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范例6篇

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范文1

关键词: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6-0038-04

科技进步,高新技术设备的普及使用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涌现,大大改变了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方式,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已跟不上社会、企业的需求。笔者所在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自2003年以来尝试推行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方法,围绕技能训练展开理论教学,使理论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互为补充。经过十来年的不断探索,在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确立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

理实一体化教学,通俗的理解是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其内涵是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为本位的特点的教学方式。[1]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讲授理论知识,用以指导学生实践操作;也可以从生产实践开始,让学生先接受感性认识,再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还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就现场遇到的技术问题从理论上进行辅导,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的教学理念。理实一体化教学并非适用所有的课程,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相关核心课程理论抽象、技术要求高、实践性比较强,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效果会更明显。

(二)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型的构建

针对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企业对毕业生的用人标准及当前社会生源的特点等进行广泛调研并查阅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分析中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国内同类课程的设置特色、行业背景、本专业内涵等,再通过比较研究,进而归纳出本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模式,对理论与实践教学进行全面的有机整合,设计出了数控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型,详见图1。

二、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准备

(一)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所在。几年来,我们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积极推行以下措施精心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数量适中、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1.培育一批在教学教研上有所成就的专业教师,形成教师队伍骨干。(1)组织教师参加技能培训,让实习老教师传、帮、带以弥补其操作技能的不足,并进行考证。(2)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省骨干教师培训、省级以上技能培训、国外各种培训等。(3)部分专业理论教师参与学生的实习指导,了解实习教学的各个环节、手段和特点,进一步加深对专业原理的理解和技能训练对专业理论课程的要求,使专业理论教学更为实在。

2.从企业引进有理论基础又有专业技术经验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让他们把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新技术带入学校,传授给学生,并与教师相互探讨,形成互补,促进教学和实践的结合。

3.安排部分专业理论教师到对口企业进行实习工作,强化实践能力。

多举措的队伍建设,促进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共有15名专任专业教师,其中1名硕士研究生,2名在读,7名市级名师,均具有中高级职称,5名高级技师,5名技师,5名高级工,“双师型”比例为100%。

(二)教学场景建设

为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在数控技术理实一体化场景建设上加大投入,以国内数控技术先进水平为标准,精心打造了3个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数控加工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CAD/CAM技术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数控机床原理与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实践表明,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的教学,受到了学生、教师、用人单位的欢迎。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核心专业课程的整合

确立数控专业职业方向,全面修订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整合课程体系,构建项目课程体系。本专业紧扣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理论研究,并结合具体生产实际,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进行了科学的理实一体化整合。首先将《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理论课)、《数控车加工实训》(实践课)整合为《轴类零件及其数控加工》理实一体化课程;《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理论课)、《数控铣加工中心实训》(实践课)整合为《箱体类零件及其数控加工》理实一体化课程。该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教学方式为理论与实践教学交叉进行,主要讲授数控车、铣、加工中心手工编程与操作的基本知识,数控加工的工艺分析与数值处理。其次将《CAD/CAM技术》(理论课)、《CAD/CAM实训》(实践课)整合为《CAD/CAM技术应用》理实一体化课程,该课程是本专业领域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讲授CAD/CAM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构成,典型CAD/CAM软件的应用,这门课程整合后的最大特点就是紧密联系生产实践开展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原则。再次将《数控原理及系统》(理论课)、《数控机床控制系统与维护》(理论课)、《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整合为《数控机床原理与维护》理实一体化课程。数控机床的原理、结构、维护等相关知识和技能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鉴于中高职生源质量的层次较低以及职业教育的特色,此类课程不适宜在理论基础方面深入,而应依据职业定位和社会需求,让学生学以致用。经过整合的核心专业课程以项目课程为主线,突出技能的培养过程和职业特色,强化了技能训练,将理论教学内容嵌入到各实践教学环节之中,以基本操作训练为基础,适当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工艺性、实践性较强的实训,实现了校企零距离的对接。

(二)新型教学方法的确立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经验总结,我们采用了一种最能体现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自身特色的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首先,教师依据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进程进行科学立项;其次,围绕如何正确完成所设项目展开教学,对其间所包含、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可选择进行重点或全面讲授;最后,对完成该项目所需掌握的实践技能、技巧进行言传身教。如在数控车床实习讲授“复合循环指令的应用(G71、G73、CYCLE95)”的过程中,我们就很好地应用了项目教学法。在讲授完复合循环指令后,先给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让每组学生在数控机房用AutoCAD画出国际象棋的图形,然后得出其中的基点坐标,并编制出适合相应机床的加工程序;然后根据各自的国际象棋形状去刃磨合适角度的加工用车刀,到机床上加工出国际象棋(其中“马”需到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上去进行铣削),并对加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这个课题的训练,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会和掌握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或哪些环节需要改进,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得更好。这种项目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正确使用多种机床加工零件的能力、面对学习压力的承受能力以及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升,从而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较高层次的追求。

(三)科学的考评模式

数控技术理实一体化课程采用了技能与理论考核紧密结合的考核方法:以技能考核为主,要求学生能够完成指定操作技能的具体零件的加工,解答与技能考核相关的理论问题,对考核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能够独立解决或者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从而对学生进行综合专业测评。

对基本知识采用以教师为评价主体,以试题测验为评价形式的评价方案;对基本技能、应用技能采用项目式教学,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来评价课程,以工件、图纸、实验报告等项目成果作为评价形式;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评价(包含实习、实践教学环节)采用以教师、实习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学习者个人等为评价主体的方式,通过专业技能考工、生产实习等形式进行评价,既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更强调学生职业技能把握,体现了学生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考工、就业三者间的紧密相联,实现了“零距离就业”和“无缝对接”。

根据上述考评要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具体课程考评情况见表1。

四、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反思

以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第一线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才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将从以下两方面继续推进数控技术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紧紧把握数控技术的发展前沿,确保专业教学紧跟时代步伐,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

(二)结合数控技术的教学实践和社会人才观的发展,不断增强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内涵,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如理实一体化课程不再专指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还可包括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一体化、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工厂教育的一体化等。这样,随着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才会得到更好的实现,毕业生也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职业角色的转变,获得社会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这也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为学校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在教学改革中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如教师对教学改革的认识不到位;学生数量多,设备配置不能完全满足本专业的教学要求;课程改革还不尽完善,课程设置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校本教材的开发水平有限,跟不上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步伐;考评体系还不够全面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克服、不断完善。“教学有法,教无常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优劣之分,都有一定的适用性。职业教育应不断地分析市场,研究学生,积极探索发展规律,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范文2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195-03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的一种具体方法,它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实验+实训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于一体进行组合教学,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些职业技能课中应用效果非常好。《综合布线系统》是高职电气类专业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一门核心职业技能课程,非常适合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学目标及表现特征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是以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实验、实训等教学内容进行一体化设置;讲授、听课与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设置;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最明显的特征是:

1.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强调学中做、做中学,围绕着各个任务进行探究和解决,情境设置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团结协作,解决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则是学生主动构建意义上的帮助者、促进者。

2.以任务为引领。学生通过完成项目设定的任务来获得实际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培养、强化和提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3.以实操为手段。按照真实的工作环境设置教学情景,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知识与技能更加牢固。

二、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条件

1.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高素质双师型教师是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既要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又要能够指导学生、有效教学;同时还要预先分析学生的状况,做好分组,课堂教学的调控、指导、考核等方面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符合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的教材。理实一体化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材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新教材应以典型的综合布线工程项目为背景,以综合布线系统的七个子系统为单元编写教材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合学中做,做中学。

3.足够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场地。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学设备和教学场地要求较高,场地的大小要满足学生分组的要求,材料、设备、工具满足学生动手操作的要求。

三、课程项目的设置

1.理实一体课程项目的设定方法。理实一体化教学以任务为引领、以项目为载体,项目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是企业真实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实操性。项目的大小、难度适中,成果便于展示和考核。

2.《综合布线系统》理实一体项目设定方案。项目的设计基础是岗位工作任务,项目开发的具体路径为:从岗位工作任务中分析应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核心技术),对应核心职业能力设计典型教学项目。《综合布线系统》设置了10个课程项目,其中包括7个单项技能训练项目和3个综合能力训练项目,31个独立的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单项训练项目是基础,综合能力训练项目包含了综合布线工程的主要工作(施工除外),每个项目、每个任务结束时,学生都有阶段性成果,便于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考核,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一考定成绩的弊端。

四、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设计

理实一体化教学通常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来组织学习,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按照组内互助、组间竞争的原则进行合理分组,小组内部优势互补,小组之间实力较为均衡。教师由过去的“讲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依据任务目标来查阅资料,通过开展自主探究、操作、讨论等活动提出技术路线,解决方案。依据《综合布线系统》课程的特点,教学过程如下表所示。

从上述教学流程可以看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始终处于引导和指导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竞争和激励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在小组之间进行操作比赛,同时,对干得好的学生加以表扬,对干得差一些的学生加以鼓励,还可以将学生的工作成果存档展示,这样既可以收集相关档案材料,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的考核评价

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的考核评价必须采取过程考核与成果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任务完成性评价与工作创新性评价相结合,个体考核与团队考核相结合,书面考核与答辩相结合,这样才能客观、准确、全面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10个训练项目、31个工作任务各有各的特点,因此,要针对各个任务的不同特点,设置不同的考核评价方法,先分别考核,再统一评价。评价内容要从理论知识、技能水平、素质能力三方面进行,特别要重视对学生素质能力方面的评价,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锻炼和提高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对教师自身素质、配套教材、教学场地、教学设备材料等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项目实施过程、学生成绩的考核评定也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在课程标准中明确相应的规定,以便对教师、学生进行相对公正、合理的评价。

在高职教学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但并不是全能的,它也有一定的适用性,如《综合布线系统》课程的各个教学阶段是否都适合,还有哪些课程适合采用,这都还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1]徐国庆.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程宜康,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方水平,等.综合布线实训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4]姜大源.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实践与理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EB/OL].

.

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范文3

论文关键词: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突出能力本位,开发设计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是各高职院校推进深层次工学结合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工程。笔者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的视野,对高职印刷技术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探讨。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主要经历了四个较为明显的阶段:一是“三段式”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主要是借鉴国内本专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模式并进行压缩复制,此时虽然已经明确了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理念,但仍沿用学科本位的形式。二是理论与实践分立的“二元”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在完善理论课程体系的同时,以廓清技能体系为特征,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实践教学学时,尤其是集中实训环节,但课程体系的变革仍停留在简单的课程组合,没有实现能力本位的深层重构,学科本位痕迹依然很重。三是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的典型特征是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设计课程,实施能力本位的课程方案,即在课程设计方法上,从以学科为起点的课程转换为以职业为起点的课程。这次课改可以说真正显示了高职课程从学科本位课程突围的姿态,但由于没能形成成熟的课程开发模式与技术,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流于形式,在能力分析与课程设置上,一些专业课程甚至出现“两张皮”现象。四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以职业工作过程系统化分析为特征,课程设计基于工作过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特点,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方向。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从更高层次上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职业教育课程的能力本位,目前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界的共识。然而,由于急于摆脱知识本位的束缚,对“能力”这一泊来概念的理解不免矫枉过正,很多情况下将“能力”单纯地理解为“岗位能力”,即满足学生当下就业需要的能力,以此作为课程建设的唯一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通过系统化、整体性思维观照,从更高层次上体现了对高职课程能力本位的独特理解。

对知识的重新审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认为,高职课程反对复制知识,但不等于消灭知识、不要知识,而是重构知识。“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对“学科知识系统化”进行“有距离观察”,以解放与扩展传统的知识序列课程的视野,寻求知识关联与分离的路线,确立新的课程内容定位与支点。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通过知识解构与重构,高度融合知识与技能,从知识与技能如何互动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对技术的理性认识不可否认,正是技术的独立性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一个独立的高等教育类型,也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独特品格和形态。但当把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推向极致时,就可能走向“技术主义”,变成“物的技术”,人成为技术的“奴隶”和职业的“工具”。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借助“人的技术”将“物的技术”转换为对社会财富过程的系统把握,以强调技术与技能的不可分性,寻求工作中“物的技术”与“人的技术”的关联。工作过程系统化是过程性技术,即以个体自身经验和策略等形式存在的技术——技能或所谓“人的技术”。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关注技术存在向技术价值的转换,从技术与技能如何转换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对职业发展的人性关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反对复制技能,反对单纯技能训练,强调综合,强调思维训练,以避免单纯通过拷贝工作步骤进行课程设计的弊病,寻求职业工作的变动与应对的策略。一是通过对现实具体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设计,把握具备具体职业特征的工作过程六要素,即工作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进而掌握指导完成工作过程的思维过程的六步骤,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训练,也就是从具体的个性去获取普适的共性。二是通过对完整的思维过程的掌握与迁移,去应对未来变化了的具体工作过程。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通过同一范畴载体的设计,在“重复”中掌握“同”的工作程序,在“类比”中习得“异”的工作特质,从行动与思维如何跃迁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开辟了高职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新途径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在继承和创新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能力本位”的基础上,其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对“职业行动”这一复杂活动进行系统化分析,克服了职业能力系统化分析抽象、虚化的弊端,开辟了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新途径:一是通过对知识与技能、技术与技能、行动与思维等高职课程重要概念的厘清与界定,实现了高职课程知识观、能力观、教学观、质量观等课程观在高职课程理论上的内在统一,并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与程序,具化为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实现高职课程理论与高职课程建设实践的有机结合。二是通过对实际工作过程的分析,确立课程的职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模式,在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将职业行动领域转换为职业学习领域,再进行学习情境的具体化设计,实现课程体系与具体课程的内在统一。三是通过系统化的课程项目、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情境等课程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四是通过仿真或真实工作情境的整体化、体验式设计,解决行动导向教学中学生主体性、评价多元化问题。可以说,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是高职课程改革的一次“颠覆性革命”。

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在印刷技术专业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一)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构建

工作过程系统化作为高职课程设计总的思路与方法,具体到某一门课程,主要应考虑三方面的层次与逻辑:一是根据课程性质选择课程模式,如学习情境课程、项目化课程、任务型课程、案例课程等;二是根据课程内容结构之间的关系确定学习情境(或项目、任务、案例等)之间的组合关系,如并行式、包容式、递进式等;三是根据技能与知识的有效整合方式组织和序化学习情境(或项目、任务、案例等)内容。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印刷技术专业可设计多种多样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下面以印刷技术专业部分主干课程为例,探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模式选择与内容设计。

以任务为载体的印刷工艺类课程印前工艺、平版印刷工艺、包装印刷工艺、印后加工等印刷工艺类课程是印刷技术专业综合性较强的核心课程。该类课程可根据印刷工艺的明确印刷任务、印刷准备、实施印刷、印刷质量检验等实际工作来选择和编排课程内容。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精品课程《平版印刷工艺》,以“精装书印刷” 单个典型任务为载体,采用任务递进方式,并结合国家平版印刷工职业资格标准,将知识解构与重构,实现了技能与知识在工作过程系统化基础上的高度融合。

以项目为载体的印刷综合实训类课程如印前综合实训、印刷机操作综合等实训课程。该类课程可以选择印刷企业实际生产项目,按照项目类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课程内容安排,学生经过具体项目的反复学习训练,即可较全面地掌握图像制作与处理、菲林输出、印版制作、印刷品印刷、印刷品质量检验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以模块组合为主的印刷机结构与调节课程印刷机结构与调节这门课,可以说既是印刷工艺等综合类课程的基础课,其自身又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该课程可以印刷机的典型构造为基础,按照印刷机结构组成序列、难易程度、操作顺序等综合考虑,系统提取学习模块,使学生在学完各模块后整体把握印刷机结构,并能结合印刷工艺等课程的学习,掌握印刷机调节的步骤、方法和技巧。

以问题为中心的印刷故障排除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涉及印刷质量故障和印刷设备故障两个类别。如印刷质量检验与控制,可根据故障性质、类别,以一个或几个故障问题为主线设置学习情境,将课程实施演变为一个连贯的实务操作过程。每个学习情境以解决、处理一个或一类故障为目标,学生完成所有学习情境的学习训练后,获得印刷质量检验与控制的系统化能力。

以案例为载体的印刷业务与管理类课程如印刷成本核算、印刷企业管理等课程。该类课程在开发设计中可根据实际工作类别、工作环节等设置教学单元,以典型案例贯穿单元内容,并且在每个教学单元后安排一定数量的典型案例供学生深入分析和讨论。课程实施建议进行小组或团队教学,将个人能力与团队精神培养相结合。

(二)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应注意“系统化适度”系统化是一个组织构造范畴的概念,本身含有科学化、合理化、优质化、高效化等价值取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目的并不是要想方设法减少专业课程数量,而是在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原则下进行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优化。如果不考虑课程之间的有机关系、技能与知识间的结合方式,把理论和实践的概念过于通俗化,让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包容一切基础理论,如将印刷材料、印刷设备、印刷色彩等全部整合进印刷工艺,就将导致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系统化泛化”,这样的课程设计实际上也是无法进行的。

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范文4

一、医学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学实验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医学院校的大多数实验课程是按照苏联的模式,以专业学科为基础,依托教研室建立起来的,这种实验课程设置模式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为自成体系,相互脱节:不同专业的实验课程自成体系,相互封闭,造成相互脱节,资源浪费;相近专业的实验内容重复开设,造成实验耗材的浪费;相近专业的实验技术人员互不交流,重复配置,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由于没有长远规划,实验教学搞小生产,小作坊,小而全,制约了实验教学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一方面是临床问题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是教学内容老化过时,其结果是造成教学内容设置更不合理。

(二)医学实验课程内容简单重复

长期以来,实验课的目的只是对理论课的验证,这样对实验课的要求很低,只是简单的重复,实验课内容模式单一,缺乏综合性实验,缺乏创新性的实验内容。医学实验课程对科学素质培养重视不够,我国的医学教育在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中对科研引入医学教育国际标准,能力训练有明确要求。但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对科研训练要求较低,课程数量少,学时比例低。

(三)医学实验课程内容相互脱节

由于医学各专业分工细、口径窄,附属于各专业课的实验课程就显得零乱,各自为政,主要问题表现为相互脱节和重复设置。例如,组胚学安排在第二学期,病理学安排在第四学期,使得相互需要支撑的学科脱节。最简单的显微镜使用方法,在生物、组胚、病理、病原和检验等不同专业的实验课中都要重复;动物实验方法在生理、病理生理、药理和外科等不同的专业中也要重复。这样一来既不能使医学实验课自成体系,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与理论课内容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的医学实验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二、临床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基于医学实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体系、实验课程内容和实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一)改革的思路

1.转变教育思想,引入国际标准,深化医学实验课程改革

通过更新教学观念,从教育思想上建立起“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现代教育观,建立起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注重从课程的源头进行总体设计,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2.建立新的比较完善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打破学科界限,探索和实践新的课程设置模式。我们将功能性相近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按器官系统为核心设计实验课程体系,由传统单一的课程体系向多样化模块课程体系转变,改变我国医学实验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的现状。

3.完善和优化新的医学实验课程内容

打破学科界限,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探索和实践新的课程设置模式,将功能性相近的基础医学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按照器官系统为基础设计课程体系,逐步完成基础医学课程综合化,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统一,最终,构建以系统模块为中心的医学实验课程体系。

(二)改革的措施和方法

1.有机整合医学主干学科,交叉融合相关学科,建立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

将实验课程内容从原有理论课体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实验课;将过去分属不同学科、但内容有较强内在联系的课程重新整合形成新的实验课程。把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12门学科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形成具有自主特色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我们将实验动物学、实验技术学和统计学等的部分内容有机的结合到实验设计中,改善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方法,形成具有基础联系临床特色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科课程的融合。

2.以系统器官设置模式为主线,建立医学实验教学体系

在目前医学教育总体模式不变的条件下,实行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课程设置模式,制定和实施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把组织学和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医学遗传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等基础医学各个学科的课程,按照系统和器官为主线的模式,安排与相互衔接,建立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联系临床的实验教学体系。

3.以培养卓越医师为核心,优化实验课程内容结构

以培养卓越医师为核心,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完善医学实验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开展创新实验的基本方法,探索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在课程管理上,进行实验教学项目菜单化、教学内容层次化和选课项目自主化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4.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探索实验教学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的实验设计,通过选题、实验设计、实验实施、统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实验论文的撰写等实践过程,完成科学实验设计,使学生对科学实验设计融会贯通,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同时,建设与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材和教师队伍。

三、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成果

(一)建立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

从2008年3月开始,研究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根据学科性质及条件成熟程度,将实验课程内容从原有理论课体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实验课;将过去分属不同学科、但内容有较强内在联系的课程重新整合形成新的实验课程。2010年3月,初步建立了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具体的成果内容是:(1)把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的理论和实验课程进行重组融合,形成医学形态学和医学形态实验学两门课程。(2)把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的理论和实验课程进行重组融合,形成生理与病理生理学,医学机能实验学两门课程。(3)把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融合,形成生化和分子生物实验学;把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课程融合,形成医学生物实验学。(3)把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的实验课程融合,形成免疫和微生物实验学。因此,新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将实践特征强和实验内容多的理论课携实验课的模式改变为实验课主导的模式,改变传统模式中实验课程对理论课程的依附性质,代之以实验课程自成体系兼容相关理论内容的教学组织模式。

(二)修订培养方案,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根据新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要求,制订了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1)医学形态学,医学形态实验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2)生理与病理生理学,医学机能实验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3)生化和分子生物实验学,医学生物实验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3)免疫和微生物实验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通过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明确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把握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的教学大纲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联系实践,以培养实际动手的能力;通过基础结合临床,以培养临床思维的能力;通过教学结合科研,以培养科学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优化实验课程内容结构

在建立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实验课程内容的结构,实验内容体系包括:(1)实验基础理论教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医学实验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知识。(2)基础性实验教学。教学目的着重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实验报告规范写作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3)综合性实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和应用医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培养学生应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4)设计性实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和应用医学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5)创新探索型实验。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欲望和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能力,接触学科前沿。

(四)建设与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材体系

实验课程教材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载体,是将知识建构和创新能力培养观念贯穿于教学各个环节的重要平台,教材的创新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具体的成果内容是编写了:(1)医学形态实验学;(2)医学机能实验学;(3)生化和分子生物实验学;(4)医学生物实验学。因此,编写与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材体系,在教材编写中继承并发展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核心内容,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建立基础医学多层次立体化的实验教材体系。

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范文5

【关键词】材料化学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一、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从“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总体要求出发,设计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学校材料化学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五大部分内容构成。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教育,体育活动,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基础等。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人文社会类,自然科学和艺术类等知识体系。

专业课程包括:大类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和材料化学专业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材料化学专业方向性选修课程。

实践性课程包括: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材料化学专业实践训练知识体系。

二、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材料化学作为化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其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材料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具有材料的制备、表征、技术开发和生产的基本能力。在构建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时,我们一直强化教学环节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将所有教育环节分为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五个知识体系。其专业课程体系以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基础,把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等作为本专业的入门专业课程。在经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之后,陆续学习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性能学、材料现代分析技术、机械制图等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通过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形成专业特色方向。并通过开设材料科学导论、纳米材料导论等任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了淡化专业界限,我校材料化学专业和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实施按大类培养,统一设置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平台。在2011年修订的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教学计划课内总学时为2633学时,学生毕业应取得总学分为154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与我校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一致;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和综合教育的课程体系与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有区别的开设,更加突显材料化学的特色。

三、构建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材料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在教学计划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我们优化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实验层次,注重基础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二是测量实验层次,注重专业技能训练,设置了课程设计、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等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三是综合实践层次,注重综合素质训练,设置了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践活动等内容,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更新重组实践教学内容。

在2011年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为35学分,占总学分的22.7%。实践教学内容重点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和重组了原四大化学(无机、有机、分析和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与结构,将实践教学内容分层次进行教学,确立了基础实验、测量实验和专业实验三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涵盖了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等教学内容。同时,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方法手段的改革,减少验证性实验,积极创造条件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强化毕业论文实践环节的检查和指导;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安排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材料化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探索和完善将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今后多年的一大工作任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实际,研究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课程体系遵循“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教学计划,在四年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分析理论教学相关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分配理论课程学时数,使课程体系逐渐趋于科学、规范,达到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和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禹筱元,罗颖,董先明.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1).

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范文6

关键词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专业选择;课程体系;核心课程;方向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26-0041-04

“大类招生”是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所采取的人才选拔模式。在这种招生方式下,学校将相近专业合并,按一个专业大类来招生。通过该方式录取的学生在高职阶段第一年统一学习公共(基础)课,大二时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再进行专业分流。实行大类招生以后,一个大类相当于过去的一个“专业”。实际上,每个大类中又包括若干个专业,拓宽了学生的选择范围。实施大类招生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对大类专业进行一系列的教育资源重构与新建,其中课程体系重构是核心。

一、大类招生模式下“核心+方向”适应性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的内涵及特点

所谓“核心+方向”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是指2个必修的大类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职业核心课程模块)和2个可选的方向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任意选修方向课程模块),如图1所示。其中,“核心”模块是保证专业大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职业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方向”模块主要是实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专业个性和专业发展。

(一)“核心+方向”适应性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的内涵

在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经常采取“集群式”课程体系结构,即首先制定大类公共课程模块,然后面向与分流专业相关的特定职业岗位群(集群)的多种职业方向,抽取出该职业岗位(群)需要的共同的知识与技能,作为职业方向的基本部分,设立专业基本课程模块。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职业方向的不同要求,设计出职业方向课程模块,并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应。面向大类招生模式的“核心+方向”适应性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是一种扩展的“集群式”课程体系结构。即按大类专业设置核心模块(发展)和职业方向系列模块(岗位),并根据技术变化和市场对各职业方向人才的需求情况,动态修改、增减部分职业方向系列模块。

(二)“核心+方向”适应性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是核心课程模块考虑到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专业方向课程满足学生即时就业需要。二是该课程体系考虑到就业市场需求,课程设置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瞄准某种职业并落实到具体工作岗位,就业方向在课程体系中清晰体现;课程设置指向岗位需要,即根据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来确定课程内容,使“能力本位”的思想得到体现。三是模块系列化确定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首先对某一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进行分解,将其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设计为大类核心课程模块;再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职业岗位的技能设计为满足就业需要的职业岗位方向课程模块;按照“核心+技能+综合实践”的解构原则,对各方向课程模块进行纵向分解,形成链式结构,或称模块系列化,并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衔接。四是适应性阐明系列化课程体系适应变化的显著特征。适应性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职业方向模块的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变化保持一致,体现出课程设置的适应性;根据人才需求和学生就业率的变化情况,可调整选修相应职业方向模块的学生人数,体现出课程选择的适应性。

二、大类招生模式下“核心+方向”适应性模块系列化课程构建原则

大类招生模式下“核心+方向”适应性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充分整合大类资源,强化核心模块,通过构建核心课程模块,规范大类课程设置,确保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质量。二是职业发展与岗位就业相结合。在形成大类核心课程模块的同时,要根据职业岗位需要形成专业方向系列课程模块,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三是提高专业方向系列课程的内聚性和减小各专业方向系列课程间的耦合性。同一专业方向系列课程内应围绕系列培养目标来确立其既有延展性又有独创性的知识能力结构体系,延展性与独创性的课程知识能力体系可使系列知识能力培养过程迭代并递增,课程间内聚要遵从必要性的迭代与开放性的递增原则,否则可能会导致课程间覆盖严重的现象。四是多专业交叉原则。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时要注重多专业间的相互渗透,扩展方向模块的可选空间,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体系,以此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五是可实施原则。“核心+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立要方便课程教学的实施,适应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要求。

三、大类招生模式下“核心+方向”适应性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面向大类招生“核心+方向”课程体系包含许多独立、具有特定功能且相互间存在耦合关系的课程模块,这些课程模块主要分为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实践技能训练课程模块。其中,每一个模块都由若干个系列课程群组成,每个系列课程群又由若干门相关性质或担负类似功能的单元课程组成。各门课程、系列课程群、课程模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支持与递进关系,这种递进关系将课程模块集成为课程体系的骨架基础。要在对行业岗位深入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高职课程体系、课程模块、系列课程群与主干课程之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整合,以及各课程和教学环节在内容上的分工与衔接,进行模块与模块、系列与系列、核心与方向、必修与选修、理论与实践、知能与素质等多维度上的整合、互动,明确每门课程、每个教学单元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学时比例和学分比例,避免课程内容上的耦合,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使整个课程体系能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形成既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学生职业岗位个性需要,又能充分体现按专业大类招生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大类核心课程模块的重构与优化

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课程内容的选取,特别是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科学性、发展性和系统的逻辑结构。因此,面向大类招生模式的核心模块课程开发并不是将传统的课程内容进行简单相加或删选,而是进行有机整合和全新构造,在保持核心课程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职业素质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基础上,对传统大类公共课程内容进行重构、整合与凝练,及时充实最新的专业基本知识和职业岗位素质要求,优化课程内涵结构。

面向大类招生的核心模块课程主要包括专业核心课程群和职业核心课程群,确保既能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又能使学生在接受课程内容教学中加强专业基本技能训练。

(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构建

以就业岗位为依据确立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培养目标,要求每位专业方向模块课程负责人必须先开展专业(或行业)岗位调研,经认证后定位那些现存或潜在的并有一定发展持续度的职业(技术应用)岗位,依据该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系统架构。在明确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分流专业的职业岗位需要和社会需求变化等因素,科学、有效地对所有传统专业技能课程进行解构和再整合,形成特定功能相近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在进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划分和选择时,要充分考虑理实一体化教学、知识、技能与素质、必修与选修等要素的合理配置,使职业素质培养类课程精而新,大类核心课程模块宽而坚实,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多而灵活,任选类课程广而有度,从而确保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在对岗位进行调研、确立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并经认证后构建专业方向系列课程。其逻辑时序为:岗位调研确立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培养目标构建专业方向模块系列课程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体系。每门专业方向模块系列课程的知识能力体系均包括:基本单元、能力单元、实践单元。专业方向系列课程中的基本单元是系列培养知识能力体系的根基,应最大化地为能力单元服务,基本单元的知识能力体系应综合基本单元目标来构建;能力单元的知识能力系统构建应直接为实现岗位能力需求服务,知识能力体系可以面向能力模块化,采取阶段性的技能训练方式,应为实践单元服务;实践单元是系列课程中知识能力体系的综合应用,单元目标应尽量与系列培养目标接近。

(三)实践技能训练课程模块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面向职业岗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即纵向“三层次”、横向“六模块”。“三层次”为感性认知层次、强化训练层次、创新实践层次;“六模块”为职业基本技能训练模块、课内实验(实训)模块、岗位综合实践模块、专业综合实践模块、综合设计模块、生产实践模块。职业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主要包括:与职业岗位相关的基础技能或素养的教学与训练;课内实验(实训)模块包括各类演示、验证性实验(实训),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手段为主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基本实验的能力;岗位综合实践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某个岗位技术技能的能力;专业综合实践模块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技术(技能)能力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严谨求实工作作风、工程素养等综合素质;综合设计模块包括各类与项目工程相联系的设计,以掌握设计方法和手段为主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基本的创新能力,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生产实践模块包括各类与生产实际相联系的实习,以了解、掌握实际生产过程为主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系统观以及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如认知实习、校外实习等。

四、“核心+方向”适应性模块系列化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建议通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确保“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措施包括:完善以学分制为手段的各项弹性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外引内培”、兼职等多种途径,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的双师队伍,确保“核心+方向”适应性模块化系列化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定期开展人才需求信息调查与预测工作,并及时反馈到培养过程中,以便合理开展专业分流与课程建设;通过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等有效途径,加强实践环节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拓展空间;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证体系,对课程教学环节进行监控。

依据闭环式控制系统观,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包括三个子系统:一是质量管理系统,其负责对课程教学质量实施管理及对系统运行的执行,该系统直接决定质量保障体系的系统功能的发挥。二是质量监控系统,其负责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测定和调查,为课程教学管理的决策提供依据,监控应当遵循教学规律,按照严格评价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达到及时掌握动态,实施有效的指挥。三是信息反馈系统,其具有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功能。

为了确保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能有序、规范地运行,必须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包括:目标管理机制、评价激励机制、信息反馈机制,并且要切实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和科学的管理制度,努力营造一个合理竞争和自我约束的氛围。

参考文献:

[1]鞠芳辉,刘德学,郑筱婷.柔性模块化课程体系设置——浙江万里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3):16-20.

[2]俞国方.采用模块化系统集成法优化课程体系[J].高等理科教育,2005(2):11-14.

[3]曹屯裕,贾让成,林麒.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育,2003(5):17-19.

[4]曾冬梅.课程体系优化的三个层面[J].高等理科教学,2003(2):34-38.

[5]杨凤华,陆建新.按学科大类招生模式下“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J].纺织教育,2007(6):49-51.

[6]陶剑文,丁佩芬.基于适应性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的“2+1”人才培养体系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07(4):23-26.

[7]贾让成.论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J].高等理科教育,2005(6):103-106.

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 Direction” Curriculum System under the Talents Training Model of Large Class Specialties Enrollment

DING Pei-fen,TAO Jian-wen

(Zhejiang Busines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Ningbo Zhejiang 315012,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