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风险能力分析方案范例6篇

抗风险能力分析方案

抗风险能力分析方案范文1

关键词:电力工程;招投标风险;防控分析

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体系的一个分支,风险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所有环节,既在投资控制、合同管理中发挥作用,还负责监察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等工作。电力工程建设需要招投标,招投标文件是电力工程实施统领性文件,是电力工程顺利建设的保障[1]。电力工程风险管理应该从招投标阶段开始,招投标风险分析和防控是电力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

一、招投标方式

(一)公开招标。是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也是电力系统规避招标风险积极采用的一种方式。只要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上的采购项目,都应采用公开招标。该采购方式对供应商的数量不限制,只要满足一般条件和招标公告中对供应商特定条件要求,所有供应商都可以参加招投标活动。

(二)邀请招标。邀请招标也称为有限竞争性招标,是指招标方选择若干特定供应商,向其提供招标文件,并进行评标、定标等活动。

二、招投标流程

(一)公开招标流程:招标公告,资格预审公告,投标单位报名,组织资格预审,发售招标文件,现场踏勘与招标预备会,投标,开标,唱标,评标,中标通知。

(二)邀请招标流程:发出投标邀请,向三家以上供应商发售投标文件,现场踏勘与招标预备会,投标,开标,唱标,评标,中标通知。

三、电力工程建设招投标风险分析

(一)设计技术风险。电力工程在招投标阶段要做到完善的设计,完善的设计是招标成功进入签订合同的重要推手。设计中出现纰漏引起的设计图纸变更和设计方案变更,会引起项目管理方的索赔。因此在招标阶段,工程设计就应该做到尽善尽美,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由于设计技术问题造成的风险。

(二)施工技术风险。在施工设计环节中要确定施工方案,每个施工方案都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同时也有其局限性。传统的施工方案可能会规避建设索赔风险,但是工期长、建设成本高,新施工方案使用的先进技术能够缩短工期,减少建设成本,但是由于工程变更可能会带来索赔风险。

(三)自然环境风险。电力工程建设面对的环境比较险恶,不可抗拒的自然外力,如地震、风暴、山洪等都会影响电力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不明的水文气象、复杂的地质环境都潜在地延误工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招投标文件中企业应该充分详细地考虑自然环境风险。

(四)合同风险。合同清晰明确的界定工程双方的职责和权益,项目管理者必须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和强烈的风险意识,在起草合同文件时应该将风险管理和防控纳入考虑之中,充分细致的研究合同中的每一项条款,对项目潜在的风险要了然于胸,规避潜在的建设风险。

(五)招投标方式不同造成的风险。1、廉政风险。邀请招标方式是向特定的三家以上供应商发出投标邀请,可能存在人为廉政风险。2、施工安全风险。公开招标是在国家指定刊物或网络上招标公告,符合相关资质要求的供应商均可报名,因此,造成中标单位对需检修维护的设备情况不熟悉而引起施工安全风险。

四、电力工程招投标风险防控分析

(一)设计技术风险防控。设计变更是工程索赔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方案时应该事无巨细,做到对工程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只有确定了设计方案的情况下的招标才能避免由于设计变更带来的工程索赔风险。设计方案是电力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依据,是工程招标工作的先决条件。电力工程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完善的设计能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达到质量和周期的双重标准,才能规避设计纰漏造成的潜在风险[2]。

(二)施工技术风险防控。任何施工技术都不能达到控制风险和减小成本的双重要求,每个施工方案都有利有弊,因此业主必须就施工技术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案。新的施工方案侧重于控制工程成本,传统的施工方案侧重于保证施工质量,如何权衡,业主应该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做深入细致的分析,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

(三)自然环境风险防控。不可抗拒自然外力引起的损失风险界定关系到工程承包方取得的效益。因此业主在拟定合同时,应该清晰地界定地震、风暴、洪水等不可抗拒自然外力等级和损失承担者。对于较强不可抗拒自然外力引起的损失,招投标人一般需要支付工程延误引起的损失。

(四)合同风险防控。规避电力工程合同风险,选择合适的合同计价形式,合理分配风险,任何风险都应该由最适宜承担风险或最有能力承担风险的那一方承担。在拟定合同时,应该从工程整体效益出发,灵活变通,同时秉持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平衡权责,在拟定合同的同时,应当参考电力工程惯例[3]。

(五)招投标方式不同造成的风险防控。1、廉政风险防控。电力工程招投标相关规定中,以下情况才允许采用邀请招标,否则必须公开招标。一是技术复杂、有特殊要求或者受自然环境限制,只有少量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二是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项目合同金额比例过大;三是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确定的国家重点项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地方重点项目不适宜公开招标的,经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邀请招标;四是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其他情形。2、施工安全风险。中标单位对需检修维护的设备情况不熟悉,造成施工安全风险等情况可以采用加强入厂教育、现场踏勘等方式进行避免。

五、结束语

电力工程建设风险主要有设计技术风险,施工技术风险,自然环境风险,政治社会风险,合同风险。所以在招投标风险防控阶段应该严格管理这几方面的风险。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请提出指正建议,为提高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丁心海.招投标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3.

抗风险能力分析方案范文2

关键词:建设工程招标投标风险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建设工程风险主要来源于设计技术风险、施工技术风险、自然及环境风险、政治社会风险、 经济风险、合同风险、人员风险、材料设备风险、组织协调风险等,这些风险只能依靠项目管理人员分析预测。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周期长、投资多、技术要求高、内部复杂、外部联系广泛的生产过程。在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大量存在,并不断变化,由此产生的风险常常影响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日益增大,风险所致损失也随之增大,甚至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因此对项目的风险进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实施的龙头,没有一个完善的设计,无从谈及招标及合同。设计变更是造成工程索赔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工程招标之前应尽量完善设计工作。只有避免在设计方案不确定时招标,才能避免由此带来的风险。 设计方案是否确定应做为是否开展招标工作的先决条件,在设计方案确定的情况下应研究施工方案,因为任何施工方案都不能保证没有变更和索赔。每一个施工方案,无论它是传统的还是新创的,都有自身独特的优点和局限。业主必须对施工方案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考虑和评估,当采用新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时,工程变更与索赔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所以必须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合的施工方案。

自然及环境风险包括洪水、地震、火灾、台风、雷电等是不可抗拒自然力,另外不明的水文气象条件,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恶劣的气候、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等都是潜在的风险因素。招标人在起草招标文件时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不可抗力的级别加以界定,要求承包商在投标文件中充分考虑自然及环境影响对工程的影响。对不可抗力如何界定是关系到工程实施过程中风险分担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不可抗力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超过合同规定等级的地震、风暴、雨、雪及海啸和特殊的未预测到的地质条件。按照一般合同条件,这类风险应由合同主体共同承担,承包商一般只能得到工期延误的补偿。

政治社会风险表现很多,项目管理人员除了要求具备丰富的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还需具备政治头脑。例如,国内某工程招标工作已完成,但此时政府投资方却发现整体投资规模过大,要求重新调整工程规模,工程开标半年以后仍未定标,投标书早已超出了投标有效期;另一BOT引水项目,招标工作业已完全,但由于连续干旱,水源馈乏,政府不得已迫使该项目流产。按《招标招标法》规定,出现上述情况时招标人要给予投标人予经济补偿,因此招标人应为此付出代价。以上两个举例在工程实施中不在多数,但以上两案例却是事实,这不得不提醒招标人在招标时应慎重。

工程担保是最基本、最有效的风险防范手段,对于招标人来说,担保需要分阶段设置实施:招标投标阶段的投标担保;工程实施初期的预付款担保;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履约担保;工程保修期保修担保。做为投标人来说,政府为保证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而设立的业主支付担保无疑给处于买方市场激烈竞争中的施工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些担保做为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从属合同在招投标阶段必须精心设置,总结为以下几点:

(1)投标担保。投标担保可采用银行保函或担保公司担保书、投标保证金等方式,具体方式可由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规定。采用投标保证金的,在确定中标人后,招标人应当及时向没有中标的投标人退回其投标保证金;除不可抗拒因素外,中标人拒绝与招标人签订工程合同的,招标人可以将其投标保证金予以没收,实行合理低价中标的,也可以要求按照与第二标投标报价的差额进行赔偿;除不可抗拒因素外,招标人不与中标人签订工程合同的,招标人应当按照投标保证金的两倍返还中标人。

(2)预付款担保。预付款担保是为了保证承包人因经营状况不良或某些原因挪用、转移预付款无法按合同规定完成相应工程内容而采取的措施。预付款担保在发包人支付预付款之日至发包人按合同规定向承包人收回全部工程预付款之日有效,担保额可根据预付款扣回情况而递减。

(3)承包商履约担保。履约担保可以采用银行保函或担保公司担保书、履约保证金的方式,也可以引入承包商的同业担保,即由实力强、信誉好的承包商为其他承包商提供履约担保。对于履约担保,如果是非业主的原因,承包商没有履行合同义务,担保人应承担其担保责任;一是向该承包商提供资金、设备、技术援助,使其能继续履行合同义务;二是直接接管该工程或另觅经业主同意的其他承包商,负责完成合同的剩余部分,业主只按原合同支付工程款;三是按合同约定,对业主蒙受的损失进行补偿。

建设工程风险只能依靠项目管理人员分析预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于项目组织具有必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促进项目实施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有助于提高决策的质量。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利用科学的、系统的方法,管理和处置各种工程项目风险,有利于减少因项目组织决策失误所引起的风险,这对项目科学决策、正常经营是非常必要的。

(2)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促进项目组织经营效益的提高。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种以最小成本达到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方法,它将有关处置风险管理的各种费用合理地分摊到产品、过程之中,减少了费用支出;同时,工程项目管理的各种监督措施也要求各职能部门提高管理效率,减少风险损失,这也促进了项目组织经营效益的提高。

抗风险能力分析方案范文3

关键词: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对策;意义

引 言

我国的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使得工程风险最初是由国家承担,企业面临的风险很小,这也是我国企业风险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生存,必须要不断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产生更大的效益。本文首先分析工程造价的特点,提出一些规避造价风险的策略。

1 工程造价风险的特点

工程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必定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会对工程的造价产生间接或者直接的影响,这必须首先要明确工程造价风险的特点:工程造价风险是普遍和客观存在的,这是因为工程项目造价所处的环境和认为因素都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得工程项目的建设风险一直存在,具有很强的客观性。由于工程造价风险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我们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时无法完全消除这些风险因素,只能通过科学手段和管理方法,改变风险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概率,减少工程的损失,这使得工程造价风险又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工程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实际的质量和设计的理想状态具有一定的差异,这也使得造价风险存在可变性。由于工程造价风险一直存在,因而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存在持续性。

2 加强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评估和甄别

工程造价风险的甄别就是要在风险出现以前,对工程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工作,做出科学和合理的判断,进而实现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目前工程造价的风险甄别方法有:流程图法、财务报表法和专家调研法等,现代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周期长和规模大的特点,这些甄别方法一般是交叉使用。但是由于工程造价风险存在复杂性和可变性,对于风险的甄别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管理者对工程进行动态和全面的分析,灵活运用工程造价风险的甄别方法。

工程造价风险的评估就是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风险因素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进而确定风险可能出现的时间、影响的程度和范围等,在确定风险之后需要对风险发展的预测,充分考虑单一风险因素和多风险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寻找有效的对策来降低工程造价的风险。目前风险评估方法有:风险初步分析法和安全检测法。在对工程风险评估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参考大量的工程数据统计资料、工程进度等信息,提升风险评估的可靠性。

3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处理措施

3.1 选择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对策

前面分析道所有的工程项目的造价都存在大量的风险因素,在处理实际的风险时候,需要工程技术人员针对不同的风险选择科学合理的策略。事实也证明了在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对工程实施科学的风险控制,可以有效的将工程造价风险产生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对于提高工程效益局势良好的效果。当前工程造价风险应对策略有风险自留、风险规避、风险控制和风险转移等手段。在策略选择过程中需要结合风险评估,权衡利弊,选择最合理的应对策略。

3.2 做好风险的处理工作

对于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重点还有处理风险事件。对于所有的工程造价的风险并不是都可以通过甄别和评估手段来实现预测的,这需要有极强的风险事件的处理能力。工程造价的风险处理有两种形式:一是对风险发生前的处理,这主要是对风险进行甄别和评估,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好预先处理,优先处理一些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二是风险事件处理,这是对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处理,一般的处理方法有容忍方案、消减方案、分担方案和应急方案和化解方案等。

4 提高工程造价抗风险能力的策略

4.1 强化工程造价风险的控制环境

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环境会直接影响工程管理人员的控制主观能行和控制意识。影响风险控制的环境因素有多方方面的,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造价、风险控制的效果和效率。企业首先需要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只有拥有高素质和高能力的管理人员才可能确保工程的质量,降低工程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利于强化工程造价风险的控制环境。

4.2 科学地评估工程项目的造价风险

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高质量的风险评估结论能够提高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效果。如果工程项目在开展之前已经做了全面的风险科学评估和甄别,在项目开展过程中,管理人员就会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做好准备工作,尽可能的采取应对措施来预防和处理风险。例如工程招投标阶段,由于投标方已经充分了解工程造价的风险种类,对于低风险的分包工程尽量压低价格,对于高风险的分包工程尽量报高价,这样在工程预算阶段,减少的工程款项将会大大少于增加的工程款项,投标方也会获得较大的利润。工程造价的风险评估基本上都会经历风现在甄别、分析研究、管理和控制处理过程。工程开展过程也显示当工程项目的内外环境发生改变之后,风险发生的几率很高,因此企业同时还需要做好内外环境改变之后的风险管理,尽量提高工程造价的抗风险能力。

4.3 加强工程造价的风险控制活动

工程项目造价的风险控制活动室工程管理人员实施管理的有力保障,也会涉及到很多内部职能部门,企业必须根据工程开展业务流程设立相应的控制活动,尤其是对工程重要业务环节制定详细的控制方案和措施,确保工程在面临风险具有应急处理措施和应对方案,从而提高工程的重点项目具备很强的抗风险能力。

4.4 加强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监督和信息沟通

如果工程管理人员要想加强工程造价的风险控制活动,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就需要能够及时获得准确的工程进展信息,将掌握的工程信息进行处理之后再反馈给工程其他相关人员。因此工程项目必须要建立一个信息管理系统,这是提高工程造价抗风险能力的措施之一。工程管理人员有效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的成本,加强工程项目的信息沟通对于工程造价的风险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工程开展过程中加强内部监督可以有效地确保包各项指令良好的执行。加强内部监督和信息沟通交流可以确保工程造价的良好控制。

5 结 语

在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的风险控制管理方法,能够降低施工企业的成本,减少损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要了解工程造价的风险特点,做好风险的预测和甄别,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法,从而降低工程的造价风险。

参考文献

抗风险能力分析方案范文4

关键词:PPP模式;文献综述

一、PPP基本概念

虽然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领域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但PPP模式这一概念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各个部门、不同学者对PPP模式也有自己的解释。G.Peirson,P.Mebride(1996)认为,PPP模式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签署协议,由私人部门代替公共部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或者向社会提供各种服务。萨瓦斯在《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一书中对PPP模式进行了比较详细、系统的探讨。他详细分析了基础设施领域里采用PPP投融资机制的优点,并对PPP的具体形式做了较为详细的划分。

李秀辉、张世英①(2002)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探讨公私合作制的学者,对PPP模式产生的背景、概念特征、优势和应用实例进行系统介绍。将PPP模式定义为“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基于具体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形式”,在这种合作形式下,政府并不是把项目的责任全部转移给私人企业,而是由参与合作的各方共承担融资风险。陈伟强、章恒全②(2003)从PPP模式与BOT模式对比的角度分析了PPP融资模式的优点,指出PPP模式中私人部门参与早期项目的可行性,缩短了前期工作周期,降低项目费用,减少项目风险并且有利于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能更好地协调各方关系。王灏③(2004)在研究国外不同PPP模式定义后,认为PPP模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PPP模式泛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各种合作关系,而狭义的PPP模式可以理解为一系列项目融资模式的总称,包含BOT(建设―拥有―转让)、TOT(转让-经营-转让)、DBFO(设计-建造-投资-经营)等多种模式,并指出狭义的PPP模式更加强调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分担机制和项目的物有所值原则。

二、PPP模式的应用研究

PPP模式最初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的方法来分析PPP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萨瓦斯以合同承包为例对PPP的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了合同承包的实施的条件、服务合同的立约步骤等。同时,萨瓦斯还提供了诸如“内部运营成本计算样表”、“清洁服务合同质量标准”、“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公共汽车服务承包合同细则”、“付款的不同方式”等参考依据。Mott MacDonald调查的50个项目中有11个采用的是英国的公私合作制。结果表明,无论是成本控制,还是风险分配方面公私合作制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柯永建等(2008)以英法海峡隧道工程为案例,从项目风险分担的角度分析了项目失败的原因,指出该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在风险分担中私营方承担了过多无法控制的风险,并提出了合理的风险分担建议。

许多学者对国内PPP项目进行案例研究,总结了许多宝贵经验。王守清等(1998)以来宾B电厂项目为例,分析了中国BOT项目的规定、批准程序、评价以及竞标方面的问题,为以后我国类似BOT项目的开展提供了经验借鉴。袁竞峰等(2010)以北京地铁四号线PPP项目为例,从公共部门的角度确定和分析了促进中国轨道交通PPP项目发展的因素。邓小鹏、申立银(2006)基于香港迪士尼主题公园项目的案例分析,具体分析了PPP项目存在的风险及其合理分配和分担问题,以及项目风险分担对项目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将征地风险、法律和政策风险分配给政府部门更为合理有效,而私人部门则可以有效地控制设计和建造风险、运营风险等;市场风险、金融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则可以由双方共同承担。

三、PPP模式影响因素研究

PPP项目从前期谈判到建成运营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运用环境复杂,在运营过程中涉及影响影响项目成败的因素,主要包括风险识别与承担、产品定价、收益分配、绩效评价等,许多学者进行了该方面研究希望提升PPP项目的实施效果。

PPP模式风险识别的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Grimsey et al(2002)将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分为九类:技术风险、建设风险、运营风险、收益风险、金融风险、不可抗力风险、政治、法规风险、环境风险和违约风险。Li B.et al(2005)在研究英国PPP项目时,将风险分为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三类。其中,宏观层面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宏观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自然风险;中观层面风险主要包括与项目自身相关的项目选择风险、项目设计风险、项目融资、建设、运营风险;微观层面风险主要包括合作关系和第三方风险。这也是目前被引用最多的PPP项目风险分类方法。Shen et al(2006)在研究公共部门项目主要风险以及PPP项目管理风险方式的基础上,将主要风险划分为13类,主要包括:场地获取、未预期的场地条件、土地和周边环境污染、土地开垦、开发设计和建造、市场条件变化、私人合作者经验不足、金融、运营、产业行为、法律政策和不可抗力风险。进一步将上述风险分成3个组别:内部风险、外部风险和项目层风险。

刘新平、王守清(2006)④对PPP风险管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PPP的概念较之BOT更为广泛,但在本质上,两者的内涵是一致的,都属于项目融资范畴。在《特许经营项目融资(PPP):风险分担管理》一书中,王守清分析了中国PPP项目风险管理现状,研究了项目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担偏好以及公平分担机制。彭桃花和赖国锦(2004)⑤分析了公私合作制的风险,同时将财务学中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简单的运用于PPP模式的成本分析中。关于公私合作管理的监督管理,大多研究者是从政府管制的角度进行的研究。

PPP项目的风险因素识别研究领域,王守清(2000)在研究发展中国家BOT项目的风险管理的基础上,特别针对中国的基础设施项目,讨论了政治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的重要性,通过问卷调查归纳出了6个主要的政治和不可抗力风险的重要性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是可靠性和可信性、法律变更、不可抗力、推迟许可、征收、腐败。关于共同承担风险的合作方各自应当承担的最优比例问题,周鑫(2009)⑥基于PPP项目的风险分担原则,将公共部门和私营机构的风险分配过程看做讨价还价过程,并构建了三阶段博弈模型,通过对贴现率调整来确定风险分担比例。

国内外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对PPP模式的基础研究,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公私合作融资模式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这些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发展,PPP模式在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复杂,如何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加快推进PPP投融资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尤其是水污染防治领域的应用,成为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注解:

① 李秀辉,张世英.PPP: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方式[J].中国软科学,2002,02:52-55

② 陈伟强,章恒全.PPP与BOT融资模式的比较研究[J].价值工程,2003,02:4-6

③ 王灏.PPP的定义和分类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04,05:23-27.

④ 刘新平,王守清.试论PPP项目的风险分配原则和框架[J].建筑经济,2006,02:59-63.

抗风险能力分析方案范文5

一、安全渡汛准备工作

1、思想准备:以防为主,树立防控意识。一定要把师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树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思想和“凡事予则立,不予则废”的观点,增强做好学校防汛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紧紧盯住汛期,按照防汛预案,做好汛前、汛中、汛后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防汛抗灾工作。确实做到深入排查、有效整改、周密部署、严加防范,确保学校各项防汛措施落实到位。2、组织准备:建立安全渡汛检查责任制,明确职责任务,做好汛期到来之前安全检查。组织力量并指定专人负责对校舍围墙、排水沟、后山体、包括周边环境(道路、桥梁)等进行全面过细检查,检查情况要做好详细记录,尤其是存在的隐患,要登记汇总提交学校研究整治方案。学校领导要认真分析和掌握学校目前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必须逐一提出整改方案及防范措施,并指定具体责任人抓好落实。制定实用预案。要切实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存在的隐患,有针对性地制定汛期应急处理预案,确保预案的实用性。3、物资准备:根据可能发生的险情抢险要求,事先准备好抢险物资和器材,以备急用。加强对汛期重点部位的检查监督,在汛期内必须要有足够的排险抢修力量,有效的预防汛期突发事件。

二、安全渡汛应急反应

1、接到上级政府做好紧急防汛准备工作后,或根据台风紧急警报即将发生灾情,防抗台风领导组将防抗台风紧急通知,启动学校防抗救灾应急预案,布置防灾工作,全面进入紧急状态做好各项应急工作。2、根据学校防抗救灾实际情况,组织实施应急反应工作预案,按照防抗救灾机构设定,开展防抗救灾工作,并协助各工作组开展救援抢险行动。

三、突出重点,限时整改办结

1、学校周边的地质状况,后山体坡度大,有可能滑坡塌方,应抓紧做好防护工作,并建立和完善巡查监测制度,指定责任人定期或不定期观察监测,发现地质有新的变化或有险情,该转移的要组织转移,该停课的应停课,同时应及时逐级上报,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排险。2、要加强对学生的避险常识和自我保护的教育,尤其是对那些上学需过溪河的学生,不要涉水过涧、过溪、过河,更不能冒险抢渡溪河;要熟记学校应急信号,应急转移线路和地点;要认真组织师生学习有关汛期防灾抗灾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学校排水设施要定期检查清理,确保畅通,遇有灾害性天气,做好防洪自护工作。4、校园内用电线路的规范设置,如用电线路老化、垮度过大、设置偏低等要整改,要规范布局、安全设置。

抗风险能力分析方案范文6

今天省防指召开这次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主要是听取各地防御第15号台风“卡努”的准备工作落实情况,分析台风可能对我省造成的影响,全力以赴做好防御台风的各项工作。从刚才各地的情况汇报来看,全省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相当重视,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下面,我再强调几点。

一、高度重视防台工作。今天下午14时50分,第15号台风“卡努”在浙江台州市路桥县金清镇登陆,登陆时近中心最大风力12级以上,目前台风中心正以每小时24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这次台风特点是强度大、速度快,贯穿我省东部地区。据气象部门预报,受其影响,我省东部地区将会出现暴雨,局部地区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其它地区大雨,局部暴雨到大暴雨,并伴有8-11级大风。从目前情况来看,长江全线超过警戒水位,入江水道还在大流量行洪,部分地区内河水位较高,一些水库蓄水位较高。台风不仅可能会对沿江沿海、太湖大堤、入江水道大堤、病险水库造成严重影响,也可能会给里下河和一些低洼圩区的内河排涝带来较大压力。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各级防指要高度重视、高度警惕、高度戒备,各级防汛负责人要在岗在位,靠前指挥,及时掌握台风动向和汛情发展变化,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防台抗台工作。

二、全面落实防汛责任制。要进一步检查防汛责任制,真正把责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每一座工程,落实到每一险工患段,落实到每一个人。同时,要严格按照已制定的防台预案,进行周密部署,落实好各项防台措施,切实加强指挥调度,明确各级各部门的相关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人,做到有备无患。省防指派出的工作组要切实做好督促指导工作。

三、切实落实防台抗台措施。要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实抓好学校等人员密集地区的防台风安全工作,对城乡所有危房进行检查,认真做好危险房屋居住人员转移工作,落实好江心洲人员撤退预案,做好撤退转移的准备工作。所有出海、出湖渔船必须全部回港避风。要加强城市防台工作,做好建筑工地、广告牌等安全防护措施。电力、交通、通信等部门要做好应急抢险预案,高度重视对电力、电信等重要设施的保护,确保通信畅通。

四、加强水利工程的调度和防守。重点做好长江江堤、沿海海堤、太湖大堤、入江水道沿线、病险水库等工程防汛抗台工作,切实做好防风浪准备。特别是对受风浪正面袭击的海堤和江堤,要重点防守,增补抢险物料,落实应急抢险预案。一旦出现险情,要全力组织抢险,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要加强水利工程调度,严格控制水库水位,病险水库要降低水位运行,确保水库安全。要及时开机开闸抢排涝水,千方百计减轻涝灾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