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石油化工的认识范例6篇

对石油化工的认识

对石油化工的认识范文1

一、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石油企业内控体系构建的意义

石油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石油企业管理者必须加强财务风险管理,通过构建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石油企业内控体系以达到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主要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构建石油企业内控体系,有利于石油企业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及时调整工作岗位,推动财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石油企业内控体系的构建有利于石油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和石油企业管理目标相结合,推动石油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实施,促进经营目标及战略目标的实现。第二,建立石油企业内控体系有利于识别财务风险,帮助石油企业正确分析市场经营环境,并根据石油企业财务信息,做出有效的预测。在市场经营过程中,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无法有效地识别出来,这样不利于石油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做出有效的决策,甚至导致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给石油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财务风险管理构建的石油企业内控体系,可以有效识别石油企业财务风险,帮助石油企业做出科学的预测,并制订相应的应对策略与风险管控措施。

二、石油企业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

(一)内控机制不健全

目前,石油企业很大一部分不重视内部控制,其主要原因是石油企业高管没有理解内控这一部门,往往认为这种部门的存在只是为了应付国家的检查,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所以,在部门设立时,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内控部门的机制设立,往往不够严谨,只是草草拟定了一个大体的结构,或者参照其他的石油企业进行设立,并没有安排专人对细节进行推敲,没有标准的考核、奖惩、管控等设立,对其内控机制很不健全。

(二)对财务风险关注度不高,风险意识淡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很多石油企业受到了体制以及外部宏观经济等等重大因素的影响,致使石油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受到较大冲击,出现了财务管理的困难和问题。盲目的低成本扩张、盲目的实行多元化、盲目的增加销售量、盲目的扩大投资等问题都是突出表现,加上石油企业经营者对即将面临的财务风险认识欠缺,没有采取措施进行必要的防控,在思想上轻视对可能降临的财务风险。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工作严重脱节,没有实现在经营管理中协调发展,没有强化财务管控力度,更没有很好的衔接。从而导致石油企业在财务风险来临时,没有应对的必要措施,由于思想上的认识不足,应变突发财务风险能力匮乏,极其导致石油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水平的下降。

(三)石油企业监督机制被弱化

石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监督机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石油企业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石油企业的监督机制的监督职能在石油企业会计内控工作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监督部门自身没有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缺少对石油企业发展的长远眼光,过于注重石油企业当前经营的利益。绝大多数的石油企业都缺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会计内控规划及把关工作,监督的力度和方法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直接导致石油企业出现腐败现象的几率大大增加。

三、财务风险管理的石油企业内控体系构建策略

(一)建立健全石油企业财务内控制度

石油企业需要健全完善财务内控制度的制定,确保各项财务内部控制措施都能够有效实施和落实,特别要加强“供、产、销”环节财务内控制度设计,譬如:材料供应环节采取询价制度、分级订立采购合同制度;生产环节设立产品成本定额、车间原料限额领用超额说明审批制度;销售环节制定出售奖励制度、销售合同层级审批制度、货款正常回收及逾期奖惩制度等。从各个层面杜绝石油企业“跑、冒、滴、漏”及内部舞弊?F象产生。同时,还需要加强石油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保持石油企业上下级相互之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实现信息共享,进而制定出符合石油企业实际情况的发展策略,保证石油企业内部财务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在石油企业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建立健全各项责任制度的同时,石油企业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针对表现好的员工,应该给予相应的物质或精神奖励;针对违反规定要求的员工,也需要给予一定的惩罚。从而充分调动所有员工的责任心与工作积极性,促进石油企业更好地发展。

(二)强化财务风险认识

石油企业在具体财务活动过程当中,某些财务风险是可以以预防措施来控制与规避,所以当前的石油企业投资活动要提高投资管理层的风险意识,要加强投资活动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联动,财务必要的方式方法来完善和强化财务风险认识,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预测、管理和控制。逐步实现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清醒的认识到只有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摈弃传统的管理思维,打破原有思维惯性,实现财务风险管理创新,促使石油企业全体员工自觉遵守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以最低成本确保石油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真正建立风险防范意识,正视风险,是应对财务风险和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

(三)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针对当前部分石油企业财务缺乏有效的监督,石油企业必须尽快完善石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监督机制,通过石油企业内部或者外部的监督,对石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提高石油企业内部财利益诉求,以此保障石油企业资产重组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完善石油企业的财务运行机制,保障石油企业资产运作的科学性,确保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通过资产重组而得以提升。

(四)提高石油企业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在提高石油企业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方面,正确聘用能够适应“信息化”时代的专业性人才是关键,应该立足当下,长远考虑,严格审查工作人员的相关从业资质,要从源头上确保所聘人员的业务素质,限制无会计从业资格证、计算机证从事财务会计的工作。具体做法有如下几点:第一,在进行石油企业财务会计人员选拔中,要制定合理、科学、制度化的用人机制;第二,在人员选拔过程中,应对应聘者进行综合素质的考量,确保所用之人计算机水平,自身素质等方面突出,能够熟练掌握业务技能,为信息化会计的运用保驾护航;第三,在选定相关业务工作人员后,应该进行短时间的专业技能与业务知识培训,确保把相关问题落实到每一位工作者头上,降低信息技术在石油企业运用过程中的难度。

对石油化工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主导作用 HSE管理体系 发展

石油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的重要指标,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在我国企业中的地位更是其他行业所不可企及的,石油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往往处于高温高压下,随时都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因此,对于石油企业的安全、健康以及环境管理,是我国石油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在1997年,我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便引入了HSE管理体系,将近300个基层队实行了HSE体系管理,至此,中国的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向上推进了一步。

1 国内外石油企业HSE的现状对比与分析

所谓HSE管理体系,就是英文Health、Safety、Environment的缩写,即健康、安全、环境三者合而为一的管理体系,其核心就在于对危害意识的识别以及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在1997年被引入后,HES管理体系对于石油企业的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国内外在HSE管理体系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认识二者的差异的目的就在于提升我国HSE的管理水平,二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双方对于HSE的认识

首先对于HSE的重要性的理解,国外企业十分强调HSE的重要性,并不惜花大力气构建HSE管理体系,综合人力、物力、财力等一切条件,力求保障石油企业的健康、安全以及环境各项指标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并努力提高决策者与执行者的HSE意识,共同将HSE理念贯彻到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中,甚至对企业的生产活动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而中国的石油企业,也早在1997年便认识到了HSE的重要性,也将其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指标,企业在例行会议上往往也会强调安全生产以及环境保护在石油企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从而实现HSE管理体系在企业运转中的作用,HSE已经成为国内石油化工行业的核心经营理念,但是,HSE理念在中国还未能真正融入到公司上下的核心价值观中,这是中国在HSE认识上所需要改进的地方。

1.2 双方对于HSE责任的理解

在国外,企业领导者往往能够明确HSE的目标,并对HSE体系中的责任有着充分的认识,与此同时,能完整的将其传达给企业的员工,至上而下的达成有效共识,并共同以实际行动来履行相关责任,实现相关的承诺。

在国内,虽然企业对HSE有着不同程度的管理承诺,但是过于留于表面,许多企业对员工做出了HSE承诺,但当事故发生后,公司高层对于事故的处理却不尽人意,并没有履行对HSE的责任,在对HSE的责任认识上并没有像国外那样有着线性管理责任,他们往往认为HSE并不是自己的业务之一,而是为了能让员工做好本职工作的口头保障。1.3 场内到场外的延伸

大部分国外的石油企业都制定了相应的系统、完善的HSE程序及指南,在事故处理、有害物质处理等方面具有较为完备的规定,企业从HSE角度将场内完美的延伸到场外,并定期对其HSE体系进行反馈及评估,及时完善HSE管理体系。

我国大部分石油企业尽管也建立了HSE程序及指南,但是HSE管理体系大部分只适用于场内,在场外的问题上挖掘的不够透彻。

1.4 对事故的处理认知上

当国外石油企业发生HSE事故时,国外企业往往能以最快的速度将事故进行分析处理,并将事故最详细的损失情况完整上报,不得有任何的隐瞒,以便让公司在最快的时间内掌握事故的具体情况,从而在最快的时间内制定出事故的解决方案以及赔偿方案,同时,又要避免企业在未来的生产活动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而我国的大部分石油企业,在发生HSE事故时,往往采用掩盖事实或是推卸责任的做法,有时甚至做出违背道德,甚至违背法律的事情,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将事故对企业形象的损害达到最小化,并没有对事故的本质进行评估与分析,从而让问题仍然隐藏在平时的生产活动中,员工仍是处于危险状态下工作,安全隐患没有真正解决。

1.5 环境保护的认识上

国外的大部分企业在强调环境问题的同时,致力于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循环技术,极力将石油企业生产、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减小到最小。

而我国在环境问题上尽管朝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前进,但是,在环境问题上,仍然处于防治阶段,对于循环技术的开发,还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

以下分别列举壳牌公司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两家企业作为例子,通过阐述二者在HES上的不同,来更为深刻地了解国内与国外在HSE上的管理差异。

国外著名石油跨国公司壳牌公司的HSE管理水平目前处于世界一流,其HSE管理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明确的HSE的管理原则。壳牌公司的管理原则总共11条,将HSE管理体系的每一部分都规范到位,包括HSE的管理政策、实施技术以及生产事故的调解与协商等。

简洁明了的方针。通俗易通并且适用于每个人的HSE方针,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强调员工的责任感,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HSE的培训活动。对于公司的新进员工,壳牌公司都要对其进行员工培训,从而降低企业在操作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几率。

HSE的目标。壳牌公司对于HSE的目标制定是十分明确的,又是适用于公司自身的发展状况,在上级部门制定出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同时,下级各部门也要遵循上级所制定出的目标,共同促进公司快速地发展。

HSE的审查制度。风险意识是壳牌公司所特别重视的,对系统内部各个要素进行定期的审查,完善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缺陷与不足,同时,监督企业在石油生产过程中的执行情况,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HSE的组织结构。壳牌公司设立不同的部门,每个部门都身处要职,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分配合理,并设置专门的小组进行检查。

目光转到国内,作为中国石油企业的龙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也在2001年引入HSE管理体系,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在HSE管理方式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呈现出与壳牌公司略显不同。

与国内大部分企业相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在HSE体系上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改善环境,保护健康,科学管理,持续发展。

而作为中国企业的HSE目标,则是以不发生安全事故为前提,最大程度地保障员工的安全,在此基础上,再来提高企业的效益。

在公司承诺上,企业遵守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环境,建立清洁生产企业,HSE是公司奖惩制度得以实施以及聘用员工的重要依据,广泛征求民意,不断提升企业的HSE水平,提高企业的形象。

2 国内外石油企业的HSE发展进程

要对国内外的石油企业的HSE管理体系进行对比研究,除了从HSE的目的、原则等不同角度来说明之外,也可从二者的HSE的发展进程来进行对比研究,国内外的HSE发展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外石油企业先后经历了壳牌石油公司、英国(BP)公司两个阶段。其中,壳牌公司以其“文化阶梯”,“心与意”的发展计划以及在废弃物管理方面采取了分级的政策成为当时国外的龙头老大,而英国的BP石油公司建立了一个较为有效的应急机制,它的原理便是运用了人类的“ABC”模式,同时,对于事故的报告拥有专门的报告系统―“Tr@tion”软件来对企业的日常工作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国内的石油企业先后经历了中国石油以及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的HSE目标是追求低事故率,低伤害率,低污染率,并且至上而下保持一致的HSE承诺。中国石油经历了从“文件化管理”到“风险管理”,又到“卓越管理”三个阶段,目前,中国是石油已对外公布企业的承诺与目标,逐步与国际接轨,以国际的要求要求自己,再创企业佳绩。中国石化自1998年以来,整合了国际上的不同国家的HSE管理体系标准,归纳出了较为完整的HSE管理标准,提高了企业的质量,在管理企业的安全、健康、环境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安全方面,重视工艺安全与行为安全,践行了“我要安全”的活动准则。

3 优化HSE的必要性

在对国内外石油企业的HSE管理体系进行比较后,我国应当总结经验,在借鉴学习国外的基础上,优化我国HSE管理系统,目前,国内的安全生产工作也渐渐由被动向主动转换,事故处理工作也更上一个台阶,因此优化HSE管理体系是极其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3.1 国内各个石油企业的差异性

目前,大大小小的石油企业遍布全国,同时,在安全生产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部分石油企业的安全管理状况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与市场发展较不相符,事故的多元化倾向也使部分企业在管理方面的缺陷渐渐显露出来,因此,必须优化HSE管理体系,缩小企业之间的差异性,共同开辟良好的中国石油企业的领域。

3.2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在与国外石油企业的HSE管理系统的对比中,国内的石油企业风险意识较为薄弱,优化HSE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从而确立风险机制,同时,降低安全事故在石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概率,因此,优化HSE对风险意识在HSE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

3.3 可以提高员工HSE意识

在结合借鉴国外生产经验的基础上,优化HSE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员工的HSE管理意识,增强员工的HSE管理意识,使HSE意识发展成为企业文化的一个核心部分,成为公司的核心价值体系,共同实现企业的HSE战略管理目标。

3.4 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保障

通过HSE管理体系的指导,石油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企业领导向员工许下承诺,并积极履行公司的职责,在HSE事故发生时,公司有义务在最快的时间内对事故进行分析,并对伤亡人员进行赔偿,这是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途径。

4 提高我国HSE管理水平的意见及建议

在上文对国内外石油企业的HSE管理体系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以及对我国优化HSE管理体系的必要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如何提高我国的HSE的管理水平是我国石油企业当前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对于提高我国石油企业的HSE管理水平的意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将HSE精神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去

HSE不仅仅是个管理体系,还应当将其列入企业文化的一种,企业高层自身应对HSE的管理体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领导企业员工认真学习HSE精神,并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财力来构建HSE精神,并将其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指标。

4.2 履行企业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国内企业应当向国外企业学习,向外界公布企业本身对HSE的理解与认识,并对员工谨慎地做出承诺,并形成一个线性管理体系,自上而下的履行HSE责任与义务,将其与业务更好地结合起来。

4.3 优化组织结构

在强化主人翁意识的基础上,设置详细部门,并各司其职,精简组织人员,强化企业员工的业务意识,并设置专门人员处理公司的HSE方面的问题及规划,从上到下共同遵循根据HES指定出的目标,并共同为实现目标贡献力量。

4.4 构建完善的测评体系

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的测评体系,完善企业石油生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公司现阶段的运行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后,规划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不断尝试不同的定位,促进企业朝不同的领域发展。

4.5 善于从风险中获取经验

强化企业的风险预测能力,建立属于企业的风险数据库,其内容可以是在施工中获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是各个板块在事故处理中的经验教训,同时,定期总结国外在HSE系统经验发展过程中案例,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以此来降低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错误率。

4.6 引进专业人才

每个行业都需要人才的大量引入,石油企业也不例外,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需加大力气挖掘人才,让更多的人才投入到石油企业的开发中去,深入研究HSE管理体系的精髓,开发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新技术,促进安全生产,维护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同时促进我国石油企业的发展。

5 结语

在对国外石油企业的HSE管理体系进行深入了解之后,中国企业所要做的就是扬长避短,借鉴国外优秀的经验与成果,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共同构建、完善HSE管理体系,并使HSE意识深入人心,共同为企业的健康、顺利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打造不一样的企业文化,将我国石油企业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

参考文献

[1] 王晓秋,马永红.国内外石油化工企业HSE管理现状比较与分析[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7,7(2):10-12

[2] 严红江,靳毅,王兴举等.对提升石油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几点看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6):255-255

[3] 余齐杰.国内外工程设计中的卫生安全及环保控制[J].炼油设计,2001,31(5):50-52

[4] 贺辉宗,郭亚梅,王廷春等.国内外石油化工企业HSE管理进展[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0,10(1):22-24

[5] 任翠芝.我国石油企业HSE管理研究[D].石油大学(华东),2003

[6] 马永红,王晓秋.浅谈国内与国际石化企业中HSE管理的差异[J].集团经济研究,2007,(3):296

[7] 张晓华,贺伟.国内外石油公司HSE绩效指标及安全绩效比对[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2,12(2):9-12

[8] 杨胜来,刘铁民.新型安全管理模式--HSE管理体系的理念与模式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12(6):66-68

对石油化工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石油企业;基层工会建设;问题;措施

前言

石油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石油行业的性质,可以说,石油企业是国家的命脉,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石油的储量在不断减少,为了保证石油资源的正常供应,国家逐步深入“走出去”战略,也使得我国的石油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必须对其进行体制改革。但是,在企业加快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基层员工的利益造成一定的影响,也会对员工的思想认识形成适当的冲击。为了协调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建设和完善石油企业的基层工会组织,是势在必行的。

1 石油企业基层工会概述

基层工会,是代表企业基层员工利益的群众组织,也是企业领导人员联系基层员工的桥梁和纽带,是维系企业稳定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石油企业中,工会是企业管理和员工管理的重要手段,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主要表现在:

首先,代表了基层员工的合法权益和利益。这一点在工会的概念方面就得到了体现,工会作为联系企业领导阶层和基层员工的桥梁,可以使得员工的声音得到顺利传达,切实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也关系着企业的发展。

其次,工会可以调节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矛盾冲突,保持企业的稳定。石油企业在进行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难避会触及基层员工的利益,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很可能造成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冲突。工会可以利用自身的特性,对这一矛盾进行调节,从而将冲突消灭在萌芽之时,促进企业的稳定。

2 新时期石油企业基层工会建设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石油企业逐渐走向世界,虽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同时也面对着来自国内和国际的双重挑战。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和深化。但是,随着社会法制化程度的加强,一方面,企业员工自身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个体意识和维权意识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受不同文化和思想意识的冲击,员工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使得企业基层工会的建设工作更加必要,但是也更加困难。

2.1 员工价值取向的变动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企业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需要对自身的管理体制和利益分配进行重新划分,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和创新,但是也导致部分企业员工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变化,受国外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职业道德缺失,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滋生,也使得员工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从追求集体利益和企业利益转为追求个人利益,为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甚至不惜损害集体利益,引发消极怠工、惰性劳作、偷奸耍滑等现象的不断发生。同时,对于基层工会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产生消极心理,使得工会工作的效率难以提高。

2.2 员工法律意识的增强

法制化社会的不断加强,使得石油企业的员工自身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加,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尊重自身的知情权、参与权等合法权利。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部分员工在工作中开始考虑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无视了集体利益,虽然不能说是违法违规,但是也造成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紧张,员工在面对利益问题是表现的过于激烈,没有与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沟通,而是直接诉诸法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这也在客观上增加了基层工会建设的难度。

2.3 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

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企业经营理念的直观体现,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增强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但是,石油企业由于规模巨大,体制分散,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难以提升,导致部分企业员工对于企业缺乏认同。一旦出现于企业的利益纠纷,就会去找工会,但是当工会进行教育工作是,却又消极应对,使得企业的员工集体效应难以发挥,竞争力分散。

3 解决问题的措施

面对新时期石油企业基层工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摆脱困境,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基层工会的组织建设,围绕企业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企业自身的凝聚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

3.1 强化组织建设

要想顺利开展工会工具,高效的工会组织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强化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保证工会组织的灵活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保证工会代表选举的合理性

为了保证工会组织的作用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在对工会代表进行选举时,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员工投票的方式进行选择,同时,要按照《工会法》规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切实保证工会代表的群众性,坚决避免企业领导直接指派代表的情况。

(2)提高工会组织的工作效率

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基层工会组织进行精兵简政,撤除不必要的部门和职位,尽可能在保证工会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减少工作流程,提高工会工作的效率。

(3)加强工会职工队伍建设

要定期对工会职工队伍进行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保证工会工作的顺利展开。同时,要对工作方式进行转变,使得工会工作人员可以深入基层职工,收集职工的心声,切实维护员工的合法利益。另外,工会工作人员要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敢于为基层职工谋利益,敢于发言,做好企业与员工的沟通和调节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组织的作用。

3.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工会组织可以与企业管理部门一起,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完善和健全,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结合必要的激励手段,提高员工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可以从石油企业基层员工的工作出发,开展健康问答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员工认识到自身工作的性质,保护自身的健康,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提高集体荣誉感,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3.3 加强企业全员管理

石油企业属于大型国有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人。鼓励员工全员参与企业管理,可以集思广益,结合全体员工的智慧,进一步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因此,企业管理人员要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加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利用协商的方式解决利益的冲突和内部矛盾,可以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基层员工的监督作用,保证基层工会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石油企业基层工会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会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基层员工的力量,对问题进行处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祥.石油企业如何做好基层工会工作[J].现代企业文化,2013(5).

对石油化工的认识范文4

刘显凤 龚文平 王振奇 林小云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TS10391);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2011236);石油

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0205);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联合资助。

摘要:除地质学、资源勘察工程等传统石油工业上游学科外,石油工业学科群亦涵盖了大量的包括石油工程、油气储运以及化工

炼制等众多的下游学科。针对这些学生《石油地质学》课程的培养方案及教学模式与传统地质学科存在的差异性,笔者深入探讨了其

专业背景及学习目的,并基于此提出了针对石油工业下游学科《石油地质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认为合理有效的课时分配(包括

理论教学与实验),同时有针对性的重新设计实验课程将更好的促进本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石油地质学;石油工程学科;本科教学

目前,国内石油类高等院校的数量已近 20 所,为了突出石

油专业特色,常常为一些非石油地质专业的本科生也开设了《石

油地质学》课程,如石油工程、油气储运等石油工业中下游学科。

这些学生专业背景跨度广泛,求学目的迥异。笔者在多年的教学

实践中发现,针对此类人群,必然要采用差异性的授课方案,以

便于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一、《石油地质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传统石油工业包括石油勘探、油气开发(工程)、油气储运

及化工等四个版块,这四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多进入油田从事一

线生产工作。除石油勘探专业外,其他三个学科的学生今后在油

田的工作中必然会接触到大量与石油地质相关的工作内容。由于

在本科阶段《地球科学概论》、《岩石学》等课程属于必修课程,

因此,石工、储运以及化工等专业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地质学

基础与地学思维方式。此时,通过《石油地质学》的课程学习能

更加充分的了解石油地质工作的框架以及油田勘探工作的整体

流程,将有助于其在油田更好的开展工作。目前,此类学生《石

油地质学》的教学安排为 40 个学时,含 6 学时的实验课程。

二、优化课程结构安排

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各石油院校地质专业学生 《石油地质学》

课程的授课模式普遍分布在 60-70 学时左右,对于非地质专业学

生的授课时间为 30-40 学时。授课学时数由被授课人群的学习目

的以及相关专业知识背景所决定。对于非地质专业的学生,应合

理安排其授课学时,过多或过少均不适宜。学时过少将导致学生

无法充分把握课程的主线,且过少的学时意味着授课内容的压缩

或删减,这将使学生很难对于课程建立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然

而,过多的学时同样也无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非地质专业学

生的专业基础有限, 无法参照对于本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 此时,

过多的授课学时意味着相关知识点的深入,但在专业知识背景相

对薄弱的基础下,这必将加重学生的认知负担,并沉重的打击其

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提前把握学生的需

求并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及课程时间,针对不同授课人群应采用

不同的教学模式,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探索更适用于每类学生

的教学方法。

针对石油工程、油气储运、石油化工等石油学科,笔者认为

现有的 40 学时教学量是远远不足的,特别是对于石油工程专业。

传统石油工业分为“勘探”(石油地质)和“开发”(石油工程),

但随着油气工业的深入发展,勘探和开发逐渐归为一体,两者之

间的界限愈发模糊。新世纪的油气工业已经进入了“勘探-开发

一体化”时代,因此,石油工程专业需要更多的石油地质理论作

为支撑。此时《石油地质学》40 学时的教学设置显然已经无法满

足当前油气工业的发展需要。《石油地质学》课程涵盖了“生、

储、盖、圈、运、保”等多种地质要素,课堂讲授的学科知识包

括:储层地质学、油气地球化学、石油构造分析、油气田勘探等。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第一类学生,其《石油地质学》课程的安

排不仅不能少于地质专业,反而应该在地质专业的基础上多增加

16-20 学时,即达到 86 学时左右。由于培养方向的不同,石油工

程专业真正涉及到石油地质领域的课程较少,而《石油地质学》

的各章节内容可以说基本涵盖了地质学领域的所有方向。此时,

对于每个章节适当增加 2 个学时是非常必要,它不仅可以用来细

化授课内容,还可以用于普及本章所涉及到的相关课程的教学纲

领。

三、以实践为基础,加大实验改革

地质学,特别是石油地质学科更应该被视为一种实践类的学

科。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其《石油地质学》课程共 64

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仅 48 学时,而实验和习题学时为 18 学时,

另外还配合有 3 周的石油地质综合大作业。与之相比,目前长江

大学《石油地质学》课程的标准实验设置为 10 学时,包括油气

物性观察、干酪根地球化学分析、镜质体反射率观测、圈闭与油

气藏的识别、TTI 的应用等 5 项,且综合大作业(课程设计)仅

为 1 周。事实上,早在 1988 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已经对

石油地质专业石油地质及石油地化课的实验教学,从课程设置、

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实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建立了

集石油地质及石油地化实验于一体的《石油地质实验技术》课程

[1]。因此,在针对非地质专业学生《石油地质学》的教学中,必

须要进行实验改革,特别是要对于实验学时与实验内容进行合理

有效的分配。

可以将现有的 10 学时增加至 16 学时,用于补充 3 个实验或

习题。考虑到石油工程等专业今后在油田工作的需要,新增加三

部分内容:第一,加入储层观测内容,这一点在某些石油院校已

经开展;第二,加入井位设计习题作业;第三,加入野外生储盖

组合观测。

结语

“因材施教” 是现代教育的理论内核。 而能否科学合理的 “因

材施教”取决于授课老师对于授课目标求学目的以及未来应用等

多方面的准确把握。为了突出石油院校的特色,针对石油工业的

下游学科,应采取更加优化的课程内容安排,并有针对性的加大

实验内容与形式的改革, 这些将有助于更好地开展 《石油地质学》

课程的讲授。

参考文献:

[1]宋丽, 胡书毅.改革石油地质实验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J].

石油教育,1996.9,52(9):60-61.

作者简介:

对石油化工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石油企业;工会工作;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石油企业在市场经的发展中面临着各种挑战,一些石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影响。在这种环境中石油企业要不断的提升企业管理质量,特别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从而提升石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工会工作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员工利益维护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石油企业中通过良好的工会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职工与职工的联系,解决职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石油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但是新时期下石油企业发展形式的变化对石油企业工会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在新时期下石油企业要根据企业发展形式的变化在工会工作中实行创新,通过创新工会工作内容、工作形式等提升石油企业工会工作的质量,从而实现企业职工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创新石油企业工会工作的措施

(一)创新工作思路

在新的时期下企业要创新企业工会工作思路,首先要提升对石油企业工会工作的认识,通过对企业工会工作的重新认识,充分的了解到企业工会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深入了解企业目前面临的严重形势,从而改变传统思想对企业工会工作的影响。只有从思想上对石油企业工会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才能保证各项创新措施和创新改革的顺利实施。例如在石油企业中企业工会的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到工会工作优秀的其他油田进行参观学习,通过相关的参观学习改变对工会工作的认识。同时要定期的进行工会工作专题培训,通过培训提升工会领导人员的认识水平。其次,要从创新企业工会工作思路制定方式。企业工会工作思路的制定应该与石油企业的生产发展状况和石油企业中员工的生产生活状况为基础。要从采用新的方式和新的途径全面了解职工需求和企业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企业工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对企业生产状况和企业职工需求进行创新型分析进而在企业工作思路的制定形式上进行创新,提升企业工会工作思路的可行性和针对性。例如石油企业工会工作思路制定的过程当中不仅要企业的工会人员进行相关的参与,同时要从企业中各个部分中挑选一定的企业普通员工进行工会工作思路的制定,打破传统的工会领导制定工作思路的方式,从而提升工作思路的可行性,更好的为企业的员工服务。

(二)创新工作形式

工作形式是影响石油企业工会工作内容实施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工会工作方式对石油企业工会工作的良好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我国石油企业工会工作中存在着工会工作方式与企业工会工作内容不适用、工会工作方式陈旧等问题,影响着石油企业工会工作的质量。在新时期下对石油企业工会工作方式进行创新是提升石油企业工会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开展相关的工会工作,从提升石油企业工会与企业员工沟通的便捷程度,使得企业员工的意见和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够及时的通过网络途径传送到工会,改变传统的企业工会与职工的联系方式。例如,在工会工作中建立工会信息平台,信息平台中包含相关的微信平台、QQ平台等网络交流平台,工会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从多种突进与企业的职工进行交流,为职工提供一定的帮助。其次,要突破一些固有传统的限制。在一些石油企业中存在一些不成文的规定,这些规定往往对企业工会工作的开展形式产生严重的影响。在新时期石油企业工会要采用大胆的创新方式,突破传统的限制,从而增加石油企业工会工作方式。

(三)创新监督方式

石油企业工会工作与企业其他工作一样需要一定的监督体系,只有保证监督体系的完善和监督效用的良好发挥才能保证工会工作的良好的开展。在新时期下石油企业要创新工会工作监督方式。首选,企业要根据企业工作的内容和具体形式,对现有的工会工作监督体系进行创新式优化。通过利用现代化的工会工作监督理念和先进的监督体系设计方式对整个监督体系进行优化,从而提升石油企业工会工作监督体系的完整性,避免监督体系中存在漏洞。其次,要利用媒体的监督效应对相关的石油企业工会工作进行监督,促进石油企业工会工作各项工作的认真落实和完善。媒体监督具有广泛性和时效性,在具体的工作当中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媒体监督工作,通过媒体监督的广泛性对使用企业工会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及时的发现石油企业工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的进行改正。例如在企业当中利用石油企业内部的各种内部传媒形式建立企业工会媒体监督报道体系,通过媒体收集相关的工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石油企业系统内部的媒体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报道,从而通过报道引起石油企业对工会工作中存在问题的高度重视,及时的做出相应的改正措施,同时这种媒体报道也能使企业的石油企业进行工会工作自查,从而提升工会工作的质量。

二、结语

石油企业工会工作对石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时期下为实现石油企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就要不断的创新石油企业工会工作,提升石油企业工会工作质量。通过石油工会工作质量的提升加强石油企业与企业员工之间的联系,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石油企业要根据企业工会工作的现状,对工会工作的工作思路、工作内容进行相关的研究,从而从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内容、创新工作形式、创新监督方式方面对工会工作进行创新,提升石油企业工会工作的质量。

作者:沈玺琳 单位:玉门油田分公司老君庙采油厂采油三队

参考文献:

对石油化工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中国石油;企业文化;战略

中国石油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公司,随着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文化在推动企业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使命,深入实施战略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推动企业持续有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即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主要包含:企业组织的最高目标或宗旨;共同的价值观,即企业组织中人们共同的价值观;作风及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组织价值观的物质载体。

二、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内涵

在中国石油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军队文化、政治文化、混合地区文化、独特的会战文化、榜样文化、达观英雄主义文化、开拓进取文化,不断积累了自身的特色企业文化,即以“铁人精神、大庆精神”为核心的中国石油企业文化。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企业精神,以“奉献能源、创造和谐”为企业使命,以“诚信、创新、和谐、业绩、安全”为经营理念。随着中国石油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不断推动企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三、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形成积累了各时期的油田开发文化,如“玉门精神”、“柴达木精神”、“大庆精神”、“三老四严”等具有石油开发特色的文化历程。尽管我国石油工业有着辉煌的历史和光荣的文化传统,但是中国石油所面对的社会转型、企业重组改制、石油市场竞争加剧、技术进步加快等客观环境,必然推动、也迫切要求石油企业管理方式和文化观念的变革、创新与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石油之争日益激烈,各大油企都在不断提升竞争能力,增强竞争实力,中国石油在企业文化战略发展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之处。

1.对企业文化本质的认识存在误区。在各石油企业基层单位,存在着认识的不足,将企业文化误认为是一般职工文化活动,组织体育、文化活动、旅游等方式认为是企业文化建设。这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片面理解,偏离了企业核心价值理念,难以产生真正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无法真正发掘出员工蕴藏的推动中国石油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

2.企业文化建设战略意识缺乏。在中国石油企业内部,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解不足,处于盲目发展状态,为了文化而建设文化,缺乏战略性与前瞻性,与生产实际、核心价值不相匹配的文化战略。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和石油企业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文化建设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目前员工对企业文化战略的理解不强,不利于发挥文化的价值,不利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3.企业文化建设延续性不够。任何企业文化都不可能一成不变、一劳永逸,需要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中国石油企业文化是石油会战的历史凝练,如今,在中国石油企业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注入新的活力、新的动力、新的精神内涵,传承历史同时有所突破,是中国石油企业精神发展的时代所需。

四、中国石油战略企业文化建设模式

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各油田开发建设自身文化的重新整合塑造,是不同文化的相互接触、交流、吸收、融合,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不断创新,打造新的文化战略,适应企业战略发展需要。

1.以战略为先导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有清晰的目标,较强的管理灵活性和快速的反应能力,相应的企业文化应当鼓励这种适应性、鼓励创新,在应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同时主动迎接挑战、主动抓住机遇,站在发展的高度,立足于企业战略,积极创造、革新,使自己始终跑在别人前面。中石油面对机遇和挑战制定资源战略,打牢发展基础;实施市场战略,掌握发展先机实施国际化战略,拓展发展空间,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继承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继续推进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为内容的核心经营理念,实现以奉献能源、创造和谐为内容的企业宗旨,加快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

2.构建学习型组织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只有具备高素质的人,才能有高素质的企业。而员工的高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学习能力。构建学习型组织,打造学习型企业文化,将学习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运用上课、技术练兵、岗位操作、集体活动等形式,对员工进行教育和训练,掌握工作条件和规则,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人生观、价值观,提倡全员学习、终身学习,鼓励职工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把学习当作提升企业价值和职工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倡导并采取有效措施创造团队学习的氛围,做到信息共享、经验共享、技术共享、知识共享。打造学习型企业,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更新结构知识,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智力,是企业参与经济时代竞争的必然选择,是赢得竞争的重要保证。

3.坚持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是企业的永恒主题,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做到创新融合,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企业必须尽快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要求,在原有文化基础上不断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强化员工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我国石油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也经历了一个形成、发扬、完善和充实的过程,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吐故纳新的不断创新的系统工程,创新成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只有创新,企业文化才能与时俱进,焕发蓬勃的生机。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要用发展的观点和创新的思维对文化实施整合,既要继承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结合当前改革和生产经营的实际,更要着眼于作为跨国企业集团未来发展的需要,用发展的观点,创新的思维对现有的企业文化进行整合、提炼和创新,进一步弘扬时代精神,突出石油特色,使企业文化建设更加符合时展和形势任务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杨代聪.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相关问题探讨[J].四川石油经济,2001(5):6-9.

[2]王兆鹏.建设以人为本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J].政工研究动态.2007,11:36-38.

[3]房旭鹏.论企业文化创新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推动力[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