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礼仪的行为范例6篇

符合礼仪的行为

符合礼仪的行为范文1

摘要: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礼仪培训师的个人形象直接关系到礼仪培训的效果。本文从培训效果的角度出发,论述了礼仪培训师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分析了礼仪培训师形象塑造的要求,并探讨了礼仪培训师内外修炼的方法。

关键词:礼仪培训师素质形象

所谓形象,是指外界对人的印象。从这个概念就可以看出,形象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所谓客观性是指,形象反映着个人自身的一些信息,如个人的仪表、风度等,这些是客观存在的。所谓主观性是指,个人的这些信息需要被外界所感知、认知,并形成对这些信息的看法,也就是形成印象,只有如此,个人形象塑造的过程才算最终完成,而这一印象带有很强的信息接受者自身的主观性。因此,礼仪培训师良好形象的塑造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1、自身素质的提升;2、形象塑造符合被培训者及社会各界对礼仪培训师的角色期待。

目前的礼仪培训师们符合上述形象塑造的要求吗?要做到这两点,礼仪培训师应如何加强修炼?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探讨。

一、礼仪培训师形象塑造的目的――传播致效

(一)礼仪培训师形象和培训效果的关系

从传播学者卡尔・霍夫兰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最可能改变一次传播效果的方法之一,是改变传播对象对传播者的印象。当传播者被认为是具有可靠和可信赖的这两种品德时,就会产生最大的传播效果。因此,礼仪培训要取得效果,从礼仪培训师的角度来看,礼仪培训师应该给学员一种权威的、可信赖的形象。这是礼仪培训师形象构建的理论基础。

(二)被培训者对礼仪培训师的角色期待

礼仪培训的主要对象是成年人。由于思想的成熟和阅历的丰富,成年人对培训质量的期待更高,更倾向于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培训师和培训内容。

企业在招聘培训师时的高要求反映了社会和学员对培训师较高的角色期待。企业招聘培训师的门槛比一般岗位高得多,尤其是高级培训师,一般要求应聘者在30-40岁之间,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精通英语,5-8年知名培训咨询公司工作经验,熟练掌握培训的组织、沟通技巧、程序等,具有多方面的培训课程授课经验,对培训领域有深度的研究等。

服务对象希望培训师既是培训的管理者、开发者又是培训的实施者,能够组织培训政策与制度的制定;培训需求的调查;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与评估;培训活动的协调又能够进行学习材料、学习媒体、学习过程、评估手段与学习环境的设计,还可以进行课程的实施,学习过程的促进,学习成果的评估等。

总之,渊博的学识,紧密联系实际的授课技巧,权威的符合礼仪培训师角色的外在形象,成为学员对礼仪培训师的重要角色期待。

(三)目前礼仪培训师形象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礼仪培训师是否符合学员的角色期待呢?我们来看看我国礼仪培训师的基本情况:

孙明宇、胡媛媛在论文《我国培训师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初探》中,统计了我国培训师的学历,“从学历来看,根据不完全统计,从业人员大都具有较好的教育背景。目前管理类的培训师近半数拥有MBA学历,而其他类培训师几乎全部是本科以上”,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推论,礼仪培训师的学历一般在本科以上,基本知识和文化素养能够胜任礼仪培训师的角色。

但是,仅具有基本知识和文化素养还不能满足学员对礼仪培训师的角色期待。很多学员反映,礼仪培训隔靴搔痒的现象比较普遍,无法一对一的解决实际问题。这和我国礼仪培训师的人员结构有关,我国礼仪培训师队伍主要由三类人构成:一是高校专业教师;二是在各大企业担任高级管理或技术职务的资深员工,如酒店业、银行业资深员工等;三是其他社会知名人士。这三类人中,一般第二类人比较受企业欢迎。但这些人往往在培训的方法技巧上欠缺专业素养。高校教师虽然专业素质较高,但其使用的培训方式往往比较单一,培训内容易与实际脱离。

同时,国内多数培训师对技巧的重视程度远胜于内容,使得学员在受训中感觉热热闹闹,培训后头脑却一片空白。这种“哗众取宠型”的培训,往往表现为不考虑培训课程是否真需要,都要在培训过程中加入大量的故事、游戏。培训过程虽然能博得学员一笑,但培训目的却难以达到。

有人总结了目前培训师,当然也包括礼仪培训师存在的缺陷:1、吃老本儿;2、留一手;3、故弄玄虚(卖弄专业词汇);4、态度傲慢;5、不善沟通;6、表达欠佳;7、不会变通。

由此可见,目前礼仪培训师在社会公众中建构的整体形象和公众对礼仪培训师的角色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礼仪培训师形象塑造的重点――素质和仪表

那么,让人信服的具有权威感的形象怎样获得呢?我们认为,权威感的获得有两个来源:一是专业的外在形象;二是成为本行业的专家,最好是有知名度的专家。基于此,给礼仪培训师形象塑造提出了两点要求:

(一)内在素质要求

我们认为,礼仪培训师要成为本行业的专家,需要具备以下内在素养:

1、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从事培训事业的基础,渊博的学识既是礼仪培训师内在素质的重要方面,又是其他素质提升的必要准备。只有拥有比较渊博的学识,礼仪培训师才可能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视角,高屋建瓴的为受训单位设计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前瞻性的培训课程。以下几方面的学识可能是一个优秀的礼仪培训师必须具备的:

(1)基本人文知识,如哲学、文学、历史、政治、社会学等;

(2)针对培训过程的知识:如相关电脑软件的运用知识,多媒体设备使用、培训技巧等;

(3)针对培训效果的知识,如心理学、传播学等;

(4)培训行业相关知识,根据培训单位所处行业的不同,还需要掌握在礼仪培训时可能会涉及到的该行业知识,如经营管理、酒店服务、银行工作流程、医院工作流程等。

(5)可能涉及的其他知识等。

2、礼仪素养

除了上述培训师应该具有的共性知识外,对礼仪培训师来说,还应具有的最重要的内在素养,是礼仪素养。

我们认为,礼仪素养应该包含这样几个方面:

(1)完备并有专攻的礼仪知识

所谓“学为人师”,要做礼仪培训师,培训师必须是礼仪知识方面的专家。首先,应充分掌握中外礼仪知识、古今礼仪知识、其他特殊的礼仪知识(如不同宗教、民族礼仪习俗等)等,其次,应对礼仪学有一定的研究,对现有礼仪的起源、发展,对礼仪和文化的关系,对礼仪的社会学、民俗学意义等应有科学的分析;再次,应形成自己的优势方向,成为某一个行业礼仪问题的专家。

(2)高尚的道德情操

道德是礼仪的内核,一个真正讲礼仪的人,必定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礼仪培训师,道德修炼是应有之义。礼仪培训师应该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上率先垂范。不能当着学员一个样,背着学员另一个样;不能把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凌驾于职业操守之上。

总之,一个优秀的礼仪培训师应具有认真负责、关爱他人、热情周到、耐心细致等优秀特征。忠于自己的事业,树立事业的神圣感和崇高感,对培训工作负责、对培训客户负责、对自己负责。

3、良好的心态

礼仪培训师在培训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学员,面临不同的行业,如果自我调整不当,很容易滋生一些不良心态,如自大、自我、急功近利、自我否定、焦虑等。自大自我往往阻碍礼仪培训师的能力提升,急功近利、自我否定、焦虑等又会影响礼仪培训师的培训状态。一个优秀的礼仪培训师应该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良好的心态,尽量积极地归因,理性对待成败。

4、培训相关其他素养

美国IBSTPI是专门致力于研究培训师胜任素质的机构。1993年,该委员会公布了第一套培训讲师的胜任素质,包含了14个胜任素质因子,分别是:分析课程材料和学习者信息、准备培训场地、建立并维持教师和学员之间的信任关系、管理学习环境、有效的表达技能、有效的交流技能、有效的发问技能和技巧、对学习者需求做出有效的反应或反馈、提供积极的强化并引起学习的动机、恰当的使用培训方法、有效的使用媒体和电脑、评估学习者的表现、评估培训以及报告评估的信息。

由此可见,要做好一个礼仪培训师,除了需要具备科学文化知识,礼仪知识、道德素养和良好的心态等素质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培训技巧,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培训风格。培训技巧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语言表达能力、现场控制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创造能力等。

(二)外在仪表要求

前面我们分析了礼仪培训师的胜任素质,素质往往是内隐的,它需要外显的形象表露出来,那么,礼仪培训师在外在形象上要注意些什么呢?

1、符合角色期待的仪表

仪表礼仪是礼仪培训的重要方面,基本上各行业的礼仪培训都会从仪表礼仪说开去。为了让礼仪培训师更有说服力,礼仪培训师首先应该注意自己的仪表。首先,在礼仪培训现场,仪容、举止、着装应该庄重,符合一个严肃的职业场合仪表的基本规范,符合学员对礼仪培训师的角色期待,做到“干什么,像什么”;其次,在公共场合,礼仪培训师也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因为经过一定时间的职业锤炼,礼仪培训师很有可能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如果在公共场合仪表失范,会影响显在或潜在学员对礼仪培训师的评价,从而影响培训效果。

2、言行合一的礼仪表现

要成为一名令人信服的礼仪培训师,最重要的是做到“行为世范”。试想,自身都不是一个守礼的人,怎么能让学员守礼呢?礼仪培训师应加强自我批评,“一日三省吾身”,恪行礼仪实践。大事上诚实守信,宽容大度,择善固执,小行上举止有度。

三、礼仪培训师形象塑造的方法――内外兼修

良好形象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做到的,要最终成为受学员信任的,有权威感的礼仪培训师,培训师应该从内外两个方面加强修炼。

(一)礼仪培训师的内部修炼方法

有人认为,一个培训师的修炼有五个层级:第一层级――资质层修炼。此一层级是指培训师自身条件、素养符合进入该行业的客观标准和要求,从而能够顺利迈入行业门槛。第二层级――技能层修炼。培训师仍是以学习、积累为主。所不同的是技能专攻显优长,初步形成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探索成果。第三层级――专家层修炼。培训师的综合成果、口碑影响由小区域向大范围扩散。此一阶段的修炼注重立功建业,立言著述、立德操行三者的内在和谐。第四层级――思想家层修炼。培训师进入此等境界,完成了由“学者”到“思者”的升华,通过了由熔铸百家到自成一体的质变,成为一个流派的代表人物。第五层级――哲学思想家层修炼。此等人物已经是一种文明高度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其修炼境界已臻于人圣。

我们认为,这五个层级确实应当成为优秀礼仪培训师追求的目标,当然,要逐步完成上述修炼过程,不能急功近利,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综合各家观点,我们认为,以下方法有助于加强礼仪培训师的内部修炼:

1、勤于学习

培训行业是一个前瞻性的行业,因此,也必然是一个学习型的行业,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礼仪培训师应果断摈弃“吃老本”的懒惰思想,从书本中,从影视剧中,从新闻中,从其他培训师身上等一切可以学习的地方学习。同时,应有终身学习的意识,除了业余学习之外,还应积极参加研修班等脱产培训的单位进行专门学习。

2、树立榜样

以优秀的培训师为榜样,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同时,加强和其他培训师的联系,互相探讨,交流信息,取长补短。

3、善于总结

分析和归纳能力是一个培训师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从每一次培训中进行总结;从无数的礼仪实践中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并加以创造性提炼;在调研中找到培训的切入点等等,这一切都有利于礼仪培训师的素质提升。

(二)礼仪培训师的外部修炼方法

除了内部修炼,在外在上,礼仪培训师也不能放松。

1、修炼仪表

礼仪培训师在形象上当然可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但这一风格的塑造必须建立在符合礼仪规范的基础上。

(1)在仪容上,礼仪培训师仪容应该整洁、得体,眼神亲切,目光既能突出重点,又不忽视其他学员。表情和培训场合相适应。

(2)在服饰上,除了符合礼仪规范,同时有自己的风格之外,还应考虑和培训行业相符合,尽量让自己的服饰具有示范性。

(3)礼仪培训师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健身和营养,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和较好的体形,这一点对指导仪态训练的礼仪培训师尤为重要。良好的体形在示范仪态美时更有说服力。

(4)礼仪培训师应该特别注意气质的修炼。以高雅的气质、彬彬有礼的风度给学员以示范作用。

2、修炼语言

传播学者罗德里克・哈特和他的同事们发现:有效的传播产生于你敏感、小心谨慎的调整对听众说的话。他们提出了“修辞敏感性”理论,认为:修辞敏感性是传播者根据听众的需要改变讯息的倾向。具有修辞敏感性的传播者承认人的复杂性,懂得一个个体是多重自我的复合体。修辞敏感者在与他人接触时力避机械呆板,会根据他人的层次、情趣、信仰对自己要说的话进行调整。他们并不放弃自己的价值观,但他们知道一个想法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表达,为了达到传播的效果应根据听众的情况调节自己表达想法的方式。

毫无疑问,要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修辞敏感性是礼仪培训师必须具备的语言素养。除了善于根据学员的状况调整语言之外,礼仪培训师在语言表达上还应该注意:在内容上善于谋篇布局,“谋定而后动”。主线清楚,脉络清晰;有内容,有内涵,情感丰富;在语音上讲究亲切动听、少用语气词;在语调上抑扬顿挫。

注:本文为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高职学生礼仪素质培养分析》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黄健,熊燕.培训师:21世纪的职业新宠[J].职业教育与培训,2005,(3).

[3]孙明宇,胡媛媛.我国培训师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5,(3).

[4]张书娟.欧美培训师胜任素质研究:回顾与展望[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4).

[5]马颉.询式培训师的三个隐性角色――培训经理与管理专家的咨询对话[J].人力资源,2009,(12).

[6](美)斯蒂文・小约翰著,陈德民,叶晓辉译.传播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符合礼仪的行为范文2

关键词: 中职学校 礼仪教学 教学质量

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现代技能型人才,要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学校教育既要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又要重视对学生的文明道德修养的培养。礼仪修养是一个人文明修养和道德修养水平的体现,学好礼仪,用好礼仪,是中职学生重要的学习目标。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学校工作的主线,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也是教师不懈的追求。

一、重视礼仪教育是提高礼仪教学质量的前提

中职学校要培养的是符合社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何谓“人才”,德才缺一不可,只有“才”没有“德”,或是只有“德”没有“才”的人都不可称之为“人才”。“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不少学生虽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但在人际交往中却不懂得礼貌待人、尊敬师长,有些学生个人衣冠整洁,却随手扔垃圾、随地吐痰,这都是由于礼仪修养欠缺和人际交往能力不足造成的。中职学校学生处在人生发展、发育的关键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期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将会对学生健康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礼仪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该得到学校的重视、教师的重视、学生的重视,当然还有家庭教育的重视,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并举,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提升教师涵养是提高礼仪教学质量的基础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首先,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感,教师就很难把课上好,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教师必须具备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礼仪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礼仪知识水平,自身也要具有较高的文明礼仪修养。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要符合礼仪规范,体现文明礼仪风尚。我们明白“言传身教”的重要意义,在课堂上教导学生要讲文明懂礼貌,如果课后路遇自己的同事都不打招呼,或是学生向我们问好时不予理会,那么在学生的眼里老师还有何威信可言。身教重于言传,尤其是礼仪教学。礼仪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检验教学成果的关键并不是看学生考了多少分,而是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是否符合文明礼仪规范,文明礼仪修养能否得到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示范和表现,以及教师日常行为举止都对学生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礼仪课教师更要从言行举止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仪表仪态端庄、自然,表情亲切,语言文明、规范,课堂讲授生动、形象,在各方面均能成为学生的楷模。

三、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礼仪教学质量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要让学生爱上学习,先要让学生爱上老师。

首先,教师对学生要有足够的爱心与耐心。俄国伟大作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教师应以爱执教,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用爱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给予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而当学生做错事时,教师则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更正错误。让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相信在对学生付出爱的同时,我们也能收获学生对教师的爱。

其次,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礼仪的热爱,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美称,讲究文明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表示相互尊重、敬意、友好而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交往程序。礼仪的核心是尊重与友好,体现的是人性的真、善、美,只有符合礼仪规范的才是美的。教师应让学生充分认识礼仪的美与魅力,领会学习礼仪的重要意义,从而爱礼、学礼、用礼。

四、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礼仪教学质量的手段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主导作用,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摒弃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礼仪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的课程,其理论知识通俗易懂,实践指导意义强,可操作性也强。礼仪课教师应针对课程特点和学生情况,不拘一格,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符合礼仪的行为范文3

1 营销礼仪 1、营销礼仪的含义

营销礼仪是指营销人员在营销活动中,用以维护企业或个人形象,对服务对象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它是一般礼仪在营销活动中的运用和体现。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名营销人员,要想在竞争激烈的行业领域中取得成功,并保持良好的商业信誉和个人形象,就必须了解、熟悉和正确使用营销礼仪。一般说来,在营销活动中,言行合情合理,优雅大方,自然得体,按约定俗成的规矩办事,按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礼节程序与客户相互往来,都是营销礼仪的基本内容。

2、营销礼仪的特征

营销礼仪属于企业营销活动的组成部分,代表企业,反映企业形象,是围绕企业营销目标而运转的企业化个人行为。营销礼仪既重视情感沟通,也注重信息交流,注意利用大众传媒来沟通企业与公众的关系,旨在实现理性和感情的结合,实现情理与利益的和谐统一。营销礼仪的主要目的在于树立和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一套能代表企业的营销礼仪会带上企业文化的色彩,除了具有一般社交礼仪的特征,还反映企业内部规范的独特之处。营销礼仪既注重礼仪的民族特性,也重视礼仪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如诚信服务消费者,处处尊重消费者,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企业的营销人员应针对不同的民族和不同信仰的公众,采取适当当地风土人情的令人愉悦的营销礼仪,从而使企业的产品、服务和企业形象为当地人们所接受。?

3.营销礼仪的本质

营销礼仪是企业子尊重、诚信、和宽容和平等基础上形成的现代礼仪方式,它的本质是企业形象的一种宣传形式和宣传手段。营销礼仪是企业营销活动和日常工作中所体现的礼仪,包括企业和营销人员的行为或程序礼仪,企业对公众的反应或反馈礼仪。营销礼仪的主体即企业或企业的营销人员,他们既有接受公众礼仪的反馈和引导,培育公众礼仪向善、向美的义务,又有不可因公众对自己的礼仪不周或缺失而产生不满或报复心理,进而影响企业和营销人员应有的礼仪态度和礼仪行为的义务。他们应该始终坚持把营销礼仪与企业的利益联系起来,把个人的礼仪融入企业的营销礼仪之中,自觉维护自身的形象,为企业的发展尽职尽责。

营销利益概述 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从局部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人才竞争,发展到企业整体性竞争-企业形象的竞争。企业形象是一个综合性的概论,它是由众多个体形象组合而成的,而营销礼仪正是塑造个人形象、企业形象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工具。

1、营销礼仪的含义

营销礼仪是指营销人员在营销活动中,用以维护企业或个人形象,对服务对象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它是一般礼仪在营销活动中的运用和体现。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名营销人员,要想在竞争激烈的行业领域中取得成功,并保持良好的商业信誉和个人形象,就必须了解、熟悉和正确使用营销礼仪。一般说来,在营销活动中,言行合情合理,优雅大方,自然得体,按约定俗成的规矩办事,按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礼节程序与客户相互往来,都是营销礼仪的基本内容。

2、营销礼仪的特征

营销礼仪属于企业营销活动的组成部分,代表企业,反映企业形象,是围绕企业营销目标而运转的企业化个人行为。营销礼仪既重视情感沟通,也注重信息交流,注意利用大众传媒来沟通企业与公众的关系,旨在实现理性和感情的结合,实现情理与利益的和谐统一。营销礼仪的主要目的在于树立和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一套能代表企业的营销礼仪会带上企业文化的色彩,除了具有一般社交礼仪的特征,还反映企业内部规范的独特之处。营销礼仪既注重礼仪的民族特性,也重视礼仪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如诚信服务消费者,处处尊重消费者,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企业的营销人员应针对不同的民族和不同信仰的公众,采取适当当地风土人情的令人愉悦的营销礼仪,从而使企业的产品、服务和企业形象为当地人们所接受。

3.营销礼仪的本质

营销礼仪是企业子尊重、诚信、和宽容和平等基础上形成的现代礼仪方式,它的本质是企业形象的一种宣传形式和宣传手段。营销礼仪是企业营销活动和日常工作中所体现的礼仪,包括企业和营销人员的行为或程序礼仪,企业对公众的反应或反馈礼仪。营销礼仪的主体即企业或企业的营销人员,他们既有接受公众礼仪的反馈和引导,培育公众礼仪向善、向美的义务,又有不可因公众对自己的礼仪不周或缺失而产生不满或报复心理,进而影响企业和营销人员应有的礼仪态度和礼仪行为的义务。他们应该始终坚持把营销礼仪与企业的利益联系起来,把个人的礼仪融入企业的营销礼仪之中,自觉维护自身的形象,为企业的发展尽职尽责。

营销礼仪与个人形象 我们知道,个人形象主要是指一个人相貌、身高、体形、服饰、语言、行为举止、气势风度以及文化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而这些正是营销礼仪所涵盖的内容。营销礼仪与个人形象塑造密切相关,以营销礼仪规范自己的言行、仪容、仪表,是展示良好形象的一条有效途径。在现代市场营销活动中,由于营销活动与社会各方面关系越来越方便,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每个企业营销人员的个人形象对促进企业营销活动都有重要作用。

(1)得体的营销礼仪可以给他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在营销活动交往中,根据交往的深浅程度可将人的形象分为三个层次,即对于那些只知其名未曾见面的人来说,一个人的形象主要与他的名字相关;对于初次相见只有一面之交的人来说,一个人的形象主要与他的相貌、仪表、风度举止相关;对于那些相知相交很深的人来说,他的形象更多的是与他的品行、文化、才能有关。由此可知,第一印象是由人的相貌、仪表、风度举止等综合因素形成的。对于营销人员来说,留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可能是成功的前奏,因为营销交往中第一印象具有首因效应,并会形成较强的心理定式,对后期的信息产生指导作用,因此对于第一印象要给予高度重视。对自身的形象精心设计,给他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2)得体的营销礼仪可以充分展示营销人员良好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营销礼仪是公司推销员皮鞋上的

闪光,是他脸上的微笑,是他同别人握手时显示出来的风度。任何公司,不论以何种方式与顾客发生联系,其间必有营销礼仪。

营销礼仪正是衡量营销人员教养和风度的一种共识尺度,它要求每位营销人员讲究礼貌、仪表整洁、尊老敬贤、礼让妇女、助人为乐等,如果他的一言一行与营销礼仪规范相吻合,人们就会对他的教养和风度有所称道。

(3)得体的营销礼仪可以恰当地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和友好。在日常交往活动中,尊敬他人是获得他人好感进而友好相处的重要条件。尊敬他人就是对别人尊严和人格的尊重。在营销活动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如做到衣冠整洁、举止文雅,这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在各种公共场合中。在待人接物活动中,不修边幅、不讲卫生,这种不良形象不仅是对别人、对社会群体的不尊重,而且也是对自己人格的不尊重。可想而知,一个对别人不尊重的人怎么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因此在营销活动中,要学会尊重他人,注意自己的文明形象。

2个人形象与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的生命,一个企业良好的形象,是它最大的无形资产,是竞争的重要力量,也是企业优势所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形象好,顾客就比较喜欢购买它的商品,供货商也乐意与之打交道,同时,这样的企业对人才亦具有凝聚力,对投资者具有吸引力,也容易取得政府部门的支持.因此,许多成功企业都十分重视企业形象的塑造与宣传,力求通过有限的、有形的资金、人力投入,获得无限的、无形的重要的资产良好的企业形象。

所谓企业形象,是指企业自身行为通过传媒,在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心目中所确立的综合印象,也就是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内在气质和外观形象两个方面。内在气质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基本态度、价值取向以及社会公德水平。外观形象则是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展示给消费者及社会公众的识别标记,如企业的知名度、技术力量等。企业的形象始终与企业的每位成员紧密相关。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及社会公众接触到的是企业的某一个部门,与某位具体成员发生交往关系。若每位成员都能做到态度热情、语言文明、行为规范,就会在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印象。而在企业营销活动中,企业营销人员又是企业人员中与消费者及社会公众交往最多的一个群体。可以这样说,没有营销人员的良好形象,就无所谓良好的企业形象。因此,营销人员既是企业良好声誉和形象的直接创造者,也是企业形象的建立和塑造者。

1、 营销人员的形象是企业形象的代表

在社会公众面前,在纵横交错的营销关系中,营销人员需要经常代表企业进行各项活动,代表企业向消费者及社会公众企业的一些最新消息,经营新方针、新举措,解答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对企业及企业产品服务等方面的疑问。在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心目中,营销人员是企业的代表,营销人员的形象代表着企业的形象。

2、 营销人员是企业形象的主要塑造者

任何一个企业都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存在着大量的营销活动。而企业的所有

营销活动都是由企业的营销人员策划、组织和实施的。为了求得成功,客观上要求营销人员在不同的交往活动中,都要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的礼仪修养,以良好的社会公众意识展示企业的风貌,用符合礼仪的行为塑造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先有个人形象,然后才有企业形象。个人形象是企业形象的基础。影响人员遵行礼仪,既是个人形象的塑造,又是企业形象的再造。由此可见,影响人员承担着企业形象塑造的重任,是企业形象的主要塑造者。

3、 营销人员是连接消费者和用户的桥梁

企业形象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就对公众的感受和印象方面讲,企业的商品和服务质量是影响消费者与公众的两个重要因素,商品形象同企业形象有密切关系,良好的商品形象能为企业形象增添光彩。而服务质量也是影响企业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服务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影响人员,营销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在社会公众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社会公众和消费者对企业形象的认识,多是依赖于企业员工形象及商品的品质,企业员工形象主要是影响人员的形象。消费者会把营销人员对他们的尊重、关心、负责看做是企业对他们的尊重、关心、负责。因此,营销人员通过营销活动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

2.3营销礼仪的修养过程和方法

礼仪修养是一个需要经过长期反复的陶冶、磨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加深对礼仪的认识之外,还包括激发礼仪情感,养成礼仪习惯等,在礼仪修养过程中,只有经过反复认识、反复感染、反复实践才能得其要领,真正符合礼仪的规范要求。

2.3.1营销礼仪的修养过程 1.提高营销礼仪认识

从事现代营销活动,就应了解与现代营销活动相适应的营销礼仪。一位营销人员只有在营销礼仪知识的指导下,才能在各种营销活动中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提高对营销礼仪的认识是进行礼仪修养的起点,也是实现营销礼仪修养其他环节的前提和基础。提高营销礼仪认识是将礼仪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通过ѧϰ、评价、认同、模仿和实践过程,逐渐学习、构造、完善自己的社交礼仪规范体系,并以此来评价他人的行为,调整自己的交际行为和交往行为。人们总是通过学习,尽可能的开阔视野,丰富礼仪知识。一般可通过学习利益史、伦理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一般知识,还可以通过日常的观察、学习、了解社会习俗和风土人情,积累各方面的社会知识。这是开阔视野,增加礼仪知识的重要途径。

2、明确角色定位

营销礼仪修养的目的之一是要通过修养,使个人的言行在营销交往活动中与自己的身份、地位、社交角色相适应,从而被人理解、被人接受。

营销活动中的角色则是指在营销活动中处于某一营销关系状态的人,或者说她是指某一个个体在营销关系系统中所占的一定地位。社会对于不同的营销角色提出了不同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营销活动中的角色既包括社会、他人对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在社交中的行为的期待,也包括对自己应有行为的认识。营销角色是人根据自己对社会期待的认识而实现的、外显的、可见的外部行为模式。具有不同社会经验的人,对于营销角色的评价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在营销活动过程中,随着主客关系和社交对象的变化,角色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一个人扮演的不是一个营销角色,如庆典嘉宾、谈判者、拜访者。既然每一个人在营销活动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营销角色,那么重视营销角色定位、加强营销角色的礼仪修养,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为我们加强营销角色的礼仪修养提供的客观的根据。

在营销活动中,每个人按其所处的身份地位为实现其存在价值而完成一系列行为。挡经理就要有经理的样子,挡推销员就要有推销员的样子。营销角色不仅给每个人确定自己的行为提供了规范,而且为人们相互识别、相互交际、相互评价、相互理解提供了标准。营销人员在营销活动中往往需要以不同的身份出现,这种身份的变化就是角色的变化,其行为必须符合社会对这一角色所认同的规范。

营销活动中角色不同,应遵循的礼仪要求也就不同。不同的角色,如上下级之间、男女之间、亲朋之间、主宾之间,其礼仪要求是有差别的。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中,社交成功的主要标志是个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和社会的期待相符合。营销活动中角色的实现是建立个人对自己的角色的认识基础之上的。例如,一位经理在公司里他是管理者,管理着几个部门,其礼仪要求主要体现在听取汇报、检查工作、指导员工、决策规划等方面,要求他能平等待人、科学决策、说话和气等。对外当他面对客户时,则是一名推销员,要求他热忱真诚、彬彬有礼、大方得体,两种角色的礼仪要求是不同的。

在营销活动中,要把角色扮演得恰到好处、礼貌有加、事事得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因为如此,每个营销人员已方面要重视营销活动中角色的定位,增强角色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自己的礼仪修养,以适应多种角色的不同礼仪要求。

3、 陶冶礼仪情感

在正确认识营销礼仪的基础上,还需要得到感情上的认可,才会自觉地去遵守礼仪规范。如果没有真挚的情感,即使凭理智去遵循礼仪规范,也会显得不自然。例如,营销现场每天要接待成千上万名不同的顾客,有些顾客非常挑剔,如果营销人员没有良好的礼仪情感,是难以做到始终如一、服务周到、以礼相待的。礼仪需要真诚,如果缺乏对他人的关心、重视、尊重、一切礼仪都将变成毫无意义的形式。

陶冶情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成于应有的礼仪认识相一致的礼仪情感;二是要改变与应有的礼仪认识相抵触的礼仪情感。

4、 锻炼礼仪意志

要想使遵循礼仪规范变成自觉的行为,没有持之以恒的意志是办不到的。营销人员只有自觉地坚持修养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如站、坐、走、微笑,才能这些规范行成为自觉的行为。在现实世界中,礼仪规范实际遵循起来并不是畅通无阻的,好心不得好报的事则屡见不鲜,有时你积极主动地帮助别人,却有可能被别人说成是假惺惺;一个人对经理说话礼貌、客气却被视为拍马屁。凡此种种,不仅需要你能克服错误舆论的非难、亲戚朋友的责备和埋怨,而且更需要你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克服来自本身情绪的干扰,不为眼前的局面所困扰,继续保持良好的礼仪。这种礼仪行为持之以恒,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礼仪修养除了需要提高礼仪认识、陶冶礼仪情操之外,还要注意锻炼自己的礼仪意志。

5、 养成营销礼仪习惯

营销礼仪修养是最终目标就是要人们养成按礼仪要求去做的行为习惯,如见面的礼仪、

电话的礼仪,日积月累的修养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又如养成控制自己声调、表情的习惯,时间长了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在营销礼仪修养过程中,通过一些看得见的礼仪训练,让营销人员通过模仿、学习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而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对以后的营销礼仪实践将有所裨益。

2.3.2礼仪修养的方法 在礼仪修养方面,必须强调实践的作用,与实践相联系时礼仪修养的根本方法,一切礼仪修养如果脱离了实践,就必须是空洞的礼仪说教。一般来说,礼仪修养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与实践相联系:

(1)只有在人们相互交往所形成的礼仪关系中,才能改造自己的礼仪品质;也就是说,一切礼仪修养必须结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来进行。一 人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中,在对别人,对组织的各种关系中,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哪些行为是符合礼仪规范要求的,哪些行为时不符合礼仪规范要求的。同样,要克服自己的不礼貌行为,培养自己的礼仪品质,也必须依赖于较晚实践。人的有礼和无礼的行为,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脱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是不可能有礼仪修养的。

(2营销礼仪修养要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联系,也就是说身体力行。在礼仪修养中,人们懂得了哪些行为时符合礼仪的,哪些行为是不符合礼仪的,就要把这些原则、规范立即运用到自己的交往实践中去,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去,并时刻以这些准则为标准,对照、检查、改正以至清洗自己思想中一切与礼仪不符合的东西,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礼仪品质。

(4)营销礼仪修养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过程,通过反复,逐渐提高。营销礼仪品质的形成,是以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希望在短期内一蹴而就,一次完成。因此,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知礼、守礼、行礼的人,就必须把对礼仪的认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化为实践中的礼仪行为。然后,对自己的行为再进行反省、检讨、并把从反省中得出的新认识再贯彻到行动中去,如此不断循环,从而达到提高礼仪品质的目的。

2.3.3营销礼仪培养提高的具体途径 1、学校培训

许多学校将营销礼仪类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和科目,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成绩显著。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营销礼仪专门人才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在营销礼仪教育中,院校可以充分发挥师资力量雄厚、理论水平高、教学手段比较先进的优势,来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礼仪培训。

2、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是结合一定的职业要求对在职员工进行礼仪培训。目前职业培训在我国营销礼仪的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职业培训虽然时间较短,但是可以反复进行,并且这种方法也具有自身优势,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联系具体职业活动来进行。另外职业培训的操作性比较强,可以提供现成的实验基地,避免礼仪教育走向空乏。当然,职业培训也不能把目光局限在几个人身上,而应该通过局部培训来提高整个组织的素质。

符合礼仪的行为范文4

关键词:仪式;场域;素材;情感;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4-0088-07

仪式始终镶嵌在大学的生活链条中,它以丰富的形式、充满感情的表达方式、众多的参与者、以及动人的口号,让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出现迷人的一面,有时让人期待,有时让人回味,充满了道德意蕴。仪式的道德教育作用可能有大小之分,但在道德价值上并无高下之分,因为道德价值是内在的,不可比较的。

一、仪式生成了道德教育的场域

仪式充当着教育的职能,但仪式不是教学,不是课程,不是学术研讨,不是知性的道德教育,也不像虚拟的网络交流,而是一个特殊的场域,以情绪体验、观念传播为主要形式的道德实践。

(一)仪式是大学生活的组成部分

物质的东西可以在空间中转移,但诸如信仰、观念、情感却不能自由转移,大学一直在思考和尝试如何实现这些非物质文化的传播与灌输,除了课堂,还通过其他途径。仪式就是一种人为创设的环境,不能因为仪式是被精心设计的生活,就把它排除在生活之外。

大学选择需要的仪式作为教育载体。与社会环境相比,学校教育提供的个体道德成长的环境具有系统性、可控性,是有目的、有计划的。[1]从大学仪式的变迁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从传统礼俗还是西方文明,无论是从社会风尚还是意识形态,大学都是有选择地把仪式安排在生活之中,作为道德教育的隐性课程。大学会选择具有传播功能的仪式。仪式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媒介,大学的仪式动辄几百上千人,在仪式过程中传播某种信息,灌输某种思想无疑是最经济,也是最便捷的。所以,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通常会放在升旗仪式、开学典礼这样的环节进行。大学还会选择具有组织功能的仪式。学生在未组织前是一个异质性很高的群体,正是在仪式中学生才能聚集到一起,体验到共同的身份带来的荣誉感和组织感,并产生维持群体团结性的集体意识。所以,仪式是把异质性群体向同质性群体进行整合的非常有效的办法。军训的阅兵仪式、运动会中的运动员入场仪式,无疑是展示社会成员高度组织性的绝佳时机。大学还会选择具有展示功能的仪式。大学的庆典仪式向师生、校友、社会展示曾经获得的光荣与成就,将大学多年的成绩集中地、浓缩地、艺术化地展示出来。在庆典中,学生了解了大学的声望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及影响力,培养了对母校的自豪感,培养了个人的自信心。

大学固化必要的仪式形成制度。这是大学对生活领域进行道德教育渗透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让仪式成为例行性活动,让其在学生的生活中占据更多的份量,发挥更大的作用。它的积极面在于,可以将认为有益的仪式重复持久地、有规律性地操演,加强教育的效果。符合心理学的机制――重复就是强化。但它潜在的危险在于,如果过于强调仪式的习惯性存在,会导致道德内涵的式微和形式感的畸重,从而出现仪式的空洞。开学典礼似乎成为每一所大学对新生的入学教育的启蒙。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相聚在一起,一场仪式就要形塑他们对学校的历史的认同,对学校风格的理解和继承,对学校传奇人物与事件的景仰与兴趣。虽然一个典礼有丰富的容量,但是除非大学文化底蕴的绵厚,在仪式之前已产生足够大的影响,否则只依靠仪式的技巧性来达到这个功能其实是很难的。毕业典礼似乎成为每一所大学对毕业生所能抓住的最后一节道德课。以毕业为主题的歌曲萦绕在耳际,提醒着这是一个生活了四年甚至更长的地方,是一个有着师生情、同学情,甚至是产生过爱情的地方;礼堂里的横幅、标语提示着这里将举行与自己有关的最后一次典礼;师长的谆谆教诲和学弟学妹的祝福以及一生可能只穿一次(一种颜色)的学位服,真切地告诉毕业生,即将进入人生新旅程,摘下了校徽也就意味着摘下了母校的宽容与关爱。

大学还有条不紊地安排好历史纪念仪式、传统节庆仪式,以及国家交给的政治仪式,编入大学整个运行的日程表中,使之制度化。这些仪式与教学、讨论、娱乐、运动等生活以系统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建构了大学的生活。

(二)仪式是大学生重要的生活经历

学生或多或少地参与或经历了某个或某些仪式。仪式为学生社会身份的转换提供演出的场域,它还构成群体的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被分配为各种角色,在不同的仪式情境中获得体验,不但完成了身份的转变,而且获得心理与经验的成长。

仪式是群体性生活。这里的群体不是人的数量上的集合,根据涂尔干(Emile Durkheim)的社群理论,群体是具有共同认同和团结感的人所组成的人的集合。构成社群的精神要素,涂尔干称之为“集体意识”(collective conscience)。个人意识到他是属于这个群体的,对这个群体有感情,愿意为它付出,个人与群体有了情感上的联结。道德是集体意识的表达与体现,而不是冷冰冰的强加在个人身上的生硬纪律。道德的意义必须放在个人与其群体关系的角度上来理解。群体内的成员相互作用和影响,共享着特定的目标和期望。群体成员互动越频繁,感情越深厚,活动的一致性就越高,其行为就越符合群体的规范。[2]群体充满着组织的特性,作为组织中的成员,仪式对行为的要求具有高度的模式化特征。

仪式存在角色分配。角色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3]110。在现实生活中,个人作为共同体的成员,其道德生活是通过其不同的身份来发生联系的。每个人通过角色而存在,并在鲜活而又复杂的现实关系中具有了不同的道德规定性。学生既是仪式中的行动者、创造者,也是被动者、形塑者。学生在仪式中充当的角色有时是主人仪式的参与者和受教育的主体,有时是观众仪式的观礼者,有时甚至是道具庆典仪式中的观众常常具有这样的功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学生常常会根据角色的不同来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与自我形象。学生对角色的学习就是“领会在某一特定身份被期待的或是必要的行为,把握好身份的规范,学会扮演与我们的身份联系的角色。”[3]110

仪式就是道德实践。仪式过程是学生亲历性学习、体验性学习道德的过程。仪式中充满着礼仪,礼仪的要求主要是礼节与仪表。在仪式的发展和演变中,一些与历史发展潮流不相适应的礼仪被淘汰,繁文缛节被简化,而那些最能体现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的礼仪,并被继承和发展。学生在仪式中对礼仪的执行与遵守就是一个道德实践的过程。仪式中的礼仪,不仅包括言行的外部表现――礼节,还包括仪节所蕴含的内容――思想。从礼节方面看,主要是待人接物的交际规范,比如恭敬诚恳、善良宽容、礼尚往来、入乡随俗等等;从礼貌方面看,包括对人的容貌颜色、视听坐卧、衣冠饮食、行止揖让等。仪式中参与者的行为必须合乎礼节具有道德的意味,参与仪式过程就是道德实践的过程。

倪辉:场域、素材与情感:大学仪式的道德维度

(三)仪式是充满德性的生活

虽然仪式并非是道德教育唯一的托付者,但仪式具有道德教育能力是不容忽视的。教育的主要效果是过一种有丰富意义的生活。所以仪式不只是成为一个道德讲台,它更应成为一种充满德性的生活方式。

仪式不能仅仅创设规范。尽管在仪式中充满着应该这样,不应那样的规范,但我们不能用规范来定义道德价值,仅仅通过规范,我们对道德仍然是隔膜的。因为,“人设立规范本来是为人着想的,如果变成只为规范自身着想,又如何能尊重人?规范是必需而且应该遵守,但却不值得尊重,因为道德价值落实在规范之外而不是在规范之中”[4]。仪式中对秩序、角色分配、话语权的掌握,程序安排是有一套规范的,但规范的存在必须是有道德的意义做支撑,否则就是对人的精神伤害,也是对仪式自身的否定。如果规范与道德的要求相悖,则本来就不值得尊重;如果它与道德契合,那么,实际上我们所尊重的是道德而不是规范。

仪式可以创设道德情境。仪式创设的道德情境应该超越规范伦理而追求德性伦理。不同类型的仪式可以创设不同的道德教育情境。比如,宣誓仪式架起了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桥梁。在宣誓仪式中,宣誓人对自己的承诺进行形式上的放大,置于公众的视野,形成监督的压力。宣誓仪式强化了对特殊责任或权利的边界的标识,用道德约束力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又如,对革命英烈的纪念仪式,更迭不辍的历史如何融入到现代的生活进程之中呢?如何让陈旧的历史故事仍然焕发着迷人的想象力与新鲜的感受性,而不是逐渐固化在日益失效的文字与刻板的仪式操演中呢?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从宗教仪式中觅到了法则:“借助过去留下的物质遗迹、仪式、经验主义和传统,并借助晚近的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的资料,也就是说现在,重构了过去”[5]。这个启示就是如果纪念的内涵躲在历史的阴影中,缺乏当代意识的解读,那么,仪式可能只是单向度的对先烈、先贤的缅怀追思,而不是充满历史反思,那么纪念仪式很可能变成一场抒发“怀古之幽情”的艺术表演,而不是意味深长的道德教育。

仪式更应充满德性。将德性从教育过程中抽离是教育的异化,“失去道德热情的教育实际上是没有方向的教育,不知何方是自己的目的地”。[6]仪式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不能迷失自己的方向,摆脱道德价值的无根。有研究表明,“要让价值观在学生生活中起着更大的作用,这要比改变价值观的内容更重要。其任务是使价值观人性化和个性化,并使它们之间一致。”[7]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的仪式对道德教育产生功效,不是通过改造大学生的原有价值观,而是唤醒大学生价值观中正确的那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在仪式促进价值观的人性化和个性化方面做文章。不幸的是,目前仪式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漠视人性和个性,强调共性。

尽管仪式中掌握话语权的不一定总是先进人物,但仪式应该更多地让榜样现身;尽管仪式的礼节无法回避对身份地位的考虑,但应该尽可能给不同的角色以充分的尊重与理解;尽管仪式在建立信仰方面力不从心,但仪式应该追求高尚,追求理想主义。固然,仪式不是美德袋,无法将道德的一般原则统统装进去,但它是一个高明的设计,是一个表演性的场域,德性如何体现在仪式中正是仪式的设计者、组织者应该研究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说,仪式的功能不一定都对人的道德发展起到有效的作用,仪式需要在主体与客体、具象与抽象、明显与隐匿、无限与有限、现实与理想之间切换、交流、渗透。所以,如何让仪式充满德性其实是教育的智慧。

仪式生成了道德教育的场域,所以要把仪式放在生活中进行考察,不能与生活割裂。在生活情境中,让教育工作者和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能够深切地感到了解事实、观念、原则和问题的重要意义。”[8]

二、仪式提供了道德教育的素材

仪式无论是形式、内容、环境氛围、时间与空间、象征符号、还是结构性的程序,乃至仪式自身呈现的诸多矛盾性等等,都提供了道德教育的素材。

(一)仪式蕴含礼仪――道德规范

仪式中蕴含着礼仪。杜威(John Dewey)认为,“礼仪的起源与道德的起源是同步的,礼仪的发展与道德的发展也是同步的,与此相应,礼仪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道德形态。它的本质特征与普遍的道德形态是一致的。”[9]62礼仪表现的内容,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礼是抽象的,由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构成,既是人际间交往的伦理准则,又成为社会的观念和意识,规范着人们的言谈举止。而仪则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程序和形式。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曾经对仪式进行现象学的描述:“在遵守的过程中体验庄重仪式是比语言更深的实践层次,因为它不仅像语言或对话那样,要遵守学到的规则或达到规定的目标,而且它实际上还培养了人的正确感。在一个仪式中出错就是无礼,仪式中养成的行为的分寸感就是所谓正确性的基础。”[10]他揭示了人类团结的存在论基础,同时也说明仪式中的礼仪就是维系正常有序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落实在人际交往的分寸、尊重、秩序、气质、风度等方面上。一个道德的人,往往是一个识礼、守礼、行礼的人,并时时操守礼范,处处体现礼态。

中国传统的礼仪系统化的标志是“吉、凶、军、宾、嘉”五礼,它构成了古代礼仪的基本纲目。不过,它虽然对调节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却强调维护了封建宗法等级关系。礼仪是文化,有精华有糟粕,学校仪式中必须有所取舍。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那些具有共通性、普遍性的礼仪,同时还要尊重当代社会多样化的特点,适应当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让礼仪向简便易行的方向发展。仪式的“方位礼仪”具有特定的尊卑含义。现代方位礼仪摈弃了古代浓厚的封建等级伦理观念,发扬了民族礼貌的优良传统、尊敬尊长的社会美德、尊人谦己的民俗风尚。[11]现代仪式中的以上为尊,以中为尊,面南为尊,就是从中继承而来。仪式要注重服饰礼仪。服饰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与内涵气质,服饰不仅要与自身条件适切,还要与仪式性质、仪式氛围相适应。仪式中还要注重仪表与语言的礼仪。仪表礼仪可以振奋精神与尊重他人。语言礼仪可以融洽沟通,有效地传情达意。

总之,礼仪是一种道德精神的外显行为,是一种向善的行为。“立于礼是处世之善,行于礼是为人之善,让于礼是交往之善。遵守规则,是公共之善,温良恭谦是平和之善;彬彬有礼是和谐之善;仪式庄重是尊重之善。”[9]101-108礼只有内化为道德意识,才能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才能发挥仪式的教育功能。

(二)仪式营造氛围――道德体验

仪式是一种体验德育模式,运用品德行为、象征符号、实物演示、音像传播等手段,借助可视、可听、可感、可悟的介质,为学生创设情境,以情境的直观性、形象性对学生产生刺激,激起相应的直觉体验。纳日碧力戈认同格尔茨把巴厘岛的仪式看作是“国家剧场”的观点,提出“人格融化在仪式中,仪式中充满人格”,[12]仪式创造了一种类似于“天人合一”的忘我境界。由此可见,仪式营造的氛围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对人的影响之巨。大学的仪式不管是为了形式,还是属于形式,它本身是一种社会存在方式,是公共意义得以产生的场所。它把认为具有共同利益和目标的人们有序地联合在一起,使其意识到他们在道德上的一致性。仪式不仅加强了参与者与仪式目标的关系,而且也加强了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大学使仪式成为表达情感和加强团结的一种主要途径,也是进行教导和道德训诫的一种重要手段,使组织成员有团结感,有意义感,有安全感,有认同感,总之,让学生群体成为一个道德共同体。

仪式中的象征符号有助于营造氛围。特纳(Victor Turner)认为,仪式中存在着“支配性象征符号”,它“在不同的仪式语境中出现,有时候统辖着整个过程,有时候主宰着某些特殊阶段,其意义内容在整个象征系统中具有高度的持续性和一致性”[13]31。支配性象征符号可以是具体的物质,也可以是抽象的某种权力。比如在升旗仪式中支配性象征符号是国旗和国歌;在入党宣誓仪式中则是党旗与国际歌;在哀悼仪式中支配性象征符号则是哀乐与黑色;在颁奖典礼中则是颁奖曲与红色;在校庆仪式中支配性象征符号是凝炼着文化意涵的校标(徽)、校训、校歌;在学位授予仪式上则是象征着学业等级的学位服和帽穗被轻轻地一拨的瞬间……由于仪式的支配性象征符号是高浓缩意义的行为符码,所以它能够将道德、规范与强烈的情感刺激紧密相连,在整个仪式氛围中,兴奋的情绪、感官刺激与象征符号一起发挥作用,使得“规范和价值观渗透着情感,粗野的、原始的情感因为与社会价值的联系而变得高贵起来。令人厌烦的道德约束转换成为‘对美德的热爱’”[13]29。

以汶川地震后的哀悼仪式为例,来看仪式氛围的影响。从形式上来看,国家利用古老的仪式形式来表达哀思;从时间上来看,选择5月19日,与灾难发生日正好距7天,这又与中国传统的“头七”时间一致,表明尊重传统礼俗;从哀悼行为来看,点烛、降旗、鸣笛、默哀这些象征行为既来源于礼俗(比如点烛来源于点长明灯)又超越了传统礼俗(默哀是对哭丧习俗的革新),显得更为理性与文明。以特纳的“阈限”概念和“反结构”理论来解释,哀悼仪式过程就是“阈限期”。阈限前代表着正常的结构和秩序,阈限期以仪式的形式打破了常规(比如降旗、鸣笛、默哀这些非常举动)代表着反结构,阈限后则代表调整后新的结构秩序。仪式前、仪式中、仪式后就是一个“结构(日常社会)――反结构(仪式行为)――结构(日常社会)”的社会过程。古代丧葬仪式的隆重是为了表达对死的重视,以驱除不祥,达到振奋人心,恢复常态,巩固群体的目的。而学校的仪式则是进行了一次生命教育――对生命意义的体验。静穆的校园停止娱乐与庆祝,唯一刺激人听觉的是汽笛的长鸣,国旗下降象征着国殇之巨痛,默哀的三分钟留出生者与死者心灵交流的时间,自发的烛光祭奠是生者对死难者的祈福。仪式过程弥散着对逝去生命的追思,对生命脆弱与自然伟力的重新理解,同时也是对生者哀伤心绪的心理治疗,达到了悲痛感情的释放与缓解。其次也是一次政治教育,围绕不平凡事件举行的仪式能够巩固民族情感,展示国家权力。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14] 这是说在祭奠仪式中,人要有诚意,要有真感情,要是没有诚意就不如不祭。但是如果只有真情,而没有一种适当的形式来表达,真情也会受到限制。所以仪式具有激感、放大情感的强大功能。

(三)仪式传递观念――道德教化

仪式通过显性与隐性两种方式传递道德观念。有时通过在仪式中展示道德楷模或传播道德观念,有时通过操演的程序暗示道德的存在。

仪式通过榜样树立道德标杆。“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通过观察他人,人们形成了自己的行为准则,而且在将来的某些时候,这些被编码的信息会为行为提供指导”[15]63。大学经常设置颁奖仪式、表彰仪式来树立学习的榜样,通过对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展示来表明大学所重视的价值观,建立行动的准则。如果没有仪式,榜样会淹没在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中,只有亲近的人才会知晓,但无法在更大范围内激励大众。仪式中的榜样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他人”的角色。榜样提供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参照价值与标准,这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通过仪式,将道德的楷模从生活中抽离出来,与一般人保持距离,当然是置于比较高的位置,产生一种戏剧上称之的“间离效果”,同时将榜样的道德内涵抽象、浓缩、提炼,向仪式成员集中展示,给予恰当的评价,并配之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从而达到示范效果。示范(modeling)的特殊优点是“借助特殊的符号化的榜样媒体,将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知识同时传送给很多人。利用字词和表象所表征的行为的观念,观察者们就能超越他们所处的环境的约束”[15]63。

仪式通过内容传递道德准则。在众多的仪式中,以语言作为支配性象征符号的仪式不多,宣誓仪式可以算作特别的一种。中国的文化传统没有宗教意识,中国的大学里也没有宗教情怀,但中国的大学里有政治教育和政治信仰,如果说“政治乃是被复兴的宗教”[16]7对于大学有点言过其实的话,但有一点却是不容置疑的,一些政治仪式确实是充满着宗教般的神圣感。仪式内容以高尚的目标引导人,仪式形式以良好的氛围陶冶人,以积极的情绪感染人。宣誓仪式通过自我暗示、他人暗示,朗诵过程就是承诺的过程,形成对政治道德的“标定”,誓词本身是公认的道德准则,本身具有强烈的道德约束力。

仪式通过操演暗示道德观念。持生活德育论观点的学者高德胜认为“个体对道德的学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通过接受暗示来完成的”[17]。仪式操演过程常常是道德暗示过程,学生在参与仪式过程中接受了大量道德暗示的信息。首先是仪式象征符号的暗示作用。比如在仪式座次的安排和席卡的位置,暗示了谁是主谁是宾,以及地位的尊卑。换句话说,在没有特殊安排的情况下,绝不会有学生认为主席台或贵客席有自己的位置,也不会把设置席卡的位置作为自己的座位。其次是仪式程序的暗示。比如,仪式时间到了,有人未到不能开始,通常暗示着此人是重要人物;反之,虽然有人未到,但仪式按时正常开始,这就暗示着未到者不是重要人物。这样的例子多了,就由此判断,仪式时间可以为重要人物推迟,学生不是重要人物所以要准时,最迟到达的人物一定是重要角色。再者是仪式群体情绪的暗示。莫斯科维奇(Monsieur Serge Moscovici)说群体是“由易受暗示影响,易走极端,可训练以及多变的个体组成,这些个体屈从于外部世界的变迁”[16]158。在群体中,每一种感情和行动都有传染性,其程序足以使个人产生崇高感、神圣感、奉献感,甚至牺牲感。思想和感情在暗示和传染的作用下趋于一致,并能够迅速被转化为行动。所以几十个人的升旗仪式很难让人心灵触动,而上万人的升旗仪式则让人热泪盈眶了就不难理解了。

三、仪式孕育了道德教育的情感

法国社会学家勒庞(Gustave Le Bon )对大众心理学深有研究,虽然是对集体主义持异议――群体具有“感情的强化”与“理智的欠缺”[18]的特点,但正是这一精辟的见解也提示了仪式作为一个群体活动,它的基本心理机制是:起作用的因素不是理性,而是感情。仪式既表达感情,也依赖感情。所以,仪式效果不佳,很多情况下,可能不是缺少理性,更可能是缺少感情。

(一)仪式性质定位道德情感

不同的仪式具有不同的情感基调。这一点对于参与仪式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个体最初对情境所作的定义往往是为了后续合作行为提供一个程序表,……任何一种情境定义都具有明显的道德特征”[19]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某一个仪式只能定位一种情感。有时仪式的情感是复合的,这取决于仪式的结构与功能。

升旗仪式格外强调秩序与肃穆,并因此限制个体行动的自由(不能随意走动,目光随国旗移动),特别地创造出接触的间离(观礼者一定不能处在旗台的位置),使观众处于一种对表演者深感神秘的状态之中,给感情提供一个理想化和酝酿升腾的空间。这种仪式高度程式化,对细节精确化要求很高,所以情感基调是非戏谑的,庄重的。庆典仪式的特征是玩耍性的、戏剧性的、审美性的。它是临时的庆祝共同体,追求短期的高峰体验。格兰姆斯(Ronald L. Grimes)认为庆典仪式中“不存在交易、不存在人们所追求的利益和目标,也没有巫术”,是“仪式化的游戏”[20]。如果说庆祝本身有目的的话,唯一的目的是自我满足,它以艺术的形式,进行虚构的表达,当身临其境时,一系列现实问题都会消失。所以,庆典仪式的情感基调是狂欢的、娱乐的,有时也可以是戏谑的。

涂尔干认为举行仪式的目的主要是,“唤醒某些观念和情感,把现在归为过去,把个体归为群体”[21]。情感的唤醒其实也暗含着,不仅是使人的情感变得崇高,而且也使情感变得确定。仪式就是这样根据其性质的不同,以高度结构化、标准化的形式,既实现了对情感的表达,也实现了对情感的控制。

(二)仪式禁忌强化道德情感

民俗中的禁忌大多以趋吉避凶为目的,但隐藏着道德的胚胎。“因为禁忌的基本叙述模式是不要做什么,否则就要受到惩罚。”[22]而宗教仪式中的禁忌则是表达对神的敬畏,不过,涂尔干认为作为禁忌体系的消极膜拜对于培养个体的宗教性和道德性有着最为重要的积极作用。

大学的仪式显然不具有民俗仪式的神秘性与功利性,也不具有宗教仪式的高度神圣性,但作为世俗的仪式,它在培养与净化道德情感方面却有一定的作用。大学仪式中的禁忌更多的是以对越轨行为的约束力量存在的。罗伯特?默顿对越轨的鉴别有两种:反常越轨与不遵从越轨。前者指基本接受社会规则的合法性但却因个人目的而违犯。后者则认为规则本身不值得遵从,所以通过蓄意地违犯进行道义上的挑战。[3]230大学仪式中的禁忌一般是通过对反常越轨的反对与控制来强化道德情感。只有对越轨行为的有效控制,高度形式化了的秩序才能得以进行,参与者才能按规范行事,才能营造出所需要的气氛。仪式中的禁忌通常指向礼仪。因为礼仪需要克制行为的自由与随意性,是为了给秩序、文明、神圣等有价值的东西让度空间。比如升旗仪式中,国旗不能倒挂、不能污损;仪式过程中不能随意走动,不能喧哗等等,这些都是行为禁忌。如果违犯,则视为越轨。

大学是一个追求真理、科学、理性的场所,所以,学校仪式中情感的表达往往是理性的、节制的。无论是热烈的节庆狂欢,还是纪念哀悼,都充满着节制感和控制感。不加控制的情感是粗野的,而对行为的节制恰恰是对道德情感的强化,因为道德情感应该以理性、文明的方式表达。

(三)仪式美学升华道德情感

仪式的主要特性之一是表演性。利奇(Edmund Leach)认为仪式的行为方式是表达性的,并且主要是“美学的表达”。表演性给艺术创造提供了空间,作为教育行为和表演行为的复合体,仪式的美创造了超越庸常的体验,而超越性是人的理想本性,是不断面向新的意义的生成。仪式美常常借助艺术的形式达成。苏珊?朗格对艺术与情感关系的理解是“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再现外部现实的形象,然而这些形象都为了将内在现实即主观经验和情感的对象化服务的。”[23]

升华本来是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对本能欲望的通过高雅形式的替代性满足。仪式本身充满着艺术的表现力,如果将这些冲动或欲望,导向比较崇高的方面,使其以有利于社会和本人的形式表现出来时,欲望即得到满足,这个过程就是情感的升华。仪式需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段,对人的情感世界产生作用。艺术靠形式、色彩、节奏和韵律直接诉诸无意识,产生特殊的心理反应,通过非理性知觉触动人的整个身心。艺术首先作用的是直觉和情感,这条通路要比理性知觉短得多,直接得多。所以,仪式可能把野性原始的情感加以“净化”,使之理性;把消极悲观的情感变得积极乐观,使之平和;把紧张可怕的情感化解为明朗轻松,使之更具有建设性,也能把愉悦欢欣的情感升腾更为热烈和夸张,激荡人心。因此,“在某些场合,群体的品格可以高于组成群体的个体的品格,只有集体能产生高度的无私和奉献的精神。”[24]这种精神的产生常常是因为仪式的形式美对情感的升华,也正是由于这种升华能力,参与仪式的成员才能在情境中享受愿望的满足、精神的快慰,体验什么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仪式作为道德学习的一种方式,有其特殊的机制。道德具有情感性,如果没有情感的体验、悦纳和升华,道德是不会内化为人的德性的,更不可能外化为德行。情感不仅支撑着人的道德认知系统,也是形成道德信念的重要基础。“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25]

参考文献

[1]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62-63.

[2]黄建钢.群体心态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210.

[3]波普诺,D.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0.

[5]哈布瓦赫,M.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2:200.

[6]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07.

[7]里奇,J.道德发展的理论[M].姜飞月,译.黑龙江:黑龙江出版社,2002:82.

[8]杜威,J.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48.

[9]蒋萍.礼仪的伦理学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62.

[10]张汝伦.德国文化对话、节日与仪式――伽达默尔及其哲学[EB/OL].科研工作者博客.企博网.(2003-08-05)[2008-03-05]./bloggermodule/blog_viewblog.do?id=459000.

[11]刘恭懋.方位礼仪[J].贵州社会科学,2001(2):105-108.

[12]纳日碧力弋.都市里的象征舞台:在京蒙古族那达慕及其符号解释[M]//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42.

[13]特纳,V.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M].赵玉燕,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4]孔子.论语?八佾[M]//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28.

[15]班杜拉,A.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林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6]莫斯科维奇,M.群氓的时代[M].许列民,等,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7]高德胜.道德学习在生活中是如何发生的[J].南京师大学报,2004(2):77.

[18]默顿,L.勒庞乌合之众的得与失[M]//勒庞,G.乌合之众.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5.

[19]戈夫曼,O.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

[20]王霄冰.仪式与信仰:当代文化人类学新视野[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30.

[21]涂尔干,E.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98.

[22]万建中.禁忌与中国文化[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92.

[23]朗格,S.艺术问题[M].滕守尧,译,江苏:南京出版社,2006:13.

符合礼仪的行为范文5

关键词:中职生礼仪教育德育教育

古语云“德诚于中,礼形于外”,礼仪是人的道德行为的一种外化形式,属于道德的范畴。中职学校要注重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氛围入手,紧密围绕着“至诚、至信、至善、至美”的办学理念,以“以礼育人”为突破口,让中职生通过礼仪教育深刻体会到礼仪的内涵,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交往中自觉地、轻松地接受礼仪的熏陶,强化道德观念,从而提高道德水平。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仪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也应成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载体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中职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1.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人际交往,适应就业择业的需要

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礼仪对我国乃至对整个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频繁,礼仪已成为人际交往乃至事业成功的桥梁与纽带。另外,作为当代的中职生将面临着自主择业、竞争上岗的挑战。在择业求职中,用人单位不仅重视其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还重视包括职业道德、思想水平、礼仪修养等在内的综合素质。因此,礼仪教育是中职生就业择业的需要。

2.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一个知书不达礼、知识技能水平和道德水平、基本礼仪涵养严重不协调的学生不可能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优秀人才。真正的人才,不仅应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拥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基本的礼仪教养。同时礼仪教养是良好修养的内在表现形式和基本要求,良好的道德品质需通过彬彬有礼的方式去体现。对中职生进行礼仪教育,能正确的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按照正确的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把内在的思想道德和外在的良好礼仪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养的现代中职生。

3.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中职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其社会化

礼仪教育在一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对中职生进行礼仪教育,可以让他们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让他们懂得如何站、坐、行;如何着装及化妆;如何介绍、称呼和问候对方、如何握手及见面礼仪的内容及要求;如何运用语言礼仪、如何倾听;掌握职场礼仪,懂得一些外交礼仪方面的知识,知晓如何进行涉外礼仪,在不断变化的社交领域游刃有余,充满自信地处理人际关系。这样不仅满足中职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中职生社会化,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不管将来从事什么行业,礼仪要求是对人的基本要求。

4.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心理调适,帮助他们更好地走向社会

礼仪教育对中职生的心理有调适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消除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礼仪教育中的仪表部分,从仪容、仪表的修饰到着装打扮,从服装色彩的搭配到小饰品的点缀,于细微处指导学生如何塑造自己良好的社交形象,讲究仪表美已不再是一种外在的东西,更多的是使人不断的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振奋,久而久之,让中职生本来就有的自卑心和羞怯心逐渐消失,自信心逐渐增强。二是礼仪教育可以提高中职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礼仪教育过程会指导学生怎样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如何与人协作共事以及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高自己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走向社会,成为成功人士。

二、中职教育实施礼仪教育的途径

1.开设礼仪课程,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

礼仪教育实质是培养人的教养,是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他人相处。礼仪教育,可以培养一种理解、宽容、谦虚、诚恳的待人态度;一种是非分明、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做人品行,一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谈吐文雅、风度翩翩的行为举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礼仪方面的知识有迫切需求,因此,礼仪应该成为每个中职生的必修课,而且应该是学生在校前期完成的教学任务,因为良好的个人形象形成是需要一个养成过程。

2.强化师资培训,加强教育设备投入

教师在学生心灵及人格的塑造及养成教育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是其他社会成员无法相比的。学生善于模仿,教师的人格魅力、言行无形中都可能为他们所效仿。教师符合礼仪要求、社会规范的行为举止,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教育着每一个学生。任何时候教师都应做学生的榜样,以优雅的举止、规范的礼仪的和标准行事,教师塑造自我形象的目标定位在礼仪美和心灵美的和谐统一上,利用榜样示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再者,加大教育设备投入,配备先进的电化教学配套的模拟实习教室和形体训练室等。

3.举办各种礼仪讲座,开展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校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塑造学生性格的环境。把校园营造成一个充满礼仪的精神家园,注重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以积极健康、具有时代特点、针对性强的内容教育广大学生。把包容合作、团结互助的群体精神,自立、自强的独立精神,诚信守约的道德精神,注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以礼仪树立学校形象,以礼仪展示学校风貌。经常开展各种礼仪活动和竞赛,开展文明班级评选活动,营造浓厚的礼仪气氛。使学生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纠正,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从而促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助推学校发展。

4、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评价和监督机制

礼仪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纠正,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礼仪对行为的规范作用,需要自 ,即靠社会舆论来监督。所以,仅律,同时也需要“他律”靠引导是不够的,还需要制定和完善必要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来做保障,如制定包括礼仪内容在内的职校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加强监督和反馈,将礼仪表现作为学校各类评优的一个内容等。逐步规范职校生自身行为,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

5、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的整合

个人良好礼仪习惯的形成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形成教育合力,相辅相成,起到整体化教育效应。礼仪作为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从小抓起。为此,家庭教育要彻底转变重智轻德的观念,家长要树立良好的礼仪形象,为孩子营造充满文明礼仪气息的家庭氛围。社会作为礼仪教育的大课堂,要大力宣传必要的礼仪知识,把礼仪作为有关文化活动的重要主题。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礼仪教育。 总之,加强中职生的礼仪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牵涉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王玉丽.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和途径[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符合礼仪的行为范文6

关键词: 中国早期;仪式生活;舞蹈艺术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身体语言艺术,具有悠久的传统。从其产生看,其产生在尚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是伴随先民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早期舞蹈往往在祭祀性场合表演,成为先民祭告神灵、传达神意、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现存各民族民间舞蹈中,有许多舞蹈就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和极强的仪式性特点,这是各民族早期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在舞蹈中的遗存。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舞蹈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性质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成为一种具有极强审美价值的欣赏性艺术,具有娱乐、表演、抒情等多种艺术特性,但是这些特性都是从舞蹈最早存在的仪式性中渐渐衍生出来的。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舞蹈的根本属性是仪式性。

一、何谓仪式

郭于华在其《仪式与社会变迁》一书中说:“仪式,通常是指具有象征性、表演性特征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它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凡俗的活动。这类活动经常被功能性地解释为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过度(社会类别的、地域的、生命周期的)、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1]纪兰慰认为“仪式就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点、对象、形式再现社会习俗(生活)的一个过程;通过岁岁重复、交替的程式化、制度化的仪式行为,实现某一时刻仪式所意味着的一切。”[2]前者主要从仪式的社会功能角度对其进行定义的,后者主要从仪式的过程性角度定义的。虽然侧重点不同,但皆揭示了仪式的基本内涵,即仪式的程式化、制度性和象征性。《说文》曰:“仪,度也。从人,义声。”墨子·天志》:“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又《说文》曰:“式,法也,从工,弋声。”《诗·大雅·下武》“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毛传:“式,法也。”可见,“仪”和“式”的本义皆是法度、准则、规矩的意思。中国古代“礼仪”连称,其实就是指各种礼俗仪式,这是古代早期仪式的主要内涵。仪式行为者往往通过姿势、舞蹈、吟唱、演奏等表演性活动和对象、场景等实物性安排营造一个有意义的仪式情境,并从这种情境中重温和体验这些意义带给他们的心灵慰藉和精神需求。因此,一个仪式,就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是一个用感性手段作为意义符号的象征体系。所以,象征人类学家特纳认为,和动物的仪式化相比,人类仪式的原理是象征性的,仪式中的象征符号具有组合和重组的类似语言的能力,仪式就是“一个符号的聚合体。”仪式符号大致有:(1)语言形式的符号,如颂辞、诗文、韵白、咒语以及歌词等;(2)物件形式的符号,如道具、服饰、用品、绘画、塑像、乐器等;(3)行为形式的符号,如行动、姿势、手势、舞蹈、歌唱行为、演奏行为以及仪式角色的扮演等;(4)声音形式的符号,如呼叫声、呐喊声、吟诵声、歌唱声、响器敲击声、舞蹈节奏声、音乐演奏声等。[3]可见,舞蹈是仪式符号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它既可充当行为形式符号,还可充当声音形式的符号。

二、先秦仪式的文化内涵与社会生活

中国上古时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以礼俗仪式为核心展开的。“礼”之本义乃指祭神之器,而后引用为祭神的宗教仪式,再而后才泛指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仪式。《说文解字·示部》:“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所谓“豊”,《说文》曰:“行礼之器,从豆,象形。”可见,礼是渊源于上古巫祝事神活动的。孔子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引)可见,礼俗仪式在早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历代王朝建国之初最重大的文化举措莫过于制礼作乐,也说明礼乐在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性。从本质上说,礼是为了从自我约束的层面让人们去自觉遵守社会道德,从制度的层面来维护社会等级。而礼的外在形式则是仪式,即通过各种仪式行为和过程规范社会的各种秩序,再现礼的精神内核。祭天祭祖、岁时祭典和其他政治仪式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秩序;礼仪中的等级规则决定了集体内部的交往秩序;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仪式及其他各种人生礼仪和节日庆典仪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秩序;春祈秋报及其相关节候性祭典与各类生产仪式,构成了农业社会中的经济秩序。由此可见,仪式是上古时期生产生活各领域的中介环节,也是社会秩序的表征性符号和文化事项的联结点。它表征着上古时期整个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节奏。仪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一方面,体现为仪式使生产生活的各方面有秩序地开展;另一方面,仪式还承载着集体意识如生命观、死亡观、伦理观、禁忌观等民族文化的深层心理内涵。

三、中国早期的仪式及其类型

意大利学者维柯《新科学》认为每个民族的诞生和发展中大致经历了互为衔接的三个时代,即神的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4]我国早期先民的认知观念和仪式活动也可从维柯所分的这三个时代进行分析。

所谓神的时代即人类的史前社会。从现存文献记载和考古学成果证明,中国早期的仪式活动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山顶洞人已经有鬼魂崇拜观念和与此相关的丧葬巫术仪式,新石器的仰韶时代已经有社祭的考古遗存,龙山时代已经有祭祖的考古遗存。[5]夏朝之前的颛顼、尧、舜、禹等方国时期,从大量而成套的祭祀仪器的出土可见,此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祭祀礼仪。这些礼仪是原始宗教的产物,是在先民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的支配下进行的。早期先民对这些看不见的力量或以臣服与膜拜的方式进行祭祀,或借助某种神力进行干预、制服以达到目的,于是产生了巫术思维和巫术仪式。

所谓英雄时代即夏商时期。这时候的祭祀仪式是围绕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进行的。夏禹治理水患当为中华民族英雄崇拜观念最早的表现。他死后被奉为社神,人们制礼作乐歌颂其功德,《大夏》乐舞就是为祭祀夏禹而作的。当然,大禹还具有祖灵的性质。商代祖先崇拜观念占据主导,现存甲骨卜辞中有相当数量是商人祭祀鬼神的记录。《礼记·表记》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人所尊之神,除自然神、英雄神以外,还主要是祖先神。甲骨文中“帝”、“上帝”等字样,不是后来抽象意义上的帝,而与“祖”的意义是相同的。《大濩》乐舞就是表彰商汤灭夏之功的祭祀仪式乐舞。

所谓人的时代,即西周及以后的祖神分离和以德配天的祭祀仪式。西周重人事而轻神事。其宗族崇拜观念强调道德教化和政治秩序,倾向于人事和伦理的经营。其祭祀仪式无论祭祖还是祭天,都有意识突出礼仪制度的性质,其《大武》、《大象》乐舞,是这种观念在意识音乐中的体现。

以上勾勒了中国古代早期仪式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下文对中国早期的仪式类型作简要勾勒。

1、巫术仪式

巫术是人类童年时期,对人自身和人以外的自然的认识还处于蒙昧状态时对神秘的异己力量有所感受和体验的时候,自然产生的言辞和行为,并使其固定化的结果。原始时代的人们相信人与自然存在着的某些神秘联系的观念,幻想人可以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影响自然和他人,于是产生了巫术。巫术仪式一般包括巫术行为和与此相关的一整套巫术观念。通常形式是通过一定的仪式表演来利用和操纵某种宗教信仰对象影响人类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满足一定的目的。巫术的仪式表演常常采取象征性的歌舞形式,并使用某种据认为赋有巫术魔力的实物和咒语。中国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氏族社会图腾崇拜的出现,也出现了相关的神话和巫术。中国早期巫术涉及古人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除个体巫术外,还有公共巫术,如禳灾巫术有《山海经》中的驱旱魃巫术,《吕氏春秋》中的汤祷桑林的止旱求雨巫术;顺祝巫术有《吕氏春秋》祈求农业丰收的“葛天氏之乐”;诅咒巫术有《尚书·牧誓》中的克敌巫术等。

2、占卜仪式

占卜仪式起源于原始宗教信仰范畴中的前兆迷信。史前的先民们相信事物发展的趋势与一些特定的事象诸如气候、天象、梦境、卜兆等出现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这样便产生了根据特定事象推知事情结果的占卜仪式。主要有龟卜、筮占、谣占、梦占等仪式。《史记·龟策列传》曰:“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龟。……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礼记·表记》曰:“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无非卜筮之用。”西南各少数民族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古老而原始的占卜仪式。如西藏藏族、云南羌族、四川彝族、贵州苗族、湘西土家族等皆有各种占卜仪式。

3、祭祀仪式

史前社会的祭祀仪式种类繁多,说明祭祀仪式在中国早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祭祀仪式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仪式当属蜡祭、社祭与祖祭。张光直先生认为:“仰韶时期农村里最要紧的仪式是祈丰收,拜土地;在他们仪式用的器皿上画几个象征繁殖力的女子性器的纹样,正说明我们祖先祭祀时的虔诚,并吐露作为这片诚心之原动力的耕作生活之艰苦。[6]这就是后来的蜡祭。所祭之神有八种,又称八蜡,是在十二月时索求四方百物之神而祭之,以求得农业丰收。社祭是对社神的崇拜仪式,源于史前时期对土地的崇拜,后来演变为人格化的土地神灵崇拜。而且,社神具有自然神、农业神与部族神混合的特征。祭祖仪式最早可能在龙山期新石器时代就产生了。在仰韶村(龙山时期)出土的陶祖,很象一尊男性性器模型,据张光直先生推断,这是中国史上拜“祖”的最早实证。他认为:“中国古代的‘祖’字,本来是个性器的图画,亦即祖先牌位的原形。[7]

4、傩仪式

“傩”据说产生于黄帝时,傩祭开始时只限于宫廷,谓“大傩”、“国傩”。逐渐遍及于乡村,谓“乡人傩”。殷商时起就可见此宗教仪式,周代举行最为盛大。传说方相氏可以驱鬼逐疫,最迟在汉代,驱傩已与蜡祭发生联系,在蜡祭前一日,宫廷中要举行大傩。《后汉书·礼仪志》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举行傩祭时,巫师就要装扮成方相氏,身上穿着熊皮,头戴留有四只眼睛的面具,一边开路,一边喊:“傩!”率领十二个戴着面具、装扮成各种野兽的人--戴面具所具有的戏剧性已为人们所公认,后跟一百多个扎红头巾、穿黑衣服、手执拨浪鼓的少年儿童,到宫室、房舍、各处跳跃、呼喊,并合唱祭歌《赶鬼歌》以驱逐“疫鬼”,最后,把鬼赶到河里,把火炬丢进水里,表示鬼全部被河水逐走了——人们歌唱、舞蹈、打斗,场面甚为壮观,也极其富于戏剧性。据《论语·乡党》记载,每逢年三十孔子老家举行傩祭仪式时,孔子就“朝服而立阼阶,观乡人傩”。

5、人生仪式

人生是人的一生从一个阶段过度到另一阶段的重要标志,通过仪式强化人生转折时期的标志,表明先民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对生命的珍爱。有诞生仪式、冠礼、葬礼等。其中,冠礼最重要。冠礼源于氏族社会的“成丁礼”或“入社式”。

以上仅简要罗列了中国早期社会仪式生活的发展演进和最为重要的几类仪式生活。

可见,上述仪式内容已经涉及到早期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体现了先民的生活内容,也反映了先民的思维观念,而这些仪式大多数都要借助乐舞的形式进行。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舞蹈艺术是伴随着早期先民的各种仪式而产生的艺术形式,其直接目的是为先民的仪式活动服务的,也是整套仪式活动的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正如张本楠先生所说:“原始宗教仪式的进行过程就是原始舞蹈的创作和表演过程,原始宗教仪式的发展历史就是原始舞蹈的发展历史。无妨说,原始舞蹈就是宗教仪式。”[8]

参考文献:

[1] 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 纪兰慰:《论民俗舞蹈的仪式》,民族艺术研究1999年版。

[3] 薛艺兵:《仪式音乐的符号特征》,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2期。

[4] 《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5] 张光直:《仰韶文化的巫觋资料》、《中国考古学论文集》,三联书店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