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教案范例6篇

跳水教案

跳水教案范文1

关键词:童趣化;启发化;童谣化;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1-0044-02

一、语言童趣化,有效引领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伊始,教师把握住小学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喜欢扮演各种角色,争强好胜心强。因此,教师语言要“添油加醋”,采用童趣化的特点,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注入“剂”。

案例:笔者教授二年级单脚拉踩小足球中,体会单脚连续拉踩足球,准备活动中,师:“比比谁揉的汤圆大?”学生争先恐后地开始比赛,从最初小幅度的揉球变成大幅度的揉球。基本活动中,师:“你的独轮车能开起来吗?开给我看!”生:“我开起来了!”(学生争先恐后向我报告)师:“你开的顺利吗?”生抱怨说:“他总是超车!”师:“独轮车速度要适中,所有的车厢不能拥挤,不能超车,超车会撞车的!比比谁的车厢保持得好!”听到教师的语言引领,学生开始保持好前后的间距,课堂秩序得到了保障。

点评:德国教育家W.A.拉伊指出:“通过游戏进行的教学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典范,因为这种教学合乎自然。”乐于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也是认识世界最重要的途径。案例中教师童趣化的语言,缩小了师生间的距离,在活动中用简单易懂的“不能拥挤、不许超车!比比谁的车厢保持得好”,强化学生遵守游戏规则,在寓教于乐中领会内容。

二、语言启发化,富于感染

沃德曾经说过:“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因此,在尝试让学生去探索知识时,教师需要考虑如何用激励的语言,让学生享受“自己”的体育。

案例:笔者教授单跳双落第一课时,师:“把手中的短绳摆在地上组合成图形,你有多少种不同的跳法?”生:“双脚跳!”“单脚跳!”“单脚后转身双脚跳!”(讨论不断)师:“想象力丰富,老师佩服你们!(同时竖起大拇指)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把组合图案变成‘大饼油条’,‘大饼’双脚跳,‘油条’单脚跳?”生:“敢!”练习一段时间后,师:“连续跳‘大饼油条’,谁想表演给我们看!”(一个个小手高举着,“我来我来”。)

点评:好的提问在教师的讲解和学生能动的思考之间拉起了纽带,它将教师要讲授的内容转化为学生想学习的内容。该案例给了我们很好的阐释,教师用启发性的语言诱惑学生练习“自己的跳跃”,在学生的尝试中渗透双脚跳、单脚跳、向前向后的各种跳法,一方面激发学生跳跃的兴趣,另一方面有效缓解单纯练习单跳双落的枯燥,让孩子找到了跳跃的快乐!通过教师对组合图案的改动,转化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提示性语言启发性强,效果好。

三、语言童谣化,新颖有序

新课标给我们年轻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同样一节内容,如何把握不同的语言特点,上出新颖有序的教学,是体育教师急需提高的一项技能。聆听江苏省名师课堂中胡娟老师二年级前滚翻内容后,终于找到了答案。她将童谣、游戏带入课堂,不厌其烦地提醒学生体会抱头屈膝、团身紧的动作,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练习、体验。

案例:师:“我向大家介绍两个水果,西瓜、苹果!”学生七嘴八舌地寻找同伴是什么水果,课堂有些吵闹。师:“谁的眼睛看老师!”生:“我的眼睛看老师!”学生边回答边安静下来,一双双小眼睛不由自主地注视着老师。教学中,师:“谁的皮球滚得快?”生:“我的皮球滚得快!”师:“双脚用力蹬,肩膀快速倒,皮球滚得快”。师:“谁的皮球滚得圆?”生:“我的皮球滚得圆!”师补充说:“后脑勺压小苹果,小屁股压大西瓜,小皮球滚得圆,你做到了吗?”生:“做到了!”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尝试体验“翻、顶”的乐趣。

点评:案例表明,体育课堂中穿插一定的童谣、古诗,有助于提升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课堂井然有序。胡娟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及对童谣的渴望,运用煽情的语调激励学生去尝试,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一位练习本领高的水果,而非刻意讲解:前滚翻要后脑勺压垫,团身紧。因此,适时的引领学生尝试“后脑勺顶小苹果,小屁股压大西瓜”,引领学生不厌其烦地体验“翻、顶”的乐趣,有效完成了教学目标。

四、语言生活化,高效易懂

新型课堂教学,应该与师生的生活密不可分,体育学科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目前已经成为共识。因此,课堂中教师不断提醒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体育,有助于学生形成动作概念,简单实效的解决教学难点。

案例1:一位教师在教授二年级小足球双替踩球内容,把生活中的剪刀引入课堂,感知交替踩球时,把腿上的剪刀剪下去,右脚拉踩后左脚向前剪过来,体会完整动作。

跳水教案范文2

教学策略一:“帮”

教学策略一是对应“水平一”的学生来说,也是自主学习的第一层次。在这阶段时,体育教师要帮助低年级的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兴趣。“水平一”的学生刚进入校园不久,知识的掌握程度不熟练,技能的储备不多,因此能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较少。但是小学生又思维活跃,很多时候会有一些“奇思妙想”甚至“异想天开”,而他们身上能体现出来的就是那些“奇思妙想”,体育教师应积极挖掘学生的这些奇思妙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养成自我探索、自我创新学习的兴趣。

教学案例:笔者在一年级各种形式的跳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兔子跳、袋鼠跳、青蛙跳,教师通过示范,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三种形式的跳跃。看似本节课的内容已经完成,但是笔者又给学生出了一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同学们还见过什么动物的跳”,课堂安静了下来,突然有一位平时调皮的同学举手说“老师,我会豹子跳”,他的话音刚落,课堂就哄堂大笑,笔者听出来笑声中带着嘲笑,于是没有说话,然后又问他“那你给同学们示范一下豹子跳吧”,于是该同学将豹子跳给大家示范了一遍,笔者又问“你是在哪里看到过豹子跳的?”他的回答让笔者找到了答案“我在电视上看到豹子跳过一条小河在追捕猎物”。这时其他同学好像也安静了下来,从他们的目光中,笔者看到了赞扬。于是笔者便表扬了这位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并趁热打铁,问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形式的跳。结果可想而知,课堂变得更加的活泼生动,学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各种动物的跳跃都出现在课堂中了。

在这一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是主体能动性低,但这也是学生发展的必经之路,教师此时应充分挖掘这个阶段学生的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案例中,学生的“豹子跳”在我们平常人眼里其实就是一N异想天开,但正是这种异想天开才是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源泉,因此体育教师应帮助、鼓励、激发低年级的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教学策略二:“扶”

教学策略二对应“水平二”的学生,“水平二”的学生经过“水平一”时期的学习,知识与技能都有一定的储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有所增强,但是自主学习的效果有所欠缺,很多时候还依赖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在此阶段应及时“搀扶”,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提高。

教学案例:在投篮教学过程中,笔者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投篮,通过学生的自主练习,笔者发现学生的投篮姿势大致有三种,双手胸前投篮、双手头上投篮、双手胯下投篮,此时笔者通过讲解三种投篮姿势的利与弊,并示范正确的双手胸前投篮姿势,经过笔者的扶助和修正,学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和自我修正,投篮教学的目标圆满完成。

在此阶段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是有效性低,体育教师可以适时的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但是由于三、四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易冲动和情绪化,体育教师应及时扶助,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主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稳定性。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认知、改正。

教学策略三:“放”

教学策略三是对应“水平三”的学生,对于“水平三”的学生要有的放矢,高年级学生的心智、情感、技能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教师应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予学生多给学生质疑、讨论的时间,鼓励学生以合作的形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案例:在一节50米跑的考核课中,笔者将学生分为测试组和裁判组,测试组就是需要进行50米跑测试的同学,而裁判组是发令员、记录员和终点裁判员。在课前笔者布置作业,每一位学生学习发令、记录和计时的工作。在课中,笔者随机选择了六名学生为裁判组,测试的工作完全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完成,另外,笔者欣喜的是该班的50米跑的成绩比同年级的另一个班级要好。学生通过对裁判工作的学习更进一步加深了对50米跑的认知。因为通过笔者布置的作业,学生在课后通过询问老师以及互相学习,认真的学习裁判工作,如起跑的发令是“各就位,预备――跑”,在测试的那一天,站在起跑线上的每一位学生心中都有这个口令,注意力更加集中,而相比另外一个班级很多同学都出现起跑反应慢的情况;在学习计时工作时,学生在测试的时候时间观念更强了,当知道在学生冲过终点的那一刹那停表,这就要求学生应以最快的速度冲过终点,而不是在终点的时候就已经减速了,这与另一个班级也形成了对比。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一方面教师要有的放矢,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把体验权放给学生,体育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有特点的教学环境下获取知识、提高技能;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脱离体育教师,任由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怎么学就怎么学”,教学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跳水教案范文3

关键词:立定跳远;发展规律;教学设计

一、高中生立定跳远动作发展规律分析

(一)准备阶段动作发展规律

立定跳远的准备阶段也称为预摆阶段,即两腿自然直立,上体前倾,两臂由下向前再向上慢慢摆动2~3次,之后迅速举过头顶,深吸一口气并憋住,踮脚抬高重心。在准备阶段,核心关键是上肢配合下肢蹬伸协调摆动,上肢的预摆对提高立定跳远成绩具有显著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教师在示范之后,学生能初步掌握上肢摆动的技巧,但处于被动模仿的状态,对动作之间的相互联系不理解,容易出现上肢摆动与下肢蹬伸协调性不够的问题。在通过逐步的练习之后,上肢摆动与下肢蹬伸协调性提高的同时,则容易出现上肢摆动幅度不够大,下肢蹬伸速度不够快的问题。

(二)起跳阶段动作发展规律

在起跳阶段,学生迅速下蹲成半蹲状,双臂摆至臀后,然后两臂从后向前上方做有力摆动,两脚用力蹬地,向前上方跳起。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高中生在立定跳远起跳阶段的动作发展规律为首先双脚依次起跳,髋膝踝关节成一条直线,再到双脚同时起跳,膝关节弯曲。在上肢动作方面,一般为先存在耸肩、两臂外展不过头的问题,再到两臂外展过头,到直臂侧摆成屈臂外展不过头,到最后直臂前摆成屈臂外展不过头。因此,从以上立定跳远动作发展规律来看,立定跳远的起跳阶段重在平衡性的把握和上肢的快速摆动及下肢的充分蹬伸。

(三)腾空阶段动作发展规律

在腾空阶段,身体向前倾,两侧髋关节和膝关节迅速蹬伸,两臂前摆,双腿用力蹬离地面。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高中生立定跳远腾空上肢出现了四种状态,从低到高四个层次依次为上肢没有动、上肢展开在身体两侧、上肢在身体后、上肢在身体前方;下肢出现的四种状态从低到高三个层次为大腿上抬小于45°、大腿上抬大于45°、大腿上抬接近90°。该阶段,下肢充分的爆发力和身体的平衡性是影响腾空动作和腾空高度的关键因素。

(四)落地阶段动作发展规律

立定跳远落地阶段的身体基本动作为两腿屈膝高抬,上体前倾,在脚触沙坑前,两腿尽量向前伸直。在高中生立定跳远落地阶段动作发展规律中,双脚落地次序一般为先出现双脚依次落地的状况,再出现双脚同时落地;在小腿前伸方面,先容易出现小腿前伸不明显,后逐渐发展为小腿前伸;在上肢位置发展方面,先出现上肢在身体重心后,接着发展为上肢在身体侧,最后发展为上肢在身体重心前。在落地重心移动中发展规律为,先出现落地后重心不稳定、身体后倒或前移,经过训练发展为落地后身体重心稳定。

二、高中立定跳远教学设计探索

高中生立定跳远动作发展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下肢动作较上肢动作发展快,原地动作控制能力较空中动作发展较快,协调性和平衡性以及下肢爆发力是立定跳远成绩的关键。高中立定跳远教学中,要结合立定跳远的动作发展规律,合理设计教学方案、选取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上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规律性原则,要遵循立定跳远动作发展规律,依据规律制定教学方案。第二,针对性原则根据动作发展规律,安排好教学的顺序以及重难点。第三,发展性原则,既不过度超出学生现有的立定跳远运动发展水平,又提供适当的关键发展区,给予学生一定的发展空间。高中生立定跳远教学模式设计为:根据学生立定跳远运动能力分为两个运动水平。两个运动水平的学生均对立定跳远整体动作进行连贯教学的基础上,水平一以上肢动作教学为主,主要包括摆动、屈伸、绕环,对这些动作的用力顺序、动作轨迹、动作速度以及动作力量等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水平二以立定跳远腾空环节的上下肢的平衡、控制能力锻炼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水平一、二两个层次的学生可以双向流动。

参考文献:

[1]巩怀增.提高中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方法[J].田径,2019(11):35-36.

跳水教案范文4

为了更好地加强循环水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因水系统发生故障而影响公司的正常冶炼生产,特制定本车间循环水系统的应急事故预案。

一、发生原因及现象

1.因水泵本身原因(叶轮烂、轴断)

2.电气原因,电动机烧毁

3.进水口堵塞。

4.水位低

5.严重漏水情况

二、事故危害

1.会给电炉设备造成短时间内烧坏,造成电炉铜瓦、水冷电缆的於堵。

2.会造成其他水冷设备的裂纹漏水,不能工作。

3.造成停炉事故。

三、预防措施

1.加强操作工的学习教育,增强工作责任感。

2.加强车间管理力度,严格制止窜岗、脱岗、睡觉的现象。

3.加强操作工的业务技能培训,保证及时地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4.加强操作工的爱岗敬业教育,加强自觉巡回检查的力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应急预案

1.如果东水池溢水,应先检查管道泵是否有跳闸,如有跳闸应及时打开备用泵,并注意观察西水池水位情况。

2.如果西水池溢水,应先检查循环泵是否有跳闸,如有跳闸及时打开备用管道泵。

3.如果西水池缺水,应先检查管道泵是否有跳闸,如有及时打开备用管道泵。

4.如果冶炼车间缺水,应先检查循环泵是否有跳闸,如有应及时打开备用循环泵,如果循环泵工作正常,就应检查西水池是否缺水。

5.如果冶炼车间有气化现象,表明循环水温度高,应检查冷却塔工作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及时处理。如果冷却冷却塔工作正常,应加开备用循环泵,增大循环量。

跳水教案范文5

关键词:娘母 民俗 祭祀

一、相关背景

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现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曾以“骆越”、“里”、“蛮”、“俚”、“僚”等名称泛称,“黎”族这一称呼始于唐,到宋代固定下来,并一直沿用至今。黎族人民能歌善舞,其舞蹈形式多种多样,并且带有独特的民族地域风情。

跳娘舞俗称“打碗舞”,属于女子舞蹈,现流传于海南陵水、保亭、三亚一带的黎寨里。关于跳娘舞,文献资料是这样描述的:“一称‘打碗舞’。当地村民染重恙,辄请‘娘母’作法医治。届时。案陈酒肴,‘娘母’一手持碗,一手以筷击之,示意‘叫魂’。有时携少女七、八人列队将碗置头顶,右手执筷自击,并随节奏作舞。口中喃喃伴歌。”①

二、跳娘舞活动概况

(一)跳娘舞活动的时间及地点

跳娘舞活动时间通常不是固定的,一般情况是在黎族村寨中,村民家中有人身染重病(这里主要指孩子),其家人就请“娘母”来跳,地点就选在祈求人的家里,这是黎族民间的一种鬼神信仰活动,通过跳此舞来达到驱鬼祛病祈求的目的。

(二)跳娘舞的参与人员

跳娘舞的表演形式并非单一的固定形式,或两人或七八人。其核心人员即“娘母”(领舞者)。“娘母”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巫师(女性),由黎族妇女担任,被认为是人与鬼的联系中介,多带有职业性质,并且世代相传。表演跳娘舞的过程中,“娘母”需要有助手(伴舞者),一人到七八人不等,助手同样必须是女性,一般助手都是该“娘母”的徒弟。

(三)跳娘舞的活动过程

跳娘舞整个活动大致包括前期准备、请神仪式、跳舞迎神、祭神四个部分构成,以下是对各个部分具体事宜的描述。

1.前期准备:由患者在家里设置香案或祭坛,准备祭品。

2.请神仪式:开始请神,“娘母”用方言念动咒语,告之各位神灵,请各位神灵前来助其除妖驱邪。

3.跳舞迎神:在摆好的香案或者祭坛前,“娘母”一手拿着碗,另一只手拿着筷子敲打碗沿或将碗顶在头上,一手拿着筷子敲击,在锣鼓的伴奏下,随着锣鼓的节奏起舞。“娘母”口中念念有词,似语似歌,面对着香案或祭坛,时进时退不停地来回作舞――寓意“叫魂”。接下来,“娘母”沿着香案或祭坛的四周,也就是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边念动咒语边作舞,目的是显示其虔诚之心,祈求神灵降临,为患者除病去灾;然后再由“娘母”向神灵借力,施展巫术,驱除鬼怪除去病痛,过程口中仍然念动咒语,使患者得到祖宗及神灵的庇佑,能够平安健康。整个跳舞迎神的过程完全由“娘母”掌控,“娘母”会在这个过程中将其助手带入,一人到六七人不等,“娘母”做什么动作,助手立刻与之配合,相当默契。

4.祭神:将准备好的祭品一一摆放到祭品桌上,由“娘母”念咒语宴请各位神灵开怀享用。

(四)跳娘舞动作特点

跳娘舞舞蹈动作节奏较慢,舞步较为简单,有平步、垫步、跳步等,其舞蹈动作的主要特点集中在腰部和胯部上,在缓慢的节奏下,上半身保持平稳的状态,腰部和胯部跟随步伐左右自然地摆动,也就是常说的“顺拐”或“顺边”,可进可退,动作轻盈柔美,独具特色。

三、跳娘舞的传承现状

传统的黎族民间舞蹈中,大多带有浓重的宗教祭祀彩色,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构成了黎族。从古至今,舞蹈都是宗教祭祀仪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关祭祀仪式中的舞蹈形式也多种多样,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将此类舞蹈都归类于宗教祭祀舞蹈。跳娘舞是黎族古老的民间舞蹈之一,它在祭祀祖先的同时为自己祈求平安生活,是黎族民间的一种祭祀礼仪性舞蹈,它以黎族人民的民间信仰为支撑,继承和保留了黎族的本土文化,是黎族人民传统的、土生土长的原生态舞蹈。

跳娘舞之所以在今日依旧活跃在黎族人民的生活中,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跳娘舞承载着黎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凝聚着黎族地区的艺术精华,且跳娘舞被黎族民众们认可并长期流传在黎族村寨之中。另一方面,跳娘舞也不单单以娱神为主要目的,还能满足黎族民众们自娱、健身等其他多种需求。传统的跳娘舞在时代的变迁中必然会发生变化,期望本人能够记录下这种传统的原生态的跳娘舞,从舞蹈角度来解读黎族人民的精神气质、生活方式、生存状态乃至。

基金项目:

本文系海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课题名称:黎族“跳娘”舞调查研究,编号:002030307010。

参考文献:

[1]马薇.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选介(续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王克芬.中国舞蹈大辞典[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3]高泽强.黎族舞蹈文化类型概说[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0,(02).

[4]文平.海南黎族舞蹈变迁论要[J].琼州学院学报,2010,(03).

跳水教案范文6

在2012年较为系统地讨论体育教学技能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各项教学技能的案例呈现、教学技能水平判断与理论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技能提升与发展建议。基于以上思路,2013年下半年各期的讨论主题是:

第7期:口令与队伍调动案例、技能水平研判与技能发展建议

第8期:运动技术教法实施案例、技能水平研判与技能发展建议

第9期:保护与帮助案例、技能水平研判与技能发展建议

第10期: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案例、技能水平研判与技能发展建议

第11期:课堂师生沟通案例、技能水平研判与技能发展建议

第12期:课后反思与评课案例、技能水平研判与技能发展建议

“实案选登”专栏选题

第7期:

小学:水平一:各种方式的滚动;水平二:仰卧推起成桥。水平三:跪跳起。

初中:1.肩肘倒立组合技能;2.远撑前滚翻、鱼跃前滚翻。

高中:单肩后滚翻成单膝跪撑(女)、直腿后滚翻(男)。

回音壁:对以往刊登的设计进行教学实践后的反思,剖析问题,提出建议。

第8期:

小学:篮球运球游戏。

初中: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高中:篮球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传切配合、突分配合。

回音壁:对以往刊登的设计进行教学实践后的反思,剖析问题,提出建议。

第9期:

小学:篮球运球、投篮。

初中:篮球单手肩上投篮。

高中:篮球进攻战术基础配合:掩护配合、策应配合。

回音壁:对以往刊登的设计进行教学实践后的反思,剖析问题,提出建议。

第10期:

小学:水平一:各种攀爬;水平二:跳人马、跳上成跪撑,辅助跳游戏;水平三:支撑跳跃。

初中:分腿腾越(山羊)、屈腿腾越。

高中:分腿腾越(横箱)。

回音壁:对以往刊登的设计进行教学实践后的反思,剖析问题,提出建议。

第11期:

小学:耐久跑游戏。

中学:耐久跑。

回音壁:对以往刊登的设计进行教学实践后的反思,剖析问题,提出建议。

第12期:

不限主题,各类常态课经典教学设计,片段反思。

回音壁:对以往刊登的设计进行教学实践后的反思,剖析问题,提出建议。

“教研园地”专栏选题

“教研园地”栏目下半年的选题思路旨在将平时教学研究中实际做的、说的、感受到的和有成效的活动方案、方法、方式、过程、效果撰写成文,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7期:教研活动的得、失、补

在上学年教研活动中得到了什么(经验与成果)、缺失了什么(问题与不足)、补救了什么(完善与提升)。

第8期:教研员、教研组长(组)的教研操作理念与方法

如何制订区域性教研活动方案、教研活动方案的落实要素及注意事项、例谈教研活动内容与形式的有效性。

第9期:新学期教研活动计划的制定

教研活动计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优秀教研活动计划个例呈现。

第10期:教研活动计划的实施

有效实施教研活动计划的人文因素、教研活动实施的过程性干预、教研活动计划实施中的资料积累。

第11期:体育教师与教研活动

体育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价值、例谈体育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例谈教研能力的积少成多、用心教研才会教研有新。

第12期:教研经典回眸

我的教研之道、我的教研楷模、教研助我提升、一次难忘的教研活动。

《场地器材》专栏选题

一、点子超市

第7期:拔河绳的开发与利用

第8期:体操棒的开发与利用

第9期:毽子的开发与利用

第10期:羽毛球筒的开发与利用

第11期:跳绳的开发与利用

第12期:铅球的开发与利用

二、自制天地

制作简易器材,改善教学条件。每人都有自己的小灵感、小创造,请用您的睿智之脑和灵巧之手,快带着自己的小器材、小教具来展示吧。

三、博采众长

说说自己在教学中场地器材的利用、布置方法之心得,及其相关的教学技巧和教育策略。另外,还可以说说场地器材的使用、管理与维护。

“游戏百花园”专栏选题

一、一事一议

专门就大家关注的游戏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争鸣,投稿要求观点鲜明,开门见山,字数控制在600以内。

二、游戏实例与点评

围绕每期“一事一议”中的热点问题,通过特约组稿的方式,刊登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实践中创编或改编确有良效的游戏,通过点评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推广,投稿要求简洁明了,每则游戏控制在300字左右,应附现场照片或插图。

第7期:师生亲子游戏

邀请各科老师、家长一起做游戏,健身、融洽感情,也是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工作,怎样的师生亲子游戏符合需求?提供范例和经验。

第8期:水上游戏

盛夏来临,去游泳健身是首选,如何让学生熟悉水性,掌握游泳的基本技巧,通过有趣的游戏来教学,最受欢迎。

第9期:体育课组织教法中常用游戏

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破冰热身、激励和引导,还需要集中注意力,调节情绪,迁移技能等,这都可以运用游戏来解决问题的,交流一下这方面的新游戏,太有必要了。

第10期:高中生游戏

游戏并不是小孩子的专利,高中生同样喜欢,在体育课上多用些游戏,能有效促进质量的提升。

第11期:简易体育器材的系列游戏

简单的绳、布、棒、包、盘、球、垫等常用小器材,在聪明老师的创造下如同魔术,能变化出千变万化的一系列游戏,层出不穷。

第12期:冰雪游戏

我国北方的冬季漫长,约占三分之二,体育课只能在冰天雪地上进行,于是,好玩有趣的冰雪游戏成了主角,太需要交流和创新了。

三、游戏小贴士

以简短明快,有血有肉的风格,介绍游戏教学与创编的真知灼见,投稿字数200字。

上一篇浮力教案

下一篇绝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