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农业发展范例6篇

近现代农业发展

近现代农业发展范文1

现在就农业科学技术这个侧面,分析一下它在近代落后的过程、原因和教训。

一、过程

中国的农业科学技术源远流长,汇集丰富。在秦汉时期,传统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已经初步具备,后来又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中国古代三百多种农书就是这一过程的真实记录。当欧洲人还在使用木犁时,中国已推广了铁犁。十八世纪他们把条播机当作新发明,而我国汉代已经有了这种东西。当欧洲农业还是休闲制时,我们已进人轮作复种阶段。中国古代农业在能量循环利用、用养结合、多种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及制造精巧的农具、利用自然力,特别是水利工程方面都有很多创造。凡是深人研究过中国古代农业的外国学者都是叹为观止的,他们称为中国农业历史之谜,认为中国古代农业是创造了奇迹的。可以说在经验科学范围内,中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成熟较早,水平较高,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的农业科学技术什么时候开始落后了呢?这得先从十八世纪英国产业革命说起。英国产业革命和农业革命是同步发生的。农业革命既是生产关系的革命,也是农业科学技术的革命。当时在农业科学技术上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具改革,推行条播机、中耕机等马拉农具,二是实行轮作制,用牧草、根类作物、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轮作,代替过去的休闲制;三是家畜由放牧到舍饲。因此改善了管理,增加了肥料,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这些变革和欧洲中世纪比是巨大的革命,但它仍然属于传统农业,在技术水平上并没有超过中国,可以说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十八世纪中国的农业科学技术并不比欧洲落后。

历史到了十九世纪中叶,欧洲农业科学技术有了新发展。比较突出的事件是蒸汽机开始用于农业的固定作业,也有了蒸汽动力的绳索牵引犁。笨重的蒸汽机在农业上虽然没有象工业上使用那样成功,但不失为第一代农业机械动力。再者农业化学对植物营养、土壤、肥料进行了研究,企图用科学理论来指导生产,用实验方法来探明农业中的因果联系。这说明欧洲农业开始由手工向机械作业,由经验向理论过渡。这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和欧洲比,不但发展速度落后了,而且水平也落后了。如果以李比希1840年发表“有机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运用’作为欧洲农业实验科学的开端魄话,这刚好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巧合,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就是在中国的历史转折时期开始落后了。虽然十九世纪中期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开始落后了,但当时的差距不是很大的。欧洲、北美洲的农业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前并没有很大的变化,拿美国来说,本世纪三十年代前仍然是马拉农具,施肥很少,产量不高。中国农业科学技术与西方比真正出现大的差距是在二士世纪三十年代,特别是五十年代以后。这时西方推行农业机械化,农业科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是半个世纪来发生的事情。

二、复杂的因果链条

中国有成功的农业历史,但没有发展为现代农业科学,而且在近代变得落后了,这又是一个历史之谜,更需认真总结。

从欧洲近代的发展来看,有几个因素促进了近代农业科学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工业的兴起,基础科学的产生,国际交流,农业教育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欧洲之所长,正是中国之所短,我们可以从它的反面来分析中国近代农业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

1.农业生产的停滞和农业科学技术的衰落

在明代,江南农业有新的发展,水田作业的水平是相当高的,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很繁荣。在这种背景下,涌现了一批伟大的科学家和科学著作:有徐光启的总结农业生产方面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总结农业、手工业方面的。天工开物》等,这些著作和同时期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相比都毫不逊色,互有长短。问题在于中国始终没冲破旧的束缚,带着沉重的封建枷锁步履维艰地爬行着。帝国主义的人侵又中断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独立发展。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内外交困,农业生产日趋凋弊,从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就停滞了。1639年出版的《农政全书,,是中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此后再没有什么新发展。除1742年由皇帝授命编辑出版的,并没有多少新东西的《授时通考》外,不过出现了些小型地方农书。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后,连小型农书也没有了。直到二十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前后,才开始零星地介绍西方的农业科学技术,然而这己是移植过来的技术体系。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有多半个世纪中国的农业科学技术处于空白阶段,旧的东西停滞了,新的东西还没有产生。当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的要从农业生产中去寻找。没有生产提出新要求、提供新经验,科学技术就会枯竭。当我们处在空白时期时,欧洲农业科学技术却迅速赶上来,相比之下我们就落后了。

2.工业的落后使农业机械技术始终处于手工阶段

由机器作业代替手工作业,使农业越来越带有工业的特点,这是近代西方的趋势。资本主义初期,农业曾支援了工业。当工业发展起来以后,使农业这个古老的生产部门显得逊色,后来工业又反过来支援农业,使农业成为用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产业。没有工业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改造是不能实现的。中国在宋代就有比较繁荣的工商业,到明代工商业有进一步的发展,纺织业、陶瓷业、采矿治金都是很发达的,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以致于十九世纪初英帝国主义拿不出象样的产品和中国抗衡而求助于鸦片作武器。中国并不是不具备发展为工商业大国的基础,但是中国的封建统治者把工商业发展看作是农业的腐蚀剂,有动摇自己统治基础的危险性,竭力推行“重农抑末”的政策,打击了工商业的发展。“重本抑末”在古代保护过农业的发展,但在近代不但起不了保护农业的作用,而且危害了农业的发展。因为工业发展不起来,农业只能停留在手工阶段。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工业虽也有些发展,但总是带着殖民地的特点。帝国主义只允许殖民地提供原料,发展轻工业,不允许重工业,特别是机器制造业有较大的发展,以便控制殖民地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都是在钢铁产量和机器制造业达到一定水平时才实现的,中国近代始终没有具备这样的条件。

3.农业基础理论科学没发展起来,农业生物技术处于经验阶段

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是各基础理论学科不断向农业科学技术渗透的历史,也是农业科学不断形成自己的基础理论的历史。十九世纪中叶,化学继办学之后,成为带头学科之一,化学也带动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的突破,就从化学的运用开始的。二十世纪初,农业各基础理论学科先后成熟并独立出来,它们是:微生物学和病理学、土壤学和肥料学、植物生理学和动物营养学、遗传学和育种学、昆虫学和农药学及农业气象学等。这些学科既区别又联系构成了农业科学技术体系。这是西方近代农业科学技术发达的原因之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多出于匠人之手,有讲究实际的传统,有较高的技艺,这是中国古代经验科学水平较高的原因,但匠人们由于条件的限制而轻视理论,一些科学家也不乏高度的哲学概括,而理论上总显得空泛,没有实验科学的根底,这又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以农业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植物学为例,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和西方在科学发展上的区别。1858年由李善兰和英国传教士韦廉臣合作翻译的.植物学,,是中国首先介绍西方近代生物学知识的书,原本是英国林德利(Iindely,2799一2565)的代植物基础》(ElementsofBotany),它和中国传统的偏重于实用方面的植物学(如本草学)有相当大的差别。它介绍了包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的内部构造,各种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不是按实用而是按亲缘关系的分类。这已经是近代建立在观察、实•验基础上的普通植物学内容,是基础理论著作,偏重于自然规律的阐明而不着重于经济价值。这是西方生物技术发达的基础。中国的农业科学技术局限于经验,拘泥于实际,跟着生产跑,无法完成自身体系的完整性,农业生物技术没有能够达到普遍的理论认识。

4.经济的封闭性抑制了农业的发展,断绝了农业科学技术的交流

近代科学是在相互交流中发展起来的。十八世纪英国的农业革命,在技术上接受了低地国家的成果,德、法、意则受到英国农业革命的影响,而美国农业是直接来自欧洲的。英国在农作制方面,德、法在农业化学方面,美国在农业机械方面,俄国在土壤学方面,在近代都各有长处,它们的交流共同促进了近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繁荣。海外的贸易既刺激了农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农业科学技术的交流。新大陆的发现,世界航道的开辟,是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生物资源的一次大交流。近展起来的国家都是航海业发达的国家。中国古代为了扩大政治影响,常接受朝贡或派出使节,保持着半开放的状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古代科学技术的交流。自郑和以后,中国的航海业不行了,西方强大起来了。封建统治者害怕与国外接触会动摇自己的地位,妄图关起门来做世界中心的美梦,不知道国际交往、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不知道海外发生的巨大变化。在近代科学发展如千帆竞发的形势下,中国却在孤立中沉没了。中国的锁国政策是小农经济保守性的反映。小农经济曾促进了中国古代集约农业的发展,到了近代它又阻碍了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它自给自足,规模狭小,再生产能力弱,没有专业分工,基本上是封闭的农业经济。这种封闭性不仅表现在国内,而且表现在国际交流方面。当帝国主义打开中国的大门时,我们不得不和国外发生关系,然已处于被动地位。帝国主义的入侵,强制农业商品化,进行不等价的掠夺性的交换,使农业生产恶化。这时虽然开始介绍国外的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然而在如此低下的农业生产条件下,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无法扎根的。

5.人口的激增既加大了农业的压力又成了运用农业科学技术的限制因素

中国的人口问题是近代才突出起来的。据估算中国历史上人口是在五、六千万上下波动,人均耕地至少在十亩以上,人多地少的问题是不存在的。封建的传统观念是鼓励多子多孙,把人口增加视为兴旺发达的表现。康熙时人口突破一亿,道光十四年(1834)达到四亿,清代时不到二百年人口增加了八倍,人多地少的问题暴露出来了。近代史上工业革命前后,发达国家人口巨增是普遍现象。但是欧、美发达国家工商业发展很快,城市吸收了大量的人口,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劳力短缺是主要问题,迫切需要改进技术提高效率。中国的工商业一直没发展起来,城市容纳的人口很有限,增加的人口主要留在农村,人多地少是主要问题。大量的人口给农业增加了压力,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拼命复种和垦殖,恶性循环就从这里发生了。因为农村有大量的劳动力,对农业科学技术,特别是机械技术的要求就不那么迫切。人们宁愿去雇用劳动力而不愿使用机器。这是中国近代一直靠投人大量的劳动而进行集约经营的基础。中国近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和中国社会在近代的发展变化相联系的。我只说到了与农业科学技术直接有关的因果链条,而那些原因的原因基本上没有涉及,需要历史学家去作更深入的研究。

三、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近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丰富的经验教训,“悟已往之不鉴,知来者之可迫”,总结这些经验教训虽无补于过去,却有益于今天和明天。西方近代如何发展的,我们如何落后的,今后应该怎么办,都需要历史地加以总结。

1.西方近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首先是西方社会发生的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造成的,这一点,我们经过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已经解决了,而且在制度上超过了资本主义。随着“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将会出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荣时期。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我们是在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我们的物质墓础薄弱,旧的影响较重,经验不足。好的社会制度还要有好的组织形式,好的管理方法。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各种农业经营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扫清各种障碍。

2.农业机械技术是由工业技术武装起来的,要提高农业机械技术,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是先搞工业化,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最后不得不返回头来武装农业。我们不能走这样的路,我们必须工农业同时发展,既不能掠夺农业来发展工业,也不能发展农业不强调工业。工农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不是对抗的关系。就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实现国家工业化时,农业应该受到更大的重视。

3.农业科学技术要不停留在经验阶段,就得发展基础科学理论。我们既要重视应用问题的研究,也要重视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技术的突破是以理论突破为前提的,从达尔文发现杂交优势到杂交玉米的育成,从李比希的“归还说”到近代化肥工业的建立,都经过了半个世纪的理论准备。直到现在农业科学中还有不少领域是经验性的东西,还不能称为科学。只有在基础理论科学基础上,才能建立起科学的农业。

近现代农业发展范文2

 

一年来,洪洞县农机中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深化农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农机化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推动全县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一、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报告的灵魂和主线。学习贯彻党的精神,重中之重是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集中学习。每周二、五召集机关和乡镇中心站全体人员参加集中学习,发放专题学习笔记本,要求做到学习有记录、有心得。一年来,重点学习了党的报告及辅导读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十讲》、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新时代“三农”工作思想、乡村振兴战略等重要论述。

(二)通过干部教育在线、法宣在线、智慧党建等平台进行自学。引导干部职工利用业余时间持之以恒开展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活动,不断增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度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全体干部职工通过干部教育在线、法宣在线、智慧党建等平台,不断加强自学,重点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相关要求,完成必修科目学习,达到规定学时,并通过考试。

(三)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邀请市、县专家来农机中心进行授课辅导,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制度,系统讲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今年以来,党总支书记贾宏海围绕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题为《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新时代合格党员》、《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开启新征程》的党课辅导。其他班子成员作了《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学习践行新党章——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践行者》、《遵从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等党课辅导。同时,我们建立了农机中心工作群、党员群、三支队伍群,实时推送党政要闻、法律法规、业务知识,丰富学习内容。

二、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党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就是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精神,重中之重就是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想上的源头活水,自觉把这一理论成果作为“定盘星”“压舱石”“导航仪”,做到学思践悟、融会贯通、落地落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认真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在夏收工作中,坚持绿色生态导向,加快“机器换人”步伐,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打捆离田、精量播种、免耕播种等机械化作业技术,扩大绿色生产面积。特别是大力推行“机收—秸秆处理—机播”复式作业,防范焚烧秸秆现象发生,实现小麦秸秆还田、离田全覆盖,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在“三秋”工作中,大力组织开展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作业,出动玉米联合收割机500余台,机收还田面积达35万亩以上。推广应用玉米茎穗兼收技术,为实现秸秆离田、综合利用探索新的途径。

2018年8月28日,全市农机新技术(装备)现场培训会在我县召开。此次培训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一次学习新技术、了解新装备的机会。演示现场,秸秆捡拾打捆机、玉米青贮收获机等节能环保类机具发挥主力示范作用,始终贯穿绿色发展主线。

(二)认真贯彻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对于促进农机化安全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洪洞县农机中心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通过加强源头管理、年度技术检验、安全生产宣传月、安全隐患大排查和专项整治、抓主要生产季节、关键环节安全等工作,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2017年10月13日,全省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演练现场会我县成功举办,全面检验和展示了我县农机安全生产成效。

2018年6月,洪洞县农业机械发展中心紧扣“生命至上,安全发展”活动主题,通过“进村、进合作社、进户、到农机作业一线”,全力开展安全生产月农机行活动。

2018年9月28日,为了宣传农机安全法律法规政策,进一步落实省市关于“放管服”改革的要求,我县成功举办了临汾市农机安全监理业务知识竞赛。通过这次竞赛,农机监理人员进一步提升业务本领,强化工作规范,争做行业标兵,为农机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三)认真学习“三农”工作思想,扎实做好各项农机化工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农机技术、装备支撑。

严格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是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载体,在提高农机化发展水平、优化装备结构、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洪洞县农机中心围绕提升产业、强农惠农的总体目标,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规定,不断完善工作方案、优化操作方式、严肃工作纪律,确保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高效精准实施。全县农机化水平稳步提升,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近三年来,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120万元,带动农民投入7800万元,扶持2600余户购置各类农业机械3700余台件。

精准实施农机化项目。一是认真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2017年完成作业面积6.4万亩,惠及12个乡(镇)73个村7000余户。2018年作业任务4万亩。目前,已完成3.75万亩。根据全县实际,严格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和验收办法,参加作业机械全部安装深松网络监控设备,实现了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网络监控全覆盖。二是实施机械化免少耕播种作业补助试点项目。补助资金160万元,实施面积8万亩,在全县十个乡镇实施。目前,已完成7.2万亩。三是突出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农机操作手)培训。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总体要求,通过精心组织,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确保培训到位、学时保证、资金使用合理。2017年、2018年共完成培训任务160人次。

深学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键在躬身实践、务实重干。洪洞县农机中心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旗帜,把学思践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深刻学习领会党的战略部署结合起来,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不断推动全县农机化事业迈上新台阶。

近现代农业发展范文3

关键词 晚清;翻译;农业科技推广;科技翻译

作者简介 李惠红(1970-),女,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教师。(浙江临安311300)

一、近代西方农业科技的崛起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农业历史。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传统农业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并维持了中国文明的长盛不衰。中国传统农业发端于春秋战国,发展于秦汉,定型于唐宋,深化于明清。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成熟早、水平高,曾经在一千多年中是世界领先的。

在《中国社会史》一书中,法国史学家谢和耐认为,在康乾盛世时期,大清帝国曾是世界上财富增加和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在18世纪,中国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这应归功于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它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诸民族的首位”。谢和耐还同时指出:“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同时期的欧洲地区的农业,可能显得特别落后。雍正时代和乾隆时代前期的中国农民,普遍比路易十五执政时期的法国同行们,生活得更为舒适和更为安居乐业,他们的文化教育程度也普遍更高一些”。但到了清朝后期,诚如冯天瑜先生所指出的:“以第一次鸦片战争为开端,来自西方的工业文明作为一种整体水平已经超前的文明形态,以入侵者的姿态首先从军事上,既而从经济上、政治上和文化上给中国人以当头棒喝,宣布东方农耕文明优势地位及封闭状态的历史性终结”。西方近代农业科技兴起,农业机械化提高了西方的农业生产率,化肥与农药的使用保证了农业的收成,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勃兴为近代化农业科技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此,西方的农业科技超过了中国。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列强的炮舰轰开了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大门,中国人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进北京和后来甲午海战的失败,饱受列强欺凌。传统农业也是风雨飘摇,危机重重。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走向了瓦解之路。由于中国已被卷入国际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肆进行经济倾销和掠夺,对中国本土的农业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打击,加之国内近代工业的发展以及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个体手工业生产自身的局限性,中国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进一步加剧,农业经济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伴随着晚清时期的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繁,而且波及地区广袤;战事频繁,破坏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导致赋税沉重、土地荒芜、人口流离失散,严重地摧残了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日趋衰败。使得以田赋为财政收入主源的清政府陷入了国用匮绌的窘境。“言常用则岁出岁入不相抵,言通商则输出输入不相抵,言洋债则竭内外之力,而更无以相抵”。

在这种时代前景下,中国的有识之士对西学产生了新的认识,认识到应该向西方学习,希冀引进和传播西方科学,拯救处于危亡边缘的国家与民族。“科学救国”成为晚清的时代强音。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时期大规模地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运动、以后科学知识的普及,在此过程中,西方科学技术大量涌入。西方近代科学的广泛传播除新式学堂教育、出国留学、实物应用等途径外,翻译成为一个主要的传播途径。

二、科技翻译与西方近代农业科技在中国的传播

在中国的翻译发展历程中,明末清初肇始的以徐光启李之藻等人为代表的科技翻译是继佛经翻译的中国翻译的第二次高潮。晚清时期引发了我国第二次科技翻译高潮。

在晚清的“西学东渐”四个历史阶段中,与率先引进的军事科技、数学、天文学、物理、化学和特定的工业技术等相比,农业技术传人的时间稍迟,西方近代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著作,光绪二十年后才大量翻译;变法、新政时才开始大张旗鼓地推广传播。这四个历史阶段。分别是:十九世纪初至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至第二次鸦片战争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至八国联军进中国,从八国联军进中国后到清亡。在前三个阶段,近代农业出版物开始在中国少量出现。在第一阶段(1811-1842)出版的西学书刊有138种。其中有关农业的出版物是1837年美国传教士崔理时编著的《新嘉坡栽种会告诉中国做产之人》。此外,在《美理哥合省志略》中,有专门介绍农业的章节。在第二阶段(1843-1860),共出版西书434种,其中没有专门的农业出版物来介绍西方农业科技,但有少量的动物学和植物学著作。第三阶段(1860-1900),清政府设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1875年格致书室(出版公司)由傅兰雅创办于上海。此期翻译西书大增,共出各种西书555种。农学方面的书籍有《西国农政说》(花之安译)、《农学新法》(李提摩太译)、《意大利蚕书》,另有英美农书八部。1897年罗振玉与蒋廷黼一起主持办起了《农学报》,《农学报》创刊,翻译介绍国外最新或较新的近代农业科技成果;内容涉及农、林、牧、渔、水利、农机、蚕桑、园艺、病虫害防治、土壤与肥料、制茶与农产品加工等。第四个历史阶段(1900-1911),《农学丛书》编辑出版,收入了从《农学报》创刊到1906末停刊此期间所出的每期《农学报》中所附的西方近代农书的内容,及在更早的时间里由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翻译的《农学初级》、《农学津梁》、《农学土务论》和《种葡萄法》等,也编进了这七集之巨的《农学丛书》中。其中很多书原本是西方人的著作,先曾由日本人译成日语,后又被中国人再译成中文。从内容上大体可分如下几类:一类为西方近代农业科学理论,如《植物学教科书》、《农业工学教科书》、《寄生虫学》、《森林学》、《土壤学》、《气候论》、《农务化学答问》、《农用动物学》、《农业微菌论》、《蚕体解剖学》、《蚕体病理》等;一类为西方近代农业技术,如《农学津梁》、《耕作篇》、《肥料保护篇》、《喝茫蚕书》、《接木法》、《美国养鸡法》、《家菌长养法》、《农具图说》等。一类为日本自有的传统农业技术。《农学报》和《农学丛书》是当时的近代化农业科技出版物中最有代表性的,最有影响的。

晚清传人的西方近代化农业科技,起到了启蒙作用。作为传人媒介和推广工具的《农学报》和《农学丛书》等农业出版物功不可没。晚清中国掀起了一股学习近代农业科学热。中国朝野意识到农业的发展对于国家富强的重要性,意识到西方近代化农业科技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兴起新的重农之风。由于政府的提倡,官、绅和知识分子中的有识之士均做出努力,建立专门的农业机构、组织农会、建立近代农业教育制

度、创办农业科研机构,调整农业结构等。农会、农务学堂和农事试验场等机构纷纷建立,将《农学报》和《农学丛书》当作教学、研究和向附近农民传授近代化农业知识的工具。正确的思路和举措使晚清在推广传播西方农业科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晚清的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的传播,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开风气的作用。为中国的农业近代化迈出艰难的第一步。可以让无机会走出国门的中国人有机会了解西方近代化农业科技,对中国引进西方近代化农业科技来说,起了启蒙的作用。虽说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晚清的落后与农业、农村、农民的状况,但透过科技翻译这一手段,晚清人对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经历了从不了解到逐步了解,再到大量翻译介绍,最终初步建成教育与传播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被农史界专家称为“近代农业科技从启蒙到体制化的历史转变”。这一过程是中国农业近代化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农业近代化的开端。

三、对目前我国翻译业的启示

晚清时期,中国人对西方科技的引进与传播,引发了我们对翻译的思考。

晚清是中国社会由封建末世艰难迈向近代的转型期。晚清时期是一个特殊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继佛经翻译以后的第二次翻译高潮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翻译介绍了大量的外国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推动了中国封建制度、封建文化的改革波澜。顺应了那个时代的翻译潮流,实现了预期的翻译目的。刘宓庆在《中国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中指出,翻译具有明显的当下性。当下性体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文心理和风貌。人类总是渴求发展和进步的。无论处于乱世抑或处于盛世,都会出现一批先进分子发出治世之音或求拨乱反正,或求进一步的安世济民。而翻译则是传递这种变革诉求的急先锋。晚清时期的翻译便成为服务于中国社会现代性进程的工具,具有明确的社会目标和强烈的功利目的性。希望借此启发国民的蒙昧,改良中国积弱的现状。正如孔慧怡所言,“在晚清这个时期,翻译的动力完全是非文学性的……”特定时代对翻译功能的特定要求等原因,一些翻译的社会功能将被强调,从而成为人们主要考虑的标准,相形之下,其他翻译的社会功能降为辅助的标准。

在中国,翻译是伴随着佛学东渐兴起的。中国译界从宗教翻译转向科技翻译,使文化战略考量从“一业之生存”攀升到经世济民的大视界。科技翻译的历史功绩是使中国翻译事业从宗教殿堂走向了国计民生的现世市井,也是翻译第一次与国民教育、国民经济挂购。这是中国翻译的第一次质的变化。

近现代农业发展范文4

关键词:吉林省;农民增收;收入结构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吉林省是农业生产的大省。2012 年吉林省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比接近15%,从全国角度来看,这一比例亦接近12%;从吉林省从业人员构成来看,2012年,吉林省从事农业相关生产的人员接近600万人,在总从业人数中占比接近45%,而加工业行业的从业人数不足20%,服务从业人数也不足40%,农业从业人数远超加工业及服务业。但是,近年来,吉林省的农民收入却年年下滑,这已经严重影响了吉林省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总体来说,农民收入状况不如人意。综上所述,如何结合吉林省当地的背景和农业条件,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改变农民收入持续下滑的现状是一个现实而关键的问题。

1 吉林省农民增收现状

吉林省地处东北平原东部,拥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产粮丰富,总产粮约占全国的1/20,是我国主要产粮区之一,一些指标上拥有着其他省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在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的商品、调出量以及粮食的商品率等方面。而吉林省拥有人口接近2700万,其中接近1300万为农业人口,在全省总人口中占比接近50%,这些农业人口中,又以纯种粮食的农民居多,因此通过实现吉林省接近1300万农民的增收,不仅能够实现吉林的振兴,还能够保障我国国家粮食的安全。

1.1 吉林省农民增收概况

一个地区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可以通过农民的收入状况反映出来,收入越高,发展水平越高,反之,也越低。具体农民收入包含内容丰富,有工资性的、财产性的、转移性的收入以及家庭经营收入,其中最主要的是家庭经营的收入,而家庭经营收入又分为农业的和非农业的收入。吉林省农民收入中,绝大多数为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占比不到1/10。农业收入是指农业生产获得的收入,吉林省农民大多数都停留在这一阶段,没有发展其他产业,换言之,吉林省农业收入水平不够高,有待提高。由图1可以看出,目前,随着吉林省农业收入的发展,农民的人均收入在不断增加,比起2003年,其纯收入翻了接近2.5倍,已经由不到3500元/人增加到每年人均纯收入接近7800元,年增长率超过9%。并且收入构成趋向多元化,转移性和财政性收入不断增加,相比而言家庭经营收入持续下降。根据国家农业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下,人均农民纯收入要达到近万元每人,由此可见,虽然吉林省农民收入获得了增加,但是其水平还是需要提高,具体的提高方法主要有合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增加农民收入来源等,通过这些方法增加农民收入,最终达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目的。

1.2 吉林省农民增收与江、浙两省比较分析

江、浙两省是我国较为发达的省份,无论是从经济总量GDP,还是自然、社会资源方面来分析,吉林省与之相比还是有一段差距的。分析农民增收问题,主要涉及农民纯收入、农民收入结构、自然条件等方面。

1.2.1 农民人均纯收入

分析吉林省和江苏、浙江两省的农民纯收入,据相关数据显示,2004~2012年,三省的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三省的数据比较如图2所示。有图和表知,在农民纯收入方面,吉林省在总量和增长速度上都与浙江和江苏两省相距很大,以2012年为例,浙江省农民纯收入为14552元,江苏省为12202元,两省皆突破万元大关,而吉林省只有7509.6元。

表1 吉林、浙江、江苏2004~2012年农民纯收入比较

图2 吉林、浙江、江苏2004~2012年农民纯收入比较

1.2.2 农民收入结构

由表2、表3可以看出:农业收入一直是吉林省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虽然其占总收入的比重55.5%,占吉林省农民收入的绝大部分。可是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下降速度非常快,从1999年的85.7%十年间下降到55.3%,平均每年下降2%,照这样的速度下降下去,不到8a的时间,2017年农民家庭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将下降到50%以下。江浙两省的农业收入只占总收入的20%左右,且总量上要比吉林省高很多。工资性收入是吉林省农民收入的第二大组成部分,而且工资性收入所占份额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由1992年13%增加到2012年的14. 3%,平均每年增幅为0. 2%。江浙两省农民的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据主要部分,这可以通过工资性收入的总量以及贡献率看出。吉林省政策性补贴的增长幅度显著,可以看出,自2003年开始政策性补贴在持续的增长,其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由2003年的1. 9%持续增加到2012年的14. 0%。可见国家对农民的扶持力度在不断加强。

表2 2012年吉林省农民收入结构表

数据来源:吉林省统计年鉴(2012年)。

表3 2012年江、浙两省农民收入结构表

1.3 吉林省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

1.3.1 农民收入总量不高

吉林省土地面积广阔、人口众多,两者皆在全国数量中占据了约1/5的比例,但是,吉林省的粮食产量更高,2012年,吉林省的粮食产量在全国粮食产量中的比例超过10%,并且是第20次在全国粮食产量中位居首位。国家统计局相关部门对吉林省农民收入的调查结果显示,吉林省的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其年人均纯收入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141元到如今2012年已经超过了7500元。但是,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其收入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也暴露出来了,包括:农民收入增长幅度缓慢;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增长量也偏低,不能和城镇居民比。

数据显示,吉林省农民年均收入分布大多在3000~10000元,比例接近60%具体分布来说,年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在10%左右,年均收入在1000~3000元的,比例接近25%。3000~10000元的收入中,以5000为分界点,大约各占一半,而收入超过10000元的不足5%,如图3所示。而就具体的人均收入而言,吉林省农民的年人均收入偏低,人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约占30%,其中500元以下的占比接近一半,而在1000元~3000元这个范围比例又接近40%,剩下为人均收入超过3000元的。由此可以看出,吉林省农民人均收入总体水平偏低,更不用说和城市对比来看了,因此,吉林省迫切需要增加农民的收入以及改善农民的现状,发展农村经济已经成为重要问题。

1.3.2 农民收入结构不合理

而对于农民收入的增长很大一部分并不是靠自身农业发展而获得的,更多时候是依靠于政府给予的补贴或者政府进行的政策倾斜,例如粮食价格调整保护,而发展起来的,这导致农民的收入增长只能增长一时,而不能一直增长,没有可持续性,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只有彻底解决了农民收入结构的问题,才能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因此关于农民收入结构的问题一定要尽快解决,只有的增收能力才是根本之策。实现“输血变造血”,增强自身活力。

从吉林省农业收入构成中来看,随着粮价上涨,农民的家庭收入获得了增加,与此同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农民的主要收入还是农产品收入,但是,农产品具有低附加值、农业产品单一等缺陷,并且农产品收入对于环境天气的依赖性强,而农民通常没有很好地抵御自然灾害的措施,这导致吉林省的农民收入具有很大的波动性,不够稳定。

从表4可以看出,家庭经营收入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人均收入都有着良好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这是经济大发展的趋势,这就意味着农民的剩余劳动力有了发挥的机会。具体来看,吉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构成指数分别为21.44%、42%以及36.56%,第一产业中农林牧渔的比例分别为59.07%、2.55%、36.77%以及1.6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三大产业中,农业的比例超出了其应占的比例,这导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偏小并且起不到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包括农民的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发挥、农产品的加工能力得不到提高以及农产品的附加值得不到提高。

表4 2012年吉林省三大产业构成

数据来源:2012年吉林省统计年鉴。

最近几年,牧业产品价格不断上升,这导致了经营牧业的农民收入得到提高,吉林省牧业收入显著增加。例如,在2012年,牧业产品价格涨幅巨大,这带来了农民收入的显著增加,从表5数据上来看,人均牧业收入接近1500元,相对于之前约为1000元的收入,增长明显,增长比例接近50%。

表5 2012年吉林省农产品价格结构

由上面可以看出,牧业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是近年来吉林省的农业政策方面一直都是重视种植业而忽视牧业,随着经济发展,部分农民看到了牧业发展的潜力,自主自发地投入到牧业中,去发展牧业,但是这种发展是不稳定的发展,为了全面促进牧业的发展,政府要做到:积极推行发展多元化农业;调整产业结构,重视牧业。

1.3.3 自然条件制约问题

吉林省地处东北平原东部,地势平坦,且我国最大的平原之一就在此地,因此吉林省发展成为了我国主要产粮区之一,主要种植作物为大田作物,包括玉米、大豆、水稻等。前文提到,其一些关于粮食产量的指标都位居全国第一,在吉林省,粮食收入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而对于粮食的种植离不开土地,因此耕地对于吉林省来说,意义非同一般,但是近年来由于政府政策影响,例如“退耕还林”等措施,使得吉林省的耕地资源变得稀少,农民多、耕地少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种情况严重威胁着吉林省的农民收入。农业生产离不开耕地,特别是吉林省作为一个国家粮食供应大省,耕地资源的较少意味着农产品产量的减少,这不仅影响了吉林省的农民收入,造成吉林省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更加影响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2 吉林省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2.1 加大农业投资力度

对于农业投资总量的加大,要做到:增加投资力度;强化投资意识;引导农业部门的私人投资流入。具体来说,应该做到:

2.1.1 对农业投资力度方面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农业的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进行调整,通过这两方面可以确保农业以及农民收入的稳定发展和增长。

2.1.2 对于强化投资意识方面

主要在于其他行业和部门的投资意识,如工商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等。具体方法有:通过农业优惠政策等政策手段提高农业投资的收益率,从而吸引更多的商业资本;坚持和完善集体提留制度以及农村的集体经济功能以及准确把握公积金、公益金等的比例。

2.1.3 对私人投资方面

通过土地承包制度的继续和完善来鼓励农民的私人的、长期性的投资,使农民获得稳定的、持久的土地经营权。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合理、完善的农民收入利益共享机制,从而提高农民的私人投资收益。

2.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显著提高农民的收入。具体的实施措施有:除了原有的对大型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外,更进一步需要加大小型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侧面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在农业科技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以科技带效率,以科技创收入的方式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教育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要扩大教育投入。具体方式有:加大义务教育建设,通过对基础,也就是农村青少年的发展促进整个农村的发展;对于农村的现有劳动力等,加强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可以提高农村的知识水平,同时这也是农业收入增加的基础。

2.3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

完善农业的科技创新,首先就要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在具体措施上要做到: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体系的建设要在吉林省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当地相关农业院校、科研单位的基础上,体系的建设还要把握重点,也就是对吉林省农业发展产生制约的关键性问题;要根据吉林省农业发展的实际,重点关注和鼓励相关科研单位和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农业生产企业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支持方面包括财政、金融、技术等,鼓励其进行科技创新;积极探索高科技并加快实现农业生产科技化,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积极与国际创新接轨,鼓励集成创新和再创新,提高吉林省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核心竞争力;建立多元化农业科研体系,由政府引导,社会广泛参与,从而逐步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

3 结语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关键。分析吉林省农业现代化环境下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民收入总量较低,农民收入结构不合理,还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加强农业投资力度、改善农民收入结构,加快农科科技创新等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 孔祥智,李圣军.试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J].教学与研究,2009(10):9-13.

[2] 秦长平,吴承春,伍莺莺,等.论发展现代农业的途径选择[J].科学管理研究,2008(04):34-35,42.

[3] 李宏.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8(04):113-114,117.

[4] 田爱梅.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01):266-267.

[5] 张丽英.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J].科技资讯,2010(14):229.

[6] 干碧峰.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01):75-79.

[7] 柯炳生.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思考[N].农业日报,2010-12-9.

[8] 裴淑娥.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891-5892,5894.

[9] 张晓东,权淑霞.宁夏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8(01):61-65.

[10] 邹继军,曹海峰,张立明.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经营形式的探讨[J].现代化农业,2008(09):33-35.

[11] 曲军,胡胜德.工业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J].学术交流,2009 (10):98-101.

近现代农业发展范文5

全国性的农业教育创办于19世纪90年代,而真正意义上近代化的农业教育是在晚清新政时期才开始大规模创办。清朝前中期我国基本上还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整个社会的演化。当时的进步人士看到西方国家和日本的农业因为运用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在某些方面为中国的传统农业所不及,因而意识到中国也应该兴办农业教育,把西方近代农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知识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来,以改进中国的农业。有人提出“我中国固素称以农立国者也,而何以农作物之产出远不逮欧美,近日水旱连年,一夫之所获,尚不足供一家之需,曰是无理科固,今夫土壤学,肥料学,家畜饲养学,植物病理学,固农家最要之学科而缺不可者也”,“我国虽有四万万人民,但是不重视科学发明,不用新的科技而单靠一手一足的辛苦劳作,要想富国是万万不能办到的。”由此可见,当时的传统农业不但不能富国,而且照旧发展下去还会使国家面临生存危机。

清中后期以后,人口增长迅速,而耕地有限,粮食供应成为严重问题。据统计,1841年人均耕地仅为1.64亩,远低于维持生活所需的土地数。此时中国社会动荡、内忧外患,要取得社会进步和有效地迎接西方的挑战,就必须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发展农业。外来势力逐步把中国作为倾销其过剩商品的市场和掠夺原料的基地,凭借攫取的政治经济特权,帝国主义列强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将侵略的触角伸进广袤旷远的农村,民生日蹙,农业生产日益走向衰败的边缘。经济困境与内外交困的社会处境相交织,促使一批启蒙思想家和开明士绅重新体认农业生产的政治经济地位,从而形成了新形势下的“农本意识”。此时的“农本意识”不仅肯定农业生产的政治经济地位,更强调利用新型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生产。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对西洋“农器便利,不用耒耜,灌水皆设机关,有如骤雨”的先进生产方式倾慕不已。孙中山在《农功》一文中,也积极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改良中国落后的农业生产。晚期时期以光绪帝一系列关于农业变革相关谕令的颁布为标志,近代的农业教育从知识启蒙开始上升为国家意志,以实验农学为学科体系的近代农业教育、科研得到官方的认可,并得以逐步实施推广。广东由于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地接受西方的思想观念,加之当时的农业教育也受到大氛围的影响,开始逐步创办地方的农业教育。

二、晚清时期广东农业教育的发展

在洋务运动时期,在学习西方的基础上虽然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但当时尚未出现农业学堂,正如孙中山所指出的:“我国家自欲引西法以来,惟农政一事,未闻仿效,派往外洋肄业学生,亦未闻有入农政学堂者,而所聘西儒,亦未见有一农学之师。”但随着统治阶级对农业的重视加深,兴办农业教育思潮的推广,广东的农业学堂开始兴起。在维新变法期间,规定将旧式书院改为新式的学堂,命令筹办矿务学堂、海军学堂、农务学堂、医学堂、茶务学堂等,由于各省顽固派官僚千方百计加以阻挠,在变法期间开设的农学堂数量较少,并没有在全国较大的范围内兴办。近代农业教育大规模的兴起是在晚清新政时期。新政时期废除了科举制和旧学制,确立了新学制的基本模式,在颁布的新学制中有开设农业学堂的规定。如1903年清政府颁行《奏定实业学堂通则》、《奏定实业教员讲习所章程》、《奏定高中初等农业学堂章程》等。这一系列的章程推出,使兴办农业学堂成为一项既定的国策。在科举制废除和新学制确立的环境之下,晚清新政时期各地的新式农业学堂纷纷设立,农业教育大规模的兴起。清王朝末期,农业学堂从无到有,获得一定的发展,到辛亥革命前夕,全国约有农业学堂总数250所左右。在清政府颁布的一些政策出台后,广东也响应起来,设立一些具体农业方面的学堂,这些农学堂、农业讲习所在专业设置上都有具体规定,所设课程也大都是近代农业科学,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都不同于旧学,已是开始具有近代性质的教育机构。

其中较为有名的是广州农讲所、农林讲习所及特设广东农业教员讲习所的设立。1910年4月,清廷学部发出《设立实业师范学堂》咨文,通咨各省采取应急措施,在高等实业学堂未成立之前,各行省应暂特设实业教员讲习所,及早养成实业教员。广东当局在学部督促下,曾制订了为期9年的《广东省实业教育分年筹备表》,饬令府厅州县,限期1910年前举办中等、初等实业学堂,1911年(宣统三年)于省城设立农工商高等学堂,计划头一年先办教员讲习所简易科,次年续招完全科和高农本科,重点仍在为各州县培养农业学堂师资。由于财政拮据,一开始的尝试未能如期实行。1905年广东创建第一所中等农业学堂是崇实中学堂,至1908年有四所农业学堂,其中三所农科,一所蚕桑科。同年10月,广州知府选派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博士唐有恒,筹建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及其附设农业讲习所。该所于1910年3月6日正式开学,不久,改办为农业教员讲习所,从而揭开了广东近代农业教育的新篇章。隶属广东劝业道推行“新政”,同年10月设立试验场筹办处,同时筹办农业讲习所。选定广州东门外鸥村(今区庄)面前,犀牛尾(今犀牛路)右侧为实验场址和讲习所。建场与办学同步进行。广州农讲所的建立不但意味着广东的农业教育的开端,它还带动了其他农业学堂的创办,使农业教育发展到一个新的时期。农林教员讲习所建于1911年初,它是广东全省农事实验场附设的农业教员所,为培养林业师资和技术助理,后来招林学科新生100名,学制两年,按高等农业学堂森林学科设置课程。还有特设广东农业教员讲习所,隶属广东提学司主管的特设广东农业教员讲习所设在广州中等蚕业学堂内,扩修校舍,增购民田扩充实习场地。

总之,这些讲习所均按照晚清的教育法令办学,具有近代的图书、仪器、设备和一定的试验场地;具有详明的招生章程和学校管理制度;依据高等农业学堂规格设置的专业课程和严格的考试制度,以及一支留学英、美、日为主体的师资队伍,这些可喜的进步。与现代的农业教育相比较,广东近代开始发展的农业教育有着明显的不足,但它毕竟是新生的事物,从无到有,从传统的,无序的自然生长到有意识地进行农业指导,其兴起标志了新一代人对国家命运进行理性思考后所作出的尝试,其发展体现了他们改变当地的农业状况的决心,他们希望从而在近代的农业教育中找出突破口,使国家更加富强。我们可以从近代农业教育的特征中窥探到其本质的转变。首先,课程设置专业化。新式的农业教育和科举教育有显著不同,它所追求的教育目的、传授内容、教育方法都引领着教育发展的潮流。它表现了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新型教育的转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式教育的诸多特点,表现出教育理念的现代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的特点。如农讲所共开设了13门课程:有农业总论、土壤、稼穑、农具、虫害、养蚕法、培桑、植物学、动物学、气候学、畜牧学、农艺化学、物理等。后来在此基础上还增设了教育学、教授法、园艺学、兽医学、水产学等共20门课程。其次,强化实验,实践课的设置。实验实习课程,是实际动手能力和劳动技能的训练课程。隶属广东劝业道主管的农所办学宗旨:“农业乃专门之学,理法精微……拟先场内附设讲习所……注重农业所必需之知识艺能,大要实验速成两者为宗旨”。加上试验场的的设立有助于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晚清时期农业教育已脱离以往单纯的生产技能的传授,而形成从基本的社会、自然科学基础,到专业性的学理,再到生产实际的劳动技能的知识体系。知识本身也跨越了纯感性的生产经验,而丰富为理论性、实验性、技能性、经验性。大量设置的实习课程,更体现出农业教育注重实际、贴近生产的本质要求。再次,师资来源专业化。对照中国农业教育的历史发展,以往的农业教育多是依托农政部门,通过农政官员推行的。晚清农业学堂的师资已专业化,以吸收聘募外籍教习的一支师资队伍。农讲所的教师多从日、英、美等国留学归来,教材多按本省地方情况与需要及学生实际,根据外文课本自译自编讲授。外籍教师虽鱼目混杂,但总体而言,其对中国农业教育师资的弥补、对近代西方及日本教育理念的传播、对广东农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都具深远影响,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为提高农业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三、晚清时期广东农业教育近代化的意义

上述关于广东近代农业教育兴办的尝试,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教学方法和教育制度有机会吸收进来,对广东传统农业的改良有着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实现地方农业近代化。

(一)晚清农业教育对广东近代化发展的促进

1.农业教育的发展初步满足了农业改革对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开始使农业知识初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本地培养了懂得农业科学和技术的人才。农讲所从创办以来按照规定进行招生,对所招的学生进行农业知识的教授,并且进行农业生产的实践活动。在此之前,一些农业学堂也已经培养了大批的农业知识人才,这些农业人才都不同程度地对农业改良做出了贡献。其中一些优秀毕业学生则继续留在学校进行农业课程的教授,培养更多的农业人才。

2.促进了外国近代农业技术知识的推广和传播。农讲所做了农业技术知识的传播和推广工作。这些知识的推广使农民得以学到很多新鲜的农业科技知识,不再局限于原有的一些经验进行农业生产,有利于农业的改良。广东农业教育在本地近代农学和农业科技的启蒙与推广中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农业教育对农业科研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农业教育的兴办过程中,从国外引进了许多农业科技的物质成果。如新式农业机具,作物良种,牲畜良种,以及化肥农药等。这类引进,除了抽水机在一些地方有了实际上的应用外,大部分只停留在试验阶段,没有在生产实际中应用,但它们对后期的试验有启发性的作用。

4.农业教育的开展,培养了一批农业专门技术人才。广东的农业教育还培养了一批彪炳史册,对中国近代农业发展和农业教育影响至深的大家。中国学生最早在美国学农并获得大学文凭的是广东新会人陈振先回国后被授予“农科进士”,后主持奉天农事试验场,并兼任奉天高等农业学堂监督,历任北洋政府农林总长兼教育部长等职。更有大批的普通学员分布于科研,教学和农业生产的实地,运用从学堂所学知识,为近代农业发展献力献策。

近现代农业发展范文6

关键词:近代经济;开封;转型发展

开封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古都,但是步入近代它的发展却不尽人意,城市地位降低,经济发展缓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之整理的史料,对近代开封农业、商业的发展进行考察,分析其发展的制约因素,希望为故乡日后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一、开封经济近代化发展的背景

开封位于豫东平原,经济近代化的发展是在近代河南经济转型的背景下进行的,受近代河南经济发展的影响。

19世纪末以前,河南地处中原腹地,缺少近代交通条件,远离通商口岸,受近代资本主义冲击很小,人口在当时已达到三千三百多万,小麦产量占全国小麦总产的14%。但粮食产量只占全国粮食总产的3%,人口过多,加之过快的人口增长速度使得粮食人均拥有量少,粮食商品率很低。商业发展方面,河南当时资本主义成份微弱,商品交换极其不发达,对金融业务的需求也相对较少,造成当时总行设在开封的银行只有河南农工银行一家,资本额少。另外,由于远离通商口岸,直到1930年河南开放的商埠只有郑州一处。

开封邻近黄河,耕地面积大,气候适宜,千里平原,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经济的发展与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发展、破坏、重振中循环往复。北宋时的开封人口超过百万,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兼具着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两大职能,《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所描述的就是当时的盛况,令人神往。明朝时期,开封是河南省会,是文人雅士汇聚之所,商铺、餐饮、旅店业发达,品种全、档次多,适宜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明末,开封城毁于黄河水患。清中叶开封商业开始迅速发展,各地商帮在开封建立众多会馆,比如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山陕甘会馆。朱仙镇也在清代成为全国著名的四大商镇之一,是河运的必经之地,“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粮食、烟草是朱仙镇商业经营的大宗商品,典当业、手工业是其商业的重要组成部门。明末清初建立的景文洲汴绸庄,在乾隆时期发展最为鼎盛,织机99张,雇工200多人,分号5个,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二、近代开封农业的发展

无论是传统经济时期还是近代社会经济转型的时期,农业问题在中国始终占有重要位置。近代,开封的农业是在缓慢发展的。1908年7月,河南商务农工局在开封禹王台附近设农事试验场,由官钱局按月供银3600两。1924年,开封油料作物以花生为主,为求商品化盈利,他们排挤高粱、小麦、大豆的种植,陈留地区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0%,1920年这一数据还仅仅是20%。据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记载,1921年―1925年,开封农产品出售部分占32.8%,家庭自用占67.2%,其中商品化程度最高的是油料芝麻,占92.7%,最低的是大豆,仅占13.7%。由此可见,开封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高,且各作物的商品化程度严重不均。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农政机关明显增多,职责细化,河南建设厅下设具有科研性质的农业机构。1929年,在各市设立7所农林实验场,其中1所就设立在开封尉氏;1931年,将开封尉氏农林实验场改组为专门试验场,改名为开封园艺试验场,各试验场职责包括调查、试验、推广三部分;1932年12月,又将各农事试验场和林务局合并,进行农业科研。为推动河南省棉业的发展,1935年4月,在开封添设河南省棉业改进所,并于同年5月将位于郑州的棉业指导所总部迁至开封,设在河南大学农学院。1935年8月,河南省共建立农村合作社1283所,股金21.04万元;1936年,合作社达到1684所,其中信用社362所。各级农政机关的设立,旨在改良和推广农业技术,同时通过设立农村信用合作社,解决农村及农业资本不足的问题,种植结构开始向农工商业转变,推动了开封的农业由传统向近现代的转型。

在这一时期,农具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开封县农业推广所在旧式耕犁上增加新式犁盘,在旧式播种器上增加播轮,方便耕地深浅粗细一致,丢种疏密一致。不足的是,这些农具的改造,仅在农业试验场使用,并没有在农民耕作中普及,肥料的使用仍旧是农家肥为主,化学肥料不普遍,传统农业的技术变革并不突出。

三、近代开封商业的发展

自古以来,开封就是“出入大贾小商之地”,是政治、商业活动中心。清末民初,开封的商户多集中在城中,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专营商品,如北书店街多书籍、笔墨纸砚,西大街多绸缎布匹等。近代开封,随着交通方式、城市布局的演变,形成了四大商圈。其一为开封南关。1906年4月19日,开封火车站战线与汴洛铁道正线接轨,4月26日的竣工通车,加之1907年2月开封火车站转车场的建成,开封南关逐渐开辟为商埠。其二为马道街。1913年10月,开封修复马道街路面,并安装了电灯,吸引大批商户迁入,马道街由此逐渐发展成繁华的商业区。正大林茶庄、张麻子剪刀店、谦信洋行的相继开业,及外埠商号上海正兴长布店的迁入,进一步繁荣了马道街商圈。其三为相国寺市场。相国寺市场从北宋开始就已有雏形,正如《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相国寺内万姓交易”,1927年冯玉祥改相国寺市场为中山市场,将寺内配殿、钟楼等租赁给商民经营,商业摊点云集,是各种京广杂货批发、零售的主要集中地,汇集了开封各色风味小吃。其四为模范商场。1928年,冯玉祥下令没收开封南土街“桐茂典”当铺,改建为“国货商场”,后改为模范商场,整个商场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四角各有角门,主要经营时货、布匹居多,基本是零售业务。同时,场内还设有“华光影剧院”,已具备了现代商场的雏形。

在开封四大商业圈的发展历程中,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洋货入侵的冲击、军阀混战中的搜刮,不少商户因此或负债累累,或倒闭歇业,商民及社会各界曾进行多次抵制运动。据《开封市志》记载,1905年,开展抵制美货运动。1912年2月21日,开封商界组织抵制外货,振兴国货。1919年9月21日,在马道街丰乐园成立河南国货维持会,制定具体国货维持简章,包括:车站设立检查处、扣留日货、从重处罚销售日货的商户等。时至今日,随着现代商业的发展,开元广场、中山路商业街、大商集团等商业圈的冲击,开封马道街、相国寺市场仍旧汇集众多商贩,以平价、批发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商户,不改昔日的繁荣景象。

近代开封商业各行业的发展,以贩卖业为主,生活供应业次之,随后是金融保险业。贩卖业中,又以饭食品类占多数。1935年,对开封城各业商号数量进行统计,共计6856户,贩卖业5447户,其中单是饭食品就有1527户,约占商号总数的22.3%,可见,开封餐饮业在近代是快速发展的,1926年创建的第一楼包子馆、“五福”食品店等一大批老字号驰名中外。金融保险业140户,约占商号总数的2.1%,与同期省内各地市相比,发展比较充分,官办资本在金融业中有绝对的控制权,近代金融业转型痕迹较为明显。据统计,1933年,开封各银行现金共计约2090444.70元,存款共计6307756.59元,放款共计3460767.66元。

综上,作为反动统治的政治中心,附近农产品及商品的集散地,近代开封商业表面上是繁荣的,实际上却备受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及反动统治的剥削。近代开封的商业虽有发展,但失去了交通枢纽战略地位的开封,其商业仍旧是落后的。规模小,资金少,主要集中在市内商业贸易方面,对外贸易交流不发达,与省内其他新兴的交通便利城市相比,发展甚是缓慢。

四、近代开封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作为消费型城市的开封,在近代,封建经济不断消沉,新型资本主义经济却因其发展缓慢,不足以推动整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总结其近展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影响近代开封经济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几点。

其一,人口增长过快,制约开封经济的发展。据《开封简志》记载,1907年,开封人口为15万人,《河南统计月报》载,1925年,开封人口226758人,1936年为307071,仅十年间就增加了80000余人,1937年人口达到327949人。虽说开封位于黄河的冲积扇上,河道四通八达,物产丰富,棉花、花生、小麦种植丰富,但逃脱不了农业自给自足为主的状况,农产品大多被消耗掉了,商品化程度并不高。因而,人口增长因素不是开封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但一定是其制约因素之一。

其二,自然环境破坏的加剧,黄河水患的不断威胁。自金以后,开封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1910年地理学家张相文游开封时感叹“白气茫茫,遥望之无异沙漠”;1923年,康有为登龙亭时题词“东京梦华销尽,徒叹城郭犹是,人民已非”。与此同时,黄河对开封的威胁并未缓解,1921年夏季的大雨,豫东数十县积潦为患,1922年春夏着手修浚从开封陈留向太平岗疏入下游;1938年6月军队更是扒开花园口,决黄河南泛入淮,开封的黄河干涸,惠济河断流。因而,开封的气候直接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生态的恶化又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

其三,失去交通枢纽,缺乏便利的对外贸易条件。1907年初,开封建设汴洛铁路,1914年改为陇海铁路至徐州,1930年又通至西安,这是开封对外交通的唯一铁路路线。1931年间修筑从开封至郑州、许昌、项城、菏泽、道口的公路,但是并不经常通车,朱仙镇的河运交通已然衰落,相比地处平汉、陇海铁路交点的郑州,开封交通区位优势不再,郑州成为农产品及外地工业品输入的转运中心,分流开封经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开封贸易的活力。

其四,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定。近代开封,本质上是一个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城市,从清政府、北洋军阀、反动派的统治,开封经济繁荣的背后备受掠夺和剥削,近代开封的经济并不能获得正常的发展。开封位于中原,鲜有帝国主义的直接投资,因而殖民地经济特征并不明显,官僚资本在此时也忽略了开封及诸如此类的传统内陆城市。虽然在外国资本的影响下,修建了铁路等交通运输业,但帝国主义只是将其作为经济掠夺的手段,或是通过中国的统治阶级把开封作为销售商品和收购原料的据点,同时也是控制整个河南省的据点,并没有起到推动开封经济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41-48页.

[2]贾贵浩.河南近代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与商品化发展.南都学坛,2005年第3期.

[3]黄正林.制度创新、技术变革与农业发展.史学月刊,2010年第5期.

[4]司长玉.《民国时期开封城市经济近代化转型研究》.200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