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中学初中部范例6篇

西乡中学初中部

西乡中学初中部范文1

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到2006年重新修订,我国义务教育从基本普及向全面普及发展,并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运行。

(一)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增幅农村高于城市,城乡生均经费差距进一步缩小

1.城乡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差距缩小1997—2005年,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全国普通小学由333•81元增加到1327•24元,农村普通小学由275•06元增加到1204•24元。1999-2005年,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全国普通初中由639•63元增加到1498•25元,农村普通初中由508•58元增加到1314•64元。(见表1)根据表1计算,1997—2005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年度增幅分别为10•34%、11•08%、11•86%、18•52%、31•27%、26•01%、14•56%、21•21%、17•55%;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年度增幅分别10•58%、11•11%、13•13%、19•43%、33•41%、28•57%、14•35%、25•15%、18•85%。除2003年外,农村小学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差距有所缩小。同样,根据表1计算,1999-2005年,全国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年度增幅分别为4•75%、6•28%、20•18%、17•56%、9•53%、18•45%、20•24%;农村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年度增幅分别为6•34%、4•91%、22•99%、21•28%、9•54%、23•16%、22•44%。除了2000年外,农村普通初中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差距有所缩小。

2.城乡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差距缩小1997-2005年,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全国普通小学由33•97元增加到166•52元,农村普通小学由22•07元增加到142•25元。2001-2005年,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全国普通初中由83•44元增加到232•88元,农村普通初中由44•95元增加到192•75元。1997—2005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年度增长分别为19•36%、1•12%、3•99%、4•09%、21•52%、33•27%、38•66%、39•55%、42•92%;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年度增长分别22•75%、4•30%、4•30%、0•42%、16•63%、51•96%、42•55%、56•18%、49•53%。除了2000、2001两个年度农村增幅小于全国平均增幅外,其他各年度农村增幅都大于全国,城乡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差距总体上呈缩小趋势。同样,根据表2计算,2001-2005年,全国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年度增长分别为12•58%、24•95%、22•17%、29•25%、41•53%;农村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年度增长分别为16•24%、48•12%、27•68%、47•65%、53•56%。农村普通初中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差距有所缩小。

(二)区域、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学历合格率差距逐渐缩小

1.区域义务教育教师学历合格率差距缩小根据《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状况》和《2004-2010年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数据计算,从2002年到2004年,西部地区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由3个百分点缩小到2个百分点;中部与东部地区缩小到1个百分点左右。同期,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的城乡间、地区间差距也呈缩小态势。

2.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学历合格率差距缩小根据《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状况》和《2004—2010年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数据计算,从2002年到2004年,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城乡差距从2•2个百分点缩小为1•5个百分点。2004年,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城镇和农村分别达到95•98%和91•31%,与2002年相比,城镇和农村分别提高2•57个和4•69个百分点,农村增幅大于城镇,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三)全国小学女童接受义务教育整体上稳中有升,性别差异进一步缩小

1.全国小学女童毛入学率稳中有升1991年,全国小学女童毛入学率为96•96%,到2005年,上升为99•14%,增长了2•18个百分点,除1993年比较低外,整体趋势是稳中有升。

2.全国小学女童五年就学巩固率逐年递增1994年,全国小学女童五年就学巩固率为80•59%,2001年上升到95•05%,增加了14•46个百分点。

(四)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完成率增幅高于东部地区

1994年,东、中部义务教育完成率平均值相差13•79个百分点,东、西部相差28•38个百分点,中、西部相差14•59个百分点。2003年,东、中部义务教育完成率平均值相差8•83个百分点,东、西部相差22•33个百分点,中、西部相差13•5个百分点。从区域增幅看,2003年与1994年相比,东、中部差距从13•79个百分点减少到8•83个百分点,减少了4•96个百分点;东、西部差距从28•38个百分点减少到22•33个百分点,减少了6•05个百分点;中、西部差距从14•59个百分点减少到13•5个百分点,减少了1•09个百分点。这表明东、中、西部之间义务教育完成情况的差距逐渐缩小。从1994年到2003年的增幅来看,东部增长了20•63个百分点,中部增长了25•59个百分点,西部增长了26•68个百分点。中部增幅大于东部,西部增幅又大于中部,区域之间差距进一步缩小。根据《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2005年又上台阶,当年小学和初中普及率分别达到99%、95%,在世界九个人口大国中走在前列。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从历时、相对的角度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从共时、绝对的角度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然不尽如人意,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一)城乡和区域间基本办学条件存在差距

1.城乡和区域间生均拨款差距依然存在

(1)城乡间经费差距依然存在。根据《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4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1129•11元,其中城镇1244•00元,农村1013•80元,农村比城镇少230•20元,是城镇的81•49%。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116•51元,其中,城镇137元,农村95•13元,农村比城镇少41•87元,是城镇的69•43%。2004年全国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1246•07元,其中城镇1418元,农村1073•68元,农村比城镇少344•32元,是城镇的75•71%。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164•55元,其中,城镇203元,农村125•52元,农村比城镇少77•48元,是城镇的61•83%。(2)区域间经费差距明显。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5》数据计算,2004年预算内事业费,东部小学平均2262元,中部小学平均1049元,西部小学平均1141元,东部比中部、西部分别高出1213元和1121元,中部是东部的46•37%,西部是东部的50•44%;东部初中平均2418元,中部初中平均1031元,西部初中平均1249元,东部比中部、西部分别高出1387元和1169元,中部是东部的42•63%,西部是东部的48•34%。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东部和中、西部在预算内事业费上的差距都是很明显的。需要指出的是,在中、西部间存在着“中部塌陷”现象,中部小学和初中的预算内事业费都比西部要少。就2004年预算内公用经费来说,东部小学平均372•79元,中部小学平均92元,西部小学平均119元,东部比中部、西部分别高出280•79元和253•79元,中部是东部的24•67%,西部是东部的31•92%;东部初中平均492•42元,中部初中平均94元,西部初中平均160元,东部比中部、西部分别高出398•42元和332•42元,中部是东部的19•08%,西部是东部的32•49%。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差距比预算内事业费的差距更加明显,中、西部只有东部的1/3及以下。同样要指出的是,在预算内公用经费上依然存在“中部塌陷”现象。省内经费差距也很明显。2004年,东部的江苏和广东,中部的河北和河南,西部的山西和广西有相当一部分县(市、区)中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不足本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县际差距较大。上述省除广东和广西外,均有10个以上县(市、区)的中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甚至为零。①

2.城乡和区域间教学仪器设备差距依然较大

农村和中、西部生均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水平依然较低。根据《国家督导报告2005(摘要)》数据计算,2004年,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乡之比为2•9∶1;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乡之比为1•4∶1。小学生均仪器设备值东部为382元、中部为266元、西部为213元,东、西部之比为1•8∶1,东、中部之比为1•4:1。初中生均仪器设备值东部为474元、中部为289元、西部为242元,东、西部之比为2•0∶1,东、中部之比为1•6∶1。3.教育信息化水平城乡间存在较大差距(1)城乡生机比差距较大。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4)》可计算出,2003年,农村小学生机比为45∶1,城市小学生机比为17∶1;农村初中生机比为30∶1,城市初中生机比17∶1。(2)城乡学校电子图书拥有数和校园网建设差距显著。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4)》可计算出,2003年,每所城市小学拥有电子图书光盘399张,每所农村小学只有20张,前者是后者的近20倍。每所城市初中拥有电子图书461片,每所农村初中只有82张,前者是后者的5•6倍。就校园网建设情况看,32•16%的城市小学有校园网,农村小学只有2•93%有校园网;42•93%的城市初中有校园网,农村初中只有13•1%有校园网。由此可见,城乡义务教育的“数字鸿沟”已经形成。

(二)城乡和区域间师资在数量、质量、稳定性方面差距很大

1.城乡教师资源的分布不均衡

2002年,全国小学平均生师比为21•04∶1,其中城市小学生师比为18•74∶1,农村小学生师比为21•88∶1;全国初中平均生师比为19•29∶1,其中城市初中生师比为16•67∶1,农村初中生师比为20•16∶1。②从农村义务教育的学校分布和学科分布角度看,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更是缺编严重。就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分布来看,其特点是教学点多,而且分散。即便一校一人,小学21•88∶1的生师比和初中20•16∶1的生师比也是远远不够的。从学科分布看,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的整体情况比城市严重,各科均缺编的学校几乎占1/3以上,其中,专职音、体、美教师和计算机、英语等学科专任教师,各地普遍较缺。③

2.城乡和区域间优质教师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1)义务教育学校中级及以上专业职务教师比例,城乡间、地区间差距较大。根据《国家督导报告2005(摘要)》计算,2004年,农村小学高级教师和农村初中中学一级及以上专业职务教师的比例分别比城市低8•9和14•5个百分点;小学高级教师的比例、初中中学一级及以上专业职务教师的比例,东、西部都相差12个百分点。

(2)东、中、西部之间高学历教师比例总体上递减。所谓高学历教师,是指高于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的教师,具体来说,小学高学历教师就是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初中高学历教师就是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为了更加支持这一判断,随机选取东、中、西部若干省(市、区)2001年、2004年的数据进行比较。2001年,小学高学历教师从北京的52•87%递减到贵州的12•19%,只有中部的吉林例外(这可能与东北师范大学位于该省有关);初中高学历教师从东部上海的55•73%递减到西部贵州的14•78%。2004年,小学阶段东部北京高学历教师增加了25•58个百分点,而贵州只增加了19•65个百分点。初中阶段,东部上海高学历教师增加了21•24个百分点,贵州只增加了2•59个百分点,虽然比例都在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整体上仍然呈现出东、中、西部递减的趋势。

3.农村教师工作稳定性较差

从流动意愿看,农村教师比城镇教师更强,有10•49%的县城教师、17•56%的乡镇教师和22•92%的农村教师表示“打算调到其他学校”;另有20•87%的县城教师、22•68%的乡镇教师和19•44%的农村教师表示“打算从事与教师无关的工作”。这就是说,高达42•36%的农村教师打算调动工作,乡镇也有40•24%的教师要调离本校,其比例远远高于省城的15•85%和地市的16•57%。④

(三)农村义务教育辍学率高

根据教育部《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全国小学辍学率为0•59%,而农村小学辍学率则达2•4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15倍。其中,四川、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农村小学辍学率超过4%。全国初中辍学率为2•49%,而农村初中辍学率农村则达3•91%,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7倍。其中内蒙古、广西、海南、四川、贵州、甘肃和宁夏等农村初中辍学率超过了5%。(四)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面临挑战自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义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借读”、“择校”、“经费保障”,等等。而这些都是原有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所无法涵盖和应对的。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挑战属地化管理

《义务教育法》第八条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义务教育实施细则》第五条进一步明确:“实施义务教育,城市以市或者市辖区为单位组织进行;农村以县为单位组织进行,并落实到乡(镇)。”这意味着我国义务教育属地化管理体制的形成。在属地化管理体制下,各地义务教育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也出现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挑战着属地化管理制度。

2.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挑战静态管理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其子女就学的问题也就越来越突出。《义务教育法》颁布时没有考虑人口流动因素。《义务教育实施细则》第十四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到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经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按照居住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申请借读。”这意味着义务教育还是一种静态管理。这样,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与静态管理之间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成为政府和人民群众都关心的热点问题正好折射了这种矛盾。

3.城市择校挑战刚性管理

《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但与此同时,城市择校成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突出的问题。“就近入学”的法律规定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三、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析

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若从实际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对独立的因素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质量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理,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能够提供的义务教育机会不足,难以满足全体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在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时,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用仅占世界1•5%的公共教育经费,对约占世界20%的教育对象实施教育。加之长期以来,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足4%,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政府义务教育供给能力。二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受制于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水平。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实行“人民办”的发展策略。这样一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其义务教育发展及公平问题就参差不齐。加上中央政府没有相应的调节机制,义务教育不均衡的发展处于一种放任状态。

(二)城乡二元分治结构

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差距明显,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固然是造成这一差距,导致义务教育不公平的原因之一,但城乡二元分治结构是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城乡二元分治结构导致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机理,一是户籍制度导致不同人群享受不同的教育机会。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分治结构,导致城乡之间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师资等资源存在巨大差异且相互隔绝,不能共享,并由此强化了城乡之间义务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二是城乡义务教育政策差异导致不公平。在教育政策上,形成了城市优先、重点优先的价值取向,使得原本比较紧张的教育资源集中于城市和城市里的重点学校,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之间的分化。三是文化资本积累的差异导致不平等。城乡儿童生活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农村与城市间的经济文化差距使得农村儿童的文化资本积累受到限制,城乡二元分治结构使这种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合法化。在统一的学业评价标准下,由于城市儿童具有较农村儿童更为丰厚的文化资本积累,农村儿童要在义务教育阶段获得学业的成功要比城市的同等智力水平的儿童困难得多。

(三)分级管理体制

分级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政府的其他权力下放而对基础教育管理权实施的下移。分级管理的基本精神是由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和筹措义务教育所需经费,从而使中央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的筹措与分配中承担相对较低的份额,县、乡两级政府成为实施义务教育的主体,承担着90%以上的费用。1993年以前实施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其中的“地方”主要是县、乡两级;1994年以后调整为“以县为主的分级管理”。从明确责任,调动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角度看,分级管理体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为基础教育带来了活力,加快了义务教育的普及速度。但同时,它也拉大了不同地区间教育发展的差距。分级管理体制导致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机理,一是责任不明确、不合理造成不公平。由于“地方负责”的各级政府具体责任没有明确划分,或难以明确划分,客观上导致层层下放义务教育的办学权力,层层下放义务教育经费筹措的责任。近20年来,普及义务教育的责任和负担主要由县、乡、村三级承担,不少县须将60%以上的财政收入投入到义务教育,地方为及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同时,掌握了较多税收,具有较大经费筹措能力的中央和省级财政对义务教育承担的责任却很小。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在1999年实行税费改革,取消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之后显得更为严重。二是城乡和地区间的差距造成不公平。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突出表现在县、乡两级。在分级管理体制下,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县、乡、村之间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差距明显,义务教育资源不能共享。其结果是,一方面造成了义务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拉动了优质师资及其他优质教育资源的逆向流动,导致全国范围内义务教育较大的不均衡。三是地方领导认识差异导致不均衡。实行分级管理,义务教育的管理权限在地方,而各地不同领导人对义务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又缺少相应的规范,或无法加以规范,因此,各地对义务教育管理的随意性大,甚至存在一些混乱,造成义务教育的不均衡。

(四)重点校政策

我国各级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点校,源于恢复高考之后。这种基于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权宜之计,在后来发展中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逐渐演变为教育不公平的焦点。重点校政策导致义务教育不均衡的机理,一是选择性入学造成入学机会不公平。由于全国省市级的所有重点小学和重点初中只占学校总数的2%~3%,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竞争十分激烈,不管“升小”还是“小升初”,选择性入学都在一定程度上与收费挂钩,因此使得一些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失去就近入学的机会,造成入学机会不公平。“择校”又反过来使不同学校间的差距拉大。二是部分重点校“转制”导致新的更大的不公平。近年来,原有的重点中小学纷纷“转制”,办“校中校”,收取高额学费,加大了优质公共教育资源供求的矛盾。三是加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重点校是精英教育政策的体现,在教育财政和教师聘用制度上实行倾斜,使本来就有限的教育资源过多地流向条件好的学校,而对薄弱学校关注则较少,人为地拉大了学校间的差距。

(五)质量评价标准不统一

结果公平是义务教育均衡的更高层次,质量标准是实现深层次的教育公平的重要依据。没有全国范围内一致且可操作的义务教育评价标准,使得义务教育结果公平无从判断。另外,没有新的质量评价标准,无法约束义务教育学校仍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质量指标的行为。长期以来,不少学校把考试成绩作为质量的唯一指标。这种做法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质量评价标准的应有之义。没有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就无法纠正不科学的做法,使义务教育质量公平无从谈起。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的出现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和复杂的背景,除了我国区域差距悬殊、城乡二元分治、居民收入差距大、政府投入不足外,体制也加剧了义务教育的不公平状况,表现为政出多门、多方投入和多头管理、自成系统,不同地区和不同系统的学校办学条件差距较大;信息不对称,表现为教育基础数据不完整和部门垄断信息,中央和地方之间、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信息不对称,难以实行有效的监管。

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又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和实现途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基本职责,既要积极作为,又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一)明确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部责任方,把地方促发展和中央给补偿有机结合起来

各级教育既要解决总量投入不足的问题,也要解决配置不均衡的问题,要发挥中央和地方共同作用,各负其责,保证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中央政府要下决心确保国家教育财政性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并在2010年达到4•5%左右。各地政府也要严格按照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要求,确实做到教育投入“三个增长”,年初看预算,年终查决算。在各级政府分担教育经费的体制安排中,中央和省级财政应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进一步明确不同地区各级政府分担的比例责任。在“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下,应建立健全县级独立的转移支付账户,防止转移资金被挤占和挪用。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要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履行统筹和均衡发展本区域义务教育的职责,着力解决本区域均衡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疑难问题,保证工作推进的实效性,以地方自身的发展将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落到实处。

(二)建立以“有质量的公平增长”为导向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它强调和追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强调有质量的均衡发展。当前,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要求,为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创造条件。国家层面宏观政策的调控,应在继续加大对西部义务教育扶持力度的同时,高度关注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新的不平衡现象———中部义务教育问题。建议借鉴国家多年来发展西部义务教育的经验,在新的背景下,适时制定有利于中部义务教育推进的策略,在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上实施倾斜政策,逐步提升中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中部也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巩固和发展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县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规划本地教育资源配置时,要向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在此基础上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坚决杜绝资源配置时偏重“重点校”的倾向;应普遍推行区域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限期消除薄弱学校,把每一所学校都建成合格学校;采取多种措施缩小区域内城乡教师的资源配置差距,组织本地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流动,促进本地师资力量均衡配置,提高每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

(三)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标准,发挥义务

教育质量监测对教育公平发展的作用,并实行相应的问责制度建议责成有关部门尽快完善、实施能保障“普及、质量、均衡三者协调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标准。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加强和完善义务教育监测机构,形成自上而下的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义务教育监测制度,并以此加强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管理,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制度,定期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要在建立教育质量督导评估机制的基础上,真正有效落实新义务教育法提出的各级政府的问责制度。依法对未有效履行义务教育保障职责、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人追究责任,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政府主要责任考核内容。

(四)建立全国通用的义务教育卡,取消义务

教育学校借读费,完善异地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健全和完善适龄儿童少年异地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各地应统筹公安、审计、物价、计生、教育等部门,设立区域外来人口子女就学管理专门机构,实行义务教育登记卡制度,加强对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的管理。从中央到地方都要设立一个管理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专职部门,主要负责管理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转学、学籍管理、考核评价等工作。建立全国通用的义务教育卡,各地教育部门、公安部门,以及学生家长同时持卡。当人口流动时,登记卡、流动人口的三证(暂住证、寄住证、身份证)一起经有关部门检查登记,作为儿童少年随时入学的依据,减少入学手续上的繁琐,也可以避免因政策上的不健全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和剥夺教育权利现象的发生。专职部门还要负责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的结构、要求等进行专门调查,督促有关学校做好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工作,为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进行具体的指导工作。各地的专职部门之间要加强联系,掌握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教育状况,为每一个流动的孩子建立临时学籍。在入学和升学制度方面,取消各种身份的限制;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升学制方面要考虑农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适应能力,实行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为学生的转学和学业成功创造条件;全面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借读费用,缺口由流入地政府从流动人口缴纳的税额中按一定的原则和培养费比例转发给教育部门。

西乡中学初中部范文2

[关键词]中部地区;江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作者简介]何春生,江西中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南昌330006

[中图分类号]13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10-0200-03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江西省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近年来逐步提高。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江西省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开始由基本普及向高水平、高质量巩固提高阶段转变,发展质量和水平得以不断提高。但是,江西省义务教育发展的整体实力还不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因此,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江西省“十一五”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一、江西省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义务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

1.升学率和辍学率

江西义务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最为直观地表现在赣南、赣西北、赣东三个区域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从2006年的江西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江西分区域小学一级教育毛入学率,赣南、赣西北、赣东差异不大,小学入学率普遍达到100%。但分区域初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开始出现差异,主要是赣南与赣西北的差异。其中,赣州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87.27%,其他地区普遍在97%以上,赣西北的新余市甚至达到了100%。江西分区域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差异明显,赣南、赣东、赣西北三个区域之间均相差20个百分点左右。在控制辍学率上,全省基本上达到了国家控制在3%以内的要求。但有些地区如宜春市初中辍学率仍在5%以上,特别是农村初中生和城市薄弱学校初中生的辍学问题依然比较严重。2004年9月至2005年9月,全市共流失初中生千余人。

2.教育经费

2001年江西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平均预算内生均拨款仅为小学5.2元、初中为11.2元,全省有近30个县财政预算内安排的生均公用经费在1元以下,有10个县财政预算内没有安排公用经费。这些主要是以赣南、赣东一些贫困县为主。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几年省财政在核定预算内安排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方面积极努力,逐步提高。2005年,全省农村中小学财政预算内安排的公用经费标准已经达到小学生均40元,初中生均60元,其中贫困地区“一费制”生均财政拨款小学达到60元、初中达到80元的标准,确保了义务教育学校的正常运转需要。但赣南、赣西北、赣东三类地区在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上的差距同样显著。

3.教师水平

江西省东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学历总体均相差二十个百分点左右。高中扩招后,高中教师普遍缺乏。据测算,到2005年,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将达到247万人,以60%的毛入学率计算,在校生数要达到148万。按省颁“县镇”类编制标准生师比14.6:1计,需高中专职教师约10万人。目前缺口较大,而且高中老师学历达标率全省平均只有76.14%,其中低于50%的县区有47个,最低的(资溪县)仅有19.5%,而且每年有相当数量的骨干教师流向发达地区。普通学校,尤其是赣南等偏远薄弱学校成了人才流失的重灾区。

(二)义务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更为明显地滞后于城市义务教育的发展,城乡之间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城乡差异是区域差异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赣南、赣东、赣西北的教育差异,从根本上说,是农村教育的差异,城镇和县城教育差异并不明显。近年来,虽然江西省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城乡教育的差距仍然没能有效缩小。从江西的情况来看,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力量的断裂

2001年,江西省城市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超过92%,而农村这一比例不到85%,城市比农村高出将近8个百分点;同时,城市小学教师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也超过农村20个百分点。虽然农村已逐步取消了民办教师,但代课教师仍然普遍存在。2001年农村初中代课教师有65005人,占全部专任教师的4%;农村小学代课教师为515394人,占全部专任教师的13.6%。不仅如此,由于农村教师的工资难以保证全额发放,许多农村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整个农村教师队伍很不稳定。

2.城乡义务教育机会的断裂

在城市,小学和初中阶段教育机会充分,近100%的儿童都能进入小学和初中学习。与农村小学辍学率相比,农村初中辍学率更加突出。其中多数集中在农村贫困地区。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三级教育的升学率分别从90%、60%、20%迅速提高到99.64、99.45和62.02%,但是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依然明显。城市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升入初中的比例已经达到98%以上,而农村还有10%左右的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或不愿升入初中。2001年,全省初中的升学率平均为53%,但城市里的初中升学率达70%-90%,有些城市的初中升学率达100%,而农村的初中升学率是30%-40%。

3.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断裂

目前江西农民受教育情况是国民中最差的。据2001年全省农村住户调查: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2.62%,比上年同期下降1.12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6.87%,增加1.89个百分点;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0.52%,下降0.7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近9成的农村劳动力仅受过初等以下教育,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且低素质的劳动力比重比上年同期上升0.78个百分点。

4.教育保障不力

“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有待巩固和完善,以投人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农村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有待建立。目前,全省仅有少部分县将农村教育经费与乡镇财政脱钩,实施了真正意义上的以县统筹管理为主,大部分县仍将农村教育经费与乡镇财政挂钩,甚至少数县将教师工资下拨到乡镇财政,由乡镇财政拨到教师在银行的户头。上级给予教育的转移支付资金也是直接划拨到乡财政,导致这部分资金的使用难以到位,被乡镇挪用的为数不少。据有关资料反映,前几年,江西各地

均有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但是,据分析,所拖欠部分的95%以上是属于农村教师的。这种情况造成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缓慢,中小学教师合理配置困难,阻碍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提高。

5.教育投入不足

农村教育的投资体系难以运转。按现行的教育经费负担体系来看,当地较为贫困的乡镇财政负担着农村绝大多数的教育经费。贫困的乡镇财政根本无力独自进行公共产品投入。从江西省2002年及2003年教育经费和教育投资规模比较来看,增长在全国范围内属中下水平,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必然使农村教育的质量难以保障。按照国家规定,江西省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的“一费制”标准:小学每生每学期95元;初中每生每学期155元。省、市财政增加了补助,但总体上学校运行依然困难,办学条件难以改善,与教学配套的设施设备匮乏,很多课程无法开设,配备的微机因为付不起电费而成为摆设。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这类地区的学校与城市学校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从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盛连喜教授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数字来看,如果把教育投入分为四个层次,江西省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排在最后一个层次,只达到北京市、上海市的公用经费的1/10。这说明与其他省相比,江西省义务教育是在低水平的教育投入上发展。

(三)义务教育发展的校际差异

义务教育的城乡、地区差异容易被人们注意,但校际差异容易被人们忽视。其实不同学校教育之间的均衡发展,同样是教育政策值得关注的问题。有重点地办好一些学校是我国教育的一贯政策。这对于集中有限资源确保优秀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历史性作用。但义务教育校际差距过大势必影响到义务教育发展的成效。义务教育校际差距过大可以从多个方面体现出来。总体来说,义务教育阶段同一地区的公办学校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在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表现尤为明显。学校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在硬件上主要表现为建筑面积、专业教室、医疗生活设施和藏书量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软件上表现为师资水平、生源、财源、教学质量和社会声望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三、推进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倡导公平的教育资源配置理念,建立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要实现江西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政府要再度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重建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平等的原则,从纠正以往的教育资源配置观念人手,形成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设计适合江西省省情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办好基础教育,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的效益,其有效方式是资源配置向弱势地区和群体倾斜。缩小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群体之间的获得合理使用教育资源机会的差异,尽量淡化受教育者由于进人不同学校或处于木同地区而形成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

(二)健全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加快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保障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职责,但首先是政府的责任。在制定教育发展的战略时必须要有前瞻性和综合性,全面考虑义务教育发展目标,受教育人口变化趋势以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一系列因素,寻找其间的平衡点,促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重点要完善“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县级政府必须在促进教育资源区域内承担合理分配的主要责任。

(三)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可以借鉴国外普及义务教育的经验,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采取经常性的轮换制度,既有城乡间的轮换,又有不同学校间的轮换。通过教师轮换制度,实施政府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调控。同时,还必须重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工作,特别是对薄弱学校的师资要加大培训力度,建立机制保障经费。可以采取“走出去”,把薄弱教师送到优质学校去培训;或“请进来”,请优质学校的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传经送宝等方式,让教师之间结成师徒关系,使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对口帮扶。通过智力资源共享,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积极推进薄弱学校改造工程,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义务教育的整体实力

江西地域广大,初中学校遍布广大农村,存在不少薄弱学校。目前这些薄弱学校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学质量相对较差,在普通高中尤其是教育资源较好的高中择优录取的形势下,薄弱学校处于竞争劣势。为了扶助薄弱学校的发展,从2007年开始,江西省逐步推广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招生制度。采取均衡招生的办法,有利于帮助薄弱学校改变生源落后状况,从而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

西乡中学初中部范文3

一、稳定教师队伍问题

隆林县、西林县教师队伍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是偏远乡镇学校教师紧缺与不稳定。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人才往发达地区流动已成一种趋势,它必然对处于欠发达地区的隆林县、西林县产生影响。由于工作条件艰苦,收入较低,以及出于对子女今后发展的考虑,一些偏远地区教师要求往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流动,往县城流动。即使是在县城学校任教的教师也有的要求往百色、南宁甚至区外流动。于是就造成了偏远乡镇学校的教师紧缺,而条件较好的乡镇及县域学校教师相对充裕的不平衡现象。留在偏远乡镇学校工作的教师又因学生多、任务重、责任大、收入偏低等问题的困扰,难以长期坚持。隆林县德峨乡初级中学一年级103班班主任韦老师告诉笔者,他当班主任这个班有80多名学生,远超有关规定。他不仅当班主任,还兼上两个班的数学课,同时由于这些学生大多是留守少年,父母外出务工,有的学生甚至没有人照顾,平时他还要负责这些学生的生活与人身安全,深感工作量大,任务重,压力大。这种境况会带来许多问题,学生难以和老师有太多的互动。这些学生因多数没有父母在身边照顾,自己有疑惑不能及时向老师反映,老师又因要管的学生太多,无法时刻注意到每个学生的表现,这就容易造成一些负面后果。隆林县、西林县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一些学校任职教师的学历和实际教学能力与有关规定还有一定差距,偏远乡镇的学校较为突出。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如何解决隆林县、西林县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笔者建议: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广大教师中树立和提高改变山区落后面貌、建设山区、奉献山区的崇高思想。二要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工作与生活环境,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工作,对在偏远乡镇学校工作的教师发放特殊补贴,留住人才。三要通过高考、中考定向培养本籍的高中级师范生。在政策和财力允许范围内应在工资、住房等生活待遇上给予一定优惠。任职前签订劳动协议,明确毕业回县任教的时间期限。四要争取在较短时期内,实现一县或两县联合举办1所中等师范学校,1所幼儿师范学校,1所包括农业栽培种养技术在内的初中级农业职业技术学校,以解决目前初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短缺及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的问题。五要实行县乡(镇)教师定期交流,取长补短。六要大力开展教师在职培训或送外地学习,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加快当地经济发展问题

改革开放后,虽然隆林县、西林县经济取得较大发展,但仍处于后进状态,经济总量不大,财政收入不多。2013年隆林县国内生产总值45亿元,县本级财政收入仅4.6亿元。2013年西林县国内生产总值约16.6亿元,县本级财政收入仅1.48亿元[1](P380-381)。经济发展落后,财力不足,严重制约了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力度。以隆林县为例,2011年教育经费总收入(包括中央财政和自治区财政的拨给)共2.66亿元,而仅教育一项支出就达2.65亿元,几乎等于全部财政收入,其中教学人员工资等费用支出1.88亿元,竟占全部支出的70.8%[2](P433)。可想而知,县里也没有更多的财力来办其它事项了。经济是基础,经济与教育,两者互为影响,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实践表明,经济发展了,才能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反之,教育发展了,又为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高级人才与技术等,有力地促进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可见,隆林县、西林县在发展农村教育的同时,还需加快发展当地的经济,这是根本所在。首先,利用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以生态自然景观为特色的旅游业。如开发天生桥生态旅游,德峨的民族风情旅游,发展漂流旅游,开发喀斯特地貌的山洞旅游等。西林县还可开发那劳的岑氏建筑群及其历史人文旅游等。其次,发展特色农业。隆林、西林县地处山区,土壤和气候适宜种植和养殖一些较为名贵的山林果品及山区牲畜。如隆林县宜大力发展香菇、木耳及黑山羊、黄牛;西林县可以大力发展砂糖橘、蒰柑、白毫茶、桐油、板栗等。最后,两县储藏着丰富的矿产,如黄金、锑、硅、石灰石、钛铁、水晶、锰等,可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发展相应矿产工业及其加工制品,促进经济发展。

三、社会支持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

西乡中学初中部范文4

中国早期的侨乡因为华侨的回归而于20世纪之初逐渐形成。最出名的有四处: 以福建厦漳泉地区和台湾金门地区为主的闽南侨乡; 以广东五邑地区为代表的五邑侨乡, 以广东潮州和汕头为代表的潮汕侨乡; 以广东梅州和兴宁为代表的粤北客家地区的兴梅侨乡。五邑地区的华侨多旅居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国家, 而其它几个侨乡的华侨多旅居东南亚诸国。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各地侨乡都有华侨回乡建设家园。然而, 建设的目的与方法则因华侨当地的文化和居住国的政治、 经济、 文化的不同而各有特点。以东南亚为主要居住地的华侨回乡建设的目的是光宗耀祖、 尽孝或者投资, 建造者往往不把乡下的新居视为自己长久之家; 而以北美、 澳大利亚等地为主要居住地的五邑华侨因为排华而无法在当地生根, 故其建造目的是为父母、 妻儿等亲人营造一个舒适家园, 新建之居是他永远的家, 建造之时着重彰显建造者的身份。再者, 五邑地区的侨民与西方殖民地香港和澳门的关系非常密切, 在文化和生活观念上深受港澳思想的影响, 对传统的保守逐渐放宽。

开平便是五邑地区富有北美侨乡地域文化特征的地方之一。

开平人多侨居排华严重的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 很多人把结婚生子, 回归祖国投资实业和建设家园作为终生的奋斗目标。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选择在国内的大城市投资, 但更多人则因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家庭观念的影响, 选择回家乡投资和建设。因此, 归乡成家和建造家园是大多数出国谋生的华侨的选择。更重要的是, 新建之楼也是他们自己将来从外国退休回乡后颐养天年的处所。可以说, 乡下“家”的呼唤是五邑华侨回乡建设的主要“拉力”, 而在排华情绪高涨的国外, “无家”的感觉恰恰是华侨回家建设家园的主要“推力”。①这些思想可从以下谣中得到体现:

20世纪初, 开平侨乡的民间建筑除沿袭了传统岭南建筑中“三间两廊”的风格外, 有些建筑的形态也逐渐改变。如县志所载, “新建之村颇革前弊”, 新村空间规划改良了旧村落民居建筑“方向不一, 门巷参差, 四壁不通风”的弊病, 新建的庐式建筑也在通风和采光方面大大地得到改善。这些改善了的民居建筑有: 为了防卫而建造的“碉楼”民居, 为了追求生活的舒适而建的中西合璧的别墅――“庐”民居。这些逐渐崛起的侨乡建筑装饰常以模仿西洋风格为尚, 参考及借鉴西方古典建筑的某些特征, 兼有本地传统建筑文化元素, 拼凑而成。

一、 开平民国建筑装饰的界定与特点

综合田野调查所得的建筑装饰的内容与种类, 笔者把 “开平民国建筑装饰”的范围界定为: 民国期间, 开平华侨在建造家园的过程中, 利用传统或者外来技艺和材料制作的、 非当地传统题材的建筑装饰作品。如: 以表现当时侨乡风貌及其侨乡理想社会为内容的壁画和灰雕作品; 用本地岭南传统灰雕技法雕刻的西式花纹, 以及普遍用于立面装饰的西式拱券、 古典柱式和屋顶的凉亭等装饰手法。

(一)西方建筑装饰特征――华侨身份的象征

从开平的民国建筑装饰, 几乎可以看到近代以来岭南地区建筑风格的发展历程。比较常见的农村民居装饰风格具有如下几种情况:

文艺复兴式建筑特征出现在开平的建筑当中, 如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作――罗马法尔尼斯府邸的窗户装饰风格在开平瑞石楼得到发展,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在开平碉楼与民居中得到运用; 各种罗马柱式与拱券更广被模仿。

具有炫耀财富, 追求新奇等特点的巴洛克建筑风格深得开平侨乡民众的接受且被广泛模仿, 并与本地建筑工艺融为一体, 是开平庐建筑中最为普遍的装饰风格。

多用于室内装饰的洛可可式风格特征在开平民居的山花与门楣装饰上较为常见, 以卷草舒花, 缠绵盘曲的弧线、 S形线和旋涡等手法为主。多见于1910年代至1920年代初的碉楼与民居建筑。

由伊斯兰教与印度教文化融合而形成的英印建筑风格的穹窿顶通过东南亚、 澳门和香港传入, 成为富有人家的碉楼与庐建筑的顶部装饰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新古典主义(或者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在中国各大城市的租界内颇为流行。此种风气也影响了侨乡的建筑风格, 部分由建筑师设计的民居、 学校、 图书馆等作品多倾向于此种建筑风格。

1929年, 国民政府在南京和上海的市政建设计划中提出通过复兴建筑而复兴中华文化的概念, 倡导建造“中国固有式建筑”(又称中国复兴式), 部分公共建筑和私家楼房响应此号召而采用富有中国风格特色的绿色琉璃瓦坡屋顶, 在屋檐与墙面装饰上则趋向简约。

1930年代装饰艺术风格风靡世界建筑界, 开平的民居与公共建筑都有类似的装饰风格出现, 如建于1934年的赤坎永安里, 整个村子14座庐(别墅)建筑的门窗及立面都具有艺术装饰风格的特征, 类似风格的建筑在大部分华侨村庄都有。

(二)现实题材的壁画与灰雕――梦想中的侨乡社会

壁画和灰雕是开平(岭南)传统建筑装饰工艺, 明清时代已经盛行于寺庙, 祠堂和豪宅等建筑。这些装饰的传统题材以山、 水、 花、 鸟、 虫、 鱼等为主, 表达民间的祝福和愿望, 如富贵、 如意、 吉祥、 多子、 多福、 多寿, 以及成功、 升官、 发财、 气节高雅等。

然而, 近代以来, 海外华侨归乡建造家园的时候所采用的壁画和灰雕等装饰, 在内容与技法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开平工匠在使用传统技艺和矿物质颜料的同时, 也开始尝试使用西画技法和进口颜料, 如国画、 [HJ2mm]镜画、 水彩画、 水粉画、 油画等各种技法混杂使用, 或者把外洋颜料与本土颜料混合使用, 在色彩上逐渐走向亮丽与张扬。壁画与灰雕装饰的内容逐渐从纯粹的本地传统转向现实社会的题材, 频繁出现汽船、 火车、 飞机等象征西方社会文明的景物, 以及小汽车、 电线杆、 高楼住宅、 公园、 学校、 旋侨俱乐部等本地侨乡的新生事物。

楼顶的装饰则以三角造型的山花为主, 混合西洋花纹、 涡卷、 中式匾额及文字、 望柱等。常常有蝙蝠、 鹰、 狮子、 凤凰和葫芦、 如意、 钱币、 莲花、 木棉花等表示吉祥富贵的题材混在西洋花纹之间。

(三)亭台楼阁――追求舒适生活的象征

在楼房顶部建造花园、 凉亭是富有者身份象征的主要装饰元素之一。历史上, 亭台楼阁向来是生活无忧且有闲情者在自家花园建设的奢侈品, 华侨把花园的概念运用于楼顶, 他们不但在楼顶设置天台花园, 种植各式花草, 而且建设各种风格的凉亭, 如: 中式的四角或六角攒尖顶, 西式的拜占庭、 罗马、 甚至是锥形风格的西式穹窿顶。这些楼顶凉亭的建造, 一方面反映了楼主欲通过凉亭来炫耀身份的初衷, 但同时也反映了楼主对悠闲舒适生活的追求。

这些西方风格的拱券、 柱式、 亭子、 花纹在开平的大量使用源自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装饰作用, 建筑立面的拱券、 柱式和楼顶的亭子等元素最容易吸引乡人的视线, 成为地标建筑, 增强楼主的身份和地位; 底层栏板的洋花、 大门与窗户的装饰能够让人距离感受建筑的华丽, 也是屋主身份的象征。其次, 顶层的拱券回廊或者敞廊能够很好地应对岭南地区夏天炎热潮湿的气候, 实际上对建筑起到了通风降温的作用; 比传统建筑高出一米多的层高和四面墙壁众多的窗户, 都是应对岭南气候的重要手段; 庐式建筑二楼或者三楼的大敞廊阳台还是当地民众用以晾衣服和晒农作物的地方, 或者是每年七月初七“拜仙”和八月十五“赏月”之时, 一家人团聚活动的最佳空间。

二、 开平民国建筑装饰风格形成的因素

(一)华侨海外经历及其思想的影响

1. 时代精神的影响

民国初年席卷全国的改革浪潮让开平有了改革的大气候, 建筑装饰虽然是建筑房子中的一道工序, 但其内容和技法的变革, 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农村最底层的村民, 在从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改革热情, 以及学习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开放心态。

海外归侨建设传统村落的时间多数集中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 时人称之为 “模范村”。后来更拟建模范城市, 希望可以借此改变乡村社会贫穷和落后的状况, 《开平新业堂筹办开平模范村招股简章》如此阐述:

“人类以破坏而奋进, 事功以建设而发扬。处廿世纪竞争剧烈之世界, 欲求社会之文明, 增进人群之幸福, 非将数千年来之家族观念庸腐恶习, 廓而清之, 另辟一璀璨庄严之新局面, 养成一互助协进之新团体, 不足以挤文明之境域, 而与欧美先进国争衡也”。

《开平新业堂筹办开平模范村招股简章》之《筹办开平模范村序言》, 香港. 1929年。

华侨们对改革的热情和对新的民主国家的期盼心情, 同样在新居的对联中表露无遗。如: 百合马降龙民居对联“人权发达, 世界文明”; 百合依杨楼对联“人权发达, 民智日新”; 百合碉楼对联“惠此中国, 宏我汉京”, 蚬冈民居对联“事业惊人华盛顿, 英雄盖世拿破仑”……这些对联有时候如口号般呐喊, 有失传统对联应有的对仗工整和深意, 却直接反映了改革浪潮下华侨的思想倾向。

2. 华侨在海外被歧视经历的心理补偿

(三)西方建筑思想和建造业人才的传入

民国期间,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 开平地区聚集了一批专业人员, 包括建筑师、 工程师、 工匠和有经验的建筑承包商。不少华侨子弟在海外攻读建筑设计或者土木工程等相关学位归来后, 在香港、 广州等城市执业, 同时回乡做建筑设计或者承包工程。如在香港执业的谢济众, 回乡帮忙设计谢氏宗祠――荣山谢公祠, 该祠堂的后楼顶部采用拜占庭风格;

(四)公共建筑装饰的潜移默化作用

开平侨乡的建筑装饰之所以如此多样而且使用不同的技法, 同时又被乡人接受, 这其中的一部分功劳来自于散落在乡间的大大小小的教会、 学校、 政府、 祠堂、 碉楼等公共建筑, 村民对这些公共建筑里的拱券、 柱式、 卷草、 涡卷等西方建筑元素习以为常, 潜移默化, 在不经意中已经接受了这些装饰工艺, 等到自己建房子的时候, 模仿那些风格便显得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如: 1900年前后建筑的冠英学校, 1901年建成的“逊志轩”碉楼, 1905年建成的龙背教堂等建筑, 都是最早使用罗马拱券和外廊的建筑; 1905年建成的三层大楼嘉乐惠盲孤女校则是在平衡外来拱券装饰的同时, 使用了本地人熟悉的木棉花作为全楼的装饰主题; 由台山和开平的余姓族人于1906-1914年建成的宗祠――“名贤余忠襄公祠”, 更尝试了开平祠堂建筑的新格局――不但把西方柱式、 拱券、 铁铸工艺引入祠堂建筑, 还参考古代书院的格局, 在祠堂建筑后面建造“后楼”作为图书馆。这些楼的建造时间都记载在楼顶山花的匾额两侧, 教会建筑的时间则来源于开平基督教会的记录。[ZW)]此后, 各姓各族陆续筹建祠堂, 西式卷草纹、 拱券、 古典柱式等在祠堂建筑中越来越常见。民居的建筑装饰风格也随之变得更自由开放, 工匠们任意拼凑各种建筑装饰工艺, 使之融为一体并符合本地人的审美与实用要求。因此, 在设计上和装饰上所反映的都是当地工匠包括楼主对西方建筑文化的理解与接受程度, 而非来外者把西方的建筑意识强加于本地。

(五)香港、 广州的建筑风格对开平华侨建筑装饰的影响

香港作为开平华侨出国回国的必经之地, 又是华侨做生意的主要城市之一, 无论在经济上、 材料供应上上还是在人才上、 技术上, 都是开平华侨建筑风格得以形成的基础。其原因有二: 一是香港的地理位置, 二是华侨的香港经历。华侨经年在香港活动, 香港的建筑对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有些华侨把从香港和外国带回来的明信片或者画册出示给工匠, 要求建造类似风格的建筑。不少工匠曾经在香港建筑工地当过泥水工, 对类似的建筑风格有所涉猎, 对其建造技术亦颇为熟练, 故能应华侨的要求进行模仿建造。同时, 因为华侨的关系, 不少开平本土的建筑工程设总部于香港, 以香港为中心向北美和东南亚、 大洋洲等各国的族民筹款, 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也通过香港购置。如当年开平私立开侨中学的校董会设于香港德辅道, 1931年该校舍工程在香港开投, 其目的当然是吸引香港的工程公司参与建设;根据“建筑开平县私立开侨中学校舍工程投票简章”第一条规定, “本工程定于民国二十年国历九月三十号正午十二时在香港德辅道中三一三号四楼开侨中学校董会当众开投。”1931年。又如, 1929年成立的开平“新业堂”的总部也设于香港, 方便招股; 1929-1931建成的赤坎关族图书馆的承办商为香港远利建筑公司。[ZW(DYB][KG*2]资料来源于开平景辉楼赤坎民俗博物馆。

三、 开平华侨建筑装饰的文化价值及其社会意义

开平华侨建筑的装饰反映了区域性历史文化对其民居建筑影响。鸦片战争以后至20世纪初, 岭南地区的建筑逐渐走向近代化, 开平侨乡不但反映了这一岭南建筑的近代化历程, 甚至还是中国乡村近代化转型道路上的典型范例。

西乡中学初中部范文5

分析初中音乐课堂应引入本土音乐的教学

教育部颁发的2011年版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本土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作为江西的学生,应树立正确看待自己本土音乐的态度,有效继承、发扬并创新我们的江西本土音乐。由此可见,实现音乐课程应有的价值,重视本土音乐在各中学的普及,在新课程改革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们对于“家乡观”这个字眼并不陌生,然而,“家乡观”究竟是什么?怎样在自己的音乐教学中体现出“家乡观”?一些音乐教师对此却很少去深究。

笔者在深入调研中发现:由于一些音乐教师自身缺乏应有的“家乡观”理念,因而在他们的教学活动中,对新教材或是完全照搬书本上的东西去教,或是浅尝辄止……导致了音乐课程有了不同程度的“缩水”,音乐教育改革的目标也难以顺利实现。

江西,不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还有着一大批优秀、丰富、翔实的本土音乐资源遍布全省各个地区,如高亢辽阔的兴国山歌、优美古朴的赣剧和生动活泼的采茶戏等。我们音乐教师作为艺术的传播者,有这个职责去传播家乡的音乐文化,弘扬人间正气,塑造美好心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懈地努力,并且在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把“家乡观”引入音乐教育中,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传承江西历史文化及其地方音乐

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本土音乐,应该对其本土的历史文化做一详细的探究。对于江西本土音乐的教育,教师首先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家乡观”理念,积极、主动收集、整理一些描述江西的地域地貌、人文风情等书籍,认真读懂江西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并努力传承这一文化,因为这些历史文化与其本土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认识这一点尤为重要。其次,在对江西的历史文化有一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再涉及与自己有关的专业,广泛收集江西各个地方流传的经典音乐进行分类、梳理,并加以学习、消化。在自身了解、掌握了江西本土音乐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乡土音乐”进课堂等形式,使学生爱乡音,重乡情,不断激发学生对江西本土音乐的兴趣和喜爱,培养学生深深热爱自己家乡音乐的情感,达到有效增强学生维护、发扬自己家乡音乐的责任心和自豪感,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坚持以审美为核心,旨在塑造美好心灵

音乐教师在备课时,就应着力挖掘出江西的每一首本土音乐作品中的独特美,在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努力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体现这种美,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使学生为课堂上展示的本土音乐所吸引、所感染,与之产生共鸣,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提升。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是一面镜子,你在这面镜子里可以照见你自己,从而对自己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在鉴赏江西本土音乐的同时,只有坚持以审美为核心,才能培养学生正直的理想和信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即塑造出美好的心灵。

三、面向全体学生施教,关注个性鼓励创新

在传授江西本土音乐的同时,音乐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施教,使每个学生作为一名江西人都能切身感受到自己家乡音乐的独特韵味。然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音乐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并未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有的提问只是集中在少数几个人身上,以至于一堂课下来,绝大多数学生对这堂课没有收获到一定的成效。这种教学法严重挫伤了大部分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对学生传授本土音乐时,要重视每个学生的积极作用,要深入了解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对其本土音乐的不同认识,并鼓励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使得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一定的施展。

四、倡导人人“爱江西、爱家乡”,培养全面发展新人

西乡中学初中部范文6

关于初中生辍学原因,我们在长丰县吴山中学和肥西县柿树岗乡中心学校请部分老师进行了座谈。吴山中学初三(1)班班主任认为:一部分学生辍学是由于贫困。尽管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今年农村初中生的学杂费每生只有138元,但一些特困家庭仍然承担不起学杂费。但这位老师也强调指出,学生基础太差,对学习毫无信心和兴趣是初中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家长看到孩子升学无望,感到读书不划算,干脆让孩子辍学去打工。另外,农村学校布局不合理,有的学生上学要走十几里的路,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大障碍。

在本次笔者所调研的县城中学、镇完中、乡中三类学校的初中生辍学率无一例外地都超过了3%。柿树岗乡中心学校的校长告诉笔者,该乡的许多农民在江浙一带打工,多数家庭能够负担起孩子的读书费用,而且学校每年都对少数负担不起学杂费的贫困家庭实行减免政策。学生辍学主要因素并不是经济原因。

初中生辍学率居高不下,其辍学的原因很多。但如果把农村初中生辍学原因,仅仅归结于贫穷、成绩差而厌学、升学无望等,似乎把现象当成了原因。笔者认为初中生辍学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中国城乡之间教育质量上巨大差别造成的。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的根源在“三农”之外的制度设计;农民因贫穷无法供养子女读书只是少数,学生因厌学而辍学等也只是表象,深层次原因是由于农民子女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缺乏公平公正的国民待遇。

1.城乡教育反差巨大

农村教育水平低是导致大量初中生辍学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分配极不公平。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城乡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差距。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政府优先满足城市人口的教育需求。而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求。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使千百万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笔者在肥西县了解到,在2004年财政预算中,肥西县对教育的投入比2003年增长了51.6%,达到1.2亿元,占全县整个财政支出的60.7%。虽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但目前的水平也仅仅是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农村教师待遇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农村中学教师的收入、工作和生活条件与城市的相差悬殊,教师生活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改善和提高,挫伤了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普遍出现骨干教师向大中城市流失现象,使本来就稀缺的优秀师资更加稀缺。吴山中学近2学年调出的10名教师全部是具有本科学历,年龄在30-40之间的骨干教师。又由于教育基建费和公用经费不足,农村中学经费上捉襟见肘,无法按标准配齐基本的教学器材、实验仪器、图书资料等,更不用说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了。造成与城市的教学质量差距越拉越大。

2.农村教育的运行机制和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很难适应农民多样化的需求

农村初中生辍学是一个普遍现象。这表明,不是某个地区的教育出了问题,而是整个农村教育自身存在问题。

以升学为主要教育目标的基础教育脱离了农村社会的现实。在实行高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下,农村学生走上了应试的道路。由于在学校硬件、师资水平和资讯等方面的天然劣势,这种以不断升学为目标的农村教育,使绝大多数的农村学生,成为极少数尖子生的陪衬。我们了解到肥东城关中学和长丰吴山中学近年来初中升高中的比例已上升到70%,但最终能坐进高中课堂学习的不到60%。大量的农村孩子无法顺利通过升学考试,实现挤进城市的梦想。

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育设计和教学内容与当前农村整体经济和文化背景极不匹配。比如,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城市中心的取向,就让很多农村学校难以适应。农村教育“克隆”城市普通教育的模式,与城市采取相同的教材、教法、进度,离农村孩子现实生活太远,自然使他们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农村初中课程设置比较单一,缺少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和专门的就业技术教育的内容,使那些考不上学、回乡务农或打工的学生对生产技术基本上一无所知,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劳动中派不上用场,他们也就只能选择辍学。农村教育忽视了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忽视了一大批升不上学的学生及其家长的愿望。

3.农村中学教师整体素质偏低

目前农村中学教师的现状是,专业教育程度不高,学历达标率低。吴山中学初中部的33名教师中,本科学历14人,占42%,在农村中学中算是高的。由于难以补充到合格教师,一些偏远地区中学还存在着对教师层层拔高使用和聘请代课教师任教的情况,教师整体水平难以保证。农村一部分教师业务能力差,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简单生硬,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使部分基础差的学生难以适应学习,久而久之,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以至辍学。

(二)

2004年9月笔者去合肥市的肥东、肥西、长丰三县进行初中生辍学的专题调研。在调研之前曾对三县初中生辍学率进行了大致了解。在合肥教育信息网上的教育统计栏目中看到,近年来肥东、肥西、长丰三县初中在校生辍学率分别为2.5%、2.2%、2.2%。在调研中我们又对各县教育局的统计资料做了进一步地了解。当笔者告诉肥东城关中学接待我们的老师说,根据县教育局的统计,2003-2004学年肥东全县初中生辍学率为2.43%时,这位老师介绍说,我们是县城中学,辍学情况算好的,但每年也有100多名学生辍学,全县初中生实际辍学率应该更大。我们有两套资料,一套是为了符合国家规定的辍学率不得超过3%上报教育局的,一套是真实的数据,是为了我们自己掌握的。我们要求对方提供真实的资料。于是就有了以下数据:

关于全县初中生实际辍学率要大于县里所公布的数字的说法,我们在长丰县和肥西县的一些中学都得到了印证。根据长丰县教育局资料显示,2003-2004学年全县初中生辍学率为2.23%。而长丰县吴山镇的吴山中学2002年9月招收的265名初一年级学生,截止到笔者调研时已辍学28人。才刚过2年辍学率已达10.57%,即使初三今后再没有一个辍学,3年的平均辍学率也已经达到3.5%。肥西县的柿树岗乡中心学校2003-2004学年初在校生1275人,到该学年末为1170人,全学年辍学105人,辍学率8.24%。

(三)

如何解决农村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这个顽症?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标本兼治。

1.加大投入,改革教育财政投入体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重心应该上移,进一步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的责任和地位,增加中央和省、市财政对义务教育投入的份额,特别是要通过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调整各地区之间的财力分配,扭转目前教育资源以及教育质量方面存在的严重地区差异。中央政府承担的份额是就全国范围而言,省和地市两级是就各自管辖的行政区域整体而言,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而不能单纯“以县为主”。目前实行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可能缓解一县之内教育上“贫富不均”的情况,但却难改变一个市或地区内部、一个省区内部、以及全国范围内教育上的“贫富不均”的局面,无法消解城乡之间教育的天壤之别。为保证教育的均衡发展,应制订义务教育投入条例。以法律的形式保证对义务教育投入在整个教育投入中应占有的比例,重视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状况,侧重对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的支持。

省、市、县、乡各级政府要层层签订《义务教育责任状》,把控制农村初中生辍学工作列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和年度工作考核项目。

2.切实提高农村教育的—适应性,—拓宽农村初中学生毕业后的选择余地

农村教育要结合农村特点进行改革,建立一个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相适应的低重心、多层次的教育体系。要确立农村教育的发展目标,统筹规划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把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农村教育的“出口”是关键,是农村学生辍学现象和农村教育走不出低谷的核心问题。解决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的关键是让农村学生初中毕业后有一个满意的“归宿”。农村教育既要有保证农村青年向上的社会流动的升学教育;也要有满足农村青年进入城市打工需要和适应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城市化的教育;同时,还要有为农村建设培养人才的立足农村的教育。农村中学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试行初中分流等多种办学模式,与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面对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的浪潮,为农民适应这种转移提供培训提高的机会。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高中阶段各种层次和形式的职业教育,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融合和衔接。只有把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把农村教育和农业、农村、农民统筹起来考虑,农村教育才能走出与农村社会现实情况相脱离的困境。

3.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教师。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实际上都是体制性问题,因此加快体制创新,建立符合当前农村教育发展实际的教师工资发放和人事管理制度,是解决农村师资问题的前提。要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提高工资待遇,实施贫困和边远农村地区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加快农村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严格的教师职业准入制度和交流制度,通过调整、流动、进出、上下等途径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特别是向农村地区流动;逐步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质量,保证农村学校都有合格教师。

加强师范教育改革,建立符合农村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教育体系,强化教师专业精神、专业能力和综合适应能力培养;建立新型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为全体教师提供培训进修的学习机会。除学历补偿教育、知识技能培训外,更应注重教师专业化成长。

我国在教育体制、社会保障体系等诸多方面必须进行配套改革,通过减轻农民负担,大幅度降低农民投资教育的成本和风险,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的教育环境,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农村教育的适用性,也只有这样农村义务教育才能走出困境。

初中生辍学原因基础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