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伦的诗歌范例6篇

拜伦的诗歌

拜伦的诗歌范文1

《唐璜》是英国着名浪漫派诗人拜伦的长篇叙事诗,是拜伦的巅峰之作,也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拜伦通过讲述主人公唐璜的传奇游历经历,向读者展现了十八、十九世纪欧洲及西亚地区的风土人情与人文风貌,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且生动形象的社会画卷,多变的时空场景,跌宕起伏的情节,跳跃性的悲喜色彩,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坎坷无常的思考,因此,《唐璜》被国内外文学界所推崇。时空作为叙事诗的典型基本要素,时间与空间的巧妙搭配构成了人物活动的必然基础,拜伦通过描述唐璜这个人物的时空变换完成了多重叙事,通过合理的空间安排推动了叙事情节的发展、展现了唐璜这个人物身上令人迷醉的魅力,也从更深的角度展现了叙事诗中时空叙事的奇妙运用。

一、时空叙事

时间和空间同为文学叙事研究的基本维度,但是重时间轻空间一直以来都文学领域的研究倾向。“情景”虽然包括在亚里士多德《诗学》中提出的悲剧六要素中,但“情节”和“时间”才是亚里士多德的论述重点。柏格森(H.Bergson)的“时间流”将西方哲学对时间的关注推向了高潮,并影响了以意识流小说为代表的现代小说的创作和研究。当代叙事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托多罗夫(T.Todorov)将叙事时间划分为“时间”、“语体”和“语式”三大范畴。热奈特(G.Genette)在《叙述话语》一书中建立了“顺序”、“时距”、“频率”等一套标准的叙事时间研究术语[1]。随着20世纪后期人文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空间意识开始引起文学批评和叙事研究的关注,詹姆斯(H.James)、弗兰克(J.Frank)、巴赫金(M.Bakhtin)、梅洛-庞蒂(M.Merleau-Ponty)和巴什拉(G.Bachelard)是五位主要的空间叙事研究者,叙事研究者们认为,“空间不是叙事的外部,而是一种内在力量,它从内部决定叙事的发展” [2] 。时至21世纪,空间问题已经成为叙事研究的重要课题,注重将空间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文本分析,并在文本分析的同时探求叙事空间的相关理论,《唐璜》中时空标识与故事场所的变换更迭正是拜伦时空叙事手法的一大特色。

二、拜伦与《唐璜》

拜伦作为英国浪漫派着名代表诗人,创作了包括《阿比多斯的新娘》、《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在内的多部佳作,创作风格独树一帜,尤其是《唐璜》在多章节叙事诗方面堪称经典。唐璜是起源于西班牙传说的一个艺术形象,在拜伦之前有西班牙人加布里埃尔?杰列茨创作的《塞维利亚的登徒子》、法国作家莫里哀的《唐璜(石宴)》、莫扎特的歌剧《遭报应的浪荡子》等多部作品问世,均以唐璜这个艺术形象为对象进行创作,在这些作品中,唐璜形象各自不一,人物表现各有特色。1813年至1816年间,拜伦以东方为题材,创作了《异教徒》、《海盗》、《柯林斯的围攻》等东方叙事诗,其诗歌叙事的技巧得到锤炼,因此,读者在《唐璜》中能体会到拜伦更加娴熟且自然的叙事技巧,这也直接关系到叙事诗歌中唐璜这个人物魅力的展开与故事情节的铺展、时空的巧妙转换。

拜伦的《唐璜》依旧围绕主人公唐璜展开叙事情节,诗歌叙事的开篇唐璜还只是一个按部就班生活的普通青年,但是茱莉亚的介入让他的生活开始出现波澜,他与茱莉亚陷入了不伦之恋,却被阿尔方索以的方式撞破。拜伦在用诗歌描绘这一个高潮时,运用急速的话语展现了阿尔方索的愤怒与急不可耐、茱莉亚的恼羞成怒,与开篇描述唐璜生活的舒缓节奏形成鲜明对比,诗歌前后的张弛变化增强了情节叙事的感染力,也预示着唐璜曲折离奇的命运。唐璜在被阿尔方索撞破私情后出海远航,开始了惊奇的海上历险,在远走他乡的途中,拜伦与救了自己性命的少女海黛相爱,结果却被兰勃落棒打鸳鸯,被迫从爱情的美梦中抽离,踏上了前途未知的贩奴船;唐璜被贩卖至土耳其后宫为奴,但是他还未欣赏够旖旎的东方风情,又被迫卷入到了腥风血雨的俄土战争,……拜伦通过线性叙事的方式完成了时间与空间的变换与转移,将唐璜这个人物所经历的爱情冲突与社会冲突进行紧密结合,让读者以更加直观的身份融入到唐璜的人生经历中,增强了作品的情感渲染力与情节表现张力。

拜伦的《唐璜》其实还未完成,至少在拜伦的设定里,唐璜还要游历德法意诸国,甚至参加法国大革命,但是这种仅仅是设想,并未转化为明确的叙事诗篇。不过从拜伦已经完成的部分来看,《唐璜》无疑是一部故事情节张弛有度、节奏急缓鲜明的叙事诗,拜伦以自己高超的诗作创作技巧营造了一个极富戏剧性又不失真实感的艺术世界。[3]《唐璜》创作诗篇中展现出的拜伦对时空叙事变迁的明暗与精准掌控能力,使得他在处理扣人心弦的时间、空间转换与情节转换中游刃有余,拜伦运用强大的时空叙事技巧恰如其分地完成了唐璜游历的详写与略写,故事的发展与停顿,增强了叙事诗篇的情感渲染力。从《唐璜》的内容来看,这部作品有着一定的自传色彩,拜伦通过笔下的唐璜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情感与思想进行了表达,这也是唐璜这个人物格外具有魅力的原因之一,在分析探究唐璜这个人物、探究《唐璜》的时空叙事创作手法时,必须将拜伦的思想、情感融入其中,以便更好的理解探究唐璜这个艺术形象的魅力,了解拜伦通过时空叙事这种独特的手法展现的情感世界与精神世界。

三、《唐璜》中的时空叙事

(1)《唐璜》中的时间叙事

拜伦叙述唐璜一生中的重大事件、重要场所的空间标识清晰明朗,但是时间标识却被弱化。拜伦在《唐璜》的叙事中,很少明确提出时间标识,即使是与时间有关的表述,拜伦也多以一天中时间的变换、一年中时光的变换描述为主,但是具体年月日却从未进行确切描述,如,“那是夏季的一天,在六月六日,我愿意在日期上力求说得准,不但说某世纪,某年,甚至某月,因为日期像是驿站,命运之神在那儿换马,教历史换调子,然后再沿着帝国兴亡之途驰奔,它所终于留下的,不过是编年历,还有神学答应死后兑现的债据”[4]。在这一小节中,拜伦只是简单地提出了六月六日这个时间概念,并且在描述时间这个概念的过程中,拜伦本身将时间看做稍纵即逝的东西,但是他对空间却体现出强烈的意识,空间是见证时间流逝与历史兴衰的驿站,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拜伦的叙事诗歌才不同于一般诗歌以时间为线索组织情节,而是通过时空变换来展现“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并揭示事件之间的因果关联,从而形成明确的叙事线索与故事情节结构” [5]。这也是《唐璜》这篇叙事诗歌给读者最直观的阅读体验。 (2)《唐璜》中的空间叙事

空间标识是《唐璜》情节推进的一大关键,拜伦在创作这篇叙事诗歌时选用了线性故事脉络描述法。空间标识作为蕴藏着各个叙事场所要素的关键,在《唐璜》叙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描述直接关系到唐璜错综离奇的游历过程。在拜伦的设想中,唐璜完成了欧洲的漫游、体验、战斗与冒险之后,应该会经由德意法三个国家最终参加法国大革命,并在此次革命中死亡,虽然拜伦在诗歌开篇就交代了唐璜的预设结局,但是随着拜伦的英年早逝,唐璜在离开俄国之后的经历以及死亡过程、死亡方式已经成为被时光掩埋的秘密,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空间标识与故事场所的交替变化来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故事结构与创作精神,《唐璜》本身的艺术魅力与文学魅力并并未因此受损。而读者对于唐璜的印象多是不同事件的不同场所,如塞尔维亚的不伦之恋、土耳其皇宫的放纵、希腊岛的倾心爱恋,拜伦在描写空间特定场景上的细腻手法增强了这种叙事的时空感。如果唐璜人生几经周折的大的空间位置的转换铸就了故事的整体框架与脉络,那么唐璜在不同的特定场景里所经历的各种事件就构成了演绎细节、展现叙事逻辑、提升故事可读性与情节性的关键要素。

在叙述唐璜人生的起点――故乡塞尔维亚的生活经历时,拜伦运用平铺直叙的笔墨,这与后来唐璜陷入与茱莉亚的不伦之恋的矛盾形成鲜明对比,为使唐璜与茱莉亚的恋情显得合情合理,拜伦不吝笔墨描述唐璜的身世、家庭乃至家教。唐璜出身于贵族门第,父亲早逝,在母亲的管教下,精通击剑、骑马、射击、人文、科学与艺术。母亲占据了唐璜全部的情感世界,当唐璜遇到母亲的朋友茱莉亚时,他才无法自抑地迅速沉沦,与茱莉亚双双陷入爱河,情感闸门

打开的唐璜一发不可收拾,内心虽愧疚、矛盾,却依旧阻止不了他向茱莉亚靠近的热情,此时的茱莉亚正是唐璜的情感映射,由于唐璜独特的成长环境,唐璜与茱莉亚产生私情显得合情合理。茱莉亚的丈夫阿尔方索撞破二人私情,唐璜无奈之下被逼离家远走他乡,开始了自己升腾跌宕的游历生活。 拜伦对唐璜塞尔维亚的人生经历着墨于“家”,对于唐璜而言,家不是他的避风港,是身心压抑的牢笼,也是他与茱莉亚陷入不伦之恋堕落的开始,茱莉亚的家则是唐璜丑闻暴发的风暴眼。正如同德博拉?雷茨对拜伦笔下人物作出的描述,拜伦笔下的英雄通常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离家流浪,他们对家并不留恋,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丧失了在家和上流社会生存的位置与空间,他们对自己个人的深层思虑使得更多的选择不断迁移来创造个人生存的空间,并且带着智力的终结与已经成形的思想最终回归故乡,虽然唐璜因为拜伦的去世在结局上已经不可考,但是唐璜的人物想象无疑与拜伦笔下曾经的异教徒与恰尔德有着共通之处。

唐璜远走他乡之后的游历,拜伦则运用空间叙事中一个个动态空间不断转换的描法,将唐璜所经历的时间与空间地点巧妙交叉构成了一个个传奇的经历与故事,将唐璜传奇的一生尽数展现在读者面前――从唐璜的出生地塞尔维亚开始,经由海上、希腊岛、君士坦丁堡、伊思迈城、彼得堡、英国等多个地点,共同构成了诗歌叙事的主线,这些空间标识犹如路标,将唐璜的奇遇人生串联起来。其中希腊海岛与土耳其皇宫的动态空间叙事最让人印象深刻,一个是唐璜纯洁爱情萌发的世外桃源,一个则是以东方神秘风情为特色的异域空间,它们对唐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在他的情感与生活经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围绕着希腊海岛与土耳其皇宫,唐璜在这两个动态空间内做出了一系列行动,并且通过这两个空间标志的深化对叙事起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希腊海岛对于唐璜而言是理想的世外桃源,唐璜的这种情感认知受到作者拜伦的影响,拜伦本人对于卢梭的田园牧歌生活与自然思想十分推崇,他认为这些地方是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的世外空间,是不受礼教束缚的重要空间,拜伦将自己的这种思想与情感追求融入到了唐璜在希腊海岛这个动态空间标识中的生活。唐璜所处的希腊海岛犹如世外桃源,对唐璜有着极为强劲的吸引力,是他梦中的家园。拜伦运用诸多美妙的词语着墨描述描述自己笔下的世外桃源,从平静的沙滩、静寂平缓的海浪、翱翔鸣叫的海鸥、安静和谐的大自然,整个海岛都沉浸在一面醉人的静寂中,有着超脱世间喧嚣的静谧,在这个海岛上没有庸俗的凡世,仅仅只有互相依偎、互相爱慕的唐璜与海黛,他们远离尘世,与大自然水融、和谐共生。在这里唐璜获得了心灵上的宁静,再也不用戴上假面生存,他可以展现最真实的自己,他与海黛的爱情也在这样的空间里显得越发真挚、甜蜜、无忧。

拜伦的诗歌范文2

华兹华斯正统主义诗歌中的生态批评

与柯勒律治同为“湖畔派”消极浪漫主义代表的华兹华斯,在他的著名诗歌《采坚果》中,描写了本来是乡下一种很常见的采摘坚果的行为。采摘坚果本来是乡村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的行为,也是乡村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在华兹华斯笔下,这样的一种平淡的行为却被描写成了犯罪。在这位浪漫主义诗人的诗歌中,也同样渗透着生态批评。在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以前,人与自然界相处总是那么的和谐,两者谁也不会去破坏谁的发展,可是直到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很多未被开发的地方就像华兹华斯诗歌中写到的那样:一处静谧的树林,树木葱郁、溪流潺潺、花朵鲜艳、人迹罕至,是一幅原生态的景观。但是,工业革命却给这和谐美好的环境带了极大的破坏。树枝一根根地被折断,象征着英国工业革命带给自然的破坏,一片片的原始森林被无情地毁去。采摘坚果本是在英国乡村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景象,也是人类赖以生存中的一部分,是无可厚非的行为。然而,采摘坚果在一定的意义上,也包含着另一种深刻含义:人类生存,不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多么的和谐,这都是对自然进行的一种破坏与索求。就像本雅明说的那样:“没有一本文明发展史不是一本血淋淋野蛮行径的历史。”林地受到开垦、水土被严重污染、大量的动物被猎杀,这种种破坏自然和谐环境的行为,都是人类为了生存付出的行动,也是人跟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缩影:人类的生存必然会给自然造成破坏;如果想保持自然的本来面貌,除非人类根本不存在。

雪莱无神论精神主义诗歌中的生态批评

作为柯勒律治与华兹华斯之后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他的《论素食》与《为自然饮食辩护》中表明了他素食主义的主张。雪莱认为人天生就应当是一个素食动物,“没有可以用以捕捉猎物的利爪,也没有可以用以撕扯活物皮肉的尖锐牙齿”。雪莱认为,人应当只吃植物的果实、水果以及面食,并不是被屠杀之后动物的血肉。只是普罗米修斯盗取了天上的圣火之后,人类才开始去吃肉食。在这个浪漫主义文学作家的心中,一直有着这样的认知,肉食是人类疾病和罪恶的根源,它违反了自然的生活习惯,而疾病就是人类违反自然生活习惯带来的结果。再有,人类食肉只会增加人类的侵略性以及残忍性,人类不停地猎杀动物只会助长人类嗜杀的天性,如果这样长期进行下去,人类就会自相残杀,于是流血与战争就会发生。雪莱在他的诗歌中,把他的这种素食思想不断地表达、不断地演绎、不断地发挥。在雪莱的著名作品《麦布女王》中,一个纯洁善良的女孩被麦布女王带到了太空当中,她看到了人类的过去、现在跟将来。诗歌给读者展示了人类以前的残忍、罪恶和人类暴力发展的历史,同时也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和平、光明以及博爱的未来社会。在雪莱诗歌的未来情境中,人类最终成为了素食主义者,与自然和谐的相处。在雪莱的另一部作品《伊斯兰的叛乱》中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但愿再也不要有鸟兽的血迹,带着毒液来玷污人类的宴席,让腾腾的热气含怨冲向洁净的天庭,早就应该制止那报复的毒液不让它哺育疾病、恐惧和疯狂。”在雪莱的素食主义思想中,充满了他对于动物的同情之心,以及对人类屠杀行为的厌恶。雪莱的素食主义思想可以说是英国生态思想的一种雏形。

拜伦自由主义诗歌中的生态批评

与雪莱同为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的拜伦,很少去写有关自然的文章,但是他的诗歌《黑暗》却是人们研究拜伦生态意识的一大亮点,也是拜伦具有强烈的生态意识的强有力的证据。拜伦在诗歌《黑暗》中,给我们描写出了一幅世界末日的画面。然而,他描写的世界末日并不是没有依据的,1816年的印尼特火山大爆发给人们的生活带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火山灰遮天蔽日,直到好几年以后才消散。而拜伦这位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歌中认为,这一切都是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严重后果。首先是源自于英国革命给大自然的和谐环境所带来的破坏,人类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就像诗歌中所描述的那样,点燃了一切,也只是维持了短暂的光明,这在很大的意义上是写照英国工业革命的。资源是有限的,当资源消耗干净以后,人类文明也会随之而陨落,如同诗歌所说的那样:“世界空无所有,繁华与权力化为土丘,没有季节、没有草、没有树、没有人、没有生命———一整块死亡之土。”拜伦认为这一切是一个“梦”,但又不完全是一个“梦”。之所以会这样,完全是因为印尼特火山大爆发给诗人带来的遐想———英国工业革命虽然给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提高,但是却已经破坏了生态平衡,如果还要继续下去的话,那么人类的文明必然就是诗歌中写到的那样,“没有季节、没有草、没有树、没有人、没有生命———一整块死亡之土”。而拜伦的这首《黑暗》让很多人想到了英国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也看到了它给自然造成的破坏。可以说,拜伦的《黑暗》是对当时自然环境恶化所作出的积极反应。

布莱特浪漫主义诗歌中的生态批评

布莱特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远不如柯勒律治、华兹华斯、雪莱和拜伦。在他的浪漫主义诗歌《赛尔之书》中,诗人给我们描写了一个生命的永恒之谷,这个永恒之谷就是我们心中向往的地方。可是这些只能是存在于幻想之中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以后,给自然带来了很大的破坏;布莱特的《赛尔之书》中的赛尔,在很大程度之上就是人类自己的化身。当人类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时候,总会因世界的奇妙而好奇,但是看到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破坏以后,人的内心又会像赛尔那样,充满恐惧与害怕。诗人认为工业革命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充满泪水和悲伤的世界,那就是英国工业革命给大自然所带来的严重破坏。于是,人类就开始向往工业革命之前的生活,那个诗中描写到的生命永恒之谷中的场景。布莱克在他的诗歌中认为,人类应当建立跟自然之间平等的地位,建立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的生态环境。在《赛尔之书》中,诗歌最后描写了赛尔姑娘体验到了人的喜怒哀乐,同时也看到了人世间的各种苦难。但是她那天真无邪的心灵,无法接受这些磨砺,于是她惊愕、恐惧、害怕、退缩,尖叫着逃回了天上的生命永恒之谷———那个充满光明与博爱的生态乐园。布莱克通过这样的场景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同时也在向我们预示着未来,一场生态灾难带来的可怕后果,就如诗中说的那样:“一片悲伤和泪水之地,没有笑容可以看见。”

济慈唯物主义文学中的生态批评

拜伦的诗歌范文3

普希金是一位有着爱国之心的文学家,他像广大人民群众一样渴望自由和平。但是普希金没有像其他的文学大家一样,把自己的作品限制到一定的范围之内,反而把俄国社会的各种社会现象都作为描写对象,用以此来反抗专制制度与世俗的压迫。有人说,普希金是时代的宠儿,他有着极高的文学天赋,上天十分眷顾他,而让他有了一个为文学而生的人生。但是普希金又是上帝赐给俄国的一个太阳,他用自己的文学与素养来同俄国社会中的黑暗与丑陋做斗争,他时时刻刻为俄罗斯的民族尊严、国家独立与社会的进步而担忧。他用自己的文学作品,将俄国千千万万的愿望与心声都表现了出来,让他成为了文学救国的典型作家。

二、普希金其人及其思想

(1)普希金其人

普希金是俄国重要的文学家、小说家、诗人,他是俄国文学现实主义创作的代表人物,也是十九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更是俄国标准俄语的创始人,普希金因有太多的头衔,因而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他对于俄国及其文学史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更是无人可以替代的。他在皇村中学学习之时,受当时思想进步的十二月党人影响较深,并与一些进步的思想家结识,对俄国封建农奴制极为痛恨,因而他在后来发表了诗歌与文学作品,来对俄国的农奴制与封建专制的思想进行抨击,如《自由颂》、《致大海》等都是其中有名的篇目。可以说,普希金热爱自由的思想的开始,是以1814年《皇村回忆》这部诗歌为开端的。

普希金是俄国文学的一个标志,在普希金之前,俄国文坛是十分灰暗的,没有规范的样式,也没有高深的艺术成就,而到了普希金之后,俄国文学开始进入了一个改革与发展时代,而普希金无疑是俄语规范的第一人。在普希金文学创作的影响之下,越来越多的俄罗斯知识分子开始发挥自己文学作用,来反抗十九世纪俄国黑暗的社会,可以说,是普希金让俄罗斯的知识分子拥有了力量,也正是普希金,让越来越多的作家与文学家放开眼界,开始关注俄国政治与社会的腐朽,从而达到鞭策时代的目的。

(2)普希金自由思想的形成

普希金自由思想最早表现于他在皇村中学学习的时候,他因在那里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较多,结交了一些日后成为十二月党人的朋友,他开始对俄国沙皇统治与封建农奴制进行反抗,并渴望自由与平等。那是普希金自由思想的发源地。在此之后,他因被政府流放而与十二月党人联系更密切,同时,他还参加了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的文学团体“绿灯社”。从此之后,他的文学作品,大多数都是反对俄国农奴制,和歌颂自由的,如《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普希金在文学上的造诣,让他不断有反对俄国政府的作品出现,这也招致了沙皇政府的不安,于是,在1820年,他被流放到俄国南部偏僻的地方任职,但是那里却与俄国十二月党人的南方据点很近,这更加方便他与十二月党人的频繁联系,在这之后,普希金追求自由的思想更加清晰与明确,这一时期所创作的《短剑》与《致大海》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普希金出身贵族,有着火一样的爱国热情,他渴望能够在自由与平等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因而,可以这样说,普希金自由思想的成长与发展,是与政治分不开的,同时也与俄国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是有着因果联系的。那个时代千千万万农苦大众的心声。

三、从《致大海》看普希金的自由思想

普希金不仅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同时还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在他被流放期间,他有机会与大自然接触,因而他的很多作品都离不开对自然风光的描写,例如《致大海》这首诗歌中,作者选用大海作为自己讴歌与抒情对象,这是由于大海是波涛起伏的,有着奔放动态之美。同时当大海在退潮之后,它又有着波澜不惊与静态的美。因而对于普希金而言,大海是有着博怀,有着无限包容的能量,大海是最能显示普希金内心思想的代表物。但是,普希金选择大海作为抒情对象,是有其他原因的。大海是真正让普希金感觉到震慑的地方,它身上凝聚着一种力量,它向征着普希金内心挣脱束缚与追求自由的精神,所以普希金才会选择这样的意象来进行书写与赞扬。同时普希金选择大海来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与诗人拜伦有着一定的关系的。《致大海》创作于1824年,然而这一年,拜伦去世了,普希金希望用这首诗歌来表达对拜伦及其自由思想的缅怀之情。拜伦是一个孤僻自傲却有着极高天分的诗人,他把自己的生命捐献给了希腊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普希金十分崇拜他放纵不羁与叛逆的性格,而拜伦的诗作中有很多都是对大海的赞扬的,对于拜伦来大海就是他的故乡,大海也是自由思想的象征。因而《致大海》这首诗歌是普希金通过大海这一意象,来对伟大诗人拜伦自由思想与放荡不羁性格的一种怀念,更是普希金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拜伦的诗歌范文4

1. 表格复习法

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可以根据特定的记忆线索或知识点,把常识性的知识列成表格,这样既条理清晰,一目了然,又便于记忆。比如,可以整理出“中国作家作品一览表”,按年代顺序列出朝代、姓名、字号、代表作、文学流派等。还可以整理出“外国作家作品一览表”,按国别列出作家、时代、代表作等。其他还可以分类整理出“古代文学流派一览表”“历代文学运动一览表”等。

2. 纵横复习法

(1)识记中国古代重要作家作品,以纵的时代为线索,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五代、宋代、元代、明代和清代八个阶段分别复习。同时,在每个阶段用文学体裁串联起重要的作家作品。

比如“魏晋南北朝文学”:

①历史散文:陈寿《三国志》、范晔《后汉书》;

②诗歌:曹操的四言诗、曹植与陶渊明的五言诗;

③乐府:北朝乐府《木兰诗》;南朝乐府《西洲曲》;

④小说:志怪小说――干宝的《搜神记》;轶事小说――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⑤文艺理论:刘勰的《文心雕龙》。

(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作品以横的国别为线索,以欧美国家为主,尤其是一年来有重大时事的国家。在复习每个国家的重要作家作品时,可抓住几个重要的时代,每个时代又可用文学体裁来区别。

比如“英国文学”:

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莎士比亚的戏剧;

②积极浪漫主义文学:拜伦和雪莱的诗歌;

③现实主义文学:笛福的小说;

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狄更斯、哈代、夏绿蒂・勃朗特的小说。

3. 对比记忆法

对于易混淆的作家作品,可采用对比记忆法来准确记忆。

文学常识中易混淆的知识点整理如下:

(1)古今中外不同作家写过的同名作品及体裁。

《自由颂》:英国的雪莱、俄国的普希金(诗歌);

《唐璜》:法国的莫里哀(戏剧)、英国的拜伦(诗体小说);

《王昭君》:中国的郭沫若(戏剧)、曹禺(剧本);

《狂人日记》:俄国的果戈里(小说)、中国的鲁迅(小说);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国的朱自清、俞平伯(散文)。

(2)中国古代相似作品的作家及体裁。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传》是陈鸿的传奇小说;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记》是明代高明的戏剧;

《三国志》是陈寿的史书,《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小说。

(3)作品的并称。

“三吏”与“三别”:指唐代杜甫的六首诗,三吏为《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为《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三戒:指唐代散文家柳宗元的三篇寓言,即《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

三言两拍:三言指明代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二拍是指明代凌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两个拟话本集子。

洪深的“农村三部曲”:指《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三个反映农民生活及其英勇斗争的优秀剧本。

茅盾的“《蚀》三部曲”:是由三部相对独立的中篇小说《幻灭》《动摇》《追求》组成的。

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指三部反映江南农民在悲惨生活中由忍受到反抗的发展过程的小说《春蚕》《秋收》《残冬》。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指《家》《春》《秋》三部长篇小说。

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指《雾》《雨》《电》三部中篇小说。

梁斌的“农民三部曲”:指《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三部曲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复杂交错的时代风貌。

叶君健的“土地三部曲”:指《火花》《自由》《曙光》三部长篇小说。

冯德英的“三花”:即长篇小说《苦菜花》《迎春花》和《山》的统称。

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指《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4)作家的并称。

三曹:汉末建安时期,魏国统治者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的合称。

三苏:指北宋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的并称。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指西晋太康时期的几位诗人、文学家。“三张”指诗人张载与弟张协、张亢;“二陆”指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两潘”指文学家潘岳与侄潘尼;“一左”指诗人左思。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指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

英国诗坛的三颗巨星:指拜伦(1788―1824)、雪莱(1792―1822)、济慈(1795―1821)。可惜他们都很短命,拜伦活了36岁,雪莱活了29岁,济慈活了25岁。

拜伦的诗歌范文5

1、青春的爱情之吻是一个长长的吻。—— 拜伦

2、连祖国都不爱的人,是什么也不会爱的—— 拜伦

3、不管赢得这世界不是失去它。反正它是个无聊的世界—— 拜伦

4、乐观的人永葆青春。—— 拜伦

5、死的伟大的人,永远没有失败。—— 拜伦

6、树倒之前必先枯—— 拜伦

7、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伦

8、逆境是通向真理的第一条道路。—— 拜伦

9、太阳是是帝的生命,是诗歌,是光明—— 拜伦

10、筛子存不住水,情人存不住耐心,—— 拜伦

11、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 拜伦

12、好矫捷啊,思想的步伐!—— 拜伦

13、前进吧!这是行动的时刻,个人算得什么呢,只要那代表了过去的光荣的星星之火能够传给后代,而且永远不熄灭就行了—— 拜伦

14、To make a lasting marriage we have to overcome self-centeredness.(Grorge Goreon Byron, Nritish poet)要使婚姻长久,就需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拜伦

15、趋炎附势的人,不可与其共患难。—— 拜伦

16、逆境是通往真理的第一条道路。—— 拜伦

17、为伟大的事业捐躯,从来就不能算作是失败。—— 拜伦

18、没有方法能使时钏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 拜伦

19、不管先人是多么富贵,一个败家子就足以损坏门楣—— 拜伦

20、爱国英雄给民族带来光荣,专制暴君给民族带来灾难—— 拜伦

21、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可共患难!—— 拜伦

22、逆境是到达真理的一条道路。()—— 拜伦

23、没有青春的爱情有何滋味?没有爱情的青春有何意义?—— 拜伦

拜伦的诗歌范文6

关键词: 拜占庭意象 叶芝诗歌 象征主义 神秘主义

1928年叶芝(W.B.Yeats)发表了代表作《驶向拜占庭》(Sailing to Byzantium)。两年之后,他又创作了一首姊妹篇,《拜占庭》(Byzantium)。在这两首诗中,叶芝运用最得力的两支画笔――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描绘出了肃穆、恢宏而不朽的古拜占庭形象。在那里,灵魂得到净化,精神歌唱着人类生活的腐朽。

拜占庭享国一千余年,它是罗马帝国的遗子,又处在希腊文明的核心地带。因此,拜占庭继承了“希腊的荣光和罗马的宏伟(爱伦・坡,2013:140)”。数百年来,凭借着先进的军事技术,深墙高垒、固若金汤的圣城君士坦丁堡在哥特人、匈奴人、汪达尔人、波斯人、阿拉伯人、保加利亚人和许多其他蛮族一次次的冲击下屹立不倒,保护了古希腊、罗马流传下来的无尽宝藏。威尔・杜兰特宣称,这座城市能够保存希腊文明的无价珍宝,并在文艺复兴时期将之传递给意大利人,乃至整个西方世界,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伟业。1399年拜占庭帝国皇帝曼努埃尔二世(Manuel Ⅱ)为了不受奥斯曼帝国的威胁,前往西欧寻求军事和经济上的支持。当时拜占庭帝国积贫积弱,雄心勃勃的伊斯兰苏丹早已虎视眈眈。拜占庭的国土四分五裂,人民却还因为不同的打得不可开交。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曼努埃尔二世,这位“生于紫色宫殿(Born to the Purple)”的国君仍然以非凡的人格魅力、优雅的举止及渊博的学识深深地折服了那些“未开化的”西欧人(罗杰・克劳利,2005),这就是拜占庭意象在西方世界的缩影。

叶芝从未去过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现称),但在1924年他去了西西里,研究了拜占庭时期的马赛克画。他还去过拜占庭的旧都拉文纳,在古建筑的墙上看到了圣徒和哲人们的画像(周珏良,1982)。这有可能是“啊,圣徒们在上帝的圣火中肃立/宛如墙上镶嵌的马赛克金饰”这行诗的灵感来源。在《驶向拜占庭》和《拜占庭》这两首诗中,他用拜占庭意象表达了对精神永恒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爱尔兰乃至整个人类世界的期望。

一、叶芝诗歌中拜占庭意象的象征主义解读

20世纪初,法国的象征主义传播到了整个欧洲及美国,一般认为叶芝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接触到象征主义的。叶芝曾前往巴黎拜访过马拉美和魏尔兰,但他的象征主义体系与法国人截然不同,因此他宣称法国的象征主义对他影响甚微(Tuohy 1976:84)。叶芝的象征主义根植于他的神秘体验及文学阅读,他相信象征有着不为人的意愿所转移的能量,象征是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傅浩,1999:46-49)。叶芝是第一位建立起自己庞杂而晦涩的象征体系的诗人。他相信人们思想和记忆的边界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因此,不同的思想会互相融合,从而形成人类的共同记忆、自然的全部经验,而象征正是唤醒这种记忆的方式。叶芝重复使用特定的意象,从而赋予它们特定的象征意义(Rhee, Y. S. 2013)。

《驶向拜占庭》和《拜占庭》是~芝中晚期的作品,在这一创作阶段,叶芝的象征主义手法愈加纯熟,运用自如而不着痕迹。叶芝在《驶向拜占庭》的前两个诗节中描述了这样的场景:年轻人沉湎于肉体享受,老年人行将就木,物质世界躁动不安。叶芝试图逃离外在现实,直面内在的真实。叶芝相信,查士丁尼一世治下的拜占庭帝国是贵族文化的代表。在那里,肉体和灵魂、政治与哲学、艺术与宗教、个人与社会都处在安详宁静的和谐之中(叶芝,2012:110)。于是他离开这个“不是老人的国度”,驶向了拜占庭。

在这首诗中,叶芝这样描绘拜占庭教堂里的马赛克壁画:

啊,圣徒们在上帝的圣火中肃立

宛如墙上镶嵌的马赛克金饰(叶芝,2000:80)

马赛克壁画是拜占庭的一种传统艺术。拜占庭工匠改进了马赛克技术,用马赛克装饰教堂的穹顶和墙壁。圣索菲亚大教堂里用马赛克拼缀而成的基督像至今清晰可辨,栩栩如生。马赛克反射出的光晕营造出一种神圣的氛围,叶芝于是向马赛克壁画上的圣徒们祈祷:

请从圣火中驾临,环绕这锥体,

做那教我灵魂吟唱的导师。(叶芝,2000:80)

显然这里“火中的圣徒”意味着灵魂在火焰中得到净化,世上的万物都会消亡,恒星会熄灭,群山会崩塌,丰功伟业不过弹指云烟,甚至爱也会变得淡薄,唯有美和美的精神永生不灭。拜占庭的马赛克壁画就是最好的证明。

诗人要从他垂垂老矣的身体中挣脱出来,他愿化身为一只金鸟,在那永恒不朽的圣地歌唱:

或立于金枝之上

面对着拜占庭的王侯贵妇吟唱

直说尽那前代古人、后世来者。(叶芝,2000:81)

传说在拜占庭的宫廷中有一棵金树,树上有金鸟日夜啼唱,这就是“立于金枝之上”的起源。金鸟意象也是叶芝诗歌中的经典意象,金身不腐,歌声不息,是艺术永恒的象征。而“拜占庭的王侯贵妇”,则是古拜占庭贵族文化的代表,他们追求艺术之美,重视精神的纯净。在《拜占庭》中,叶芝再次提到“金鸟”:

在金属不变的光芒中

大声嘲笑寻常的鸟儿或花瓣

和一切污泥和鲜血的混合物。(叶芝,2000:108)

在叶芝看来,金鸟作为拜占庭的艺术化身,超越了所有物质存在。它不但代表着精神的不朽,而且蕴涵着心灵的纯净。诗人用瑰丽的想象装点了这些意象,他愿被锻造成一只金鸟,歌唱集古典主义之大成的拜占庭文化,夜以继日,这就是老人的理想归宿。

有趣的是,叶芝诗歌中拜占庭皇帝和士兵的形象并非纯洁无瑕,他们仍然属于充满“狂躁和污泥”的物质世界:

追逐着大教堂的钟声;

那被星光或月光点亮的穹顶

蔑视人的一切,

都不过是一团乱麻,

是人类血管中的狂躁和污泥。(叶芝,2000:108)

查士丁尼大帝从野蛮人手中夺回罗马,击败了@赫一时的萨珊王朝,但叶芝对这些并不感兴趣,甚至彪炳千古的查士丁尼法典也难入他的法眼,他所看重的仅仅是当时繁荣的艺术和文化。举例而言,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月光皎皎,星光熠熠”的穹顶。据《剑桥插图中世纪史》记载,君士坦丁堡的市民们对月亮有一种特殊的崇拜,据说只要月光照耀,君士坦丁堡就永远不会被攻陷。因此,“月光点亮的穹顶”同时是和平和庄严的象征,亦即艺术的象征。叶芝相信只有艺术是永恒的,而艺术像其他任何事物一样,蕴含着象征符号。解读分析这些象征符号,是巫师及其继承人:诗人、音乐人和画家的职责。

叶芝将拜占庭意象看作暴力的现代世界的对立面。他在《二次降临》中写道:“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世界上到处弥漫着一片混乱,血色迷糊的潮流奔腾汹涌,到处把纯真的礼仪淹没其中。”(叶芝,2012:98)千年以来,拜占庭在各个方面始终走在西方世界的前列,~芝试图重返拜占庭,为躁动不安、物欲横流的现代世界寻找一条出路。这两首诗中的各种拜占庭意象反映了叶芝的精神追求:纯净的灵魂,永恒的艺术及贵族文化,凝聚成一个词语:拜占庭。

二、叶芝诗歌中拜占庭意象的神秘主义解读

十八九世纪,随着浪漫主义在爱尔兰的兴盛,爱尔兰人的神秘主义传统也得到了新生。爱尔兰人尊重自然和感性,用神秘主义对抗工业化带来的物质主义。叶芝曾说过:他生命中最大的乐趣是写诗,其次就是从事神秘主义研究(傅浩,1999:11)。叶芝宣称他离开宗教就无法生活,但他很少去教堂,却对鬼神敬畏有加。他认为鬼神是对生者心灵的安慰,也是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

大约在1884年,年轻的叶芝得到一本A.P.辛奈特所著的《佛教密宗》,从此开始潜心研究神秘主义。此时唯灵论在欧美盛行一时,叶芝找到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创立了一些神秘主义团体,比如都柏林秘术协会及金色黎明(斯塔德厄普,2008)。叶芝相信,神秘哲学是所有真理中最重要的事物。如果说象征主义连接了自然与人类的精神世界的话,那么神秘主义就是实现象征的有力武器。叶芝吸收了各种不同的神秘主义理论,并以此建立了神秘体系。

如前所述,拜占庭保存着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髓,西方人将它视作灿烂文明、先进科技及古代魔法的象征。1453年,奥斯曼帝国兵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人用神秘的希腊火烧毁了奥斯曼舰队(Crowley 2005)。以希腊火为代表的先进技术,曾在公元447年抵挡住阿提拉的内外城墙,繁复的东正教仪式及高深莫测的皇室都增添了拜占庭的神秘感。

在叶芝生活的年代,拜占庭已经灭亡了数百年,那些传奇故事和异国情调变得愈加模糊和神秘。因此,叶芝赋予各种意象丰富的神秘主义特征。比如《驶向拜占庭》中的“鲑鱼聚成瀑布,鲭鱼充塞大海”就像是一种秘密的仪式;《拜占庭》中“冥王的卷轴”则暗示着精神被尘世的经验缚束;而“在驰道的火焰中起舞”则借用日本能剧的因素,喻指洗涤罪恶的过程,这些神秘主义手法活跃了诗中诡秘的氛围。

在《驶向拜占庭》中,诗人向火中的圣徒祈祷,请求他们从火中降临,围绕锥体游行,这一怪异的场景其实就是当时一些神秘团体的例行仪式。两首诗中都提到拜占庭的金匠,他们将人类的灵魂封存于永恒的艺术品中,这样玄之又玄的技艺很可能来源于叶芝的炼金术研究。至于“骑上海豚的污血之躯,灵魂接踵而至”,则化用了海豚驮着逝者灵魂去往极乐岛的传说。

叶芝对拜占庭意象加以神秘主义的修饰,使之产生了一种陌生、奇诡而又庄严的异域氛围。欧洲彼时的战乱与神秘的永恒之境两相对照,更显得叶芝追求的难能可贵。

三、叶芝诗歌中拜占庭意象的政治解读

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尔兰承受着连年战争、大瘟疫、殖民压迫和民族分裂,死者枕藉,流民失所,国家凋敝不堪。叶芝说,我是一位爱国者,而非民族主义者。他见证了爱尔兰,认为自己有责任修复备受摧残的爱尔兰文化,从而唤醒爱尔兰的民族精神,重塑古爱尔兰的风骨(李静,2010:21-24)。

1921年,叶芝在牛津大学学生会发表演讲,他语气强烈地指责英国政府以恐怖手段镇压老爱尔兰共和军。据说他的演讲对英国当局造成巨大压力,致使议会通过议案,给予爱尔兰完全自治权。但是叶芝拒绝在主张统一的自由邦和主张对英妥协的共和派之间做出选择,他认为两派都对爱尔兰内战的爆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内战加剧了国内的对立和仇恨情绪。

叶芝警告同胞们:“浪漫主义的爱尔兰已经死了。”他希望“爱尔兰的诗人们,磨砺好你们的技艺,歌唱一切值得歌唱的事物”,他为身为爱尔兰人而感到骄傲:“我把心铸入了我的诗行,使你们在隐约的未来时光,会明白我的心与他们同往,追随鲜红玫瑰镶边的衣裳。”(叶芝,1991:221)为了复兴爱尔兰文学,叶芝做了许多工作,他在传说和古代文学中挖掘日渐衰微的爱尔兰精神,想要重塑整个国家的自信和尊严。因此,他推动了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建立了爱尔兰文学剧院,鼓励爱尔兰风格的戏剧创作。在他的努力下,许多爱尔兰人开始重新关注传统艺术。

叶芝将拜占庭视作理想的国度,他写道:“我相信在拜占庭早期,宗教,审美和现实生活完美地融为了一体,这是空前绝后的。建筑师和艺术家……对个体和群众一视同仁。画家和马赛克工人,金匠和银匠,插画和经书,一切都已脱离了个人的感情。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完全为客观的材质所吸收,进入了全人类的视域中。”叶芝认为人类文明的本质就是艺术,人类文明得以存续是艺术家们的功劳。他们的杰作让人类这一种族得以不朽,当代人的责任是把这种不朽继续传递给后世。叶芝赋予拜占庭意象以永恒,他抨击盛行的物质主义,警告同胞们不要忽视“石碑上镌刻的不朽精神”。他希望未来的爱尔兰诗人能有纯洁的灵魂,为祖国和全世界歌唱。

四、结语

叶芝诗歌素以意象丰富、寓意深远著称。拜占庭意象作为叶芝象征体系中的经典意象,也有着多元的内涵。它不仅反映了叶芝的精神追求,营造了一种神圣、纯净的神秘氛围,更蕴涵着叶芝对未来爱尔兰和人类文明的期望。他追寻拜占庭,追寻那未来的爱尔兰:贵族文化得到统治地位,弃绝物质主义,重视永恒艺术性。

参考文献:

[1]Crowley,R.The Holy War for Constantinople and the Clash of Islam and the West[M].Hachette Books,2006.

[2]Pathica, J. Yeats’s Poetry,Drama,and Prose[M].New York:W.W. Norton & Company,Inc,2000.

[3]Webb,T. W.B. Yeats: Selected Poems[M].London: Penguin Group,1991.

[4]Rhee, Y. S. Yeats’“Sailing to Byzantium”and“Byzantium”:Variations of a Byzantine Song[J].外文学研究,2013,(2):13-19.

[5]Tuohy,F.Yeats[M].Gill & Macmillan,1976.

[6]Yeats,W.B. A Vision and Related Writings[M].London:Arrow Books,1989.

[7][美]爱伦・坡.爱伦・坡诗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8]傅浩.叶芝评传[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9]傅浩.叶芝在中国:译介与研究[J].外国文学,2012(4):52-59.

[10][英]弗兰克・斯塔德厄普.叶芝:谁能看透[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11][法]罗伯特・福西耶.剑桥插图中世纪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12]李静.叶芝诗歌:灵魂之舞[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

[13][美]威尔・杜兰特.信仰的时代/世界文明史(上下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