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七步诗范例6篇

反七步诗范文1

关键词:复古;格调;情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2-0045-02

明代诗歌之主流为复古,复古运动后先相继,高潮迭起。假若审视其脉络,则在复古链条上有三个突出环节,即:前七子、后七子和陈子龙。明代后期,公安派勃兴,标举“性灵”反对复古,一时风行域内,复古运动为之偃息。其后又有竟陵派别立“幽深孤峭”之说而兴起,持说亦在反对复古。延及明末则有陈子龙出而重张复古之帜,遂有云间派之盛。陈子龙才情富赡,以诗词歌赋名重当时,而以诗为尤著,明亡之后,致身抗清,终而被执殉国,又以气节并重,为明末文章、气节俱高之名士。他于公安、竟陵派反复古之说大行之后重倡复古,其诗学思想颇为引人注目。

生当公安、竟陵派反复古之后,陈子龙对复古与反复古两派之成败利钝有着深刻认识。在《仿佛楼诗稿序》中,他对明代诗歌进行了评述。“夫诗衰于宋,而明兴尚延余习。北地、信阳,力返风雅,历下、琅琊,复长坛坫,其功不可掩,其宗尚不可非也。特数君子者,摹拟之功多,而天然之资少;意主博大,差减风逸;气极沉雄,未能深永。空同壮矣,而每多累句;沧溟精矣,而好袭陈华;m州大矣,而时见卑词;惟大复奕奕,颇能洁秀,而弱篇靡响,概乎不免。后人自矜其能,欲矫斯弊者,惟宜盛其才情,不必废此简格,发其l渺,岂得荡然律吕。” 对于复古派所受指摘,陈子龙自然不能无动于衷,他认识到前后七子诗歌创作的弊端在于拟古色彩过于浓厚:“摹拟之功多,而天然之资少”,因此他指出了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四人诗歌各自所存在的不足。但是,在他看来这些不足无关宏旨,相对于其优点和功绩而言是次要的。所以他对前后七子的复古功绩和复古主张进行了充分肯定,认为“其功不可掩,其宗尚不可非也”。对于前后七子的复古理论,陈子龙有着强烈认同感,所以主张诗歌创作遵循其主张,不必因其不足而全盘否定其理论,像公安、竟陵派一样反其道而行之,只要“盛其才情”、“发其l渺”,克服其弊端便可以了。对于公安、竟陵派反复古的诗学主张和在这种理论指引下所形成的诗风,陈子龙十分不满,进行了严厉批判:“不意一时师心诡貌,惟求自别于前人,不顾见笑于来祀。此万历以还数十年间,文苑有罔两之状,诗人多侏离之音也。”他指责其诗歌理论是“师心诡貌”,造成了“文苑有罔两之状,诗人多侏离之音”的恶劣后果,他标举前后七子诗学的目的也正是要扫除这种颓荡诗风。

“格调”论是复古派诗学的核心理论。前后七子论诗以“格调”为标准,他们认为古诗“格以代降”,三代以下以汉魏古诗格调最为高古,其后则随时代而逐渐降低。他们主张作诗当“取法乎上”,故以汉魏诗歌为古体诗的最高标准,而唐代以后古体诗则摈而不取。他们对古诗的模拟正是出于“格调论”的引导。对于这一理论,陈子龙在继承前后七子之说的同时,也做了进一步的阐发。他在《仿佛楼诗稿序》中道:“盖诗之为道,不必专意为同,亦不必强求其异。既生于古人之后,其体格之雅,音调之美,此前哲之所已备,无可独造者也。”陈子龙认为古诗的体格和音调已经达到至善至美,其创变已经至矣尽矣,后人已很难出其范围再有所创造了。言外之意就是后人作诗只有学习古人诗歌格调才能创作出好的诗歌来,如果强求创制具有新的格调的诗歌,只能创作出格调卑下的作品来。但与此同时,他也致力于克服前后七子诗歌拟古过甚的弊端,强调在格调遵古的基础上追求诗歌的独立风格:“至于色采之有鲜萎,丰姿之有妍拙,寄寓之有浅深,此天致人工,各不相借者也。”他认为作诗虽然在格调上要学习古人,但不能仅仅停留在模仿的层面,应当在此基础上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当在“色采”、“丰姿”、“寄寓”等方面深造,这些是体现诗歌风格的重要因素。陈子龙这一主张是希望能克服前后七子诗歌拟古色彩过重的弊端,在拟古基础上更进一步,使诗歌既能合于古诗格调,又能实现脱化,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陈子龙诗歌较之前后七子,呈现出一个较为明显的差异,即模拟成分相对减少,模拟痕迹更轻,尤其后期诗作更为明显。这一点颇为引人注目,因为拟古色彩太重是前后七子诗歌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反复古派批判前后七子的主要凭据,因而陈子龙诗学思想中的重“情”观念受到广泛关注。在《佩月堂诗稿序》中,陈子龙提出一个观点:“情以独至为真,文以范古为美”。这一观点被视为陈子龙诗论的一个核心主张。有论者据此认为,陈子龙论诗吸收了公安派“情志”之说,其诗论综合了复古派与公安派两派理论。我觉得这种判断值得商榷。

首先,陈子龙论诗重“情”,但其所谓“情”与公安派所标举之“情”内涵有所不同。公安派所谓“情”是指纯粹的个人性情,是一己之喜怒哀乐等感情,充满个性色彩。而陈子龙之所谓“情”内涵更近于儒家传统诗教“志”这一概念,其中包含个人性情,但又不限于此,这与公安派标举之“情”与“性灵”有着本质不同。如他曾说过:“夫今昔同情,而新故异制。易制若衣冠之代易,同情若嗜欲之必齐。代异者一变而难返,必齐者深造而可得。”(《宣城蔡大美诗稿序》)谓“今昔同情”,“同情若嗜欲之必齐”,则其所谓“情”显然不是指纯粹的个人性情,而是与儒家传统诗教“诗言志”之说中的“志”相近。他一再申明:“诗者寄托之情,不得已之志也”(《张澹居侍御诗稿序》),“古人之诗,不得已而作之,今人之诗,得已而不已”(《青阳何生诗稿序》),这些都是传统诗教思想的重申。他还强调“诗者,非仅以适己,将以施诸远也”《白云草自序》),“盖忧时托志者之所作也”(《六子诗稿序》),也是强调诗歌不能仅用来抒发一己喜怒哀乐之情,而应当有更为重要的功用,这显然与公安、竟陵派诗人异趣。

第二,陈子龙在对待公安竟陵派的态度上十分明朗,对于公安、竟陵派的诗学主张和其所造成的诗风,陈子龙是非常反感和鄙视的,其在公安、竟陵派反复古之后重倡复古,目的就是要扫除两派所造成的衰乱局面,而复兴前后七子所倡导的正大博雅的诗风。如《仿佛楼诗稿序》云:“不意一时师心诡貌,惟求自别于前人,不顾见笑于来祀。此万历以还数十年间,文苑有罔两之状,诗人多侏离之音也。”这显指公安竟陵派而言,在他看来,万历以后数十年间的诗风是“师心诡貌”,导致文苑衰乱不堪,文人诗歌浅薄俚俗,放荡轻浮。在《答胡学博》中他更以大段文字对其进行了批判。他责备公安派所造成的诗风是“举天下之人非迂朴若老儒,则柔媚若妇人”,尖锐批判了他们祖述白居易和香奁诗人而取其浅俗靡艳的诗歌风尚。他还进一步指出,这种诗歌风气不惟在文学领域造成了恶劣影响,而且造成“士气日靡,士志日陋,而文武之业不显”的不良社会影响。他批判竟陵派的创作倾向是“意既无本,辞又鲜据,可不学而然也”,因为他们“举古人所谓温厚之旨、高亮之格、虚响沉实之工、珠联璧合之体、感时托讽之心、援古证今之法,皆弃不道,而又高自标置”,就是说他们无视传统诗歌基本法则和前人创作经验,任意妄作,因而造成了“海内不学之小生,游光之缁素,侈然皆自以为能诗”的局面。同时他也指出了这种诗歌风尚造成的不良社会和政治影响:“夫居荐绅之位,而为乡鄙之音,立昌明之朝,而作衰飒之语,此《洪范》所为言之不从,而可为世运大忧者也。”“声音之道与政通”,陈子龙十分认同这一传统诗教思想,认为“夫语言之符,上应休l”(《仿佛楼诗稿序》),所以责备公安竟陵派对于世运衰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万历以后反复古派排抵前后七子,在诗坛所造成的浅陋蘼薄的诗歌风气,陈子龙是十分痛心的,所以他的志愿是要廓清这种萎靡浮荡的诗风,使前后七子的诗学宗尚和创作风气复兴。对于公安竟陵派的否定态度决定了他不可能认同其诗学思想,因而他也不可能吸收公安竟陵派的“情志”之说来改造复古派的诗学思想。实际上,陈子龙论诗对“情”的重视,更多的还是源于传统诗教思想的影响。

陈子龙在公安、竟陵派之说席卷诗坛,众口一词反对复古之后挺身而出重倡复古,其魄力和见识令人敬佩,而其起衰振弊之功也素被称扬,如《明诗综》引钱瞻百语曰:“大樽当诗学榛芜之余力V正始,一时宗尚,遂使群才蔚起,与弘、正间比隆,斯为极矣。”这无疑是对陈子龙诗学影响的一个十分中肯的评价。

参考文献:

反七步诗范文2

灵倾宫的主人叫幕七娘,七娘总是带着面纱,她对外说毁容了。

灵倾宫分为五个院阁:西春阁、玉溪阁、灵娇阁、随韵阁、映风阁。每个院阁都住这姑娘们。西春阁住着幕七娘和她的宝贝女儿幕诗敛,幕诗敛的美貌倾城倾国,天下间无人能比。可以说,灵倾宫是青楼,但要想见上幕诗敛一面,真的很难。

……

“七娘,今天太子在皇宫开宴会,有劳你们灵倾宫的姑娘跳支舞,然后陪王公贵族喝酒。”皇宫里来的李公公说。

“李公公,您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七娘不爽的说。七娘向来讨厌皇宫里的人,但又不好得罪他们。

“哦,对了李公公,能不能有一个姑娘不陪酒啊?”七娘补充说道。

“好,随便。”说完,李公公坐轿离去。

……

“去,告诉小姐,让她准备进宫跳舞。”七娘吩咐身边的丫环。

“啊———”丫环非常吃惊。

“快去”七娘恼怒的说。

灵倾宫上上下下的人都在讨论七娘让诗敛进宫的事情。

“七娘向来都是非常疼爱诗敛的,任何男人都不准碰她的,怎么会让诗敛进宫呢?”

“是呀,难道七娘想让诗敛嫁进皇宫?”

“不可能,七娘很痛恨皇宫里的人的。”

……

大殿上金碧辉煌,在座的人多是皇帝的儿子们,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一个穿着金色纱衣的女子吸引了,诗敛光彩夺目,她的每一个笑容都能把男人的魂钩走。一支舞完了,李公公先反应过来:“你们快过来陪酒。“

如画说:“公公,你可是答应了七娘有一个人可以不陪酒的哦!”

“是是,她可以回去了。”

“诗敛,你回去吧,要不要叫人护你回家呀?”如幽问道。

“如幽姐,不用了,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诗敛?听到这个名字时,他们都征了一下,她就是美若天仙的幕诗敛?等反应过来时,诗敛已经走了。太子对身边的侍卫说了几句话,侍卫就退下了。

幕诗敛一个人漫步在回灵倾宫的路上,路上安安静静的,诗敛第一次有了轻松自在的感觉,以前七娘总是把诗敛看守的很严,

反七步诗范文3

一、借助简笔画,感悟意境

在逐字逐句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可以采用给古诗配画的方法进行教学,把美丽的图画、教师的解说和学生的吟诵巧妙地结合为一体,使学生入境悟情。如学习杜甫的《绝句》,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让他们一边读一边想象,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再学生边画边想象,给画配上颜色,从而引导他们进入诗的优美意境。

二、运用言语激趣,感悟意境

教师运用精妙的语言,启发学生进行想象,把学生带入美的境界,启发他们领悟美的意境。如教学杨万里的《小池》,在教学“树阴照水爱晴柔”时,启发他们进行想象:清清的池边,新抽出的树叶连成一片树荫,树荫映照在水里,好像也非常喜爱这柔美的风光。随着教师形象生动的描绘,学生眼前浮现出初夏小池柔美的景象,从而进入初夏那生机勃勃的意境中。

古人写诗,有感而发,古诗自然流露出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又受到当时的社会变革、政治遭遇、生活波折的直接制约,要正确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当时的写作缘由,是必不可少的。如教学《七步诗》,可先介绍诗文背景:“《七步诗》相传是曹后,曹丕逼兄弟逼出来的。那时曹丕已废汉称帝,号魏,为魏文帝。他命曹植做诗一首,限定走上七步完成,逾限就要处死。他无非是想借做诗的名目,杀害才思敏捷的亲弟弟,兄逼弟,曹植无奈而又悲哀。因此,由感而发,写下了这首《七步诗》。”“感人心者莫弗于情。”这番描述,引导学生沉浸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了诗的意境。

三、凭借多媒体课件,感悟意境

儿童的情感具有情景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能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美感。小学生在学习古诗时,由于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的差异,致使他们对诗句的理解、体验、感情有障碍。“诗中有画”,在某种意义上讲,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都可以还原为声色俱佳的动人画面,具有一种浓浓的意境美。若教师在教学时借助现代化教学媒体――计算机,融声、光、色为一体,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浓烈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之中,帮助他们形象地感悟古诗中蕴含的意境美。如教学《望庐山瀑布》,如果单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领会瀑布声、形的雄伟壮观。如果教师把这部分内容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一看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那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就不言而喻地在学生心目中扎根了。

四、反复吟咏诵读,感悟意境

古诗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采取齐声朗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朗读和吟诵中体味、感悟诗的意境。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边放音乐边让学生朗读诗文,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如同和诗人一道在观赏雄伟壮丽的庐山瀑布。再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紧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反复朗读,在反复引读中带领学生循序渐进地感悟诗人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情怀。

五、积极迁移拓展,感悟意境

反七步诗范文4

1. 诵读是根本。古诗文字少而意深,单音节词多而韵味长,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更好地达到辨音识字、明义晓理、积累语言的目的。其次,教诵读是古诗词本身所具有的节奏感、韵律性决定的,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更好地体会其形式之美和音韵之美,才能培养语感。《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二、三学段都明确地提出了诵读要求,我以为诵读必须贯穿古诗学习的全过程:一是要读正确,读得字正腔圆;二是读出节奏,读出停顿、韵脚,读得有板有眼;三是读出内容,通过读的轻重缓急,来表现诗句想要凸显的意思;四是读入画面,通过诵读在脑海里映现诗句所描绘的或静止、或流动的画面,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境;五是读出情感,通过对诗人的生平、背景的了解,明白借物抒情还是托物言志,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让诗人的情感在诵读中流淌。诵读的过程就是对诗意加深理解的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2. 疏言是基础。所谓“疏言”就是疏通句子大意。小学生学习古诗的障碍主要在于特殊的诗歌语言、生疏的字词、古今词语差异。教师可以教给学生“调”“补”等方法,理清一般的句子顺序;可以针对不同的年龄特点,针对学生的语言积累、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可借助图片、简笔画或提供关键的字词意思,让学生试着说一说诗句的大意。如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只要提供“翻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等词的意思,学生就能互相启发,说出整首诗的意思。

3. 意境是重点。对小学生来说,感悟诗的意境,就是读诗的过程中,在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画面。宋朝张舜民有诗句云:“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能诗者多识画,能画者多知诗。”诗与画具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如在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时,可以这样设计:

师:诗写的是夏天的暴雨,如果让你画一幅夏日西湖骤雨图,你觉得好不好画,为什么?

生:一首诗画一幅画,很难画出来,这一首诗是流动的画。

师:如果一个场景是一幅画,你眼前出现了哪几幅画面?从这首诗中找答案。

生:可以分为雨前、雨中、雨止、雨后几幅画面。

生:雨前“黑云翻墨未遮山”,画面是乌云滚滚;雨中是“白雨跳珠乱入船”,画面是大雨倾盆;雨止是“卷地风来忽吹散”,画面是风来雨住;雨后是“望湖楼下水如天”,画面是雨过天晴,水天一色。

生:前三幅是动态的画,最后一幅是静态的画。

4. 情感是提升。诗人写诗往往是用来表达情感,要真切地体会诗人的情感,就要“知人论世”,就要了解诗人的身份、思想、经历、家世,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及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只有在了解诗人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读懂作品;在读懂作品之后,反过来又进一步认识作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反映自然界风雨变幻莫测、但这个变化和诗人个人的坎坷经历、官场无常是有一定联系的,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适当补充诗人的背景资料,如一位老师这样教学:

师:诗人写景往往是用来表达情感,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高兴,因为诗人用“珍珠”来形容雨点。

生:苏轼是书画家,一生爱墨。所以,从“墨”字也可以看出他喜欢、很欣赏这场暴风雨。

师:其实,当时的苏轼正遇到人生中的暴风雨。他本来是为皇帝起草文件的大臣,因为某种原因,他被贬到杭州做地方官,但他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的呢?

生:苏轼用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暴风雨”。

师:这场“暴风雨”把他的忧愁冲得一干二净了,“卷地风来忽吹散”。哦,原来“我”的人生是“望湖楼下水如天”。

5. 表达是目标。在儿童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开启语言之门、培养文字感悟能力和丰富情感的最好媒介。“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我们教学古诗,首先应着力引导学生关注诗人刻苦锤炼、精心推敲的字、句,欣赏恰到好处的神来之笔。在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品析“翻墨”“跳珠”“乱”“卷”等词的妙用,鉴赏诗人在写雨来之前、雨到之时、风来雨止、雨过天晴时用词的精巧。体会“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的景象及“未”“乱”“忽”表达的迅捷。其次,学古诗词的目的,是以古诗词的言语去影响学生的言语,提升学生的言语品位和能力,运用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有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题目:(1)有一个炒股的人,昨天用了“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形容股市行情;今天,他又用了“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你知道这个股市涨跌是个什么行情呢?(2)你的同学今天考试考得不理想,你准备用今天学的一句诗来劝劝他,你会怎么劝呢?

二、小学古诗怎么教?

1. 古诗教学要深入浅出。深入浅出,简言之就是教师钻研得深,而呈现给学生的却是浅显易懂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将文本读厚了,钻研深入了,文本把握才能深刻,目标确定才能有深意,互动话题才能有深度。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为例,教师首先需要深入把握古诗的规律性知识。例如这首诗的平仄、停顿、韵脚,诗句的起承转合在朗诵、表达意境方面的作用。其次是要深入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诗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诗的。“醉”书是被美景陶醉,还是酒后迷醉?作者想借雨景抒的是什么情。第三是关于这首诗的妙处赏析,字词的妙用,修辞的妙用,对这场雨的“大”“快”“急”的特点描写,以及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的画面构成,需要老师去阅读关于这首诗的鉴赏类资料。浅出指的是教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线索分明,学生学的时候心中十分明白,感觉学起来很简单。例如在教平仄时,老师和学生练习对读,先是学生读前四个字:黑云翻墨――师:未/遮山,读完整首诗,教师告诉学生“诗讲究平仄,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平声发音要长,仄声发音要短。”第二次反过来。前四个字老师来读,后三个字学生读。对于平仄的知识,现在的学生是没有基础的,可以通过模仿、试读、配合读,学生就兴致盎然了。

反七步诗范文5

亲自参与并领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斗争,这一时期的诗词则是对此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他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进程谱写进每一首诗词的字里行间,通过对反军阀斗争和大革命运动的深切关注,对井冈山斗争和长征壮举的热情赞颂,对抗日民族解放运动和人民解放战争的高亢咏唱,概述了我国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战斗历程。其诗词立意高远,大气磅礴,吞吐万物,涵盖古今,饱含斗争激情,充满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批判,对险恶环境的极度藐视,对战胜一切敌人、彻底旧制度的必胜信心,是一部伟大的不朽的史诗,在诗坛词苑横空出世,绝后空前,独领。

称自己的一些诗词是在战火纷飞、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在马背上哼成的”,这十分形象地点出了他的诗词是在作战行军途中创作的,是直接或间接描写革命战争实践的。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写了《沁园春・长沙》和《菩萨蛮・黄鹤楼》二首词,表达诗人对反军阀斗争和大革命的深切关注。

《沁园春・长沙》是抒发诗人青少年时代的理想抱负,是诗人改造旧世界的宣言书。词通过对长沙寒秋景色的描绘和往昔斗争岁月的追忆,热烈赞美大自然中万物“竞自由”的生机蓬勃的景象,歌颂动荡年代青年战友的革命精神和勇于进取的气概。面对自由的“万类”和不自由的人类,诗人像“问天”的屈原一样:“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问苍茫大地”,就是问我积贫积弱的中华大地,诗人为之“怅寥廓”的,就是我们不自由的国家和人民。深切地表达了诗人爱国、忧国、报国的情怀。1927年春天,在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回天无力,心情苍凉,在一个雨天,登临黄鹤楼,面对烟雨中的武汉三镇,面对滔滔的长江流水,心潮起伏,热血沸腾,感慨而赋诗,写下了《菩萨蛮・黄鹤楼》。“茫茫”、“沉沉”、“苍苍”几个叠词,加上“莽”和“锁”。把大自然的风云、大革命失败前夕的政治风云和诗人风云激荡的心融为一体。一句“黄鹤知何去?”使人感慨万千。难道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就像黄鹤一样?诗人把酒酹江,心潮起伏,为革命的前途忧虑。忧国忧民的情怀跃然于纸上。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掩埋好烈士的尸体,揩干净身上的血迹,高举革命的旗帜,又英勇地投入战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暴动,建立了人民的武装,开展了井冈山斗争,建立了瑞金红色政权,粉碎了发动的四次反革命军事“围剿”,人民革命风起云涌。诗兴大发,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等十首小令。这些诗词形象、生动、全方位地记载了我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西江月・井冈山》是写黄洋界保卫战,这是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写红军战旗招展,军号嘹亮,战鼓齐鸣,展现一幅人民战争的壮观图景。“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是整个井冈山斗争的一个缩影。《清平乐・蒋桂战争》写的是红军利用军阀混战的有利条件,两次人闽,开辟闽西革命根据地,展现“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土地革命,艺术地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写红军为了实现“争取江西”,“扩大武装割据”的计划,挺进江西。前者写“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的山地行军和“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的胜利会师;后者展现“漫天皆白”、“雪里行军”的“十万工农下吉安”的艰苦行程。而《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则写红军冒暑出征,转战赣南,回师闽西,开辟扩大根据地,再现“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的悲壮征程。两首《渔家傲》,写红军粉碎对革命根据地的反革命军事“围剿”。《反第一次大“围剿”》写出了红军面对着在数量上比自己多出一倍以上的进攻革命根据地的敌人,个个同仇敌忾,“天兵怒气冲霄汉”,“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高度概括了第一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反第二次大“围剿”》则抒写红军取得更伟大的军事胜利。在采取“步步为营”战术的20万敌军面前,“飞将军自重霄人”,“七百里驱十五日”,“横扫千军如卷席”,中国工农红军痛快淋漓地打破了第二次反革命的军事“围剿”。《采桑子・重阳》和《菩萨蛮・大柏地》是两首以抒情为主的词。史诗本来以写实为主,但是笔下的战地抒情诗,同样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采桑子・重阳》是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挥毫写下的。一扫过去文人的悲秋情调,抒写了深秋战地的风光,高歌战地秋景的绚丽和壮美。“战地黄花分外香”,“寥廓江天万里霜”,既如实描写了重阳节战地秋天的艳丽风光,又借此比喻革命武装斗争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菩萨蛮・大柏地》是一首凭吊旧战场的词,一改古代文人凭吊古战场的伤感惆怅,把凭吊变成了赞颂。词通过对大柏地美丽景色描绘和对当年革命战争的追忆,揭示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革命战争的热情颂扬。《清平乐・会昌》是在长征前夕,在中央苏区写的最后一首词,是向中央苏区的告别之作。当时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已到了最危难的时刻,亲手创建的中央苏区已“基本被搞光了”,他也实际上被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中枢之外。这首词却表现了高度的乐观、坚韧和从容,表现了一个革命领袖的胸襟和气度。高歌“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表达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前夕的革命意志和必胜的信心,展望了革命胜利的光辉前景。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伟大的战略大转移,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红军长征途中和到达陕北后,写下了《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和《沁园春・雪》,记录了长征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创举。

经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主力红军撤离根据地的步履维艰的转移,在遵义会议上回到了统帅的位置。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在红军二渡赤水,第二次打下遵义,和军委纵队一起跨越娄山关时,写下了悲壮苍凉的《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读者感受到肩上担子的重量,中国革命道路之艰难。《十六字令三首》是1934-1935年率领红军长征经历千山万水,以“山”为主题写下的三首小令,词中的静和动、高山和红军、物质和精神结合得浑然一体。“倒海翻江卷巨澜”,既是群山在奔腾,云海在奔腾,又是战马在奔腾,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奔腾。“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既是高耸入云的山在顶起摇摇欲坠的天,又是跨上战马的红军战士在顶起摇摇欲坠的中华民族之天。诗人笔下的山,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是英勇的红军战士的象征。1935年10月,红军翻过岷山后,写下了不朽的诗篇――《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中央工农红军历时两年,穿越11个省,跨越万水千山,行程二万五千里,击溃敌人无数次的围追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难险阻,终于胜利到达目的地,完成了伟大的战略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七律・长征》就是对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高度的艺术概括。“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用诗化的语言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红军是不可战胜的。《念奴娇・昆仑》作于1935年10月,当时是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进华北,反动派继续勾结日寇出卖国家,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红军长征北上是为了抗击日寇,挽救民族危亡。带领红军翻岷山,过昆仑,看到昆仑山脉的自然景象,一方面想到对大自然的改造,一方面想到对社会对世界的改造,相信依靠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力量,一定能消灭帝国主义,实现共产主义。面对“横空出世”的“莽昆仑”,写完《七律・长征》后,诗兴未尽,一个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宏伟情怀,幻化成了奇伟的浪漫主义诗篇。“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抒发了诗人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清平乐・六盘山》则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宣言书。它是在中央红军突破敌人的封锁线,胜利越过六盘山时写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是对红军长征辉煌成就的总结,表达了夺取胜利的坚强信念。“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则是踏上新征程的号角。

到达陕北的第二年即1936年2月,亲自率领红军抗日先锋队分两路渡过黄河东征,到华北前线对日作战。途经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一带,适逢大雪。面对大雪纷飞的壮丽河山,联系当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写下了气势磅礴、雄浑豪放的千古绝唱《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对北国风光的礼赞,也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礼赞;对历史人物的点评,也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赞颂。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再铸辉煌的豪情。是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他领导的人民革命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正是和他所领导的红军的历史使命感。从事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伟业是无与伦比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历史的结论。

写于解放战争时期的作品有《七律・人民占领南京》和《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二首。《七律・人民占领南京》是以人民革命战争为题材的最后一首诗,作为一段历史,是压卷之作。1949年4月22日,中国人民百万大军,在东起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一千多里的战线上,千帆竞发,万炮齐鸣,以摧枯拉朽之势,突破长江天险,摧毁了军队经营了三个月的江防要塞,于4月23日占领了政府22年来的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宣告反动统治的彻底崩溃。挥毫赋诗,抒写了一曲今胜于昔的人间正道之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反七步诗范文6

关键词:黄节;七律;近代诗人;岭南文化

黄节,原名晦闻,字玉昆,号纯熙,广东顺德甘竹右滩人,别署甘竹滩洗石人,生于1873年,卒年为1935年,著有《诗学》《诗律》《蒹葭楼诗》等。爱国救亡的革命豪情与保存国粹的保守思想同时在黄节身上体现。黄节一生辗转于广州、上海、北京三地,经历、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统治和国民政府统治等政治事件。骨子里还是一名儒家士夫的黄节,“匡扶济世”的政治意识与他的文学创作紧密结合。黄节以诗学著称,一生作诗四百余首,尤以七律为佳,人称其诗有“唐面宋骨”。另外,作为“岭南近代四大家”之一,黄节关于岭南风物人情的七律写得颇有特色,黄节与岭南有关的七律诗可在题材上细分为游览诗、风俗诗、名人诗、酬赠诗和思乡诗。

游览诗指诗人在岭南游览名胜、纵情山水的作品,根据风格不同,游览诗又可分为两类。其一,游览岭南名胜,抒发时局感慨,意象开阔、格调雄浑。如:

东南佳气郁高楼,天到沧溟地陡收。

万舶青烟瀛海晚,千山红树越台秋。

曾闻栗里归陶令,谁作新亭泣楚囚?

凭眺莫遗桓武恨,陆沉何日起神州!

――庚子重九登镇海楼(1900)

八国联军侵华让远在广州的诗人亦觉悲愤难忍。诗人登上越秀山镇海楼,看到一片天与海的开阔景象,看到港口船只来往频繁,看到千山红树的壮美秋景,然而这壮丽河山正受外敌欺侮。颈联顺势一转,借陶渊明和王导的典故,讽刺对清政府的卖国政策持消极反对态度的人,提出了谁能使悲观的人们振作起来投入斗争的诘问。尾联反映出诗人其实想当唤醒国人斗志的一份子,发出勿忘恒温北伐兵败的憾事,在国土沦丧的今日也要艰难奋起,救国图存的号召。此诗格调雄浑,景象开阔,情怀悲壮。情景交融使景象更加深刻,感情更加沉郁有力。

去乡廿载阙登临,未尽红棉此日心。

文教灭亡何有地,江山芜乱又成林。

马行石榜三君篆,鸟啭苍崖百步阴。

犹许老夫来吊望,旧踪无意更追寻。

――三月十七日登粤秀山(1928)

二十八年后诗人重登越秀山,颔联直指如今文明教化的灭亡和江山的荒芜动乱,颈联对山上名胜古迹的残破零落表示了痛惜和感慨。尾联哀沉至极,已是“老夫”的诗人雄心豪气已然消散,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及的混乱统治让诗人对国家的出路感到迷茫,他甚至都不想寻找当年游览的踪迹了,其实也就是失望到已经对当年一腔热血的自己产生离弃之感。此诗与上一首形成鲜明对比,可见诗人从青年到暮年的思想变化。

其二,受辛亥革命清政府影响,游览诗清壮幽俊,感情轻快愉悦。如:

十年为别经旬晤,相对林泉各老苍。

一雨化云春似海,早潮添水周堂。

幽禽自戢飞腾意,密树时搴窈窕光。

已办晓行成久滞,隔江游屐正淋浪。

――雨中与陈树人同坐湖s(1912)

陈树人是广东番禺人,岭南画派三大家之一,比黄节小十一岁。时年正直辛亥革命次年,诗人在广州居住,对清朝的被感到异常兴奋。结句“隔江游屐正淋浪”,“游屐”代表了潇洒闲逸的游人,“淋浪”即畅快,此处诗人直露愉悦心情。此诗前三联写景清壮,首联交待诗人已经不年轻了(39岁),与树木一样处于老苍的状态,以稳健刚硬的笔力开篇。颔联和颈联写景独具特色。颔联意象开阔,写出雨云转换的自然动态,或许是岭南春意太过浓郁,诗人生动地把春天比喻成海,上句的“老苍”至此已完全振起。“早潮添水周堂”延续动态,写出潮水初升,回流环绕的过程,与前句的雨结合,呈现岭南丰水的特色。颈联出现动物“幽禽”,它自觉收敛起飞腾的意欲,似是受幽俊的环境所摄,又似乎意有所指――人到中年的诗人自觉收起锋芒。“密树时搴窈窕光”浓密的树荫有时被风撩起能看到阳光透下的幽深的光亮。禽鸟收敛,树荫透光,颈联收入一派清幽静谧之中,而“窈窕光”暗示了难得但注定可得的一派光明的前途。尾联又有所振起,直抒畅快心情,整首诗的情感变化波折回环。

同年,诗人还写了一首《十二月望后,雨中过罗岗洞探梅,有寄》。“罗岗香雪”是羊城八景之一,此诗记叙了诗人雨中探梅的情趣,抒发一些闲愁杂感。这时期游览诗轻松闲逸的风格与诗人自感政治愿望已经实现的心理满足状态相关。

风俗诗是描写岭南的人文地理、生活情态的一类诗。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岭南人,家乡给诗人的成长留下深刻的印记,诗人在风俗诗中反映出他对岭南的热爱、熟悉与怀念。根据风格不同,风俗诗也可分为两类。

其一,以写风情物貌为主,风格清丽浅易,如:

东去珠江水复西,江波无改水西堤。

画船士女亲操楫,晚粥鱼虾细断齑。

出树乱禽忘雨后,到篷残日与桥齐。

重来三月湾头路,蔽海遮天绿尚低。

――游荔枝湾(1928)

“荔湾渔唱”为旧羊城八景之一,诗人重游荔枝湾,看到了珠江潮水、荔湾岸堤、画船士女、美味晚粥、雨后黄昏及茂密绿荫这一系列荔枝湾美丽的自然及人文风景。此诗以淡淡的抒情笔调展现出荔枝湾的繁华及人们生活的悠闲自在,这些情态给诗人沉重忧患的心理带来一抹亮色,但这种轻快的风俗诗在诗人的诗中属于少数。

其二,以抒沉郁感伤之情为主,风物为次,颇类即事感怀诗。如:

故园兵火七年间,梦里常悬北郭山。

垄墓欲依云自远,溪堂重过水犹潺。

与言野叟疑非世,已倦林乌识始还。

可奈栖栖复行役,暂凭樽酒慰时艰。

――十月南归,过北园,茗柯置酒话旧,留题一首(1920)

北园是广州的一处酒家,诗人离别七年重返广州,此时广州形势复杂,是、桂系军阀和地方派三方相争之地。家乡时局艰虞使诗人感情复杂,内心怆然。起句言明家乡久经战火蹂躏,第二句“北郭山”指广州北郊的白云山、越秀山等,它们只能悬于诗人梦中,首联已成凄迷氛围。颔联将感伤之情落实,第三句写诗人欲守祖坟留在故地却无奈像云一样漂泊不定,第四句写岁月如流水一般逝去的物是人非。颈联写诗人已生消极的归隐之心,尾联写归隐不可得的怅惘。

诗人此时年近五十,旧时的满腔革命热血已经消逝,诗中只见一位迷茫颓然渴望避世的老者形象。诗人的政治期待在辛亥革命后破碎,既不想依附军阀及,又不认同更加激进的新青年及无产阶级的诗人如无根浮萍一样飘荡。从此诗亦可窥见当年剧烈变动的政治形势是如何使进步之人变成保守派的。

名人诗是黄节借写岭南反清名人,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及民主革命思想的一类诗,数量较多,进步性强,诗风刚硬郁勃。诗人在辛亥革命前写的名人诗犹为感情激烈,那时他风华正茂,稳稳站在时代浪潮前沿,在文坛高举反清大旗。如:

正是霜寒钟更哀。摩挲琴影墨生苔。

D潜此日仍修夜,爨下能馀亦劫灰。

故国山川容静对,一时风雨与俱来。

天南法物飘零尽,不独南风绿绮台。

――题陈云淙霜钟琴拓本(1907)

陈云淙即陈子壮,广东南海人,明末反清义士,“广东三忠”之一。黄节从潘飞声处得到陈子壮的霜钟琴拓本,赏玩之余写下此诗。此诗从琴联想到人,再到历史旧事,最终归结到今日乱世,颇有怀古咏史诗以古讽今的意味。起句“哀”字奠定全诗基调,但这种哀是激愤的哀。第三句“此日仍修夜”用象征手法,指清政府的黑暗统治使如今仍然是暗无天日的漫漫长夜,具有强烈的批判性。第四句写出琴历经战火摧残仅余劫灰的悲凉。颈联写出了志士风雨飘零之际傲然屹立的抗争形象,气象开阔,苍凉沉郁,是黄节的名句。尾联写动乱带来的凋敝,不仅仅是散失“南风”、“绿绮台”二琴而已。颈联和尾联有力振起,抒发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倾覆清廷的决心。

这类诗还有《题陈白沙先生自写诗卷后》《二月十二日过新汀屈翁山先生故里,望泣墓亭,吊马头岭铸兵残灶。屈氏子孙出示先生遗像,谨题二首》等。

酬赠诗中多为诗人与友交往应酬所写,情切意恳,这类诗的岭南元素体现在岭南场合及岭南籍友人上。如:

盛时台笠却难忘,一赋都人已足伤。

高会及来随老辈,雅歌还得共斯堂。

兴微国俗诗将废,俯仰前尘地亦苍。

独使南园不寥落,参天林木起朝阳。

――南园诗社重开,呈梁节庵先生(1911)

梁节庵即梁鼎芬,番禺人,“岭南近代四大家”之一,辛亥革命前具有革命思想,革命后成为清朝遗老。梁重开南园诗社,以振兴粤东诗学,黄节赠诗祝贺。首联追慕以前的南园诗社盛况,颔联写今日重开的盛会,称今日之南社不输往日。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后两联表达了自身的国学主张。颈联,他看到国家习俗正在发生变化,有些东西正在兴起,但诗正在衰落,有伤于此,借大地也因伤感而苍老来表露。尾联则自然发出希望众多人才能复兴诗学的号召。

黄节虽不至于像梁鼎芬那样在辛亥革命后以清朝遗老自居,但从这首诗可看出他们的国学思想有相似之处,正如黄节办《国粹学报》是以"发明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的,他们这一代文人难以完全挣脱出封建文化的影响。所以,无怪乎黄节后来反对新文化运动,迷失了革命道路的正确方向。有趣的是,现在重提国学,怎么也绕不过当年包括黄节在内的所谓的“国粹派”。

思乡诗抒发了辗转各地、漂泊不定的诗人对家乡的深沉思念。写于辛亥革命前的思乡诗由于诗人密切关心时局,让思乡之情与忧黎之思融为一体,再加上有意地让一些近代工业意象入诗,显得独具新意。如:

愁里题诗聊代泪,晓来一雨已知秋。

残炱幂历帘间幕,飞燕萧条江上洲。

剩欲出门向谁是?坐看孤影与吾谋。

无端汽笛牵人意,碧海苍波是广州。

――七月二十二日江楼晓起(1907)

诗人正在上海,此诗写政局纷纭之际的苦闷心情和对故乡的忆念。颔联“残炱”是烟气凝聚的黑灰,再加上尾联的“汽笛”,都是工业革命的成品,这种意象融于七律中突显出时代性。颈联的问句表露出诗人的彷徨,他的心情和思想不能向任何人剖白,于是只能坐对孤影聊相慰藉。在此孤独不安的情境下自然容易怀念起远方的家乡,恨不得立刻登上轮船到达碧海沧波的尽处――广州。

刘峻称黄节《蒹葭楼诗》的风格是“中原哀角,高阁寒箫;三山回响,壮泪还飘。”即黄节受屈大均(翁山)、陈师道(后山)、李商隐(义山)影响,形成自己郁勃悱恻、清壮幽俊、刚柔并美的风格。黄节的《寒夜读白石道人集题后》(1910年)自表歌创作主张:

布衣同有后山才,只汝高吟未至哀。

谢I诗传清似水,樊南心与烛成灰。

每从闲处深思得,讵向前人强学来。

今日江西说宗派,嗟卑愁老恐非材。

起句称赞姜夔虽是布衣也有直追陈师道的才能,黄节受陈师道影响最深,自刻小印为“后山之后”,这里把姜夔与陈师道匹敌证明黄节十分欣赏姜。第二句写姜夔的诗有清妙秀远的风格,不像陈师道那样哀伤,指出陈的缺点,说明姜更胜一筹。颔联写姜的山水诗能像谢I那样清丽秀逸,爱情诗能像李商隐那样情真动人。颈联抒发议论,“深思善学”才是姜诗学取胜的原因,姜夔初学黄庭坚,后改学陆龟蒙,最后不再模仿他人自成一家。诗人称赞姜夔,又何尝不是在说自己的真实想法呢?“讵向前人强学来”表明诗人“我的诗就是我的诗,不强附前人”的主张。尾联是诗人写此诗的目的,言明自己不是江西诗派的一份子。当时诗坛上又掀起崇尚宋诗的风气,宋诗派和同光体轮番登场,汪国垣编《光宣诗坛点将录》把黄节列名其中,黄节借此诗表白自己不入江西诗派,批判晚晴封建诗坛的无病,指那些以“江西诗派”自居的人缺乏自知之明。

从此诗可证,黄节欣赏陈师道、谢I、李商隐等人,但更欣赏姜夔那种能自成一家的人,他学江西诗派的陈师道最深,却也看出江西诗派的弊病,不把自己列入其中。事实上,黄节的确做到了自成一格。

再看黄节岭南题材七律的创作特色,除已提到的革命意识、添加近代工业意象等内容上的特色外,还有艺术上用典含蓄、象征暗示、对仗新奇、巧用虚词、尾联言近意远的特点,这些特点都可在前文列举的七律中品味出来。陈三立题黄节诗集称:“卷中七律疑犹胜,效古而莫寻辙迹。必欲比类,于后山为近,然有过之,无不及也。”黄节笔法工力驰骋唐宋,其诗的确称得上是“唐面宋骨”。

参考文献:

[1]刘峻.诗人黄节的思想和风格[A].刘斯奋选注.黄节诗选[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

[2]刘斯奋选注.黄节诗选[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

[3]马以君编.黄节诗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4]毛庆耆.黄节《诗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121-126.

[5]晓江.黄节学术研讨会综述[J].广东社会科学,1999(01):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