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课的评价及建议范例6篇

对历史课的评价及建议

对历史课的评价及建议范文1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历史课程的“四性”,即“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在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认识上这确实是一个进步。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课程的“四性”,善于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和生动的教学实践来理解历史课程的“四性”,不能孤立地去理解。遗憾的是,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语意表述方面存在不足,容易引起理解上的偏差。如强调“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里显然将“历史课程”与“历史学”混淆了,因为“历史课程”并不隶属于“人文社会学科”,因而不可能是“人文社会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建议初中历史教师这样来理解:“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中具有显著的人文社会特色和历史学特色的一门基础课程。”

■ 内容编排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弱化了“学习主题”式的编排,代之以“点—线”结合的内容呈现方式。

我们都知道,时序性是历史课程内容设计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无论是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主题”式内容编排,还是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点—线”结合的内容编排,都大体遵循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原则。

在历史内容的系统性方面,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确实呈现出完善发展的一面。比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则要求学生“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实事求是地说,洋枪队很难归入“外来侵略”的范畴,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将“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学习内容,设计在“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主题下确实不妥。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不但完善了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不足,而且增加了学生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内容。

我认为,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大多数“学习主题”的基本内涵是非常准确的,并且遵循着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原则,这些“学习主题”多指向某一个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核心社会特征,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脉络,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这种设计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学习主题存在问题,容易导致历史时序的错位,削弱历史内容的系统性。

虽然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已取消“学习主题”的设计,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建议初中历史教师要将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主题”式内容编排,与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历史内容设计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兼容并包。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习主题”的教学意识一定要突出,这样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脉络才更清楚,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才更清晰。

■ 评价建议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的阐释非常详尽和周全,具体包括“评价目标的设计”、“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具有鲜明的指导性和实践性,这也是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实施十年来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在积极进行教学评价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体现。这里,希望老师们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要基于教学目标来确定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体现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的一致性。简言之,我们要清楚,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多种方式检测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如果没有达到,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第二,要将教学评价视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将教学评价看作是教学过程结束后实施的一种教学行为。换句话说,要将教学评价渗透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关注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与进步,并做出即时评价。

第三,要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应不同的评价方法。在确定评价方法时,不妨听听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采取适合自己的评价方法并给予指导。

第四,要注意教学评价的公开性及评价标准的开放性。历史教师要以发展性评价理念为指导,对学生学业做出公开的教学评价,使得教学评价成为被评价学生及其他学生进一步提升学业质量的手段,同时允许、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进行讨论和再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如有必要研制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历史教师要征求学生们的意见。

■ 实施建议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就如何开展历史教学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如“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除此之外,我特别希望老师们能够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并能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基于专业判断,批判性、创造性地实践课程标准。所谓“批判性、创造性地实践”,指的是敢于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或者适度变通处理,使之更加符合历史学科及历史教学的特点。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国古代史”部分有如下的学习要求:

(隋唐时期)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属于唐代民族关系和睦的例证,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史实属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例证。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将两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合并”起来论述,实属不妥。建议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实施“拆解”策略,分别展开教学。同时,在讲解唐代民族关系和睦时,还可以例举回纥、南诏等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中央政府发展友好关系等史实。

(隋唐时期)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唐朝灭亡后出现的五代十国乱局,已经不属于隋唐时期,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要告诉学生,五代十国乱局,是介于唐宋之间的一个分裂时期。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国近代史”部分有如下的学习要求:

以张謇举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在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张謇兴办实业被设置在康梁维新变法之后,义和团运动之前。实际上,张謇兴办实业始于19世纪末,终于民国初年的20世纪20年代初期。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如果能在张謇兴办实业的基础上,介绍刘鸿生1914年—1948年间兴办实业的艰难与坎坷,更能有助于学生认识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国现代史”部分有如下的学习要求:

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严格来说,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使用的“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是研制者杜撰出来的政治术语。作为严肃的指导教学的政府文件,必须使用完整的政治术语,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应该留意的。

对历史课的评价及建议范文2

上海市高中历史新教材,打破了数十年来中国和世界历史分开的中学历史教材体系,创造性地采用中外历 史合为一体的结构体系。编者以15世纪来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为基本线索,把中国历史融进世界历史中,将中 国作为世界的主要国家之一加以重点叙述,对中外历史进行联系和比较,更好地使学生了解今天世界与中国现 状的由来。如何才能有效地贯彻新教材“从世界大背景下看中国”的意图,关键之一在于怎样进行历史比较。 笔者所在的华东师大二附中,自1991年进行第一轮课程教材改革试点,至今已有七个年头。高一任课教师就历 史比较进行了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尝试,初步摸索出一种适应新教材的新教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由 学生运用历史比较法在课前筹谋教学建议,课中研讨教学问题,课后评价教学效果的历史比较教学法,现抛砖 引玉,求教于方家,以期共同推进新教材的普及工作。

一、筹谋建议

1.教师编制历史比较题是学生筹谋建议的参考

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运用历史比较法在课前以新课预习的方式筹谋教学建议是新教法的第一步。在这 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略。为使新课预习能顺利进行,课前教师需花大量时间精心设计历史比较题,作为 学生预习新课筹谋教学建议的参考。为此,笔者所在的高一年级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有计划地学 习各种专业书籍,如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王斯德主编的《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马克y áo@①主编的《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等等。有目的地搜集各类历史考卷中的比较题,如上海地区的会考 、高考试卷,全国各地的考试试卷以及各类中学历史教学杂志中的历史比较试题。通过学习和搜集达成共识: 在历史教学中有很多可以用来进行比较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在选择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彼此之间有关联 ,二是同一属性或同类关系。基于此,我们根据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及高中会考纲要,就高一年级教材上下两册 ,编制了几十道历史比较题。这些比较题,有同一时期的中外比较,也有不同时期但属同类事件与现象的中外 比较;有外国不同时期同类事件与现象的比较,也有中国不同时期同类事件与现象的比较。通过各类比较,找 出其各同特征和各自特点,以便把握历史事件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学生补充历史比较题是完善教师建议的方式

历史比较能否成功,所谋建议是否有效,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精心备课,还涉及到学生的认真预习。从某种 意义讲,课前准备应是教师备课和学生预习完整的有机的结合。因此,笔者将编制的习题打印成册,分发给高 一年级的每位学生,让他们在课前根据所发习题册,结合教材进行新课预习。预习时,就教材提出重点、难点 ,再补充可以进行比较的内容,自行设计历史比较题,以完善教师的建议。

由此可见,在新教法的第一步教学程序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指导学生筹谋历史比较建议, 学生完善教师的历史比较建议的指导过程,师生共同筹谋历史比较建议,准备历史比较方案,“导”与“体” 密切结合,才是实施新教法的必要前提。

二、研讨问题

1.教师拨正历史比较思维是学生研讨问题的关键

有了必要的前提,还得有重要的手段。如果说前提是条件,那么手段便是实现前提的基本措施。而在教师 的指导下,学生在课中运用历史比较法大胆地研讨教学问题,就是一种重要手段,是新教法的第二步。此步可 分成两个环节,一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以课堂研讨形式亮出各自思考的历史比较观点。必须指出,学生所 提观点或问题可能深度不够,也可能会是偏题、怪题,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设计与理解,将学生的 比较思维引向正确的历史思维轨迹,并时刻告诫学生,切勿刻意追求比较,需要比较的是大局。第二个环节是 研讨历史比较题。学生研讨时,教师力求参与,这样可随时切准学生的历史思维脉搏。如课堂研讨陷入僵局, 教师必须正确诱导,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与实质,抓住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历史事件与现象进行全方位的比较。

2.学生进行历史比较思维是充实教师计划的手段

笔者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思维敏捷的学生会突如其来地提出意想不到的有创意且颇有见地的高 质量的问题,这对教师来说是相当棘手的。如何才能对付学生的“下马威”,就需要教师对教材有较深刻的研 究。不仅要理解教材每一章、每一节的序言部分,而且要掌握教材的难点与重点,甚至要吃透编者每一段话、 每一句话的意图。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应付自如。

在新教法的第二步程序中,教师仍是主导,学生还是主体。教师拨正学生历史比较的研讨思维,学生充实 教师历史比较的研讨计划,师生共同研讨历史比较问题,“导”与“体”互为补充,才是实施新教法的重要手 段。

三、评价效果

以必要的前提为基础,运用重要的手段,最终对整个教学过程作出概要的评价,将条件、措施与效果统一 成一个整体,这是新教法的第三步。为此,笔者常在课后围绕历史比较专题与学生共同分析与总结。在这步程 序中,教师再次成为主导,学生仍然是主体,“导”与“体”相辅相成,才是实施新教法的最佳效果。师生一 起分析成功与失误,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评价新教法的效果,并得出以下结论:

1.新教法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就中学历史教学发散性思维能力而言,其要求包括: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尤其是疑难问题;善于比较分 析问题,阐述独到见解;善于在各种不同的观点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我校高一学生在课前以教师编制的 各类历史比较题为参考,对即将学习的新课进行预习,预习过程实际就是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过程。在新课 预习中,学生经认真钻研教材,定会发现一些问题,并在以后的课堂研讨中提出这类问题。

2.新教法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由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指导练习五个环节构成。这种固定化 的课堂教学模式,既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又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见,突破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 式,进行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改革,变教师的满堂灌讲授为师生共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迫在眉 睫。

变“教”为“学”,是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与指导下,由学生展开自学活动。自学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而 运用历史比较法在课前筹谋教学建议、课中研讨教学问题、课后评价教学效果,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形式。在课 前筹谋、课中研讨与课后评价中,学生提出问题进行争辩,各种信息“聚焦”,各种思维方式“大碰撞”,才 能的充分施展,使学生不仅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而且在能力上得到锻炼。况且,在课堂研讨与课后评价中,由 教师单纯传授变为学生互动,教学信息的传递由单向变成多向,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得以展现,学生的 主体作用便会充分地发挥出来。

3.新教法有益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1991年上海实行课程教材改革以来,在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加强基础等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19 96年,新教材的全面推广更说明了这一点。然而,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真正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课程教材改革仅为其中一部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尤为重要。教无定法,教学模式不可落窠臼,但有一 定必须是相同的,即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由学生运用 历史比较法在课前筹谋教学建议、课中研讨教学问题、课后评价教学效果,这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较好 手段。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将有益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后语

综上所述,运用历史比较法在课前筹谋教学建议,课中研讨教学问题,课后评价教学效果是新教法的三部 曲。而核心于三个步骤的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基础,如图所示:

对历史课的评价及建议范文3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定义及其他相关概念

只有对其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和课堂教学评价的定义,我们才能够对研究对象和内容有明确的目的,才能够对其研究的精准度有所提高。

(一)课堂

课堂简单的说就是一个教学的活动场所。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形成了很多种形式和功能,它是学生和教师的综合体。课堂对于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它是一种活动,它与课外活动相对应,它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按照一定的特征编进一个班级,通过固定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课程,由老师以上课形式对学生进行授课,有目的和有计划的进行教学活动。

(三)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的教和学进行评价。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教的活动,一方面是学生学习的活动,另外还有教学环境。这三个方面相互作用,互相促进。

(四)课堂教学评价包括的内容

课堂教学评价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教学目的;第二,教学内容;第三,教学方法;第四,教学基本功;第五,教学效果。这五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二、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

(一)老师对新课程评价改革存在模糊的意识

很多的老师都对课程改革存在模糊意识,认为对于高中阶段来说改革是没有必要的。很多的教师对历史教学都还比较的迷茫,不知道怎样按照新课改的理念来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对新的课改很不适应。

(二)对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手段还主要是考试

很多老师都认为考试是对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手段。考试在所有的评价标准中是非常有效和直接的,新的评价方式只是起到了辅助的作用。

(三)在评价中主体主要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同行,学生在评价中的作用非常的小。

目前,在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时候还是以领导为主,还是比较单一的评价方式。学生在对课堂教学评价中几乎不起作用,根本没有发挥学生的作用,所以说课堂教学评价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有时侯为了走程序,随便找几个学生参加一下。

(四)老师对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认识不够清晰

如在对历史课堂教学评价中首先要明确评价的标准,必须要有明确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使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发挥。但是很多老师和学生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还是比较模糊的,根本不知道有哪些标准,所以学和教都很迷茫。

(五)在历史课堂教学评价中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课堂教学评价需要有学生的评价,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不考虑学生的评价标准是不完善的。高中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通过学习历史,学生的人文素养怎么得到合理的评价非常重要。在实际评价中很少对学生的人文进行关怀。

三、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的建议

(一)教育行政机构的改革策略

1.要对高中历史学科的教育投入加大。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对历史学科的教育投入加大,这对提高历史老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加大投入可以提高老师教学的积极性,连锁反应,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就会使高中历史整体课改有很大的变化。

2.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历史科目来说,必须对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理论进行研究,这样才能够指导历史学科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只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内在的规律,才能够帮助历史学科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二)学校的改革措施

1.实施合理的评价反馈机制。对于高中历史来说,合理的评价反馈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2.让老师和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老师和学生都是主体,都对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要赋予历史老师和学生充分的评价权利。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因素掺杂在里面,不光是量的因素,而且还有质的因素。老师和学生都处在课堂的亲身参与者,对课堂教学有着亲身体会,最清楚课堂教学的优势和劣势,对课堂教学评价结果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历史老师的改革措施

1.历史老师要积极学习新课改的内容和精神。作为一名历史老师,一定要不断的学习,要积极开拓进取,充分利用课改的机遇和资源,主动参加专业知识培训。不但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时刻洞察国内国外的重大事件。只有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才能够在时代中奋勇前行。

2.对鼓励性评价要注重。历史老师作为课堂评价的主体,对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了如指掌,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老师评价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评价中来。可以通过鼓励性评价来调动历史老师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使课堂教学评价真正发挥出作用,才能够促进课堂教学发展。

课堂教学评价是对教学结果好坏的尺度,对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正在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在对我国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几点建议。在未来的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研究中会更多的注重老师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从而促进课堂由利益效益向生态效益转变。

参考文献:

对历史课的评价及建议范文4

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建议指出:历史教学评价主要根据“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历史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影响历史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价值判断。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了解“标准”的要求,以及评价方法与过程,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学习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还要注意考查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惟一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应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要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应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改进学生的学习。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在近两年的历史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校在初中年级尝试进行了学生历史学习评价改革实验。在实验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讨论法

讨论法是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它也是历史教学评价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与掌握,更有利于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情况。

课堂讨论一般采用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相结合,每个小组6~8人,并选出组长、记录员、记时员、噪音控制员等。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每个成员就讨论主题都要发言,由记录员做记录。例如:在学习了(人教版)《秦王扫六合》《伐无道,诛暴秦》这两课后,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关于秦始皇功过的讨论。具体过程如下:

1.评价目标

观察学生在“秦始皇的功过”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是否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评价过程

确定讨论课题:秦始皇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设计评价标准:探究问题(5分),资料收集(2分),史论结合(1分),语言表达(1分),合作协调(1分)。

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3.评价总结

根据评价标准,在组长的主持下小组进行讨论,并对每一位成员的表现做出评价。

二、活动法

活动法是指利用活动评价活动的方法,一般采用经过认真研究的活动评价标准进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等,以学生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基本形式进行活动,如,做作业、进行演讲、举办历史知识竞赛、制作历史图表、参观考察、开展社会调查等。在活动中,学生运用与历史学习活动紧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活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历史的直观认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例如:在学习了春秋战国这段历史后,我们开展了:“自编、自画、自演东周历史小故事”的活动。具体过程如下:

1.评价目标

评价学生对春秋战国基本史实的掌握和理解情况,以及用多种方法收集历史信息和用多种方式表达历史事件的能力。

2.评价准备

(1)教师指导全班学生收集和整理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小故事,然后列出目录。

(2)根据兴趣和个人特点,学生分为写作组、绘画组、表演组,分别进行创作,每组选出组长。

(3)每一组民主选出代表本组最高水平的作品(自撰小故事、绘画作品、剧本等),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4)选出1名主持人及4名评委。评委要求知识面广,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评分公正。

3.评价过程

(1)上课前布置教室,在黑板上写上活动主题:我编、我画、我演东周历史小故事。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请出3位组长简介本组各成员对这次活动的准备情况,共约5分钟。

(2)每组各用6~8分钟的时间展示本组的作品。故事组的代表生动地讲述故事;绘画组的代表展出、介绍他们的绘画作品;表演组则演出历史小短剧。

(3)主持人公布评分标准:准备情况(2分);展示内容(4分);语言表达情况(2分);组内的团结协作(1分);投入活动的态度(1分)。

(4)学生集体评价:评委根据评分标准选出表现最佳小组,公布成绩。

4.评价总结

教师小结,指出不足,表扬突出者。

对历史课的评价及建议范文5

(一)枯燥的教学过程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一些历史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严格按照课程要求进行教学,将课件内容机械地教给学生,这时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整节历史课都是教师在按照课件的计划进行讲授,学生却在下面按照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教师完全不能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种枯燥的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效率。

(二)单一的评价方式

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多数教师根据学生成绩的高低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将学生的成绩高低也作为评价自己教学水平的标准,这种评价方式并不能将学生的学习效果完全展现出来,也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另外,这种评价方式使得教师完全按照应试教育的标准进行教学,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素质。与此同时,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使得许多学生只注重复习考试知识点,忽略了对其他知识点的了解,不能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历史学习架构。

二、减少高中历史教学无效行为的途径

教师应当积极地探索减少教学无效行为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并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一)科学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应当注意对教育方式的改进,使教育方式趋于科学化、多样化,从而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实现角色的转换,将传统的教师主宰性课堂转换成教师主导性课堂,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历史观点,并与教师一同探讨,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当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以高效的方法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活跃、充满乐趣的教学过程

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面临着高考压力,经常进行一遍又一遍地复习,渐渐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建立活跃的、充满乐趣的教学过程可以改善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从而学好历史这门课程。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一味地按照课程大纲进行教学,要依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发散思维,通过讲解历史人物事迹、历史故事等方法多方面地扩充学生的历史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讲解,使学生进行现实与历史的比较,深刻地记住历史史实,从而增加学习历史的信心,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科学、合理、准确的评价方法

对历史课的评价及建议范文6

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元认知学习策略对于培养学生元认知水平,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起到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注重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及自我评价,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用不同方法,去认识丰富多彩的历史现象,破解复杂深邃的历史问题。今天就以一节地市级公开课,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让学生成为自己知识结构的精心设计师,促进其学会学习、善于认知。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选择或修正学习策略,使自己尽快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教师给学生做示范,将自己在学与教探究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和行为,尽可能清晰地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观摩,在获取认知的同时,也获取认知的思维方法和过程。

参见课堂实况之步骤1:通过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线索,搭建知识结构并就其合理性作个点评,然后以背景为例,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原因。

教师:同学们好,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这套教材中6个课标要求的课程内容全部学习完了。对于上一阶段学完这么多个改革,大家总觉得其中有些规律、有些方法还需要总结,还需要学习,还需要思考。今天,我们就以“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为题,以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为例,和在座的老师们共同来探讨,鼓掌欢迎。

教师:请两位同学各搭建一个知识结构,勾划在黑板上,大家一起来检验他们俩课前预习对知识的梳理是否合理? 播放视频:“步骤一、关于知识结构的搭建”

学生:略(在黑板上勾划,一左一右)

教师:请同学对黑板上勾划的知识结构作简要点评,你认为哪一个更合理?为什么?

学生点评:略(可能会说:对初学者来说,右边那个要点细,更合适;如果是学完总结时左边那个纲要明、条理清……)

教师:关于知识结构的搭建,还要注意什么?……整体把握,常见“总分总”的形式。每个大括号是否能包括其下的内容?比如在学习本课的背景时,首先要看:彼得为什么要“改”,摆在眼前的客观现实――国内外形势。从整体史观去看,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分析“17世纪末西欧发展迅速”。

学生:略(政治上:荷兰、英国等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经济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

文化上:启蒙运动兴起,理性主义盛行;阶级关系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教师:西欧在发展,而俄国呢?(物竞天择法则)

学生:俄国闭塞落后。

教师:这一论点有论据吗?(培养学生论据意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学生:根据课文第67页第二自然段从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加以说明。

教师: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何结论?(当然比较时要有可比性)

学生:俄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

教师:是的。俄国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冲破内外枷锁(内有保守势力阻挠,外有强邻瑞典、土耳其虎视眈眈),向西方学习,赶上历史发展步伐。因此有人称之为必要性。

教师:其次要看:彼得愿不愿去“改”,也就是有没有“改”的主观愿望。谁能看出本课主观条件的用意?

学生:略(彼得亲政、掌权使改革成为可能,也是改革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随团出访更说明他不安于现状,锐意进取,有富国强兵的愿望。)

教师:因此有人认为主观条件使改革成为可能,称之为可能性。彼得深知:“拖延就意味着死亡”,出访回国后,便大刀阔斧地进行移植西方文明的改革。

二、探究过程与落点要照顾学生实际水平,并不要求做出完善的答案,而是鼓励关注、鼓励思考、鼓励参与,期望从探究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凡有一得之见,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教师引导学生把自主、合作学习所得整理成条目,记录下来,可作为元认知监控的依据。学生之间也能提供有效的示范和带动,在相互学习中自行探寻学习方法和规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使各自学会学习。

参见课堂实况之步骤2:通过引导学生根据课本资料概括、提炼信息、并作具体分析比较,使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学习改革的措施和作用,加深对彼得一世改革内容的理解。

教师:播放视频:“步骤二、关于信息的提取和知识的调用”“请同学们据课本资料概括彼得一世移植西方文明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分析改革后的俄国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是否存在本质区别?为什么?”

学生思考:略(正在根据课本第68-69页资料,概括、提炼信息,具体分析、思考并组织答案)

教师引导学生审题:要把握关键词“表现”,明确所指代的是“哪里”的表现,即西方文明;要明了概念“资本主义文明”,表明观点(是否),并阐明理由。

学生回答:略(表现:按欧洲方式改造军队,鼓励开办企业,引进西欧教育体系,推行西方文明生活方式、社会习俗等;政治上较弱、不明显,形式上设参议院,实质仍是沙皇专制。)

教师注意引导:哪位同学还有什么补充?提示:说明“资本主义文明”,从经、文、政去理解。

学生:略(观点:是有本质区别。理由:①经济上: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企业使用自由劳动力――工人;俄国农奴劳动限制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形成,从长远来看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②文化上: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兴起,人文主义、理性主义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俄国尽管推行欧化教育生活方式等,其实加强文化思想专制。 ③政治上:西方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俄国尽管形式上设参议院,但实质上仍是贵族地主和商人的沙皇专制,并通过加强皇权以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教师:也许有同学会问:到底改革是促进还是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播放视频:“如何理解改革既促进又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学生:略(促进:推行重商主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工商业…… 阻碍:首先,农奴制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阻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其次,已被企业雇佣的“工人”,大部分是代役租农民,须向地主交纳货币地租,这就使工厂主不得不把一部分剩余价值分给封建主,从而降低了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再次,在农奴制下,广大农奴交纳地租后购买力极低,国内市场狭小,也限制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教师:播放视频,引导学生看屏幕中“自由劳动力……扩大再生产……市场狭小”等关键词。“改革是促进还是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问题已涉及到评价改革的标准。

三、强化史料解析、探究的功能,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辨析、解读,探究历史真相,做出评价和解释,从而使学生增强证据意识,问题意识,探究意识以及逻辑推理、思维和理论分析的能力。注意选择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内容,强调由当今切入并鼓励学生察往知来,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体现历史与现实、将来的双向沟通。教师课前精选典型试题,课堂上请个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思考、审题、作答的,然后请其他同学评判;给学生评价自己的思路、展示个人进步的机会,多一些正面肯定,及时强化训练等,促进学生使用学习策略,并感受使用学习策略学习就会有更大的收获。

参见课堂实况之步骤3:通过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分析补充材料,掌握一定方法和规律对彼得一世改革进行评价,使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评价改革彼得一世改革及系统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教师:请同学们观看视频,阅读补充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播放视频:“步骤三、关于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评价”“材料一:(王安石)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发生了积极作用的。材料依据怎样的标准对王安石变法进行评价?”

学生:略(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建议:在屏幕上附上其他评价标准: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是否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等。)

教师:播放视频:“材料二: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和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但王安石变法实际上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背离了改革的初衷。 材料二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采用什么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看屏幕中“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其主流应该肯定……但王安石变法实际上加重了百姓的负担……”等关键词。

学生:略(阶级分析法、一分为二法。建议:在屏幕上附上其他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依据上述方法评价彼得一世的改革。

学生:略(进步:……局限:……)

教师:播放视频,引导学生看屏幕中补充材料:“材料三:(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王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材料四:(梁启超)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唯公(指王安石)庶足以当之矣……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则有克伦威尔,而在吾国则荆公。上述材料三、四中司马光和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基本态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学生:略(不同。前者持否定态度,后者持肯定态度。)

教师:材料三司马光为什么持否定态度呢?

学生:略(可能会说:王安石变法触犯到他的利益……因为他们俩是政敌……立场不一样等等。)

教师:由于有人有时会站在特定的立场去评价,评价历史事件或人物时还要注意什么?

学生:略(要把它放到它所属的具体历史环境中去评价,不应停留在个人动机上,更要用客观公正、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深入揭示它所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还要确定它在历史发展中的主流或支流作用,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做出评价性结论。)

教师:播放视频:“彼得一世采取强硬的手段推进改革,触犯了保守(习惯)势力的利益,为此有人认为他是个‘暴君’。你是如何看待的?”

学生热烈讨论,畅所欲言,众说纷纭,对彼得一世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毁誉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