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经典语录范例6篇

春天的经典语录

春天的经典语录范文1

关键词: 孔子; 经典诠释; 伦理取向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7)01-0107-05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私立教育的奠基人,在对夏商周三代文献整理的过程中,力图以“仁”为核心,以“六艺”(汉代称之为“六经”)为体系,构建中华民族的道统和学统。孔子自述对前贤著述的态度是“述而不作”(《语・述而》),但孔子的“述”实则是叙述、阐述、论述、评述,是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以“述”的形式,融贯于对经典的“诠释”之中――寓作于述,或以述为作。对此,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做出了如下诠释:“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 然当是时作者略备,夫子盖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1]120孔子的“述”体现在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序易传的过程之中。孔子对前贤著述的“删”“定”“修”“序”,固然有其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但其伦理取向则是最为鲜明的。正如潘德荣所言:“自孔子以降,我们的诠释活动正是围绕着‘教化―伦理目的’而展开的。孔子表达了这种诠释理念的原则,其解经意在求其‘德’”[2] 。

一、孔子“删”《诗》《书》的道德标准

《诗》即《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书》即《尚书》,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远古到西周初期的公文。孔子出于修齐治平的需要,对《诗》《书》进行了删勘。这种删勘,蕴含着孔子对《诗》《书》的独特诠释,体现了孔子所遵循的经典诠释的道德标准。

(一)“删”《诗》

孔子对《诗》进行了删邪、选正。删《诗》之说,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对于孔子删《诗》之说,虽然自唐代孔颖达质疑以来,众说纷纭。但绝大多数学者对于孔子有删勘《诗》篇的认识则是大体一致的。

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面墙而立也”(《论语・阳货》)。可见,《诗》在春秋时期已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孔子十分注重诗教,常以《诗》教授众弟子包括自己的儿子:“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孔子将《诗》勘定、筛选为三百篇(三百零五篇)的标准首先是道德标准:“《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并认为学《诗》的目的,在于能够经世致用:“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为”(《论语・子路》)。经孔子删勘后的《诗》,具有“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的特点,意即《诗》作为伦理教化的工具,使人读后有澄清心灵、修身涵德的教化功能。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文子告叔向曰:“诗以言志”;《庄子・天下》与《荀子・儒效》也都分别肯定“诗以道志、诗言是其志也”。这里所说的“志”,即是指与人的德性、德行密切相关的志向、理想和抱负。也就是说,人们作《诗》、吟《诗》、学《诗》的目的,就在于坚守崇高志向、抒发宏伟理想、展示远大抱负。正由于此,孔子对《诗》的删勘,必然将道德标准作为首要标准。

(二)“勘”《书》

《书》是我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孔子勘(删)《书》之说,亦见之于《史记・孔子世家》:“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隋书・经籍志》史部目录类序云:“古者史官既司典籍,盖有目录以为纲纪,体制湮灭,不可复知。孔子删书,别为之序。”《书序》乃《书》之目录,古代史官一般都是通过目录来管理典籍。目录既包括一书之目录,也包括群书之目录。《史记》和《隋书》皆认为《书序》作为《书》的目录,是孔子所作,是《书序》确定了对《书》的篇章内容的取舍勘(删)定。

孔子勘《书》,亦有其鲜明的道德标准。孔子曾选取史官所藏上古重要典诰,上起《尧典》,下讫《秦誓》,加以删定编撰。相传《书》原本共有百篇。秦焚书后,存留二十九篇,用当时通用的隶书抄写,称之为《今文尚书》。一般学者认为,这是经过孔子整理过的传本。汉武帝时又从孔子旧宅壁中发现数十篇,是用籀文抄写的,称之为《古文尚书》。《书》在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故称《书经》。关于孔子与《书经》的关系,清代经学家皮锡瑞认为:“孔子不得位,无功业表见,晚订六经以教万世,尊之者以为万世师表。自天子以至于士庶,莫不读孔子之书,奉孔子之教。天子得之以治天下,士庶得之以治一身,有舍此而无以自立者。此孔子所以贤于尧舜,为生民所未有,其功皆在删定六经……汉初诸儒深识此义,以六经为孔子所作,且谓孔子为汉定道。太史公谓:言六艺者折衷于孔子,可谓至圣。董仲舒奏武帝表章六经,抑黜百家,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教者,勿使并进”(《经学通论・自序》)。周予同、匡亚明也认为,《论语》《礼记》都记载孔子曾以“六经”为教。以“六经”为教的孔子,肯定要对“六经”进行筛选、整理、编定,而经过删勘的《书》,则成为当时最好的伦理及政治教科书。

《史记・滑稽列传》中专门论及孔子有“六艺之教”:“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遂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这里的《书》,显然指的是《尚书》,《论语・述而》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的“文”指的是《诗》《书》《礼》《乐》的知识与理论,用以指导行动,从而“随心所欲不逾矩”,以培育忠信的德性和德行。

经过孔子删定的《书》,也就自然成为孔子杏坛设教的教科书。对此,《论语》曾多次提及。《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为政》:“或问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宪问》:“《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孔子主张以《书》中的历史文献为鉴,以期在现实中培育弟子们仁义、忠孝、悌贤的道德品格。

二、孔子“定”《礼》《乐》的道德准则

西周时期,中国的圣哲们已逐渐发现了人类社会的某些法则,于是,周公便将其制定成规矩――“礼”,又编排成歌舞――“乐”,后又将礼乐结合起来教化世道人心。但是到了孔子时代,礼乐的教化功能开始式微,并逐渐形成“礼崩乐坏”的局面。对此,《论语》以及其他典籍对时社会诸多违反礼乐的事例都有记载。孔子发愿以周公为本师(“吾从周”),力图恢复礼乐的伦理教化功能。

(一)“定”《礼》

《仪礼》原名《礼》,系记载古代礼制的著作,今本通行十七篇。汉人以其所讲为士所必习的礼节,称为《士礼》;相对《礼记》而言,又叫《礼经》,主要记载的是具体的礼节形式,故称之为《仪礼》。《仪礼》与《礼记》《周礼》合称“三礼”。历朝礼典的制定,大多以《仪礼》为重要依据,对后世社会影响至深。

据《四库全书总目》记载:“仪礼,汉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出残阙之余,汉代所传,凡有三本,一曰戴德本,一曰戴圣本,一曰刘向别录本。其经亦有二本:高堂生所传者,课之今文;鲁恭王坏孔子宅,得亡《仪礼》五十六篇,其字皆以篆书之,谓之古文。”四库全书编者硕儒众多,考校周备,其言可做参考。《三字经》中亦有“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之说。

《史记・儒林列传》曰:“礼,固自孔子时,而其经不具。及至秦焚书,散亡益多,于今独有《士礼》,高堂生能言之。”这里说《仪礼》《士礼》传自孔子。清崔述在《丰镐考信录》中认为《仪礼》非周公之作。邵懿臣、皮锡瑞等认为是孔子之作。也就是说,在学者们看来,孔子对《仪礼》确实进行过修定。

孔子对《仪礼》的修定,坚守着固有的道德准则。《仪礼》开篇即是《士冠礼》,一个人成年了,就意味着他应该有担当,能够开始独立地承担起各种责任,参与社会的各项事务。仪礼的各种仪式是有内涵的形式,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在看似繁琐的各项程序中,表达了对神明、对亲人、对社会、对生活的敬畏、感恩、尊重与热爱。据《史记》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圣人儿时的游戏都与制礼作乐相关,可见礼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孔子还教育自己的儿子孔鲤:“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礼仪是一个人必备的素养,是安身立命的支撑。

经孔子修定过的《仪礼》,主要记载的是古代贵族(包括国君、诸侯、卿、大夫、士)从成人、结婚到丧葬的各种礼节,以及其交往、燕飨、朝聘、乡射、大射等各种政治和社会活动中的礼仪规范。在孔子看来,人类之初,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人和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争斗。于是圣人制定出礼来规范社会秩序,教人节制平和、追念本源、感怀恩德,互敬互爱。这分别是制度之礼,宗教之礼,风俗之礼,仁爱之礼。可见,经过孔子修定后的“礼”,已成为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中华民族优良品德的集中体现。

(二)“正”《乐》

《乐》虽然久已失传,无法考察,但现存的一些典籍,特别是《仪礼》《礼记》《周礼》,既讲礼,也涉及乐。

《论语》中有孔子“正乐”之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孔子谈及音乐问题的语录还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意即《诗》《礼》《乐》是相辅为用的;“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矣”(《论语・八佾》)。“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子曰:师挚之始,《关睢》之乱,洋洋乎其盈耳哉”。(《论语・泰伯》)这无疑是对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及道德感召力的赞美;“子语鲁大师乐曰: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嗷如也;绎如也,以成”(《论语・八佾》)。这既说明孔子对乐理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认识,也表明其对《乐》有过深入研究,并作过整理工作。

《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由于《诗》与《乐》的关系如此密切、影响又如此巨大,所以,子曰:“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恶紫之夺珠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复邦家者。”(《论语・阳货》)可见,孔子对“郑声”的,是十分憎恶的。所以孔子必须使“乐正”,使“《雅》《颂》各得其所”,从而使《乐》发挥其“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的政治价值和道德功能,以避免“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的弊端。

三、孔子“修”《春秋》的道德意向

《春秋》原是西周、春秋时期之史书的通称,如《周春秋》《燕春秋》《宋春秋》《齐春秋》《鲁春秋》等。孔子自言“述而不作”,其与“春秋”的关系,后世大致有四种看法:一曰修春秋;二曰成春秋;三曰作春秋;四曰为春秋。 “作”与“为”可以理解为辑集素材,思理有序,举笔成章,拓荒成书。“修”与“成”似应理解为:在既有的史料基础上,加以修整而后定稿。孟子兼“成”与“作”说,左丘明主“修”说。无论是修、成,还是作、为,《春秋》一书的成稿无疑都与孔子有关。对此,皮锡瑞认为:“孟子称孔子作《春秋》,比禹与周公,为天下一治,其证明矣。”(《经学通论・自序》)

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记载:“孔子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孔子见当时人事天道之穷,惧祸乱之起、群伦之亡,本其仁者悲天愍人之怀,蕲拨乱而反之正。基于此,孔子以《鲁春秋》为基础,参考了西周时各诸侯国的《春秋》,约其辞文,去其繁重,重新编订了一部尊奉周王朝的《春秋》。孔子“修”《春秋》的目的,就在于正名分,以期拨乱反正,体现了崇尚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意向。

孔子“修”《春秋》,寓褒贬于字里行间,对此,孟子曰:“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春秋》称杀无罪者曰杀,杀有罪者曰诛,下杀上曰弑。同样杀人,《春秋》以杀、诛、弑的区别来表明其爱憎。这种属辞比事一字定褒贬的做法,后世称之为“春秋笔法”,亦为后代历史学家所效法。孔子对所修《春秋》极为重视,并教授弟子研习《春秋》。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可见,孔子对其修定的《春秋》十分重视,并将其视为后世对自己评价的主要依据。

朱熹对此做出的诠释是:“胡氏曰:仲尼作《春秋》以寓王法。厚典、庸礼、命德、讨罪,其大要皆天子之事也。知孔子者,谓此书之作,遏人欲于横流,存天理于既灭,为后世虑,至深远也。罪孔子者,以谓无其位而托二百四十二年南面之权,使乱臣贼子,禁其欲而不得肆,则戚矣。愚谓孔子作《春秋》以讨乱贼,则致治之法,垂于万世,是亦一治也。”[1]340朱熹此处提及的“胡氏”,乃指南宋学者胡安国,其《胡氏春秋传》是用义理注释、解说、诠释《春秋》的名著,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和道德旨趣。基于此,朱熹谓“胡氏《春秋传》,有牵强处,然议论有开合精神”[3] 。此论被《四库全书总目》称作“千古之定评”。

四、孔子“序”《易传》的价值导向

《易传》是现存对《易经》最早的注释,包括《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说卦》《序卦》及《杂卦》,共十篇,合Q《十翼》。孔子“序”《易传》之说,亦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汉书・艺文志》以及其他一些著述,也将《十翼》视为孔子所作。

《左传》《国语》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引《易》占卜论事的就有二十余条。通《易》者有周、鲁、卫、郑、晋、齐、秦等国人,不仅卜官、史官谈《易》,就是一般贵族甚至贵夫人如鲁国穆姜也大谈《易》。孔子生活在春秋后期,以他的阅历与博学,不可能不学《易》,不可能不阐发、诠释《易》的思想。《论语》中就有孔子学《易》的记载,子曰:“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史记》还记载:孔子传《易》给鲁人商瞿,再一代代传至汉初。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残卷附录,也记载了孔子与其弟子子贡等人研讨《易》理的问答。这说明孔子不仅在晚年喜《易》,而且亦认真研究过《易》、传授过《易》。

近代以前,虽有宋末欧阳修作《易童子问》提出质疑,认为《十翼》皆非圣人之作、亦非一人之言,但孔子作十翼的观点仍占居统治地位。现今学者郭沫若、李镜池、高亨等人则基本上否认孔子曾作《易传》,并将《易传》视为解《易》的经典,且各篇成书时间的时代不一,约在战国至汉陆续问世。虽说十翼未必都是孔子所作,有关《易经》与《易传》的写作时代与作者问题,也聚讼时久,但孔子对《易》的研究、信奉和传授,则是不争的事实。

在《论语》中,孔子曾引用过《易》之言,譬如:“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论语・子路》)。这句话见于《易》之恒卦九三爻。孔子为了诠释这句话,继而说道:“不占而己矣!”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广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在此,孔子重点在于“诠释”《易》所论“恒”字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史记》载孔子读《易》以至于“韦编三绝”;之前作为道家的庄子,对于孔子与《易》的关系亦有精到之见:“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庄子・天运》), 并将六经的大义概括为:“《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庄子・天下》)”。这也说明赞周易、序易传是孔子晚年的主要工作。

由于“六经”的某些文本是在汉代才最终确立的,所以有些学者怀疑其纯粹性。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上古书籍的成书方式与后世书籍的成书方式不尽一致。汉代以后,从官方到民间都整理古籍,并且编辑成册。从此以后,古籍就有了各种版本:某种确立的文本。以致于后世的学者往往习惯性地认为,凡书籍,都应该一面世就会有确立的文本,实际上并非如此。以佛经为例,最初的佛经都是口耳相传,佛经被记录为文字已经是很晚的事情了。

由上可见,尽管“六经”文本的确立不是由孔子完成的,但孔子完成了确立六经文本的前期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则是毋庸置疑的,亦即孔子在以儒家的伦理取向对六经做出了自己的诠释(“述”)的基础上,通过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序易传的浩瀚工程,既为“六经”得以在汉代确立奠定了“文本”基础,也为后世将“六经”作为修齐治平的理论依据奠定了道德基石,并使得“六经”在思想内容上大大发展了古代圣王们的观点,从而构建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礼”为形式、“中庸”为方法论的仁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朱熹. 四书集注[M]. 长沙:岳麓书社,1985:120.

春天的经典语录范文2

纵观这些年大部分唱片公司制作的CD专辑都秉承了高品质音质还原为前提,吸取更多具有音质特色及文化气息的元素,并相继挖掘出不少优秀的歌手,在碟片的材质,选择的歌曲内容及演唱者,包括成品的宣传和推广上,近期各大唱片公司也相继推出不少精品,下面我们就挑选几张,作为本次的推荐。

《忆曲·琴歌》

专辑曲目:

1.映山红

2.大海啊,故乡

3.渴望

4.洪湖水浪打浪

5.好人一生平安

6.大红枣儿甜又香

7.北京的金山上

8.雁南飞

9.我的祖国

10.天边有颗闪亮的星

抚琴而歌者,古即有之。用这样的一句词形容这张《忆曲·琴歌》恰到好处。由达人艺典推出的这张《忆曲·琴歌》仿佛给我们叙述了一个个关于古琴的故事,专辑采用古老的乐器——古琴作为演奏器乐,配以人声吟唱,颇有诗意。歌曲选用60-80年代国内经典歌曲,将歌与琴完美地融合,将之“琴韵化”,歌者的人声与琴者的演奏乐意境浑然一体,人声“琴韵化”,琴声“声腔化”,二者共同展现一派“天人合一”、“清微淡远”的琴乐境界。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琴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早在周朝,琴已随着整个音乐艺术的发展广泛用作声乐的伴奏乐器,同时在宫廷乐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常用琴与瑟来为歌唱伴奏。因而琴歌又称“弦歌”。自秦之后,琴已经开始从士大夫阶层推广至寻常百姓之家,正如《琴史·声歌》中所说“歌则必弦之,弦则必歌之”。

《忆曲·琴歌》中,泛音的共鸣与女声的浅吟低唱交融在一起,更具有了直指人心的力量。当弦歌之声渐行渐远,耳朵越来越被日间纷杂的噪音所扰,寻找心灵的栖息之所变成了都市人最时尚的需求。给自己一块静谧的空间其实也不是难事,无需焚香沐浴,无需更衣净手,也无需顶礼膜拜,一张好唱片便可以带你如入无人之境。享受最先进的音响科技所带来的发烧音质,古琴与吟唱的珠玉之声飘然入耳,便经历如同一场穿越古今的时空之旅,在恍若隔世的迷离中吐纳三千年文明的气韵流转。

《楼兰传奇》

专辑曲目:

1.唱首情歌给草原

2.艾里莆与赛乃姆

3.草原恋

4.酒歌

5.西海情歌

6.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7.我爱你中国

8.呼伦贝尔大草原

9.哭过爱过笑过

10.不要怕

11.军港之夜

12.白云诗

13.男人的心也会痛

国内声乐界少有可以一个人演唱多个角色,而楼兰便是其中之一,其音域上还可以在从男中音唱到男高音再众女低音到女高音,到海豚音花腔等。在美声、通俗、原生态和中高低音之间转换游刃有余。楼兰的声音柔美而极富磁性,在音域听觉上又有似于男声,嗓音浑厚、深沉拥有独特的天赋嗓音和与众不同的声音表现力。

此次由东异魔音唱片推出的这张《楼兰传奇》,一共收录十三首歌曲,曲中不同风格演绎,楼兰极低女中音很有特色,声音圆润厚实,具有很强的辩识度,整张专辑结像准确,加上歌者浑厚的声线,密度感极佳,有种被声音紧紧相拥的感觉。《呼伦贝尔大草原》唱出了草原的辽阔,唱出了对草原的思念。而《西海情歌》则将心中的情感再次抒发,无尽的等待却等不回深爱的人,那种深情而又无奈的表达,楼兰的演绎恰到好处,精彩绝伦。此专辑可用于测试器材的人声密度感及空间感,喜欢人声的烧友可以关注。

《琴意绵绵川》

专辑曲目:

1.追

2.由零开始

3.明星

4.侬本多情

5.风再起时

6.浓情

7.无需要太多

8.左右手

9.有谁共鸣

10.风继续吹

11.当爱已成往事

12.怪你过分美丽

继《琴意绵绵Ⅰ》和《琴意绵绵Ⅱ》之后,此次红音堂唱片推出《琴意绵绵Ⅲ》,此辑是为了追忆已故歌手张国荣(亦为其逝世十周年)而灌录,经典曲目,黑白琴键丰润而细腻浓情的演绎,聆听经典,聆听那不朽的旋律……

哥哥离开我们已经十年,其音容笑貌及遗留下的经典作品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琴意绵绵Ⅲ》用黑白琴键演绎张国荣的经典曲目,指尖上的芭蕾,黑与白的悸动,皆在韵律中得以表现。专辑色香味俱全,钢琴的音色与结像力真实绝伦,美妙的旋律,真实自然的堂音,充满力量。如若用此辑来作为评测器材,那么真实的堂音还原和空间感必定是测试的方向,琴键飞舞的感觉,回荡耳边的泛音都将是重点。

专辑中收录了张国荣十二首经典曲目:《由零开始》、《风再起时》、《有谁共鸣》、《风继续吹》、《怪你过分美丽》等等,演奏家朱听荣用钢琴将一段段对张国荣的记忆与怀念,深情的演奏,丰富而细腻的浓情演绎,指尖上的芭蕾,飞舞的琴键及悠扬的琴声,令人荡气回肠。第五曲《风再起时》,柔美舒缓的旋律,整曲委婉充满恬静,飘舞的高频及富有堂音的低频表现,更可贵的是体现了现场的空间感,让人向往又仿若身临其境般。《风继续吹》则听的是一种怀念,熟悉的旋律,强而有力的音符,整曲略快,但不乏情感表达。钢琴世界,用行云流水般的音符阐释浪漫情怀。完美的音效、精彩的演奏,给你优雅完美的音乐享受,《琴意绵绵Ⅲ》值得推荐。

《杨子·琴歌》

专辑曲目:

1.被遗忘的时光

2.夜上海

3.落花流水

4.渡口

5.南屏晚钟

6.夜来香

7.张三的歌

8.恰恰

9.不了情

10.你的眼神

11.黑色身影

12.点亮霓虹灯

13.我的思念

深情款款的爵士最容易打动人心,娓娓动听的歌声缓缓迩来,醉人心脾。这张由无比传真最新制作的《杨子·琴歌》便是其中之一,听闻此专辑从策划至成品耗时两年,可见,一张制作精良的CD唱片,所花费的精力远远不止于时间上,更包括了台前幕后的所有辛劳,包括选曲,歌手,录音,合成等等,众多环节。此次的《杨子·琴歌》以华语丝绒歌后蔡琴的名曲之作为主要曲目,用男低音的方式去诠释蔡琴的经典名曲。

初听《杨子·琴歌》,感觉扬子的声线偏低,富有磁性且感情丰富。很难想象出非音乐专业出身的杨子可以将蔡琴的歌曲演绎得如此精湛。同样,在专辑的录制上,无比传真用两年的时间精雕细琢,历经多次补录与重新编配的磨砺,《杨子·琴歌》这张专辑采用了高保真录音等技术,24Bit/96Hz高采样率以及清晰的音场定位,带出通透醇净、密度强烈的声音质感,并且细节明显,结像准确,用来测试音响器材的结像感及人声表现再好不过。

在《杨子·琴歌》中,民谣、爵士、波萨诺瓦风格的改编,令人惊喜不断。首先,《被遗忘的时光》开篇的一段悠扬的萨克斯让人不由得沉浸在过往的思忆,柔静的钢琴巧妙地跟着萨克斯漫入,紧跟着人声的切入完美无比。记忆催人感慨,那浮现脑海的情景,是欢乐,也是沉默的自己。吉他声犹如心中被撩拨后的琴弦,在萨克斯轻柔的回声中逐渐沉静,或许这是最适合回忆的结局,或许失去,或许失落。

接着,《夜上海》则由一段轻巧绚丽的爵士钢琴,带你走进浓郁迷离的上海爵士之夜。人声作为伴奏乐器确实又让人惊喜一番,没有一丝突兀,仿佛让人身处沉浸迷幻的夜上海不忍离去。歌曲在这样一个令人沉迷的歌声中戛然而止,让人不禁反复回味。而《落花流水》一曲,贝斯的低沉搭配双萨克斯优柔的缠绕,这样绚妙演绎让音感更加丰满了,钢琴犹如行云流水的四下漫溢。《杨子·琴歌》,将为广大发烧友带来一场不一样的华丽的视听盛宴。

《天人合一》

专辑曲目:

1.欸乃(ǎo ǎi)

2.平沙落雁

3.茉莉芬芳

4.妆台秋思

5.大浪淘沙

6.牛斗虎

7.江南春色

8.天上之春

9.蕉窗夜雨

10.江河水

11.离骚

12.春江花月夜

在长城下,山谷之中,瑞鸣首次在业界完全采用室外录音,推出《天人合一》民族音乐清新专辑,将人与自然、音乐完美结合在一起,带给听众未曾耳闻的感受。专辑中集结了古琴、琵琶、笛、古筝、箫、鼓、二胡等多种乐器,六位青春灵动演奏家赵晓霞、马瑞、于源春、李娟、苏畅、马可联合演绎,共同酿制出难能可贵的音乐品味。

《天人合一》特别将录音工作置于室外山谷之中,演奏的技法既追古意又发新声,将民族音乐回归自然,精彩纷呈。该专辑封面中国画为主题,空谷幽兰,鸟语虫鸣,与天人合一的主题非常契合,很有意境。此次的室外录音,将大自然间最为真实的声音也一并收录,天地万物,花鸟鱼虫,体验非常独特,欣赏中也仿佛身临其境,清新自然。闭上双眼犹如真实场景重现一般,古琴、琵琶、二胡,一场规模庞大的音乐盛会。《天人合一》一共收录了十二首经典民乐,其中《平沙落雁》、《大浪淘沙》、《江河水》、《春江花月夜》都是我们非常熟悉而经典的民乐,室外则将传统民族音乐回荡于山谷之中,恰如清泉一弘,涓涓流淌,让人不得不感叹录音技术的超群和演奏家们精湛的演绎,《天人合一》是一张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陈春园《中国二胡》

专辑曲目:

1.《第四二胡狂想曲》

2.《二泉映月》

3.《红军哥哥回来了》

4.《塞外情思》

5.《空山鸟语》

6.《浪漫曲》

7.《春江水暖》第二乐章、第三乐章

春天的经典语录范文3

[关键词] “年”词族;词汇意义;文化内涵;互动

词族这个术语是随瑞典学家高本汉的《Word Families in China》一书进入我国的,不同的语言学词典对词族有不同的理解,如《实用中国语言学词典》:“广义的词族是指在语音、语义、结构来源和构词材料等方面有某种联系的一系列词的聚合……狭义的词族专指包含有同一词素的一系列词的聚合……”[1]《汉语知识词典》:“词族指某个词及由其繁衍孳乳出来的所有词的总和……只包含相同词根的词构成的集合……”[2]另外,《语言文字百科全书》、《语言学词典》都对词族作了不同的解释。目前,语言学界对词族的理解主要有两种:一是指同源词;一是指由同一词素构成的一系列词的聚合。本文所说的词族是指后者。

一、“年”的意义体系

“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汉语词汇,在长期的发展中意义不断丰富,引申出许多义项。本文查阅了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辞书和工具书,对“年”义项的收录做以下整理,以便明晰“年”义项的发展轨迹,希望通过对比研究,更好地反映不同时期“年”义项的不同。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古代辞书所收录“年”的义项不超过4个,而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义项最多可达18个。由此可视“年”的词义演变:年,本义指谷物成熟、丰收(尔厥有干,有年滋于洛——《书·多士》),后来引申为一年的收成(丰年多黍——《诗·周颂·丰年》),因为庄稼一年一熟,故引申为时间单位,12个月为一年(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战国策·齐篇》),进而引申为年龄(年,谓男三十,女二十也——《礼记·礼运》),后来引申泛指岁月、年代(经营上元始,断于宝应年——《寄题江外草堂》),这个演变过程,体现了两千多年来先民对“年”的认识不断深化,随着“年”义项的不断丰富发展,同时由于汉语构词方式复合化趋势不断加强,以“年”为原始词素与其他语素或词素组合,先后派生出许多亲属性的复合词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现代汉语“年”词族。

二、“年”词族的意义分类

“年”作为基本词,具有全民常用性和构词的能产性的特点,由“年”构成的词和词组数量众多。《汉语大词典》收录了199个含有“年”的词语,《倒序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80个含有“年”的倒序词语。《词汇》收录了350个含有“年”的词语,网络在线汉语词典(zdic.net/zd/zi)中收录了近700个含有“年”的词语。以《汉语大词典》和《倒序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录的总共279个词语为研究对象,从词汇意义所反映的事物、现象的不同,将“年”词族作以下分类:

1. 表庄稼成熟与收获情况的,这类词语共有22个,所占比例为7.89%。例如:

年成 年荒 年饥 年祥 年景 年登 年稼 年丰 年馑 年俭 年侵 熟年 丰年

2. 表时间单位与时间相关的,这类词语共有131个,所占比例为46.96%。例如:

年月 年年 年份 年把 年辰 年限 年始 年底 年末 年计 年首 年时 年租 年流 年常 年深日久 视日如年 千年万载 百年大业

3. 表人的年龄与年龄划分的,这类词语共有70个,所占比例为25.09%。例如:

年力 年少 年幼 年轻 年中 年艾 年次 年壮 年长 年事 年祚 年耄 年衰

年寿 年辈 年高德劭 忘年之交 年老体弱 龟年鹤寿

4. 表节日名称与年节相关的,这类词语共有31个,所占比例为11.11%。例如:

新年 年帖 年物 年夜 年画 年假 年茶 年酒 年货 年敬 年饭 年开 年节 年禧 年羹 年面 年糕 拜年 年三十儿 年团子

此外,还有表示科举时代同年登科关系的词语,如“年弟”、“年翁”、“年谊”等;表示春天、春色的词语,如“年柳”、“年芳”等;以及佛教用语,如 “年腊”等。这些词语暂不列入本文的研究范围。

从“年”词族看词汇与文化的互动

三、“年”词族的文化内涵

社会语言学提出了“语言的词汇与社会的发展共变”的理论,文化语言学也提出了“词汇是社会文化的镜像”的主张。从中可视词汇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年”词族植根于中华民族古老历史文化的源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可以透过“年”词族的意义及发展来探寻先民的各种生活遗迹和文化心理,领略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年”词族按词汇意义分类所得的第一类词汇,就其指称对象而言,充分显示出农业在古代汉民族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的传说,追忆了中国古代农业的诞生。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河中下游平原,沃野千里,灌溉便利,农业生产对人们的生活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风调雨顺,谷物成熟,人们才能获得丰沛的衣食资源,旱涝灾害便会给人们造成很大的威胁。语言是社会的产物,一个社会的物质状况必定会对该社会所使用的语言,乃至词语产生影响。“生态语言学”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中,最早的词都可能以某种方式与物质的、可感觉到的东西有联系[3]。而且,早期人类出于生存的需要,总是先关注眼前的、接触多的具体事物。谷物的生长状况在当时是人类最关注的,是关系生存的首要因素。因此,古代的农耕文化产生了“年”。甲骨文的“年”字,形体结构是从人负禾,义为谷熟。随着农业的发展,“年”又引申出收获季节的意义,其词族也不断发展壮大,产生了反映收成的“年景”、“年丰”、“年荒”等词语。可以说,语言中每个词语都可以从使用它的民族那里找到根源。语言是一面镜子,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透过语言棱镜,特别是它的词汇系统,我们可以观察到文化的种种景象。“年”词族中,“年祥”、“年登”、“年丰”反映了五谷丰登、喜获丰收的年景;“年灾殃月”、“年饥”、“年荒”则是谷物歉收、民不聊生的荒年写照;“祈年宫”、“祈年殿”、“蕲年殿”不仅体现了先民祭祀天地,祈求天神降恩,获得五谷丰登的朴素世界观,而且表现了人类早期“天人合一”的思维特征,将天象、气候、物候、农事和人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年”词族按词汇意义分类所得的第二类词汇,就其指称对象而言,直接反映了中华民族在感知和切分时间过程中形成的时间意识和时间划分经验。在人类语言各类词语的形成顺序上,总是先有实体词,后有抽象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事物的性状、属性,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概括。当谷物一年一熟这种现象进入人们的视野时,人们便开始注意这一特征,日久天长,“年”便有了表示时间这一新的意义。可以说,语言是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也是文明发展的一种象征。一个民族的语言投射出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年”词族中,“年始”、“年中”、“年尾”体现了人们对时间的细致划分;“年下”、“当年”、“那年”表现了对某个时间段的强烈关注;“年度”、“年租”、“年刊”说明“年”作为时间单位的普遍使用;“千年万载”、“百年大业”表现出人们具有了时间眼光和历史眼光。这类词语体现了人类的认识随心智的进化而发展,这是中华民族“时间哲学”的成熟与科学的表现。

“年”词族按词汇意义分类所得的第三类词汇,就其指称对象而言,透视出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中华民族早期注重直观和类比的思维方式,而且汉文化心理强调把主客观世界作为一个连续统一体来认识,这使得“年”由表客观世界的时间单位引申出表示人的年龄及年龄划分的新词义。“年”的表意由客观世界转入人的本体,积淀着先民对生命的鲜明主观感受,具有独特的文化解读功能,从中不难窥见汉民族的文化气息。“年”词族中, “年幼”、“年少”、“年青”、“年老” 是对人的一生的细致划分; “年衰”、“嘉年”“古稀之年”、“翩翩少年”等含有“年”的描述性词汇,直接表现出人们对生命的真切体验和无限感慨;“当立之年”、“年少及时”则劝勉人们应当发奋努力、成就功业。中华民族的形象性思维使人们很少抽象地观察时间,总是把物理时间置于人文场景中体验。因此,这类词语除了感叹春华短暂,岁月催人老以外,还论说人生的可贵,强调人应该对生命好好把握,渗透着汉民族对生命的感觉、观念和看法。

“年”词族按词汇意义分类所得的第四类词汇,就其指称对象而言,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画卷。正如申小龙先生所言“一种语言蕴含着该民族的全部文化和历史……它的生命之源之一正是生活习俗。”[4]民俗文化,简要地说,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惯的总称。它发源、存在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反映特定的习俗风貌,寄予特定的民众精神。“年”在《牛津字典》中的解释只有三个意义:(1)a year;(2)a person’s age ;(3)a period in one’s life or in history.相当于汉语的时间单位、人的年龄和人生或历史中的某一阶段。丝毫见不到表示年节和与年节有关的含义,这恰恰印证了社会文化背景对词语的巨大影响。“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负载着多重文化意义,也是最深远影响着普天下炎黄子孙的一种文化。正因如此,“年”词族中产生大量词语来记录和反映丰富的节日活动和文化内涵。“年”词族中,“年糕”、“年羹”、“年饭”渗透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南方多数地区过年家家吃年糕,苏州年糕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说苏州人民是为了纪念和铭记伍子胥的功绩和忠烈,就在春节这一天家家吃年糕,后来流传到全国各地。“年画”、“年联”、“年对”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形式。年联源于古代“桃符”。古书载:度朔山桃树蔽日,内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白鬼。故百姓在除夕时画二神于桃木之上,悬挂门外,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为中国传统的春联。年画也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因在过年张贴而得名,其中传播着中华民族和睦、和顺、和美的理想。此外,“年三十儿”、“大年夜”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称谓,强调了过年的隆重时刻,“拜年”、“年禧”不仅反映了汉民族悠久的社会习俗,还表达了古人对年节仪礼的重视,折射出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光芒。

总之,一方面,“年”义项的发展,“年”词族意义的丰富,记录了社会文化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轨迹,从中可见社会文化的发展给词汇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发展的词汇也透视了该民族的文化特色,显示了词汇与文化的渊源,从而体现了词汇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共变。

[参考文献]

[1] 葛本仪.实用中国语言学词典[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126.

[2] 董绍克,阎俊杰.汉语知识词典[M].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98.

春天的经典语录范文4

【关键词】理雅各;中国经典;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三传异文;胡传。

【作者简介】罗军凤,文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左传》学

术史及域外左传学的研究。

现今学界对理雅各的研究,一般从整体把握理雅各及其译作的特点,香港浸会大学费乐仁(lauren pfister),以及美国利哈伊大学(lehigh university)吉瑞德(n.j. girardot)等学者在多种语境中论述理雅各的多重身份,尤其从传教士的角度切入讨论理雅各的成就独树一帜。理雅各的英译儒家经典中《四书》《诗经》《礼记》等经典相对引人注目,而对于理雅各《中国经典》(the chinese classics)第五部《春秋附左传》(the ch’un ts’ew with the tso chuen)的研究则是冷门,除了刘家和先生和香港浸会大学合作研究之外,尚无人以此为研究主要方向。刘家和先生主要讨论理雅各对《春秋》及《左传》的基本态度和意义、价值问题[1],在学界有开创之功。但是,仍留下很多研究空间。本文通过考论理雅各翻译《春秋》时所用底本的来源,论述理雅各《中国经典·春秋》与《春秋》三传及其他传注之间的关联。

《春秋》在先秦本以单行本流传,《汉书·艺文志》记载:《春秋古经》十二卷,《经》十一卷,分别指《左传》及《公羊传》《榖梁传》的经文,则至汉代,《春秋》已有古文经与今文经的分别。汉代以后史志目录中所见《春秋》或一卷,或二卷,或十三卷,学者都认为是从《春秋》三传的经文中截取而来。三传各附《春秋》,文字不尽相同。理雅各《中国经典》第五部《春秋》的文本,时而用《公羊》经文,时而用《榖梁》经文,又时而用《左传》经文,《春秋》异文的选取难于捉摸。更有甚者,经文用《公羊》《榖梁》,注释中却批判《公羊》《榖梁》之说,转用《左传》义;或者经文用《左传》,义却取《公羊》《榖梁》,甚至三传并弃,直接阐发意义。理雅各《中国经典·春秋》对《春秋》异文的择取并无衡定的标准,《中国经典·春秋》的底本来源则成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

理雅各《中国经典·春秋》的《前言》(prolegomena)中明确地说:《春秋》文本取自《钦定春秋传说汇纂》,简称“康熙《春秋》”(k’ang-he ch’un ts’ew),并认为:康熙《春秋》的编者(k’ang-he editors)通常支持《左传》的文本,但是偶尔用《公羊》《榖梁》的文本, 如隐公三年“尹氏卒”。编者没有告诉我们三传异文的择取标准和偏好问题[2]。

1960年香港大学出版社的《中国经典》第二版曾经根据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理雅各《勘误表》(a number of errata),对《中国经典》第一版中的错误有所更正,但仍然保留了这个勘误表(errata),被置于目录之后。《中国经典》第五册与众不同的是,在《春秋》经文的勘误后有三行的小字提示,据此可以知道,《中国经典·春秋》第一版的文本错误是比照“康熙《春秋》”加以改正的。

康熙《春秋》不专主一家,从理雅各这个旁观者看来,康熙《春秋》的去取难于理解,如果说这是一个缺少参照体系的一个外来人的正常反应的话,那么,关于《春秋》异文的疑问则完全转向了康熙《春秋》自身,《钦定春秋传说汇纂》是否有所本呢?

这要考虑《钦定春秋传说汇纂》的编纂背景。康熙初年便开设经筵日讲,对于《春秋》一经,基于对宋胡安国的《春秋传》“尊王”观念的认同,康熙帝特别尊崇,经筵日讲中“一以胡传为宗”[3]。康熙《圣祖仁皇帝御制日讲春秋解义序》与胡安国《春秋传·纲领》完全合辙。经筵讲本则历经康

雍正乾隆三朝,在乾隆二年经过修改,方甫付梓,名之曰《日讲春秋解义》。随着清初以来科举考试中胡传穿凿附会之风的愈益浮现,以及民间学界革除胡传的呼声越来越高,清代帝王也注意到了胡传在经义阐发上的附会与妄断,所以最终刊刻之时(乾隆二年),有意识地对它原本“一遵胡传”的做法做了修改。康熙晚年,康熙帝因不满自明以来《五经大全》这等皇家颁布的科举用书专以宋代传注为准,所以主张搜集科举考试中被宋注日益湮没的各家传注,“至于先儒旧说世以不合胡传摈弃弗习者,亦一一采录表章,阐明古学”[4],以使士子探求经书的本来面目[5],《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即针对胡传的一统地位做出反拨,搜采自《春秋》三传以来各家传注达一百三十四家之多,而胡传只是作为其中一种附赘在三传之后,《汇纂》使胡传之外的其他传注走入经义阐释的体系之中,而欲代替明《五经大全》对清代的科举考试发生影响。也可以说康熙《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废除了早年康熙经筵日讲(《日讲春秋解义》)中胡传的一尊地位,是康熙帝自身寻求自我完善、适应新的学术环境的一个缩影。那么,是否《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与《日解春秋解义》完无关联了呢?

《日解春秋解义》与《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二书同为清代内府刊刻,同与康熙帝有关,二者的《春秋》文本都标示了三传异文;虽然《钦定春秋传说汇纂》较《日讲春秋解义》成书要早,但是《日讲春秋解义》是康熙幼年即讲习的经筵旧稿,早已成稿,只是尚未而已,两相对比,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两个文本有直接承系的关系,后者的经文完全承继承了前者。早在《日讲春秋解义》阶段,御用学者就已经标明了三传异文,《汇纂》只不过是直接移录而已。理雅各翻译中国经典《春秋》时,参考了康熙年间的《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但是没有参考康熙帝的《日讲春秋解义》,自然他不知道他眼中不明所以的《春秋》文本渊源有自。到现在,问题焦点集中于《日讲春秋解义》,它的底本又出自哪里? 《日讲春秋解义》每列一条《春秋》经文,都标示三传异文,接着罗列《左传》《公羊》《榖梁》、胡传等四家传说,简称“四传”,其后加以简短的断语。如此简洁明了的模式,清晰地展现出《春秋》经文与《春秋》三传及胡传的关系。与《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中三传异文难于捉摸的状况相比,《日讲春秋解义》中三传异文的取舍直接而明了:大多数情况下,《春秋》经文与胡传一一对应,即胡传采用《公羊》的观点,经文便是《公羊》的经文,反之,胡传若因《左传》而生发义理,《春秋》经文便不取《公羊》、也不取《榖梁》,而是采用《左传》的经文。

《日讲春秋解义》中《春秋》经文与胡传如此紧密关联亦不难理解。《日讲春秋讲义》本来“一遵胡传”,从这一渊源看,它与胡传的联系是天然的。索性将胡传与《日讲春秋解义》对照比勘,可以肯定《日讲春秋解义》的经文即来自宋胡安国的《春秋传》,只不过胡安国的《春秋传》没有标示三传异文而《日讲春秋解义》则明确标示三传异文。这样,关于《中国经典·春秋》的底本就水落石出了:《中国经典·春秋》的底本来自《钦定春秋传说汇纂》,《钦定春秋传说汇纂》的底本是《日讲春秋解义》,而《日解春秋解义》的底本是宋胡安国的《春秋传》(胡传)。《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因为处在这个层递修订的《春秋》版本中的最后一环,所以已经很难看到其经文文字的取舍原则了。笔者试举若干有代表性的三传异文,分别列举《左传》《公羊》《榖梁》、胡传、《日讲春秋解义》之说,以及《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之“案”语、理雅各《中国经典》的相关注释,逐条比对,考察《中国经典·春秋》与《春秋》三传以及其他传注之间的关系。

1.隐公三年:夏四月辛卯尹氏卒。尹,《左》作“君”[6]。

左传:夏,君氏卒,声子也。不言葬,不书姓,为公,故曰君氏。

公羊传:尹氏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尹氏何?贬。曷为贬?讥世卿。世卿非礼也。

榖梁传:尹氏者何也?天子之大夫也。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之也?于天子之崩,为鲁主故,隐而卒之。

胡传:尹氏,天子大夫,世执朝权,为周阶乱,家父所刺……《春秋》于周书“尹氏”“武氏”“仍叔之子”,于鲁书“季友仲”,遂皆志其非礼也。公羊子此说必有所受矣。

日讲春秋解义:尹氏,王朝世卿……尹氏秉钧,为周阶乱,见于家父所刺。考之《左氏传》,世

执王朝之政,《春秋》于其告丧与“立子朝”“以子朝奔楚”皆以氏书,以著世卿之失,为后世戒。“武氏”“仍叔之子”皆此义也。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案欧阳氏修曰:“《公羊》、《榖梁》以‘尹氏’为正卿,《左氏》以‘君氏’为隐母,一以为男子,一以为妇人,得于所传者盖如此,是可尽信乎?”马氏端临曰:“《左传》经文‘君氏卒’,则以为声子,鲁之夫人;《公》、《榖》经文‘尹氏卒’,则以为师尹,周之卿士,然则夫子所书‘夏四月辛卯卒’者,竟为何人乎?”是皆疑而不敢定也,故两存之。

理雅各《中国经典》:“尹氏”所指为何,完全不可知。“尹”,《左传》作“君”,“君氏”意即尊贵的太太,指隐公的母亲。《公羊》和《榖梁》都作“尹”,认为“尹氏”是周王室的某个世卿……另有多种解释,其中最有可能的一种解释是毛奇龄所强烈支持的金履祥的意见,认为“尹氏”其实是郑国的一个大夫,此人在《左传》隐公十一年中另有出现。

笔者按:胡传秉承《公羊》义,所以选用《公羊》的经文。《日讲春秋解义》照搬胡传,只不过表达有所不同。《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不再偏袒《胡传》,所以不取《公羊》;但又不遽定《左传》,“故两存之”,但是《春秋》经文仍如胡传采用《公羊》,可见因袭难改。

《左传》和《公》《榖》皆是一家之言,均不具备压倒性的优势,取代其他。理雅各所支持的解释(毛奇龄)有史实依据:《左传》隐公十一年隐公被弑情节中附带而出的“尹氏”即此“尹氏”。在三传不能自圆其说之际,理雅各这种注重史实依据的解释,谁又能第一眼就表示反对呢?

2.隐公二年:九月,纪履緰来逆女。履緰,《左》作“裂繻”。

左传: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卿为君逆也。

公羊传:外逆女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不亲迎也。

榖梁传:逆女亲者也。使大夫,非正也。

胡传:……鲁哀公问:“冕而亲迎,不已重乎?”孔子对曰:“合二姓之好以为宗庙、社稷主,君何谓已重乎?”……夫妇,人伦之本也,逆女必亲,使大夫,非正也……

日讲春秋解义:履緰,纪大夫,伯姬,鲁女,许嫁于纪者也。书“履緰逆女”,讥纪侯之不亲迎也。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在三传之后采众多观点,诸如孔颖达、刘敞、程子、陈傅良、张洽(履緰,纪未赐族之大夫也)、俞皋、齐履谦、程端学之论,迭出新义,不定于一。

理雅各《中国经典》:裂繻是纪国的大夫,“逆女”即为国君迎娶新娘,如果他去鲁国是为自己迎取新娘,则应说“逆某姬”。他来鲁国是国君派谴的,但依照有关婚姻的规定(rule about marriage),他的举动不合于礼。

笔者按:《公羊》和《榖梁》热衷于解释此不合常礼的“大夫逆女”事件中讥讽了谁。胡传综合了《公羊》(讥国君不亲迎)、《榖梁》(讥世卿)之义,取《公》《榖》异文而不用《左传》。《日讲春秋解义》只取《公羊》之义,仍用《公羊》经文。《钦定春秋传说汇纂》集众家之说,其说早已超出《公羊》《榖梁》之外,且不作案语,实际上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同时消解了《公羊》的权威性,已看不出《钦定春秋传说汇纂》此处经文择用《公》《榖》经文的原由。

理雅各没有引用三传,而是参考“婚姻的规定”(rule about marriage),说明《春秋》此条记录了一个不合规定的迎婚仪式,至于《春秋》用“裂繻”还是用“履緰”,他是不以为意的。此处“逆女”与“逆某姬”的规定,理雅各采信的当是毛奇龄《春秋毛氏传》:“逆女者,卿为君来逆女也。《释例》:天子娶则称‘逆后’,卿为君则称‘逆女’,若卿大夫自为娶,则称‘逆某姬’。”[7]毛奇龄征引的杜预《春秋释例》与四库全书本《春秋释例》不同,也与阮刻《十三经注疏》中孔颖达征引的《春秋释例》不同:“天子娶,则称‘逆王后’,卿为君逆,则称‘逆女’,其自为逆,则称所迎之字。”[8]《春秋释例》中并无“逆某姬”之词,唯毛奇龄《春秋毛氏传》中征引《春秋释例》出现了“逆某姬”的字样。毛奇龄引书好改字,在当时即有恶评,理雅各虽未明确说出他的文字依据,而他对毛奇龄的《春秋毛氏传》服佩有加,甚至一度想直接翻译《春秋毛氏传》而不是翻译《左传》[9],从他袭用毛奇龄的讹误可知,此处他一定参考了毛奇龄的《春秋毛氏传》。

3.隐公二年:纪子伯、莒子盟于密。伯,《左》作“帛”

左传:子帛,裂繻字。莒鲁有怨,纪侯昏于鲁,使子帛盟莒,结好以和解之。

榖梁传:或曰纪子伯(按:长)莒子而与之盟,或曰年同、爵同,故纪子以伯先也。

公羊传:纪子伯者何?无闻焉尔。

胡传:(“伯”是阙文)……阙疑而慎言其余可矣。必曲为之说则凿矣。

日讲春秋解义:以子系纪,非其爵,以伯系子,无其国,此阙文也。阙文之例有三,有自仲尼削之者,如桓公无王,王不称天之类,以大义削之,而本非阙也。至于旧文脱简,无从考按,而夫子因之,或秦灰之卷帙散亡,经师口授,讹舛莫稽,而后儒又因之,不得不阙者。虽作者之圣述者之明,不能有所増损也。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在《公羊》及胡传之后加集说:啖氏助曰:“《榖梁》云:‘纪子伯、莒子而与之盟,此阙文耳’(按此处有误),云‘伯’之穿凿甚矣。《左氏》云:‘鲁故也。’以子帛为履緰字,故附会耳。程子曰:阙文也。当云‘纪侯某伯、莒子盟于密。’《左氏》附会作‘帛’,杜预以为裂繻之字。《春秋》无大夫在诸侯上者,《公羊》、《榖梁》皆作‘伯’。”家氏铉翁曰:“于蔑,内盟之始也,于密,外盟之始也。内外盟必书,志东迁诸侯无所统一,自相为盟也。”吴氏澄曰:“‘子伯’二字或是‘侯’字之误。”

理雅各《中国经典》:杜预认为子帛是裂繻之字,《公羊》说子伯无闻也,《榖梁》将“伯”当作动词解,认为纪国国君认为自己是个“伯”爵,所以在盟会中排在莒子之前。这当然是荒唐的,纪国本是“子”爵。吴澄(1249-1333)认为“子伯”二字是“侯”之误。按杜预的观点更易为人接受。

笔者按:《左传》用“纪子帛”,《公》《榖》用“纪子伯”。三传的重心在于纪子伯与莒子二人的尊卑排序上。《左传》认为前者是纪国的大夫子帛,胡传不采用这种说法,其实是认为,身为人臣,子帛不应排在莒国之君(莒子)之前。《榖梁传》认为纪国的国君(纪子)年长于莒国的国君,所以排序在前,而《公羊传》不知道排在“莒子”之前的“纪子伯”是谁,故阙疑。胡传即引申《公羊》之义,采用《公羊》之文。《日讲春秋解义》明确指出纪子伯不当是纪国国君,也不当是纪国大夫,故阙疑之,此义不出胡传的范围。《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不录《左传》《榖梁》的说法,集说均不支持《左传》,而且否定了《榖梁》,并提出了另外的可能性(如“子伯”二字当是“侯”字之误),不用《左》《榖》之义,但也没有采用《公羊》。胡传尚能寻觅《春秋》此处异文与《公羊》之间的联系,到了《钦定春秋传说汇纂》,《春秋》经文与《公羊》的关系已无从捉摸。

理雅各支持杜预的说法,将子帛看成是纪国的大夫,不理会盟会中的君臣尊卑之理。所以我们看到《中国经典·春秋》此条,取义于《左传》,但文取《公羊》《榖梁》。《榖梁传》:“伯,长也。”理雅各把“伯”理解为意动用法,“把……当作伯”,这是言语翻译的一个硬伤。

4.隐公二年:无骇帅师入极。骇,《榖梁》作侅。

左传:司空无骇入极,费庈父胜之。

公羊传:无骇者何?展无骇也。何以不氏?贬。曷为贬?疾始灭也。始灭昉于此乎?前此矣。前此则曷为始乎?此托始焉尔。曷为托始焉尔?春秋之始也。此灭也,其言入何?内大恶讳也。

榖梁传:入者,内弗受也。极,国也。苟焉以入人为志者,人亦入之矣。不称氏者,灭同姓,贬也。

胡传:非王命而入人国邑,逞其私意,见诸侯之不臣也,擅兴而征讨,不加焉,见天王之不君也。据事直书义自见矣。

日讲春秋解义:向、极皆国名,入者以兵,造其国都,得之而不居也,其义为逆而不顺。诸侯非奉天子之命不得自相侵伐,其不率者,则大司马九伐之法施焉。今莒、鲁无王命,而擅入人国,天王不能讨,直书其事而义自见矣。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集说:……刘氏敞曰:“《公羊》以谓入者灭也,无骇不氏者,疾始灭也,非也。《春秋》虽为国讳,然皆使其文不害实,今更灭为入,则是文害实也。且无骇不氏,亦非疾始灭也……《榖梁》曰:入者,内弗受也。又曰:不称氏者,灭同姓,贬也。案入则不得谓之灭,而《榖梁》先既以入解之,末又以灭通之,此似《榖梁》作传时自以入者也……

理雅各《中国经典》:无骇是鲁国的官员,王室的一个分支,尚未获得族名。《左传》说他是鲁国的司空,此时他被费庈父所败。

笔者按:

公羊》《榖梁》在无骇不称氏的书法中穿凿褒贬。胡传承《榖梁》义引申而来,却用《公羊》和《左传》的经文。“无侅”和“无骇”指同一人,不牵扯意义的解释,而“无骇”较《榖梁》作“无侅”更常见,所以从常见字体。《日解春秋解义》遵从胡传,而《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中刘敞一说则同时否定了《公羊》和《榖梁》,也不再赞同胡传牵强附会的解释,更难看出其文本出自何处。

理雅各不理会名字未氏的褒贬,而是客观指出“无骇”尚未赐族。《左传》杜注:“无骇不书氏,未赐族。赐族例在(隐公)八年。”[10]理雅各注释《春秋》,不支持《公羊》《榖梁》中善恶褒贬之说,一般相信《左传》的叙事,从史实中寻求《春秋》的意义。“无骇不氏”的观点即采自《左传》杜注。

5.文公三年,晋阳处父帅师伐楚以救江。《公》《榖》无“以”字。

左传:冬,晋以江故告于周。王叔桓公、晋阳处父伐楚以救江,门于方城,遇息公子朱而还。

胡传:其书“以”何?楚尝伐郑矣,齐桓公远结江黄,合九国之师于召陵,然后伐郑之谋罢,又尝围宋矣……故书伐楚以救江,言救江虽善,而所以救之者,非其道矣。

日讲春秋解义:此书伐“以救”何?言救江虽善,而所以救之者非其道也……晋襄……既不能伐楚,又不能救江,畏怯甚矣,故特起伐“以救”之文以罪之。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三传与胡传之后,集孙复、陈傅良、张洽、吴澄、汪克宽、王樵等众人的说法,均不支持胡传的微言大义。后加“案”语:……故晋之罪在于不能存江而伐楚,以救江则未见其罪也。胡传行世已久,先儒多从之,今仍其说而附见此义云。

理雅各《中国经典》:《公》《榖》“救”之前无“以”字。康熙《春秋》的编者在此条中加入了晋国的所作行为,以此反对胡安国以及其他类似的意见。

按:胡安国在《左传》的“以”字中阐发微言大义,不用《公》《榖》略“以”。《日讲》《汇纂》沿袭胡传,而《钦定春秋传说汇纂》所集之例无一支持《胡传》的微言大义,案语直是针对胡传而言,但是编者又明言“胡传行世已久,先儒多从之”,故仍录胡传于前,而《春秋》经文也是由于胡传推行日久,直接录自胡传。

理雅各提及的“晋国的所作行为”,即《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中“案语”中所列举的晋国为救江而做的种种,与胡传所云“晋不能救江”形成反对之势。理雅各只是简单总结了康熙春秋编者的态度—反对胡传,至于正方和反方的具体观点,均未提及。理雅各自己是否定在“以”“与”等单词片语中穿凿微言大义的[11],但是否定归否定,理雅各仍然要介绍康熙《春秋》的编者对科举传统标准—胡传的否定,似要告知读者中国帝王及其御用文人对影响天下读书人的科举考试的看法。《中国经典·春秋》的注释中,胡传被当作“几百年来科举考试的标准”而被重视[12],理雅各似乎不知道在当时胡传已经废除,对科举的影响已经式微。另者,虽然康熙《春秋》之时,胡传仍未废,但康熙《春秋》是一部消除胡传影响的书,理雅各并不措意于此,而是在《中国经典》中,频频提及胡传,有时并未加评论,似乎将它与康熙《春秋》的观点一起,作为认识中国知识界思想的一个手段。而早在乾隆五十七年,清朝就废除了胡传,代之以《左传》,作为《春秋》一经的标准[13],之后又在道光二年由内府刊刻《钦定春秋左传读本》,作为科举考试中《左传》的参考。理雅各《中国经典·春秋》中对清朝《钦定春秋左传读本》并未引用,尽管或许有很多客观的原因,但是忽略这一节,可以说明理雅各对清代儒学的了解及其对中国思想界的了解并不全面。

以上用例集中于隐公二年与三年,因为这些异文在各家论述的重心,理雅各对此的抉择更容易看出它对《春秋》三传异文的态度。总结以上用例可知,在胡传中,文字的选取决定于意义的取舍,在三传之中,取某义,即用其对应的经文。如果用公羊义,则断无用《左传》经文的理,反之,用《左传》经文,却不见得采用了《左传》的义理。胡传因为没有摘录《春秋》三传,所以并不能清晰地看到其文本的渊源,《日讲春秋解义》因为罗列三传与胡传,并加以评论,所以能较为清晰地看到胡传的文字取舍,以及《解义》与胡传意义上的渊源。一般情况下,《日讲春秋解义》作为经筵旧稿,初期是与胡传同一步调的,康熙末年在修《汇纂》时虽云欲对其刊正,具体的刊正已无从得知,但是刊正的

幅度,还是可以大抵看到的。《解义》大体上更接近胡传,与胡传大多保持一致,但是《汇纂》则不一定了。《日讲春秋解义》颇能看清胡传所自出,而《汇纂》一则因为搜集众家之说,不容易看清文本所出,二则主动消除了胡传的一尊地位,所以更不容易看出其文本出自胡传。

理雅各认为“康熙《春秋》”偏信《左传》,这也是误解。《钦定春秋传说汇纂》虽然对胡传有主观性颇强的修正意愿,但是仍使用相沿已久的胡传作底本,其解释《春秋》时仍不自觉地受胡安国的影响,主《公羊》《榖梁》义。在胡安国看来,“传《春秋》者三家,《左氏》叙事见本末,《公羊》《榖梁》辞辩而义精,学经以传为案,则当阅《左氏》,玩辞以义为主”[14]。胡氏《春秋传》毫无疑义以“义”为主脑,采用《公羊传》《榖梁传》之义颇多。即便采用《左传》的文字,随后生发的微言大义的却超出《左传》的叙事之外。例如例5,用《左传》的“以”字阐发晋国有罪无罪;又如桓公十一年“公与姜氏遂如齐”,用《左传》经文,比《公羊》《榖梁》多出一个“与”字,《汇纂》集胡传及叶梦得、赵鹏飞、吴澄、吴克宽等人的议论,纷纷在“与”字中穿凿微言大义。以阐释《春秋》微言大义为主的中国帝王注疏体系中,《春秋》的义理由《公羊》《榖梁》的义理支撑,《左传》的叙事性作为基本要素存在于注疏之中,而不是作为重要元素,所谓“康熙《春秋》”偏重《左传》,并不是事实。只有在乾隆五十七年废除胡传之后,才真正废除胡传在《春秋》一经中的主导性作用,至道光二年颁发的《钦定春秋左传读本》,则完全以《左传》之事解经。至于理雅各本人,认为《春秋》是史书,简单的叙事中陈述事实而已,没有许多褒贬之说(如例2),《左传》的叙事不仅是基础,更是获解《春秋》叙事的重要元素(如例1、例3、例4),意义如果不能获得史事的支持,那种高远玄妙,是理氏所不能理解,也不能赞同的,但是出于了解《春秋》中影响颇为深远的封建帝王以及帝王身边学者群体的观点,仍会誉录康熙《春秋》编者的意见(如例5)。

理雅各采用的《春秋》文本,综采三传,原本认为《春秋》三传均来自于孔子,都能从某一侧面获取孔子之义[15],理雅各的《春秋》经文综合三传异文,或许有理雅各于三传中发覆孔子真义的追求,但在实际翻译中,理雅各却怀疑《公羊》《榖梁》是否能能达成圣人的《春秋》之义,他根本不赞同《公羊》《榖梁》的解经方法,认为它们“难以接受”[16] “荒唐”,而偏向于肯定提供了大量的历史细节的《左传》[17]。理雅各不是在《春秋》中寻找褒贬之义,而是借助《春秋》传注在《中国经典·春秋》的简短文字中寻找史实。奉行《公》《榖》之义、畅言褒贬的康熙《春秋》的编者遭受了来自译者的诸多质疑与不满。《中国经典·春秋》中为数众多的 “康熙《春秋》编者”(k’ang-he editors)的字样,或扬或抑,标示着理雅各对中国儒学的批判性意见。至于《中国经典·春秋》与康熙《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为代表的清代帝王之学的更深层关系,容笔者另撰文讨论。

(本文系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英语世界中〈左传〉的翻译与研究》研究成果,项目号:09yjc751069;西安交通大学学科交叉项目《儒家经典在英语世界中的传播》研究成果,项目号:08140026)

注释:

春天的经典语录范文5

关键词:中华经典文化 ;教学策略 ;四书五经; 先秦诸子百家 ;人格《中华经典文化》是许多高校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程,旨在让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化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对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和精神实质有一定的把握,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达到“经典文化熏陶,智慧才能增长,人格情操培养”之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甚微,因为学生学习必修教材中的古代散文、史传、论说文等,尚且让许多学生“头痛”,这些承载着深厚民族文化内涵的经典作品,在大学里,再次进行讲读,学生往往视中华经典文化为“洪水猛兽”,甚至“退避三舍”,因此,当代许多大学生望“典”兴叹,不敢问津,老师如何引发学生对经典的兴趣,如何引领学生走进经典,一直以来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笔者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试点,探讨《中华经典文化》课程的教学策略。

一、“古”为“今”用,体验经典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作为文言文的四书五经、先秦诸子百家思想是经过历史长河的淘洗最终流传下来的,其内容博大精深、语言凝练含蓄。笔者在讲授该课程前对刚进校的大一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对其知之甚少,尽管一些学生能够理解其含义,但却不知晓四书五经、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对他们的精神成长有什么帮助,不知晓其有何现实意义和价值,因而认为和自己现实的生活、学习毫无关系,从而大大降低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如何拉近经典文化与现实的距离,如何让经典的魅力穿越千年的历史尘埃,走进学生的心灵,缩小经典与当代大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认识到经典在精神层面上对自我成长的价值,认识到经典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古” 可为“今”用,这正是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儒家经典有很强的现实性,许多经典语录是对人生、生活和社会的高度提炼,有的甚至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所以在《论语》教学中是完全可以联系人生经历,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等知识进行补充,充分调到学生的体验之后,才能让学生体悟到言简意丰的语录。”[1]因此,笔者在儒家思想的教学中,就用其中的一些经典语录来启发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可以联系到他们大学生活中的“怀才不遇”现象进行分析。许多大学生总是埋怨自己得到不到老师的重视,总是埋怨老师不给自己机会当班干部、埋怨自己的运气差,大发“怀才不遇”的感慨。笔者就用《论语·里仁》中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的经典语录来提醒学生不要怨天尤人,而要从自身努力做起。从而让他们坚信是“真金就不怕火炼,是珍珠就会耀眼!如果你真的是一匹千里马就不要担心不会有伯乐看上你,而首先要忧虑的是你现在是否已经修炼成“夜明珠”。没有怀才不遇的人,只有“早遇”和“晚遇”的问题”。[2]

这样自然而然就把经典与现实联系起来,拉近了经典和现实的距离,也让学生认识到经典文化在精神层面上对他们自我成长的价值。

二、启发式教学——引发学生思考

四书五经、先秦诸子百家都是文言文,如果教师在大学的课堂上仍然按照高中的教学模式逐字逐句地讲解,必然会让学生感到沉闷无趣,但如果教师在课堂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自然就喜欢听这门课了。笔者在教学中,常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笔者在讲到儒家“孝”的思想时,就从王祥卧冰的故事入手讲起——晋朝时期王祥的母亲病了,想吃鱼。王祥就蹲在冰面上,用体温融化冰块。然后捕鱼给母亲吃。南宋著名的词人陆游也是一个例子。因为他的母亲不喜欢唐婉,虽然陆游和妻子唐婉的感情很好,但他却为了孝顺母亲忍痛休妻。从而给后世留下了那首著名的伤感词作《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陆游和王祥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孝心。但这是真正的“孝”吗?春秋时期的孔子在《论语》里也多次提到了“孝”。陆游和王祥的做法和孔子提到的“孝”是一回事吗?你认为怎样才是真正的“孝”呢?这两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大家开始争相恐后地发言,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指出:仅仅满足父母物质上的要求,还不算真正的孝,接着笔者再用孔子在《论语》里关于“孝”的经典文化语录补充其内涵,即我们孝敬父母时态度要好,不要“色难”;父母有错时,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即孝敬父母与给父母提意见或者阻止父母犯错误是并行不悖的两件事,如果父母有错时,我们不加以劝谏或者阻止,而是一味地顺从他们,反而是更大的不孝。

三、经典与实例相结合——让例子说话

教师在讲授《中华经典文化》时,用一些实例来解读,才更通俗易懂。对经典文化的介绍,要让学生感到兴趣,有新鲜感,需要增加叙述的说服力,就离不开让事实说话。让具体的例子说话。特别是列举一些历史上的真人真事来增强其真实性。

如讲到“孝”的思想,笔者在教学中,就举出了子路从百里之外驼米回家侍奉双亲;汉文帝刘恒亲自喂母亲喝药,“以孝治天下”;北宋时期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每天都要给自己的母亲洗尿桶。这几个实例中的人物都是家喻户晓的,用这样的实例来说明孝敬父母不能只停留在嘴上,而是要用行动来践行“事父母,能竭其力”这则经典文化语录。

由此可见,《中华经典文化》的教学,并不是简单地讲解其中的经典语录,而是要多举实例,用具体实例、客观事实证明经典文化的真正含义。经典与实例相结合,学生仿佛沉浸到这些典籍中去了,这些典籍也不再是头脑中抽象的概念了,学生也不会觉得学起来枯燥无味了,慢慢感觉到这门课程的趣味性,逐渐地实现了讲授该门课程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结合。

四、注重知识的迁移——拓展经典文化的内涵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之所以成为经典文化中的“经典”,就是因为其中蕴含了许多人生哲理、许多的人生智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迁移、哲理的相通性,拓展经典文化的内涵,学生可以举一反三,领悟到更多的人生道理。

如讲到《论语》中的“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如果我们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这则经典文化语录,意思就是“天气变冷了,满地都是枯草,这个时候你就知道松树和柏树是最有气节的——他们都是常年碧绿”。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注重知识的迁移、哲理的相通,拓展经典文化语录的内涵,我们就会发现其中深层的含义,那就是说这树木和人是一样的,有的人在你得意的时候紧紧围绕着你,即所谓的“酒肉朋友”。如果你失意时,你们就形同陌路。即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也说的是同一个道理——患难见真情。

五、感受领悟、滋养心灵——写出深刻的理解

大学生学习经典文化不在文言知识,而在感受领悟,滋养心灵,汲取人生智慧,健全人格。笔者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注重培养经典文化对学生的启发和感悟,在每节课后都会让学生写启发、感悟或者是体会。问题的设计不宜有太大的局限性,应更接近于学生的自由写作,教师可以适当地加以引导,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如讲到《论语》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任选感受最深的一、两则语录,写出自己的理解、感悟,或者是启发。

又如讲到儒家的修身观时,让学生谈谈自己应如何提高自我修养。

“写”是学生将文本内容和教师讲授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理解的过程,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悟。教师在学生“写”后再进行讲评,可将学生片面的理解予以纠正,将学生肤浅的理解引向深入,对独到的、创造性的见解予以鼓励,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

六、润物细无声——注重经典文化的自然教化作用

“文化对人具有建构作用,运用什么样的文化教育学生,学生就会具有相应的价值观,并按照相应的理念、原则来行动。学生参加经典教育越认真,越具有儒家价值观的倾向,越会按照儒家倡导的原则来待人接物。”[3]因此,在中华经典文化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懂得了许多为人处事之道。真正学得好的同学必有某种“顿悟”的感受以及伴随而来的言行举止等生活习惯的改变。如:笔者在讲授儒家思想后,学得好的同学必然会按照儒家道德标准为人处事。刘静梅同学这样写到了她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变化:“以前,与人发生矛盾时,我总认为自己都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即使后来知道是自己的错,也不会先向别人道歉,就一直跟别人犟着。现在,当我和同学发生矛盾时,我会先反省自己,检查自己的错误:是不是自己态度不好,对别人不够尊重,是不是没有礼貌,而不是先去找别人的缺点,然后尽力去改掉自己的缺点,这是我在《中华经典文化》课堂上学到的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为人处世之道。”

张大扩同学则写到他在生活态度方面的改变:“上大学之后,认为终于可以趁着年轻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享受大学这段美好的时光了,于是不是上网打游戏,就是和朋友游玩,没有了追求的动力。可是听了老师讲授《中华经典文化》“孝”的思想时,才幡然悔悟,我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非常对不起自己的父母,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他们没日没夜的工作挣钱供我读书,不指望我有多大回报,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我能成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我现在要做的孝敬父母的事就是学好知识,不辜负他们对我的殷切期望。”

当然,学习中华经典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切不可急功近利,哪怕学生在开始阶段对一些内容不理解、不接受,只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终会迎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春华秋实。参考文献

[1]杨征,《中儒教思想教学浅探》[],《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年09期

春天的经典语录范文6

感慨的经典优美语录

1) 爱上你,我伤了!离开了你,我彻底的伤了!每次都不忍心看你,因为我害怕在你的眼睛里找不到方向,迷失在你的心里!

2) 当掉的浅色寂语,你开了一家收购店,等来了遗忘的海角天光。

3) 我要的不多:一个平平淡淡陪我走到最后的爱人。几个疯疯癫癫陪我二到永远的朋友。

4) 最可怕的不是遗忘,而是回忆的零星温暖,那灼热的温度足以让成眠的记忆死灰复燃。

5) 用一生一世的时间,铭记一个人,却在某一瞬间摒弃执念。

6) 后来我终于知道,它并不是我的花,我只是恰好途经了它的盛放。

7) 有那么一个人我狠在乎只是我们不能走在一起。

8) 我四处翻找我的幸福,竟然掉得不知不觉,像这季节一片片落叶。

9) 八月末,浅秋。这个季节,没有萧瑟,一切都依然如故。

10) 时间在走,年龄在长。懂得的多了,看透的多了,快乐越来越少了。我怀念,那些年,未来遥远的没有形状,我们单纯得没有烦恼。

感慨的经典语录

1) 我把音乐开到很大声,才听不到我撕心裂肺的哭声。

2) 青春是挽不回的水,转眼消失在指尖,用力的浪费,再用力的后悔。

3)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心会痛、泪会流、会感动、会追求、会放弃。我是人,不是神。不是所有的一切我都能承受。

4) 在这如此恬静的时光,心底一瓣一瓣的幸福,就像是从绽放的花中剥开一般。因为幸福,让人不那么寂寞。

5) 感情就是这样,你伤了别人,无论有意无意,总会有个人来伤你。

6) 我把我的心都花出去了,竟然忘了留下一点点来疼自己。

7) 从生到死,就是一个漫长的旅途,而我们每个人都是旅行者。

8) 很想在安静的年华,遇见一个安静的女子,温婉如水,与她低声细语,与她共度流年。

9) 我用时光拍下我爱你的每一个瞬间,到老的时候慢慢回忆。

10) 泡一杯清茶,于窗前凝神静品。似甜、似苦,似暖、似凉,道不出那心境。茶香萦绕,顺着青烟,于风中漫舞。。

11) 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

12) 饱满华美的气球,可能有三种不同的命运:飘到空中,最后不知去向;突然爆破,无可挽回;安静地存在,然后慢慢地萎缩,饱满华美的人生,同样也是如此。

13) 身上有很多小伤口,不疼,但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你总是在我心里想忘,但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14) 我是你的什么啊?你是我的好多鱼啊,啊怎么是零食,因为你真的好多余。

15)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拿着打火机,哪里不会点哪里。

16) 我们自以为无法泯灭的爱情,在别人眼里不过是场空欢。

17) 我把所有的伤心走一遍,最伤心的是你不在终点。我把所有的绝望走一遍,最绝望的是你还在起点。

18) 找个让你一辈子开心的人,才是爱情的目标!所以,选爱人不需要太多标准,只要这三样:不骗你,不伤害你,和陪着你!

19) 徘徊在人世间,不再为谁许下天长地久的诺言。

20) 前方的路还很远,注定了我们还要漂泊,无数次的寻觅自己的一方乐土,想把自己的灵魂搁浅,坎坎坷坷不怕,荆棘密布不怕,只是不知道离梦想的目标还有多远。

感慨的经典优美句子语录

1) 在一切变好之前,我们总要经历一些不开心的日子,这段日子也许很长,也许只是一觉醒来。有时候,选择快乐,更需要勇气。

2) 原来有些东西,真的会在突然之间与你诀别,在你还没来得及的时候。

3) 安静的时候,安静的听着歌,那流动的熟悉的旋律让人感觉幸福,就像天空里漂泊着的纯白的云,有着棉花糖的味道。

4) 橱窗里盛放的琳琅满目,是阜盛而过的年华栩栩生辉。

5) 一个人在迷茫的时候通常会去衡量自身的价值,但你无法找到价值的天秤在何处。

6) 生命是一座空城,装满了妖言惑众的感情。

7) 下雨的天很美很飘逸但为什么还有一颗泪和着雨水流入心扉?

8) 想你想成了心事,等你等成了坚持,眼中渴望来不及掩饰又如此诚实。

9) 细雨梦回,小楼吹彻玉笙寒。我的目光,湿在幽深雨巷边。当年你一去无回,别离的愁绪万千,纵使相知成陌路,我依然为你植下相思的玫瑰园。

10) 童年的雨天气最是泥泞,却又是记忆里最干净的曾经。

11) 我爱你,却是如此的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望着你渐渐的从我的视线中消失,也许会是永远的消失。

12) 笔尖的碎语,写满衷肠。感怀与你一起的点点滴滴,那些快乐的容颜,只能在幻尽沧桑的岁月里,静静的怀念。

13) 守住的是仓皇而班驳的灾难,是用整个生命也敌不过的假象。

14) 我有没有跟你说过爱是我不变的信仰,我有没有告诉过你爱就是永远把一个人放在心上。

15) 落地窗,窗内,洒了一地的明媚,窗外,繁衍了满地的苍翠,窗帘上的流苏,飘动着,此刻的最美。这时,只管细细地体会,清幽处的最真最美。

16) 这个世界上原本就不存在天造地设的一双,只有付诸努力成为越来越适合彼此的对方。

17) 与你在一起的时光慢慢累积,无边无际,如此坚定地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

18) 在这样娴静的时光里,沏一壶茶,捧一卷书,细细的品味文字里的千山万水,柳暗花明。

19) 也许我这一生始终在追逐那颗九号球,却忘了是谁在爱我,却忘了是谁在罩著我。

20) 彼时,安静的文字出落得温柔如斯,年华里的美丽如烟花在文字里绽放。但我知,烟花易冷,亦无处告别。

21) 想坚持到结局看看,虽然我也不知道哪里才是结局。

22) 没有什么人能一路单纯到底,但是要记住,别忘了最初的自己。

23) 学会承受痛苦。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有些痛苦,适合无声无息的健忘。当经历过,你成长了,自己知道就好。

24)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给自己的心一个港湾,盛风盛雨盛欢笑;给自己的心一片蔚蓝,寻寻觅觅,静思淡行。

25) 白云从不向天空承诺去留却朝夕相伴;风景从不向眼睛说出永恒却始终美丽;星星从不向夜许下光明却努力闪烁;我从不向你倾诉思念,却依旧永远牵挂!

26) 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27) 流离失所的生活,在时间的另一端,可以把所有的诺言改的面目全非。

28) 那么盛开在年华里的遥远夜晚,是你无论如何坚持都回不到的过往。如果真的是把一无所有作为起点,那么之后的就是获得,进而好好珍惜了吧

29) 真希望下一个生日,我喜欢的人对我说:“喂、生日快乐!我把我送给你,要不要?”

30) 豆蔻的年华,那些花季雨季,染指,殇逝,是最虚无缥缈的尘埃,吹之即散。

 

感慨的经典优美语录精选相关文章:

1.经典感慨句子

2.超精辟的经典人生句子

3.优美语录感慨句子精选