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诵读范例6篇

心经全文诵读

心经全文诵读范文1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充分利用文化经典优秀资源,深化和拓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按照市委的有关要求,新城镇在全镇中小学校中广泛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现将活动组织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广泛发动,精心组织

我村把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加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提高传统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抓手,在组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注重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塑造和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

为了扩大活动的参与面,确保活动取得预期效果,结合我村实际与中小学现状,制定了《泥沟村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各中小学相互沟通联络,本着全员参与、全员辅导、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原则,号召全村小学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在普及的前提下抓提高,着眼“熏陶”,注重“感悟”,激发“兴趣”,承认个体差异,鼓励发展特长,不求整齐划一。在内容选择和技巧指导上,遵循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

小学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储备,分年级列出了重点诵读篇目,确定了专门的指导教师,把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形成制度,长期开展。

二、注重宣传,营造氛围。

各中小学校都把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利用学校橱窗、走廊、墙壁等空间和角落,精心布置有关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图画、警句、诗词歌赋及孩子们充满灵性的“诗配画”作品,营造浓郁的文化环境,让更多的中小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让“诵中华经典、做美德少年”,“与经典同伴,与圣贤为友”的理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三、载体丰富,高潮迭起 。

在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过程中,我们突出了两个结合。即常规与大赛相结合,诵读与表演相结合。

(一)在抓常规方面,把经典诵读活动融入到学校教学的适当环节,在全员和普及上下功夫。一是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前五分钟时间,以班级为单位集中诵读经典诗文,循序渐进,熟读成诵;二是每周开设一节诵读课。由专业教师在充分备课的情况下,分门别类精心讲授经典诗文、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诗文含义,加强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情境的把握,从而提高诵读的艺术含量。

(二)在抓大赛方面,我村要求各学校采取班级、年级、学校等层面层层组织,层层选拔的方式进行,各学校结合中秋、国庆、重阳节等重大节日,组织中小学生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推选出优秀作品参加全镇比赛。通过这种逐层晋级的比赛方式,确保了比赛的公平公正,为特长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锻炼技能的广阔舞台。

(三)在抓诵读参赛作品方面,我们着重突出了两个艺术性,首先要求诵读技巧的艺术性,然后再追求诵读形式的艺术性。特别是在诵读形式上,采取了个人朗读、集体诵读、节目表演、情景游戏等多种诵读类型,融入了背景音乐、舞蹈表演、唱腔渲染等多种表现形式。这样既增强了诵读作品的感染力,也激发了广大中小学生的诵读热情,赋予了经典诵读活动更广泛的内涵和影响力。

四、成效显著,意义深远。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我们打造了一批诵读精品,发现了众多具有天赋和灵性的诵读人才,对中小学生的诵读水平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我们也充分认识了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丰富的诵读内容充实了我镇各中小学学生的文学知识。这次经典诵读的篇目十分广泛,从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屈原的《离骚》、李白的《将进酒》、欧阳修的《酒翁亭记》,岳飞的《满江红》、周敦颐《爱莲说》、白居易的《忆江南》、《三字经》、《千字文》等古诗文,到《纸船》、《毛主席诗词》、《生命的价值》《秋天的雨》、《一株紫丁香》、《最后一分钟》,《祖国颂》、《我的祖国》、《中华少年》等近现代名篇。可谓跨越古今,涵盖精髓,真正起到了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作用。

(二)浓厚的传统文化陶冶了中小学生的道德情操。《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篇目是我国传统儒学的经典作品,里面有做人的道理、有处事的原则、有善恶的标准等等,这些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朗朗的诵读声传入心灵,必将对广大中小学生产生震撼和影响,对于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激励他们的进取精神,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五、正视不足,改进提高。

本年度经典诵读活动从组织层面和活动效果来说,总体是好的,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诵读水平参差不齐。

心经全文诵读范文2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教学计划了。为了让您不再有写不出教学计划的苦闷。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范文1__街道东平社区主动按照上级要求,广泛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广泛发动,精心组织

我们把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提高传统文化修养的重要路径和有效抓手,在组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注重社区未成年人高尚道德情操的塑造和优良文明习惯的养成。为了扩大活动的参与面,确保活动取得预期效果,在上级领导要求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制定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本着鼓励社区居民、社区未成年人参与、全员辅导、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原则,号召社区未成年人主动参加经典诵读活动。

二、注重宣传,营造氛围

把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利用社区宣传栏、板报、小黑板等空间和角落,精心布置有关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图画、警句、诗词歌赋以及孩子们充满灵性的“诗配画”作品,营造浓郁的文化环境,让更多的社区未成年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让“诵中华经典、做美德少年”,“与经典同伴,与圣贤为友”的理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三、载体丰富,高潮迭起

在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过程中,办事处突出了两个结合。即常规与大赛相结合,诵读与表演相结合。在抓常规方面,办事处号召社区结合中秋、国庆、重阳节等重大节日,组织社区未成年人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推选出优秀作品参加区里比赛,通过这种逐层晋级的比赛方法,为特长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锻炼技能的广阔舞台。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范文2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一个学期以来,我们社团虽然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实验的过程中也感觉到学生的诵读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指导,活动的形式还可再多样化。这都需要今后我们更加努力开展活动。

一、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生思想道德交涉和德育工作的发展。

(1)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路子,营造学校文化氛围。

(2)初步建立中华经典诵读教材体系、学生评价体系,探索教师导读的方法,培养了一批导读骨干。

(3)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优秀思想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新学习管理,办人民更满意的学校。

二、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不少古诗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健康情感。

(1)在诵读实践中,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2)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使学生具有更佳的学习、生活状态,促进各门功课的学。

(3)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三、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1)通过活动,理解中华传统经典对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重大影响意义,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更好的学习、生活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之中去。

(2)掌握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方法,初步能创造性地展开活动,提高诵读效果。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范文3在比赛中,选手们用动听的声音和真挚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对亲爱的祖国的赞美与歌颂。他们精彩的表演博得了台下同学们的一阵阵热烈的掌声。选手们的朗诵充满着自立、自强的精神,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神采飞扬。主要为构建和谐校园,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增加同学们对读书的兴趣,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和舞台;为团队成员提供一个相互了解、认识的平台,给了大家共同成长,增强团队凝聚力的平台,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书籍带来的乐趣。

经过1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本着公平公正、好中选优的原则,产生了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

此次活动让同学们在舞台上锻炼了自己,并切实参与到诗歌学习中来,加深了同学们对诗歌的领悟、对祖国优美语言的热爱。增强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了我们的民族精神。这次诗歌朗诵举行得非常成功,大大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掀起了诗歌朗诵的高潮,在语文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期待着下一次朗诵比赛的到来。同学们在这次比赛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增加了他们的勇气,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诗歌朗诵比赛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为我校今后参加朗诵比赛提供了大量的后备人才。这次比赛可谓是沙场大练兵,通过本次比赛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普通话的练习,在比赛中,老师针对同学们对作品的理解、声音响亮、普通话语音标准方面作了点评,纠正了同学们发音错误,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

从个人角度来讲,我自己还是收获颇多的,这是我第一次组织诗歌朗诵活动,做之前我甚至有一丝恐惧,我担心自己做不好,担心比赛过程中出什么问题,但是到真正做的时候我发现其实也并不难,只要自己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明白的多向他人请教,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虽然比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只要肯努力,肯去学,肯用心,任何事都会迎刃而解。同时我对自己也更加有信心,我会慢慢积累经验,弥补不足争取做得更好。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学习新事物不难,关键是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去学,有没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只有迎难而上才会真正进步。

本次活动提前计划并筹划,整合各方面的智慧,讨论并确定实施方案,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活动的细节考虑全面,落实具体负责人员,使活动能有序开展,统筹规划。学生倡议与升旗仪式相融合,号召并激发了师生的活动热度,让每一个人心灵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

但是,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创新形式的活动可以更多一点;部分活动可以再贴近少先队员的心理需求等等。总之,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会再接再厉,争创更好。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范文4我市主动响应语委组织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全市各校园范围内深入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营造主动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诗教文化氛围,激发师生阅读经典的兴趣。让师生喜爱吟诵古代经典,有利于提高其综合素质,丰厚精神底蕴,营造优良的读书氛围。经典诵读在全市校园中逐步掀起高潮。我市可谓全员参与,全情投入,诵读热度日益高涨,气氛浓厚,已经形成了一支强大而有声势的诵读队伍。做到了每一项活动从计划到实施方案,活动经过到项目总结,每一项都做到完善。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不遗余力的宣传经典诵读的意义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优秀经典诗文蕴含的丰富哲理,可以成为儿童一生的文化资产。

各学校领导在思想上重视,率先垂范,利用教师例会、教研会、升旗仪式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传实施经典诵读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教师利用班会、诵读课向学生明确不学诗,无以言,小学生,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经典诵读益处。学校开展的有关活动通过全课程教育网及时报道,扩大影响。

二、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未成年学生优良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文化发展。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参与诵读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使经典诵读课程化,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诵读的评价。同时加强诵读的资料积累。学校定期组织专人进行诵读检查,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

2、经典诵读课程化,确保诵读时间。

各学校根据上级的工作安排,利用每天上午上课前10分钟和每天下午上课前10分钟,进行经典诵读活动,由语文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诵读,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充分利用时间;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学校有专人检查,确保诵读时间。

3、开展活动,坚持小型多样。

心经全文诵读范文3

【摘 要】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为突破文言文的学习难点,选择内容要适量,要由浅入深,循序建构。要以激发诵读兴趣入手,采取有效的诵读方式。要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引导学生感悟,借以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养成健全的人格,感知中华优秀文化思想的美、语言的美。浸润心田,享用终生。

关键词 循序建构;有效诵读;学思结合;注重实效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积淀了许多优秀的文化资源,这些流行不衰的资源蕴含着大量的伦理道德、礼仪风俗、人文历史。我校利用少年儿童的记忆黄金期,有选择地引导他们诵读一些国学经典,借由先哲的风范熏习我们的少年,引用圣贤的智慧,教导秉性淳良的儿童。“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日积月累,为孩子们奠定一生融入社会、生活幸福、事业大成的基础。

一、精选内容,循序建构,有效诵读。

国学经典虽然流韵悠长,语言简练,极具概括性,但在白话文通行的今天,它却以晦涩难懂的语言、特定的历史背景、远离现实的旧章典俗,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我校根据“思想教育标准”、“难度系数标准”进行选择建构。

1.精选内容,形成教材系列

校本课程开发初期,我校组织课题组教师广泛收集资料,大量阅读经典,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纲要,在选择符合思想教育性标准的经典中,按照难度系数对其进行第二次筛选。选择难度符合或稍高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经典内容,构建国学经典诵读教程。在实施中不断对内容修改、扩充,经过六年的时间,形成教材系列。具体内容分为古典诗词和古文经典。

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律、节奏、文字兼美。诵读古诗词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合在诗词中的智慧、风骨、胸怀、操守都是少年儿童陶冶情操、建构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我们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诗词篇目结合《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 按难易程度推荐各年级诵读。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文本是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我们按校本课程开发纲要的标准,分年段、目标明确、悉心研究、严格筛选。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思路设置不同梯度的教学内容,实施整体性教学。

2.循序建构,分段推进

国学经典对于今天的儿童少年是陌生的知识。为有效推进经典诵读,我们采取循序建构、分段推进的策略。经典诵读初期,我们在全校开展“诵读弟子规宏扬真善美”。《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孺子、敦伦尽份的最佳读物。三字一句,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在此基础上增加《三字经》节选和《笠翁对韵》,为学生继续诵读打基础。经过两年的实践,总结推进。第二阶段,组织三到六年级学生诵读《朱子家训》、《论语》、《孟子》节选。《论语》是部充满智慧的典籍。古人云: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悟先贤的智慧,积淀经典名言,提高品德修养。第三阶段,组织五六年级学生诵读《大学》、《中庸》以及诵读励志古文。诵读《大学》、《中庸》,明志修身。“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的目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3.构建模式,有效诵读

我校在诵读课堂教学中强调:“诵读化”。诵读是学习文言文、古诗词的好方法。是培养语感、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教师的指导。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还要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深入作品的意境,获得美的享受。

国学经典诵读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朗读,强调积累,但形式不拘一格。教学中力求做到:隅教于乐,知识生活化,道理浅显化。以经典诵读为途径,以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传承国学精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完整领悟,古为今用,引导践行。

我们充分利用诵读课的优势和学生诵读兴趣,在诵读中渗透思想教育,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主席:“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

1.增强意识,完整领悟

作为优秀文化载体的国学经典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思想,包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国学经典诵读的有效开展首先要引导师生热爱经典,增强意识,同时要增强教师自身的国学功底和文化修养。校本课程伊始,我校组织全体师生倾听有关国学经典诵读的专家讲座,观看经典诵读的竞赛视频。为提高国学功底,我校为教师提供经典书籍,在业务学习中组织教师交流学习心得。

2.学思结合,古为今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校充分利用经典诵读的优势和学生对诵读的浓厚兴趣。把经典诵读与品德教育相结合,既有效地加强了德育的实效性,又强化了诵读课程的生命力。

3.注重实效,引导践行

在国学经典诵读中,我们坚持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相一致,知、情、意、行相统一,我校在引导诵读《弟子规》时,结合诵读内容,制定本校的“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建立规范意识,践行规范。

三、阅读拓展,活动深化,环境熏染。

1.延伸文本,拓展阅读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几年来,我校以国学经典诵读为契机,注重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大力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我们同省内孔子学院联系,获得与经典诵读有关的书籍,同时开放学校图书室,各班级建立图书角,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书籍目录。每天定时阅读,把校外阅读同校内阅读相结合。为促进学生阅读兴趣,我校定期组织中高年级学生“与经典同行,以圣贤为友”读书汇报会;组织各年级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故事演讲比赛。

2.营造氛围,浸润经典

为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我校将有关经典内容的图像、书法、经典佳句名言张贴在学校的宣传栏和走廊的展板中,让更多学生接触经典,感受经典的熏陶。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营造氛围。每天定时播放古典乐曲,以《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等风格明郎、愉快的国乐,为学生晨读、午读的引导音乐,营造平和、幽远、古朴的书香氛围。每周三开设“国学经典诵读”栏目,利用国学经典诵读机进行经典诵读示范,赏析经典古诗词,交流经典诵读体会。同时,利用校内视频网络,定时播放《中华五千年美德故事》动画片。以此引领全校师生走进国学经典的美妙世界。

3.展示成果,活动深化

在有效开展诵读国学经典的基础上,我校还重视经典诵读与其他课程、活动的结合渗透。经典诵读与品生、品社相结合,增强课程的时效性。

心经全文诵读范文4

关键词:经典诵读;儿童;健全人格

女儿诵读经典已有数年时间,在她身上出现的许多可喜变化更加坚定了我带她在诵读经典的路上坚持下去的信心。

一、经典诵读,开发记忆,开启智慧之门

1.诵读经典,提高儿童记忆速度

在我们诵记的过程中,《三字经》的诵记时间最长,《弟子规》读本内容多于《三字经》,但诵记时间却只是其一半而已,而《古诗词70首》诵记就更加容易了。现在,她背诵一首稍复杂一点的七言绝句也只需我领读一次,自己重复三两次即可记熟。这个速度让我惊叹,前后相比,判若两人。可见,诵读经典对开发儿童记忆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诵读经典,锤炼记忆精准度

经典读本短小工整的结构特点要求精确记忆。即使对古代经典没有深入了解的人也知道这些文本篇章短小,却寓意深刻。尤其像《三字经》《弟子规》这样的读本,常常单字成义,前后语意贯通,背诵时不可少一个字,不然意义就不完整。经典读本的节奏音律感要求精确记忆。经典读本一般都有对仗工整,节奏优美,音律和谐的特点,背诵起来朗朗上口,丢字加字都会造成音律节奏的混乱。正是因为经典读本这些特点,所以对提高儿童记忆的精准度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诵读经典,提升儿童的语言修养

在诵记《三字经》的时候,我没有给她说过其中的含义。到了《弟子规》的诵记,她自己就有了这方面的要求。因《弟子规》的内容与她的学习生活联系极为密切,所以将内容大概简洁地说给她听,能听懂多少,不作强求。但在后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她的身上时时出现诵读对她良好的影响,所以我觉得经典中的很多内容贴近儿童的天性,儿童自会在诵读中悟得,从而提升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三、诵读经典,培养读书习惯,掌握知识内涵

经典诵读可以培养儿童的读书兴趣。女儿喜欢上了读书,而且读的范围也正在逐渐扩大:天上的星星,地上的动物植物,古代的人物故事,现代的科技文明……她都有兴趣。阅读量的逐渐增大,使她各方面知识也增长了不少,学校的学习生活也多了些轻松和愉快。

四、诵读经典,培养性情,塑造健全人格

1.孝爱父母,尊敬长辈

孝爱父母,尊敬长辈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让这种美德继续在中华民族后代子孙中传承下去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更是一种责任。“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等诸多传诵至今的名句,《弟子规》中“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等做人的基本规范,儿童诵读这些经典,其中人物、故事、情操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儿童道德情感的形成。

2.与人为善,快乐童年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专横、霸道,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人良好沟通等是独生子女性格中较为突出的特点。而经典读本中处处渗透着“与人为善”“兄友弟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道德,这些道德原则也会在儿童诵读经典时得以默化,约束儿童行为,塑造儿童道德品质。

3.“仁爱”之心,伴随成长

诵读经典,让儿童在经典的思想和操守中浸濡,让“仁爱”思想影响儿童,让我们的下一代能以“仁爱”应对未来的不测变化。在她的童年里,虽然没有钢琴,没有舞鞋,但在经典的滋养中,她是快乐的。

参考文献:

[1]叶蓉蓉.小学“中华经典诵读”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杜艳玲.幼儿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教育价值与方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心经全文诵读范文5

一、经典诵读的内涵

根据各类工具书的注释,“经”的本义是“织布的直线”,是织成一匹布的先导,引申为“天经地义的常理常道”。“经者,恒久之圣道,不刑之源教也。”(出自《文心雕龙・宗经》),这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的阐释。而“典”即典范的意思。因此,文学经典就是承载着关于天地人生永恒规律和哲理的文学作品,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历代文人智慧的结晶。本文所谓的经典,就是指文学经典,包括经史子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的经典著作等。“经典诵读”,主要是指背诵或诵读文学经典诗词著作等。学生通过诵读经典,丰厚文化底蕴,启迪品性灵气,全方位地提升各方面素养。

二、经典诵读的特点

(一)经典诵读是一个对话过程

经典诵读的过程是一种交流探讨的对话过程,每一部文学经典都呼唤不同的读者的对话与理解,让读者叩问人生意义和价值。经典诵读的过程是一种超时空对话过程,召唤不同时代的读者在最大限度的范围内发挥再创造的才能,读者在诵读的过程中能主动感受到博大精深的文化。经典诵读的过程是一种经典的意义的多次对话,通过反复诵读,读者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崇高精神进行对话,读者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得以强化,思想境界得到净化和提升,内心世界变得丰富和强大。随着不同读者的参与对话,经典的意义也在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二)经典诵读是一个感悟过程

文学经典具有原创性和本源的意义,它是旷古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精神的精华所在。经典诵读具有开放性,它是一种没有限制性和先期条件的诵读过程,读者可任意进行多元的理解和透视。面对同样的经典文本,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个性化的解释。文学经典诵读的过程就是感受、体验进而感悟中国文化的过程,它能让人走进一个特定的精神体验世界,感受美好的形象、丰富的情感,感悟生命的伟大、人性的美好,激发生活的热情,寻找人生的梦想等。

(三)经典诵读是一个建构过程

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文学经典是一个典型的召唤结构。因此,经典诵读的过程就是意义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建构文本的意义世界,还要建构读者的自我世界。文学经典具有永恒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它的特质相对来说是恒定的。它是人类精神成果的最高标准和典范,是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大浪淘沙最终积淀下来的经典之作,牵引着人类的精神向度,唤起了后人的师法和实践。经典诵读的终极意义便是建构读者的精神家园,建构自我的灵魂和人格,建构自我的生活与人生。

三、高职院校经典诵读的教育价值

(一)构建和谐的人文校园

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未来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经典诵读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教育角度看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二是从生活角度看可以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经典诵读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高职院校特有的院校精神。高职院校的院校精神建设,其终极目标在于创建一种和谐的校园氛围,以陶冶高尚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果学生长期置身于一定的文化氛围中,便会形成共同的风格和气质,这种风格与气质表现便是一种院校精神。诵读经典具有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特点,能够构建和谐诗意的人文校园,让经典的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在校园里传播,成为一种无形资产,让每个学生得到同化与塑造。在经典诵读的活动中,学生能感受到凝聚力和向心力,自豪感和荣誉感逐渐增强,团结协作能力也逐渐提高。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思索升华,达到“以文化人”的境界,以促进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经典诵读能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长期坚持诵读寓意深刻、博大精深的经典诗文作品,可以使高职学生全面了解中华经典文化。高职学生诵读经典可以增强语感,掌握诵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深,大大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水平和审美鉴赏能力。高职学生领悟经典,可以开启心志,砥砺意志,培养情商,完善人格,培养民族精神,培养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培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培养远大理想和博怀。总之,经典诵读可以整体上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情操。

(三)引领企业的精神文明

经典诵读活动的精神成果能够引领企业的精神文明。经典诵读活动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意识与道德素质,而其思想素质将直接影响其对生活与社会的态度,受过良好的精神文明熏陶的高职院校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带来的不仅是专业化的技能,而且还有积极的工作态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他们勤奋肯干的精神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其自身的技术型人才的优势,推动社会的发展,体现自我价值。他们的文化积淀、人文底蕴将成为行业和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必将引领行业和企业文化的发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营造高职院校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推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品牌建设和大学精神建设。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经典诵读的教育价值,大力推动经典诵读教育,从而建设充满人文气息,丰富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位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基金项目:湖南省语委湖南省教育厅2015年度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专项课题――经典诵读与高职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研究――以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参考文献:

[1]潘丽.高职院校经典诵读活动的可行性实践――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3,(8).

[2]刘礼佳.激发学生经典诵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4,(12).

[3]袁和平.经典诵读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

[4]陈梅.诵读经典是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J].教育管理,2015,(1).

[5]饶冬婷.弦歌四起应吹笛――学生诵读经典之我见[J].云南教育,2011,(11).

[6]胡轶文.在经典诵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科学大众,2015,(1).

心经全文诵读范文6

一、演示音画背景,创设诵读情境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制做成音画交融的演示文稿,渲染情境,营造与课文相契合的情境氛围,通过视觉听觉来唤起、激活学生的内心情感,进入文本构建的美好境界中。在教学《陋室铭》的起始环节,我根据文本内容,结合具体语句,精心设计了音画背景。按照文本的结构思路选择与文本语句相契合的画面,制成演示文稿。“幽林中的一座茅屋出现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之间,四周缤纷的花草映衬着这座精巧别致的小屋:那青石台阶上绿茸茸的苔藓层层延伸到茅屋的门下,青翠的绿色透过窗帘映人到茅屋;案几上正入神诵读的陋室主人,陶醉于吟诵经典之中;来往的友人,咏诗论道,谈笑风生……”一幅幅变换的画面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唤起着他们的想象,感染着他们的情绪,引发学生们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与画面背景相配合的是民乐《高山流水》的播放,如清泉一般的音乐流进学生的心灵,学生们完全沉浸在想象的情境之中。音画结合所表现出的高雅脱俗的视听氛围,使学生的视觉听觉与思维灵活互动,激发了他们的灵感,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达到孔子所说的“无言以教”的效果。这就为学生的诵读学习定下了情感基调,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教师诵读。示范引领,熏陶学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可见,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性,给学生示范,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经上一环节音画背景的有效创设。学生初步进人了对课文的学习状态。若要学生动心,教师先要动情,由教师示范诵读课文,以自己声情并茂的语言和个性特色,将学生带入与课文相契合的高雅脫俗的情境中去,把陋室主人的高节情操形象化地渗进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

为了表现出教师的个性诵读特色,我在教学文本之前做了精心的准备。对句读的节奏,语调的抑扬,重音的强弱做了细致的标注,并反复诵读,品悟其中的韵味。教学时在学生面前大方得体地展现出自己的朗诵魅力,以高昂悠扬的语音,畅然洒脱的表情,传达出陋室主人宁静致远的超脱情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随着我舒缓起伏、张弛有致的声音响起,学生们都凝神静听,神情专注,在书上划节奏、标语调。随着一句起伏夸张的“何陋之有”的结束,学生们顿时为之喝彩鼓掌。“老师的读得真精彩!”,“老师朗诵得太动听了!”学生的情绪完全被感染了。情不自禁地练习仿诵起来。我的示范诵读对学生产生了“师声夺人”的效果,以自己的声隋熏陶了学生,引起了他们的情感共鸣,为他们学习文本注入了生命的情感,激起了他们跃跃欲试的心理,激励了他们的诵读热情。诵读教学的氛围正逐渐开始升温。

三、学生竞读,激发兴趣,熟练成诵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说“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语文课的有效朗读,有层次的朗读,有感情地朗读,把喜怒哀乐表现在脸上。”为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好各种诵读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地诵读训练,使学生在愉快诵读中,加深对文句的印象,加快背诵的速度。中学生都有极强的好胜心,利用竞赛形式进行诵读比赛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这一环节我采用了灵活的竟读方式强化学生的诵读能力。学生们在经过自由练习之后,纷纷摩拳擦掌急于展示。首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组推荐一名学生代表本组诵读文本。六名学生认真朗诵文本,尽管他们的整体水平不高,但都敢于大胆地层示自己,投入到诵读之中,做到了节奏正确,流畅自然。其中发挥最出色的郭傲同学声音昂扬洪亮,语调变化得当,大家以响亮的掌声鼓励肯定。其他同学对他的朗诵进行了点评,具体说出他的朗诵有哪些好的方面,对照自己的不足进一层领悟了诵读的要领与技巧。第二步是看画面诵读相关语句(脱离文本)。全文共9句话,与之相配合的9幅画面背景。通过用多媒体演示(不按文本语句顺序),任意展示一幅图画,让学生们诵出相应的语句。每组一次均等的机会,按顺序依次回答,然后各组学生自由抢答(回答卡壳的同组内的学生不准提示),看哪个小组的学生记忆力最强,表现最出色,评出参与人数最多和正确率最高的小组为优胜小组。各小组成员参与热情愈发高涨起来,群情激昂,积极抢答,他们的注意力已完全集中在对画面语句的回忆中。第三步是最紧张激烈的语句接龙诵读(完全脫离课本),展现小组成员的集体诵读水平。每组组长担任评委,六名组长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给每小组2分钟准备时间,每组学生人人参与,每人一句开始诵读接龙,以诵读的流畅程度与感情表达的强弱作为评价标准,由评审委员会评出相应的等级。每组的学生主动地投入到2分钟的准备时间里,激发了学生背文言文的兴趣,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们的学习热情被完全激发了出来,大家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小组荣誉感,为了小组的荣誉紧张有序地施展朗读的个性本领来。

四、品读探究主旨,合作分析归纳

学生的诵读铺垫夯实后,教学就转为对文本主旨的品读分析。在熟练诵读的基础上,就要去深入赏析文章,具体分析文本语句包含的深刻意蕴,领会文本的思想内涵。在小组的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大家共同品读探究,相互之间沟通、交流、碰撞完成对文本主旨的感悟学习。

教学这篇文言文,对陋室主人志趣情操的探究是教学的难点。这一环节充分发挥了学习小组的作用,各小组成员合作研读,品析语句,从文本的中心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人手,让学生去探究陋室主人的“德馨”表现在哪些方面。小组成员交流研读的体会与发现,探究出陋室主人“德馨”的外在表现——环境清幽远离俗世,交往高雅之士,阅经修身悟道。再逐层深入由表及里地分析归纳出陋室主人不慕荣利、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志趣情操,领悟了文本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