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的综合素质范例6篇

教资的综合素质

教资的综合素质范文1

[关健词]自主、协作、信息素养、研究性学习、大综合、大综合素质、信息技术实验班、多功能网络教室、超文本、超文本资源库、学科式综合性课件、问题式综合性课件、主线式综合性课件

一.案例--《渭城曲》信息技术实验班教学过程

1、教师导读

设置教学重点、难点、目标,提出学习任务、学习问题,指导分组,提供部分网站、网址、文本。以一组为例:

王喆、王皕:落实"浥"、"进"的音、义;查王维其它的作品及赏析、评论。

颜力、傅倩雯:查王维的生平及边塞诗派、田园派;查柳的有关生物知识。

严倩、叶好秋:查王维的画及《阳关三叠》音乐;查"阳关"、"渭城"的历史、地理方面的相关知识。

学生自主学习,分头找资源(从网上、光盘上、词典等文本上),设计相应的测试试题,制成个人网页。

2、相互交流、讨论(不能够解决的问题留在记事本上,求助老师、专家、网友或作为研究性课题留待日后解决)。同时,反馈、完善,提出新的问题,提供新的文本、电子资源。

3、以网页形式建立以《渭城曲》为主线的综合性资源库课案课件-超文本。包括课文导读、有关资料、自主测试、拓展学习、大综合、研究性课题、电子路径七大块。

4、资源放入相应的知识结构图中,构建语文资源库及王维资源库、边塞派资源库等。

二.信息技术实验班的学习特点和办学意图

上述《渭城曲》的网络教学过程,是我校开设信息技术实验班的一次教学活动实录。

《渭城曲》的教学过程,体现了信息技术实验班学习的五个特点:

1、自主的学习;协作的学习;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电脑为工具开展交互式的学习

3、提出问题,搜寻材料,解决问题,开展研究性的学习;

4、注意各学科知识的整合。

通过以上五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五大素质:

1、自主能力;

2、协作能力;

3、信息素养;

4、研究能力;

5、综合素质。

这正是我校举办信息技术实验班的意图。

三、信息技术实验班开办的必要性

1、e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

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的培养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2、高考大综合的方向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大综合素质。

高考已经开展了"理化生"、"史地政"小综合的考试,正在向大综合的方向发展。"大综合"的理念,与技术、知识和通讯的大爆炸相适应,一场学习的革命也是一场考试的革命。一个人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每一个学科的知识系统地基、详尽地学习掌握。人们更多的是以问题或课题为主线,运用相关的知识理论综合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学习的革命》告诉我们,终身学习成为必要。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又是终身学习的必要方式,也是终身学习的重要内容。

四.信息技术实验班理论依据

1、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本质上的区别,集中体现在学与教的转变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以课本为纲,进行自主学习,课本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内容;师生充分互动,成为学习的合作者,媒体的作用由教师传授知识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创建情景、协作学习、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

2、依据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Treicher)做过的两个著名心理实验。

根据这两个实验,教学应该尽量大限度的让学生通过视觉的学习,获取更多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获得最持久的记忆效果。

3、人们偏爱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教学应同时满足多种学生的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学习方式偏差对学习效率的负影响。

五。实验班的构建

包括学生、老师、学习空间、课程四个方面。

1、学生的构建

96人,分成2个班,每班8个小组,每小组6人,每人一部电脑,以圆桌式围坐,以利相互讨论,协作学习。

信息技术实验班学生的构建,充分考虑到自主、协作。学生自愿报名,自愿参加电脑夏令营活动。本身就是对学生研究性学习、大综合素质、信息素养的检验和培养。

2、老师的构建

先在全校开展有关网络知识的讲座,学习有关理论,介绍学校信息技术实验班的构想。再由老师自愿报名,组成教师网络兴趣小组,开展进一步的培训学习。

老师的组成,我们同样注意到了信息素养这一点,特别强调了反主导式、反填鸭式教学,提倡自主式、协作式、研究式、大综合式的学习,从而保证实验班在新的教学环境中学习。

3、学习空间的构建

信息技术实验班的主要教学都在多功能网络教室。

配备具有现代意义的多功能网络教室(附图),将液晶投影仪、实物展台、VCD等设备制作成多媒体小车,两间教室共用,教室的功能将由纯网络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功能网络教室转化。在教室中设置图书角(文本、电子图书),教室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布局:6人一小组,一人一部电脑,一小组围成一个圆,总共有8张圆桌坐48人,学生不再统一面向黑板。这种布局具有跨时间、空间的意义,便于学生小组讨论、协作学习,学生将真正体验到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交互式学习(网络画板、联机讨论、电子邮件)为辅的学习乐趣。

4、课程构建

㈠信息技术实验班的课程由校本教材、课外活动两部分组成。校本教材的建立是课程构建的重点。

我校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材由传统的文本教材和全新的电子校本教材组成。在信息技术实验班的初期,决不排斥传统的文本教材,而且保持与文本教材即课本的对应。

㈡电子校本教材,利用网络更快更好地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和加工信息的工具,以网页的形式将信息组织和管理制作成超文本(文本和图形、图像、声音等其他媒体信息)。主要由电子教材、课程资源库两部分组成。

①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教材,包含教学多媒体素材如文本、影像、图片、课件、录音等、网络资源表、自制视频库、优秀的学生作品、学生自建资源库等内容。

②课程资源库,是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材的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库(含课件库)包括学科式、问题式两种课件资源:A课程资源库要求以单科为主线,其余学科为发散点或支撑点共同组成学科式综合性课件;B以研究问题为主线相关学科为发散点或支撑点共同组成问题式综合性课件。以上两种合称为主线式综合性课件。所有资源(含课件)以网状结构互相关联。另外,还有各学科的知识结构图(即知识结构树)。

换个角度说,课程资源库由教师电子教案、学生超文本资源库两部分组成,我们可以分别称之为教件、学件。

同样,其他学科的知识树由相应学科的教师指导构建。值得提醒的是,这些学科的知识树与学科式综合性课件、问题式综合性课件三方面组成一个丰富的资源库----超文本资源库,以网络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较之传统的知识树、资料、笔记,何止天壤之别。这是网络的优势,这一切将极大的改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自主能力、协作能力、研究能力、综合素质、信息素养。

六.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5大素质

1、教师的备课决定了学生素质的培养

教师备课,要求各学科组织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每个学习单元至少安排两种信息源,教案由信息源和知识结构图组成,按搜索流程图编写;信息技术实验班采取集体备课制,目的是打通各学科知识间的界限。主线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写出知识结构图,标明知识要点及难点,同时制定大综合的内容,指出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让学生用各学科的知识帮助解决。

这种备课方式,决定了学生要开展自主学习、大综合的学习,必然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综合能力。

2、学习过程必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素质

由于信息技术实验班的班级构建及教学与普通班不同,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任务和兴趣进行自主、自立的学习,每个学生都很专注,除讨论外他们需要安静的环境,长此以往将在课堂上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纪律性自然得到了加强。因而,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培养。

信息技术实验班的学生在学习Word、PowerPoint、电脑美术、电脑音乐、收发e-mail、网上浏览、网上查询资料、网上讨论、制作网页、参加读书活动、写读书心得并做成网页等等的学习活动中,信息素养得到了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增强,拓宽知识面,思维方式更加开阔,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尽情发挥,处理问题更有条理、有目的。可见,学生的信息素养、多种能力得到培养。

由于整合课网页的学习和制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特别是音乐、美术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使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审美层次提高。这是学生信息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给学生布置任务、提供资源素材和资源路径;随着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不断增长,学生资源库中的材料将要求学生在网上或在其它地方自己搜寻完成,而教师只提供方法,不再提供材料,课程资源库特别是超文本资源库的建立工作将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或由小组协作完成。这一切必然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协作能力、信息素养、研究能力、综合能力这五方面的素质。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库(课件库),课程资源库要求以单科为主线,其余学科为发散点或支撑点共同组成综合性课件。各学科每月至少完成一次综合课、安排综合课的公布以及对综合课的评价,让每一个学习小组在评价其它小组工作的过程中全面掌握资源库中的知识,落实"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核心思想,落实信息化、大综合的思想。

信息技术教育是未来5至10年内逐步推广的先进的教改方向,是不可逆转的教育发展潮流。

总之,我们的信息技术实验班对传统教育的观念、手段、形式和内容都提出了最富冲击的挑战,我们的实验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协作能力、研究能力、综合素质、信息素养5大方面的素质,切实实施素质教育,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①③.[美国]珍妮特.沃斯,[新西兰]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1998

教资的综合素质范文2

关键词:高考改革 综合素质评价 乡村教育 困境 机遇

继教育部公布新高考改革方案之后,被称之为新高考改革配套措施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相继出台。这项政策的出台,意味着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已经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然而,基于我国乡村教育的现实情况,综合素质纳入高考体系缺乏适宜的环境,必然会对乡村教育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困扰。

一、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特长个性、扭转应试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对于我国教育改革的大局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还存在着诸如评价体系不健全、传统教育文化制约、校园环境缺失等问题[1],但是这些问题是能够在实践中加以解决的。

1.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自从1999年我国提出素质教育以来,上层就改革高校招生制度、采取科学评价方法考察学生素质和能力、确保高校选拔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提出了多项指导意见和政策。但是这些政策较为宏观,在全国范围内往往缺乏现实可行的具体范式。所以,《意见》对高中生的素质从五个维度进行评价,对评价内容、评价程序、组织管理方面都进行了规定,能够发挥其在素质教育领域的导向作用,是我国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措施。

2.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

新课程改革旨在对基础教育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与教材、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转变,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改革[2]。然而,受我国教育基本情况的制约,新课程改革面临以下几方面的挑战与困境:首先,应试教育传统根深蒂固,是新课改面临的根本性阻力,任何脱离考试的教育理念与方式都缺乏来自学校、家长、社会的支持;其次,国人在教育领域的功利心较强,追求功名与成绩的心理是新课改在短时间内难以满足的。所以,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意味着综合素质发展能够在升学考试之中发挥作用,适应了学生综合素质的诉求,新课改具有了生命力。

3.是提高人才素质,变革高校招生制度的必然要求

从学生层面而言,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能够借助于高考自身对于基础教育的指挥棒职能,提高学生发展自身素质的动机。在单纯以考试为主的高考体系之下,发展综合素质往往“无利可图”,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不会注重综合素质的发展,无论是学生个人的成长还是高校选拔优质的人才都受到限制。所以,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我国人才素质提高、变革高校招生制度的必然要求。

二、乡村教育在此趋势下的困境分析

由于缺乏综合素质发展的条件,乡村教育必然会受到冲击,陷入困境之中。

1.缺乏综合素质发展的现实环境

近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乡村教育的投入以及实现了义务教育免费,乡村教育得以加快发展。但是长期的差异化发展,使得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弥补。况且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又是以城市学校为导向的,这就意味着乡村学校缺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环境。

(1)学校环境

由于我国长期奉行城市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乡村学校在基础设施方面发展滞后,城乡学校在校舍、教学设备、活动场所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意味着,乡村学校落后的基础设施必然会限制学生在综合素质领域的全面发展。

(2)教师结构

《意见》规定,对学生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维度进行评价,意味着需要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促进学生这些方面素质发展的师资条件。学校的师资结构必须包含品德教师、学业教师、心理和体育教师、艺术类教师、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五个方面。但乡村学校师资不充裕,结构性短缺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艺术类教师和社会实践教师十分缺乏,导致乡村孩子的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方面与城市孩子相比存在较大差距[3]。

(3)校外资源

乡村学生由于生存的社会环境限制,校外时间的安排往往十分单一。以艺术素养为例,乡村学校之中缺乏此方面的师资资源,校外也没有相应的艺术教育机构可供选择。所以,乡村教育在校外资源方面的短缺也成了乡村学生综合素质领域发展环境缺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2.缺乏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理念

从一定程度上,乡村教育受高考的影响更为严重,应试教育风气更为盛行。过去,高考的竞争是单纯的学业水平的竞争,能否考上大学以及名校都以高考分数为准绳。在这种体制之下,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并不会产生较大的作用,乡村学生能够通过刻苦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育现实之间的差距。一旦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之中,单一的评价方式必然向多元进行转化,意味着以分数为基础的高考录取机制的部分解体。这种新形势对于乡村教育,将产生革命性的冲击,新形势与旧理念之间的冲突必将长期存在。应试教育理念的盛行及其必要性导致乡村教育很难接受综合素质发展的理念,而学生综合素质均衡发展又要求学校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导向。这种新旧教育理念之间的矛盾必然会在一定时间之内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1)城乡教育公平受到冲击

在高校录取制度从一元走向多元之后,城市学生通过高考走向大学的道路变得更宽,特别是通过保送生制度、大学自主招生制度进入大学的学子中很难见到农村学生的身影。近几年的报道显示,我国著名高校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明显下降。这也说明了一个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高校录取多元化的今天,乡村学生在“不以分数论英雄”的高考改革形势下将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虽然像北大、清华之类的名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通过制定一些政策向农村地区考生倾斜,但这也反映了农村学生已经在竞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中处于劣势。所以,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使得脆弱的城乡教育公平变得更加岌岌可危,乡村学生考入大学之路变得更加狭窄。

(2)乡村教育在此形势下的机遇分析

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我国教育改变自身存在弊病的一剂猛药,也是乡村教育实现自身转变的一次机遇。虽然这种趋势给乡村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特别是对脆弱的城乡教育公平十分不利,但是乡村教育要实现发展必须正视这种改革带来的阵痛,抓住改革带来的机遇。

首先,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必将促使乡村教育转变应试教育理念,走向素质教育,为乡村教育发展的注入内部动力。综合素质成了高考评价的一个项目,意味着其成为高考指挥棒指向的一个方向,也就成了基础教育培养的方向。乡村教育在这种形势下也就有了自发变革的内部动力,必然会谋求创造环境培养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建构综合素质发展的学校内部机制。

其次,农村教育获得了发展素质教育的外部推力。高考录取制度的转变必然会促使农村学生家长、社会其他力量推动农村教育的变革。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必然会促使农村家长想方设法提高子女的综合素质:一方面给现有的农村教育体系施加压力,迫使其做出转变以应对高考形势的转变;一方面,农村家长会加大对孩子在综合素质方面的投入,吸引社会力量在乡镇开办一些培训班。

总体而言,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被视为一种促进乡村教育转型的“倒逼机制”[4],即通过强调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来促成乡村教育进行一种革命性的转变。

三、基于乡村教育现实的应对策略

改革必然面临局部利益的调整,农村教育在改革的形势之下受到冲击也是无法避免的利益调整,是教育发展的大局使然。教育部门必须发挥导向作用,制定适宜的政策,帮助乡村教育走出困境,抓住教育改革的机遇,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实现我国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乡村教育也必须在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的大势之下化冲击为动力,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创造综合素质发展环境,追赶城市教育水平。

1.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尽快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乡村教育之所以在新高考改革下受到较大的冲击,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城乡教育二元体制的存在。教育改革往往以城市为导向,制定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更适合城市学生的发展。但是,这种适合城市学生的评价标准又是符合社会主流的,是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的。所以,尽快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是解决乡村教育困局的根本道路。

具体而言,需要实现城乡教育在基础设施、师资队伍、教育经费领域的一体化。其中基础设施一体化是硬件一体化,提高乡村学校的现代化水平。各省市应该根据城市一般公立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建立统一的标准,为乡村学校建设与时展相适应的教育设施,为农村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打下硬件基础。教师队伍一体化是软件一体化,重点是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艺术类教师)。经费投入一体化是保证,无论是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教师队伍建设,都必须以强有力的财政制度作保证。

国情的变化,特别是经济上的发展决定了我国不再需要在教育领域集中资源、区别发展,意味着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现实的、可行的。乡村教育只有在设施、师资、财政上的劣势得以解决,为农村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农村学生素质、实现教育公平。

2.立足乡村教育实际,形成适宜的综合素质发展策略

城乡教育一体化只是给乡村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了环境,并且这种一体化也不是在短期内能够实现的,还需要立足乡村教育实际,形成适宜的综合素质发展策略来应对城乡学生素质发展的差距。所以,在设计农村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策略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立足乡村实际制定评价标准,任何脱离农村实际的标准对于农村学生而言都是没有意义的,必须是他们能够有条件实现的。其次,这种标准必须是符合社会主流的,符合社会、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乡村学生未来发展是有利的。最后,这种策略必须有利于缩小城乡学生在综合素质领域的差距。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参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习中设置对学生有难度但是通过引导可以解决的学习任务,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同样,在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中,如何根据农村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制定对农村学生有一定难度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会更有利于农村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综合素质纳入高考体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必然会涉及到局部利益之间的调整。乡村教育在此改革之下,无论是旧有的教育体制受到冲击,还是城乡教育不公的扩大都是无法避免的改革阵痛。只有勇于面对改革带来的冲击,抓住改革的机遇,乡村教育才能破而后立,转变发展理念,实现自身的完美转型。

参考文献

[1] 赵利萍,周先进.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招生的困境及其超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

[2] 郝德永.新课程改革:症结与超越[J].教育研究,2006(5).

[3] 张旺.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公平的时代诉求[J].教育研究,2012(8).

教资的综合素质范文3

关键词:高校师资;素质;价值追求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104-01

一、高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发展的价值内涵

首先,师资队伍建设的对象不是物而是人,是高校教师这一社会群体,是决策部门所代表的社会公共利益群体的组成部分。发展价值生成过程中,其自身的需要也应得到体现。其次,人作为具有能动性的存在,是价值生成和价值性质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三,其价值的生成有赖于对其对象―高校教师群体的客观属性加以正确的认识。决策部门尽管从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审视高校教师队伍的客观属性,但由于决策者认识的有限性,常常导致对客观属性认识的不完整。

高校教师群体无论是从认识论还是从实践论上讲,既不完全是客体,但也不完全不是客体,高校教师群体的主体性包含于客体性之中。对于交互主体性的分析,在于把握影响高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发展的价值生成及其性质的关键要素。鉴于高校教师群体的主体性作用,高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发展的价值,不仅局限于决策主体的需要,而且要兼顾到受动主体的需要。

二、高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发展历程中的

主导价值目标选择

从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围绕着主导价值目标,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思想政治建设为主导目标的发展价值选择阶段;全面制度建设为主导目标的发展价值选择阶段;创新为主导目标的发展价值选择阶段。

(一)思想政治建设为主导目标的发展价值选择阶段

在高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发展的系统中,思想政治建设居于基础性的地位,是高校教师从事学术工作的基础。新中国建立之初,以统一思想,促进高校教师融入新社会,确立在社会发展中政治地位为目的的思想改造,作为高校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优先解决的问题,是适应社会发展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自身需要的。然而将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取代其它素质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冲击了高校师资队伍的学术发展和学术能力建设。其弊端在于,以意识形态标准取代学术标准,片面地强调政治运动,挤占了高校教师学术能力发展的时间、空间,对他们的学术创造力的培育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消极影响。

(二)制度激励建设为主导目标的发展价值选择阶段

高校教师队伍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是在宏观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框架内进行的。尽管也针对计划管理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一定意义上的改革和探索。如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实行教师聘任制;逐步扩大高校用人自,下放教授、副教授评审权。但从总体上看,计划管理的机制并未根本改变,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聘任制尚未形成,高校教师管理的权力仍然集中在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的用人机制,难以激发高校教师的学术创造热情和动力,制约着高校教师队伍学术能力的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同时,值得注意还有,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社会不同阶层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工人、农民的收入大幅度提升,一些经济改革的弄潮儿成为先富起来的人,甚至一些靠钻经济体制改革空子的人,也发家至富。在计划管理体制下处于中高收入群体的高校教师一下跌入低收入群体,不仅造成严重的心理失衡,在物价上涨的情形下,维系基本生活成为高校教师关注的焦点。“跳槽”、“下海”、“创收”成为许多教师的选择。围绕改善高校教师待遇,这一时期在政策调整上也做出了大量而艰苦的努力,但整体上受制于计划管理体制、教育体制改革滞后的束缚。严重干扰了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创新为主导目标的发展价值选择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高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发展的价值选择围绕培育和激励高校教师创新精神和创造动力,在机制创新方面进行的大胆探索。首先,在高校教师学术能力建设上,将重点转向骨干高校教师的学术发展能力的培养。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工程,为优秀人才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提供优厚的条件。其目的就在于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励学术骨干尤其是中青年人才的学术创造,培养造就一批优秀学科带头人。

其次,在管理制度创新上,通过人才工程的实施,探索人才管理的新机制。如在总结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工程经验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教师聘任制的总体原则,即“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惟有当高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主导价值目标与高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发展的本质属性趋于一致时,以创新为主导价值目标的高校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发展的价值选择,才与高校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发展的本质属性实现了有效契合。从根本上解决了高校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发展核心价值定位,并为发展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董智.湖南省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2]孟莉莉.陕西省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4

教资的综合素质范文4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计算机教学

一、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新的学科领域逐步增多,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使计算机成为信息流通、运用的主要工具和载体,社会的快速化和信息化对教育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进入了关键阶段,计算机作为一项基础教学课程,以其创新性、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当前,在教育领域内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从根本上来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良好的思维品质等为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的的教育体制。计算机课程有其自身的课程资源优势,在计算机教学中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全面自由地发展,提升整个社会人才的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状况分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作为一项基础学科成为各类学校必须设置的课程之一,计算机教学在学校中已经得到广泛普及,并获取了良好的实践效果。但由于受传统教育体制和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素质教育在计算机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和实施。

(一)具有主导作用的计算机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的滞后。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方式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计算机是一项信息技术,尤其自身独有的特点,特别是更新换代的频率较高。根据计算的固有特点,计算机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争取利用最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然而,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一些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局限在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的培养,而缺乏对学生的信息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传统教育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运用现代化的工具,而不会运用现代化的工具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

(二)学生本身不注重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学生综合能力的高低是素质教育是否有效实施的具体体现。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只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计算机教学是一项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学生虽然在课堂学习中也进行一线操作,但却普遍存在着不主动操作、随意操作的现象。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和掌握现代化操作技能的需要,而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习计算机的真正目的和最终目的,这就从思想深处影响了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专项资金不足是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社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增加,必然要求学生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范围。计算机是一项操作性极强的课程,教师需要运用大量的软件和硬件设施来保障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近年来,国家对教育资金投入的力度逐渐加大,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校的需求,但实际运用到计算机教学的资金保障问题却远远不够,不能满足计算机教学的需求。专项资金不足导致计算机人才培养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同时,没有足够的资金为后盾,计算机硬件设施也不可能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专项资金不足是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问题。

三、素质教育在计算机教学中有效实践的途径探索

计算机教学是一项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计算机教师的使命不是单纯地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简单的操作技能,而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等为目的。面对当前素质教育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

(一)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计算机教学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产物,是利用最新科技手段和最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来研究问题的,这一点恰好弥补传统教育体制带来的弊端。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必须深入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1]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综合素质,并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现代计算机教学需要。

(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知识信息将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生产价值,由于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存在差异,信息所产生的价值表现出巨大的差异。[2]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和创新性较强的学科,在计算机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计算机操作,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协调性、灵活性和迅速性的训练,能磨练性格和品质,进而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有利于提高整体素质。

(三)加大对计算机教学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

计算机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学习到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还要使学生学习到的计算机知识可以在实际中得到应用,而只有拥有足够的资金才能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软件和硬件设施。资金是计算机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保障,针对当前对计算机专项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政府和学校都要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加大对计算机教学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以保证素质教育在计算机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教资的综合素质范文5

关键词:高职;体验式;综合素质训练;课程设计

作者简介:徐畅(1967-)、女,安徽合肥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素质教育;黄天民(1953-)男,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庞杰(1975-),女,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江苏省教改立项课题“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体系的探索与构建”(编号:3-34)以及第一期(2010年)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重点自筹项目“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编号:ZCG11)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9-0046-02

一、课程构想与定位

高职生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与其职业发展相匹配的基本素质、职场素质、创新和创业素质等方面。综合素质训练课程不是单纯的一门课,而是由一个系列模块化项目构成的综合性课程群。

综合素质训练课程应该拥有一个开放的系统,一种全新的多维交互的课程教育理念。即集融入类课程(素质训练融入思想政治课、语文课、体育课、专业课)、素质训练类课程、活动体验类训练为一体的综合多元训练课程体系。由人文素质、职场素质、创新素质、创业素质四大模块构成一个综合性课程群。这个体系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模式,形成理论教学、情境训练、实践活动、实境体验的训练型课程体系。整个体系为学生必修,体系内由必修、选修、活动三部分构成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模式,并遵循体验-感悟-成长的路径。

整个课程体现职业化目标、人性化管理、情境式体验、多样化载体、过程性评估、社会化发展、项目化运作、基地式孵化、自主化学习的特点。

从世界职业教育理念的发展看,国际教育领域的职业教育本位观经历了“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素质本位”的变化[1]。高职教育“素质本位”观强调高职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其综合素质的水平影响未来的发展状况。因此综合素质训练课程的定位既要体现基础性也要反应发展性,既可以独立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的体系,也承担各专业课程的基础素质教育,在整个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属于基础和发展性的教育内容。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探索基于开放环境下的养成教育新思路,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实现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格身心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将知识认知转化为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激情,帮助学生将创业追求转化为创业能力。

(二)具体目标:一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要包括责任、参与、合作、发展、科学精神五个方面;二是能力目标。强调探究与创新、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人际交往、组织与管理、终身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

(一)人文素质修炼,主要分为历史与哲学修养、文学修养、演讲与口才、艺术修养四部分内容,涵盖文学艺术、伦理学、美学等在内的人文科学知识的内容。

(二)职场素质训练,包括三类,即学业与职业生涯发展、就业指导;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等六大职业核心能力;以及礼仪训练、团队训练、心理训练和素质拓展等。其中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包括职业素质测评、学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及法规、就业准备、择业技巧及就业程序等。

(三)创新能力训练,包括特长生训练、大学生科技研究项目训练、科技竞赛活动以及创新思维活动等。学生以参与项目进行学习和完成训练。

(四)创业能力训练,包括创业计划制定、创业项目选择、创业活动尝试与体验、创业项目运作等内容。

以上内容也成为四个模块,各模块内容整体框架结构相对稳定,但具体内容非静态而呈动态变化的状况。各模块之间相互独立,内容之间无明确关联性,充分体现个性化设置的思想。但各模块之间又存在隐性的相互影响,基本素质为职场素质奠定基础,职场素质又为创新与创业素质的培养探索途径和铺设道路。

四、实施路径与形式

(一)通过融入课程,实行双轨素质训练

1.与人文教育相并驾,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把人文、两课和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采用双轨方式进行培养,实现知识掌握与素质训练双轨并举。如在体育课别设立户外素质拓展项目进行团队精神训练;在思政教学中,结合授课内容安排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职业道德、爱国情怀、责任素养的训练。

2.与专业教学相匹配,设立多种活动平台,加强学生技能与特长教育,实现专业课程与素质训练的结合,深化双轨训练。通过匹配专业教学,延伸专业素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竞赛、各类讲座等,以改善科技教育环境,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如通过专业技能训练、科技立项、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等,来激发部分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生存能力。

(二)设立独立课程,顺应职场素质需要

设立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礼仪与团队训练、心理训练等独立课程训练职场素质。建立课程情境和任务,整个课程包含导入、主题情境体验、解决问题、反省、总结五个环节。课程为体验式,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关系互动。师生之间,教师的作用更多为指导和启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投入到自主学习活动中,并在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探询、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感受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并对有关问题进行反馈。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获得启发,总结经验,自我感悟并提高。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相互的协作与承诺、人际的互动与冲突、问题的解决和任务的完成以及自我的发展与成长。

(三)借助各类活动,进行情境体验训练

运用知识竞赛、主题征文、系列讲座、演讲比赛等方式培养历史与哲学修养;文学修养则是讲座、征文、文学艺术赏析等方法进行;艺术修养的训练方法是参加各种艺术活动与比赛以及大型综艺晚会。允许其通过参与各类活动来体验情境,并获得通过本课程的资格。

(四)结合项目运作,践行创新创业

项目包括大学生特长生工作室、大学生科技研究、创新思维论坛、创业实践等项目。学生通过参与项目进行自主学习,并自主解决问题,感受创新与体验创业。教师负责对项目的申报、立项、运作、资金管理、项目推广、项目结束以及参赛等过程进行指导。学生以完成项目任务并顺利通过评审获得学分。虽然综合素质训练课程体现个性化选择,但学生活动的选择必须体现人文、职场、创新与创业四个方面。

五、课程实施的基础与条件

(一)学生学习基础

人文素质、价值观锤炼、艺术修养、礼仪与团队训练、心理训练模块的内容对学生的基础和能力要求是遵守学校以及社会基本规范,身心健康、具备基本学习和实践能力。

专业技能要求专业基础知识牢固,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尤其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研究或开发兴趣。具有良好的人际和谐与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创新与创业模块内容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或创业意愿,有一定的规划和市场意识,并具备一定的抗挫折能力。在创业方面,学生需要有创业项目的认识和市场了解能力,与专业相关的创业项目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

(二)教师和教学团队要求

1.整体要求。课程教师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娴熟的专业能力,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很强的活动组织、协调和现场应变能力。并不断学习以完善自我教学与研究能力,加强自我修养。

2.各模块教师要求与团队组合。(1)人文素质。由基础社科部以及各院(系)分团委负责教师共同承担,基础社科部教师负责本班级人文素质修养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组织。教师不仅要具备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还需要有组织人文素质活动开展以及研究和探索体验式人文素质教育的能力;(2)价值观锤炼。价值关锤炼模块内容嵌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中进行。教师不仅要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也要开展价值观锤炼模块的相关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体现时代感和现实感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融入体验、交流、观摩等方式;(3)艺术修养。教师团队由各院(系)团委和学生工作者负责。教师具有组织、管理、指导学生开展艺术修养活动的能力;(4)礼仪、团队、心理、拓展训练。由学院组建教师团队。教师需具备组织学生、激励学生、临场应变的课堂管理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总结提炼归纳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拓展训练的教师还需要具有一定安全防范知识的能力,并持有拓展培训师资格证书;(5)创新模块。教师由各院(系)专业教师组成,人员不固定,主要根据项目进行确定。项目指导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有组织和激励学生、管理学生项目团队能力。创新论坛项目指导教师需要具有组织、协调、沟通和积极思维的能力。创新思维大赛指导教师还需要具备规划、设计、组织和管理能力;(6)创业模块。创业指导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以及具有一定的市场认识和了解能力,了解企业运做的法律法规,能够预测一定的市场风险和市场应变能力。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能够帮助学生应对可能的风险。

(三)课程教学资源要求

1.人文素质。主要由教师根据主题要求设计相关活动,人文类、社科类、哲理类书籍和视频资料均可以作为训练参考资料。教学硬件方面需要有多媒体设备,教室桌椅需要可以移动。艺术修养部分不设教材,以活动设计和开展为实现形式。在训练活动的硬件方面需要相关的器材和活动场地,同时还需要相应的服装、道具、参考资料、影象资料等。

2.价值观锤炼。主要由教师根据思政课教材内容和时事要求进行活动设计,时政要闻、思政教材、道德楷模事迹及社会事件等资料均可作为教学参考资料。教学硬件方面需要有多媒体设备,教室桌椅需要可以移动。同时要建立一些如博物馆、纪念馆,法制教育基地等作为学生价值观锤炼的实训基地。

3.礼仪、团队、心理、拓展训练。使用校本教材并参考《大学生团队训练教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等相关教材内容。建立专门礼仪团队训练厅、专题心理拓展厅、户外素质拓展训练场地。以及教学资源库,包括书籍、视频资料。建立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络。内设心理测评软件系统,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项目管理平台等。建立教学器材资源库。如礼仪训练相关设备、团队训练活动相关器材、心理训练活动相关设备等。

4.创新与创业模块。专业技能以项目为单位进行,没有教材只有项目要求和任务,学生需要管理自己的科技项目或创业项目,并完成相关记录的填写。学院需提供项目活动场地,以及有关项目器材。对科技立项项目以及校内批准创业项目提供专门的大学生科技项目园和创业园,并配备专有办公设备和地点。

六、学分与课时设置

由学院确立综合素质训练学分认定办法,设立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教学学分+综合素质训练分两种,形成教学学分与素质训练学分的有机结合。通过教学学分来激发学生参与素质训练的热情,由素质训练分来记录学生素质训练的成长历程。综合素质训练共占6个学分。人文素质1学分、职场素质4学分、创新创业素质1学分。完成时效为在校的三年内。采用素质训练分换算学分的方式,人文素质模块和创新创业素质模块可以分别用10个素质分换取1学分(不重复计算)的方式来完成素质训练的要求。学生每参加一项人文素质训练活动可以获得5个素质训练分,参加一项创新创业活动可以获得10个素质训练分。

课时的设置灵活多样。必修和选修课采用固定学时制,需要在规定时间完成并获得相应学分,活动部分无固定学时要求,以完成活动项目为主。训练课程分散在大一与大二的四个学期。

七、课程考核与评价

课程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考核的重点在于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基本行为规范、团队合作能力、健康心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采用过程性(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结合,重点在过程性考核。过程考核与评价依据团体与个人、主观与客观两个维度,并结合成员自评、同学互评以及老师评价、训练业绩、成果、荣誉等相关记录来展开。评价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即监控评价反馈监控评价的循环过程。嵌入课程模块内容与所嵌入的课程考核方式相同。

整个课程群体系遵循整体优化原则,“优化能力结构,注重能力培养,构建由课堂教学、校内实验、校内各项活动开展,社会实践等环节组成的能力结构体系。”[2]从组织方式上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拓宽了课堂空间。形式丰富、层次递进,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从内容上看,弥补传统课程偏重知识和技术的缺陷,针对时代特点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在道德情操、人文修养、处世能力等方面,为学生提供训练机会,突出其职场素质的培养。从方法上看,它改变传统教育过分地对学生灌输知识,鼓励学生通过参与活动等方式去学习、体验、感悟,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整个课程形成系统化设计,基地化建设;目标化管理,信息化支撑;模块化训练,个性化选择;交互化作业,多元化导向,全面化发展的综合素质训练体系。

参考文献

教资的综合素质范文6

一、综合性学习资源的范畴

如果对照一下,我们会发现新课标中所融入的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问题,在以往的教学大纲中没有给予明确的定位,而在新课标中却有具体明确的表述:

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2.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3.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课程资源自然也包括综合性学习资源,所以这就为开发利用综合性学习资源指明了方向。

二、制约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四个因素

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受四个因素的制约:

1.社会发展水平。

2.学生发展水平与需要。

3.学校、社区的资源条件。

4.教师的观念、素质与风格。

这四个因素在农村初中所达到的水平及其协调中决定着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

作为教师来讲,社会发展水平和学校、社区的资源条件我们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但是,教师自身的观念、素质与风格却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的,并且教师自身观念素质及教学水平的提高,又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发展水平。所以,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素质的提高是四个因素中必须先行的一个方面。

三、农村中学开发与利用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原则及对策

虽然教材在每一册中已经设计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但是因地区、学校间都有不同的文化资源,就连同一所学校的不同班级也有具体的实际情况,因此,开展此项活动时必须本着“立足实际、广挖资源、开拓创新”的原则,为综合性学习提供更为实际、更为广阔的空间。

1.立足教材本身,以课内带课外,勿舍近求远。教材不是唯一的综合性学习资源,但无疑仍然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不仅本身是课程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它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起到主导作用。新课标和新教材关注并重视课外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非由此而轻视课堂教学资源特别是教材的教育价值。校内外课程资源对于课程实施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义务教育阶段,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占据主导地位,校外课程资源在大多数情况下仅起到一种辅助作用。课堂教学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主阵地的地位不能动摇,只是以往我们忽视了对于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在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但绝不意味着在整个基础教育范围内从根本上改变了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既要发挥课内、课外资源各自的优势,更要尽可能地使二者有机结合,实现教育功能的整合与提升。

如在上苏教版七上第三单元的“诵读欣赏”《对联六副》时,除了让学生欣赏这六副对联外,还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对联、集对联、作对联。

2.立足教材看教材,采取拿来主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一个课程标准多种教材的时代,对教材的灵活运用是必不可少的。一本教材的综合性学习设计,只要它符合当地农村初中教学实际,有更好的可行性,完全可以为另一种教材所用。如人教版中的《名字中的学问》,苏教版中没有,我们完全可以采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3.立足生活实际,挖掘农村生活中独有的综合性学习资源。农村中学的学生确实有其特殊性:他们缺少媒体资源、网络资源、社区资源,但不缺少自然资源,特别是富有农村气息的地方资源。比如在综合性学习写作的练习方面,农村初中学生绝大多数都在农忙时参加过农事劳动,他们对农事的过程与心理的感受和认识是城市学生无法比拟的。农村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写出好文章。

我们可以结合农村学校实际开展相应的校园文化的研究,可以开展一些适合的钢笔字书写比赛、朗诵、办手抄报、设计班标、设计校内宣传语、标语等浅层次的活动,并进而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等稍高层次的活动。

另外,还可以挖掘当地资源,如结合我校地处豫西的特点,开展仰韶文化探究、虢国文化探究、熊耳山的传说、空相寺溯源、地方方言词汇变迁的研究等活动,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广阔的载体。

4.立足教学实际,重视活动(包括资源收集)过程,求实效。以专题形式开展的较大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过程一般包括活动准备、活动展开、成果展示、反思总结四个环节。从教师指导的角度来看,一般对活动准备及成果展示两个环节比较重视,指导效果也比较好;而对活动展开和反思总结两个环节往往重视程度不够,指导效果不尽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