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教案范例6篇

书愤教案

书愤教案范文1

《控制你的愤怒》(“阿呆系列”)

[美]金特里著周景刚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9

定价:45.00元

对于你或你爱着的人而言,愤怒情绪算不算是一个问题呢?本书为你提供了许多实用且经过验证的技巧,供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应对愤怒时刻,从而让坏情绪一扫而光。你会了解到如何在愤怒情绪到来前与之应对、如何控制愤怒情绪爆发、如何保持头脑冷静以及如何建立全新的健康的理念。

生气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记忆、幸福和同情一样。没有人会主动去选择生气。它是基于我们神经系统的一种本能反应。实际上,气愤是一个新生婴儿最先被母亲辨认出的几种感情之一。

如果你生气了,说明别人在某方面让你感到不满,但在更大程度上,生气反映了你本人的情况,比如你的性情,你看待世界的方式,你的生活是否稳定和谐,以及你是否善于原谅别人,等等。你不一定非要成为自己的愤怒情绪的受害者,当世界没有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对待你时,你可以选择应对方式。你可以选择自己衬衫的颜色,或者早餐吃什么,或者今天下午什么时间去跑步,同样,你也可以选择怎样表达自己的愤怒。此外,你也可以选择把多少昨天的愤怒带到将来,或者明天你可能会生多少气。对此我深信不疑,否则,在过去40多年的工作中,我就不会在这方面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了!

生气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不生气。愤怒是一种非常大众化的感情――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孩子还是老人,富人还是穷人,受过教育的还是没受教育的,也不管你是什么肤色、什么民族,或者是不是宗教信徒,任何人都会受到愤怒的困扰。成千上万的人毫无必要地受到我所说的“毒性愤怒”的侵害,这种愤怒每一天都在实实在在地毒害着他们的生活。

愤怒是无法彻底消除的,而且也没有必要消除它。但你有必要对它进行很好的管理和控制。不管是在家里、在工作中,还是在你和关系亲密的人相处的过程中,都需要进行愤怒管理,这样你就可以从愤怒中获益。阿呆系列《控制你的愤怒》这本书将告诉你怎样通过一些正面的途径和措施管理和控制愤怒,比如怎样改进睡眠状况,怎样改变自己对生活的看法,为什么坦陈自己的不满比发泄愤怒对你自己更有益,以及怎样将冲突转变为一种挑战,等等。

如今,让人感到高兴的是,愤怒管理已远不再局限于多年以前那种简单化的(虽然是好意的)建议――比如发火之前先从一数到十,或者每次生气的时候做几次深呼吸,等等。

你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存在生气过度的问题呢?你是自己判断还是让别人为你喊停呢?如果你没有作出肢体的攻击性行为――比如对别人进行身体伤害或者用头撞墙,是不是就表示你不愤怒?是不是把怒火发泄出来,把胸中的怨气一吐为快就对你有益呢?是不是为了避免冲突而一言不发就是更好的做法呢?爱发火的人能不能改变呢?或者是不是本性难移,他们只能一辈子这样气呼呼地度过一生?另外,如果别人对你发火,你该如何应对?所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你将在本书中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我想告诉读者:愤怒绝不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它所包含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我们表达愤怒时的那种粗鲁、伤人的语言。而理解愤怒,并通过愤怒来了解自己则是愤怒管理的关键所在。

书愤教案范文2

下面我们先对常规教学与语感教学作一个比较。

1883年3月17日,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遗体被安葬在英国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在葬礼上,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作为马克思的挚友,两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并肩战斗近四十年,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哀悼之情。演说是这样开始的: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对于这一段文字,常规教学要问学生:“这段文字表达了恩格斯的什么感情?(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无限怀念之情)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为什么连“三刻”也交代出来?(因为马克思的逝世,给世界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是全世界革命人民的不幸,时间写得非常详细具体,是为了突出这一时刻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影响,为的是使人们永远铭记这一刻)写马克思的逝世,用“停止思想”,而不用“停止呼吸”,或“心脏停止跳动”,这是为什么?(“停止呼吸”对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停止思想”则是对马克思这样一位伟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逝世时所用的最恰当的语言,其中饱含了作者无限痛惜的感情)“还不到两分钟”“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突出了马克思逝世时的什么情景?(“还不到两分钟”写出了恩格斯未能在马克思生前与他见最后一面的极大遗憾;“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委婉地写出了马克思的逝世;“永远地睡着了”既是对上文委婉含蓄的解释、说明,更是作者感情上的递进、加深,倾注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无限痛惜、深切怀念之情)(以上引自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

我们运用语感教学,只需采用“替换法”读一读,便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热情,从而充分彰显学科的魅力:

3月14日下午,当代最伟大的革命导师与世长辞(死?走?逝世?)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仅仅一小会儿,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逝世了---确实是永远地逝世了。

学生在比较中一品味,马上体悟,在革命导师的葬礼上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导师逝世的准确时间,强调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永远难忘的时刻,表明马克思生命的每一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十分宝贵,饱含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赞扬之情;突出强调“还不到两分钟”,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深感遗憾的惋惜之情;因为马克思是个“思想家”,所以用“停止思想”较准确;“去世”“走了”显得太一般化;“与世长辞”“逝世”不合具有演说性的悼词的语体色彩;“停止思想”“永远地睡着了”突出了马克思与世长辞时从容、安详的情景,修辞上叫做“讳饰”,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之情。

笔者在教学鲁迅的名篇《拿来主义》一文时,采用中间开花的教法,引导学生深入品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导入课文、介绍背景之后,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把握思路,我说,文章第七自然段劈头一个“所以”(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没有“因为”啊,删去这个“所以”,不是更简洁些吗?学生一怔,继而迅速投入到找“因为”的阅读中,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前面六个自然段都是属于“要自己来拿”的原因:“因为”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有悖于交往原则))(1-2段),“因为”只是送去,必沦为乞丐(要正视历史逻辑)(3段),“因为”听凭“送来”,大受其祸害(应重视现实教训)(4-6段),“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7段)先生首先由“闭关主义”导致“送去主义”,“送去主义”实质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要造成严重的后果:从长远看,是亡国灭种;从现实看,是招致帝国主义的进一步侵略,使中国更加殖民地化。原来先生在这里用的是因果论证法,逻辑非常严密。这里的品读涉及到文章的整体思路,学生探究得兴味盎然。

如果说“感知――理解――运用”符合学习知识的普遍规律的话,那么“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则反映了学习语言的规律。感受、积累是学习语言的前提,领悟、运用则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明确这一点,在教材文本解读时,我们就应扣住语言材料,引导学生感受语言,品味语言,从而领悟语言,积淀语感,内化为语文素养。

从表面上看,品味语言似乎就是辨别语言运用的正误、优劣,是在字词上下功夫,似乎就是“咬文嚼字”,但“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朱光潜语)。这种推敲并非玩文字游戏。品味语言是品味作者如何在一定情境下用准确传神的语言传情达意,体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基本理念。

我们再来看一个教材文本解读的案例片段。

在武汉市教育学会举办的“传承与创新:语感教学演示报告会”上,来自武汉市43中的青年教师沈嵘执教毕淑敏《珍惜愤怒》一文,进入自由品读环节后――

师:通过对文章语言的解读我们一步步揭开了愤怒看似丑陋的面纱,如此微妙的人生道理被毕淑敏书写得浅近而睿智,拨开了我们对愤怒憎恶的乌云,点亮了我们的心灯。相信这篇文章中一定有不少精彩的语句、段落你也很喜欢,请放声诵读,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试着用你的声音有感情地传达出来;也可联系现实生活,说一说这些语句让你想到了什么。

(1)当你的尊严被践踏,当你的人格被玷污,当你的家园被侵占,当你的亲人被残害,你难道不滋生出火焰一样的愤怒吗?当你面对丑恶,面对污秽,面对人类品质中最阴暗的角落,面对黑夜里横行的鬼魅,你难道能压抑住喷薄而出的愤怒吗?

师:排比句是不是每句朗读时情感处理都得完全一样?把两个反问句改成“人一定会滋生出火焰一样的愤怒”“你的愤怒一定会喷薄而出”,可以吗?大家各自朗读体验一下,如何处理才能最好地表达情感。

生:两个排比段汹涌而来,而在每一段中又用排比句来加强这种愤怒所带给我们的冲击。修辞技巧的巧妙运用,使得情感与文字紧密融合,带给读者极大的震动。朗读时排比句情感的堆叠,情绪逐渐激动,最后在反问句“难道”“火焰”等词蕴含的感情中爆发。一气呵成,语感强烈。

师:第一个排比段中的人称变化也是值得注意的。“当你的”能换成“当人们的”吗?分两组朗读,比较表达效果。(两名学生示范朗读,其余学生聆听体悟。)

生:用第二人称,对话式的交流,更加深切地使读者感受到伤害和冲击,直接叩问灵魂,激起读者的共鸣,为下文的反问铺垫、蓄势。从情感上让人体验到愤怒的确是人的正常的情感之一,若此刻仍无动于衷,那就不是正常人了。

师:既然是排比,为了更加增强语势,能否将两组排比混编在一起呢?“当你的尊严被践踏,当你面对丑恶,当你的人格被玷污,当你面对污秽,当你的家园被侵占,当你面对人类品质中最阴暗的角落,当你的亲人被残害,当你面对黑夜里横行的鬼魅,你难道不滋生出火焰一样的愤怒吗?你难道能压抑住喷薄而出的愤怒吗?”

生:不能,因为这两组是有各自的主题的:第一组“当你的……被……”是围绕自己的切身利益展开的,当人自身受到损害时往往是会被激怒的;第二组“当你面对……”自身可保,但面对社会的不公、黑暗,有正义责任心的人也是会愤怒的,这才是正常的人,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两组之间是递进关系,不能混编。这里也表明作者提倡的是源于正义,源于对历史、民族、社会的责任感的愤怒。

学生联系现实拓展探究:曾经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东亚病夫”,刺痛了多少中国人的心,终于国人愤怒了,东方睡狮清醒了;面对麻木的看客,鲁迅愤怒了;面对崇洋懦弱的政府,五四青年愤怒了;面对日本人地篡改教科书中的侵华历史,我们愤怒了;面对从地震中幸存下来,但良知却被震垮的范跑跑,我们愤怒了;面对唯利是图,而置他人生命安危于不顾的“三鹿奶粉”,我们愤怒了;面对网络上肆无忌惮的“虐猫事件”“虐狗事件”,我们愤怒了……

(2)当高度的物质文明像软绵绵的糖一样簇拥着我们的时候,现代人的意志像被泡酸了的牙一般软弱。

师:把这个句子改成“当高度的物质文明簇拥着我们的时候,现代人的意志变得软弱了”,可以吗?为什么?(教师范读,学生体味)

生:朗读时突出“软绵绵的糖”“被泡酸了的牙一般软弱”,用形象的比喻直指社会现实,人们在物质文明的刺激下,渐渐学会了营造甜、软、腻的氛围,隐藏起自己的锐气和血性,最终丧失了愤怒的能力,就像泡软了牙一样啃不了硬骨头了。作者正是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现实社会太缺乏充满勇气、血性、正义感的愤怒了,人们渐渐麻痹了自己。

(3)城市人的意志脱了钙,越来越少有倒拔垂杨柳强硬似铁怒目金刚式的愤怒,越来越少见幽深似海水波不兴却孕育极大张力的愤怒。

师:“脱了钙”比喻什么?两类愤怒的区别是什么?大家各自体验一下如何在读中体现出来?

生:紧接上文,作者又用了一个比喻“意志脱了钙”,“脱了钙”要重读,可想而知,缺钙的人是什么样子,脆弱,绵软,不堪一击;同样,精神上缺少了愤怒在意志上也是不堪一击的。下文“越来越少有(见)”要拖长音,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感慨和担忧。作者举了两种形式的愤怒:一种刚强,血性;一种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这两种形式的愤怒在朗读时的节奏是不一样的。

学生联系现实适当拓展:公车上,商场里,小偷横行,路人冷眼旁观;当被拖欠工资的民工走投无路爬上高楼意图轻生,围观的人群却一脸兴奋喝彩叫好……可悲可叹。

(4)犹如跳跃的麋鹿丧失了迅速奔跑的能力,犹如敏捷的灵猫被剪掉胡须。

师:这组比喻能否从本段中删掉?(学生对比朗读。)

生:不能。奔跑能力之于麋鹿,胡须之于灵猫,就如同愤怒之于人是生存的能力与证明。比喻形象直观,让人容易理解。试想一个人对任何事都可以平静处之,无动于衷,这个人的“活”和“死”又有什么分别呢?他的生命已是“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的死水了。这种死亡是精神上的麻木和冷漠。因此作者说:没有愤怒的生活是一种悲哀。

(5)惟有愤怒,那是不计后果不顾代价无所顾忌的坦荡的付出。在你极度愤怒的刹那,犹如裂空而出横无际涯的闪电,裸地了你最隐秘的内心。

师:第一句几个同义并列的词语之间,能否加顿号?(学生分两组试读比较)后文比喻该如何读?

生:“不计后果不顾代价无所顾忌的坦荡的付出”,几个同义词语不加停顿的罗列,更显出愤怒的不可阻抑、毫不掩饰的特点。

生:比喻的修辞,如“裂空而出横无际涯的闪电”,正是用极富气势的画面形象地传达了愤怒强烈的爆发力,不可阻挡也无法掩饰。形象阐释了前文,要重读。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概括出有效阅读教学的一般策略:

首先,教师要紧扣文本语言,将“品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应当有一种高度的言语素质,有一种对词的高度敏感的气氛。”这里所指的“一种高度的言语素质”就是现时所说的“语感”。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新课程标准也反复强调,语文课程应“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条),“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二条)。《新课程标准》尤其提出要多读书,少做题,通过整体感知、感悟、积累和熏陶,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材料。培养语感,必须遵循语文实践性的特点,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反复接触语言、感受语言,品读则是学生接触和感受课文语言的最经常、最重要的方式。

有位老师根据自己的阅读教学经验总结出“七读经”:“讲课之前必须读,不必讲处一般读,关键要害重点读,不得要领反复读,答题困难深入读,讲解不清共同读,时间有余欣赏读。”读,好比爬山,虽然要受累、流汗,但真正进入了文本,体验到了酸甜苦辣,积淀了语感,丰富了自我,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

语感教学的课堂切忌教师以“讲”代替学生的“读”,过分偏重“语感分析”。长此以往,不但学生的语感能力得不到提高,怕是连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失去。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起教材文本语言和生活经验、表象的联系。

脱离了生活经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经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经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品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谈自己类似的经验,将语言文字与生活经验连接在一起,从而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内化和丰富语感素养。

第三,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

培养语感,必须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某些情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反复咀嚼、深入品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情感基调,积极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要做到少一点分析讲解,多一点有感情地朗读和指导。

以上就教材文本解读的案例谈了一些有效阅读的策略,介绍了一些品味语言的方法,但具体来说,因文体特点的不同,教学目的的不同,因而品味语言的侧重点也各有所不同。比如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多义性、音乐性的特点,宜从诵读入手,品味诗歌和谐优美的音韵美和含蓄蕴藉的意韵美。而议论文则宜在默读中细细推敲体会准确的语言、缜密的论证,读小说则要抓住人物语言把握形象,抓住叙述语言体会风格等。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文体在关摄全篇的关键字、词、句上做文章,以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精妙之功。

书愤教案范文3

可人

课堂之怪现象

“现在请大家合作讨论黑板上的问题?”

只见同学们连忙打开放在课本下的资料书,时而眉飞色舞、时而冥思苦想……

“现在请大家在全班交流讨论的结果。”

唰,唰,一支支小手钻出来。

生A:“……”

生B :“……”

师疑惑“怎么与我的答案如出一辙?句句真知灼见!”叹曰“学生真聪明!”

接下来,这题……

生C:“没想好。”

生D:“不知道。”

生E:“*****#####@@@@@”

师郁闷“学生怎么这样呢?怎么成了缩头乌龟?”半晌,师讲……

……

生怯怯的“前面的问题资料书上有,后面的…… 后面的……”师大悟“这,这。”无语!

书屋一隅——学生购资料书之怪现象

“同学,你为什么买这本书?”

“因为每次考试的题这里面都有!”

——美其名曰“追求高分”

“同学,你为什么买这本书?”

“我们老师用这本书!”

——先知先觉

瞧瞧,多么冠冕堂皇理由。不为什么,仅为追求高分!仅为追求先知先觉!可悲呀!

以往辅助教师教学用的资料书,如今生生有之,且比师更全。《教材详解》、《走向清华北大》、《倍速》、《高才生》、《过关斩将》不胜枚举。面对铺天盖地的资料书——无言!只叹:学生之资料书如洪水猛兽!

苦呀!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各种资料都买!严师出高徒心急——所有资料书上的题做完!真苦了孩子,成山成海的作业,压得他们气喘吁吁,光顾完成数以千计的各种类型的题目,无暇顾及那方本该属于他们的蓝天!一桩桩学生自杀事件,令人胆颤心惊、让人深省!而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只是念道:“如今的孩子怎么这样呢!”探查理由更是让人“啼笑皆非”——“生活不能自理”、“学校饭菜不合口味”欲哭无泪!真苦了孩子们!

苦了老师!学生手头有了资料,就掌握了制胜老师课堂提问的法宝!他们只是一味的追求答案是什么,而不管为什么?结果,课堂成了老师“一人独舞”,有高雅之士与之共舞。数十分钟后,曲完、舞毕、铃响,满堂学生如痴如醉,老师笑逐颜开“同学们,老师刚才跳的什么舞?”全场鸦雀无声、面面相觑。师无语“晕死!”

悲哉!学生成了书的奴隶!为了读书,死读书、读书死!他们的思维被资料书的现成的唯一答案紧紧束缚着,躺在答案上睡大觉!长此以往,思维能力何以得到提高,又谈什么发展综合能力?学生们习惯了“打开书了然,闭上书茫然”的学习形式。这就导致了他们在考试的时候,书本上的题做的好,而课外的题就束手无策了。分数低了,自然对学习就没有了兴趣,没有兴趣,上课时不再思考问题只想借助资料书完成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如此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势必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

书愤教案范文4

妻子是一个中学教师,这种为人师表的职业,使她性情温和而内敛。在过往长达三年多的中,她都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态来迎合我的激情。虽然说不上性冷淡,但是她从未在性生活中主动过。

然而,近段时间发生的事,却让我对妻子有了新的认识。结婚三年来,我没怎么见妻子生过气。可是,自去年换了一任新校长,她不知怎么就与新校长有了矛盾,后来两人越拧越紧,忍无可忍之下,她与对方发生了几次大的冲突。

愤怒让她激情暴涨

2008年4月份,妻子申报高级职称。无论比资历、比能力,仅有的一个名额大家都认为非她莫属,妻子也觉得十拿九稳,毕竟她档案里记载的荣耀不是吹出来的,那一沓厚厚的获奖证书也不是靠拍马屁就能得到的。可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残酷:你越想得到的东西,越难以得到;你越不想失去的,却越会离开你。那一天,当校长宣布晋升高级教师的名字不是妻子,而是与校长沾亲带故的另一名年轻教师时,妻子忽然感到莫太的耻辱:原来她一直的努力,竟然敌不过世俗的关系网!

回到家,妻子犹气愤不已。晚上,躺在床上,我抱着愤愤的妻子,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后背,想给她一点安慰。无意中,我发现妻子在我的怀里不像往日那般僵硬。我充满怜爱地吻她,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她突然一翻身,竟把我压在身下,她的吻如夏日午后细密迅疾的雨点,逐一落在我的肩胛和胸前。我惊喜地看着她,感受着她在我耳边呵出的痒痒气息,竟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妻子一反常态的主动,令我有一刹那的惊诧,顿时,我的血沸腾起来,一把抱住她。妻子快乐地着,我越发勇猛和缠绵,妻子那种一波连一波的狂野,有如钱塘江大潮般雷霆万钧,一浪高过一浪。虽说这种别具一格的是那么猝不及防,但它焕发出的光彩,使我们之前所有的全都黯然失色……

天亮醒来,妻子已弄好了早餐,看得出,她的心情好转了不少。昨夜我俩第一次琴瑟相和的快意竟发生在那种情况下,真是我没想到的。

我多么希望妻子对能一直保持这种“热度”。然而,时过境迁,我们又恢复了以往那种一头热的:不管我如何故意,努力制造气氛,或是运用书上的引诱,她都无动于衷,好像性生活是与她无关的事。我需要时,她就顺从我的意愿,既不主动,也不拒绝,看不到一丝带来的愉悦,也没有一点厌烦的痕迹。我多么希望妻子有一天又突发“性”致,给波澜不惊的夫妻生活注入一股活力与生机。三个月后,我竟然又等到了。

再次领略酣畅淋漓

那是已经接近期末放暑假时。每学期评选的优秀教师即将揭晓,评上了可以加一级工资。妻子的班级得了个全优,有了这种“硬件”,优秀教师称号可以说是囊中之物。可没想到,就在放假前两天,班上一个学生出了个不大不小的安全事故,校长就趁机将妻子的名字给撤了下来,并在教师大会上阴阳怪气地说:“有些老师总是自以为是,只重智育不重德育,还一心争名夺利。”

评不评优是小事,工资不涨也饿不死人,可校长这话着实让人受不了。受了奚落的妻子气不过,可人家没点名,她又不好当场发作,回家后便气呼呼地咒骂校长“”、“卑鄙”,整晚看什么都不顺眼。

看到妻子再次受到不合理的压制和刁难,我很为她委屈,担心她会气出毛病来。看着她走进淋浴间,想想她受了气,就给她搓搓背吧。这时,我又见到了一个和平时完全不同的妻子了。

以上次的经验,我知道她那亢奋的像一座奔涌不止的活火山,不仅有无穷的能量,而且她的每一寸肌肤都燃烧着令人窒息的火焰。她热情奔放地骑在我身上,那份狂烈,那种不可遏止的野性美,妖冶、性感,令人迷醉。我稍微冲刺一下她就兴奋得连连,全身虚脱无力。平日里循规蹈矩的妻子蓦地变成一个好玩的孩子,带我进入了一个充满激情的陌生世界。

事后,我搂着香汗淋淋的妻子,说:“你要是天天这般火热、这般风情万种就好了,那我该多幸福啊!”“你胡说些什么呀,人家只是主动了一点嘛。”妻子羞赧地将头埋在我胸前。

渴望那种激情

我多么希望,妻子的愤怒能再次成为我们夫妻冲锋的号角,在我们情与欲的撞击中再掀高潮风浪,让我感受她身体里那种激荡的力量,助我一次次冲向顶峰。可有谁愿意看到自己的妻子活在忧愤之中?我总不能自私地为了一己之欢,时刻让妻子处于愤怒之中吧?

我知道自己这种心理是不合情理的,但我真的很渴望妻子在那种状态下我们所收获的高质量呀!

专家点评

愤怒时,为何“性”致高涨

文中丈夫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渴望那种销魂的激情,另一方面又不忍心妻子受气、时刻处于愤怒之中。为什么他的妻子偏偏在受气、愤怒后,才在时产生那种激情,而平时却平淡如水呢?这可能是读者朋友最关心的问题。

由于和校长存在矛盾,女主人公申报高级职称未果,不仅评优落选,还被校长奚落一顿,产生愤怒情绪是很正常的。愤怒通常是对他人恶劣行为的一种反应,尤其是当这种行为不公正时。

产生了愤怒,怎么办?鼓励发泄愤怒(也称为宣泄)情绪在西方文化中具有代表性,但在东方集体主义背景下,这种鼓励却很少听到。我们中国人往往主张“忍”,或者冠之以“小不忍则乱大谋”。因为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个体对人际的相互作用很敏感。宣泄有可能带来几个小时的良好感觉,但通常不能消除愤怒的感受;更多的情况是,表达愤怒会引起更多的愤怒。

人的性生活是一种与情绪密切相关的活动。尽管对大多数人而言,愤怒伴随着痛苦,但有时愤怒确实能对性生活的质量产生积极影响。其实这不奇怪,性的激情依赖于感情的强烈程度,而愤怒能激发强烈的情感。事实上愤怒这种负面情绪该不会因为“忍”而彻底消失,而是处于潜意识的抑制状态中,在进行性生活时不知不觉地发泄出来,于是使男主人公感受激情,也使女主人公恢复心理平衡。

医学研究发现,当进入高潮时,人体内会产生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发挥类似吗啡样的安慰、欣快等作用,可以很好地解除人的愤怒、悲伤等不良情绪。所以,女主人公第二天早上还能起来做早餐。

女主人公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如何应对愤怒;二是如何提高性生活质量。这对男主人公似乎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难题。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建议:

1 保持冷静,不要让怨恨占据自己的内心,脑子里反复思考愤怒的原因,只会使愤怒增加。佛陀在2500年前就说过:当怨恨萦绕脑际时,愤怒将永远不会消失。

2 以促进和解而不是报复的方式来表达不满,有修养并不意味着对愤怒保持沉默。医学早已证明,过度压抑愤怒的人易患高血压和心脏病。应该清楚而肯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以一种非指责性的情绪表达出来,有助于解决引起愤怒的冲突。

3 可向亲人朋友倾诉,获得社会支持,使自己平静下来。

书愤教案范文5

【什么是“愤青”现象】

“愤青”最早特指1960年代欧美左翼思潮中主张颠覆传统社会价值的叛逆青年。1973年,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出品的影片《愤怒青年》记述一班不满社会现状而急于改变现实的青年,证明当时已存在“愤怒青年”的称呼,后来该词被简称为“愤青”。由于通信手段的进步和互联网广泛使用,使更多的人可参与到对历史问题和国际局势相关问题的讨论中,这就为“愤青”群体的产生和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顾名思义,“愤青”是指思想偏激、情绪化,有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沙文主义思想、言论和行动的青年。“愤青”同时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思维的情绪化、非理性化、简单化。“愤青”容易冲动,容易被激怒,喜欢谩骂,不喜思辨,不善于推理论证。二是标榜爱国。中国的“愤青”认为中华民族是最伟大的民族,中国文化是最伟大的文化,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强国乃至第一强国。他们不喜欢取得西方国家国籍的华人,也不喜欢别人对中国人、中国政府及中国文化的批评,不管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谁,也不管人家的批评是否出于善意,更不管批评得有没有道理,一遇批评,马上反驳甚至谩骂。这些“愤青”仇恨西方国家,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天生具有侵略及掠夺本性,亡我中华之心不死。三是轻言战争。主张采取极端措施,甚至主张以暴力改变社会。四是拒绝妥协。对外交往一味主张强硬。

“愤青”虽是现代词汇,但“愤青”现象却古已有之,不绝于史。中国千年外交史上的“愤青”现象,无论是古是今,至少有如下几个共同特点:在心态问题上,一直处于心理上的优越高位,以“天朝大国”的心态君临天下;在名实问题上,重虚名,喜高调,脱离实际,不接地气;在和战问题上,一味主战,谁主张和,谁就是卖国;在对外交往问题上,一味主张强硬,遇有谈判,不顾自身实力和对方诉求,漫天要价,狮子大开口,视任何妥协为软弱;在人际关系上,自以为高人一等,标榜爱国,凭个人好恶划线,谁不与其站在一边,谁就是叛国贼;在思想方法上,超越实际,极端偏激,唯我正确,有浓厚的“左”的色彩。

“愤青”并非“愤怒”与“青年”的简单之和,把“愤青”理解为“愤怒的青年”不完全准确。比如,人们并不愿将文化程度有限的青年人视为“愤青”,即使他借着酒劲正在街上大耍威风;人们也不情愿将一个正对村长发脾气的农村青年(姑且假设是张艺谋影片中的秋菊)看成“愤青”。“愤青”的愤怒对象,通常得与家常行为、世俗生活拉开一段距离,具有超越现实功利的特征,比如为了声援巴勒斯坦人而上街游行,为了反对政府滥用权力而与警察展开街头巷战,都是国外当代“愤青”的常规举动。与国际“愤青”一样,中国“愤青”同样热衷于针对重大的社会或国际事务宣泄不满,表达仇恨,呼唤正义。“愤青”的愤怒,原本就带有“义愤”色彩,体现着青年人天赋的正义感。

【宋代“愤青”们怎样误国】

蒙古崛起之后,虽然多次战胜金国,但终究无法消灭金国,只得寻求与南宋合作。成吉思汗临死时,训诫诸子,“金之精兵在潼关,强攻难下。可借道南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由此可见,成吉思汗的战略是,联宋灭金。蒙古当时非但没有吞并南宋的想法,还把南宋当作潜在的盟友对待。金哀宗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刚刚崛起的蒙古汗国是金国最危险的敌人。为了救亡图存,必须集中力量全力对付蒙古。他一改金国历代与宋朝为敌的做法,不再发动侵略宋朝的战争,并派人到光州(今河南潢川)一带,四处张贴告示,告谕宋界军民,今后不再征伐南宋了。同时,为了寻求同盟,公元1225年,金哀宗还通过谈判,联合了正遭受蒙古侵扰的西夏,双方约定西夏对金称弟,不再称臣,不用金国年号,双方互不侵犯。调整好外交格局后,金哀宗全力对付蒙古汗国。公元1226年,经过一年多的战斗,先后收复了平阳、太原等重镇,取得了一定的胜利。此时,成吉思汗正集中力量进攻西夏,公元1227年西夏灭亡。

如果当时南宋对蒙古的灭金战争选择不作为,至少可以赢得30年的准备时间。然而,靖康之耻激起的全国性的仇金情绪,造成南宋外交战略失误。虽然当时有清醒之人反对,但很快被弥漫全国的仇恨所淹没。此时,困守孤城的金哀宗想到了遣使臣向宿敌宋朝“借粮”,其实就是哀求方便、遣使求和。使臣临行前,金哀宗得知了蒙古要联合宋朝共同攻打金国的消息,于是反复嘱托使者努力争取南宋的支持,竭力陈述唇齿相依的道理。金哀宗说:“蒙古灭国四十,数年前已灭西夏,我大金国若灭亡,下一个亡国的肯定是宋国,唇亡齿寒,自然之理。如果宋国能和金国联合,既对金国有利,也对宋国有好处。作为使臣,你一定要把这个道理好好讲给宋人听!”(《金史》卷十八?本纪第十八・哀宗下)

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南宋不能理智地放下已经过去一百多年的仇恨,反而寻求自掘坟墓的灭亡之道。目光短浅的宋朝君臣把宋朝与蒙古联合灭金看作是报靖康之耻、建立不朽功业的天赐良机。为诱使宋朝联合蒙古灭金,蒙古答应灭金后将河南归还宋朝,但双方并没有就河南的归属达成书面协议,只是口头约定,这就留下了巨大的后患。当金国在蒙古的打击下濒临崩溃时,南宋朝廷认为有利可图,于是出兵北伐。按照与蒙古达成的协议,宋朝军队两万人在大将孟珙率领下,携带盟约规定馈赠给蒙古军队的粮秣三十万石,抵达蔡州城下。金国灭亡后,南宋如愿分得了一部分领土,而最终的结果是南宋亲手毁掉了自己的藩篱,实属自毁长城之举。

事情本可到此为止,遗憾的是,南宋并不满足于分得的土地。一个“愤青”提出了著名的“据关阻河,光复三京”北伐蒙古议案。意思是趁蒙古在中原立足未稳,把蒙古人赶到黄河以北,再以重兵防御潼关―黄河一线,与蒙古隔河而治。南宋朝野被这封不切实际的奏折深深打动,不懂军事的文人们纷纷主战,不顾灭金战争中同蒙古并肩作战的将领们的反对,终于走出了错误的一步,南宋大军北伐蒙古。结果北伐大军全军覆没,安然南返者十中无一。蒙古大汗召开最高军事会议,略曰:“今诸国已服,唯江南一隅,尚阻声望。朕愿躬行天讨……”于是乎,蒙古三路大军南下,南宋灭亡。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宋灭亡前的德佑元年正月,文武百官只有6位大臣出现在朝堂上。当初那些主战的“愤青”们,全部逃亡,只丢下小皇帝和谢太后孤儿寡母加上6个大臣一共8个人。二十四史中如是曰:“南宋启衅,自招入侵。”(《宋史》卷四十七・本纪第四十七)可见“愤青”之误国。

【明朝亡国与“愤青”现象离不开】

崇祯帝勤政廉政,怎么会落得个亡国上吊的下场呢?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被“愤青”现象所绑架。老天爷曾给崇祯四次机会,哪怕抓住一次,他就可能不必上吊,不用当大明的末代皇帝,甚至有可能成为复兴王朝的英雄。但是,“愤青”们把他和明朝逼上了煤山。

第一次机会是封后金(清)首领为王。在与明王朝不断周旋过程中,努尔哈赤一直希望明廷封其为王,以号令东北各少数民族。皇太极的实力虽比父亲努尔哈赤时大为增强,但一直希望同明保持友好,发展贸易。即使是在攻明战争屡次胜利时,他在议和文书上也低明皇帝一字书写,并接受了明廷要其遵明正朔、取消“伪号”的要求,在尚未达成议和协议之时,不书天聪年号只写干支。当其羽翼已丰,多次攻入内地,明朝已无法招架之时,他仍然多次告示说,愿与明友好、议和。其实,封王的做法在明朝并非无先例,但这样做明朝需要付出代价,即承认后金(清)实体的存在,划出地区供其统治。这虽然损害了明统治者的威望,却可以平息战火,安定辽东,国家减轻困扰,而保持明朝“天朝大国”的地位不变。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杨嗣昌就曾在上疏中指出:“我朝抚赏为弱敌之第一策”,是为国家“久远真切之计”。无奈满朝文武之中,持这种见解的人少之又少,而且不敢公开说出来。

第二次机会是与清军议和,分界而治。松锦失守之后,崇祯便想和清军议和,以便专心对付李自成起义军。兵部尚书陈新甲暗中与皇帝筹划讲和。皇太极曾主张分界而治,提出“两国和好宜先议定疆界”。皇太极热情接待了马绍愉等明朝来使,给予他们优厚的赏赐,经过半个多月的谈判磋商后,农历六月三日,在马绍愉等人离开盛京时,皇太极派官将他们送到十五里之外设宴饯别,并命军士将使团护送到明朝控制的连山(今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境内。

皇太极给崇祯皇帝写了一封长信,托马绍愉转呈。信中,皇太极在追溯了后金(清)与明朝开战的历史渊源后,又谈到尽管清兵已处胜势,但仍愿议和通好。这封信的内容后来被收入《清太宗实录》得以保存。从行文看,皇太极的态度比较谦恭,在一番客套话之后,皇太极提出了不算苛刻的停战四项条件,字里行间完全没有威胁的意味。尽管如此,皇太极对明朝的诚意并没有信心,他在信的末尾发出了最后通牒:“若不愿和好,再勿遣使致书……约九月不至则治兵。”言外之意,和谈一旦无望,只有兵戎相见了。

不料,当马绍愉返回京师,将议和的情况写成书面材料呈送给他的顶头上司、兵部尚书陈新甲后,陈新甲因为着急上朝议事,就将信件随手放在几案之上,他的书童误以为是“塘报”(朝廷抄送诸臣的报告,上登一般的上谕与奏章――笔者注),未请示陈新甲就拿出去交给各部门传抄。这一下可惹了大祸,本来是保密的议和经过,一下子被群臣百官阅览,朝野为之哗然,很多大臣纷纷上书弹劾陈新甲贪生怕死、妥协求全、私定议和条款。崇祯皇帝极为愤怒,起初他还想袒护陈新甲,对他的大意泄密没有追究,还将大臣们的奏疏压下不发,希望不了了之。但过了不久,舆论鼎沸,难以平息,迫于压力,一向以中兴君主自居的崇祯皇帝在思想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的内心不愿意给别人留下一个无法应付时局、向“蛮夷”低头的印象,感到议和是自己的耻辱,于是将责任一股脑儿地推给陈新甲,降旨责令陈悔过。实际上,崇祯皇帝很信赖和赏识陈新甲,这个处分完全是为了平息朝廷中的舆论,就处罚来看,是十分轻的。事到如此,虽然议和之事已不能再提,但陈新甲若能识时务明哲自保,还是可以保全性命和官位的。然而陈新甲明显不够老练,他觉得议和自始至终都是在皇帝指示下进行的,自己并没有在其中增添额外内容,便有恃无恐,不但“不引罪,反而自诩其功”,更引用皇帝给自己写的敕谕中的话语为自己标榜。陈新甲的言行终于使崇祯皇帝恼羞成怒,下令将陈新甲处死。崇祯帝这样做虽然保全了面子,却又一次关上了本是由他授意打开的议和大门。一次本来很有成效的议和,一次可以改写历史的救国良机,表面上是因为崇祯皇帝死要帝王的面子和陈新甲的不谨慎导致最终草草收场,实质上是朝廷内外为“愤青”的思维定式和舆论所绑架。

第三次机会是迁都。李自成大军挺进山西,两个月就可攻进北京,形势瞬息万变。大臣李明睿建议南迁,他认为,只要向南进行战略转移,就能缓过气来。当年宋高宗赵构毅然南渡,在杭州建立了繁荣富庶的南宋,赵家天下又延续了150多年。咱们大明的条件比那时强多了,地方比它大,物产比它丰富,关键是祖宗当年迁都北京时,设南京为陪都,有一套完整的行政体系在。李明睿敦促:只要您下决心南下,东山或可再起,大明中兴有望。沿途的河北、山东、江苏的情况目前还不错,安全不是问题。总之死守北京就是等死,尽快动身为好。谁知,宰相陈演反对南迁,故意把消息捅出去,弄得沸沸扬扬,谣言四起,人心大乱。他还指使人上奏章,攻击南迁是别有用心,是“邪说”,要求严肃处理李明睿。绝大多数官员和“愤青”们站在一起坚决反对南迁,为什么呢?因为士大夫阶层长期被正统教育洗脑,坚信撤退可耻,在政治上是错误的;加上如果南迁,官员们的美宅良田不可能带走,丢了北京还不知便宜谁。最要害的问题在于,南迁之后,南北两个政府一合并,肯定要裁员,官员们思量的是:俺的位子还有没有、好不好?官员们唱高调唱了一个多月,李自成大军此时已攻下了居庸关和昌平,北京危殆。崇祯终于忍不住了,毅然决断:“不管他们了,这事我说了算,咱们立刻南迁!”李明睿叹口气:“来不及了,沿途我军都被打散了,北京城连只苍蝇都飞不出。”

第四次机会是与李自成议和。李自成本是个苦力出身的粗人,并不具备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对迅速的胜利毫无思想准备,也不太清楚进了北京意味着什么。三月十七日都打到今北京城的复兴门一带了,他居然在次日上午给崇祯写信,要求割让西北一带给他,西北实行高度自治,不向朝廷报告工作;朝廷拨付100万银两慰问金给他,他替朝廷打击敌对势力,包括虎视眈眈的东北清军。然而大臣们个个慷慨陈词,调子一个比一个高,要与北京共存亡。李自成送的大礼,根本不在明朝最后一次御前会议的议题之内。崇祯本想乘着夜色混出城去逃命,但是从安定门、朝阳门到前门,没有一个门为他打开。眼看天要亮了,只好孤独地走向了煤山……他死后仅3个小时,李自成拍马直捣金銮殿。那些政治坚定、慷慨激昂的部长们血战到底了吗?第二天他们就去李自成办公室外,排队请求安排工作。(习骅《中国历史的教训》,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

【“愤青”现象为何千年不绝】

自宋以来,产生了一种新的国民心态――清流心态,深刻影响了中国外交的走向。清流心态在朝廷和社会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目为清流派。清流现象是“愤青”现象的历史源流,“愤青”现象是清流现象在当代的“变种”。鸦片战争爆发前,曾国藩在回答其恩师、军机大臣穆彰阿提问时就说:“自南宋以来,君子好诋和局,以主战博爱国美名之风兴起,而控御夷狄之道绝于天下者五百年矣。”后来,曾国藩在给李鸿章的信中又说:“自宋以来,君子好痛诋和局,而轻言战争,至今清议未改此态。”(《曾国藩全集・书信十》)为什么宋代会产生清流心态,为什么“愤青”现象在中国外交史上千年不绝呢?

一是对宋朝重文轻武、主和厌战政策反思和反弹的结果。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宋朝不等于安全大国,“靖康之难”后,国民心态发生变化,作为对朝廷重文轻武、主和厌战政策的反思和反弹,男人被要求宁战不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清流心态由此产生。岳飞冤案发生后,一些人又将主和与卖国投降画等号,令清流心态进一步加剧。

二是中国封建社会从兴盛到衰落的历史趋势的产物。唐代进入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此后,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西方列强用炮火轰开封闭的大门后,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令不少汉族士大夫痛心疾首。“愤青”们不乏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和护国之勇,然而缺乏谋国之智。“愤青”心态产生的心理基础是对国家遭受外来侵略的愤恨,是一雪耻辱的渴望,是早日实现富国强兵的满腔热情,但这种愤恨、渴望和热情是以激情为依托,以道义为诉求,而非以理性为依托,以实力为诉求。

三是夷夏之“防”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夷夏之“防”理论是中国古代主张严格民族界限、尊崇华夏、鄙薄其它民族的理论。具体表现为对异族人保持警觉、防备,还有禁止与外族通婚等;禁止我方先进文化传入外族,也警惕外族不良风俗对我方的影响干扰。在中国,严夷夏之防的观念出现得很早,它注重强调夷夏之间的文化对立,强调中原文化的绝对主体地位。因此前人往往认为夷夏之论有大族沙文主义与民族歧视倾向。具有清流心态者同时具有极强的文化自尊心,政治上趋于传统保守,骨子里拒斥西方文化,习惯于居高临下地看待中外关系。

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妥协文化。没有妥协就没有外交。长期以来,人们把“妥协”作为一个贬义词来对待,甚至把“妥协”和“投降”相提并论。妥协文化的缺失导致中国缺乏谈判的文化,导致外交上难免出现走极端的现象。外交本要协调多方面利益关系,平衡各种利益矛盾,这就必然有妥协。妥协太多地体现在外交中,它是一种外交艺术,是以暂时或局部的让步来换取双赢,来保障长远的利益。顾维钧说:“办外交,要会争,也要会让。当争的时候必争,当让的时候也必让。只争不让,那就是下命令,强迫对方接受我的命令。”“愤青”们在外交上主张强硬手段,反对任何妥协,遇到中外冲突即强烈主战,喜欢唱高调,在爱国(当时名之为“为了社稷”)的口号下,常常把主战等同于爱国,把主和等同于卖国,将必要的妥协和无原则的退让混为一谈,打不下去不得不谈判时,对将军们在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则希望外交家们在谈判桌上能拿到,否则谈判之人很容易被批为“卖国”。以晚明为例,直到亡国的最后时刻,崇祯皇帝才意识到“策辽事者,不宜战而宜和也”。可惜这只能是后知后觉,已于事无补。当时明廷上下缺乏议和的环境与气氛,明朝始终未给议和创造必要的条件,主持议和者包括皇帝在内从未展开有关议和大政方针的讨论,纠正以至批驳一些模糊认识及错误论调,以统一朝臣的思想,因而始终未能形成议和应有的气氛。相反,传统的所谓天朝大国不可冒犯的传统观念始终占据上风。主持议和的人无一不身负恶名:兵部尚书袁崇焕终以“谋款通敌”之罪被磔(读“zhé”,是古代一种把肢体分裂的酷刑),支持袁崇焕的阁臣钱龙锡也以“密谋主款”之罪长戍不赦。杨嗣昌主持议和,弄得举朝哗然,群起而攻之。而陈新甲与清议和事暴露后立遭杀身之祸。这种攻击、反对议和的声浪经久不衰,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舆论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任何正确的议和主张都难以畅行。顾维钧亦以为中国的事情难办,尤其外交难办,原因就在于人们拒绝妥协,喜欢清谈者太多,老是狮子大开口。他曾说:“中国的外交,从巴黎和会以来,我经手的就很多。所犯的毛病,就是大家乱要价钱,不愿意吃明亏,结果吃暗亏;不愿意吃小亏,结果吃大亏。”

又说:“群众组织起来大游行或组成代表团对中国的代表们施加压力,常常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杨玉清《我所知道的顾维钧》,载于《文史资料选辑》)

五是清谈误国历史遗风的影响。清谈的兴起,大抵由于东汉末年党锢诸名士遭到政治暴力的摧残与压迫,一变其具体评议朝廷人物任用的当否,即所谓清议,而为抽象玄理的讨论。启自郭泰,成于阮籍。陈寅恪说:“清谈误国是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陈寅恪,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西晋灭亡了,清谈误国之风并没有随之消亡。明朝亡国同清谈误国之风分不开。崇祯皇帝死后不久,大清摄政王多尔衮给南明的史可法写信,痛斥晚明的清谈误国之风:“晚近士大夫,好高树名义,而不顾国家之急,每有大事,辄同筑舍。昔宋人议论未定,兵已渡河,可为殷鉴。”(蒋良骐《东华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你们明朝的干部根本不考虑国家利益,就喜欢唱高调、讲大话,哪怕火烧眉毛了,还慢条斯理地穷白话,作个决定比盖栋楼还慢。当年北宋研究对策还没散会,金军就渡过黄河了,你们咋就不长记性呢?

当然,当代社会“愤青”现象的产生还同狭隘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的影响有关。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百年来在中国不容小觑,而就全球来看,冷战结束之后,意识形态并未终结,民族主义业已取而代之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因素。狭隘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者都是以爱国主义的面目出现,具有极大的迷惑性,带有绝对的不可置疑性。他们骨子里认为本民族利益天然高于一切,从而使“爱国主义”在一些时候、一些地方变成盲目的、狂热的情感,有时甚至演变成了“害国主义”闹剧、悲剧。

书愤教案范文6

这便是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它拥有一股深深的吸引力,不容你抗拒。

《朝花夕拾》可以说是我看过所有散文集中最好的一本,十篇故事,篇篇精彩。我能看到,书中的灿烂如朝阳的金色和斑驳若残影的黑色,当不安和战乱席卷了那个年代,当黑暗和残忍吞噬了那个空间,人们在战栗,在哭泣,在背井离乡,在无助的祈祷!祈祷他们可以拥有一点可怜的抚慰!!在这个时候,那些平常口口声声说爱民,亲民的官呢?那些大腹便便走街串巷的富翁呢?虚伪的面容不能掩饰心里的丑恶,鲁迅先生看透了这点,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受到倍加迫害,在悲哀的阴影下,鲁迅先生用笔点燃了那一丝光芒,使更多迷途的灵魂找到自己该走的、正确的道路,那就是——革命!在那个时候,人们拿起武器,脱掉羊的皮毛,向企图夺走中国这片广阔土地的侵略者,露出了他们不屈的心!

“这时我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停留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锁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

在《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先生以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孩子的视点,叙述了这沉闷的一切。

百草园是少年鲁迅的乐园,百草园里长着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有在树叶里长吟鸣蝉,有伏在菜花上的肥胖黄蜂,有忽然从草间直窜云霄里去轻捷的叫天子。在园子里的少年鲁迅经常搬来凳子,爬上大树,在树叉上坐下,寻找着鸟蛋,大人来了,他又到草丛里去趴着,在青草的掩护下与大人捉迷藏。冬天,下了雪,他又会照着闰土爹的方法,玩雪和捕鸟,无奈,每次所捕得的鸟少之又少。

但是,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年少的他,被父母送到了私塾去,是因为什么鲁迅不知道,他知道的,只有他将跟他那些可爱的花鸟鱼虫说“Ade!”

就这样开始了他乏味的私塾生活,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要他读的书越来越多,对对子也从三言渐渐加到了七言,少年鲁迅的心里未免有些愤愤不平,本来我应该在树荫底下大口吃西瓜的,现在却坐在这间大牢笼里,读那些长的细胳膊细腿,让人一看就烦的课文?!于是,为了填满他自己的心里不平,于是想方设法的钻空子,找时机,以便能出去折腊梅、寻蝉蜕、玩甲套、描绣像,但玩不了多长时间,就被先生用眼睛给瞪回来了。然后在牢笼里继续念书。

这简直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把本应该玩耍的孩童送到牢笼里去读书,用那些陈词滥调来消磨孩子们的天性!难道家长们都认为家里出来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是一件可喜可贺事吗?难道家长们都认为他们是学习的机器吗?儿童时代已经远去,留在他们心里的只有深深的遗憾,难道这种结果是做父母所想要的结果吗?!

坐在那里,看着头顶上不知被缩小了多少倍的天空,孩子们心里怎么想?他们可能会嘲笑自己,“呐,我可真像只青蛙,井底之蛙。”也可能会愤怒“我不是呆在笼子里的鸟!”可没办法,自古有道“父命难为”或“母命难为”就算是再不情愿,也得硬着头皮读,所有的孩子都渴望自由,过分的束缚,只能让他们变得痛苦不堪,超过他们所能承受的负荷而已。

所以,请给他们点自由,然他们做回真正的自己。

当迷雾笼罩了这片土地,将本该正确的事情扭曲。

上一篇短跑教案

下一篇整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