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童话故事范例6篇

胎教童话故事

胎教童话故事范文1

适合孕21周-24周收听的胎教音乐:《安妮的仙境》(班得瑞音乐)《东方女孩》(班得瑞音乐)《彩虹河》(班得瑞音乐)《丛林漫步》(班得瑞音乐)虽然孕17周的胎儿已经具备听力,但并不完善,还很脆弱,不能像成人一样接收高音量的音乐。研究发现,子宫内的胎儿能接收到的、并且听起来舒服不刺耳的声音音量最好是控制在60分贝以下,音频在2000赫兹以内。此阶段最适合胎教的音乐可以具备更复杂的音乐旋律和情感表达。此时最好选择班得瑞的的音乐作为胎教内容。但注意,并不是所有班得瑞的音乐都适合做胎教音乐哦。

适合孕25周-28周收听的胎教音乐:《Air》(嬉游曲)《if youre happy》(英文儿歌)《爱吹牛的小花狗》(童话故事)《最美的画》(儿童歌谣)胎儿大脑发育过程中,会出现两大脑细胞分裂增值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怀孕的2—3个月,第二个高峰期是怀孕的7—8个月。因此总的来说,这两个时期是对宝宝进行胎教的黄金时期。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收听同一首胎教音乐哦。胎儿对不同音乐的音节刺激作用有一个适应时间,也就是刺激大脑细胞活跃,增值脑容量的过程。应根据胎儿的这一特点定期进行更换、升级胎教音乐内容。甚至添加语言类的胎教音乐,不仅有利于大脑发育,对后天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适合孕19周-32周收听的胎教音乐:《爱打扮的小花狗》(幼儿故事)《star light,star bringht》(英文儿歌)《平安夜》(摇篮曲)《叹息小夜曲》(交响曲)五个月左右的胎儿开始出现胎动,随着身体的发育胎动越来越活跃。所以在播放胎教音乐时,为了保证胎教效果建议用专业的音乐胎教仪,满足胎儿不同胎位变化,时刻都能接收到清晰、稳定的音乐声音。此阶段的胎儿发育情况稳定但是胎动活跃。建议准妈妈和胎儿一起收听胎教音乐,静心下来感受音乐的意境,想想画面甚至教唱,与胎儿共同学习,促进胎教效果。

适合孕33周-36周收听的胎教音乐:《莫扎特小夜曲》(圆舞曲)《阿宝的耳朵》(儿童歌谣)《旗鼓相当》(成语故事)《青蛙和老鼠》(寓言故事)《午夜的月光》(协奏曲)适合胎儿的音乐必须经过专业设备采集,并不是直接拿来某一首音乐就可以作为胎教音乐使用的。要经过过滤掉噪音和音爆,保证胎儿胎教时的安全性,避免突然的杂音或者高音对胎儿听觉的刺激及惊吓。

胎教童话故事范文2

幼儿自主游戏发展会有不同水平,发生各种不同的状况,当幼儿游戏进行得比较顺畅、正常时,成人是不需要介入的。那么哪些状况才是“不正常”的,需要教师怎样介入呢?

一、将“没有进入的游戏”引向深入

有些孩子在游戏中总是处于游离状态,他们不能专注于游戏,总是在教室或户外漫无目的地闲逛或做着其他事情,他的行为还不能称之为游戏。这样的孩子需要教师有更强的耐心,按照孩子的水平,给出一些建议,引发游戏,让他们逐渐进入游戏。

(一)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进入游戏

刚入园的幼儿或能力较弱的孩子,自主游戏时由于自完全给了他们,而他们却不知道如何与材料互动,更不知道怎样与同伴互动,甚至遇到问题也不会请求帮助。对于这些尚未能进入游戏的孩子,老师应随时准备介入,当他们在这个环境中游刃有余时,老师再往外缘转移。

1.提供点子引发游戏。对于还不能进入游戏的孩子要多关注,有必要时提供一些点子。当幼儿面对一些材料不知如何下手时,老师也可以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其中,并且与他们分享游戏玩法。老师可以藉由自己的行为与存在,强调游戏的诸多可能性并加强互动与角色扮演。这样介入的结果可能会产生平行游戏或合作扮演游戏,从而在团体游戏生活中给这些能力弱的孩子一个位置。

2.及时回应保护萌芽。一些能力弱的孩子往往也是些比较安静的孩子,在老师的眼中容易变成“隐形人”,老师一定要多关注这些孩子,帮助他们将心中的想法朝着一定的方向发展,从而进入游戏。

(二)帮助“到处闲逛的孩子”专注游戏

班上总有一些到处闲逛的孩子,有的是因为没有游戏目标,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的是因为没有坚持性,玩一会儿之后就游离于集体之外;有的甚至会搞一些破坏,损坏别人的玩具。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要观察其兴趣点,适时介入,以让其进入游戏,专注于游戏。

1.帮助计划。有些孩子一时找不到自己的兴趣点,游戏时间面对材料不知如何选择、如何游戏,老师在观察发现孩子兴趣点的前提下可以给孩子适当提示,以帮助他们确定游戏计划。比如:老师发现明明最喜欢乐高玩具,游戏时间到了,便走近他,问:“明明,你今天打算用乐高积木拼什么呢?”明明看着玩具不说话,显然他还是不能够明晰自己想要拼什么,老师继续问:“我想拼一个火车,但是不知道怎么拼。你可以帮助我吗?”明明听到老师这样问,眼睛一亮说:“我会拼呀。”“好呀,那我一会来看哦。”于是,明明进入拼火车阶段,老师便退出了。后来,明明不仅拼出了火车,还找来大象、长颈鹿等动物玩具,邀请他们乘上火车去北京玩。他的游戏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起来,老师及时退出之后,游戏的自又还给了他,他便又创作了更多的作品,生发了更多游戏情节。

2.给其任务。有些孩子是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的,但玩一会儿就随处闲逛,我采取给其任务的方法,引导其专注于游戏。比如:小致是一个不能专注于游戏的孩子,今天照样如此,他玩了一会儿剪纸之后又开始在教室里到处奔跑,影响别的孩子。我叫住他:“小致,我知道你最喜欢剪纸,你能剪一个你最拿手的东西给我看看吗?”他一听说:“行啊,我会剪三角形。”于是,一会儿他真剪了一个三角形给我。我夸奖他剪得好并且进一步给任务:“你能再剪一个大一些的三角形吗?”“能啊。”在我一次次更高要求的任务提醒下,他剪了各种不一样的三角形。后来,他又剪了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就这样一次次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直到游戏时间结束了,他还在乐此不疲地剪着。

(三)帮助“霸占玩具的孩子”深入游戏

常常有些孩子在游戏中总喜欢霸占玩具,他们喜欢将一些玩具捧在手里,什么也不做,不仅自己不能进入游戏,还惹得其他孩子也因为不能拿到需要的玩具而无法游戏,如何引导这些孩子进入游戏呢?

1.故作无理。《儿童纪律教育――建构性指导与规训》一书中讲到两个孩子同抢一张娃娃床,两个都嚷着:“我先拿的!”这时,他们的老师丹尼斯走过来,没有立刻拿走玩具,而是仅仅说了一句:“如果你们不能好好玩,我就把它收走。”老师采取的方法乍看有些不讲理,还有些霸道,但他是直接将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了两个孩子,让孩子之间自己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就能再次获得娃娃床。当我们发现总是想霸占玩具的孩子时不妨学习丹尼斯老师,通过“故作无理”来帮助孩子学会思考自己的行为,并形成解决自己冲突的能力,让这些孩子尽快走出争抢玩具、霸占玩具的误区,真正进入游戏。

2.故意忽略。儿童遇到问题时常常会报告老师,为了让那些为玩具而争吵的孩子学会自主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常常采取“故意忽略”的方法,将问题完全甩给孩子。比如:雨后带孩子们到操场玩轮胎,孩子们因为干湿轮胎选择产生了争执,而我也只是耸耸肩表示我也没办法。于是,他们开始想办法,有的干脆玩湿轮胎,看到水在轮胎里转来转去很是开心;有的用猜拳的办法和同伴轮流玩轮胎;有的两人一起合作玩轮胎;有的跑到远处银杏树下找到了干轮胎……游戏结束分享时,他们不仅分享了好多玩法,还分享了与同伴合作玩轮胎的过程,玩得不亦乐乎!

儿童有一种学习的内在动机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以能启发思维的方式帮助其参与游戏、努力解决问题,为儿童获得游戏的成功提供支持、搭建支架。帮助其进行游戏计划、给其挑战性的任务、让其自行解决问题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儿童进入游戏之后,教师便可以放手,让儿童自己规划。在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之后,儿童会慢慢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而乐于游戏。

二、让“混乱失控的游戏”趋向秩序

在游戏中,有时儿童的行为处于危险的冒险行为的边缘,可能导致身体伤害或情感伤害。要解决这种混乱失控的状态,教师必须根据这群儿童的个性特点,采取一些介入的技巧和策略,让儿童平静下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1.当儿童打闹时巧妙叫停

儿童打闹,使教室变得混乱失控时,老师要及时介入,对打闹行为“叫停”。当然这种“叫停”并不是简单地将儿童分开或将玩具拿走或责令打闹双方坐到那里静一静甚至结束游戏等。而应当采取一些智慧的具有建设性的能促进儿童游戏发展、提升游戏质量的策略,使混乱得到改善。

(1)转移注意法。分类游戏中,儿童忽然想起将分类盒作为投掷目标,比赛谁能将分类用的小兔玩具扔进盒子里,而当一些小兔被反弹出来时,游戏演变成了打闹。此时老师走进来,用“介绍彩色小兔不同玩法”的方式使儿童冷静下来,对他们提出更进一步具有挑战性的分类任务。如果判断此时投掷游戏成了儿童的兴趣所在,则可以提供沙包或者柔软的小球让儿童到户外或者教室的其他地方玩耍。教师的做法成功地转移了儿童的注意,没有中断游戏,而是让儿童以积极的、建设性的方式继续他们的游戏。

(2)幽默应对法。一位男老师观察孩子游戏时,发现两个孩子正在打架,而且这种打架并不是游戏角色的模仿,而是发生了肢体冲突,伤害危险随时可以发生。此时,他走过去大喝一声:“你们有本事,就跟大块头打!”然后就张牙舞爪地扑上去,交战的双方先是一愣,继而掉转枪口,一致对他,然后他就装出惊慌逃跑的样子,两个孩子都哈哈大笑,不再打架,然后手拉手去玩别的游戏了。老师的幽默,使游戏的现状得到改善。

2.当儿童大声说话时智慧减噪

儿童在教室里游戏常常因为一些比较兴奋的动作而笑得很大声或者说话声音很大,此时,这些声音俨然成了噪音,影响到教室里的其他人,此时教师可以介入以使教室保持相对安静。

(1)给出建议。老师可以说:“呀,你们说话的声音太大了,这里不太合适,你们是否可以找个更合适的地方玩呢?”儿童会根据老师的建议到室外或其他地方去玩,那样他们可以既满足自己的兴奋又不影响到他人。

(2)表达感受。老师可以说:“呀,你们声音太大了,我的耳呆已经吃不消了。”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孩子们会体会老师的感受,然后注意约束自己的行为以顾及别人的感受。

(3)动作暗示。此时老师可以什么也不说,只是做一个摇手的动作或者将手指放在嘴边轻声的“嘘――”,孩子们就会马上明白,然后降低分贝。

3.当儿童有危险行为时坚定制止

儿童游戏时偶尔会用一些有安全隐患的材料,致使游戏可能出现一些危险。教师可以建议儿童更换游戏材料,更好的方法是表达自己对他们游戏的担心,然后让儿童自己想出如何重新选择比较安全的游戏材料。

有时儿童也会因为好奇,想冒险玩一些具有危险性的游戏,老师可以观察其行为能力,然后判断是否介入。必要时,教师就要介入向他表达担心,让其判断如何处理“冒险”与“危险”的关系,避免事故发生。

总之,当游戏陷入混乱失控状态时,教师要冷静观察,以有助于提升游戏质量、促进儿童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的方式介入。此时老师是一个中介斡旋者的角色,不过,这种斡旋应该是支持式力量而不是影响式力量,不能总是采取压制的方式让儿童迫于权威而暂时停止冲突,而应该帮助儿童找到他们自己的解决方式。更多的时候,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与儿童共同商量解决办法,做到不中断游戏,不阻碍儿童自主性的发展。

胎教童话故事范文3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对人的创造力的培养和智慧潜能的发掘特别关注,而未来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的论断又使国际社会加倍重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面对这一现实,近年来一些人开始不遗余力地从西方引进一种旨在开发胎儿智力潜能,提高出生人口智力素质的新式胎教。据称,这种胎教是在国外对胎儿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不容置疑的科学性。它主要采用同胎儿谈话、教胎儿学乐谱、认字母、做算术等对胎儿直接施教的方法来提高胎儿的智商,使胎儿由愚变慧,出生后个个都是“天才儿”,因此可以称之为“智力胎教”、“直接胎教”或“子教式胎教”。它的倡导者们认为,实施这种胎教,可以优化我们民族的素质,为国家也为家庭培养出智力优秀的下一代,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特别是智力素质的有效途径,应当取得社会的认可和得到长足的发展[1]。然而功能和效果如此美好的新式胎教,在它的原产地却未能被推广和为社会所接受,从提出至今20多年来,在西方也只有几个人写了几本关于胎教能提高胎儿智力的体会的小册子,几个热衷此道的私人医生在其诊所里办了几次“胎儿大学”,实际情况是“言者谆谆,信者寥寥”。但是,它却园内开花园外香,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热了起来,并正在不断升温,其触角已经伸到包括教育、生育在内的广大社会领域,介绍的文籍、磁带陆续出版,“胎儿学校”也应运而生,更有甚者,有的地方的年轻夫妇在领取生育证明时,还被硬性规定要购买胎敦磁带和资料。眼下,新式胎教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奇特功能已被说得神乎其神,宣传者们介绍说,美国一对夫妇的4个女儿接受了智力胎教,结果个个出生后都不同凡响,智商高达160,全被列入全美5%的高智商行列,成为举世瞩目的“天才儿”[2];中国一男孩实行了胎教,出生后2岁就能用英、汉语对话,4岁能解初中数学难题,5岁就上了大学少年班,智商高达190[3](P15)。这种诱惑对许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庭显然是不可抵挡的,于是许多青年夫妇如痴如迷,像虔诚的宗教徒一样,按其教导每天对着肚子放音乐、颂诗文和与胎儿对活,以祈求生一个智力超群的孩子。而今,这股新式胎教之风迎着巨大的社会需求,可谓已经刮遍了神州大地。然而,分折表明,这种神奇的胎教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甚至是违背胎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它所施予的智力教育,由于超越了胎儿的心理发育水平,根本不可能为胎儿所接受;相反,不停地同胎儿对话,教胎儿学习社会文化知识,频频地刺激胎儿运动,则可能会打乱从动物到人类无数万年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胎儿正常生长发育规律,破坏胎儿作为自然实体所应有的胎内环境秩序,从而造成难以预料的灾难性的后果。最终,会像当今人类任意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导致水旱风沙灾害,遭到报复一佯,在出生人口素质上留下我们尚不可觉知的隐患,贻害整个民族,这是每个关注自己民族命运的人不可不虑的。比如,现今在学龄儿童中发病率高达3%,令医学专家、心理专家都十分棘手的“儿童多动症”,虽然病因至今扑朔迷离,但医学已经肯定,它是儿童神经系统在发育中获得的疾病,对此,我们是否应联想到它会与胎儿在宫内受到了类似于新式胎教之类的过量的或不当的刺激这一因素有关呢?再比如,我们是否应对那些关于不当胎教引起胎儿致残的报导进行思考[4],因而审慎地对各种胎教的科学性进行区别呢?固然,我们不应当因害怕自然界的报复简单地臣服于自然规律而在保证胎儿健康生长发育上无所作为,但这种作为又必须建立在对自然规律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新式胎教对胎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缺乏严谨的科学研究,甚至连相应的动物实验报告都没有,只以少数个体经验描述和神奇传闻为依据就将其“理论”和方法四处推行包含着极大危险,因而是十分令人担忧的。面对现在和未来胎儿的身心发展安全,换言之,面对着民族未来人口素质,我们吁请新式胎教的倡导者和整个社会要慎重行事,要记取许多因违反自然规律,不尊重科学规律而导致灾难的教训。

其实,胎教之说,在我国古已有之,但我国传统的胎教与上述新式胎教不同,它不主张对胎儿直接施教去干扰胎儿的自然发育程序,而是强调孕妇要注重营养、调适情绪、加强自身修养、预防疾病感染、减少外界环境伤害等以避免间接损害胎儿发育,这实为一种“母教式胎教”或“间接胎教”。经验和现代科学都证明,传统胎教在剔除封建思想糟粕后,其主要内容是符合科学规律的。

二、新式胎教有悖于胎儿心理发展规律

智力胎教要通过对胎儿进行智力教育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第一个依据是国外的研究发现“胎儿已经具有了灵敏的感觉”,“具有令人吃惊的听觉、记忆和理解能力”,同时还“出现了或讨厌或喜欢或快乐和恐惧等情绪”,“与婴幼儿、儿童、成人的心理,只有程度的差异而没有本质的差别”,“可以进行宫内学习”[4],应当对其施行智力胎教。提出这种依据是源于对胎儿心理发展水平的不了解。

1.胎儿不具备思维和理解能力。心理学的研究告诉人们,人与动物虽然都有心理活动,比如就连蚯蚓这样的低等动物也具有感觉这佯的初级心理,但是,哪怕是高等哺乳动物乃至灵长类动物都不具备人的心理,因为他们都不能像人一样具有思维,而正是这一点构成了区分人与动物的标准。“所以思维或思维活动是人类突出的,使自己和动物在本质上区别开来的一个主要特征”。“就人类的心理活动方面说,如感觉、知觉、情绪、动作等本身,都基本上和动物共有,并不比动物(主要指高级动物)高出多少,甚至还有不及的地方,只有思维,在胚芽以上发展水平的思维,才是人类所特有的”[5](P42-43)。胎儿只有简单的感觉,其心理发展连知觉水平都没有达到,更不要说会具有思维。胎儿心理还同动物心理处在同一个水平上,事实上尚不具备有思维能力的人的心理。所以,思维能力的有无,就使胎儿与儿童和成人心理不仅存在着量的,而且存在着质的差别。智力胎教论者过于拔高胎儿的认知心理水平,认为胎儿也具有了“理解能力”,能听懂妈妈念的诗文,读的外语,这有悖于心理学的常识。没有思维能力的胎儿是无法领会、理解以思想观念形式传授给他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妈妈读的诗文,讲的故事对他们都只能是一些具有一定强度、频率等物理特性而毫无社会意义的声音刺激,于提高胎儿高智力素质决计不会有何助益。

2.胎儿不具备语言能力。胎儿没有掌握语言,而语言又是人类展示自己智力潜能,发展现实智力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基于对这一点的忽略,新式胎教试图通过语言实行胎教以提高胎儿的智力素质,和为此推出的一些诸如“子宫对话”等方法都是不符合心理规律的。新式胎教劝告人们:“孕妇应当耐心地娓娓动听地和胎儿讲自己熟悉的事物”,对话“不仅有效地开发了胎儿潜在的智能,而且也提高了胎儿的素质”[2](P51-61)。这些主张从心理学对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结果看,其非科学性显而易见。心理学认为,语言的获得是先天遗传、成熟因素和后天学习、语言环境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要在1周岁左右才能说出最早的词,才有真正的语言。不满周岁的婴儿没有语言[6](P495)。胎儿由于成熟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语言社会环境,更不会有语言。对于语言,胎儿是既不会讲,也不会听。因此,想借助语言同胎儿进行宫内对话,传递给胎儿文化科学知识以提高他们的智力素质,肯定是无效之举。

3.胎儿不具备情感。对胎儿心理发展水平的不了解,还导致智力胎教将类似于动物情绪的胎儿情绪当成成人情绪,从而,从另一侧面拔高胎儿心理发展水平,误以为胎儿既然有了或喜欢或恐惧等情绪,就说明有了人的心理,就能够进行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我国心理学一般将人的十分复杂的感情(affection)分为情绪(emotion)与情感(feeling),将愉快、愤怒、恐惧之类的内心体验称为情绪,指出这是为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将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友谊感、道德感、审美感等内心体验称为情感,指出这种高级社会情感为人所特有。这就使得人与动物的感情得以区分,而人与动物在感情上的这种质的差别,是由于人有了思维这样高级心理活动,或者说是由于人的情绪与思维发生了联系的结果。胎儿没有思维活动,因此,不仅没有情感,他们的或喜欢或恐惧,甚至都还不能说是真正的情绪,而只能说是“脑组织中固定了的先天预成情绪潜势”[7](P5)。新式胎教不了解这种差别,将胎儿的“情绪潜势”等同于儿童与成人的情感,并以此为指标,判断胎儿心理已相当成熟,可以实施智力胎教,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是把从胎儿窥镜或激光显微照相中发现的胎儿微笑与蹙眉等当成了胎儿真正的情感表露。就像许多年轻的妈妈误把出生后2~12小时的新生儿面部出现的像微笑一样的运动当成了微笑,因而十分自我陶醉一样:“啊!我的小宝宝会对我微笑了”。其实,这时的小宝宝既不认识妈妈,也不是在对妈妈微笑,这只是他们的一种先天反应。出生1个月以内的婴儿睡眠或觉醒时会出现似微笑的面容,或触动婴儿面颊也能引起的“嘴的微笑”,这都是婴儿机体生理过程正常进行的自发反应,这时的微笑并不含有明显感情意义,还不是社会性的微笑,他们最初的这些反应是原本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活动,笑是无意识发生的,胎儿更是如此。智力胎教夸大了国外关于胎儿情绪现象这一发现的心理与社会意义,将之视为胎儿心理已质变为儿童与成人心理的标志,并据此坚持要对胎儿进行智力与审美的教育,显然是与胎儿实际心理发展水平不符的。

4.智力胎教背离了儿童心理与大脑发展的“关键期”。脑科学与生理心理学依据对动物脑和心理的实验发现,个体的行为发育具有阶段性。有些行为在发育的某一时期,在适当的环境刺激下才会出现。倘若个体发育尚未进入这一时期,环境刺激即令存在,相应的个体行为也不会出现;若个体发育已经达到某一阶段,而环境中却缺少相应刺激,错过了这一时期,个体的相应行为将不会产生,这一现象被称为个体早期发育的关键期。它的存在意味着,对儿童的各种训练与教育如果不在关键期适时施与,任意提前或者推迟,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现在,虽然由于不可能对儿童进行早期剥夺实验,因而无法对儿童脑和心理的各种功能关键期的详尽起始、终止和持续时间,表现形式,所需学习经验的性质和作用,教育与关键期的匹配等弄得十分准确,但心理学的研究已使一些主要学习内容的关键期比较明朗。如1岁半至3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学习数概念的关键期等。然而,遗憾的是,至今尚未发现有一项能力的学习关键期是在胎儿期。仅这一事实,就已经对新式胎教的有效性与科学性直接提出了质疑。

近30年来,科学家们对关键期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儿童心理与脑发育中某种能力的关键期实质上是儿童相应脑组织结构与功能模式形成过程中的基本成型期。但儿童早期发育中基本成型期的到来,是需要有一定的脑与心理发展为基础的。胎儿脑虽然发展迅速,但直到降生,脑量尚不及成人的1/4,神经元结构比较简单,发育不完善,神经纤维短、树突少、突触数只有50兆个,不及新生儿的1/20,各类神经元分化不精细,与之相应,胎儿尚不能建立复杂条件反射,具有的只是诸如吮吸反射、抓握反射等生存和原始的无条件反射。这时胎儿的脑发育还是处在一个量积累的基础时期,脑的任何结构与功能模式都尚未达到成型水平,因此,任何关键期都不能在这一时期出现。脑和心理的各种关键期的到来,是胎儿降生后的面对复杂而广泛的环境刺激,神经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明确了这一点,也就明确了借智力胎教超前于关键期去提高胎儿的素质,干的是一件徒劳无益的事情。

5.智力胎教不符合胎儿记忆发展规律。智力胎教论者之所以强调对腹中的胎儿进行智力教育,是因为他们认为胎儿具有令人吃惊的记忆能力,能将在子宫内学习到的词汇、曲谱等记住,所以经过胎教的孩子从出生时起就有了一定的智力,出生两周就会喊爸爸,4岁时能听和讲英语与西班牙语,能终生记住在子宫中学到的曲谱,他们的智商因此普遍高达160甚至190[1]。但是,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虽然从一些观察得知胎儿出现了记忆,但这种记忆保持时间十分短暂,完全不可能能使宫内所学的东西数十年不忘。这种说法是由于不了解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在记忆研究上的工作,特别是不了解胎儿记忆的特点,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混为一谈,因而过高地估计了胎儿记忆力的结果。

胎儿究竟具有什么样的记忆力呢?这可从国外对3个月以下婴儿记忆力的研究中间接推知。据在这方面工作作得较多的诺威—科利尔的研究,3个月内婴儿的记忆力十分脆弱,长时记忆保持有很大局限性,出生20天以内的新生儿只能建立眨眼经典条件反射,且只能保持10天;2~3个月婴儿方能建立操作条件反射,出生2个月的婴儿其记忆只能保持2周。大量的类似研究使专家们得出了如下结论:人类在婴儿期的记忆只能限于短时记忆[8](P476)。而胎儿的记忆不可能超过婴儿又是不庸置疑的,因此,胎儿令人吃惊的记忆力,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种短时记忆,而这种“转瞬即逝”的记忆,当其不能通过信息编码、贮存成为长时记忆时,是不会出现像智力胎教所说的那样奇迹的。

至于婴儿早期为什么不具备长时记忆能力,有关学科作出如下解释:一种观点认为,儿童在2岁以前,不具备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转入到长时记忆系统中的能力,这与2岁前儿童神经系统发展的局限性有关,其中主要是大脑额叶的发展与成熟这时尚未达到长时记忆的程度,而大脑额叶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记住那些以后能够提取出来的信息;另一种观点认为,人类个体之所以不能记住在2~3岁以前的事情,是因为个体在婴儿期对信息进行编码的方式与以后的各阶段中对信息提取方式不相匹配而造成的[9](P146)。当然这些解释也同样适用于胎儿的记忆,它至少使我们明确了三个问题:(1)婴儿没有真正的长时记忆,胎儿更不会有;(2)胎儿与婴儿缺乏长时记忆,是由于他们的大脑和心理发展尚不成熟;(3)不应当违背胎儿记忆发展的生理、心理规律,对尚无长时记忆的胎儿施行智力教育,因为一切智力学习都是以长期记忆为基础的。

三、新式胎教有悖于胎儿脑发展规律

智力胎教要借胎教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第二个依据是胎儿脑的可塑性大,可以通过记乐谱、读诗文等智力教育活动,加大对脑的刺激量来从三个方面促进胎儿智力素质提高:一是改变胎儿脑细胞的组织与结构。因为“胎儿的神经细胞的组合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依据外界刺激的质量、数量和强度进行的”。二是使脑细胞数量增多。“胎教就是根据胎儿生理讥能的发育特点,有规律地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刺激,使大脑细胞不断增殖”;三是使脑细胞之间的突触联系增加。“胎教就是要通过各种感觉刺激,引起胎儿的应答反应,促进其大脑神经细胞间更广泛的联系。一个有着更厂泛的细胞间联系的大脑,势必是一个聪明的大脑”[4]。但是,脑科学的研究表明,这都是由于对脑的生长发育、功能形成缺乏真正的了解而产生的表浅之见。

胎教童话故事范文4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对人的创造力的培养和智慧潜能的发掘特别关注,而未来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的论断又使国际社会加倍重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面对这一现实,近年来一些人开始不遗余力地从西方引进一种旨在开发胎儿智力潜能,提高出生人口智力素质的新式胎教。据称,这种胎教是在国外对胎儿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不容置疑的科学性。它主要采用同胎儿谈话、教胎儿学乐谱、认字母、做算术等对胎儿直接施教的方法来提高胎儿的智商,使胎儿由愚变慧,出生后个个都是“天才儿”,因此可以称之为“智力胎教”、“直接胎教”或“子教式胎教”。它的倡导者们认为,实施这种胎教,可以优化我们民族的素质,为国家也为家庭培养出智力优秀的下一代,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特别是智力素质的有效途径,应当取得社会的认可和得到长足的发展[1]。然而功能和效果如此美好的新式胎教,在它的原产地却未能被推广和为社会所接受,从提出至今20多年来,在西方也只有几个人写了几本关于胎教能提高胎儿智力的体会的小册子,几个热衷此道的私人医生在其诊所里办了几次“胎儿大学”,实际情况是“言者谆谆,信者寥寥”。但是,它却园内开花园外香,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热了起来,并正在不断升温,其触角已经伸到包括教育、生育在内的广大社会领域,介绍的文籍、磁带陆续出版,“胎儿学校”也应运而生,更有甚者,有的地方的年轻夫妇在领取生育证明时,还被硬性规定要购买胎敦磁带和资料。眼下,新式胎教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奇特功能已被说得神乎其神,宣传者们介绍说,美国一对夫妇的4个女儿接受了智力胎教,结果个个出生后都不同凡响,智商高达160,全被列入全美5%的高智商行列,成为举世瞩目的“天才儿”[2];中国一男孩实行了胎教,出生后2岁就能用英、汉语对话,4岁能解初中数学难题,5岁就上了大学少年班,智商高达190[3](P15)。这种诱惑对许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庭显然是不可抵挡的,于是许多青年夫妇如痴如迷,像虔诚的宗教徒一样,按其教导每天对着肚子放音乐、颂诗文和与胎儿对活,以祈求生一个智力超群的孩子。而今,这股新式胎教之风迎着巨大的社会需求,可谓已经刮遍了神州大地。然而,分折表明,这种神奇的胎教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甚至是违背胎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它所施予的智力教育,由于超越了胎儿的心理发育水平,根本不可能为胎儿所接受;相反,不停地同胎儿对话,教胎儿学习社会文化知识,频频地刺激胎儿运动,则可能会打乱从动物到人类无数万年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胎儿正常生长发育规律,破坏胎儿作为自然实体所应有的胎内环境秩序,从而造成难以预料的灾难性的后果。最终,会像当今人类任意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导致水旱风沙灾害,遭到报复一佯,在出生人口素质上留下我们尚不可觉知的隐患,贻害整个民族,这是每个关注自己民族命运的人不可不虑的。比如,现今在学龄儿童中发病率高达3%,令医学专家、心理专家都十分棘手的“儿童多动症”,虽然病因至今扑朔迷离,但医学已经肯定,它是儿童神经系统在发育中获得的疾病,对此,我们是否应联想到它会与胎儿在宫内受到了类似于新式胎教之类的过量的或不当的刺激这一因素有关呢?再比如,我们是否应对那些关于不当胎教引起胎儿致残的报导进行思考[4],因而审慎地对各种胎教的科学性进行区别呢?固然,我们不应当因害怕自然界的报复简单地臣服于自然规律而在保证胎儿健康生长发育上无所作为,但这种作为又必须建立在对自然规律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新式胎教对胎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缺乏严谨的科学研究,甚至连相应的动物实验报告都没有,只以少数个体经验描述和神奇传闻为依据就将其“理论”和方法四处推行包含着极大危险,因而是十分令人担忧的。面对现在和未来胎儿的身心发展安全,换言之,面对着民族未来人口素质,我们吁请新式胎教的倡导者和整个社会要慎重行事,要记取许多因违反自然规律,不尊重科学规律而导致灾难的教训。

其实,胎教之说,在我国古已有之,但我国传统的胎教与上述新式胎教不同,它不主张对胎儿直接施教去干扰胎儿的自然发育程序,而是强调孕妇要注重营养、调适情绪、加强自身修养、预防疾病感染、减少外界环境伤害等以避免间接损害胎儿发育,这实为一种“母教式胎教”或“间接胎教”。经验和现代科学都证明,传统胎教在剔除封建思想糟粕后,其主要内容是符合科学规律的。

二、新式胎教有悖于胎儿心理发展规律

智力胎教要通过对胎儿进行智力教育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第一个依据是国外的研究发现“胎儿已经具有了灵敏的感觉”,“具有令人吃惊的听觉、记忆和理解能力”,同时还“出现了或讨厌或喜欢或快乐和恐惧等情绪”,“与婴幼儿、儿童、成人的心理,只有程度的差异而没有本质的差别”,“可以进行宫内学习”[4],应当对其施行智力胎教。提出这种依据是源于对胎儿心理发展水平的不了解。

1.胎儿不具备思维和理解能力。心理学的研究告诉人们,人与动物虽然都有心理活动,比如就连蚯蚓这样的低等动物也具有感觉这佯的初级心理,但是,哪怕是高等哺乳动物乃至灵长类动物都不具备人的心理,因为他们都不能像人一样具有思维,而正是这一点构成了区分人与动物的标准。“所以思维或思维活动是人类突出的,使自己和动物在本质上区别开来的一个主要特征”。“就人类的心理活动方面说,如感觉、知觉、情绪、动作等本身,都基本上和动物共有,并不比动物(主要指高级动物)高出多少,甚至还有不及的地方,只有思维,在胚芽以上发展水平的思维,才是人类所特有的”[5](P42-43)。胎儿只有简单的感觉,其心理发展连知觉水平都没有达到,更不要说会具有思维。胎儿心理还同动物心理处在同一个水平上,事实上尚不具备有思维能力的人的心理。所以,思维能力的有无,就使胎儿与儿童和成人心理不仅存在着量的,而且存在着质的差别。智力胎教论者过于拔高胎儿的认知心理水平,认为胎儿也具有了“理解能力”,能听懂妈妈念的诗文,读的外语,这有悖于心理学的常识。没有思维能力的胎儿是无法领会、理解以思想观念形式传授给他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妈妈读的诗文,讲的故事对他们都只能是一些具有一定强度、频率等物理特性而毫无社会意义的声音刺激,于提高胎儿高智力素质决计不会有何助益。

2.胎儿不具备语言能力。胎儿没有掌握语言,而语言又是人类展示自己智力潜能,发展现实智力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基于对这一点的忽略,新式胎教试图通过语言实行胎教以提高胎儿的智力素质,和为此推出的一些诸如“子宫对话”等方法都是不符合心理规律的。新式胎教劝告人们:“孕妇应当耐心地娓娓动听地和胎儿讲自己熟悉的事物”,对话“不仅有效地开发了胎儿潜在的智能,而且也提高了胎儿的素质”[2](P51-61)。这些主张从心理学对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结果看,其非科学性显而易见。心理学认为,语言的获得是先天遗传、成熟因素和后天学习、语言环境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要在1周岁左右才能说出最早的词,才有真正的语言。不满周岁的婴儿没有语言[6](P495)。胎儿由于成熟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语言社会环境,更不会有语言。对于语言,胎儿是既不会讲,也不会听。因此,想借助语言同胎儿进行宫内对话,传递给胎儿文化科学知识以提高他们的智力素质,肯定是无效之举。

3.胎儿不具备情感。对胎儿心理发展水平的不了解,还导致智力胎教将类似于动物情绪的胎儿情绪当成成人情绪,从而,从另一侧面拔高胎儿心理发展水平,误以为胎儿既然有了或喜欢或恐惧等情绪,就说明有了人的心理,就能够进行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我国心理学一般将人的十分复杂的感情(affection)分为情绪(emotion)与情感(feeling),将愉快、愤怒、恐惧之类的内心体验称为情绪,指出这是为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将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友谊感、道德感、审美感等内心体验称为情感,指出这种高级社会情感为人所特有。这就使得人与动物的感情得以区分,而人与动物在感情上的这种质的差别,是由于人有了思维这样高级心理活动,或者说是由于人的情绪与思维发生了联系的结果。胎儿没有思维活动,因此,不仅没有情感,他们的或喜欢或恐惧,甚至都还不能说是真正的情绪,而只能说是“脑组织中固定了的先天预成情绪潜势”[7](P5)。新式胎教不了解这种差别,将胎儿的“情绪潜势”等同于儿童与成人的情感,并以此为指标,判断胎儿心理已相当成熟,可以实施智力胎教,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是把从胎儿窥镜或激光显微照相中发现的胎儿微笑与蹙眉等当成了胎儿真正的情感表露。就像许多年轻的妈妈误把出生后2~12小时的新生儿面部出现的像微笑一样的运动当成了微笑,因而十分自我陶醉一样:“啊!我的小宝宝会对我微笑了”。其实,这时的小宝宝既不认识妈妈,也不是在对妈妈微笑,这只是他们的一种先天反应。出生1个月以内的婴儿睡眠或觉醒时会出现似微笑的面容,或触动婴儿面颊也能引起的“嘴的微笑”,这都是婴儿机体生理过程正常进行的自发反应,这时的微笑并不含有明显感情意义,还不是社会性的微笑,他们最初的这些反应是原本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活动,笑是无意识发生的,胎儿更是如此。智力胎教夸大了国外关于胎儿情绪现象这一发现的心理与社会意义,将之视为胎儿心理已质变为儿童与成人心理的标志,并据此坚持要对胎儿进行智力与审美的教育,显然是与胎儿实际心理发展水平不符的。

4.智力胎教背离了儿童心理与大脑发展的“关键期”。脑科学与生理心理学依据对动物脑和心理的实验发现,个体的行为发育具有阶段性。有些行为在发育的某一时期,在适当的环境刺激下才会出现。倘若个体发育尚未进入这一时期,环境刺激即令存在,相应的个体行为也不会出现;若个体发育已经达到某一阶段,而环境中却缺少相应刺激,错过了这一时期,个体的相应行为将不会产生,这一现象被称为个体早期发育的关键期。它的存在意味着,对儿童的各种训练与教育如果不在关键期适时施与,任意提前或者推迟,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现在,虽然由于不可能对儿童进行早期剥夺实验,因而无法对儿童脑和心理的各种功能关键期的详尽起始、终止和持续时间,表现形式,所需学习经验的性质和作用,教育与关键期的匹配等弄得十分准确,但心理学的研究已使一些主要学习内容的关键期比较明朗。如1岁半至3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学习数概念的关键期等。然而,遗憾的是,至今尚未发现有一项能力的学习关键期是在胎儿期。仅这一事实,就已经对新式胎教的有效性与科学性直接提出了质疑。

近30年来,科学家们对关键期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儿童心理与脑发育中某种能力的关键期实质上是儿童相应脑组织结构与功能模式形成过程中的基本成型期。但儿童早期发育中基本成型期的到来,是需要有一定的脑与心理发展为基础的。胎儿脑虽然发展迅速,但直到降生,脑量尚不及成人的1/4,神经元结构比较简单,发育不完善,神经纤维短、树突少、突触数只有50兆个,不及新生儿的1/20,各类神经元分化不精细,与之相应,胎儿尚不能建立复杂条件反射,具有的只是诸如吮吸反射、抓握反射等生存和原始的无条件反射。这时胎儿的脑发育还是处在一个量积累的基础时期,脑的任何结构与功能模式都尚未达到成型水平,因此,任何关键期都不能在这一时期出现。脑和心理的各种关键期的到来,是胎儿降生后的面对复杂而广泛的环境刺激,神经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明确了这一点,也就明确了借智力胎教超前于关键期去提高胎儿的素质,干的是一件徒劳无益的事情。

5.智力胎教不符合胎儿记忆发展规律。智力胎教论者之所以强调对腹中的胎儿进行智力教育,是因为他们认为胎儿具有令人吃惊的记忆能力,能将在子宫内学习到的词汇、曲谱等记住,所以经过胎教的孩子从出生时起就有了一定的智力,出生两周就会喊爸爸,4岁时能听和讲英语与西班牙语,能终生记住在子宫中学到的曲谱,他们的智商因此普遍高达160甚至190[1]。但是,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虽然从一些观察得知胎儿出现了记忆,但这种记忆保持时间十分短暂,完全不可能能使宫内所学的东西数十年不忘。这种说法是由于不了解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在记忆研究上的工作,特别是不了解胎儿记忆的特点,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混为一谈,因而过高地估计了胎儿记忆力的结果。

胎儿究竟具有什么样的记忆力呢?这可从国外对3个月以下婴儿记忆力的研究中间接推知。据在这方面工作作得较多的诺威—科利尔的研究,3个月内婴儿的记忆力十分脆弱,长时记忆保持有很大局限性,出生20天以内的新生儿只能建立眨眼经典条件反射,且只能保持10天;2~3个月婴儿方能建立操作条件反射,出生2个月的婴儿其记忆只能保持2周。大量的类似研究使专家们得出了如下结论:人类在婴儿期的记忆只能限于短时记忆[8](P476)。而胎儿的记忆不可能超过婴儿又是不庸置疑的,因此,胎儿令人吃惊的记忆力,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种短时记忆,而这种“转瞬即逝”的记忆,当其不能通过信息编码、贮存成为长时记忆时,是不会出现像智力胎教所说的那样奇迹的。

至于婴儿早期为什么不具备长时记忆能力,有关学科作出如下解释:一种观点认为,儿童在2岁以前,不具备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转入到长时记忆系统中的能力,这与2岁前儿童神经系统发展的局限性有关,其中主要是大脑额叶的发展与成熟这时尚未达到长时记忆的程度,而大脑额叶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记住那些以后能够提取出来的信息;另一种观点认为,人类个体之所以不能记住在2~3岁以前的事情,是因为个体在婴儿期对信息进行编码的方式与以后的各阶段中对信息提取方式不相匹配而造成的[9](P146)。当然这些解释也同样适用于胎儿的记忆,它至少使我们明确了三个问题:(1)婴儿没有真正的长时记忆,胎儿更不会有;(2)胎儿与婴儿缺乏长时记忆,是由于他们的大脑和心理发展尚不成熟;(3)不应当违背胎儿记忆发展的生理、心理规律,对尚无长时记忆的胎儿施行智力教育,因为一切智力学习都是以长期记忆为基础的。

三、新式胎教有悖于胎儿脑发展规律

智力胎教要借胎教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第二个依据是胎儿脑的可塑性大,可以通过记乐谱、读诗文等智力教育活动,加大对脑的刺激量来从三个方面促进胎儿智力素质提高:一是改变胎儿脑细胞的组织与结构。因为“胎儿的神经细胞的组合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依据外界刺激的质量、数量和强度进行的”。二是使脑细胞数量增多。“胎教就是根据胎儿生理讥能的发育特点,有规律地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刺激,使大脑细胞不断增殖”;三是使脑细胞之间的突触联系增加。“胎教就是要通过各种感觉刺激,引起胎儿的应答反应,促进其大脑神经细胞间更广泛的联系。一个有着更厂泛的细胞间联系的大脑,势必是一个聪明的大脑”[4]。但是,脑科学的研究表明,这都是由于对脑的生长发育、功能形成缺乏真正的了解而产生的表浅之见。

1.胎教不能影响核酸的自我复制,因而无法改变脑细胞与组织结构。依据分子遗传学揭示的原理,遗传是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来实现的。而所谓遗传信息,就是核酸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由于核酸的增殖是通过“半保留自我复制”实现的。所以碱基对排列顺序在新增殖细胞中也能保持,遗传信息因而得以准确传递。以后遗传信息按程序实现基因表达,最后,通过蛋白质兑现为胎儿脑细胞的组织与结构。胎儿脑之所以具有遗传特性,就是由于来自父母生殖细胞中的遗传信息能够在半保留自我复制中被保留的缘故。若从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演变活动看,作为遗传信息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又是在卵子受精的瞬间,经过染色体的融合、同化和重组而排定的。以后,在由受精卵发育成胎胚,再由胚胎发育成胎儿的整个孕期,细胞在分裂增殖中就都只有核酸的复制,而无基因的重组。因此,一切旨在改变胎儿脑组织与结构的努力,都应当在卵子受精之前,至少也应当在染色体进行重组的当时,而不是在此之后。如果错过了时机,指望在核酸上的碱基对顺序已经排定之后再用胎教去改变,或者通过胎教径直去影响核酸的自我复制过程去改变胎儿脑细胞组织结构,以提高胎儿智力素质,都是不可能的,至少现在尚无办法做到这一点。

2.用胎教增加胎儿脑细胞是无效的。迄今为止,除了美国加州大学心理系报告在刺激丰富笼中生长的幼鼠比在贫瘠环境中生长的幼鼠,脑神经元的突触数要多25%,整个脑量也较重之外,尚未见由于环境刺激量增加使大脑神经元大量增加的报告。也没有见到有脑细胞数越多,智力水平就越高的报告。现在一个广为被接受的观点是,人的智商的高低,并不直接决定于神经元数目的多寡,与脑量也无明显相关,而是决定于大脑质上的差异,即决定于脑的组织结构和机能状态的差异。从种族进化的观点看,人脑细胞总数主要是由种族所固有的遗传基因决定的,除少数个体发生基因突变之外,人类成年个体脑细胞大致都在正常范围里波动。胎儿发育期间,只要不受到外界格外损伤,有合理的营养,一般说来,不施智力胎教,脑细胞数也会随着遗传信息的表达,遵循种族的基因型频率达到正常水平。应当说,个体有了正常水平的脑细胞数,就足以展示其智力素质,因为脑科学证实人类脑尚有巨大智力潜能,在1400亿脑细胞中利用的还不到10%。智力胎教增加脑细胞数以提高胎儿的智力因此似无必要也没有充分的脑科学依据。这可以从胎儿与婴儿脑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增长与死亡并存的复杂变化中得到说明:据早些时对脑细胞发育的研究,在神经系统的最后形成过程中,神经细胞会出现大量死亡,在生命的早期有多达50%的细胞要死去。近期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了这种发育死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细胞互相竞争靶细胞(神经元所影响和支配的细胞)的结果。按照脑发育研究中著名的神经营养性假设,神经元的存活决定于能否得到足够的神经营养因子(NGF),而神经营养因子又是由靶细胞所合成,这样,由于“存优汰劣”规律的作用,在胚胎和生命的早期阶段,大脑产生的脑细胞总数总是要多过实际存活的需要数。为此,胎儿脑在6~9周时,已形成的脑细胞数就超过了正常人的一倍,它们中的一部分若能在生存竞争中先期同靶细胞建立联系,就能获得NGF,得以存活下来,另一部分则在竞争中被淘汰而死亡。到出生时,脑细胞就与成人相同,脑科学把这种神经元在竞争中的死亡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10](P46-47)。脑细胞发育中的这种死亡,从二个方面说明了通过智力胎教去增加脑细胞数是不必要的。(1)脑在营养合理的情况下,不仅有能力产生脑实际所需要的细胞数,而且还能产生过量的供淘汰选择用的细胞数,勿需人为增加;(2)从大量脑细胞在脑生长发育过程中生而复死的事实看,胎儿出生之前应当有多少脑细胞,脑细胞增量的最高极限在哪儿,是由基因遗传程序决定的,背离遗传程序去额外增殖大量脑细胞,其结果也会像原先那些多余的细胞一样,在遗传程序控制下,最终归于死亡,从而使智力胎教的努力只是白做功。

3.用胎教增加胎儿脑神经突触是无效的。从脑的发育历程看,也没有必要用胎教去刺激胎儿脑,使脑细胞间神经突触大量增加。因为:(1)胎儿的脑与身体的发展必须相互协调、彼此同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脑细胞的存活最终系于靶细胞供给的NGF,就此而言是身体的发育制约着脑的发育;另一方面任何靶器官都不能脱离神经系统而存在,它们的发展,要在神经系统支配下进行,就此而言是脑的发育决定着身体的发展,有什么佯发育水平的脑就必然会发育出什么样水平的身体。胎儿出生之前,虽然脑神经细胞树突分枝与突触联系都很少,但由于细胞总数已接近成人水平,脑量也已达到300~400克,所以,脑的这一发育水平与身体发育是协凋一致的。但是,如果此时再设法增加脑细胞树突与突触的数量,势必要使脑量极大的增加和使脑结构更趋复杂,按照脑与身体同步发展的原则,其结果必然会促成胎儿身体的提前发育和超重发展。很显然,这就不仅只是在促进脑的发展,并且是在促成整个胎儿提前成熟和提前降生,而这种结果想必并不是胎教的初衷!所以,有理由推论:之所以胎儿脑细胞数量已近儿童与成人,而脑细胞的树突、突触却比较少,是因为进化的力量要在保证脑量不再增加的情况下确保脑细胞胞体的优先发育,而细胞间的树突与突触联系的增加,则被进化按排到了胎儿出生以后。(2)从婴幼儿脑中突触发展情况看,也并不是突触形成的越多越好,因而要借胎教在胎儿期去促进脑细胞间的突触联系以使胎儿变得聪明。这是因为脑在发育过程中,由于支配相同靶细胞的突触之间会出现竞争,有许多突触也会消失。脑科学提供的材料表明,胎儿出生后,细胞联系的树突与突触开始大量形成,0~6岁时,儿童脑细胞间的突触联系即达到成人的150%[11]。以后,在真正的功能性突触建立时,突触间要展开竞争,竞争中失利的突触就会成为多余而逐渐被清除。这意味着,即使借胎教能使胎儿脑细胞间突触数达到成人的200%或更多,也很难说这些显然过量的突触不被一一清除掉。不同个体在向成人发展的过程中,最终会获得多少功能性突触,关键并不在于胎儿期能否形成超量的突触,而是要看遗传因素与出生后的学习与社会生活怎样共同发挥作用。因此,无论是通过胎教去增加胎儿的脑细胞数或是增加其突触联系来发掘胎儿的智力潜能,都是不符合胎儿的发展规律的。

4.智力胎教会打乱胎儿正常生长发育规律。这主要是指智力胎教倡导的要年轻的夫妇们定时地或者随时随地给胎儿施加各种教育,如教胎儿学外语、听音乐、做“踢肚游戏”等等。而这样做将会扰乱胎儿的睡眠,破坏人类亿万年来形成的胎儿生长发育规律和其宫内生活的有序性。

关于新生儿睡眠状态的研究指出,他们在降生后的头几天,约有70%~80%的时间用于睡眠,仅有2~3小时处于觉醒状态[12](P202-208)。不难想见,新生儿尚且如此,胎儿的睡眠时间肯定会更长,可以说胎儿实际上几乎都在睡眠之中。所以,一位心理学家说:如果我们根据幼小有机体做了些什么来说明它们的行为特点,那么,幼小有机体的一个主要特征便是睡眠。胎儿为什么要把绝大部分时间用于睡眠呢?心理学的研究对此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心理学认为,长期以来,人们所持的活动或觉醒状态是由动物受外界刺激的轰击来维持的。睡眠则被认为是一种由外部刺激的撤消或减弱造成的消极过程的看法是错误的。比如如果用电来刺激猫的大脑的适当区域,它便进入睡眠;如果用每秒2千周的纯音反复地同这种能引起睡眠的刺激配合,以后纯音单独出现时也会引起睡眠。所以很明显,大脑某些区域可能积极地参与了睡眠的引起。因此,明显的消极行为状态未必就表明是消极的神经状态。这同样也能在大脑的单个神经细胞的电记录上得到证明:在某些大脑区域,在觉醒期间活动的细胞在睡眠期间则变得较少活动,而另一些在觉醒期间不甚活动的细胞在睡眠期间则显著提高了活动。这些都表明,随着有机体从觉醒状态变为睡眠,大脑活动有一种变化和重新组织,表明睡眠是一种积极的过程。对睡眠的这种全新认识告诉我们,胎儿之所以整天都睡觉,是因为他们要在睡眠这一种大脑的积极活动中实现大脑、身体和心理的生长与发育。对胎儿和所有幼小有机体来说,睡眠并不意味着是在静息与休眠,相反,睡眠本身就是在活动,甚至是比觉醒更为重要的一种活动。

智力胎教论者不了解这一脑的生理规律,主张以各种方式对胎儿加大刺激,或者要孕妇(甚至连她们的丈夫)都像有“病理性赘述”精神病症状似地喋喋不休对着肚子讲话,告诫“孕妇要养成和胎儿讲话的习惯,从早到晚凡是日常生活和有趣的事情都可以讲,你要觉得胎儿不仅听得懂话,而且能和你对话”,或者要孕妇不断地隔着肚子拍打胎儿,和胎儿作“踢肚游戏”,要“一天玩两次,每次数分钟,妈妈以此来教胎儿对外来刺激作出应激反应。在做游戏时,妈妈要亲切地说“好玩吗?’‘我们再玩一次好吗?’等”[1];或者径直教胎儿学外语、做算术。很显然,这些旨在改变种族进化中形成的宫内环境与胎儿脑和身体生长发育规律的作法,缺少相应的实验研究依据,因而很难说是科学的。其效果可能是正的(但愿如此),也可能是负的。但是,不管怎佯,在尚无严谨、可靠的研究依据的时候,就贸然将之推向一批又一批的胎儿,是不可避免地会有以人为实验对象和违背科学道德之虞,不知提倡者们认真思考过没有。

四、新式胎教充满宗教般的神秘性

胎教,要施之于千千万万被孕育着的胎儿,关系到民族下一代的素质,其理论和方法都必须牢牢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研究所得出的结论,都应当可以被检验、被重复,即对胎儿教育的探索都应当实事求是和具有客观性。但新式胎教不具备这种特性,具备的只是永远也不能用科学加以说明的神秘性。

1.搜奇猎怪,神秘离奇。新式胎教在宣传对胎儿的奇特智力开发功能和效果时,不是以科学事实为依据,而是以从四处收罗到的一些奇闻轶事为基础来建立自己神秘兮兮的胎教模式。一位新式胎教专家写道:一位男性服用了某种药物之后,清楚地回想起自己胎儿时期的事情,诸如头大身子小,浸泡在微温的羊水里,附着在胎盘上等情形[13](P43)。这段奇闻是想说明胎儿已经具有了惊人的记忆力,可以接受智力教育。但是,常识告诉人们子宫里不会有光线,没有光线,胎儿又怎能用眼看到自己是头大身子小呢?

胎教童话故事范文5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已经30余年,长期的“一胎”政策,使很多家庭形成了固定的人口结构,“独苗”成为掌心的宝贝,认为“父母只爱我一个”。如此情况下,二宝闯入势必会惊扰到家庭格局,“老大”极力反抗,以至于发生“熊孩子”割腕、跳楼、离家出走等事件。

英国心理学家杜恩认为:“即便是1岁的孩子,也会对家里出现的其他孩子产生敌意,与是否独孩无关。”德国心理治疗师、家庭系统排列创始人伯特・海灵格则坚持,“整个家庭的圆满才能造就个人的圆满。”老大的排斥,不能全怪孩子,家长应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并审视家庭关系的失调。反过来看,生育二胎对老大的成长也会有所帮助,像亲子专家所分析的,“从《爸爸去哪儿》真人秀节目中可以看出,独生子女身上存在自私等毛病,生二胎有助于矫正孩子的这些毛病,还能减少他们成长中的孤独感,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当二胎计划遇到“独苗”排斥,夫妻们该怎样拗过“独门老大”的“有我没他”?

生活万花筒:“独症”袭来,老大的心思你猜不透

NO.1 古怪!男孩划伤16辆车

点播台:

2015年3月2日,重庆九龙坡区广厦城外停放的16辆小轿车被不同程度划伤,车主熊先生将划车者当场抓住,居然是只有12岁的男孩小杰。原来,妈妈怀上二胎,他担心自己失宠,用硬币划车的方式引起母亲的注意。

锐点评:

男孩用硬币划车,表面上看像是一场恶作剧,其实是在宣泄情绪、释放不满,也为了引起母亲的重视。母亲生二胎,大宝会徒生失落感,二胎计划施行前,家长们应先与老大沟通好,不要疏远了孩子。

NO.2 离奇!

女童改口称奶奶为“妈”

点播台:

2015年2月1日,沈阳的李女士向记者大吐苦水:自从二宝出生后,大女儿赖在奶奶家半年都不肯回家,竟还改口管奶奶叫“妈妈”。她说,二宝出生前后,大女儿判若两人,最心痛的是,见有人夸弟弟皮肤白,她甚至想怒摔二宝,全家人都很震惊。

锐点评:

管奶奶叫“妈”,大女儿的离奇行为映射出“夺宠”的恐惧心理。孩子的心理比较微妙,有的认为“我哪里不好,非要再生一个?”,还有的是停留在对新生弟妹认识懵懂初期,过去“唯我独尊”,现在有弟弟妹妹“横刀夺爱”。家长应积极地帮着孩子走过特殊的过渡期,多营造欢乐与温馨的家庭氛围。

NO.3 任性!女儿自杀威胁父母

点播台:

2015年1月19日,武汉44岁的肖女士和丈夫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怀上二胎,但是,13岁的女儿雯雯以逃学、离家出走等行为威胁父母打掉孩子,找她谈心也无济于事,态度强硬且坚称只要母亲生二胎她就自杀。最终,肖女士夫妇不得不含泪打胎。

锐点评:

此事件虽属于个例,却也暴露出父母的无奈。二宝还未出生,老大就坚决反对,“不良预期”中夹杂坏的联想,以及“爱会减半”的想法。另一方面,打胎也是扼杀生命,不禁让人惋惜。父母应反思平日里对孩子是不是太溺爱,以此为契机纠正过来,促进孩子人格健全发育。

生活后花园:二胎父母的喜乐与烦恼

生活大数据:

关于“老大排斥二胎”的话题,小编在线对网友进行调查:有29%的网友表示,老大会对抗二宝,但是,多为阶段性的,没有那么极端,二宝出生之后的3个月至1岁时期比较强烈;13.9%的人认为,只要父母能够给老大讲清楚,并处处考虑他们的感受,多关心一下他们,就会减少“排异”事件;还有10.5%的人觉得,二胎计划没有外界所说的有那么多阻力。事实上,二宝的到来会给家庭带来很多“福利”,比如,激发男人的责任心和育儿意识,增进与老大的情感,以补偿做父亲的愧疚等。

生活小故事:

二宝出生后,大宝与我变成陌生人

口述者档案:

苑莉,女,34岁,私企经理

朋友圈里很多人艳羡我有两个儿子,饭局上经常让我晒照片,我却满腹心事。与前夫离婚后,我取得儿子的抚养权,很想尽力补偿他。平日里打理生意,没有时间陪他,但我总会满足他的各种要求。再婚后我怀上二胎,怀孕四五个月时,我对儿子说给他生个弟弟做伴,他表现得很平静,我以为可以放心了。然而,临产前,他却直接对我说:“不想要弟弟,以后不想在这个家里待了!”我非常着急。

二宝出生后,老大的情绪略有好转,不再说泄气的话,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他比二宝大10岁,考高中那会儿,二宝正是淘气的时候,他很是厌烦,私下里经常把二宝惹得哇哇大哭。高中三年,儿子与我变成陌生人,我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妈妈要照顾弟弟,你长大了,应学着理解。”但他不理睬。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去美国留学,成绩一直很棒的他让我觉得他将来会有出息,便放下所有的事为其准备出国事宜。令我失望的是,出国后我从他的日记中看到:“终于躲开他们的视线了,我自由了!”真是寒心啊!

二宝是老大的福音,

生活因他们而精彩

口述者档案:

柴宇,男,38岁,商企总裁

怀上二宝后,妻子经常给老大灌输“有弟弟做伴一起玩,不会再孤单”的理念,她有意识地让老大抚摸肚子,还带他去同事家里感受两个孩子相处的氛围。有一次,在同事家玩耍的时候,同事的两个孩子抱团欺负老大,把老大惹怒了,他抹着泪说:“等我弟弟出生后,我再来教训你们!”在场的人听了都笑得合不拢嘴。二宝出生后,我们经常忙得团团转,但这个时候,妻子会鼓励老大说:“帮妈妈去拿尿不湿!”“你特别棒,妈妈想看着你给弟弟喂饭吃!”他会很开心地去做,见他很有爱心,我也经常给他买好吃的作为奖励。

有些时候,老大也很任性,调皮起来没有规矩。我会对他说:“你这样调皮,给弟弟做了不好的榜样,将来他也不听话,那你会打他吗?”他大声地说:“他是我弟弟,我当然不能打他!”“所以,你要做出个样子来!”他觉得蛮有道理,慢慢收敛起来。二宝学走路摔倒向我们求援时,妻子对老大说:“弟弟这么弱小,不会走路,我们该怎样帮助他呢?”老大特别搞笑,他跑到二宝跟前说:“你要勇敢,像哥哥一样,不要哭,自己爬起来!你看,哥哥给你示范!”说完他就趴在地上了。我们笑成一团。我用DV记录两个儿子的成长瞬间,闲暇时拿出来看看,回味无穷。

我与两个孩子一起成长

口述者档案:

杜泓,女,29岁,外企高管

一儿一女,是个“好”字,可刚生下二宝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得多么幸福。老大是男孩,比妹妹大三岁,妹妹出生后,老大抢玩具、晚上争床不说,还学着奶声奶气地说话,比女孩还难对付,我和老公很挠头。后来,我通过咨询教育专家,与生二胎的朋友交流,发现是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对。老大争宠或反抗时,我不再大声呵斥,等他发泄完,给他讲童话故事,他听得上了瘾,也不再那么抵触了。白天与他做游戏的时候,老公给他灌输自己和姐姐小时候的趣事,他觉得很有意思。从排斥到接受,从保护妹妹到关心妹妹,老大的变化让我很感动,我悟出一个道理:父母不是要教育孩子,而是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平时工作再忙,我也抽出时间陪老大,带着他去看亲子儿童剧,参加幼儿园运动会等,他也逐渐变得懂事起来。我生病打吊瓶时,他主动说:“我来看妹妹,不让妈妈累!”幼儿园发了糖果,他带回来给妹妹吃。高兴的时候,他跳“小苹果”舞哄妹妹开心,我忍不住也跟着他扭起来,女儿也手舞足蹈的,全家人其乐融融。

生活心绿洲:了解老大的行为,学会适应“新常态”

一个故事解读老大“排异”

一位儿童行为发展学的学生回忆自己小时候的一次经历:5岁的哥哥让父母把几个月的她带到幼儿园,课堂上哥哥把她抱上讲台,描述自己的妹妹如何可爱。说完后,哥哥竟说出让人吃惊的话:“我想为她找个好去处,你们谁抱走,她就是谁的了!”对此,美国儿童行为心理学家珀莱特解读道:如果我们不理解哥哥为何想把妹妹送走,那就想想丈夫想再娶一个女人时,她妻子的反应吧。丈夫对妻子说:“有了她,我对你的爱一点都不会减少,我会像爱她一样爱你,保证公平。”你能接受吗?可见,老大的“排异”是天性使然。

同胞竞争VS爱的序位

心理学概念“同胞竞争”,指的是同胞兄妹之间相处的微妙关系,具体而言是二宝的出生会激发老大的同胞竞争意识,产生被抛弃的焦虑感。这个时候,家长应从对孩子盲目的爱变成有意识的爱,平衡家庭关系,为老大营造释放情绪的空间,让其找到身份认同,这也是爱的序位。一旦恢复秩序,家庭便会走向和谐与幸福。

胎教童话故事范文6

胎教是指胎儿在母体内受到不同方面的感化,从而接受教育的意思。简单来讲,胎教就是孕妇有意识地利用某些方法,对胎儿进行良好影响的方法。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胎教是指为了帮助胎儿今后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且保证孕妇能顺利度过孕产期而实施的一系列保健措施。主要包括精神、饮食、环境、劳逸等方面的保健。狭义上的胎教,是指妊娠期间,不仅要重视对孕妇良好品德修养的教育,还要积极采用一些措施,经母体对胎儿的感觉器官进行刺激,从而促进胎儿大脑及神经系统的发育。我们常说的胎教,就是狭义上的胎教。当然,无论是广义上的还是狭义上的胎教,二者都是统一的,不可偏颇。孕妇保健与对胎儿感官进行有益刺激均为胎教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纵观古今中外,良好的胎教不仅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更有助于他们成才。比如,我国古代“贤良三母”之首的孟母就深深意识到“胎教”的重要性。在《韩诗外传》中有她的一段话说:“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在这位伟大母亲的言传教导下,她的儿子最终成为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莫扎特作为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在幼年就被誉为“音乐神童”。他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及后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也离不开来自家庭教育的熏陶。他的父亲就是宫廷内的小提琴手,也是一个作曲家。他的母亲也十分热爱音乐。因此,从他母亲怀孕的时候,他便被浓浓的音乐氛围所包围。在他长大后,对音乐的天赋与热爱也更加强烈。

二、胎教音乐的重要性

胎教音乐是指利用适度的音乐刺激胎儿,从而促使胎儿的神经元的轴突、树突、突触等的发育,为优化他们的后天智力及开发音乐潜能打下基础。胎教音乐要挑选舒缓、轻柔、明朗、欢快、表现力度适中的乐曲,大多为C调。轻松舒缓的音乐对母子身心健康都比较有益。据有关研究显示,胎儿具备听觉与记忆能力。大约5到6个月大的胎儿便可以感受音乐。当宝宝出生后哭闹时,听到胎儿时期常放的音乐很快就会安静下来。这表明胎儿具有记忆能力。优美的音乐不仅有艺术价值,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孕妇听胎教音乐能够激发相关神经系统,减弱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从而帮助缓解紧张,身体得到休息,再生成神经介质,由血液循环慢慢进入胎盘,直到送至胎儿大脑相应部位,然后促进其大脑发育。音乐还能深入孕妇的心灵,平复心情。通过医学鉴定的胎教音乐不但可以帮助孕妇放松心情,更能把美妙的音乐旋律传递给胎儿,让其受到感染、熏陶,朦胧地感知到外部世界的美好。

三、胎教音乐的选择

如果不正确选择合适的胎教音乐与胎教方法,常常会事与愿违,达不到效果,甚至还会给胎儿的大脑及听觉造成损害。胎教音乐都是经过专门选择与鉴定的。专家认为,胎教音乐无论在节奏、频率、力度,还是和频响范围等,都要尽量和子宫内胎音合拍,并保护好胎儿的听觉器官。因此,音量过大的摇滚乐或迪斯科都不适合作为胎教音乐。起伏跌宕的交响乐也不适合。如果胎儿听了不合格的胎教音乐,比如,节奏太强,力度太大的乐曲,极易造成中耳性听力下降。当音频高达4000Hz到5000Hz的声音,也会胎儿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要正确选择胎教音乐。选择那些舒缓、轻柔、流畅欢快、表现力度适中的音乐,摒弃那些节奏过快、力度太强、嘈杂的音乐。孕妇听的音乐,以优美、宁静为主,使其感到轻松愉快、缓解情绪。胎儿听的音乐,以C调为主,选择轻松、活泼、明快的基调,不要带歌词。这样,才有利于胎儿产生良好情绪。对于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各类音乐磁带,应注意选择,确保质量。通常可选择我国传统乐曲、民族乐曲,或者西方的古典乐曲、摇篮曲、圆舞曲等。此外,还可以结合胎儿的性格来挑选音乐。比如,胎儿活泼好动,可以选听一些节奏较为舒缓、旋律优美、柔和的曲子。而对于文静的胎儿,可以适当听一些较为活泼、跳跃性强的儿童音乐。

四、胎教音乐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