业的技术服务支持中心,为高年级学生的自主创业和本地中小型IT企业的项目研发、技术攻关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

四、我校计算机专业建设的具体做法

(一)学生培养规模和专业方向设计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培养“适销对路”的专业人才,改变原来的按专业培养模式变为按专业方向培养模式,确定三个主要专业方向:软件开发(Java)、网络安全、网页设计等。为深化这一建设方向,计划将“专业内方向细分”与“定向强化”相结合调整课程设置。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1.专业定位与特色

(1)专业定位:培养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全面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的计算机软硬件理论以及基本技能,能够在科研、教育、企业、事业、行政等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的一线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专业定位应在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素质前提下,偏重工程实践及应用,重点是培养实际编程、软硬件维护、行业专门工具软件的使用技巧等能力。强化学生的计算机语言表达、专业技术基础、信息技术知识面、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构建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开拓与创新精神的一专多能、通专结合的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2)专业建设特色:以专业模式的改革,带动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在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主要表现为:减少课堂教学的总学时数,加强学科基础内容教学、重点加强实践动手能力训练。优化课程内容,压缩理论课时,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设立创新实验基地和科技竞赛激励机制,大力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以“以需求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产学相结合,能力与素养并重”的办学理念,采用三级保障措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1)课程设置上采用“大平台,小模块”。“大平台”是通过开设计算机类通用公共课程,如“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课程,既可以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又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和提高提供理论知识储备,使学生更具发展潜力。“小模块”即按照行业企业岗位设置专业方向,围绕“应用特定技能”培养不同专业方向的技术人才。

(2)教学方法上引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形成以“项目为主线,任务为主题,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四主”教学体系。

以项目统领整个学科体系,教师将项目分解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任务,并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每个任务包含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相关知识点的集合形成每门课程。如图所示:2.3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学、练、做”四位一体,以“做”为主,“学、练”结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校期间熟练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组建一个局域网;设计一个小型网站;开发一个信息管理系统;完成一项多媒体形象设计。

(三)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

根据IT企业工作流程,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需要完成的具体实操内容,进而重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的建设要推行“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具体做法就是将课程内容划分具体的工作任务,通过工作任务来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为了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管理也必须做相应的改革。第一、制定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控制办法,加强过程监督与考评,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第二、建立完善社会需求、质量跟踪、课堂效果三项调研的制度。第三、制定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管理和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和机制,明确学校与企业双方的责、权、利;建立有关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的管理制度和考评办法。

(四)“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通过安排社会需求调研、企业挂职进修、承担社会服务外包项目方式,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以进一步提高其市场拓展能力和专业建设指导水平。在若干年内使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达到80%以上。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企业顶岗工作或开发实际应用项目经历,每年在企业工作不少于一个月,鼓励年轻教师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另外还要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五)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继续加大“计算机应用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满足教学需要。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的功能,除了每年组织学生和教师赴实习基地参加实习之外,争取与企业签订项目开发协议,开展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

(六)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

专业建设的过程,是扩大学校社会服务的过程,也是增强“校企合作”的过程。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加强与本地相关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利用资源和专业优势,大力发展对外服务,坚持“走出去,招进来”的路子,深入市场为计算机应用等服务行业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学校和专业的社会影响力。教师在加强社会服务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相应的社会服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声誉和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勉.基于产学研平台的高校人才培养困境、成因及路径选择[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12(6)

[2]傅维利,陈静静.国外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科学,2005(1)

[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现状及十三五规划.中国报告网,201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